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忠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05:35:04

点击下载

作者:佚名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商人的忠告

商人的忠告试读:

序言

对于有志从商的年轻人而言,如何把握自己的商务生涯是一个极为严肃而复杂的话题。作为这个话题的决策顾问,笔者深感责任重大。要为这些年轻人的商务生活谏言进策,绝不能想当然地信口开河、乱说一气。笔者希望,这些建议和原则不但能够引导年轻人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事业上的进步和人生的成功,而且还能够指引他们追寻更高的人生境界,使得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质量更高。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会让人的内心更为纯净。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个人在商业圈乌烟瘴气的消极氛围里长期耳濡目染,那么他的灵魂就会提前衰竭死亡,他的精神就会变得孱弱无力。希望这本书能够在为你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帮助你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能够启发引领你人生的其他方面,使你的整个人生都沿着一条富于智慧、充满快乐的道路前行,提高你人生的综合质量。

本书中的建议和方法都是作者毕生经验的核心和精华,是长期实践和思考的积累与总结,因此笔者殷切地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得到采纳和运用。如果你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用意志力和勤勉的工作赢得人生的辉煌,但是在事业前进的道路中却因为缺乏指引而踌躇彷徨,或者由于缺乏良好的先天条件而裹足不前,那么本书将是您的不二选择。

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商务生涯,这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因此,怎样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予青年人一些启发和建议,显得责任重大。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异常复杂,所以笔者每次动笔之前都会深思良久。笔者深知,智慧之语只有适逢其时才能让人醍醐灌顶、明辨是非;反之,若是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说出一些愚蠢的话来,只能误人子弟、害人匪浅。因此,本书中所提的建议和原则都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与反复权衡的。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者们总会为企业和组织制定某种“标准”以供工作人员参考。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管理手段。虽然人们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由于这种“标准”的存在,人们的整个工作就有了最高目标和评判的尺度。有了这种“标准”,无论是手艺工人和技术人员,还是科研工作者,在这种目标的驱动下都会少犯许多错误。同样,为了能够保证本书中的方法和原则正确无误,作者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找出某种正确的“标准”,然后围绕这个“标准”来选择原则和方法,那么我们就不会误入歧途,从而避免犯下重大的错误。反过来说,我们也能够使用这个“标准”来考查和检验上述原则正确与否。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标准”就是有史以来最富于真理性的《圣经》。在本书的扉页中有这样一句引言:“事业的成功来自于勤勉的工作、虔诚的灵魂以及忠于主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就出自于《圣经》。同样,在撰写本书的过程当中,每当笔者出现顾虑和疑惑,因而徘徊不前时,就会诉诸《圣经》寻求答案。

正是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和评判标准,你尽可以信任本书中所给出的所有准则和方法。《圣经》是先贤为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果你能够尊重《圣经》及其箴言,那么你就会发现,阅读这本书绝不是浪费时间。这本书中的所有行事准则和人生道理都无一例外地源于《圣经》的启示,因为《圣经》中关于人生的标准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本书同样会让你受益匪浅。

与成千上万获得事业成功并且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人一样,笔者坚信,《圣经》是商务人士最佳的行事标准和处世原则。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把《圣经》看做一部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商业宝典,无论是那些数不胜数的事例,还是笔者的一些亲身经历都能够证明,《圣经》所蕴涵的普遍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一信仰不但能够指引我们创造出美好的明天,而且能帮助我们在这个充满疲惫和令人忧虑的世界中找到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通过多年积极的摸索和积累,通过与国内乃至世界各地商界人士的交流和探讨,通过这些年来的亲眼所见和亲身实践,笔者坚信,《圣经》不但是一种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的精神信仰,更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处世原则。

出版这本书的目的不仅在于为那些初涉商场的创业者提供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材料,为那些刚刚从事商务工作的年轻人指点迷津,勾画指导性的事业蓝图,同时,作者也衷心希望,这本书同样能够为那些资深的商业领袖们带来某种启发和灵感,从而更加关注自己企业的员工,提升他们对企业的责任感。我们认为,如果你已经事业有成,那么你一定不会满足于让自己的下属和员工仅仅为了果腹糊口而工作,你一定已经开始关注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加高效地创造财富,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以最高尚的原则为目标,并且获得自身的成功。因此,如果你能够参照这本书中的原则与标准,那么你的员工和下属就能避免犯下大错。如果你能够抱着这样的目的来阅读这本书,那么你一定能够获益良多,并且从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发。“如何把握商务生涯”是一个包罗万象而且极其复杂的主题,我们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分门别类,因此在下面的章节中,本书并没有采用教条式的框架和系统性的结构来阐述。但是,为了便于读者进行学习和讨论,我们尽可能将其划分成了若干章节,以供读者参阅。

这本书不仅让笔者的经验和感悟有了一个可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让那些对青年人的建议和告诫有了一个充满智慧的载体。本书的作者和读者朋友们素昧平生,但是这本书却在我们之间架起了联系的纽带。希望笔者这些管窥蠡测的浅见,能够引领那些年轻的脚步走向辉煌的道路,获取事业上的辉煌,求得内心的安详。总而言之,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笔者能够给予的最好建议就是:在认真阅读本书的同时,切莫忘记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并且采用《圣经》中的最高标准来检验这些原则正确与否。与此同时,你们不妨举一反三、推而广之,不仅要将这些原则运用于自己的事业当中,而且要进一步将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能够始终以这些最高标准为目标,并且以此来约束自己的为人处世,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拥有美满幸福的一生,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第 01 章

制定明确的人生目标

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三心二意、朝秦暮楚,那么,他就只能浪费掉自己本已十分宝贵的时间,并导致最后一事无成。就成功而言,除了坚定不移地朝着设定的目标努力奋斗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能令你轻松实现它。

