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风险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20:20:51

点击下载

作者:王德平,潘修银,何秉洪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输血风险管理

输血风险管理试读:

前言

输血存在较多风险,供血者可能受到细菌感染,受血者可能因输血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或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即使严格按规定操作,输血也可能给受血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损害。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全球有超过一半国家没有对献血者献出的血液进行彻底检验,导致很多人在接受输血时感染艾滋病、肝炎、疟疾和梅毒等疾病。另外,由于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存在血源调剂等方面的风险因素。所以在现实情况下,要加强输血风险意识宣传和风险管理。《输血风险管理》一书在国内首次全面详细地对采血机构、临床输血、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等输血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风险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输血风险管理》的编著是在襄樊市中心血站、宜昌市中心血站、荆州市中心血站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本书的问世凝结了编者团队2年多的智慧和心血,主编、副主编等是卫生管理行业理论及实践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在编著期间,编委会组织了总体策划、查阅文献、资料回顾、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多项活动。部分编者是从事输血工作多年的管理者或者相关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另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陈璞,宜昌市中心血站的孙昌华、夏冬玲也参与了部分工作。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对血液的理化特性、输血发展历史、输血种类、临床输血的发展趋势、现代输血存在的风险及管理概论等做了详细介绍。第二章为采供血机构风险与管理,介绍我国采供血机构和采供血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规避和应对风险的管理措施。第三章为临床输血风险与管理,重点介绍了临床输血风险及影响因素,不良反应及处理和预防,提出临床输血风险的管理对策。第四章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怎样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血液溯源跟踪管理,稀有血型血源、血液库存调剂调配管理和应急指挥调度来降低输血风险。第五章输血风险责任,讨论了输血过程的道德方面、法律方面的风险责任及赔偿和处理方法。第六章输血风险预测与防范,提出临床输血风险因素,具体阐述了如何进行输血风险预测与防范。《输血风险管理》是全体编者多年理论研究、工作经验,以及多个城市调查及分析的总结。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阅读本书的专家与同行给予斧正。作者2008年7月21日第1章绪论提要:

1.血液概述

2.血液的理化特性

3.输血发展历史

4.临床输血种类

5.临床输血的发展趋势

6.现代输血意识

7.临床输血风险及其管理概论

1654年,意大利医生Folli首先宣称输血成功。此后,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大失血病人和造血功能有障碍的病人,输血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每次输血就相当于一次小型的器官移植,在输血的过程中潜在着很多风险。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首先要了解血液及输血的基本知识。

血液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意大利医生Folli在1654年首先宣称输血成功后,输血便逐步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临床大失血病人和造血功能有障碍的病人,输血甚至是最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血液是由三种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每种血细胞又由很多种成分组成,特别是含有抗原(血型物质);血浆内含有多种蛋白质,因此,有学者认为每次输血就相当于一次小型的器官移植,在输血的过程中潜在着很多风险,如输入有质量问题的血液、输血不良反应等都可导致输血风险的发生。当然,随着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公民参加自愿无偿献血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无偿献血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各级政府对血液工作的越来越重视,血液管理工作越来越到位,我国输血的风险也随之不断降低,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输血感染HIV的风险同搭乘飞机出事的风险一样低。第一节血液概述

血管长度:人体血管总长约10万km,可绕地球两圈半。

血细胞寿命:人的血细胞也有一定寿命。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d;白细胞数平均寿命2周左右;血小板(凝血细胞)的平均寿命7~10d。它在不断地新生和衰亡,骨髓每秒可造出1700万个血细胞,以保持体内血细胞的动态平衡。

血型:通常人们指的血型为A、B、O、AB四种主要类型。目前,共发现红细胞有23个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系统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400多个。

献血量:一般健康成人每次献血量不到总血量的5%~10%,只有超过20%时才会有失血症状。身体健康适龄的人每次献血400mL,两周后便可恢复。

输血、献血的基本要求:输血、献血前要进行严格的血型检验和配型,保证输用同一血型的血液,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红细胞输血原则要求血型相同,但在找不到相同血型的紧急情况下可用O型血代替。血液是在人体心脏和血管里流动的一种红色的、不透明的黏稠液体,具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止血的功能,由心脏推动血液循环。

骨髓是人体出生后的造血器官,它孕育出各种血细胞。骨髓每秒可造出1700万个血细胞。科学献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血液充盈、气盛血畅而有益健康。造血的原料主要是蛋白质、12铁、铜、维生素B、叶酸等。

血液主要成分有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除大量水分外,主要是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钾、钠、钙、铁、铜等无机盐和葡萄糖、维生素、激素等。血细胞中主要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凝血细胞)。红细胞(红血球)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它担负着运送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任务。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红细1212胞的平均寿命是120d,其正常值是男:4.0 × 10~5.5 × 10个/L;1212女:3.5 × 10~5.0 × 10个/L。白细胞(白血球)是人体的卫士,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具有吞噬外来微生物、细菌等功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骨髓中粒细胞贮存数约为循环血的10~15倍,成年人白细胞数为4 × 9910~10 × 10个/L,其平均寿命2周左右。血小板(凝血细胞)的体积比其他血细胞小,但数量多,平均寿命7~10d,主要功能是凝血99和止血。正常人血小板数为100 × 10~300 × 10个/L。人体中的血小板有1/3贮存在脾脏。

血型是人类遗传的主要特征。自1900年在奥地利人Land-steiner首先发现A、B、O血型以来,目前,共发现红细胞有23个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系统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400多个。1958年法国Dausset首先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截止目前已公布HLA表型特异性血清学分型为5种,HLA等位基因已超过1000个。1957年后陆续发现血小板血型系统。与输血有关的主要是红细胞膜上ABO和Rh血型系统。由于红细胞所含的抗原不同,通常将血液分成A、B、O、AB四种主要类型。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者称A型,只有B抗原者称B型,同时有A和B抗原者称AB型,没有A、B抗原者称O型。

