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1:25:51

点击下载

作者:王晓岗,裴炜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

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试读: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丛书(山西考区)编委会

主  任:贾雪梅

副 主 任:范志萍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军雷 王志雄 王 昕 王晓岗 刘丽红

    李本振 赵治龙 侯玉婵 侯 娜 郭 伟

    程 佳 裴 炜 魏莉霞《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

主  编:王晓岗 裴 炜

副 主 编:魏莉霞

编  者:侯玉婵 范志萍 贾雪梅 赵治龙

序言

为适应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需求,多年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的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考前辅导培训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老师们悉心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每年全国各省的考试真题,参阅、研读了大量各地、各类导游资格考试教材、教辅书籍,结合我省考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了针对性极强的各科章节试题、仿真模拟题以及导游词,来帮助学生顺利应考。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考试宝典”效果显著,我院学生每年的通过率均远远高出全省的平均水平,在全省同类院校中遥遥领先。

有了好东西总是想和大家分享,总想让更多的考生从中获益,这是做教师的本色。于是,今年春,老师们组成研究小组,针对近年导游资格考试发展的现状,结合全省考生的需要,将多年来积累的教学成果重新整理、编辑,一套全新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丛书(山西考区)》就这样诞生了。该丛书共四本,包括《导游基础知识应试一本全》、《导游实务应试一本全》、《旅游法律法规应试一本全》、《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权威性、高效性等特征,目的是帮助每一位考生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在考试中顺利过关。

本套系列丛书的编写者全部为我院旅行社管理系的在职专业教师,他们专业理论知识扎实,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导游实践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导游基础知识应试一本全》的主编为范志萍,编写者为范志萍、裴炜、王军雷;《导游实务应试一本全》的主编为郭伟,编写者为郭伟、王晓岗、王昕、李本振;《旅游法律法规应试一本全》的主编为刘丽红,编写者为刘丽红、程佳、侯娜、王志雄、赵治龙;《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的主编为王晓岗、裴炜,副主编为魏莉霞,编写者为王晓岗、裴炜、魏莉霞、侯玉婵、范志萍、贾雪梅、赵治龙。

本丛书的编写是老师们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完成的,从开始着手准备到最后付梓成印,仅用了不足四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虽经反复修改、校对,仍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教育培训工作者以及广大考生给予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西经济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敬致谢意。丛书编委会2013年6月

使用说明

本丛书针对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考生,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权威性、高效性的特征。

全套丛书共分四册,包括《导游基础知识应试一本全》、《导游实务应试一本全》、《旅游法律法规应试一本全》、《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前三册适用于笔试,每册的体例相似,第一编为“章节知识要点汇集”,老师们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之后,使繁杂的、大量的知识一目了然,考生更容易掌握。第二编为“章节模拟题集锦”,老师们精心编写了大量的章节练习题,题型多样,覆盖面广,难度适宜,可供考生课后进行同步练习。导游实务和旅游法律法规的第三编是老师们精心选编的30道案例题,可以帮助考生把相关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实践运用。最后一编提供四套仿真模拟题,仿真度高,可作为考生在考前进行全面自测、模拟、热身的“自我测试”,以达到充分熟知导游资格考试的效果。第四册《山西实用导游词一本全》结构合理,其中的“导游词”部分通俗易懂,操作性极强,既可作为考试中口试的摹本,也可作为初级导游员上岗前的培训教材和实际带团中讲解词的参考资料。太原至各市大约里程示意图(千米)

绝塞名城

——大同大同市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概述

大约二三百万年前,大同盆地是一片浩瀚的内陆湖,学者们把它叫“大同湖”,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深林茂密,野马、大角鹿等大型动物众多。以后随着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大同湖慢慢消失了,留下了桑干河和文瀛湖见证着几百万年的沧海桑田。

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大同盆地的中心,居内外长城之间,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同是山西北部的门户,山西第二大城市,总面积为1417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331.8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辖灵丘、广灵、阳高、天镇、浑源、左云、大同7个县,城区、矿区、南郊区和新荣区4个区。

大同历史悠久,秦代就设置了平城县,北魏时定都平城,辽重熙年间设置大同县,成为辽的陪都,称为西京,明、清两代都设置大同府。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留下了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九龙壁、平型关战役遗址等闻名于世的历史遗存,因此,大同先后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风物特产

铜火锅 大同的铜器制作,早在1500年前就已经有很大的规模。大同铜火锅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工艺精湛。火锅上的图案以具有民族特色的“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八仙过海”、“花鸟山水”等为主,体现了中国喜庆文化的内容。

黄花 黄花就是我们常说的“黄花菜”、“金针”,学名叫作萱草。古代典籍中有“萱草忘忧,乐为食之”的记载。大同黄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有色泽黄亮、个大肉厚、清脆爽口的特点,具有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

恒山黄芪 黄芪具有固阳补气、消肿生肌的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调节身体新陈代谢。恒山黄芪就是我们说的“正北芪”,有形状顺直、表面光洁、内部紧实、色泽黄亮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羊毛地毯 大同地处北方牧区,盛产羊毛,羊毛地毯的编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大同羊毛地毯色彩丰富、防潮去寒、透气舒适,既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又是极具欣赏价值的高档艺术品。

云冈绢人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同的艺术家们在缝制布娃娃的基础上,将传统戏剧中的身段、服饰、脸谱以及当地的佛教文化元素如菩萨飞天、石窟造像等在缝制布娃娃时用各种材料体现出来,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被称作“云冈绢人”。

煤雕 大同煤雕最早在东汉就有记载,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已经成为众多游客来大同必购的旅游纪念品。大同煤雕用煤层深处开采的原料雕刻而成,纹理清晰,石质细腻,雕刻艺术家们给埋藏了几百个世纪的煤炭赋予了生动的艺术生命。

玉米皮编 大同的玉米皮编工艺品以灵丘的最为著名,是用玉米棒子的里层包皮编制的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如坐垫、杯垫等。玉米皮纤维长、柔韧有弹性,色泽柔和,适合编织。用其编织的产品精巧细致,透气舒适,深受游客的喜爱。风味美食

浑源酥大豆 浑源大豆,就是我们说的蚕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产于恒山脚下的蚕豆由于气候等原因,个头均匀,皮薄光润。加工后香酥可口,是非常好的旅游小吃。

广灵豆腐干 广灵豆腐干历史悠久,口感独特,它不同于我们常吃的豆腐干,吃起来非常筋道,韧性十足。广灵豆腐干从口味上可分咸味和熏制两种,从材料上可以分为豆干和豆筋两种,是佐餐佳品。

大同凉粉 大同凉粉之所以独特,关键在于调味,和晋中地区的粉汤调味不同,主要是用盐、葱花、红油、醋、酱油、芥末、味精、香油调制成清汤,再配上豆腐干、蚕豆、黄瓜丝、香菜等,所以又叫“水凉粉”。调好的凉粉浸泡在漂浮着红油、香菜末的清汤调味中,色香味俱全,吃起来清凉可口。

大同黄糕 黄米面是山西北部常见的一种家常食品,俗称“糕面”,糕面有很多种吃法,大同地区习惯吃“素糕”,就是将蒸好的糕面团配上羊肉汤、烩菜等一起食用,具有“黏、软、筋、香”的特点,吃起来松软可口,别有风味。

阳高杏脯 阳高山区盛产杏,阳高的杏个头大、口味甜、内核小。用高质量的阳高杏加工的杏脯自然也与众不同。将杏去核、晾干后,根据杏的不同,可以制成青杏脯和黄杏脯两种,其中黄杏脯色泽金黄,肉质柔软,酸甜适口。

大同兔头 兔头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大同美食的代表,到大同吃兔头一度成为时尚,因为如此,大同还出现了以经营兔头闻名的兔头一条街。民俗文化

生旺火 春节除夕的晚上,大同地区有烧旺火的习俗。提前在院落门前用煤块垒成一个空心网状煤塔,等到午夜12点时,鞭炮齐鸣,将煤塔点燃,借旺火图吉利,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兴旺发达。

走麦罢 走麦罢是大同地区特有的习俗。新女婿在麦收后,要用新磨的面粉蒸一个大大的角子馍,夫妻一起回娘家,祝福岳父岳母幸福安康。

耍孩儿 耍孩儿是大同地区的地方戏,又叫咳咳腔,是由元代的民间娱乐形式演变而来。耍孩儿表演的伴奏乐器以板胡、笛子为主,音调高亢,旋律欢快,表演者先咳后唱,转折反复,风格独特。表演吸收了民间舞蹈动作的元素,来源于生活,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添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添仓节,人们用面捏12个小碗大小的“雨灯灯”,代表一年的12个月,蒸熟后灯盏里会积下一些水汽,代表丰收和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

主要景区景点介绍

人天北柱

——恒山恒山导游示意图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地质成因、宗教地位、主要景点、评价2. 要点:恒山松、恒山云、恒山古建、道教文化

背景介绍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座道教名山。五岳是封建帝王为“报天之功”,在山顶祭祀,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据《史记》记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

帝王封禅最早是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不过那时规模不大,大规模的封禅活动是从秦始皇泰山祭祀开始的,以后历代帝王都效仿秦始皇,到唐代时,封禅活动变得频繁,规模也更大。在帝王们的影响下,五岳的地位就更高了。

我国的名山大川数之不尽,庐山、雁荡山、五台山、黄山、峨眉山名气都很大,但为什么拥这五座山为“岳”呢?五岳虽然海拔都不是很高,但都位于平原盆地,就显得格外雄伟险峻。另外,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被称为“中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而五岳中东、西、中三岳都在中原。《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的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再加之帝王封禅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进行全面考察,于是这五岳就功成名就了。

五岳雄奇险秀,气冠群伦。千百年来,帝王在这里举行封禅大典,佛教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普通信众在这里顶礼膜拜,文人雅士在这里挥毫泼墨,这一切都给五岳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遗迹。绚丽的自然风光和珍贵的人文遗产使得人们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慨。

导游词

各位朋友,我们都知道被称为“五岳”的五座名山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北岳恒山。(建议讲解:五岳的位置、海拔)

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南,距大同市区约60千米。西汉时,因为要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曾改名为“常山”。《尚书》中记载,舜帝在北方巡游时,曾经遥拜恒山,封恒山为万山之宗主。后来,大禹时代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再之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都曾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朱元璋又尊北岳为神,由此可见北岳恒山历史的悠久和地位的崇高。

恒山是在历次造山运动中形成的断层山,经历5亿年的风雨沧桑,风化比较严重,但依然峰峦峭立,沟谷幽深,相对高差达到1000米。恒山大体上是东西走向,绵延250千米,108峰。唐代诗人贾岛在诗中这样描述恒山:“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恒山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13个性质不同,各具特色的子景区。在恒山13个子景区中,天峰岭和翠屏峰景区是核心游览区,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天峰岭景区。

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峰岭景区又名恒山庙群区,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摩崖题刻珍贵、悬楼飞阁精巧、自然景观雄浑。从秦汉开始,这里就修筑庙宇,到明清时期已形成了庞大的建筑群,号称“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现在保存下来的主要有恒宗殿、九天宫、寝宫、奎星阁、白虚观、翠雪亭、会仙府等。

我们穿过金龙峡,走出金龙口,看到的这座明清风格、四柱三开门形制的建筑就是恒山山门。山门正面匾额写“北岳恒山”,背面写“绝塞胜境”。

穿过山门,我们沿着盘旋的山路往前走,现在来到的是停旨岭。历代皇帝祭祀北岳,都是在这里停接御旨,故名停旨岭。现在这里修建了大型停车场,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东面陡峭的山崖上有两个大字“恒宗”,出自明代成化年间大同知府张升之手,字体遒劲雄浑,在恒山众多的石刻题记中最能体现恒山的特点。

从“恒宗”往前走,我们脚下的路叫“步云路”。过去的恒山地区,气候湿润,林木茂盛,大多数日子云雾缭绕,山峰沟谷时隐时现,我们走在这条路上,就像在云雾中穿行,时而满眼薄雾,时而豁然开朗。形态各异的观景亭每隔一段就会若隐若现地出现在眼前,坐在亭中,一种逍遥和超脱油然而生。恒山古十八景的“云路春晓”就是指这里。有诗这样描述“鸟道横斜一线天,谁知高上最翩翩,青来两眼千山翠,白曳又凫万壑烟,抱朴古松阴道左,避人元鹤午云边,扶藜待叩元通迹,踏遍灵崖采石莲”。

我们继续沿步云路往上走,这里是恒山著名的“虎风口”,因为正处在山口,山高风大,每当风起,吹动松林,松涛阵阵,风声呼啸,就像猛虎咆哮,气势惊天动地。就在狂风吹过的地方,您看,这里有一棵挺拔傲立的古松,树根裸露在地表外,就像一只巨爪深深插入地下,紧紧抓住山体,牢牢地将高大的身躯固定在狂风中。这也是恒山古十八景之一的“虎口悬松”。

走过“虎口悬松”,请您仔细观察脚下坑洼不平的路面,不知有没有发现这些深浅不一的蹄形小圆坑。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经在恒山修道,他的坐骑是一头白色神驴,由于经常骑驴出入恒山,这里风大路不好走,白驴不得不运用神力,于是留下了一行驴蹄印迹,人们把这里叫作果老岭,“果老仙迹”也被列入恒山古十八景。

我们看东侧的这座像刀劈斧砍一样的悬崖峭壁,好像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岩缝中古松挂壁,下雨时烟云缭绕。每当斜阳西下,余晖映照着山崖,就会展现出“余晖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入画中”的奇异景致,故取名为“夕阳返照”,是恒山一大奇景。

陶醉在峰回路转的林荫道上,请大家注意安全,俗话说,看山不走路,走路不观景。过了果老岭,我们看到的这座牌坊,上面“人天北柱”四个字是清代道光皇帝的御笔。前面接官厅旁边的方形亭子叫玄井亭,里面是恒山具有传奇色彩的苦甜井。大家看,两口井相距不到一米,但水质截然不同,一口甘甜爽口,一口苦涩浑浊。这苦甜二井被人们称作“潜龙泉”,唐玄宗就给这处建筑赐名“龙泉观”。

离开“龙泉观”,我们沿着左右盘旋的林荫道继续往前走,您看山峰上有一处石窟,名叫“飞石窟”。恒山自古就有“灵石东飞”的说法,传说,舜帝巡游,想到恒山祭祀,但被风雪阻挡,只好在河北曲阳遥祭北岳,这时从恒山飞来一块巨石,舜帝封巨石为“安王石”,并且修建庙宇,这座庙就被称作“恒山下庙”。巨石从恒山飞走,于是这里便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洞窟,在这里修建了北岳庙,被称为“恒山上庙”,可惜后来在大火中毁掉了,以后历代都有修建。到明代,将北岳庙改建成北岳寝宫,又在天峰岭的半腰间修建了新的北岳庙,就是一会儿我们要看到的恒宗殿。

在飞石窟内,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碑刻题记,对恒山的历史、宗教、自然等有深刻的评述,在众多的题记中,明代御史王献臣题写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和雁门郑洛题写的“耸翠流丹”最为著名,不仅是书写流畅,字体秀丽,对恒山风景的描述更是精辟。通过历代文人雅士的生花妙笔,把恒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飞石窟的西面,有一条山谷,叫紫芝峪。每当其他地方桃花凋零,这里却桃花遍野,春意盎然。这条沟里生长着几十种名贵药材,其中恒山紫灵芝最为名贵。当地传说紫灵芝都有神蛇看护,平时是看不到的,只有虔诚祭拜北岳大地,灵芝才会显现出来。《恒山志》中记载,恒山灵芝就像紫色云锦,服用灵芝可以延年益寿,起死回生,是恒山镇山之宝。

在紫芝峪东北方向,有一道山冈,叫栈云岗,山冈十分险峻,人迹罕至。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山洞,经常云遮雾障,不时吞云吐雾,人们叫它“出云洞”,又叫“白云灵穴”,被列入恒山古十八景,还有诗这样描述:玉洞空明秘宝藏,白龙蟠引气舒扬。谁知变化须臾及,沛作甘霖遍四方。

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座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就是恒宗殿,又叫贞元殿、元灵宫,就是我们俗称的朝殿。恒宗殿位于天峰岭半山腰的悬崖峭壁间,建于明代,在1215平方米的面积上,高低错落地修建了钟鼓楼、青龙殿、白虎殿、藏经楼等建筑。主殿恒宗殿为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走进殿内,这尊头戴王冠、神情庄重、一派帝王气魄的塑像就是北岳大帝,两旁文武大臣站立,从表情看,大臣们显得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北岳大帝神龛上面的“化垂悠久”是康熙的御笔。

恒宗殿是北岳恒山的主庙。在五岳中,只有恒山庙建在山上,其他都在山下选择风水好的地方修建岳庙。在封建帝王眼中,五岳是江山社稷的象征,因此,历代帝王对祭岳都十分重视。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皇帝亲临恒山进行祭祀,并将恒山封为神。以后,历代帝王都效仿汉武帝,不断登恒山封禅或撰写祭文、题写牌匾,更使恒山名扬天下。(建议讲解:五岳主庙)

北岳恒山不仅历代帝王祭祀封禅,当地老百姓也烧香朝拜。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是恒山传统庙会,庙会期间,恒宗殿前会举行隆重的法事活动,鼓乐声不断,香火烟连绵。附近的人们都来赶会,这里白天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夜晚灯火通明,香火不断,庙会热闹非凡。

恒宗殿西侧,有一块奇石,用石头敲击,声音清越,就像雄鸡鸣叫,人们把这块石头叫金鸡石。大家再向东面看,远处山崖上,有一片片白色石头,半隐在青草中,微风吹来,就像羊群吃草,再有白云飘过,更形象别致,人们给它起了个很仙的名字“玉羊游云”,与金鸡石一起合称“金鸡玉羊”,是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在一首诗中也提到了这一景:东岳大夫之松,西岳仙人之掌,南衡龙书蛇篆,北恒金鸡玉羊。

传说中,恒山自古就是神仙汇聚的地方,您看,这里不是有座“会仙府”吗?会仙府依山势而建,占地380多平方米。主殿平面近似正方形,硬山顶,殿中供奉福、禄、寿三星,三星两边是上中下八洞神仙,共27位。

会仙府之所以著名,还因为传说中有许多道教中的名人在这里修炼过。《广仙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期,道教中著名的“三茅”茅盈、茅衷、茅固就曾经在这里修炼;汉明帝时佛道斗法中道教首席代表裴文度也曾在这里居住;北魏天师寇谦之的高足也在此修炼;张果老的弟子管革在这里修道成仙,怪不得人们把这里也叫“聚贤阁”。

可能是由于会仙府有众多的仙迹吧,在周围的悬崖峭壁上留下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大量摩崖题刻,字体巨大,书法精湛,书体多样,内容体现了恒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道教文化。

会仙府旁还有玉皇阁和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攒尖顶,设有门窗,亭内石碑上刻有康熙亲笔书写的4个大字“化垂悠久”。

看过会仙府,我们沿西北方向攀爬,爬上这条窄窄的岩缝,在一块平坦的大石头上,刻着一局残棋,传说张果老曾在这里修炼,并在琴棋台和仙人弹琴、下棋,所以叫作琴棋台。和其他名胜处一样,琴棋台也留下了许多历代文人的诗词题刻,一侧的崖壁上还刻有“悟道仙踪”、“斗北一柱”、“仙山显岳”、“石壁凌云”等题刻。

琴棋台旁边是通元谷,顺着通元谷登上台阶,便到了恒山主峰“天峰岭”。天峰岭海拔2017米,在五岳中仅次于西岳华山。登临峰顶,放眼远望,还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登北岳极顶之后,我们看到的是恒山“九天宫”,又叫“娘娘庙”,它的建筑规模仅次于恒宗殿。九天宫内塑有九天玄女娘娘、乳母娘娘、耳光娘娘、眼光娘娘等娘娘神像。九天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有无穷的法力,恒山九天宫是九天玄女“祖庙”。

纯阳宫是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观。这个小小的纯阳宫其实就是一座殿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设有环廊。殿堂依山而建,半插飞梁为基,临空修筑,面积37.2平方米。殿内塑吕洞宾、柳仙人彩塑。吕洞宾是八仙之一,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原型,他是唐代进士,山西晋南人,被道教全真派奉为北五祖之一,主张儒释道合一,他的理论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和释道儒三教通融有很大影响。(建议讲解:八仙)

各位朋友,恒山的自然风光雄浑壮美、人文景观博大精深,这座道教名山的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就连纯粹的自然山水也深深地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烙印。恒山的春天,桃花绚烂;夏天,云蒸霞蔚;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游览恒山,道教的清灵会使您灵魂净化,山势的壮美能让人胸襟坦荡。

朋友们,愿恒山的文化,恒山的美景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欢迎再来恒山。

延伸讲解内容1. 中华山岳崇拜2. 中国其他著名山脉

参考资料推荐1. 张剑扬.北岳恒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2.( 美)盖洛著,彭萍,马士奎,沈弘译.中国五岳.济南:山东画

报出版社,2006

悬险奇绝

——悬空寺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修建年代、规模布局、价值评价等2. 要点:建筑特点(选址、建筑技巧)

宗教特点(三教合一,文化融合与宗教认同)

艺术珍品(脱砂塑像的制作与价值等)