在漫长荏苒而又波澜起伏的商业生涯中,我所见过的那些商界成功人士,无不是在创业初期就确立了明确具体的“人生目标”。换句话说,只有那些下定决心朝着某个目标努力奋进,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人,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具备深思熟虑与敏锐善察的品质,也并不是所有有为之士都能够静下心来去分析自己的生活准则。因此,当我们问及其中的一些人,除了其他更高层次的事项之外,什么才是能够保证商业上取得成功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往往不会立刻想到确立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进一步具体询问他们对制定目标的看法,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表示:确立目标对商业活动中的任何工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实际作用。对于这一点,许多有识之士都表达过同样的看法,正如我所熟悉的一位朋友曾经说的那样:“如果不是在年轻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有所作为,并且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我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试想,如果我对什么事情总是三心二意、朝秦暮楚,那么我不仅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而且到头来还会发现自己学到的只是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我根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因此我必须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到那些已经‘下定决心’要去做的事情上。一点儿也没错!除了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以外,没有别的办法能够让你获得成功。如果我总是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朝三暮四,那么我就会像那些游手好闲的懒人一样,最终变得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确,你们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如果没有在创业之初就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我就不可能不畏艰险、矢志不渝,更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可以说,上述观点即使不是所有成功人士的想法,至少也是大多数商场精英的共识。对于年轻人来说,必须尽早下定决心,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选定自己的事业方向。当他们学会明辨是非之后,越早确定目标,就越早受益。因此,年轻人在作出重大的人生抉择之前,不妨略微花上一些时间好好思索一下,这看似延误了人生的进程,实际上却会让他们获益匪浅。反之,有些人总是仓促作出某种决定,但是却处处浅尝辄止,这种做法无异于亲手扼杀了成功的希望。对于这些人来说,要想有所作为,他们就必须从漫无目的的日子中翻然醒悟,并且彻底摆脱这种生活方式。

一旦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就应当朝着这一理想勇往直前、奋斗不息。也许这一目标我们穷尽毕生精力也难以实现,也许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短期目标而已,然而较之于那些漫无目的、毫无计划的所谓“最佳员工”来说,它却会让我们收获更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应当关注那些更为高尚、更加笃定的事情。在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迈进时,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明确工作目标,以免偏离航线。对于那些明智的年轻人来说,既不应当盲目乐观、好高骛远,也不应当指望好运而侥幸成功。反之,他们应当确立远大的志向,即使自己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他们也会时时刻刻受到希望的鼓舞,在自己事业起步的艰难阶段踌躇满志,奋力前行。如果能够听到胜利的钟声在前方召唤,哪怕这种钟声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中依稀可辨,也会让他们备感欢欣鼓舞。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我们就不会盲目乐观、好高骛远。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然而正如古代先哲所言,如果你在失意的时候仍然能仰望星空、心怀梦想,那么这种暂时的不幸就不会影响你的成功。诚然,抬头仰望要比低头匍匐好得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至少能够远离尘埃与泥泞,呼吸到更为清新的空气。然而,这一切都必须源自合理的人生目标,因为无论多么远大的抱负,都必须做到切合实际、审慎明智、客观公正。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才将遭遇困厄视为前进途中最有价值的人生经历。因此,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当敞开心扉,勇敢地接受它的洗礼。

要想在商业活动中取得成功,除了不懈努力以外,还有一种人们称之为“机遇”的东西。“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上帝才能赐予我们。”

对于年轻人来说,所谓机遇乃是一种人力难以控制的外部因素。无论是吉星高照还是命途多舛,我们都只能默默接受。然而,除了怨天尤人以外,我们还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化解不幸,从而获得胜利女神的垂青。如何善用机遇并且从中获益,只能通过亲身实践才能领悟。尽管这些经历有时候会十分痛苦,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要他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那么这些磨难就会让他们受益良多。实际上,一个人所经历的痛苦越深刻,他所获得的教益也就越宝贵。

第 02 章

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一个人不会比别人缺乏更多的能力,但他可能比别人缺乏更多的努力。在人生和事业的旅途中,更多的努力总是更多的能力的基本前提。所以,但凡觉得己不如人的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真的刻意地去努力了吗?

正如我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有些年轻人会认为,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些习惯是无法在后天养成的,但是没有什么比这种观念更能桎梏年轻人的发展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的年轻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自己的记性太差了,并且理直气壮地将此作为一个无可辩驳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但事实上,诸如记忆力强、有条不紊这些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加以培养,因此,凡事都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只会不断阻碍自己的进步,从而适得其反。

