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1:37:48

点击下载

作者:海晓红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清照词传

李清照词传试读:

引言

在宋代历史上,曾经有一位红遍词坛的旷世女子,几乎在一夜之间名震汴京,她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横空出世,给群星灿烂的古代文坛留下了一抹倩影。无论是在当时、现在,抑或将来,她的词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代读者诗意栖居的精神旷野。

李清照,这就是那位旷世词人的名字。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是一个异数。她创作的充满人情味的“婉约词”,她经历的独具女性情怀的人生旅途,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然而,一个孤独的文学生命的香消玉殒,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那些钟爱她的人坦然放手。2012年,日历又翻开新的一页。截至今日,李清照已经离开我们八百余年了,当我们重温李清照的诗词时,眼前不禁会浮现出一位清丽端庄而又略带忧伤的女子。常言说,文如其人。李清照的词,也总是带着她那清丽端庄而不乏感伤的本性,飘逸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星空。她把自己的每一份快乐、每一份感伤、每一份情思、每一份哀怨,都化为诗词,留给了世人。

作为词人,李清照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喜欢她作品的读者“堕情者醉其芳馨,飞想者赏其神骏”,她是词国中的“女皇”。时至当下,她的作品凭借高超的艺术性与深刻的感染力,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等文字,引起了国外读者的关注,甚至火星上的一座环形山也以“李清照”命名。毫无疑问,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里,她已经压倒“群芳”,有力压“须眉”的趋势。

作为女人,她曾拥有一位与她同享文学与收藏愉悦的夫君,这是她的幸运。与赵明诚的相知相伴,成为她生命中刻骨铭心的爱恋。然而,作为女人,未能成为一位母亲,这对于一生致力于追求完美的李清照而言,无疑是一大悲剧。历经生命劫难与感情煎熬的李清照,如若在其后半生,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子女承欢膝下,那么她的人生又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世事难料,人生难测,我们只能在零星的史料和她留下的诗词中,找寻她人生的幸与不幸。她建构了中国文学“婉约派”的词学大厦,她人生的点点滴滴都蕴涵在为数不多的诗词中。阅读李清照的诗词,了解她的人生轨迹,一种无可抑制的感伤喷涌而出。命运是否公正也许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对于这位旷世词人而言,无疑充斥着考验与艰涩。命运带给李清照太多的痛苦,太多的打击,太多的坎坷。阅读她的诗词,我们仿佛经历了她爱情的颠沛流离,仿佛经历了那场历史的浩劫与不堪,以及那段岁月留给人们的关于生命的痛苦与煎熬。阅读她的人生,我们感悟良多的是她人生路上的坚毅与执著,以及感情路上的追求与勇敢。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李清照的诗词,已经并将继续如同春之细雨一般滋润每一颗充满忧伤的心灵;她的词作将是文学天地里不可或缺的美妙田野,在这里,我们将领略到一片幸福与感伤并存的艺术天堂美景。

作为女性,李清照的人生是一本教科书,一本让我们不断寻找真爱、坚持自我的人生教科书。她的人生准则与情感追求,将是现代女性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标杆。一颗彗星划过天际,在浩渺的宇宙转瞬而过,李清照不仅是颗耀眼的彗星,还为我们留下了旷世词作。她夺目而饱经坎坷的创作与感情生活,好比张爱玲笔下那个美丽而又苍凉的手势,给人一种回味,一种启发。

且让我们一起阅读李清照,感受她的生命之旅,倾听她的灵魂独唱,触摸她的生命律动,寻觅这位词人零落的人生碎片,找寻她不幸的根源。如此,于我们当今女性而言,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追溯,也是对己身的再次审视。序1

前几日,晓红寄来了她的书稿《李清照词传》,嘱我浏览一下,写一点东西。这于我而言是义不容辞的,能为学生做点事情,本来就是老师的本分。

最初知道晓红在写这样一本书时,我多少有些意外。晓红读的硕士、博士专业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居然会写起李清照的传记来。依照常理,不能不使人心生意外。

但仔细想想,又不觉得意外。真正的学问和对学问的探究,是从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这正如真正的文学和对文学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古今中外之分一样。因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最真挚的情感永远都是相通的。2

