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实用婚庆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10:28:14

点击下载

作者:蔡昉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农村实用婚庆指南

新农村实用婚庆指南试读:

主编简介

Introduction of Editor in Chief

陈锡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著作:《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考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期规划》、《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转轨二十年:中国农村的经济改革》、《半个世纪的中国农业》等。

蔡昉,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

主要著作:《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穷人的经济学》和《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转型》等。

编委会

名誉主编:陈锡文

主  编:蔡 昉

副 主 编:侯方达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列)

     牛 萍 王红娟 付 军 卢佩玲

     刘 辉 刘 鸿 刘国垠 乔登州

     吴春香 张 琦 宋欢欢 陈志明

     陈 钠 杨惠荣 张建勋 周卫东

     赵维屏 赵雪宝 侯振华 贾贵元

     曹贵方 郭 涛 梁 岩 谢国有

     谭恩惠序 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传承光大,五湖四海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璀璨耀目的两大因果。中国传统文化融会了儒、道、墨、法、释、玄、理、农等诸子百家的道德观念、精神思想,有诗、词、曲、赋、辞、骈、散、传等文学形式,琴、棋、书、画、篆、雕、绣、瓷等艺术形式,涵盖了人们生息劳作的全部过程。

农村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农业设施建设,文化建设首先要面对的是“取舍”矛盾。取舍就是革故鼎新,选择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抵制摒除那些与时代风貌相悖的消极因素与低俗文化,淘汰糟粕。文化糟粕的存在是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和创新。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未中断并得以延续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循规守成、忠信礼仪等基本人文精神以及中贵、持中的和谐意识是传统文化的主干。例如,道教“天人合一”的理念,阐释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中庸之道”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本身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留存于世的文化财富有其必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易学、汉字、京剧、历法等众多的文化传承载体都达到了几近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架构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生产,服务于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传统文化的光大

中国农民体验最深的传统文化莫过于中华民族的民居文化。民居文化又与建筑文化、堪舆文化、宗法文化等息息相关。北方的四合院堪称儒家文化的经典凝结,哈尼族土基墙、稻草顶的蘑菇房是梯田稻作文化的绝妙解读。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不是只靠水泥楼、柏油路所能成就的。抵制急功近利、奢靡浮夸风气,培育回归自然的审美观念,另辅以太阳能、沼气池等现代科技,其效果可能会更好。另如中国的节庆文化,体现的是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是爱国、孝亲的一种情结。光大传统文化就是要增添传统节庆新的时代气息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地域特色,赋予当代新的节庆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规范的纪念形式。传统文化的光大是新时期传统优秀文化的完善与升华。三、传统文化的创新

文化创新就是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中,博采众长,融合多种文化的优秀特质,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创新文化是超越现实局限性的新思想、新观念,是先进文化的内涵。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要求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当生产力出现突破性进展,在社会变革的非常时期,都会出现文化内容或文化形式上的重大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广大农村也出现了民主法制建设、公民意识、网络文化等新的文化现象。但是,文化建设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文化创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化创新应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以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为检验标准,要保证文化创新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保证文化创新形式的多样性和通俗性。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惠农德政,也是国家推行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该工程既是农村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又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作为农家书屋图书系列的组成部分,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丛书》。这套丛书按照“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农村实际,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基本要求,分“思想教育”、“生活娱乐”、“礼仪节俗”、“民间文艺”、“饮食保健”等八大板块。作者刻意于丛书的“教育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刻意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创新”,以期推动农民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愿《新农村文化建设丛书》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精神食粮”,发挥出众所期待的作用。

是为序。2009年3月10日农村传统婚庆风俗说 媒

媒人在传统婚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中国礼俗一再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必须要经过媒人说合才能够结成连理。媒人可以主动“揽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也可以是“受人之托”,成人之事。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家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家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媒人的鸡、鸭、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寡,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相 亲

旧时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处深闺,难睹芳容。在经媒人说合之后,男方一般会提出“看一看”,这种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方家里作初次访问的活动就称之为“相亲”,俗称“看亲”。

相亲的日子由男方提出,由媒人决定时间并通知男女双方,双方都应做好准备。男方要带一些礼物,礼不在多,表表心意而已,若能打动对方父母的心当然就更好了。作为主角的男女二人都应尽力收拾打扮得得体漂亮,以获取对方的青睐。

如果男方被女方父母留下款待,这一般说明他已得到了女方父母及女方的认可。若迟迟不备饭菜且任由男方告辞出门,则说明这门婚事即将告吹。中国是一个讲究含蓄的民族,这种事当然不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全靠男方和媒婆察言观色。

当然,女方也可能会去男方家“拜访”,这在有的地方叫做“看当”。若女方父母不愿意接受款待,执意告辞,表明这门婚事难以告成。此时,男方当然不可费力强留。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家庭情况,欣然接受邀请,或者将奉上的香茶一饮而尽,结局则是皆大欢喜。纳 彩“纳彩”,就是男家请媒人向女家说明缔结婚姻的请求。是中国传统礼俗程序中的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提亲”、“说媒”。

