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三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2:01:14

点击下载

作者:任治君,吴晓东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试读:

绪论

我们又将生活在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时期,有人说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人说是工业4.0。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蒸汽机的发明相联系,始于18世纪晚期英国纺织业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生产——发力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的美国,伴随着大量的创新发明,包括电、内燃机、化学工业和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发明,如电报、电话、收音机、录音机和照相机。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追溯到二战结束,尽管其真正的加速发展是近几十年的事。尽管这场革命比前两次都更加具有多样性,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和蒸汽机及汽车一样标志性的发明——计算机。当前,我们期待着新发现、新应用的积累会逐渐带来一种质变的集合,从而引发第四次和更多次革命。没人知道那时什么东西会扮演蒸汽机、汽车和电脑这些曾经是主角的角色,但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日益明显的贸易自由化趋势,交通通信工具的惊人发展,国际经济合作规模的迅速扩大,众多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得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国际经济活动,以从来没有过的规模与速度向前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各国经济互相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大为提高,闭关锁国已难行其道,开放,再开放,是我们时代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各国经济在相互合作和竞争中共同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求得较为持续、较为顺畅的发展。

一个国民经济在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下运行,既需要对国内外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更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国际经济学因此受到日益普遍的重视。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的经济紧密相联,意味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他国经济的发展,一国经济的均衡有赖于他国经济的均衡。但这并不是说一国自身的、内部的因素对其经济的发展没有重要意义,而是说,在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经济的发展不再完全取决于内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比,外部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上,国民经济的运行环境有了根本的变化,经济运行机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在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眼睛既要盯着国内,又要盯着国外,只有打开并扩展我们的视野,才能真正全面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一个开放经济运行的内涵,并由此为经济建设的实践服务,这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学的目的和意义。

国际经济是指国际上产品、劳务的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因而,国际经济学可以大致定义为一门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之所以说是“大致”,是因为在今天,影响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已不只是国家、那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和跨国公司,更不要说那些经济实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中等国家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虽然这些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不是国家,但它们对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给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而且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国际经济关系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但我们不能说,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国际资本是按照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的意旨行事的;更不能说,这些国际资本或其企业就是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只是,当前的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主要还是取决于国家的态度,甚至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活动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国家意志的约束。

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它与西方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所研究的都是经济活动,都是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等问题,都要研究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经济利益和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源自国内经济(或国民经济)和国际经济的不同,国民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不同,它们的约束条件不同因而运行机制也不同;此外,由于国界的存在,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动在国际上远不像国内那样自由。因此,我们可以概略地说,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个封闭经济中的问题,而国际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个开放经济中的问题。国际经济学来自西方经济学,但又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但决不能因此认为它们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全部,更不能认为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全部。由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限于国际贸易领域和国际金融领域,因此,当我们说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时候,其研究范围实际上要小得多。国际经济学所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商品、劳务的交换,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金融领域的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领域。国际贸易部分讨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商品关系,各国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参与商品的国际交换活动,表现为商品的国际流动,或国际间的商品流;在这里,通常不涉及价格问题,因而是物物交换、易货贸易,这一方面是研究方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符合历史的逻辑。国际金融部分探讨有关金融理论和国际货币关系,后者是在抽象的层次上反映商品的国际交换活动,或者说是在货币出现以后商品标识价格的结果。国际货币关系是国际商品关系的对立面,两者的对立是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它们所涉及的问题都出现在国际流通领域。在国际上,商品资本的循环具有比较完整的独立性,货币资本的循环次之,因为循环中的货币资本的相当一部分还只是商品国际流动的附属物,真正单独运动的货币资本还是十分有限的。但根据马克思资本循环的理论,无论是残缺不全的货币资本的国际循环还是比较完整的商品资本的国际循环,都还不是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循环。资本循环理论表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三者的循环运动,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和同时性:货币资本的循环运动最先开始,接着是生产资本的循环运动,最后是商品资本的循环运动。这三种循环运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但生产资本的循环运动毕竟是资本最基本的循环运动,货币资本的循环运动和商品资本的循环运动都是为生产资本的循环运动服务的,是生产资本循环运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商品资本的国际循环由于没有相应的生产资本的国际循环运动为基础因而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货币资本的国际循环运动同样如此。它不具备坚实的国际依托——生产资本的国际循环运动,因而尽管它的国际循环运动一方面主要依附于商品资本的国际循环运动,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只能同商品资本一样,由于不具备与生产资本循环运动在空间上的一致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与同时性,从而有别于一个国民经济内部的货币资本的循环运动,更有别于生产资本国际循环运动存在条件下的、本来意义上的货币资本的国际循环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真正重大的变化,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以及在生产资本国际化基础之上的资本国际化。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进行,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国际分工愈益超越国界在国际上深入普遍地展开,跨国公司的触角伸展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生产资本的国内循环运动也日益具有了国际性,向着国际循环运动的方向演变。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即生产的国际化不仅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而且也是以商品资本国际化和货币资本国际化为其前提的。当然,这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这样一个基础不同。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商品资本国际化和货币资本国际化,只要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这样一个基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会不断提高,也会超越国界,从而实现生产的国际化;即是说,在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强有力的影响下,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也会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是想强调这样一个事实,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商品资本的国际化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是在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之前发生的,但这并不改变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国际循环运动的地位,它们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之间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只与生产的发展之间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当然也会引起流通过程的变革,但流通过程更主要地是通过生产过程而较为间接地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因此,只能是生产资本的循环运动是商品资本循环运动和货币资本循环运动的基础,而不是相反,即使是在国际上也是如此。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国际化,使得三种资本的循环范围都扩展到了全世界,就如同它们在一国之内的循环。这就是说,随着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国际化,资本的总循环运动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了,也就是资本实现了国际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得以真正实现,不仅加深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使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含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资本国际化是以生产国际化为基础的,这就意味着生产要素以及许多中间消费资料(包括各种原材料和零部件)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贸易的内含变得更加丰富,国际贸易得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急剧增长,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活动也因此变得日益频繁、异常活跃,其交易量的增长甚至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量的增长,交易量因而被迅速放大。

