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学经典导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15:52:51

点击下载

作者:杨剑 主编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红色文学经典导读

红色文学经典导读试读:

前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句话叫“三红一创,山青保林”,指的是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八部长篇小说,即《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这些著名长篇小说与其他作品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红色文学经典”。

红色经典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青春之歌》中绽放着青春风采、勇敢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知识女性———林道静;《英雄儿女》中面对敌人凶猛进攻英勇作战,为了胜利而牺牲自己,不惜高喊“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红岩》中忍受酷刑、坚贞不屈,怀着崇高理想、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江姐;以及《创业史》中勤劳朴实、坚韧不拔,虽然遭遇磨难却仍坚持创业的普通劳动者———梁生宝。这些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伴随着红色经典作品深入人心,这些英雄人物激励着几代年轻人为了理想而拼搏、奋斗。

曾经,这些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每个青少年争相阅读的畅销读物,而作品中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成为数代人耳熟能详和崇拜的偶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青少年所崇拜的偶像已经变成了蜘蛛侠、钢铁侠等超级英雄,或是超级偶像、演艺明星,阅读的课外读物也无非是一些漫画或是小说。现在的青少年都是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缺乏抗挫折能力、阳刚之气和对理想的追求。所以丰富青少年的知识、增长他们的阅历,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人生观教育,成为势在必行的举动。

近几年,再次兴起了红色经典热,多地都积极发起红色电影、红色文学走进校园的活动,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阅读红色经典不能只是跟风,我们应该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以适应当今青少年趣味的形式进行表现,可以让其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的心里。本书精选了数十本耳熟能详的红色文学经典书目,着重展现其创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形象等,致力于寻找这些红色经典故事的熠熠光华,致力于向青少年展现一些革命者、先进人物甚至平凡人物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和鼓舞新一代青少年追慕远大的人生理想,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英雄不应该被忘却,历史也不应该被遗忘。红色文学经典承载着几代人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它展现了革命先烈以及优秀的中华民族曾经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了解这些红色经典,阅读这些红色经典,只有了解曾经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感受英雄在战火中历练成长,才能发扬和继承革命者英勇善战、顽强不屈,以及勤劳朴实的精神。

当然,红色经典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色彩和局限性,但是其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以及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红色经典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们拥有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不仅可以唤起人们的记忆,更迎合人们的怀旧情怀。现在,传承红色经典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任又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应该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其爱国主义精神。上卷中国红色经典红岩写作背景

在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下有两个独特的地方———渣滓洞和白公馆。渣滓洞原本是一座废弃的煤窑,而白公馆则是四川军阀刘湘部下白驹的私人别墅。1938年,国民党军统将这两个地方改为监狱,用于关押、屠杀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以及进步人士。这里关押过很多知名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包括叶挺、廖承志、张学良等人。渣滓洞和白公馆是当时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被革命者称作“两口活棺材”。《红岩》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故事。人们常说黎明前的暗夜是最黑暗、最冰冷的,解放前夕的重庆也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革命者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仰,与敌人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就是从集中营里出来的幸运的生还者,亲身经历了特务的种种暴行和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作为幸存者和见证人,两位作者完成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并进一步搜集整理革命先烈的斗争事迹,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比较重要的人物,包括反面人物,都有比较明确的一个或是几个现实生活原型。如江姐的原型是革命烈士江竹筠,许云峰的原型是革命烈士许建业。

1949年12月初,罗广斌与曾经的难友刘德彬重逢,后来两人又认识了杨益言,开始共同进行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1950年7月1日,三人开始在重庆的《大众文艺》上发表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记97个永生的共产党员》,它根据罗广斌的《血染白公馆》和刘德彬的《火烧渣滓洞》改编,第一次以三人的名义发表作品。1958年秋,罗、刘、杨三人共同创作了长篇小说《锢禁的世界》(后又名《禁锢的世界》)。1958年,三人又在《红旗飘飘》杂志上发表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得到永生———记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死难的烈士们》,次年又推出了《在烈火中永生》,印刷很快超过百万。后罗广斌和杨益言两人在回忆录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1961年,《红岩》一经正式出版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发行量已逾千万册,“可以说是当代发行量最大的小说”。《红岩》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很快传播到德国、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成为广大读者理解革命精神的最佳范本。同时,《红岩》也被改编成电影、戏曲、话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电影《烈火中永生》和《江姐》更是家喻户晓。《红岩》塑造了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形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许云峰、江姐、华子良成为几代人心目中崇拜的英雄,而甫志高这一叛徒让人深恶痛绝。故事梗概

黎明前的暗夜是最黑暗、最冰冷的。1948年,解放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人民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并且重重包围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的最后堡垒———重庆。尽管如此,盘踞在重庆的反动派势力依然进行着垂死的挣扎,并且疯狂地迫害和残杀战斗在地下的共产党员。

同时,重庆地下党运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领导城市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人运动书记许云峰派下属甫志高建立了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即沙坪书店。而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忘记了保密事宜,擅自销售进步书籍。随后,甫志高又吸收可疑青年郑克昌进入书店工作,导致地下党成员陷入危险之中。虽然许云峰劝告甫志高注意安全、及时转移地下党成员,但是甫志高却认为许云峰忌妒自己,根本不听劝告。结果甫志高被逮捕,还成了可耻的叛徒。

在甫志高的告密下,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共产党员相继被捕,被关押在白公馆中,而地下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务头子徐鹏飞为了得到有价值的情报,无所不用其极,使用各种手段迫害他们,给他们食用发霉的食物、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以及严刑拷打等。许云峰等人坚强不屈,用秘密方法与狱中党员联络,并且建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积极地与敌人作地下斗争。

另外,区委书记江姐前往华蓥山根据地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牺牲。她忍着悲痛,前往丈夫生前战斗过的地方继续工作。叛徒甫志高带着特务逮捕了江姐,将她关押在渣滓洞之中。在狱中,江姐受尽了折磨,敌人想尽办法对她进行毒刑拷打,甚至残忍地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如此毒刑,江姐毫不动摇地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为了套取地下党的情报,特务假意释放了一些革命者,其中包括共产党员刘思扬。在刘思扬被送回家的第二天,特务郑克昌伪装成朱姓地下党人,表示要了解狱中地下党的情况,后来被区委书记李敬原派来的人揭穿了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又被抓进了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进入渣滓洞,企图通过苦肉计刺探地下党秘密,最后被余新江等人识破除掉。

