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2年秋季号总第6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04:49:0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2年秋季号总第6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2年秋季号总第6辑)试读:

本期特稿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王伟光(2012年12月8日)同志们:

感谢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市委党校对这次会议的精心准备和大力支持,使我们有非常良好的环境和非常优秀的后勤保障来开好这次会议。请同志们鼓掌,表示感谢!今天,我谈三个问题。第一,谈一谈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提法、新的要求、新的举措,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报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纲领性文献。我把理论创新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个人理解,可以讨论。(一)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表明我们党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理论把握。对形势的准确判断,是制定路线、政策的依据。报告是在对形势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制定的。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报告认为,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道路。纵观10年,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风云突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繁荣。党中央带领全党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挑战,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期。报告在正确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现在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这是十八大制定目标、任务、方针、原则的基本依据。(二)阐述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带有根本性的主题和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报告开宗明义点明了大会主题,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回答了关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四个重大问题,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明确了党的十八大的指导思想。旗帜关乎方向,关乎理想信念,是团结的、胜利的、奋进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高举这面旗帜,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必须保持奋进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达到的目标就是十八大到十九大这五年,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的坚实基础。(三)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十六大以来,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需要,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10年来,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完善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越发显现,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实践检验。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已经成熟。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领导思想,写进党章和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报告进一步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意义,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必须”的要求,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这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1年的奋斗历程,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胜利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件,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第三件,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新局面。在推进完成这三件大事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第二次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在改革开放新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写进党章;第二次,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四)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三大明确了党的基本路线,十五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加以整合,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报告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夺取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每一条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这八项要求对当前突出问题、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一作了回应。强调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原则、价值追求和根本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认识,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新的认识成果,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内涵。八项基本要求是管方向、管全面、管根本的。同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一起,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在“五个基本”基础上,报告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的“三个没有变”的判断,告诫全党要牢牢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把不偏离党的基本路线和不偏离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胜利。(五)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相互关系和伟大意义,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91年奋斗的根本成就,也是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最鲜明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成功实践,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化、规范化、固定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及其相应的体制。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了“三位一体”的新阐述、新论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科学论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新特点。报告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要求全党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六)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空的,而是有扎扎实实的实际内容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忘了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的思想,又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形成了“三位一体”建设;党的十六大增加了社会建设,这就形成了“四位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大加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就形成了“五位一体”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庄严使命,国家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聚焦在这个总任务上。

我们党从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提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抓,到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抓,到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放在重要位置,提出“美丽中国”新概念,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这是报告的一大亮点。(七)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和任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报告提出“两个全面”的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是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建设”体现一个实现过程,“建成”就是努力实现的结果。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达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的是结果的实现。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说明我们党对发展目标的新认识,体现了十八大为人民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在十六大、十七大的基础上,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个新的目标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两个”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提出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四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五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两个翻番”“两个同步”的目标表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而是更加重视居民收入提高,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报告再次申明了十五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即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报告强调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世纪最鲜明的特点,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和推进改革开放,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要求不失时机地推进一切领域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改革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出全面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要求。

报告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加快”的要求,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体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经营体制;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八)论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思路要求,形成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总部署。报告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着力激发各类市场经济活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报告要求必须适应发展需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认为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五项任务。(九)强调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法治是我们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报告提出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内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两个必须、三个更加、一个突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一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突出把制度建设摆在首位。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从支持和保证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主义战线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报告说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出要在建立健全选举民主制度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求,也符合我国国情。认为随着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更需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达到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促进共识、增加合作的目的。把促进协商民主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出来,也是报告的新思想。(十)论述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报告要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强调党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提出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个方面建设。提出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四个能力。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报告专门就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进行了部署。要求全党自觉遵守党章,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持中央政令畅通,这对保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是完全必要的。报告从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等八个方面作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建设是既要着眼于保持和发展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点,又要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表明我们党对党的建设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第二,谈谈十八大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昨天,我和几个会议发起单位、深圳市委党校的领导,还有几位会长一起商量,今天又得到了市委书记王荣同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戴北方同志的肯定,准备以深圳市党校为基地、依托、保障,每年召开一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圳论坛”,发起单位是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每年一次以文会友,选定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议题,大家围绕议题写出高质量的论文,集中研讨。参会者不以职务、身份定,而以文章的质量,有没有内容、有没有思想、有没有创新来定。参加人员要少而精,控制在30个人左右,便于讨论。这样,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问题,提升到哲学层面上来认识,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和思想基础,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面我讲到,在我们党91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做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有经验,也有教训,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思想前提。可以说,没有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的艰辛探索,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探索是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失败教训也使我们从反面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应当怎样搞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91年干了三件大事,每一件大事30年左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然后进入过渡时期,完成社会主义革命。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成绩,又走了弯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根本经验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就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西方的先进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是西方人,马克思、恩格斯是德国人,列宁是俄国人。这三个外国人在他们那个国家,在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所经历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思想和理论,是外来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有普遍意义。最普遍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是世界观、方法论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自然、人类社会发展和思维的普遍规律,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立场观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我这次到新疆宣讲十八大精神,见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同志,他1986年25岁曾在中央党校新疆班学习三年,是最年轻的学员。他说,老师当时给他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他到现在都能背得下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但是不能违背。他认为,这个哲学观点用到哪里都是真理。哲学是对普遍规律的高度抽象,所以带有普遍性。