铁钉悬空寺导游示意图

背景介绍“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就是指佛、道、儒三教,它们在中国社会发展、哲学宗教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佛、道、儒三教互相交织、对立、攻击,数次交锋,欲置对方于死地而独自尊大。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太武帝、梁武帝、唐武宗、周世宗灭佛;明代后期兴佛抑道。三教间有争斗,也有融合。在北魏时期,著名道士寇谦之和道教中其他有识之士对道教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三教合流的思想,修建了我国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悬空寺。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体现道家理念,“空”体现佛教思想。

佛、道、儒三教融合,共同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整体,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功能。儒家学派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道教思想有利于张扬个性追求;而佛教思想则能给每个人关于生死的精神寄托。三者功能不同,缺一不可。

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一座古庙。我想,您一定参观过许多寺庙,不知您发现了没有,寺庙的建筑各种各样,形式各异,有的气势恢宏,布局严谨;有的依山就势,巧妙延伸;有的精巧别致,小巧玲珑。可是我们一会儿将要看到的寺院,无论在构思选址还是建筑技艺、空间布局以及宗教交融方面都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如此玲珑奇巧、精美绝伦的建筑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恒山第一奇观,恒山古十八景之首——悬空寺。(建议讲解:恒山古十八景其他内容)

您也许听到过许多关于悬空寺的评价,它的奇特,它的险峻,它的悬空,评价多多,是真是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跟我来,让我们亲眼目睹,亲身体验。

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是金龙峡,大家向东西两边看,刀劈斧砍般的双峰对峙,东边是恒山主峰——天峰岭,西边是翠屏峰。请顺着我的手指方向看,在翠屏峰半腰间,悬挂着一座精巧玲珑的建筑,那就是悬空寺。

很久很久以前,每到大雨倾盆,雨水聚集,峡谷中浊浪滚滚,蜿蜒曲折好几里,像一条怒吼的巨龙。洪水经常冲出山口,淹没农田、庄稼,人民生活没有保障,苦不堪言。传说有位仙长,他告诉当地人,只要在金龙口两边山腰间修建两座寺庙,便可锁住狂龙。这个传说当然无从考证,但在西边翠屏峰半腰间确实修建了这座巧夺天工的悬空寺。原来悬空寺高悬在半山腰绝壁上,高出金龙峡谷底约90米,但千百年来泥沙堆积,峡谷逐渐抬高,现在悬空寺距谷底只有不到50米了。

悬空寺最早修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寺庙是明清两代重修的。悬空寺是一处独特的将佛、道、儒三教结合在一起的寺庙,原来的名字叫“玄空阁”,取道教的“玄”和佛教的“空”而得名,后来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峭壁上,民间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说法,习惯上就称之为“悬空寺”,而原来的名字“玄空阁”逐渐就被人们淡忘了。

说话间,我们来到悬空寺下,您看那块巨石上书写有两个字“壮观”,那是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情不自禁写下了“壮观”二字。不过,举世闻名的大诗人却在悬空寺写下一个错别字,你看“壮观”的“壮”字是不是多了一个点呢?我无从知道李白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但大家都猜测,那是李白感叹于悬空寺比壮观还要多一点,故意为之。

崇祯六年(1633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览悬空寺,并在《徐霞客游记》中有生动的描述:“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历代文人墨客游览后,无一例外,都对精巧绝伦的悬空寺赞叹有加。1957年悬空寺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寺庙小巧玲珑,也许您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么小巧玲珑的寺院,它能有几座殿宇呢?您可别小看这小小的悬空寺,在悬崖峭壁上的有限空间里,建有楼阁殿宇40余间,由“一院两楼”三部分组成。院落布局紧凑,脚踏实地,南北两座楼阁悬空而建,由下而上三层叠起,六座大殿相互交错,高低错落,中间飞架栈道相连,曲折迂回,构思十分奇妙,整座建筑虚实结合,实中生巧,危里见俏,是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精品。

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悬空寺的悬、险、奇、绝。

进入山门,就是寺院唯一脚踏实地的一个院落,三层殿堂,由下而上分别是禅堂、大雄宝殿和配殿。悬空寺内有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80余尊,精细写实,栩栩如生。这些塑像中,价值最高的要数大雄宝殿内的三尊脱砂塑像。大雄宝殿供奉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佛像结跏趺坐,(结跏趺坐是佛教的坐法之一,即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这种坐法最安稳而不易疲倦),褒衣博带,面相丰满,神态安详。这三尊佛像塑造于明代,采用脱砂工艺塑成。塑像的时候,先用沙泥塑造内胎,外面再用苎麻一层层的裹上,裹到一定的厚度,然后打磨、油漆、贴金,最后再将泥胎从塑像中掏出来,整个塑像便成为一个空壳,坚固、轻巧。这三尊塑像高50厘米,重量只有3千克,是悬空寺最轻、最珍贵的塑像。大雄宝殿内还供奉有道教尊神太乙真人和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

寺庙由南向北依悬崖峭壁的起伏,顺其自然,凌空而建,逐步升高。我们沿回廊往前走就是南楼。南楼一层为纯阳宫,供奉道教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二层为三官殿,是悬空寺最大的殿堂,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层为佛教雷音宝殿。

大家看,我们走过的木质楼梯上有许多亮亮的铁钉,为什么在木构建筑的台阶上有起不到固定作用的铁钉呢?作用有三:一是避免人们直接踩踏木楼梯造成破坏;二是起装饰作用;三有步步登莲的吉祥寓意。(建议讲解: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

请大家跟我来,踏上通往北楼的栈道,相信大家已经感觉到悬空寺的惊险了,探头向外望,下面是深深的金龙峡,身在半空,就像置身云端。许多人在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慢步前行时,也为悬空寺的悬捏着一把汗。这样悬在空中的建筑,安全吗?您别担心,寺庙能经历数朝而保存到现在,在建筑技法上一定有它独到之处。从下边看,可以看到碗口粗细的立柱和承载横梁,这些横梁俗称“铁扁担”,在使用前,要用桐油浸泡,以增加木料的坚韧度,同时起到防蛀和防腐作用。

聪明的古代工匠在岩壁上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里面放上锥形木楔,尖兴向外,将用桐油浸泡过的横梁一头做成剪刀形开口,再猛力砸进去,横梁和木楔咬合,类似现代膨胀螺丝的原理,外面的压力越大,里面咬合得就越紧。其实我们能够看到的露在外边的部分只是整个横梁的1/3,其余2/3插在岩石中,非常稳固。这样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通过梁架斗拱卯橇,把整个寺庙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框架,将大部分重量都转移到山体岩石上,而那十几根木柱只是备用而已,只有在寺内人员过多、重量太大时才支撑一小部分重量,有的木柱平时甚至都不直接支撑在岩石上,而是悬空而立,随风摇摆。难怪徐霞客叹为“天下巨观”。

在连接南北两楼栈道上方的石壁上,写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栈道将两楼巧妙贯通,巧夺天工。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两尊北魏时期雕刻的佛像,也为确定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提供了证据。

走过悬空栈道,我们来到北楼。北楼一层是五佛殿,供奉佛教密宗的五方佛;中间是观音殿;三层是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这也是悬空寺最有宗教特色的一座殿。您看殿堂中间供奉的塑像,他们三位是谁呢?中间这位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教推崇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右边这位是道教鼻祖老子,道教崇尚清静无为,成仙得道;左边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以德治民。他们三人主张见解不同,却能同处一室,和平共处上千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华古老文明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任何外来宗教在中国流传,都一定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相互吸收,相互影响。佛教的传播也不例外,它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吸取了道教文化、民间文化、儒家学派的一些思想,慢慢演变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佛教。(建议讲解:佛教、道教、儒家学派简介)

悬空寺宗教融合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三教殿,在我们已经参观过的大雄宝殿不也供奉着道教尊神太乙真人和被儒家学派尊为武圣人的关羽吗?乾隆皇帝81岁时第六次巡游五台山,写下一首七律“灵鹫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梵宗儒理本无二,七字因缘讵辩才”,意思是说无论佛教教义还是儒家思想,从根本上看都是一致的。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宗教融合的现象。这也许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能共享香火上千年,寺院得以保存的原因之一吧!

悬空寺能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和地震洪水,保存到现在,除精妙的建筑技艺保证了寺院的坚固长久外,悬空寺所在的独特的位置也有利于建筑物不受风雨阳光的损害。悬空寺建在翠屏峰崖壁凹回去的地方,岩龛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塞外凛冽的风势,山顶突出的崖顶为悬空寺遮挡了雨水的冲刷,东边恒山主峰天峰岭遮挡了阳光,减少了暴晒,难怪它能够历经千年风雨甚至地震,仍然能稳稳地紧贴在绝壁上。

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参观完悬空寺后称赞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

好了,悬空寺我们就参观到这里。悬空寺的美,是无法言表的美,只能体会,只能感悟,体会那一份震撼,感悟那一份智慧。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延伸讲解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合流。

参考资料推荐

张剑扬.悬空寺.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

口试讲解建议

1.概况:位置、修建年代、规模布局、价值评价

2.要点:建筑特点(崖龛选址、建筑技巧)

宗教特点(三教合一)

3.结束语

温馨提示1. 重点讲解:建筑特点2. 变换讲解内容时要有自然连接的语言。如:通过这条惊险的悬空

栈道,就可以到达北楼。

倾城的祈祷

——云冈石窟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开凿时间、规模布局、艺术评价等2. 要点:第五、六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背景介绍

公元452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继位后,诏令恢复佛法。从此,佛教在统治阶层的支持下重新兴盛起来。特别是孝文帝(471—499年)和宣武帝(500—515年)时期,北魏佛教进入鼎盛期。

北魏时期,北方佛教与南方佛教相比,无论是寺院数量还是僧尼数量,都要多很多。据史书记载,北魏迁都洛阳之前,仅仅是平城(大同),就有出家人2000余名,北魏各地共77200多人。到北魏末年,寺院达3万余所。佛教的兴盛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阶级的支持和鼓励;二是出家人可以免服徭役、兵役。

北魏时期佛教的建筑,除寺院佛塔外,还开凿了很多石窟寺。中国著名的几个大石窟群,大都位于西部或北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都与北魏关系密切。例如最早的敦煌石窟,虽然在北魏之前就开始开凿,但据考证,在现存的石窟中,有22个是北魏石窟。云冈石窟群,主要洞窟完全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又开凿了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导游示意图

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参观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年),略早于罗马帝国覆灭的年代——476年。在这里,大大小小的石窟鳞次栉比,布满长达1000米的山崖。现存大小洞窟1100多龛,主要石窟53个,造像51000余尊,最大的石佛高达17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气象宏伟,内容丰富,形态逼真,风格多样,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以石雕为主的石窟群(早于它的西域诸窟都以彩塑与壁画为主)。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建议讲解:中国三大石窟特色)

我国北魏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为我们留下了石窟建成初期的记载,称赞这里工程艰巨,佛像宏伟,世所罕见。林木茂盛,水平如镜,山堂水殿,掩映其间,满目都是新奇景色。(原文: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史书记载,北魏王朝将都城由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来平城(今大同)后,曾在这里大兴土木,建新城,起楼观,修园林,挖池塘,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流水潺潺、花香鸟语的如画风光。但是,经过15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土木建筑都已不复存在,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石雕的云冈石窟,以其宏大的气势,丰富多彩的内容,向世人展示着古老中华文明的辉煌。

云冈石窟造像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约460—465年)全由皇家经营,受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佛教影响较大,浑厚淳朴,带有较多的印度犍陀罗与笈多风格。中期(约465—494年)受南方艺术的影响较深,中国化的新风格开始形成,部分中上层民间人士开始参与造像活动。后期(约495—524年)国家造像活动中心迁移到龙门石窟,云冈受财力所限,开窟规模明显变小,但艺术风格日趋典雅、清新,表现了成熟的中国化风貌。

经过1500多年的风化剥蚀和人为破坏,有些洞窟已目不忍睹。我们从保存基本完好的第五、六窟开始参观。(建议讲解:东区一至四窟简介)

五、六窟是一组双窟,它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饰瑰丽,技法纯熟,是云冈石窟中期的杰作。窟外这两座雄伟壮丽的四层楼阁是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的。

我们一进第五窟,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尊高大的释迦牟尼坐像,全像高达17米,是云冈第一大佛,就连侍立两旁的二位胁侍,也高达8米左右。这样巨大的佛像,身段比例竟如此匀称,神情如此逼真。您看,大佛威严庄重,眼帘微垂,仿佛正关注着人世沧桑,深邃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永恒的魅力。这尊大佛虽然经过厚实泥塑重装仍掩盖不住原有的风采。相形之下,西侧立佛泥彩剥落,更直接展现出北魏原雕丰腴慈祥的容颜和纯熟完美的技法。周围雕刻的佛像正襟危坐,低眉垂首,成功地渲染了庄严肃穆的佛国氛围。这种气氛中,南壁门拱两侧这两尊帔巾飘飘、高与常人的供奉菩萨浅浮雕,及上部转角处那两座驮在象背上破壁而出的高浮雕小塔尤其引人注目,给这座庄严的殿堂增添了一派生机。

这座石窟沿袭了早期石窟的窟型,平面呈马蹄形,顶部渐高渐收,呈穹隆状草庐顶,高大的主佛占据了洞窟的主要空间,大佛背后开有礼拜道,供虔诚的佛教徒巡行礼佛。大家看:在礼拜道东口内不是还雕了一位入道巡行的出家人么?

第六窟形制和第五窟不同,窟底平面改为方形,中央部位雕出高达15米的硕大塔柱直撑窟顶,一层微微凸出的塔檐把塔柱分成上下两部分。与第五窟相比,六窟造像内容更加丰富。塔柱上层用透雕手法把四角雕成四座楼阁式方塔,方塔驮在象背上,与中心佛像不相连,显得疏朗别致。下层塔体是一个粗壮敦实的整体,使整个塔柱显得多变而稳重。塔腰和东、南壁呈带状雕刻了一组佛传故事,生动地再现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佛的神奇传说。(建议讲解:佛传故事)

窟室四面雕满了布局整齐的佛像,左右对称,东西两壁主体部分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是浮雕,主佛头上有华盖;中间雕有佛龛;下层则刻成连环画式的浮雕组画,人物众多,整齐有序。其中不乏杰作。大家看这幅“维摩变”图,构图造型俱佳,文殊菩萨呈说法印,仿佛正滔滔不绝的大发高论;维摩居士却一手斜撑,安闲地倚坐胡床闭目聆听,胸有成竹等待应对的机会;释迦则端坐中央,兴致勃勃地静听辩论。整幅画面构图简洁,意趣横生,人物情态把握的恰如其分。

请跟我来。

七、八窟也是一组双窟,在中期洞窟中雕造最早。石窟源于中国屋内顶棚的平棊顶形制;壁面带有明显汉魏风格,分层分段布局;佛像身上褒衣博带式的服装,无不透露出中国风格,艺术家们很自然地把熟悉的生活内容带进了佛教题材作品中。可惜风蚀严重,中下层雕像已剥落殆尽,难以辨认。

第七窟后室北壁分两层,上层为三世佛,下层为释迦多宝对坐说法像。二佛对坐是中期石窟新出现并被大量使用的题材。有一种说法,二佛对坐的布局有一定的政治背景。5岁的孝文帝登基后,大权一直掌握在文成帝后手中,祖孙俩观点一致,大力推行改革,被人们称为“二圣”。这段时间正好和云冈石窟大量出现二佛对坐像时间吻合,其中隐含的喻义,不言自明。

第七窟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六尊供养天后(室南壁拱门上方),体态丰腴、神情自若,眉目间流露出一丝掩不住的笑意,身后漂浮的飘带更为整组雕像增加了飞动感,具有很强的写实性,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戏称为云冈六美人。

八窟与七窟相仿,但刻在门拱两侧的护法天神更有生气。您看,东侧的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骑白牛;西侧的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骑孔雀。他们手执法器守护着佛国的安宁,但面容却一点也不可怕,尤其是西侧护法天,波浪形长发披肩,额前短发自然卷曲,眉开眼笑,形象喜人,手中的小鸟也仿佛展翅欲飞,充盈整体的浪漫色彩和凝于细部的写实手法融为一体,表现了古代艺术家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

第八窟风蚀更加严重,只有窟顶藻井和上部雕像保存较好。

九到十三窟清代曾施以彩绘,以华美著称,人称“五华洞”。

九、十窟也是一组双窟,这组窟中大量运用了仿汉民族木构建筑形式。请看这两窟的外观,刻满千佛的四根石柱支撑窟檐,非常壮丽。虽然石柱外侧雕饰已风化,难以目睹当年壮丽的形象,但雄伟的气势犹存,内侧雕饰还比较完整,柱底还可以看出承柱大象挺腰低首、长鼻拄地的大体轮廓。

九窟前室疏朗,整体构思也很完美,虽然壁面分层分段,但连接自然,整体性强,毫无割裂零碎的感觉。通往后室的通道不是拱形,而改用雕饰精美的仿木构形制,东西两壁还刻了两座完整的仿木构佛龛,顶柱俱全,南北朝以前木构房屋的实物已不存在,这些资料就显得更为珍贵。

十窟与九窟大体相同,檐柱的内测保存很好,规整的群佛雕像、华美的柱础雕饰图案、优美的大象造型都刻画的生动形象。后室门楣上的须弥山图饰更是云冈同类题材中最为完整的一组。您看,须弥山层峦叠嶂,山间虎啸、猿啼、鸟唱、鹿鸣,充满生机,下层山峰间一个个童子手持华绳,下垂的华绳连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和山间两条缠绕的天龙相映成趣。山峦两侧分雕三头四臂和五头六臂的护法天神,更增加了整幅构图的神话气氛。

十一窟到十三窟是三窟一组的组合。十一和十三两窟在拱门上开窗,对称排列在十二窟两侧,十二窟上雕屋檐,下雕列柱。

十一窟是塔柱窟。佛像布局较为零乱,缺乏统一规划。从太和七年(483年)的造像铭记(东壁上部南侧)可知,当时已有部分民间人士参与了造像活动。十一窟的雕造延续了很长时间。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西壁中部的七佛立像。立像高约2.5米,身材匀称,眉目清秀,双耳垂肩,面含微笑,身着褒衣博带,衣褶自然披垂而下,神态自如,有迎风而立、飘然欲仙之感。

十二窟规划整齐,雕造精美,引人注目的是雕于前室北壁上方和四周顶壁交界处的天宫伎乐。你看他们有的吹笛、有的击鼓、有的弹琵琶、有的拨箜篌,各种乐器纷呈,姿态生动活泼,俨然一个天国歌舞团,我们仿佛还能听到他们用我们不熟悉的乐器演奏出来的,充满异国情调的奇妙乐曲。这些伎乐虽然意在弘扬佛法,我们却可从这里看到南北朝时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的盛况。伎乐的雕造也很见功夫,尤其这几尊,只有头、脚两点和顶、壁相连,全身悬吊空中,比平面浮雕难了许多,只要一斧下的稍重就会前功尽弃,毁于一旦。第十二窟共雕刻有乐器14种47件,为研究北魏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模型,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请看这里,前室南壁上层有一尊并不引人注目的佛陀坐像,赤裸的上身干瘪枯槁、胫骨毕露,连节节喉管都历历在目,似乎并无美感。仔细看去你会发现他腰杆挺得笔直,眼睑微垂,炯炯有神,微含笑意,浑身透露出一种顽强、刚毅、坚不可摧的力量,外表的欠缺更反衬了精神的美,产生了一般佛像达不到的美学效果。

十三窟是一个大像窟,主像交脚弥勒高达13米,有趣的是巨佛的腿臂之间,还精心雕造了一尊高不足1米的四臂力士,你看他两腿微开,牢牢地站在弥勒平坦的大腿上,两手上举,紧紧地托住弥勒向前伸出的手臂腕部,另外两手分叉胯际,仿佛正暗暗用力。这个设计显然是出于力学方面的考虑,为弥勒前伸的手臂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支点,这一大一小的鲜明对比,四臂力士的奇特造型,产生了一种难得的感官效应。

十四、十五窟开凿较晚,主要内容是千佛,风蚀塌毁严重。

十六到二十窟被称为昙曜五窟,是云冈早期开凿的五座洞窟,因主持修造工程的昙曜大师而得名。这五座大窟都采用平面马蹄形、穹隆顶的早期窟型,主像最低也有13米,壁面简朴,雕像较少,内容远不如我们刚看过的中期洞窟丰富。据说这五座大佛是为太祖以下五位皇帝雕造的,借佛教的影响来巩固皇权。这五尊大佛宏大的气势,确实可以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但却无法保佑皇权的永存。(建议讲解:昙曜和尚)

请看第十六窟,释迦立像,高13.5米,容貌端庄、手势自然,着褒衣博带,胸前结带下垂,衣纹粗犷有力,整座雕像透露出一股勃勃英气。可惜胸部以下严重剥落。这是昙曜五窟中唯一身穿褒衣博带式汉化佛装的大佛,在云冈首开汉式着装的先例。据说,这尊就是为支持昙曜造窟的文成帝雕凿的,巧妙地利用潇洒的汉服表现出了文成帝坚持汉化改革的思想。

十七窟雕刻有三尊主佛。菩萨装的交脚弥勒端坐中央,东西两壁分别雕一坐一立两尊佛像。

大家看这位弥勒肘下也雕了一座小塔做支点,它的艺术效果就远不如第十三窟的托臂力士生动风趣,从力学角度看,支点位置也太靠后,不及十三窟布局合理,比较之下,更可以看出中期雕凿技艺的进步。