在我所知道的“记性不好”的人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曾因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他人而感到遗憾万分。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丢三落四的习惯是先天差异造成的,所以后天无法补救,并为此而感到痛苦消沉、怨天尤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稍微有些观察力、偶尔会总结反思的人,即使是那些初涉商场缺乏人生阅历的年轻人也一定会承认,迄今为止有好几次重大的意外事件,都是由于自己的遗忘造成的。他们或者是忘记某个至关重要的约会,或者是没有履行某个言之凿凿的承诺,总之,由于一时疏忽大意,他们忘了去做自己本该要做的事情,最终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些失误或者是让他们失去很多机会,或者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许多犯过这些错误的人,都曾经为这些由于遗忘而造成的恶果感到痛心疾首、后悔不迭。然而,正如讽刺作家彼得·品达所说的那样,“最终除了遗忘,他们什么都不记得了”。大部分人都将这些意外归咎于自己“记性太差”,但是在失落和悔恨过后,他们并没有去认真反思这些失误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有些人甚至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反思。在这些人看来,与其花费工夫去完成某件事情,还不如干脆忘掉来得好,因为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一旦大家都认为他们是一些“不长记性”的人,人们就会很难信任他们,更不会对他们委以重任,这对他们来说既轻松又惬意,何乐而不为呢?这些人不仅满足于自己不思进取、庸庸碌碌的工作状态,依靠侥幸和投机过日子,而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总是左支右绌、错误百出。每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就需要有人前来补救,将他们从最糟糕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替他们弥补过失。尽管每次他们都能够化险为夷,但是却苦了他们身边的人。久而久之,这些言而无信、丢三落四的人就会想当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根本没有必要让自己长记性,反正一个人的记忆力是没有办法改进的。因此,每当有人劝他们制订一个清晰明了的工作计划时,他们就会理直气壮地加以反驳说,有些人天生记性好,而我天生就记不住事情。最后,这种借口就连那些劝诫他们的人也感到无话可说。日复一日,这个极端错误的观念就会在那些所谓“记性不好”的人的脑海中变得根深蒂固,不仅那些曾经劝告过他们的人会对此缄口不言,而且他们的身边也会被那些持有相同观念的人所包围。他们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对于“记忆力无法提高,我们只能听天由命”的观点越来越笃信不疑。而且每当工作出了什么差错时,他们就会以此为借口自我安慰。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人的记忆力天生就比其他人好,他们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我怎么可能赶超的了呢?的确,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另一个事实:如果其他心智能力都可以通过正确有效的培养在后天养成,从而使得一个人的整体智力水平得以全面提升,那么记忆力自然也不例外。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又怎么能将记忆力排除在外,认为它与生俱来,无法改变呢?假如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假如不是因为我们的记忆力可以不断改善与提高,那么我们又怎么能通过学习获取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呢?众所周知,就连“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都能让我们从中受益。由此可见,我们的记忆力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记忆力,我们才能够让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长久地储存,否则我们就永远不可能说自己真正“掌握”了某种知识。假如我们能够利用记忆力去掌握各种各样的学术知识,当我们把记忆用于普通的商务生活中时,我们又怎么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失误是出于记性不好呢?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可以一言以蔽之: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哪个人的记忆力天生不好。反之,只有那些经常放纵自己记忆力出错的人才会被记忆力所戏弄,成为“记性不好”的牺牲品。事实上,那些认为“忘记某事或者记不清楚在所难免”的人最容易犯错误。因此,只要我们下决心,不断告诫自己不让记忆力随便出错,我们就可以避免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然而,尽管我们能够改善自己的记忆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劳而获。诚然,一个人的记忆力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必须付出努力加以练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几乎所有的训练都会或多或少地使人痛苦,也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感到厌倦。因此,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仅要同自己的厌倦心理作斗争,让自己忍受束缚之苦,还要不断抵制原有的坏习惯,从细节做起,建立起一系列行为准则,并且坚持将其付诸实践,从而避免自己积习难改。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离开了艰苦努力,即使是再行之有效的计划,哪怕设计得再完美,考虑得再周详,最终也会丧失作用,让我们在成功之前就半途而废。因此,我希望你能够系统地采用某种方法来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这个方法中的每一个练习环节都应该做到承上启下,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此前的练习,同时还可以为此后的练习作铺垫。如果你能够进行这样的系统练习,那么日复一日,你克服坏习惯的信心和意志力就会逐渐增强,眼前的困难也会逐一瓦解。成千上万的事例可以证明,在一个人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坏习惯的初始时期,他战胜困难、抵制诱惑的意志力也最为薄弱,但是随着个体的不懈努力与练习的不断深入,这种意志力就会不断得以增强。铁匠打铁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刚刚开始打铁的铁匠会在第一次抡锤时感到重似泰山,所以很难举起铁锤,但是久而久之,随着每天反复操练,铁匠的胳膊就会变得像钢铁一样坚硬,当他再次锻铁的时候,铁锤就会变得轻若鸿毛,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举起。

因此,要想纠正自己丢三落四的坏毛病,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坚持运用这些方法,原本粗枝大叶的“健忘症”就能变成井井有条的“好记性”。就拿我自己来说,对那些所谓的“培养记忆”的方法我向来都不屑一顾,因为它们不过是一些缺乏科学根据的骗人把戏。比如说,有人曾经宣称,如果想要记住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可以在手帕上打个结,从而提醒自己记住这件事情。对于这种方法除了付诸一笑,我们不会再有其他奢望。无数的事例都能够证明,这种方法实际上只是“扬汤止沸”,因为想要记住某件事情,你就得时刻记住那个绳结的存在。然而实际上,对于那些健忘的人来说,就连绳结他们都会忘得一干二净。曾经有人对这个方法深信不疑,可是当我看着他们坐在火炉旁边,昏昏欲睡地解开手帕上的绳结时,我总是不由得莞尔一笑。当他们解开绳结的时候,恐怕早已完全想不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系了这个结,更不用说能够想起自己为什么要系这个结了。

对于健忘这一顽疾,还有人建议说:“把要记的事情写进备忘录就不会忘记了。”“是啊!真的呢!”那些健忘症患者一边赞叹,一边说道。“不过,谁来提醒我去看备忘录呢?或者,就算我记得去查看备忘录,又有谁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之前提醒我去查看呢?如果等到这件事情过后我才想起来要看备忘录,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把事情写进备忘录,以此来治愈健忘的顽疾,这似乎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方法。可是从以上对话可见,这种做法同样显得十分可笑。实际上,只有依靠理智和自律对自己进行有效的克制,我们才能够真正战胜习惯性的健忘行为。我曾经有这样一位朋友,在他的整个商业生涯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力。对于约会的时间,他可以精确到分钟,而且从不迟到。他不仅能够流利地说出自己曾经参与的所有商业活动,也能够熟练地列举出眼下正在进行的商业项目,还可以有条不紊地规划未来的商业计划。对于日常工作的细节,他更是过目不忘、信手拈来,这让周围的同事朋友感到十分羡慕。但他却告诉我,当自己还是个实习生时,他的记忆力曾经糟糕到了极点。有一次,他的父亲在餐桌上告诉他要去做某件事情,但是等他走出家门口时,他就已经忘记了自己要去做什么。在实习开始几周以后,他对自己的健忘感到痛苦不堪,作为一个善于思考和反思的年轻人,他清醒地意识到,假如自己继续这样丢三落四,不仅难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只怕就连养家糊口都很难做到。这位朋友的妈妈在他的眼中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之一”,对儿子的处境感同身受。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他的妈妈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因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改掉健忘的毛病。久而久之,不但再也没有人说他丢三落四,而且人人都对他的好记性赞不绝口。除了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外,最让他有所感受的一个办法就是,对于那些应该做到而又容易遗忘的事情,每当他想起来的时候,无论这件事会给他带来多少麻烦,无论他的内心有多么不情愿,他都会强制自己立即完成。即使在他想起这件事情时日程表已经安排就绪,实在无法抽出时间去完成这件事情,他也会在自己完成那些事项后的第一时间,立即着手去做那件曾经被自己搁置的事情。

