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流《电影编剧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20:16:5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汪流《电影编剧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汪流《电影编剧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前言 一剧之本

0.1 复习笔记

一、影视编剧

1.编剧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1)编剧既是对生活、形象和美的发现者,又是将这三者统一起来的创造者。(2)编剧通过其创造性劳动将生活变成艺术,把生活素材提炼、构思成为具有美学意义的银幕或屏幕形象。

2.影视编剧在整个影视剧艺术中的作用可用“无中生有”四个字来概括。

二、影视剧本

1.影视剧本的地位

影视剧本是影视剧的基础。

2.影视剧本具有基础地位的原因(1)巴拉兹说影视剧本能“独立地描绘出鲜明的生活图画”。

所谓“独立地”,是指它将适宜于体现在未来的银幕或屏幕上,是一种用独特的银幕或屏幕画面来构造形象的剧本。(2)影视剧本虽是文字的,但它能够向未来以导演为首的再创造者们提供出拍摄影视剧的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基础。(3)影视剧本决定了未来影视剧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艺术造诣的高低。

3.反对的观点(1)电影剧本只能是“未完成的草图、尚待执行的计划书或一部艺术作品的提纲”。

①声音的出现使电影剧本的艺术地位得到确认。

②一批文人参加到电影工作者队伍中,将一整套形象塑造的方法代入电影中,使电影摆脱一味摄制打闹喜剧的状况,走向对人物性格的描绘和刻画。

③随着人物关系的配置,需要事先将结构渐趋复杂的内容在纸面上做出详尽的设计,电影剧作从“草图”、“提纲”、“梗概”阶段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这种看法是缺乏电影发展观的直接表现。(2)电影更多的是和色彩、构图以及情绪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和句法或逻辑联系在一起,即电影存在着非语言表现的思想。

①认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坚持“导演中心论”,。

②编剧的任务仅仅是给导演提供一个故事梗概,或编写人物对话,这一切活动都必须被纳入导演的总体构思之中,服务于导演。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4.西方重视影视剧本的表现(1)西方某些电影艺术家承认在拍摄影片之前要写好电影剧本,伯格曼认为凡是有逻辑的影片构思,都离不开电影剧本这个“基础”。(2)西方有许多出色的编剧和大量优秀的电影剧本。

5.国内外对影视剧作的“基础”作用的肯定(1)我国影视界的众多知名人士主张:如要提高影视剧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影视剧本的质量。(2)国外一些著名电影理论家和电影艺术家都认可电影剧本的地位和作用。

①杜甫仁科的看法

a.“艺术电影是以文学,即电影剧作为基础的,因此,影片的高质量首先要以具有创作上真正的优秀的剧本为前提。”

b.他把电影剧本的作者称为“在纸上设计影片的总设计师”。

②黑泽明的看法“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我甚至认为,抓住一个好的剧本是导演艺术的第一步。”

0.2 课后习题详解

1.电影剧本是在电影发展的什么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答:电影剧本是随着声音在电影中的出现应运而生的。(1)在电影发展的幼年时期,电影剧本只是“未完成的草图、尚待执行的计划书或一部艺术作品的提纲”。(2)随着声音在电影中的出现,一批文人将一整套形象塑造的方法带到电影创作中来,使电影摆脱一味摄制打闹喜剧的状况,走向对人物性格的描绘和刻画。(3)声音的出现使电影人物关系的配置复杂化,需要事先在纸面上将结构复杂的内容设计出来,电影剧作从“草图”、“提纲”、“梗概”阶段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影剧本诞生。

2.为什么说电影剧本是电影创作的“基础”?

答:电影剧本是电影创作的“基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电影剧本能“独立地描绘出鲜明的生活图画”,它虽是文字的,但却适宜于体现在未来的银幕或屏幕上,能够充分地向未来以导演为首的再创造者们提供出拍摄影视剧的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基础”。影视剧本决定了未来影视剧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艺术造诣的高下。(2)声音的出现使电影剧作从“草图”、“提纲”、“梗概”阶段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影剧本自身艺术性的提高,使得影片的质量离不开电影剧本的质量,因此确立了其“基础”的地位。(3)虽然一部影视剧的主要创作者是影视剧本的作者和导演,一部影视剧的成败也往往取决于他们两个人的努力,然而“一个电影导演可能用一部很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糕的影片,但他绝对不可能用一部很糟糕的剧本拍出一部很好的影片。”所以,电影剧本是电影创作的基础。

3.苏联的杜甫仁科和日本的黑泽明是怎样论述电影剧本的“基础”作用的?

答:(1)苏联的杜甫仁科对电影剧本的基础作用的论述为:“艺术电影是以文学,即电影剧作为基础的,因此,影片的高质量首先要以具有创作上真正优秀的电影剧本为前提”。同时,他把电影剧本的作者称为“在纸上设计影片的总设计师”。(2)日本的黑泽明对电影剧本的“基础”作用的论述为:

①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将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无论拥有多么优秀的导演力量,也无论在导演时做了多大的努力,结果也无济于事。

②导演对剧本要尽一番努力,有人把这种努力和导演混为一谈,认为导演能够掩饰剧本的缺陷,那完全是一种错觉。

③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抓住一个好的剧本是导演艺术的第一步。”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杜甫仁科和黑泽明对电影剧本地位和作用的认可。因此,要提高影视剧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影视剧本的质量。

上编 造 型

第1章 影视剧本是叙事和造型的结合

1.1 复习笔记

一、写影视剧和写小说的异同

1.相同点(1)影视和小说相同,都要在一定的篇幅内叙述一个故事。(2)影视和小说都属于叙事艺术,或者叫做时间艺术。

2.不同点

在描写方法上不同,小说是用文字描写,而影视则是用具有视觉造型性的画面描写。

二、写影视剧和写话剧剧本的区别

1.影视剧要求运用造型动作和人物造型去刻画人物,需要在空间转换上享有自由。

1.戏剧在空间上受三堵墙的限制,时空转换并不自由,因此限制了空间的丰富多样,削弱了表现人物的环境手段的作用。

三、影视剧本的叙事和造型

1.影视剧本的叙事部分,包括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

2.影视剧本的造型部分指的是综合了画面的光影、色彩、构图以及镜头剪辑所造成的节奏和情节冲击力等。

3.光影、色彩、构图、镜头剪辑是影片导演必须考虑并要精心设计的诸种画面因素。作为一名电影编剧,不但要懂得构成画面诸种因素,而且要能够运用到写作中去。

四、影视剧的视觉造型性

1.含义

视觉造型性指的是电影剧作者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是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的。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优秀的电影编剧写的剧本都能够充分运用视觉造型性画面的语言。如“新小说”派的主将,电影女编剧玛格丽特·杜拉斯所写的电影剧本《广岛之恋》很具有视觉性。