我国以前盛行包办婚姻,青年男女没有自主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后世通行的婚聘条件,是人们常说的“门当户对”。门当户对除了家族社会地位以外,还有经济条件、家族世系、职业等,结婚当事人本身的条件也给予考虑。

尽管是婚聘的第一个步骤,纳彩也是要携带礼品的。古代用雁,所以这个仪式也称为“奠雁”。纳彩用雁,有一定的讲究:“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雁是候鸟,冬天飞往南方,夏季则生活在北方,来去有时。纳彩用雁,实际上就等于告诉女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应该像雁那样适时选择其所在。

后世纳彩的礼物大大地丰富了,有时多达比如汉代的纳彩50多种。礼物就有合观、鸳鸯、九子蒲(或墨)、双石、五色丝、长命缕、蒲带、棉絮、卷柏、嘉禾、阿胶、干漆、鱼、鹿等。这些礼物都有先锋赞文,提及这些礼品的象征意义。民俗中将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礼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表示吉祥,像以羊代“祥”,以鹿代“禄”;

第二类是夫妻好合的祝吉物,如胶漆的和谐,凤凰的合俪,鸳鸯的和鸣;

第三类象征以男性为主的夫妇关系,如以雁候阴阳喻妻从夫,以蒲苇喻妇女的柔顺,以附生于山顶、屈从成性的卷柏喻妇女的服从;

第四类是表示一般德行的,如舍利兽廉而谦,受福兽体恭心慈,乌鸦反哺、孝顺。

其后,由于战乱、动荡等因素礼物自然比较简单,如北齐有羊、雁、酒、黍、稷、稻、米、面等。问 名

问名,是男家纳彩女家收下礼物后的一个步骤,即请媒人持帖去问女方的姓名及其生辰八字,以便回去占卜吉凶,相当于后世的“请八字”。

古人阴阳等信仰观念极重,有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又有属相相合相冲之说。一事不合,婚事便没有成功的希望。无论古礼还是后世,择偶考虑的并不仅仅是上述的命相等,因而问名还包括问清女子为谁氏所生,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还是继室所生。

问名也携礼物,古礼也用雁,大概纳彩、问名是一次进行的,后世的纳彩、问名就是如此。有的地方问名之后,男女家双方要交换“草帖子”,也就是互相通告各自的情况。

这种“八字”是写在一张红纸上,纸宽约一寸,长约八寸,上面写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其格式如下:

男××乾造××年××月××日×时建生

女××坤造××年××月××日×时瑞生

上面所写“八字”的字数,习惯上必须是偶数才行。假如出现奇数的话,就随便增减一个无关紧要的字凑成偶数。男女两家收到这种八字以后,就赶紧烧香供在正厅神佛祖先之前放三天。假如在这三天期间,家里发生吵架、失窃、摔坏东西及其他意想不到的灾变事故,就被认为是不吉,那这门亲事就不必谈了。反之如果在这三天期间,男女双方家中都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就认为是出于神佛和祖宗的保佑,乃是大吉之光,这门婚事就可继续谈下去。这时男女双方都要请算命先生来批“八字”,看看男女当事人的相性如何,如果相性好婚事就继续进行,不好就免谈。假如一切都很顺利,这门婚事才能进入正题,也就是开始谈论聘金和嫁妆,以及男女双方的各种其他问题。

由此可见,“生辰八字”十分重要,它是决定男女婚姻的主宰。就因为根据生辰八字能判断出一个人命运相性的好坏,所以很多做父母的在女儿出生之后,赶紧请算命先生给找一个好的生辰八字,以免将来长大合婚时合不成。如此一来,很多妇女出生年月日都是假的。尤其是那种所谓“破骨”的女孩子,更需要特别伪造生辰八字,不过当她享尽天年死亡时,她娘家人必须通知她的“孝男”,告诉他们,她是一个“破骨”相的人,以后绝不可以拾骨。纳 吉

纳吉,是问名之后的下一步。在问名和纳吉之间,有一个内容并不算简单的“地下工作”,即合婚,这也可以看做是纳吉的一部分内容。

我国传统的婚姻不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而且也把“天神之光”作为依据。问名之后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合婚,后世俗称“批八字”。婚姻能否成立,这是最为要紧的一天。倘若其他方面的条件都比较相符,八字不合,也只好就此拉倒,无法再进行下去。

所谓“八字”,与我国传统的历法密切相关。我国古代以干支纪年、纪时,天干、地支相配组成的及其顺序,分别指代着一定60组名目的年、月、日、时。每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由四组干支指代,共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此外,古人为了便于记忆,又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支,形成了人的十二属相(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由生辰八字,一望可知其人的属相,由属相的合与不合就可以判定婚姻是否相宜。关于这方面的合与不合,民间流行有许多俗谣,相合的如“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久长……”,“蛇盘兔,必定富”;不合的如“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如此等等。如果把各地的此类俗语收集到一起,就会发现其矛盾百出。