重庆解放前夕,许云峰和江姐等人一方面准备在狱中发动暴动,一方面积极组织自救,企图帮助战友们逃脱。此时,国民党特务已经到了狗急跳墙的时候,徐鹏飞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江姐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的地下党共同策动了暴动,被关押的一些革命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迎接重庆解放的曙光。《红岩》从渣滓洞、白公馆两个重庆集中营展开,通过江姐、许云峰、成岗等鲜明的革命者形象,展现了那一段震撼人心的革命斗争历程。同时,作者将狱中斗争、重庆地下党活动、学生运动以及农村武装斗争等线索结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现了重庆解放前这一最黑暗时期,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年—1967年),现重庆忠县人,出生于一个有声望、有权势的官宦家庭。父母都是国民党官员,而同父异母的长兄罗广文历任国民党18军军长、15兵团司令,抗战后成为四川境内兵力最强的将领。虽然他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公子哥”,却向往自由、民主的生活,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8年,罗广斌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学生运动工作,并且利用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罗广斌被他的上级、叛徒(《红岩》中甫志高的原型)出卖,并且在成都家中被捕,先后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在狱中罗广斌坚持革命信仰,拒绝兄长罗广文的帮助,宁愿坐牢也不愿写悔过书。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对狱中地下党进行大屠杀,罗广斌策反看守杨钦典成功,带领多名地下党同志成功逃脱魔窟。解放后,罗广斌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

杨益言(1925年—),出生于四川武胜县。1948年因为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特务误认为杨益言是中共派回重庆恢复《挺进报》的地下党,便立即逮捕了他,关押在渣滓洞中。1949年4月,经过调查特务发现他与地下党无关,只是一般嫌疑犯,所以经家人花钱保释出狱。随后,杨益言一直从事文艺工作,80年代以来,他创作了《大后方》、《秘密世界》、《红岩逸闻》、《红岩之光》、《红岩英烈的故事》、《江姐》等作品。但是大多数作品都与《红岩》有关。《红岩》还有一位未署名的作者,他就是刘德彬。刘德彬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富有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曾经在江姐和江姐的丈夫彭咏梧的领导下工作。《红岩》中关于江姐的很多情节和故事都是他提供的。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刘德彬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在重庆解放前夕,特务屠杀监狱中的革命者,刘德彬侥幸逃过一劫,与几位幸存者逃出了渣滓洞。主要人物

江姐(江雪琴):

江姐是一位思想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形象,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委委员。江姐性格稳重、精细,善于关怀别人,俨然大姐姐的形象,这也是人们称她为“江姐”的原因。但是她并不脆弱,是一个意志坚定、可以承受一切灾难和打击的革命者。当她看到丈夫彭松涛在武装暴动中不幸牺牲,头颅被悬挂在城墙上时,她心中悲痛不已,然而她没有沉浸在悲痛中,毅然选择接替丈夫的工作。她不动声色地与前来接应的双枪老太婆会面,不愿因为个人情感影响革命工作。

随后,江姐被叛徒甫志高出卖,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中。特务想尽办法对江姐进行严刑拷打,企图在她身上打开缺口,将重庆地下党组织一网打尽。尽管江姐受尽了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等,甚至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但是她依然坚贞不屈,并且积极组织同志与敌人作斗争。面对凶残的特务,江姐一如既往地沉稳、顽强,体现了革命者的共产主义情操。

江姐也是一位乐观细心的大姐,她在狱中鼓励照顾小萝卜头、“监狱之花”等狱友,她积极组织策划越狱,鼓舞同志们的士气,而她带领狱友在狱中绣红旗的情形至今仍感动着人们,然而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特务秘密杀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许云峰:

许云峰是小说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之中,是位斗争经验丰富的共产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敏感度。他率先识破了特务在沙坪书店设置的陷阱,及时转移了联络站人员。甫志高叛变后,他为了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撤退而不幸被捕,表现了顾全大局、英勇赴义的英雄气概。

随后,许云峰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在狱中,他没有屈服于敌人的迫害,与特务斗智斗勇,不仅保护了组织和同志,还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在敌人的“鸿门宴”上,他唇枪舌剑、酣畅淋漓地痛斥徐鹏飞的片段成为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为了隔断许云峰与地下党的联系,敌人将他戴上重镣,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但是他仍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他全凭顽强的意志坚持斗争,用手指、半截铁箍挖出了向外面的通道,却将机会留给了其他难友。

解放前夕,特务准备秘密杀害众多革命者,许云峰在地牢中与徐鹏飞最后一次交锋,他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特务面前,其慷慨赴义的气概与特务失败前无可奈何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许云峰从容就义,年仅33岁。

华子良:

华子良这个人物,作者的着笔比较少却深入人心。他表面上是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头,花白的胡子、雪白的头发,每天都机械地在庭院中跑步。不仅特务以为他是一个疯子,就连成岗、刘思扬等同志都对此深信不疑,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位共产党员,被关押在白公馆长达15年,又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将敌人毁灭山城的计划和越狱行动计划交给监狱外组织,他忍辱负重,利用装疯作为伪装,巧妙地与敌人作斗争。

最后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并且展现了一位深谋远虑、忍辱负重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成岗:

成岗是进步刊物《挺进报》的一位印报员,也是意志坚定的地下党员,他为了保守机密,放弃逃生的机会,积极销毁重要资料。被逮捕入狱后,他展现了惊人的意志力,特务的电刑、催眠术、测谎器对他都起不到作用。后来特务甚至给他注射了一种美国新研制的药物“诚实注射剂”,使其精神处于幻觉状态,但是他仍顽强地抗拒,迫使自己清醒,最终他丝毫没有泄露组织机密,为信仰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甫志高:

甫志高是人人痛恨的叛徒,但是却并不是脸谱化的坏人形象。他原本是地下党的联络员,经验丰富、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他对工作具有热情,积极完成组织的任务,对家庭具有责任心,如果不是从事地下工作,或是没有被捕也许可以成为一位虽有缺点却有能力的好同志。

但是他性格存在缺陷,又急于表现、好大喜功又贪生怕死,最重要的是他缺乏真正的信仰,参加革命完全是投机心理。因此,在被捕后他很快就变节,并且出卖了许云峰、江姐等地下党人,给重庆地下党组织带来了巨大损失。

徐鹏飞:

徐鹏飞是《红岩》中的特务头子,他阴险狠毒,利用各种酷刑折磨地下党人,杀害江姐、许云峰等人。红日写作背景《红日》的故事背景是解放战争中著名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1946年秋,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74师向华南解放区发动猛烈进攻,华东野战军组织了有效的战略反攻,通过激烈战斗,终于消灭了74师、击毙其师长张灵甫。当时作者吴强时任华东野战军六纵宣教部部长,参加了整个战役,并且亲眼看见曾经不可一世的张灵甫的尸体被抬下山的情景。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创作一部军事小说的念头,希望将涟水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故事和英雄人物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吴强在《红日》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1947年5月17日),在我们住的村口头,我看到从山上抬来的张灵甫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当时,我有这样的想法:从去年秋末冬初,张灵甫的74师进攻涟水城,我军在经过苦战以后,撤出了阵地,北上山东,经过二月莱芜大捷,到74师的被消灭和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正好是一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后来,我有过把这个故事编织起来写成文章的念头。不知是什么缘故,笔下写不成,心里却老是想写,有时候,竟打起腹稿来,仿佛着了迷似的。”

这个创作念头在吴强心头扎下了根,尽管部队每天都行军打仗、战事激烈,没有写作的时间和条件,但是吴强始终没有放下这个念头。在战斗之余,他开始构思故事情节、主要人物,思考文学创作思路。作者为小说创作做了长时间准备,因为是自己参与到这个战斗历程,所以他不想轻率从事。经过反复的思考和琢磨,他决定将艺术创作和战争史实相结合,通过那些血火斗争的事迹描写、雕塑人物,既可以表现光彩的战斗历程,又呈现出光辉的战斗英雄人物。

正是因为吴强反复琢磨,才描绘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主要人物形象。通过细节的描写,他塑造了沈振新、梁波、刘胜等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沈振新的有勇有谋、梁波的乐观幽默,以及刘胜的勇往直前、奋勇杀敌。在反面人物上,吴强也着重刻画了敌军将领的形象,摒弃了公式化、脸谱化的简单手法,不仅描写了他们的残暴凶恶,还深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直到1956年,吴强才真正开始小说的写作,经过长达一年的努力,终于在1957年4月完成了长篇小说《红日》的创作。《红日》的部分章节先后在《延河》《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刊物上发表,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小说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被誉为红色文学经典之一,对中国当代军事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红日》被称作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故事梗概

1946年秋,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74师向华南解放区发动猛烈进攻,74师可谓是国民党军队中主力中的主力,全师配备美式装备,师长张灵甫则号称“常胜将军”,正是因为如此,张灵甫才骄横狂妄,不可一世。解放军某部军长沈振新率领军队在涟水一带抵挡张灵甫的进攻,经过一番奋勇激战,沈振新不敌张灵甫,涟水失守,只好撤退至山东。

涟水战役的失利,使得沈振新以及全军战士都陷入沉闷压抑的状态,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部队再次振奋情绪,全军进入激昂振奋的战斗情绪。

此时,国民党决定进行最后决战,企图利用兵力优势将华东野战军逼退到沂蒙山山区。在腹背受敌、敌人南北夹击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决心分批吃掉敌人,在莱芜撕开一个缺口,粉碎敌人的合围计划。沈振新带领军队参加战斗,到达莱芜城北吐丝口附近地区,与友邻部队一起包围敌李仙洲部。李仙洲凭借坚固的地堡和精良的武器,负隅顽抗,双方一度陷入僵持状态,关键时刻,沈振新派刘胜、陈坚的“老虎团”组成突击队,冲入吐丝口心腹地区。“老虎团”果然不负众望,经过一番厮杀,很快就冲破了敌军的最后防线,攻占敌军指挥所,活擒敌军师长何莽。盘踞在莱芜城的李仙洲见吐丝口失守,立即率部突围,最后也陷入解放军的伏击圈,被活捉。莱芜战役仅仅持续不到三天时间,沈振新部一扫战败颓势,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瓦解了国民党军队围攻。

为了挽回华东战场的失利,张灵甫的74师奉命据守孟良崮,企图通过“中间开花”的形式,与东野战军主力军进行最后决战。战事一触即发,沈振新奉指挥部命令,参加孟良崮会战,此时全军将士斗志昂扬,个个摩拳擦掌,以报涟水战役之仇。

战役开始后,副军长梁波直接指挥刘胜、陈坚“老虎团”歼灭了74师一个辎重连,又抢占了垛庄与孟良崮之间的一个重要高地,堵住了敌人逃生的最后一个缺口,并且与友邻部队组成了一个坚强的包围圈。张灵甫陷入解放军的包围圈之中,随后,沈振新派投诚的张小甫劝降,谁知张灵甫冥顽不灵,顽抗到底,还调动大批飞机,对解放军阵地狂轰滥炸。

解放军逐渐收缩包围圈,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沈振新亲自来到前线指挥战斗,“老虎团”率先攻上了山腰,在激战中团长刘胜壮烈牺牲,牺牲前仍念念不忘活捉张灵甫。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解放军战士更加奋勇杀敌、拼死向前,很快就攻占了孟良崮最主要阵地玉皇顶,直捣张灵甫的指挥机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大部分敌人被消灭,张灵甫则撤退到山洞中负隅顽抗,解放军一支小分队与山洞里的敌人展开了血肉拼杀。最后,狂妄骄横、不可一世的张灵甫被击毙,国民党的王牌74师全军覆灭,解放军赢得了孟良崮战役的最后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占领华东解放区的阴谋。作者简介

