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企业品牌之路:李锦记集团发展历程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3:04:32

点击下载

作者:邹广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族企业品牌之路:李锦记集团发展历程分析

民族企业品牌之路:李锦记集团发展历程分析试读:

序言一 矢志不渝,永远创业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企业,无论对于生活,还是对于事业,无论对于爱情,还是对于友情,什么是最有意义的呢?我认为,能够持续发展才是最有意义的。如果将任何事物都看做有生命的话,那么,保持生命的动能,延续生命的时间,创造生命的价值,丰盈生命的意义,这才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才能够将任何事情都做好,做到极致。

开拓百年民族企业的品牌培育之路,其思考的角度也源于此。

1888年,我的祖父发明了蚝油,从此开始了李锦记的创业之路,迄今已经有121年的历史了。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李锦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珠海南水,经过澳门、香港,走进了世界各地。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李锦记品牌的产品。李锦记不仅成为世界的民族企业,李锦记品牌也成为了民族的世界品牌。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正好是世界变革最为剧烈、时代发展最为迅速、市场变化不断加快的时期。身处这样一个时期,有很多的机会,也有很多的曲折。但是,无论世界怎样改变,李锦记都能够与世共舞,与时俱进,由小到大,持续发展,拥有了今天的面貌,实属不易。经常有人问,是什么成为背后的推手,我会告诉他,那就是梦想。

在我心中,始终有一个梦,那就是要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做成民族企业,要将中国的养生文化做成民族企业。

泱泱大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属于人类共有的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有幸于其熏陶遗传,更有责任将其弘扬光大。

我的这个梦想,很大,又很具体。说它大,是因为实现这梦想,责任很大,意义很大,空间很大,能量很大。说它具体,是因为实现这个梦想的行动非常具体:做好产品,做好质量,做好市场,做好传播,做好品牌,没有一样不具体。

这个梦想,已经成为李锦记的两个使命,成为李锦记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从梦想上升到使命,就从思想的层面进入到一定要做的行为层面。这个升华很重要,这成为我们一直以来生生不息的前行动力。在这个核心推动力的作用下,我们矢志不渝,永远创业,在打造一家世界的民族企业,培育一个民族的世界品牌的百年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有了一些经历,并仍然在前行的努力之中。

2003年,我认识了清华大学的杨家庆副校长,期间我有机会参与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筹建工作,之后我们有了很多的交往。杨校长参加过几次李锦记集团的创业纪念日,对我们的做事理念、做事作风、做事方法都有很深的了解。

2006年底,杨校长提出以李锦记的创业为案例,由清华大学的教授专家组成研究班子,写一本关于民族企业如何培育百年品牌的册子,响应国家自主创新的号召,推动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民族品牌持续发展。虽然我清楚地知道,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李锦记的品牌之路还很长,品牌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我觉得,由中国当今最好的学府力量来研究民族品牌的成长规律,探寻民族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以我们的百年实践为例,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很多独特的优秀文化,将这些民族的瑰宝传播到世界,造就一大批民族企业,振兴民族经济,振奋民族精神,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利在企业、功在国家,利在自己、功在天下的好事。通过清华的研究,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意义十分特别。

由于经济全球化,企业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更需要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把我们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拿出来,相互借鉴,互相启发,共同探索,共同提高,通过清华和企业的共同研究,来推动企业间的交流,同时也希望对国家制定有关政策能有所帮助,其意义十分特别。

李锦记走过了一百多年,尤其是近40年来的高速发展,有很多的探索和实践,有许多的思考和经验,非常需要认真地总结和提炼。未来的变化会更大,变化的速度也会更快。如何在未来一直都能够持续地发展?这个总结和提炼对于李锦记的现在很有帮助,对李锦记的未来更有帮助。通过清华的研究,提升我们的认知,提高我们的能力,推动我们更快更长久地发展,其意义十分特别。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要感谢杨家庆教授和刘美z珣教授,要感谢邹广文教授、钱逊教授、吴娅茹教授、王生升博士和常晋芳博士,感谢李锦记的工作小组,有了他们的支持、努力、参与和付出,这本如此有意义的书才得以完成。

也借此机会,向所有有志于创民族品牌的朋友问候。创业很艰辛,创民族品牌更不容易,但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矢志不渝,永远创业,你就一定能成功!李文达(李锦记集团主席)2009年1月

序言二 让李锦记告诉我们……

应当感谢清华大学杨家庆、刘美珣、邹广文、王生升、钱逊、常晋芳、吴娅茹等老师的辛勤劳动。他们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对蜚声海内外一百多年的李锦记集团,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从多个侧面解析了这家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揭示了这家民营企业长盛不衰的奥秘,给正在发展中的内地民营企业以诸多启示。

李锦记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以为,它首先告诉我们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可以兼容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往往有两种片面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组织形态,它产权封闭、任人唯亲、急功近利,屡屡兄弟反目、父子分手,最后导致分裂失败;另一种观点认为,家族企业产权清晰、决策灵活、管理成本低、团队意识强,是一种理想的企业组织形式。不能说这两种观点都不对,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事实根据。问题出在绝对化和片面性上。李锦记是地地道道的家族企业。它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一百多年和四代人。虽然早期有过曲折,但总的趋势是越做越有活力。李锦记的奥秘就在于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既保持了家族企业的优势,又吸纳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建立并坚持了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制度。与李锦记相比,内地不少民营企业的差距十分明显。据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连续八次全国抽样调查,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营企业,有八成是家族企业。除了极少数能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坚持企业制度的创新之外,多数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其主要表现是:决策缺乏理性,管理缺少章法,用人全凭感情。这些企业难以做强做大做长久,生命周期一般不超过七年。这些企业迫切需要审视自己,找准自己的坐标。而要审视自己,就必须找一个参照对比的榜样。李锦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李锦记还告诉我们,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当初只能生产单一调味品蚝油的家庭小作坊,如今已成为能生产蚝油、酱油等调味品系列产品和中草药健康产品系列的现代化大企业,产品多达250多种,市场遍及所有华人地区并向非华人市场扩展。他们靠的就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创新。在创新问题上,内地不少民营企业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他们或者把创新理解为就是应用或创造尖端技术,因而产生畏难情绪,不敢创新;或者离开自己的本行主业,去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猴子掰苞米似地摘一个丢一个,结果一事无成。其实,创新并不神秘,并非高不可攀。李锦记的创新,始终围绕自己的主导产品展开,以不断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为导向,做起来就顺手自然。这个经验对于从事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十分重要。内地的民营企业,多数是从做民生业起家的。衣食住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也是无止境的。这正是从事民生业企业创新发展的无限空间。现在看起来一些行业产品似乎过剩了,但仔细分析,主要是过时的不适应人民生活新需求的产品过剩,而大量适应新需求的新产品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创新、开发新产品的过程,就是转型升级的过程。被当做口号喊了多年的转型升级,要真正变成现实,还得靠企业的创新。

李锦记还告诉我们,企业的竞争力要靠品牌,而品牌的打造,要靠全体员工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李锦记这个品牌,不是靠广告吹起来的,也不是哪家权威机构评定出来的,而是被广大消费者普遍认可的,是经过市场的激烈竞争考验出来的。现在,内地不少民营企业已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往往犯急性病,冀图不花苦工夫就在几年之内甚至几个月之内做出一个大品牌来,结果往往欲速不达,弄巧成拙,害人害己。打造品牌,浮躁不得,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像李锦记那样,沉下心来,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李锦记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条是,办企业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文化理念。李锦记的文化理念就是四个字:思利及人。真所谓要言不繁。这四字真言道出了经商办企业的根本宗旨。办企业当然要图利,要讲回报,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这种追求,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而应当相反,即推己及人,利己利人,为员工着想,为客户着想,为社会着想,讲质量,守信誉,追求“双赢”和“多赢”。每个企业都坚持这种文化理念,做到“思利及人”,市场就会在有序中展开竞争,社会就会在有序中实现和谐。现在,人们往往埋怨市场不规范,竞争无秩序,把种种不规范不正常的现象归咎于客观环境,却很少问问自己:我的企业行为规范了没有?我办企业的宗旨端正了没有?在李锦记面前,我们都来对比一下,说不定能找到或多或少的差距。正确的文化理念,就是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把“思利及人”变为企业的灵魂,才能称得上当代企业家。