批八字除了涉及属相之外,还涉及阴阳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此相关,或是本命,或是上命。五行也有相生相克的说法,与此对应,命相也是如此。是什么命相,又可以根据生辰八字推算出来,从而也就可以判断婚姻的吉凶。

纳吉之后,“婚姻之事于是定”,双方交换的帖子类似于后世的结婚证书。此后,男女双方都受到社会伦理的约束,婚姻的终止再不是随便的事情,而要经过双方的协商或外人的调解。同时,男方逢年过节都要给女家送礼,有些地区称之为“缀节”,并且还要供给女方四季衣物。正是因为纳吉的这种特殊意义,人们才对其象征性代表——帖子格外重视,好多地方称其为“龙凤帖”。纳 征

纳征,是男女双方婚约已明确下来后,男家送礼给女家。它是男家迎娶女方必经的最重要的程序。亦即后世的过礼、送嫁妆、下彩礼。纳征,一般说来,很多物品都必须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人们很忌讳单数,认为那是不吉利的象征。

旧时的纳征相当于现在的送聘礼。送礼时间,按惯例一般定于新娘正式过门的前一天。

纳征,北方叫“过大礼”,也称“完聘”、 “大聘”。这是进入婚姻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婚姻习俗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一环。当男家去女家送聘礼时,必须选择偶数的吉日,由媒人(多半是女性)和男方父母与亲戚(主要是男方的姑母)等,携带聘礼去相亲。把“生庚”二字用金线缝在红绸上,所带的聘礼包括金花店(簪)两对、金环(金镯)两对、金戒指(一只金的,一只铜的)一对、豚肉、喜酒、羊、糕仔、红绸二尺四寸、乌纱绸七尺、蜡烛四对、爆竹、礼香两把、耳饰两对、姜花(糖米花饼)、礼饼等。完聘的聘礼,都陈列在由两个人扛抬的大食盒上,然后按照顺序吹鼓手走前,媒人押后,沿街吹吹打打,送到女家,其行列顺序如下:(1)吹班,即吹鼓乐队。(2)礼帖及男方婚书,礼帖就是记载礼物的单子,以及仪式程序表。但文法颇有讲究,如鸡鸭是写“德禽四翼,家凫四掌”,凤梨写为“凤凰来仪”,香蕉写为“连招贵子”,金镯写成“金镯成双”,蜡烛写成“喜烛双辉”等。

聘礼的目录表,是用红纸折成十二折,如果是男家送给女家的,上面就写“端肃”二字;如果是女家送给男家的,上面就写“肃复”二字,内容是摘自《礼记》中的吉祥句子。

所谓“婚书”,就等于今天的结婚证书,男家送女家的叫“乾书”,女家送男家的叫“坤书”。

聘礼中的“福圆”、“阉鸡”、“鸭母”,由于是代表男家的福气,如果女家收下,就等于夺走男家的幸福,所以照例都要原样奉还。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福圆(龙眼)是象征女婿的眼睛,所以必须如数退还男家。至于猪肉,女家可以收下,但是按照风俗,必须把猪脚退还男家,其意为男家“肉要给人吃,骨不让人啃”,此时如果女家把猪脚收下,意味着女家对男家不礼貌。其他各种聘礼,都可以酌情收下。

接过聘礼的女家,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十二种礼物,送还男家作为答礼。然后再由女家向男家奉茶,最后男家才接受女家的酒筵款待。接受此种丰盛酒筵款待的男家,要给每桌酒席奉送银钱谢礼。

这时男家和女家都要宴请亲友,表示两家已经结成秦晋之好。男家也要把婚书供在神佛与祖先神位之前,报告已经和×家结成亲戚。

如果说女家预计将来结婚时有丰厚的嫁妆,那女家就可不必客气收下男方的全部聘礼,只取出一小部分作为男家的回礼;反之如果预计以后不能陪送丰厚的嫁妆时,就很客气地收下男家的小部分聘礼,绝大部分都以谢礼的名义退还男家。所以比较有经验的人,从女家所收聘礼的多少,就可推知将来嫁妆的多少。请 期

纳征之后,就意味着婚姻缔结,接下来就该迎娶过门了,而此前的准备工作就是请期。请期就是男家占卜择定合婚的吉日良辰,让媒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相当于后世的“告期”、“下日子”、“送日子”、“探话”等。古代请期用雁,后世用各色礼品。请期仪式过程中,进行婚礼仪式的第二次迷信占卜活动,大体与问名后的占卜相同,主要是选择适当的迎娶吉日,合婚良辰,以及合适的迎亲、送亲之人。占卜的选择中心仍然是八字与属相。首先是选择吉日良辰,民间一般选双月双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不过,嫁娶月份一定不能犯男女双方的属相忌讳,否则“犯月”;合适的月份诸如“正七迎鸡兔”等,则为“行嫁月”,可以嫁娶、迎亲。送亲的也不能犯属相的忌讳。

古时候的请期似乎是口头进行的,后世则口头、书面皆有,尤其是世族大家或小康的耕读之家,大多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也就是所谓“下婚书”。迎 亲