五、剧本中包含的因素

1.对摄影技巧处理的要求;

2.对画面构图的要求;

3.对画面造型的要求;

4.对导演的提示;

5.对色彩的要求;

6.对音乐的要求;

7.对演员的提示。

六、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

1.含义

用画面设计去写影视剧本,在西方被称作为“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其含义是指:编剧应当在构思剧本形象时就考虑到摄影机,即从摄影机镜头中看到未来的图像。

2.特点(1)剧作者在构思时已经考虑到景别和构图的变化,如美国影片《金色池塘》中老教授诺曼摘草莓的段落。(2)剧作者对生活中光影变化的观察和捕捉,别出心裁地将其运用到剧本中去。

3.作用意义(1)决定了凡是能进入电影剧作中的素材必须是运动性的造型素材。(2)确立了一个电影剧作的原则,使得银幕的造型表现成为电影剧作者在用文字表现时最重要的思考形式。

1.2 课后习题详解

1.请将电影和小说、戏剧做比较,说明电影属于“视觉造型性”的艺术。

答:(1)电影和小说、戏剧的相同点:

影视和小说、戏剧一样,都要在一定的篇幅内叙述一个故事,小说在书本里叙述,戏剧在舞台上叙述,而影视是在银幕上或屏幕上叙述,它们都属于叙事艺术,或者叫做时间艺术。(2)电影和小说、戏剧的不同点:

三者的表现方式很不一样:小说是用文字描写,戏剧是用对话,而影视则是用具有视觉造型性的画面。

①小说中的夹叙夹议手法,或是夸张的、带比喻性的描写,在电影中是不适用的,因为它们和电影的视觉造型性相抵触。

②戏剧家主要通过性格语言,即通过富有性格特征的语言(对话)去塑造人物形象,影视中的人物语言虽然也要求性格化,但更要求运用造型动作和人物造型去刻画人物。

③戏剧受三堵墙的限制在时空转换上不自由,人物只能在很小的场景中活动,限制了空间的丰富性,削弱了表现人物的环境手段。影视的视觉造型在空间转换上享有极大的自由,它突破舞台的有限空间,把人物外延到广阔的空间中去,丰富了影视的生活画面。

④电影充分调动具有视觉造型性的画面语言,属于”视觉造型性“的艺术。

2.所谓视觉造型性的画面语言,包含哪些方面?

答:所谓视觉造型性,指的是电影剧作者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视觉造型性的画面语言主要综合了画面的光影、色彩、构图以及镜头剪辑所造成的节奏和情节冲击力等。(1)摄影机可以通过多角度、多景别、多位移、多空间、多时态的造型形式,使人物和环境得到不同寻常的、富于动作性的感染力的揭示,以造成电影独具的艺术魅力。(2)剧作者在构思时就已考虑景别和构图的变化,同时将对生活中光影变化的观察运用到剧作中。

3.如何正确对待画面的造型功能和叙事功能?

答:对待画面的造型功能和叙事功能的正确态度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偏废。(1)一切叙事艺术都以人为描写对象,剧作者不能脱离人物命运而专门去追求造型,也只有在描写人的活动时,剧作者才去调动造型手段。只强调画面的造型功能而忽略画面的叙事功能,必然会导致造型失去意义。(2)西班牙籍电影摄影师奈·阿尔芒不主张用画面“美”去妨碍剧情的发展,而是主张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叫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电影摄影流派。认为摄影应当从属于角色的感情和心理状态,创造性的画面应对叙述故事起重要作用,而不应当让观众觉察出摄影机和摄影师的作用,摄影的创作应该寓有形于无形之中。(3)电影是叙事性和造型性相结合的一门艺术,是一门用镜头(或造型画面)讲故事的艺术,离开造型不行,离开故事也不行,应该同时在两个方面同时下功夫。

第2章 影视剧本是画面和声音的结合

2.1 复习笔记

一、声音与画面的主次关系

1.法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声画不分主要和次要,电影就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

2.英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欧纳斯特·林格伦在他所著的《论电影艺术》中认为眼睛是人的理解力的主要工具,耳朵是次要的。

3.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的精神》一书中强调视觉空间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和声音联系在一起的,当两者结合起来时,才能给人以完整的真实感。

二、默片到有声片的发展过程(一)默片

1.时间

电影诞生于1895年,一直到1927年电影才开口说话,中间相隔了32年,现在把这一段时期的影片叫做“默片”。

2.特点(1)能够单纯依靠画面来叙述清楚一个故事,甚至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如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拍摄的默片,以及它所取得的剧场效果,“默片”被称为“伟大的哑巴”。(2)默片时期通过视觉形象创造出音响幻觉的手法

①通过反映镜头来表现声音。如一幢楼房坍塌,紧接一个带有惊恐表情、双手掩耳的人的镜头,则可产生出楼房坍塌时发出巨响的幻觉。

②通过特写镜头,吸引观众注意力,并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我们给一个打电话的人以特写镜头,他时而注意听对方讲话,时而哈哈大笑,观众便能够理解这个人接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电话。

③用多次曝光等手法,创造出一种与画面配合的旋律感。如杜甫仁科拍摄的《兵工厂》,用滚落的手风琴潜在的音响,衬托出火车脱轨时的画面。(二)有声片

1.产生标志(1)1927年10月23日,美国生产出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使单纯依靠画面来表情达意的影片,变成了声画结合的艺术。(2)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拍摄于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比西方晚了四年。