李清照如歌的生命中既有欢歌也有悲歌,如梦的人生里既有好梦也有噩梦。这位旷世奇绝的才女,以自己的文字点亮了一团明亮的火光,以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部苍凉悲壮的史诗。

逝者如斯。当李清照成了一个苍凉的背影,成了一个遥远的绝唱的时候,她的生命、她的艺术依然像一缕阳光,穿越时空的阻隔,照亮了我们的心田。

李清照对于人生、爱情和艺术近乎完美的追求,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对纯美的执著、一种对理想的坚守、一种对家园的守望。这些,正是时隔千年之后的我们依然阅读她、走近她的理由。3

李清照的一生,几度流离,命运多舛。曾经有过两次婚姻,但都以悲剧结束。在这两次婚姻中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李清照干净纯洁的生命诉求。

李清照干净纯洁的生命诉求,已经外化为其诗词创作的主要内容。李清照的词,因为对女性内心体验、情感世界的深刻把握,因为对离乱之世、世道人心的深入开掘,细腻而不失雄浑,敏感而不失深刻,悲凉而不失慷慨,在中国词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体。

或许干净纯洁的生命诉求和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才是我们必须记住李清照的最为本质的原因。文学是人学。正是人性之光,赋予了文学以历久弥新的生命。4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是晓红学术之旅的起步之作。既然是起步之作,就难免稚嫩、粗疏。我想,读者是会原谅一个刚刚开始自己学术之旅的学子的这种稚嫩和粗疏的。

学术之旅是辛苦的,它需要才情、学问、胆略和识见。当然,也需要能耐得住冷清与寂寞。晓红聪慧、勤勉,不浮躁,又正年轻,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假以时日,当会在学问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我期待着。王岩森2012年5月16日

第一章 此花不与群花比:书香门风

公元1084年,山东章丘。山东,这块素有“膏壤千里”美誉的地域,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底蕴,而章丘位于济南与临淄之间,此地山清水秀,泉水清澈。其泉水之盛,堪与济南相媲美。清泉汩汩,长流不断,注入一望无际的绣江中。常言道,山水清秀之处,必是盛产佳人之地。就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泉水系中,章丘明水镇奉上了一颗清丽照人的明珠——李清照。公元1084年,一个普通的日子里,在山东章丘明水镇一处山泉掩映的院落里,传出一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声。不用问,这样秀气的啼哭,肯定是个女孩。在盛行“男尊女卑”的宋代社会,女孩的降生,对于注重香火的家族而言,未免带着几分苦楚。而从那并不清脆的啼哭声中,丝毫看不出她会给家庭带来什么。谁也不曾料想,就是这个看起来并无特殊之处,听起来声音细小的女孩,十余年之后会在词坛腾空而起,成为一代旷世骄女!关于李清照,关于她的故事和她书写的故事,几乎从她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就已开始。在展开她的人生之旅前,有必要一睹她的家世。她生于一个具有浓厚书香门风的家庭中,因为在那个男权主导的社会中,家族的遗传与教养,几乎是女性学养的全部来源。这位后来颇有几分男子气的女子,能饮扶头酒,喜作险韵诗,爱好斗茶猜书,不惧怕匪人,倾慕陶渊明与刘伶的人格魅力。

一、家父之学识

时光退回到北宋神宗年间。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约1045-1105),字文叔,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士。这位出生于明水镇仕宦家庭的子弟,年少时就不跟随时俗,在以诗赋取士的时代,他毅然决然地重视经世致用的学问,专注于《礼记》的研究,写作了数万言的《礼记说》。不仅如此,在担任郓州教授、太学录、太学博士、太学正等职务期间,他没有丝毫懈怠,诗文、学术著作已达四五十卷之多。他的学识造诣之高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誉。另外,李格非对史学和佛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李清照在晚年回忆说,在她家的书籍中,关于《周易》、《左氏传》的典籍收藏得最为完备。李格非最精通的依然是儒家经典,他对经学的研究已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境界。而他清正耿直的品质与力求经世致用的性格,从他青年时代的举动中就已经显露出来。他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写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的《洛阳名园记》,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被广为传诵。