大家一定奇怪,这个石窟为什么要陷入地下1米多深呢?有人说是设计失误、缺乏整体考虑导致的,但这种说法和其他洞窟精巧的布局反差太大,值得考证。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这尊佛像是为未即帝位就已死去的景穆帝雕造的,选未来佛放在中心位置大概与此有关。而下挖1米究竟是为此而做出的有意安排,还是出于无心的过失,这个谜只好请早已回到佛国乐土的昙曜大师亲自破解了。

十八窟雕刻内容较为丰富,主佛是云冈石窟中唯一身穿千佛袈裟的大佛。窟中传神的是雕于大佛两旁的十位佛弟子,尤其是大佛左侧五尊残缺的头像。你看靠近大佛、头部完整的那位,深目高鼻、消瘦干瘪;中间那位大耳垂肩,尖嘴猴腮;边上两位丰腴圆润,皮肤细腻。他们仿佛正闭目静听佛祖说法,脸上流露出压抑不住的喜悦。那鲜明的个性特征,自然的神情举止,无不刻画的惟妙惟肖。弟子群像下方残留的菩萨头像也很精美,那安详的神态、肌肉的质感、宝冠的精细,处处显示出艺术家深厚的功力,都是云冈早期的杰作。

请看第十九窟。十九窟主窟雕有释迦牟尼坐像,佛高16.8米,是云冈第二大佛,另外两尊佛像却雕在主窟外的东西耳洞中,形成了这组佛像独特的组合结构,就连耳洞的佛像也高达8米,非常壮观。主窟和耳洞中刻满千佛,更烘托出佛国庄严肃穆的气氛。

大家一定对二十窟这尊释迦牟尼坐像很熟悉了,作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这尊坐佛常常被印制在涉及云冈石窟的种种书刊资料中。大佛高14米,气势恢宏,造型优美,是云冈众佛中传神的佳品。二十窟的主佛也是三尊,坐佛前两侧原来有石壁,两侧各雕刻有一尊立佛,后来前壁和部分西壁坍塌了,只有东侧高达10米的立佛千余年来一直忠诚地守候在释迦身边。前壁一倒,好像掀开了遮在佛前的神秘面纱,能让我们从那慈祥的面容,微微低垂好像在俯察人世的深邃眼神中体味到一种亲近感,一种世俗的人情味,突破了神佛塑造中敬而远之的惯例,能让人亲而近之。在仔细端详之后,您能从大佛极为传神的面部表情中悟到什么呢?宽厚、善良、仁爱、还是博大的胸怀?古代艺术家们把人间的一切美好都惟妙惟肖地刻画在这尊大佛的脸上。千百年来,这尊大佛不辞辛劳,年复一年的渡化着络绎不绝的芸芸众生,用他的智慧影响着世人。

二十窟的前壁坍塌,光线充足了,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细节。大家请看,众多小佛、飞天、供养天,这些小像虽是背景人物,但却都雕造的一丝不苟,他们或端坐、或蹲跪、或飞翔、或挺立,形象逼真,姿态各异。尤其是飞天和供养天像,更为生动精彩。云冈作为世界级艺术宝库,并不仅仅由于大像主像雕得好,在众多背景人物中也不乏精品。请大家仔细观赏。

细心的朋友一定已经注意到窟顶那几个方形大孔,那是做什么用的呢?据古碑记载,辽代曾在云冈诸窟前修建了十座寺院,金代又重修了大阁九间。我们可以想象当年从这里一直走到远处五、六窟,寺宇相连,楼阁并峙,万头攒动,香烟缭绕的盛况。可惜后来都毁于兵火,只留下这些用于插梁架的方孔供后人凭吊了。

云冈晚期洞窟主要集中在第二十窟以西和前面诸窟外的崖面上。这些洞窟开凿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失去了皇家的强大后盾,云冈造窟规模明显缩小,但造窟热情并未降低,洞窟数量大大增加,数量是早中期总量的近2倍,连小龛算上,更多出10倍以上。从残存的少量晚期题记中,也流露出为家人祈福以及祈求托生佛国净土的世俗心态。和早期帝王化、神秘化的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

云冈石窟是继承了我国固有的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外来艺术精华的石雕艺术宝库。美国历史教科书《世界文明史》由衷地赞叹:“中国的雕刻艺术登峰造极,成功地把印度、波斯、希腊的艺术特色融会贯通,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赞叹石窟寺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杰作”。1973年,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先生参观完云冈石窟之后,无限感慨的讲过一句话:“云冈石窟无疑是人类艺术的顶峰之一”,是我国古代艺术家奉献给全人类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每一次来到云冈,每一次驻足大佛前,我都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朋友们,欣赏完云冈石窟之后,您是否也有所感悟呢?愿各位都能无忧无虑,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年轻心态和快乐生活。

延伸讲解内容1. 中国四大石窟2. 北魏佛教发展状况

参考资料推荐1. 张焯.中国石窟艺术:云冈.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2. 崔晓霞,王少如.云冈石窟.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口试讲解建议

1.概况:位置、开凿时间、规模布局、艺术评价

2.要点:5、6窟(5窟大佛,6窟中心塔柱、雕刻内容)

12窟(五华洞、天宫伎乐)

20窟(早期开凿,昙曜五窟,大佛雕刻)

3.结束语

温馨提示1. 重点讲解:第6窟中心塔柱和雕刻内容、第20窟大佛雕刻。2. 重点讲解一组石窟中的一部分时,要有比较自然的提示。如:9

到13窟清代曾施以彩绘,以华美著称,人称“五华洞”,其中第

12窟尤为精彩。

辽金遗风

——华严寺华严寺导游示意图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修建时间、历史变迁、规模布局、价值评价等2. 要点:上寺大雄宝殿(建筑、壁画、彩塑)

下寺薄伽教藏殿(用途、彩塑、合掌露齿菩萨、壁藏)

背景介绍

大同是北魏的都城,当时叫平城,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前后共96年,一直是中国北方封建统治的中心。五代时期,大同改称“云州”,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认契丹耶律德光为父,称儿皇帝,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大同纳入了辽、金版图,受北方少数民族统治长达430年。

北魏太武帝时期(439年),将从凉州(今甘肃黄河以西)俘掠的僧尼3000多人、信众3万余户迁徙到平城,使大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佛教的中心。在此期间,北魏王朝一边在城外开凿云冈、方山、鹿野苑等石窟,一边在城内修建寺院,广收僧尼,在北魏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僧尼一度达到了20多万人。到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仅大同城内就有佛教庙宇100多座,僧尼2000余人。

北方佛教的兴盛一直延续下来,到辽金时期进入极盛,华严寺就是这一时期修建的。

导游词

朋友们,欢迎大家随我一起游览被称为辽金巨构的大同华严寺,一起领略华严寺的恢宏古韵。

大同华严寺最早修建于辽代重熙七年(1038年),位于大同市内华严街和清远街交叉路口的西南方向,东距鼓楼约400米。华严寺得名于佛教经典《华严经》,取《华严经》中“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佛教教义而命名。华严寺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壮观,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

华严寺最初修建并不是纯粹的佛教寺院,既参禅礼佛、存放经藏,又是皇家太庙。辽中期后的100多年,是华严寺的鼎盛时期。

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华严寺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在《辽史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清宁八年(1062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到了辽代末年,由于战火的破坏,华严寺的一部分建筑被毁。金代天眷三年(1140年)又进行了重修。历史上的平城(今大同),在辽、金两代都被定为别都,华严寺也就格外受皇家重视,一直是当地著名的佛教寺院。到了明代初年,华严寺被充为官家产业,明宣宗(宣德)、明代宗(景泰)年间重修,明宪宗(成化)、明神宗(万历)年间(1465—1613年)分为上寺和下寺,各自开山门,自成一体。到清代初年,寺院又被损毁,虽然康熙时也进行了修补,但华严寺往日的风光不再。1963年,隔墙相望,但各自东西,分开了几个世纪的上下华严寺,终于又合成了一座大的寺院。2008年,大同市启动了名城复兴工程,投巨资,依据金代华严寺的规制,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扩建,恢复了大华严寺辽金时期的鼎盛格局。

大同华严寺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代寺院建筑群。寺内的建筑布局有主副两条轴线,上华严寺为主轴线,以金代修建的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和两厢廊殿,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下华严寺为副轴线,以辽代修建的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橱和天宫楼阁等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华严寺的两座主殿是辽、金代建筑,其他的都是清代重建,寺内主要殿堂都面向东方,这是因为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国家,契丹族崇尚太阳,以东为尊,所以辽代始建的华严寺坐西朝东。华严寺总面积达1.67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请跟我来。

我们看到的这座简洁古朴的大殿就是华严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最早修建于辽代,后在战火中毁坏,金代天眷三年(1140年)在原址上重建,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辽代风格。殿前的月台宽33米,长19米,十分宽敞。大殿背西面东,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坐落在4米高的台基上,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教殿宇之一。

大殿采用单檐庑殿顶,也叫四阿顶,俗称四面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中级别很高。大殿檐高9.5米,出檐3.6米,出檐深远平缓。

大家看殿顶,正脊两端的神兽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8块琉璃构件组成。其中北边的鸱吻是金代原物,距今已经有800余年,它依然光润,南边的鸱吻是清代补制的。您仔细看,南北鸱吻虽然大体一样,但还是可以从色彩、形态、线条看出一些不同的风格。

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特有的构件,是较大体量建筑的立柱和屋顶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斗拱的作用主要是承托屋顶的出檐,将屋顶的重量直接或间接的转移到立柱上。华严寺的斗拱硕大,形制古朴。您看,处处可见的斜拱,体现了金代的典型营造技法。

大家看殿外的墙壁上镶嵌的这4块石碑,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写的,内容为《易经》,十分珍贵。

请进殿内。大雄宝殿还运用了宋辽时期十分流行的“减柱法”,又叫“减柱造”。就是减少大殿内的部分支柱来增加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大雄宝殿内一共减少了12根立柱,使得殿内显得宽敞,这样更方便佛像的供奉和佛事活动的进行。(建议讲解:古代建筑的屋顶、台基、彩绘、开间)

正中佛坛上供奉的是五方佛,又称五智佛,分别是中央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两侧为二十诸天,都是明代的杰出作品。

我们再看四壁,殿内四周墙壁上,绘有大幅清代壁画,画面高近6.5米,总面积近900平方米,规模之大,在全国的寺院壁画中很罕见。壁画内容丰富,有经变画、佛传故事图、尊像图等,如佛陀讲述《华严经》的“七处九会”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罗汉图和千手千眼观音等。壁画技艺精湛,刻画惟妙惟肖,规模宏大。

大殿内的梁架原来是露明造,明代宣德到景泰年间(1426—1454年)增补了平棊,清代进行了彩绘,天花板共有彩画970余块,内容为圆环、龙凤、花卉、梵文等图案,色彩丰富,构图精妙。

在殿内一角,还有一座大约2.5米高的木结构建筑模型,是仿制明代大同城西北角楼阁制作的,给研究明代大同城楼的结构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建议讲解:七处九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请大家跟我来。

华严下寺的主殿是薄伽教藏殿,根据大殿梁上的题记,专家们确定薄伽教藏殿建于辽代重熙七年(1038年),有近千年的历史。

薄伽教藏殿的台基、月台都比较高大宽阔。殿顶为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平缓。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采用辽、金代流行的减柱法、柱升起法,使得檐柱由中间向两边逐渐升起,殿内开阔宽敞。薄伽教藏殿是我国现存辽代殿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减柱法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的较早实例。建筑外观简洁轻巧、疏朗稳固,整体建筑有唐代遗风。

进入大殿,您可以感觉到环境气氛与上寺的大雄宝殿有很大区别。大雄宝殿内的布置色彩比较鲜艳,金碧辉煌;而薄伽教藏殿则显得庄重沉稳,古色古香。

正中的佛坛宽阔,完整的排列着三十一尊辽代彩塑,是我国辽代彩塑艺术杰出的代表作。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王朝崇尚先进的中原文化,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将契丹民族和北方地区的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在佛教造像中也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主像为佛教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燃灯、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三世佛两侧的弟子、菩萨和供养人分为3组,他们坐立相间,排列有序。三世佛端坐在莲花座上,法相庄严,慈祥庄重,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四大菩萨结跏趺坐,神态端庄雅致,面容慈祥,表情生动。在众多的彩塑中,最为经典和震撼人心的是这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您看她合掌微笑,上身微裸,身材婀娜曼妙,体态袅袅婷婷,整体线条流畅,面容端庄中透着秀美,口齿微张,欲笑又止的样子,将一个普度众生的菩萨与人间邻家少女的神态相结合,突破了神佛塑造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善良的内心世界,拉近了人与神的心理距离,所以郭沫若先生称赞这尊塑像为“东方维纳斯”。(建议讲解:佛教横三世佛、竖三世佛)

殿内除彩塑外,还有被称为国宝的楼阁式壁藏,大家看,环列的两层楼阁式壁藏共有38间,壁藏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佛龛,下层是存放经书的地方。大殿后壁中间修建了5间“天宫楼阁”,两侧用拱桥相连,临空飞架,精巧玲珑,巧夺天工,楼阁与壁藏浑然一体,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称赞为“海内孤品”。薄伽教藏殿无与伦比的建筑、惟妙惟肖的塑像及精巧绝伦的壁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驰名中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是我国独一无二的辽代艺术精品,被称为“辽代艺术博物馆”。

请跟我来,大家看,这座高大的木塔叫“华严宝塔”,也叫“昙曜塔”,是仿照应县木塔的建筑技艺建造的,采用双层套筒的结构,内有四根通天木柱支撑,内外双层木柱构成网状,稳固坚实。华严宝塔高43米,建有地宫,是用100吨纯铜打造的,面积500平方米,地宫中间的水晶舍利宝塔里供奉着佛祖舍利,浮雕上记录了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地宫内还供奉有一千余尊佛像,佛像大到3米、小到33厘米,细致精美,整个地宫金碧辉煌。昙曜塔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技艺的完美结合,但是宝塔建在薄伽教藏殿后,却显得突兀,不太协调,使薄伽教藏殿这座千年历史的国宝建筑显得低矮和压抑。

2008年,大同市委、市政府把修复华严寺列为名城保护工程的“龙头”之一,投入两亿元巨资,恢复重建了普光明殿、药师殿、弥陀殿等多处殿堂。修复后的华严寺气势恢宏,工艺精美,再现了辽代华严寺的风采,令人流连忘返。

云中古刹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珍贵文物,都是同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孤品,在中国木构建筑史、宗教发展史和彩塑艺术史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各位朋友,华严寺我们就参观到这里,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华严寺有更深的了解,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宗教的魅力,留下美好的回忆。

延伸讲解内容1. 古代北方佛教的发展2. 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3. 辽代显密结合的佛教造像模式

参考资料推荐1. 齐平,柴泽俊,张武安,任毅敏.华严寺.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82. 山西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华严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塞上菩提

——善化寺善化寺导游示意图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修建年代、规模布局、价值评价等2. 要点:三圣殿(建筑艺术、彩塑、碑碣)

文殊阁(遗址)、普贤阁(简介)

大雄宝殿(建筑艺术、金代彩塑)

背景介绍

辽代和金代都是以推崇佛教著称的朝代,两朝的帝王都支持佛教的传播,因此,辽金时期的佛教得到空前发展,佛经的编刻、寺院的修建、僧团的发展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气势。这一时期高僧辈出、佛教艺术辉煌,辽金佛教为中国佛教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辽、金代的统治者来说,研究佛教,信奉和弘扬佛教是他们吸收中原文化、反过来统治汉人的工具。辽金时期佛教的兴盛,佛教寺院的建造,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辽金佛教的重要实物资料。

导游词

大同是古代北方佛教文化的中心,保存下来许多著名的千年古刹。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著名的善化寺。善化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同市内西南角,俗称南寺,最早创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取名开元寺,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院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金代重建,明代进行扩建维修并改名善化寺。

善化寺虽然历经多次重建维修,但依然唐风犹存,全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辽金时期的寺庙建筑群,气势宏伟,风格粗犷。寺院布局采用宫殿制式,坐北朝南,中轴对称,殿宇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三座大殿,大雄宝殿前左为文殊阁,右为普贤阁,可惜文殊阁早已毁坏,现在看到的建筑是在原址上重建的文殊阁。善化寺除建筑堪称国宝外,还有彩塑、壁画、碑记等珍贵文物。

我们现在站在善化寺山门前的小广场上,大家看山门对面的五龙壁,原来是兴国寺山门前的照壁,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980年搬迁到这里。五龙壁高约7米,厚约1.5米,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底座为须弥座,雕有牛、马、兔、鹿、狮、麒麟、狻猊等十余种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中间是宽大的壁面,雕有五条四爪神龙。正中一条为金龙,是五龙壁的核心,往两边各有两对飞腾的神龙,雕刻的十分精巧。顶部为仿木结构,琉璃斗拱支撑,琉璃瓦覆盖,壁顶两端还雕刻有鸱吻脊兽。

因为以前寺院大多建在山中幽静的位置,所以寺院的大门被叫作“山门”。尽管后来寺院也建在市井,但庙门依然叫作“山门”。山门一般开三个门洞,所以也叫“三门”。(建议讲解:关于三门、山门的含义)

山门和天王殿可以单独修建,也可以合二为一,善化寺的山门就是天王殿,但天王殿只开一门,殿两侧各有一个小门,合为三门。天王殿在善化寺最前面,为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天王殿内外共18根木柱支撑,整个大殿形制美观,是现存金代山门中的代表作。大殿门楣上悬挂“善化古寺”,殿后悬挂“威德护世”匾额,体现了佛法护佑的思想。

请大家跟我进入天王殿。

天王殿两侧供奉四大天王以守护寺院。西南方向这一尊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用琵琶为法器护持国土,教化众民。西北方向这一尊是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增长的意思是教化民众增长善根。东北方向这一尊是西方广目天王,手中缠绕神龙,广目的意思是睁天眼观天下护持佛法。东南方向这一尊是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托宝塔,左手持银鼠,意思是福德威名播闻四方。民间老百姓也把他们叫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希望他们护持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善化寺中轴线三座大殿步步升高,中间的三圣殿坐落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气势威严。三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于金天会六年(1128年),建筑技法和结构兼具宋辽金特点,独具风格,是金代初年木结构建筑的代表。您看屋顶,单檐庑殿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显得庄重沉稳。屋檐下斗拱硕大华丽,尤其是正面两侧开间(次间)的斜拱,斜出60度,斗拱交叉,向上延展承托,就像盛开的花朵。这种斜拱是辽、金代木结构建筑的特有形制,它不但承托深远的出檐,将庞大的屋顶重量分散转移到大殿的梁架木柱上,而且还具有极强的装饰作用。尽管辽、金代建筑中斜拱盛行,但如此硕大华丽的还是难得一见。梁思成曾经评价说:“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我们再看殿内,大殿采用了移柱、减柱营造法,只用4根主柱和4根辅柱支撑梁架、屋顶,使大殿显得宽阔,便于各种佛事活动的开展,是减柱法现存的典型实例。再抬头看,屋顶没有修建和装饰顶棚,采用“彻上露明造”的做法,简洁大气,又利于通风,更显示出三圣殿的古朴风貌。

三圣殿内现在保存有六尊彩塑,中间佛坛上供奉华严三圣。这三尊彩塑是金代塑造,清康熙年间重装,但保留了金代彩塑风格。华严三圣前两侧,各有一位胁侍菩萨侍立,佛坛后面还有护法天神韦驮手持降魔杵的塑像。

华严三圣分别是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是佛祖的法身像,意思是佛法光明遍一切处,能够消除黑暗,生长万物,成就众生。毗卢遮那佛左侧是文殊菩萨,全名为文殊师利菩萨,又称曼殊师利、妙吉祥。文殊菩萨手持宝剑,代表智慧,也有手持如意的塑像,表示智慧如意;坐骑为狮子,表示威猛。毗卢遮那佛右侧是普贤菩萨,“道”遍及宇宙叫普,“德”接近极致叫贤。普贤菩萨主理、行、定(三昧),与文殊菩萨主智、证、般若相对应。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居中、文殊菩萨为左、普贤菩萨居右的供奉方式,代表理智相即、行证相应、三昧般若皆备。

佛坛后还供奉有韦驮天尊神像,韦陀又称韦驮菩萨、韦将军、韦天将军,是南方增长天王八大神将之首。韦陀身着甲胄,手持降魔杵,姿态威武。

三圣殿还保存下来四通碑碣,是研究善化寺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在四通碑碣中,尤其以朱弁撰写之《金碑》价值最高。这通碑凿刻时间最早、碑额雕刻精巧、碑文词句华丽、碑刻书法精湛。更重要的是,金统治者将朱弁拘禁在善化寺长达14年,他目睹了寺院重修的经过,所以碑文记载的内容真实可信,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大雄宝殿和三圣殿之间的东西两侧,有两座楼阁相对而立,我们称之为东楼、西楼。大殿东侧为文殊阁,可惜毁于民国初年的一场大火,现在看到的文殊阁是近年重修的。大殿西侧是修建于金贞元二年(1154年)的普贤阁。

普贤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方形楼阁,楼阁建筑采用平座夹暗层的技法,就是在两层之间藏有一个暗层。普贤阁细部结构有许多地方与应县木塔相似,整体建筑颇有唐代楼阁的韵味,形制古朴、比例适度、结构精巧。大家看,楼上建有回廊,用斗拱挑出平坐,通过楼内木梯,可以登临远眺。

