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全二维码营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5:21:4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建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玩”全二维码营销

“玩”全二维码营销试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二维码的百科全书,这也是一本关于营销思路的总结,既适合二维码及营销人士的专业阅读,也可以作为普通大众的科普读物。通过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好二维码,同时也能学到微博、微信、电子商务、O2O及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最新营销模式。序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这世上的事物,有的有趣,有的有用。有人喜欢有趣多一些,有人喜欢有用多一些,而我,喜欢既有趣又有用的。二维码既有用又有趣,于是在2007年,当我第一次遇到了二维码,便爱上了它。职场风云变,聚散公司间,很多人由一个公司到了另一个公司,由一个行业到了另一个行业,干一行爱一行。这些年,我也换了几家公司,可我是一根筋,对二维码的这份爱,至今十年,不曾改变。好在造化弄人,天意垂怜,现在所在的公司也和二维码营销相关。

在传统领域,二维码主要用于商品领域,如商品管理、防窜货等领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出现了电子凭证和扫码互动应用。伴随着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的发展,又出现了二维码支付、扫码抽奖、扫码打赏等应用或营销模式。时代在变,新应用、新模式不断出现,而二维码的应用也总能推陈出新,和新应用模式相辅相成,这也正是二维码的魅力所在。

微信扫一扫让二维码风靡,微信可谓二维码的大推手,同时更是二维码的大玩家,二维码结合微信及抢红包的营销怎么玩?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不仅将二维码用起来,更是将二维码用在了很多营销环节,具体都是怎么用的?通过 O2O连接线下体验和线上购物,二维码是购物的未来方向吗?二维码就是QR Code吗?扫二维码安全吗?二维码能不能防伪?以后火车票会用二维码代替吗?丢失火车票会因二维码泄露个人信息吗?关于二维码的问题有很多。

我相信,这世界上的问题,只要你多想多做,势必能找到一个答案,至少能更接近那个答案,哪怕知道“无解”也是一种“解”。通过本书,我试图去概述整个二维码及其结合的营销应用,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哪怕是接近于标准答案也好。书中不会出现特别高深莫测的新新理论,更注重浅显易用的实用操作。这世界不缺想法,缺的是做法。我不想像《后会无期》里说的那样——“虽然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我期望写一本集科普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书——一本手机二维码的教科书、二维码应用的读物、二维码营销的工具书!为了写好这本书,我坚持在每天自己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段写作,一且觉得头脑思绪不清,则会停止写作,只为写出一本好书。可谓“作成此书后,白了青年头”,但如果这本书对你能有帮助,我会甚感欣慰,足矣!第1章认识二维码及其基本应用

2015年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互联网+微信”分论坛上,微信官方第一次公开微信用户数据,其中,还加入了一个有意思的二维码应用,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如图1-0-1中的二维码,可以查看你是第几位微信红包用户,还能看到很多和你微信红包有关的数据,比如,收你红包的人最远和你相距多远。图1-0-1 扫码查看你是第几位微信红包用户

觉得还蛮好玩的吧?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二维码玩法,与二维码相关的营销应用还远不止于此。下面我们先从了解二维码开始。1.1 什么是二维码,黑白方格组成的图形

一般而言,二维码就是一个特定的图形,一种由黑白方格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图形,这个图形是用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我们知道作为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二进制“0”、“1”比特流的概念,二维码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这一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即每一个黑色单元小方格代表1,每一个白色单元小方格代表0,再通过图像输入设备(如摄像头)或光电扫描设备(如扫描枪)获取图像,并经解码自动识读还原信息,进而做出对应的处理。

如图1-1-1所示,二维码具体是由数据需求模块、数据及容错信息、格式信息和版本信息等几部分构成的(这个二维码可以扫哦,建议用微博扫一扫)。图1-1-1 二维码的构成

实际上,二维码的颜色可以不是黑白,可以是彩色的,另外,构成的单元元素可以不是方格,但其编码规律是不变的,只是常见的二维码都是由黑白方格按规律组合而成的图形。二维码的英文翻译问题,二维码就是QR Code吗

二维码又被称为二维条形码或二维条码,英文名称为2-Dimensional Barcode,即2DBar code。而有人直接把二维码翻译成 QR Code,这种认知是不准确的。QR Code即 Quick Response Code,意为快速反应(识别)的二维码,是日本 Denso公司发明的一种二维码编码方式。QR Code虽是二维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但毕竟只是众多二维码编码方式中的一种,二维码的编码方式还有 PDF 417、Data Matrix、Maxi Code等几十种,用部分指代整体显然是不准确的。

但由于 QR Code的应用实在太普遍了,包括在本书中在很多二维码营销方式中,使用的二维码几乎都是 QR Code,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QR Code 指代二维码,但需要明白其区别。即一般不要将二维码翻译成QR Code,但反之将 QR Code翻译成二维码是可以的。1.2 二维码编码(生成)和二维码解码(识读)1.2.1 编码

目前,QR、DM等二维码都有网络生成平台或生成软件可以免费生成。如图1-2-1所示,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平台搜索关键词“二维码生成”,可在图中这些二维码生成网站上在线生成二维码,比如草料二维码,文中的部分二维码就通过该网站生成,另外,还有二维工坊等网站也可以生成。此外,也可以通过下载二维码生成软件或 APP,分别在 PC端通过软件及手机端通过 APP生成二维码。图1-2-1 搜索引擎搜索二维码生成服务

如图1-2-2所示,填入想要输入的信息,如本书的名称“《玩全二维码营销》”,点击“生成二维码”按钮便可完成二维码的生成。除了填写二维码对应的文字或网址等信息外,还可以选择颜色(前景色、背景色)、容错率、大小等更多的个性化设置。图1-2-2 二维码生成界面

1.2.1.1二维码的颜色及构成元素

在实际营销实战中,经常有客户提出黑白二维码很丑,会影响整体设计的美观。其实,二维码的颜色并非一定要黑白色,亦可以是彩色的。其构成元素可以不是方格,可以是其他图形。另外,二维码还可以和一些图片进行结合构图,使图形更加美观。很多公司会有 VI系统(VI全称 Visual Identity,即企业 VI视觉设计),彩色的二维码可以和企业的主色调及用色系统保持一致。