2.代表人物——卓别林(1)从默片到有声片创作过程

①l930年他拍摄的《城市之光》中只有音乐(没有对白和音响)。

②1935年他拍摄的《摩登时代》中有了音乐和音响,但人物仍然不开口说话。

③l940年他拍出有对白的影片《大独裁者》,里面有理发师长达六分钟、脍炙人口的讲话。(2)主要观点

卓别林并不反对声音,但是,他认为必须寻找到与默片中已经创造出的形象(流浪汉)相适应的音画结合体。

三、影视中声音的三元素

影视中的声音包括人声、音响和音乐。(一)人声

1.含义

人声主要是指人物语言。除了人物语言以外,还有喘息声、呼吸声,以及群众场合中的嘈杂人声、交谈声等等。

2.作用

有助于创作出真实环境中的气氛。(二)音响

1.含义

音响在整个电影声音中是占比重最大的一个,约占声音总和的三分之二。比如火车的汽笛声把你带进候车室,上课的铃声使你感觉到已置身于教室之中。

2.特征(1)音响能充分展示环境空间。(2)音响能衬托人物的思绪。如《偷自行车的人》中,导演用从足球场中传出来的加油声和欢呼声来衬托安东想偷又不敢偷的内心激烈斗争。(三)音乐

1.含义

音乐是最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表现节奏的艺术形式。电影音乐是电影在叙述故事、表现情绪、完成影片节奏等方面的有力手段。

2.电影音乐分类(1)故事空间内的音乐,又称画面音乐或写实性的音乐。

①含义:是指影片中的人物所演唱、演奏或播放的音乐。

②作用:这类电影音乐,多见于以音乐为题材的影片中,用以展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内心情感。

③代表作品:如在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莫扎特》中,莫扎特弹奏他自己谱写的钢琴曲,展示出他的才华横溢和少年气盛。(2)画面空间外的音乐,又称表现性音乐或假定性音乐。

①含义:这类音乐不是画面中的人物发出的,属于画面外的音乐。

②作用:应用的范围甚广,既可展示环境,烘托气氛,又可抒发人物感情,表述创作者的主观评价,甚至还可以制造悬念,表现各种情绪效果。

③代表作品:美国影片《鸽子号》中,画外音乐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对急切相见的盼望,以及重逢时的喜悦心情。

四、音乐与剧情的关系

音乐和剧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表现

一部影片的音乐由一首主题曲构成(它可能是画面音乐,也可能是画面外音乐),贯穿影片始终,反复出现,用以烘托思绪、构成回忆、揭示含义、表现人物的命运,甚至起到结构全剧的作用。(二)代表作品

美国早期影片《魂断蓝桥》中的主题音乐《一路平安》,首次出现在烛光俱乐部里,以后每当男女主人公生离死别之时都重新响起,既起到了烘托思想感情的作用,又加深了老军人回忆的哀婉动人的情调,还起到了联结全片的作用。(三)形式分类

1.于无声处寻有声

即通过声音去表现寂静。如影片《邻居》中有一场戏,原设计用闹钟的嗒嗒声去衬托夜间的宁静,后来改为在两人的悄悄话之间,夹杂以翻身时床架发出的嘎吱声。不只显示出夜深人静的环境,同时也渲染了喜队长简陋的居住条件。

2.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影片《奇遇》中,当女主人公克劳迪亚发现她的男友和一个妓女鬼混在一起时,影片没有任何声音,空气似乎凝固了起来一样,表现出女主人公此时此刻受到意外打击的悲痛心境。

五、声画之间的关系

声音的三个组成部分(对白、音响和音乐)不是简单地相加。它们合在一起,相互交织,相互补充,成为一个艺术整体时,才有意义。电影艺术创作者必须具备将这三者组合起来的本领,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一)声画合一

1.含义

声画合一,又可叫做“声画同步”或“写实声”。是指画面中的形象和它所发出来的声音同时出现,又同时消失,两者互相吻合,所以又可以叫做“声画同步”。

2.例证

比如画面中是关门的动作,声带上同时发出“吱呀”的声音。又如画面中是一头狗朝天狂吠,声带上同时发出“汪汪”的声音。

3.作用

声画合一的作用是加强画面的逼真性和可信性,使银幕或屏幕上所展示的一切显得有声有色、自然真实,能提高视觉形象的感染力。(二)声画分立

1.含义“声画分立”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互相离异;或者说,观众听到的声音和观众所看到的画面不一致,所以叫“声画分立”。总是以声音和发声物体不在同一画面内,声音用画外音的方式出现。

2.声画分立的生活依据

符合事物的“秩序首先”(1)人感知客观事物,并不总是同时既感受到形象又感受到声音,而往往是视听不一致。音响与形象的自由联合以及在某种情况之下把一件事物的声音和另一件事物的形象配在一起,不仅能更逼真地表现生活,而且能使音响和形象不是简单地互相重叠。。(2)人的耳朵和眼睛,在生理上不能完全相同。通过耳朵的选择性,外界的声音有的变得清晰可闻,有的声音微弱,有的完全被排斥。出现客观的声音不等于感觉到的声音的现象,成为电影“音画分立”的依据。如在美国影片《回首当年》中,一对恋人在课堂上,教员正在讲课。当他们眉目传情时,教员的讲课声消失了,而当他们不再互相看望时,教员的讲课声重新出现。

3.作用(1)声画分立的意义在于声音和画面摆脱了相互的制约,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和统一的结合。(2)声画分立以分离的形式,加强了声音同画面形像的内在联系,使之更加富于感染力,从而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

4.声画分立三种形式(1)反应镜头

①两个人谈话时,插入听话人的反应镜头,用以描绘他的表情变化。

②声画离异,从形式上看来似乎远了,实质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加强了,从而使画面产生出新的艺术力量。(2)用声音代替形象

利用人们对形象的记忆,以达到用声音代替形象的技巧。例如,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在足球场上观看球赛的经验。因此,当我们在新现实主义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看到画面上是主人公里奇想偷自行车又怕被人发现,还听到的声音则是从足球场上传来的“加油”声和欢呼声的情况时,观众凭借这个欢呼声,不仅脑海里会出现足球场上热气腾腾的景象,而且还会将这一景象与里奇的孤立无援对比起来,对他产生无限的同情。(3)影视艺术不但能把人的思维活动变为视觉形象,而且可以用声音来表达人物的回忆或幻觉。例如,在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拍摄的影片《精神变态者》中,银行女出纳员玛丽利欲熏心,把为顾客代存的四万美元巨款窃为已有。在潜逃的途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是她驾驶轿车,声音则是她不时地想起当时的情景,用声音充分表现了玛丽此时此刻的回忆和幻觉。(三)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它们各自以其内在节奏独立发展,分头并进,最终而又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说明着同一含义。