1953年维修的时候,在阁内发现了写有“贞元二年一行造”的题记,可以确定是金代修建的原物,普贤阁是研究中国辽金建筑的珍贵实物。

请跟我来。我们面前的高大建筑就是善化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它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大雄宝殿修建于辽代,金代重修,在众多殿宇中它是唯一没有毁于战火的辽代建筑。大雄宝殿建在3.3米高的台基上,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大殿梁架构造雄伟,斗拱形制多样,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辽代木结构建筑。殿前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上的牌坊和钟鼓亭建于明万历年间。

请大家走入大殿。大雄宝殿也采用了辽金时期经典的减柱营造法,使得大殿特别宽敞,便于布置佛坛和进行佛事活动。再抬头看屋顶,与大部分辽金建筑的屋顶有所不同,大部分空间是彻上露明造的手法,不加装饰,直接能看到梁架斗拱,显得粗犷朴实,但在中间佛坛上方有两间平棊藻井,中心为蓝底金龙双盘图案。藻井无论图案、色彩都十分精美,形制、造型和大殿本身梁架结构、斗拱形制浑然一体。

正中佛坛上供奉金代塑造的泥塑五方佛,他们法相庄严,端坐在高大的莲台上,从西向东依次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西方阿弥陀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东方阿閦佛。这几尊佛像雕刻技法高超,表情淡定脱俗,衣饰自然流畅,尽管历代都进行彩绘修饰,但依然保留了辽金塑像的艺术风格。(建议讲解:五方佛简介)

主佛周围还塑造有佛弟子、胁侍菩萨等塑像,他们同样塑造精彩,表情柔美恭顺。在大殿西、南两面的墙壁上,还保存有清朝康熙年绘制的佛教故事壁画。

在大雄宝殿内,艺术价值最高,最能打动人心的还要数大殿东、西两侧的二十四诸天彩塑,这些立像高2.5米左右,惟妙惟肖地刻画了24位神态各异、表情生动、性格鲜明、身份不同的天神形象,写实地刻画出生活中的男女老少、俊美丑陋、文臣武将、帝王臣子,他们或袒胸赤臂,或纱衣华服,或铠甲戎装,或锦衣裘皮,极具生活气息,有很强的感染力,堪称国之瑰宝。

在二十四诸天塑像中,塑造最出色的是西侧的“月宫天子”和东侧的“日宫天子”。大家看她们身材苗条修长,衣着纹饰流畅,眉目清秀善良,肌肤丰满圆润,表情含蓄慈祥。古代艺术家把她们刻画成女性,更显得体态婀娜,那玉臂轻舒的样子,动感十足。这两位天子的塑像,就像现实生活中两位慧外秀中的少妇亭亭玉立,达到了彩塑艺术的巅峰。

朋友们,善化寺是迄今为止保存比较完整的辽金代佛教寺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也是辽金佛教文化的宝库。希望大家参观后能更好地领略辽金时期的历史文化。

今天就给您介绍到这里,再见。

延伸讲解内容1. 辽、金代佛教的发展传播2. 辽金佛教建筑的特点

参考资料推荐1. 山西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善化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2. 张明远.善化寺大雄宝殿彩塑艺术研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王府遗存

——九龙壁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修建年代、用途2. 要点:九龙壁的由来、九龙壁描述、龙的文化内涵、艺术评价

背景介绍

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皇帝,建国之初将都城定在应天,就是现在的南京。为了加强朱家王朝对全国的绝对统治,朱元璋先后将自己的25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在这25个儿子中,第十三子朱桂比较特别,被立为太子,但他不学无术,性情暴戾。朱元璋不放心他继承大统,于是废太子,封为代王,镇守大同。朱桂到任后,依然横行霸道,残暴无德,老百姓背后都叫他“楞怔代王”。到了洪武末年,代王朱桂对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废心有不甘,于是在大同城内大兴土木,按照宫殿规制修建了代王府。到现在大同城内的“皇帝街”、“正殿街”、“东华门”、“大有仓”等街道名称,都来源于代王府的宫殿遗址。九龙壁就是代王府门前的照壁。

清军入关后,大同遭到洗劫、屠城,城市瘫痪,宏伟壮观的代王府被烧毁,但是照壁却因为与王府其他建筑隔着一条街而幸免于难。此后的几百年里,虽然朝代变换,几经战乱,九龙壁却没有受到大的损坏,依然光彩如旧。

导游词

大同古城龙壁众多,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团龙壁、九龙壁等,被誉为龙壁之乡,这些龙壁体量宏大、技艺精湛、色彩艳丽,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很高。在众多的龙壁中,九龙壁最为突出。九龙壁为单面照壁,坐南朝北,九条五彩琉璃神龙排列在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的大照壁上,是中国最大的龙壁,它的体量接近北京北海九龙壁的三倍,修建年代也更早。

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位于大同市区东街路南,是明代代王府的照壁。代王朱桂是明朱元璋的第十三子,被立为太子,后因朱桂暴戾、浅薄,太子之位被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到大同为王,代王就是他的封号。代王府的建筑随着时光的流逝已化为历史的烟尘,但王府的照壁却保存了下来,规模宏大的照壁成为代王府辉煌的见证。(建议讲解:代王府描述)

大家看,九龙壁主体基本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颜色的琉璃构件拼砌,由三部分组成,基座是须弥座,中间是琉璃龙壁,最上边是装饰性的壁顶。须弥座庄重但不失活泼,在束腰部分还装饰有两层琉璃神兽,第一层是飞马、虎、狮、鹿、麒麟等,第二层是行龙。这些琉璃神兽姿态生动,栩栩如生。须弥座坚实有力,承托着巨大的九龙壁身,基座和壁身比例恰当,营造出了稳重雄健的气势。九龙壁的顶部是琉璃烧制的仿木斗拱,共有六十二组,用琉璃瓦盖顶,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四射。壁顶虽然不能和殿宇的屋顶相比,但仍然精巧动人。壁顶是单檐五脊造型,正脊两侧雕刻有花朵和游龙,脊顶有戗兽、脊兽等守望,壁顶两端的神兽雕刻细腻。

九龙壁下半部分用青绿色的波涛、上半部分用蓝色和黄色的祥云作为背景。九龙之间用祥云、波涛和高山分隔。壁面的图案都用浮雕的形式,特别是九条神龙全采用高浮雕,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有很强的立体感。

我们来看九条龙的布局和形态,正中间的这条龙呈坐姿,我们叫它坐龙,颜色是正黄色。在我国古代,正黄色是皇家专用的颜色,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坐龙正对着代王府的正门,是王府中轴线的最前端。您看它身体向上盘旋,龙尾向后,昂首端坐,注视着王府方向,目光犀利,守护着王府。坐龙的两侧是一对腾空的行龙,颜色淡黄,头东尾西。再向两边的一对颜色和造型与第一对接近,但龙头和龙尾都向着西方,这两组龙位于坐龙两侧基本对称,它们神情潇洒,怡然自得。再往两边看,第三对龙为紫色,它们的造型和神情与刚才看到的几条有很大的区别,您看它凶猛暴怒,力量十足,有翻江倒海的气势。九龙壁最外边的两条是黄绿色,姿态飘逸,气宇轩昂。

这九条龙或庄重或灵动,或祥和或威武,或安静或飞腾,把人们对龙的崇拜、对龙的敬畏、对龙的认识都恰到好处地刻画在这龙壁上面。

琉璃烧制的九龙尽管神态灵动,但它们毕竟是静止在照壁上面,怎样才能赋予它们更多的动感和灵气呢?您看壁前这片石柱围绕的倒影池,中间横架小桥,每当微风吹来,池水荡起涟漪,再看倒映在水中的九条龙,就像神龙腾云驾雾,活灵活现。

龙是神的化身,关于龙有无数的神话故事,九龙壁当然也不例外,关于我们面前的倒影池,在民间就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九龙壁建成后,有一天代王朱桂站在王府端礼门的门楼上,凭栏观赏,这时突然乌云翻滚,雷电交加,说话间两个霹雳在龙壁前炸响,炸出了紧紧相邻的两个大坑,同时在九龙壁后不远的巷内冒出两眼泉水,泉水中飞起两条巨龙,一黄一黑,巨龙吐水,将九龙壁前的大坑注满清泉,之后,云开雾散,晴空万里,远远看去,水坑中好像九龙戏水,妙不可言。于是朱桂下令将水坑进行修整,就形成了今天的倒影池,与九龙壁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九龙壁景点虽然很小,但它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很深厚,请大家慢慢品味。

延伸讲解内容1. 中华龙文化2. 琉璃

参考资料推荐

王大有.中国龙钟文化.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塞上明珠

——朔州朔州市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概述

朔州,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桑干河上游,总面积1.07万平方千米,全市辖2区4县,总人口171万人。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降水少,风沙大;夏季雨量多,气温高;秋季雨水少,温差大;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朔州农业特色鲜明,是山西主要的生态畜牧基地,年产鲜奶24.6万吨,乳制品6万吨,从奶牛饲养到乳制品加工生产,都有较大的规模。

朔州文化底蕴比较厚重。长期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碰撞交融,孕育出无数历史名人。朔州境内历史遗存丰富,有世界著名的应县释迦塔,有金代建筑崇福寺,有兵家重地杀虎口,以及汉墓群、金沙滩、乌龙洞等标志性景区景点,体现出历史遗存和人文资源交相辉映的文化内涵。风物特产平鲁面塑平鲁面塑也称“面人”,是平鲁的特色工艺品,用面粉捏成各种动物、果品或各种人物形象,蒸熟后再进行彩绘。面塑精致,形象生动。应县紫皮蒜产于应县小石口一带的大蒜,蒜皮呈紫红色,蒜瓣肥大,蒜香浓郁,外皮松但内瓣紧凑。当地谚语说:“应县紫皮蒜,马车轧不烂。”紫皮蒜做的蒜泥与众不同,存放二三天,颜色和味道都不会变化。朔州黄酒朔州黄酒起源于西汉时期,入口甜润,味道香醇浓郁,酒精含量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养生活血的功效,特别适合妇女、老人饮用。风味美食应州牛腰到应县城,就不能不尝尝独特的风味小吃——应州牛腰。应州牛腰是用糖稀和面,然后捏成小饼油炸,因为做成牛腰的形状,所以叫应州牛腰。1900年还曾进贡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品尝,得到了他们的好评。羊拐弯朔州地处塞外,畜牧业发达。在朔州有一道特色风味美食,叫作“羊拐弯”,就是羊腿关节的那一段。“羊拐弯”的做法多种多样,可以直接熬煮,也可以烧烤,不过最常见的是先炸后炖,吃起来有内蒙古烤全羊的味道。民俗文化朔州秧歌朔州秧歌是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广灵秧歌、繁峙秧歌一起被称为晋北大秧歌,其中朔州秧歌较为古朴,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儿子娶媳妇逗公公儿子娶媳妇逗公公是朔州独特的婚俗,一般是在结婚宴席结束后,喜欢热闹的人们将公公架在小圆凳上,大家七手八脚地给公公化妆打扮,极尽滑稽搞笑之能事。这时候的公公,只能喜眉笑脸地听凭摆布,还必须站在圆板凳上扭来晃去,但不能掉下来,一片欢乐喜庆的气氛。主要景区景点介绍

峻极神功

——应县木塔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价值2. 要点:建筑技艺、牌匾、佛牙舍利

背景介绍

塔起源于古代印度,最初是佛教徒的墓塔,后来演变出多种类型,佛舍利塔就是一种。佛舍利数量有限,而佛塔无数,不可能每座塔都藏着佛舍利。按照佛学著作《杂心论》的说法,藏有舍利的叫塔,没有舍利的叫支提,可是,一般人分不清楚,大家都统称这类建筑为“塔”。在我国,塔这种建筑发展到后来,也不专属佛教了,广州怀圣寺的光塔,创建者是初唐来中国传教的阿拉伯伊斯兰大阿訇阿布·宛葛素;湖南省零陵永州潇水东岸的回龙塔,是道教徒为“震慑水患”而修建的宝塔;杭州的雷峰塔是一座庆贺宝塔。印度佛塔原本不高,传入中土以后,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将外来佛教建筑艺术与本土传统阁楼建造艺术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楼阁式木塔,应县木塔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木塔是佛宫寺的主要建筑,本名“释迦塔”。从外观上看,塔身为八角、五层、六檐,但从内部看,从第二层起,每层都有平座夹层,所以实际是九层。

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鬼斧神工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1195年)进行了维修。是我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楼阁式木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县木塔是我国木构建筑的奇迹,它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合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最古、最高、最多、最巧、最固。

最古是说它的塔龄。它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已有近960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木塔。最高是说它的高度。它的高度有67.31米,相当于20层楼房,不仅是全国最高的木塔,而且是当今世界最高的纯木构建筑,所以,它也堪称是一个擎天柱。最多是指它的斗拱种类。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三者交叉重叠,合称斗拱。木塔共使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所以应县木塔被称为斗拱博物馆。最巧是说木塔的设计。木塔为纯木结构,这么高大的建筑没有用一根铁钉,全靠榫卯咬合,互相勾连而成。据统计,全塔共用木料10000方,重约7400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砍尽黄花梁,建起应州塔”。最固是说它的结构。我们知道高度和稳固是成反比的,越高越不稳定。应县木塔为什么能历经957年而屹立不倒,这与它的结构有关。应县木塔采用双层套筒式结构,增加了它的稳固性。此外,这样的结构还巧妙地发挥了木头的柔韧性,因此,经历了十几次地震和战火的考验,宝塔还能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不仅具有超凡的建筑成就,而且还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主要反映在塔上众多的名匾、塔内技艺高超的彩塑壁画和举世罕见的佛牙舍利三个方面。

木塔建成以来,许多君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佛门弟子前来登临观赏、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匾额和楹联。站在塔下抬头观望,会看到大大小小的牌匾,共有53块,我们重点看其中的三块。

在塔的第三层有一块牌匾,上写三个大字:释迦塔。在牌匾上,还有236个小字,它记载了木塔修建的信息,这些信息对考证木塔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资料。明武宗朱厚照在1508年率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兴致盎然,题写了“天下奇观”。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塔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都传神地描绘了木塔神韵。

请大家随我进入木塔第一层,欣赏木塔内独具特色的辽代彩塑和体现契丹族豪迈奔放气质的壁画。您看,佛坛上这尊11米高的金身坐像是释迦牟尼,形体丰满硕壮,神态端庄慈祥,手呈“说法印”,左手下垂,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尊佛像面部,竟然塑造有一圈胡须,还佩戴着耳环,这在佛教塑像中非常罕见,那这里的释迦像为什么塑成这个样子呢?因为这尊塑像塑造于辽代,自然也就融进了辽代的审美特征,契丹男子以蓄胡须为美,所以就也给释迦牟尼佛留下了胡须。再看内槽墙壁上将近8米高的6幅壁画,佛像脸庞圆润,身着红色袈裟,胁侍菩萨衣裙贴体,垂带飘逸,色泽艳丽。门道两侧墙壁上的金刚、天王、弟子等形象不拘一格,栩栩如生。南、北门额上的六尊供养人画像和南面三尊女供养人像为辽圣宗、兴宗、道宗时期萧氏家族的三位皇后。北面三个男供养人,分别是辽国大丞相萧孝穆、陈王萧知足、齐王萧无曲,因为是臣子身份,只好把他们安排到了背面。

第二层的塑像是释迦牟尼佛,右手为触地降魔印,左手为禅定手印,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时的手印。释迦牟尼的左侧是普贤菩萨,右侧是四臂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塑像十分独特,是所有文殊塑像中唯一的孤例。

值得一提的是应县木塔在1974年维修时,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经卷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非常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66年分别在三层佛座下和二层主像内发现装在银盒内的佛牙舍利2组共70件,按照佛教界的说法,在佛祖的真身舍利中,佛牙舍利最为珍贵。据《释门要览》记载,应县木塔就是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佛塔。(建议讲解:佛牙的来历、传说)

大家会问了,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建这么高大的一座塔呢?人们猜测大体有三个原因:一是礼佛,辽代统治者崇信佛教,所以建塔礼佛。二是军事用途,辽代时,经常发生战争,而这里又是军事重镇,当时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瞭望设备,那么,高大的古塔就成了军事瞭望塔。三是炫耀作用,在辽代,萧氏家族共出现了三位皇后,为了炫耀家族势力,他们就建了这座古塔,作为家庙。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萧皇后是应州人,建这么一座塔,是为了让她登塔欣赏家乡的风光。

每当春夏之际,大家会看到一景,那就是成千上万的麻燕围绕木塔飞舞。其实,这也是木塔千年不毁的原因之一。应县虽然地处干燥的黄土高原,但气候相对湿润,木塔难免生虫,而麻燕就是木头蛀虫的天敌,麻燕在这里觅食,客观上守护了木塔,防止它被虫蛀。

各位游客朋友,应县木塔历经千年沧桑,就像一位古稀老人,已经经不起众多游人的登临,因此,我们现在只能登塔参观到二楼。

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祝大家玩得开心快乐。

延伸讲解内容1. 佛塔的类型2. 木塔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推荐1. 王宝库,王鹏.山西宗教文化游.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2. 杨连锁.五台山旅游.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3. 李彬.大同五台山之旅.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1

口试讲解建议

1.概况:位置、修建年代、价值评价

2.要点:建筑成就(木塔结构:八角双层套筒式结构;木构件:运用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被称为“斗拱博物馆”)

文化内涵(牌匾:释迦塔、天下奇观、峻极神功;彩塑壁画;经籍舍利:辽刻彩印、藏经、真身舍利)

3.结束语

温馨提示1. 重点讲解:建筑成就2. 讲解景点的不同内容时要有自然衔接的语言。如:应县木塔不仅

具有超凡的建筑成就,还蕴含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金代古刹

——崇福寺

景点要素1. 概况:地位、价值、布局2. 金代五绝

背景介绍

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时期,是开国名将尉迟敬德奉诏而建。当时兴修了金刚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规模初具。辽代曾改作林太师府署,名叫林衙院、林衙署。但相传院内屡现灵光,居住者惶恐不安,便又改衙署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熙宗崇信佛法,皇统三年(1143年)大将军翟昭度奉敕在大雄宝殿后建起弥陀殿,其后不久又建观音殿,寺院终于建成现在的规模。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二年(1150年)赐名崇福禅寺。此后,元、明、清各代都曾经重建和扩建。明成化年间重修殿宇后,将大雄宝殿改为三宝殿、藏经楼改为千佛阁。现存弥陀殿、观音殿是金代原物,距今已850多年,三宝殿、千佛阁、东西配殿、金刚殿、钟鼓楼均为明代所建。

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朔城区唯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崇福寺俗称大寺庙,它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五重殿堂,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寺庙。

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到辽代,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天德二年(1150年),金代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崇福寺有山门、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大雄宝殿)、弥陀殿、观音阁等建筑。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极高的古代寺庙。

今天,我们主要参观中轴线上的几座大殿。

朋友们,跨过崇福寺的山门,我们看正中这座“金刚殿”,它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是乾隆年间重建的。殿内两侧供四大金刚,正中供的,不是通常的大肚弥勒佛,却是“三大士”——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建议讲解:一般寺庙中天王殿的造像布局)

金刚殿后是“千佛阁”,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那时叫藏经阁,是存放大藏经的地方,明代重建,改名千佛阁。千佛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两层楼阁。上下两层都有出檐,四周也设有围廊。千佛阁内供的是大肚弥勒佛,笑容可掬。两边供奉十四尊佛像,东边七尊是砂岩造像,高1米左右,是从朔州南榆林乡旧庙遗址中出土的文物。西边七尊为贴金檀木造像,有一佛四菩萨两罗汉,是朔州西山名刹神应寺的遗物。大肚弥勒佛背后这一座木结构佛楼,两层三檐,高4.5米。这是明代修建的原物,木楼结构精巧,造型别致,据传是明代时仿照这里的唐代大藏经阁的样式而作。

穿过千佛阁我们就来到了第三进庭院。正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是明成化五年(1469年)在唐代基址上重建起来的。大殿立在台基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边上两间砌砖墙,中间两间砌半截砖墙,上半截开木窗,正中一间开大木门。不同的处理,显得很有变化。殿内供奉三世佛,贴金彩塑。大殿内四周绘有壁画,东西壁各画小佛十列,姿态各异,有千余尊。

大雄宝殿后,便是我们今天参观的重点——“弥陀殿”。

这座雄冠全寺的弥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被誉为“金代文化艺术殿堂”,创建于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由安远大将军、朔州顺义军节度使翟昭度奉敕修建,是我国现存的辽、金三大佛殿之一,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为单檐歇山顶,总高约21米。殿身坐落在高2.4米的台基上,台基前有宽敞的月台,衬托得殿宇高大雄伟,瑰丽壮观。殿正面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为了扩大内部空间面积,弥陀殿运用了减柱、移柱营造法,增大了佛坛与礼佛空间,这种减柱和移柱的做法,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大胆创新。除了建筑技法外,弥陀殿尤其以“五绝”闻名于世。

第一绝是琉璃脊饰。大殿正脊两端的黄、绿色琉璃盘龙鸱吻高达3.2米,脊刹宝瓶直插云天,光华灿烂。尤其是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形制相同的琉璃站殿武士,是金代原物,高1.5米,近似真人,是我国辽、金建筑中最高大的脊刹琉璃武士。两个武士的站姿都是弓步蹲压式,全身戎装,满脸横肉,浓眉倒立,紧握拳头,作拳击姿势,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虽然历经千年,色彩依然艳丽,是难得的金代琉璃艺术佳作。

第二绝是殿额巨匾。殿檐下悬的这块“弥陀殿”巨匾,高4.2米,宽2.7米,每个字径有0.9米,是辽、金时期最大的牌匾,已被收录在“中华名匾”之中。

第三绝是雕花门窗。大殿前檐斗拱下面,中间五间都安装了雕花门窗,图案花纹有三角纹、古钱纹、雪花纹、菱花纹、莲花纹等15种式样,是中国古建筑仅有的金代雕花门窗。800多年来,这些雕琢古朴、玲珑剔透、保存完整、弥足珍贵的木雕窗花,早已美名远扬。

第四绝是彩塑。宽大的佛台上,九尊彩塑全是金代原作。坛上正中是“西方三圣”,弥陀殿的主佛像是阿弥陀佛,左边是观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三尊主像高达8米,头饰螺髻,两耳垂肩,面相庄严,神态安详,颇具唐塑风韵。台前两角塑有两尊金刚,怒目圆睁,表情威严,尽职尽责的护持佛法。这些彩塑都是建殿时的作品,虽然经过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衣饰、面容没有大的变化,仍不失为我国金代塑像中的珍品。

第五绝是彩绘壁画。在这座殿内,现存壁画327平方米,画面高达5米以上,东、西两壁面积最大,除极少数为后补外,大都是金代原作。内容为佛祖说法图,共有10组。每组画面都是高大的佛像居中,身披红色袈裟,袒胸露腹,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作说法印,高约4—5米。佛像两侧,侍立着留有蝌蚪状小胡须的胁侍菩萨。这些菩萨衣带飘逸,姿态高雅,造型各异,神态生动逼真。佛和菩萨身后都有火焰纹背光,有的还绘有高天祥云,有小的佛像三两尊为一组高坐云端。您看在这两尊主佛的背光上方,左、右还各画有5个飞天,幻化出一幅极乐美景。南壁西半部分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演法图,下面有吉祥天女合掌而立,画面构图开阔疏朗,气象庄严,画艺精巧工整,内容生动,表现力很强,是一幅难得的金代佛传水陆画卷。

好了,朋友们,崇福寺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您留下美好回忆,愿您的朔州之旅不虚此行,旅途一路顺风,有缘再见!

