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到3.0 移动社群如何重构社交关系与商业模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1:54:59

点击下载

作者:郑清元,付峥嵘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1.0到3.0 移动社群如何重构社交关系与商业模式

从1.0到3.0 移动社群如何重构社交关系与商业模式试读:

前言

互联网经济、B2C、B2B、O2O……

中国商业的发展,创造了各种新名词。每一个阶段,中国商业都会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浪潮,一个又一个品牌就此崛起。新浪、腾讯、淘宝、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商业品牌,无一例外都代表了每一个时代的商业模式。

而在新一轮的“商业新浪潮”中,又有哪一个词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毫无疑问,就是社群。并且,它还被加上了一个型号:3.0。

时至今日,对于社群3.0的定义,依旧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官方说法。这绝不是因为社群3.0太过虚无缥缈,而是因为与之前的各种模式相比,它显然囊括了更大的场景——不仅有商业模式,更有人。社交关系重构引发的商业模式更新换代,是社群3.0带来的全新风潮,有谁能通过一两句话就将其完全准确地概括出来呢?

尽管对于社群3.0的定义,我们无法完全精准描述——只要遗漏任何一点,它就是不完整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社群的发展,找到社群3.0的脉络。

社群1.0时代,社群中主要是熟人交流为主,以图片、文字为主;社群2.0时代社群中不再是熟人,不再是朋友,而是越来越多的同兴趣的人沉淀在社群中,传统的好友关系延展到了非好友、兴趣类聚合中,但主要的沟通也是以聊天为主。

而到了社群3.0时代,社群以连接一切为目标,不仅聚合人,更连接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载体,最后连接一切。任何社交需求及行为最终都落实到人,平台、生态、工具只是辅助升级社群形态,任何需求或兴趣都可能演变为商业目的。

社交关系重构、社群生态化建设、社群平台应用、场景搭建……这些关键词,勾勒出了社群3.0的大致轮廓。而在这些关键词之下,还有更多的细分关键词:应用闭环、平台资源、场景变现、垂直社群、商业生态、即时信息、社群维护……可以说,社群3.0囊括了我们所有能想到的商业细节。相比较B2C、O2O这样的商业手段,社群3.0带来的是商业模式的根本变革。

在过去,是否会存在小米这样的公司?

在过去,是否会诞生“罗辑思维”这样的品牌?

在过去,是否有大量的微商从业者?

小米、“罗辑思维”、微商,是社群商业经济的代表,但我们却找不到任何一个与其相似的“前辈品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造就了与众不同的企业与品牌,它们成为了中国新时期商业发展的佼佼者。

本书正是以移动社群为基础,探讨移动社群3.0时代的社交关系和商业模式变化,通过挖掘移动社群中蕴含的人际关系变化和商业拓展形式变化,辅之以丰富的案例分析,最终总结和发现落地、实操的方法,帮助企业、创业者和微商从业者高效运营社群,决战社群经济,发现巨大商机。

拥抱社群3.0时代吧,全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向我们招手。把握住这次契机,那么也许下一个王健林和马云,就是正在阅读本书的你!Part 1从1.0到3.0,社群构建庞大的虚拟社会

从1.0到3.0,伴随着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更迭,伴随着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移动社交软件的横空出世,社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3.0时代的社群,将每一个人牢牢连接在了一起,成员之间的关系显得更为亲密。而开放化与共享化的特点,让社群也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将可以看到的、想到的连接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社会。1.1从1.0到3.0,社群将重构一切“社群1.0以2002年腾讯QQ群首创群聊形态为代表,是基于互联网人群聚集、信息互通与传递为核心目的;社群2.0则是基于兴趣的陌生人社群,在熟人社交之外,陌生同好成为常态,同时运营者的差异化策略,逐步形成社群独有的文化效应和归属感,品牌号召力日益显著;社群3.0时代,社群以‘连接一切’为目标,不仅仅是人的聚合,更是连接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载体。”在2015年8月召开的首届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上,腾讯创造了社群的一个新的起点,其将社群迭代推入了3.0时代。

这一迭代,不但是腾讯移动社交战略的调整,也意味着移动社群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这种巨大的机遇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群内电商交易更具黏性

基于社群的互动,问答和评论更易建立起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质量的动态评估,建立消费黏性和信誉。

2.移动社群价值开发空间巨大

目前来说,仅有16.4%的客户通过社群渠道参加过陌生人组织的线下活动,仅有近1/5客户在网络社群中有过消费行为。未来,社群能够开发的领域几乎是一片蓝海。图1.1.1 QQ的移动社群体系3.0

在社群3.0时代,我们熟知的从“群社交”已经逐渐转换为“群平台”,利用群平台,商家能够打通从线上到线下的窗口,构建更加完善的社群生态圈,移动社群将有很大的施展空间。尤其是腾讯宣布将开放群关系链,将依托QQ群、兴趣部落、QQ公众号等进行社群开放,更是给社群3.0时代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以人为中心,以社群为平台,未来社群将重构我们生活中的一切。1.1.1 内容价值凸显,社群重构聚合形式

早在微信推出公众号后,社群的形式就一直在进化。公众号将传统媒体人带到一个新的领域及一个新的读者世界,一批新兴自媒体人不断涌现,他们利用内容聚拢粉丝,形成庞大的社群。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就属受益者之一——“吴晓波频道”上线300天,获取近100万客户。而吴晓波在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上也表示,微信公众号上线不到一年,他经历过此前20多年都没有遇到过的经历。从公众号拓展,他的粉丝逐渐形成庞大的QQ群,然后以QQ群为基础,又逐渐演化出众多的兴趣小组。

随着QQ公众号的推出,吴晓波的粉丝社群更是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短时间,吴晓波的粉丝在全国形成超过3万个QQ群,单上海一个地区就形成9万客户订阅,十几个兴趣小组,每年超过300场线下活动。“每一个群组都会有一个标签,这些人组合在一起,用互联网的玩法做各种事情,完全是互联网共享经济开花结果的一种形态。”图1.1.1.1 腾讯社群关系链

