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实用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7:08:46

点击下载

作者:黄金鹏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村一品”实用技术

“一村一品”实用技术试读:

第一章 概述

“一村一品”经济就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自然、人文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当地有市场竞争力的、能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通过集聚规模优势,不仅能够延伸产业链、树立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和商品率,还能提高当地的资源利用率和资源转化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根据一个村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村里的主导产业和产品,有利于集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从而较好地实现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学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村一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1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地方独有的自然资源、传统文化、生态和区位等优势,积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进入21世纪,国家对发展“一村一品”高度重视,各级农业部门也加大了对“一村一品”的扶持力度,各地“一村一品”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目前,“一村一品”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

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显示:到2008年底,全国专业村累计达45650个,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5%,占全国行政村总数7.1%。从地区看,专业村(乡镇)数量居前3位的是山东、河北、四川。专业村数量增长较快的省份有青海、海南、陕西。从行业看,专业村主要分布在蔬菜、水果、畜牧业,合计26821个,比上年增长5.6%。占专业村总数58.8%。在专业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专业乡镇3160个,比上年增长4.2%,占全国乡镇总数8.9%。2008年专业村经济总收入13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主导产品销售收入60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出口创汇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8%。在专业村中,经济总收入居前3位的是江苏、河北、山东。全国经济总收入500万以上的有34876个,占专业村总数76.4%,其中,经济总收入过亿元的有1569个,占专业村总数3.4%,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山东等省份。种植业专业村主导产业基地面积8020万亩,比上年增长9.69%,居前3位的是黑龙江、河北、山东,牲畜饲养3889万头只(包括牛、猪、羊,不包括兔类),比上年下降7.52%;畜禽饲养专业村养殖禽类19.88亿只,比上年增长72.8%。专业乡镇种植业基地面积达到7579.24万亩,比上年增长4.7%;牲畜饲养量为1683.57万头,比上年增长14.0%。

以上数据显示,国家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战略,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还可以让部分农户获得土地流转性收入。这充分说明“一村一品”的政策推进是符合国情的,成效是显著的,是中国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全国各地区“一村一品”发展成效和差异还很显著,“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还缺乏客观系统的评价和认识,这些都影响着“一村一品”运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本书旨在研究、分析和借鉴国内外“一村一品”发展的典型经验,将湖北省现有的“一村一品”的典型模式加以归纳,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路,以期为湖北省“一村一品”相关模式的研究、管理和实践工作者提供一本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参考书。

第二章 “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这些,既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这为迎接和解决农业发展新阶段所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第一节 “一村一品”的基本概念及在我国的发展

一、“一村一品”的基本概念

(一)“一村一品”的定义“一村一品”是指在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进而促进地区特色经济的全面发展。“一村一品”的关键在“村”,核心在“品”。所谓的“村”不是特指某一个村,而是一个区域概念,其主要强调的是区域资源与特色的把握。它可以是一个村,也可以是几个村,发展到最后,甚至可以是一个镇,乃至一个县。而“品”就是品质和品牌,“一村一品”是一个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的过程,是一个由品种到品质、品质到品牌的跃升过程,是一个通过产品的开发生产托起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过程。因此必须在“品”字上下功夫、找出路。首先要找销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生产地方特色产品,创建地方品牌,打开商品销路。其次要有规模,重视农技应用和农机利用,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最后要抓品质,在抓产量扩规模的基础上,把好产品质量关,为创建特色品牌和维持品牌生命力提供保障。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主导产业不明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先从一个村、一个主导产业做起,明确主导产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才能更快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原则

1. 因地制宜原则

发展“一村一品”旨在强调区域优势,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明显。能否充分发挥各地区域的比较优势,将是推进“一村一品”的关键。在开发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要明确结构差异,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盲目性和重复性。因此,在制定实施“一村一品”方案时,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和经济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强调农产品差异性,在逐步提高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基础上,集中开发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生产项目,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最终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结构。

2. 市场导向原则

发展“一村一品”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以需带产,形成良性的市场导向型农产品供给体系。目前,农产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消费者在进行农产品选择购买时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只有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条件下才可能卖得出去,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农产品的价值也只有在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得到体现。因此,在制定“一村一品”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时候,必须依据市场需求,在充分考虑市场风险、权衡发展机遇的前提条件下,调整生产,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加快发展什么。目前,农产品总量过剩、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严重失衡的现象明显,更应该紧盯市场发展趋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狠抓农产品质量,大力推进优质适销特色农产品的生产。

3. 可持续发展原则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给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发展“一村一品”的根本出发点。“一村一品”所提出的特色农业是能够维护生态结构以及保证自然资源循环再利用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要求在坚持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的同时注重吸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强调系统的结构优化,并能依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要求,发挥整体功能,形成生态和经济相互促进的综合农业系统。

4. 效益最大化原则

发展“一村一品”的最大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突出特色,强调品牌,形成产业集群,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发展“一村一品”,首先要考虑农业生产的微观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考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宏观效益,促进整个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再次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不能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或者生态效益而忽视另一方面;最后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充分衡量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利益获取的可持续性。

5. 总量平衡原则

发展“一村一品”要以粮食安全为前提,在效益最大化原则下,要考虑农产品的供求关系,重视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整农业结构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不同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下,农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和重点也会不同。目前,在我国农产品总量过剩的情况下,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要与平衡农产品供求总量相结合。一方面,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另一方面,只有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结构优化。

6. 外向化原则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产品在面临国际市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很好的优势农产品出口机遇。发展“一村一品”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在稳定巩固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可以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国际市场。抓住国际市场机遇,挖掘国际市场消费潜力,无论是对农民增收,还是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长远目标来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与挑战,在发展“一村一品”时,必须坚持外向化原则,建立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式农业发展模式,尽快实施农业外向化调整战略,使我国农业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一村一品”发展背景