输血、献血前要进行严格的血型检验和配型,保证输用同一血型的血液,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输血原则要求血型相同,但在找不到相同血型的紧急情况下可用O型血代替。

男女在生理上是有差别的。男性的劳动强度大,氧消耗多,而较多的雄激素能促使红细胞生成,故男性的血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女性,失血的恢复也较快;女性由于生理性(月经、生育等)消耗,所以男性献血比女性更优越。

人体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如女性每次月经失血量在100mL左右,属正常现象。一般健康成人每次献血量不到总血量5%~10%,只有超过20%时才会有失血症状。

献血者献血前应注意休息,使身体和情绪逐步稳定;不要饱食或空腹献血;不要饮酒;不要大量进食油腻食物;禁服任何药物;否则会破坏血液质量,造成不良后果。现代医学中,为满足对血液中某一成分的需要而出现了成分输血。献血者可选择献全血或血液的某一成分(也称全采、单采)。单采是利用血细胞分离机等设备从献血者体内采取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将其他部分再输还给献血者。单采时间较长,但对献血者影响极小。身体健康适龄的人每次献血400mL,两周后便可恢复。第二节血液的理化特性一、颜色和比重

血液呈红色。动脉血呈鲜红色,而静脉血则呈暗红色。这种差别主要是取决于血红蛋白含氧量。血浆在正常时呈淡黄色,这是由于含少量胆色素(主要是胆红素)的缘故。如在餐后采血分离血浆,因含有大量脂肪小滴(也就是乳糜微粒)呈淡黄乳白色,不透明。如溶血时血浆呈红色或橙红色,高铁血红蛋白血时则呈咖啡色。

正常人血液相对体积质量(比重)为1.050~1.060,血浆相对体积质量(比重)为1.025~1.030,主要由血浆蛋白含量所决定。二、渗透压

血液与组织间液、组织间液与细胞内液、血浆与血细胞间的物质交换都要通过生物膜,当生物膜两侧出现溶质浓度差时,浓度低侧水分子更多地进入高浓度侧,称之为渗透现象。如在浓度高侧施加一定压强,以阻止水分子的渗入,其压强称为渗透压。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溶质颗粒的数量,与其种类和大小无关。血浆渗透压绝大部分来自所含的晶体物质,由于这些物质分子小、颗粒数目多,故渗透压高,称为晶体渗透压;而血浆蛋白部分由于分子量大、颗粒少,只产生275.00mmol/kg ± 7.50 mmol/kg渗透压,称之为胶体渗透压。在蛋白质中,白蛋白对胶体渗透压的维持起着持别重要的作用。由于生物膜并非理想的半透明膜,除水分外,晶体物质也可自由通过,膜两侧的晶体成分浓度相等,即晶体渗透压相互抵消,故胶体渗透压对体液交换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人血浆渗透压为275.00mmol/kg ± 7.50 mmol/kg左右。

一般临床上使用的等渗、高渗、低渗的概念是以血浆(或红细胞)的渗透压为标准而言。若渗透压高于275.00mmol/kg ± 7.50 mmol/kg称高渗溶液,低于此值称低渗溶液。三、酸碱度

血浆的pH值为7.35~7.45。在安静状态下,人动脉血pH值比静23脉血pH值略高。这是由于静脉血中含较高的CO浓度(HCO-)和酸3性代谢产物。当运动时,有更多的酸性代谢物(HCO-,乳酸)从组织进入血液,故静脉血pH值将会进一步降至7.30左右。

细胞内新陈代谢的酶促反应要求有最适宜的酸碱度,而血浆的酸碱度又可直接影响血细胞酸碱度,并可通过组织间液影响全身组织细胞的酸碱度。因此,保持血浆的酸碱度恒定极为重要。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强大的缓冲系统,以保证血液pH值的相关稳定。

缓冲系统缓冲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缓冲物质的绝对量,其次决定于缓冲物质的性质和弱酸及其盐的比例。一对缓冲系统比例1∶1时缓冲能力最强。比例为20∶l时,缓冲能力较弱,但由于机体不断产223生CO,以补充HCO,加之这一系统的绝对量较多,故它仍是血浆中的主要缓冲系统。四、红细胞沉降现象

如果将血液抗凝后灌入一垂直放置的玻璃管中,几分钟后,血细胞以大致恒定速度逐渐下降。在红细胞沉底后,下沉停止,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沉降现象。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在血浆中具有相对的悬浮稳定性。这种悬浮稳定性受一定因素影响,例如红细胞数量、温度、下沉颗粒大小等。红细胞叠连(可能由电荷中和现象所决定)是红细胞沉降加速的主要原因。血浆因素大都通过影响红细胞叠连而起作用。(一)血沉增快

可见于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贫血和高胆固醇血症,也可见于月经期妇女、妊娠、健康老年人。(二)血沉减慢

一般临床意义较小。在高原地区居民由于代偿性红细胞较多或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时,可见血沉减慢。

红细胞沉降现象在临床诊断上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无特异性。一般用于:①动态观察病情变化;②用作良、恶性肿瘤鉴别的参考;③反映血浆中球蛋白增高。五、血量

血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约占体重的8%,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容量是循环血量,储备血量占总血量1/5,通常存在于人体的肝、脾等处。当人体失血,或在剧烈运动等情况下,贮存的血液会自动加入血液循环,补充循环血量。

一般成人血量为65.1~70.4mL/kg,新生儿为78.7mL/kg,早产儿为89 mL/kg。从性别来看,相同身高的女性较男性血量少1000 mL左右。妊娠对血量也有影响。妊娠开始后每月血浆量增加约100 mL,只有在最后3个月红细胞容积才增加,分娩后血浆量迅速下降。因此,血量正确测定,对临床输血疗法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第三节输血发展历史

血液由细胞与非细胞成分组成,前者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后者即为血浆。血液具有运输各种物质、调节酸碱平衡、参与免疫及防御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间平衡和起缓冲作用。因而,输血能改善血液动力学,提高携氧量,维持氧化过程,补充血浆蛋白,维持渗透压;保持血容量;增加营养,改善机体生化功能;纠正凝血机制,达到止血目的;因为含有多种抗体,可增加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改善机体功能等。一、输血的起始