吴强(1910年—1990年),著名的军旅作家,原名汪大同,江苏涟水县高沟镇人。吴强自幼热爱文学,喜欢读《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名著,也喜欢读鲁迅等现代作家的文章。从中学开始,吴强就开始文学创作,后与同学创办了《狂风》刊物,发表许多进步诗歌、散文、时事评论,不过只发表两期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1933年,吴强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同盟,以吴蔷、叶如桐等笔名在上海《大公报》和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频频发表了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文章,包括短篇小说《激流下》、散文《夜行》等,从而开始了革命文学生涯。

1937年,吴强与姚雪垠等人创办了抗日救亡刊物《风雨周刊》,用手中的笔参与到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强投笔从戎,参加了在皖南泾县的新四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方面在战争中与敌人英勇作战,一方面用文学唤醒民族抗日意识、激励人们英勇奋战,更为我们记录了那段战火飞扬、激情燃烧的战争年代。

在解放战争期间,吴强参加过莱芜、孟良崮等著名战役,他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红日》这一长篇小说,后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堡垒》(上部)、散文集《心潮集》,话剧《一条战线》、《激变》、《皖南一家》等,以及《叶家集》、《小马投军》等中短篇小说。主要人物

沈振新:

沈振新是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官,曾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的洗礼。作者通过他在涟水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几个战役中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坚定勇敢、沉着冷静、感情丰富、可敬可亲的指挥员形象。

作为全军的指挥员,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在涟水战役失败后,沈振新也曾经情绪低迷,但是很快就振作起来,带领全军将领走出了困境。同时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别人请教,认真学写字,学习数学、几何等知识。在战斗中,他冷静沉着,决胜于千里之外,指挥军队英勇作战;在战场上,他英勇杀敌,身先士卒,英勇地用大刀砍下敌人的头颅;他具有顽强的意志,自比关公,在负伤时不打麻药就让护士取弹片。

沈振新还是一个勤学好学的人,因为出身贫寒没有读过几本书,只读过《三国演义》,所以他抓紧时间学习知识,不断促使自己进步。他还懂得学以致用,将《三国演义》的战术、兵法应用到实际战争中来。正是因为沈振新有勇有谋,所以才能击败不可一世的张灵甫,赢得孟良崮的胜利。

作者也表现了他的原则性,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下属,石根生没有按照部队规定而擅自娶亲,他虽然欣赏石根生却依然依法处置;当部队与友方队伍发生冲突时,他没有护短,反而放下架子、主动认错。同时,他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普通人,也是铁血柔情的汉子,他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与黎青有情人终成眷属。

梁波:

梁波是沈振新手下的副军长,与沈振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他性格开朗乐观、幽默风趣,指挥战斗时他沉着冷静、身先士卒,亲自指挥“老虎团”歼灭了74师的一个辎重连。他彬彬有礼、具有不凡的口才和英雄气质,可以说是光辉的革命者形象。

梁波也是一个浪漫的年轻人,他与战地女记者华静惺惺相惜,在战事之余享受美好的爱情。

刘胜和石根生:

他们是中下层指挥员的形象,具有很多共同性,他们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经过了革命战争的洗礼,所以对党和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在战斗中英勇杀敌。但是他们又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刘胜性格外露,求战心切,永远冲在最前线。他不怕牺牲、意志坚定,即便在牺牲前还不忘活捉张灵甫。石根生则比较简单,取得成绩后又骄傲自满,还会犯些错误,违背规定擅自结婚。但是石根生却奋勇杀敌,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最后利用智慧夺取了张灵甫的指挥部。他们是典型的英雄形象,虽然有些缺点,却不断在战斗中进步,逐步成长为成熟的革命者。

张灵甫:

张灵甫是孟良崮战役中敌军将领,他率领的74师是国民党军队中“主力之主力”,全副先进的美式武器装备,号称“天之骄子”。他善战好战,可以说是优秀的指挥官,但是却养成了骄横狂妄、不可一世的性格,最终导致自取灭亡。

涟水战役,张灵甫侥幸取胜,便更加趾高气扬、刚愎自用,不仅看不起解放军沈振新,也更看不起同僚李仙洲,从而错误地估计了战争形势。莱芜战役李仙洲部队全军覆灭,下属劝告他慎重行事,他却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一意孤行,下令军队长驱直入,从而被重重围困在孟良崮。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没有醒悟,觉得自己胜券在握,认为“这是个好战场”。当得知解放军包围上来时,他大言不惭、装腔作势,甚至夸下“创造奇迹”的海口。正是因为如此,74师才在沈振新的猛烈进攻下,节节败退。虽然身处劣势,他却冥顽不灵、死硬反抗。当投诚的张小甫前来劝降时,他企图用震怒、暴跳来掩盖内心的惊惶和恐惧的情绪,作者用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张灵甫的色厉内荏、装腔作势。最后,张灵甫的指挥部被攻占,不得不退守到山洞中,直到被解放军逼到山洞里,他还不想缴械投降,企图用诈骗手段脱险。最后,张灵甫在山洞中被解放军击毙。名家评价

著名画家、艺术家施南池作诗评价吴强说:“壮志从戎笔来投,文章倚马愿偿酬。万言一卷成名著,《红日》光辉照九州。”红旗谱写作背景《红旗谱》的故事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十年斗争,通过冀中平原滹沱河边两家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的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现了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和城市斗争的波澜壮阔局面,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顽强斗争、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