无论是在他坐下来稍事休息,还是阅读余兴未尽时,只要突然想起自己有件事情忘记去做,他都会强迫自己立即起身,尽快完成这件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对自己进行强制性命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即便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制能力,也没必要这样大费周章。但是我的这位朋友却发现,正是由于自己每次都不吝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弥补那些没有记住的事情,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反而让他的记忆力受到了良好的刺激,从而变得异常活跃。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行为很快就让他明白,必须在原定的时间做计划好的事情,否则就可能要花双倍的时间进行补救。他告诉我,不管怎样,这种强制性的练习很快就让他记住了一个教训:只有用脑子记住该做的事情,才能让自己免受奔波之苦。通过这样的练习,并且不断加以检讨和反思,久而久之,就好像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一样,他不得不控制自己的记忆力去完成脑子里记下的事情。每当需要记住某件事情时,他的身体就仿佛在对自己说:“看吧,老伙计,你一定知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该做的事情,否则就得费尽心思去弥补,这简直是在给我找麻烦。你想想,每次我舒舒服服休息的时候,你却突然想起来有件事还没有做,我就得很不情愿地爬起来去工作。不管我喜不喜欢,我都得为了你的健忘付出艰辛的代价,所以我总是累得够戗。实话告诉你,我可一点都不喜欢这样。难道你就不能好好地把该做的事情都记住吗?你必须要记住。否则我就会罢工,下次你再忘了做什么事情,不管你怎么催促,我都不动了!”

虽然这项练习实施起来不免艰辛,但却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的这位朋友最终成功地克服了健忘的毛病。不出几个月,他就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就是坚持采用这个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手段,比如我们此前提到过的一些方法,最终使得自己的记忆力超过了原先的预想,同时还给自己的商业伙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虽然他每天仍然十分繁忙,小到当地的商业活动,大到整个英国乃至欧洲大陆的重大事务,近到每天的日常约会,远到几周以后的展览,他都能够将这些事项牢记于心。这些烦琐庞杂的事情,对于一个习惯记备忘录的人来说都显得难以招架,可是他甚至连备忘录都不需要。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不仅没有忘记过一次约会,而且也从不会迟到。此外,他还将这种好记性带到了自己的整个商业事务中去。举个例子来说,由于他经常出差,所以经常需要携带许多文件,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整理好行装,他在办公室里专门安排了一个抽屉,用于放置所有文件及复印件。在自己的家中,他也准备了一个旅行包,装满所有旅行所需的物品。每当他想起旅行中还需要携带某些其他物品或文件时,无论他多么不情愿为了某件小事打断自己的休息,他都会立即起身找到这样东西,然后和其他旅行物品一起放进抽屉或者旅行包里。一开始的时候,这种行为的确让他非常不快,但是,这种自制锻炼却让他产生了强大的记忆力,从此以后他就养成了有条不紊的习惯,让他不仅能够立即整理所有的旅行必需品,同时也养成了尽快尽早安排好工作日程的良好习惯。对于年轻人来说,要想做到在自己最不愿意行动的时候立即行动,这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正如我的朋友亲身经历的那样,在他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后,迄今为止,除了在一次商务旅行时忘了带一样东西,他再也没有出现过丢三落四的情况。我相信,对于那些下定决心要改正自己健忘习惯的读者朋友来说,这个事例一定是一剂令人振奋的强心针。

毋庸置疑,通过井井有条地安排工作中的各种事件和物品,这位朋友的头脑也变得条理清晰,自己的记忆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分门别类整理物品的习惯,把所有东西都放在各自固定的位置。对于那些会经常用到的物品,他会把它们归纳起来,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样的话,每当需要这些物品的时候,完全不用翻箱倒柜地去寻找,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精力。

我们还可以列举出许多诸如此类的例子,虽然没有这件事例典型,但是同样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一一详谈。总而言之,上文所述的方法是值得采纳的。对于那些下决心培养良好记忆力的年轻人来说,首先要找到一套既适合自己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意志力。其次,在锻炼的过程中,绝不允许有任何一次的偶尔放纵或者下不为例,而应当老老实实地恪守自己制定的纪律。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切实有效地将上述方法付诸实践;也只有一以贯之,才能爆发出强大的自制力,帮助你克服困难,战胜懒惰和倦怠,最终战胜自我。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离开了自我控制和严于律己,即使是最好的灵丹妙药,也终将毫无用武之地。古语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像滑铁卢战役中威灵顿将军一样,冲锋陷阵、破釜沉舟,在面对劲敌时英勇顽强,面对困难和诱惑时殊死抵抗,才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克服健忘、培养良好记忆力的过程中,如果你已经做到了以上各条,那么恭喜,这就意味着在这场对抗健忘和邋遢的战役中,你已经胜券在握了。如果你仍旧怀疑为了培养记忆力是否值得付出这么多,那么有一点毋庸置疑——良好的记忆力会带给你无限的机遇和极大的便利。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和艰辛是必不可少的。在这场意志力的鏖战当中,你不得不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要牺牲自己的休息和娱乐,但是在你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之后,你就像是从战场上凯旋的士兵,所有的创伤都会变成一种充满荣耀、令人敬畏的纪念,是你曾经艰苦奋斗和自我牺牲的证明,而惨不忍睹的创伤最终将被胜利的桂冠所取代。当战火的硝烟散尽、凯旋的号角响起时,你将会为自己的胜利感到欢欣鼓舞,而此时此刻,你曾经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 03 章