李锦记还告诉我们什么?——还是请你耐心地把这本书读下去。我相信,只要你认真读完,就会有超出上述几点浅见的意外收获。保育钧(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2009年1月

序言三 百年老店给我的启示

过去,我只知道“李锦记”是一种蚝油的品牌,自从有幸结识李锦记集团主席及其家人后,经过多年的交往才对这个企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天展现在我脑海中的“李锦记”决不只是一个孤立的品牌,而是一部有血有肉、跌宕起伏的家族企业百年奋斗的历史。他们经过四代人一百多年的拼搏,特别是近三十多年来在第三代掌门人李文达先生的带领下取得了突破性的飞跃!他们把一个只生产蚝油单一产品的小作坊打造成了今天拥有200多种产品,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酱料王国。“李锦记”已成为业内的世界知名品牌。他们在创造品牌的过程中也十分注意在家庭成员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和谐团结的良好氛围。这个“王国”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大家庭。“李锦记”的成功之谜,引起了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们的兴趣。他们认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形势千变万化、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创造更多的能立足于世界舞台的优秀企业,创立更多的能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民族企业品牌之路——李锦记集团发展历程分析》一书,是他们在对李锦记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其他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索和总结“培育民族品牌,做强民族企业”的一些规律。尽管这只是他们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但读后依然给我很多的启示。我深深感到李锦记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他们注意培植和发扬植根于丰满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企业文化。对此,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第一,他们从国家、民族和企业的实际出发,站在世界的高度为企业树立了鼓舞人心的目标和使命。他们首先提出把中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经过长期努力奋斗,他们不仅做到了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的产品,而且他们的产品在非华人的社会里也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基本实现第一个使命的基础上,他们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第二个使命,即把中国优秀的养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在这种使命感的鼓舞下,李锦记集团果断地开辟了南方李锦记这个新的舞台,开始了另一个高峰的攀登。使命感激发了南方李锦记员工们巨大的热情和创新欲望。他们经过短短的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南方李锦记在业内的国内外企业评选中屡获殊荣,两次被世界权威机构评为“亚洲最佳雇主”。他们在业内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快速成长的新星。

第二,他们树立了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思利及人。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思利及人的关键在于“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它深刻地揭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靠谁和为谁的基本道理。他们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要懂得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在待人处事上,提倡换位思考,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家人之间,与朋友、客户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企业始终处于良好和睦的外部环境和团结、宽容、互信、互爱、互助的内部气氛之中。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才有可能使每个人的潜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及人”的另一层含义是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为越来越多的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当企业的服务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认可,企业就越发展,越壮大,越有生命力。反之,以损害众人利益来换取企业一时之利,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的最终失败,以致灭亡。

第三,他们树立了“务实、诚信、永远创业、造福社会”的企业精神。他们努力使这种精神变为全体员工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正是这种精神使李锦记的形象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肯定。

他们教育员工要懂得每个人都要认真做好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对客户和合作者都要坦诚、守信和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取得社会对企业的信赖和支持。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以及业内异常激烈的竞争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他们豪迈地说,“守业”这个字眼在李锦记的字典中是没有的。他们的领导者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欲望,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善于捕捉和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准确把握方向,及时给企业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李文达先生在餐馆就餐时联想到:如何为广大家庭提供方便,使他们足不出户也能烹饪出美味的蒸鱼,后来他就发明了“蒸鱼豉油”,受到了社会的欢迎,迅速成为产品中的一个新亮点。这个小故事便是很好的一例。

永远创业是企业适应时代变化、迎接挑战的必然趋势。这对领导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李锦记的领导者们能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他们勇敢地打破传统的家族世袭观念,成立家族委员会,制定家族宪法,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把家族成员的认识统一到服从企业发展的最高利益上来,通过及时沟通增进了家族成员间和睦团结的气氛。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他们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平等竞争,从全球范围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不仅将被聘者放到关键的岗位上(如CEO、COO等),而且给他们充分的权力。这样让员工和社会看到企业的胸怀和目光,增强了对企业的信任和期望。这是企业永葆青春、永远创业的组织保证。“造福社会”是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追求。这不仅体现在企业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体现在企业内部形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从点滴小事做起的新风尚,把“思利及人”的价值观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中。他们在抗击SARS、捐建希望学校、帮助盲人复明、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以及帮助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许多活动中,领导带头,身先垂范,广大员工积极呼应,慷慨捐款捐物。他们还建立了“思利及人”基金,使这种风气能健康持续地发扬下去。

尽管在强手如林的世界500强和国内大型企业的名单中找不到李锦记的名字,但这个充满活力、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百年老店为我们创造了企业百年不衰并成功走向世界的宝贵经验。他们的经验给人以启迪和激励。企业有大有小,产品类型千差万别,不同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尽相同,但李锦记的经验告诉我们,努力在企业中培育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并将这种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中,建设一支有理想、讲道德、精神振奋、团结和谐、富有创造力的员工队伍是何等的重要!它对企业的成功具有“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杨家庆(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现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2009年1月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的百年民族企业

——李锦记创业历程全景扫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当今世界已处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人类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人本身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面而深刻的伟大变革。地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小”,变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竞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国家的繁荣,基础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基础在于企业;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品牌和文化。中国民族企业的兴衰成败,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最新数据表明,在全国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20%长期亏损,有的甚至被市场淘汰,70%勉强维持现状,只有10%通过改革创新焕发了青春,经营良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族企业应当从优秀的民族企业的发展实践中得到启示,居安思危,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学习,强化自身的竞争力,树立民族品牌意识,积极吸纳和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以参与全球竞争。

以香港李锦记为代表的一些优秀民族企业,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探索和表率。在本书中,我们将以李锦记为主要研究个案,剖析一个百年民族企业一路风雨、一路开拓、一路探索、永铸辉煌的创业历程,并从中总结提炼出一些对当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以期我们的民族企业能够更自信、更健康、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说起香港李锦记,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蚝油。的确,李锦记是从制作销售蚝油起家的。但是这家以生产蚝油起家的家族企业,风雨中走过了一百多年,跨越了三个世纪,从一家生产蚝油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民族的世界品牌和世界的民族企业。是什么力量支撑和引导着她从昨天成功地走到今天,自信地迈向明天?这家百年老店成为世界的民族企业和民族的世界品牌背后有什么“秘密”,她的成长对于中国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经验和启示?本书正是试图对这些问题给予解答。我们的话题要从121年前的中国南海之滨说起。

一、百年李锦记的昨天与今天

(一)那是一个怎样的昨天

19世纪中叶,大清帝国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而正处于全球扩张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早已垂涎三尺。虽然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并非始于那时,但那时的交流却变成了最为激烈、最为悲壮、最为彻底的对抗。1840年,有着五千年辉煌文明,曾经雄踞东方、称雄世界的中国突然被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打得晕头转向,接着一败再败,领土、主权、财富、人民被西方列强不断地瓜分和掠夺,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开始了百余年艰难而屈辱的“被动现代化”进程,从虎门销烟到洋务运动,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中国人开始艰难地探寻民族自立、强国富民之路。而这条路大概有两个方向,一条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发起的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革的强国之路,一条是由普通民众开创的自下而上的富民之路。第一条路如惊涛骇浪,显著而激烈;而第二条路如涓涓细流,微小而坚实。这两条路有协调和共进,也有冲突和张力,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逐渐汇成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之路。

