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原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17:05:17

点击下载

作者:柳少逸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络腧穴原始

经络腧穴原始试读:

张序

20世纪60年代,余与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柳吉忱先生同为山东中医学会理事,学术交往甚密,故其子柳少逸大夫执弟子礼问道于余。然真正成就师生之情,是在余从厅长的位置退下来,悬壶百寿堂时。作为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名誉院长和教授,余常去学校做学术讲座,而少逸大夫亦得暇来潍城侍诊,录余之诊籍,备撰《张奇文诊籍纂论》。

少逸大夫习医之初,吉忱公即以清·黄元御“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之训勉励。少逸大夫躬身杏林,治学严谨,以博学、精思、屡试为其特点。其于《伤寒论》的应用研究,有《柴胡汤类方及其应用》《伤寒方证便览》付梓。其感于“业医难,习医尤难,教人习医更难,著医书而教人习医,尤为难乎其难”,一部《伤寒方证便览》历时二十余载,凡五易其稿而付梓。其学研《内经》,有《<内经>的古中医学——中国象数医学概论》《五运六气三十二讲》《经络腧穴原始》之作。而《中国象数医学概论》一书,也早在1992年,其主持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象数医学研讨会”之前成稿。二十几年间,宗欧阳修“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之训,删繁就简,三易其稿。近几年又整理其父吉忱公、蒙师牟永昌公及余之诊籍,开始撰述《柳吉忱诊籍纂论》《牟永昌诊籍纂论》《张奇文诊籍纂论》。少逸大夫文字功底和国学基础深厚,其幼承庭训,长有师承,学验俱丰,故于2005年,余邀其共同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于是少逸大夫放缓了其他手头的工作。《续编》前后已出版了三辑,历时六年,内容之宏富,篇幅之巨大,可想而知。少逸大夫日间要忙于诊病、教务,余也忙于济世悬壶,文字均成于夜深人静时。殚厥心力,余因劳累曾多次住院,而少逸也患目疾,皆劳心耗神所致也。

甲午之春,少逸来潍,带其《<内经>中的古中医学——中国象数医学概论》《五运六气三十二讲》《经络腧穴原始》书稿,邀余为之序。阅其书稿,感其非寻常摘句凡俗之作,乃发皇《内经》之旨,汇古今医家之研,集己学研及临床应用心得而成。其著乃为尊经不泥古、创新不悖经的精细之作。

少逸大夫根据其学师陈维辉先生中国数术学的三大核心理论——太极论的道论、三五论的数论、形神论的象论,结合《内经》中已基本成熟的气(道)-阴阳-三才-五行的主体论思想,于1987年提出了“中国象数医学理论体系”,并著有《中国象数医学概论》。1992年2月应邀去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同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召开了“中国象数医学学术研讨会”,大会肯定了柳少逸关于中国象数医学的概念,及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辨证观为学术思想的象数医学理论体系的学术价值。会后编撰出版了《中国象数医学研究荟萃》。

在此基础上,其又进而构建了“太极思维的临床辨证论治体系”。该体系,是其宗《内经》“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及张景岳“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之理,在太极思维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医学系统方法,经广泛的临床实践而形成的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例如其著《人癌之战与三十六计》,就是以太极中的阴阳燮理,分别推演兵法中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强弱、主客等矛盾的对峙转化关系,以计之哲理及所阐述的矛盾法则来指导肿瘤的防治,并立三十六用药式。

在20世纪60年代,少逸大夫在吉忱公的指导下,关注了五运六气和子午流注学说的研究。1980年完成了《五运六气学说浅谈》一文,该文在简要介绍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以后,又从物候节律、气候变化、疾病流行情况和临床治疗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运气学说的科学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而钩沉其渊源,于1982年撰有《运气学说渊源及其在<内经>中的地位》一文。系统论是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少逸大夫发现现代系统论的许多重要原则,几乎都可以在运气学说中找到其原始思想,于1983年撰有《浅谈五运六气学说中的系统论思想》一文。其时有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内经》中医学的重要思想”的认识,有了萌发复归《内经》时代中医学,即后来被其名为“中国象数医学”的想法。关于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的临床研究,1983年有《试从运气学说探讨脑血管意外的发病规律》,1985年有《子午流注与病死时间规律初探》等文,从而表述了《内经》中的“脏气法时”“阴阳应象”“经脉流注”“五脏传移”“五脏逆传”等规律,就是在有意地运用“中国钟”的节律,以探索各种“人体钟”的“危象点”和“最佳值”,为人们提供了祛病健身的知识。在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教学中,曾进行了“五运六气”的讲座,于是有了《五运六气三十二讲》的讲稿。此书是其从医几十年的心血结晶,也是其学研《内经》秉承家学之作。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经络学说的论述,首载于《内经》,且以《灵枢》为详。它不仅是针灸、推拿、药物外治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中医临床各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窦材《扁鹊心书·当明经络》篇有“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之论,所以少逸大夫重视《内经》及《难经》中关于经络的内容,潜心于临床实践,且多有发挥,而有《经络腧穴原始》结集。该著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提出了在经络系统中存在内、外两大络脉系统。如内络学说对胃肠型感冒及紫癜型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辨证施治的依据,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至隋唐,针法失传,故唐《千金方》《外台秘要》只有灸法,而无针法。少逸大夫学研《内经》,破译《内经》针法,而立针方,自此书付梓则针灸学有方了!唐·孙思邈尝云:“知针知药,故是良医。”少逸大夫又熟谙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精研药物外治法,熔内治、外治法于一炉,而有《中医非药物疗法荟萃》《中医外治法荟萃》《中医康复疗法荟萃》付梓。