血液在临床上开始输用,作为治疗手段已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但直到19世纪才将临床输血作为抢救生命,恢复健康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有时甚至比药物更为重要。

自古就有人想用血液作为治疗方法,古代埃及人提倡用血液来沐浴,旨在返老还童或恢复健康。罗马斗剑士在斗场上饮血,希望从中获得勇气与力量。15世纪后期,血液用于治疗精神病、癫痫、抑郁症、怪癖等,但未用于治疗失血和贫血。有—个时期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都是因为血液中“有毒”,而用放血治疗,由理发师在患者前臂静脉上用针刺,将血放出来。直至17世纪,英国医学家Harvey发现了血液在体内环流与运行途径第一次发表了血液循环的论文,这才开始了往血管内注射药物的实验。

著名建筑家、天文学家和解剖学家Wren于1656年用银制成小管,将动物膀胱作为注射器,这是现代注射器的雏形。他将鸦片、催吐剂及其他药物注射至活狗的血流中,从此就有人开始尝试将很多东西,包括血液输入血流中。意大利医生Folli在1654年首先宣称“发明”了输血,1680年出版的书中记述了有关他用漏斗、金屑管进行输血的实验。二、人体输动物血成功

第一次在人体输血成功是1667年,在英国和法国两地试用,因而,有很多文章讨论了谁是第一个在人体输血成功者。

英国牛津年轻的生理学家和医生Lower在Wren的实践基础上,企图将血液输至血流。Lower于1665年首先将狗的颈动脉与另一狗的颈静脉相连接,输血成功,受血狗立即恢复健康。这一实验给他增强了将动物血输给人的信念,并于1667年夏,他成功地将羊血输入人体。同年11月23日,他被英国皇家协会邀请,在许多专家面前对1名22岁的教会成员Coga输血,他自觉“不平衡”、“脑子有热”,志愿在他体内输血,以改变他的行为。当时的输血方法是在其肘前静脉先放少量血,再将肘前静脉与羊的颈动脉用银管相连接,经过2min后有羊血输入,患者自觉良好。6d后患者在皇家协会报道了他的自我感觉。此事发表在Pepy日报上,震动了当时的社会。

与此同时,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医生Denis经过狗的输血实验后,在1667年6月15日为1名15岁的男孩输血。他因长期发烧而昏睡,曾经20次放血治疗,仍不见好转,输羊血少许。以后Denis又对1例健康志愿者输羊血,受血者只感觉臀部发热,后有酱油色尿(血型不合导致的不良反应)。第三例是一位奄奄一息、频于死亡,要求输血的瑞典贵族。当时虽有人反对,但Denis为了治病救人于1667年12月9日还是给患者输了小牛股动脉血。输后患者情况好转,数日后又输了一次,输后发生了严重反应并有黑色尿(血型不合导致的不良反应)。为此,反对者上告法庭。法庭判决:自1668年4月17日起,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准再输血。10年后,法国议会还下令禁止在人体作输血试验,英国也下令禁止输血,如此持续了150年。目前公认是英国Lower首先进行了动物输血,法国Denis是第一个在人体输血成功者。三、人血输给人

在以后的150年中,世界各地陆续有输血的个案报告。当时输血的适应证是治疗精神错乱、癫狂及长期治不好的疾病,且一直输用的是动物血。

至1774年Prietley及1777年Lavoisier在呼吸实验氧的作用研究时,认识到血液可以从肺将氧带到组织中,这一科学发现才确认输血是一个合理的治疗手段。1817—1818年英国生理学家及产科医生B1undell在狗身上作实验时,发现因出血濒死的狗,若输入另一条狗的血即可救治。在此基础上,他设计了一套输血器材(1把椅子、1个漏斗、注射器和管子),将人的血液输给严重大出血的产妇,共有10例,其中除2例已濒死和已死亡者未能救活外,另8例中5例救治成功。他是第一位用人血输给人的成功者,这让欧洲及美国为之震动。接着他又设计出输血用具,从而开创了直接输血法,这一方法一直延用了约100年。四、消毒和输血方法的改进

由于当时输用动物血或人血的反应发生率较多,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感染的危险性;血液凝固和动物或种属间的免疫不合,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工作。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Lister采用了消毒法,将器具进行消毒,手术时实施无菌技术,解决了感染问题。

对于血液凝固问题,当时发现在输血时若时间较长,血液即成凝块;如能缩短时间就可避免血液凝固,因而想将献血者的动脉与受血者的静脉很快地连接起来,就可避免血凝。法国革新者Car-rel在美国Rockefeller研究所将动物体内的动脉与静脉端缝合做器官移植成功后,在1908年对1例出生后5d出血不止的垂死女婴的腘静脉与其父的挠动脉相接,手术获得成功,女婴出血停止,转危为安。这是美国纽约第一次输血成功。美国cleveland的外科医生Crile于1898年进行了直接从动脉到静脉的输血。他发明了一种接头管,将受血者的静脉与献血者的动脉相连接,避免了血管的缝合。当时的输血是受血者和献血者一起躺在手术床上,由1个有经验的5人小组用此法连接血管,进行输血。至1909年,Crile先后对55例患者,61例次输血成功,但约有35%的病例发生溶血。此后,发明了注射器、石蜡油管、注射针头、小接管、三通管、活塞等,改进了输血的方法。五、抗凝剂的应用

血液凝固现象给输血带来了困难,仅用加快输注时间避免血液凝固的作用是有限的。1821年法国科学家Prevost和Dumas发现去纤维蛋白可使血液不凝固,成为液态。1835年Bischoff证明,将去纤维蛋白血给濒死动物输注,可使动物起死回生,故开始输用去纤维蛋白的血液。