19世纪末的广东,是鸦片战争的始发地,也是鸦片战争以来许多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是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仁人志士的诞生或创业之地。开风气之先,举变革之帜。当地人民不但有三元里抗英、虎门销烟等抗击外辱的光荣业绩,也有一种经商创业的优良传统。许多广东人为求生计,背井离乡,闯荡四方。他们当时也许不会想到,正是他们开创了中国民族企业的百年历史,在个人和家庭求生存求发展的艰辛探索进程中不自觉地探寻出一条民族和国家求生存求发展之路。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由于国际国内大环境的艰难,落后的家庭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因素的缺乏,许多民族企业没有能够持续发展,在一波又一波的战争洗劫、政治运动、经济危机中兴衰沉浮、大浪淘沙。很多家族企业步入了“富不过三代”的怪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外在环境和内在体制的不完善而败下阵来。

李锦记就是当时当地兴起的民族企业之一,她一开始并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雄厚的资金,没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缺乏优秀的人才,难免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坎坷命运,但却在一次次的惊涛骇浪中站稳了脚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百余年来为数不多的优秀民族企业成功的典范之一。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李锦记创业于19世纪,崛起于20世纪,腾飞于21世纪,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的民族企业和民族的世界品牌。(二)开创

1888年,按广东人的传统说法,是个大吉大利大发的年份。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这一年仍然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是在灾难中苦求变革的一年。在这一年,刘铭传启用台湾巡抚关防,台湾省正式成立;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延伸至天津;清廷任命丁汝昌为水师提督,北洋海军正式成立;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经过鸦片战争后浑浑噩噩的二十年,再经过保守派与革新派激烈斗争的二十年,至此,中国现代化的车轮已经艰难地启动。

这一年,在广东省珠海南水乡,一家小小的家庭作坊悄然成立了,主要出售一种新款调味料——蚝油。作坊的主人叫李锦裳(图1-01),他生于1868年,祖籍广东新会七堡镇涌沥村,与著名的维新派学者梁启超是同乡。李锦裳幼年丧父,与母亲蔡氏相依为命,务农为生。因为见义勇为得罪了当地恶霸土豪,受到他们迫害,于是背井离乡,辗转来到珠海南水定居,并开设了一间小茶寮为生,供出海打鱼的人们饮食闲聊。南水是珠江口一个小岛屿,盛产生蚝。蚝即牡蛎,是一种海生软体寄生动物,有两个贝壳,肉质鲜美,遍布于我国南方沿海。李锦裳为补生计,煮蚝豉(蚝汁)出售。图1-01 李锦记创始人李锦裳先生

有一天,李锦裳与往日一样生火煮蚝,因忙碌着别的事而忘记照看,很长时间后,传来浓烈香味,他赶忙跑回来,心里想:坏了,恐怕煮糊了!揭开锅盖一看,呈现在他眼前的竟是厚厚一层沉于锅底、色泽棕褐的浓稠汁,香郁扑鼻,引人食欲。于是他随意取了一点放在嘴里品尝,顿觉美味无比。无意之间,一种新的调味品——蚝油就这样诞生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幸运罢了。可是,曾经有多少幸运的机会摆在人们面前,人们没有抓住和珍惜。李锦裳抓住了这个幸运的机会。他灵机一动,专门熬制这一新款调味品出售,并于1888年正式成立李锦记蚝油庄。由于他制作的蚝油煎熬火候得当、浓度合宜、干净卫生,加上其为人豪爽、人缘极佳、诚信经营,一时间顾客盈门,供不应求。

蚝油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却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因为它提炼自天然海产品,用于烹调菜肴,不但具有独特的自有香味,还能保持和提升不同食材的鲜味,其金黄颜色和圆润丰厚的质感更能增加菜肴的色泽,在讲究味道鲜美的广东粤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南方菜系中的高级调味品。随着国内的开放和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近十年来蚝油也逐渐被北方菜系所接受。图1-02 李锦记位于澳门的店铺(1902年至今)

然而,正在李锦记生意蒸蒸日上之际,却发生了一场意外灾难。1902年,南水乡一场大火把李锦记蚝油庄几尽烧毁,只剩下唯一值钱的物品“八角时辰钟”。好在人平安,看家的本事——蚝油制作方法也还在。为了重建家业,李锦裳带领家人迁往邻近南水的澳门发展,在当地开设李锦记蚝油庄(图1-02),继续经营。澳门是邻近珠海的一个著名产蚝区,澳门人历来有吃蚝的习惯,也早就品尝过李锦裳在南水生产的蚝油,一致认为质优味佳。李锦裳到澳门后,不仅保持原先一丝不苟的制作方法,而且加以改进提高,结果争取了更多顾客,产品近售澳门,远销香港,逐步建立起以澳门为中心并向外扩展的销售网络。

1920年后,李锦记传至第二代,开始大力向海外市场拓展。李锦裳膝下有三男两女,长子兆荣,次子兆登,三子兆南。兆荣早年去世,继承父业并拓展前进的是兆南、兆登两兄弟,他们二人在业务上作了明确分工,兆登主要负责市场推广,兆南负责原料采购和制作优良产品。以现在的说法,一个是市场总监,一个是生产总监。两兄弟紧密合作,努力经营,内外业务都有新的起色。

后来李兆南(图1-03)继承了父业,成为李锦记的第二代掌门。李兆南年轻时,为了采购原料,经常坐着小船飘荡在海上,连续很多天都吃、睡在船上,非常艰苦。李兆南幼承家训,吃苦耐劳,加上勤奋好学,很早就掌握了蚝油和酱料的传统调制方法,后来又加以精心研制,使李锦记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并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扩大业务发展规模,创建李锦记分号于广州和香港。适逢当时,美国金山庄纷纷到港澳采购货品,而李锦记蚝油因为是同行之冠,所以大受欢迎,并拓展了李锦记蚝油产品远销北美的华侨市场。李锦记与各分销商长期保持良好友谊关系,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因此,成功打下美洲华人巿场的基础。可以说,李锦记的声誉很大一部分是由华侨的中餐馆带来的。

1932年,为了扩大业务的需要,李兆南将总部迁往香港,在中环皇后大道中262号设立办事处(图1-04),并于业务上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充,外销上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产品形象上更新换代,给顾客一种优质和高品位的形象。20世纪30年代,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商誉,李锦记的蚝油已经远销欧美华人圈,初步赢得了国际声誉。就这样,李锦记在战乱中艰难而稳步地发展壮大。图1-03 李锦记第二代李兆南图1-04 李锦记位于香港中环的办事处(1932—1968年)图1-05 李文达先生(三)崛起

1954年,李兆南之子李文达(图1-05)加入公司。1960年,李文达亲自设计了李锦记的新商标和包装,令品牌的形象更加突出。20世纪70年代初期,李锦记正式由第三代接班人李文达肩负起发展之重任,承担起制订业务方针及发展策略的使命,开创了李锦记蓬勃崛起的新局面。

1972年,李文达出任公司主席。当时李锦记虽然在海内外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声誉和市场,但由于产品单一、价格较高、设备传统、规模不大,因此企业的发展面临着继续做大做强还是满足于家庭企业的现状的抉择。