我国在1980年代初引入“一村一品”的概念。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在生活上得到了保障,对解决温饱问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原有的小规模生产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一村一品”农业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为解决部分农业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能。“一村一品”能在我国推行的主要原因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粮食安全问题基本解决,买方市场出现,在大宗农产品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具有高产品附加值和区域特色的农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这对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一村一品”提供了可能和动力。第二,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农民知道如何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选择本地区的主导产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同时选准目标市场,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对接,这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第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多予、少取、放活”是国家支持农业的主要政策,随着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加,更多高质量的生产要素被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成为可能,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制度环境。

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各级农业部门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抓手,也是把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战略基点。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发展“一村一品”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切入点《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要求更加奋发有为地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调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发展“一村一品”是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和产品,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集中投入,有利于现代农业科技和农机应用的推广,有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推进,能够更好地实现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学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发展“一村一品”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的重要保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与经济全面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崭新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巨大投入,更要依靠农民自身的努力和奋斗。目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已经全面实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力度正在不断增强。“一村一品”发展模式,通过开发特色农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为农民群众搭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阔舞台,保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三)发展“一村一品”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产品的竞争力有了新的要求。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口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我国农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亟需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来应对新的挑战。发展“一村一品”能够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挖掘农业生产潜在优势,并将其与区域优势相结合转化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能帮助巩固国内农产品市场,更能帮助我国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四)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村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预报器,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的实现及“三农”具体问题的解决都与农民收入状况密切相关。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现实仍然存在。发展“一村一品”,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如果“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涉及二、三产业,还能够分享非农产业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从而达到提高农民综合收入的效果。(五)发展“一村一品”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城乡二元格局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发展的瓶颈所在。要想打破制约、突破瓶颈,提高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解决“三农”具体问题需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出新型农民、现代农民,才能真正落实国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发展目标。发展“一村一品”在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更好的平台。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农民能够学习更多的农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增强自己的市场经济观念,达到综合素质整体提升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三、国内“一村一品”发展现状

(一)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状况

19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逐步发育,商品生产加快发展。改革的深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为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创造了条件。各级政府适应形势需要,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专业化生产,并开始以村为单位推广种养业优良品种。1987年,农业部以村为单位开展了优良小麦品种推广活动,提高小麦品质和商品率,增加小麦生产效益。

到1980年代后期,各地已涌现出大量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专业户,出现了不少专业村和专业乡镇。进入199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农业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农业开始由单纯的种养业生产向加工、营销等领域延伸,为推进以专业村为主要形式的“一村一品”创造了良好条件。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行农工商、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带动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要求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农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为“一村一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有力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2005年11月,曾庆红同志出席了在陕西杨凌召开的“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2006年5月,农业部在江西召开了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议,杜青林部长作了专题报告,结合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深入阐述了推进“一村一品”的重要性,系统总结了各地发展“一村一品”的经验,明确提出了推进“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对今后发展“一村一品”作出了全面部署。同年6月,农业部专门建立了发展“一村一品”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机制,明确把发展“一村一品”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议以后,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一是成立专门机构,17个省区市建立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形成推动工作合力。二是制定政策措施,5个省制定了推进“一村一品”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一村一品”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三是编制发展规划,11个省区按照本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制定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具体规划。四是深入调查研究,各地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本地资源状况,研究发展“一村一品”工作的切入点,找准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五是举办“一村一品”成果展,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专门设立了“一村一品”馆,全景展示各地新农村建设中“一村一品”发展的最新成果。

随着“一村一品”在国际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一村一品”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壮大,历经20多年发展,我国“一村一品”逐渐形成规模,特色产业已经形成区域优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已达到41293个,从业农户1870.58万户,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560元,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7%。在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二、三产业和外向型农业专业化村镇,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许多种养业等专业化村镇,其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一村一品”开始由自发形成向有序推进转变,由资源依赖向市场导向转变,由产品生产为主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转变,由单纯依靠传统经验向运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转变,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地方通过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一村一品”取得重要进展,正朝着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发展格局。“一村一品”正成为我国村级经济的主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开发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一村一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一是生产结构趋同。一些地方“一村一品”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整体规划和有力指导,农业产业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工格局尚未建立,部分地区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二是加工程度不高。相当多的地方“一村一品”还停留在农业生产环节,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落后,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农产品加工总量不足。三是发展水平偏低。从总体上看,“一村一品”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因此,还要对开发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的理论和实践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二)我国“一村一品”运动的发展阶段

我国“一村一品”运动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80年代,这个时期主要以模仿学习为主。1980年代中后期,一些省区考察学习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的经验后,结合当地实际,发展专业生产、庭院经济,一大批专业村、特色镇成长起来;第二阶段是在1990年代,这个时期以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相结合为特点。在专业村、专业镇大量涌现的同时,合作社特别是龙头企业的专业化基地,开始在专业村、专业镇建设起来;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后,这个时期主要实行一体化经营。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为解决“三农”问题,根据区域优势积极调整农产品布局,建立地区优势产业,创造特色品牌,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部分地区形成了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的发展局面,在探索“一村一品”模式、发展特色产业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取得了重要成就。

2005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一村一品”工作(见表1),强调加强对“一村一品”的认识和支持“一村一品”的发展,使“一村一品”在国内迅速开展并壮大起来。表1 历年来国家关于“一村一品”文件汇总表

