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新—模式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09:19:20

点击下载

作者:张明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常态下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新—模式与实践

新常态下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新—模式与实践试读:

序言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正在成为国民休闲的“新常态”,目前国内的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热点已接近上限,正在或即将碰到“天花板”,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而旅游消费却逆势而上,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2014年全年国内游客接待量已经达到36.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国内旅游收入30 312亿元,增长15.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69亿美元,增长10.2%。旅游业俨然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站在新的起点上,旅游业正在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多层次立体化方向转型,毫无疑问,今后几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将会集中在“游”“养”和“娱”上。所谓“游”就是旅居和度假,目前国内的旅游休闲度假市场已经出现井喷式增长,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休闲度假市场;所谓“养”就是养老、养生、养心和养子,这是大势所趋;所谓“娱”就是文化产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游、电游、体育产业、文旅产业无疑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新常态、新起点,自然有新要求,“转型”“升级”“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旅游开发的新标签。然而,无论是“游”“养”还是“娱”,也不管要怎样“转”“升”和“创”,都离不开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和灵魂,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旅游业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之所以能蒸蒸日上,究其根本,是因为从古至今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得益于文化因素,对异质文化的追求和体验是最初的旅游动机,而文化的变迁和创新又延续了旅游者对异质文化的追求,从而使旅游活动得到延续。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离不开对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否则将会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和应有的经济价值。换言之,旅游业未来的收益将逐渐摆脱人数的限制,逐渐地转移到对文化产品的打造和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服务上。在旅游业中只有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代旅游者对“游”“养”“娱”的旅游诉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和价值。

本书正是把握住了旅游与文化这种深层和内在的联系,以文化创新作为新常态下旅游开发的手段和突破口,通过对中国旅游大发展和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常态背景的分析,在系统全面地解析了新常态、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等核心概念基础上,从文化变迁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文化符号学和场所精神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新常态下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新理论模式——“文化创新的动力体系和表现形式”。同时,作者依托多年从事旅游开发工作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新常态背景下文化创新的理解,从时间、空间和创新三个维度,以文化(culture)、回忆(recollect)、旅游(travel)、生活(life)和经典(classic)为五大核心要素构建了新常态下旅游开发中的“Ctrl+C”文化创新操作模式。

最后,本书对于构建的理论模式和操作模式进行了实践验证和应用,通过在新常态过渡时期上海新天地的案例证明了本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对新常态下两种不同类型的旅游开发项目进行了“Ctrl+C”模式的应用实践。

在本书写作中,张明负责整体框架的制定和统稿,并写作第五、七章和序言、后记;胡洁负责第二、六章的写作;张位中负责第三章的写作;陈谨负责第一、四章的写作,并负责本书涉及实践案例的调研及案例的落地实施。作者

上篇:背景篇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带来全球生产的扩展、全球市场的连接、全球资本的流动,引发全球生活品质的改变。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势必影响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而与全球化裹挟而来的西方文化正无孔不入地渗入当代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强势文化凭借着自身经济上的优势,确立其在文化交流中的霸权地位,企图形成对弱势文化的控制与统治,以沙尘暴式的“快餐文化”方式一拥而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世界各地推广所谓的全球文化一体化,传播西方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情趣、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消解着人们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理解和传承,文化的民族性、传统型、地域性迅速消失,文化多样性受到压抑。同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似乎是一对矛盾综合体,现代化建设、城市化浪潮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处理现代化、城市化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心文化生活,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实质上是人需求的升华,是人们对于文化功能的深刻诠释。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造就的悠久历史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就了东方文化大国的美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均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但怎样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视、可感,如何将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使文化随时间变迁而依然保持有效传承和延续,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常态时期,是这个背景环境下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第一章 新常态的宏观背景第一节 新常态提出背景及概念解读一、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新常态作为新出现的经济术语,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习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自从习近平同志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从理解新常态概念,到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热议,直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全面阐释,提出明确要求。主要强调: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从经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为以服务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结构,从以“三高”为特征的粗放发展转为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制度环境转为现代法治市场经济环境,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推动创新发展。二、新常态的概念解读

