除草剂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17:27:06

点击下载

作者:孙家隆、周凤艳、周振荣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除草剂卷

除草剂卷试读:

前言

农田杂草防除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杂草防除不及时,不但要增加更多的投入,如二次除草、人工除草等,还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产品质量,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而科学选择除草剂与合理配方是除草的关键。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除草剂经销人员的要求,我们参阅多种专业技术著作和科普网站上的相关资料;同时,还咨询了多名国内除草剂方面的知名专家,征求了国内外一些除草剂企业和经销商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本书主要收集了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156个除草剂品种,并按照化学结构(如氨基甲酸酯类、苯氧羧酸类、二硝基苯胺类、环己烯酮类、二苯醚类、取代脲类和磺酰脲类、酰胺类、有机磷类以及杂环类等)分类,每一种除草剂品种均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如中文通用名称、英文通用名称、其他名称、化学名称、结构式、CAS登记号、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毒性、剂型、作用方式与机理、适用作物、防除对象、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登记情况及生产厂家和开发单位等方面,内容丰富,可操作性极强,非常适合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生产人员查阅。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王振荣研究员的悉心指导和 “农田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创新团队项目(12C1105)的资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也对参与部分编写工作的浙江省化工院唐伟博士、安徽农业大学樊翠翠,以及参与校稿的河南科技大学王义虎同志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同行和使用者不吝赐教。编者2013年12月第一章 除草剂概论第一节 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杂草的认识和防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田杂草具有同农作物不断竞争的能力,在自然条件下,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甚至是不良的生长环境。杂草与农作物的长期共生和适应,导致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因此了解农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的规律,就可以了解到杂草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制定科学的杂草治理策略和防除技术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一、杂草的定义和危害

1.杂草的定义及杂草的演化历史

杂草是指人类有目的栽培的植物以外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用的植物。广义的杂草定义则是指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从生态观点来看,杂草是在人类干扰的环境下起源、进化而形成的,既不同于作物又不同于野生植物,它是对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均有多种影响的植物。农田杂草则是指生长在农田中非人类有目的栽培的植物,也就是说农作物田中有意识栽培的农作物除外的所有植物都是杂草。比如夏玉米田里的稗草、狗尾草、马齿苋等野生植物是杂草,同时小麦的自生苗同样也是杂草。

2.农田杂草的危害

据统计,每年因杂草危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达2亿吨。而据中国农业年鉴1996年的统计显示,中国因草害使农产品产量减少近10%,88损失近40×10kg,通过杂草防除挽回90×10kg。杂草主要是通过与农作物争夺生长资源及化感作用等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导致减产。因此要提高人们对杂草在农业上危害的认识。

① 与农作物争夺肥、水、光、生长空间 杂草是无孔不入的,从土壤表层到深层、从作物行内到行间、从农田到渠道,充斥于一切场所,使土壤、水域、农产品等受到严重的污染,使作物生长环境恶化。据测定,连作多年的稻田,每千克稻谷中混有稗草种子1000~[1]1300粒,扁秆藨草种子200~400粒;眼子菜严重的稻田,每亩地上部有草株鲜重1t,干重104kg,使稻田1~2cm表层温度降低1℃。许多杂草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苗期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营养生长能快速向生殖生长过渡,具有干扰农作物的特殊性能,夺取水分、养分和光照的能力比农作物大得多,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② 是农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 例如稗草是稻飞虱、黏虫、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寄主;刺儿菜是棉蚜、地老虎、向日葵菌核病等的寄主。如棉蚜先在刺儿菜、车前草等杂草上越冬,然后为害棉花。小蓟、田旋花等都是小麦丛矮病的传染媒介。

③ 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如水稻夹心稗对产量影响非常明显,实验证明,每穴水稻夹有一株稗草时可减产35.5%,两株稗草时可减产62%,三株时可减产88%;又如,每平方米有马唐20株时,可使棉花减产82%,有20株千金子,减产83%。据统计,普通年份因杂草为害可减产10%~15%,重者减产30%~50%。

④ 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 每年全世界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防除杂草。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大田除草用工占田间劳动1/3~1/2,如草多的稻田、棉田每亩用于除草往往超过10个工。这样,全国每年用于除草的劳动日50亿~60亿个。

⑤ 影响人畜健康 有些杂草的根、茎、叶、种子含有毒素,掺杂在作物中会影响人畜健康。如毒麦,混入小麦磨成的面粉,人食后有毒害作用,轻者引起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发生昏迷,更为严重者可致死。

⑥ 影响农田水利设施安全 灌溉渠内长满了杂草,容易堵塞水渠,影响正常的排水、灌溉。二、杂草的分类

1.形态学分类

根据杂草的形态特征,生产中常将杂草分为三大类。许多除草剂的选择性就是从杂草的形态获得的。

① 禾草类 主要包括禾本科杂草。其主要形态特征有:茎圆形或略扁,具节,节间中空;叶鞘不开张,常有叶舌;叶片狭窄而长,平行叶脉,叶无柄;胚具有1片子叶。

② 莎草类 主要包括莎草科杂草。茎三棱形或扁三棱形,无节,茎常实心。叶鞘不开张,无叶舌。叶片狭窄而长,平行叶脉,叶无柄。胚具有1片子叶。

③ 阔叶草类 包括所有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及部分单子叶植物杂草。茎圆形或四棱形,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叶有柄。胚具有2片子叶。

2.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① 一年生杂草 一年生杂草是农田的主要杂草类群,如稗、马唐、萹蓄、藜、狗尾草、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种类非常多。一般在春、夏季发芽出苗,到夏、秋季开花,结实后死亡,整个生命周期在当年内完成。这类杂草都以种子繁殖,幼苗、根、茎不能越冬。

② 二年生杂草 二年生杂草又称越年生杂草,一般在夏、秋季发芽,以幼苗和根越冬,次年夏、秋季开花,结实后死亡,整个生命周期需要跨越两个年度。如野胡萝卜、看麦娘、波斯婆婆纳、猪殃殃等,多危害夏熟作物田。

③ 多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一生中能多次开花、结实,通常第一年只生长不结实,第二年起结实。多年生杂草除能以种子繁殖外,还可利用地下营养器官进行营养繁殖。如车前草、蒲公英、狗牙根、田旋花、水莎草、扁秆蔗草等,可连续生存3年以上。