延伸讲解内容1. 古建筑的屋顶形制2. 山西彩塑艺术3. 崇福广场

参考资料推荐1. 王宝库,王鹏,山西宗教文化游.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2. 李彬.大同五台山之旅.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1

晋北锁钥

——忻州忻州市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概述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总面积2.5万平方千米。辖1区1市12县,总人口310万人。忻州多山地丘陵,地貌多样。森林覆盖率达14.3%,有五台山、管涔山、禹王洞、赵杲观等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

忻州历史遗存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名山秀水、雄关古城等旅游胜地,自然风光壮丽恢宏,人文资源厚重悠远,体现出多元文化并存、各类景观竞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特点。

忻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汉以来一直是边关重镇、战略要地,隋唐以来设有州治,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忻州自古英才辈出,先后孕育了班婕妤、“杨家将”、元好问、白朴、徐继畲等历史名人。风物特产

台蘑 台蘑主要生长在五台山山顶、山腰的野生草丛、树林里。有11个品种,其中以银盘、香蕈最为珍贵。台蘑口感细嫩爽滑,味道纯香浓厚,烹调简单,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代县辣椒 代县辣椒有羊角辣椒、柿子辣椒等几个种类。其中,羊角辣椒最为著名,辣味强烈、颜色红艳、肉厚、个大、籽少、油性大。

繁峙黄芪 繁峙黄芪,因为产于恒山,也叫“恒山北芪”。繁峙黄芪,色泽光润,外皮美观,内部密实饱满,形状粗长顺直。黄芪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良药,有固表止汗、脱疮生肌的作用。

同川梨 同川梨色泽黄亮,形状扁圆,和苹果相仿,外形美观,表面有一层像油一样的蜡质,故称为油梨。油梨皮薄,核小,果肉白色,稍有香味,肉质细,汁液多,甜而微酸,香甜可口。

保德油枣 保德油枣,产于沿黄河一带的沟壑中。保德油枣有色泽深红、油光闪亮,皮薄肉厚、个大核小、含糖量高的特点。加工成干果后柔软有弹性,掰开后可拉3—4厘米长的细丝。

河曲红果 河曲一带盛产红果,当地人也叫海红果或海棠果,形状和山楂相仿。红果树春天开白花,果实呈粉红色或微黄色,甜酸可口。

五台山砚 五台山石砚生产始于明代,因取材于河边文山,也叫文山石砚,石料分黑、绿、红、紫4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

神池胡麻油 神池胡麻油是用当地生长的胡麻籽压榨的食用油,采用传统压榨技术,保持了胡麻油的天然品质。《山西名特产》中记载,胡麻油有“久放不沉淀,生食无杂味,味道清香,色泽纯黄而透明”的特点。风味美食

神池月饼 神池月饼以香鲜酥甜闻名。神池月饼被定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点”,有“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质”的特点。

繁峙疤饼 疤饼是山西著名风味小吃之一,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繁峙疤饼。最早开始制作于明代,疤饼为圆形,呈焦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故名疤饼,味道香甜,酥脆可口。

代县麻片 代县麻片,在清代就已经名声在外,并有专门的铺面经营,生意十分红火。代县麻片颜色淡黄,薄如树叶,香脆可口,享誉省内外。

原平锅魁 原平锅魁是一种烤制的面食,呈焦黄色,口感香、甜、酥、脆。包馅的叫实心锅魁,不包馅的是空心锅魁。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因为形似瓦片而得名,最早开始于明末清初。制作瓦酥选料严格,和面配料都有特殊的讲究,用模子成形,再用油炸,出锅后压制成瓦状。

保德碗托 保德县盛产荞麦,当地的荞面碗托十分出名,外观晶莹光亮,粉白泛青,质地细嫩柔软,清香利口,风味独特,是忻州地区著名的风味小吃。

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以保德县天桥峡及河曲县唐家会一带的最为有名,特点是嘴大、鳞少,背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独具风味。从明代开始黄河鲤鱼就一直被列为贡品。

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塞北特产,有悠久的历史,连宫廷御厨都对它称赞有加,称之为民间极品。定襄蒸肉现在已经成为宴席、日常餐桌的理想菜肴和访亲探友的馈赠佳品。

河曲酸粥 河曲酸粥是将糜米浸泡发酵后制作的粥品,糜米本身就富含多种粗蛋白和氨基酸,发酵后含有的乳酸菌有生津止渴、消食健胃的作用。酸粥在美容护肤、延缓衰老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民俗文化

打平伙 “打平伙”是保德、五寨等地的一种淳朴的风俗。类似于我们现在的AA制。每当农闲时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游戏,兴致高涨时,大伙平摊费用,买一只羊现杀现煮,就锅抓肉,不拘小节,边吃边聊的做法就是“打平伙”。“打平伙”的习俗体现了黄土高原的风格,沿袭了原始人狩猎归来聚火而餐的遗风。

捏面鱼 传说在元代,为了反对残暴统治,群众拿面鱼传递消息,约定农历八月十五起事。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民谚:“七月十五送面鱼,八月十五杀鞑子。”这种捏面鱼的活动在五寨便流传开来,现在面鱼已经成为五寨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

主要景点介绍

清幽佛国

——五台山五台山台内寺院分布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宗教地位、寺院数量分布、历史演变、风物特产、

自然环境2. 主要寺院: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黛螺顶、碧山寺、镇海寺、

佛母洞、佛光寺、显通寺

背景介绍

佛教流传进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最初传入中国时,只是在少数人中间传播,没有引起上层官府机构和史官的注意。大月氏国原居住在我国甘肃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了国家,公元前2年,这个国家派使者到达西汉的首都长安,即今天西安,他将佛经口头传授给景卢,这是中国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我们可以这样推断,汉武帝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佛教很可能沿着丝绸之路由商旅在这一时期就传播到中土。秦始皇(前246—前210在位)与印度阿育王(前272—前226在位)基本同期,据说,在秦始皇时代,已经有印度沙门室利房等18人来到秦都城咸阳。阿育王时期,佛教举行第三次结集,之后专门派大德贤者赴各国传教,那时佛教传到中国的可能性也很大。另外,也有人认为宋玉《高唐赋》和《史记·始皇本纪》中的“羡门”即沙门,但无法考证。

既然佛教传入的年代众说纷纭,很难确定,那为什么一般公认是开始于汉明帝时呢?

据史书记载,汉明帝永平七年(64年)派遣12人出使西域访求佛法。永平十年(67年),使者带领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并带回许多佛教经书和佛陀画像,他们得到东汉政府支持,在洛阳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就是今天的白马寺。从这个传说可以推断,佛教的传入虽然不能确定为汉明帝时期,而佛教作为宗教,得到政府的认可,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应该说开始于汉明帝时期。

佛教除了由陆路从西域传播进入关中之外,也有可能经由水路传播到吴楚地区。从楚王刘英信奉佛教的情况看,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根据史籍记载,当时楚地佛教的传播比起中原,好像更盛一些。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很快传播开来。五台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较早兴盛起来的佛教中心,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五台山寺庙林立,僧侣众多。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居于首位。

导游词(由于佛光寺和显通寺独特的宗教地位、历史、价值,所以单独编写导游词,其他寺院在此统一简单介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能陪大家一同游览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非常高兴,也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和服务,使您对这次五台山之行留下美好回忆。下面先把五台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五台县境内,距太原约240千米。据《清凉山志》和《五台新志》记载,五台山的名字始于北齐,在此之前叫“清凉山”,在清凉山以前叫“五峰山”,因五座主峰状似平台,所以叫“五台山”。

我国有四座著名的佛教名山,分别是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和浙江的普陀山,他们分别是文殊、普贤、地藏和观音四大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这里寺庙保存最多,最完整,是国内少有的寺庙建筑群。(建议讲解:四大佛教名山简介)

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在五台山上,一步步完成了向中国本土文化的过渡。中国佛教,在五台山度过了它的弥生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五台山佛教、寺庙建筑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兴盛和劫难。

446年,北魏太武帝灭佛,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劫难,给传播不久的佛教带来了沉重的打击。20年后,北魏孝文帝继位,他主张宏信佛法,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佛光寺、清凉寺等著名寺院,就是魏孝文帝时期敕建的。

561年,北周武帝灭佛。废佛教、诛沙门、毁经像。五台山佛教寺院又一次变成残垣断壁。在河北省响堂山石窟的碑刻中,留下了出家人“眷言法宝是所皈依,以为缣湘有坏,简策非久,金碟难求,皮纸易灭……山从水火,此方无坏”的感叹。

581年,隋王朝建立,与后来的唐王朝一样,宏信佛法,之后的200多年里,五台山的寺庙建筑渐渐恢复,佛教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出现了敦煌壁画中描绘的五台山“大寺三百六,蓝若无其数”的盛景。

845年,唐武宗时期的“会昌法难”,又一次使五台山佛教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尽管唐武宗在位仅短短5年,但佛教寺院几乎荡然无存,原来壁画中描绘的庙宇都被毁掉了。五台山上仅有佛光寺的“北魏祖师塔”和南禅寺的主殿,躲过了那次劫难,保留到现在。

以后历朝历代,虽然都有新建和重修,但五台山的寺院一直没有能再恢复到唐代的规模和数量。

五台山是中国现存最大、最集中的寺庙群。1956年还保存有124处,但“文化大革命”中又毁坏严重。现在,由于经常有一些寺庙在修建,五台山上究竟有多少庙宇,这个数字始终在变化中。

五台山的寺庙在台怀镇的分布最为集中。这些寺庙从选址上,大多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散落在丛林沟谷之中,这里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形成了一个绿树掩映、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古代建筑群。

五台山的寺庙分青、黄两种,青庙为和尚庙,黄庙为喇嘛庙。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寺庙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台怀镇寺庙群。

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不像我们普通游客,他们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大朝台就是到五个台顶分别朝拜五方文殊。小朝台是指上黛螺顶,朝拜庙内供奉的五方文殊。有人说:不上黛螺顶等于没有上五台山,是针对朝山拜佛的佛教信徒而言。(建议讲解:五座台顶寺院,大朝台)

五台山不仅有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极高的人文景观,还有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自然景观。

五台山自然风光优美,虽然没有华山的“险”和黄山的“奇”,却有庐山一般的云雾和云海,还有在华山、黄山看不到的奇景——佛光。

五台山五座台顶各有千秋,东台望海峰,海拔2880米。东台日出可以和泰山日出相媲美,宋代丞相张商英在游东台后写下了“圆光化现珠千颗,旭日初升火一团”的诗句赞美东台日出。西台挂月峰,高2660米。明代朱友松诗咏西台:“云中采得微偏美,花里流来水自香。何处钟声幽梦破,一窗萝月淡秋光。”西台月夜会让您走入一个清清亮亮的神话世界。中台翠岩峰,高2894米。中台巨石奇形怪状,是一个神奇而迷人的地方,当地民歌中有“站在中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南台锦绣峰,高2485米。南台是名副其实的锦绣峰,一到盛夏,花草满坡,有罕见的“金莲”、“日菊”和名贵的“银盘蘑菇”。明代史鉴游南台后赞道:“翠拔南天第二台,天成图画一方开。”北台叶斗峰,高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北台观雪成为一绝,雪后坟岭银台,千姿百态。您如有机会游览的话,一定会流连忘返。

五台山自古以来就是清凉胜景,在炎热的七八月份,五台山白天温和舒畅,夜间轻快凉爽,而且有茂盛的森林,清澈的溪水,新鲜的空气,迷人的景色,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五台山还是一个天然牧场,农历六月的五台山气候凉爽,山高坡宽,山上水草丰美,是十分理想的天然牧场,流传着“瘦畜可肥,病畜可医”的谚语。每年夏季的骡马大会现在已成为五台山文化和经济的盛会。骡马大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台怀地区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七月庙会。到清代,乾隆皇帝弘信佛法,曾6次登临五台,大兴土木,修建寺庙,并规定举行一年一度的六月法会,历时一个多月,称为奉旨道场。

五台山还有很多名贵的特产,除南台金莲、日菊外,还有台磨、台砚、木碗、降龙木等。

总之,五台山的美,是以神奇传说和诗情画意交织的美。这里每尊塑像,每件文物,几乎都有一段动人的传奇故事;一山一水也都洋溢着美妙的诗情画意。所以您到五台山来,就像是在诗和神话的交织中漫游。元好问用“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的诗句赞美五台山。

好了,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佛国圣境五台山了,在今后两天内,我将带大家尽情游览,相信这次旅行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黄庙首领——菩萨顶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参观菩萨顶。我在这里祝您玩得开心愉快,通过我的讲解,一定会使您不虚此行。

大家看,坐落在灵鹫山山顶的那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就是素有喇嘛宫之称的菩萨顶。我们已经参观了许多寺庙,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大都是红墙灰瓦,而菩萨顶却是红墙黄瓦。在中国古代,明黄色是皇家专用的,可菩萨顶却用了黄琉璃瓦,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考虑,等我们参观完寺庙,听了我的讲解,您自然就会明白。

此寺庙创建于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传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职文殊。一天夜里,法云从长明灯的蓝光中看见一尊文殊菩萨像,并由塑工塑成。传说这便是文殊菩萨显圣,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称菩萨顶。

寺庙经历代修补,1952年政府拨款修补了所有殿宇和牌楼、石阶等。现占地2万平方米,分前院、中院、后院和东配院四处院落,有殿堂楼房121间,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的喇嘛寺院,殿宇云集,雄伟壮观,布局严谨,独具特色。我们从山麓仰望,阳光下飞檐斗拱,相托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有喇嘛宫之称。菩萨顶在五台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黄庙首领庙。

大家请跟我往上走。

我们登上前面这高高的台阶,就进菩萨顶导游示意图入寺庙了。这台阶、木牌坊、幡杆就是传说中康熙皇帝在显通寺看成龙头的地方。这里我要让大家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台阶,等大家登上这高高的灵峰胜境,我会告诉大家关于这台阶的说法。

大家数清楚了么?到底有多少台阶呢?

寺庙门前长长的台阶,一般都会与108有关,菩萨顶也不例外,也是108级台阶。佛家说,人生共有108种烦恼,把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踏上一级台阶,意味着跨入一个法门,消除了一种烦恼。当您气喘吁吁地站在悬有“灵峰胜境”横匾的彩绘牌楼下面,远望周围林立的寺庙、翠绿的山色时,您是不是已经把人间的108种烦恼全部踩在脚下,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人呢?

这座四柱三门的高大木牌楼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所立。它色彩鲜艳,彩绘龙凤,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结构合理,坚固精致,是五台山木牌楼之冠。

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前院,院内古木参天,石碑林立,幽雅清静。我们面前的是大雄宝殿,是菩萨顶的主殿,寺内重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右侧是带箭文殊殿。殿内骑狮文殊肩上插有一支箭,传说是乾隆皇帝射的,不过我们现在看不到这支箭了,它已被前两世班禅取走了。要说菩萨顶最有特色的建筑,还要数大雄宝殿后的文殊殿。大家请跟我来。

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文殊殿。大家看殿前台阶,有许多蜂窝状小眼。原来在殿檐中间的一块瓦上,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阴雨晴天,总是滴水不断,所以又称为滴水檐大殿。由于雨珠滴沥,落地注石,滴答有声,再加上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光十色的艳彩,形成五台山一大景观。您能猜猜为什么屋檐滴水不断吗?曾经有很多种说法,其实只是屋檐下有一个存水槽的缘故。不过我们现在已看不到这一景观了,因年久失修和维修时没有注意保存,水槽已经不存在了。

菩萨顶之所以能保持黄庙领袖庙的地位,与清代康熙、乾隆几次来五台山住在菩萨顶有关。康熙在寺庙内还留下了“五台圣境”的御笔。大家看这石碑坊上四字就是康熙亲笔题写。

殿内原有三尊高约两米的铜质三大士像,就是正中文殊,左观音,右普贤。他们距今应该有400多年了,是铜铸艺术的珍品,可惜这三尊名冠五台山的铜像,早已被毁。现在的塑像是1985年新塑的。大家仔细看黄庙殿内的塑像与青庙有所不同,从塑像就可分辨出是青庙还是黄庙。这里的菩萨塑像都有肩花,脸微侧,而且有华丽的背光,这正是与青庙塑像的不同之处。

在后院,还有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铜锅。大家看,如此巨大的铜锅一年也只是腊月初八煮腊八粥用一次。据说有一次小喇嘛洗锅后,因锅内表面结冰,还差点上不来呢,可见这铜锅有多大了。(建议讲解:铜锅煮粥的说法)

佛教寺院都有一点神秘气氛,而殿顶的神兽仙人,更增加了一份神秘色彩。这些神兽是龙的儿子,它们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把它们安置在殿顶是为了防火、辟邪,还饰有龙凤,象征和谐祥瑞。

我们进入东配院,这高大的四棱碑四面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写成,其中汉文是乾隆御笔。(建议讲解:四棱碑汉文的内容)

由于菩萨顶相当于皇帝行宫,地位极高,寺庙的大喇嘛在清代相当于朝廷一品官的地位,所以代表皇室“至高无上、尊贵富有”的红墙黄瓦便也成为菩萨顶的特色了。各位游客,您明白了么?