新常态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特征而提出来的一个经济概念,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的四大特征主要是: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和多挑战。中高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基本上会保持这一中高增长速度,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以往最不同的一个特点。优结构:我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发展的传统诟病,要转变传统的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要更多地依靠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要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致力于打造美丽中国。新动力:要继续深化改革,克服改革的攻坚期,就必须要找到促进改革发展的新的动力。从依靠投资、消费、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以创新来激发全民族创新创业的动力,以创新来引领中国未来的发展。多挑战:改革到了攻坚期,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处于更复杂的国际环境,一切都表明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常态化过程中会伴随着种种问题:比如房地产的“去泡沫”、影子银行与地方债务的“去杠杆”、产能过剩“挤水分”等,这都是对早先累积的失衡因素和矛盾的调整和化解。

而现在新常态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经济层面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新常态在其他方面例如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它各自的特征和特点。“新常态”这一经济术语在意义上得到了延伸,并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新常态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社会常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环境特征的体现。新常态为我国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这种发展不仅涉及经济、政治而且还涵盖了社会、文化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第二节 新常态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一、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

2014年12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1979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是9.7%,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但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增速分别为7.7%、7.7%、7.4%,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中国告别过去30多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种新的常态,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应该客观地认识这一不争的事实。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在经济总量上已然客观,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已然稳定。我国的经济已走向转型升级的道路,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从201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需求结构方面,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占比首次超过投资。

我国经济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在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下,一个与过去30年大不相同的经济增长结构开始浮出水面: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结构上越来越多地依靠消费以及服务业;在动力机制上更多地倾向于内需、创新以及要素效率的提升;重点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美丽中国,居民收入将持续增加。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策略,以及中国亚投行等经济实体良好的发展趋势表明了我国经济新常态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二、政治新常态及其特征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就曾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此前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再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所谓中国政治新常态,是指今后反腐败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进而使整个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公权力系统内的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感到廉洁从政是理所当然,并切实体会到所谓“高压电”的存在。《人民日报》将“习近平式新常态”解读为“不拘常例、不违常情”。何为常例?长期存在于中国政商界的或明或暗的规则就是常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波澜壮阔的反腐长卷当中,“常例”的打破让人印象深刻。有媒体评论称,互为表里的反腐和作风建设,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无论是退休、高级别这样的“护身符”失灵,还是针对细小的、在很多人眼中不是个事儿的“常例”的战争,实际上都已深刻地改写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环境。何为常情?贪腐官员落马,受到应有的惩罚;官员受到约束,按照自己的收入和身份享受相应的待遇,公与私之间的界线划得更清楚;官商之间消灭原有的灰色地带,这本身就是政治应有的题中之意,本身就是最大的常情常理。给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消费、公款旅游、迎来送往等戴上“紧箍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如今,“新常态”一词已经意味着,对于官员的要求,不仅不同于以往,更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将长期、常态化地存在。三、社会新常态及其特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201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6 629美元,踏入了世界银行标准的上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未来5~1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呈现加快发展趋势,正处在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的关键性阶段,以服务业为主体的消费型城市的兴起将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区域性发展差异及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因此,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成为当今及今后国家发展的焦点。

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社会发展“质量观”——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新常态”要求我国政府直面环境污染、贫富差异、公共卫生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并通过制度创新与质量提升来解决问题。现阶段,我国人民对于生活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幸福感”“满意度”。一个更加注重社会发展质量的新阶段已经开始。“新常态”也不仅仅是指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呈现出新常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包括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等一大批社会组织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倡导社会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建设。第二章 新常态下的旅游业