迎亲,是婚姻的最后一道程序。它是请期获女家允许后而进行的,相当于后世的婚礼大典,或狭义的婚礼。古时的婚礼仪式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有时要持续两三天。近代婚礼多为三天。大典之前的一天,女家派人来“铺房”或“暖屋”;中间的一天是迎亲日,迎来新娘后要拜堂合卺(成婚的意思,旧时成婚的一种礼节),这是正式的婚礼大典;次日闹房。有的地方婚礼为两天,有的只有中间的一天。在婚礼正日,从迎娶到闹房,其间的仪俗丰富多彩,达几十种之多。

在迎亲队伍到来之前,还要做许多准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挽面(绞脸)——按照旧式风俗习惯,妇女除非结婚,绝对不可以剃掉脸上的汗毛。唯独在结婚的前夕,也就是在“上头戴髻”之前,才能开始人生第一次的“挽面”。方法是由一名具有“挽面”经验的妇女,手拿一根坚韧的细线,用两手使线呈两角交叉状,紧贴在出嫁女子的脸部,然后用手一弛一张,就可以拔掉脸部的茸毛,使脸部光洁明净。

因为这是一个女孩子一生中的第一次挽面,所以非常慎重。负责挽面的必须是“好命人(北方叫‘全靠人’)”,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俱全的人。因为是第一次“挽面”,所以特称为“开面”(北方叫“开脸”)。“挽面”完毕之后,还要赠送好命人谢礼,接下去是“上头戴髻”。

上头戴髻(上盖头)——就是男女两家各选一个黄道吉日,分别在自宅同时举行。男家是在自宅正庭的中央设一个“五升村”,让新郎坐在上面,面对神佛与祖先的灵位。这时就要请一个“好命人”,从新郎后面给他梳三次头,然后再让他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礼帽,祭拜大公(太上皇)、三界公(三界大帝)、观音佛祖与祖先,祈求结婚后子孙绵延不绝、万世其昌。

女家也要在同时用同样的方法来举行这种“上头戴髻”的加冠礼,俗称“上盖头”。唯独女方的加冠礼,要在正庭中央天公炉的下面放一扁平竹篓,然后让女儿面向外坐在一把专用的椅子上,这象征着女方即将离开娘家出嫁,所以才和男方采取相反的方向。女家请来一个“好命人”,给新娘梳好头之后,再插上象征女子成年的发簪(笄)。

梳头插簪的仪式完了,就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盖头”,向三界公和其他神佛祖先祭拜,然后给父母各敬一杯茶,父母喝完之后,也要祭拜天公及其他诸神佛。

在男家,要赶紧布置新房,选择一个好时辰,才能安放新人用的床铺,并祈求神佛保佑平安,所以特称之为“安床”。其他一切用品也都要新买,屋里屋外更要打扫清洁,大门和房门都贴上对联,门楣上还要挂一块长条红布,上面绣有吉祥的词句。女家也要把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准备招待祝贺的亲友和迎亲的新郎。

食姐妹桌(与姐妹惜别宴)——女子出嫁,即脱离生身父母之爱,从此就要和兄弟姐妹离别,到另外一个新环境度过一生。所以在出嫁的当天,姐妹之间不胜依依之情,而特别举行一次惜别宴,称之“食姐妹桌”。兄弟姐妹在席间说些吉利话,祝福这位出嫁的新人婚姻美满。

惜别宴之后,新娘就要进入化妆室,开始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次化妆,并且在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盖头后,回到闺房,静候男家的亲迎。

花烛——花烛为合卺时所行之礼。迎娶一般在男家进行,招郎则在女家进行。结婚之日,设花烛礼场于室内厅堂。新娘进门,即由喜宾迎至礼堂,也称为“华堂”。与新郎并立向内行参拜礼,接着相对行交卺礼。礼毕,由喜娘领新夫妇人洞房,然后饮多为糖水泡红枣的交杯茶,枣与“早”谐音,谓之早生贵子。合卺后,尚有告祖及见舅姑等礼节,也有的是在筵席后新郎新娘向宾客敬茶时进行,叫喝“新人茶”。

送嫁——女子将行结婚之时,在男家称迎娶,在女家称出嫁。出嫁之前,新娘沐浴,化妆打扮。出嫁之时,行告祖和辞父母之礼。女子出嫁由兄弟姐妹等送之,一般男女各两人,称之为男高宾、女高宾,又称送舅。婿家待高宾之礼甚重。亲 迎

亲迎,就是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古时迎亲在黄昏,婚礼的取义就在于此。婚是个形声字,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里,新郎是受父亲之命去迎亲的。到了女家,女家的人要出门相迎。新郎进门要献上礼品雁,这个仪俗叫“奠雁”,是古婚礼中比较重要的仪程。然后,新郎要把新娘很礼貌地接到车上,迎往家中。