第二节 国外“一村一品”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亚洲“一村一品”发展历程

(一)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于1979年任职期间率先倡导并推行的。他以政府的名义在全县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利用电视、广播及会议等渠道宣传“一村一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一村一品”,采取积极措施推广“一村一品”,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经过30年的发展历程,才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功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成功经验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立足本地,放眼世界。发展“一村一品”的基础是开发创造具有地区特色的、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大分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只要每个村庄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就能打入日本国内和国际市场,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香菇、卡勃斯酸橙、温室蜜桔、风后牛肉、麦烧酒等都是在实施“一村一品”过程中开发培育出的具有极强地区特色的拳头产品。这些过去最为常见、最为普通的土特产品现己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全国乃至国际著名品牌。以大分生产的香菇为例,其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34%,并且己成功进入我国的上海、北京、香港等市场。

第二,强调自主,鼓励创新。调动区域内每个人的积极性、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提高每个人的主体意识是“一村一品”能够取得成功的核心,也是“一村一品”能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由当地居民自己决定选择什么产品作为本地的特色产品,充分体现民意,自己承担风险和费用,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研究。政府只扮演服务角色,从技术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第三,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保证“一村一品”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特色产品的研发需要人才,特色产业链的形成需要人才,技术创新和推广需要人才,市场开拓和营销也需要人才。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人才,为“一村一品”发展输入新鲜血液,是其成功的关键。大分县在人才培养方面下足了功夫,开办了各个领域的培训讲习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注重农民自信心的培养,提高其决策能力。(二)泰国“OTOP”运动“OTOP—奥托普”是英文“One Tambon One Product”这4个单词的头一个字母,中文意思是“一个地区各自开发一项特色产品”。泰国是一个农业较发达的国家,它在原有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学习和引进日本“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开发经验,并由政府提倡开展了“OTOP”计划。项目实施期间,泰国政府从鼓励传统乡村手工艺品的发展着手,通过给农业剩余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本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并取得很好的成效。2001年泰国“OTOP”销售收入已达8.3亿美元,2002年泰国“OTOP”销售收入达10亿美元。到2012年,列入“OTOP”计划项目的产品约有1万种,主要包括泰国传统服饰、粮食、草药配制饮品、纪念品以及装饰品等,营业收入额达到1000亿泰铢,约23亿美元。泰国“OTOP”计划项目为解决泰国贫困人口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明显的经济效用外,“OTOP”项目还提高了泰国基层政府的工作效率,使政府和基层群众的关系更为密切。

泰国“OTOP”运动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重视,皇室推进。皇家成员的热情提倡是泰国“OTOP”计划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和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OTOP”计划由泰国他信总理亲自倡议并向全国推广。

第二,统筹规划,分步推广。泰国农业部、工业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学习日本“一村一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由政府统一规划,首先在122个乡实施了试点,再逐步扩展。为帮助各乡开发和推广自身产品,政府还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为各乡制定产品开发、营销、设备、信息、融资、出口和公关等具体计划,保证了“OTOP”的顺利进行。

第三,规范标准,评优扶强。泰国政府设立专门委员会评选出最优产品,正式注册为“OTOP产品”,享受政府在商业咨询、包装设计、市场渠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支持。

第四,政策扶持,发挥优势。2001年,泰国政府拨给全国4.5万个自然村每个村100万泰铢作为周转资金,由各村自主开发特色产品。“OTOP”项目激发出各地极强创造性和想象力,除传统手工艺品,其他产品也是极具地方特色。同时,泰国政府还有计划地组织部分外国游客前往执行“一村一特产”计划项目的村庄观光旅游,游客亲身参与这些极具泰国特色的手工艺品的生产过程,亲眼目睹这些手工艺品是如何在泰国的能工巧匠手中诞生的。

第五,重视教育,引进人才。泰国政府特别鼓励专项人才参与到项目当中,毕业生一旦获准参与这一计划,到乡村接受为期10个月的半工半读培训,每人每月可得到6360铢的国家补贴。国家的相关科研机构也参与到“OTOP”项目中,负责人才培训、实验示范、提供种质资源等项目的开展。

第六,重视营销,加强宣传。泰国政府不仅在旅游景点和机场设立“OTOP产品”的展销中心,还搭建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进行“OTOP产品”的全球推广,通过国际展销手段使“OTOP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三)亚洲其他国家“一村一品”的发展

1. 菲律宾“一镇一品”计划

菲律宾的“一村一品”运动最终演化为“一镇一品”计划,旨在通过充分使用本土原料、地方技术和智力资源,发展更具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和服务,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菲律宾的“一镇一品”计划主要依靠品牌效应和政府扶持。在发展“一镇一品”过程中,由各省推荐,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确定几种商品作为推进“一镇一品”计划的先锋,利用品牌效应,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业务咨询、技能培训、企业家培训、产品设计和开发、适用技术和市场的选择等配套服务,利用各种活动培育“示范镇”,通过提高示范镇的专业化生产水平来带动“一镇一品”计划发展。

2. 马来西亚“一区一业”运动“一村一品”运动在马来西亚逐步发展,形成“一区一业”模式。“一区一业”以市场为导向,将“一区一业”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将产品与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逐步发展和壮大特色产品和产业,最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在马来西亚的“一区一业”运动中,政府设立了特别管理机构来对创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借此保证特色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优势,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3. 韩国“一村一企”运动

韩国在“新村运动”基础上,全面推行“提高农村地区活力”运动,对农村社会进行综合改造,以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活力缺乏等问题,进而改变农村整体面貌。在这次运动中,民间的农协中央会和全国经纪人联合会也积极倡导开展“一村一企”,其效果与“一村一品”类似。

4. 蒙古“一村一品”运动

2001年蒙古在日本大分“一村一品”国际交流中心和国际协力机构共同指导下,开发地区特色产品,举办特色产品展示会,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在蒙古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一村一品”试验项目。从项目实施开始,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专门督促帮助“一村一品”实施的机构,通过举办产品交易会、提供创业支持与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一村一品”的顺利进行。同时,蒙古还实施了““一村一品”新蒙古建设计划”项目,通过对创业人员提供小额信贷来开发指定商品,促进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经过几年的实践,“一村一品”明显抑制了蒙古农村与城市人口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效缓解了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各种经济及社会问题。