由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日益频繁的活动,一个开放经济的均衡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影响封闭经济均衡的那些因素仍然在发生作用,但不再仅仅是这些因素,影响开放经济均衡的因素增多了,而且也更为复杂了。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历次经济危机,近20年来世界各地所发生的金融危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发生的金融危机,为什么能够在全球迅速波及开来?为什么能够对世界经济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非均衡的国际传导机制究竟是什么?这些也都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个经济学科,要学习和研究它,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国际经济学也不例外。这里,我们首先要强调在国际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它与西方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个相通之处就是一般的经济学理论,或者叫作基础经济理论。经济理论从深度上来说应该有着不同的层次,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为基础性经济理论、应用性经济理论和政策性经济理论。基础性经济理论是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经济理论,它与现实经济生活的距离较远,让人觉得用处不大,但它适应的范围广、适用的时间长;应用性经济理论的抽象性与概括性要低一些,但恰好由于它的现实针对性要强一些,因而与经济现实的距离要贴近一些,也因为如此,它适应的范围较窄、适用的时间较短,与基础性经济理论相比更具现实适应性,让人觉得更为有用;政策性经济理论相对来说抽象性与概括性更差,但现实针对性极强,与现实的经济问题可以没有距离,但它适用的范围最窄、时效性最为明显,因而也显得特别有用。尽管不同层次的经济理论适用的范围或场合不同,但它们之间没有重要与次要的区别,更不存在对立关系,因而,它们相互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替代关系,更不能不加区别地将它们放在一起妄加评论,认为一个有用而另一个没有用。基础性经济理论对政策性经济理论特别是对应用性经济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应用性经济理论对政策性经济理论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反过来就不成立了。正是由于基础性经济理论适用的范围广、适用的时间跨度长,不易被虽然是现实的却是短暂的经济现象所扭曲,因而是评判特定时点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现象长期走势的最有力的理论工具,是应用性和政策性经济理论得以发展的根基,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当我们谈到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学的时候,我们要特别强调一般经济学理论即基础性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

其次,要依据国际经济学自身的特点正确处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国际经济理论是以国际经济实践为基础的,是与国际经济共生共长的、共同发展的。但是,理论并不等于实践,国际经济学不能等同于国际经济史,甚至也不能等同于国际经济理论史。国际经济有其本来的发展顺序,而国际经济学也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国际经济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既重视国际经济的过去,更看重其最新的发展现实,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和自己特殊的内在逻辑。因此,在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学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它作为一个体系所具备的独特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另外,国际经济学虽然是兼有实证与规范特点的经济学科,但应正确把握其实证性与规范性,既要避免数学游戏,又要避免单纯的规范分析;在客观性问题上将更多地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而在政策性问题上将更多地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

最后,我们特别要强调指出,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现实的经济建设服务,而国际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之上的。这个经验基础,不仅包含了西方发展经济的实践,也包含了西方特有的文明背景。因此,若要通过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来掌握国际经济理论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那么,我们不仅应该原原本本地学习和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置身于东方历史文明的背景之中,正视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客观现实,注意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其有所分析、有所继承、有所扬弃、有所发展,推陈出新。

本书编写原则

如前所述,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如同西方经济学植根于西方文明背景和经济发展实践之中一样,国际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主要也是以先进国家即西方国家的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践为依据的。对我们来说,国际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外来的学科,而且与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践也不完全相符。