前面我们说过,二维码是通过分别代表的“1”、“0”数据的黑白方格构成的。之所以使用黑白,因为黑白两色对比最为明显。二维码可以五彩斑斓,但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的颜色必须要对比强烈,即一部分是深色,一部分是浅色。构成二维码的基本元素也可以不是直角的方格,可以是圆角的圆形图案,或者水滴状图案。另外,基于二维码的容错特性,二维码可以和图片进行结合,比如,可以在二维码中间加上公司 LOGO或个人照片,构成更为美观多样的图形。

如图1-2-3所示,二维码的构成颜色可以有很多种,且构成的元素也是圆点,不是方格。图1-2-3中二维码对应的是笔者的微博,笔者的微博昵称是第五才子,大家可以使用手机微博 APP或微信中的“扫一扫”功能(微信和微博里都有扫一扫功能,因为是微博主页,建议用手机微博 APP里的扫一扫功能扫码),可以直接打开笔者的微博主页,进而和本人进行互动,非常方便。图1-2-3 彩色及圆形元素构成的二维码

前面说生成普通黑白方格构成的二维码是免费的,也有的服务商提供免费的彩色及特殊元素构成的二维码的生成服务,如图1-2-3中的二维码就是免费生成的。部分特殊样式的二维码,需要单独设计,是要付费的,具体收费标准是根据难度同服务商议价而成。

在一些二维码营销服务中,商家借助二维码服务商给消费者提供二维码方面的服务,此时二维码可能会收费。收费一般是二维码服务商向商家收费,也有的直接向消费者收费。当然可能名义上是二维码的费用,实际上是二维码对应的系统服务费用,和这里讲的二维码设计费用是不一样的。1.2.2 解码

提到解码,或者说扫码,我们自然会想到智能手机里的扫一扫,没错,我们习惯了手机扫码。那所有手机都能扫码吗?二维码能否被手机解码是一个相对问题,一般而言,二维码能被扫码要求扫码设备的识读精度要比所识别二维码的密度高。如果二维码比较清晰,那么一般是带30万以上像素摄像头的手机就可以了。另外,手机摄像头要有变焦功能最好能有自动变焦功能,方便扫描识别。现在的智能手机配置越做越高,手机摄像头一般都在500万像素以上,扫描比较清晰的二维码自然不在话下。我们当时使用的还是Nokia 6680,还不是完全的智能手机,摄像头只有130万像素,也可以正常扫码。

那二维码只能用手机来扫吗?当然不是,如同超市里结算商品时的扫码枪一样,二维码也可以用专用的扫码设备来识读。而且早期的二维码主要用在商品管理领域,即最开始的二维码都是用专用设备扫码的,只是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扫码才被大众熟知。另外,如果你的计算机带摄像头,也可以结合扫码软件来扫码。总的来说,带摄像头的各类终端加上扫码软件,就可以完成扫码。而有的扫码软件直接带读图功能,直接连摄像头都省了。从本质上来说,二维码解码主要是两部分工作,首先是图像获取,其次是图像解码。

当然对扫码设备的要求是一方面,二维码本身也要比较清晰,所以说解码是一个相对问题。如果二维码很不清晰,或者污损太严重,那么精度再高的手机,甚至是专用的识别设备,也难以识读。反之,如果二维码够清晰,终端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像素也够高,那么扫码自然没问题。大家可以采用多角度、变换距离、选用不同扫码 APP或软件、选用不同终端设备等方式多尝试一下。

识别手机屏幕端的二维码,还需要考虑手机屏幕的通透和折射情况,相对也会对解码产生一定影响。另外,还需要考虑码制的问题,QR码、条形码等常用码制用一般解码软件都支持解码,但像 DM等码制,则需要安装相应的较为专业的解码软件。

1.2.2.1二维码解码APP

早期的二维码解码是用专用 APP来解码的,所谓专用 APP是这些 APP的主要功能就是扫码,这些 APP有快拍、我查查等。随着微信二维码的横空出世,现在几乎主流的手机 APP如微信、微博、QQ、支付宝等都带有了扫一扫的功能。现今,手机购物也特别流行,如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当当、亚马逊、一号店等电商的手机 APP也都支持扫码,而且扫码购物、扫码得红包也非常有利于电商开展营销活动。

随着微信等主流 APP兼具了扫码功能,传统的专用解码 APP的扫码功能逐渐式微,但也在向更为专业的方向发现,比如扫码防伪、扫码比价、扫码购物等。

另外,还有一些专业的条码识别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扫码软件,如美国Scanbuy公司推出的 Scanlife,以及中国台湾金场资讯科技(SimpleAct Inc.)推出的 QuickMark等。1.3 二维码的发展历程

二维码的底层技术——条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通用商品条码的应用系统中,最先采用的是条形码。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排列,用以标记物品的图形标识符。

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对应出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厂家,以及图书分类号、邮件发出地址、邮件送达地址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邮政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二维码编码技术研究领域,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 QR Code、Data matrix、PDF417、Maxi Code、Code One等。

1994年9月,日本 Denso Wave(Denso中文名:电装)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矩阵二维码符号,称为QR Code,这是二维码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QR Code 即 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反应条码),其具有识别速度超快、360°扫码(不用区分扫码方向)、存储信息量大等诸多特点,这也为日后二维码在日本及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二维码早期如同条形码一样,主要用于对人或物品的管理,如证件管理、商品追踪等。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南非和加拿大等国,不仅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军政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码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用于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以及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等方面。发明 QR Code的Denso公司就是丰田汽车的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其二维码也是从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的追踪上开始的。

随着智能手机,3G网络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且由于日韩的手机多是运营商定制机,运营商可以预先装入解码软件,使得用户端具备了二维码应用的条件,因而,二维码营销应用能在民众之中快速流行起来。也使得二维码在政府或企业级应用之后,同时也成为了个人应用。1.3.1 二维码在日韩的应用