李格非的文章文辞非常高雅,深得人们称颂。在文学理论方面,李格非在“文气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真诚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鲜明个性与真诚胸怀的统一体。只有文气与真诚互为表里,才会为人们广泛地阅读。正因为此,他深得苏轼的器重,与廖正一、李禧、董荣等被并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与苏门众多弟子有很多诗文往来。李格非的文学成就,从刘克庄、张耒等人的评价中可见一斑。刘克庄认为,李格非文章的高雅和义味,比晁补之和秦观更高一筹。张耒则在李格非的墓志铭上,盛赞他文笔酣畅气魄宏大。

李格非不仅学识深厚,他为人处事也深得人们的钦佩。“婉拒肥差”一事就是典型例证。在李格非任郓州教授期间,曾发生这样一件事。由于李格非的清廉正直与职位本身的清闲,郓州太守想让他兼任郓州的赋税一职。太守对李格非说:“与你共事的这段时间,我觉得你为人做事认真谨慎,与同僚相处非常坦诚,我非常欣赏。你的职务相对比较清闲,能不能考虑兼任本州赋税这个职务?”这一职位在当时是个肥差。可是李格非婉言拒绝,他推心置腹地说:“大人的良苦用心,格非非常感激。不过赋税是郓州的大事,责任重大,请容我仔细考虑一下。其实对我来说,从小承蒙先君教导,阅读圣贤文章,是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对赋税一事相当陌生,如果有什么闪失,恐会误了全州大事。再者,本人总是谨小慎微,思想上常常廉洁自律,勤俭生活。唯愿兢兢业业,以报效朝廷,从不敢有半点闪失。至于生活上,当前虽然不能说富裕,但暂时还能够满足生活需求。我的年龄也不大,以后的路还很长,正是一展宏图、努力工作的时候,虽然说兼任赋税这一职务有利于我的前途发展,但是一心不可二用。如果处理不好,说不定还会影响教授的本职工作,如此也有负您的重托。”李格非说得头头是道,太守听了李格非的一席话,对他耿直谨慎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提及李格非的耿直,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得不说。李格非在广信军(今河北徐水)任职期间,他听说有一个道士替人占卜祸福,偶尔有一些灵验的,于是就自抬身价,很多人被他迷惑。一天,李格非在出行途中恰好遇到了这个道士,于是,他就命令随从们将道士从车上拉下来,用棍棒狠狠地教训了一番,然后把他撵出了广信军。这件趣事,不仅表现出李格非痛恶迷信邪术,而且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品性也显露无疑。这一点,从李清照的为人为文中,依稀可见李格非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父母的品行对于子女,具有先天的决定性作用。如果说李清照的生母对女儿的影响偏重于胎教、遗传等因素,那么李格非对李清照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方面,清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对于只有一周岁的李清照而言,朝廷发生的很多事件,对她的行为自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对于李格非而言,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李格非回汴京任职的时候,恰逢神宗去世,哲宗登基,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集团受到朝廷重用,苏轼也因此回到汴京得到重用。显然,这些历史的纷争不在本书的叙述范围之内,但是围绕在苏轼周围的文人在元祐文坛昌盛一时,作为苏门人士之一的李格非,在此后的历史变故中也不得不卷入其中而饱受党派纷争的痛苦。这一切,对于尚且年幼的李清照而言,不可能不产生影响。父亲官阶的升降,使家庭的收入也随之发生变化,她所受的教育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等,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元祐末年秋,亲睦旧党的高太后离世,哲宗亲政,改号绍圣。他一面起用新党,一面打击旧党,苏门人士相继被贬。同年,李格非被外放广信军任通判。绍圣二年,李格非被召回汴京,随后,官位升到了秘书省著作佐郎,而这个时候,政治上的“大换血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崇宁元年,蔡京任尚书左丞相。政治上的积怨,化为肆意妄为的诋毁与打击。李格非作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也未能幸免。个中“缘由”则是:李格非在绍圣元年不肯作“检讨”元祐大臣的奏章以供当权派寻衅,被列为“元祐党人”。崇宁二年,李格非的境遇进一步恶化,最后被罢免。残酷的政治纷争直到崇宁五年才稍微有所缓解,李格非最终选择了致仕还乡,回归自己的故土。