1774年英国解剖学家Hewson发现中性盐类有抗凝作用,但未应用于临床。1868年英国产科医生Hicks受Hewson工作的启发,在血液中加入磷酸钠溶液,使血不凝,将其输给3名产科大出血的患者,但产妇均死于休克。1894年英国病理学家Wright提出某些酸性可溶性盐类可无限期地延缓血液凝固。瑞士两位生理学家Arthus和Pages于1890年首先提出血液中加少许草酸盐或枸橼酸盐可以与钙离子结合,使血液呈液态。但经过24年后才应用于临床。1914年比利时人Hustin发现枸橼酸钠可以防止血凝;7个月后阿根廷的Agota用枸橼酸盐抗凝作输血。此后进一步发现,红细胞在偏酸的条件下能更好地保存,加葡萄糖可作为能量来源,可进—步改善红细胞活力,因而发展了一种带酸性含葡萄糖的抗凝剂。以后又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1943年Loutit和Mollison等终于配制出枸橼酸葡萄糖(ACD)血液保存液,解决了输血中的血液凝固问题。六、血液保存

抗凝剂的问世,使血液保持液态,解决血液凝固问题,使输血得以顺利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输血在抢救伤员中占有重要地位,需用血量很大,用随时抽随时输的办法给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当时,加拿大军官Robertson在Rous和Turner(1916年)的配方基础上用枸橼酸葡萄糖溶液可将血液保存21d。1939年De Gowin等用类似枸橼酸葡萄糖液使血液保存38d,以后又发展有A1sever' s溶液。1943年Loutit和Mo11ison发明了ACD(Acid-dextrose,包括枸橼酸三钠和葡萄糖)保存液,它可保存血液达21d;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以此溶液保存了38万单位血液,太平洋地区也用它保存了18万单位血。1957年Gibson研制出枸橼酸磷酸盐抗凝剂(CPD citrate phosphate dextrose, ),它比ACD的酸度减低,用于保存血液,减轻对红细胞的损伤,使保存液延长至28d。Gabrio和Nakao在ACD的基础上加少量核苷类物质如次黄嘌呤核昔或腺嘌呤,可延长保存期至35d,若再适当调整其pH值,又可使红细胞的保存延长至42d或以上。

低温技术的应用使血液保存工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78℃下可使红细胞保存10年,-190℃下红细胞的保存时间更长。七、人血型的发现

1900年维也纳大学病理解剖研究所助教Landsteiner首先发现人类红细胞的血型,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以后血液的安全、有效输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他获得了1930年诺贝尔奖。此后他与自己的学生一道又发现了MN、P、Rh等血型,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八、血浆及其成分分离

1927年Strumia和Mc Graw已提出血浆采集法,用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经离心后采其上层血浆。以后Flodorf和Mudd提出冷冻新鲜血浆,在高压真空下,除去水分,制成干粉状态,可在室温下保存,需要时加消毒生理盐水即可使用。这就解决了战时在世界各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贮存及运输问题,急救时可随时应用,使创伤患者缩短了渗透压与血浆容量恢复的时间。

因血浆用量大,就考虑到使用牛血浆以替代人血浆;但有血清病反应。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物理化学家Cohn受国家研究院的委托研究如何使牛血浆更好地为临床应用。他组织了化学家、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及医生等共同研究。首先,他将血浆中的主要蛋白进行分离并成功地创立了从血浆分离蛋白系统。该系统中主要是控制了氢离子浓度(pH)、离子强度、乙醇浓度、蛋白浓度及温度5种能影响蛋白质的因素。以后,血浆蛋白的结构与分子特性、分子大小、形状、电荷等均逐渐被了解。Cohn不但分离了血浆蛋白的主要成分,并进行纯化及研究其分子特点。随后,法国、瑞士、德国、美国等国进一步用免疫学、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牛血浆之所以引起反应,主要是某些球蛋白,而不是白蛋白;并发现白蛋白的负电荷大,有较大的扩容作用,纯化、结晶化后用于临床,可作为血液代用品,但仍不可避免迟发性血清病的发生。以后Cohn自邻近医院的血库中,用他自己创制的分离系统,取人血进行分离,获得了人白蛋白。其生理效应与特性和牛白蛋白相同,而免疫性不同,应用后无任何反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共采集130多万名志愿献血者的血,其中有1000多万名献血者的血用作制备血浆,220余万名的血浆制作白蛋白,可见血浆及其制品在外伤抢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血浆成分分离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促使了成分输血治疗,即将血浆以外的细胞成分进行分离、保存,在稳定状态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使每一份血都能经济、合理地应用。血浆成分与细胞成分的浓缩又增加了临床效果。九、自身输血

自1818年Blundell曾给1例产后出血的妇女回输自身血液成功。但由于技术困难,一直未能推广,1917年Loockwood对l例出血性疾病患者行脾切除术时,将其自身血液用机器回输成功。1921年Davis和Cushing用水唧简法收集自身血,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至20世纪30年代手术时采用自身输血已有几百例报告,自胸腔、腹腔(宫外孕、脾破裂等)及神经外科的自身输血。但以后较少报道,为了安全而采用同种异体输血。20世纪60年代由于战伤及意外伤亡,血源困难,此法又逐渐开展起来。由于采用自身血液,可以不感染其他输血相关疾病,无同种免疫,容易获得,可立即输用,特别是血的再利用,可大大减少血库血的应用,现已召开了多次国际性会议,将有更新、更好的技术问世,自身输血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

回顾输血发展的历史,突出的一点是不断地有所进步,虽然多年的进步是不均衡的,也不是一往直前的,但是用输血方法治疗疾病,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为保障广大人民的健康起到了重大作用。近20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的问世,成分输血的推广,特别是临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大量运用和血液成分置换的开展,输血已由简单的输全血到科学合理输成分血,同时已延伸到开展去除病理成分的治疗性输血,因此,输血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医学、医学伦理等知识互相融会贯通的综合性学科。第四节临床输血种类一、全血输注(一)特点