从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来,各级政府已经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选择和工作抓手。旅游业无论在带动服务业发展方面,还是增加社会就业方面都有比较优势。新常态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和可能,而经济的转型升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我国的旅游业逐渐从传统旅游业向旅游新常态发展,在新的政治经济背景环境下呈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和特点。第一节 从传统旅游到旅游新常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旅游业的发展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的经济支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正在实现着转型升级,从传统旅游向新常态旅游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

相比而言,中国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改革开放前期,中国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核心,仅具备产业的初步雏形,并不完全属于产业的范畴。1978年机制开始转型,逐步发展产业型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十五”时期,是中国旅游业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是建设旅游强国,夯实基础的阶段,也是国家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开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时期。该时期,中国旅游业已被国家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全社会更加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已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旅游发展态势;“十一五”时期是中国旅游业取得明显突破的时期,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功能有效释放;“十二五”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推动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到“十二五”期末,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接下来的“十三五”要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使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提升;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旅游业水平,要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越来越朝着产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和完善。二、“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的转变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次,居世界41位;2011年入境旅游者1.354 24亿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2012年我国入境旅游者1.324 05亿人次,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2013年我国入境旅游者1.290 78亿人次;2014年我国入境旅游者1.284 90亿人次,具体如表2-1所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表2-1 1980—2014年我国入境旅游者人数

在旅游创汇方面:1978年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居世界第47位;2006年增至339.4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5大旅游创汇国;2010年国际旅游创汇收入458.14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创汇国。一直到2013年我国在旅游创汇方面都保持着世界第四的有利地位。2009—2014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成为我国外汇收入的一大来源,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如表2-2所示。2011年中国公民出国(出境)人数达6 900万人次,成为亚洲地区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11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6.4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表2-2 1980—2014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三、“单一观光型产业”到“复合消费型产业”的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旅游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简单观光型产业,是“就旅游而旅游”的单一产业,在产品供给、产业空间、需求满足、产业联动、综合效益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不足和局限。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不断成熟,近年来,中国旅游业正在向“复合消费型产业”转变。

复合消费型旅游产业,是在提高增效、完善传统观光型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以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为主题的产品,以此在优化产品结构的前提下,将单一观光型产品转变为观光、休闲、专项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复合型多元化产品体系。复合消费旅游产业体系,承载消费者较高层次和更高层次的消费,是单一性消费与多样性消费重叠的旅游产业模式,其消费内涵主要由以下三个层面构成:(一)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重叠

旅游作为一种精神和物质层面的高级消费形式,其消费结构主要由物质性消费和精神性消费构成。其中,物质性消费包含食、住、行、购等实体结构;精神性消费是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异质文化的追寻和体验以及在旅游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具有无形效用的劳务消费价值结构。复合消费型旅游产业将此两种消费有机结合在一起。(二)享受层次消费与发展层次消费的重叠

旅游者在游览风景名胜景区、满足视觉享受的同时,会产生追求知识等发展自我的需求。如旅游者在游览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之余,则希望了解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内容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由审美享受层次的消费上升为求知发展层次的消费。(三)单一性消费与多样性消费的重叠

在旅游业发展初级阶段,不管是旅游产品供给还是旅游消费需求,其目的性比较单一,为旅游者提供或者说旅游者需求的是一种主要的旅游项目,要么自然景观观赏,要么人文景观感悟,要么旅游购物等。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多样化,产生了多种旅游产品交织的局面,旅游者的消费也出现了重叠,即实现了单一消费与多样消费的重叠性消费。四、旅游业是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李克强总理要求:“围绕发挥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中的独特作用,砥砺开拓,扎实工作,着力创新旅游管理体制,着力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着力推进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让旅游更安全、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跃升做出新贡献。”汪洋副总理指出:“旅游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在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旅游业已然成为了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型、生态共享型的新增长点

旅游业万元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是汽车业万元产值能耗的1/7、房地产业的1/5、家电业的1/7。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无烟产业,现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旅游业自身的能源消耗低、环境友好型以及生态共享型等特点使之成为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旅游业是消费潜力大、消费层次多、持续能力强的新增长点