外来的先进思想拿到中国,指导中国实践,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人类社会必须经过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然后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有一个初级阶段。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规律顺序,至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必须经过哪个阶段有特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其他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完全一样。为什么?各国有各国的实际。列宁十月革命成功的道路就是武装暴动,占领中心城市,夺取政权,然后解放全国。一开始中国革命完全照搬俄国具体模式,结果是失败。南昌起义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最后是失败的。另外还有秋收起义、平江起义、黄麻起义、上海三次起义、广州起义,所有在大城市发动的起义都归于失败。只有当毛泽东同志领着队伍走上井冈山,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才解放了全中国,正好和俄国人的具体道路相反。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把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普遍道理,拿到中国来,和中国实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这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指南。结合就是创新,把外来的先进思想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创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创新的理论成果。

第二次历史性的创新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创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但是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只是作了大致的描绘,更具体的情况他们没有讲。真正具体细致地描述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的,反倒是空想社会主义,例如,莫尔讲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实行彻底的公有制,同吃、同睡、同住、同劳动、共同占有、共同分配,而且把睡觉穿的睡袍绣的什么花都描写出来了。空想社会主义把细节写得很细,但是解决不了怎么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解决了怎么达到社会主义途径的问题,即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然而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典作家们只是作了笼统的、大体上的勾画。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最重大的问题。我们讲要树立问题意识,对这个问题,列宁作过探索,斯大林、东欧各国、毛泽东都进行了探索,总体上有所前进、有所回答,但是并没有回答好。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说明我们这条道路走对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所总结出来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等,充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体系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今天新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有一次我到陕北高原去调研,碰到一个放羊的老头,我问他,毛泽东对中国人民作出什么样的贡献?放羊的老头说,毛泽东把富人变成穷人。讲得有道理,毛泽东主要解决革命问题。什么叫革命,剥夺剥夺者就是革命,把剥削阶级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又问他邓小平对中国人民作出什么样的贡献?他说邓小平正好相反,把穷人变成富人。社会主义国家要富强,老百姓收入要高,人民要富裕,要过美好的生活。我们2020年先达到小康,2050年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富民强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今为止回答了这样两个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离开了正确的思想基础,离开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我们讲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什么叫一脉相承?就是有一个管根本的东西把所有的理论形态贯穿起来,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以贯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都有一以贯之的东西,也就是它们所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国家,哲学表达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以贯之就导致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构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以贯之而又不断创新发展的共同的哲学路线、思想依据、认识基础和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不能违背,违背了就要犯错误。当然具体战略、策略、举措依时间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不发展,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要随着时间、条件、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什么叫物质?什么叫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基本原理中讲得很清楚。现在有了信息,信息到底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还是介于两者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同信息又是什么关系?对这些重大问题,必须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答。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什么叫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给以哲学的概括和总结。例如,马克思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提出来,列宁提出实践第一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把实践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作出创新,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检验真理的基本观点,发展成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国群众可以接受的思维方式,作出具有中国的时代气息、具有中国的创新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把实践的观点发展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可以直接诉诸实践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要坚持,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要发展和开创的,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断创新,就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话语体系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同志给我们作出了光辉典范。《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论持久战》等著述都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产物,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鲜活的哲学观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停留在已有的认识水准上,要进一步根据新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新的实际,概括出新的观点和思想。事实上,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丰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经典著作都有创造和发展。列宁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列宁的《哲学笔记》,还有列宁的许多哲学著作,都有创新发展。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中的矛盾观点,还有绝对和相对是矛盾精髓的经典提法,都与《哲学笔记》的思想分不开。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我们读读《矛盾论》《实践论》这两本书,是常读常新,每一次读都有新的哲学体会,这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经过毛泽东同志个人努力,并经过集体智慧的打造而形成的。