二、南美洲“一村一品”发展历程

巴拉圭从1991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品”计划。计划之初,主要是选择日裔聚居区依塔浦阿县作为“一村一品”示范区,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生产特色产品,树立起“一村一品”的典型,并通过形成议会决议案来支持该活动。依塔浦阿县的日裔居住地主要农产品是大豆,10个日裔妇女发起组织了“明快俱乐部”,利用本地丰富的大豆和竹子资源生产豆乳肥皂和竹碳肥皂,受到了女性消费者欢迎。

三、国外“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及启示

(一)认清自身条件,选择差异化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状况千差万别,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时,要从实际出发,运用SWTO分析,明辨自身优劣,看清机遇和挑战,借鉴国外发展“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根据当地不同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优势选择差异化战略和目标。在产品战略的选择中,运用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原则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在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断地改进技术,加强工艺,提高质量,增强功能,创立名牌,生产“人有我优”的产品,抢占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即“竞争性的战略”。避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利用自然、经济优势另辟蹊径,开创新的冷门产业,生产“人无我有”的产品,以其独特性占领市场,即“替代性的战略”。对于资源优势不明显的地区和村庄可以根据其他地区或村庄的发展状况发展互补性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既可以延伸产业链又可以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即“互补性的战略”,同时在选择不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本地农业的升级改造。

另外,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资源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所以,各地区在制定“一村一品”发展目标时应有所侧重,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更多地借鉴日本经验,着重于农村社区的复兴、制度的构建和村民自治。中部农业资源优势明显,生产过程中应该借鉴泰国“星级体系”标准,构建起完善的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制度,扩大出口。而西部经济最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虽然部分地区矿产、能源资源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西部农村的发展最缺乏智力支持,所以,要加大国家对其扶持力度以及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强教育,启发民智,提高当地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农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找准主导产业,在开发本地特色产品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当“一村一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产品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就势在必然。在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良好的近郊农村,应考虑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有条件的农村可以考虑自建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只有把本地的农产品生产与机器大工业联系起来,才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在偏远的远郊农村,由于远离市场,受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制约,一下子实现农产品加工的工业化,相对比较困难,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对本地农产品进行粗加工,走农产品差异化的道路。(三)注重参与式发展,培养多种人才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乡土知识的运用,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一村一品”运动的发展。泰国的“一村一品”运动中加入了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妇女的身影,而蒙古注重了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的计划以及“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计划,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使高层次人才加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此外,在我国妇女地位明显提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她们的潜力,尊重她们的自我选择、自主发展。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培养一批懂管理、会经营、具有战略眼光的农民企业家。同时,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与城市的互动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借助内外合力,实现农民素质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四)发展“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模式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组织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中国农业形成了以单个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格局。由于受到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在单个农户家庭难以实现。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组织把单个农户家庭组织起来,实现专业化生产。现代农业组织既是农民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联系市场和农户的纽带,只有依靠现代农业组织才能把小生产和大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

第三章 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基本情况

“一村一品”计划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湖北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一村一品”发展初显成效,成为农村农业经济的新亮点。

第一节 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历程

一、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背景

湖北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全省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4位。在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56%,丘陵面积占24%,平原湖区占20%。境内水网密布,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全省总人口6217.8万,其中农村常住人口2773.68万。耕地面积3323.92千公顷,其中水田1932千公顷,旱地1392千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8公顷。湖北省农业发展一直以来都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和推动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进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村劳力转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湖北省农业处于爬坡阶段,“三农”问题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虽然逐年提高,但种粮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农业发展过程中虽然重视科技创新,但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仍然很低;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虽然不断加大,但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业配套服务体系虽然建立,但在服务能力、手段和质量上与农民的要求还有差距。这就为湖北省用“一村一品”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来部分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可能。利用“一村一品”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利用“一村一品”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品牌,突出优势产业,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巩固我省农业大省地位;利用“一村一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

二、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

(一)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的主要特点

湖北省各地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在统筹规划、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和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有力地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具有以下3个特点:

1. 优势特色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湖北省启动了优势特色板块基地建设项目,立足区域特点、整合地方资源、突出农产品特色,强调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尝试建设各具特色的板块基地。江汉平原的生猪、水产养殖和粮、棉、油、林木加工,鄂北岗地的粮食、饲料加工,鄂东南和鄂东北的楠竹、苎麻、茧丝、板栗,鄂西山区的高山蔬菜、茶叶、烟叶、水果、药材,武汉等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奶业、花卉、时令水果,已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茶叶等种植业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牲畜规模饲养量达到2430万头;水产集中健康养殖水面达到500万亩。种植业基地面积、牲畜规模饲养量和水产集中连片养殖面积分别比2005年增长110%、94%和100%。各类生产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优质产品比重显著增加。

2. 农产品品牌建设成绩突出

通过多年的开发培植,全省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到3997个、是“十五”末1369个的2.9倍,总产量676.4万吨,总产值372.4亿元。“国宝桥米”、“福娃”、“润珠”、“玉树”、“洪森”等粮油品牌,“长友”、“双柳”等蔬菜品牌,“家佳康”、“神丹”等肉蛋品牌,“德炎”、“外婆家”等水产品牌,“采花毛尖”、“宜昌蜜橘”等茶果品牌,更是纷纷涌现。其中,稻花香、国宝桥米、萧氏茶叶等21个品牌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福娃、采花、土老憨等24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德炎淡水小龙虾、秭归脐橙等6个品牌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省级名牌(包括著名商标)也有近600个。不少特色知名品牌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3. 特色农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一村一品”要求立足本地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特色村、镇,注重发展特优质、高效的农业经营项目,追求比较效益的最大化,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起到巨大作用。据各地调查统计,全省已有1000多个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生产格局,其中种植业类670多个,畜牧业类300多个,加工、手工艺、旅游观光等非农产业类50多个。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产品)生产的农户已占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产品)的收入已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以恩施州特色农业发展为例,恩施州州委、州政府立足实际,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确立了以烟叶、茶叶、蔬菜、干鲜果、药材、畜牧及魔芋、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以“万亩乡镇千亩村”工程为载体,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业”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一批特色产业专业乡镇、专业村迅速形成。到2011年,全州“六百双五”特色产业种植基地总规模达到500多万亩,白肋烟、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魔芋、马铃薯基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9元,是2002年的2.6倍。(二)湖北省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做法