李文达选择了前者,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制订了一整套业务方针和拓展策略,为公司定下未来发展方向,掀起了家族企业发展的崭新篇章。他首先引进先进机器,实行生产设备机械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1976年,李锦记在香港仔黄竹坑自设厂房提高生产效率。李文达推出第一个新产品熊猫牌蚝油,突破了长期以来只生产单一品牌的老传统。当时,李锦记一直走高档货路线,且只售蚝油、虾酱两种产品,一些餐馆希望买些平价的产品,李锦记为保招牌而不肯做。适逢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获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赠送一对国宝熊猫,掀起了一股熊猫热。李文达灵机一动,将新开发的大众化市场新品牌命名为熊猫牌,大受欢迎。接着,李文达陆续将蚝油分成各种不同的等级,从只生产单一的高端产品,扩充到高(旧装)、中(熊猫)、平价(财神)不同等级,丰富了市场结构,并照顾到素食者的需求,推出素食蚝油,加入新元素,推出瑶柱蚝油,让顾客可以各买所需,以满足香港和内地市场。其后李锦记全面进入了做中国菜所需的其他调味品的领域,如酱油、酱料、辣椒酱等色香味达到很高标准的新产品,同时还设计了全新的企业商标和产品包装,创造了企业的新形象,为顾客带来新的感受。这些改革措施使李锦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成为调味品行业的领军者。如今仅蚝油这一个产品,就已经占据了美国近90%、香港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20世纪80年代,李文达主席明确提出把“思利及人”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逐渐贯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成为李锦记崛起壮大的理念支撑。在这段艰苦开拓市场的日子里,李文达曾经面对过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抱着务实诚信、永远创业的精神和思利及人的态度,将它们一一克服。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和本港销路,扩建更大的市场网络,李文达亲自前往北美等地,与海外客户接洽,大批成交,一改以前依赖他人做间接生意的被动局面。他更大胆地采用赊账的手法推销,先交货与代理,卖出后才收账,从而解决了经销商资金周转的困难,以吸引及鼓励经销商代理出售。这样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操纵,也可以扩大市场上的主动地位。

更新设备,增加产品,调整价格,扩大销路,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李文达大胆改革的方向。不到十年,李锦记面貌焕然一新,老企业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以务实诚信和思利及人的思维开始了事业创新和崛起的新里程。(四)腾飞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李锦记经过李文达主席整顿改革,业务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关键时期。李文达的四个儿子李惠民、李惠雄、李惠中和李惠森(图1-06)在国外完成学业,相继回到香港加入李锦记,发展他们在海外学习的食品工业、市场营销、化学工程、财务管理等专长。女儿莫李美瑜随后也加入李锦记,他们先后在公司任职,各展所长,为李锦记增添了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也为公司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促进了这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迅速实现现代化。图1-06 李文达与四个儿子合影

大儿子李惠民第一个加入公司,经历了公司走向辉煌的全过程。李惠雄刚加入公司时,父亲就交给他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原来当时在北美洲的代理商交回代理权给他们时,外面的欠账很多,于是他要去收账,如果收不回来对公司影响很大。经过艰苦努力,不但收回了欠账,还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北美市场站稳了脚跟。李惠中在国外攻读完化学工程后也加入公司,负责新会、黄埔、大埔厂的生产,在全球各地为产品挑选最好的原材料。李惠森毕业后在一家美资银行工作两年,吸收了更多的社会经验,才回到公司负责财务、行政和人才资源工作。他曾在1990年试行多元化战略,先在香港开了连锁的中餐馆——12间“健一小厨”饮食店;次年又负责地产业务;1992年起参与南方李锦记的创建,后来为了集中业务,他们出售了连锁餐厅,专心于保健产品。目前李惠森担任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旗下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莫李美瑜负责技术、研发及品质控制的部门。

第四代接班人深知李锦记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经父亲进行重大的革新后,仍必然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品质管理水平和保证产品的高质量。他们一到公司任职,便与李文达主席一起集中精力研制出豉油鸡汁、卤水汁、蒜蓉豆豉酱、豆瓣酱、蒜蓉辣椒酱等调味品新系列,以质优味佳享誉市场,大受客户和顾客的欢迎。

1992年,李锦记推出顶级XO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但畅销华人市场,还成功打入欧美市场,提高了中式酱料的地位。1997年首创蒸鱼豉油,次年推出 “快乐厨”方便酱料包,使家庭轻松享受饮食美味,这不仅适应现代都市人对饮食越趋讲究的潮流,也满足了都市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凭借已经建立的行销网络及优良商誉,加上准确有效的行销及市场策略,李锦记的酱料畅销世界五大洲。为适应不同客户需求,李锦记研制并创新酱料口味和包装,成为多家食品制造商及跨国餐饮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2005年8月更成为香港迪斯尼乐园亚洲酱料指定供应商,成为第一家与之结盟合作的香港公司。

李锦记还大规模在海外扩充和建立生产和营销基地。1982年,在香港仔田湾建立新厂房。1983年,成立李锦记(美国)有限公司,并于美国加州洛杉矶设办事处。1988年,李锦记百周年纪念,于香港大埔工业屯成立新总部,推出全新企业标识,象征公司以调味酱料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交流为目标。1991年,美国加州洛杉矶厂房成立。1996及1998年,中国广东新会和黄埔厂房相继建成。1997年,马来西亚吉隆坡厂房建成。加上中国香港大埔总部,总共五大生产基地,组成一个现代化生产供应系统,为李锦记在全球扮演中华饮食文化传播者角色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新会兴建的食品生产基地,规模庞大,技术先进,在中国食品业可谓首屈一指(图1-07)。李锦记之所以选择新会建设最大生产基地,主要是因为李家的家乡在那儿,新会给予李锦记很大的发展空间,1700亩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很多代理商和顾客参观李锦记新会厂后,看到李锦记拥有符合制造食品最高标准的现代化设备和工艺,对李锦记品牌的信心大大增强。

1992年,李锦记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现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合资成立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吹响实现第二个使命的号角。1994年,位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校园内的南方李锦记工厂竣工(图1-8),无限极增健口服液正式上市。1997年,成立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与第一军医大学合作成立“天然药物研究中心”。图1-07 李锦记广东新会厂图1-08 南方李锦记远眺(广东新会·2005年建成)

李锦记发展的历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两次兄弟分家,就曾经使李锦记两次陷入负资产经营的状况。这也是许多传统家族企业难以避免的现象。然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以及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使得李锦记成功地渡过了难关。

进入21世纪,李锦记实力壮大,业务腾飞,在各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为加强全球资讯互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李锦记运用先进科技,全力推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001年,中国香港总部正式启用先进SA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国广州办事处也于2003年上线,中国黄埔和美国厂房在2004年也成功启用该系统。数据资料处理实现中央集成化,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现在,李锦记在中国的广州黄埔、广东新会、大连、福州、香港,以及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地都设有自己的生产基地,配备现代化生产设备、精密的监控流程和完美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以蚝油、酱油等调味品为主的二百多种产品,供应全球五大洲超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亚洲第一食品品牌”,在港澳台和海外享有悠久的良好声誉。香港、广州黄埔、广东新会及美国厂房先后获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及HACCP认证。从1980年到现在的20多年,经过艰苦的努力,李锦记从负资产开始起步,发展很快,员工由当时的不足30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人。(五)永远创业:李锦记的两大使命

20世纪80年代,李锦记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特别是华人世界的优秀民族企业,拥有优质的产品和稳定的市场,在调味品特别是酱料行业早已是“龙头老大”。按李文达的话说,就是已经初步完成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使命。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李锦记只要在调味品行业继续做大做强,前景就非常光明。然而,李锦记人不这样想,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在征服一座山峰后还要再征服另一座山峰,要开始新的创业。在他们看来,最好的守业就是创业,只有永远创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当李锦记初步完成它的第一个使命——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它又提出了第二个使命——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把传统中草药做成现代健康产品;当李锦记实现了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产品的目标后,它又提出要在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就要有李锦记产品。这两个使命不仅被视为是一个企业的使命,更是民族的使命。