④ 寄生杂草 寄生杂草如菟丝子、列当等是不能进行或不能独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养分的杂草,即必须寄生在别的植物上靠特殊的吸收器官吸取寄主的养分而生存的杂草。半寄生杂草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需从寄主植物上吸收水分、矿物养分等部分必需营养,如桑寄生和独脚金。

3.按生态学特性分类

根据杂草生长的环境不同,可将杂草分为旱田杂草和水田杂草两大类。据杂草对水分适应性的差异,又可分为如下6类。

① 旱生型 旱生型杂草如马唐、狗尾草、反枝苋、藜等多生于旱作物田中及田埂上,不能在长期积水的环境中生长。

② 湿生型 湿生型杂草如稗草、醴肠等喜生长于水分饱和的土壤,能生长于旱田,不能长期生存在积水环境。若田中长期淹积水,幼苗则死亡。

③ 沼生型 沼生型杂草如鸭舌草、节节菜、莹蔺等的根及植物体的下部浸泡在水层,植物体的上部挺出水面。若缺乏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④ 沉水型 沉水型杂草如小茨藻、金鱼藻等植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根生于水底土中或仅有不定根生长于水中。

⑤ 浮水型 浮水型杂草如眼子菜、浮萍等植物体或叶漂浮于水面或部分沉没于水中,根不入土或入土。

⑥ 藻类型 藻类型如水绵等低等绿色植物,全体生于水中。三、杂草防治方法

杂草防治是将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有害性降低到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杂草防治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物理性防治

物理性防治是指用物理性措施或物理性作用力,如机械、人工等,导致杂草个体或器官受伤受抑或致死的杂草防除方法。物理性防治对作物、环境等安全、无污染,同时还兼有松土、保墒、培土、追肥等有益作用。

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利用农田耕作、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等控制和减少农田土壤中杂草种子的基数,抑制杂草的成苗和生长,减少草害,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损失的杂草防治策略方法。此种方法成本低、易掌握、可操作性强。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一种应用化学药剂(除草剂)有效治理杂草的快捷方法。具有广谱、高效、选择性强的特点,但对环境的污染性强。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不利于杂草生长的生物天敌,像某些昆虫、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食草动物或其他高等植物来控制杂草的发生、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杂草防治方法。此种方法比化学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另外,杂草防治方法还有生态防治、杂草检疫等方法,以上方法均为农业丰收、作物高产做出了贡献。四、主要作物田常见杂草类型及特点

作物田中杂草主要特点如下。

① 结实量大,落粒性强。所产生的种子数量通常是农作物的几十倍、数百倍甚至更多,数量巨大。如苋和藜每株能结出2万~7万粒种子。

② 传播方式多样。如刺儿菜、泥胡菜、苣荬菜的种子有绒毛和冠,可借助风力将种子传播到很远的距离;菵草、野燕麦、稗草的种子可随水流传播等。

③ 种子寿命长,在田间存留时间长。如藜的种子在土壤中埋藏20~30年后仍能发芽,稗草种子经牲畜食用过腹排出后,在40℃厩肥中经过1个月仍能发芽。灰绿藜、碱蓬等能在盐碱地上生长等。

④ 成熟和发芽出苗时期不一致。杂草种子的成熟期比农作物早,成熟期也不一致,通常是边开花、边结实、边成熟,随成熟随脱落在田间,一年可繁殖数代。如小藜在黄淮海流域内,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花,5月下旬果实成熟,一直到10月份仍能开花结实。大部分杂草出苗不整齐,如荠菜、藜等除冷热季节外,其他季节均可出苗开花。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龙葵等4~8月均可出苗生长,危害农田。

⑤ 适应性强,可塑性强,抗逆性也强。生态条件苛刻时,生长量极小,而条件适宜时,生长极繁茂,且都会产生种子,一年生杂草种子可大量繁殖。一些多年生杂草,不但可以产生种子,而且还可以通过根、茎(根状茎、块根、球茎、鳞茎)等器官进行营养繁殖,如刺儿菜是根芽繁殖,芦苇、白茅是根茎繁殖,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茎可越冬繁殖等。

⑥ 拟态性。与作物伴生,例如稗草伴随水稻,野燕麦伴随小麦。

1.稻田常见杂草类型及特点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2年种植面积约为4.58亿亩,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根据地理位置和水稻生产的特点可划分为南方稻区和北方稻区,由于各个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耕作制度和耕作习惯不同,又将稻区分成6个带。

① 华南双季稻作带 南亚热带三熟区或早晚稻双季连作。主要杂草有稗草、扁秆藨草、牛毛草、鸭舌草、异型莎草、水龙、草龙、丁香蓼、圆叶节节菜、日照飘拂草、四叶萍、眼子菜、野慈姑、矮慈姑、尖瓣花等。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稗草+异型莎草+草龙、稗草+水龙+圆叶节节菜、稗草+异型莎草+圆叶节节菜+水龙、日照飘拂草+圆叶节节菜+稗草、矮慈姑+尖瓣花+野慈姑等。

② 华中单双季稻作带 中北部亚热带。一季稻与小麦或油菜等复种或连作双季稻一年二熟,是最大的水稻产区。主要杂草有稗草、鸭舌草、异型莎草、牛毛草、萤蔺、节节菜、鳢肠、水莎草、千金子、陌上菜、泽泻、水苋菜、双穗雀稗、空心莲子草、眼子菜、四叶萍等。常见的群落组成类型为: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水苋菜、稗草+扁秆藨草、稗草+水莎草、鸭舌草+稗草+矮慈姑、千金子+稗草+矮慈姑、异型莎草+牛毛草+稗草、稗草+异型莎草+水苋菜+矮慈姑、鸭舌草+稗草+四叶萍+空心莲子草、稗草+眼子菜+空心莲子草、水苋菜+稗草+节节菜、异型莎草+节节菜+牛毛毡、野慈姑+双穗雀稗+稗草、扁秆藨草+鳢肠+千金子+稗草、空心莲子草+稗草+节节菜等。

