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1:21:2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孙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新闻与传播、政治传播、新闻采访与写作、国际新闻编译。2011年以397分的考研总成绩考入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2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参与“第二届全国传播学会议”“气候传播与国际记者”等学术论坛。参与国家社科类重大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微媒体时代聚焦记者专职素养》、《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课程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

授课特点:教学经验丰富,授课重点突出,直击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重点难点,能够让学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知识点及考点,深受广大考生一致好评。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苏报案”

2.约翰·古登堡

3.新闻事实

4.自我传播

5.互联网电视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纽约时报》高级报纸风格的形成及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2.新闻传媒有哪些基本职能。

3.“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前两条(如下),分别提醒公众需要意识媒介哪两方面的局限?(1)媒介是被构建的,媒介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像,而是对现实的反映。(2)媒介构建现实,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大多由媒介获得。

4.维基百科全书与纸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生产方式方面有何不同?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自律的新闻工作者,才是能够自由的新闻工作者。”试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论传播中的时间控制。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苏报案”

答:“苏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7月30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租界当局于1904年5月21日最终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2.约翰·古登堡

答:约翰·谷登堡是一名德国工匠,是金属活字和近代印刷工艺的发明者,对人类的新闻传播事业有重要贡献。1450年前后,谷登堡发明了字模浇铸金属活字,从事新型印刷事业,其印刷方式与以前的人工手抄新闻有了截然的不同,他不仅使用铜模铸造出合金材料的活字,并且“形成了由拣字、组版、填空、齐行和印刷还字等步骤组成的活字印刷工艺;同时他还制造了木质的、靠螺旋在印板上加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他的发明在德意志掀开了世界文明史上新的一页。人们使用这种新型印刷技术,可以简捷方便地复制印刷书籍和新闻报刊,这就使得新知识、新思想的扩展和传递变得容易和普及了。

3.新闻事实

答:新闻事实是一般事实中具有特殊素质的一种事实,即指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只有那些新近发生的,能够引起普遍兴趣的新鲜的事实,才能够成为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新闻事实来源于客观事实,新闻事实是最接近客观事实的事实,是主观认识和影响客观事实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与工具。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事实是第二性的。

4.自我传播

答: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自我传播一般是由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和肌体反应等若干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而这些环节和要素同时也是人的身体所固有的功能。自我传播的特点有:①传播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它的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②传播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③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④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自我传播的环节,自我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5.互联网电视

答:互联网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互联网电视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①计算机;②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IPTV是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它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使视频流传输带宽在800Kb/s时可以有接近DVD的收视效果,对今后开展视频类业务如因特网上视频直播、节目源制作等来讲,有很强的优势,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纽约时报》高级报纸风格的形成及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答:《纽约时报》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报纸,是美国严肃高级报纸的代表,在全世界有相当的影响力,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1)《纽约时报》高级报纸风格的形成

①雷蒙德为《纽约时报》确立的编辑方针是——客观、公正、冷静。在琼斯时代,《纽约时报》继续欣欣向荣向前发展。1870—1871年该报揭露纽约“特威德集团”贪污案件。奥克斯时代确立新的编辑方针,《纽约时报》追求成为高标准的报纸:清白、庄严、可信。

②这张报纸绝少刊登耸人听闻的新闻,在报道政治新闻时,往往刻意标榜客观、公正,常常把双方的观点同时介绍给读者,而记者自己很少在文章中加以评价,很少像格里利那样以黑白分明的尖锐形式提出问题,在《纽约时报》上登载个人攻击的文章更是绝无仅有。

③由于《纽约时报》的客观报道手法、精美完善的编辑和扎扎实实、全面详尽的新闻内容——特别是对国际新闻的注重,该报很快受到读者的欢迎。(2)《纽约时报》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①《纽约时报》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最大的一家报纸,在增进人类文明、知识方面做出了自己不懈持久的努力,对美国新闻的影响显著。

②从政治观念来看,《纽约时报》维护了美国报业“西方的”伟大的民主自由传统。

③《纽约时报》为美国新闻业企业的经营提供了范式。它把追求利润作为一个最高的潜在目标加以追求,并且在拉拢读者、扩大销售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这为美国新闻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④《纽约时报》打破了美国新闻业界黄色新闻统领天下的局面。它是一家新闻全面详尽、社论稳健严肃的“正派”报纸。完全不同于廉价报刊的新闻报道。他提供的新闻严谨,准确,信息量大,摒弃黄色新闻手法。这一点对美国新闻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⑤报纸售价大众化开辟了美国新闻行业严肃报纸大众化之路。《纽约时报》创刊伊始,就以面向大众的廉价报纸面貌出现,它的最高售价从未超过三美分,从而创立了低廉的报价、精美的内容之路。《纽约时报》真正追求为民众与社会的利益做出有益的贡献。