今天,我们哲学工作者承担着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就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也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断创新。(一)关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从实践观点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毛泽东哲学思想,从毛泽东哲学思想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形成了一个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传统。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马克思说,哲学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把实践观点创新成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哲学就直接介入改造世界了。在改革开放31年的历程中,我们党贯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怎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问题,使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叫作求真?求真就是求得真理。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和概括。只有认识客观规律,才能把握真理。什么叫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正是在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苦干实干,才有了今天的伟大变化。(二)关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恩格斯讲马克思一生有两大贡献,第一发现了唯物史观,第二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唯物主义在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那里已经达到了高峰,辩证法在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那里也达到了高峰,马克思只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十八大报告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重要观点,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的新论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新概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重要思想……这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可以上升到哲学认识层面上的。(三)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新阐述、新定位是对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是辩证法。社会是发展的,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是辩证法。科学发展观就是辩证发展观。有同志认为,全面协调有重复。我认为全面和协调是有区别的。什么叫全面?都有才全面,一个全面的人要有一个脑袋、两条腿、两条胳膊。如果一个人只有一条胳膊一条腿,或者缺胳膊少腿,这就不全面了。一个人有两条腿,全面;但走起路,一条腿朝前走,一条腿向后迈,不协调。所以全面是什么都要有,协调是各个方面的关系、比例、动作要有机结合。全面协调了才可持续。这都是辩证法的道理。以人为本,人要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解决人的物质需求,还要解决人的精神需求,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既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又发展了唯物史观。(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概括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有机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点的发展。

还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观点,进一步丰富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与精神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等等。第三,谈谈哲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哲学虽然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思维,但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现实中来,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现实需要哲学,哲学也需要现实,哲学来自现实,又指导现实。我希望哲学工作者能深入改革开放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认真的、独立的思考,努力推动哲学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要树立实践意识,勤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只在书斋里、只靠书本是推进不了的,必须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展。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圳论坛”放在深圳?因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沿。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所有成绩与问题,成绩是深圳先创造,问题也是深圳先遇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也可能是深圳率先提出来,把深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试验区、“样板田”是完全必要的。同志们到深圳来可以多走一走,看一看,可以接触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发展哲学。(二)树立群众意识,善于向群众学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我刚才介绍的放羊老头讲的话,人家没学习过哲学,什么书都没看过,只放羊,但是讲的话却是富有哲理的。要向群众学习,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本、哲学家的书斋、哲学家的小圈子中解放出来。(三)树立问题意识,敢于提出疑问。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就会发现问题。哲学就要研究大问题,回答大问题。位卑未敢忘忧国!哲学工作者应该甘于哲学的“贫困”,我说的“贫困”是物质生活的贫困。要心怀大志,想大事情,从遇到的问题中抽出重大问题来研究。(四)树立创新意识,勇于思考探索。哲学研究必须敢于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大胆思考、比较、分析、研究,有所发现,有所推进。

以上讲得不合适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谢谢大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启示

[1]鲁鹏【内容提要】马克思以现实关切为旨趣,以经济学研究为抓手,通过自我批判和思想史批判完成了他的哲学变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关注现实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条思维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可以在哲学之外获得借鉴反思的资源,即打破哲学研究仅限于哲学本身的狭隘眼界,研究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以期读懂现实,回答它所提出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在这个过程中,批判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它包括对他人的批判,也包括自我批判,舍此应有态度,便无扬弃,也无创新。【关键词】马克思 哲学创新 启示

1845~1846年,马克思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完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变革,在自我和思想史的双重批判中建构起一种新的哲学理论——实践唯物主义。此后他以这种理论为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给予的解剖,深刻地影响了百多年来的历史进程。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用发展了的理论给予回答进而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时候,回顾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实践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一