好了,各位游客,我的讲解就告一段落,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您能对菩萨顶留下深刻的印象。祝大家旅途愉快。

梵音清幽——塔院寺塔院寺导游示意图

大家看远处那座高大的白塔,它是五台山的标志——塔院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我们马上要进入的就是塔院寺。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寺院,是五大禅处之一,也是青庙十大寺之一。

塔院寺原来是显通寺塔院,在明代洪武年间和显通寺分离,单独成寺,因寺内有释迦牟尼舍利塔和文殊发塔,取名塔院寺。

寺院的第一座大殿大都是天王殿,供四大天王以守护寺院,还供有弥勒佛和韦驮天神。塔院寺也不例外,第一座大殿便是天王殿。不过塔院寺的天王殿与别处不同,别具特色。大家请跟我来,大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分别是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意思为增长善根;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护持佛法;持伞的北方多闻天王,威名播于天下;持灵蛇的西方广目天王,遍查天下疾苦。由于供奉在第一座大殿,人们说天王的职责是守护寺院,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内保科。老百姓取他们法器的谐音称他们为“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暗连下一句“国泰民安”,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议讲解:四大天王名称的含义)

塔院寺天王殿独特之处在殿中央。一般天王殿正面供弥勒佛,背面供韦驮天神。而此处却不同,大家仔细看,正面是观音菩萨,背面是一通石碑。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原来这种布局是为了纪念对佛教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意思是李太后也像观音菩萨一样慈悲为怀。观音背后有一通法令碑,刻有万历年间下令修塔的圣旨。

从天王殿出来,对面就是塔院寺的主殿——大慈延寿宝殿。取名为“大慈延寿宝殿”,据说是为祝愿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万寿无疆,“大慈”就暗指李太后。

这座大殿内供奉的佛像也不同于一般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一般供奉三世佛,即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两侧是十八罗汉,而大慈延寿宝殿却不同,正面是一佛二菩萨。中间是释迦牟尼,左右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侧十八罗汉。这种布局显示出佛的地位崇高,形象高大,师徒有别,同时也体现佛法平等。

大殿内有多处题记,最著名的是清代三个皇帝的题字,大家看,这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景标清汉”,乾隆的“揽妙曼云”,嘉庆的“尊胜法幢”,书法精湛,遒劲有力,颇具皇家气派。大慈延寿宝殿后面就是五台山著名的大白塔。塔起源于古代印度,是出家人的墓塔,也叫“浮屠”、“塔婆”。现在看到的大白塔全称护国佑民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建于明代,塔高56.3米,是国内现存最高大的尼泊尔式佛塔。尼泊尔式佛塔也叫喇嘛塔、覆钵式塔、藏式佛塔。喇嘛塔造型别致,从塔基到塔剎,由粗而细,又由细而粗,再由粗而细,粗细相间,方圆结合。塔身为实心,不能登临,据说修筑时在塔内预留了烟道,用来熏塔,就是在塔南侧下面的洞内点燃松柏枝,烟火通过预留的烟道在塔内循环,这样可以避免塔内生长蛇、蜈蚣、蝎子等动物,以免引来雷击。塔颈上面装有8块铜板,拼成圆盘形状,圆盘上面是5.4米高的风磨铜宝瓶,是佛塔最崇高的地方。圆盘上还挂有252个铜铃,每当微风吹过,塔上铜铃发出叮咚清越的响声,营造了一派清静神秘的佛国境界。(建议讲解:塔的起源、用途、分类,252个铜铃的传说)

这座大白塔的修建,是我国建塔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没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支持的明代,用数以亿计的泥土砖石,在60米的高空作业,安装巨大的铜盘、宝瓶等,非常困难,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聪明才智。

请跟我来,释迦塔后的这座大殿叫藏经阁,顾名思义,藏经阁就是塔院寺存放经书的地方,相当于塔院寺的图书馆。殿内有名闻遐迩的“转轮藏”,大家看,这木制的转轮藏高10多米,是六角二十一层,上大下小。在转轮藏的地下,有转盘机关,人可以轻松推动,转动自如,设计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庙里的僧人称它为三千法幢世界。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法轮常转,自动不息,把芸芸众生的一切罪孽推碾干净;另一种说法是转轮藏存放经书,每转动一圈,就像把上面的经书都读了一遍,加快修行的速度,早日解脱苦海。

塔院寺因为塔而著名,除有高大的释迦塔外,还有一座文殊发塔,请跟我来。这座高约6米的小塔就是文殊发塔,形制和大白塔相仿,都是覆钵式佛塔,传说因文殊菩萨化身贫妇,舍发事佛。后来人们将文殊头发建塔存放,这座塔就叫文殊发塔。(建议讲解:文殊菩萨化身贫妇舍发事佛的故事)

走在幽静的路上,我们回头看,这座红色楼阁是山海楼,最早是塔院寺的仓库,明代叫作“青峰阁”,因为着过几次火,人们认为有什么不洁,到清代就改名叫“青龙楼”,认为龙能镇水,可惜还是没能避免遭遇火灾。最后改名“山海楼”,源自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取其镇火压邪气利风水的用意。

山海楼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重修,是现存古代楼阁中的佼佼者,在修建技术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整体比例适度,外观雄伟但不失玲珑,在古代绘画中有过这样造型的楼阁,但保存下来的已经不多见了。

我们走出砖刻“山云水月”的旁门,便走出了塔院寺,愿塔院寺的清幽能带给您心灵的安宁。

崇基峻刹——镇海寺

镇海寺位于台怀镇南,清水河畔,距台怀镇约5千米。寺院所在的位置风水极佳,背山面水,坐落在突出的山冈上,两侧山峰环绕,就像两条巨龙辗转身躯,环抱着镇海寺,这是风水学中所说的典型的“二龙戏珠”风水宝地,镇海寺就是这颗宝珠。这里植被茂密,周围苍松翠柏,山风吹来,松涛阵阵,走在通往寺院的林间路上,给人一种静寞幽深的感觉。进入寺院,环顾四周,南侧山峰上,长满高大挺拔的杉树和杨树,北侧的山巅上,一株株千年古松在巨大的岩石缝隙中顽强挺立。浓荫苍翠的古松掩映古寺,这里风景优美,在五台山寺庙区很少见。

镇海寺原来是五台山黄庙中佛爷五处的首庙,创建于明代。传说寺院旁边原有一眼深泉通往大海,每年都有恶龙摧动海水,从泉眼涌出造成水灾,文殊菩萨得知后,镇住泉眼,消除水患。后来修建寺院,取名镇海寺。寺内有康熙五十年(1785年)御制碑文:“兹镇海寺者,乃交口之幽丛,当台怀之胜概,崇基峻刹,缁流禅诵之堂,奥境灵区,法驾经行之地。”

镇海寺建在陡峭的石山嘴上,占地16000平方米,有殿堂楼房100余间,中轴线上三重大殿,寺院门前竖有幡杆,门口蹲有石狮。请跟我来,这是第一座殿天王殿,两侧是钟鼓楼,天王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四大天王。第二座大殿是大雄宝殿,供奉金身三世佛,中间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右手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左手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三尊佛像都有华丽的背光。大雄宝殿后面是文殊殿,正中是文殊骑狮像,前面三尊金身塑像是进行藏传佛教改革的宗喀巴大师和他的两名弟子达赖、班禅。

我们从大雄宝殿西侧的小门进入这个小院,这座佛塔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筑的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塔高近10米,为实心覆钵式,状如藻瓶。塔基上为八角莲座,每个角都塑有力土,基座还雕有上彩人物图。塔身正中雕有三尊坐佛,这座塔的造型别致,雕刻精细华美。(建议讲解:章嘉活佛)

脱胎重生——佛母洞

佛母洞又称千佛洞,距台怀镇寺庙群10多千米。一座山崖就像一道屏障,半山腰处有一个天然的山洞。据《清凉山志》载,明代嘉靖末年,在洞口雕刻佛像。后人又因石洞、石佛修建了殿堂,取名叫千佛洞。(建议讲解:佛母洞寺院建筑)

这个洞是石灰岩山洞,分内外两部分,大洞套小洞。外洞大,洞口开阔,高约3米,宽2米多,从外往里逐渐收缩,洞内光线幽暗,在外洞最里边有一小孔通向内洞。这个小孔为竖立的扁圆形,刚能容1个人通过。小孔的构造非常奇特,洞口距地面约半米,呈弯曲的管状,斜向上延伸1米左右,通过这个小孔,就可进入内洞。

本来普普通通的钻进钻出,现在赋予了一种投胎换骨的神圣含义。这个小孔乍看起来十分窄小,成年人好像无法出入,实际上,无论大小胖瘦都能达成愿望,投胎换骨。钻洞时,需要双臂上举,紧贴头部两侧,身体半侧,头和手先进,双脚蹬地,同时腰部用力,向前蠕动,当双手能够着洞口边沿时,用力拉动身体进入洞内。出来时,也采取同样的姿势,就能顺利出洞。

内洞为葫芦形状,可以容纳六七个人,内洞有乳石和石笋,洞壁颜色斑斑驳驳,凸凹起伏,就像人体五脏六腑的样子。特别是右侧乳白色的条纹,和人体脊椎骨、肋骨一样,形象逼真。因为内洞浑然天成,像人体腹内形状,所以称为佛母洞。入洞叫作“投佛母胎”,出洞称为“佛母重生”。按照佛家的说法,“佛母重生”能够洗脱苦难,重获新生。佛母洞是佛教信徒和善男信女朝拜五台山的必到之地,也是许多旅游者喜欢游览的地方。

小朝台——黛螺顶

虔诚的佛教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五台山朝拜五方文殊,分为大朝台和小朝台,大朝台是分别登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小朝台是登黛螺顶朝拜集中供奉的五方文殊。

黛螺顶位于台怀镇寺庙群。台怀镇东有一座林木茂盛、云雾缭绕的小山峰,形似大螺,夏季草木繁盛,一片黛青,所以山顶的寺院就取名“黛螺顶”,又叫“佛顶庵”、“青峰顶”、“大螺顶”。黛螺顶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和补修。寺庙占地约3000平方米,殿堂僧舍20余间。

大家看黛螺顶的牌楼,四柱三门,彩绘纹饰精美。通过牌楼,进入山门。院内立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立的“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另一块是清康熙年间立的“青峰顶造像建亭记”,两块碑都记载了黛螺顶的修建历史。

寺内第一座殿为站坛殿,这座殿堂形制特别,不是普通的平面长方形,而是六角重檐攒尖顶的亭式殿宇。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为站立姿态,所以也叫站坛佛,又因佛像是用旃檀木雕成,也称旃檀佛。第二座大殿为五方文殊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四面建有回廊。在这座大殿内,集中供奉了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您看,正中佛坛上,中间是中台演教寺的孺童文殊,左侧供北台灵应寺的无垢文殊,右侧供南台普济寺的智慧文殊,左侧殿坛供东台望海寺的聪明文殊,右侧殿坛供西台法雷寺的狮子吼文殊。自从黛螺顶供奉五方文殊以来,一些身体不是很健壮的善男信女就可以圆了朝拜五方文殊的愿望,小朝台也闻名遐迩。黛螺顶导游示意图(建议讲解:在黛螺顶塑五方文殊的原因)

大家看殿前南侧的这通石碑,是清乾隆皇帝的御制碑。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御制大螺顶碑记,背面是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字体的结构丰满圆润,笔法刚劲流畅,乾隆帝的书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座大殿是大雄宝殿,面阔五间,为悬山顶,殿前有一松一拍,树粗都在3米左右,就是乾隆诗中提到的“阶下千年不老松”。松柏树笔直挺立,直指蓝天,与殿堂相辉映,为寺宇生色不少。

当地有这样的说法,“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如果您有兴趣,不妨和其他善男信女一样,也朝拜一下五方文殊,做一次朝台人。

十方普济——碧山寺

碧山寺最早创建于北魏,明英宗天顺年间重修,当时叫作普济寺,因为寺庙位于北台叶斗峰脚下,所以也叫北山寺,清代乾隆年间改名为碧山寺。寺庙周围林木苍翠、群峰凝碧,因而又称为碧山寺。碧山寺的全称是“护国碧山十方普济禅寺”。

碧山寺建筑宏伟壮观,环境幽静秀美。寺庙周围林荫蔽日,寺前清水河流水潺潺,景色宜人。有古人游览碧山寺后写诗赞叹:“落日碧山寺,萧然古涧边。白云生翠崦,明月下寒泉。”碧山寺占地16000平方米,中轴线上四座大殿,分别是天王殿、毗卢殿、戒坛殿、藏经楼。碧山寺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最大的十方常住,曾经是出家人最多的寺院。(建议讲解:十方常住)

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体会佛家世界的清幽。

寺前木牌坊四柱三门,规模宏大,建筑精良。牌坊上悬挂有“清凉震翠”、“清凉圣境”两块匾,准确地描绘了碧山寺的环境。穿过木牌坊,我们进入天王殿,殿内四大天王塑造的精美生动。

穿过天王殿,我们面前的是第二座大殿,毗卢殿,殿内供奉三身佛,就是佛祖的法身像毗卢遮那佛、报身像卢舍那佛、应身像释迦牟尼佛。因佛祖讲经说法的声音像打雷一样洪亮,所以这座大殿又叫雷音宝殿。大殿两侧恭恭敬敬的站立着十二圆觉菩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十二圆觉,他们是得到了佛祖真传,正在努力修行,为达到觉行圆满而碧山寺导游示意图努力的十二位大菩萨。整个大殿庄重气派。

第三座大殿叫戒坛殿。殿内正中有一座戒坛,用青石砌成,长5.1米,宽5米,高1.2米,是五台山唯一的一座戒坛。戒坛和寺庙一样始建于北魏,现在大家看到的戒坛是明代重修的。据说在北魏孝文帝时,佛教律宗的开创者法聪和尚曾在这里传授《四分律》,以后历代,这里一直是传戒的地方。出家人只有经过受戒仪式才能成为真正的僧人,佛家有三种戒,一是沙弥(尼)戒,一般是指20岁以下的小沙弥或沙弥尼受的戒,通常在法堂举行;二是菩萨戒,这种戒在大雄宝殿举行;三是比丘(尼)戒,要在戒坛殿举行。大家抬头看四周,还塑有千余尊小佛像,叫作千佛围绕戒坛殿,可见这里受戒仪式的隆重。(建议讲解:中国三大戒坛)

殿内供有一尊用缅甸玉雕刻的佛像。玉佛年轻英俊,结跏趺坐,服装简朴,面颊丰满,神情开朗又若有所思。这尊佛像雕刻传神,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据说,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有位老僧去印度朝圣,经过缅甸,请回了三尊玉佛,一尊供奉在上海玉佛寺,一尊供奉在武汉归元寺,另一尊就是我们面前的和真人大小一样的玉佛。大殿两旁排列着十八罗汉。都是用脱砂技法塑造,外漆金身,称之为金身罗汉。脱砂技法就是在塑制时,先用沙做好模型,外面再用纱、麻布缠裹,用胶一层一层粘起来,成型后再把里边的沙掏空,最后再上漆上彩。这样的塑像坚固轻巧,不容易损坏,便于运输。戒坛殿的十八罗汉就是在江南塑好后长途跋涉四千里运到五台山的。

在寺院的最后,台阶上有一个独立的小院,请跟我来。

走上台阶,进入小院,这座二层楼阁就是藏经楼。因为藏经楼内主像是弥勒下生像,所以这个小院也叫弥勒下生院。弥勒下生是说弥勒佛是未来佛,再过56亿7000万年,他将下世人间,接替释迦牟尼成为佛祖。在这座大殿内,还有信徒们捐献的“华严经字塔”。华严经字塔高约6.1米,是一幅写在白绫子上的佛经,文字组成一座宝塔。把这幅字塔悬挂起来,就像一座七级玲珑宝塔,飞檐风铃,犹如工笔画。走近细看,才会看到是由豆大的毛笔楷书组成的图案。全塔正好写了一部《华严经》,所以叫“华严经字塔”。

碧山寺现在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观”,不仅文物古迹众多,而且背山面水环境清幽,就像山门前对联描述的:“敷演清凉、四时瑞雪常飘、幻出银装世界”,“恢宏极乐、六月莲花始放、翻成金色乾坤”,是对碧山寺奇特、瑰丽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

碧山寺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

开花现佛——罗睺寺

罗睺寺位于台怀镇寺庙群,最早创建于唐代。传说这里曾有圣灯显现,所以取名落佛寺,后世改名为罗睺寺,明代重修,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并将落佛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建议讲解:关于罗睺罗的传说)

罗睺寺是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也是五大禅处之一。据记载,罗睺寺过去香火十分旺盛,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信徒,常年络绎不绝,是五台山黄庙中颇具影响的寺院。

请跟我来,我们顺着这条红墙之间的石板道缓步往上走,心中也会升起一些虔诚的朝圣感。罗睺寺中轴线上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四重大殿。

进入庙门,我们面前的大殿是天王殿,殿前的这对雌雄双狮是唐代雕刻的原物,体态丰满,敦厚质朴,体现了唐代大气磅礴的气质。殿内供四大天王,分别是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缠长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持宝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民间称他们为风、调、雨、顺四大天王。不过这四大天王的是根据喇嘛教《度量经》的规制塑造的,具有喇嘛教的特点。

第二座大殿是文殊殿,殿内供奉的文殊菩萨也体现了黄庙塑像的特色,您看,文殊菩萨脸呈白色,他的坐骑卧在罗睺寺导游示意图莲台上面,肩上有肩花,肩花上还有经书和智慧剑,这些都与青庙塑像手法不同。

第三重大殿为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世佛前塑造有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

最后一重殿为藏经阁,是我们要参观的重点,因为这座大殿内设置了著名的“开花现佛”。据说这开花现佛,是用前院的一棵神树制作而成。

请大家进殿,大殿正中设置有一座莲台,巨大的莲花瓣中端坐四方佛,僧人在地下转动机关,花瓣开合,四方佛便显现出来,所以叫“开花现佛”。在八瓣莲花下,有承托着莲花的方形底盘,底盘上塑有二十天,四个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大天王。

信佛的人们说,罗睺罗曾在寺中显圣,并留下了足迹。因此,罗睺寺是朝山的佛教徒必定要参诣的地方,尤其是青海、西藏的信众来五台山朝拜,几乎都要到罗睺寺礼佛。

延伸讲解内容:1. 四大佛教名山2. 南北方佛教比较3. 藏传佛教知识4. 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5. 佛教在印度的创立

参考资料推荐1. 安建华.走进五台山.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2. 崔正森.五台山.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3.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国之瑰宝

——佛光寺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发现经过、规模布局、佛光四绝、艺术评价2. 要点:金代文殊殿。

东大殿(建筑风格、宫式建筑、斗拱)

彩塑(唐代彩塑风格特点、内容、明代罗汉彩塑)

壁画题刻(内容、位置、内涵)

北魏古塔佛光寺导游示意图

背景介绍

佛光寺修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孝文帝时期。在宋代《光清凉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北魏孝文帝弘信佛法,在五台山礼佛完毕返回平城(今大同)的途中,远远看到现在佛光寺的位置光芒四射,认为见到了佛光,因此命人修建寺院,并赐额“佛光寺”。据记载,在唐代,现在东大殿的位置上,是一座非常高大壮美的弥勒阁,弥勒阁三层九间,很可惜,在唐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想要成仙而信道,大规模灭佛,佛光寺也和全国其他庙宇一样,没能躲过这场劫难,弥勒阁和寺内所有木构建筑都毁于一旦,只留下北魏时建的祖师塔。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4次大规模的由帝王发起的灭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北周世宗,史称“三武一宗灭法”。在这4次灭佛中,其他3次都发生在南北分裂,国家动荡时期,只有唐武宗灭佛发生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大唐盛世,所以灭法的规模和程度都远远大于其他3次,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遭到的最大一次劫难,历史上称之为“会昌法难”。仅仅一年后,时年30多岁的唐武宗因服食仙丹中毒,驾鹤西游了。唐宣宗即位后重新弘扬佛法。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佛教信徒宁公遇夫人和宦官王守澄等人捐资出钱,愿诚和尚主持,重修佛光寺,保存到现在的东大殿就是那时修建的。到金代天会年间,又修建了文殊殿、普贤殿和山门。以后历代都有新建维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导游词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歌舞升平的汉唐盛世,好多人心中都有个遥远的梦——梦回唐朝。走遍世界,您也只能找到两个地方让梦实现,那就是敦煌和佛光寺。很幸运,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景点就是让好多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千年古刹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佛教圣地五台山豆村峨谷,最早修建于北魏时期,是五台山台外的著名寺院。隋唐之际,声名远播。唐代会昌法难时佛光寺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由女弟子宁公遇捐助,愿诚和尚主持重建。佛光寺现存历史最久远的木构建筑是建于唐代的东大殿,其他还有北魏、北齐、唐、宋、金、明、清历代建筑和文物。佛光寺有“亚洲第一古建筑”、“亚洲佛光”的美誉。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将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字称为“佛光四绝”,称赞佛光寺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第一瑰宝”,是一处中国古代艺术的伟大殿堂。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光寺的发现,是一次偶然,是一个传奇。佛光寺在被发现之前,曾有日本学者扬言:中国人如果想看到唐代以前的建筑,只能到日本的奈良来。也就在这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女士回到了战乱连年、动荡不安的祖国。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了法国探险家绘制的《敦煌石窟》,在第六十一窟中的《五台山全图》中,一座名为大佛光之寺的建筑引起了他的注意,从此佛光寺的影子再也没有离开他的脑海。1937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带着他们的弟子,一行四人来到了五台山。就在这一天,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神秘的佛光寺终于打开了它尘封已久的厚重的木门。(建议讲解: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的经过)

各位,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怀着虔诚和向往,穿越千年,梦回大唐。

进入山门,我们来到佛光寺内。佛光寺面积34000平方米,依山而建,背东面西,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面临泗阳河谷。佛寺外青山环绕,寺内松柏苍翠,环境幽静。您看,佛光寺不同于我们通常看到的中轴线布局方式,而采用十字形,从山门到东大殿轴线与南北两侧普贤殿、文殊殿轴线形成十字交叉,使得院内开阔大气,站在任何一角,基本都能一览寺院全景。这样的布局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大唐文化包容、开放、自信、坦荡,大气的盛唐气象,能海纳百川,包容天地。这样的性格也体现在佛光寺的建筑和布局中,开合有度,大气质朴。佛光寺“开门见山天地宽”的粗犷与“小园香径独徘徊”的婉约形成鲜明的对比。

寺内现存北魏、唐宋、金代、明清时期殿堂120余间,古塔8座,石碑12通,经幢4座和牌匾4幅,还有330多尊彩塑和数百平方米珍贵壁画,应该说,佛光寺是中国古代文物的博物馆、大观园。

大家看,我左手方向应该是普贤殿,可惜,在清代的一场大火中,普贤殿没能度过劫难,化为了灰烬,在它的对面是金代修建的文殊殿。

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面积610平方米,体量巨大,和大雄宝殿(东大殿)相差不远,是我国现存寺院中最大的配殿,是我国古建史上的杰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殊殿的屋顶虽然等级不高,但大殿的建筑依然代表了金代的最高水平。您看屋檐下这几朵斗拱,十字拱交叉层叠,中间斜伸出的就是斜拱。庞大斜拱的使用,是辽金时期木构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文殊殿的斜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运用最早的实例。文殊殿还将另一种建筑技法运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是减柱法。

请进殿参观。

进入文殊殿,不知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殿内空间十分开阔。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这样庞大的建筑,殿内却只有4根支柱,古代工匠们将减柱营造法运用到了极致,使得大殿十分宽敞以至于显得空旷。由于运用了减柱法,为了支撑宽大的屋顶,殿内使用了长达14米的内额,为了不使内额变形,又发明和使用了“人字柁架”,巧妙地解决了大跨度空间和承重的矛盾。佛光寺文殊殿,是减柱法运用最成功和杰出的范例。