③ 华北单季稻作带 暖温带。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野慈姑、萤蔺、泽泻、节节菜、鳢肠、鸭舌草等。常见的群落组成类型为: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水莎草+稗草+异型莎草、水苋菜+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牛毛毡+稗草、鸭舌草+牛毛毡+眼子菜、野慈姑+鸭舌草+稗草、水苋菜+鳢肠+水莎草等。

④ 东北早熟稻作带 寒温带,一季稻。主要杂草有稗草、眼子菜、萤蔺、扁秆藨草、日本藨草、雨久花、狼把草、小茨藻、沟繁缕、野慈姑、母草、水葱、泽泻等。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稗草+扁秆藨草+野慈姑、稗草+扁秆藨草+水莎草、稗草+扁秆藨草+牛毛毡、稗草+扁秆藨草+牛毛毡+眼子菜等。

⑤ 西北干燥区稻作带 典型大陆性气候,早熟单季稻。主要杂草有稗草、毛鞘稗、扁秆藨草、碎米莎草、眼子菜、角茨藻、泽泻、芦苇、香蒲、轮藻、草泽泻、水绵等。常见的群落组成类型为:稗草+芦苇+扁秆藨草、芦苇+稗草+草泽泻、轮藻+芦苇+扁秆藨草。

⑥ 西南高原稻作带 一季早稻或一季中稻。主要杂草有稗草、牛毛毡、异型莎草、眼子菜、滇藨草、小茨藻、陌上菜、沟繁缕、耳基水苋、鸭舌草、野荸荠、水莎草、矮慈姑等。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鸭舌草+稗草+眼子菜、眼子菜+稗草、稗草+异型莎草+小茨藻等。

2.麦田常见杂草及特点

麦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包括小麦(冬小麦和春小麦)、大麦(冬大麦和春大麦)、黑麦和元麦(青稞)。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是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4.5亿亩,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30%以上。其中严重危害面积约4500万亩,占种植面积10%。每年因杂草危害损失产量约占总产量15%。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的不同,杂草的种类和习性也有很大的区别。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春麦区主要杂草有:卷茎蓼、藜、野燕麦、苣荬菜、本氏蓼、大刺儿菜、鼬瓣花、野荞麦、问荆等。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卷茎蓼+藜+问荆、本氏蓼+问荆+卷茎蓼、绿狗尾+大马蓼+本氏蓼、野燕麦+大马蓼+本氏蓼、苣荬菜+绿狗尾+藜等。

青海、西藏春麦区主要杂草有:野燕麦、猪殃殃、田旋花、藜、密穗香薷、菥冀、卷茎蓼、薄蒴草等。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野燕麦+藜+密穗香薷、菥萁+田旋花、薄蒴草+密穗香薷+野燕麦等。

新疆、甘肃的春麦区主要杂草有:野燕麦、田旋花、芦苇、野芥菜、苣荬菜等。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田旋花+野燕麦+藜、野燕麦+田旋花、芦苇+苣荬菜+藜、萹蓄+藜+田旋花等。

北方冬麦区,主要位于黄淮海地区,包括长城以南至秦岭、淮河以北,播种面积占全国麦田50%左右,主要杂草有:草、藜、播娘蒿、荠菜、萹蓄、米瓦罐、打碗花、野燕麦、猪殃殃等。河南中北部,河北、山东大部,晋中南和陕西关中麦区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草+田旋花、大马蓼+萹蓄、田旋花+荠菜+萹蓄、播娘蒿+萹蓄+小藜、小藜+大马蓼+萹蓄等。陕西和山西中北部黄土高原至长城以南麦区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刺儿菜+小藜+独行菜+鹤虱、鹤虱+离子草+糖芥等。

南方冬麦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南、大雪山以东地区,主要杂草有:看麦娘、大马蓼、牛繁缕、碎米 荠、猪殃殃、棒头草、硬草、雀麦等。广州至福建一带麦区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看麦娘+牛繁缕+ 大马蓼+芫荽菊、看麦娘+牛繁缕+大马蓼+野燕麦、野燕麦+看麦娘+牛繁缕、胜红蓟+牛繁缕+看麦娘、碎米荠+看麦娘+裸柱菊、雀舌草+看麦娘+裸柱菊等。福建、两广北部至浙江、江西、湖南中部麦区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看麦娘+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看麦娘+雀舌草+牛繁缕+碎米荠、春蓼+看麦娘+牛繁缕+雀舌草等。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北部至秦岭、淮河以南麦区常见的杂草群落组成类型为:牛繁缕+看麦娘+硬草、棒头草+硬草+牛繁缕、硬草+牛繁缕+萹蓄等。

3.油菜田常见杂草及特点

油菜籽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在世界油菜生产中,2011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约8910万亩)占近三分之一,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冬油菜产区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贵州、上海、河南和陕西等省市,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90%。春油菜产区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省区,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10%。

油菜田主要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千金子、棒头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繁缕、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大巢菜、小藜、波斯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稻茬冬油菜田以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为最多。

4.玉米田常见杂草及特点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般为春播、夏播和与小麦套播,全国种植面积2.2亿亩,仅次于水稻、小麦,位居第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主要是春玉米,黄淮海地区主要是夏玉米。据报道 全国玉米约1/2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草害。主要杂草如稗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千金子、藜、苋、反枝苋、马齿苋、狗尾草、画眉草、铁苋菜、龙葵、苍耳、苘麻、打碗花、田旋花、小蓟、苣荬菜、曼陀罗、胜红蓟等。若玉米田不除草,可减产50%以上。

5.大豆田常见杂草及特点

全国各地均栽培大豆,总面积约1.125亿亩,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等省,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种植面积和总产的75%~80%。大豆草害面积平均在80%左右,每年约损失大豆约占总产量的9%~14%。

东北春大豆生产区,主要优势杂草有稗草、卷茎蓼、问荆、鸭跖草、本氏蓼、苘麻、绿狗尾、藜、马齿苋、铁苋菜等。黄淮海夏大豆生产区的主要害草有马唐、牛繁缕、绿狗尾、金狗尾、反枝苋、鳢肠等。长江流域大豆生产区的主要杂草有千金子、稗草、牛筋草、碎米莎草、凹头苋等。华南双季大豆区的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牛筋草、碎米莎草、胜红蓟等。

6.棉花田常见杂草及特点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总面积约4720万亩。根据棉区的生态条件和棉花生产特点分为五大棉区。