原原本本地介绍和阐述国际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当然是本书编写的主要任务。不过,我们知道,19世纪还处于落后地位的美国和德国对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不仅嗤之以鼻,而且还采取与之对立的贸易保护政策。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必要抱着美国和德国当年的那种态度来对待国际经济学,但在编写本书时,我们仍然注意到了国际经济学与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践不完全相符这一事实。在拿来的同时,我们努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作指导,有所分析,有所批判,力求让国际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本来面目及其最新实践,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服务。

另外,作为一本本科教材,我们力求使之难易适中,有简有繁,突出知识点,具备开放性。所谓难易适中,有简有繁,就是既不能把教材写成大众化的简易读物,又不能将其拔高成为研究生教材。作为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的国际经济学教材,内容自然应是丰富的,但作为本科教材,我们有必要追求国际经济学知识结构和国际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完整性,而不刻意追求其系统性和深层次的分析。在这一基础上,凡是内容容易理解的部分,应尽量避免赘述;而难于理解的部分,则需多角度地加以说明。所谓突出知识点,就是根据国际经济学知识结构和国际经济学理论框架完整性的需要来布局知识点,并将其置于突出的位置上。这是因为,虽然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丰富多彩,但它们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在编写上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重点内容的安排上。开放性,简单地说,就是发人深省,特别是允许别人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国际经济学教材既需要灌输有关的必要知识,但又不能通篇灌输,而应有启发思考的部分;既要给任课教师留下讲述的余地,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既要有编著者自己的观察角度,又要包容百家,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国际经济学教材不应该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讲清楚,同学们在学习时,既需要看教材,也需要去阅读有关的著述。

编排结构说明

国际经济学教材的编排结构有两类。一类是以时间为轴线,将不同时代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国际经济活动以及国际经济关系串起来,也就是较为严格地按照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交互发展的先后时间顺序来编排,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混合在一起,比较真实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尽管这种编排方法有其优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结构松散,较为杂乱,学习的难度也增加了。更何况,如前所述,国际经济学虽然也要尊重历史,但它毕竟是一个相对独立和自成体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有其自身的分析框架和逻辑体系,因此,我们放弃了这种编排方法。

本书采用第二类方法,既注意历史性,也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本书共分为三篇九章,先讲国际贸易方面的内容,再叙述国际金融方面的内容,而国际经济关系则让其单独成篇,放在最后。

第一篇为国际贸易理论,含三章。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说明的是国际交换得以产生的原因。自重商主义以来,对国际交换原因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可以说是见解各异,众说纷纭,国际贸易理论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说、比较利益说、国际相互需求方程等都包含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中,是为第一章。第二章则囊括了其后的所有国际贸易理论,如资源禀赋理论、列昂惕夫反论、新要素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政策贸易理论,等等。国际贸易政策工具也放在国际贸易理论这一篇中来讲述,作为第三章,含有关税政策、出口补贴与进口配额政策、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辛-普-缪论证”等。

第二篇为国际货币金融原理,含三章。在第一篇分析了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之后,这一篇主要讨论与国际商品交换相对应的货币金融问题。假如我们可以将国际商品交换理解为商品的国际流动的话,那么,由于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符号,我们就可以将国际金融交易理解为价值的国际流动,只是,价值国际流动的方向正好与商品国际流动的方向相反。需要指出的是,严格说来,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在等价交换过程中,能够转移的不是价值而只是使用价值,如果价值也发生了转移,那只能是不等价交换。这一篇的第四、五、六章分别为外汇市场与汇率、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其中,第四章阐述外汇市场和汇率理论,第五章主要涉及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第六章用于分析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三篇为国际经济关系,也有三章。其实,第一、二篇阐述的也是国际经济关系,即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和货币关系,但这一篇与上两篇不同,带有综合的性质,也更抽象一些。战前商品资本的国际循环与货币资本的国际循环,加上战后跨国公司所推动的生产资本的国际循环,促进了资本国际总循环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战后国际经济生活和国际经济关系所出现的最为重大的变化。由于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对于各国经济来说,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那就不仅仅是机遇而且还有挑战,世界经济发展显得极不平衡,南北关系中充满了矛盾。第七章阐述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包括资本流动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政策含义、技术的国际转移及其理论模型,要素国际流动与引进外资,等等。第八章为国际传导机制,主要分析国际非均衡传导的途径与机制,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与治理,以及泰国金融危机的案例剖析。第九章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对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些重大现象进行了阐述,这些现象包括国际经济集团化、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南北经济关系等。