我们可以看到,这庞大的社群聚合的根本是以吴晓波的内容作品为基础而聚集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由兴趣产生人群聚焦,形成去中心化的社群组织。这些圈层当中部分粉丝会因为共同喜好的内容而进行互动,甚至是从线上发展到线下,这一流动的过程就蕴含无限商机。而对于所有客户来说,每个人在社群中是一个获利者,也是一个贡献者。通过共享和互利,让这个社群变得更加长久。1.1.2 关系链开放,社群重构社交生态系统

在过去,社交平台中的社交关系链一直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社交生态因为无法共享社交关系链而残缺。如今,腾讯作为最大的社交平台,率先宣布开放社交关系链,这就意味着移动社群将向更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图1.1.2.1 腾讯社群关系链及详细内容

社交是需要积累的,并不是说企业推出一个界面还不错的应用就能快速成长为一个大体量社交平台。暂不论腾讯QQ和微信,如YY、微博、9158、陌陌,任何一家都是带着鲜明的特征,解决客户某一个需求,也获得了丰富而全面的社交关系链。而单一垂直的社交工具其实是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社交需要体系化链条,要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及不同的兴趣需求。如果这些社交关系链全部开放,那客户的需求会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移动社交需求潜力也会得到最大化挖掘。1.1.3 社群3.0给商业生态无限想象空间

社群3.0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社群将连接一切。社群平台通过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功能工具,打通服务与消费的链条,就能够释放开发者的力量,从而延展商业链条,发现商机。

在首届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上,腾讯QQ对外正式宣布社群体系全面开放,依托“QQ群、兴趣部落、QQ公众号”打造全新的移动社群生态。其开放社群开发接口给第三方开发者,能形成更多个性化的创意应用,让客户、开发者、服务商和群平台四方共赢。腾讯QQ目前每天已有超过30款的应用服务着数百万个社群,未来这个数量将呈几何数上升。图1.1.3.1 四方共赢局面

并且,依托当下火热的在线支付工具,社群平台能够轻松打通支付闭环,不管是广告,还是应用,都能随时交易。社群采取会员制,或者通过不同增值模式盈利,都能轻松而方便。这不但让客户切实体验到了个性化、智能化服务,还让整个社群蕴含的商家价值逐步释放,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移动社群3.0时代,任何社交需求及行为最终都落实到人,平台、生态、工具只是辅助升级社群形态,聚合社群迸发能量。未来,移动社群中任何一个需求或兴趣最终都有可能演变为商业目的,整个移动社群体系中,巨大的人脉能量和商业拓展能量值得我们去想象和开发。1.2社群赖以存在的核心——粉丝“社群运营最关键的是客户。客户需要的是什么呢?当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时,他们对其他条件的要求就弱得多,所以当你将这个领域所有厉害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感觉很棒。”

2015年,“虎扑体育”的创始人杨冰在回答社群相关提问时,做出了这样的解答。与社群1.0和2.0时代相比,“人”的概念在移动社群3.0时代得到了显著提升。如果说1.0与2.0时代的社群主要集中于信息接收和话题初级讨论,那么3.0社群时代,所有客户将会实现更大的目标——创造。这是新时代的商业模式。

以小米为例,截至2015年8月,MIUI7正式推出之时,MIUI主题全球下载量已达到37亿,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品牌眼红。而37亿数字的背后,正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米粉。这些人,给小米带来了源动力。

1.为社群构建完整金字塔

小米的社群建设,迄今为止是国内最为成功的。在小米的社群架构之中,既有热衷于开发系统、主题的铁杆粉丝,也有赞同小米美学的中级客户,还有对小米一直向往的初级客户。不同类型的粉丝群体,让小米的整个社群更为清晰和完整,几乎每个级别的粉丝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细分兴趣社群。而不同的兴趣社群又相互交叉,初级可以不断进化为高级,高级也可以随时在初级粉丝社群中互动,这样小米的社群就呈现出了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保持整个社群一直充满活力。图1.2.1 社群客户金字塔模型

2.人与社群进行相互反哺

小米最出色的不是产品,而是人与社群之间的互动——粉丝可以在社群中彼此交流,热衷底层开发的小组、喜欢探索新功能的小组、钻研DIY外设的小组……与此同时,小米品牌本身还会与社群中的这些人进行各种交流:主题设计大赛、第三方MIUI开发、小米玩转达人等。社群不仅给粉丝之间带来了交流的平台,同时粉丝还能与品牌之间进行互动,让粉丝更加对社群产生依赖。

因此,尽管小米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不少争论,并且后起之秀的品牌也为数众多,但小米牢牢把握住了“人是社群赖以存在的核心”这个理念,所以小米的社群架构在不断完善。而社群生态丰富的结果,就是小米品牌本身的影响力和销量持续居高不下。

社群3.0时代,人才是整个社群的关键所在。激活了“人”,就激活了整个社群的原始冲动,每个人都会产生想要交流、想要互动的需求。尤其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使用手机的目的不再仅限于熟人之间的电话、短信交流,他们更希望借助智能平台实现自己的梦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社群恰恰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可以真正地走入社交群体。

怎样的一个社群,才会真正让人感受到自己是核心?1.2.1 给客户成就感

客户在你的社群之中,为什么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互动?首先,他会在社群中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甚至还要完成一定使命,同样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这种成就感的获得,是让客户愿意长久待下去的基础。

创业邦是一个由美国引入的创业类商业媒体,如今拥有杂志、微博、App等多个平台,并每年发布“中国最佳创业城市”榜单,具有很高的人气。尤其创业邦的社群建设非常成功,无论微博还是微信的互动都非常高,粉丝数达到近百万。

创业邦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不仅从中学习创业技巧,还会定期给创业邦投稿,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当自己的创业文章被网站采用之后,它会得到首页展示的机会,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并且可以让自己的商业观点得到全面展示,甚至会吸引到风投的关注。

创业邦带给客户的成就感,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尊重,同时也满足了“虚荣心”,甚至还会因为虚荣心而得到真正的好处——风投,所以这种社群模式自然会在创业群体中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给客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客户体验到成就,这是让客户感受到“我是社群核心”的原则之一。1.2.2 专属的仪式感

小米之所以提出“米粉节”,不在于这一天发布新品,更是为了给社群带来仪式感——其他品牌的粉丝很少有专属身份认证,但米粉却有可能受邀进入会场成为嘉宾之一。这种对于身份的认同,让米粉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比其他品牌客户的气质高出一截。即便最终没有进入现场,众多粉丝也会在社群中进行热烈讨论,渴望自己有一天也有这样的机会。这种仪式感会让客户感觉到“社群是充满生命的”,自然就会依赖这个社群。因此,在小米之后,魅族、乐视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自己的专属节日,以此给粉丝带来尊重。1.2.3 社群是“家庭”,而非单纯媒体