六、声画合一、声画分立和声画对位三者的区别

1.区别的表现(1)声画合一和声画分立是指它们的结合形式;而声画对位是指它们的相互作用。(2)声画分立常常具有对位的性质,因为声音和画面在分立之后,又要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结合起来。

2.不能把“声画分立”和“声画对位”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例如,画面是一个正在听别人说话的脸,声音是另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如果只是想表现一个人在听,一个人在说,那么,尽管声画是分离的,但仍然没有对位的关系。

3.对位不仅仅是发生在声画分立中,有时也可以发生在声画合一中.比如,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及内容都非常慈善甜蜜,然而脸上却是一副伪善的笑容。此时,说话声和表情是相悖的。

4.声画对位的艺术效果(1)对比

在新现实主义影片《德意志零年》中,导演罗西里尼把战后前纳粹总理府的断垣残壁的画面和战前希特勒向人民许愿,要给大家幸福、安宁生活的画外音对照起来,愈益分明地揭示出希特勒欺骗百姓的真面目,具有极强的讽刺性。(2)象征

影片《太阳仍将升起》中一位参加抵抗运动的神甫被德国人判处了死刑。走向刑场时神甫开始做祈祷,镜头始终是神甫的特写,周围的群众始终只有两三个面孔进入镜头低声地应答着:“为我们祈祷。”但是神甫愈往前走,应答的声音愈变愈响。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两三个人,但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却以逼人之势逐渐增强。(3)隐喻(类比)

在德·西卡导演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米兰奇迹》里有一个场面:两个资本家为买卖一块土地在讨价还价,最后争吵声变成了犬吠声。导演将争吵声类比成犬吠声,暗示了这两个资本家贪婪成性,就如两条争抢肉骨头的狗。

七、速剪艺术(一)含义

创作人员在剪辑一部影片的时候,不像过去传统的做法依靠画面来剪辑,而是依靠声音的节奏来制作。(二)内容

包括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

1.从艺术方面来说,它要求画面拍摄得非常优美,要求摄影师的职能接近画争豢的职能。(1)要求摄影师特别注重画面的光线、色彩和构图。(2)多用特写和近景,纵深镜头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3)演员的服装和化妆都很讲究。(4)外景在这种影片里也显得特别重要,常把自然景象的变化作为拍摄对象。(5)在拍摄风格上主张具有象征性。

2.从技术方面来说,速剪艺术运用的都是最新技术,如电脑绘画、动画卡通、蓝幕合成等等。它讲求高、精、尖,追求艺术的高质量。因此,它的制作成本也相当昂贵。

3.速剪艺术与音乐电视片的相似性(1)相同点

①依靠声音的节奏来剪辑。

②画面拍摄讲究,具有象征意义。

③使用新技术,达到豪华型的质量。(2)不同点

一个是速剪艺术片,一个是音乐电视片。

2.2 课后习题详解

1.你认为,电影中的声音和画面哪一个更为重要?

答: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声音和画面都非常重要。(1)声音和画面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自有声电影诞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法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不要分什么主要和次要,电影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但有更多的电影工作者却认为,电影应是一门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艺术,如英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欧纳斯特·林格伦、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等都持这一观点。(2)画面在电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影自诞生起就依赖于画面,从1895年电影诞生到1927年声音进入电影,整整32年的时间,电影不仅能够依靠画面讲述清楚一个故事,而且能够表情达意,甚至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对于电影来说,画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声音在电影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影中声音的各种组成部分交叉出现,并与画面配合,能够凝结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和谐而又复杂的完整的银幕形象,有些影片侧重于对话,依靠出色的对白依然能够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如意大利影片《木屐树》,甚至有些影片排除画面,仅仅依靠声音也成为了经典之作,例如著名导演德雷克·贾曼的《蓝》。(4)声音和画面在电影中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视觉空间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和声音联系在一起的,也只有当两者结合起来时,才能给人以完整的真实感,电影编剧在重视电影的视觉造型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对声音的描写,要善于在剧作中把两者结合起来。

2.有声电影诞生于哪一年?第一部有声片产生于哪一个国家,叫什么名字?初期的有声电影遭到哪些人的反对,为什么?

答:(1)有声电影诞生于1927年。(2)第一部有声片产生于美国。(3)第一部有声片的名字为《爵士歌王》。(4)初期的有声电影遭到了爱森斯坦、卓别林等人的反对,主要原因有:

①声音的出现使初期的有声电影不仅依赖对白去表情达意,并且在各方面均受到戏剧的影响,仿效戏剧:表演上戏剧化和程式化,主张在摄影棚内搭景拍戏,在照明上追求戏剧光效,把剧作建立在“冲突律”的基础之上的编剧方式等等,使电影变成“戏剧式电影”,丧失了运用造型画面叙事的功能。

②早期的有声片滥用对白,并没有将声音和画面(包括人物动作)当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而是将两者简单地相加,爱森斯坦和卓别林拒绝的不是电影声音,他们拒绝的是滥用声音,拒绝的是把声音和画面简单相加的那种并非是一个完整艺术形象的做法。

3.电影中的声音包括哪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电影中的声音包括的三个方面为:人声、音响和音乐。

①人声主要指人物语言,此外还有喘息声、呼吸声,以及群众场合中的嘈杂人声、交谈声等等,巧妙运用各种人声有助于创造出真实环境中的气氛。

②音响在整个电影声音中占有比重最大,具有多方面的艺术功能。

③音乐可以成为电影在叙述故事、表现情绪、完成影片节奏等方面的有力手段,分为两大类:一是故事空间内的音乐,又称画面音乐或写实性的音乐,二是画面空间外的音乐,又称表现性音乐或假定性音乐。(2)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声音的三个组成部分对白、音响和音乐不是简单地相加。它们合在一起,相互交织,相互补充,成为一个艺术整体时,才有意义。电影艺术创作者必须具备将这三者组合起来的本领,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4.音响在整个电影声音中占有多大比重?它能起到哪些作用?