在上述的研究和医疗实践中,其秉承家学师承及个人所研,构建了独具柳氏学术特色的“中医复健医学体系”。该体系是由复健内治法和复健技术两方面组成。复健内治法,由在病机四论体系、太极思维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指导下,经反复临床实践而形成的对脑性瘫痪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残障进行辨证治疗的一系列有效方药;复健技术,是在柳氏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外治法、非药物疗法两部分组成,是运用独具柳氏特色的针法、灸法、推拿法、罐治法、刮痧法、膏摩法、药浴法、食疗法、音乐导引法、情志疗法以及现代康复手段,对脑性瘫痪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残障,进行系统地康复治疗的实用技术。20世纪90年代,日本、中国台湾多名研修生师从柳少逸大夫,来中国学习柳氏复健技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先后主持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学会的“中医外治法”“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医康复疗法”“中医复健医学”等学术会议。著作除《荟萃》三集外,尝有《脑瘫的中医复健技术讲记》,为中医复健医学体系的建设,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内经》病机十九条,是从“六气”的变化加以分析归纳,由博返约地提出了一种随症求因和分析病位、病理的方法。然少逸大夫认为其不能涵盖内伤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尤其是现代医学目前尚未认识其病因病机且无良好办法的疑难顽症,于是在《内经》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又建立了“内伤性疾病的病机四论体系”。该体系是由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虚损论、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枢机论、器质性病变的气化论、有形痼疾的痰瘀论组成。病机四论体系是其解释慢性、顽固性内伤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理论体系,是治疗慢性内伤性疾病的思辨纲领。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少逸大夫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有《柴胡汤类方及其应用》《伤寒方证便览》《杏苑耕耘录》等著作付梓。

关于世医的概念、渊源、形成的条件,及世医文化的研究,一直是余关注的问题,并于2011年成立了“齐鲁世医传承研究会”。从少逸大夫的业医轨迹及学术成就,可窥见“柳氏医学流派”或称“柳氏医学体系”的全貌。柳氏医学体系,是由“中国象数医学体系”“内伤疾病病机四论体系”“太极思维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及“中医复健医学体系”组成。少逸大夫之父吉忱公,师承晚清贡生儒医李兰逊先生;蒙师牟永昌公,师承其父晚清秀才儒医牟希光先生;学师陈维辉公,师从儒医徐养浩先生,由此可见少逸大夫之师承脉络和世医形成的学术渊源。《礼记》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玄注云:“自祖至孙。”少逸大夫世医也。唐·孔颖达《礼记正义》注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明·宋濂云:“古之医师,必通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经》,三曰《素女脉诀》。《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少逸大夫三世之医也。明·倪士奇《两都医案·韩序》云:“世复有不三世(自祖至孙)而自得也者,又率皆有天启神授之妙。若此者,何必三世?”扁鹊师承长桑君而传医经学派之术;张仲景师承族兄张伯祖而为经方之祖;李东垣上承易水学派祖师张元素之术,下传弟子罗天益,而成补土派一代宗师。故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有三代以上师承脉络之医,亦世医也。少逸大夫之父吉忱公、蒙师牟永昌公亦世医也。

阅少逸《<内经>中的古中医学——中国象数医学概论》《五运六气三十二讲》《经络腧穴原始》书稿,不啻为“理必《内经》”精心之作。其注重实践、不尚空谈的严谨学风,医道精诚、学有所成的奋发进取精神,又让人们耳目一新。从少逸大夫的医学建树,又让人们看到了一条世医形成的轨迹。此乃余是为序的意义,非矜门人之成也。张奇文甲午年孟春于鸢都百寿堂

总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说明了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有着系统的生理、病理内容,自成体系,反映了人体的系统整体观和古代贤哲的太极思维方法。所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中医理论组成了中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学习中医学,必须重视这一学说的研究与应用。《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它主要阐述了人体内存在一个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对此,《灵枢·经水》有“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的论述。由此而见,经络遍布全身,并紧密地联系身体各个部分,“气血”在经络系统中周流不息,从而使整个机体很好地进行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对此,《灵枢·经脉》又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论述;《灵枢·卫气》有“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的记载。可见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记载首见于《内经》,且以《灵枢》为详。《灵枢》古称《九针》《针经》,为阐发经络、针刺的专著,书中有《经脉》《经水》《经别》《经筋》《脉度》《根结》等专篇。《素问》亦有《脉解》《皮部论》《经络论》《骨空论》《调经论》《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解》等阐明经络理论体系的篇章,并有介绍临床应用针刺技术的《诊要经终论》《刺热》《刺疟》《刺腰痛》《刺要论》《刺齐论》《刺禁论》《刺志论》《针解》《长刺节论》《缪刺论》《四时刺逆从论》《刺法论》等专篇。而《难经》对经络学说亦有所阐发,尤以对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尤详。其后历代医家结合临床实践对经络学说亦多有著述,诸如《甲乙经》《铜人针灸图解》《十四经发挥》《奇经八脉考》等医籍,这些著作对经络学说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不仅是针灸、按摩、药物外治、导引等中医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中医临床各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只有经络学说同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基础理论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完整地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法。鉴于此,历代医学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人之经络,循环于身,左右表里皆周遍。若气血调和,不生虚实,邪不能伤。”宋·窦材《扁鹊心书》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如伤寒三阴三阳,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经脉可定死生。既讲明其经络,然后用药经达其处,方能奏效。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他如明·王绍隆《医灯续焰》有“人身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贼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的论述。而清·屠道和《本草汇纂》有“制方者,必须腹笥渊博,方能取用不竭,应手奏功。尤须经络熟通,而后能直达病所,不致路绕歧径,坐失机宜”的记载。