发展“一村一品”,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湖北省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抓结构调整,促产业升级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按照种植业抓板块、畜牧业抓小区、水产业抓片带、农产品加工抓园区的发展思路,全省上下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力度,确定重点建设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三元猪等9大优势农产品和蜂蜜、食用菌、魔芋等9大特色农产品基地。湖北省农业板块建设,加快了湖北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引领了湖北农业投资的趋势,为湖北农业生产标准化提供“温床”,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农民稳定增收的“保护伞”。许多地区通过板块建设,促成了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新格局,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2. 抓典型培植,促效益提升

湖北省在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同时,从打造农业板块基地和产业链条视角出发,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的主导产业,注重运用示范的方法,坚持“农民自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原则,通过“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方式,培植了一批以特色的种植业、集约的畜牧业、高效的养殖业为代表的“一村一品”专业村,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3. 抓服务配套,促企业发展

湖北省在推进“一村一品”经济模式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按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将“一村一品”的发展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来促进“一村一品”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一村一品”专业村开展产销、银企、科企对接及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部分县市将“建一个特色产业、上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一批营销服务组织”的“三个一”工程作为农业工作的考核目标,极大的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第二节 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环境与趋势

一、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要求更加奋发有为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时期,也是湖北省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以及加速推动湖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要从湖北省农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湖北特点的农业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湖北“一村一品”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一)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面临的挑战

1. 湖北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处理问题

环境系统支持能力的下降,严重制约了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计报告》研究分析,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总能力指数(由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构成)在全国排序为第12位,略高于湖南(第15位)、河南(第16位)、安徽(第17位)、江西(第18位)等同属中部地区的周边省份,但区域环境水平、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抗逆水平偏低。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在全国排序为第17位,明显低于湖南(第10位)、安徽(第11位)、江西(第12位)以及河南(第15位)等周边省份的水平。由此可见,湖北生态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处理好湖北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对湖北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前,不仅要关注湖北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和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要避免由于过分注重农业经济发展以及不合理开发而导致农民生活环境、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发生,尽一切可能保证湖北农业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的和谐发展。同时,要重视和解决生态环境资产负债,即“生态赤字”问题,防止由于负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使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优势无法发挥的问题产生,推迟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进程。

2. 湖北省工业反哺农业发展能力弱

湖北省工业化整体水平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反哺和保护能力相对偏弱。现阶段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迫切需要现代工业的反哺和保护。即使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面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体制风险,农业的发展仍然需要现代工业支持和保护。通过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省份对比发现:地区工业化水平处于较高发展阶段,地区对农业反哺和保护的力度就大,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速度就相对较快。反之,就会缺乏对农业反哺和保护的实力,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就较慢。目前,湖北已进入工业发展“黄金十年”,工业总量规模快速扩张,主导产业加速壮大,结构转型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聚集、县域经济崛起、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1年,全省千亿产业由3个增加到9个,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93家,富士康、中芯国际、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80万吨乙烯、东风本田二厂、神龙第三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上海通用武汉项目开始实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2012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372.5亿元,增长15.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伴随着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移的各种优惠政策将密集出台,国际资本、沿海工业转移步伐逐渐加快,湖北省地理位置、交通成本、人才环境等各种资源和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有望成为国际、沿海转移企业的最佳选择。从结构同质化指标看,工业化实现意味着作为一种技术同化表现出来的体制同化过程,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融为一体,并以现代工业改造农业。湖北正往工农业同质化这一步发展,但三元结构并存的现象仍然存在,即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落后农村与先进城市、传统非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如何协调农业与工业发展关系、协调好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关系、协调好非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关系,是湖北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条块分割体制阻碍农业、农村生产力发展

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规定土地使用权归农户所有,突破政府干预下的高度集中计划,使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自主权。但是,以农户家庭为基础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其局限性:

第一,土地分散化零碎化状况明显,不利于土地的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规模经营,难以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第二,农村集体土地不能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计入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作为农业产业的资本要素不能和其他要素一样进入市场,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资本的介入。

第三,现行农户家庭经营方式不利于农户权益保护。农户家庭经营方式作为一种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均存在过,其地位作用也不尽相同。关键在于它是不是与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我国在实现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20年后的农户家庭经营比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层次有所提升,但仍未达到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高度,是一种以传统家庭经营为主的过渡型农业家庭经营。作为过渡型的农业家庭经营形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目前农业发展要求,但这种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也限制了产品的交易方式,以分散状态进入市场,导致其在市场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市场竞争力和保护力,进入市场后的不正当竞争,难以保障农民权益。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标志就是要通过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使广大农户逐步走向国内外市场。而条块分割体制致使贸、工、农三种行业之间及城乡之间必然受到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等诸多限制,各利益群体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自动地取得相互间的利益平衡,实现利益一体化。(二)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面临的机遇

从国内发展全局来看,“农民增收、内需扩大”已成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内在需求,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我国政府拉动内需实施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为我国“一村一品”整体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1. 国家农业相关宏观调控政策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支持