在书的最后部分,我们列了参考资料,这是我们在编写本书时参考过的著述,但不是全部,而仅仅是我们参考过的一部分。列出这个书目,首先是为了表示我们对著作者的谢意,另一层意思,则是在学习国际经济学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阅读书目,要理解和把握好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读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地理大发现,对外贸易得以发展。西欧一些国家的学者也开始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研究对外贸易如何为一国带来财富,孕育着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这以后的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和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建立起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建立的理论称为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其中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穆勒的“相互需求方程”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对当今国际贸易的研究仍具有很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开始使用不同于传统学派的方法,按照生产要素禀赋来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中“现代学派”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资本的日益国际化,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商品结构以及贸易地理方向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越来越不能说明现实问题,在此情形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用于分析和解释经济现实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称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为了达到国内经济增长目标,保护国内幼稚工业等目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各种进出口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实施对进口进行限制的保护措施。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正是对这些贸易政策工具,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及主要的保护手段——关税的经济学效应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本篇的学习,学生将能对国际贸易理论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第一章国际贸易传统理论

世界各国为什么要从事国际贸易,其国际贸易基础是什么?国际贸易的交换比例又是如何确定的?国际贸易利益如何分配?国际贸易利益究竟会带来哪些利益?这些正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作出的所要回答的问题。本章将首先简单介绍重商主义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及穆勒的“相互需求学说方程”。由于这些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某些特定的假设基础上,为了使理论更好地解释现实问题,我们在第四节将进一步分析扩展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与贸易利益

古典学派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一部分。古典经济学形成于17世纪后期,到了18世纪下半叶分别由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的重农学派取得较为完善的形态, 19世纪初叶达到高峰,其杰出的代表人物为英国的李嘉图。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由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构成。它们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是研究国际贸易纯粹理论的起点。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是英国产业革命前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创始人。他在1776年发表的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国际贸易成因的绝对利益学说。

1.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在英国、西班牙、法国和荷兰等国出现了许多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著作,但未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笼统称之为重商主义。其主要观点是认为一国的财富表现为金银货币,金银货币的积聚就是国家财富的增加,增加财富的办法就是进行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为了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国家就必须对经济活动,特别是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他们认为一国的贸易所得就是另一国的贸易所失,因此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然而这些观点在18世纪受到严重的挑战。一些批评者指出一国不可能永远保持顺差,因为如果一国能够长时期保持贸易顺差,则会由于金银大量流入而增加国内货币流通量,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使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贸易顺差减少甚至出现逆差,金银又不得不输往国外。

重商主义之后,英、法及西欧各国的经济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像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1623—1687年)、弗郎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等著名的经济学家。但只是到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古典政治经济学才第一次成为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也只是在亚当·斯密这里,国际贸易的理论才得到系统的阐述。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自由贸易学说。他指出,金银并非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真实的社会财富是它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它是由一国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以劳动分工为前提的。通过国家干预人为地保持贸易顺差本身也是徒劳无益的。因此,斯密反对国家干预,主张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扩大对外贸易。

为了论证实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斯密以制针业分工作为例子,强调通过分工带来的好处。根据他的举例,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粗工每天连一根针也造不出。而在分工的情况下,10个人每天可以制造4.8万枚针。明显地,分工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认为,分工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一国内部的同行业、不同工种,也适用于各国之间。因此,他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最好自己就不要生产而是买进,同时发展自己在国际市场上占优势的产品去出口。如苏格兰虽然可以用暖房栽培葡萄,然后酿造出上等美酒,但成本是向外国购买的30倍。如果苏格兰不是进口葡萄酒而是用30倍的代价来自己生产,那就是明显的愚蠢行为。由此,他从国内手工工场分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出发,扩展到各企业和各部门的分工,进而引伸到跨国界的部门分工,即国际分工,并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利益(Absolute Advan-tage)理论。该理论指出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个人在各自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时将不自觉地增进全社会的利益,结果能使整个世界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世界福利最大化。因此,贸易并不象重商主义认为的一国的国际贸易所得,就是另一国的贸易所失,通过国际专业化分工,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在生产和消费方面获得收益,国际贸易是一种“非零和游戏”。斯密认为产生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优势。前者指自然赋予的有关气候、土壤、矿产、土地和其他相对固定状态的优势,一国在生产特定商品时所具有的自然优势有时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他国无法同他竞争;后者则指通过后天积累而具备的生产某种产品的特有工艺、技能等优势。这些优势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在对外贸易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就可以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斯密认为两国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和方向是:只要两国分别存在绝对优势的产品,就存在国际贸易,一国将生产和出口具有绝对利益的产品,进口绝对不利的产品。