社群1.0、2.0时代,多数社群都是一个松散的结构,更多是品牌通过QQ群这样的渠道发布信息,很少关注客户们的活动。而社群3.0时代,单纯的媒体属性已经残缺,它无法给客户带来心灵上的关怀。3.0时代的社群,更像是一个家庭,客户除了得到信息,还应该可以参与到品牌的建设、推广之中,甚至要担任一定的职务,这样才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是社群的核心。

客户需要的是温暖,而不是冷冰冰的媒体通知。图1.2.3.1 乐视电视上市前的微博营销

乐视电视在上市之前,开展了多种不同的活动,一方面这是一种广告促销模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刺激社群活力,让客户不仅了解乐视TV的相关信息,更能够给客户带来真正的福利。并且,这种福利是多重的,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心理需求。

社群3.0的这种变化,源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和爆发。微博、微信、LinkedIn、YY,众多社交软件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再局限于被动接受。所以,如果没有活动的支撑,不能让客户真正在社群中刷出自己的“存在感”,那么社群3.0的建设就是不成功的。1.2.4 给客户带来与现实的反差

真正依赖社群的客户,感受到自己是核心的客户,会有这样一种心理:社群实现了我在现实中追求、却又无法得到的梦想。如果都是现实,为什么在社群里面再接受这些东西?就像小米的主题设计大赛,这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必须依托社群的力量才能完成;再如线下活动中分享自己的DIY作品,这同样需要借助社群的力量。

从这一点上来说,参与感与新鲜感,是给予客户“我是社群核心”的所在。

社群3.0时代,无论模式、内容如何与众不同,人,是各种建设的核心。只有形式,没有真正让人感动的要素,这是传统的商业模式,即便使用了众多的平台和渠道。唯有把握客户的心理,找到人的痛点,社群才能真正建立,并给品牌带来截然不同的发展面貌。1.3移动社群的两个特征——开放化与共享化

社群3.0时代,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开放化与共享化。移动时代所引领的社交网络,将现实活动在线上点燃,而平台和客户、市场则将会全面开放,无论是谁,都可以轻松进入社交网络之中;共享化,则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信息,都有可能在整个社交网络中快速流通,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与快乐,不仅可以在熟人之间交换,更可以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兴趣一致的爱好者、品牌共同的拥趸之间进行分享。

事实上,早在社群1.0、2.0时代,开放化与共享化一直都是社群的属性。但是在社群3.0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这两个属性更加凸显,微博、微信、QQ、陌陌、YY等多平台的同步爆发,让整个社群网络呈现出多点、碎片化的特征,曾经单纯的QQ群、论坛或会员俱乐部与之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1.3.1 开放化与共享化带来三种价值

随着社群3.0的不断深化,开放化与共享化呈现出更加广泛的特质,这会给社群带来什么?

1.会员的多元化

每一个会员,都有自己喜欢的侧重点平台;同时,每个人也有自己不同的关注度与兴趣点,因此很容易在大社群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更加细分的小社群。这就要求品牌在维护社群时,需要关注到每一个社群群体的痛点。图1.3.1.1 开放化与共享化带来三种价值

2.社群平台之间的链接化

共享化决定了社群之间应当是可以积极互通的,所以必须搭建社群平台之间的链接。让客户在论坛的发言可以迅速分享至微信、微博,同时品牌发布的信息、活动也能在多平台同时被发现和引流,是移动社群时代的特点。

3.社群搭建的完整化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零碎化特点,标志着社群建设必须完整,尽可能涵盖所有移动领域,尤其是社交领域。单纯的一个平台是社群2.0时代的特点,不能完整发挥移动互联网的能量。

完整的社群生态+各个生态之间的轻松分享+每个社群组织的痛点刺激,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把握移动社群的精髓。在所有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的今天,如何借助这三个要素,将社交网络客户、生态关系链进行梳理,这是协助创业者大幅节省成长所需时间的关键。尤其是如何开放和分享,直接决定了社群是否能够真正充满活力。

也就是说,开放化与共享化,只为满足一点——能否给客户带来极佳的体验。这些客户散布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彼此之间既有相似又有截然不同的个性,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走进社交网络的同时愿意彼此交流与分享,这是移动社群时代的特点,要求客户必须站在品牌的思路上,这已经完全行不通。1.3.2 社群文化的三个特点

1.如何捕捉与引导客户思维成为关键

想要让信息能够在社群网络中流动起来,品牌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延续的体系,从而捕捉到客户的思维习惯,并加以引导。

小米的社群维护之所以成功,不仅仅在于品牌推出源源不断的活动,而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支40人的互动团队。这支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捕捉客户们在各个社群之中的信息,找出某一阶段的热点,然后进行深度分析,以此给客户带来源源不断的话题刺激。“师兄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妈妈再打我一次”,这些热点内容,运用在了小米手机、小米电视之上,并且和小米品牌进行了深度结合。尽管这些热点呈现出快速爆发、快速陨落的特点,但在较短时间内,小米的社群形成了热烈的讨论之势,对品牌口碑、品牌文化传播以及销量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以看出,想要实现开放与共享,社群的文化就必须依托于客户,而不再是品牌强加给客户。客户真正喜欢的,才是具备传播扩散能力的,才有资格进入开放与共享的渠道。所以,建立移动互联网思维,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我来引导客户”的风格,让客户成为社群的主角,引导社群的热度和活力,这是现代品牌应该具备的思维。1.3.2.1 小米电视的社群创意营销

2.情感是开放与共享的核心

从小米的社群建设可以看出,情感是开放与共享的核心:客户感受到了品牌或是温暖、或是幽默的文化情感,并感染到了自己的情绪,因此他们愿意接受品牌的服务、形象,更愿意在社群中进行交流和分享。

这种现象,就给品牌带来了这样一种暗示:没有情感的社群文化,是不可能走得通的。甚至,即便产品本身,也应当把握这个原则,将产品直接放入社群中,让客户自己凭借情感的互动,进行产品设计。