理论创新之谓理论创新,离不开思想资源。马克思理论创新或哲学变革的思想资源有三:以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恩格斯、赫斯、普鲁东以及青年黑格尔派其他成员为代表的同时代人。马克思思想的跃迁,他的新的哲学世界观的诞生,在思想史角度上是他对上述三种思想资源批判汲取、反思超越的结果。

关于以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已有大量论说,形成的文献资料可谓汗牛充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由于与苏联学派的路径依赖关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主要从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入手分析说明马克思哲学变革,得出的基本结论或核心观点是“颠倒”及其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因此被标示为对作为哲学史上两大派别代表的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双重扬弃和统一。这是一个重要成果,无论对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还是马克思此后从事研究的思维方式方法,都不可或缺。

然而,这一重要成果的取得也付出了“代价”。人们将大量精力用于从德国古典哲学方面析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前因后果,忽视了古典经济学和同时代人对马克思的影响。古典经济学虽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却仿佛只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资源;至于同时代人的影响,除了恩格斯,其他人被简单地划为马克思的批判对象,仿佛他们只是“怪论”的生产者。这反映了一种意识,一种隐性的认知倾向:哲学理论创新的思想资源仅在哲学之中;也反映了一种态度,一种明确表现出来的态度:简单否定那些制造“怪论”的人在他们的理论探讨中作出的贡献。前者不符合马克思新世界观创立的过程,后者与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相龃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提供的文献资料表明,马克思1843~1845年期间阅读了大量经济学著作,记有“巴黎笔记”(共十个笔记本,包括构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个笔记本),涉及的作者除了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詹姆斯·穆勒、李斯特、西斯蒙第,还有舒尔茨、麦克库洛赫、勒瓦瑟尔、欧西安德尔等我们不熟悉的学者,人数多达十几人。广松涉阅读研究这些笔记后认为,要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逻辑展开,“考察W.舒尔茨的[2]《生产的运动》和傅立叶的‘商业论片段’等的冲击是必要的”。望月清司指出,马克思1844年1月接触到了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2月后接触到赫斯的《论货币的本质》,他将赫斯同费尔巴哈、恩格斯一起看作对马克思异化论和社会认识“微妙地发挥作用并彼此重叠的思想契机”,并认为“《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3]一书摘要》是马克思在巴黎时期实现的决定性飞跃”。经济学研究和对同时代人研究成果的反思相伴而生,后者为马克思理清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借鉴。仅举一例,广松涉说,在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上,赫斯[4]于1844~1845年的时候比马克思、恩格斯早一步展开了对如下问题的讨论:“所谓生命就是生产的生命活动的交换”,“各个个人的生命活动的相互交换、交往,各个个人的力的相互焕发,这种协动正是各个个人的现实的本质。……交往越强生产力也越强。……人们之间的交往,不是从人的本质而产生的,交往是人的现实的本质……思维与行为,也都是从交往、各个个人的协动而产生的。‘精神’这种用神秘的名字称呼的东西,确实……无非是协动。正是这种协动使生产力[5]现实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曾有一个问题长期令研究者困惑:青年马克思1842年时还未从黑格尔哲学中走出,何以短短三年之后能够完成哲学变革,发生那么巨大的思想跃迁?当仅仅从德国古典哲学角度加以解释时,思想脉络的缺环把人们的思路引向马克思的天才,仿佛它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才出现的伟大人物创造的奇迹。当我们知道了经济学研究和同时代人对马克思的影响后,这个问题便不难理解且合情合理了。马克思的确是伟大人物,但他的天才不是表现为横空出世般的从天而降,而是表现为批判汲取各种思想资源的超越能力。

经济学研究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具有独特意义,可以看作沟通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一座“桥梁”。在黑格尔那里,马克思遇到了劳动、现实性、必然性、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运动、变化及其历史过程的思想,辩证否定、质与量的关系的思想,遇到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古典经济学中,马克思遇到了工资、利润、地租,遇到了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创造性的思想,生产过程、分工协作、商品交换的思想,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思想,以及强调从事实中得出结论、知识、真理的经验观察方法。诸如生产、生产力、上层建筑、社会人、社会制度等范畴,在古典经济学著作中都可以发现。对古典哲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扬弃使马克思得出自己的理论。这个理论完成了哲学由“天上”到现实的回归。在此之前,马克思已意识到黑格尔哲学头足倒立的局限,并在费尔巴哈著作中得到一时成为费尔巴哈派的那种令人感到兴奋的启示,但费尔巴哈的理论仍然是抽象的,只是在古典经济学中,马克思才真正找到可以让黑格尔的思想和实践范畴——它在欧洲哲学史上为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许多思想家使用——立足现实的历史基础。从此,沿着这条道路探索成为马克思一生的研究路径,经济学也因此成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主要领域。