2.新闻传媒有哪些基本职能。

答:新闻传媒的基本职能主要有:(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第一个目的是为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新闻媒体的其他功能都依附在提供信息基础上。不给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新闻媒体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新闻媒介如果不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或者没有足够的信息量,就不可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这一点而言,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而生存的。新闻媒体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新闻媒介可以发挥、承担的宣传功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可以对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强大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新闻媒体的宣传通过社会舆论获取力量,又通过宣传来形成新的社会舆论,从而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实施舆论监督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是腐败的权力,这是政治学上的规律。监督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的纪律监督,但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同样必不可少。舆论监督的范围是广泛的,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舆论监督具体实行的重点也不同。(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新闻媒体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创造,社会科学的新探索、新观点、新材料,从而使人们不断了解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知识的传播主要由新闻报道和一些专栏来承担。

新闻媒介还传播许多奇闻异事、各地风土人情、文娱节目等趣味性内容,让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得到高尚情趣的享受,培养、提高人们的欣赏兴趣和水平,满足人们正当的好奇心理的追求,鼓励人们发明创造才能的发挥。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丰富业余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新闻媒介提供娱乐的质和量也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要办好新闻媒体,投入的确很大,但如果办得好,它的利润也是可观的。新闻媒介具有商品性,同一般企业一样,需要自负盈亏。在发行、广告等方面,新闻媒介创造了不少的利润,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前两条(如下),分别提醒公众需要意识媒介哪两方面的局限?(1)媒介是被构建的,媒介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像,而是对现实的反映。(2)媒介构建现实,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大多由媒介获得。

答:(1)媒介是对现实的反映,其报道内容与现实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提醒公众需要意识媒介在现实世界中对事实报道的不足。

由于新闻报道往往是对事实简约化的报道,因而对于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就存在众多不同的立场和观点。正是如此,生活世界和新闻报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结果“新闻文本”,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从“社会现实——议题现实——媒介现实”不断聚焦的过程。(2)媒介构建现实,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大多由媒介获得,这提醒公众需要意识媒介对他们意识与行为造成的影响。媒介构建现实,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①环境认知效果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是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提示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为己任的,但它们并不是有闻必录。传媒报道什么、不报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着人们对周围环境的知觉与印象。这种效果,传播学中也称“视野制约效果”,换言之,大众传播制约着人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大众传媒在报道的新闻和传达的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大众传媒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客观上起着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又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大众传媒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它们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大众传播具有“地位赋予”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的广泛报道和传播,往往会成为一般人学习或仿效的对象。

4.维基百科全书与纸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生产方式方面有何不同?

答:利用wiki软件技术构建的维基百科被称为“最大胆的网络实验”。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收录了8万个条目,而“维基百科”在短短4年间就收录了近50万个条目。这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免费的网上百科全书,任何人都可以对它进行编辑修改。每天,全世界有上万名铁杆维基迷自愿为它添砖加瓦,让维基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通过百科全书的发展来看两者在生产方式方面的差别:(1)从“一个智者”到“一个最佳方式”

从百科全书的诞生之初,它就仰赖所谓的“一个智者”模式。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简易的草纸上用笔记录下了他那个时代的全部知识。400年后,罗马贵族普林尼编纂了37卷百科全书《博物志》,展示了他那个时代的知识。18世纪,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人花了29年的时间方编就了举世闻名的《百科全书》。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知识界从科学化管理和流水线作业得到启发,“一个智者”模式才开始被“一个最佳方式”所取代。《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是以这种工业化的操作模式编纂而成。在一位管理者的指挥下,各个专家团各司其职,编纂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将百科全书的触角伸展到各种知识的角落。20世纪末,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又改变了百科全书。如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世界知识百科全书》这些重达590公斤的大部头仍然在以1100美元左右的价格卖出。但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已转而来自互联网的订户。不过,其生产模式包括产品本身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2)“臭皮匠”模式的出现

有先见之明的吉米·威尔士带来了百科全书的第三种编纂模式“以十当一”,其实翻译成中文可以叫做“臭皮匠”模式。它不再依赖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的智慧,而是从成千上万还算聪明的人那里汲取智慧。用数学的角度来看维基百科,500个克瓦伦赶得上一个普林尼。

