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谷臻小简·AI导读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20:04:3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志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谷臻小简·AI导读版)试读:

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谷臻小简·AI导读版)李志茗 著该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音频技术由讯飞有声提供下面由谷臻小简为您带来10%本书干货版权信息

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李志茗 著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9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

或图表。

DNA-BN:ECFD-N00017374-20190313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9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目 录1.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之间2. 第二章 晚清幕府的生成及演进历程3. 第三章 晚清幕府与变法自强4. 第四章 整军经武5. 第五章 敦崇正学6. 第六章“由幕而官,起家军营”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之间

晚清幕府制度的渊源流变

任何政治制度之形成总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作为一种幕府形态,晚清幕府虽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变局的时候出现的,但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渊源有自。一、传统幕府制度的确立与演变“幕府”一词始见于汉代成书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指的是将军的治所,即军政指挥机构。就此而言,幕府具有军事性质,与将军相关。后为历朝所沿用。

西汉将军也效仿战国将军的做法辟设幕府,这从《史记》《汉书》中不时出现的“给事大将军幕府”和“斩首捕虏,上功莫府”等记载可见一斑。只是领兵打仗的征伐将军幕府与侍从皇帝左右、参与谋议的中朝将军幕府有所不同,前者仅主文书与参谋,职能较为简单,幕府人员较少;西汉后期之中朝将军幕府与丞相府并称,幕府规模更加庞大,与丞相府相同,也分曹办事,曹有掾、属,又有史、令史、御属。这些服务于诸曹之中的幕府人员都由将军自辟,地位高者由将军提名,皇帝任命。地方行政长官加将军号后,也照惯例开幕府,并把原存在于军事系统的幕府引进地方行政系统,成立了“理民”的行政幕府和“理戎”的军事幕府两套班子。这两套幕府班子服务于同一个人,使地方政府逐渐幕府化。

由上可知,汉代的幕府是战国时期将军幕府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幕府仍为将军所独擅,凡具有将军身份或头衔的都可开幕府,因而唐人颜师古就指出汉代的幕府“以军幕为义”;另一方面,汉代的将军不全是武官,不少是加了将军号的文官,所以他们的幕府名义上是军事幕府,其实完全变成了行政幕府,有的则两者并置,同时拥有两个幕府。这样战国时期仅存在于军事系统中为将帅服务的幕府,此时也用于治国理政,存在于行政系统之中有学者指出军事幕府与行政幕府“源流有别,性质各异”,认为北宋以前的幕府大都指的是军事幕府,而行政幕府是宋人“幕府”观念发生变化后将幕府含义扩大化后的产物

但毕竟幕府具有私人性、辅佐性特点,而汉代中央层面将军幕府的政府化和地方幕府政府化的过程,又造就了不少有军权、有地盘的实力派人物,所以东汉末年,当皇权式微、政局混乱之时,这些实力派人物遂拥兵自雄,割据一方,他们的幕府也承担起了军事和行政的双重职能,一方面为他们的征伐争战谋划决策,运筹于帷幄之中;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治理辖地,征税派赋,保障后勤。在这个过程中,幕府制度又有所变化,体现出新的特点。

自北朝起,统治者切实意识到幕府的强大所带来的威胁和负面影响,开始着意加强中央集权,收回各级长官特别是地方行政长官的用人自主权。中唐以后,节度使以地方军事将领兼统数州行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五代十国时期,其时政局混乱,武人干政,具有文韬武略的幕府人员很受欢迎和重视,他们参与机密,操弄权术,发动政变,一旦成功,便成为新朝的基本行政班底,其活跃程度不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到了宋代,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开府造成国家分裂、中央大权旁落的深刻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行政的幕府发展。不过,宋代幕府却与唐前期幕府一样,尽管有军事幕府之存在,但行政幕府已是明日黄花,不复存在了。自抑制行政幕府后,宋朝的幕府就以军事幕府为主。直到明清时期,行政幕府才卷土重来,可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

根据上述宋朝以前历代幕府制度的嬗变历程来看,幕府最先在军事系统出现,后来才被引进行政系统,由是而有军事幕府和行政幕府两种类型。二、明清幕府制度: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转向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然而,明清时期独特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环境,又决定了幕府是地方必不可少的一种非官僚行政组织。

首先,科举成为入仕正途,削弱了官员的行政能力和素质,迫使他们不得不依赖专业行政人才。于是只好开幕府,聘请擅长行政理财、熟悉法令则例的幕友来协助自己。

其次,地方官僚制度不健全,各级行政长官难以事事躬亲,须借助他人处理公务。

第三,吏弊严重,需要专人监督。可见,为了监督约束吏员,也有设幕府、聘幕友的必要。

第四,皇帝喜怒无常,大兴文字狱,使臣下无所适从,只能请人代为起草和处理自己的章奏文字。

当然,明清时期设置幕府、延请幕友的原因不止这些,但从上述分析看来,的确很有必要,刻不容缓。随着明代督抚逐渐发展为地方行政长官,明清幕府开始兴起,并流行于地方衙门,到清初则迅速普及开来,且日益制度化,最终构成有清一代地方行政的关键环节。

明清幕府制度的主要特点有:(1)幕友由幕主用隆重的礼仪、一定的脩金私人聘请,游离于官僚系统之外,不是公职人员。(2)幕主和幕友非行政隶属关系,彼此是朋友,平等相处,以礼相待。(3)幕友的地位得到国家承认。(4)幕府的职责是“佐官为治”。三、晚清幕府制度:回归与超越

明清时期是中国幕府制度发展史上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幕府极度繁荣,除了终清之世一直存在的明清幕府形态外,自清中叶以后,又有晚清幕府形态之出现。它的产生及兴盛有其深刻原因。