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给我们以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可以在哲学之外获得思考与反思的资源。生活之树常青,倘若拘泥于理论,加重的往往是“灰色”。晚近几年,越来越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者开始关注经济问题,把经济学与哲学、经济问题与哲学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出版了一些著作,发表了一批论文。这是一个有益的趋向,但也表现出不足,属于起步阶段通常具有的那种不足。一方面,比起其他研究,与经济学有关的哲学研究数量较少;另一方面,在将哲学与经济学联系起来的研究中,探讨马克思哲学理论和其经济学思想关系的论著居多,像马克思那样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论著较少。因此在总体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仍然保持着以往从哲学到哲学的致思路向,即使在注意到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经济学因素的重要性以后,也仍然停留在马克思哲学本身的层面,而没有以它为方法论原则进行对由经济引出的问题的哲学反思。对这个不足我们应当有自觉的意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却不去研究经济问题,不去探讨分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与马克思的致思路向仍然有差距。二

使马克思走出黑格尔哲学的是现实,促使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也是现实,马克思批判汲取同时代人——或与之同路或分道扬镳——的评判尺度同样是现实。

马克思早年在献给父亲的诗作中即表现出对现实的兴趣:“康德和费希特喜欢在太空遨游,寻找一个遥远的未知国度;而我只求能真[6]正领悟在街头巷尾遇到的日常事物!”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虽然在他思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但他真正开始关注现实,还是在《莱茵报》时期。“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泽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7]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利益问题、摩泽尔农民状况以及书报检查令等社会现实,动摇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原来的认识,转而寻求新的思想支撑。而当他把现实看作历史,把历史看作人的活动,把人的共同活动看作社会存在,把社会存在看作人们结成的非实体性的社会关系时,他又超越了费尔巴哈,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现实”在这时已经从一种致思路向演化成一种哲学立场:“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8]和思辨的色彩。”“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9]验的事实。”这种哲学立场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达的,它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完全一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10]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关注现实和从实践出发是一致的。关注现实即是从事实出发,社会历史的“事实”是人的活动,从事实出发就是从当下人们的实践出发。思想资源固然重要和不可或缺,但“资源”为“生产”服务,它的价值、它的效用、它的意义存在于“生产”中,只是当人们利用“资源”为“生产”服务并生产出“产品”后,“资源”才是为“资源”,“生产”的“产品”越多,质量越高,“资源”的价值越大。马克思的理论实践表明,他对思想资源的解读运用始终以现实为参照,他的研究始终以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为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在理论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尊重现实而扬弃理论。对待黑格尔、费尔巴哈如此,对待自己也如此。他自己曾经有过的理论悬设,例如与“异化的人”相对的“真正的人”的理论悬设,也是在对现实不断深入的理解中被扬弃的。

关注现实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是一致的。中国学界曾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问题展开过讨论,有学者主张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有学者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一般而言,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前提是不要把学术性和现实性截然二分,更不要对立,尤其是不要把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截然二分和对立。没人否认马克思关注现实的哲学变革之路是思想史上的学术活动,也没人否认马克思得到的成果是学术创新性成果,那么这种承认意味着从现实出发、强调研究的现实性完全可以是学术性的。没有人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那么这种认识论观点表明从现实出发可以做到与学术性统一是有学理依据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否存在学术性不在于要不要关注现实,而在于怎样关注现实,是作现实的传声筒,简单地无原则地为其辩护,还是像马克思那样以严肃科学的态度观察、分析和批判。我们不否认较为纯粹的学术研究的可能性以及相对某些研究对象来说的必要性,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主导的范式还应当是从现实出发。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以改造世界为旨归,我们研究它、创新它的目的也不能离开改造需要的轨道。不从现实出发,仅做纯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件珍宝,可以欣赏,可以感悟,可以论证它的原貌,没有必要创新。创新者,必欲所求,所求者,必为满足当下。