李文达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中说:对于我来说,我的梦想就是要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做成民族企业,将中国的养生文化做成民族企业。这是一种作为炎黄子孙的责任,这是一个中国人的使命。

李锦记为什么会在当时提出第二个使命?是不是有些“冒险”呢?是不是一种“冲动”呢?其实不然。李锦记做出这一重大决策有着深刻的原因。

第一,中国的保健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人人都需要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健康的需要;只要追求健康,就有保健产品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保健养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人们被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压力所困扰,得到了名利权势却付出了健康和生命的代价,前半辈子用健康换钱,后半辈子用钱换健康;人们被自己亲手制造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所笼罩,找不到一片干净的空气、水和土壤;人们吃得似乎比以前好了多了丰富了,但未必吃得健康;亚健康、肥胖、癌症、流行病、心理疾病等成为现代文明的伴生病……

于是,人们开始觉醒,开始努力追求健康。“防病胜于治病”、“求医不如求己”的保健产品正是人们保健需求觉醒的标志之一。它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展示了巨大的市场商机。据统计,2003年中国保健产品的市场为300亿元,2004年为500亿元,2005年突破1000亿元。目前,我国人均保健产品的消费支出,仅为美国的1/20、日本的1/15,这显示我国未来保健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1]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第二,这是对我们传统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养生文化传统的国度,是中医和中草药的发源地。中医药养生文化是从古代贤达积累流传至今的民族智慧,是非常宝贵的、值得现代人继承的优秀遗产。它以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把人体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防病、强身和延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标更要治本”、“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的养生保健理念与现代医疗保健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与传统西医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截然不同。中草药保健品能全方位调理人体,天然、无毒、无副作用,对于西药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是保健品行业的首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虽然是传统的中医药大国,但却不是中医药强国,古老中医药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并没有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同。反而是日本、韩国等中医药文化的学习者在中医药的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他们利用中国人发明的配方和原材料,通过先进技术加工增值后再以高价卖到中国来。据中医药领域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大陆中药产值占世界植物药市场份额应在20%~25%[2]之间,占世界中药市场份额在50%以上。20世纪90年代初,李锦记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中草药健康产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心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出中草药健康产品,开始企业的第二个使命,把中国五千年优秀养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第三,李锦记能够实现这一使命是校企联合、产学研联合的成功典范。这要从与第一军医大学(现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联姻”说起。

第一军医大学开始是由“卖牙膏”走上科技产业化之路的。他们研制的“洁银”牌牙膏曾经是当时的中国知名品牌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提倡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为日后南方李锦记与第一军医大学的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1992年8月8日,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与时任第一军医大学校长的赵云宏先生首次见面。双方共同探讨了国内市场,达成了共识:一方科研实力雄厚,一方有着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卓越品牌;一方具有产品开发经验,一方具有丰富的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经验;一方是想找合作伙伴,一方想做一项长久的实业。结果双方一拍即合,见面交谈仅一个小时即决定合作,签订意向书,并在一个月内签署正式合作协定。在当时的经济大环境中,如此迅速高效的合作实属罕见。同年12月8日,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李锦记)成立,肩负起李锦记集团的第二个使命。

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还记忆犹新,十分兴奋地说:“当时,赵校长说一句,我就说好;赵校长再说一句,我还是说好。就这样一个小时就达成了一起合作的共识。为什么这样快呢?因为我知道中国的中草药健康产品是大有市场的,我也知道中草药是[3]我们民族的财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李锦记在广东新会投资建厂,总面积达1700亩,包括生产中草药健康产品和调味品两大厂房。从生产规模到生产设施,都能够充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短短的十余年间,南方李锦记以现代高科技为依据,研发出了功效卓著的系列产品,包括无限极健康食品、维雅护肤品、植雅个人护理品、帮得佳家居用品四大系列五十多种产品,多项产品的核心成分均属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新科研成果。

21世纪初,是南方李锦记发展进入崛起的重要时刻。2000年,南方李锦记在中国新会举行了“新世纪,新使命,新辉煌”销售年会,这个富有特殊意义的大会开创了南方李锦记发展的新局面。2001年,南方李锦记制订出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2002年,南方李锦记又在中国新会举行了盛大的生产基地开工典礼,近千名业务伙伴共同参与了这一盛会。

今天,南方李锦记在全中国设立的分公司已达30家,3000余家无限极专卖店遍布全国。南方李锦记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中草药健康专业知识的无限极中草药健康顾问队伍,通过他们,南方李锦记向千千万万消费者传播健康理念,提供健康服务。

富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南方李锦记,长期坚持高科技投入,严格保证中草药健康产品的高品质。继与南方医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后,2003年初,又与清华大学签署科研专案合作意向书,进一步加速中草药健康产品功能因数的测定,为中草药健康产品的持续开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同年,公司还成功通过GMP、ISO9001:2000、HACCP三项质量认证。在南方李锦记投资1.5亿元人民币兴建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有一条符合国际保健食品GMP规范的高速玻璃瓶装口服液生产线。有关厂房的设计,由外到内,给人一种跟其他厂房与众不同的感觉。外围有大型无限极阴阳浮雕,有巨型汉代长生无极的图腾,内部设计既科学整洁,又非常人性化。

无限极中草药健康产品,都以纯天然中草药为原料,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高新技术研制而成,以防病、祛邪、调理、强身为核心,通过调节人体各方面的生理机能,达到身体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提高身体免疫力。这种天然、优质、安全、高效的健康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赞誉。

南方李锦记不仅做健康产品、卖健康产品,更把弘扬中华养生文化作为切实的使命。他们投资800万元建立了国内第一家中草药养生文化活动基地——“无限极养生文化体验中心”,包括“传统养生文化馆”、“参观回廊”和“现代健康体验馆”三大部分。传统养生文化馆让你亲身体验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采用高新技术,运用实物、典籍、图片、绘画、仪器、视频等综合手段,全面而生动地介绍中国古代养生故事、医药养生典籍、中草药知识等传统中医药文化,向每一位参观者展示着对养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参观回廊让来访者近距离、全方位地参观整个生产和质量监控过程,见证传统中草药知识如何转化为高科技产品;现代健康体验馆则提供亚健康预防知识,高科技的数码互动测试仪让测试者即时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整个中心展现了一幅融中医药精髓和先进科技、传统养生理论和现代保健知识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画卷,让每一个参观者得到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养生保健教育和享受。许多参观者大开眼界,深有感慨地说:南方李锦记真正把企业做成了继往开来的文化事业,真正在传承文化中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体验中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流露出无限极人对健康养生的深刻认知,以及为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的执著精神。在体验中心旁边,矗立着一棵110多年历史的老榕树。老榕树原籍广西,是村中“镇村之宝”,后辗转云南、海南、福建,最终在新会扎根。百多年来,榕树历经风雨,依然生机勃勃,它喻示人们:无论时空与环境如何变幻,只要不断维持并提升内在生命力,便可屹立不倒,恒久恒新。

体验中心大厅正门对面的巨大平台上,一对互握的双手(前为男手,后为女手)象征阴阳平衡,中间是古时人们的祝福语:长生无极。喻示阴阳平衡,便可创造源源不绝的生命力。长生无极,不仅是来自南方李锦记衷心的祝福,更是其思利及人、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的宗旨。

李锦记的第三代传人李文达主席的纪念铜像,道出了南方李锦记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厚重积存与远大使命:两眼古泉,脉脉流水,从井口冒出,表达着无限极人饮水思源,将中国优秀养生文化传承发扬的使命感与达致目标的信心。