为支持农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中央及地方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逐渐向农业倾斜,支农惠农强农资金投入的绝对量呈现大幅度增加趋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投入规模和年均增幅均创新高。从国家整体投入的绝对量上看,自2004年起,中央财政用于强农惠农富农的支出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04—2012年间,中央“三农”投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7%。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首次超过1万亿元,达到10408.6亿元,增长21.3%。从投入相对量看,2004—2011年间,中央财政用于强农惠农富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尤其从2008年开始,比重呈现较大幅度增加,2008年较上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是所有年份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实现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打下基础,更为发展“一村一品”带来机遇。

2. 现代农业组织的快速发展为“一村一品”的推广和深化提供保障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现代农业组织的发展也进一步规范化和多元化,通过“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市场+销售协会+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组织形式,“一村一品”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首先,通过现代农业组织制定和实施的统一生产技术规范,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转变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方式,将分散生产转变为分工细致的专业化生产,将分散销售转变为以现代农业组织为载体的统一销售,促进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的销售能力。最后,将相对分散的财力组织起来,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分散市场风险。

3. 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为“一村一品”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农产品市场体系是连接生产和消费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第一,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发达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时间短、起点低,建设现代农业,就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第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举措。农产品销售是农民实现收入的重要途径。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问题,实现增产增收目标,有赖于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第三,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内外市场日益融合,我国农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部分产业面临冲击。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增强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需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重要背景条件,更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转高效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从湖北农业发展全局来看,“十一五”以来,湖北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这也为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带来了新机遇。(1)“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湖北“一村一品”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一村一品”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2)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一村一品”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对“一村一品”投入也会随之不断增加。(3)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湖北“一村一品”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为新时期“一村一品”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优化“一村一品”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一村一品”发展后劲。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加快湖北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步伐,为湖北“一村一品”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将更快、更有利的推进中部崛起步伐。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发展“一村一品”的推动力更加强大。

二、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趋势判断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湖北发展“一村一品”的成功关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只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从而扩大发展回旋余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扩大国内需求、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扩大消费需求,潜力在于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关键在于使农民有消费能力,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严重滞后,农民占总人口的近2/3,仅消费了全国1/3的消费品。农村消费水平低,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近年,尽管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农业内外两方面。从农业内部看,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足第二产业的1/7,不到第三产业的1/3,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很难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民的农业收入。从农业外部看,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规模扩大和充分就业。因此,无论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拓展农民的非农收入来源,都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善要素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发展方式如果不转变,资源环境约束不突破,农业发展就没有前途,国民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形势,湖北发展“一村一品”必须促进农产品供给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方向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农产品种类,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竞争能力;必须促进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缓解湖北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大湖北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永续发展;必须促进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要坚定不移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培育新型农民是湖北“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目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第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关系着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

在推进湖北“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养。一要以政府为龙头,制定出台并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确立实施目标、实施办法和考核标准,全面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二要有效整合资源。组建由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财政、教育、科技等各有关部门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集中资金,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使农民培训工作的效益达到最大化。三要加大培训支持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制。四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作用,开展特色化、专业化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系统内对农民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五要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赋予农民自主选择权,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实际需求,实现培训的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和人性化服务。(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湖北“一村一品”发展关注的重点“十二五”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把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作为主要目标,把提升监管能力、加强质量安全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强化政策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工作基础,保障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让人们能消费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但随着农产品供求进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国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社会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个阶段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更多地考虑农产品是否安全、是否有益于健康。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产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湖北发展“一村一品”必须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行农产品分级包装上市,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标识计划,不断完善生产记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基地和批发市场建立自律性检测制度,并积极推行获得“三品一标”标志使用权的产品实施免检入市销售。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队伍建设,加大对检查员、内检员、检测机构技术骨干人员培训力度,完善检查员、内检员培训和注册管理,建立淘汰和责任追究制度。此外,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获证单位进行监管,按照风险度和信誉度的等级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管理方案,加强现场检查、常规抽查、例行监测等监督手段。进一步发挥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各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的方式,开展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集中抓好生产过程技术指导、认证的生产环节审核和认证后的市场监督检查,突出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包装标识、产品质量、生产档案记录和生产经营者行为的执法监督,严格规范认定认证行为。最后还要依法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高抽查频率,逐步扩大产品覆盖面,严肃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行为,加大违法惩戒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长效机制,以强化品牌农产品标志管理为突破口,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四)多元化资金投入成为推动湖北“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资金投入主体,推动湖北“一村一品”的发展。财政政策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调节和创造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手段,政府对农业的要素支持集中体现在财政投入政策上。要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功能,通过投资支持风险大、见效慢、其他农业投资主体难以承担而对农业发展起着保护性和示范性作用的项目,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吸引农民和民间资金更好地投向农业。同时,要以金融投入为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关联。金融资本的扩张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金融资本带动社会投资,没有强大的金融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会面临融资难的瓶颈制约。

对湖北“一村一品”发展而言,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业作为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行业,更是需要小额信贷作为支撑。此外,还要以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我国农业正在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投资规模、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都较高的农业企业。随着一般竞争性行业资本投资回报率的降低,一些非农业企业开始进入养殖、花卉等高效农业领域,投资建设各类农产品商品基地,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并向高新技术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拓展。如国内著名的万向集团、横店集团等,近年来都大举投资农业领域。社会资本通过产业资本直接投资于农业,也通过资本市场间接投资到农业领域。