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的共享巴士,2015年9月推出了一项新的业务:玩巴。这项业务将权利直接给了社群粉丝,粉丝可以可自行设计线路,并召集其他客户参与,形成以情感链接为核心的社群化出行平台。只要满足一定数量,这个旅游线路就可以开通。

共享巴士的这项业务,就是结合移动社群的特点,将情感植入其中,从而想成一个相互链接的场景,建立社群关系,提高产品的黏性,快速口碑传播。可以设想:如果有15个粉丝对意大利之旅充满向往,而在项目正式开始之后,他们中的7个人通过现实中的交流又找到了新的旅游线路,另外8个人也找到了彼此感兴趣的方向,并通过社群网络进行分享,再次召集新的社群粉丝,那么这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所以,移动社群的开放化与共享化,必须要有情感的植入,这是激活社群基因不可或缺的密码。1.4内容聚合社群的策略“社群是互联网送来的最好的服务。我们有了QQ以后,人开始摆脱真实的身份、地域的局限,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面重新构建你的朋友圈,重新设定你的身份,重新建立你的社交关系和商业关系,我觉得这是这些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十几年里面带给中国一个最大的变化。”

2015年8月,在腾讯移动社群大会上,吴晓波做出了这样的论断。吴晓波是社群经济的受益者,而还有更多品牌或个人,都通过社群这个概念成为中国商业的新崛起力量,如微友公社、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等。为什么社群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建立起庞大的虚拟社会?1.4.1 社群的三大要素

社群之所以如此迅猛崛起,与它自身的几个重要的要素密不可分,缺少了这几个要素,社群将无法快速、健康发展。

1.共同的目标和纲领

社群的显著特质,就是将一群兴趣一致、生活追求一致、价值观相似的人,真正聚合在了一起,并形成闭环。这种目标和纲领,通俗地讲就是调性、高雅,进入这个社群的人,会自然而然地为自己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

2.高效协同

微信、微博、陌陌、手机QQ以及其他移动社交产品的出现,让人们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随时随地进行,这是PC时代所不可比拟的,因此社群会在这个阶段迅速形成。图1.4.1.1 社群的三大要素

3.行动的一致性

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和纲领,所以社群之中一旦出现带有引导性的内容,必然就会产生非常广泛的行动性。正是因为行动的一致,结果更加促进了社群的稳固。

2014年开始,知识类社群中,知乎的崛起异常迅速。一方面知乎邀请了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红人进驻,如李开复、梁欢等,都是各个行业中的精英分子。而知乎的更多客户,都对知识有着很深刻的见地,因此知乎刚一上线,立刻笼络到了大量的知识分子粉丝。

与知乎有着相似气质的,则是诞生更早的百度知道。尽管都以问答为模式,但知乎的粉丝群显然学历更高、知识水平更丰厚,同时知乎的管理团队非常高效,因此后起之秀的知乎迅速成为知识类社群的代表品牌。知乎中的各类牛人回答,都带有明显的专业素养,是一种强势的文化,但正是这种专业的内容,让人感到这是讲道理,带有最为朴素的“等价交换”原则。

知乎上的所有内容,全部都由客户自己提问、自己解答,知乎除了管理之外,很少去做过多的干涉。在这一点上,知乎牢牢把握住了社群“去中心化”的特点。与此同时,知乎也极力砍掉身上的传媒属性。在过去,媒体世界是传统媒体统治的时代,基本是媒体制造好了内容,展现给所有受众;而在社群时代,传播已经变成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变成了实时的空间变化比较大的传播。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人人都是信息的受众,从而进入一个可以任意联系、对话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媒体的结果,就是内容聚合将会更加精准:热衷汽车领域的社群,所有的内容都将侧重于汽车,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想法。客户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新闻、发布新闻、维护朋友关系、分享心情,甚至完成娱乐休闲和购物消费,这是在社群3.0时代之前不可能完成的。

未来的商业公司,最受瞩目的必然不是钢铁、煤矿类传统企业,而是如微信、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这种公司的核心在于客户创造、互动分享、社会关系链构造,并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内容,以此聚合成员进行互利共享。所以,传统公司都在加速自己的互联网改造,创维的酷开电视、格力手机进军手机市场,都是为了极力进行社群化改造和建设。1.4.2 内容聚合社群的策略

时代的风云变迁没有人可以抗衡,一百年前的《泰晤士报》无论如何享誉全球,时至今日已经明日黄花的境地很难改变。所以,在移动社群时代,如何做好社群,如何做好内容聚合,让成员互利与共享,是每个企业都不可能绕过去的坎儿。

1.会给成员提供怎样的互利与共享

社群经营的精髓,就是会给社群成员带来怎样的话题内容,让他们可以真正围绕在一起不断发散思维和创造话题。如果没有优质的内容做支撑,社群内的所有信息仅仅只是品牌的广告稿,那么就不可能真正激活成员。“汤圆创作”是由中文在线孵化的移动读写平台,一开始便以社群的模式进行运营。汤圆创作的社群成员,主要是“90后”甚至“95后”的年轻人。汤圆创作会提供各类网络小说的IP,激发成员针对IP本身进行影视、游戏、动漫等方面的创意创作,鼓励网友们进行互动写作,最终带着自己的参与成就一番事业。

正是因为所有的创作都由客户发起,所以所创造出的内容,也会在社群中引起非常大的反响。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曾表示,汤圆创作成为了唯一一家粉丝收入超过订阅收入的公司,作者拥有大量粉丝,所以无论改编为游戏还是动漫,这些忠实粉丝都会去消费。而粉丝们对于周边的无尽开发,也给粉丝自身带来了无尽的自豪感,因此更加愿意去分享和写作。

传统文化类公司,通常都是创造出相关产品,然后进行销售和贩卖,虽然也会引起一定反响,但与这种客户完全参与、互利共享的模式相比,无论从内容到话题热度上都有所欠缺。汤圆创作所带来的社群新模式,给庞大的虚拟社会带来了一种变革——人人都是参与家,人人都是内容制造者。

2.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真正聚合社群

内容聚合社群,前提是内容必须能够点燃成员之间的互利与共享心理。微信红包之所以迅速火热,甚至诞生了一个又一个以朋友为基础的红包社交群,正是因为红包模式可以让每个人参与,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图1.4.2.1 锤子手机海报