① 黄河流域棉区 占全国种植面积50%。主要杂草为马唐、绿狗尾、旱稗、反枝苋、马齿苋、凹头苋、藜、龙葵、田旋花、小蓟等,5月中、下旬形成出草高峰,7月随雨季的到来形成第二高峰。

② 长江流域棉区 占全国种植面积近40%。主要杂草为马唐、牛筋草、千金子、狗尾草、旱稗、双穗雀稗、狗牙根、鳢肠、小旋花、小蓟、繁缕、酸模叶蓼、藜、香附子等,5月中左右形成出草高峰,6月中至7月初形成第二高峰。湿度大时杂草相对密度高、危害重。

③ 西北内陆棉区 系内陆干旱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溉棉区主要杂草为马唐、田旋花、铁 苋菜、藜、西伯利亚蓼等,5月中旬为第一出草高峰,7月上旬至8月初为第二出草高峰。

④ 华南棉区 温度高,无霜期长,但商品棉较少。主要杂草为稗草、马唐、千金子、胜红蓟、香附子、辣子草、蓼等。生长季节因多雨、土壤湿度大,故草害重。

⑤ 北部特早熟棉区 年平均温度较低,在6~10℃之间,无霜期短,春天霜期持续较长,只能种特早熟棉,种植面积最小。主要杂草为稗草、马唐、铁苋菜、鸭跖草、荞麦蔓、马齿苋、反枝苋、藜、蓼等。第二节 除草剂应用特点

化学除草是现代化农业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具有节省劳力、除草及时、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农田化学除草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95年,法国葡萄种植者M.L.Bonnet在防治欧洲葡萄霜霉病时,观察到波尔多液中的CuSO·HO对野胡萝卜、芥末等十字花科杂草有杀灭作用,但不伤害42禾谷类作物,并于第二年在燕麦地喷洒。这一偶然发现成为农田化学除草的开端。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发现并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氯酸钠等防除小麦田杂草。此阶段可以说是无机化学除草阶段,当然不但药剂用量大,而且效果也不理想。直到1932年选择性除草剂二硝酚与地乐酚的发现,使除草剂由无机物向有机物转化。1942年内吸性除草剂2,4-滴的发现,真正开始了除草剂的新阶段,大大促进了有机除草剂工业的迅速发展。由于2,4-滴选择性强、杀草活性高、合成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对人、畜毒性小而在农业生产中迅速推广,成为20世纪农业中的重大发现之一。此后,许多化学公司竞相开发新的除草剂,促进了多种新型、高效除草剂的诞生与推广。1971年合成的草甘膦,具有杀草谱广、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是有机磷除草剂的重大突破。加之多种新剂型和新使用技术的出现,使除草效果大为提高。从1980年起,除草剂市场份额占农药总销售额的41%,超过了杀虫剂,而跃居三大类农药榜首。

近年来,我国化学除草剂面积以每年3000万亩次的速度递增,目前已达0.7亿公顷。我国每年使用除草剂有效成分达8万吨以上。一、除草剂的使用

如果除草剂是被植物的根或正在萌发的芽吸收,那么必须在杂草出苗前施药于土壤;有些除草剂主要是由植物的地上部吸收,则须喷施在出苗杂草上。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被吸附或迅速降解,而失去活性;有些除草剂则在土壤中较稳定,能在很长时间内保持活性。所以,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除草剂的作用特性和使用技术。

除草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应能让杂草充分接触除草剂,并最大程度的吸收药剂;二是尽量避免或减少作物接触药剂的机会,保证除草剂的施用有效、安全、经济。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不但除草效果差,有时还会引起药害。因此,了解除草剂喷施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非常重要。

除草剂的施用方法较多,对作物而言,除草剂可在作物种植前施用,可在作物播后苗前施用,或在作物出苗后施用;对杂草而言,除草剂可在杂草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或在杂草出苗后进行茎叶处理。有的除草剂在作物苗后不能满幅喷施,必须用带有防护罩的喷雾器在作物行间定向喷施到杂草上。

1.土壤处理

土壤处理即在杂草未出苗前,将除草剂喷撒于土壤表层或喷撒后通过混土操作将除草剂混入土壤中,建立起一层除草剂封闭层,也称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土壤处理除了利用生理生化选择性外,也利用时差或位差选择性除草保苗。

土壤处理剂的药效和对作物的安全性受土壤的类型、有机质量、土壤含水量和整地质量等因素影响。由于沙土吸附除草剂的能力比壤土差,所以,除草剂的使用量在沙土地应比在壤土地少。从对作物的安全性来考虑,施用于沙土地中的除草剂易被淋溶到作物根层,从而产生药害,所以,在沙土地中使用除草剂要特别注意,掌握好用药量,以免发生药害。整地质量好,土壤颗粒小,有利于喷施的除草剂形成连续完整的药膜,提高封闭作用。常用处理方法如下。

① 种植前土壤处理 种植前土壤处理是在播前或移栽前,杂草未出苗时喷施除草剂或拌毒土撒施于田中。施用易挥发或易光解的除草剂(如氟乐灵)还需混土。有些除草剂虽然挥发性不强,但为了使杂草根部接触到药剂,施用后也混土,以保证药效,混土深度一般为4~6cm。

②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是在作物播种后作物和杂草出苗前将除草剂均匀喷施于地表。适用于能被杂草根和幼芽吸收的除草剂,如酰胺类、三氮苯类和取代脲类除草剂等。

③ 混土施药法 此种施药方法能使药剂被杂草根、胚芽鞘和下胚轴等部位吸收,特别是易于挥发、光解的除草剂应采用混土施药法。混土施药法是将除草剂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用圆盘耙、耕耘机、旋转锄、钉齿耙等农用工具进行耙地混土,将药剂与土壤均匀混合,以避免或减少除草剂的挥发和光解,从而达到防除杂草、提高效率和延长持效期的目的,如氟乐灵等。

④ 作物苗后土壤处理 在作物苗期,杂草还未出苗时将除草剂均匀喷施于地表。如在移栽稻田,移栽后5~7d撒施丁草胺颗粒剂;又如在华北地区的麦套玉米田,小麦收购后喷施乙莠悬乳剂。施药时,玉米已出苗,而绝大部分杂草还未出苗。