第四章 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分析

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湖北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一村一品”发展初显成效,成为农村农业经济的新亮点。全省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培植主导产业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依靠本地资源优势,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通过进一步整合、提高,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板块基地。江汉平原的生猪、水产养殖和粮、棉、油、林木加工,鄂北岗地的粮食、饲料加工,鄂东南和鄂东北的楠竹、苎麻、茧丝、板栗,鄂西山区的高山蔬菜、茶叶、烟叶、水果、药材,武汉等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奶业、花卉、时令水果,已形成区域特色。目前全省种植业纳入产业化经营的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9%;养殖基地占全省淡水养殖面积的62%。据各地调查统计,全省已有1000多个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生产格局,其中种植业类670多个,畜牧业类300多个,加工、手工艺、旅游观光等非农产业类50多个。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产品)生产的农户已占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产品)的收入已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第一节 种植业类“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湖北是农业大省,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全省种植业总产值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一直稳居半壁江山,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保持在40%以上,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300元以上。为了实现全省种植业“一村一品”的长足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在继续做好宣传引导的基础上,一是要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加快经济作物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鄂东南、鄂中、鄂西北等不同生态类型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和产业带;二是要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加快农产品加工、营销、仓储龙头企业培育,延长优势主导产业链条,实现保值增值;三是要与提高农产品质量结合起来,进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大力推广优质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要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在农业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上狠下功夫,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五是要与加大农业投入结合起来,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和争取农业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种植业发展后劲;六是要与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和重点品种,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培育贩运队伍,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确保全省种植业“一村一品”的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湖北省武汉市邓南镇玉米产业

武汉市汉南区邓南镇位于区境中部,长江北岸,距市中心50公里,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0.9万。汉南区至洪湖市公路穿境而过,辖南庄、解放、建新、邓西、下南、郭家、塘江7个村委会和振兴街1个居委会。农业以玉米、棉花、粮食、蔬菜种植为主。(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邓南镇建新村已发展成以鲜食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全村玉米播种面积达7000亩,玉米种植户360户,占总户数的100%;建有专业企业1个、专业合作社1个,吸纳农民会员240人。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987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4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50元。

建新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市场+基地+农户”的运营方式,以邓丰公司为龙头,联合相关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实施以技术为支撑的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战略。该村在得到市、区政府一系列政策与资金支持的同时,积极与华中农大及有关专家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加强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指导玉米生产,改传统的1年2种2收为1年2种4收。2010年新建玉米示范种植园2000亩,平均亩产值5810元,平均亩纯收入4130元。此外,还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开展保健玉米、观赏玉米、加工玉米等不同风味品种的研发,形成了甜、糯、彩丰富多彩的系列化产品。今天,建新村已成为汉南“中国甜玉米之乡”的种植核心区。

该村的“邓丰”牌甜、糯玉米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并多次获得武汉国际食品博览会、中百超市最畅销农产品等奖项,已进入武汉各大超市及农贸批发大市场,同时远销湖南、上海、北京、广东、甘肃、沈阳,以及韩国、香港等,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二)发展经验

1. 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玉米种植

邓南镇推进玉米种植业“一村一品”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邓南乡镇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划分出优质玉米食用种植区、饲料玉米种植区、观光玉米种植区、特色玉米种植区,瞄准市场需求,严格按照要求分种、分收、分储,提高玉米品质。

2. 依靠科技,改革推广手段,提高玉米种植业的科技水平

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玉米要走向外地市场,就必须走科技之路,比如在玉米种植基地试验种植“水果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这种玉米的经济效益要比传统玉米高出很多。在推进玉米“一村一品”的过程中,采取创新科技手段,建立示范区,积极下乡办班,发放书籍,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3. 以龙头企业带动,实施产业开发,提高玉米的综合收益

为提升玉米种植产业的综合效益,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向商品优势转变,邓南镇在推进玉米种植中,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一是县委政府主动出击,积极寻求与大的玉米加工企业联合,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玉米种植;二是积极培育邓南镇当地玉米种植大户,联合组建龙头企业,政府在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及时服务。

4. 延伸产业链,抵御风险,提高玉米产业附加值

玉米产业链条较长,邓南镇目前所从事的仅仅是最低端的种植业,政府应及时作出邓南镇玉米产业发展规划,以玉米、玉米秸秆、玉米芯等优势资源为主要原料,以植物化工醇项目为核心,以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为主要发展方向,延伸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产业附加值。(三)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资源优势凸显,经济强势有待培育

汉南区区域资源优势明显,地方传统名优产品多样,但区域特色产业除玉米、小杂粮以外,其他产业规模优势不明显,且加工能力滞后、产业链短、聚集度不够,初级产品多、深加工能力严重滞后,产业规模与加工能力不配套,一些地方“一村一品”发展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尚未形成品牌优势和经济强势。

2. 品牌意识薄弱“一村一品”专业村的主导产品总体规模不大,农产品品牌效益难以体现,品牌建设积极性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3. 务农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背景下,务农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导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一村一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群众思想守旧,加之信贷、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没有及时跟进,阻碍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4. 科技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中,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虽有嫁接,但科技创新和应用对增产增效提高品质的作用不明显,农业实用技术尚未得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推广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四)发展建议

1. “一村一品”离不开行政推动、政策调动、大户牵动、典型带动、科技促动、龙头企业联动。为此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做规划、定目标、下任务、出政策、给扶持、树典型、推科技、举龙头。十指弹琴,才能奏效。

2. 抓“一村一品”,要从培育和依托种养大户、购销大户、服务大户、科技大户及农民经纪人、返乡创业者等做起,要从发动和指导乡村干部、基层组织、农技单位、供销系统、加工企业等着手。因为他们最容易成为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办人、创办人,他们就是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前身,他们为了发展某一产业、开发某个产品,本身就有组织农户、服务农民的愿望。当然各级政府、国家人员也可以去领办、创办,但同样必须是去吸收从事同类农畜产品生产的农户共同组成,而且能够为这一产业及产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实现“民办、民营、民受益”。