一、经络的概念

《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经水》云:“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继而《难经·二十三难》有“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的论述;明·张介宾《类经》有“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和“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的记载;而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则有“夫经脉者,乃天真流行出入,脏腑之道路也。所以水谷之精悍为荣卫,行于脉之内外,而统大其用,是故行六气,运五行,调和五脏,洒陈六腑,法四时升降浮沉之气,以生长化收藏。其正经之别脉,络在内者,分守脏腑部位,各司其属,与之出纳气血。凡是荣卫之妙用者,皆天真也”的详论;而明·高武针灸专著《针灸聚英》则有“经脉之流行不息,所以营运血气,流通阴阳,以荣养于身者也”的表述;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有“人身经脉流行,气机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之诠释。由此可见,经络是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的径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对此《灵枢·脉度》有“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的记载;金·刘完素《伤寒直格·经脉病论》有“络者,正经脉道之旁小络,如支络、孙络之类也,皆营运气血之脉也,各宗于本经焉”的论述。他如明·李梴《医学入门》云:“经,径也……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明·张介宾《类经》云:“经即大地之江河,络犹原野之百川也。”均说明了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有路径的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大多循行于肌体的深部;络脉循行于肌体或脏腑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正如《灵枢·经脉》所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综上所述,经脉有一定的循行径路,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鉴于《灵枢·经水》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本脏》之“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和《难经·二十三难》之“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的论述,可见经络具有运行血气之功能。关于“血气”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均有所论及。如《左传·昭公十年》云:“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文中的“血气”一词,系指生命,意谓凡是有生命在,都有争夺之心。他如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季氏》,将人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是“血气未定”,壮年时是“血气方刚”,老年时是“血气既衰”,说明那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故《素问·八正神明论》有“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的记载;清·喻昌《医门法律》则有“血以养气,气以养神,病则交病”的论述。在《管子·水地》尝有“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的记载,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并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并把地面上的水比作人体内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流通,人体内的“血气”也需要流通。《吕氏春秋·达郁》则有进一步的论述:“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这里提到了人体的一些部位名称,即医学文献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五体。如《灵枢·经脉》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的论述。该篇所云“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盖谓“营卫气血,生于后天水谷之精也”,说明了脉有胃气曰生,无胃气曰死。故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有“论治阴阳诸虚病当以保护胃气为急”说,尝云:“谷气者,譬国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则万众立散;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对此,《灵枢·营卫生会》有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故在该论之前,尝有“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之论;《素问·玉机真脏论》有“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的记载。此外,《素问·经脉别论》尝有“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注,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的详论,说明了五脏的营养都赖于胃腑水谷之精微,因此胃是五脏的根本。故五脏之脉气,不能自行达于手太阴寸口,必须借后天胃气的敷布,方能达到手太阴。同时也提示了药物内服法,是通过胃内之孙络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受纳与输布,而达到补偏救弊的治疗目的。对此,清·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中有“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血气,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主于手少阴心,朝于手太阴肺”之论,可谓言简意赅。由此可知,经脉运行缘何起自手太阴肺经之由。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补注云:“中焦者在胃中脘(此胃腑,非穴位)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故十二经脉自此为始。”关于精气,《管子·内业》谓“精气者,气之精者也”;《管子·心术下》云“一气能变曰精”。《庄子·在宥》云:“吾欲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成玄英注疏:“欲取……天地阴阳精气,助成五谷,以养苍生也。”从“气”推论到“精气”,从天地之气衍述到水谷之气,再衍述到人身之精气,于是,从天人相应的系统整体观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则日渐臻于完善。

脉,本义是指血管。《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明·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亦开宗明义地言道:“经脉者,即营气之道。”他如先秦文献《周礼·天官》有“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的记述;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脉勇怒而面青,骨勇怒而面白,血勇怒而面赤”的论述;明·高武《针灸聚英》有“经脉之流行不息,所以运行气血,流通阴阳,以荣养于身者也”的记载。由此可见,脉,系指血脉、血管。“经络”名词的出现,它是对脉作进一步的阐述。《说文》云:“经,织也,从丝,声。”《太平御览》认为“从与纵同”,与“纬,织横丝也”同义。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络,则是网络的意思。《说文》云:“络,絮也。”《文选》云:“络,网也。”故《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由此可见,《内经》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为经脉、络脉和孙脉。根据阴阳属性,尝有阴经、阳经、阴络、阳络之分。根据人体的内外,尝有内络、外络之别。经、络的名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中经维络”一语,意为病邪侵犯到经脉、维脉、络脉。早在《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就有将“经络”二字连在一起的记载:“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这里将血脉、经络作了区分,血脉作为总的名称,而经和络是指脉的类别。《灵枢·口问》有“经络厥绝,脉道不通”的记载,是将经络和脉并提,意谓经脉、络脉的血气厥逆(经气厥逆)或终绝(经气终结),脉道不通而成厥逆。