答:(1)音响在整个电影声音中所占的比重:

音响在整个电影声音中是占比重最大的一个,一般来说,它约占声音总和的三分之二。(2)音响在电影中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有:

①音响能够显示环境真实,创作者往往利用观众的听觉经验,选择具有特征性的音响来充分展示不同的环境空间。

②音响能够衬托人物的思绪,例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著名影片《偷自行车的人》通过足球场中传来的欢呼声来衬托主人公安东想偷车又不敢偷的内心激烈斗争。

③有时声响能收到和对白相同的表现思想的效果,成为影片的一个剧作元素,例如中国影片《邻居》开篇,在一切还未登场之间,通过各种喧闹的声音将影片房子问题的主题摆在观众面前。

5.电影音乐基本上可以分成哪两类?它们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答:(1)电影音乐基本上可以分成如下两类:

①故事空间内的音乐,又称画面音乐或写实性的音乐。具体来说,是指影片中的人物所演唱、演奏或播放的音乐。

②画面空间外的音乐,又称表现性音乐或假定性音乐。具体来说,这类音乐不是画面中的人物发出的,而属于画面外的音乐。(2)两类电影音乐所起的作用有:

①故事空间内的音乐最多见于以音乐为题材的影片中,用以展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内心情感,但并非只出现于以音乐为题材的影片中,凡画面中的人物发出的音乐声均属此类。

②画面空间外的音乐应用范围甚广,既可展示环境,烘托气氛,又可抒发人物感情,表述创作者的主观评价,甚至还可以制造悬念,表现各种情绪效果,虽然它所应用的范围各异,却又出现在几乎每一部影片之中。

6.有人认为,电影音乐的使用属于音乐家或导演的事,编剧可以不管。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答:认为电影音乐的使用属于音乐家或导演的事,编剧可以不管的看法是不正确的。(1)一名好的电影编剧不仅应当懂得音乐,还应善于把音乐作为一个剧作元素运用到剧作中去。例如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在电影剧本《广岛之恋》中,在描写法国女演员和日本建筑师做爱时,用“弗斯科的音乐伴随着这种几乎令人窒息的拥抱”这句话去提示导演,因为她觉得只有这样的音乐最适宜于表现这种特定的情景。(2)在以音乐家的故事为题材的影片中,音乐与剧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编剧若是不懂或不重视音乐就难以下笔。例如,在美国影片《莫扎特》中,莫扎特的音乐不仅是剧情的陪衬,并且始终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成为剧作的主要手段。(3)在其他题材的影片中,音乐同样可以起到剧作作用,成为剧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例如英国影片《苔丝姑娘》中的音乐起着“闪回”的作用,苏联著名影片《两个人的车站》中手风琴声起到了推动剧情的作用。(4)音乐可抒发人物感情,烘托环境,制造悬念,表现各种情绪效果,甚至表达编剧的主观评价等等,所以,电影编剧应当重视电影音乐的剧作作用,充分地使用它,为自己所撰写的电影剧本服务。

7.为什么要提出“声画分立”的原则,它的依据是什么?

答:(1)提出“声画分立”原则的原因:

声画合一只能告诉观众他们已经知道了的东西,对于增强电影形象无所裨益,又是甚至还会走向自然主义的模仿,在影视剧作中,更重要的是通过“声画分立”来调动声音这一元素,增强电影表现力。(2)声画分立的依据主要是生活依据,即符合事物的秩序。

①“声画分立”的依据,来源于现实中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在生活里,往往会出现客观的声音不等于感觉到的声音的现象,而如果电影剧作者让画面去表现客观部分,而让声音去表现主观部分,则会出现“音画分立”,达到刻画人物心理的目的。

②“声画分立”的依据,还来源于人们的感觉过程。

在现实生活里,音响和形象并不总是同时出现的,人们或是先听到音响,或是先看到形象,如果电影剧作者掌握这种感觉过程,就会让音响和形象互相补充,不仅能增强电影的表现力,更能逼真地表现生活的形态。

8.什么叫“速剪艺术”?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1)“速剪艺术”是指:在现代的西方电影中,出现了一种艺术倾向,创作人员在剪辑一部影片的时候,不像过去传统的做法那样,主要依靠画面,而是依靠声音的节奏。使得电影声音在影片里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画面的变化显得非常简明、快速。这就是所谓的“速剪艺术”。(2)“速剪艺术”的特点主要是对画面的要求非常高,包含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

①从艺术方面来说,它要求画面拍摄得非常优美,要求摄影师的职能接近画家的职能,要求摄影师特别注重画面的光线、色彩和构图,多用特写、近景和纵深镜头;要求演员的服装和化妆都很讲究;外景显得特别重要,常常把自然景象的变化作为拍摄对象,在拍摄风格上主张具有象征性。

②从技术方面来说,速剪艺术运用的都是电脑绘画、动画卡通、蓝幕合成等最新技术,讲求高、精、尖,追求艺术的高质量,达到豪华型,制作成本相当昂贵。

第3章 影视剧本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3.1 复习笔记

一、影视是时、空结合的艺术

1.影视是一种在空间里展开的艺术,绘画只能表现物体运动的某一瞬间。

2.诗或文学是一种在时间上展开的艺术。它的长处在于能表现事物运动的过程,弱点在于它缺乏具象,它只是以形象性的语言做桥梁,具象的形成最后还要靠读者自己去完成。所以,有人把文学称为间接的、二度体验的艺术。

3.影视是时、空结合的艺术,它既具有时间艺术的特点,又具有空间艺术的特点。以镜头画面去构成银幕形象,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具有视觉形象的确定性;又以运动的画面去表现事件的过程,按照时问的推移,把情节和事件逐渐展示出来。

二、影视的新时空(一)含义

影视可以和客观世界的成像一致,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体。然而,影视中出现的时空又并非是现实时空的照录。或者说,影视的时空不等于现实时空。我们把影视中的时空叫做影视的新时空。(二)表现

影视中出现的时空去和现实时空做比较,影视时空不是把现实时空压缩了,就是把现实时空拉长了。

1.压缩(1)例证

影视要表现一个人从北京驾车去天津只需要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这种压缩的手法就是“省略原则”。(2)作用

时间的压缩,意味着艺术的取舍原则,扩大了影视剧的表现容量。

2.延长(1)含义

当需要突出、夸张、强调、渲染某一事物或某一种思绪时使用延长时空的手法。(2)分类

①高速摄影

a.含义

高速摄影,又可以叫做“时间的特写”,因为它放大了肘问,能捕捉到时间的每一瞬间,起到突出和加强的作用。

b.代表作品

例如在美国影片《谢尔特·乌克》中,当女主人公得知自己受到核辐射的伤害而致癌时,与她的情人告别。离开时,影片用高速摄影拍摄她的小车缓缓启动,慢慢开走。渲染了这对情人难以割舍的生离死别的思绪,使观众对女主人公的遭遇感受更深。