全血包括血细胞(占40%~45%)、血浆(占55%~60%)。血细胞包括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含有91%~92%的水分,固体成分占8%~9%,主要为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占6.5%~7.5%),其他为少量无机盐类和有机物质(占0.5%~1.5%)。(二)规格

国际上一般以450mL全血为1单位,我国则以200mL全血为l单位,但也有300mL和400mL包装。(三)适应证

1.大出血:如急性失血,产后出血等,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时丢失大量血液,失血量大于病人总血量50%以上,缺乏载氧细胞和血容量明显减少等病人。

2.体外循环以及原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所致的严重出血病人。

3.换血:特别是新生儿溶血病可用全血置换。(四)剂量及方法

1.剂量视病情而定,成人(60kg体重)每一个单位全血(200mL)可提高血红蛋白(Hb)5g/L,红细胞比积(Hct)0.015。

2.儿童输血按每千克体重6mL输入,可提高10g/L。

3.使用输血器输血如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可用去白细胞滤器输血以减少输血反应。二、代浆血输注(一)特点

含有200mL全血量的红细胞及等量血浆的代浆液。同时具有提高运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的双重作用。因血浆基本移去,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比全血少。分出的全部血浆可用于临床或制备血浆蛋白制品。(二)规格

每一袋代浆血含有近45%的红细胞和55%代浆液。通常200mL为1单位。(三)适应证

1.胶体代浆血适用于外科手术出血,急性失血病人,它具有良好的扩充血容量和抗休克作用。

2.晶体盐代浆血适用于各种贫血病人,心脏和肾脏功能障碍病人,也选择性用于外科和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虽然扩充血容量较胶体代浆血短,但肾过滤率和尿量清除率高,肾功能恢复快。(四)剂量与用法

用量视病情而定。用输血器常规输注。(五)注意事项

1.禁止向血袋内加入任何药物。

2.上清液出现溶血、凝血、混浊不宜输用。

3.由于加代浆液破坏了灭菌密封系统,制备后的代浆血尽快在24h内输用为宜。三、浓缩红细胞输注(一)特点

具有与全血相同运氧能力的红细胞,而容量只有全血的1/2,可减少输血后的循环负荷过重的危险。去除了大部分血浆,避免或减少了由血浆引起的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乳酸和枸橼酸钠的含量,更适用于心、肝、肾疾病患者输用。分离出的大量血浆可供临床输用或制备血浆制品。(二)规格

每袋(1个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的总量为120mL ± 10mL。红细胞比积为70%~80%。(三)适应证

1.各种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几乎所有的慢性贫血都是血容量正常的贫血)原则上都应输浓缩红细胞。

2.老年患者,婴幼儿,心、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纠正贫血时,优先考虑用浓缩红细胞。

3.外科手术前后输血,当病人Hb小于100g/L、Hct在0.30以下时应输浓缩红细胞。

4.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和手术用血可根据失血量选用全部或部分浓缩红细胞。

5.一氧化碳中毒者。(四)剂量与用法

剂量视病情而定,一般来说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贫血病人输注(1单位)一袋由200mL全血制得的浓缩红细胞,可提高Hb 5g/L或Hct0.015(1.5%)。用输血器输注,将红细胞混匀输注。如果红细胞比积大于80%,黏调度较大,输注时需加适量生理盐水。(五)注意事项

1.禁止向袋内加入任何药物。

2.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等稀释本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四、洗涤红细胞输注(一)特点

制品中血浆已基本去除,白细胞、血小板也大部分去除,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洗涤红细胞缺乏同种抗A抗B凝集素,因此洗涤的O型红细胞可输给任何ABO血型患者;洗涤红细胞中钾、钠、氨、枸橼酸钠以及乳酸等基本去除,更适用于心、肝、肾疾病患者。(二)规格

每袋(1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总量为110~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三)适应证

1.对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有过敏反应或发热者(对供血者血浆过敏)特别是IgA抗原缺乏患者。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以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病人。

3.高血钾症和心、肾功能障碍的病人。

4.由于反复输血或妊娠对白细胞、血小板产生抗体的输血者。(四)剂量与方法

根据病情决定用量,因制备过程中损失部分红细胞,输血用量要稍大于浓缩红细胞用量;有人估计成人患者输注3个单位洗涤红细胞可提高血红蛋白10g/L或红细胞比积3%,用输血器输注。(五)注意事项

由于大多数单位采用开放式洗涤红细胞,故本制品必须在24h内输注完毕。五、冰冻红细胞输注(一)特点

这种超低温保存红细胞可达30年以上;有利于稀有血型血液的保存;该制品极少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可避免免疫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二)规格

每袋(1单位)冰冻红细胞经融化和去甘油后红细胞比积70%左右,至少能回收80%~95%的红细胞,24h体内存活率大于70%,红细胞内甘油含量小于1%。(三)适应证

1.保存稀有血型的红细胞。

2.保存病人自己的红细胞以备将来作自身输血。

3.其他与少白细胞红细胞输注和洗涤红细胞输注的适应证相同。(四)剂量与方法

用量及输血方法同浓缩红细胞输注。(五)注意事项

红细胞解冻后的洗涤是用开放法,所以去甘油的红细胞必须在24h内用掉;该红细胞的制备费时费事、费用昂贵,难以常规推广。六、照射红细胞输注(一)特点

γ射线辐照血液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 -GVHD)的唯一有效方法。淋巴细胞对中等剂量的电离辐射相对敏感,而血液其他成分则不敏感,红细胞对照射损伤的抵抗力很强;适当选择照射剂量,照射血液制剂既能保持其他血细胞功能和活力,又灭活了淋巴细胞,达到了防止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血液制品被照射后,并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无危险。(二)规格60

常用钴(60 Co)放疗机或专用辐照仪照射血液或浓缩血小板制剂,照射剂量为25~30Gy,一次可照射1个单位或多个单位浓缩红细胞或浓缩血小板。(三)适应证

1.已知或怀疑可能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各种疾患,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