2.绝对利益学说的数学表述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生产两种商品:X和Y;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且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充分流动,在两国不能自由流动。为简便起见,假设A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1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Y产品需要2单位劳动;B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2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Y产品需要1单位劳动。分工前的劳动耗费则如下表1-1所示:表1-1 分工前的劳动耗费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分工前A、B两国生产1单位X产品和1单位Y产品的劳动耗费分别为3单位,即两国各生产1单位X产品和Y产品需要的劳动耗费总共为6单位,整个世界对X和Y产品的消费总共为4单位。由于A国在生产单位X产品耗费的时间小于B国,因此在X产品的生产上A国具有绝对优势,B国在生产单位Y产品耗费的时间小于B国,因此在Y产品的生产上B国具有绝对优势。

按绝对利益原则,A国应专业化生产具有最高生产率的X产品,B国应生产具有最高生产率的Y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专业化分工后的情况如表1-2所示:表1-2 分工后的生产率

分工后,A国将全部的3单位劳动时间用于X产品的生产,共3单位X产品,而Y产品因为不生产,故为0单位Y产品;B国将全部的3单位劳动时间用于Y产品的生产,共生产3单位Y产品,而X产品因为不生产,故为0单位X产品。很清楚,在全部劳动耗费不变的情况下,与分工前相比,世界总产量增加了2单位,即增加了1单位的X产品和1单位的Y产品。

假设A国国内仍能保持1单位Y产品的消费,B国国内仍能保持1单位X产品的消费,按两国均能接受按1单位X产品交换1单位Y产品的比率进行交换(即交换比率=1 ∶ 1),则交换后,A、B两国的国内消费情况如表1-3所示:表1-3 交换后的贸易利益

显然,与贸易前相比,A国多享受了1单位X产品,B国则多享受了1单位Y产品;或者,两国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即两国总共只消费2单位的X产品和2单位的Y产品,则两国只需要投入4单位的劳动就可以了,由此可节约2单位的劳动。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同样的劳动投入两国都获得更多的产品消费,无论是增加产出还是减少劳动时间,都意味着两国的福利水平的提高。

3.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表述

按照绝对利益学说参与国际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参与国就可以从这种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获得利益。这种利益可以通过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 A国的贸易利益图1-2 B国的贸易利益00说明:图1-1、图1-2中X、X′分别表示A、B两国将全部资源生产X产品的产0000量。Y、Y′分别表示A、B两国将全部资源生产Y产品的产量。XY为A国的00生产可能性曲线,X′Y′为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Tw为世界价格线,即世界市场上X产品和Y产品的交换比例。

在贸易前,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消费可能性曲线。经过专业化分工后通过参与国际分工,A国专业化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X产品,并按世界价格线Tw向B国交换Y产品;同样,B国专业化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Y产品,并按照世界价格线Tw向A国交换X产品。由于存在贸易,两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可能性曲线为Tw。显然,两国通过分工交换均受益,世界福利也因此得到提高。

4.对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

亚当·斯密首次肯定了国际贸易对参与双方在经济上都是有利的,从而为开展国际贸易扫除了认识上的一大障碍,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绝对成本理论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和利益所在,正确地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从而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这一理论只说明了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的利益,而不能解释许多没有什么绝对优势的落后国家仍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普遍现象,因而无法利用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来说明国际贸易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斯密虽然坚持了劳动价值论,但仍无法说明两种产品进行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1817年他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提出了重要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原理,这与要素禀赋论(后面将介绍)一起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支柱。

1.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比较利益学说”是在英国产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81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食价格迅速上升,地租猛增,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大获其利;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不得不提高,商品成本增加,却由此严重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此,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言人的李嘉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国际分工中若两贸易参与国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一样的。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集中生产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应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通过国际分工和自由交换,参与国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国际分工和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增进福利。因此即使某一国家并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贸易前各国国内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例不同,相关国家就存在贸易的可能性,并可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

2.比较利益学说的数学表述

李嘉图用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说明了这一理论。假设英国和葡萄牙都生产毛呢和葡萄酒,但劳动生产率不同,劳动生产率以每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量来衡量。则分工前的劳动生产率如下表1-4所示:表1-4 分工前的劳动生产率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英国1单位毛呢的劳动成本为葡萄牙的1.1倍(100/90),1单位酒的劳动成本则为葡萄牙的1.5倍(120 / 80),英国在两种产品上的生产绝对成本高于葡萄牙,即都处于劣势,但在酒的生产上劣势更大。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前,英国和葡萄牙分别投入220人/年和170人/年的劳动,各消费1单位酒和1单位毛呢。根据比较优势,葡萄牙专门生产酒,英国专门生产毛呢,用两国的一年劳动总量,葡萄牙可生产2.125单位的酒(通过(80+90)/80获得),英国可生产2.2单位的毛呢(通过(100+120/100)获得)。则分工后的劳动生产量如表1-5所示:表1-5 分工后的劳动生产量