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其在《素问·调经论》中按气血虚实、形态走向和阴阳部位的不同,又有虚经、盛经、阳经、阴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横络、系络、缠络、丝络、孙络、血络之分。除此之外,本篇中还提到“经隧”一名,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讲的是“经隧”运行血气正常,人则无疾病;患病时,在诊断、治疗都要注重这个“守”字。“隧”,指潜道,“经隧”即经脉内的通道,与脉道意义相似。对此,明·王绍隆《医灯续焰》中则有“隧道,即经脉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隐隧,自成一道”的记载;明·卢之颐《学古诊则》有“夫脉者,水谷之精气分流经隧,灌溉脏腑,斜行四体,贯穿百骸。资始于肾间动气,资生于胃中水谷者之为脉也”的论述。此乃阐发《灵枢·经脉》之“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之义。清·张志聪亦有“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夫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气者,行于经隧,是水谷所生之血气,荣行于脉中者也。水谷之精气,从胃之大络,流入脏腑之经隧,通于孙络,出于皮肤,以温肌肉,此水谷所生之气血,散于脉外者也”的论述,由此可见,经络不但有阴经、阳经之分,尚存在内、外两大络脉系统。

二、经络的源流

经络的记载详见于《内经》和《难经》。汉墓出土的《脉书》亦有记载,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有定名“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其内容主要论述了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和治疗方法,该书未涉及具体的腧穴,亦不用药物和针法,而专用灸法。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为研究古代灸疗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其后历代医家关于经络与腧穴相结合的著述颇丰,从而形成今天的经络学说。经络学说的形成,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并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一)先秦及两汉时期

经络学说的产生,约在“诸子百家”学派林立、群星灿烂、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当时学说纷纭,思想活跃,即使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家著作189种,也未能概括这个时期的全部著作。诸家的思想对医学影响最大的当是阴阳家和五行家。所以《内经》是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据《汉书·艺文志·方伎略》所载,《黄帝内经》曾以18卷与《黄帝外经》37卷、《扁鹊内经》9卷、《扁鹊外经》12卷、《白氏内经》38卷、《白氏外经》36卷、《旁经》25卷等七家医经传世;并与《汤液经法》等十一家经方一并传世,从而派生出“黄帝学派”“扁鹊学派”“白氏学派”的医经家;以《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为学术内容派生出“农伊学派”的经方家。《方伎略》含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方伎者,皆生生之具。”“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方伎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现在只有《黄帝内经》传世。而《内经》中所引用的古医籍,计有《五色》《脉变》《揆度》《奇恒》《九针》《针经》《热论》《刺法》《上经》《下经》《本病》《阴阳》《阴阳十二官相使》《金匮》《脉经》《从容》《刑法》《太始天元册》《大要》《脉要》《脉法》等21种,今均已失传,内容或散见于《黄帝内经》中,或散见于后世的其他典籍中。故而《内经》之所以流传至今,说明了其乃“医理之总汇,临证之极则,此不废江河万古流也。”《内经》的成编,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并以传世,并为中国数千年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故后世誉之为“医家之宗”。《内经》分《素问》与《灵枢》两部分,而《灵枢》中诸篇多为阐发经络学说的内容。同时,从《内经》的内容及《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论述的扁鹊医疗活动,均可窥见医经家的这一学术特点。故而探讨经络的内容和源流,研究医经家的学术特点,必深究《内经》这一重要的医学文献。《难经》原称《八十一难》,较之《内经》而言,对经络学说多有阐发,特别是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可补充《内经》的不足。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著成《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序中所称的《九卷》,即指后来所称的《灵枢》。《伤寒论》创立了以疾病定性、程度定量、脏腑经络定位、疾病转归定时的六经辨证体系,是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其对脏腑经络理论的灵活运用,使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原则得以确立,从而构建了祖国医学理论的崭新体系。历代医家对张仲景这位惊世骇俗的医学家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金匮要略论注》序称:“张仲景者,医家之周孔也;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家之六经也”;《本草经集注》序谓:“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局方发挥》云:“仲景诸方,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