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使用二维码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目前最流行的二维码 QR Code也是由日本公司发明的。19世纪90年代,日本的移动网络从2G跨越到了3G,网络速度获得极大提升,手机应用也变得多样起来。其中,通过手机浏览网页访问是3G的主流应用,通过传统键盘输入网址等信息非常不方便,这大大制约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然,即使进入智能手机时代,键盘得已改进成虚拟键盘,输入一长串字符的网址依旧不方便。而手机二维码恰恰具有存储信息多、识别速度快等特点,只要用手机扫码就可便捷接入互联网,大大减轻了输入一长串网址的麻烦,因而获得用户青睐。

2003年,日本电信运营商 KDDI推出了手机二维码业务,此后手机二维码业务在日本发展迅速。据日本 InfoPlant的用户调查显示:电子广告、电子卡(证、券)及增值服务三大应用是手机二维码业务的核心应用,手机二维码的产品认知度高达90%,73.3% 的日本民众都用过 QR码。

日本手机二维码业务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采用了开放的码制——QR码,从二维码编码到发布的各个环节,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服务商和用户各方都可以参与。二是因为运营商定制机制,使得二维码扫码功能成为手机的一项标配。

现如今的日本街头,公交车站站牌广告、地铁车厢广告、户外灯箱广告、各种报刊杂志、各种产品包装上……二维码随处可见,只需打开手机,各种优惠信息、活动参与、产品信息尽在掌握。如图1-3-1所示,二维码和周边图形组合成红十字图案,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日本红十字会网站,进而可以给红十字会捐款献爱心。图1-3-1 日本红十字会的二维码应用

另外,二维码技术还被应用在电子票务领域,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在2007年就提供了二维码登机牌服务。用户购票后获得二维码,在机场通过识读设备识读手机上的二维码信息,就可完成检票并获得登机牌。这两类应用如同国内的二维码主读(扫码)和被读(凭证)应用,关于主读和被读及国内的二维码发展情况,在后续章节“1.3.2二维码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中会有详细介绍。

和日本一样,韩国的手机二维码业务也是由运营商主导控制的,不同的是韩国的二维码码制是封闭的,围绕二维码技术标准展开。在韩国的二维码应用中,二维码(编码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处于重要位置,商家使用特定码制二维码需要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方可使用。即二维码专利权是竞争的核心,各大运营商和二维码服务商为此展开竞争,谁控制了编码技术,谁的码制能被广泛应用,谁就控制了二维码应用这一市场。

韩国二维码解决方案提供商 iconlab(圣像实验室)自主研发了二维码——MagiCode(魔扣),并与通信运营商 SK Telecom、LG Telecom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支持 iconlab公司二维码业务的手机用户已超过韩国手机用户总量的75%,成为了韩国二维码行业的主流码制。当然,随着 QR码的普及,在韩国的很多二维码应用中,我们也看到了 QR码的身影。1.3.2 二维码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应该讲中国早期的二维码营销应用受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的影响很大,尤以日本为甚。日本二维码的风靡既刺激了中国二维码的发展,也给中国的二维码营销提供了借鉴。2000年前后,包括政府机构、电信运营商及相关企业人员,纷纷前往日本,观摩学习二维码应用。

前文有提及,二维码除了在传统领域替代条形码的企业级应用外,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二维码的两大类个人级应用——主读和被读。主读就是消费者使用安装在手机里的扫码软件,去读取商家发布在地铁、公交站台、户外、楼宇电梯甚至是电视上的二维码,获取商家信息或参与商家活动。这也是最常见的二维码扫码应用,除此之外,二维码还有一类应用被称为被读,二维码被读应用即二维码凭证类应用,这种应用就是商家将商品或服务信息变成二维码发送到消费者手机里,消费者在使用时,二维码被商家设备读取验证,还原出商品或服务信息,进而获取对应商品或享用服务。从技术角度讲,主读就是消费者主动扫码,被读就是二维码被设备验证,当然,这个验证设备也可以是手机。从商务上讲,主读就是个人用户扫码,被读就是二维码被商家验证,这一区别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

主读需要用户安装解码软件,而日韩多是运营商定制机会预装解码软件,因而,二维码主读能够在日韩风靡。但二维码初进入中国时还不是运营商控制终端,且远还没有苹果和安卓等智能手机,二维码主读类应用遭遇水土不服的本土困境,难以复制日韩的盛况。而被读类凭证应用因其对消费者端,即 C(Customer:消费者)端不做要求,仅对商家端有要求(商家需要使用验证设备及整个系统),因而在 B(Business:商家)端接受的前提下能迅速推到 C端。被读类应用方便了消费者,自然也受到商家欢迎,2005年,被读类二维码应用形式之一二维码电子电影票在上海出现。这个模式其实是对商家营销模式的优化,在不改变商家营销模式的前提下,通过技术革新降低了商家的营销成本,因而能被商家接受。而且这个商业模式对二维码服务商而言解决了收费的问题,通过设备租赁费(部分直接售卖)及条码生成服务费的模式向商家收费。有了收费,也让二维码凭证应用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早期的二维码推广中,如日韩一样,运营商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中国移动推出了条码识别和条码凭证(又称电子回执)业务,分别对应的也是主读应用和被读应用。另外,早期的移动二维码采用的 DM码(主读和被读用的都是 DM 码),后来逐步被 QR取代。如图1-3-2所示,早期的移动二维码应用使用的还是 DM码,手机还是当时相当流行的 Nokia机型。图1-3-2 二维码应用发布会

伴随着智能机的迅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等主流应用先后采用二维码。2012年可谓二维码的爆发之年,在当年9月11日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提出“二维码将成为线上线下的关键入口”,认为在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中,二维码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包括我们这一批人在内的二维码从业者,对二维码的早期推动做出了贡献,但也只有微信这种亿量体级的应用,才能够对二维码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随着微信、微博、淘宝等主流应用都支持二维码功能,二维码逐渐流行,二维码成为各类营销广告的标配,在地铁里、在公交站台、在街道橱窗、在电梯轿厢、在电视上……看到二维码已不算新鲜,甚至在墓地上也已出现了二维码的身影。