2.茎叶处理

茎叶处理是将除草剂药液均匀喷洒于已出苗的杂草茎叶上。茎叶处理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是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选择来实现除草保苗的。

茎叶处理受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小,可看草施药,具灵活、机动性。但持效期短,大多只能杀死已出苗的杂草。有些苗后处理除草剂(如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在干旱时除草效果下降。把握好茎叶处理的施药时期是达到良好除草效果的关键,施药过早,大部分杂草尚未出土,难以收到良好效果;施药过迟,杂草对除草剂的耐药性增强、除草效果也下降。

除草剂施用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施用方式,如满幅、条带、点片、定向处理等。在农田作物生长期施用灭生性除草剂时,一定要采用定向喷雾,通过控制喷头的高度或在喷头上装一个防护罩,控制药液的喷洒方向,使药液接触杂草或土表而不触及作物。如在玉米、棉花地施用草甘膦和百草枯。

涂抹施药法是选用内吸性传导性强的除草剂,利用其位差选择原理,以高浓度的药液通过一种特制的涂抹装置,将除草剂涂抹到杂草植株上,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和传导,使药剂进入杂草体内。因此只要杂草局部器官接触到药剂就能起到杀草作用。大豆田则主要用吡氟禾草灵(稳杀得)、氟吡甲禾灵(盖草能)、禾草克防治芦苇等多年生杂草。

3.其他处理方法

① 超低容量喷雾法 超低容量喷雾法是一种飘移积累性喷雾法,药液的雾化并非借助泵压形成,而是经过高速离心力的作用,因而雾滴直径甚小,仅100μm左右。这样细小的雾滴不仅能在植物正面展布,而且也能在植物叶片背面均匀沾着。超低容量喷雾由于药效的浓度较高,故消耗的药液较少,节省用药,提高工效。但是除草剂应用时,一般不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原因是药效的浓度较高,使用安全性差除草剂易产生药害。

② 秋季施药法 秋施除草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施药技术,是防除第二年春季杂草的有效措施。土壤处理除草剂的持效期受挥发、光解、化学和微生物降解、淋溶、土壤胶体吸附等因素影响,其中化学和微生物降解、挥发、光解是主要影响因素。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微生物基本不活动,秋施除草剂到第二年解冻前降解是极其微小的。播前土壤除草剂秋施药混土,可避免药剂挥发、光解。

秋施药优点是:a.春季杂草萌发就能接触到药剂,因此防除野燕麦等早春杂草效果好;b.春季施药时期,即4月下旬至6月初,大风日数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4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是全年最低的时期,药剂飘移和挥发损失大,对土壤保墒不利;c.缓冲了春季机械力量紧张的局面,争取农时;d.增加了对作物的安全性。如秋施氟乐灵对大豆根部的抑制作用比春施轻,因此秋施氟乐灵的大豆田保苗和产量比春施高。

秋施除草剂的技术特点:a.施药前土壤达播种状态,即地表无大土块和植物残株,切不可将药施后的混土耙地代替施药前整地;b.施药要均匀,施药前要把药械调整好,使其达到流量准确,雾化良好,喷雾均匀;c.混土要彻底,施药后2h内混土,可采用双列圆盘耙,车速不能低于每小时6km,车速越快,混土效果越好,混土深度5~7cm。

③ 航空施药法 航空化学除草是用飞机喷洒除草剂,具有喷洒均匀、效率高、防效好、抢农时等优点。飞机喷洒农药由于雾化好,覆盖均匀,使用浓度高,能充分发挥药剂触杀作用,同样用药量比地面人工和机械喷洒药效好,可节省除草剂。

除2,4-滴、异草酮易挥发飘移,不易用飞机喷洒外,大多数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均可用飞机喷洒。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喷施时要注意除草剂飘移药害。二、除草剂的剂型和使用的基本原则

1.除草剂的剂型

由于大部分合成的除草剂原药不能直接施用,须在其中加入一些助剂(如溶剂、填充料、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黏着剂、抗凝剂、稳定剂等)制成一定含量的适合使用的制剂形态即剂型。据此,除草剂常见的剂型有以下几种。

① 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WP) 可湿性粉剂是原药同填充料(如碳酸钙、陶土、白瓷土、滑石粉、白炭黑等)和一定量的润湿剂及稳定剂混合磨制成的粉状制剂,如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易被水润湿,可均匀分散或悬浮于水中,宜用水配成悬浮液喷雾,使用时要不断均匀药液,也可拌成毒土撒施。

② 颗粒剂(granules,G) 颗粒剂由原药加辅助剂和固体载体制成的粒状制剂,加5%丁草胺颗粒剂。颗粒剂多用于水田撒施,遇水崩解,有效成分在水中扩散、分布全田而形成药层。该剂型使用简便、安全,亦称水分散性颗粒剂(wettable dispensiblegranule,WG)。此外,水溶性除草剂如草甘膦可制成水溶性颗粒剂(water solublegranule,SG或WSG),其用水稀释后可得到较长时间稳定的几乎透明的液体。

③ 水剂(liquid,L) 水剂是水溶性的农药溶于水中,加一些表面活性剂制成的液剂,如20% 2甲4氯水剂、48%苯达松水剂等,使用时对水喷雾。

④ 可溶性粉剂(soluble powder,SP) 可溶性粉剂是指在使用浓度下,有效成分能迅速分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种剂型,外观呈流动性粉粒。此种剂型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填料可是水溶性,也可是非水溶性,如10%甲磺隆可溶性粉剂。

⑤ 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EC) 原药加乳化剂和溶剂配制成的透明液体。加水后,分散于水中呈乳液状。此剂型脂溶性大、吸附力强,能透过植物表明的蜡质层,最适宜做茎叶喷雾。

⑥ 悬浮剂(suspension,SE) 悬浮剂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农药以小于5μm的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稳定悬浮糊剂(水性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flowable,FL)与下列浓乳剂混合后制成的。它是将固体和亲油性农药,加入适量的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水,经湿磨而成。使用前用水稀释。质量好的悬浮剂在长期贮藏后不分层、不结块,用水稀释后易分散、悬浮性好。有的悬浮剂农药品种在贮藏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⑦ 浓乳剂(emulsion,oil/water,EW) 浓乳剂是指亲油性有效成分以浓厚的微滴分散在水中呈乳液状的一种剂型,俗称水包油。该种剂型基本不用有机溶剂,因而比乳液安全,对环境影响小,如6.9%骠马浓乳剂。有些除草剂也可制成水质液体分散在非水溶性油质液体连续相中(油包水,emulsion,oil/water,EO)。