 

工作要有系统和条理

我们的工作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如果能够节约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是在创造价值。细观周围的成功人士,他们无一例外地能比别人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如果有人问我,事业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条理和系统。如果他继续追问,第二要素呢?我仍然会说,条理和系统。那么第三要素呢?毫无疑问,还是条理和系统。这样回答并非笔者有意夸大其词,而是旨在强调条理和系统在个人工作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从本质上来看,条理性和系统性密不可分,因为有了条理,才能够做到系统,而要想系统地处理工作,就必须首先理清顺序。为了达到最佳工作效果,我们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条分缕析,区分工作的轻重缓急,并且系统性地逐一解决每项问题。英国有句古语说:“万物皆有定所。”在生活节奏如此迅速的今天,很多人对这句话不屑一顾。然而,这句古语却充分体现了商务生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古诗亦有云“苍穹之下,万物有序”,这也是对这一原则的最佳诠释。可见这一观念贯通中西,由来已久。

无论是近在我们身边,还是远在异国他乡,有不计其数的事例都可以证明,经营管理首要的因素就是条理和系统。只有企业中的每个部门都做到秩序井然,整个企业才能实现有效的经营和运作。建立起一时的秩序并不难,难的是长期保持和维系。这也难怪,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成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所有员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艰辛努力。同样道理,假如日常工作中的条理和系统都有始无终、朝令夕改,那么企业就难以按照正确的轨迹实现持续进步和长久发展。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自以为是的年轻朋友对我说,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完全就是一副优柔寡断的女子作派。在这些年轻人看来,他们自身的智慧和天赋已经足够为他们找出最佳的奋斗途径了,无须在其他方面下苦工夫。至于条理性这个问题,他们也执意认为,自己有比摆放物品和安排工作更加重要的事情,这种“只有家庭主妇才会考虑的活计”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就是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这些年轻人在工作时常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原因何在?就在于他们完全忽略条理性原则,想起什么就去做什么,没有任何计划或安排,于是便不停地从一项任务跳到另一项任务,最后一件事情也完不成。他们的桌子上到处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仿佛只有这样浩大的声势才能彰显出他们的才干。在他们眼里,只有那些安分守己、呆头呆脑的家伙才会一件一件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那些内心轻飘、情绪浮躁的“天才”往往对工作中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一些婆婆妈妈的习惯。他们总是认为,就算自己按照条理和系统原则做事,将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也不一定能从中获得任何实际的经济利益。他们秉承这样一个“真理”:没有什么比赚钱更为重要。因此,只要是他们一眼看不到金钱收益的付出和努力,他们都概不理会。然而,无数的事例都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有条不紊”和“生意兴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每当我向他们提及这一点,他们都会陷入沉思,变得无言以对。我的另一些朋友时常告诉我,他们之所以每年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正是因为他们养成了有条不紊处理工作的良好习惯,而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是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商场如战场,效率就是一切,虽然人们随口就能说出“时间就是金钱”的箴言,但是仍旧有大部分人工作缺乏条理和系统,他们总是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人所共知的道理。他们认为按部就班毫无必要,但是却忽视了有条不紊地工作将为自己节省大量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用于经营和管理,这两者都能为商人带来利益。读者朋友们,从这本书中你一定能够发现,条理和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当我们真正面对工作时,这个简单的道理又总是被我们抛之脑后。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人会变得举止盲目、行动慌乱,很快便把“时间就是金钱”的真理抛却九霄云外。至此,你不妨时刻告诫自己:我们的工作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如果能够节约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是在创造价值。

如果说条理清晰能够帮助个人提高工作效率,那么这一习惯同样也会成为企业成功的有力保障。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部门也是一个团体,无论其规模是大是小,团体的壮大都离不开任何一个员工的努力,企业的成功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够在工作中做到有条不紊,那么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所获得的利润也必然会成倍翻番。从企业工作的效率中,我们能够最深刻地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道理。不难想象,一个井然有序经营的企业和一个混乱无序管理的组织,前者必然更具有竞争力。读到此处,细心的读者一定已经注意到,上文我们同时提到了系统和条理,也不断在使用“系统性”和“条理性”这两组词语,仿佛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样。诚然,这两个概念的确有所区别,因为它们既不是同义词,也不是近义词,而是各有其意。“系统”着重于整体计划,而“条理”则重在具体细节;前者强调的是如何完成一个综合的工作过程,制订一个整体的工作规划,后者则关注这一综合过程中每个步骤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细节问题。笔者身边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家大公司为其员工的日常工作制定了一个高效而科学的工作流程,但是由于总裁管理不善,这些工作流程只限于纸上谈兵,员工们在日常工作中并未遵守。后来,这家企业聘请了另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他对于工作条理重要性的认识则完全不同,不仅积极督促员工按照流程行事,严格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必须条理清晰,还详细设置了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期限,让所有事情都一目了然,具体明确。时隔不久,这家公司的营业额就迅速攀升。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系统和条理之间的关系。如果想要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那么你就必须制订一个系统的规划,但是作出了系统性的整体规划,并不意味着你的工作就能有序展开。实际上,我曾经遇到不少制订了系统计划、却缺乏条理的人,这些人对我的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很多时候我甚至不得不打乱他们所谓的“系统”规划。