而位于维基百科金字塔最高层的则是它的创始人威尔士,他被某些维基用户称作“仁慈的独裁者”。因为他的权限很大,可以锁住网页,禁止不良用户使用、任免“发展商”等。(3)实行“诸侯割据”的网络百科

与传统百科全书编纂方式不同的是,维基百科所实行的不是“中央集权”制,而是极端的“诸侯割据”,是最纯粹的“开放性资源”。维基百科的条目或许不够完美,但是也并不差劲。在接近50万条的英语条目下,许多条目质量甚至可以跟《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媲美。(4)中立性和良好愿望

让这种新型编纂模式生效的不仅仅是集体智慧和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也是网友们对两个基本原则的认同。首先是中立性。所有的文章都不应带个人偏见。其次是良好的愿望,即作者的本意有助于完善这个条目,而不是损害它。

维基百科代表着对理性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人心本善”理念的信仰。按照维基百科的理想,抱有良好愿望的人们有时会持有不同意见,但是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以及融合多人智慧,真理最终会出现。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自律的新闻工作者,才是能够自由的新闻工作者。”试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新闻自由是指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新闻自律是指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传播者在道德上所进行的自我约束,其目的是防止滥用新闻权利,对社会和民众尽责。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自律是新闻传播者的一种自我行为控制。(1)新闻自律就是防止新闻工作者滥用新闻自由,实质是对新闻自由的一种保护。保护新闻自由是现代国家最大、最主要的一条新闻法规。正因为有新闻自由,才需要有防止滥用新闻自由的规定;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一定意义上也是保护真正的新闻自由。(2)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新闻自由权属于人民所有。在现代社会,公众深深依赖着新闻媒介,为了避免新闻工作者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受众,侵犯受众知晓权、名誉和隐私权等,新闻工作者必须自律。(3)新闻自由具有政治性,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自由。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党性原则。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注重社会效益大于注重经济效益。因此,新闻工作者要获得充分的新闻自由,首先要承认其政治性,并严格自律。(4)新闻自由具有相对性,是说它是一定范围、一定限度内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界限的。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纯粹的民主,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是无政府主义。优良的界限必须反映公民的统一意志,并以国家意志的外化形式——法律规定下来。因而,法律就是自由的界限。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自律还体现在新闻自由在法律的界限以内。(5)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信息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他们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他们要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每个民众负责,没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很好的新闻自律,他们就难以完成社会和民众赋予他们的使命。新闻传播者需要拥有广泛的新闻自由,但同时,也只有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严格自律,才有资格享受新闻自由。(6)从根本上而言,自律才是自由的保障,只有新闻工作者进行自律,才能实现新闻自由的夙愿。在当下传媒业迅猛发展和传媒权利日益增强的社会中,传媒行为对社会生活的干预程序和范围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传媒人员若滥用传媒权利,必会因损害他人权益而引发诸多矛盾和冲突。因此,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自律。只有自身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将新闻素养内化成新闻工作者的内在准则,才能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和操作空间,而不受太多行政束缚和干预,才能拥有更加独立自由的话语权。

虽然新闻自律条目众多,但新闻工作者以此为报道准则并不是自缚手脚的表现,而是藉自律提高专业水平,维护新闻伦理,并赢得受众的信赖与尊重,从而使新闻自由得以保障。

2.论传播中的时间控制。

答:略。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2.华盛顿邮报

3.新闻与宣传

4.刻板印象

5.“付费墙”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1986——1991年苏联新闻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谈谈你对“新闻真实的有限性”的理解。

3.简述尼尔·波兹曼提出的“媒介环境学”(又译为“媒介生态学”)中的研究对象“作为环境的媒介”的含义以及对现今传播学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用媒介生态结构论谈谈现今新闻选择标准和方式的新变化。

2.在文化贸易领域一直有文化贸易自由主义和文化贸易保护主义之争。文化贸易自由主义提倡政府不要干预,文化贸易保护主义提倡要加强政府干预。试述文化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答: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②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③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2.华盛顿邮报