2.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骨髓移植受体、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子宫内输血、新生儿换血、早产儿和新生儿等。(四)剂量与方法

根据病情决定输注的剂量;采用输血器输注。(五)注意事项

制品因故未用可改用于其他不需照射制品的病人输注。七、年轻红细胞输注(一)特点

年轻红细胞大多为网织红细胞,由于其体积较大而比重较低,故可用血细胞分离机加以分离收集;含有高浓度的新生红细胞,输入人体后存活时间比普通红细胞长,携氧能力也比一般红细胞强;抗原相对较弱,与大多数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反应较衰老细胞弱。(二)规格

每袋(1个单位)约190mL,一般方法可获0.7%的网织细胞(2~14/1000个红细胞),用刺激剂后5d,采血制备网织细胞可增加至1.4%(5~32/1000个红细胞),可延长输血间隔。(三)适应证

1.长期依赖输血的各类贫血病人,如对重型地中海贫血病人输注疗效最佳。

2.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便延长输血的间隔时间,减少输血的次数,延迟因输血过多所致继发性血色素病的发生。(四)剂量与方法

用量依据病情而定,每次输1个单位,近年国外提出用“高量”或“超高量”输血方案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已使患者预后大为改观;“高量”和“超高量”输血一般延长1至1个半月给患者输年轻红细胞1次,输入量为10~20mL/kg体重,滴速为1~2mL/kg体重,用量开始时较大,经过1~4个月后就可减少。(五)注意事项

制备年轻红细胞需要用血细胞分离机,其成本较高我国尚难推广普及应用。八、添加剂红细胞输注(一)特点

由于血浆基本去除,减少了由血浆引起的副作用,更充分地利用血浆,而且由于加入了添加剂,红细胞保存得更好,降低了血黏度,输注更流畅。目前常用的悬浮红细胞即为添加剂红细胞。(二)规格

每袋(1单位)约130mL,由200mL全血所得红细胞及适量的添加剂组成。血浆尽量去除,Hct大于80%可保存。(三)适应证

同浓缩红细胞输注。(四)剂量与方法

剂量视病情而定,亦可按1单位提高Hb5g/L估算,用输血器输注,固有添加液输血速度较快。(五)优点

1.添加剂红细胞是提高红细胞使用率的最佳选择(提高成分输血用量)。

2.由于血浆被基本移去,输血反应较少。九、浓缩白细胞输注(一)特点

粒细胞具有趋化反应、吞噬和杀菌作用,对入侵的细菌进行围攻吞噬和杀灭,使机体达到抗感染的目的;用于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被废弃,研究认为并无保护作用;治疗性粒细胞输注也呈日益减少趋势。由于白细胞抗原引起免疫反应(HLA抗体产生),应严格控制适应证的选择。(二)规格

1.手工法每袋(1个单位)20~30mL(200mL全血制备)含粒9细胞约0.5 × 10个。

2.机采法 每袋(1个治疗量)约200~300mL(处理全血103000mL),含粒细胞约(1.5~3.0)× 10个。两者均含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适应证

1.严重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功能缺乏病人:如白血病、淋巴瘤、儿童慢性肉芽肿、肿瘤病人化疗或放疗后、再障、红斑狼疮以及新生儿败血症。9

2.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 × 10/L,有明确的细菌感染,长期发热不能控制,用强有力的抗菌素治疗48h内无效者。

3.输注白细胞要从严掌握适应证。(四)剂量与方法9

成人每次至少输注(1~3)× 10个粒细胞,用输血器输注。由于存活期短,每天应输注一次,连续5~7d直至感染被控制为止;儿92童可输注粒细胞3 × 10个/m体表面积,该剂量为成人量的6倍,粒细胞输注效果好。(五)注意事项

1.观察输注后的临床疗效主要是感染是否控制,体温是否下降,不要求观察粒细胞绝对数是否增加。

2.制备后应尽快输注,以免减低功能。

3.不良反应常见有发热、寒战、荨麻疹、肺部并发症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十、浓缩血小板输注(一)特点

1.血小板性质脆弱,离体后容易发生变形破坏,影响输后体内存活期,而温度和pH值对血小板的影响最大,温度以(22 ± 2)℃保存最佳。pH值以不小于6.0,也不应大于7.4,否则输后回收率低,存活期短。

2.新制成的浓缩血小板(pc)聚积成团,必须先放(22 ± 2)℃环境下静置l~2h,使其自然解聚,混匀后方可输注,否则效果极差,甚至无效。

3.可制备多种类型的血小板制剂,如富含血小板血浆、浓缩血小板(pc)、少白细胞血小板、照射浓缩血小板、洗涤浓缩血小板、冰冻浓缩血小板等。(二)规格

1.手工法每袋(1个单位)20~30mL(由200mL全血制备)约10含血小板2.0 × 10个,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2.机采法每袋(1个单位)约180~200mL(约处理3000mL全11血),平均含血小板2.5 × l0个,混入的白细胞及红细胞很少,产品纯度高。(三)适应证

1.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如白血病、淋巴骨髓衰竭、再障贫血、骨髓纤维化、药物引起的骨髓损害。

2.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贮存池病、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等。

3.药物、肝、肾疾病等引起的血小板功能异常时,血小板数正常,但可引起严重出血。

4.急性血小板减少,如大量输血、体外循环、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四)剂量与方法11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输浓缩血小板1.0 × 10个,可提高血小板(59~10)× 10/L,成人1次应输6~8个单位,每1~3d输1次,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当患者有感染,脾脏肿大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情况时,输注量要加大,可1次输注10个单位或更多。11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可获得2.5 × 10血小板,1次输注1人份血小板可满足治疗上的需要。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多从血小板输后计算其增加数,血小板功能恢复情况和止血效果等观察,最好在输前lh,9输后lh,8h和24h计血小板数,增加值>20 × 10/L为临床有效。(五)注意事项