经过过去的三十多的发展,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从1984年约2亿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36亿人次,增长了17倍。入境游客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1.28亿人次,增长了近71倍。2001年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9.3元,2013年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05.5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增长将近一倍,种种数据表明,新常态下旅游业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旅游业是兼具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功能的新增长点

从消费拉动看:2013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12.38%。从投资拉动看:旅游投资需求大、热点领域多、潜力大,在其他领域投资乏力的情况下,全国旅游投资强劲增长,2014年全年完成旅游直接投资6 800亿元,同比增长32%,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投资增速高16.2个百分点。从出口拉动看:随着出境旅游的大规模快速增长,我国有实力的旅游企业纷纷到国外收购改造酒店,投资建设度假村等。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初步测算,2013年旅游业拉动出口约占当年出口的7%以上。旅游业可谓是兼备“三驾马车”功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旅游业是就业容量大、层次多样、类型丰富、方式灵活的新增长点

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发布的数据,2013年世界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9.5%,对就业的贡献超过10%。2013年,旅游业直接间接就业总人数为6 44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8.4%。旅游业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旅游业已然成为很多地方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支柱。(五)旅游业是带动开放、推进国际化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世界级旅游城市、世界级旅游企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院校、世界级旅游专家,形成一批世界旅游品牌。我国是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其国际旅游地位不断增强,是带动开发深化改革,推进国际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沿边开放、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构建更加主动、更具引领性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旅游业在其中可以大有作为。(六)旅游业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增长点

在旅游业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传统的纯粹的观光型旅游逐渐被个性化的旅游方式所取代,旅游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大众休闲的需要,是一种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健康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增长点。(七)旅游业是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增长点

全民休闲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各地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旅游业在促进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八)旅游业是促进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小康的新增长点

2014年乡村旅游新增收入400亿元,新增就业约20万人,带动超过3 300万农民受益,在国家大力发展扶贫旅游的方针政策下,旅游业在促进脱贫致富,减小地方经济差距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新常态背景环境下,这一作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挥。第二节 旅游新常态的内涵及特征解读一、旅游新常态的内容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适应新常态”。这种国内经济“新常态”是相对之前的“常态”而言的一种阶段性概念,表现出几个主要特点:一是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新常态也将给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业的新常态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旅游产业改革新常态

2014年,是中国旅游产业的变革之年。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为指导思想,在树立科学旅游观、增强旅游发展动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完善旅游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为在新常态下实现旅游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来自市场资本、创新创业等方面力量,也是推动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市场资源配置等改革的重要推力。(二)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新常态

2013年,中国旅游消费近3万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12%,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2013年,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 350万人。《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 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持续增长的旅游市场是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础保障。(三)旅游消费需求升级新常态

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37.6亿部,仅中国出货量就达4.6亿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而个人电脑所占份额越来越小,加上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关注和期待,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悄然改变。消费者逐渐理性化、假日和休闲旅游观念逐渐改变,所产生的不断升级的消费者需求,要求新的产品和服务、新的生产和分销方式。(四)旅游创新创业新常态

随着信息科技在国内旅游业中的融合,通过旅游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高速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支撑技术的应用,构建了现代智慧旅游基础体系,是创新创业的技术基础。旅游企业通过旅游产品创新满足新常态下不断升级的消费者需求,催生和培育旅游新型业态;旅游企业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效率,达到旅游企业流程再造;旅游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在线旅游(OTA)向移动端拓展,平台化、产业链化,本土旅游电子商务网站面临转型。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中国旅游业赢取了时代、政府和市场的共同需要和支撑,旅游创新创业成为新常态下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二、旅游新常态的特征(一)旅游新政方面,制度红利集中释放