答:《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由斯蒂尔森·哈钦斯于l877年12月6日在华盛顿创刊,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最大、最老的报纸,具有很高的国际声望。位于美国首都,擅长报道美国国内政治动态,经常发表一些评论和分析性文章,是了解和研究美国内政外交的重要报刊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揭露水门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退职,获得国际威望。1880年成为华盛顿特区首家每日出版的报纸。2009年《华盛顿邮报》的日发行量达58.2万份,是美国第五大受欢迎的日报。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华盛顿邮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009年关闭华盛顿之外的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三个主要分支机构。2010年8月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与音响器材大亨悉尼·哈曼签署协议,以象征性的一美元出售旗下连年亏损的杂志《新闻周刊》。

3.新闻与宣传

答: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其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新闻与宣传又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和宣传两种传播行为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新闻和宣传存在以下共同点与联系: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新闻与宣传同属于大众传播;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

4.刻板印象

答:刻板印象是李普曼在他的代表作《舆论》中提出的概念,又称刻板成见,这个概念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版印象可以为人们判断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通行的刻板印象,因此,它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5.“付费墙”

答:“付费墙”(Pay Walls),即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它是在传统报业的衰落下,许多新闻提供商建立的网上付费模式。建立付费墙的目的就在于将不订阅报纸的潜在读者挡在墙外,并且产生了质量更高的网上收益和更高的每千次点击(CPM)费率。自2009年5月12日默多克宣布对报纸网站停止“免费午餐”以来,新闻集团旗下报纸包括《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等先后宣称都将设立“付费墙”,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在所有面向手机平台的读报软件中,英国的《卫报》是第一家实施收费的。该报在iPhone和ipod touch的读报软件下载已超过10万次。自2009年12月14日起《卫报》开始向iPhone手机用户推出收费订报服务,每月收费2.39英镑。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1986——1991年苏联新闻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答:戈尔巴乔夫为了改变当时新闻界节目内容单调呆板的情况,在宣传方针和内容上作了重大调整。各个媒体竞相扩大报道范围,对社会的各种弊端公开揭露抨击,由于控制不力,苏联的新闻舆论完成了从统一到分散、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变,为苏共解体、苏联新闻事业瓦解埋下了伏笔。(1)公开暴露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在戈尔巴乔夫“公开性”原则的鼓励下,新闻界开始突破“禁区”,矛头直指党内不正之风和社会上存在吸毒、卖淫、走私等各种问题。(2)大量触及时政、历史“敏感问题”。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随着“公开性”向各领域的渗透,苏联新闻媒体从公开暴露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发展到组织人们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各报纷纷抨击斯大林和他领导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模式”。(3)不同观点激烈交锋。改革以后,苏联媒体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不同党派的观点彼此碰撞,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者和纳粹分子,有的还鼓动民族分裂。

搞“毫无限制的公开性”, 放弃党对新闻媒介的领导,允许私人、各党派团体和外国人办报,改变了党报的作用和内容。舆论界的这种状况加上西方某些新闻媒介对苏联的强大宣传攻势,使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急剧下降,助长了党内外反对派势力的发展,苏联的新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瓦解。

2.谈谈你对“新闻真实的有限性”的理解。

答:绝对真实难以实现。新闻的真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新闻的真实性具有有限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1)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新闻真实是指新闻报道的真实,并不包括新闻媒介上其他信息的真实问题。在一般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上,一般事实是全体,新闻事实是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真实只能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真实,新闻报道的真实只能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新闻传播只是人类认识、反映事实世界的一种手段,利用这种手段把握到的真实,只能是“新闻世界的真实”。(2)新闻真实是一定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下的真实。新闻传播必然要受到传播主体新闻价值追求的影响,传播内容、方式都是在传播价值取向下的选择,这就决定了新闻真实必然要受到价值取向的制约。(3)新闻真实是传播者认知限度内的真实。传播者认识新闻事实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新闻真实实现的有限性和相对性。“仅仅讲出真相,这容易得多,而要是讲出全部真相,这要困难得多。”(4)新闻认识必须是及时、迅速的反映。快,就容易看“走眼”,难免失实。新闻事实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等特征,即使在传播者已有分工的情况下,仍然要求传播者既要成为“杂家”,又要成为“专家”,而这实在是太难了,难就容易出错。(5)新闻真实是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真实。构成新闻传收环境中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到新闻真实的范围和程度。