关注现实,关注实践正在做的事情,不能不关注经济发展,不能不研究经济学。一方面,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经济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经济建设是一切活动的中心。无论在人类史上还是当代中国现实中,经济活动都深刻影响着政治、法律、社会等其他活动,并且以其社会存在主导因素的身份,决定着人们思想道德文化的基本状态和演变趋势。当然,无论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当代中国现实中,社会存在都并非由经济单独构成,倘若把社会存在看作人的活动,这种存在本身也不表现为单纯的经济活动。故而一般来说,关注现实也可以关注社会、关注法律、关注思想道德文化,进而理解读懂现实、分析把握现实也可以从研究社会学、法学以及和思想道德文化有关的各种学说入手。但既然经济是一个社会存在的主导因素,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中轴,理解读懂现实、分析把握现实从经济入手无疑最合理、最“经济”。另一方面,关注经济、研究经济学有助于我们在分析把握现实时能够理解读懂现实。理论创新意味着解决问题和问题的解决,理论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发展实践中产生,问题的解决是对它们的回答,对问题的回答标志着新的理论观点的诞生,理解读懂现实才能回答它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在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凡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发展创新的理论,都是对所处时代人们关切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回答的理论。

总之,马克思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通过他的理论实践告诉了我们一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这就是打破哲学研究仅限于哲学本身的狭隘眼界,深入到现实经济活动中,深入到这种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生产关系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性现象存在的历史理由,探讨同样由这些历史理由造成的构建未来更加美好的社会的可能性。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表征这一思维路径的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从经济学研究中获得思想资料进而完成哲学变革的成果,也是马克思进一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秘密提出社会主义理论的武器。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相距一个半世纪,然而细思起来却也可以发现某些相似之处。19世纪中叶的德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施泰因—哈登堡改革促进了现代工业在莱茵省和威斯特伐里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习俗观念、封建专制制度在德意志东北部的农业各邦占统治地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剧烈的对立冲突在英国、法国也包括后发展的德国此起彼伏。作为它们的反映,思想领域出现了肯定和否定、维护和批判、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折中主义等各种思潮学派观点纷争并存的多元化局面。简单地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英国、法国、德国相提并论当然不妥,我们不能说当代中国是过去的重复,但它们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或市场经济早期,都面临社会矛盾的尖锐化、普遍化,都存在思想回应的多元化局面,就这一点而言却确有相似。这是一种基于资源配置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生产和商品交换方式基础上的相似,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某种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并不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不同,差别在于制度的不同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可以提供解决发展问题的新的可能。

马克思在关注现实、研究经济学的过程中对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中国学者也应在自己的时代作出自己的努力。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改革开放解决过去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是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引起的问题。当我们以“一大二公”的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方式配置资源时,我们遇到的是效率问题、普遍贫穷问题和权力高度集中问题;当我们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在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后,效率提高了,财富增加了,我们又遇到贫富差距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个人权利问题、利益关系问题、政治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的某些弊端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也存在,只不过形式上和内容上有所不同。现在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固然不易,解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的发展问题——有效率同时有公平的发展——更加困难。走向美好社会的发展道路究竟怎样?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能否结合?物化关系对人的存在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异化性影响有无可能在多种成分并存的经济基础上找到消解的出路?面对大量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时用什么方式方法应对,回到过去,还是在批判借鉴中发现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所有这些以及在它们之下包含的更多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去回答、去探讨、去解决的,它们是时代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三

马克思能够从现实出发汲取三种思想资源完成哲学变革,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具有批判精神。

马克思曾把“怀疑一切”作为对“您喜爱的箴言”问题的回答,[11]其批判精神之强由此可见一斑。或许我们不该对这种问卷式问答的选择太过在意,但当马克思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12]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时,他对待事物(包括理论和观念)的态度已跃然纸上。他的“怀疑一切”不是怀疑论,是辩证思维,是发展变化,是肯定中的否定。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哲学的贫困》到《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批判精神一以贯之,是马克思理论活动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它是外向的,也是内化的;是对他人的批判,也是自我批判。对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普鲁东、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显象于他的著作中,对自己思想的反思批判隐含在上述显象中。谁要是以为马克思理论创新只是对他人批判的结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