1.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持续降低,所以制备后应尽快输用。

2.反复输血小板可产生同种免疫而导致输注无效,此时应改用HLA相合的血小板输注,以改善疗效。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由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小板很快被破坏,故不适合用本品。但有报道称首先进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g/kg,然后再输注血小板,可使血小板迅速上升。十一、低温保存血小板输注

可保存6个月至3年。用于自体血小板输血病人,如有同种免疫的病人,也可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异体供血者的血小板。其输注效果评价主要是观察止血效果。第五节临床输血的发展趋势一、安全输血

减少经输血传播病毒疾病,达到安全、有效输血是目前输血学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并已取得了显著和重大的进展。我们对输血相关病毒的认识日益深入,除主要的病毒HIV、HBV和HCV外,还有其他一些病毒也可经输血传播。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无偿献血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输血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临床合理用血和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进一步提高了输血安全性。今后发展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对经由输血传播病毒的认识,科学评估输血病毒安全性的现状,进一步提高血液检测及研究水平,开发和完善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技术。二、合理输血和成分输血

基于输血除可以治疗伤病员外,还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及传播传染性疾病这一基本事实,必须提倡合理输血和成分输血,即只给必须输血的患者输其需要的血液成分,避免滥用血液,使患者冒不必要的风险,这已经成为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发现AB0血型至今,血液免疫学已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除红细胞血型系统外,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是机体最复杂的抗原系统,对血小板抗原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这些研究进展使各种相关免疫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发展并应用于输血实践,使供者-患者间的血型尽可能配合,做到配合性输血,显著减少输血反应,提高输血疗效,保证输血安全。另外,血液免疫学的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组织器官移植和法医学。第六节现代输血意识

输血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但是,血液成分极为复杂,目前已知红细胞血型共有23个,抗原达400多种;白细胞、血小板也有上百种抗原成分;血浆蛋白含有20多个血型系统;各种酶和抗体也有各自的异质性。此外,献血者血中带有多种病原体,有可能对受血者造成感染。因而,加大输血工作的监督力度,增强现代输血意识,对缓解供血紧张状况和保证供血质量至关重要。一、更新全血“全”的观念

提倡输成分血或血制品,树立缺什么补什么科学合理和安全有效的输血观念。有人认为,全血中含有各种血液成分,输全血比较好,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4 ℃条件下,体外全血中红细胞有效保存期为21~35d;中性粒细胞保存时间不超过8 h;血小板在4 ℃条件下12 h丧失大部分活性,24 h丧失全部活性;1~3 d后全血中的凝血因子Ⅷ和Ⅴ的活性丧失50 %。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只是急需全血中的某一种成分,那些不需要的或已丧失活性的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只会增加输血反应的机会,有害而无益。

现代输血疗法已进入成分输血的时代,成分输血的比例是输血治疗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谓成分输血,就是根据病人的需要有选择地提取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输给病人,既能提高疗效,又能节约用血。目前国际上输成分血的比例已经达90%以上,输全血不到10%。我国也已普遍采用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率已达97%以上。以免疫球蛋白为例,含有多种抗体,具有较强的中和及杀灭细菌病毒的作用,功效远远超过输入全血和冰冻新鲜血浆。全血被分为单一成分后,各部分容积大大减少,浓缩红细胞容积占全血30 %,血小板和白细胞每个单位只有20 mL左右,特别适用于血液病等慢性贫血及血容量正常的病人。陈根本等对血液病33例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对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低的疗效,明显优于全血输注。

同时,使用成分输血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目前所说的同型输血,指的是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相同。实际上,除了ABO血型之外,红细胞表面上还有400多种血型抗原,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血型抗原也达数百种之多,均可产生输血免疫应答反应,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等。另外,许多病原微生物都是由白细胞所携带,梁军等报道输含有白细胞全血者,其丙肝发病率明显高于输入不含白细胞成分血者。再如机采血小板,其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混入量极少,不须做ABO配血试验,就不会产生由白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另外成分血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长期的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在-30℃可以保存1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在22℃震荡箱内保存3~5d随时可用。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来自健康人的无私奉献。成分输血可将一份血内的各种成分分开输用,一血多用,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派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既增强了疗效,又节约了资源,合理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并减轻社会和受血者的负担。如某市每年献血35万单位,而制成成分血即可变为70~100万单位。二、更新输血有益无害的观念

有人认为,血液是人体的精华,输血对身体有益无害,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缺少科学依据。切勿想要补身体而要求输血,禁止输“安慰血”、“人情血”和“营养血”。

人体有维持血液生理平衡的功能,对多余或不相容的成分,将迅速分解代谢或破坏,输入多余的血液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相反,如果输入量计算不当或输入速度过快,会无谓增加病人心脏负担,甚至会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全血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也解决不了病人营养问题,且单个人体内抗体比较单一,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即使有作用也很小。

实际上,输血是同种异体免疫过程。异体血是作为免疫原输入受血者体内,会使其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据观察,2 %~10 %输血病人发生轻重不同的输血反应,个别的甚至危及生命。

献血者血中携带病原体亦可使受血者感染,目前临床使用的血液尚不能完全剔除其携带的病毒,因输血而感染丙肝、乙肝甚至艾滋病者时有报道。

另外,在我国一些由血液传播的疾病,如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病、疟疾、布氏菌病等,还没有列入献血者的常规体检项目,这对受血者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三、新鲜血输注的控制

新鲜血各种成分抗原性强,易引起输血反应;有大量存活淋巴细胞,增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险;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可生存3d,因而3d内的血液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超过3d的血反而安全;如果输血目的是补充血小板、粒细胞,12h以内的血才算新鲜,但所含血小板、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效果。因而,输新鲜血弊大利小,一般不主张输用。四、增强输注自身血的意识