对于李清照而言,父亲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成功的。她秉承了父亲刚正不阿的品性、出众的记忆力与文学天赋,而且接受了比其他女子更为宽松自由的家庭教育。李格非自由、平等、洒脱的追求也深深地影响了李清照的情趣和思想,她以“易安居士”自号,已然是父亲影响的明证。而李格非鲜为人知的政治生命旅途,也成为李清照成长、成熟的桥梁。这一切,化为李清照超凡脱俗的学养与洞见,进而使她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文学造诣与人生境界。

二、丧母之痛与幸

生命本是一场旅行,途中难免会有坎坷荆棘。对于李清照而言,这一路走来,幸与不幸全部化为无尽的必然与必须。如果说降临于士大夫家庭是李清照生命最初的幸运,那么,一岁的时候,生母的去世则是她生平第一大不幸。母亲意味着温暖和滋养,意味着一种生命的安全感与包容性,她是生命的源泉,是无尽的精神力量。李清照却不曾享有这样的温暖。然而,生母的胎教与遗传等隐性因素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存续的。

在封建社会,男子的成长,除了家庭的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受职业、学馆、社交圈子等方面的影响。女子则不同,未嫁居父家,嫁后居夫家,这种活动场所的限制决定了她们所受的教育非常有限。她们的精神学养主要来自家教及较少的书籍阅读。在封建礼教日益强化的北宋社会,这种情况更是如此。一般而言,女子最初的音容德貌,很大程度上更为直接地来自母亲的影响。对于李清照而言,虽然不尽如此,但是生母的影响不能忽略。

李清照的生母是岐国公王珪的女儿,生下李清照时间不长就因难产去世了。后来李格非再娶王拱辰的孙女王氏为妻,李迒便是李清照的异母弟弟。其实,李清照从降生人世不久,就已经尝到了人世的苦痛,生身母亲的爱是人天生的需求,可是当这种爱缺席之后,与身相随的便是无尽的孤独与渴求。对于李清照而言,父亲始终是父亲,母亲却只是继母,无论在此后的生活中如何给予女儿温暖,也未必能从根本上驱除失去母爱的阴霾。母爱的缺失始终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印记。对于李清照而言,与其说她感伤的目光所关注的是自然景物,不如说是对母爱的寻觅与对心灵沟通的渴求。

在李清照的童年时光里,虽然满溢着家学的盛华,却没有母爱光芒的照射。如此,她诗词中的婉约本质昭然若揭,那种淡淡的忧伤力透纸背,诗词之中满载着对爱的渴求。透视李清照的人生初期,可以看到生命的暖流与寒流形成了潜在的鲜明对比。母爱的缺席,使她对于生命中的一切,都以一种陌生的目光加以打量,自然的美妙也罢,游览的愉悦也罢,两情相悦的欣慰也罢,对爱的渴求与珍视从未改变。在爱的渴求中,李清照将心思放到了《诗经》、《离骚》等诗文的阅读上,在书中,她寻觅着生命的真谛,寻觅着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堂。良好的家学渊源培养了李清照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幼年丧母的命运使她养成了敏感善思和独立自强的个性,这既是李清照的不幸,也是她的幸运。

父亲远在外地工作,照顾李清照的事情自然落到了家人的肩上。伯父伯母对李清照的照顾成了李清照人生最初的温馨记忆。伯父李辟非(字和叔)中进士较晚,进入仕途在李格非之后,因此,李清照最初还是由他和其家人一起照顾。这使李格非对他非常感激。加上李格非的老家堂兄妹较多,家庭环境还算不错。这一切,对于李清照失去生母的痛苦有一定的弥补。

也许命运就是这样,它在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开启一扇窗。对于李清照而言,生于山清水秀、风景绮丽的山东章丘,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李清照成长的重要精神来源。更为重要的是,父亲李格非精通儒家经典,他深厚的学养、丰富的文学创作、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和他清正刚直、疾恶如仇的秉性,对李清照的成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李清照的生母出身并成长于官宦世家,自然具有很好的文学修养。父母双方优厚的家学渊源,为李清照的才思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缪钺先生因此称,李清照秉承了父母两系的遗传,她的清灵秀气超凡脱俗。而幼年时期成长于大家庭的宽松环境中,正是她童年时光的幸运所在。