(二)魏晋及隋唐时期

自扁鹊以降,至汉代的针灸经络疗法,仍占着重要的地位,从西汉的淳于意,到东汉的华佗、张仲景都是针药并用的医生。据《隋志》著录有《神农明堂图》《黄帝针灸经》《黄帝流注脉经》《黄帝针灸虾蟆经》《黄帝内经明堂》《黄帝明堂经》《岐伯灸经》《岐伯针经》《黄帝岐伯针论》《扁鹊偃侧针灸图》《华氏枕中灸刺经》《吕氏玉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图经》《流注针经》《九部针经》等30余部针灸专著。据《汉书·郭玉传》的记载,郭玉和他的师祖涪翁则更是专以针灸治病的专家。据说,涪翁尝有专著《涪翁针经》。据《隋志》及《新旧唐书志》著录古代有关经络针灸疗法的著作达60余种,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唐代的作品,可惜均未传世。至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问世,是对先秦及两汉经络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皇甫谧乃汉代冀州牧皇甫嵩之曾孙,为陇西望族士大夫之家,幼名静,字士安,少时不知力学,18岁发奋攻读,专心笃志力学。唐·王焘称“皇甫士安晋朝高秀,洞明医术,撰次《甲乙》,并取三部为定。如此则《明堂》《甲乙》,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不可苟从异说,致乖正理。”宋·林亿称“晋皇甫谧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得风痹,因而学医,习览经方,遂臻至妙,取《黄帝》《针经》《明堂》三部之书,撰为针灸经十二卷。”皇甫谧在《甲乙经》自序中云:“夫医道所兴,其来久矣。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由此可见其学术之渊源。同时,据其自序可知,《甲乙经》是在《素问》《九针》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基础上撰集而成。诚如张志远教授所云:“乃《灵枢》以降现存较早的针灸学的专著,为针灸发展史上第二次理论、经验总结”。清代名医黄元御其于方药学,有“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之论。故今于针灸学,当“理必《内经》,法必仲景,穴必《甲乙》”。否则必歧途错出,非生人之道也。由此可知,现存的针灸专著当以魏晋时皇甫谧编集的《针灸甲乙经》为最早,此书全名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此书命以“甲乙”,盖因原书以十干列,以甲乙纪之,故以“甲乙”命名。《九卷》又称《针经》,即今之《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古代称《明堂孔穴图》或《明堂图》。晋代《抱朴子》曾引用过《明堂流注偃侧图》,偃侧指伏、侧的姿势,后来又称《明堂三人图》。唐代甄权曾进行修订,孙思邈《千金要方》曾加以引用,称“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徐道为之。”说明原图是用五彩标线的。王焘《外台秘要》中又改绘成“十二人图”(将督脉并入足太阳,任脉并入足少阴)。后来的刻本中,这些图均未流传下来。

唐代,除了《千金方》《外台》中的有关针灸经穴的著述外,王冰注《素问》时有关引文,保留了不少古代文献。唐代杨上善撰《黄帝明堂类成》13卷,今仅有1卷残本(第1卷)流传下来。据书中自序所云,该书以“血气为其宗本,经络导其源流,呼吸运其阴阳,营卫通其表里,始终相袭”,此即以“太素陈其宗旨”。“是以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复为一卷,合为十三卷”。从其残卷手太阴一经的体例来看,有脏腑形象、经行腧穴及主治病证。此书以十二经脉为纲,与《甲乙经》以身体各部分科的体例不同。据《旧唐志》所载,唐代曾有《黄帝十二经脉明堂玉人图》《黄帝明堂图》《黄帝内经明堂》《黄帝杂注针经》《黄帝针经》等针灸、经穴专著传世,然均因不越《甲乙经》之医学价值而佚。清代黄以周《儆季文抄》所云:“魏晋以后,针灸之书行于世者,不下数十家,总核共例,不越二法:晋皇甫谧《甲乙经》以身之部位分科,唐代甄权《明堂人形图》、孙思邈《千金方》世宗其例;隋杨上善《明堂类成》以十二经及奇经八脉为纲领,各经孔穴,各以类附于下。先乎杨氏,有秦承祖亦用此例(《隋志》载有秦氏《偃侧杂针灸经》3卷),后乎杨氏,有王焘《外台秘要》更宗其例。”

(三)宋元及明清时期

宋代范仲淹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论,说明了宋代全社会对医药的关注。士人知医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这与宋代的科技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同时也与宋代皇家崇尚医药亦有很大的关系。宋太宗晓于医药,做皇帝前即收藏医方千余首,当皇帝后于太平兴国三年向全国征集验方,命王怀隐辑成《太平圣惠方》100卷,收方16800余首,并亲自作序。其第55卷载治黄证候点烙论并方,取材于《外台秘要》;悉载崔丞相灸劳法,详述取穴法和灸穴处,说明了宋朝对医学文献的整理研究甚为重视。《太平圣惠方》第99卷为《针经》,第100卷称《明堂》(《明堂灸经》)。宋徽宗赵佶亦工于医,“于岐黄家言,实能深造自得……医术不在朱肱、许叔微之下。”并于政和年间,诏令撰《圣济总录》计200卷,载方约2万首,并亲自作序。在《圣济总录》中,均按经排列腧穴,其后此体例为元代针灸各书所继承。

宋·王惟一仁宗时官尚药奉御,奉赦篆集旧闻,订正误谬,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或《针灸图经》)3卷,共载354穴。次年炼成“铜人”模型两座,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夏竦序赞云:“殿中省尚药奉御王惟一专授禁方,尤士厉石,竭心奉诏,精意参神,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俞募,增于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总会诸说,勤成三篇创铸铜人为式,内分腑脏,旁注溪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涣然而冰释。”此书之“针灸图”,成为后世取穴之圭臬。如元·忽公泰所著《金兰循经》即本于此,元代之滑寿的《十四经发挥》又本于《金兰循经》。滑寿“乃以《灵枢·本输》《素问·骨空》等论,裒而集之,得经十二,任督脉云行腹背者二,其隧穴之于周身者六百五十有七。考其阴阳之所以往来,推其骨空之所以驻会,图章训释,缀以韵语,釐为三卷,目之曰《十四经发挥》。”《十四经发挥》作为针灸经络学之专著,至今仍为针灸家取穴定位之本。