汤圆创作也是一样,其内容刺激了客户的互利共享心理,因此自然呈现火热之势。所以,想要实现社群成员互利共享的目的,内容就必须可以聚合社群,尽最大程度刺激客户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如将产品的设计、宣传交给社群成员,同时还给予相应的点评和奖励,这是真正点燃成员热情的内容。就像锤子手机所推出的“粉丝做海报:漂亮得不像实力派”活动成为微博亮点,就在于这个活动给粉丝带来了格调与话题。1.5社群3.0的未来是连接一切

吴晓波社群、罗辑思维、微友公社,这些是社群3.0时代的“明星”。其实在此之前,诸如豆瓣网、MySpace、百度贴吧、微博等,都已经做出了相关的尝试,蕴含着社群经济的微观模型。不过这些社群的“先驱者”,因为诞生较早的缘故,因此被打上了太多PC时代的烙印。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小米还是百度贴吧,都展示出了新一轮的勃勃生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为什么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热?

1.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

随着3G/4G网络的不断提升,移动网络卡顿的情况已经是过去式,这给人们利用智能手机上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微博还是QQ群,我们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不必依赖笨重的PC。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客户数达到7.3亿人,超过PC端,移动购物成为了主流。

2.改变企业的商业思维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让“人机合一”的关系更加牢固。相比PC时代的推广与宣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更加呈现出碎片化,这要求企业建立更为快捷的反应机制,反而更利于独立品牌、中小品牌的发展。相比传统大型企业,独立品牌、中小品牌更了解移动互联网,并且可以快速制定并推出点燃市场的企划案,不必如过去一般需要一轮轮地审批,因此会更快速提升企业的效率,从而彻底转变商业思维。

移动客户的便捷使用,以及企业的快速推广思维,让社群成为了最受瞩目的商业模式,它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满足了品牌的需求,将原本分裂的客户与商家完全结合在了一起,所以社群的未来不可估量。

2015年上半年,华为手机在不动声色之中,成为了国产手机出货量第一名。相比其他品牌,华为的广告投放是最少的,之所以可以后来居上,除了品质过硬的缘故,社群贡献了极大的力量。2014年,华为荣耀畅玩的社群运营非常成功,推出了“畅玩大本营”计划。“畅玩大本营”的核心是,每个月最多确定1000名会员,每位会员累计缴纳1000元会费,一年可优先免费获得两部畅玩产品。最重要的是,该优惠享受最高优先购买权。这种直接连接客户与品牌的社群模式,就是畅玩品牌与活力社群之间的情感纽带,让他们能够参与到产品创新和品牌传播的环节,以相对便宜的价钱,抢先尝试最新的产品,能与周围的小伙伴无负担畅快玩。同时,他们也会把自己的需求反馈给荣耀畅玩,让品牌能够最快最直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自己的产品。

华为将品牌与消费者情感绑定,从情感上增强客户体验,使得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并为2015年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凭借着社群人数的不断递增,以及社群活动的丰富多姿,华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并成功将小米等品牌挤下第一宝座。两个同样在社群领域大展拳脚的品牌,上演了中国手机品牌对国外手机品牌的抗衡与逆袭。而通过小米和华为我们可以看到:社群让品牌真正走进了客户群,将客户与品牌无缝对接。

社群3.0时代,连接的仅仅只是这些吗?当然不。社群3.0将要连接的,是一切。1.5.1 社群3.0连接现实与虚拟空间

社群的存在,主要依托于各类虚拟社交软件,如QQ群、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社群1.0、2.0时代,现实与虚拟的分界线较为明显,通常社群客户之间的交流只限于互联网之中;但社群3.0时代,线上社群会将现实直接引入,例如社群客户之间的实体创造、粉丝见面会等。

中信银行是各大银行中最早尝试社群建设的,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中信银行为社群成员提供分期付款优先抢购最新数码产品的优惠活动,还有每个月送3杯免费星巴克咖啡券、网络购物积分可在淘宝抵现消费、9元看电影特权等。这样,原本只存在于金融网络中的服务,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全面体现。图1.5.1.1 社群连接虚拟与现实

连接现实与虚拟空间,已经成为社群3.0时代的一个标志。例如小米的米粉节,也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一年一度的米粉节,已经不仅只是线上活动,也成为了线下的庆典,能够参加其中的米粉会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不断在社群中进行传播;而移动互联网上的社群粉丝,也会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点滴。1.5.2 社群3.0打破品牌与市场的隔阂

传统的商业模式,是品牌创造产品,营销打开市场。即便有数十种问卷模式,但品牌依然很难得到最准确的市场信息。正如曾经不可一世的诺基亚,也会经常通过一些杂志、网络调查客户反馈,但在安卓、苹果等智能机方兴未艾之际,它却意识不到危机已经来临。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温泉模式”势必须要借助第三方进行,并且投放渠道并不精准,依靠的是“广撒网”式守株待兔,真正有效的信息未必能够全面收集。

但社群3.0时代,这种模式已经完全被打破,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是无缝的、无隔阂的。小米手机为什么每推出新款产品,即便市场有一定争论,但总会得到绝大多数客户的欢迎?因为小米通过微博、微信、百度贴吧、论坛等,建立了完善的社群体系,客户的建议、抱怨都会第一时间被捕捉,从而在新产品开发之时进行规避。甚至,小米论坛中还有神一样存在的“荣组儿”,这个小组的成员,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小米的相关动态,还可以参与公司新产品的开发、试用和决策,这种模式是过去完全不可想象的。直接连接品牌与客户,引导客户成为公司产品、服务的策划人和创建人,这是社群3.0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将产品设计、价格制定、活动制定、渠道发布等方面沉淀至社群之中,社群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和话题,品牌要做的,就是帮助客户实现梦想。

这样的未来,可以想象吗?事实上,它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没有这样的意识,那么我们就会被全新的时代所抛弃。Part 2社群连接一切,如何重构商业生态

社群3.0时代重构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更包括基于人产生的商业生态架构。在过去,品牌决定了消费者可以买到什么,只能消费什么;但随着社群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各个平台之间的互动增强,以及社群客户日益追求的细分需求,让品牌开始成为社群的附属。社群需要什么,品牌生产什么,这种根本性的变化,让整个商业模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2.1如何让公众号内容连接一切圈层