近年来,由于输血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异体输血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了一种更好的输血方法—自体血输注。自身输血就是采集受血者自身的血液或回收术中的失血以供本人需要。输注自身血有利于克服血源短缺的困难;无输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可减少并发症;能避免异体输血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血清性肝炎、寄生虫等;不会产生对白细胞、蛋白抗原等血液成分的免疫反应,无免疫抑制,可降低术后感染及肿瘤复发;不需检验血型及交叉配血,不会输错血型;红细胞活力较库存血好,携氧能力强;节省开支,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目前澳大利亚择期手术的患者约60%输的是自身血;在日本,术前自己备血2~3个单位的病例已达80%~90%。由此可见,自身输血在某些发达国家发展迅速。

自身输血有三种方式:一是稀释式自身输血;二是贮存式自身输血;三是回收式自身输血。贮存式自身输血分为液态贮存和固态贮存,国外已广泛开展。回收式自身输血由全自动自身血液回收装置(机)完成。我国各地也开展了不同方式的自身输血。第七节临床输血风险及其管理概论一、血液安全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大家都十分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我们知道,血液的安全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而血液安全性取决于多种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之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血液安全的重要基础。

献血和输血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在献血和接受输血,但是,每天都有人在献血和输血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重者,将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世界人口的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的输血量仅占世界的20%。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容易通过输血传播。事实上,接受HIV感染者的血液后感染HIV的机会超过90%,每年通过输血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在一些不发达国家血液安全没有保证,受血者感染HIV的风险正在上升。其他疾病如乙肝、丙肝、梅毒和疟疾也容易通过输血传播。全球范围内,一年有400万次捐血不是没有检测HIV就是没有检测乙肝或丙肝。输血可能带有某些风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HIV经输血传播是能预防的,只要建立和保持一个完整的安全供血系统就能做到,改善综合卫生和卫生保健也能做到这一点。保持一个安全供血系统的困难包括:缺乏安全的献血者,或有不安全的献血者存在,缺乏血液筛查,不需要或不合适的用血,对引起一些疾病的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或其产生的抗体没有血液筛查手段或对血液不能进行检测。资金、检测试剂和经过培训的人员缺乏。缺乏政策和组织阻碍了血液筛查工作。

为了达到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的目的,首先国家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对人民健康负责的非盈利的国家输血服务体系;同时必须开展无偿献血,保证提供给患者输用的是从固定的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低危献血者自愿献出的血液;并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包括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等输血传播的传染病的检测;临床输血前开展血液血型之间免疫性配合性试验;最后必须做到进行输血前利和弊的评估,甚至可以设想一下患者是自己的亲人,还需要输血吗?坚决杜绝“安慰血”、“人情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同时,尽量采用科学合理的成分输血。

世界上有80%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仅使用20%的世界输血用血液供品。阻碍安全血液供应的困难包括:缺乏国家血液政策和计划,缺乏有组织的输血服务,缺乏安全的献血者或出现不安全的献血行为;缺乏血液筛选程序;不必要和不适当的用血。血液筛选的意思是对所献的血液进行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检测,或进行针对这些抗原所产生抗体的检测。资金、检测设备和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的缺乏也影响了确保血液安全的工作。二、输血风险产生的原因

由于输血后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会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完成后,受血者发生的用原先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它可分为免疫性反应、非免疫性反应和输血传染病。

免疫性反应和非免疫性不良反应包括:①发热反应,发生率为2.9%,占输血总反应率的52.1%。②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占输血总反应率的42.6%。③溶血反应,发生率我国未见完整报告。1984年欧美溶血反应发生率为1/1400~l/1600,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73%。④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 -GVHD)。⑤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发病率约为0.02%,男女相等,与年龄无关,也与原发病无关。⑥输血后紫癜。⑦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约50%。⑧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⑨循环负荷过重。⑩枸橼酸盐蓄积中毒,发生率很低。⑪肺微血管栓塞等。

输血相关性疾病包括:①艾滋病(AIDS)。②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HTLV)。③病毒性肝炎。④巨细胞病毒感染(CMV)。⑤疟疾。⑥梅毒。⑦弓形体病。

在严重出血时或者患有严重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疾病时,人们不得不接受输血。但在输血的同时也承担着被感染其他疾病的危险。如HIV通过输血传播是非常有效的,输入了带HIV的血液感染HIV的可能性估计超过90%(相反,一次性交的风险为百分之几到小于1%),一次输血带入HIV病毒量是非常大的,通过这种方式感染后,很快就会发展为AIDS,平均时间是3~5年(儿童约为2年)。每年输血挽救了数百万生命,但在一些地方输血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受血者感染HIV的风险正在上升。其他疾病如乙肝、丙肝和梅毒也能通过输血传播,某些热带地区的疾病包括疟疾也能通过输血传播。全血可包括多种成分如红细胞和血浆,也在广泛使用。全血和红细胞因存活时间较短,通常在本地区应用,而血浆可用于出口。

筛查指对血液中能传播疾病的传染因子进行检测的过程。缺乏筛查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讲起来容易,但要解决起来常常困难异常。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只在部分献血者中进行HIV、乙肝以及其他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丙肝的正确筛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常常由于资金匮乏而缺乏筛查。要建立起一个对所有血液进行检测的国家系统是非常昂贵的。还需要好的组织、计划和管理,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各级机构内缺乏经过良好培训的检测人员,也缺乏检测血液用的试剂盒。但不管是献血还是接受输血,都应该在献血和输血前进行严格的筛查,这是对献血者和输血者一种负责的态度。就HIV而言,有几种检测方式,典型的是HIV抗体检测,即抗HIV检测,这种方法显然非常敏感,但存在着“窗口期”。“窗口期”是指HIV最初进入机体到产生可检测出的病毒抗体的时间,通常为14~21d。这就是说,一个献血者在感染病毒的14~21d内献血,这份血液的筛查试验将呈现出“未感染”的假性结果。还有一种短于14~21d窗口期,只有6d时间的检测方法,就是用HIV抗原直接检测病毒,但这种检测方法操作复杂,使用受到限制,WHO不提倡在现在使用,因为病毒在出现1~2周后会消失,所以血液总是需要筛查抗HIV抗体(抗体始终存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