出了文殊殿,我们看东边高处的东大殿。佛光寺分上、中、下三层院落,整座寺院显得和谐大气、开阔疏朗,东大殿就雄踞最高处,显得雄伟壮观。

我国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宋代建筑造型优美,华丽;元代建筑自然奔放,粗犷;明代建筑形制规整,庄严;清代建筑精巧华丽,细致;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质朴厚重、沉稳而又开朗。我国现在发现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有4处,分别是五台山南禅寺大殿、芮城广仁王庙、平顺天台庵和我们看到的佛光寺。除佛光寺外,另外3处为民间小式建筑,不能体现唐代建筑的精髓。而佛光寺东大殿是这4处唐代建筑中唯一的宫廷式建筑,代表了唐代建筑的最高水平。(建议讲解:小式建筑和大式建筑)

穿过门洞,登上72级台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古建第一国宝——佛光寺东大殿。与我们看到过的其他殿宇相比,这座大殿显得不同凡响。台基低矮、出檐深远、屋顶平缓,但不显得压抑;檐柱短粗、色彩单调、斗拱硕大,但不显得呆板。大殿台基脚踏实地、平和稳重;殿身个性张扬、雄壮有力;殿顶舒缓宽广、展翅欲飞。整座大殿沉稳而不失活泼灵动;庄重而不失轻灵舒展,这正是大唐时代特点的完美体现。

大屋顶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一大特点,东大殿的屋顶尤其庞大,但我们却感觉不到它的沉重和压抑,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你看,整个屋顶是由很多条曲线、曲面构成,线条和屋面刚毅中显现柔和,沉稳中不失活泼。大殿还采用了柱侧角法和柱升起法,四个角的檐柱向内微微倾斜,并且比别的柱子稍微升起,这样,可以支撑更多的重量,增加稳固性,同时使屋角飞翘,增加采光。通过梁架、斗拱、榫卯等构件的组合变化,使大殿庞大的屋顶显得舒展轻巧。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构件中,最神奇和不可思议的是斗拱,是斗拱实现了屋顶的高低起伏、檐角飞翘、出檐深远;是斗拱实现了梁柱的连接组合、空间变化、力量承接;是斗拱实现了重量的缓冲过度、平衡稳定、抗震耐压。由于斗拱的千变万化,使得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唐代建筑与其他朝代建筑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斗拱,唐代斗拱粗大硕壮,也就使得建筑庄重沉稳,大气磅礴。大家抬头看东大殿的斗拱,那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和拱之间的方形木块叫斗,它们合称斗拱。根据用途,东大殿的斗拱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来支撑屋檐重量的檐柱斗拱,另一类是殿内用以承托梁架的梁架斗拱。我们站在殿外,看到的是檐柱斗拱,根据位置的不同,檐柱斗拱还可以分为三种,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叫柱头斗拱;在两根柱子之间的叫补间斗拱;位于屋檐四角的是转角斗拱。东大殿庞大屋顶的重量就是通过拱传导到斗,再由斗传导到立柱,由立柱支撑千钧之力。大家看,东大殿的斗拱层层叠叠由四层组成,向上扩散,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这样可以均匀地支撑屋顶的重量,充分发挥大殿支柱“立木顶千斤”的作用,同时,还使屋檐一层层挑出,形成了宽大的出檐,出檐达4米,高度达2米,这是中国现存单组层数最多,最硕壮的斗拱。著名建筑学家史建看了东大殿的斗拱由衷地赞叹道:“斗拱是东大殿绝对的主角,它虽然只有檐柱的一半高,却有着威压之势,它纵横恣肆,是美术的精魂。在这里,是斗拱而不是屋顶塑造了建筑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艺术在佛光寺发挥的登峰造极。”

佛光寺东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具有唐朝宫殿建筑规制和皇家气魄,体量宏大、出檐深远,沉稳庄重、展翅欲飞,一幅大唐气度,被誉为“中国建筑第一国宝”。

面对大唐殿宇,手扶唐代古松,瞻仰盛唐经幢,是否会有一点梦回唐朝的感觉呢?等您进入大殿,置身唐代彩塑中间,欣赏唐代壁画,看唐人墨迹,才真正回到了大唐盛世。(建议讲解:唐代经幢)

请进大殿。

进入大殿,迎面而立的是佛坛上供奉的三十四尊唐代彩塑。他们或坐或立、或骑狮或牵象,有佛陀、有菩萨、有护法神、有供养人。他们充分展示了唐代佛教造像艺术的特点和风格,您看他们,体态丰满健美,神情端庄沉静,衣饰华丽简约,线条流畅生动,布局错落有致,气势大气磅礴。

主像为释迦牟尼、弥勒佛、阿弥陀佛。这三位主佛,与我们常说的“竖三世佛”、“横三世佛”都不相同。有人说这种组合在唐以前没有出现,在唐以后也不见传承,应该是偶然出现的个例,其实,这是隋唐时期,随着佛教净土宗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组合。在莫高窟初唐、盛唐时期开凿的洞窟中,也有这样的组合,只是后世没有继续传承。我们看弥勒佛的塑像,他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大肚子弥勒,而是弥勒的真身,坐姿自然,垂腿而坐,就是我们俗称的“弥勒下坐”。(建议讲解:横三世佛、竖三世佛)

在东大殿的三十四尊唐代彩塑中,有十一尊是男身像,二十三尊为女身像,其中最具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是菩萨塑像,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女身菩萨像更为突出。您看,她们面容丰润,眉毛细长呈浅浅的弯月形,耳朵圆润修长,鼻梁直挺玲珑,嘴唇红润精巧。这正是《清河画坊记》中描述的“目波澄绰,眉目连卷,朱唇皓齿,修耳隆鼻”的唐代美女形象。(建议讲解: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唐朝是少有的开放时代,女性十分讲究化妆和服饰,可以大胆追求美和展示美。不过对美最大胆的追求,恐怕要数身体的袒露。这样的审美倾向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东大殿的菩萨像中。

您看,大部分菩萨都袒胸、裸臂、露腹,仅仅用一些披巾或其他饰物象征性地遮盖上身;下身衣着贴身,穿质地轻柔的低腰罗裙,使身材线条丝毫毕现,大有“曹衣出水”之风。这些菩萨们身披珠宝璎珞,腕戴华美手镯,显得华丽、高贵,但又不失柔美和婉约。

古代的彩塑艺术家们不仅塑造了菩萨端庄、大方、沉静的外表,更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她们的气质和心境。您看这尊双手合十的菩萨若有所思;这尊靠近迦叶的自信从容;这尊菩萨恭顺、虔诚;这尊菩萨宽容、纯朴;这尊菩萨警觉、侧目;这尊半跪的供养菩萨清纯、凝思。

佛光寺的唐代彩塑,将佛的庄严与人的世俗、将高贵与平凡、端庄与柔美、佛性与人性巧妙地统一在塑像中,成为现代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

在大殿两侧和后面,是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塑造的五百罗汉,现在只保存下来290多尊。这些塑像也是彩塑中的精品。

我们已经欣赏了“佛光四绝”中唐代建筑和唐代彩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唐代壁画和唐代题字。

保存到今天的唐代壁画大多是在古墓中,寺观壁画只有佛光寺东大殿内保存有60多平方米。面积虽然不大,不能代表唐代壁画艺术的全貌,但却是弥足珍贵的唐代寺观壁画珍品。

按照唐代寺院绘制壁画的习惯,东大殿四周墙壁应该都绘有壁画,专家们推测,明代塑造五百罗汉时,可能将壁画毁掉了,现在我们只能在拱眼壁(两个柱头斗拱之间的空档额枋)和佛座背后看到零星分布的22幅。拱眼壁壁画长450厘米,高66厘米,分为三组,中间一组是佛祖说法图,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分列左右,旁边两组分别是以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中心,在各自的胁侍菩萨、天王、飞天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去赴会的场面。

在绘制技巧上,东大殿壁画通过墨色浓淡变化,实现虚实交映,使用的颜色以朱砂、石绿、土黄为主,是唐代画风“焦墨淡彩”的体现;脸部的画法,线条和胡须的笔法,颇具汉画遗风;画中人物的衣着线条动感十足,飘逸流畅,有画圣吴道子“衣带当风”的意境。这些壁画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年代久远,壁画的颜色大都已经变成暗褐色,退去了原有的五彩缤纷的色彩,但是更显得厚重古朴。

佛座背后的壁画,因后人无意中的保护,经几个朝代多次维修,依然保持了唐代的原貌,色彩如新。壁画内容为《镇妖图》,不过我们在现在的位置是看不到的。

梁思成、林徽因发现的唐代题字,位于殿内大梁下。这些题字证明了东大殿修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同时题字艺术价值也极高,文字书写兼有欧阳询和虞世南的风格,是珍贵的唐人墨宝。大家再回头看,大殿的门板上,有许多用玻璃框保护起来的地方,那是唐、宋、金、明历代僧人、游客题写的文字,也具有极高文物价值。

在佛光寺,东大殿还不是历史最久远的建筑,在东大殿的南侧,还有一座北魏时期的祖师塔。祖师塔是一座墓塔,他的主人是创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塔身为白色,代表清净和纯洁。塔为砖石结构,平面呈六边形,式样古朴。高约8米,两层,下层西面开门,内部是六角形状,上层是实心。祖师塔的形制是国内唯一的孤例,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北魏石塔之一。(建议讲解:塔的起源、用途、形制)

佛光寺穿越了历史烟尘,保存到现在,虽然几经沧桑,却依然风采依旧。梁思成先生曾这样称赞佛光寺:“不但是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也是我国封建文化遗产中最可珍贵的一件东西,”“诚中华第一国宝也”。

在盛夏的黄昏,佛光寺沐浴在夕阳的香风花语中,您可以在院中信步闲游,听钟磬悠扬、沐青灯佛光、看远山明灭,再一次感受大唐风韵,梦回唐朝。

延伸讲解内容1. 梁思成与梁启超2.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3. 佛光寺唐代彩塑的人文内涵4. 唐代妇女的妆容

参考资料推荐1.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2.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崔正森.五台山寺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4. 侯幼彬,李婉贞.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

炉烟经卷

——显通寺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修建时间、规模布局、历史演变、宗教地位2. 要点:钟楼(屋顶、铜钟)

大雄大殿(建筑、三世佛、十八罗汉)

文殊殿(五方文殊)

无梁殿(建筑、名称、卢舍那佛)

铜殿(铜铸艺术、铜塔)显通寺导游示意图

背景介绍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寺庙群,它的前身是“大孚灵鹫寺”,据《清凉山志》记载:印度高僧伽摄摩腾和竺法兰,东汉永平年间(68年)来到五台山,他们在这里修建了寺庙,取名为“大孚灵鹫寺”,也就是今天的显通寺。显通寺距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两千年的风风雨雨中,显通寺几经修整重建。北魏扩建显通寺时,设置了十二院,并设有专门的塔院,结构比较松散,体现了宋元以前寺院以佛塔和钟楼为主建筑,布局较为随便自然的风格。现在的显通寺,即以前十二院中的善住院,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格局。寺内古树参天,香烟缭绕,占地4.37万平方米,有房屋殿宇400多间,中轴线上的7座大殿,或雄伟庄严,或精巧玲珑,相互辉映。东西廊房对称配合,总体色彩华丽典雅,带有宫廷建筑的特点,体现了明清时期寺院布局严谨、富丽庄严的风格,是明清时庙宇建筑的典型。

导游词

各位宾客,大家好。这次能由我陪大家一起游览五台山著名古刹显通寺,感到非常高兴,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和服务,能使您对显通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这次游览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这座幽幽古刹是目前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寺院,是五台山五大禅处、十大青庙之一。明永乐三年(1405年)在此设“都纲司”,使它成为五台山青庙的首领庙。历史上,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著名诗句,如“五月行踪入大孚,万松如剪雪平铺……炉烟经卷停云阁,不信人间有画图”等。国务院在1982年把显通寺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将要参观的重点是显通寺的钟楼以及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我们在显通寺将游览一个小时,之后在钟楼下集合。

面前这座高大的建筑是显通寺钟楼,它建于明朝,是显通寺较早的一处建筑。它的下层是一个石旋洞,是通往显通寺的要道。上层是高大的木结构钟楼,为两层三檐庑廊式结构,上承十字顶,脊顶四端有四个雕刻精巧的龙头。我们往上看,廊柱飞檐,交相辉映,十分壮观。从上面远眺,层层山峦,簇簇寺庙,历历在目,使人心胸开阔,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细心的游客可能已经看到钟楼上“震悟大千”这四个大字了。“大千”即“大千世界”,是佛教用语“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指广阔无边的世界。“震悟大千”的意思是说佛法无边,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教化和感召下,整个大千世界都震悟觉醒了。

既然叫钟楼,那一定离不了钟,现在我们上楼去看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

这口钟叫“幽冥钟”,又叫“长命钟”,是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铸造的,重达万斤,因要避讳“万岁”的“万”字,据说实际只有9999.5斤。钟口边缘呈波浪形,颜色呈暗褐色,敲钟时发出深沉圆润、深厚洪亮的声音,顺风可传十多里。

在没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古代,要铸造这样一口巨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铸造时,采用我国历史上铸造技术要求较高的传统技艺——无模铸造,即“泥型法”。巨钟的铸造,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建议讲解:无模铸造相关知识)

显通寺的铜钟,不仅是古代铸造技术的代表作,佛家弟子们还赋予了它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它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民间所讲的“晨钟暮鼓”之钟。关于敲钟就很有讲究。

大家都知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它已成为“得过且过”的代名词。因为在许多人看来,撞钟很简单,到时辰敲几下就可混过一天,既不用动脑子,又不多花力气。这实际上是对佛门值事僧工作的误解。撞钟时,要撞出轻重缓急的节奏,钟声要抑扬顿挫,传得远还要回荡不息,要撞出具有五台山特色的钟声和佛教乐理的神秘。早晚两次撞钟,要紧七下、慢八下,不紧不慢二十下,这是一通,重复3次,共撞105下,最后再撞3下,前后共108下。撞钟时还要念固定的佛经。

大家都知道张继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寒山寺钟声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夜半钟声,更在于必须在20分钟内敲完108下,而且最后一下,要敲在夜半12点整,不能提前或推后。可以想象,如此纯熟的撞钟功夫,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据说敲完钟的和尚都有“钟行汗步出钟楼,犹如卸下千斤担”之感。由此可见,撞钟绝非易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和我们做人一样,要实实在在。(建议讲解:关于佛教中敲钟的其他讲究)

此外,钟的外表刻有一部楷书佛经,共1万多字,字迹端正清晰。以前,这口钟里外都被成千上万的纸条遮住了。为什么在钟上贴这么多张纸条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威望的和尚圆寂后,要把他的名字贴在钟上,然后把钟敲响,与钟长鸣,好像在通知西方极乐世界,又一位高僧往生极乐了。后来,人们为了求得佛祖保佑,也把自己或亲朋好友的名字贴在钟上,然后把钟敲响,不过贴名字还有个讲究,为去世的人祈求平安要贴在钟内,为活着的人祈求幸福贴在钟外。如果您有兴趣,也可以求得祈福纸条,不过现在不可以再贴到钟上了,你看,钟楼墙壁上的贴条就是善男信女们的祝福和愿望。

好了,各位游客,参观完这口钟,让我们一起步入古树幽幽的显通寺内院游览。

大家请跟我来,从这里进去,我们将参观中轴线上的观音殿、大文殊殿等7座大殿。在这里,我要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讲过,寺院第一座大殿一般为天王殿,供四大天王以守护寺院,为什么显通寺第一座大殿不是天王殿呢?听完我的讲解,您自然会明白。(建议讲解:一般寺院的布局)

明代以前,现在的显通寺和前面的塔院寺原本是一座寺庙,天王殿在最前面,明成祖永乐五年(1047年),分为现在的塔院寺和显通寺两座庙宇,显通寺就没有天王殿了。但一个寺庙又不能没有守护神,于是在门两侧立了两块石碑,大家看,一边写“龙”,一边写“虎”,用“龙”“虎”代替四大天王守护寺院。名叫“有龙虎把门,不用四大天王劳驾”。

中轴线上第一座大殿叫观音殿,因在最南端,所以又叫南殿。以前,寺院举行的水陆法会道场也设在这儿,故又称水陆殿。殿内供奉观世音、文殊、普贤三大士,观音居中,殿两侧是护法天神。

观音菩萨,虽然在佛国世界中并非“首脑”,但她却是中国善男信女们最崇拜的对象,因为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符合老百姓朴素的为人心理。

我们都知道,声音要听,景物要看,而观音菩萨的名字却很有意思,叫“观世音”,即观世间声音。其实不难理解,观音菩萨法力高强,六根圆通,当然可以“观世间声音”,这“观”,不是用眼,而是用智慧观世间疾苦,以解救芸芸众生。(建议讲解:中国的四大菩萨)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许多寺庙内都有专门的文殊殿,显通寺也是如此,前面这座大殿便是大文殊殿。

文殊殿前立有两块石碑,并建有碑亭。石碑高2米,宽不足1米。立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大家请仔细看一看,这两通石碑有什么区别呢?立碑,总是为记述什么,可您仔细看过后,会发现西边的碑是一块无字碑。大家都知道,西安乾陵有块著名的武则天无字碑,有人说那正是武则天的聪明之处,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说。那这里的无字碑又是为什么而立呢?原来,康熙皇帝来五台山朝山时,站在显通寺门口一看,发现菩萨顶像条龙,而大文殊殿前面两个水池的反光正是龙眼。古代人们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天下只能有一个,而这儿又出现了一条龙,那还了得,于是,康熙一怒让人把大文殊殿前两个水池用石碑压住了。石碑立好后,院内老僧请康熙题写碑文,可康熙还没来得及写,便起驾还朝了。从此显通寺就留下了这块无字碑。

文殊殿,以供奉文殊为主。我们进殿看,正中这尊最大的塑像是大智文殊。文殊全称文殊师利菩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他专司“智慧”,在四大菩萨中地位最高。他的坐骑是一只雄武的猛狮,代表勇猛和智慧。

我们前面讲过,五座台顶都有寺庙,庙内文殊各不相同,在大文殊殿内便供奉有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大智文殊左侧一尊是西台的狮子吼文殊,右侧一尊是东台的聪明文殊,前面三尊分别是南台的智慧文殊、中台的儒童文殊和北台的无垢文殊,殿内两侧是十二圆觉菩萨。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所以希望自己或亲朋好友聪明的人们往往顶礼膜拜,求文殊赐予智慧,不过拜文殊只是人们追求智慧的一种形式,要得到真正的智慧,还要靠自己努力,去求索、奋斗。

中国古代寺庙分为接待游方僧人的十方庙和不接待游方僧人的子孙庙。那么如何区分呢?我想您一定也想知道。我们往后走,看韦驮天神的姿态便会明白了。

在大智文殊背后,这尊神武的塑像就是韦驮。从他站立的姿态,我们可以区分十方庙和子孙庙。您看这尊韦驮像,双手合十,法器横于两腕之上,像是欢迎四方宾朋香客,这表明,此庙是十方庙。韦驮还有另一种姿态,左手握金刚杵,杵尖拄地,右手叉腰,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不用问,这座庙一定是子孙庙,游方和尚看到他的姿态就会另觅栖身之所了。

不过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已经不再有十方庙和子孙庙之分了。

唐代以后的寺院布局一般以大雄宝殿为主建筑,大文殊殿后便是显通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距今1900年前,来中原传教的印度僧人,大约就是在今天大殿的位置上,创建了五台山的第一座佛教寺庙,并亲手燃起一柱佛香,敬告佛祖佛教传播于天下。所以显通寺可以称为五台山佛教祖庙。

大家可以看到,大殿规模宏伟,占地800平方米,庄严肃穆,是五台山罕见的大殿。“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意思是“一切无畏的大勇士”。

在进入大殿前,我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请大家留意寻找答案。如何从塑像外表区分佛、菩萨和罗汉?

大家请进殿。大雄宝殿一般供奉三世佛。您看,正中这尊主佛便是释迦牟尼,他是我们中间娑婆世界的教主,他左侧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他们头顶卷发、雍容典雅。请大家记住,头上是卷发。

释迦牟尼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据佛经记载,他看到了人间生老病死的痛苦,于是离家出走,潜心修炼,最终创立了佛教。他的追随者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建议讲解:佛教的产生与释迦牟尼)

大殿两侧的塑像是十八罗汉,他们神情各异,栩栩如生,突破了神佛塑造手法的拘谨,反映了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表情。尽管表情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就是头上空空,烦恼丝无全。请大家记住,神情各异,头上空空。

看完十八罗汉,我们再看三世佛背后。这三位头戴菩萨冠的便是三大士:文殊、普贤、观音三大菩萨。那么如何区分它们三位呢?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看他们的坐骑,文殊骑狮、普贤骑象、观音骑朝天犼。知道了他们的坐骑,在大多数寺院都可以区分他们了。(建议讲解:佛教徒修行的果位)

讲到这里,我要旧事重提了,如何从外表区分佛、菩萨、罗汉呢?

对了,佛头上是卷发,菩萨头戴菩萨冠,而罗汉头上则是空无一发,神情悠然自得。现在您能区分他们了吗?