⑧ 熏蒸剂(vapour releasing product,VP) 熏蒸剂是在室温下可以气化的制剂。大多数熏蒸剂注入土壤后,其蒸气穿透层能起暂时的土壤消毒作用,如溴甲烷。

⑨ 片剂(tablet,T) 片剂由原药加填料、黏着剂、分散剂、湿润剂等助剂加工而成的片状制剂。该剂型使用方便,有直接投放在水田的水分散性片剂(water dispensible tablet)和稀释后喷雾的水溶性片剂(water soluble tablet)。

2.影响除草剂使用效果的因素

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是其自身的毒力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在田间使用除草剂的药效除了受自身的生物活性大小影响外,还受到环境条件(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和施药技术的影响。

(1)除草剂剂型和加工质量 同一种除草剂不同的剂型对杂草防除效果不尽相同。如莠去津悬浮剂的药效比可湿性粉剂高。因为悬浮剂的莠去津有效成分的粒径比在可湿性粉剂中小,前者的粒径在5μm以下,而后者大多在20~30μm。加工质量不好,如细度不够,或有沉淀、结块、乳化性能差,直接影响除草剂的均匀施用,从而降低药效。

(2)环境因素

① 生物因素

a.作物 作物的种类和生长状况对除草剂的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同一种除草剂在不同作物上的药效不一样。因为不同的作物与杂草的竞争力强弱不同。竞争力强、长势好的作物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防止杂草再出苗,从而提高除草剂的防效。在竞争力弱、长势差的作物地里,施用除草剂后残存的杂草受作物的影响小,很快恢复生长。另外,土壤中杂草种子也可能再次发芽、出苗,造成为害。因此,为了保证除草剂的药效,在确定施用量时,需要考虑到作物的种类和长势。

b.杂草 不同的杂草种类或同一种杂草不同的叶龄期对某种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杂草群落结构、杂草大小对除草剂的药效影响极大。另外,杂草的密度对除草剂的田间药效亦有一定的影响。

c.土壤微生物 土壤中某些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可能参与除草剂降解,从而使除草剂的有效生物活性下降。因此,当土壤中分解某种除草剂的微生物种群较大时,则应适当增加该除草剂用量,以保证其药效。

② 非生物因子

a.土壤条件 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和墒情等因素直接影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土壤中吸附、降解速度、移动和分布状态,从而影响除草剂的药效。在有机质含量高、黏性重的土壤中,除草剂吸附量大,活性低,药效下降。土壤pH影响一些除草剂的离子化作用和土壤胶粒表面的极性,从而影响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土壤pH也影响一些除草剂的降解。如磺酰脲类除草剂在酸性土壤中降解快,而在碱性土壤中降解慢。土壤墒情对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影响极大,土壤墒情差不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为了保证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在土表干燥时施药,应提高喷药量,或施药后及时浇水。土壤墒情和营养条件影响杂草的出苗和生长,也会影响到除草剂的药效。土壤墒情差,杂草出苗不齐,可降低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对药后处理除草剂也不利。

b.气候 温度、相对湿度、风、光照、降雨等对除草剂药效均有影响。一般来说,高温、高湿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风速主要影响施药时除草剂雾滴的沉降。风速过大,除草剂雾滴易飘移,减少在杂草整株上的沉降量,而使除草剂的药效下降。对需光的除草剂来说,光照是发挥除草剂活性的必要条件。光照条件好时使用百草枯能加快杂草的死亡速度,但不利于杂草对该药的吸收,反而可能使除草效果下降。对易光解的除草剂,光照加速其降解,降低其活性。对土壤处理除草剂,施药前后降雨可提高土壤墒情而提高药效。但对茎叶处理除草剂,施药后就下雨,杂草茎、叶上的除草剂会被冲刷掉而降低药效。

③ 施药技术

a.施药剂量 为了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除草剂的施药量必须根据杂草的种类、大小和发生量来确定。同时,要考虑到作物的耐药性。杂草叶龄高、密度大,应选用高限量;反之,则选用低限量。

b.施药时间 许多除草剂是对某种杂草某一生育期而言的。如酰胺类除草剂对未出苗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效。在这些杂草出苗后使用,则防效极差,对大龄杂草则无效。又如烟嘧磺隆(玉农乐)对2~5叶期杂草效果好,杂草过大时使用则达不到防治效果。

c.施药质量 在除草剂使用时,施药质量极为重要。施药不均,使得有的地块药量不够,除草效果下降,而有的地块药量过多,有可能造成作物药害。三、除草剂的分类

除草剂品种繁多,将除草剂进行合理分类,能帮助人们掌握除草剂的特性,从而能合理、有效地使用。

(1)根据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分类

① 苗前处理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前施用,对未出苗的杂草有效,对出苗杂草活性低或无效。如大多数酰胺类、取代脲类除草剂等。

② 苗后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后施用,对出苗的杂草有效,但不能防除未出苗的杂草,如喹禾灵、2甲4氯和草甘膦等。

③ 苗前兼苗后处理剂(或苗后兼苗前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既能作为苗前处理剂,也能作为苗后处理剂,如甲磺隆和异丙隆等。

(2)根据除草剂对杂草和作物的选择性分类

① 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性很低。如2,4-滴、2甲4氯、百草枯、苯达松、燕麦畏、敌稗和吡氟禾草灵(稳杀得)等。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在一定的剂量下,对作物特定的生长期安全。施用剂量过大或在作物敏感期施用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完全杀死作物。

② 非选择性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都有毒害作用,如草甘膦、百草枯(克无踪)等。这类除草剂主要用在非耕地或作物出苗前杀灭杂草,或用带有防护罩的喷雾器在作物行间定向喷雾。

(3)根据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杂草的活性分类

① 禾本科杂草除草剂 主要是用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如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能防除很多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其他杂草无效。又如二氯喹啉酸,对稻田稗草特效,对其他杂草无效或效果不好。