体验中心入口处是民国时期的百年横梁(图1-09),是一根厚重沉实的圆木,作为房梁承担起支撑整座房屋的重任,又经能工巧匠精心雕刻,传统文化中的祈福元素齐集其上。今天,南方李锦记和无限极人也一如这根横梁,承担起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护佑人类健康的历史使命。

养生馆中央是铜雕《黄帝内经》的精髓(图1-010)。《黄帝内经》是中华医学和养生文化的最早和最高经典,明确提出了中医对于疾病的基本认识:“不治已病治未病”,影响了后世的“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的养生理论。这种养生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养生保健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27年考证与实践而编撰的经典《本草纲目》,被体验中心的建设者用艺术手段进行了完美呈现——壁画长50米、宽2.79米,刻有1141幅中草药图及其文字解释。《本草纲目》壁画不仅是感受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科普长廊,更是弘扬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载体。

南方李锦记以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努力、永远创业的追求做中草药健康产品的事业,正如它的品牌一样,这是一个“无限极”的事业。在中国,南方李锦记不是第一个想要把祖国五千年的传统养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的企业,但却是在这条艰辛坎坷的道路上一直不懈打拼的企业。南方李锦记董事长李惠森说:“要成就一生,就需要明确自己人生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正是我们的使命。这个使命会引导着我们行动,让我们清晰地了解自己所作所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并克服困难,坚持做下去,从而实现我们心中的追求。”而南方李锦记始终把弘扬祖国传统养生文化、造福社会作为企业的崇高使命,正是这种饱含民族激情的历史使命感,赋予了企业更多的文化内涵;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使南方李锦记在永续发展的道路上即使坎坷也不断求索。图1-09 无限极养生文化体验中心——百年横梁图1-010 无限极养生文化体验中心——铜雕《黄帝内经》图1-011 无限极养生文化体验中心——传统养生文化馆

弘扬中华养生文化,也不是一家企业所能独立完成的事业。中国有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南方李锦记树立这样的目标,就是想与其他力量一道,共同完成这个使命。

与李锦记的风雨百年一样,南方李锦记的创业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大的“风暴”出现在1998年。1998年4月,因为当时直销市场的混乱无序,国家取缔了任何形式的直销经营活动,要求南方李锦记等已获得国家批准的具有合法直销经营权的公司停止营业,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经营方式转型。同年8月,中央军委要求部队彻底退出商业经营,使南方李锦记与第一军医大学的合作面临着困境。无比锋利的“两刀”切断了南方李锦记高速成长的道路,顷刻间公司从成长的高峰跌落到谷底,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局势迫使南方李锦记做出决断:要么抽身而退,要么独立承担风险。在南方李锦记业绩大幅下滑之际,李锦记本着“思利及人”的精神,以及对中草药健康产业前景的信心,毅然决然地买断了第一军医大学的股权,保障了他们的利益。李锦记再次以其优秀的商誉,赢得了一个长期的合作者。后来的解决方案是,第一军医大学在不参与任何管理和投资的前提下,继续为南方李锦记提供科研成果,而南方李锦记从销售额中按比例提成给第一军医大学。这既符合了国家政策,又维系了双方长远的合作关系。无论是业务转型还是合作模式变更,李锦记“思利及人”价值观的力量,最终使两大难题迎刃而解,以最优的成绩最小的代价渡过了最大的难关。

一路走来,南方李锦记迈着坚实的脚步,朝着李锦记弘扬第二个使命的目标不断前行。

二、民族的世界品牌:中华文化成就卓越品牌

李锦记是一家百年民族企业。什么是民族企业?学界有多种不同观点。或从法学角度按产权的国籍定义,或从经济学角度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国籍定义,或从文化意义上定义。我们这里指的“民族企业”是广义的概念,基本等同于“中国民族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和产权类型的,具有民族资本、拥有民族品牌、创造民族利益、弘扬民族精神、承担民族使命的中国企业。与民族企业相应,所谓民族品牌,就是由民族企业创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又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品牌。

民族企业的相对概念是“全球企业”,但二者并不是截然相反的。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应当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立足本国,创新品牌,走向全球,成为民族的全球企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越来越认识到,现代企业创造财富的真正来源,不是厂房、设备、奖金、产品等有形资产,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在众多的无形资产如品牌、信誉、知识产权、经验、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等因素中,品牌又是最宝贵的。品牌的价值不仅被许多机构所确认,更在于广大消费者的口碑中。一个品牌之所以有价值,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被消费者所认同。这种认同的内容包括产品的核心技术、品质和特色,制造商的文化价值理念、管理模式、创新模式,以及优秀的服务体系等。这种认同的最大价值在于表明这个品牌在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国家品牌是国与国竞争中强大而无形的支持力量。国际上流行一个笑话:美国人登月后,苏联人不服,也登上月球,并把月球全部染成红色,以表明月球属于苏联。不久后美国人重新登月,并没有涂去红色,而是在正面写了大大的Coca cola(可口可乐)。这则虚构的笑话形象地说明了可口可乐的巨大品牌价值。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意思是说只有民族大众的东西才有个性,才会被老百姓认同,才会与其他文化交流,从而成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文明成果都已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四大发明、丝绸、陶瓷、茶叶、中草药等。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现代化浪潮中落伍了,中国民族企业的现代化道路更是举步维艰。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重视不够,中国的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在不断提升,2008年有排名从63位到498位的15家企业入围世界品牌500强,但大多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国有垄断型企业,多集中于石油、电力、银行、电信等资源型行业,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世界影响力和高附加值的品牌的[4]民族企业只有海尔、联想、长虹和清华同方四家。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世界品牌的实力,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经济大国,离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还有很大差距,表现之一就是“品牌小国”。以2008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为例,入选国家共计28个。从品牌数量的国家分布看,美国占据500强中243席,接近一[5]半,成为当之无愧的品牌强国。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建设“品牌大国”,这越来越成为从上到下的共识。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就讲过:“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1995年,江泽民等第三代领导人也先后提出“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品牌”、“创名牌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2006年3月,胡锦涛在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进一步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经济的振兴,而中国经济的振兴需要优秀品牌的支撑,创建优秀品牌成为每一个民族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创世界品牌,扬民族志气”正是基于这种民族责任。

李锦记经过121年的发展,成功打造了一个享誉全球的中华饮食文化的世界品牌,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调味品。更为可贵的是,在初步实现了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第一个使命后,李锦记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成立了南方李锦记,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的使命,再创一个民族的世界品牌。李锦记之所以能够创造一个优秀品牌,最重要的还是产品的品质。李文达说得好:“便宜的要比别人好,中价格要优胜过别人,高档的也要最好,就没有人可和你竞争。最重要的是品质。”

创造民族的世界品牌需要挖掘优秀的中华文化资源,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需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李锦记正是把思利及人的优秀中华文化融入到了品牌建设之中,使李锦记品牌成为经销商和广大消费者非常信赖的放心品牌。即使在过去艰苦的年代,也坚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商业活动中考虑顾客和合作方的利益。每当客户反映产品出了问题,公司就会立即更换全部产品,甚至都不去检查产品是否真的有问题,或者到底有多少产品有问题。这使得与李锦记合作的客户从来都不会吃亏,大家对李锦记的产品都非常放心。

李锦记的优秀品牌还在于李氏家族内部的良好教育和环境。很多家族企业都是以生意为核心,结果家庭出了问题,子女出了问题,生意跟着受挫,陷入“富不过三代”的怪圈。而李锦记却始终以家庭为核心,把生意看成家庭的一部分,认为家庭和睦才是事业兴旺的基础。这正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和万事兴。中国人讲究天地人和,尤为重要的是家和,家和万事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家族的团结和睦正是维系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最终力量。要实现家和就需要有共同的目标、高度信任的氛围和沟通的平台,还要有制度做保障。