2014年8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1号文件)。这是继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简称41号文件)和2013年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之后,国家出台的又一个促进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此后,国务院旅游工作国际联席会议制度得以建立。此外,文化、体育等领域也陆续出台政策,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二)简政放权方面,治理体系探索创新

一方面,简政放权成为旅游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向。到2014年,国家旅游局只保留了3项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旅游业发展对旅游部门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并不意味着旅游部门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旅游部门适应新的形势,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另一方面,随着9个全国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各项工作的推进,旅游公共治理体系也在进一步探索创新。(三)旅游需求方面,消费分层明显加速

伴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多元化的发展,2014年旅游消费亮点众多,各美其美,精彩纷呈。传统的景区景点观光、历史文化旅游、游山玩水等依然备受欢迎,中医药旅游、养生保健游、体育健身游、户外探险游、工业遗产游、会展奖励旅游、研学旅行与修学旅游等也蓬勃发展,自驾车游、房车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更是热闹非凡。(四)国际旅游方面,出境入境更加分化

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出境旅游规模1.14亿人次,同比增长16%,出境旅游花费1 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201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将出现1%左右的小幅下滑。入境旅游的持续走低,既与世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有关,也受人民币升值、物价提升、雾霾严重、安全事件等宏观因素影响,更与旅游产品相对老化,营销手段亟待升级等内在因素有密切关联。(五)旅游投资方面,收益风险双向累积

2014年,旅游成为各路资本逐鹿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底,2014年全国较为大型的并购和融资项目多达近120项。新一轮的旅游投资热潮呈现如下明显特征:①兼并收购日渐成风。2014年,以携程、万达、京东、众信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围绕旅行和旅游服务的诸多环节加快了横向和纵向的兼并收购。②在线旅游成为热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线旅游获得的投资多达50余项。③内外市场双向发展。一方面,天巡(Skyscanner)、普利斯林(Priceline)等境外企业看重中国旅游的市场规模和巨大潜力,竞相进入;另一方面,万达、海航、复星、绿地、安邦等国内企业也加紧海外并购的步伐。大型项目层出不穷。④其中百亿元以上投资规模的项目达百余个,旅游投资泡沫化和旅游项目被房地产“绑架”的风险值得警惕。(六)产业竞合方面,合纵连横开放平台

旅游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催生了各种同业和跨业的联盟,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格局。在同业联盟方面,上下游、线上和线下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所加强,同时竞争对手之间也加强了联盟合作。除了与其他企业建立或紧或松的联盟合作关系之外,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尤其是以开放性为核心特征的在线旅游企业实施了平台化发展的竞争策略。(七)旅游集团方面,商业帝国呼之欲出

万达、携程等非传统旅游行业、非国有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展示了旅游行业规模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的另一种路径,昭示着中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八)国际地位方面,大国旅游风范愈显

中国作为世界旅游板块中的亚太核心、增长引擎,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从学习、适应规则向参与规则制定转变。当然,在企业和游客层面,中国旅游大国的微观基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第三节 新常态下的旅游开发一、新常态下旅游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壮丽的山岳河流,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奇特的动植物资源和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加之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舞蹈和享誉世界的美食,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旅游者。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据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会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旅游有望实现10.4%的年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业发展经济体;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二战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各类旅游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由于旅游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各地都不遗余力地发展旅游业,有的地方甚至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的经济支柱。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导致各地竞相开采旅游资源,对经济效益的过度重视,导致我国旅游资源在开发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旅游开发理论体系不成熟

旅游开发理论研究落后于产品建设,旅游开发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众所周知,旅游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建筑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再加上当前旅游开发大多被风景园林规划或城市规划所代替,因而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旅游开发既涉及旅游系统本身,也必须与其他要素相融合。如: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为底蕴,促进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与产业化;文化产业以旅游为重要载体,展示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然而,目前旅游开发的理论体系仍然是“就旅游而旅游”。(二)旅游开发机制与技术规范不健全