显然,按照相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一定的劳动总量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或使用价值。分工前,国际上酒的产量为2单位,毛呢的产量为2单位。分工后酒的产量为2.125单位,增加了0.125单位。毛呢的产量为2.2单位,增加了0.2单位。

为了说明贸易对双方的利益,假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比例,如1单位葡萄酒交换1单位毛呢(即交换比率=1 ∶ 1)。葡萄牙用生产的1单位酒从英国换取1单位的毛呢,英国则用1单位的毛呢从葡萄牙换取1单位葡萄酒,则交换后的贸易利益如下表1-6所示:表1-6 交换后的贸易利益

显然,通过国际贸易,英国实际消费1.2单位毛呢和1单位的酒,较国际分工前多消费0.2单位的毛呢。葡萄牙实际消费1单位毛呢和1.125单位酒,比贸易前多消费0.125单位的酒。

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条件和基础是他们之间商品相对成本121的比率不同。设P和P分别是A国生产产品1和产品2的成本;P′和2P′分别是B国生产产品1和产品2的成本,e为单位外汇折算为本币的12汇率,则折算为本币价格分别为e * P′和e* P′。由于假定产品市场完12全竞争,所以其价格便是其生产成本。国内相对价格差异为P/ P,12国外相对价格差异为P′ / P′,与汇率无关。只要无贸易时两国相对1212价格存在差异,即P/ P不等于P′ / P′,那么一定存在比较优势和互1212利的国际贸易。若P/ P<P′ / P′,则A国生产产品1具有相对优势,1212若P/ P>P′ / P′,则A国生产产品2具有相对优势。

3.比较利益的图形表述

设A、B两国在单位时间生产X产品和Y产品的情况如下:表1-7 分工前的劳动生产率

显然,A国在生产X产品和Y产品上的成本都比B国高,即两者都处于劣势。如果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原理,A国和B国将不存在贸易。由于在A国,每单位X产品等于0.5单位Y产品,或每单位Y产品等于2单位X产品,B国每单位X产品约为1.5单位Y产品,或每单位Y产品为0.67单位X产品。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由于两国国内两种产品存在价格差异,因此两国存在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虽然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X产品的劣势小(50 / 70), Y产品的劣势大(25 /100)。A国应集中生产X产品,B国应集中生产优势更大的Y产品。

A国的各种可能的生产组合点如下表1-8所示:表1-8 A国的生产组合点

B国各种可能的生产组合点如表1-9所示:表1-9 B国的生产组合点

根据A国、B国的生产组合点,可以分别得到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3和1-4所示:图1-3 A国的贸易利益图1-4 B国的贸易利益

在图1-3、图1-4中,在无国际贸易时,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其消费可能性曲线。设A国生产并消费30单位的X产品和10单位的Y产品,B国生产并消费14单位的X产品和80单位的Y产品。经过专业化分工后,A国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X产品,B国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Y产品。假设现在以双方接受的国际交换比例:1单位X产品交换1单位的Y产品(即交换比率=1 ∶ 1), A国用20单位的X产品从B国获得20单位的Y产品,B国用20单位的Y产品从A国获得20单位的X产品。显然, A国较国内贸易能多交换10单位的Y产品(20-0.5*20)。同样,B国用20单位的Y产品可从A国交换到20单位的X产品,较在本国交换多得6单位的X产品(20-0.7 *20)。可见,通过国际贸易,同样的劳动投入两国都获得更多的消费,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我们还可以用其他图形来表述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我们前面的解说是过于绝对了。事实上,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国际生产专业化不会是完全的专业化,国际分工不会是完全的国际分工。因此,在图示中,任何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不会是一条直线,后者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如图1-5所示,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图1-5 比较优势的图形说明

A国选择X产品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但只是意味着更多地生产X产品,同时压缩Y产品的生产,将生产组合点从A向右下方移动至A′;在世界市场上按照世界市场的交换比例,按照1 ∶ 1的交换比例,用1212XX的X产品交换B国YY的Y产品。相对于原来的即国际分工之前的12消费组合点A来说,在现在的消费组合点XY上,A国不仅消费的Y产品可以比以前多,而且消费的X产品也可以比以前多;社会无差异曲线也从1移动到了2。所有这些都表明了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A国福利水平的提高。当然B国也会如此。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A国现在所消费的Y产品,甚至比自己专业化生产的Y产品还要多,假如A国进行Y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的话。这说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确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无差异曲线1到2这段距离所显示的利益,既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也是国际交换的结果;也就是说,这部分增加的利益,实际上包含着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际分工带来的,另一部分是国际贸易带来的。这一点,可用下图1-6示表明:图1-6 国际贸易利益与国际分工利益的区分