后世的迎亲之举似乎要复杂得多。迎亲的队伍往往十分壮观,有多至几十人的。新人在汉代坐的是轩车或轺车,唐代用图绘的障宪车,宋代以后才流行起人们所熟知的花轿。在迎亲的队伍中,也包括了吹鼓的乐队等。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倾向。迎亲的队伍中有许多挑夫拿着“开道”、“回避”的大字木牌和提灯,还举着金瓜、斧钺等什物,新郎戴官帽,新娘则凤冠霞帔。因为婚姻是人生大事,虽然这些举措逾礼,但是官府一般也不加干涉。

迎亲的轿子要有人压轿。旧时北京娶亲是太太压轿:她在喜房给天地爷上香以后,用小镜子照轿,用芝兰香熏轿,再往轿子里撒一些桂圆、荔枝、枣儿、栗子、花生之类的“喜果”,然后盘腿坐在轿子里压轿。有些地方压轿不用太太,而用父母双全的童子,取新婚夫妇和合到老、早生贵子之意。这种婚礼求子的习俗,还有福建等地的“桂花”,即同时迎来两个披挂花红的孩子,以此来祈求早得贵子。

迎亲的队伍来到女家,一系列仪俗就接连不断地开始了。女家听到娶方来的信息以后,并不是立即就迎进门来,而是将院门紧闭,或是拦起来,这叫拦门。这时,便要有一番礼仪性的对答,比如由娶方的娶亲人喊:“开门,开门,别误了良辰吉时。”要求鼓手们奏些喜庆乐曲,或者由娶亲人唱拦门喜歌。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娶方才能进门。

进门以后除了特别的寒暄之外,娶方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都代表吉庆的意义。女家也要设宴款待娶方。不过,这纯粹都是礼节性的。

有一些地方,姑娘的开脸和装扮是娶亲人来了才开始的。此时,这边送亲的人陪着娶亲的人和新郎,那边的新娘则同时在装扮。装扮完毕,新娘由娶亲太太搀扶上轿,或由兄长背上轿。离别之时,新娘可能哭哭啼啼,但这不犯忌讳。新娘哭哭啼啼上轿,人们反认为是大吉大利。据说,新娘哭得越响,婆家越有财。许多少数民族婚礼中则有“哭嫁”之举,有大套的《哭嫁歌》。有些地区,娶亲的轿子离开以后,娘家人要泼一盆水,表示女儿如泼出去的水。

娶亲队伍的归途不得走来时走的路,称“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大树等,都要把娶亲轿子罩起来,为的是避邪。如果遇到另一家娶亲的,轿夫们要比试技艺,尽量使轿子抬得平稳一些,同时还要喊号子以壮声势,有的地区新郎双方要换胸花。如果遇见出殡的,娶送亲人员都要说:“今天吉祥,遇上财宝啦!”有的少数民族娶亲的路上要吃“茅宴席”,即款待跟着迎亲队伍送亲的女方亲属。有些地区娶亲的人中途在十字路口要停下,必须要主人家敬献一些礼品后才又上路。至今这种风俗在有些地方仍保留着。拜 堂

娶亲的队伍回到男家时,也并不是马上进门,而是把喜轿关在门外,俗称此为“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得柔顺些。喜轿进门以后,又有许多仪俗。虽然这些仪俗并不一定全部存在于某一地区,但也都是存在过的。同时不只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这里概述如下:

撒谷豆。即在喜轿进门以后,撒谷、豆等,用意是避邪。这是一项比较古老的仪俗,宋以后比较流行,其用意在避“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

喜轿到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夫妻会越过越红火。

落轿以后,新郎要象征性地朝喜轿射三次箭,称“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煞”,也是避邪驱祟的意思。

新娘从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这种习俗在唐代就普遍存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春深嫁女家》写道:“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从诗中可以知道,当时铺的是毡褥。到宋代,人们娶媳妇,轿子进大门,也是“传席以人,弗今履地”,这种仪俗的用意,即传宗接代。清人笔记《不下带编·卷二》记载说:“今杭惜用米袋承毯,名日‘传袋’,又日‘袋袋相传,以袋隐代’。”近人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记述了浙江的传席风俗:“新妇进门,布袋铺地,辗转更换,令步其上,谓之传袋,犹言传代也。”出轿时,用米袋直铺至花烛前,新娘脚踏米袋,日步步高、代代好。

下轿以后,一些地区有跨鞍的仪俗。新娘要跨过马鞍,“鞍”与平安的“安”谐音,这个仪俗的意义就是祝福新郎新娘平安。

新娘入洞房之前,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仪式,那就是拜堂。拜堂在唐代即已比较流行,俗称“拜天地”,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拜堂的仪俗较杂多、五彩缤纷。华东、西北一些地区有所谓“拜人”,所拜的都是来客中放礼钱的,诸如姑、姨、舅、叔等。只要比新郎辈分大或同辈年龄大的,都要放“拜礼”,都要受拜。拜人时,司仪按预先拟好的礼单唱名,然后由“接礼的”找所唱者接礼。接礼后,司仪唱“× ××礼钱×块,磕下哇”,新郎新娘便鞠躬行礼。客人多的时候,这种仪式要进行一两个小时。

拜堂以后,便是大宴客。婚宴作为重要的宴饮活动,自然有极多的讲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肴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一些民族还大唱宴席歌,以此来营造气氛,抒发情感。进洞房