作者梁斌出生在河北蠡县梁家庄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931年春节前夕在蠡县发生了一次民众抗税斗争,这就是小说中提到的“反割头税”运动。当时,梁斌年仅16岁,他参加了抗税斗争,受到了第一次革命的锻炼,在小说中梁斌艺术地再现了这次民主斗争的始末,展现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抗争热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932年发生的保定“二师学潮”也是当地的真实事件。1930年9月,梁斌考上了保定二师,当即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后因病回家治疗。1932年4月,国民党因为保定二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而宣布将其解散,梁斌也在公布的“嫌疑犯”名单中。梁斌奉命返校,却发现学校已经被包围,他积极联系同学,向群众宣扬二师学生的正义行动,募捐援助被包围的师生。事后他回忆说:“我参加了二师的护校运动,斗争对我影响极深,战友们在‘七六惨案’中被捕的有五六十人,被惨杀的有十多人,这是我一生难忘的。”正是因为亲身经历了激烈的斗争,见证了革命者的热情,所以才能真实细腻地展现进步学生同仇敌忾、不顾牺牲的战斗风貌。

亲身经历一直感动着梁斌,促使他想要用文字记录那场伟大的斗争,“决心在文学领域把他们的性格、形象,以及一连串震惊人心的历史事件保留下来,传给下一代。”创作《红旗谱》的想法始终留在梁斌的脑中,1934年,他写作了关于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夜之交流》,后又写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这时朱老忠的形象已经逐渐形成。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在冀中新世纪剧社工作,1941年认识了一位普通的农民,这位农民60岁左右,给他精干又智慧的印象。这个农民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早就去世,三儿子是梁斌的高小同学,时任冀中区自卫队大队长,不久前被内奸暗害。老人于是跑来冀中区党委告状,想为儿子报仇伸冤。二儿子参加过“高蠡暴动”,后来被反动势力抓捕,被控告为共产党,他在法庭上英勇不屈、与敌人激烈辩论,临刑前还高呼“共产主义万岁!”尽管老人遭受多次打击,但是表现出刚强、乐观的现象。这个农民给梁斌留下了深刻印象,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梁斌就决心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讲述冀中人民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斗争经历。这个老人便是朱老忠的原型,梁斌丰富了朱老忠的人物形象,创作了表现从二师学潮到抗日战争时期斗争的中篇小说。

1953年,梁斌回到家乡,走访了高阳、蠡县等地参加革命斗争的老同志。后来他搬到了枣胡同的“创作之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小说创作之中。他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专心致志写作,常常忘记吃早饭和午饭。经过三个严寒酷暑,终于完成了《红旗谱》这部长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农民朱老忠的典型形象。《红旗谱》出版后,受到了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以及郭沫若、茅盾、老舍等知名作家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故事梗概

在冀中平原滹沱河河畔的锁井镇,恶霸地主冯兰池为霸占48亩公产,想要砸掉千里堤上的古钟。农民朱老巩代表村民反抗地主的无理霸占。冯兰池倚仗强大势力,砸碎了古钟,朱老巩一气之下病死,女儿被恶霸羞辱自尽,儿子朱老忠为躲避迫害,被迫远走关东。

30年后,朱老忠带着妻子、两个儿子回到家乡,决心为父亲和姐姐报仇雪恨,幼时朋友严志和帮助他安家落户。冯兰池此时比以前势力更大,横行乡里、仗势欺人,与儿子冯贵堂为所欲为,害得朱老明气瞎了眼睛、严志和损失了一头牛。得知朱老忠回乡,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斩草除根,于是又想要陷害朱老忠一家,将朱老忠的大儿子大贵抓去当兵。朱老忠在新仇旧恨的驱使下,拿起铡刀前去报仇,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是冯兰池的对手,便决定暂时忍耐。朱老忠遇到了地下党人伍老拔,并且结识了地下党领导人贾湘农,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朱老忠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才能为父亲和家人报仇。

严志和的儿子运涛认识了地下党县委书记贾湘农,到南方参加了北伐战争,江涛也在贾湘农的介绍下,参加了共青团,后在贾湘农和朱老忠的支持下,考入了具有革命风气的保定第二师范。如火如荼的北伐战争,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冯兰池等恶霸地主则惶恐不已。然而,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革命陷入低潮,运涛被捕,被关进济南监狱。严家遭受巨大打击,朱老忠带着江涛步行到济南,看望运涛。朱老忠接受了更深刻的革命教育,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江涛也决定继续哥哥的事业,他一边上学劳作,一边到工厂、农村宣传革命。

冯兰池返乡后,比以前更加猖獗,他和反动政府的县长狼狈为奸,利用权势压迫农民,设“割头税”,包收税款,禁止农民设立杀猪锅。朱老忠、江涛和一群贫苦农民在闹市上召开反割头税大会,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市民的积极响应。随后,他们还组织了弄会,与地主恶霸、反动政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斗争。冯兰池恼羞成怒,企图利用反动政权势力镇压群众,朱老忠率领农民砸毁税局冲进县衙。县长屈服于强大的农民力量之下,不得不宣布免除“割头税”,狠狠打击了地主冯兰池。“九一八”事变后,江涛、严萍和张嘉庆积极宣传抗日救亡,保定多所学校同时罢课,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了瓦解学潮,反动政府宣布解散保定第二师范学校,江涛和同学们开展了护校运动,尽管敌人封锁了学校,施行“饥饿政策”,但是他们仍顽强反抗。朱老忠和严志和巧妙地将油、盐、面粉送到了学校。为了保持革命理想,江涛和领导老夏决定冲出包围圈,使广大农民继续战斗。然而在他们准备行动的那天夜里,敌人进行了凶残的屠杀,老夏和十几名学生牺牲、张嘉庆身负重伤,江涛等人被抓进了监狱。听到这个消息,朱老忠和严志和决定与敌人战斗到底,巧妙地帮助张嘉庆逃出了保定。作者简介

梁斌(1914年—1996年),原名梁维周,蠡县梁家庄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后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参加过二师的学潮斗争。1933年,梁斌在北京参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联盟,从事小说、散文的创作。即便后来考入山东省立剧院,学习戏剧表演,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并且依据高蠡暴动创作了短篇小说《夜之交流》。

1937年春天,梁斌回到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和文学创作,其间创作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中篇小说《父亲》,以及《千里堤》、《抗日人家》、《五谷丰登》、《爸爸做错了》、《血洒卢沟桥》等剧本。这些戏剧反映了冀中平原的真实生活和战斗经历,激励了广大军民的革命斗志。1948年,梁斌随军南下,历任湖北省襄樊地委宣传部部长、《湖北日报》社长等职。后来,梁斌还出版了长篇小说《翻身记事》,作品集《笔耕余录》以及《春潮集》、《一个小说家的自述》等。