3.简述尼尔•波兹曼提出的“媒介环境学”(又译为“媒介生态学”)中的研究对象“作为环境的媒介”的含义以及对现今传播学的意义。

答:1968年,尼尔·波斯曼首次正式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Media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media as environments)。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人通过使用媒介,逐渐被媒介影响,某些与媒介相一致的感觉器官得到扩展,从而造成文化偏向于某种感觉而忽略其他感觉。媒介作为一种环境结构,制约着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表达方式。(1)波斯曼提出的媒介生态,就像意识形态,是人们理解和想象世界的框架。因此,波斯曼提出“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人们思考、感知、谈论和表现身边的世界时,不是站在传播媒介之外,而是处在传播媒介的符号结构中。(2)波斯曼还在麦克卢汉的“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介”的基础上提出,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往往不只有一种媒介的代码和语法。不同媒介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媒介环境。因此媒介共存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互动产生新的合成环境,也是媒介生态学关注的问题。(3)媒介生态学,弱化了麦克卢汉理论中的决定论色彩,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媒介格式对符号编码、解码的影响。媒介环境就像墨镜,它并不决定人们看到什么,但是会影响人们看到的世界的色调。和麦克卢汉不同,波斯曼在对媒介影响的讨论中,带有明显的批判色彩和道德评价,他更关注媒介技术是否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民主,他对电子媒介的评价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他的理论中有梭罗追求自然、恢复传统生活的乡愁,也有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对技术理性的反思。当然,媒介可能是不良后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因素。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用媒介生态结构论谈谈现今新闻选择标准和方式的新变化。

答:新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受众更大的信息传播权利,空前的拓展了媒体空间,加速了传播的速度、深度、广度,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的白热化竞争,新的传播方式进入新闻领域,手机媒体的异军突起。西方媒介全球化战略对中国传统媒体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心理、资本冲击,中国传统媒体面临生存竞争。(1)新闻选择标准的新特点

①更加注重时新性。当今的新闻生态环境是各种新媒体的运用,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更高,新闻的选择也更加注重时间性和新鲜性。

②更加注重重要性。一件事实影响的人越多越重要,影响的人越多越容易成为新闻事实。

一件事实、一种现象对社会影响的时间越长,说明它越重要,它就越容易被当作新闻事实。一件事实影响的空间范围越广大,就越重要。一件事实越是影响到人们的利益,就越重要,就越容易成为新闻事实。

③更加注重显著性。与普通人相比,或者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在一定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或者具备某种特殊的才能,或者拥有特殊的权威性,或者具有一些非一般的特殊“素质”的人更容易得到报道。具有激发和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内在力量显著性事件,也更容易得到报道。

④更加注重接近性。

事实发生的空间与传播指向的空间越近或重合,这样的事实就越容易成为新闻事实。与人们“利益距离”越小的事实越易于成为新闻事实。某一事实的发生,如果容易引起人们心理上、情感上的反应,那就说明它与人们在心理上具有接近性,心理距离小,从而有利于一定的事实转化成为新闻事实。

⑤更加注重兴趣性。能够激发人们关注它的好奇心和兴趣,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或注意的事情越容易得到报道。

⑥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收受者合理的新闻需要,新闻媒体、新闻传播者不应背离新闻精神,违背新闻传播的内在目的,在满足收受者新闻需要的口号下追求自己的私利,从事一些有违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冲破职业道德底线的勾当。

⑦更加追求经济利益。由于经济利益直接关系到一定新闻媒体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能否赢利有时会成为不少媒体决定刊播什么内容的决定性标准。传播的内容有可能受到广告商的影响,受到某些重要新闻源主体的影响;媒体在选择报道内容时会进行各种成本核算,其中,经济利益标准会被作为重要的成本尺度,从而影响一些新闻的取舍;有可能选择一些迎合收受者不合理需求的内容进行传播。

⑧根据媒介形态进行选择

按媒介形态特征和传播技术水平选择事实,可以称作选择事实的“工具尺度”,即要合乎“工具尺度”的要求,符合传播工具的客观属性。

不同媒介形态虽然遵循共同的新闻传播规律,但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所在,每一种媒介形态都有自己倚重的技术和传播符号系统。因而,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其选择的方法和内容的侧重都是有一定差别的。

在宏观层面上,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的传播手段和技术水平是客观的、有限的,它对能够传播什么特别是如何传播同样具有客观的制约性,传播者是不能任意超越的。传播者在选择事实时,必须考虑所选择的对象是否是一定媒介形态能够准确反映的对象,是否是现有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可以驾驭的对象。

2.在文化贸易领域一直有文化贸易自由主义和文化贸易保护主义之争。文化贸易自由主义提倡政府不要干预,文化贸易保护主义提倡要加强政府干预。试述文化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

答:(1)与其他贸易相比,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特点。

①独特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传达着观念、价值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文化贸易的价值超过了其商业价值,与其他贸易相比,它会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对输入国消费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文化贸易是各国服务贸易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