公众号,这是如今几乎每一个商家都会建立的体系。截至2015年8月,微信各类公众号已经突破1000万,每天还在以1.5万的速度增加。

但是在庞大的数量背后,能够将公众平台运营得风生水起的却是少数,能够找到清晰盈利模式的更是凤毛麟角。

为什么众多企业依旧对公众号乐此不疲?因为公众号引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圈层营销。所谓圈层营销,就是在营销中,把目标客户当作一个圈层,通过针对他们的一些信息传递、体验互动,进行精准化营销。这种理解不免表面化,却精准地说明了公众号能够带来的社群变革。2.1.1 内容与圈层的关系

以公众号内容连接一个圈层,这需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明了这种关系,才能找到更好的精准定位方法。

1.内容更加细化

由于粉丝在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公众号会有针对性地生产内容,圈层明显呈现,不同粉丝群关注的内容会有差异。

2.公众号内容促发圈子不断形成

公众号的内容丰富、角度众多,因此必然会引发社群粉丝产生分裂,出现很多以线上、线下互动的兴趣小组。当某一内容不断进行扩散和深化,不同圈层将会更加牢固。图2.1.1.1 内容与圈层的关系

3.公众号内容促进圈层交流与传播

优秀的公众号,必然有优秀的内容推送,从而促进客户形成品牌认同感;而大量的优质内容,将会让圈层之间进行交流,最终形成品牌专属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品牌圈层营销的本质。“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微信公众号中一个粉丝量、阅读量较大的账号。“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理念是:如果你能坚持看一年,你的人生会改变。而它的内容,也都是集中于常识,尤其是日常生活和热门话题,以亲子、财经、社会热点为主,每天推送。因为内容丰富,同时质量较高,因此“每天进步一点点”被誉为最成功的微信自媒体。“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内容涉及众多,同时也很符合当前人们的阅读习惯,因此会很快形成自己的圈层。各个圈层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但又都被“每天进步一点点”所掌控和影响。

反推至其他平庸的账号,内容质量的低下,让圈层迟迟无法形成,也就不能形成社群结构。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有社群圈子才有一切”的时代,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交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社交是“刷存在感”很重要的方式。只有圈层迅速形成,企业才能够进行转化——变现的转化、粉丝的转化、盈利的转化。2.1.2 以内容精准连接圈层的三个原则

什么样的公众号内容,才能真正连接一切圈层?

1.根据圈层的特点细分设定话题

公众号内容进行推送之前,首先我们应当根据品牌定位,找到粉丝的定位。艺术品位、消费习惯、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这些都是未来进行内容推送时需要关注的要素。依据粉丝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兴趣爱好、购买行为等,制定不同的细分内容,在多元性的人群中将他们的生活形态区分开来,这就是细分原则。

从“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微信推送就可以看出,社会热点、健康生活、趣味游戏,这些不同内容的组成,激发了不同圈层的兴趣。也许每个圈层进行分享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不同圈层最终都指向了“每天进步一点点”。当这种分享越来越多时,与他们兴趣相近的朋友就会主动关注公众号,从而完成社群建设的第一步——以兴趣积累大量粉丝,并进行初步筛选。图2.1.2.1 以内容精准连接圈层

2.以“情”来连接圈层

社群是一个广泛的社交概念,一个个粉丝,组成了社群。质量高的内容推送,必然会引发粉丝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进行分享。所以,公众号产生的内容,必须充满情感,散发出积极的正能量。比如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亲和守信的做事风格,较高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些都是粉丝乐于接受并愿意与其他朋友进行分享的,一旦形成强烈的共鸣,就会引发大规模转发和评论。“城市繁华,每个人都像在游戏里。每日繁忙的工作与残酷的现实带给内心诸多无奈。我们渴望一些温暖,来治愈我们疲惫的心灵。”这是微信公众账号“清新小镇”的文案宣传,而这个账号也牢牢把握了这一点,每晚都会推送美好的文字、治愈系美图、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等多篇经过精心编辑整理的温暖文章,例如中秋时的“想家”系列,就被很多关注者广泛转发。

公众号的目的,是给粉丝们带来刺激到痛点的内容,以及可以触发情感的互动讨论,所以,冰冷生硬的新闻通稿,并不适合公众号内容,除非是特别重要的通告。因此,无论我们的品牌是具体产品还是自媒体,都必须突出“情”,这样才能将圈层牢牢团结起来。

3.内圈层与外圈层都要连接

圈层可以分为内圈层与外圈层。所谓内圈层,是指品牌最直接的客户,例如小米手机的微信账号,内圈层就是直接使用小米手机的客户。通常来说,内圈层是直接目标客户,价值构造也是围绕内圈层来进行的。针对他们的内容推送,绝大多数与品牌息息相关。图2.1.2.2 内圈层与外圈层的关系

而外圈层的内容推送,则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附加值。尽管外圈层并非目标客群,但是他们的口碑相传会提升内圈层目标客户的心理价值,提升其购买动机,会对形象动态提升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某地一家楼盘并非景观置地,但因为位置便利、小区绿化优秀,因此内容推送时将“城市风景”作为了外围主打,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拍婚纱照。而楼盘商也乐于见到这样的外圈层活动,还专门设立了相应的区域及公众话题,进一步将话题炒热。结果,外圈层对这处楼盘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内圈层的直接客户也感到“有面子”,原本截然不同的圈层,此时找到了相互交流的兴趣点,从而引发这处楼盘成为了当地的热门楼盘。

社群建设最为成功的小米,同样也是如此,内容推送既有直接针对小米手机客户的,也有针对其他品牌手机客户的内容:“如何玩转安卓”“巧妙设置,让你的手机飞速起来”……这些针对外圈层的内容,会给这些关注客户带来最直接的帮助,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对小米产生感情,从而逐渐由外圈层进化为内圈层。所以,把控好公众号内容,这是在社群时代每一个品牌都必须做好的细节和重点。2.2善于以兴趣标签精准定位人群

建立属于品牌自己的社群,是企业与客户快速关联的最便捷、经济的渠道。社群对于品牌的意义不必多说,那么如何才能创建自己的社群?