这个平台就是“家族委员会”,由它领导李锦记集团、家族办公室和家族基金。在家族委员会上,不谈经营,主要讨论“家族宪法”、家族价值观,以及第三、第四代甚至是第五代的培训。这样的会议让家族成员有专门的时间来相互交流,敞开思想,感受亲情。了解产生信任,信任达成共识,保障了“家和”,也保障了家族和企业持续发展。

同时,他们完成了由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的转变。对此,李惠森谈到,家族公司有四个角色:家族成员、股东、董事和管理层,许多家族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家族成员没有正确区分这四个角色。他们每天都在饭桌上召开家族公司董事会,因为他们既是股东,又是公司董事,甚至包揽管理者的角色。而李锦记在努力区分这四个角色。

李氏家族一贯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李文达更有一套别具一格的教育方法,他把对子女的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例如,要求小孩不能偏食,什么都要吃。李文达送孩子去西方接受现代教育,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到世界各地游览,让他们去感受不同的文化,认识不同的事物,增长更多的见识,理解人生百态。他甚至有意带子女们参加葬礼。因为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葬礼,可以让子女清楚地看到死者一生的成败得失,以及种种家族的矛盾和人情世故的复杂。启示子女:人一生的所作所为,要为最后的“盖棺定论”负责,更让人深刻体会到,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守护是多么可贵。

李氏家族有着开明的教育,也有严格的家规。与很多富豪家族不同,李家有专门的“家族宪法”,这是家族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借用“宪法”这个概念做比喻。比如,他们提出的一条“宪法”就是:第五代家族成员要先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3~5年,才能进入家族公司;应聘的程序和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每次确定新的准则后,第四代家族成员都要在该规定上签名,并把这些信息传达给第五代。这样的家族教育和管理,使李家子女既继承了李氏家族所传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吸纳了西方的现代文明。既有中国人传统的稳健、谦卑、宽容精神,又有西方人的开拓、创新、进取精神。对于李文达和李氏第四代而言,追求健康、家庭和事业平衡的生活是最重要的。因为平衡,才能走远。如果没有健康,没有和睦幸福的家庭,那么再成功的事业,有再多的钱,都不能算是成功的人生。李氏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在努力创造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享受着天伦之乐。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完美结合,就是李锦记塑造民族的世界品牌的根本和保证。

另外,李锦记的优秀品牌还在于不断创新品牌战略。在传统的调味品品牌的基础上,刚刚发展出的健康产品品牌也被业界和消费者公认,成为知名品牌。目前国际上有很多评估企业品牌价值的机构,最著名的是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它的主席是著名经济学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Mundell)教授。2005年8月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了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这次品牌价值评估和排序中,保健品行业仅有5家入围。由南方李锦记缔造的“无限极”品牌作为唯一进入百强行列的保健品品牌,排行第62位,在保健品行业中排行第一,品牌价值80.83亿元。

品牌价值有权威认证,企业文化同样也有权威认证。全球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就是国际权威机构之一。该机构主持两年一度的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的评选调查。他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有这样一些雇主,尊重员工与合作伙伴,千方百计地让他们满意,激励他们不断创造价值。这些雇主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也能得以长久成功和持续发展。翰威特将这些雇主称为“最佳雇主”。2005年亚洲最佳雇主评选涵盖的地区有中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数百家优秀企业。整个评选过程不收费、不记名、不炒作。结果揭晓:南方李锦记一举获得“2005年最受推崇亚洲最佳雇主”和“2005年中国最佳雇主”两项殊荣,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民族企业、健康产品企业。2007年,南方李锦记又蝉联这一荣誉。

翰威特认为,最佳雇主的关键要求在于企业员工的敬业度水平。如果企业的员工非常敬业,就表明企业的效率高、向心力强,它的顾客和合作伙伴会得到很好的服务,表明这家企业能够获得高增长、高收益。南方李锦记的员工敬业度得分高达86%。

翰威特研究表明,最佳雇主近三年的收入增长率比其他公司平均高出一倍。南方李锦记近年来业绩连年成倍增长。翰威特研究中还有一个来自员工调查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在“公司鼓励我在日常生活中站在客户角度看问题”调查项目中,亚洲最佳雇主得分91,一般雇主得分62,南方李锦记得分93。翰威特认为,正是思利及人这种独特企业文化的无限魅力,使南方李锦记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总之,翰威特认为,最佳雇主就是非常懂得多赢之道的企业,因而既是最值得为之工作的企业,也是最值得与之合作的事业伙伴。

优秀的民族企业,会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民族利益作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反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然为成就优秀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发挥核心的作用。李锦记的百年历程,非常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李锦记的核心价值——务实诚信、永远创业精神、思利及人——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精神的最佳结合。李锦记第一代发扬于传统,第二代承接于迁移,第三代发展于创新,第四代加盟后加速现代化和全球化,使公司走向腾飞,走向辉煌。李锦记从最初只有两种产品(蚝油和虾酱)的家庭作坊,发展到能与世界最负盛名的度假旅游机构迪斯尼乐园结盟合作,成就绝非偶然。不断创制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不仅引领美食潮流,提高中式酱料的地位,也使李锦记成为业界领导者。

李文达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中说:李锦记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作为一个家族企业,是什么推动着它从小到大、走过了一百多年,并健康持续地走向未来呢?我的感受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这文化实实在在,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文化充满着智慧和力量,在我的一生,在李锦记发展的历史上,都因为中华文化而受益匪浅。

思利及人的文化是对中国传统儒商精神乃至整个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核心是“天地人和”的和谐文化的继承发展。

李锦记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过不同的品牌标识,这些品牌标识不仅成为李锦记不同时期企业和产品形象的代表,而且是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的形象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精神的结合。图1-012 李锦记“旧装蚝油”标识图1-013 李锦记企业标识

图1-012是李锦记名牌产品“旧装蚝油”的标识。左图是一位极具中国传统审美形象的女士在品尝用蚝油制作的点心,右图是一对母子在运蚝的船上划桨前行,人物面带亲切详和的微笑。这样的标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既鲜明易记,又亲切友好,为广大消费者所喜闻乐见。

图1-013是李锦记的企业标识。左图为旧标识,右图为1988年李锦记百年周年纪念时推出的全新企业标识,象征企业以调味酱料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交流为目的。这是一座连接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桥,一座走向世界和现代化的大门,而且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辉煌。红色象征永远创业。

图1-014为李锦记全资子公司南方李锦记的标识。桥和门的含义与李锦记新标识相同。绿叶代表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整个标识象征南方李锦记要完成李锦记集团的第二使命:把中华优秀养生文化推向全世界。图1-014 南方李锦记标识图1-015 李锦记荣获2006年度“中国名牌产品”奖

李锦记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员工、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从下面他们所获部分重要荣誉中不难看到这一点:

1995年,获由香港品质保证局及英国标准协会颁发的ISO9002证书,成为全港首家获此殊荣的食品制造商。又获1995年香港工业奖及香港商业奖。

1997年,荣获“全港二十大杰出商业机构”奖。

2000年,被美国《读者文摘》杂志选为香港及新加坡“煮食产品/调味品”类别“非常品牌金奖”。

2000年11月,荣获由香港劳工处颁发的“2000年良好人事管理奖”。

2003年9月,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酱油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奖。后多次蝉联。(图1-015)

2003年9月,荣获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2000—2002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

2004年10月,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获首届“香港商业奇才”奖。

2004年,无限极系列口服液荣获“中国合格评定质量达标放心食品”称号。

2005年,“无限极”品牌被评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与保健品品牌的第一位。

2005年11月,李锦记在中国调味品协会十周年庆典上荣获四个“十大奖项”,其中李文达先生获“十大风云人物奖”,公司获“酱油十强品牌企业”奖。(图1-016)