②与其他产业的交融性。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服务,融入了几乎所有的产业和贸易领域,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汽车文化等等,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取向。尤其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使文化的传播速度加快,扩展范围加大,进一步提高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可贸易性。

③外部经济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精神消费品,其消费不仅能够带给消费者效用的满足,还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消费者的价值观,影响他在社会中的行为,或者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被消费后必然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随之会反映在他的社会行为中,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成本或利益。这部分成本或利益,与文化产品的经营者、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是无关的。这就是经营的外部性。

④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国在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方面的能力、技术和资源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文化贸易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小国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供给处于十分劣势的地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流通是不平衡的,而且将长期存在。(2)文化贸易保护的必要性。

赞成文化保护贸易的学者,如英国的多伊尔等人,从公共利益、文化主权等角度阐述了实施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国外文化产品的大量进口对国内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视听服务、音像制品等部门,为维护本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本国文化主权要求对文化产业加以保护。除了已经实施的内容标准、视听服务法案、生产补贴以外,还应该采取原产地规则、配额、文化例外等各种手段提高保护的效果。

霍斯金斯和米卢斯认为,自由放任的文化贸易政策将给文化产品生产小国带来损失。因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产品生产,一般具有很高的初期投入成本和较低的边际成本。文化生产大国可以通过将较低边际成本的文化复制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他国来分散初期投入,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进口国生产相似文化产品的成本很高,文化产品价格上无法与大国相竞争,因而文化生产小国福利受损。限制文化贸易有利于进口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并能同时增进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福利水平。(3)世界各国的文化保护政策的积极作用。

①确保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人们通常认为,战略性商品的国内供应商应当受到保护。因为在冲突时期,国外供应商是靠不住的。这一观点的另一变体认为,繁荣的文化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甚至长期生存非常必要。当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值得重视和讨论。

②保护本国幼稚的文化产业。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全新的或者未发展完全、一旦建设起来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这样做能存在可观的规模经济或者学习效应,这个论点也很有可能会很有说服力。提供保护是为了建设某一产业。一些国家据此认为应该保护幼弱的电影产业。但是要注意以此为据提供保护应当是短期的。当这一产业形成之后,在这些领域的保护就应该撤销。到目前为止,通常这些举措并未实施,这种说法很有可能是另有意图的。

③避免过度专业化的危险。如果一个国家极端依赖某一产品,通常我们指农产品,那么在改变该产品的价格、转变消费习惯、可能导致该产品过时的技术变迁等方面,该国是易受伤害的。在这些情况下,为了使经济多样化,保护是有道理的。

④反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倾销就是个例子,例如美国在国外市场对影视节目产品的倾销。其实,处于垄断地位的美国影视巨头们,利用他们在发行上的市场力量,限制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电影在美国的放映机会,这也是不公平贸易的一种体现。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

2.《费加罗报》

3.新闻本位观念

4.知识沟

5.受众的“碎化”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清末基督教报刊对华传播的脉络和影响面。

2.新闻公共性的基本内涵。

3.从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出发,举例谈谈“第三人效果”和“第一人效果”所起的作用。

4.政府对媒介进行干预的理论内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给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段讲话,重点是他在讲话中提出,在报道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时,新闻工作者要凭三个要素来决定是不是进行报道,即“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要求:从党报的政治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角度,对“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进行评价。)

2.如何提升机构(政府和企业)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24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分析】考察考生对重点中国新闻史实的识记水平。该题目知识点因为比较重要,所以拉分可能性不大,答出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讲话的主要内容即可。【答案】

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作了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主要内容如下:①新闻事业在联系党和群众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②强调新闻工作者应该对党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即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精神。③刘少奇提出了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以下四个主要条件:a.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b.要独立地做艰苦的工作;c.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修养;d.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2.《费加罗报》【分析】考察世界新闻史的内容,人大基本上每年都会选取一个国家来考,重点需要识记的国家有美国、欧洲,近几年世界新闻史的考察偏重于部分小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但是2013年开始又转向了传统的重点国家。法国的《费加罗报》较为著名,注意将时间、报纸的发展脉络、特色回答准确即可。【答案】《费加罗报》是法国现存历史最久的日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1866年改为日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柯蒂集团掌握。1949年售与普鲁沃斯特集团,1975年转手给埃尔桑报团。这是份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内容着重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及文学艺术,社会和体育新闻也很出色,是法国有名的“质报”。通常三十多版,图文并茂,逐日轮流出各种专版,周末出增刊《费加罗画报》。该报广告收入丰厚,读者对象主要是资本家、经理、政界和社会上层人士。