将价格线或交换比例线Tw从C点下移至A点,表明此时没有参与国际分工,但参与了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增加的利益为AC,其中,AD为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CD为国际分工带来的利益。

4.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影响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利用精确的逻辑和简单的例子证明了一国无论生产水平高还是低,均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在各自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不仅使世界总产量增加,而且使各国都能得到更多的产品或物质财富,提高消费水平。比较利益理论将亚当·斯密的基于绝对利益的自由贸易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解释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这一学说被当时大部分经济学家接受,并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推崇,至今仍被作为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因素。比较优势理论案例 蜡烛工的请愿

在重商主义哲学盛行时期,保护主义蔓延,被激怒的法国经济学家Frederic Bastiat(1801—1851年),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压倒了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请愿的故事中,最成功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现摘录如下:

我们正在经受着无法容忍的外来竞争,他看来有一个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生产条件来生产光线,因此可以用一个荒谬的低价位占领我们整个国内市场。我们的顾客全都涌向了它,当它出现时,我们的贸易不再与我们有关,许多有无数分支机构的国内工业一下子停滞不前了。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

我们所请求的是,请你们通过一条法令,命令关上所有窗户、天窃、屋顶宙、帘子、百叶宙和船上的舷窗。一句话,所有使光线进入房屋的开口、边沿、裂缝和缝隙,都应当为了受损害的工厂而关掉。这些值得称赞的工厂使我们以为已使我们的国家满意了,作为感激,我们的国家不应当将我们置于一个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之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钢铁、奶酪和外国的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当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它蔓延?如果你们尽可能减少自然光,从而创造对人造光的需求,哪个法国制造商会不欢欣鼓舞?如果我们制造更多的蜡烛,那就需要更多的动物脂,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牛羊;相应地,我们会见到更多人造草场,肉、毛、皮和作为植物生产基础的肥料。

资料来源: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海闻,蔡荣,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三、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的基础上,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别。

1.基本假设的异同。

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论都基于以下的基本假定: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只有一种劳动要素——劳动力,且要素只能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两国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资源从一部门转移到另一部门时,机会成本保持不变;产品在各国间自由移动,产品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物物交换;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因此,他们都是研究纯贸易的理论。但绝对利益论假定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有的处于绝对优势,有的处于绝对劣势;而比较利益论假定有的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有的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

2.劳动生产率、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

李嘉图和斯密一样,也是劳动价值论者。在衡量产品的成本时,两者都是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即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李嘉图又认为,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在分析国内交换和国际交换时,李嘉图的出发点似乎都是劳动价值论,但事实上,李嘉图认为劳动价值论在国际交换中是不适用的,造成这种国内外差异的原因在于劳动力要素不能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自由移动。对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形态与方向的决定,绝对利益学说认为一国只有存在绝对优势产品才有可能参与国际分工,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该优势产品,从而获取贸易利益。比较优势所注重的不是两个国家同一种产品的成本绝对差异,而是两国国内产品成本比率的差异即劳动成本比率的差异。因此,只要存在劳动成本比率差异,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仍可能通过生产并出口相对优势的产品获利。而两种产品均处于优势的国家则生产并出口优势更大的产品,从贸易获得更多的利益。可以说,斯密的绝对利益情形不过是李嘉图相对利益模式的一个特例,后者更加全面和深刻。

3.留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绝对成本理论和相对成本理论从劳动成本角度分析了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对两国如何分配贸易利益即交换比率的确定只是做了理论的假定,并未进行分析。李嘉图是假定了而不是解释了比较优势。两者没有解释劳动生产率和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差别,也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获利的影响。两者虽然用劳动价值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内在原因,但对影响劳动时间耗费的具体因素有那些,未进行深入分析,对各国之间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的解释也不明确;两者只从成本或供给角度来分析产生贸易的条件,没有考虑是否存在构成国际贸易基础的其他因素。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存在许多苛刻的假定前提,如假定成本不变,假定要素完全不能在国际间自由移动等。这些假定都不符合客观现实,因此可以进一步放松这些假定前提,以使理论更符合贸易实际。此外,根据比较利益原则,似乎比较利益越大的国家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进行,但事实上今天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现实与理论的冲突不得不要求人们从多方面去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第二节 贸易利益分配和相互需求方程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中,没有解决两国贸易利益分配的问题,即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的确定。李嘉图的学生,19世纪中期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约翰·司徒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年)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一书中用“相互需求原理”回答了这一问题。一、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方程