② 莎草科杂草除草剂 主要是用来防除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如杀草隆(莎扑隆)。能在水、旱地防除多种莎草,但对其他杂草效果不好。

③ 阔叶杂草除草剂 主要用来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2,4-滴、百草敌、灭草松(苯达松)和苯磺隆。

④ 广谱除草剂 有效地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烟嘧磺隆(玉农乐)能有效地防除玉米地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又如灭生性的草甘膦对大多数杂草有效。

(4)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分类

① 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根或茎、叶、芽鞘等部位吸收,并经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传导至其他器官,破坏植物体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造成杂草死亡,如2甲4氯、吡氟禾草灵(稳杀得)和草甘膦等。

② 触杀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或移动性很差,只能杀死植物直接接触药剂的部位,不伤及未接触药剂的部位,如敌稗和百草枯等。

(5)根据除草剂对杂草的作用方式分类 除草剂可分为光合作用抑制剂、呼吸作用抑制剂、脂肪酸合成抑制剂、氨基酸合成抑制剂、微管形成抑制剂、生长素干扰剂等。

(6)根据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更能较全面反映除草剂在品种间的本质区别,以避免因同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相同或接近,防除对象也相似造成的混淆或重叠现象。如可分为:苯氧羧酸类、苯甲酸、芳氧苯氧基丙酸类、环己烯酮类、酰胺类、取代脲类、三氮苯类、二苯醚类、联吡啶类、二硝基苯胺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四、除草剂药害类型及诊断

除草剂不同于杀虫剂、杀菌剂,其防治对象——杂草和所保护的对象——作物均属于植物,有着共同的近缘关系。虽然多数除草剂对不同作物具有选择性,但这种选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使用不当、环境因素不利时,均可导致药害的发生。

1.药害的分类

(1)按发生药害的时期分类

① 当季药害 因使用除草剂不当对当时、当季作物造成的药害。如在小麦3叶期以前或拔节期以后使用2甲4氯对小麦造成的药害。

② 残留药害 因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对下茬、下季作物造成的药害;或者是前茬使用的除草剂药量过大造成除草剂残留,引起下茬作物药害。如咪唑乙烟酸、异草松对后茬敏感作物玉米、瓜类、马铃薯、水稻、蔬菜产生的药害,玉米田使用莠去津对下茬烟草的药害,豆田过量使用氟磺胺草醚对后茬玉米造成药害等。

③ 飘移药害 因使用除草剂发生飘移,对邻近作物造成的药害。如使用2,4-滴丁酯对邻近阔叶植物及树木造成的伤害。

(2)按药害反应的时间分类

① 急性药害 施药数小时或几天内即表现出症状的药害,如2,4-滴丁酯对葡萄的药害。

② 慢性药害 施药后两周或更长时间,甚至在收获产品时表现出症状的药害,如苹果园使用莠去津对苹果树造成的药害。

(3)按药害症状性质分类

① 隐患性药害 药害并没在形态上表现出来,难以直观测定,但最终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如丁草胺对水稻根系的影响而使穗粒数、千粒重等下降。

② 可见性药害 肉眼可分辨的在作物不同部位形态上的异常表现。

(4)按药害的程度分类

① 严重药害 植株大面积枯萎、生长畸形,最后甚至死亡。

② 中等药害 植株部分叶片枯萎、生长弯曲、发育畸形。

③ 轻度药害 植株部分叶片黄化或失绿、生长缓慢。

2.常用除草剂的药害诊断

药害的总体特点:输导型除草剂药害症状出现晚,往往整株受害,严重者导致绝产,难以恢复;触杀型除草剂药害症状出现快,局部出现症状,若生长点未受害,可以恢复,前期往往表现受害严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药害表现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9大类。

(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畸形。敏感作物叶片、叶柄和茎尖卷曲,茎基部变粗、肿裂、霉烂。根受害后变短变粗,根毛缺损呈“毛刷状”。如2,4-滴丁酯,2甲4氯。

(2)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 首先表现为生长停滞,后表现为叶片变紫、变红或变黄,并逐渐坏死。如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精唑禾草灵等。

(3)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通常不影响种子发芽。禾本科植物胚芽鞘吸收,造成幼芽生长停滞,幼根缩短、变粗、畸形;双子叶植物胚轴吸收,造成胚轴缩短、变粗、肿胀,侧根减少。如氟乐灵、二甲戊乐灵、仲丁灵。

(4)酰胺类除草剂 基本发生在作物发芽期和幼苗期。根变短、变粗、弯曲,侧根减少,幼芽扭曲、畸形,根茎交界处变褐、萎缩,叶片皱缩、心叶扭曲、叶色变浓。如乙草胺、异丙草胺、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等。

(5)三氮苯类除草剂 首先下部叶片叶缘、叶尖失绿变黄,而后向中基部发展,叶脉通常为淡绿色。根部一般不表现症状。该类除草剂茎叶处理表现为触杀型。如莠去津、扑草净、西草净、嗪草酮等。

(6)酰磺脲类除草剂 根部接触药剂后,表现为侧根少、主根短,逐渐发展为根变黑。幼嫩新叶褪绿变黄、变红,植株矮缩。豆类作物的叶脉变褐。叶面施药,常导致禾本科作物心叶扭曲。如苯磺隆、苄嘧磺隆、烟嘧磺隆、噻吩磺隆、氯嘧磺隆等。

(7)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幼嫩心叶变薄,或产生黄色褐色条纹,并皱缩变形,叶缘翻卷,植株矮化等。如咪唑乙烟酸、甲氧咪草烟等。

(8)二苯醚类除草剂 叶片产生接触性斑点,严重药害会导致叶片干枯、脱落。轻微药害是本药剂特点,不影响产量。如三氟羧草醚、氟磺胺草醚、乙氧氟草醚、乳氟禾草灵等。

(9)其他除草剂

① 磺草酮、甲基磺草酮 受害叶片褪绿,变为黄白色,部分叶片皱缩。

② 异草松 叶片褪绿变白,多由于残留导致下茬药害,另外飘移、挥发均可导致作物药害。

③ 灭草松 导致触杀型药害斑点。

3.除草剂药害的主要原因

① 使用长残效除草剂 不同作物大面积使用甲磺隆、氯磺隆、咪唑乙烟酸(普施特)、豆磺隆、胺苯磺隆等长残留除草剂,连续多年使用在土壤中持续积累,在轮作农田中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严重药害,导致作物减产或绝产,甚至发生在施用后2~3年之久。