不仅是二维码越来越流行,二维码的营销玩法也越来越多,比如,地铁里出现的扫码网购,结合微信营销和抢红包模式的二维码抽奖返现等。1.4 二维码的特点

二维码为什么会这么流行这么受欢迎呢?为什么很多营销活动要使用二维码呢?那是因为二维码具备如下这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就会理解二维码为何流行,也能够根据这些特点来找到最为契合的营销形式。

同时,你也会明白一个道理,成功绝非偶然,外在的推广炒作自不可少,但二维码自身的强大,才是成功的根本原因。这也是营销的基本点,即要以一个好的产品(可以称之为“内容”)作为支撑点,好酒不一定能闻名于世、香飘天下,但能闻名于世、香飘天下的一定是好酒。

一、编码容量大,互动性好

相比于条形码,二维码可以存储的内容更多,这样即使内容多用二维码也可以存下。这一点非常重要,二维码应用尤其是个人方面的应用,比如扫码上网,这一特点减轻了输入一串网址的麻烦。除了减轻输入的麻烦,手工输入还有输错的可能,而二维码则不会。此外,对于线下广告或宣传介绍来说,线下端能体现的内容有限,且固定不易更改。二维码可以将线下内容扩展到范围可谓无限的互联网上,内容还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调整更新。

仅就容量而言,以常用的 QR码为例,最多可容纳多达7089个数字字符或4296个字母字符,或1817个汉字字符,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可谓大大增加。另外也基于此,更多的能数据化的信息形式可以被编码。

二、二维延展,大小尺寸可控

二维码的数据是在二维拓展,相对条形码尺寸范围可控。条形码要增加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不断延长。而扫码设备读取范围长度是有限制的,条码太长不方便识读。另外,条码作为凭证使用时,手机屏幕的尺寸是有限制的,条码太长也不方便在屏幕上呈现,而二维码则更便于呈现。如图1-4-1所示,同样的内容“978000000002”,条形码(EAN-13编码,包括图书在内的好多商品都采用这一编码方式,大家可以看下本书封底右下角的 ISBN码)和二维码(QR码)的对比。图1-4-1 同样内容条形码与二维码的对比

我们都知道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在这里同样可以应用,条形码单一方向的长,决定了其占用的范围(不是面积)更大。

三、容错及安全特性

所谓容错,即二维码因污损等原因造成局部破坏,仍可以正常使用。且容错率(允许错多少)可以选择。二维码无法用肉眼识别(相对于条形码),须借助设备解码,另外,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密,需输入密码可以看二维码对应内容。

我们在超市购物时,经常会碰到商品条形码被损坏一些就无法被扫描,继而无法购物的情况。而二维码标签被局部损坏的情况下,在容错范围内还是可以使用的。

四、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相对于 RFID等需要硬件参与的方式而言,二维码只是一个图形,其生成、发送等非常方便。除了专业设备,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都可以成为解码工具,所以二维码在生成和解码两个环节都非常方便。整个流程的便捷也方便了二维码的应用和推广。1.5 二维码安全问题

二维码的常见用途有两大类,即扫码和凭证两大类应用,所以关于二维码的安全问题,也可以从这两类应用中分别来看。

先来说说扫码的安全问题,也就是个人手机去扫各类二维码,这个也是通常报道中二维码碰到安全问题的主要情况。严格来说二维码安全问题是个伪命题,因为这里二维码就是一个链接,与其说是二维码的安全问题,不如说是链接的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网页都是需要有链接(或网址,至少是 IP地址)才可以访问的。即便在移动互联网 APP时代,实际上APP里的很多页面也是对应一个网址,只是因为有 APP的包裹让我们忽略了网址这个概念,因而可以说,整个互联网都有安全问题,而这个安全是共性问题,不是二维码的错。不能因为有安全问题就因噎废食,互联网已经飞速发展,我们不可能不用互联网,同样我们也不能不用二维码。

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钓鱼网站,比如我们前面说的伪基站模仿银行端口发送信息,让你误以为是真实的金融机构平台,当你输入完用户名、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及支付密码等信息后,你的信息也被诈骗分子获取了。还有一种是病毒或木马植入,当在真实平台输入银行账号或密码等信息后,不法分子也可以利用木马盗取这些信息。不论哪种方式,不法分子利用获取到的你的银行卡或支付信息,模拟或直接使用你的账户转账或消费。此外,如果你是在手机平台上被植入了木马后,那么不法分子还能通过木马在手机上订阅收费增值服务,并模拟手机发送短信实现二次确认。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问题,首先你的计算机或手机上一定要安装安全杀毒杀木马软件,定期查杀并清理系统。扫码或打开链接之前最好能确认来源安全,是可信渠道上发布的链接。如果暂时不能确定来源,那么扫码或打开链接也可以,但打开链接以后的下一步动作就要注意了,要确认打开的网站网址是安全的,才能做下一步操作,尤其是要求输入隐私信息或银行卡支付信息的要特别注意。

很多木马是被植入到软件或应用安装包上的,随软件或应用的安装而被植入到计算机或手机上。因此,安装应用时一定要从可信渠道下载,且手机不要开通静默或自动安装,安装时要人工确认最好经安全软件检查过。微信有一套自己的安全防范系统,微信里是没办法直接下载应用的,一般通过微信扫码在微信内操作是安全的,比如扫码关注公众号等,扫码微信支付、扫码评价等基本操作都是没问题的。即使通过浏览器操作,一般不要求输入隐私或安全信息,不下载带病毒或木马的应用,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实际上互联网安全问题是一个基本且普遍的问题,不是二维码的安全问题是链接的安全问题,就好比钞票也有假币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不用钱,而是要掌握一些鉴别假币的基本能力。这不是二维码的问题,而是我们使用互联网要学会的基本技能。