毫无疑问,共同的兴趣是社群成员的共同标签。兴趣是客户聚在一起的原因,是社群客户进行互动交流的源动力。客户之间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才能称为社群。社群的兴趣,主要由以下几类组成。

1.共同的兴趣习惯

例如逛街、车友会、公益活动等。这类人群,主要集中于母婴类、汽车类品牌。

2.对某种概念的认同

热衷于追逐前卫、新潮、科技,例如果粉、米粉、谷歌的粉丝。

3.具备相同的社会背景

例如设计师、学生、广告人等。中国公关网chinapr的社群很成熟,而它的粉丝,主要就集中于国内各大广告公司与公关公司成员。

4.相同的情感诉求

生活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经历,例如陆琪的社群成员,多数都是心思细腻,对情感生活有着太多感悟的人。而“微友公社”就是一群爱玩、喜欢微商的成员组成了线上、线下互动的真实社群。图2.2.1 组成社群兴趣标签的类别

5.具备相同的空间属性

粉丝的定位,集中于地域性和空间性。例如“××同城会”(其中××一般为地名,如北京、洛阳等)这样的社群,主打就是让本地粉丝拥有属于自己的本地社群。

兴趣标签的精准,会给社群带来完整的场景模式,例如陆琪的社群粉丝,其创造的社群场景必然是充满生活画面的——男女生活;同样,洛阳同城会的社群,粉丝之间对彼此生活的城市有着极大的关注度,他们热衷于共同讨论的话题场景,其背景一定是在“洛阳”之下。而一旦形成浓厚的场景模式,人群定位将会进一步深入,这个时候,商机就会不断出现。

罗辑思维,是最早利用社群进行盈利的品牌。2013年8月,罗辑思维正式开始会员制,并创造了一个奇迹:6个小时完成5500个名额的购买,盈利达到160万元,让之前很多不看好社群模式的人大跌眼镜。

罗辑思维之所以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就在于罗辑思维的社群粉丝具有共同的兴趣——独立、思考、热衷于思维的锻炼。而罗辑思维所提供的内容和互动平台,给这类人以极大的满足,因此在这一天创造出了全新的商机。

凯文·凯利的《技术元素》一书中有一篇《一千个铁杆粉丝》文章,说“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个铁杆粉丝便能糊口”。这正是社群带来的全新商机。如罗辑思维一般,一天创造出160万元销售奇迹的品牌并不少见,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经营社群的高手。

享誉京城的“黄太吉”煎饼,位置不过20平方米,只有13个座位,却创造了半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奇迹。黄太吉的成功,源于社群的建设:QQ群、微信平台,以及依托于平台的各类活动:外星人大会、美女老板娘、开豪车送煎饼……渐渐地,黄太吉笼络到了一批热爱新鲜生活的年轻人,社群文化形成。黄太吉拥有10万个粉丝,包括微博的8万人和微信上的粉丝,社群结构完整。正是因为黄太吉的社群运营,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进入社群建设阶段。

北京音乐广播的明星栏目——“节奏驾到”,在依托电台节目和主持人常晓航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社群。节奏驾到是一档音乐节目,并以电子、嘻哈音乐为主,因此节奏驾到在社群中的兴趣点就放在了“时尚音乐”之上。常晓航不仅和网友分享各类音乐方面的话题,还与北京诸多DJ、夜店建立了合作关系,社群粉丝可以享受这些内容服务。精准的兴趣标签,让节奏驾到的社群中形成了一批稳定、死忠的粉丝,尽管节目本身并没有通过社群盈利,但却给合作商家带来了诸多商机。

由兴趣而形成的社群,已经越来越展现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商业生态被重构。所以,打造出一个具有明显标签的社群,是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关键。那么,如何借助兴趣标签,对社群进行精准定位呢?2.2.1 前提:找到客户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形成兴趣的第一步。例如有一个针对“80后”的微信订阅账号,就曾在正式投放的前三天,分别推出“寻找七龙珠”和“我们在周星驰电影里是如何出现的”的活动,结果没过几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10万,并有数万的客户关注了该账号。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因为这个社群的粉丝一方面热衷于新鲜事物,喜欢全新的娱乐话题;同时,他们又到了怀旧的年纪——对童年记忆有着疯狂的追求。所以,当“新鲜+怀旧”的活动推出之时,他们就会产生彼此的认同,成为社群粉丝。图2.2.1.1 社群身份认同的两个要素2.2.2 不断强化兴趣标签

苹果手机的社群粉丝,喜欢追求科技感与前卫感;罗辑思维的社群粉丝,具有独立思考的共同标签;豆瓣的社群粉丝,对文艺气质、情怀有着共同追求,所以这些品牌在运营社群时,会推出一系列切合粉丝兴趣,同时又具备持续性的话题,以此不断强化兴趣标签,给精准客户带来共鸣。当粉丝的兴趣点在社群之中得到不断强化,品牌的黏度自然就越来越强,社群粉丝的身份认同就成为信仰。

被誉为2.5次元的Bilibili视频弹窗网站成立于2010年,这家后起之秀的视频网站一开始就摒弃了优酷、土豆这些网站的大而全特点,主打动漫、恶搞和弹窗文化。这样的标签,对于“90后”一代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注册人数达到数十万,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2.5次元文化现象。

Bilibili的粉丝比优酷的粉丝更忠心,就在于Bilibili不仅只提供视频内容,还针对粉丝群召开了一个又一个直击兴趣点的活动:动漫吉祥物、看板娘、拜年祭……看着动漫长大的一代年轻人,在Bilibili找到了真正的兴趣社群集散地,兴趣标签甚至成为了生活习惯。纵观国内视频网站,尽管如腾讯、优酷、爱奇艺等经常出现大的变动,但凭借着忠诚的粉丝,Bilibili一直是小众却又极其稳定的品牌。2.2.3 借助社群定位创造新商机

无论是罗辑思维还是Bilibili,都已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商机。Bilibili同样建立了自己的收费模式,并且会根据这些会员的特点和投票,引进相应的动漫作品。与传统的会员模式相比,这种商业服务不再是以品牌为主导,而是将决定权给了社群粉丝,由他们进行讨论、投票,最终确认产品将会怎样创新。这种商业模式带来的变革,是品牌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淡化,社群成为了主导。淡化界限,会让品牌更加进入粉丝的生活之中,变成“日常习惯”而不是“向往”,这是所有品牌都追求的,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兴趣标签精准定位人群,这样才能重构商业生态模式。2.3应用开发形成闭环,构建社群生态体系