第 04 章

做人要一诺千金

一个守信用的人,在人前人后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尊重、称赞、亲近和信任,顺境时会有人交,逆境中会有人扶。相反,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只会在社会上慢慢变得孤立无援。要赢在商界,首先就应努力做到守时、守信,这是成功之箴言,也是为商之根本。

对待“商业约定”,我们应当像对待书面法律条文一样去严格遵守。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言出必行,像履行自己签订的合同那样去履行自己的商业约定,那么他一定是个地地道道的谦谦君子。一份契约就是一个承诺,谁不希望别人心目中的自己是个恪守诺言、值得信任的人呢?然而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作出承诺仅仅是因为一时头脑发热,只不过随口说说而已。因此,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承诺的重要性,他们的承诺也同样毫无意义,就像写在沙滩上的名字一样,一旦遭遇潮汐或风雨的侵袭,它们就会被彻底冲刷干净,永远消失殆尽。

一个人是否能够信守约定,与他的道德品质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违背自己的约定,它就会给我们带来良心上的负罪感,让我们承受严重的后果,还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违背了约定,我们一定会感到十分失望。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变得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我曾经见过一个平静和睦的家庭,因为家人之间打破了日常约定而变得混乱不堪。同样,对于做生意来说,一旦违反那些基于彼此的信任而建立起来的约定,就会无可避免地酿成严重的灾难。对于那些不太了解的人,人们一般会有所防备,而真正令人防不胜防的,往往是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毫无疑问,将信任交付一个与自己素昧平生的人,相信他会信守他所许下的诺言,这不仅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而且这种行为实则也极不明智。对于一个从未想过要违反自己诺言的人来说,他总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品质来衡量别人,认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诚实正直,并且值得信任。然而,对于那些出于私人目的同别人订立合约的人,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会以一己私利为标准,所以只要不违背他们自己的利益,无论做什么他们也不会觉得有失良心,因此,他们很容易就会为了一己私利而肆意违反约定。而此时,一旦有人说他们不守诚信、言而无信,他们不仅会对这种评价表现出意外和吃惊,甚至会认为自己受到他人的诽谤,显出一副恬不知耻的无辜嘴脸,还假惺惺地表露出自己的气愤。然而实际上,人们对这种人的评价却不失公允。

商场上有句老生常谈的名言:“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拿走了他人的钱财就是偷窃,那么一个人占用了他人的时间同样也罪不可逭。我们有什么权利去侵占别人的这个宝贵资源呢?只要我愿意,我可以随意挥霍自己的时间,完全有权利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丝毫的权利去占用他人的时间,挥霍他人的宝贵财富。一般来说,一个从不愿意与他人达成任一约定的人,极可能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因为他从来不去考虑自己做的事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不便,他的眼里只有一个“自己”,他所有的想法和愿望也只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他的“自我”。这类人我曾经结识过不少,我也曾经尝试着以一种宽厚的心态去信任他们,相信他们之所以违反约定是由于一时粗心大意,而不是出于一己私利。但是,日久天长,当我回想起自己与他们相处的前后始末,我不得不说,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因为一时疏忽而违约,但是实际上,他们真正的出发点的确是在于个人私利。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浪费别人的时间是一种彻头彻尾自私自利的行为,因为他们从不关心他人的利益,也不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人造成了不便。

在所有的商业约定中,时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做到守时同样重要。可以说,所有的成功人士都非常守时,无论他的约定是在一个月以后、半年以后甚至是几年以后,他们都会像履行明天的约定一样准时无误。我就认识一个这样的人,人们在谈起他时会说:“要是某某人还健在的话总是言出必行,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大雪封路,即使是几个月前的约定,他也一定会在约定的几分钟前提前到达约会地点。”在我看来,一个绝不会耽误他人五分钟的人,同样也不会违反自己的诺言,更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有意违约。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而这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浪费他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既然他们懂得尊重和珍惜他人的时间,那么就会更加珍重自己的时间,并且因此而严于律己,为了获取更大的进步而不断努力。一个事业有成的商界人士往往更乐意与那些素质优秀的商业伙伴为伍,因此不难想象,假如一个人能够言而有信、恪守时间,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他建立商业联系,同他共建良好的伙伴关系,那么,他所得到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事业成功的概率必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 05 章

为人要克勤克俭

人们经常认为,节俭是指“省钱的方法”,实际上并不仅如此,节俭应解释为“用钱的方法”。也就是说,怎样把钱用得最为合理、最为有效,这才是真正的节俭。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来说,养成节俭的习惯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法国有句古语:每一根柴火都不一样。这句话实则意在强调,连柴火这么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有好坏之分,有些容易点着,有些则很难引燃。既然如此,在我们讨论“节俭”这个问题时,也会很自然地想到节俭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有时候堪称美德,有时候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因此,在从商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认清什么情况下的克勤克俭是未雨绸缪,什么情况下的过分节约是鼠目寸光。实际上,许多人并不清楚节俭和吝啬之间的区别,并且因此犯下许多无谓的错误而得不偿失。有人甚至因为错将自私当做节俭而落入身败名裂的下场,不但处处遭人鄙夷,而且永远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诚然,节俭并不等于吝啬和自私,如果一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拒绝为他人提供必要的帮助,这完全不是节俭,而是道德沦丧的表现。更为糟糕的是,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会让你忘记,许多深陷困境的人之所以生活窘迫,只是因为他们先天条件恶劣,缺乏我们所拥有的优良生存环境。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打着“节俭”的名号,一边拼命地为自己积蓄财富,一边对他人的求援置若罔闻,不愿作出一丁点的牺牲和奉献,这实在有悖人性的常理。