三、迷蒙中的外公与外曾祖父

生母的离去是清照成长路上的第一个关口,所幸的是,清照的祖父是很有学养的前朝官员,家里藏书非常丰富。这对于聪慧伶俐的清照而言,无疑是一大资源。

李格非的前妻是岐国公王珪的女儿,第二任妻子是王拱辰的孙女。这样算来,王珪是清照的外公,王拱辰则是李清照的外曾祖父。从外公与外曾祖父的个性、学识来看,都可能成为影响清照学养的重要因素。但是,从两人与李家的亲疏以及他们的身世经历来看,王珪很大程度上成为清照立志学习的榜样。

李清照的外公王珪是王准的儿子,但是王准去世比较早,王珪由他的叔父王罕养育成人。王珪,字禹玉,原籍是成都华阳。他幼年就聪颖过人,先后举进士甲科,后来升为侍读学士,替皇帝起草重要文书,仁宗皇帝非常器重他,曾经赠予他文房四宝。公元1067年,王珪在政府和枢府担任重要职位。神宗即位之后,非常喜欢他的文采,后来将他升为学士承旨。公元1070年,他被加封为参知政事。熙宁九年,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被封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的时候,神宗患病,王珪请求立延安郡王为太子,即为宋哲宗。同年,王珪被封为岐国公,这之后不久他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七岁。

王珪的仕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畅的,他的文学才华也被当时的文人们盛赞不已,他的文章奇诡瑰丽,自成一家,朝廷的许多典策大多出自他的笔下,著有《华阳集》传世,并被《四库全书》收录。因此,王珪也曾自诩自己的文章彪炳史册,三朝十榜都有自己的名字。然而,人们对于王珪的人品评价还是存有异议,有人称他为“三旨相公”,即:上殿进呈,曰“取圣旨”;皇帝表态后,曰“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

王珪以文学行走于仕途之中,并在做官的道路上顺利通达。他的离世对于清照而言,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王拱辰,字君贶,原名拱寿,是开封咸平(今河南省通许县)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十九岁的王拱辰考中进士,名列第一,宋仁宗赐予“拱辰”的名字。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担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等职。公元1041年,为翰林学士,担任知审官院一职。此后,多次担任御史中丞,官至武安军节度使。他的性格耿直坦率,为人们所称道。在公元1042年,契丹使者来到宋国,提出了领土要求,王拱辰据理力争,当面指斥契丹的险恶居心,使得契丹不敢轻举妄动。因此,仁宗感叹地说:“要不是拱辰对以往的历史事实那么熟知,能够据理应对,实在是很难回答啊!”不仅如此,他还为了有效禁止迷信邪术,曾经多次谏言。作为天圣八年的状元,王拱辰的诗文才华更不在话下。然而,在李清照一岁的时候,王拱辰离开了人世,在彰德军节度使任上病逝。

如果说他对李清照的成长有影响的话,只能是迷蒙之中众人的提说,使清照将这位外曾祖父当作值得敬重的老人和学习的榜样。家人经常提到外公和外曾祖父的业绩,特别是夸赞外公写得一手好文章,以此来激励孩子,不断地教育孩子说:“你们的外公和外曾祖父之所以赢得那么多人的赞赏,主要依赖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朝廷的许多典册都出于他们笔下。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出一番事业来……”每当这个时候,李清照和弟弟李迒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定好好学习。”

家人的不断提说,使得外公和外曾祖父在李清照的心目中成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她总是认真地读书、做女工。无形之中,迷蒙中的外公和外曾祖父就成了姐弟俩口头上最爱夸赞的长辈,也成了他们学习的楷模。

四、养母之淑慧

在李清照嗷嗷待哺的时候,生母就离开了人世,这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而言,确实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李格非工作繁忙,加上当时对官吏职守的严格要求,从宋真宗起就下令官员不得离任。于是,咿呀学语的李清照不得不暂时由伯母代养,和善的伯母担负起了母亲的职责。这时的李格非虽然一时间还难以摆脱丧妻的痛苦,可是将小女儿寄养在山清水秀、人情淳朴的家乡,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落了地。叔伯们对李清照的呵护,加上不久前致仕还乡的祖父的宠爱,生母的离世之痛并没有彻底遮蔽李清照人生的阳光。相反,吮吸着亲人们爱的乳汁,她人生的初期也算无忧无虑。在李清照三四岁的时候,她的智力已经不亚于六七岁的堂兄李迥。而在汴京任职的父亲也不时地来信问询李清照的生活与学习情况。