②多方位、多视点、多景别拍摄后剪辑

a.代表作品

最突出的例子便是苏联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拍摄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的一个段落“敖德萨阶梯”中包括的四部分:

第一,反动军队突然屠杀人民,群众逃跑。

第二,母亲和儿子。

第三,婴儿车沿台阶滑下,高速摄影和快速剪接把剧情推到高潮。

第四,舰队开炮还击,三个石狮的不同形象,从睡狮到怒吼。

b.作用

当生活中的时间在银幕上被延长和扩展的时候,观众是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这是因为影片延长一个动作的时间,意味着电影艺术家要加强这个动作,使之成为最紧张和最重要的时刻。

3.电影具有和实际生活时间同步的能力

一部美国西部影片《正午》故事时间和放映时间是等同的。它采用戏剧的“三一律”,把发生在上午10点到12点的故事,拍摄成为放映时间差不多也是两个小时的影片。

三、怎样造成影视的新时空(一)造成电影时空的手法

1.光影的变化

一个人伏案工作,第一个镜头,阳光照在他工作室的西墙上,第二个镜头,阳光照在他工作室的东墙上。这就意味着他工作了一个白天。

2.季节的变化

美国影片《魂断蓝桥》中,芭蕾舞女演员为生活所迫,沦为妓女,为了表现她在凄风苦雨中挣扎了整整一年,影片把春雨、秋雾、冬雪几个镜头用光学技巧剪接在一起。

3.景色的变化,服饰的更换

美国经典影片《公民凯恩》中,表现凯恩和他的妻子爱米丽的感情变化,运用同一场景——共进早餐,影片把九年时间压缩为六组镜头,而放映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分钟。

4.用更迭地名的方式来表现时间

美国影片《一曲难忘》中,写波兰著名钢琴大师肖邦在离开小说家乔治·桑之后,为了反对沙皇的统治,拖着病体去作环球演出,这时画面是肖邦弹奏歌颂祖国的《波兰舞曲》,穿插进来的镜头是不断更迭地名的招贴宣传厂告,以表现他历时数月、行程10万里的演出。(二)影片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1.时间的体现离不开空间。

2.影片中的空间表现离不开时间。

3.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依存,彼此渗透。时间随着空间的变化流动,空间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变化。这也就是所谓的时间艺术空间化,空间艺术时间化。(三)时空之间相互表现的方法

1.时间距离法(1)含义

在剧作中,经常被运用在两条故事线索的平行发展中,交叉出现,既可以省略掉这两条故事线索中的带过程性的东西,又可以造成时间感。(2)代表作品

美国影片《克莱默夫妇》中开头有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索:一条是妻子乔安娜收拾东西,等候丈夫回来,在向他交代后要离家出走;另一条是丈夫泰德在广告公司里和上司聊天,上司向他透露将被升级。这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索在剧本中交叉出现,省略掉这一故事线中带过程性的东西,可以造成时间感。

2.空间画面表现时间

美国影片《为戴茜小姐开车》开端段落的时间是从戴茜小姐出门开始,一直到车子出事后,人们用吊车将滑入坡下的汽车吊出为止。由于时间是看不见的、触摸不到的,但空间是可以感觉到的,因此,影片以空间的更迭和物体的变化来表现这段时间的。(四)时空结构的变化形成的不同电影样式

1.时空顺序式结构(1)含义

时空顺序式结构就是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向前推进的一种结构样式。(2)分类

①戏剧式结构

戏剧式结构的影片按照冲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来完成。往往要按照现实生活中冲突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去进行结构。如《祝福》、《林家铺子》、《从奴隶到将军》等都是。

②有些散文电影也属于时空顺序式结构。这些影片注重于如实地反映出生活的原来形态和生活的流程,在时空上也是顺序式的,如我国影片《城南旧事》、《红衣少女》,日本影片《远山的呼唤》,美国影片《金色池塘》,英国影片《十字小溪》等。

2.时空交错式结构(1)含义

时空交错式结构是把故事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相互穿插起来结构成的一种影片,它往往是为了深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2)代表作品

中国影片《天云山传奇》,其中大部分篇幅是以主人公宋薇的回忆来表现的。法国影片《广岛之恋》其中大部分篇幅是以女主人公法国女演员的回忆来表现的,把历史和现实对照起来。

四、电影时间的三个含义(一)放映时间

一般为100分钟到120分钟。(二)表现时间

即影片故事的时间长度。

在一些时空交错式结构的影片里,往往有两个时间,一是现实时间,一是回忆或梦幻的时间。如在中国影片《天云山传奇》中,现实时间是1978年;而穿插进来的她的回忆部分,则要从1957年开始,即她和罗群在天云山相识、相爱,然后出于政治上的虚荣心,她又和罗群“划清界限”等等。(三)观众的心理感受时间。

心理感受时间在不同层次的观众中,其时间的长度是不等的。影片不应使观众感到拖沓和冗长。

五、电影时空观念的变化(一)电影时空观念变化的过程

1.卢米埃尔——记录性电影时空阶段

早先的电影只是如实地记录一段现实生活场面和事件的全貌,因此映现在银幕上的这段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未加任何删节和选择,和现实中的时空相同。如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早期影片《婴儿喝汤》、《火车进站》。

2.梅里爱——舞台式的电影时空阶段

法国电影艺术家梅里爱发现和创造了“停机再拍”的省略原则。在段与段之间由于出现停顿和再接,因此产生了时空的转换,改变了现实时空的原貌。这和舞台剧换幕所造成的时空处理非常相似。

3.格里菲斯——电影的新时空阶段

美国电影艺术大师格里菲斯把每段戏中的事件和动作再加以分解,并在布景前换取不同的方位拍摄,或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以造成空间运动超出舞台范围的印象,形成电影自由处理时空的转换原则。

4.伯格曼——心理时空阶段

20世纪50年代,瑞典的电影艺术大师伯格曼在影片《野草莓》里,运用时空交错的方式着意表现人物的内在心理,他把现实与梦幻并列起来加以表现,创造了电影的心理时空。之后,西方出现了一大批比较成熟的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的心理时空影片,如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八部半》,法国导演阿仑·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二)电影时空观念演得出的结论

1.电影从早期的记录性时空发展到电影的新时空,可以说明这样一点:即电影新时空的出现,和事件与动作的分解和再组织,也就是蒙太奇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

2.电影的心理时空,使电影的表现力突破了外部叙事的功能,进入人的精神、情绪、潜意识思维活动的领域。心理时间的不确定性,造成时间的延伸和压缩,可以把人物瞬间的思维活动加以突出、强调和渲染,增强影片抒发感情、表现意识、渲染情绪、烘托气氛、创造意境。

3.2 课后习题详解

1.你能证明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艺术吗?