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节约就意味着省吃俭用、缩紧开支,把所有的钱财都储蓄起来囤积财富。然而实际上,这种观念不但大错特错,更会让许多人深受其害。为什么这样说呢?凡是胸怀梦想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踏上事业的征程时,都应当立志高远,拓宽自己的视野。他们不应只顾着看紧自己的钱财,而应该时刻谨记如何为自己的同胞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与他们携手并进共渡难关,或者是如何为事业的成功寻找正确的道路,成为社会上真正的有用之才,只有这样,他的言行举止才会令人信服,他的成功才会势在必得。反之,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追求钱财、凡事锱铢必较,不愿意为必要的事情付出分毫,不但会自贬身价,同时也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因此,作为年轻人,尤其是奋斗在事业初期的年轻人,一定要分清节俭和吝啬之间的区别,以免成为钱财利禄的牺牲品。要知道,节俭并不只是意味着节衣缩食,它所包含的意义要远比这深远得多。

伟大的作家罗斯金曾经创作出许多传世佳作,他的整个一生都致力于实现一个崇高的目标: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培养世人的高尚情操。在他看来,只有正确地了解“节俭”的真正含义,人们才能够对人生怀抱健康积极的态度。因此,他认为,“节俭就是对于时间和金钱正确的管理方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句话都一点也没错。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得不探讨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对于时间和金钱,怎样的管理方式才是正确的呢?什么才是年轻商人应该采取的方式和举措?毫无疑问,正确的方式只有一个。所以,为了找到这个独一无二的答案,我们必须全面综合多方面因素来思量考虑。作为一个熟谙《圣经》并笃信其真理的人,每每遇到疑惑和困难,罗斯金都会诉诸上帝的启示以寻求答案,在节俭这个问题上当然也不例外。在《箴言》的最后一章,罗斯金找到了上帝对于节俭所做的说明。这一章讲述了一个贤良的家庭主妇的故事,她不仅是“丈夫的骄傲和荣耀”,还是一个贤良淑德、勤俭持家的典范。上帝以她为例,对于何谓克勤克俭作出了详细的诠释。

年轻的读者朋友,如果你们足够细心,那么你们一定已经从这个例子中找到了有关节俭的美德,找到了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管理时间和金钱的启示。真正的节俭,是指当用则用,当省则省。也就是说,将所有时间和金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盲目地将所有钱财通通积蓄起来。不该省的省,该用的不用,这是吝啬。因此,节省实际上并不意味着“省钱省时的方法”,而是“用钱用时的方法”。由此可见,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无论你处于何种处境,只要你能够按照《箴言》中给出的指示,合理地管理财物,有效地安排时间,正确地掌握“节省”,长此以往,成功一定志在必得。

在这一章里,上帝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家庭主妇形象。我们不妨可以设想,将这个普通的家庭比做一个庞大的企业或者一个组织,这位家庭主妇无疑就是整个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她所表现出的麻利干练、灵活机智,就为如何“合理地管理时间”作了最生动、最具体的诠释。时间就是金钱,因此,有效地节约时间就意味着为你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许多年轻人在从商初期很难真正体会到这一真理。在涉及钱财时,所罗门笔下这位家庭主妇的楷模明确告诉我们,节俭并不是吝啬和小气,也不是节衣缩食。她视家里的帮佣为自己的亲人,从不克扣他们应得的报酬,而且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她都有求必应,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宽容和帮助。她总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为他们着想,慷慨地给予他们足够的生活必需品,从不怠慢他们。无论自己的家境是否富裕,她都竭尽全力为这些家庭成员置办新衣,保证他们每天都能衣着得体。既然她不会克扣佣人,就更不会放纵自己。她时刻都保持着干净整洁,身着紫色的丝质衣裳,这在当时的东方是最富有、最有品位的象征。她把居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并且用挂毯装饰好整个房间,让家里看起来既富丽堂皇又温馨舒适。她把自己的钱财全部用于装饰自己的家庭。在她看来,家里的佣人也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于那些为她工作的人,她同样也心怀宽容,以礼相待。这位贤良的主妇,拥有一颗温暖而怜悯的心,每当碰到那些身处困境、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并且从不希求任何回报。正是因为她这种高洁的品行,以至于她的整个家庭一直都其乐融融,从来都没有因为贪财慕势而变得自私和邪恶,所以,不仅她的孩子们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而且她的丈夫更是对她赞不绝口。

然而,到底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做到如她一般,在持家有方的同时保持这样的高贵和慷慨呢?实际上这位主妇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榜样,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合理地安排和规划自己的时间。在这个故事中,这位主妇的生活十分具有计划性,从不允许自己浪费一分一秒,也十分善于挑选日常生活用品,“她用的是羊毛和亚麻。就像是乘坐商船采购的商人一样,她总是从很远的地方买回食物和衣服”。她做事目的明确清晰,“从不浪费时间到处闲逛”,因此也总是十分忙碌。在工作的时候,她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在休息的时候,她心神安定、闭目养神。她的生活十分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炎夏酷暑,她都毫无例外地勤勉工作。因此,她磨练出了坚毅顽强的个性特质,也练就了精明干练的行事风格。生活上的节俭、工作上的勤勉以及对于时间的合理安排,让她产生了强大的自控能力,因此对于每一笔开支,她都会深思熟虑之后再作决定,总是在经过全面考察之后才进行投资。她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和疏忽而损失钱财,并且因此赢得了丈夫的宠信。经过谨慎思虑之后,她有选择性地购置了一块土地,并且在这块土地上建起了一座葡萄园。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葡萄园的收成一直很好,收益也持续见涨。再加上她擅长纺织,所织的布匹质地细腻、花样精美,商人们纷纷向她求购,因此她从商人手上赚取了一大笔钱。