3. 抓现代农业,不仅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着力点,而且要做到以下8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与配套运作: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之相结合;把大力开展各种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之相结合;把扎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之相结合;把有力推动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之相结合;把深化农村经营体制综合改革与之相结合;把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与之相结合;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育和支持乡土能人与之相结合;把创优环境、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与之相结合。只有这样,汉南区农业才能呈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新局面。

第二节 蔬果业类“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湖北是我国蔬菜生产大省,经过上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蔬菜产业稳步推进,正在实现“六个转变”:一是蔬菜布局由分散插花向相对集中规模化转变;二是蔬菜生产由简单低效种植向现代高效生产转变;三是蔬菜产品供求由供不应求向批量外销转变;四是蔬菜消费由保障数量向安全有效供给转变;五是蔬菜经营由提篮小卖向产业化发展转变;六是蔬菜产业由农业中的弱小产业向高效支柱产业转变。我省蔬菜产业经过几轮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发展成为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无公害蔬菜

湖北省嘉鱼县是全国蔬菜专业县,先后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被国家标准委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区,被省政府命名为“蔬菜大县”,享有“北寿光南嘉鱼”的美誉。2008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55万亩,总产量130万吨,总产值12.8亿,占种植业总产值的72%,蔬菜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2500元以上,农民依靠蔬菜增收占种植业增收的90%以上。

近年来,嘉鱼县涌现出一批蔬菜种植大户典型,在他们的带动下,嘉鱼县蔬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潘家湾镇世民合作社的徐仕明,2009年为“山绿”食品公司订单生产出口蔬菜“架冬瓜”300亩,亩产达18000多斤,订购价0.5元/公斤,综合亩产值4500元,比当地普通冬瓜每亩高出2500元。本节即以潘家湾镇蔬菜产业为例介绍该镇“一村一品”发展情况。(一)发展现状

潘家湾镇位于湖北嘉鱼县,南距嘉鱼县城21公里,西距长江5000吨级深水码头仅0.5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面积16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3平方公里,总人口5.75万人,辖2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近年来,潘家湾镇以蔬菜作为“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大力实施“蔬菜富民、蔬菜强镇”战略。2010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6.9万亩,复种面积25万亩,年产蔬菜55万吨,创产值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8%。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45元,其中蔬菜生产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4868元,占人均纯收入78%以上。(二)发展成效

潘家湾镇现已发展蔬菜生产专业村7个,沿咸潘、武蒲、红牌三线建成了15公里的蔬菜长廊,连片蔬菜种植达5万亩;建有2万亩优质大路菜基地、1万亩精细菜基地、千亩野生藜蒿基地和千亩水生菜基地;先后新建了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蔬菜板块基地等多个科技示范点;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常年聘请农业专家担任蔬菜技术顾问,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同时大力发展以无公害蔬菜为品牌的生态农业,优化大路菜,扩大精细菜,发展野生菜,推广了200多个名优蔬菜新品种、30多项无公害蔬菜种植新技术,并注册了“联乐牌”无公害蔬菜品牌。

通过招商引资,该镇还先后引进云南、武汉、台湾、河北等地投资发展农副产品冷冻和深加工企业,投资500万元的利民冷库、投资600万元的武汉山绿潘家湾蔬菜产业园等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全镇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年蔬菜加工转化能力可达10万吨。此外,全镇建立蔬菜营销协会及合作组织12个,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了600多个营销网点,营销专业队伍发展到1500多人,初步形成了蔬菜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潘家湾镇以蔬菜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向特色、优质、无公害蔬菜品种发展,还成功引进了台湾圣女西红柿、五月早南瓜、板栗南瓜、珍珠西葫芦等10个高效蔬菜新品种,在全镇推广种植。在全镇推广应用生物肥、生物药,发展了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主打绿色品牌。全镇大棚菜生产面积现已发展到5000亩;蔬菜复种面积达到了25万亩,年产蔬菜55万吨,创产值2.7亿元。蔬菜生产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已超过4000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初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奋斗目标。

为确保农副产品的增值增效,该镇建立了蔬菜营销协会及合作组织12个,营销专业队伍有1500多人,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有600多个销售网点,每年销售蔬菜达30万吨。此外,还以各种渠道引进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蔬菜冷库、农产品大市场及蔬菜加工基地等,其产品远销加拿大等国家。(三)发展经验

1. 打造集体商标

潘家湾镇营销蔬菜协会的“潘家湾”牌集体商标于2009年5月获准注册。自蔬菜产品贴上集体商标后,潘家湾镇蔬菜种植面积由2009年不足10万亩增长到目前近25万亩,农民每亩净收入7000余元,营销市场由国内扩大到国外,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

同时,协会及其集体成员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名优品种,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潘家湾”牌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逐步提升,吸引了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的客商,集体成员带标年销售近2亿元,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商标带来的经济效益。

2. 重视科技投入

调优产业,调高效益,农民的素质是关键。潘家湾镇通过举办科技周活动,开办科技培训班,邀请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学者,为农民讲授蔬菜新品种选育、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栽培等新知识,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种田能手潘家湾种菜大户3000余人次。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积极发挥了科技示范作用,不仅成功推出了皓月西甜瓜、日本红小玉小西瓜等瓜菜新品种,还在全镇推广应用生物肥、生物药,发展了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3. 狠抓流通经营

抓流通搞活经营,将原有的销售网络实行规范化管理。投资120万元建设了一个占地10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改由原来田头交易为市场交易,改原来只卖不买为既卖又买的多功能配套服务,形成了以潘家湾为中心、辐射周边的蔬菜集散地。

4. 鼓励发展订单农业

鼓励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农户+基地”的专业路子,先后与武汉山绿食品等3家公司签订合同,生产市场畅销的新品种,并由武汉山绿食品配送中心包装销售到武汉各大超市,形成精品优价,大大方便了广大农户,较大幅度增加了种菜农户收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