北宋杜一针有《太乙神针》,宋金时,庄绰有《膏肓腧穴灸法》传世,王执中有《针灸资生经》7卷问世,均为早期的针灸腧穴专著。宋金时闻人耆年著有《备急灸法》,述艾灸22种急症。南宋绍兴年间,开州巡检窦材,祖上四世业医,窦材初学医,师汉唐方书。后遇关中老医,授以方术,主温补扶阳,尤重灸法,禁戒寒凉,以灼灸为第一,并以三世扁鹊自任,著《扁鹊心书》3卷并附《神方》1卷。又如元·西方子,撰有《西方子明堂灸经》,或作《明堂灸经》。自唐·王焘《外台秘要》始,立言误针之害,凡针法针穴俱删,惟列灸法为一门。而西方子其书专论灸法,盖宗于王焘之说。该书资料丰富,并附人形图解。元代窦杰(汉卿)撰《针经指南》1卷,载16论,《标幽》《通玄指要》二赋,后收入《针灸四书》。杜思敬于1311年著有《针灸四书》,含《子午流注针经》3卷、《黄帝明堂灸经》3卷、《针经指南》1卷,附《针灸杂说》1卷、《灸膏肓腧穴法》1卷。同年尚有《针经节要》1卷传世,乃节录王唯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66穴主治内容而成,包括“十二经络流注之图”“是动所生病”“十二经穴证治”三部分。至明代吴崐撰《针方六集》,有神照、开蒙、尊经、旁通、纷署、兼罗六集。高武于1519年汇编10余种针灸文献,有《针灸聚英》5卷传世;1529年又撰《针灸节要》,又名《针灸素难要旨》,乃研究《内经》针灸内容的专著。1530年汪机有《针灸问对》3卷传世,以问答形式讲述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及刺灸方法和腧穴。成书于1601年之《针灸大成》,为清代医家杨继洲所撰。1671年李伯清有《身经通考》,设为问答以阐轩岐奥旨。1717年韩贻丰传宋代杜一针《太乙针法》之法,有《太乙神针心法》2卷问世。1727年范毓绮著有药卷灸法、传雷火针法之《太乙神针》1卷。清代李守先于1798年著有《针灸易学》2卷,其上卷内容为源流、手法、认证,下卷述经络穴位并附图,为针灸学之基础读本。1812年,蔡贻绩撰《医会元要》1卷,主论十二经脉。1817年李学川著《针灸逢源》,卷1至卷3为《内经》诸书荟萃,卷4为经穴,卷5至卷6为证治,考证经穴361个,奇穴35个。学正道人萧福庵撰有《同人针灸》2卷,锦城文殊院僧人释本圆重校刊刻,易名《针灸全生》。1830年翁藻有《奇经八脉》《经脉图考》等针灸著作问世,后被收入其综合性医著《医钞类编》中。1849年王锡鑫之《针灸便览》,则为针灸入门读物。孔广培于1872年著《太乙神针集解》,首述太乙神针针法,次述其制备,附经穴全图、前人灸法及十四经穴位。1900年吴之英有《经脉分图》4卷问世,程兴阳有《针灸灵法》2卷刊行。

在宋、金时期,针灸的发展还有两种趋势:一种是由博返约的趋势,即在300多个腧穴中,选出若干常用穴,编成歌诀,说明其主治疾病及注意事项,便于医生掌握和运用;另一种是受运气学说的影响,特别重视针灸取穴与时、日的关系,即现在流行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等。这两种趋势到了元代特别明显,从元代窦汉卿的著作中即可看到。这个时期关于奇经八脉的穴位出现了新的内容,提出了四肢部的“八脉交会穴”,原称“交经八穴”和“流注八穴”,这实际是四肢部八个常用穴,因其能治有关奇经八脉的病证,故称“八脉交会穴”。“交会”是指这些穴位的治疗作用通向头面躯干的一定部位(奇经八脉所属),即“八穴通八脉”。其实际意义与原有的交会穴不同,原来的交会穴表明经与经的重合,而这是指八穴与八脉相通。宋、金时期还将古代“候气而刺”“顺气而刺”的思想发展为具体的子午流注针法。金代何若愚有《指微针赋》一篇,阎明广加以注解,并收集有关资料扩展成为《子午流注针经》一书,这是子午流注法的初期著作。明代全循义撰《针灸择日编集》1卷。而至清代徐凤汇集诸家之论,详辨针灸之治法,撰成《针灸大全》,并在表述了经脉流注、脉穴交会、子午流注、奇经八脉、八穴相配内容之后,又编成《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10首。其后各书加以转载,影响甚广。此法的特点就是按时选用十二经的井、荥、输、原、经、合穴。又有将八脉交会八穴也结合日时来选用,称为“飞腾八法”或“灵龟八法”,初见于元代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该书专论针灸之法,内有“子午流注心要秘诀”“日时配合六法图”“飞腾八法起例”。宋、金时期,对经络还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如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论》中,尝有“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的记载。他把经、络与脉作了区分,而且认为经与络是有深有浅的,同时说明经有内经、外经,络有内络、外络之分。“谷入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肺,必因于胃,乃至于手太阴”。“因于胃”,即首先“因于”胃之浮络、孙络,即胃腑孙络,通于脉络。何氏之书载入《永乐大典》中,原注有“探经络之赜,原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的评价。元·窦默《针经指南》中有“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的论述;明·钱雷《人镜经附录全书》中有“十二经生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的论述,这一说法多为清代医家喻嘉言等人所引用。

前面已提到,元代滑伯仁在《金兰循经》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此书成为其后谈论经络的主要参考书,如明代夏英以滑氏注解配合经脉原文编成《灵枢经脉翼》,高武的《针灸聚英》也是依照此书流注次序排列绘图。