1.相互需求方程的涵义

穆勒认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程度决定的。该理论将供求均衡分析法运用于国际商品交换领域,实质是供求均衡国际价格理论。他强调国际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是交易双方的相互需求。国际均衡价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贸易双方的出口商品总值等于进口商品总值。即一国产品同另一国产品相交换,其所要求的价格水平,是要使该国的全部出口价值恰好能够偿付其全部进口价值。实际的国际交换比例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确定的界限之内,其大小是由两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强度所决定的。穆勒不仅说明了国际贸易条件决定于两国的相互需求,还进一步说明了相互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实际贸易条件就越接近于外国的国内交换比率,这个比率会使贸易利益的分配越是有利于本国。反之,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实际贸易条件就越接近于本国的国内交换比率,这个比率会使贸易利益的分配越是有利于外国。

2.相互需求方程的数学表述

穆勒的数学模型与李嘉图的数学模型实际上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是,在李嘉图模型中,一般是产出一定而投入不等,表述了单位产品的不同劳动耗费或单位产品的价值;与此相反,在穆勒的模型中,是劳动投入一定而产出不定,表述了单位劳动的产出,即劳动生产率。

同样假定世界上有A和B两个国家。每投入1单位的劳动,A国可生产10单位的X产品,B国也可生产10单位的X产品;但是,使用1单位的劳动,A国只能生产15单位的Y产品,B国却可以生产20单位的Y产品。在X产品的生产上,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而在Y产品的生产上,B国的劳动生产率则要高许多。(如表1-10所示)表1-10 各国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可以确定:

比较优势: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

A国和B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之前,4单位劳动可生产:20单位的X产品,35单位的Y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之后,4单位劳动可生产:20单位的X产品,40单位的Y产品。分工与贸易的利益为5单位的Y产品。

我们注意到,X产品与Y产品的交换比例,在A国为10X ∶ 15Y,在B国为10X∶ 20Y。这就是说,如果A国在世界市场上能以10单位X产品换取等于或多于15单位Y产品,A国便乐于参与国际分工并进入世界市场;如果B国在世界市场上能以等于或少于20单位Y产品换取10单位X产品,B国便乐于参与国际分工并进入世界市场。简而言之,在世界市场上,10单位X产品能够交换到的Y产品为15~20单位。

3.相互需求方程的图形表述

我们首先看看在世界市场上X产品和Y产品的交换比例区间是如何确定的。

依据上面给定的数据,A国不会以10单位的X产品去交换B国少于15单位的Y产品,B国也不会用多于20单位的Y产品去交换A国10单位的X产品。因此,A、B两国国内各自的交换比率就构成了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实际交换比率将处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即图中的交易区域内。(如图1-7所示)BY图1-7 A、两国X、产品交换区域的确定

但是,具体的交换比率究竟应该在哪一点上,单单依靠供给曲线的斜率(dY/dX),即仅仅从供给方面是无法说明的。

正如前面已经说明的那样,穆勒认为,在由比较利益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内,实际而且是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交易对手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的,即谁的需求强度越大,交换比率对谁越不利。

现在,我们需要分析一下相互需求方程的均衡条件。

下面以X产品的供求为例,以说明均衡的实现,如图1-8所示。图1-8 国际相互需求的均衡条件a

P为A国X产品的均衡价格(这里所谓的价格为相对价格,下b同), P为B国X产品的均衡价格,由于生产X产品的比较优势在Aabab国,故P<P。根据前面的说明, P和P决定了世界价格的上下waw限,而P是均衡的世界价格。三个价格之间的关系是:P<P<bawwbP。由于P<P,故A国向世界市场出口X产品;由于P<P,故B国从世界市场进口X产品。在X产品相对价格高于均衡水平时,A国X产品的出口将超过B国X产品的进口需求量,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降到均衡价格水平。另一方面,情况若相反,则X产品的进口量将超过X产品的出口量,价格将升回均衡水平。相互需求论从供求角度说明了价格的变化,以及均衡的条件(供给=需求),实际上解释了价格是怎样围绕价值波动的。二、比较利益学说和相互需求方程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建立在比较利益学说的基础上,阐述了商品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过程,强调需求强度在决定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即贸易条件上的重要作用。比较成本学说的科学性在于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交换能为参加国带来利益。但是比较利益学说没有解释贸易究竟可以为两国带来多大的利益,两国的利益又如何分配等问题。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则回答了这一问题。

首先,穆勒认为两国的贸易利益的范围一定处在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超过这个界限,国际贸易就不会发生。其次,穆勒认为双方的贸易交换比例由两国对对方商品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最后,穆勒指出当贸易条件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本国得到的利益越少;反之,本国得到的利益越多。因此,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完善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在分析方法上两者也存在差异。首先,李嘉图在探讨比较利益时,是从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亦即供给方面着眼的;而穆勒在寻找国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