大雄宝殿作为主殿,庙内大型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如受戒仪式。还留下了康熙赠龙袍的传说,他让方丈初一、十五穿龙袍代他礼佛。可惜这件龙袍在1948年被盗,没能留到现在,否则,它将是一件珍贵的文物。虽然康熙的龙袍被盗了,但他亲笔手书的匾额“真如权应”却留了下来,大家抬头看这块匾,它同样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大家请继续往后走。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可显通寺内却有一座别具特色的砖石结构大殿,因没有大梁和柱子,所以名叫“无梁殿”。

大家看,大雄宝殿后的这座大殿就是无梁殿,它建于明代,又名“七处九会殿”,取佛祖曾在七处讲经九次之意。又取“佛法无量”之意叫“无量殿”。

无梁殿设计生动,结构奇特,外观是两层楼房,殿内是三眼砖窑,中间大,两边小。中间供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像铜铸卢舍那佛,卢舍那佛,意思是光明遍照,表示修持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左边是多宝佛塔,右边是药师佛。殿正面有七个阁洞,两侧各有五个,据说是僧人做功课的地方。据建筑学家鉴定,这座大殿有三个特点:一是设计生动;二是修建技术高超;三是结构坚固。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建议讲解:佛教三身佛)

在无梁殿之后,是千钵文殊殿。殿虽小,但有五台山独一无二的极其珍贵的铜铸“千钵文殊像”。我们来看,这尊文殊像造型独特,垒叠着五个头型,胸前有六只大手,各持法器,其中有两只手捧着金钵,钵上端坐释迦牟尼坐像。身体两侧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一只手内有一钵,每只钵中都有释迦像,代表文殊菩萨智慧无边。这尊文殊像是明代铸造的,在铜铸艺术中,可以说是珍品。无论手的形状或手中的钵以及钵中的佛像,铸造的细腻和造型的新颖,在全国这一类艺术品中是罕见的。

在显通寺,我们已见到了铜钟、千钵文殊等铜铸艺术的佳品。下面我们将看到的是显通寺铜铸艺术中最杰出的代表——铜殿。人们说“显通、显通、十万铜”就是指它。大家看,前面高台上的那座殿宇就是铜殿。

中国的冶炼铸造技术在商周时期就领先于世界,陆续出土的精美的青铜器铸件,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历史。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留下了许多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珍品。像显通寺铜殿如此规模巨大、铸造精美的作品,在中国也是很少见的。

据《清凉山志》记载:“明妙峰,名福登……发愿造渗金三大士像,并铜殿……三大名山之铜殿,亦登所亲制……”由此可见,妙峰法师曾铸三座铜殿,其一便是大家眼前的铜殿。铸于明万历年间,据说是按照万历皇帝的意愿铸造的。那么这铜殿和明万历皇帝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示意儿子修造一座铜殿,为百姓祈福,做点功德善事,以保大明江山万代传。由于皇帝下令铸造,为了取“万”字的吉利,所以铸造此殿的铜来自全国一万家,共用铜十万斤,殿内铜壁上铸有小佛一万尊,意味着祝李太后万寿无疆。

大家看,铜殿规模不是很大,但结构精巧,外观是两层楼,上层四面各有六扇门,下面四面各有八扇门,上面都铸有精美的图案。

大家请走近仔细欣赏。您看这些花纹图案,它们把民间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佛教建筑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牡丹出瓶、玉兔拜月、松鼠盗葡萄、狮子滚绣球等等,无一不精,无一不细,细到连松鼠胡须、牡丹花蕊也清晰可见。殿内主像是高约一米的铜铸文殊骑狮像,铸造精巧,栩栩如生。

中国古代建筑一贯讲究和谐统一。在铜殿前,有五座铜塔,暗合东南西北中五台之数,它们与铜殿相辉映,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铜铸艺术组合。在五座铜塔中,东西两座为明代原物。两座塔形相似,为八角十三层,小巧玲珑,高度相仿,高约6.5米,是我国铸造艺术的代表作。中间三座为清代所铸,后毁坏了,现在三座是后来补铸的。

显通寺的铜殿和铜塔,毫不夸张地说,铸造艺术是空前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优美的造型、完美的结构、巧妙的布局、宏伟的气魄、精巧的图案,无一不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艺术水平和智慧。因此,它们被列为五台山十景之一。

在铜殿后面,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大殿——藏经殿,又叫后高殿,原来是显通寺存放珍贵经书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做过文物陈列室。

各位朋友,显通寺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现在,我们还有15分钟时间,留给大家尽情领略佛国古刹的清幽。15分钟后我们钟楼下见。

延伸讲解内容1. 中国古代铸造艺术2.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3. 中国古代民间吉祥图案介绍4. 五台山文殊崇拜

参考资料推荐1.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2. 贾文忠.青铜艺术.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3. 崔正森.五台山寺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口试讲解建议

1.概况:位置、修建时间、宗教地位

2.要点:

方案一:大文殊殿(文殊菩萨简介,方便朝台)

大雄宝殿(建筑规模、三世佛、十八罗汉、三大士)

无梁殿(建筑特点、名称、卢舍那佛)

铜殿(铜铸艺术、铜塔)

方案二:三有三无(有门无佛、有碑无字、有殿无梁)

四大怪(钟楼建在外、山门斜着开、经阁前后盖、殿殿文殊在)

铜殿(铜铸艺术、铜塔)

3.结束语

温馨提示1. 方案一重点讲解:大雄宝殿、铜殿2. 方案二重点讲解:钟楼、无梁殿、铜殿3. 方案二中“三有三无和四大怪”融在参观顺序讲解中,不单独解

释。4. 景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如: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可显

通寺却有一座别具特色的砖石结构大殿,因为没有大梁和柱子,

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无梁殿”。

文沱草庐

——阎锡山故居阎锡山故居导游示意图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修建时间、规模布局2. 要点:建筑特点、民俗文化、价值评价3. 参观顺序:东花园一二院、得一楼、都督府、南都督府、车马院、

长工院、穿心院、二老太爷府、五姑娘绣楼、红楼、阎锡山言论

石刻、东花园三院、三院偏小院

背景介绍

阎锡山祖上于明末清初来河边定居,靠给人打零工、做短工维生。直到第六代阎兴泰时由经商而发家,家道才开始有所转变,到阎锡山祖父阎青云时,阎家已经有土地几十亩,开始雇佣工人耕作。到第十一代,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时,阎家在五台县已是知名人家了。

阎锡山,字百川,1883年10月出生河边村,少年时期跟随父亲阎书堂经商。1902年进入山西武备学堂,后来被清政府选送到日本学习军事。在日本期间,阎锡山结识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10月29日,辛亥革命太原起义成功,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时年28岁。之后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和发展,逐渐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在主政山西期间,山西的经济、科教、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949年3月,解放军包围太原,阎锡山逃离太原飞往南京,从此告别山西,再也没有回来。

导游词

阎锡山故居位于定襄县城东北20千米处,背依文山,面临滹沱,东北100千米是佛教圣地五台山,西南100千米为省会太原。

阎锡山统治山西近40年,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他在老家河边村的府第就是我们说的阎锡山故居。阎府从开始修建,断断续续,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建成了现在的规模。

阎锡山故居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庞大建筑群,既有黄土高原典型的北方民居特色,又有晚清宫殿式建筑的特点;既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典范,又融入阎氏治家治国思想的元素;不仅是阎氏家族繁衍兴衰史的载体,也是阎锡山宦海沉浮的写照。

阎府占地33万余平方米,房屋近千间,大小院落30多个,包括晚清宫殿式的东花园、西花园,传统四合院式的二老太爷府、上将军府,融入中西建筑文化元素的都督府。此外还有一处占地13万多平方米的别墅,可惜别墅早已毁掉,阎府现在保存下来的房屋700多间,院落也只剩27个。

阎锡山故居建筑群主要分布在村子东南的文昌堡(也叫永和堡)以及旁边的石沟街上。整个府第建筑遵循“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布局理念,依势而建,“靠坡砌室,临街筑院”,大院布局紧凑严谨,功能完善齐全,风格变化多样。

20世纪80年代,利用阎锡山故居,开辟了河边民俗博物馆,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分为农耕、饮食、居住、出行、娱乐、信仰六大系列,陆续开放了纺织、造纸、刺绣、剪纸、服饰、雕刻、绘画、饮食、婚俗等90多个专题展室,他们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象地再现了忻定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生动地反映了清代末年和民国时期独特丰厚、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请跟我来,我们一起领略阎锡山故居的风采。

在众多的建筑中,气势最恢宏的是东西花园。从这条大街往南一拐弯,您看这座宽大的门厅,就是东花园。这个门厅当年还悬挂着一块门匾,“文沱草庐”,文是指文山,沱是指滹沱河。

穿过大门,是东花园的一院,是阎府最大的一个院落。据说这里是阎锡山的副官和卫兵居住和办公的地方。院落四周都建有厅堂,厅堂前是一圈马车便道,用长条石、青砖、卵石铺成环状,原来中间是假山和喷水池,不过假山和喷水池已毁,后来在中间修建了影壁,影壁正面写有“博爱”二字,是当年孙中山先生赠给阎锡山的手迹。大家往这边看,在院子的东北角,还有一个喷水池,直径大约3米,用青石雕砌而成,四周有围栏,雕刻有人物、花卉等图案,栏柱上面还雕刻着姿态不同的小石狮。喷水池中间有一根用整块石头雕成的盘龙石柱,高约4米,石柱顶部是莲花造型,莲花上雕刻有一只撒尿小猴。这个喷水池与原来院子中心的喷水池、假山相映成趣,可惜这一组石雕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穿过东厅的过道,我们来到的是东花园的二院。二院虽然比一院面积要小一些,但在建筑上却更豪华考究,比一院又高了一个档次。这里的石雕、砖雕、木雕刀工精巧细致,造型栩栩如生;廊柱、门当、斗拱、屋檐也是层层雕刻,显得精致富贵,风格具有晚清宫殿式建筑的典型特色。

阎锡山故居的建筑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东为正,每个院子的东房都建得高大突出。因为在河边镇东边有一座文山,从风水学上看,河边镇背靠文山,面对滹沱河,文山是河边镇的依靠。“文山钟秀,沱水环流”,从风水文化的角度看,寄托着人们对安逸自足的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您看二院东大厅,建得高大巍峨,十分壮观,它分上下两层,正面大厅是举行重要活动和接待贵宾的地方。1934年12月,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去世,灵堂就设在这里,祭奠活动场面隆重宏大,一个月的时间香火不断,管弦萦绕,满院子各色纸扎,布置得十分排场。当时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分别代表蒋介石和林森前来吊唁,可见当年阎府的显赫地位。

穿过大厅侧面的过道,我们可以进入东花园的三小院,现在请先跟我来,我们沿着参观线路游览,回头再参观东花园三小院。

通过“行得通”地下通道,我们来到得一楼。为什么叫“得一楼”呢?这还和阎锡山在袁世凯时期的封号有关。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阎锡山取得了袁世凯的信任,被授予“同武将军”,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阎锡山又被封为“一等侯爵”,这时恰好楼房完工,便取名“得一楼”,以庆贺和纪念取得“一等侯爵”的封号。其实阎锡山没有这么肤浅,取名“得一楼”是取自老子《道德经》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的“得一”,很有文化内涵。得一楼建成后,阎锡山的父亲常在这里喝茶娱乐,因为阎父的小名叫“昌春”,所以这座楼又叫“昌春”楼。得一楼后有地道可以通东花园二院,前可以通都督府。

我们继续往前走,去参观都督府。

都督府是前后相连的两进院落。前院由阎锡山的原配夫人徐竹青居住,后院由阎锡山父亲和继母居住。蒋介石为笼络阎锡山,1934年11月还曾在后院探望病重的阎书堂,一个月后,阎书堂病逝。

在都督府南面的这座院落叫新南院。在都督府修建完成后,阎锡山又重金收购了周围几家的院子进行扩建,这新南院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由于位于都督府的南面,所以也叫南都督府。1914年南都督府完工后,经过简单的装修,就让阎锡山的姨太太徐兰森和孩子们搬来居住。1915年阎府又修建了大将军府,阎锡山的夫人徐竹青和姨太太徐兰森就搬到大将军府居住,新南院就空了下来。后来,花重金把新南院重新装修成高级客房,用来接待贵客居住。

我们看到室内的装饰布置,还是当年的样子,室内布置有红木大床、八仙桌、太师椅、羊毛毯等。炕围画也非常精致,内容丰富,将民间传说故事、戏剧情节都表现在画中。这样的布置其实就是当时有钱人家和达官显贵居室的标准配置。当地有这样的民谣来描述,“仰尘房,砖墁地,八仙桌子太师椅,双喜窗棂炕围画,神仙住下也不想离”,说的就是当时流行的布置标准。

再往前走,这里是阎府的车马院。车马院不是原来的建筑,是后来按照当时的样式恢复重建的。阎府养着几十匹马,拥有十几辆马拉轿车。当时,只有富贵人家才有条件拥有马拉轿车,一般百姓家里是不会有这样的奢侈品的。

马拉轿车大多用榆木制作,因为榆木坚硬而且有韧性,经久耐用,不容易损坏,也有更富裕的人家使用核桃木制作轿车。阎氏家族的马拉轿车制作更为精良,有拱形结构和长方结构多种款式,轿车箱体绘画或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有龟背图案、双喜图案、百寿图案等。轿帘上绣着喜鹊登梅、鹤鹿同春、四季平安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和富贵人家的居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工院,大家看这里的布置就简陋得多了。顾名思义,长工院就是长工、佣人居住的地方。

阎锡山眼光长远,他在当上山西大都督后,就深知手里只有军队还不够,一定要有雄厚的财力,于是他在全省各地开设商铺、银号,努力发展经济,同时在自己家又以父亲的名义购买了几百亩地,雇佣佃户种植,给佃户提供生产资料,秋后按约定分成。在府内也雇有很多长工和佣人,伺候阎家老小,打理阎府事务,这些“下人”就都居住在长工院。

长工院作为生产农俗陈列室,陈列着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您看这是磨坊,有磨面的石磨,这里有谷物脱壳用的石碾,分离谷米和糠秕的扇车,还有下种的耧、耕田的犁、碎土的耙、保墒的耱、除草的锄、收割的镰等等,这些生产工具就是当时五台、定襄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缩影。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拉拉碾子推推磨,体验一把干农活的辛苦。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穿心院,这个院是高级佣人居住的地方。您感觉到这个院落的特别了吗?我们知道的院落一般只有一个大门,或再有角门、后角门等通道,但这个院子却有两个大门,而且处在同一轴线上,这在山西北部地区极为罕见。按照风水理论的解释,两个大门不聚财,会让主家的财运这个门进那个门出,忙活一年到头来是一场空。更为严重的是,一个院两门相对,同处一轴线,会给主人家带来噩运和血光之灾。但阎锡山偏偏不信这个理,从出入方便的角度看,这个院落西可通都督府、新南院,东可达将军府、二老太爷府,要换一种说法,这样的结构不仅不会有血光之灾,相反会左右逢源、上下通达。

请继续往前走,我们路过女佣居住的小院和阎锡山副官居住的院落,现在看到的是二老太爷府。二老太爷指的是阎锡山的叔父阎书典。这个院落是阎家老院,阎锡山的祖父阎青云在这里居住,当时就是十几间普通的平房,阎书堂、阎书典兄弟和他的儿子们都在这个院落娶妻生子。现在看到的样子是阎锡山当上都督后翻修的,因后来一直是阎书典居住,所以就叫二老太爷府。

大家看那座两层阁楼,虽然它规模不大,位置也不在中心,但它在阎府众多的建筑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外来游客也对它兴趣有加,因为这座小楼是大名鼎鼎的五姑娘居住的绣楼。

五姑娘是阎锡山叔父阎书典的女儿阎慧卿,排行老五,所以都称她为五姑娘、五妹子。阎慧卿在人们的传言中被描绘成一个有文化、懂政治、通军事、识大体的风云人物,那只是演绎而已。生活中的五姑娘是个家庭主妇型的妇女,粗通文墨,善于察言观色,善解人意,深得阎锡山的喜爱。1947年徐兰森去世后,阎锡山的饮食起居就一直由五姑娘照料。由于她身份特殊,也曾在政府中担任过一些闲职。但在解放军攻入太原前,阎锡山逃离,却没有将她一起带走,最后与太原特警处中将处长梁化之一起服毒自尽,身后留下了许多谜团。(建议讲解:五姑娘在阎锡山生活中的作用)

请跟我来。

请看这座三层大楼,当地老百姓叫它“红楼”,也叫“七星楼”。大楼一层是三眼宽敞的窑洞,上楼的楼梯是一个石通道,上面两层用青砖修建。我们现在登上楼顶,楼顶上铺有方砖,人们可以登高远眺,您看,近山远水,一览无余,这里相当于游人休息瞭望的观景平台。不知您发现没有,从这座楼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上看,它与阎府的其他建筑不很协调,显得很突兀。其实原来这座楼也和其他建筑一样,屋顶飞檐翘角,但在抗日战争中,太原沦陷,阎府成为日军兵营,这座楼破坏严重。新中国成立后重修了上面两层,就变成了现在有点不伦不类的样子。

来到楼下,我们看东花园二院南窑的外壁和三院大楼外壁,这里完整的保存了18幅阎锡山言论的碑刻,石刻的材料就是东面的文山石,内容涉及交友、持家、善德、治学等许多方面,反映了阎锡山独特的人生哲学思想。也许您会有这样的疑问,阎锡山的言论石刻,何以能在“文化大革命”中躲过浩劫保存到现在?原来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有人将这些石刻用泥灰覆盖,“文化大革命”中还在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这些石刻就奇迹般地留存下来了。(建议讲解:阎锡山言论的内容)

请跟我来。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东花园的三院。和我们开始参观过的一院、二院相比,这个院的规模要小得多。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的建筑较之前两个院落有更高超的建筑艺术,无论是石雕、砖雕还是木雕都精巧玲珑,格外的考究。雕刻形式有浮雕,有镂空雕,种类多样。您看四周房屋的基座,都用青石垒砌,并雕刻成莲花状须弥座,可见在修建时不惜钱财工本,追求尽善尽美。在正堂的门楣上,还能隐约看到砖雕的“当仁堂”三个字,体现了主人自信十足、踌躇满志的心态。

阎锡山的宅院除富丽堂皇,气势非凡外,还有其精妙之处。出于安全的需要,在东花园三院正厅的后面,还修建了一个比较隐秘的小院,阎锡山就经常在这里居住和办公。这个小院不止一个通道,据说,阎锡山每次回来,都是绕过前面大院直接将汽车停在后面的车道上,从旁门进入小院。如果需要到前面见客,也不需要再从外边绕行,可以沿着小院回廊到前面的当仁堂。他父亲治丧期间,他就住在这个院子里。

通过气势恢宏壮观、布局变幻神秘、雕刻精美绝伦、人文民俗荟萃的这组近代建筑群,可以看到阎氏家族繁衍兴衰的历史,再现阎锡山在政治仕途上的升降浮沉。同时,民俗馆以丰富的晋北民俗文化和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呈现出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与美学艺术价值。

延伸讲解内容1. 阎锡山的思想2. 阎锡山时期的山西3. 辛亥革命北方首义

参考资料推荐1. 苏飞.阎锡山.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 景占魁.阎锡山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地下长城

——西河头

景点要素1. 概况:位置、挖掘时间、三大地道名称、教育基地2. 要点:纪念碑、纪念馆、地道结构、战例

背景介绍

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和晋察冀边区出现了利用地道打击日军的战术。地道经过不断的改进,它的功能从单一躲藏发展为能打击、能隐藏、能转移的地下工事,并慢慢发展成了房房相通、街街相连、村村通达的地道网,这样就可以里外照应,多方联动,有效地打击敌人。

导游词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位于定襄县城西2.5千米的西河头村,它和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一起,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战遗址。西河头地道战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国际教育基地、人民防空教育基地。

走进纪念馆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座高5米、长10米的纪念碑。纪念碑用红色大理石建成,它像一面红旗,象征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纪念碑雕刻有5位人物雕像,代表八路军、民兵、农民、妇女、儿童。碑上刻有薄一波同志题写的“定襄革命烈士纪念碑”和1200位革命烈士的英名。

1940年,百团大战取得胜利后,遭受巨大损失的日军向晋察冀边区实行残酷的报复。定襄县的日军对藏孤台、炭窑沟、西河头等13个村庄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先后制造了8起惨案,杀害普通百姓400多人,毁坏房屋2000多间。为了躲避日军烧光、杀光、抢光的残忍报复,抗日军民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在村里村外挖掘了大量的地道。据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定襄150多个村庄中有80多个村子挖了地道,总长达200多千米,构筑了一座庞大的地下防御打击体系。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保存完整,生动地记录了晋北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光辉业绩。

请跟我来,我们先参观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的地面陈列室。

陈列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分为“定襄县,晋察冀地区的西大门”、“地道战,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西河头地道,拱卫解放区的地下长城”、“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开放最早的红色景点”4个部分。在近千平方米的展室中,共展出军民抗战和解放战争各类图片158幅,各种统计图表16张,战斗武器用具等实物122件。整个展览很好地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和雕塑、油画等艺术表现手法,方便参观者的理解和观看,增加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抗战军民利用地道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的伟大创举,将地道战的发动、利用、发展概况系统地做了展示。

陈列室第一部分简述了定襄县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地位和做出的贡献;第二部分讲述了华北抗日军民利用地形,挖掘地道,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第三部分具体介绍了西河头地道的挖掘、功能、构造、设施机关等,再现了西河头人民保卫解放区的战斗过程;最后一部分突出体现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