新郎新娘入洞房后,仪俗也是一系列的。诸如:坐帐,亦称“坐福”,即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或床边,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女人一头。

撒帐,这项仪俗是指亲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后,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怀中,撒在合欢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撒帐的仪俗始于汉代。据记载,汉武帝娶李夫人的时候,要宫人撒五邑同心花果,他们则用衣裙盛着,接到的越多,就预示着得子越多。后世的撒帐和汉武帝时的撒帐用意是相同的,只是所撒的物品有些不同。一般常见的是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着生”。

入洞房以后还有吃“子孙饺子”的仪俗。旧时北京的子孙饺子是由女家包好带来,由男家煮熟,同时男家还要做长寿面。吃子孙饺子的时候,照例要有一群孩子在窗外问“生不生?”娶亲太太或新郎回答“生”或者干脆把饺子煮得半生不熟,让新娘自己说“生”。这叫“讨口彩”,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古代婚礼有同牢合卺的仪俗。“同牢”指新人入洞房以后一起吃一牲牢。一起喝酒则叫“合卺”,卺是由同一个瓜、瓠等分剖两半儿做成的瓢。南北朝时的齐,合卺用方(食器),两卺用锁锁着。唐代用酒杯,称“双杯”。宋代将两杯用彩线相连,对饮一杯,称“交杯”。喝毕,掷杯于地,若一仰一合,象征阴阳调谐,大吉大利。同牢、合卺发展为后世的团圆饭、喝交杯酒。交杯酒也叫交心酒、合欢酒、合婚酒、卯颜酒等。和古礼的合卺一样,喝交杯酒标志着男女完婚,有祝福新人和美的意义。方式是用红绳系住两只杯子的杯柄,夫妇一起举杯饮酒;有的是同时喝掉一半,然后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与古代合卺如出一辙的是喝和合茶。喝茶时,要求新郎新娘共坐一条凳子,新郎把左脚放在新娘右腿上,新娘同样,新郎左手与新娘右手相互放在肩上,双方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正方形,放一只茶杯喝茶。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同吃一份牲牢。牲牢本来多是用于祭祀的,指整牛、猪、羊。古时同牢在新房进行,新郎脸向东,新娘面向西,一起吃牲牢,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一姓之人。后世团圆饭和同牢仪俗基本相同。北京吃团圆饭是让新郎、新娘坐于首席,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奉陪,吃馒头表示“满口福”,吃丸子表示“团圆”、“圆圆满满”,吃四喜肉表示“喜喜欢欢”。

与同牢、合卺同样表示成婚的还有“结发”(一称合髻)。结发本来指束发,后来把原配夫妻称作结发夫妻。结发本来不是婚礼的仪俗,后来演化出婚礼结发的仪俗,即将新婚夫妻的头发象征性地结扎一下,也有新郎新娘分别剪一绺头发用彩线扎在一起做信物的。闹洞房

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算作是婚礼的高潮,各地都有闹洞房的习俗。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据说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闹洞房能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因此有俗语:“人不闹鬼闹”。闹洞房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能增添热闹气氛,驱除冷清之感,因而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暖房”。旧时代男女结合多是经人介绍,相互之间比较陌生,闹洞房能够让他们消除陌生感,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此外,闹洞房还能使亲友彼此熟识,显示家族的兴旺发达,增进亲友间的感情。

闹洞房活动在进行到一定时候,新郎要领着新娘“作揖认亲”。凡是男家的尊长,都要在傧相的赞礼声中一个个进来让新郎新娘拜见,而且要赏一个红包给新娘作见面礼,称之为“作揖包封”。同时,长者要拱手回个“半礼”。这种仪式,能显示家族的团结。

闹洞房是“三天不分大小”,新郎新娘乃至新郎的父母往往会被他人甚至晚辈们取笑捉弄,被捉弄取笑者不能生气,以免破坏新婚的喜庆气氛。当然,闹洞房的人也不能太出格,不能闹得太久,以免影响新婚夫妇休息。尤其不可粗暴起哄,引发不愉快的事。近年来常有因闹洞房过分给新郎新娘带来身心伤害,甚至导致新娘受伤、瘫痪的报道,这样闹洞房就超过了限度,应当引以为戒。婚后礼仪