答: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证明:(1)电影是“诗”与“画”的结合。德国文艺批评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将艺术分成“诗”与“画”两大类:

①绘画是在空间中展开的艺术,画家往往抓去生活中的瞬间,将空间场景的全貌表现出来,但却无法表现空间形象的时间流程。

②诗或者说文学是一种在时间上展开的艺术,按照时间的推移叙述故事,把情节和事件逐点写出,然而在每个点上的具体形象要由读者自己去想象构成,读者接受文学形象,要靠语言文字的时间积累,诗或文学是时间中展开的艺术。(2)电影兼具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长处

影视以镜头画面去构成银幕形象,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具有视觉形象的确定性;同时,影视又以运动的画面去表现事件的过程,按照时间的推移,把情节和事件逐渐展示出来,有利于观众的理解与接受。(3)电影可以实现时间、空间的变换

在银幕上,不但可以通过画面表现出可见的场景,而且通过画面的运动可以表现出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影视艺术家不仅可以依靠时空的元素,让人物活动在时间的进程之中,而且可以依靠造型的表现力,把情节线上的每一个空间画面具体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将文学从时间的发展中去描写生活的能力和绘画从空间去展现生活的能力结合起来,成为一门时空结合的艺术。

2.电影中的时空与现实生活中的时空是否相同?它呈现出哪几种状态?

答:(1)电影中的时空和现实生活中的时空不相同。

影视中出现的时空并非是现实时空的照录,影视的时空不等于现实时空,我们往往把影视中的时空叫做影视的新时空。(2)电影中的时空呈现出压缩和延长两种状态。

①时空压缩

现实时空在电影中被压缩的情况经常发生,运用的是“省略原则”。现实时间在影视剧中往往被压缩和集中,银幕上表现一个事件的时间往往短于这一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时间,时间的压缩,意味着艺术的取舍原则,扩大了影片的表现容量。如从北京开车去天津,实际时间需要一个多小时,但在电影里只消用几个切换的镜头,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能表现出来。

②时空延长

现实时间在影片中被拉长或延伸的的手法并不经常运用,只有当需要突出、跨站、强调、渲染某一事物或某一种思绪时才被运用,主要通过高速摄影和多方位、多视点、多景别地拍摄同一事物,再加以剪辑两种手法来实现。

3.有没有这样的影片,它的故事时间和放映时间是相等的呢?或者说,电影中的时空和现实时空是同步的呢?

答: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可以做到故事时间和放映时间相等,因为利用电影拍摄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一定会打乱时间同步。美国西部片《正午》曾试图追求故事时间和反映时间的同步,采用戏剧的“三一律”,把发生在上午10点到12点的故事拍摄成反映时间差不多也是两个小时的影片,但最终仍是失败的,其原因如下:(1)尽管该电影每秒钟24个画格的连续运动是和实际时间同步的,采取连续拍摄,或者不用快拍、慢拍和定格,使反映时间和实际时间等同,但强求电影时间和生活时间等同没有意义,电影中的时间似乎总是随着人物的心理或表现内容的需要被压缩或拉长,它总是需要破坏生活时空的连续性,运用蒙太奇的穿插去延长或缩短实际时间。(2)只要破坏时空的连续,使用了镜头的穿插,就会延长或缩短实际时间,造成电影时间和现实时间的不同步。

因此,虽然影片《正午》力求与现实时间同步,最终还是未能完全做到。

4.影片怎样造成电影的新时空?

答:影片造成电影的新时空的手法多种多样,具体表现为:(1)光影的变化

一个人伏案工作,第一个镜头,阳光照在他工作室的西墙上,第二个镜头,阳光照在他工作室的东墙上,这就意味着他工作了一个白天。(2)季节的变化

美国影片《魂断蓝桥》把春雨、秋雾、冬雪几个镜头用光学技巧剪接在一起,表现芭蕾舞女演员在凄风苦雨中挣扎了整整一年。(3)景色的变化,服饰的更换

美国经典影片《公民凯恩》通过六次进早餐的景色变化,服饰更换,表现九年中凯恩夫妇关系的变化。(4)用更迭地名的方式来表现时间

美国影片《一曲难忘》用不断更迭地名的招贴宣传厂告的穿插镜头,表现人物历时数月、行程10万里的演出。(5)最根本的手法是时间和空间的交织

让时间随着空间的变化而流动,空间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变化,在电影里,时间的体现离不开空间,空间的表现也离不开时间,就连表现时间的长短,也离不开空间的变化。因此,电影剧作家无论是组织一场戏、一段戏或整个剧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必须具备电影的时空结构意识。

5.就整部影片而言,因时空结构的变化而造成的电影的不同样式,基本上可以分成哪两大类?

答:因时空结构而造成的电影的不同样式基本上可以分为“时空顺序式结构”和“时空交错式结构”两大类。(1)所谓“时空顺序式结构”,就是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向前推进的一种结构样式,主要有两种影片类型:

①“戏剧式结构”的影片

这种影片按照冲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来完成,因此,它也往往要按照现实生活中冲突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去进行结构,如《祝福》、《从奴隶到将军》等。

②散文电影

这些影片注重于如实地反映出生活的原来形态和生活的流程,在时空上也是顺序式的,如《城南旧事》、《远山的呼唤》等。(2)所谓“时空交错式结构”的影片,是把故事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相互穿插起来结构成的一种影片,它往往是为了深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天云山传奇》、《广岛之恋》等。

6.电影时间包括哪三个含义?