2005年,南方李锦记获中国企联“2005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2006年9月,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和南方李锦记分获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2003—2005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

2006年10月,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认定“李锦记”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6年11月,南方李锦记荣获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称号。

2007年1月,李锦记荣获由亚太品牌基金会主办的“2006—2007年卓越品牌奖最佳食品奖——中华酱料”。

2007年3月,南方李锦记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企业”,这是国家公益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

南方李锦记蝉联美国翰威特2005和2007年度“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

南方李锦记蝉联《财富》(中文版) 杂志“2005和2007年度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称号。

2008年8月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荣获美国百森商学院“杰出企业家学院奖”。

2009年1月,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个人”奖。图1-016 2005年,李锦记获中国调味品协会四个“十大奖项”图1-017 2007年李文达先生荣获中国烹饪协会二十周年庆典 “特别贡献奖”

三、世界的民族企业:面向全球化时代

当今世界已处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普遍潮流之一。这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时代现实。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互联网等通信、交通手段的全球普及,商品、资本、技术、资源、人才、管理、金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无障碍交流成为现实,经济技术全球化以及由此导致的文化全球化时代真正到来。

一家优秀的民族企业,不仅要承担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使命,更要面向世界,走向全球实现现代化。这不但是民族企业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普遍趋势之前,李锦记就已开始国际化的营销策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李锦记积极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潮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全球化战略:从“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产品”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产品”。

和国内一些家族企业不同的是,李锦记推行全球化管理,提出从“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的战略目标,从传统的家族管理到大胆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李锦记全心全意引进对李锦记品牌怀着深远抱负的专业精英人才,执行精英管理,拓展公司业务,务求将现在的家族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以至未来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国际级优秀企业。2006年7月,李锦记酱料集团聘用了雷桑田博士为李锦记首位非家族成员的行政总裁,标志着李锦记家族企业迈向一个新的里程。李惠民先生专任酱料集团主席,专心发展策略,制订业务方针及工作目标,而行政总裁主理公司日常运作。图1-018 李锦记美国公司

李锦记在全球设立四大生产基地: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图1-018)、马来西亚。生产的资金、技术、设备、原料、产品实现了全球供给和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球的生产基地保持同样高的质量水准,又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发展多样化的产品。

在产品营销方面,早在20世纪初期,李锦记第二代传人李兆南就找对了方向,把李锦记的产品卖到了东南亚和北美洲,此后,海外华人市场成为主要市场。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李锦记之所以能在当时成功地打入海外市场,主要因为其产品符合海外华人需求,特别是华人餐馆不可或缺的调味酱料。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餐馆,有华人餐馆就有李锦记的酱料。更为重要的是,李锦记不只是推销产品,还切实地为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做出贡献。后来,随着中华饮食文化在全世界的推广,李锦记产品开始在一些非华人地区推广。目前,已经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东南亚、北美、非洲,甚至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一些岛国,都有李锦记的蚝油、酱油等产品在销售。

2005年8月,在美国加州洛杉矶举行的“2005西方食品博览会”上,李锦记美国公司酱料获“最喜爱新产品”称号。李锦记摊位吸引了大批客户参观,新产品和烹饪示范的美味产品广受欢迎。

2006年,李锦记针对日本顾客对中式酱料的特殊需求,推出全新包装方便酱料包及“香港饮茶”系列,不仅为生活工作繁忙的日本顾客带来易食的方便,更送上清新健康的中式口味,打造中式酱料全新形象。

为加强与餐饮业者的伙伴关系,2006年10月,李锦记在新加坡举行“金筷子促销活动”。特选了40家中式酒楼餐馆参加,参与的酒楼餐馆都会以李锦记酱料烹调一道独一无二的佳肴。这种独特佳肴除可在该酒楼餐馆享用外,资料也分四期刊于华文报章的饮食副刊上。这一活动获得酒楼餐馆业及各相关协会的大力支持及赞扬。参与的各酒楼餐馆的营业额因活动而节节上升,也有更多酒楼餐馆业者使用李锦记酱料,达成“双赢”局面。

在南美洲的秘鲁,厨师Lelis lglesla在主持的烹饪电视节目中,用一系李锦记酱料示范各款中南美菜式,包括叉烧酱烧鸡、咖喱鸡等,并特别推出两张名为“李锦记食谱”的光盘,推介以李锦记酱料烹调当地秘鲁菜式。

李锦记在全球不光推广产品,还积极进行全球人才交流。

公司每年在全球不同地方举办员工沟通大会。全球各分公司和生产基地的员工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公司还鼓励员工继续发扬“思利及人”的集团价值观,并就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出回应。2005年的大会还新设了“爽指数”调查,体现了公司对双向沟通的重视。

公司每年3月都要举行创业周年纪念活动。2008年3月7日,李锦记举行120周年创业纪念日活动,400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好友、员工同事欢聚一堂。公司颁发了退休及长期服务奖,答谢同事们对公司多年的努力。

李锦记在全美国赞助主流厨艺学校烹饪示范,推广及教授美国厨师如何应用李锦记酱料。2005年9月1日,第一次厨艺学校示范在加州美国厨艺学院举行,由美国李锦记厨师顾问Robert Danhi用一系列李锦记酱料示范新菜式。他先简单地讲解了中式烹调、李锦记酱料的制造过程和运用技巧,再给学生品尝李锦记酱料的味道。厨艺学校示范活动非常成功,此后一直举行。

2005年10月,李锦记与韩国江东中华料理协会及韩国当地名厨吕敬玉先生携手举办中华厨艺讲座,向江东中华料理协会会员教授烹调中菜的技巧,示范如何以李锦记酱料提升韩式中菜的水平。讲座好评如潮,双方达成长期合作。2006年,李锦记又赞助韩国聚英楼饺子烹饪比赛。

2005年10月,李锦记美国公司第二次获得Sysco“百强供应商”铜奖。Sysco是北美洲最大的餐饮市场代理及分销商。美国李锦记是在1500多个Sysco品牌和数千名供应商中唯一一家获奖的亚洲公司。

2006年7月,李锦记参与美国波特兰举行的“亚洲美食体验”活动,邀请名厨甄文达先生担任表演嘉宾,在波特兰地区著名的中式园林向观众介绍如何使用李锦记酱料来烹调美味又简单的中国菜,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当地媒体的高度重视。

2006年,李锦记赞助美国洛杉矶第十一届豆腐节的“豆腐大食比赛”。参赛者挑选喜爱的李锦记酱料,拌在豆腐上,以最快速度吃完便可胜出。借着本次活动,李锦记成功地将品牌及产品推广到主流市场中,使顾客更了解酱料搭配豆腐的饮食文化。

2006年7—9月,李锦记在台湾举办了共10场“创意菜厨艺交流会”。并安排台湾“餐饮新秀选拔赛”中胜出的优秀学员到香港总部参观学习。在两天的烹饪训练课程中,学员认真学习烹调粤菜的技巧,深入了解李锦记产品特性,增加对酱料运用的知识,为日后投身餐饮工作打稳基础。

2006年9月,参加日本横滨举行的“日本拉面博览会2006”。

2006年10月,李锦记与英国华谊商会联合主办“双璜豉油宴”,由廖广城大师主理,请参加者品尝李锦记双璜生抽及豉油系列的风味。席间,还透过短片及问答游戏使参加者认识李锦记严谨的生产过程及产品的优良品质。

在英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支持下,李锦记早年已赞助很多教育活动。自2006年10月起举办英国中文学校赞助活动,每售出一瓶李锦记豉油,公司会捐出10便士支持英国中文教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