再来说说凭证的安全问题,凭证是被商家设备验证的,从验证角度来讲凭证不存在安全问题。凭证的安全问题在于凭证二维码的丢失,你的二维码还在,假设你的二维码图像被别人获取,别人也就获得了这个二维码权限,在凭证未核销前可以通过这个二维码获得凭证对应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大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二维码凭证信息,不要泄露出去,保护好自己的权益或隐私。为了应对可能的泄露造成的不安全,二维码支付应用中的二维码是不断刷新变化的,即使上一个二维码丢失了也不要太担心,因为很快下一个二维码生成的时候,上一个二维码就已经失效了。

2016年的CCTV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晚会上,央视也提及了二维码的安全问题,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危言耸听。与其说不要乱扫二维码,不如说不要乱点链接。与其说二维码有毒,不如说互联网有毒。你不可能不用互联网,二维码只是方便访问互联网的工具,没那么神秘。扫描下图1-5-1中的二维码观看央视3.15晚会视频。图1-5-1 扫码观看央视3.15晚会关于二维码的视频

据华龙网报道,在校大学生王勇在图书馆对一个女生一见钟情,决定写情书表达爱慕之情,他讨巧地将情书藏在了二维码内。但不知为何这封情书出现在了学校的地上。直到遇见某位热心同学,这封情书才得以重见天日。该名热心同学将这封二维码情书贴在了图书馆门口,如图1-5-2所示,还加了个标题《王勇,你情书掉了》。就这样,二维码情书的内容也曝光了,好在内容中只有王勇的名字,没有其他隐私信息,没有造成更多隐私信息泄露。图1-5-2 二维码情书1.6 二维码功能及用途

在传统领域,二维码主要用于物品识别领域,如物品信息管理、商品防窜货等。另外,二维码还被用在证件领域,起到人的信息鉴权作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出现了电子凭证和扫码互动应用。伴随着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的发展,又出现了二维码支付、二维码返现等应用或营销模式。时代在变,新应用、新模式不断出现,而二维码的应用也总能推陈出新,和新应用模式相辅相成,这也是二维码的魅力所在。

从主要应用范围来分,二维码应用可分为企业级应用和个人级应用。企业级应用主要有商品管理、证件管理、防伪溯源和防窜货等,个人级应用主要有扫码互动、电子凭证、防伪和名片应用等。当然,有的应用也没有完全的界限,比如,企业搞的扫码抽奖营销应用,这种应用更偏向于个人级应用,但应用本身是由企业主导。还有的应用,如防伪溯源,既为企业所用,也为个人所用。

从技术角度来分,二维码可以分为主读扫码和被读凭证应用,前文中也做过介绍。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二维码还分为离线应用和在线应用。离线应用即信息全部存储在二维码里,只需读取二维码便可知道里面的信息。相反与之对应的在线应用就是在扫完二维码之后需要联网调用二维码后面对应的信息或应用。当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单纯的离线应用已经不多,因为其能承担的应用毕竟有限,更多的应用需要调用二维码对应的云端应用。

以上这些只是根据应用特点做了分类,以便了解具体的细微差别,实际应用中不必拘泥。1.6.1 二维码物品管理、防窜货

二维码最早也是应用在物品管理上,其作用和条形码一样,用于标示物品,如商品、邮件包裹等。QR 码最初也是用在汽车零部件的管理上。随着营销渠道化的发展,出现了渠道专卖的问题,即这批货只能由这个渠道在特定地区来卖。如果货品不在该渠道对应地区销售,就是商品窜货,二维码也被用在商品防窜货上。有时除了基本包装盒上印有二维码外,含有若干个基本包装盒的包装箱上也印有二维码,即分为箱码和盒码,它们或部分,或整体一起参与防窜货的功能。

我们常见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计算机等配件上一般都会有二维码。如图1-6-1所示,NOKIA 手机及原装电池上都印有二维码,而且是DM码,这些二维码起的就是商品管理的功能。图1-6-1 电子产品上的二维码1.6.2 二维码的防伪溯源

巨额利益的诱惑让不法商家不惜铤而走险制造假货,而制售假货严重干扰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正当权益。个人当然希望自己买到的是正品,销售商也希望自己销售出去的是正品,于是有了防伪的需求。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商品是否是正品,进一步还可以看到商品的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产品基本信息及溯源信息。产品基本信息可以算溯源信息的一部分,更多的溯源信息包括商品生成及流通过程中的更多情况记录,比如一头牛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吃了哪里的草长大的,生长过程是否生过病、用过药等。

因为商品不论是在流通环节,还是到销售者手中,都有防伪方面的需求,所以通过二维码来防伪既算是一种企业级应用,也算是一种个人级应用,而且企业和个人的关注点还不太一样。

再来讨论一下二维码能不能防伪的问题:二维码到底能不能防伪?

先来说说假冒伪劣中的“劣”,如果劣质商品用自己的品牌而不是仿冒其他品牌的话,那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还不能说它是假的,不在防伪的目标之列,就算有防伪也会显示其是正品,只是质量差了。

所以一般防伪针对的是“假冒伪”商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货。假货使用和被仿品牌完全相同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使用一模一样的 LOGO(商标图形)和设计元素,却没有正品的品质。没有正品品质也就罢了,有的还造成消费者身体伤害甚至失去生命,所以假冒伪劣十分可恶,可谓人人喊打。而现在随着高仿品 A货的出现,可以说假货的品质越来越高,甚至接近于正品,要鉴别真伪需要非常专业的能力,防伪需求可谓十分强烈。