3.新闻本位观念【分析】新闻理论知识面的考察,在杨保军老师的《新闻理论教程》中有提到,其他诸多新闻理论书籍中也有涉及,因此答案并不唯一,难度适中,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新闻本位是指新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讲述真实的故事,即新闻报道要遵循事实第一、新闻第二的准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反映报道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真实的事件或人物动态;②讲述百姓的故事,即新闻报道要深入生活和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报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③公平、客观得讲述故事,即新闻报道要不偏不倚,采取中立的态度报道事件中的当事者,发表的评论和解读也要基于客观事实,不做拔高;④及时讲述正在发生的故事,即新闻记者要第一时间报道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争取时效,将第一现场的信息快速传递给广大受众群体。

4.知识沟【分析】基本传播理论知识点的考察。主要答题要点包括:时间、任务、理论基本内容、影响等。题目难度较为简单,注意回答全面。【答案】“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5.受众的“碎化”【分析】这是喻国明老师最喜欢考察考生的一个概念。在2010年人大考题中曾经考察过受众碎化,这里是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考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受众碎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难度适中,回答尽量全面即可。【答案】

受众的“碎化”是指资讯的获得不再执着于某个媒体的“全程依赖”,而是在不同方面、不同的环节上使用不同的媒体。碎片化与碎片化倾向伴随的是传播领域的分众化,但这并没有改变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它不过是除旧布新的一个必要的中介阶段。碎片化之下的真正含义,是在“分众”的背后新的“聚众”需求。先细分,再归聚。这样拥有的将是特征明确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从而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将浪费掉的传播资源的传播效能重新找回来。受众碎片化对传媒产业的影响:①受众碎化是降低媒介受众与广告主目标消费者之间的重合度的重要力量;②受众碎化使消费需求变得丰富,从而有利于促进节目产量的增加;③受众碎化是大势所趋,使数据库营销广受青睐,同时也使广告媒体策划变得更为重要;④在政策的允许下,承载信息的渠道将需求各异的受众分割成一个个专门市场。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清末基督教报刊对华传播的脉络和影响面。【分析】考察中国新闻史,需要考生重点理解识记近代史中外国宗教报刊情况。总体上讲,这一题目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之前的考察重点主要在基督教报刊的影响层面,传播脉络较少涉及,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新闻史功底。【答案】(1)清末基督教报刊的创办背景

清末这一时期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2年宣统退位多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外国人纷纷来到中国或战争侵略或谋求财富,以及为了宗教信仰积极投身传教事业的外国传教士,这一时期,基督教所办报刊对我国新闻传播史影响重大,很多教会办的报刊成为当地最早的中文刊物。(2)各地区按时间脉络,清末以后创刊的基督教报刊

①上海的基督教报刊

1857年由英国伦敦传教士亚历山大·伟列亚力创刊于上海的《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不同于此时之前的其他刊物,本刊物并非纯粹性宣传基督教义的宗教性刊物,而是综合性期刊。

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并任主笔。1874年9月5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国公报》,仍为周刊,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淡化宗教宣传,时事色彩强烈,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

1875年5月5日自广州迁至上海出版的《小孩月报》改名《小孩月报志异》,由上海基督教清心书馆发行,美国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主编,设有诗歌、故事、名人传记、博物、科学等栏目,文字浅近易读,每期销约2000份,l876年改名《小孩月报》,l881年改名《月报》,l914年改名《开风报》,同年夏因欧战爆发自行停刊,先后出版40年。

1887年11月成立的“广学会”是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出版机构,最初名为“同文书会”,1894年改为广学会。该会创办人为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广学会成立初期决定恢复《万国公报》,并将其作为机关刊物。复刊后的《万国公报》一方面着力介绍西方文明;另一方面非常注重评论中国时政,大谈变法改良,以实现广学会图谋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干预中国时政的办会宗旨。

1891年2月创刊,《中西教会报》,由广学会发行,林乐知任主编,内容以报道教会方面的消息和宣传教义为主,是《万国公报》的姊妹刊物。

1876年2月17日创刊的《格致汇编》,由英人傅兰雅主持。月刊,所刊文字对数、理、化、生物、医学都有所介绍,是我国最早的科学杂志,该刊一再重印,重印时往往补入一部分新内容,1882年1月下旬出至第4年第l2卷后停刊。