1953年,梁斌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红旗谱》,一经出版就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后又出版第二部《播火记》、第三部《烽烟图》。主要人物

朱老忠:

朱老忠是一个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革命英雄的形象,少年时他亲眼看到父亲被恶霸害死、姐姐因受凌辱而自杀,身上有对地主的血海深仇。这促使朱老忠后来走上革命道路,也促使他练就了不屈不挠、爱憎分明的斗争精神,身上具有传统农民英雄的性格特点。

作为一位农民,他具有普通农民的朴实品质,坚强不屈、胸怀坦荡、慷慨好义。当严志和的儿子运涛被关押济南监狱时,因为没有足够的路费,他不辞辛苦步行到济南,帮助朋友探望儿子。为了帮助江涛读书,他不惜卖掉了自家的耕牛。

他又不是普通的农民,具备了农民英雄的性格气质,在接受党的教育之后,将个人仇怨上升为阶级斗争的革命觉悟。他积极参加到革命战斗之中,在高蠡暴动时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后来他又参与到抗日救国的革命之中,一方面积极带领农民与反动政府斗争,一方面帮助江涛等组织的学生运动,巧妙地为其送粮、护送张嘉庆出城。这时,朱老忠已经由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民,成长为一位成熟、勇敢的革命者形象。

作者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朱老忠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谋的斗争精神,与父辈相比,他善于运用智慧,讲究斗争策略,所以当儿子被冯兰池抓走时,他并没有冲动地与其拼命。他有一句口头禅是“出水才见两腿泥”,这句口头禅显示了他坚韧的性格特性,也显示了他心中的必胜信念。保定第二师范学潮失败后,江涛被捕、老夏等人牺牲,但是他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坚定了与敌人斗争到底的信念。

江涛:

江涛是一个新时代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当哥哥因为革命事业而被捕后,他决心继承哥哥未完成的事业,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他一边上课一边到农村、工厂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他对革命十分具有热忱,积极组织农民反对割头税、动员广大农民贴标语、发传单,与地主恶霸冯兰池作斗争。在火热的斗争中,江涛锻炼成一位意志坚定、积极战斗的共产党员,帮助其他同学加入革命。在与反动派的斗争中,江涛不怕牺牲、顽强不屈,敌人封锁了校园时,他们宁愿吃树皮、树叶,也不肯屈服。最后在敌人的残杀中,不幸被捕入狱。

严志和:

严志和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形象,他勤劳朴实、憨厚善良,当幼时朋友朱老忠回乡时,他积极帮助他安家立户。他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当冯兰池想要将债务分摊到他头上时,他想要打官司,且在朱老忠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斗争。但是大多数时候,他斗殴表现出逆来顺受、软弱隐忍的一面,当知道运涛被捕时,他顿时失去了主张,不知所措,甚至病倒在床。这体现了传统农民保守和狭隘的一面。

冯兰池(冯老兰):

冯兰池是典型的封建地主、恶霸形象,他道貌岸然、凶残毒辣、仗势欺人、阴险狡诈。他残忍地剥夺农民的血汗钱,霸占农民的土地,想要砸毁锁井镇的古钟,甚至逼迫得朱老忠一家家破人亡。当朱老忠回到家乡时,他甚至想要斩草除根,抓朱老忠儿子当兵。他贪得无厌、占有欲强,当得知运涛等人抓到名贵的鸟时,企图强行索要,遭到拒绝后还残忍地报复;当运涛被关进监狱时,他趁火打劫,想要用80块钱夺取严家视为命根子的宝地。冯兰池勾结反动政府剥削农民,设置割头税,不断增加土地地租和收取利息,因此让广大农民、深恶痛绝。名家评价

1960年,茅盾在《人民文学》杂志上给予《红旗谱》高度评价:“从《红旗谱》看来,梁斌有浑厚之气而笔势健举,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不求助于方言。一般来说,《红旗谱》的笔墨是简练的,但为了创造气氛,在个别场合也放手渲染;渗透在残酷而复杂的阶级斗争场面中的,始终是革命乐观主义的高亢嘹亮的调子,这就使得全书有浑厚而豪放的风格。”

1959年,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牧、黄昭彦在《文艺报》上评论:“梁斌的《红旗谱》充满了那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那样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那样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整个民主革命这个时期农民的生活和斗争,在艺术成就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是十年来我国文学创作中突出的收获。”保卫延安写作背景《保卫延安》的故事背景是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1947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企图一举消灭党中央首脑机关以及西北解放军,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与数倍于我军的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不仅保卫了延安革命圣地的安全,更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小说以解放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连在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描绘了西北战场中解放军浴血奋战、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作者杜鹏程不仅展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以及彭德怀将军的指挥若定、决胜千里,更体现了周大勇、王老虎、孙全厚等一批解放军英雄的英勇、忠诚以及浴血奋战。作者不仅描绘了青化砭、蟠龙镇等正面战场的波澜壮阔,也表现了基层连队的战斗生活,以及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积极响应,全面地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宏大规模、磅礴气势的历史画面。所以,《保卫延安》被称作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被誉为“英雄史诗”。

当时,杜鹏程亲身参加过延安保卫战,在西北野战军任随军记者,他与战士们同吃同住,曾经为他们写过决心书、家信,认识了王老虎等战斗英雄。二纵司令员王震还鼓励他经受住战火的考验,写出反映广大指战员英勇战斗的好作品。在延安保卫战中,杜鹏程看到王老虎等英雄不断壮烈牺牲,深受这些英雄事迹激励,流泪记录下一篇篇战斗日记。数年间,他竟写下近200万字的日记和素材,此外还有几十万字的消息、通讯、剧本和报告文学等。

1950年,杜鹏程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跟随部队继续追缴残敌。斗争的艰苦、无数英雄人物的牺牲精神,给了他巨大的冲击,所以他决心将西北战场这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完整地记述出来。