除了完全假冒的,还有很多模仿名牌的,比如模仿“特仑苏”叫“特仓苏”,模仿“脉动”叫“脉劫”等,设计和 LOGO做得极其相似,但仔细一看还是能看出不同,对比前面的完全假冒,这一类傍名牌算是相对“有些良心”的,至少还是能够鉴别的。这一类的还有鉴别难度更大的,比如中文名也叫“樱花”,英文名叫“SAKVRA”而不是“SAKURA”,还有的叫“老板的美好生活”并故意把“老板”和“的美好生活”分开。还有一些公司会在境外注册和品牌公司类似的公司名称,产品品牌中英文名称也完全相同,但一般LOGO样子会不同,这一类产品以酒水饮料居多,鉴别难度也很大。笔者把这一类归纳为“傍名牌”,或者叫“品牌高仿”,虽然鉴别难度有高有低,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明显的不同。这一类产品也是有其相应的生产厂家,是否违法还要看具体情况,要看模仿程度,是不是能看出区别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打击的难度也较大。对于这一类产品除了主管部门、被仿冒商家及消费者群策群力一起参与打击以外,也需要消费者提高鉴别能力。

假冒伪劣的各种情况都分析差不多了,问题来了,怎么防伪?先来谈谈常用的防伪方式。常用的防伪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靠材质防伪,一类是靠验证防伪。材质防伪指商品或商品包装上有特殊的材料或技术构成的标记,包括数字水印、激光全息防伪、生物防伪等技术,比如说钞票的防伪,比如产品上加上镭射标志等。验证防伪就是我们常见的刮涂层,获得一串字符串,然后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将该字符串提交给验证平台进行验证。材质防伪主要靠肉眼或触感等简单识别,而验证识别需要和云平台(系统数据库)连接进行识别,前者简便快捷可作为一般参考,后者准确明了但使用相对复杂。为提升防伪效果,商家在做商品防伪时往往是多种防伪方式一起使用。

其实,二维码也相当于一串字符或一个网址,也需要扫码联网查看结果,因此,二维码防伪也属于验证防伪。发短信验证的方式,需要手工输入一长串防伪字符串,然后发送到指定端口,打电话验证的方式则更复杂,很容易输错字符,而二维码防伪只需扫码即可看到结果,比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方式方便得多。因为二维码防伪时链接到网络上查看结果,因此,其还有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和想象空间,除了可以查询商品真伪外,还可以查看更多的商品信息,甚至还可以链接到商家购物网站为购物引流。因为二维码防伪中的二维码也是独一无二的(后面的“3.3.3二维码返现,结合裂变传播”和“一物一码,左手防伪右手抽奖”等章节会介绍到的“一物一码”概念),每个码和每个码都不一样,除了做防伪查询、购物引流,还可以和其他营销活动绑定起来做,比如获取积分,或者参与抽奖或返现等。当然,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功能的主次,要能聚焦有针对性,不要同时有太多的功能。

查询方式我们一再强调是和系统平台对接查询的,如果系统平台能代表官方,那查询的结果是可信的。反之,假货公司也能开发一套二维码防伪系统,在假货公司的平台也能查询出产品是正品。所以,二维码防伪的核心不是二维码能不能防伪,而是系统平台是否真实可靠,是否是官方或能受官方认可代表官方。比如,银行不仅知道我们的个人信息,还知道我们的资金和使用信息,可我们为什么还把钱存在银行呢?除了使用的方便性外,我们对这个平台的信任也很重要,这是一个可信的平台,我们才能够把钱放在那里。所以,如果说这个平台可信,我们从这个平台查询出来的结果也是可信的。另外,即便在可信平台查询时,在查询二维码的时候,也要注意是不是首次被查询,只有显示是首次被查询才能说明产品为正品,说明以前没被查询过,这是为了防止正品商家的防伪码被假货商家二次利用。二维码防伪时,二维码需要覆盖涂层以隐藏二维码,覆盖可以选择全部覆盖或局部覆盖,如果局部覆盖,则需要露出的二维码部分不能被扫出。

利用平台信息的不对称也是各类诈骗的主要方式,以常见的短信诈骗为例。如图1-6-2所示,数家银行发来短信称要验证或积分换现金等,让你进入短信网址去办理。这一类诈骗算是很“高明”的,他们利用伪基站等方式模拟和真实银行一样的发送端口,图1-6-2中发送端口已被转换成某某银行,确实是某某银行的发送端口(实际是模仿银行端口,并非银行发送),加上其内容突出重要性或以利益诱惑,应该说极具迷惑性,用户很容易以为真是银行提示而上当受骗。但大家仔细看短信中的网址,就可以看出这些网址都不是官方网址,即不是官方的平台,这样就可以确认是骗子了。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搜索确认银行的官方网址,或通过拨打官方服务热线来确认官方网址及活动真实性。图1-6-2 诈骗短信

但是,二维码等验证方式只能确认该产品确实是该商家提供的,如果该商家的商品本身出问题,就不是二维码能决定的了。当然除了二维码,其他的防伪方式也是如此,也即防伪只能确认产品是不是正品商家生产的,但不代表产品就没有质量问题。比如,当年三鹿奶粉里有三聚氰胺,奶粉确实是三鹿产的,而且还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认证,可最终还是出了问题,这就需要在产品的质量把关和质量监督上做更多工作。当然,这个也算是少数情况,此外,如果是商家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商家也需要根据三包政策及相关产品政策进行处理,比如退货、换货或做赔偿等。1.6.3 扫码类应用

这一类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类二维码应用,简单说就是拿手机扫码,进而完成各类互动应用。比如,扫码加好友、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扫码参与抽奖活动、扫码抢红包、扫码获得优惠券等,这也是企业最为常用的二维码营销方式。

扫码类应用中有一类比较独特的应用,就是二维码名片,可以通过扫码直接把包括手机号在内的对方联系方式加到自己的手机通讯录中,是一个非常方便的个人联系信息交换方式。图1-6-3是笔者个人的名片二维码,有笔者常用的联系方式。图1-6-3 第五才子个人名片二维码1.6.4 二维码凭证

二维码凭证也是常用的二维码应用,其核心就是以二维码作为某人享有某项权利的证明。比如,在网上买了商家一个服务,但服务要到商家门店享用,那当你到商家门店的时候,怎么证明你购买了这个服务呢?这时你只要出示手机里的二维码,经过商家验证通过后,就可以享用服务了。优点是流程简单,消费者使用习惯易培养,不需要对店员进行太多培训,缺点是商家需购置验证设备及相应的系统服务。