②厦门的基督教报刊

l886年,《厦门新报》创刊,为当地出版的第一家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布德(C.Budd)主办,用闽语方言写作,内容以一般新闻及教务方面信息为主。

1888年,《漳泉公会报》在厦门创刊,月刊,为一份用闽南方言编写的基督教教会刊物。

1889年1月在厦门创刊,墨海书局发行,后改名《福幼报》,隶属广学会,为该会对中国儿童进行宣传的刊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儿童刊物之一。

l889年,《厦门画报》创刊,为教会方面主办的儿童画报,不久停刊。

③通商口岸汉口的基督教报刊

1872年创刊于汉口的《谈道新编》,月刊,英国伦敦布道会教士所办,出至1876年停刊。

l875年,中文《开风报》创刊,由外国传教士主办,最高发行数字曾达3000份。

l880年,中文《昭文日报》、《新民报》先后创刊,均为基督教会主办。

1883年5月,《武汉近事编》创刊,周刊,伦敦会传教士主办。

l887年2月,《益文月报》创刊,为外入主办的中文月刊,内容以自然科学方面的报道为主,首先是天文、地理、物理,其次是各种“新机新法”的介绍,另以部分篇幅报道“各省近事”,末录诗词歌赋及医学。

1888年5月,英文《中国传教士》在汉口创刊,季刊,由基督教文华书院主办,以外侨及传教士为读者对象。

l893年3月23日,英商主办的《字椿汉搬》创刊,日刊,社址在汉口英租界,该报以上海《字林沪报》为后援,有英国方面的背景。

④在其他通商口岸的基督教报刊

外报出现较早的有潮州、九江、烟台等地。1889年,《潮惠会报》在油头创刊,是一份以潮汕方言编写的基督教教会刊物。1890年,《护教者》在江西九江创刊,月刊,白话文言合刊,为基督教会主办。1894年,英文《芝罘快邮》在山东烟台创刊,周刊,由德商沙泰公司发行,1900年停刊,l901年更名《快报》复刊,日俄战争时期由美国人麦克米德接办,并得到沙俄政府的支持。(3)影响

①各地出现的第一份报刊大多是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表明宗教性报刊仍是在华外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据l890年美国传教士法罕在“在华新教传教士”年会上宣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自1860年至l890年,基督教系统在中国发行的报刊累计已达76种,其中宗教性质的40种,“世俗”的即所谓“文化”性质的有36种。

②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的基督教报刊是上海的《万国公报》,从《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的变化,使该刊的读者对象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该刊也逐渐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其发行量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增加到38400份。《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

③基督教报刊基本上是一种宗教主义文化宣传以及殖民主义侵略活动。在华基督报刊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人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

④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基督教报刊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把自然科学知识,及一些新的科技发明通俗化的向中国读者介绍。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还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⑤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基督教的报纸在一定程度上将西方的民众、自由、公民权利等近代思想传入了中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和思想进步,也引发了中国思想界学习西方的热潮。

2.新闻公共性的基本内涵。【分析】考察新闻理论知识点。这一知识点在郑保卫和杨保军老师的书中均有所涉及,所以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模式结合具体知识点进行作答,难度适中。【答案】(1)新闻公共性的含义

就理想角度看,大众传媒的根本属性和价值维度应是公共性,即以塑造传媒公共领域为期待,以公共利益至上为目标,以公共话语实践为行动。传媒的公共性最终体现于坚持公共立场的新闻生产,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传媒表现。(2)影响新闻公共性的因素

①从新闻生产的责任主体、参与群体角度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角色认知,以及在传媒上进行观点表达的专家学者,都是影响传媒与公共性关系的内在因素。

②从新闻生产的动态过程看,外部行政控制、商业控制的内在化也是影响传媒自主性、影响其公共立场的重要原因。(3)新闻公共性的促进建议

①媒体要围绕公权力这个关键澄清事实,坚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去除其中的政治化色彩与集体记忆,同时积极地表达民意,及时报道急流险滩,发挥船头瞭望者和社会解压阀的作用。

②要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传媒公共性,需要强化传媒的责任,打破地域局限,培育不同层次的公民社会引导公共参与,并对传媒形成一种纠偏机制。

③大众传媒应该设置关于公共事务的报道议程,促成公共商讨在大众传媒话语空间中停留、持续和演进。由此积极影响公共决策,发挥公共商议平台的作用。

3.从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出发,举例谈谈“第三人效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