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其工作者不仅要精通各种纷繁复杂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还要对区域规划、工程设施规划、营销规划等进行充分的整合,而且还要与纵向高层规划如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和横向相邻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而且,中国的旅游开发至今没有完善的技术规范作为支撑,严重影响了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旅游开发操作系统不完善,规划与研究脱节

旅游开发欠缺成熟的操作体系,实施力度落后于编制力度。“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旅游开发中最难的部分就在于旅游开发的实施和实际可操作性的途径,因为那需要涉及更多的方方面面:领导、投资者、公众等,任何一方不能达成共识,旅游开发成果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目前,各级旅游开发均存在旅游开发与旅游研究脱节的问题,甚至有些旅游开发在研究层面做得相对较完善,且紧扣主题,但在规划阶段却出现“背道而驰”的问题。(四)旅游开发内容单调贫乏,“就旅游论旅游”问题突出

此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级旅游开发之中,在旅游客源市场中,比较重视的“食、住、行、游、娱、购”以及信息促销等旅游供给的系统功能要素得不到有效规划,多数存在模糊的概念。并且,多数的旅游开发忽视了旅游行业的跨行业特点,就旅游论旅游,导致规划难以实施。(五)旅游开发盲目性问题突出

休闲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增加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期望值,但同时也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热衷于旅游开发的泡沫现象,一时旅游支柱产业、旅游先导产业、旅游都市的建设热潮四起。很多地区的领导都很重视开发旅游业,甚至要建成旅游城市,但是有的领导没把本地旅游资源的特点与情况搞清楚,尤其是旅游功能没有定位好,盲目照搬别人的布局模式和建筑风格,结果搞得乱七八糟、不伦不类。一些城市甚至脱离了本城市的实际,抹杀了本身的发展潜力,一味地争创优秀旅游城市,结果劳民伤财。二、新常态下旅游开发的突破口

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常态,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根基,脱离了文化内涵的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适时的、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复活”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旅游开发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使一些失去生存土壤和环境、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还能够激发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创新性提升,使传统文化这棵根植于农耕社会土壤的“老树”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中发出“新芽”。而想要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一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还得从旅游的本质来看,那就是对文化进行一种创新,并且把这种文化创新应用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去。

旅游开发的确给落后的传统地区带来发展的契机,增强了地区民族自信心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一定程度上复兴了当地即将消失的特色文化。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如果过分注重经济利益,以牵强附会的方式“挖掘”历史文化的凝重内涵,甚至将严肃的历史文化娱乐化,以现实功利需求破坏宗教文化的肃穆气氛,以猎奇探秘的轻佻眼光颠覆民俗文化的纯真与质朴,以刺激放纵的感官享受引领娱乐文化的方向……总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文化遗产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商品化,原有文化功能发生变异、移植甚至丧失,传统文化遭到巨大摧残,发生非正态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持一种文化的原真性。利用文化动力体系(文化变迁与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表达体系(创所精神与文化符号)来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新常态下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创新第一节 新常态下文化创新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一、文化是旅游开发的原动力(一)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

1. 从旅游主体看,对文化的追寻是旅游主体的出发点与归宿

旅游主体出游的目的一般是对养生、健身、乐生、求知和审美的需要,这些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讲,均属于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人们对异质文化的诉求,是当代旅游主体的最大动机。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满怀着憧憬和期待,对异质区域的城市文明、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充满着好奇心,总希望在不同的区域获得不同的心理诉求,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审美意识和自觉意识。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在大自然中忘却烦恼、在大自然中强身健体,最终再回归于大自然,实现满足文化诉求后的心灵释放。

2. 从旅游客体来看,文化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

旅游资源主要由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构成。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固有的,是对原有文化和人们内心深处回忆的梳理、整合和挖掘后所展现给世人的形态和氛围。自然旅游资源是天赋的,是大自然造就世界万物所赐予的。不管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所展现出的文化内涵特征是两者所共有的特质。对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和打造,均是在对文化内涵、底蕴挖掘的基础上,为满足现代人对异质文化诉求而进行的。因此,从旅游客体看,文化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