之前,他已经写下了近200万的日记和素材,后搜集了一捆捆资料,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则开始全力记述战场的整个过程。经过9个月的笔耕不辍,杜鹏程完成了初稿,字数近百万。初稿作者只是将事件按时间顺序铺叙下去,记录自己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写的全是真人真事。尽管初稿冗长而枯燥,却倾注了作者的心血,而作者写作的稿纸则是从国民党军队那里缴获来的粗劣报纸、宣传品的背面,摞堆起来足足有几十斤重。

接下来,杜鹏程开始反复修改,从百万字删减为60万字,再删削成17万字,后又经过创作增写到40万字,再变成30多万字定稿……4年多的时间,杜鹏程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不止数百次,直到1953年年底,才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后杜鹏程从新华社新疆分社借调到北京,他又对书稿进行反复推敲修改,最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保卫延安》初版印数达近百万册,一度出现了读者争购争读的火热景象。故事梗概

1947年春,胡宗南聚集数十万兵力对延安和陕北解放区发动猛烈进攻,企图一举消灭我党中央首脑机关和西北人民解放军。解放军的一个纵队奉命抵挡敌人的进攻,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并在延安正东80里甘谷驿镇休整待命。为了诱敌深入、歼灭敌人,党中央决定撤离延安,在运动中牵制敌人、各个击破。当纵队陈兴允旅一连连长周大勇以及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时,全部伤心痛苦、泪流满面,并发誓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收复延安!

胡宗南兵力是解放军的十倍,况且全部配备美式装备,为了避其锋芒,彭德怀指挥主力部队在青化砭设下伏击。经过三天的苦心等待,胡宗南的31旅终于进入了伏击圈,战士们个个犹如猛虎下山,奋勇杀敌,仅仅两个小时就歼敌四千余人,活捉敌军旅长。随后,彭德怀决定乘胜追击,亲自指挥部队攻占军事重地———蟠龙镇。周大勇奉命跟随3团佯装战败,将聚集在蟠龙镇的敌主力引诱到400里外的绥德县,解放军主力则乘机收复了蟠龙镇。等到敌军发现上当时,解放军已经转移到真武洞地区休整待命。胡宗南为了扭转败局,纠集北方、东方敌军,配合延安敌军主力,企图在安塞地区聚歼解放军主力部队。我军避开敌人主力,穿越原始森林、沙漠,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经过青化砭、蟠龙镇战役,我军收复了三边地区,在长城沿线短期休整后,又日夜兼程挺近榆林。等到榆林城下时,不料敌整编36师增援榆林,我军被迫撤退,而周大勇率领战士们担任掩护任务。主力部队安全撤退后,周大勇连陷入了敌人重重包围之中,周大勇沉着、勇敢地指挥战士浴血奋战、和敌人周旋,历尽艰辛终于安全回到陕甘宁地区。

8月,解放军从防御转入反攻,胡宗南整编36师也马不停蹄地南下,企图配合由南向北的敌主力部队,和我军决一死战。彭德怀在党中央的指示下,决定在沙家店与敌人决战,经过艰苦奋战,我军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歼灭敌123旅和36师,活捉敌旅长刘子奇和师长钟松。与此同时,解放军在华北、黄河以南、苏北等地区展开全面反攻。

沙家店战败后,敌军五六万人向延安方向全线溃退,西北野战军主力南下追击,陈兴允旅则在九里山埋伏阻击。战斗打响后,周大勇任代营长,带领三个连直插敌人心脏,他们灵活出击趁夜捣毁了敌人旅直属部队,又巧妙地击退了敌军的轮番冲锋。周大勇周旋于数万敌军之中,战斗异常惨烈,伤亡惨重,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奋战,敌人溃不成军,顺咸榆公路向南逃去。周大勇再次接到艰巨任务,乘胜追击,将敌人消灭在陕甘宁边区。同时,我军主力部队翻山越岭,赶到敌人前面阻击敌人,游击队、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到追击、袭扰敌人的战斗中来。这样一来,陕甘宁边区军民一心、全民参战,布下了天罗地网。

当敌人逃至永坪镇岔口村,解放军早已严阵以待,经过三天的激战,敌军两个军部、两个师部还有五个旅都被全歼。经过半年的苦战,解放军以及陕甘宁边区人民获得了延安保卫战的胜利,胡宗南数十万军队溃不成军、节节败退。而周大勇也来到了甘谷驿镇,率领战士向延安的大门———劳山进攻,迎接收复革命圣地延安的胜利。作者简介

杜鹏程(1921年—1991年),原名杜红喜,陕西省韩城县人。由于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曾经在店铺当学徒,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在一个乡村学校半工半读了三年时间,这三年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仅16岁的杜鹏程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任延安抗大、鲁迅师范学校学员。

1938年,杜鹏程来到延安,曾经在陕甘宁边区农村、工厂工作,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写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大多数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1947年初,杜鹏程到陕甘宁边区《群众文艺》社工作,在西北野战军任新华社随军记者,其间与战士同吃同住,写下近200万字的日记和素材,此外还有几十万字的消息、通讯、剧本和报告文学等。

随军记者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1954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保卫延安》。随后又创作了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历史的脚步声》,短篇小说《工地之夜》、《夜走灵官峡》、《第一天》、《延安人》,小说集《年轻的朋友》、《平凡的女人》、《杜鹏程小说选》、《杜鹏程散文选》、《杜鹏程散文特写选》,评论集《我与文学》等作品。主要人物

周大勇:

周大勇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革命战斗的英雄人物形象。他对党、对人民具有无限的忠诚,当党中央撤出延安时,他十分伤心难过并发誓一定要收复革命圣地。他对人民充满了热爱和同情,当看到群众倒在血泊中时,他内心感到惨烈地痛苦和愤怒。

周大勇是一个“浑身汗毛孔里都渗透着忠诚”的人,他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面对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他主动请战;在身负重伤、被围困一个小山洞时,他丝毫没有退却,凭借坚强的意志率领战士闯出险境。