明代,李时珍就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有《奇经八脉考》一书问世。其后,沈子禄撰有《经络分野》,评论经络循行交会。徐师鲁为之删订,又补辑《经络枢要》,总成《经络全书》。马玄台对《灵枢·经脉》进行注释,而著《内经注证发微》。其后张景岳《类经》、杨继洲《针灸大成》、高武的《针灸聚英》、张三锡《经络考》、翟良《经络汇编》、乌勤甫《经络笺注》等针灸专著,均以《十四经发挥》为主要参考书。张景岳对医经的研究有《类经》及《类经图翼》《类经附翼》。其中《类经图翼》第3卷至第11卷首论经络腧穴,次载针灸要穴歌及诸证灸法要穴。其卷4名《针灸诸赋》,载有“天元太一歌”“玉龙赋”“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席弘赋”“百症赋”“长桑君天星秘诀”“四总穴歌”“千金十一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等针灸歌赋12篇。

清代,经络专著较少。成书于1744年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中载有经穴歌诀,并绘经脉图和经穴图。李学川《针灸逢源》一书,考证经穴361个、奇穴35个,这是对经穴的又一次总结。成书于1874年的《勉学堂针灸集成》(简称《针灸集成》),为清代医家廖润鸿所著。其序云:“偶遇明师以《针灸集成》相示,因取而读之,渐觉豁然有得。”可见廖书是在原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故书全称《勉学堂针灸集成》。斯书阐述针灸方法、经穴证治,是一部注重实践、便于临床应用的专著。对输穴的分类,除经穴之外,有“不出在《内经·灵枢》,故谓之奇穴”和“不出于《铜人》,而散见诸书,故谓之别穴”的记载。

清代灸法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叶广祚撰《采艾编》3卷,为灸治疗法专著。其后又有叶茶山在此基础编撰《采艾编翼》3卷问世。金冶田撰、雷少逸编有《灸法秘传》1卷传灸盏疗法。灸盏,针灸器具名,形如杯盏,故名。近世所用之艾斗,即由此发展而成。晚清名医吴砚丞,考王焘《外台秘要》置针言灸之论,参西方子《明堂灸经》,继二公之志,“绍先圣之渊源,补汤液之不及”,于1851年而有灸疗学专著《神灸经纶》4卷传世,故史称吴砚丞之灸法与王焘、西方子并称“鼎足为三”。

清代在药物归经和运用方面有所发展,严西亭等人成书于1761年的《得配本草》附有《奇经药考》,列奇经八脉药43种。成书于1848年的赵观澜的《医学指归》,以十二经脉为纲,引证《灵枢》,用以阐发经穴、病证、治法、本草。《内经》记载的治疗方法,有毒药、九针、砭石、灸焫、导引、按跷、熨引等。《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其使用原则是“毒药(药物)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谈到具体疾病的治法时,绝大部分是针刺,全书用药物治疗的只有11处,这反映了当时治病的医技是以针刺等外治法为主的。综上所述,《内经》创立的经络理论,是以针灸、按摩、膏贴、导引等疗法为基础的。鉴于穴位与经络的密切关系,上述外治法,都要通过一定的穴位或部位而施术。诚如《十四经发挥》“宋濂序”所云:“由此而观,学医道者,不可不明乎经络,经络不明,而欲治夫疢疾,犹习射而不操弓矢,其不能也决矣。”

三、经络的组成

经络系统,主要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难以数计的孙络所组成。其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骨、皮肉,故《灵枢·海论》有“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论述。又因经脉有“行气血”的功能,且按一定的方向循行,即经脉“流注”,故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则有“人身经脉流行,气机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的记载。

人身十二经脉之名,皆以手足冠之,分手六经与足六经。其理诚如清·姜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所云:“人之一身,经络贯穿为之脉。脉者,血之隧道也。血随气行,周流不停。筋者,周布四肢百节,联络而束缚之……脉皆起于手足之端,故十二经皆以手足而名。”

(一)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又称“十二经脉”,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体表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相互表里的络属关系,故在疾病的发生和传变上,亦可以相互影响,即内脏发生病变,必然会通过它有关的经络反映到体表;而体表的组织器官和经脉本身的病变,同样可以影响其所属的脏腑。因此在治疗上,调整其内脏的生理机能,可使体表组织器官和经脉的症状消失;反之,治疗体表经络部分,也能使内脏的病变向愈。

奇经八脉是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脉的总称。古人发现除十二经脉外,又另有八脉存在,称之为奇经,犹如三百六十五穴以外的穴称为经外奇穴一样,故滑伯仁有“奇经相对正经而言”之论。奇经的循行亦各有一定的道路,其中除督、任、带脉外,其他五条经脉均分布于人体左右两侧。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不直接属于十二脏腑。对此,宋《圣济总录》有“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的论述;清·吴谦等《医宗金鉴》有“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经脉满溢,流入他经,别道而行,故名奇经。奇经有八,曰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阳维、阴维是也”的记载。奇经八脉在生理功能上,与正经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它还有统帅维系阴阳的作用。如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称为“阳脉之海”;任脉统任一身之阴脉,称为“阴脉之海”。督、任二经各有专穴,与十二正经合并为十四经的循环体系。其他六脉,贯穿在十四经之间,亦起着维系阴阳的作用。所以,李时珍之《奇经八脉考》,将十二经脉比作江河,将奇经八脉比作湖泽,相互间起着调节联系的作用。故云:“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就,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却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十二经别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由于它还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二)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文献中亦有外络、内络及阴络、阳络的记载。对此,《素问·经络论》有“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的记载。张介宾注云“若单以络脉为言,则又有大络孙络在内在外之别,深而在内者,是为阴络……浅而在外者,是为阳络。”