2015年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上,腾讯宣布:伴随着QQ公众号的即将上线,QQ的移动社群体系将步入3.0时代,打造“QQ群+群应用+兴趣部落+公众号”的全新生态体系,以连接一切为目标。未来,腾讯QQ将通过QQ群API开放政策,在应用服务、变现渠道、流量扶持(1亿元广点通流量扶持)、腾讯云基础技术解决方案等多方面给予合作伙伴支持。

可以说,对于社群生态体系的构建,腾讯第一次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可以看得出腾讯的应用开发闭环模式正在显现。社群3.0时代的腾讯QQ,不再仅仅只满足群友之间的交流和初级的社交娱乐,尤其是新推出的“兴趣部落”,弥补了原来QQ群的人数限制与封闭性,也成为了群主们推广自己QQ群的理想场景。

也就是说,在未来,我们的电脑或手机仅仅只需安装一个QQ,就可以满足我们几乎所有的社交需求:熟人之间的沟通、工作领域的交流、社交方面的探索、兴趣群中的发言……几乎我们可以想象到的社交类型,都可以通过QQ实现。

在这一点上,腾讯又一次展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和对于社群的准确理解。也许,这样一个比喻很容易让我们理解腾讯的这次变革。

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是建好楼后进行销售,消费者需要反复权衡才能下决定,因为购物、交通、教育、医疗、安全系数等,都与住宅息息相关。突然有一天,一家开发商宣布:我们的楼盘不仅卖楼,还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小区内有幼儿园、小学,师资力量全部由重点名校组成,只需购买房子即可免费享受;社区中,同时还有专门的购物街和娱乐街,KTV、酒吧一应俱全;同时社区专属医院、专属保姆、专属公交全部接入,进入小区,就是进入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甚至,小区内还提供商务区,满足在家办公的需求。

这样的楼盘,即便价格再高,也会形成火爆的销售态势。图2.3.1 楼盘开发的社群模型

这个社区,现实中我们就可以找到,例如恒大、万科。而腾讯,则是互联网中的房地产开发商,在着力打造一个生态体系极其完整的社区。2.3.1 传统社群与生态链社群的区别

社群的目的,就是连接一切。而创造出应用开发的闭环,连接才能真正被自己掌控,从而才形成全新的社群生态体系。生态模式越是完善,应用开发所形成的闭环就越是牢固,这样QQ的客户可以不借助其他任何软件,就形成一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这时候,只要品牌接收各种商业场景,那么盈利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这样的模式,近乎于垄断。尽管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到绝对垄断,但对于垄断的追求却是资本市场从未停止的,所以腾讯才会在这一年提出了这样的发展规划。当生态闭环成为社群生态的一个工具,所有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价值都将会最大限度地爆发,因为社群里的所有粉丝,都是品牌最簇拥的人。

有的人会误以为,这种模式仅仅只是曾经火热的社区模式升级版,事实上,它们的逻辑思维尽管相似,但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1.关系链的强弱不同

社区尽管也提倡网友们的互相交流,有的论坛甚至不允许进行外部链接跳转,就是为了努力打造一个封闭化的环境,但社区归根到底是陌生人之间的社交领域,与社群强调熟人社交、半熟人社交有着明显的不同。社群的目的,是让陌生人逐渐成为现实中的朋友,尽管会做闭环式社群建设,但同样提倡现实生活中的互动与交流。图2.3.1.1 社群与社区关系链强弱不同

2.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社区与社群有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心化。在社区中,中心化无所不在——论坛管理员、版主,几乎所有的管理,都必须依靠这些中心,而话题加精与否,也被他们所牢牢掌控;但社群却不同。社群能够实现自组织、自运行,个体进入社群的目的是获得人脉、建立信用。

了解到社群与社区的区别,我们才能打造出真正的闭环社群,建造全新生态体系,这样才能避免社群逐渐沦落成社区。

除了腾讯,新浪微博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应用开发闭环。相比较腾讯“QQ群+群应用+兴趣部落+公众号”的模式,新浪微博则主要依靠各类活动、企业媒体平台等。2.3.2 如何在新浪微博构建社群生态体系

以新浪微博旅游为例,在中国经济出现波动之时,微博旅游却呈现出非常好的生态体系。

1.旅游微博账号的引导

中国旅游的人群集中于中产阶级,而微博通过几年的运营,已经有了丰富的旅游目的地资源,除了各类旅游景点的官方微博账号、各种旅游达人之外,应运而生的诸如“乐活北京”“呼和浩特同城会”等百万级微博账号,也都不间断地推广着各个地区的旅游特色。并且,微博旅游已经摆脱了过去“高大全”的特点,一些不知名却体验很好的景点,已经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2.旅游主管单位的适时监管与互动

除了旅游从业者本身,旅游主管单位进驻微博,给线上旅游带来了更多的监管和更好的服务。当微博客户想要进行投诉或咨询之时,可以快速找到当地的旅游主管单位微博账号,而旅游主管单位也会很快进行回复。例如,2015年吵得沸沸扬扬的“青岛38元大虾事件”,青岛旅游局就在微博上进行快速跟进,协助客户解决问题。

3.微博自身的推波助澜

微博是一个开放性、展示性的社群平台,因此活动非常众多。例如,#带着微博去旅行#的话题,就鼓励微博客户在旅行的过程中尽可能展现旅途中的点滴,并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发布。而微博也会选取一些内容作为头条,参与者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微博也会适时联合一些景点推出微博特别服务,诸如门票优惠等。

在微博平台上,微博客户、旅游景点、旅游局、旅行社、旅游网站等都是重要客户群,牢牢将旅游行业的各个环节聚合并形成闭环,微博旅游的生态红利就会全面释放。这种生态闭环的能力,会给客户、景点、旅游局等带来最直接的沟通,立体化方式逐渐形成,旅游机构享受到了客户的红利,旅游自媒体享受到了平台的扶持,而客户则更加享受旅途愉悦。

腾讯与新浪微博,同时在社群3.0时代发力,打造应用开发闭环,可以预见,在未来这样的闭合生态社群将会进一步增多,即便一个不起眼的品牌,也会打造自己的闭环,从而让社群生态体系更加丰富和立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