3. 从旅游媒介看,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

从产业层面看,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从古至今均得力于文化的因素,旅游业的根本在于文化的依托和支撑,由此旅游业得出“永远不会落幕的朝阳产业”的称号。旅游业主要是依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资源内涵来吸引旅游者,以此实现文化经济。因此,文化的差异性是决定旅游目的地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同时也关系到旅游经济的兴衰成败。进入21世纪后的旅游业发展方向,主要在围绕对异质文化的挖掘和打造展开。

从微观层面看,文化是旅游相关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一个必定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的企业,旅游企业也是如此。一个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企业对内可以团结员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吸引顾客、获得效益。

从功能层面看,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旅游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异质文化的挖掘,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实现旅游文化经济效益;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实现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开阔眼界、加强友谊的社会效益。(二)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

1. 赋予自然景观以文化内涵

自然景观是天赋的,是原生的,赋予自然景观文化内涵主要是人类将自身创造的文化以某种理念和情感的形式转嫁到自然景观之中,从而使自然景观具有人格化和理性化的特性。在人类无法解释和了解自然现象的早期阶段,许许多多的自然景观便被赋予了神化的特性,人们对其予以崇拜,继而推动了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由此,文化所赋予自然景观的内涵在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具有核心的作用价值。

2. 保护人文景观文化氛围,挖掘人文景观文化内涵

人文景观是一定区域内人类历史的积淀和回忆,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最直接体现。人文景观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特殊性、神秘性、民族性、艺术性、区域性和传统性。特殊性是文化对异质性的诠释,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神秘性并非完全属于宗教范畴的概念,比较道家思想中的太极五行学说、风水学说、阴阳八卦学说等,均展现出文化景观的神秘性特质;民族性是区域文化异向发展的产物,这便是区域文化差异性,文化开发的民族性主要是以挖掘民族的特质文化为目标,构建一种异族风情的文化氛围和场所;艺术的生命力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不论何时、何地,文化的开发均注重艺术品位、品质的打造;传统性是文化历史的价值和体现,能形成传统则说明其历史文化的生命力。

3. 有力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旅游业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之所以能蒸蒸日上,究其根本,是因为从古至今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得益于文化因素,以文化为基础和依托。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对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便会逐渐地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和应有的经济价值。换言之,旅游业未来的收益将逐渐地摆脱人数的限制,而逐渐转移到文化产品的打造和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服务上。只有通过对在旅游业中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代旅游者对异质文化的旅游诉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和价值。二、文化创新是旅游开发的推动力

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今天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瓶颈,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化。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的4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新常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新的战略地位和任务要求,这就是“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把中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是现阶段中国旅游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如何解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如何处理好旅游业发展“量”与“质”的关系,如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等问题,是当今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支点和动力是什么呢?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旅游发展中注入文化的元素,用适应人们价值观、生活观的文化提升旅游,用创新的文化包装旅游,也许是一个好的途径。(一)文化创新是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

旅游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的概念或者说是属于文化的一个范畴,人们的旅游行为服从着文化的牵引或指导,在文化或精神的世界中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或渴求,甚至是灵魂的一次次体验或飞跃。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2010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也曾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是一种文化鉴赏。尽管旅游形式多种多样,旅游内容丰富多彩,但主要体现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品味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旅游是“经济的文化产业”,手段是经济的,但内核是文化的。文化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只有有文化介入和沟通的旅游,才能摆脱单纯的旅行活动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旅游是现代人的文化消费活动,更确切地说是现代人寻找文化体验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符号的消费,也就是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所说的,“财富和产品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经济系统被符号社会学系统取代”。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环境、建筑、歌舞、节庆礼仪、餐饮住宿等外显形式的消费,获得内隐的文化所指,从中体验文化提供给人们不同于日常居住地的社会空间、身份的重新确认和文化认同。此外,从消费的角度来说,旅游消费的核心是文化符号,现代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就是文化符号的提供,因此整个旅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也就是一种文化创意活动。可见,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动机是人们旅游动机的核心和源泉。