婚典之后,男女双方应当去熟识姻亲双方的家族,这也有它较固定的礼仪。诸如认大小、回门、试厨和庙见等。

成婚只是完成了男女的结合,所以除了前述一系列的“成妻”、“成夫”仪式外,还要举行“成妇”、“成婿”礼。周代的婚礼是成婚后的第二天,新妇要早起沐浴,用竹器盛枣儿、栗、姜、桂、干肉作见面礼来拜见舅姑(公、婆)。第三天,公婆用一杯酒飨新妇,新妇答杯,然后公婆从西阶下堂,媳妇从东阶下,表示从此新妇代替了主位,公婆是客,这便是“著代”之礼。如果公婆已经去世,便在三个月后到宗庙行“奠菜”的庙见礼。也有不论公婆是否在世都行庙见礼的。古人重视“成妇”过于“成妻”。晋代以来,新妇三日拜公婆,宾客列观。唐代在婚后次日拜公婆,并拜新郎的尊长及故旧,称“拜客”。后世也有当夜拜公婆的,但次日仍要献茶。北京的这项仪俗称做“拜三代”,俗称“认大小”,即新娘子辨认、识记丈夫家的长幼三代。首先要拜叩祖先,俗说不拜祖宗,新娘子还算不上这一家的人。之后再给父、母(公、婆)等长辈行三叩首礼。对于平辈则只是一揖,唯独对于大姑子则叩首,称“高见礼”。受礼的长辈们可以给新婚夫妇一些珠翠、首饰、衣料、化妆品等作为礼品。与庙见用意一致的仪俗有“上新坟”或“喜坟”,即婚后的第三天新郎领新娘一起到祖坟烧纸供祭。

婚嫁之礼以男家为重,但女家也要庆贺一番。 “回门”仪俗及“成婚”的存在就是明证。回门也就是婚典的第二或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女家设宴款待宾客。宋代的时候,新婿要在第二天到岳父母家“复面拜门”,否则与回门一起进行。一般来说,女家的礼数以此日为正,客人也是这一天来得最多。照例,这天女家的亲友们也要戏耍新郎,热闹一番。新郎也要像新娘在男家认大小一样,在这里也叫拜尊长,认大小。

试厨,就是新婚第一天,新娘亲自下厨做饭来伺候公、婆。但一般都是礼仪象征性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社会中男女地位以及角色的不同。婚典俗信

我国传统的社会的礼俗一般都没有严格的区分,它们都是靠俗信支撑的。俗信一般分为人际俗信、道具俗信和衣饰俗信。

婚礼上的“道具”很多,其中大项的是喜棚和喜房。喜棚是为了设宴招待客人所搭的临时性建筑,也叫“酒棚”。这是喜事的门面,所以要搭得讲究、漂亮,突出喜庆的气氛。比如窗框要漆成红色,窗的四角绘彩色的蝙蝠象征“福”,娶亲的正中绘红双喜字,嫁女的正中绘单喜字。门框下要贴喜联,比如。“易日乾坤定矣,诗云钟鼓乐之”,“吹笙堪引凤,攀桂喜乘龙”,横批则写“天作之合”、“龙凤呈祥”。

喜房也就是洞房,是新婚夫妇的居所。通常做新房的是正面靠东的房间,民间说新妇娶到东房则“敦敦实实”。新房的门口照例要贴喜联,窗上要贴双喜字,屋顶角也要贴几个喜字。桌上则要放一些祝福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的红枣、花生、石榴、桂圆,等等。山东仪俗,婚床要放得紧靠山墙,寓意“有靠山”。

除了喜棚、喜房以外,传统婚典上还有许多小的道具:

秤杆。这是挑盖头用的。秤谐音“称”,取“称心如意”的意思。

弓箭。有的系三支羽箭在花轿上,有的置于男家院里香案上的斗中,有的则是由两人拿着,夹花轿而行。

满族人举行婚礼时,新郎要抽弓搭箭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次。据说,这种仪俗是为了破除邪祟。

马鞍。多放在男家门口,花轿来到的时候,新娘从花轿中出来,必须从鞍上跨(京有骑乘的)过,取“平安”之义。故而有些地方的仪式歌说:“新人跨马鞍,一世得平安!”

斗。放在男家院中或香案上,盛五谷,红纸封口,或插入弓箭、秤杆,意思是“粮食满仓”。

镜子。或用来装饰花轿,或由新娘来的时候揣在怀里,或放在斗中,意思是照妖驱邪、破暗宜家。

婚礼上的衣饰,也是极其讲究的。晚近一些的传统婚礼,新郎穿长袍,新娘则凤冠霞帔。凤冠饰有银制或其他质地凤凰模型,戴冠给人以艳丽、娇媚之感;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穿上了既保护上衣,又有装饰作用。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也是红底,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盖头也是传统婚礼新娘的主要装饰。它的原型当是古时的罩面纱。六朝到隋唐时,新娘用扇遮面,故而同牢合卺后有“却扇”的仪俗,即新郎除去新娘的障面物,同于后世的“挑盖头”。盖头又叫“蒙头红”、“蒙头巾”、“埋头红”等,是蒙在新娘头上的一块红布。盖头从新娘离开闺房的时候蒙上,一直到男方洞房里才由新郎用秤杆挑去或揭去。考其渊源,大致可知它残留有古代婚俗的遗迹,或是受到了民间信仰的影响。上古婚礼在傍晚举行,且有抢婚的习俗,盖头或许就是抢来新娘后用以蒙面的。此外,有些地区姑娘出嫁,往往要涂灰抹黑,打扮得奇丑无比,以防路上被邪祟掳去,盖头或许就是这样蒙上的。