二维码凭证对应的具体应用有电子门票(电影票、展览票、景区门票等)、电子优惠券、电子提货券、电子 VIP及自助值机等。

早期的二维码凭证多是由服务提供者以短信或彩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手机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维码也开始通过微博、微信、支付宝等商家或平台 APP途径发送给用户。1.6.5 二维码支付

随着电子商务及手机支付的发展,出现了二维码支付这种新型支付方式,二维码在这时就代表了个人的支付账号。二维码支付分为几种,一种是个人之间的支付,一种是个人向商家支付。个人向商家的二维码支付多出现在线下,看起来是一种线下支付,本质上是线上支付的线下延伸。一般而言,线上支付的收单费率是低于线下支付的收单费率的,加之其支付的便利性,对线下支付产生了冲击,因此,也受到了政策因素的影响。

二维码用于个人向个人支付的时候,方便了个人之间的支付需求。如图1-6-4所示,微信的个人支付应用,可以用于收款、打赏或众筹等。图1-6-4 微信支付二维码,可用于收款、打赏、众筹等用途

从某种意义上说,支付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凭证,它代表的是你的账户,是你资金账户的凭证。但因为支付比较特殊,不同于普通的提货凭证,且应用范围较广,所以被单独列为一类应用。第2章码上互动——横扫千军万“码”2.1 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吗

包括马化腾在内,很多人说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笔者并不认同,简单地说,做好了一个二维码就能完成入口吗?别人怎么看到我的二维码呢?对啊,不是还得把二维码到处发、到处放、到处贴,才能让别人知道进而扫码吗?所以,二维码只是一个方便互动的工具,那些能看到二维码的地方才是入口。事实也证明,现在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是 APP及对应的各类应用市场,还有一部分来自手机搜索。我们现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主要不就是打开手机 APP吗?哪怕是借助浏览器或微信浏览信息,那浏览器和微信不也是 APP吗?另外 APP是怎么来的?主要不就是通过应用市场及搜索引擎搜索来的吗?有谁用移动互联网首先是找二维码扫描进入的呢?说好的入口啊!二维码只是用在线下场景或者多屏互动的时候。

同样的情况还有 H5(Html5)应用,它是一种手机端营销应用的新工具。H5调用 Canvas 对象给浏览器带来直接在页面上绘制矢量图的能力,意味着用户能脱离 Flash和 Silverlight,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显示图形或动画。加之很多手机无法很好的加载 Flash页面,能显示动画效果的 H5在移动营销领域风靡。当然,你做好了 H5页面不一定就能风靡移动互联网,但好的 H5应用能很好地帮助你开展移动互联网营销。

我们再从营销讲起,营销包括市场和销售,市场负责传播,销售达成交易,最终的目的是卖出产品收回钱。市场营销包括营销方式及传播方式,营销方式比如打折、促销、满减,抑或一个互动游戏,甚至一篇软文等。好比一篇文章的内容,好的营销方式就好比好文章,但有好的内容不代表别人,或者说消费者就能知道。比如,笔者和马云在微博上同时发布一模一样的内容,内容也挺好的,结果一定是马云的转发、评论、阅读和赞的数量比笔者多,因为马云的微博更具传播性。所以,营销要成功还得解决传播方式的问题,一般的传播方式有搜索引擎、微博、微信、门户网站,抑或户外广告,甚至是电视广播等所谓的传统媒体,当然,最好的传播方式是用户传播。所以,一个好的营销要解决两个问题,好的营销方式加上好的传播方式才能取得成功的营销。所以说,如果某人说他会营销,他不能光说他会营销,还得告诉你他具体的营销方式和传播方式,把这两块都做好,才能让人信服。

大的方式也许外行人也能讲出个七七八八,但落到具体问题上就要具体分析。这就好比医疗,小毛病也许病人自己就能查些资料买些药对付了,但碰到大一些的病甚至是疑难杂症,只能寻求医生的专业性治疗。首先,要列出营销的具体目的,然后,要分析客户群体面向的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即2B还是2C?(其中2英文 two,谐音 to,代表面向的意思,B代表企业客户,C代表个人客户),营销方式是什么?具体方式可以头脑风暴群策群力。传播方式是什么?还要算一下成本和投入产出比。做营销分解,列出营销阶段。营销前联系服务商商谈具体步骤落实,营销中要监控情况应对变化,营销后要做效果分析。

用户传播和自媒体不一样,自媒体指的是一些较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体,而用户传播是指普通大众用户参与传播,当然,最好是目标用户群体参与的传播。用户传播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户自发传播(用户自传播),一种是用户为了获得利益而传播。想让用户自发传播不容易,除了内容要足够好,也要求有一批有号召力的种子用户来引爆。比如,之前的凡客体曾风靡一时,大家纷纷效仿创造自己的凡客体。还有,比如在 AcFun和 bilibili站流行的金坷垃,也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再创作衍生出很多不同版本。觉得内容比较好的传播效果是最好的,因为是发自内心的传播,比如,笔者觉得电影《老炮儿》及电视剧《琅琊榜》不错,虽然他们没给笔者推广费用,但笔者也会在朋友圈发一下。而用户获益传播因为能给用户带来一定利益,用户有传播的动力,会成为以后营销的常用方式。比如,直接给用户利益,转发一个推广链接获得多少钱,抑或获得抽奖机会等。

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一个群体,通过群体进行社群营销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大家抱团取暖的效果显然要好过单兵作战。一个人影响的范围毕竟有限,通过群或者社群,使营销效果呈几何数级增长。

从本质上讲,二维码只是一个互动工具,并不具备营销功能,我们所谓的二维码营销只是借助二维码参与的营销活动。就好比微信本是一个交流工具,结合了支付功能,便有了方便快捷的微信支付。所以,我们在开展二维码营销的时候,一定不要拘泥于二维码,要学会借助其他营销活动来展开,充分利用二维码的特点,让二维码和营销相得益彰。