中华文化之所以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有很好的包容性和极强的消化吸收能力,但我们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才施展起中国式拳脚,但大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层面。再看美国依靠现代科技优势和极强的创新能力,在不断地创造文化,又凭借超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想发扬光大,必须通过文化创新彰显我们的优势、突出我们的特色,使我们的文化差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和最有效的释放。

中国文化从起源到现在,都呈现出多元融汇的特征,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生长,并历经中外文化的交汇,汲取异族文化的养分。中国旅游业在利用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文化在旅游中的有效创新。美国迪士尼公司是由华特·迪士尼在1923年创立的,现已是世界著名的传媒娱乐企业,1955年建成全球首个迪士尼乐园并于同年7月17日开业,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此后短短60年时间,迪士尼乐园到处开花,不仅在西方大行其道,而且向东方进军的势头一直强劲。华特·迪士尼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有趣,真是难能可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格化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这两个小精灵,不仅折服了西方人,早在30年前就落落大方地抚摸东方人的脸庞。通过复制、创新、移植等多种方式,把“一切都是动态的”“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乐园”,1983年就落户日本东京并向公众开放。占地126公顷迷你型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在21世纪初落成。紧接着中国于2010年又给迪士尼乐园开出了在上海的“准生证”。迪士尼乐园的可复制、可移植的奥秘是什么?理由是创新,结论还是创新。(二)文化创新是新常态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是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文化的功能属性以及文化创新的特点决定了未来较长时间内文化创新是破解当前旅游发展困局,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1. 资源消耗型—绿色低碳型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人口数量的剧增、旅游开发层次和规模的无限上升和扩大,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旅游产业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旅游经济效应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以自然环境和物质消耗为主体的旅游产品消费往往导致多种负面影响:对动物自然习性的干扰、砍伐或践踏自然植被、对物质资源的过度消耗等,这些都无形中都造成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在国家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当前时期战略任务的背景下,旅游业如何向更为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鲜明特征,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内容不仅自身不消耗或较少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且能够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低碳经济。而且,文化成分越多,旅游产业的低碳性和环保性就越为突出。中国拥有发展“低碳文化旅游”和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旅游竞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文化旅游产品在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已经作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登上了经济发展的“舞台”。它的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和智力投入,而不以物质形态消费为主,在当今物质经济丰富的社会,精神领域的消费和需求已经占据了一个不小的比例,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而要实现低碳旅游经济,就必须通过文化创新降低旅游产业的排碳量。文化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一个天然载体,创新旅游中的文化是旅游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2. 关联带动型—产业融合型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行业的界定是“旅游行业是指随着旅行行为存在而存在的行业”,旅游行为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行业主要包括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娱乐业等。广义的旅游业包括一切为旅游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和部门。国民经济各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业存在联系。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只有一小部分被作为服务型的生产要素重新投入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而大部分是作为服务消费品,用来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社会出口等最终需求旅游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其销售市场主要属于消费品市场。同时,相对于其他第三产业,旅游业更需要其他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支持,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强,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性。但是,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弱,即其他产业对旅游业的需求较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旅游业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发生改变,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对旅游业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相关产业的互动不断深化,已不是简单的关联带动关系,而是构成多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旅游是文化性质的经济产业,又是经济性质的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在融合中实现提升。

能不能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中体现出更多文化内涵,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品质和前景。旅游的文化品位是全方位的,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提高导游的文化素养,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努力把提升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贯穿到旅游的全过程,彰显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元素,增强文化底蕴,渲染人文色彩。总之,通过文化创新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从根本上改变旅游要素的单一增长模式,也将改变旅游产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的问题,势必形成多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3. 规模数量型—质量效益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