读完这位堪称楷模的家庭主妇的故事以后,我们不难想象,她一定头脑十分清晰,凡事井井有条,能够在决策之际作出正确的判断,似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下。所以,她才能让自己的劳作变得卓有成效。《箴言》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称赞她“开口便是智慧之言”,而且她从不出口伤人,因为“她的言辞都是出于善意”。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样的女人会对自己身边所有需要和依靠她的人慷慨无私、尽职尽责。她会对自己的儿女爱护有加,会对自己的丈夫忠贞不贰,会对前来寻求帮助的穷人慷慨援助。这一切正是源于这位主妇对上帝虔诚的崇拜和敬仰,而这种虔诚则培养了她高尚的品性。《箴言》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对这位妇人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如下总结,节俭“让她劳有所得,让她得到了应有的赞誉和奖赏”。

第 06 章

 

永远要储备一定的资金

但凡想要成功开创事业的人,在创业初期必须进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原始资本的积累,即存钱计划,而且越早越好。必须学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否则一旦遭遇不幸,就只能任凭自己落入濒临绝境的地步。

未雨绸缪这一成语的含义众人皆知,它一针见血地指明了居安思危的深刻道理。在风调雨顺时囤积下来的财富和粮食,可能就会在大难当头时发挥出远远超出其本身价值的巨大作用。同样的道理,平时看似普通的积蓄,在关键时刻往往会变得至关重要和弥足珍贵。譬如蛋能孵出小鸡,而鸡又能生蛋,如果合理地加以利用,平时的积累就能产生更多的价值,循环往复,让人不断从中获益。

即使是在最不理想的情况下,储备一定的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为这样至少首先确保了情况不会变得更糟糕,更重要的是做到了有备无患,所以,商界人士都很重视储备资金。无论是已经大获成功的商界精英,还是事业蒸蒸日上的商业人士,他们无不是在保证基本储备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才开始走上自己的成功道路。在事业前进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充实自己的储备基金,谨慎且明智地将这些资金用于稳定的投资,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以此迅速拓展自己的事业。在创业之初,没有哪家银行会对他们的小额资金感兴趣,但是,他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储蓄银行”,经过一番妥善管理和悉心照顾,他们的“储蓄银行”就会成为自己事业发展最为有力的资金保障。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事业初期就意识到储备资金的重要意义。举例来说,假如一个人能够储蓄一千英镑作为自己的储备资金,那么这一千英镑就成了一种固定资产,就算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不能轻易动用,即使是仅仅从中抽取六便士,甚至一便士都不行。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会轻易动用这笔资金,甚至在某些时候毫不犹豫地将其挥霍一空,所以,这些人的事业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想要获得事业的发展壮大,就必须在创业初期积极进行资金储备。反之,一旦违背这个世人皆知的道理,那么成功就会成为镜花水月。

切记,不要把自己的储备基金和其他费用混淆使用。因为储备基金之所以意义重大,并不是因为这笔钱财本身价值不斐,而是因为它蕴藏着我们事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当我们不幸落入困境或陷入绝望之中,这笔资金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危急情况下,这笔资金就无异于雪中送炭,不仅可以帮助朋友渡过难关,甚至还能带领自己脱离困境。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储备资金最大的作用就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它既可以让您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也可以让您在最危急的关头进行自救。因此,无论是为了身边的朋友还是为了您自己,存储一笔可观的应急资金,并且对其进行恰当的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理智的投资,储备基金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但是如果管理不当,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举例来说,古埃及人十分崇拜鳄鱼,甚至连鳄鱼蛋都会悉心照料,却不知道这些蛋孵出来的是危害生命的怪物。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仅仅是出于贪婪和吝啬而存储资金,或是在盲目无知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行为,那么存钱的习惯无疑会滋生丑陋的品行,储备基金的行为也会变成孕育罪恶的温床。

可以想象,许多人对储蓄都存有某种荒谬无知的想法。他们认为,如果自己的工资收入并不乐观,或者其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并不足以保证他们优裕的生活,那么他们根本不可能省下钱来进行资本积累。在他们看来,储蓄的前提是丰裕的资金,想要进行储蓄,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钱财来维持当前优裕的生活。

然而,无论是谁,除非他一贫如洗、潦倒不堪,或者到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境况,否则就没有任何理由不进行储蓄。成千上万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都是在创业之初就开始一分一角地储备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只要还有收入,就必须从中取出一部分进行存储。其实,他们所做的并非是什么难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问题关键在于你是否抱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念。我身边就不乏这样成功的例子,无论是脑力工作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他们都没有忽视原始资本的积累。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为在事业起步初期收入微薄,每月只能拿出很少一笔钱用于储蓄,所以一年下来他们的存款额仍然微不足道。然而,这一行为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存款本身,而在于让他们养成了定期储蓄、防患未然的良好习惯。这一习惯本身就能够让他们从中受益匪浅,因为只有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正确的理财原则,我们才能为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储备资金呢?答案是越早越好。如果可能的话,不妨从第一笔收入就开始。法国有句谚语说,“万事开头难”,储蓄也是如此。在积累资本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走出原始积累的第一步。要知道,从第一笔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财存进银行,这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很多人对储蓄望而却步,或者是根本就不屑一顾。囊中羞涩的穷人总是捉襟见肘,觉得很难有多余的钱财用作投资;收入不菲的富人养尊处优,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未雨绸缪。无论境况如何,我们都应该牢记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的道理,可惜的是人们往往缺乏这样的远见卓识。越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越是容易被人们抛之脑后。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一滴水的微小力量中看到它汇流成河的巨大潜力,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大都满足于边赚边花、现挣现吃的状态。“现挣现吃”真是个非常形象的表述,手上有多少钱,嘴巴就能消费掉多少钱。然而,一旦遭遇意外或者身陷困境,这些人就会变得入不敷出、濒临破产。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那些没有积蓄的人并不是因为不相信未雨绸缪的作用,也不是因为他们怀疑存钱是否真的有好处,恰恰相反,他们从不怀疑进行资金储备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