别络是较大的、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十五别络是在阴经与阳经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从而形成经络的循环体系。别络均以其经脉别出之腧穴而定名,这些腧穴是经气与络气的交会之处。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因此在治疗功效上,它对相互交纽的两经都有其特殊的功效。

结络一词,最早见于《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结络,指筋有系结连络肌肉骨节的功能。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云:“结络,言筋之系于分肉,连于骨节也。”

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是位于皮部的络脉,因其位浅如浮,故名。《素问·皮部论》有六条“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的论述,即十二经在其所属皮部出现的浮络,均为其络脉。对此,隋·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有“所谓大小络见于皮者也”的注解。皮部按经脉分区,各部的浮络属于邻近的经脉。临床上可根据其浮络的部位和色泽的变化而诊察疾病,并可在浮络的部位施术,治疗内脏的疾病。

小络,指人体别络、大络之外较小的络脉。小络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表述了寒邪侵入外络系统之小络,致肢体卒然而痛,此即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之伤风感冒。寒邪“客于肠胃之间”之“小络”而致腹痛,此即邪达“膜原”,侵犯了胸膜、腹膜之络脉。他如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之胃肠型感冒及紫癜性肾病,则属邪犯内络系统之内络为患。对于小络的应用,《灵枢·官针》有“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的记载;《素问·调经论》有“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的表述。何谓小络?王冰注云:“小络,孙络也。”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素问·气穴论》云:“孙络三百六十五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对此,宋濂在滑寿《十四经发挥》序中有“所谓孙络者焉,孙络之数,三百六十有五,所以附经而行,周流而不息也”的记载,此约言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所以用外治法对穴道施术,可通过外络系统之孙络达到和内攘外的功效,从而解除疾病。《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此约言血之生成,及胃中之孙络,即内络在经络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据《灵枢·血络论》可知,因“新饮而液渗于络”,而“合和于血”,此即营血源自水谷之精微之由也,即张志聪“水谷之精气,从胃之大络,注入脏腑之经隧,通于孙络,出于皮肤,以温肌肉”之故也。由此可知,内服药物的有效成分是通过胃之内络系统,即胃之孙络、大络、经脉,而达到却病目的。《内经》中尚有“横脉”一词。《素问·刺疟》有“胃疟者……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的记载,此处的横脉为两经横行的络脉。《素问·刺腰痛》有“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的论述,高世拭注云:“横脉,络脉也,径直络横之意。”

从十五络脉分出的细小络脉,尚有系络、缠络、丝络、血络的称谓。对此,元·窦默《针经指南》有“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数”的记载;明·钱雷《人镜经附录全书》则有“十二经生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的表述,这一说法其后被清代喻昌及翟良所引用。故系络、缠络、孙络均为人体细小的络脉。由此可知,而孙络实乃经络系统之始终。明·卢之颐《学古诊则》有云:“夫脉者,水谷之精气分流经隧,灌溉脏腑,斜行四体,贯穿百骸。资始于肾间动气,资生于胃中水谷者之为脉也。”清·程文囿《医述》尝云:“人身有经、有络、有孙络,气血由脾胃而渗入孙络,由孙络而入各经大络,而入十二经。譬之沟涧之水流入溪,溪之水流入江河也。沟涧溪流,有盈有涸,至于江河,则古今如一,永无干涸,若有干涸,则人物消灭尽矣。”此约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始于胃内孙络而灌注于十二经脉。上述皆说明脾胃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气血首先经孙络注入经络系统,故此处的孙络为经络系统之源头,此处的内络系统之孙络于体表外络系统之孙络而言则属内络,于脏腑表膜之孙络而言则属阴络。由此可见,药物内服法,正是通过药剂入胃,被胃吸收后,通过内络系统之孙络而渗入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治病效果;而药物外治法、非药物疗法则是通过外络系统之孙络而施术收效。

关于血络,《灵枢》中有《血络论》专篇,清·马莳认为此篇“内论邪在血络及刺法异应,故名篇。”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注云:“血络者,外之络脉,孙络见于皮肤之间。”此处所论之血络,乃外络系统之血络,故临证中在体表针刺放血,称刺络。鉴于络脉有内外两系统,故亦有内络系统之血络,如《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张隐庵注云:“此言膜原之间,亦有血络。寒气客于膜原之血络,不得入于大经而成积。”此即人体内之癥瘕积聚及出血性疾病。此处之“大经”,泛指与五脏六腑直接连属的经脉。浮络,为经络系统中最表层的部分,今当视为机体浅表的细小动、静脉及末梢神经系统。

(三)经筋和皮部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所以称十二经筋。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像经脉那样属络脏腑。手足三阳之筋均到头目;手三阴之筋均到胸膈,足三阴之筋到阴部。筋有大有小,或散布成片。经脉、经别、络脉、经筋,大体上都是分手足三阴三阳,在体表的皮肤亦按经络来划分。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从皮部的诊察和施治则可以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推拿按摩等外治疗法,均为皮部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图1 经络系统简图

经脉、络脉、经别、经筋以及奇经八脉,均可分为阴阳两类;十二经脉,据其所属脏腑又可分为五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