除衣饰之外,被褥铺设也很有讲究,主题多选喜庆吉祥的龙凤双喜、鸳鸯等,色调则多取红色。

婚典时,对礼仪人员有特别的要求。北京的娶亲太太必须是“全福人”,即上有丈夫,下有孙男孙女,属相又不能和新郎、新妇相克。此外的禁忌也比较多,比如孕妇不能参与婚典活动等。

人际关系在闹洞房这一仪俗上表现得也十分突出。俗语说:“新婚三日无大小”,就是说,新婚未过三天,都可以找新娘子逗笑、戏耍。在这时候,姐夫与小舅子、小姨子之间,长嫂与小叔子、小姑子之间,这种关系更为随便,可以嬉笑逗骂,不能变脸、恼怒。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以后,人际关系以及婚嫁双方的生活又正常起来。

在谈到婚典的俗信、人际关系时,不能不提及贯穿整个婚礼的媒人。媒人大约在专偶婚制产生以后即产生了。《诗经》中即多次提到“媒”。媒人专司婚嫁双方的联络、协商事宜。媒人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别称,如月老、红娘、冰人等。由于媒人形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宋代时开始产生媒人的行会组织。宋熙宁年间(年),仅官媒1068—1077就有数十家。元代官媒更受国家重视,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媒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具有极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受社会重视,我国自古就有非媒不行嫁娶的礼教规条。《札记·坊记》云:“男女无媒不交,元币不相见”;《礼记·典礼》云:“男子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相交亲”。在整个婚礼过程中,媒人几乎都是唱主角儿的,婚典时还受到格外的优待:“当亲迎之日,为媒介者,峨其冠,华其服,高视阔步,大有唯我独尊之慨”。另一方面,媒人是包办婚姻的一个环节,且有为谋财而害人者,故而又受到人们的鄙弃。回娘家

回娘家,必须是男女双方一起去,故又叫“双人返”。通常说的“做客”,是指婚后第一次回娘家,时间最早是在婚后的第三天,但最迟不得超过四个月或六个月,普通的都是两个月左右。

这时新郎必须带着礼品,通常是拿果子、礼饼或外粘砂糖和芝麻的糯米饼。回来时女家的答礼,是让女儿带回“米糕”(用糯米饭加砂糖上面插美人蕉花)和“桃”(桃形的面饼)到婆家。

就新娘的娘家来说,由于这是第一次招待新婚女婿,所以要把女婿介绍给全体族人见面,并且寒暄致意,随后开设酒宴款待。

在新郎到达岳父家的当天,要分别赠送岳祖父母、岳父母、舅子、姨妹、与侄辈等人以红包,钱数的多少随每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

新娘回娘家“做客”,距离不太远的,都是上午出发,赶到娘家吃午饭,尽量在当天晚上回到婆家,这是因为民间有句迷信话:“暗暗摸生查哺(天黑回来,比较有生男的希望)。”不过也有的新娘在娘家一连住上几天,回来时是由新郎的弟弟或妹妹接回去。新娘在回婆家时,还要带着“领路鸡”,此外还必须赠送一些娘家的土产,其中包括根叶齐全的“甘蔗”两根和橘子、香蕉、果子等等。

新娘从娘家带回的“领路鸡”必须是一公一母两只小雏鸡,顶多也只能拿两三个月大的半大鸡。到婆家以后绝对不能杀了吃,要好好饲养长大,生蛋以后要继续用来繁殖。甘蔗固然可以吃,但是必须留下一部分栽种,以便继续繁殖,象征以后子孙代代相传。贺婚喜幛

在民间诸多礼仪中,送礼幛是一种古老而常用的形式。幛是由匾派生而来的,把匾上的题词移到布或绸上即成为幛,贺婚喜幛就是其中的一种。喜幛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竖写的喜幛称贺在右上,落款在左下,当中为幛语,祝贺的年、月、日则竖写在落款左边。

贺幛用语都是用来庆贺、颂扬、褒奖之喜事,幛语用字简短,有一个字的,如结婚用的“喜”字,但通常用四个字,如贺婚用的“百年好合”、 “佳侣天成”等。应该注意的是,幛语多为送礼用的词句,含有吉利、祝福的意思,因此,所选幛语以妥帖为宜,绝不可用贬谪的词句。贺新婚喜幛常用语心心相印 皆大欢喜 昌宜五世 美满姻缘 鸿安相庄吉庆吉祥 志同道合 诗咏好逑 鸳鸯比翼 琴耽瑟好唱随偕老 昌符凤卜 钟鼓乐之 笙馨同音 新事新办凤凰齐飞 海燕双栖 琴瑟友之 乐赋唱随 花开并蒂天作之合 偕老百年 喜成连理 百辆盈门 鸡鸣戒旦凤翥龙翔 琴瑟在御 玉树琼枝 如鼓琴瑟 佳侣天成三星在户 诗咏关雎 莺歌燕舞 情真意切 螽期衍庆五世其昌 宜尔室家 乾坤定奏 喜气生辉 永结同心才子佳人 珠联璧合 情深似海 燕尔新婚 有情眷属天缘巧合 福禄鸳鸯 百年佳偶 君子好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