答:电影时间包括的三个含义分别为:(1)放映时间。一般为100分钟到120分钟。

对于电影剧作家来说,放映时间要遵守,必须让自己所写的剧本在拍成影片后,局限在规定的放映时间内。(2)表现时间,即影片故事的时间长度。

如中国影片《陈毅市长》的故事时间长度为一年,从陈毅接管上海一直写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剧情展示的时间是自由的,剧作家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表现得或长或短。(3)观众心理感受时间。

在不同层次的观众中,心理感受时间的长度是不等的。观众心理感受时间最为重要,如果剧本写得拖沓、冗长,毫无艺术感染力量,就是失败之作。

7.电影时空观念的演变,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答:电影时空观念的演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卢米埃尔——记录性电影时空阶段。

在电影幼年时期,拍摄影片不能挪动机位、变换景别,只能如实记录,银幕上的时空与现实中的时空相同,此期的电影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属于记录性的电影时空影片。(2)梅里爱——舞台式的电影时空阶段。

梅里爱发现“停机再拍”的省略原则,一个镜头拍摄剧情中的一段戏类似舞台剧中的一幕或一场,这一时期的影片,局部地改变了现实时空。(3)格里菲斯——电影的新时空阶段。

格里菲斯受“停机再拍”原则的启示,把每段戏中的事件和动作加以分解,运用不同方位、不同景别造成空间运动超出舞台范围的印象,同时选用外景,让叙事范围超出舞台的有限空间,以省略掉原来的事件和动作中的部分环节,形成电影自由处理时空的转换原则,电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4)伯格曼——心理时空阶段。

20世纪50年代,瑞典电影艺术大师伯格曼在影片《野草莓》里,运用时空交错的方式着意表现人物的内在心理,把现实与梦幻并列起来加以表现,创造了电影的心理时空,此后,西方出现了一大批比较成熟的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的心理时空影片。

第4章 蒙太奇思维是影视剧作的构思和形式

4.1 复习笔记

一、蒙太奇理论的产生过程(一)发展过程

1.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联的库里肖夫证明:两个镜头的组接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含义”,这就是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2.爱森斯坦从中国的象形文字中得到启示,如把“口”字和“鸟”字组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含义:“鸣”。

3.20世纪20年代中期,“蒙太奇电影理论”在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电影艺术大师的努力下诞生。由于他们都是苏联人,所以也有人把“蒙太奇电影美学学派”叫做“苏联电影美学学派”。(二)蒙太奇的含义“蒙太奇”(MONTAGE)这个词的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是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借用到电影中,指镜头和镜头的组接。电影艺术家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进行组接,这就叫蒙太奇。(三)结论

1.电影镜头组接的理论来源于生活中人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习惯。蒙太奇重视人们在环境中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电影应用了蒙太奇后能够准确地重现我们通常察看事物时的方式。

2.电影镜头的组接过程,意味着电影对生活进行了去粗取精的工作,选取了那些能表现事物实质的有意义的素材,去掉了那些带过程性的无意义的素材。(四)蒙太奇理论的观点

1.两个镜头连接起来,能产生这两个镜头本身所没有包含的第三种意义。

2.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认为镜头的组接,能使我们感受到镜头里看不到的东西。(五)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

1.处理素材的方法——蒙太奇结构

一部电影被分成许多的片段。因此,一个电影剧本也是分成许多片段的。整个镜头剧本要分作若干段落,每个段落又分作若干场面。最后,场面本身则是由许多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片段构成的。

2.场面蒙太奇结构

场面的蒙太奇结构把分散的片段构成场面,但每个片段只应当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对动作极其重要的因素。片段并不是可以随便构成场面的,它们的次序应该和一个假想的观察者的注意力的自然转移相一致。

3.段落蒙太奇结构

各个场面组合起来便构成了整个的段落。段落是由各个场面剪辑而成的。

4.电影剧本的蒙太奇结构

一个电影剧本是由许多段落构成的。各个段落连接起来所具有的连贯性,不只是依靠把观众的注意力简单地从这个地方引到另一个地方,而且还要由构成剧本基础剧情的发展来决定。(六)蒙太奇产生的电影与戏剧之间的不同点

1.镜头的迫近人物

电影打破了舞台演出和观众之间所保持的距离,使电影的镜头能够迫近人物。如在《安娜·卡列尼娜》里,影片通过律师捕捉飞蛾的动作,以及他自我抑制的表情这些特写镜头,引导观众去注意这一切,从而充分揭示出律师复杂的内心状态。

2.动作的平行发展

电影的蒙太奇语言使得舞台上不能表现的东西在电影中变为可能。平行蒙太奇使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交替出现的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使之和实际生活相似,给人以动人心魄的印象。

3.时空的自由转换

电影的蒙太奇可以打破戏剧所受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出一种新的电影的时间和空间。电影表现空间的自由,丰富和扩大了电影中的生活画面,使之更加逼肖自然。(七)蒙太奇思维

蒙太奇思维决定着剧本的构思和形式。突出了主要的东西,省略了过程性的东西,通过镜头的连接,把省略掉的部分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和补充。蒙太奇思维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不仅压缩掉了烦琐的交代,而且能够深刻地揭示和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联系。

二、蒙太奇的种类(一)叙事性蒙太奇

1.含义

叙事性蒙太奇是用来讲清楚故事,交代清楚情节的。它们是蒙太奇中最简明和直接的一种表现形式。

2.作用

连接段落,转换场景,贯穿动作线索。

3.分类

分为连续式、平行式、交叉式、积累式、复现式和颠倒式等几种基本形式。(1)连续式蒙太奇

①含义:连续式蒙太奇是电影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蒙太奇手法,是影片的主要叙述方式。它按照电影故事的结构顺序、情节线索的发展,条理分明、层次井然地表现下去,造成叙事上的连贯性。

②代表作品:如美国影片《漂亮的女人》中贫穷、善良的灰姑娘遇上了地位显赫、高贵的王子并产生爱情。他们的偶然相遇,到彼此逐渐了解,直至两人相爱,完全是随着时间的顺序,人物动作的连续性,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而来的。(2)平行式蒙太奇

①含义:平行式蒙太奇是把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场合的事件平行地叙述出来,具有同时性。而这种同时发生的平行事件,往往互相衬托和补充,使得矛盾更加激烈。

②代表作品:如《致命的诱惑》中,一方面是母亲打开房门,发现炉子上的锅开了,她走过去,揭开锅盖,骇然发现一只兔子被煮熟了;另一方面,女儿正奔向兔窝,去看她心爱的兔子。(3)交叉式蒙太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