首先,由内忧外患所带来的变局,促使了晚清幕府的应运而生。

其次,各种各样人才的出现,提供了晚清幕府用人的便利条件。而晚清幕府也因之汇聚人才,成为天下才智之士流趋的中心。

再次,督抚势力的崛起,是晚清幕府得以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保证。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晚清幕府不仅进一步完善其制度特征,而且强化了其地方行政中枢的地位。

由此,晚清幕府初步形成自己的制度特征:(1)幕府人员剧增,幕僚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2)幕府规模扩大,职能增多;(3)幕府中设立了各种办事机构,使幕府政府化。

总之,晚清幕府是在发展变化中不断成熟完善的,具有以下特点:(1)幕府人员来源广泛,包括儒生、绅士、留学生、在职官员以及洋人等(2)宾僚一旦有军功劳绩,经幕主保荐,可受到奖叙,或获取一官半职,或超擢升迁。(3)由于幕主可以不停地制造功名和官阶,所以,幕主和已经出幕的宾僚之间因含带着私利私恩,而声气相通,交驰往来,慢慢地,便以幕府为纽带结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4)宾僚职官化,幕府政府化。命官入幕和幕府人员叙功得官,都使宾僚逐渐职官化。四、民国幕府制度:新瓶装旧酒

民国时期,幕府表现为秘书机构,更多地以秘书处、机要局、侍从室等名目出现。尽管花样百出,富有时代气息,但其为一人效劳的本质相同,换汤不换药。当然,单从名称上看,它已与以前的幕府机构有所差别,至少多出了那么一点现代性,所以,这里暂以民国幕府称之。

然而,为时不久,辛亥革命就推翻了帝制,迎来了共和,清末的幕府制度改革也寿终正寝,化为乌有。就此看来,围绕总统府的有关设置及其用人办法与以前的幕府制度相差无几,实际上是古代的幕府制度在新形势下的变异,即上文所称的民国幕府制度。

在清末时,袁世凯幕府就号称“霸府”曾广钧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曾氏是在袁总督直隶期间入幕的,可见清末时袁世凯幕府已被其幕僚称为霸府。到他接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他自然不甘心受到共和制度的约束,乃利用民国幕府制度改造其幕府,并进而驾轻就熟地玩弄起幕僚政治来。显然,袁世凯是把民国幕府恢复成中国古代幕府制度的老样子上去。这说明民国幕府是新瓶装旧酒,表面上看起来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其实仍是历史上的幕府制度。

综观它在民国时期的兴亡生灭情况,可以归结出下列特点:(1)民国幕府制度本是民主共和制度的产物,系民国官僚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当政者还缺乏尚公去私的意识,遂成为他们玩弄权术的工具。(2)幕僚大多受过新式教育,有留学生,也有洋人。他们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所打理的均以现代国家事务为主,涉及党、政、军诸方面。(3)幕僚的遴选以幕主的意志为转移,不受铨叙和考试制度的规范和制约。他们往往因幕主的礼遇,而忠心耿耿,尽职尽责。(4)幕僚虽然只以秘书、顾问、参谋一类的名义行事,没有显赫的官衔,十足的派头,但他们作为幕主的化身,可以染指一切要务,权力在有关机构和官僚之上。

晚清幕府制度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也就是说是由陷入窘境、危机深重的清中叶政局所造就的。它虽然是从明清幕府制度中分化出来的,但是,随着清王朝内忧外患的加剧,它的制度特征逐渐凸显,并日益成长为一种新的幕府形态,有别于明清幕府制度,而同传统幕府制度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晚清幕府制度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超越传统幕府制度的地方,但公务私办、为一人效劳的精神实质却一脉相承,应该说这与这近代以来的民主政治潮流是格格不入的。民国时期,幕府政治依然大行其道,是晚清幕府制度余响犹在的缘故,这说明一种政治制度的消亡并非戛然而止,消遁无形,而是余音缭绕,难以将息。第二章 晚清幕府的生成及演进历程

晚清幕府是在清王朝陷入困境、经世思潮复兴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幕府形态,具有经世的愿望和意识,在面对困局时总是能够因时而变,致力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明清幕府处理常规的、一成不变的琐碎行政事务不同。它发端于嘉道年间,确立于太平天国时期,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晚清幕府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逐渐完善其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又深刻影响着晚清政局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一、社会背景

晚清幕府是从明清幕府萌蘖而出的一种新的幕府形态,它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也就是说是由清王朝的衰落及随之而来的内忧外患所造成的。当时的嘉庆、道光两朝皇帝均是守成之主,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意识,无力解决这些时弊和时病。

外患就是来自西方的侵略。自15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掀起了一股寻求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其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自16世纪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殖民国家接踵而来,先后占据了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并开始在中国沿海通商。二、应时而生

清代已有明清幕府形态之存在,晚清幕府能够取代明清幕府成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多种原因促成的。首先,明清幕府积弊丛生,幕府人员声名狼藉,败坏政治风气,使得幕府制度亟须变革,晚清幕府遂应运而生。

其次,由于晚清官场的腐败,清政府无法应对频频发生的内忧外患,这也为晚清幕府的异军突起提供了契机。

第三,地方大员的求才、用才、养才为晚清幕府的兴盛创造了条件。这些新式人才后来也有不少走进地方大员幕府。

第四,督抚权力的扩张,促使晚清幕府不断完善。清代为防止重蹈历史覆辙,出现地方割据的后果,对地方大员严加防范。三、嬗变历程

晚清幕府是在清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窘境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一方面应对所面临的变局,影响晚清社会;另一方面又随着晚清社会的激变,经历了一个从发端、确立、完善到转制的嬗变历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