但二维码具有的诸多特点,也使得借助二维码参与的营销活动如虎添翼,具备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点,自成二维码营销一家。二维码成为商家吸引流量尤其是线下流量的一个重要营销工具。

在线下营销的开展中,受制于空间有限固定、互动性差等原因,所能表达的内容有限,更多的内容或互动需要在线上参与,而二维码很好地承担了线下线上互动桥梁的角色。二维码让有限的线下扩展到无限的线上,方寸二维码,扩展无限大。很多传统的互动方式需要人工或机械辅助参与,而二维码只需扫码即可参与,非常便捷。而且相对于传统方式更为新颖,也更容易引发用户参与。2.1.1 从北京望京扫码一条街到万“码”奔腾

2015年10月,科技媒体36氪主笔周昶帆(微博@周昶帆)以《O2O地推有多凶猛?看看望京 SOHO旁有27家地推的“扫码一条街”》为题报道了北京的望京扫码一条街,让望京扫码一条街和扫码推广这种方式引发业内人士及大众的关注。

如图2-1-1、图2-1-2所示,一条不到百米的马路边,摆满了几十家互联网公司的地推摊点,他们几乎都在干一件事,就是通过扫码赠送礼品的方式发展用户。用户扫码后可以得到各种小礼品,如图2-1-3所示,有娃娃玩偶,有食品水果食用油,有公司自营或周边产品,甚至还有真金白银的人民币……你从这条街完整的走过并参与过,那你背包估计已经不能承受之重。满满的战利品,注意好多礼品上也有二维码。图2-1-1 北京望京扫码一条街场景(一)图2-1-2 北京望京扫码一条街场景(二)图2-1-3 扫码获得的战利品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礼品,除了扫码,你可能还会被要求关注公众号、安装手机 APP或注册成商家的会员之类,具体要求也会根据礼品轻重而定。号称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走地推这种原始生长的路径,可见扫码推广有多疯狂,当然,如此疯狂也说明扫码关注的推广方式有效果,才会让这么多公司趋之若鹜。巧合的是扫码一条街所在的望京区域地图,像极了安卓的机器人标志。

用户可通过微信或优酷客户端扫图2-1-4中的二维码观看望京扫码一条街现场情况,请在 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图2-1-4 扫码观看望京扫码一条街视频

2015年11月到12月,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中国很多地区受到雾霾侵袭,雾霾成了很多国人面临的问题和关注的焦点。在长沙,如图2-1-5所示,一种叫雾炮车的新型装备参与到了除霾的战斗当中,雾炮车喷出的超微水雾与悬浮在空气中的 PM2.5、PM10粉尘颗粒附着聚集并沉降,能起到一定的消除污染物和除霾的作用。因为雾霾受到的关注较多,这种雾炮车也让很多人产生了期待。而雾炮车上的二维码也随之受到关注,成为企业的一个互动宣传窗口。图2-1-5 带二维码的雾炮车作业中(图片来自网络)

诸如此类,在大街上、在网络上、在地铁上、在电梯里、在电视上……各式各样的二维码,以及伴随着这些二维码展开的营销活动,依次映入眼帘,有一种万“码”奔腾的感觉。而你掏出手机,打开扫一扫,对着二维码一顿扫,各种优惠信息“码”上获取,互动活动“码”上参与,“码”上关注微信公众号,“码”上参与抽奖,“码”上参与抢红包……是不是有一种横扫千军万“码”的错觉。这些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二维码,也是二维码最常用的营销应用方式。

在移动互联网初期,二维码主要用于扫码上网,访问一些简单的 WAP页面。后来 WAP页面应用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扫码参与抽奖、扫码填写调查问卷、扫码报名、扫码购物等营销玩法。随着微信的出现,结合微信营销和抢红包等新应用模式,出现了扫码关注公众号、扫码抢红包、二维码返现、扫码点评打赏等新玩法。

归纳总结起来,按二维码出现的地方是在网络界面上还是非网络界面上,分为线上二维码和线下二维码。线上二维码就是指我们在计算机上、手机及Pad等联网设备上看到的二维码,相对的,线下二维码就是指我们在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电梯广告、名片及电视上看到的二维码。线上二维码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多屏之间的互动,而线下二维码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线下到线上去,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即所谓O2O,当然这只是O2O的一种,关于二维码与O2O将在“第4章二维码和 O2O”中做详细阐述。2.1.2 扫码投票

如果说最早的二维码被读凭证类应用是2005年在上海开通的电子电影票应用,那么较早的知名的二维码主读扫码类应用就应该是2006年的扫二维码为超女投票了。超女即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在2004年至2006年举办的针对女性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每年一届。超女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是中国较早的选秀节目,让一些原本默默无名的女生通过选秀节目成长为偶像,张含韵、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及谭维维等明星就是从超级女声走出来的。

现在看来,扫码投票这样的应用已经不算稀奇,二维码链接到对应选手的页面,点击页面上的投票按钮完成投票。然而,在十年之前,在互联网和二维码并不普及的时候,扫码投票可谓新颖前卫,手机上网和解码软件的普及率成为制约这一应用的重要因素。图2-1-6 2006年,北京地铁站里的超女二维码投票广告

2006年,当你走在北京的地铁站里的时候,会看到墙上的超女二维码广告,如图2-1-6所示。若想参与扫码投票,首先要下载条码识别软件,然后扫码进入对应明星的 WAP网站完成投票,详细参与方式如图2-1-7所示。此时用的二维码还是 DM码,每个二维码对应六位数字,并与选手一一对应。图2-1-7 扫码为超女投票详细参与方式

其他选手也都有自己对应的二维码及二维码对应的六位数字,如图2-1-8所示,依次是艾梦萌对应的“701083”,谭维维对应的“701084”,厉娜对应的“701085”,尚雯婕对应的“701086”,许飞对应的“701087”,刘力扬对应的“701088”。这六个人是2006年超级女声的全国六强,最终获得冠军的是尚雯婕。

需要说明的是,二维码投票只是超女投票方式中的一种,其他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