周大勇勇敢、机智、沉着、冷静,更是一个出色的基层指挥员。在周大勇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却英勇无比的英雄形象,他是一个具有铜筋铁骨和坚强意志的人。而他的鲜明性格正是在一次次的艰苦斗争中逐渐炼成的。在青化砭战役中,他冲锋陷阵,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蟠龙镇战役中,他出色地完成了诱击敌人的任务;在榆林他掩护主力部队撤退,陷入敌军重重包围中,他凭借无比的机智和沉着冷静率领战士冲出重围;在九里山他率领三个连战士与数万敌军周旋,击退敌人的轮番进攻……所以说,周大勇是在党的教育下,在无数的战斗和考验中,千锤百炼出来的人民英雄。

王老虎:

王老虎也是一位出色的基层指挥员,同周大勇一样,他同样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力和威武不屈的崇高精神。他性格醇厚质朴,对于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异常忠诚;他平常性格比较内向、腼腆,但是在战场上却十分英勇,作战时犹如猛虎般。王老虎就是一位具有革命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显示出崇高的战斗精神。

炊事班班长孙全厚:

孙全厚是一位普通的炊事班班长,尽管他没有像其他战士一样上战场杀敌,却勤勤恳恳地工作,默默无闻地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就如同作者为他写下的赞美诗一样,在战士们休息的时候,他早早地为战士们准备饭菜;为了保证战士们的战斗力,他宁愿自己忍饥挨饿;行军过程中,他背上一口行军锅,日日夜夜地前行,没有一次抱怨,最后在沙漠中牺牲。孙全厚就是军队中一位最普通的战士,却对革命无限忠诚,其崇高的行为让人们感动不已。名家评价

著名文艺评论家冯雪峰称在当时的《文艺报》上评论:“这部书的很大的成就,我觉得是无疑的。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如何战胜敌人的生动的历史中的一页。对于这样的作品,它的鼓舞力量就完全可以说明作品的实质、精神和成就。”“够得上称为它所描写的这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的。或者,从更高的要求说,从这部作品还可以加工的意义上说,也总可以是这样的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

茅盾评论说:“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好像是用巨斧砍削出来的,粗犷而雄壮;他把人物放在矛盾的尖端,构成了紧张热烈的气氛,笔力颇为挺拔。”青春之歌写作背景《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段时间为时代背景,通过知识女性林道静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觉醒、成长经历,展现了当时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革命者为民族解放奔走呼号的精彩故事。

作者杨沫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经在定县教书、后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其间她参与到革命工作之中,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以个人经历为原型创作了林道静这一角色。《青春之歌》具有作家杨沫自传性的色彩,杨沫本人曾经多次回忆说:“英雄们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主要是‘七七’事变前白区斗争的那一段)的惊人事迹,加上我个人的一些生活感受、生活经历,这几个方面凑在一起便成了《青春之歌》的创作素材。”虽然林道静并不是杨沫本人的自传,但其身上却有很多她的影子,有她的个人生活经历。

杨沫出身于北京的封建家庭,父亲是清末举人、曾任大学校长。在她17岁的时候,父亲因为躲债不知去向,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强迫她辍学嫁给一个军官。虽然杨沫年纪轻轻,但是深受五四精神的影响,读过很多个性解放的小说,所以强烈地反抗母亲的安排。母亲愤怒之下,停止了她所有的供给,但是这没有使得杨沫屈服,在同学们和一位老师的资助下,她读完了初中。后来她前往北戴河投靠哥哥,但是兄嫂的生活也十分拮据,所以不得不尽快找工作。

这期间,杨沫的内心十分痛苦,对生活充满了失望和迷茫,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是,倔强的杨沫并不甘心这么离开人世,内心对生命又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后来,她遇到了刚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读书的张玄,即后来的张中行,为杨沫在香河县立高小找了教员的职位。张中行当时也了解了不少进步书籍,对这个逃婚的女学生充满了好感,杨沫也被这个知书达理、满腹经纶的大学生吸引,两人很快就谈起了恋爱。尽管当时张中行在老家已经有了一位农村妻子,但是因为两人没有共同语言。在杨沫最迷茫的时候,张中行帮她找到了工作,这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不久在海边的小公寓同居,仅靠张中行家中寄给他的少许钱维持生活。虽然生活比较贫苦,但是杨沫却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对生活的满足,似乎找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但是时间长了,对书籍和自由的向往,使杨沫产生了窒息的感觉。后来,她参加了一个东北流亡青年的聚会,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些青春活力、有思想、有理想的青年,其中不乏地下党员和爱国的进步青年,这使得杨沫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杨沫开始跟随这些地下党宣传抗日,了解共产党、了解革命,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一情节,便是小说中林道静受到共产党员卢嘉川影响走向革命道路的原型。

杨沫和张中行的矛盾越来越大,差距越来越大,后来经过杨沫的争取,她终于又开始工作,在香河县立小学教书。在这里他遇到了共产党员马建民,就是《青春之歌》中江华的原型。在马建民的教育和领导下,杨沫参加了共产党,并且与张中行彻底分裂,与马建民共同生活,追求革命的理想和生活的自由。后来,杨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林道静革命前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我的经历,她革命后的经历,是概括了许多革命者的共同经历。”这段艰苦的革命历程以及激情的红色记忆成了杨沫创作小说《青春之歌》的创作源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长篇小说进入一个创作高潮,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红色革命长篇小说。1950年,杨沫因病在一家医院休养,由于生活比较清闲,她开始回忆自己的生平,将自己的个人经历进行改编,并且融入了一些著名人物形象,创作了这部著名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杨沫十分喜欢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以将作品命名为《千锤百炼》,后又改为《烧不尽的野火》,意味革命精神犹如星星之火燎原。直到1955年,杨沫完成这部小说才命名为《青春之歌》。小说中林道静的角色影响了几代青年人,不断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不断奋斗。

因为当时的文学界主要创作关于工农兵的小说,而这部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便遭到了冷遇。直到1958年,这部优秀的小说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时小说已经经历了六七次的重写和修改。虽然小说的出版过程比较坎坷,但是一经问世,却出人意料地畅销,到次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