大豆田使用氯嘧磺隆与咪唑乙烟酸,次年改种水稻,不论直播或插秧,水稻均受害,这种现象最为普遍,损失也最严重;玉米田使用莠去津,次年种植油菜、向日葵、胡萝卜、亚麻、甜菜受害;小麦田使用氯磺隆,次年种植玉米、大豆、高粱受害;油菜田使用胺苯磺隆,次年种植甜菜受害。

② 除草剂混用不当 除草剂合理混用可以提高除草效果,并且省工、省时、省成本、扩大杀草谱、兼治病虫草。但盲目混用不但无增效作用,反而会使药效降低,造成药害。

出现药害的常见品种有敌稗和有机磷类除草剂混用;氨基甲酸类除草剂和杀草丹混用;禾草克和苯达松混用;2,4-滴丁酯、2甲4氯和酸性除草剂混用;吡氟禾草灵(稳杀得)和苯达松混用。

③ 除草剂过量使用、误用 除草剂的施用量和浓度比杀虫剂、杀菌剂更为严格,每种除草剂都有规定的用量。一般农民在使用除草剂时用药量均偏高,认为量越大越好,往往易产生药害。杂草过大时,用药量相对加大使用,也会造成药害。如苯磺隆(巨星)用量过大,可对小麦产生药害。

除草剂用于敏感作物,不同品种除草剂特性不同,对农作物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如盖草能、吡氟禾草灵(稳杀得)、禾草克等防除阔叶农作物田间的禾本科杂草效果好,但对禾本科农作物小麦、谷子、玉米等产生严重药害甚至死亡,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

④ 用药时期、方法、间隔期不当 在农作物敏感生育期使用除草剂,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农作物的敏感时期是幼芽期和抽穗扬花期,在这个时期使用除草剂很容易造成药害。如2,4-滴丁酯若在小麦3叶前和拔节后到开花期喷施,药害表现为麦穗和叶片扭曲,出现畸形穗或抽不出穗。在施用除草剂时,如果混土深度、盖种厚度、喷液量等不当容易造成药害。连续施用同一种药剂的间隔期过短,导致药害。

⑤ 药械性能不良、作业不标准、药械清洗不彻底 目前多数农民装备了与小四轮配套的小型喷杆式喷雾机,然而多数压力不足,喷嘴质量差,达不到喷洒除草剂的农艺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这些手动喷雾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材质差、易损坏、压力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农艺性能差,不适合喷洒除草剂。

施药机械不标准,田间作业前对机械性能缺乏精确的调试、喷嘴流速不均以及喷洒重复等,都能产生药害。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经彻底清洗,又喷其他药剂,往往致使敏感作物发生药害。

⑥ 作物的不同品种对除草剂的耐性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作物对不同的除草剂耐受性差异不同,特别是同一种作物不同的品种对除草剂的耐性也存在差异。在生产中由于种植的品种比较杂,所以造成除草剂的药害问题。

尤其是玉米,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对除草剂耐性差异明显。爆裂型、甜玉米品种对除草剂更加敏感,烟嘧磺隆与硝磺酮伤害若干甜玉米与其自交系。

不同基因型所育成的小麦品种对氯磺隆耐药性不同,大豆的不同品种对嗪草酮的耐性也存在差异,往往在部分品种中产生药害。

⑦ 土壤因素 不正确依据土壤湿度、pH值、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用药,时常导致发生药害。如豆科威、利谷隆在轻质土坡中,常因降大雨而将药剂淋溶到土壤深层从而产生药害。土壤pH值高,长残效除草剂的残效期会变长。

⑧ 气候因素 温度、光照、相对湿度、降雨(引发药液下渗、溅染、积水)、刮风(挥发)等易导致作物产生药害。如使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2,4-滴丁酯、嗪草酮等除草剂,在降雨量增大时,农作物药害表现十分明显。另外,低洼易涝地块相对更易产生药害。

⑨ 除草剂飘移 部分除草剂飘移性大,在规定农作物上施用时,极易飘移到邻近作物上,产生飘移药害。如2,4-滴丁酯及其混剂在玉米田上应用,邻近的大豆、葵花、瓜等作物上易发生药害。

⑩ 除草剂自身选择性不强、降解产物、产品质量差 有些除草剂自身选择性不强,对敏感作物易造成伤害。如氟磺胺草醚,嗪草酮(赛克津)等。除草剂在土壤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降解,有些除草剂的降解产物对作物也有伤害,如杀草丹等。

4.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处理药害的原则:对于药害十分严重的,估计最终产量损失60%以上,甚至绝产的地块,应立即改种其他作物,以免延误农时,带来更大的损失。而对于药害较轻的地块,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补救。

① 喷水淋洗 若是由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除草剂而发生的药害,可以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洒清水2~3次,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恢复能力。

同时,由于大量用清水淋洗,使作物吸收较多水,增加了作物细胞中的水分,对作物体内的药剂浓度能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药害的作用。

② 使用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发生药害的农作物上,可迅速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增加养分,或喷施含有腐植酸、黄腐酸的叶面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芸薹素内酯、复硝酚钠、生根粉等,可缓解乙草胺、莠去津等除草剂产生的药害。

③ 保护剂应用 保护剂能增加作物对除草剂的耐性,提高除草剂的选择性及扩大除草剂的使用范围,并能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的伤害。

有些保护剂对除草剂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保护剂增加敏感作物对此类除草剂的耐性。保护剂对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卤代乙酰胺类和均三氮苯类除草剂解毒作用明显。萘二甲酐(NA)已经证明能保护几种作物免受二十几种除草剂的伤害。

④ 去除药害较严重的部位 在果树上较常用,对受害较重的树枝,应迅速去除,以免药剂继续下运传导和渗透,并迅速灌水,以防止药害继续扩大。

⑤ 加强田间管理 稻田出现药害时,应立即排掉含毒田水,并继续用清水冲灌。土壤处理剂药害,原则上不采用漫灌水,茎叶处理剂药害,可适当灌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