在李清照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再娶王拱辰的孙女王氏为妻。王氏的祖父王拱辰,曾经是宋仁宗时期的状元,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吏部尚书、三司使等重要官职。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王氏自然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在李清照的成长过程中,王氏十分关心李清照的生活和教养。在李清照五岁的时候,恰逢七夕,在王氏看来,李清照已经到了接受德言工容、针黹女工等教养的时候了。这一天,王氏特意布置了“乞巧”的仪式,彩棚之下的圆桌上摆满了各种新鲜的瓜果和鲜花,李家的几个女孩儿每人一枚银针和彩色针线,让她们默念心愿以乞巧……李清照对这种仪式和摆设感到非常有趣,母亲问她:“你想叫织女姐姐教你做什么女工?”李清照眨了眨眼睛说:“我想像哥哥那样读书写字。”这让王氏想起了伯母告诉她的话,在李清照一周岁抓周的时候,她不抓脂粉,不抓玉佩,不抓针线,也不抓钱币,唯独抓起毛笔在书卷上乱画。

王氏陷入了深思,乞巧结束之后,她将这件事告知了李格非。闻知李清照对读书这么感兴趣,李格非喜不自胜。此后,在李清照读书这件事上,他更加上心。于是,从四五岁开始,李清照就随同从兄们一起读书,聪颖过人的李清照常常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她兴趣广泛,每每出了书房,便进了绣房,期间还学会了一些刺绣女工,深得伯母和王氏的疼爱。邻里亲戚也都赞叹李格非有个聪明的女儿。

在李清照九岁左右的时候,她听说父亲被外放广信军担任通判,年幼的她尚且不懂得父亲被贬所带来的家庭变故,可是她隐隐约约觉得有一种感伤的迷雾笼罩在这个大家庭的上空。但是,伯父伯母们的乐观很快感染了她,并且父亲的勇敢也让李清照自豪不已,这些变故也让年幼的李清照对世事人情开始重新思考。她敏感多思的性格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所强化。

也许从生母离世,对人世有了最初感知的时候起,李清照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遇到烦恼总是沉默不语,而面对自然美景时则兴奋难掩。

转眼间,李清照已经十五岁了,到了行“笄礼”的年龄了。“笄礼”在每个时代的理解不完全相同,大多数是在十五岁左右举行。到了宋代,理解就更为宽泛随意,十四岁到二十岁,都可以行“笄礼”。不过,像李家这样精通《礼记》的礼仪家族,为女儿“上头”的时间应该会遵循古制的要求。大概在李清照十五岁的时候,伯母和继母为她行了“笄礼”。这时的李清照已经出落成一个知书识礼、清丽俊秀的少女了。“笄礼”结束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李清照进入了深闺独处的少女时期。

可以说,伯母们的疼爱让李清照遗忘了生母离世的寂苦,暂时走出了阴霾,而继母王氏的引导,则让这位初踏人生之路的女子走上了读书的道路,她们共同弥补了母爱在李清照心中的空缺。

五、赏玩于溪亭莲湖之间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李清照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已经行了“笄礼”的女子多少会受到一些束缚。因此,出外游玩便成了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由于她从小与从兄一起读书、玩耍,一些不合闺阁女子的举止也就随之多了起来。然而,在李家人眼中,李清照聪颖过人的智慧胜却无数不合闺范的行为,宽松的家庭氛围也让李清照体味到了自由、率性的美好。虽然偶尔会有不愉快,但是大家庭的温暖依旧占据着李清照生活的主流。这一天,家里传来了喜讯:父亲李格非被召回京城,升为礼部员外郎。他仍旧著书立说,并且对古都园林非常感兴趣。李清照本来也对自然美景非常感兴趣,听到这件事,她便提议远足野游,并且以《世说新语》中的人物作比,说“我有‘济胜具’。”伯父、伯母们对这个调皮可爱的小女孩本来就非常疼爱,看到她这么有趣,也就想尽法子满足她的好奇心,很多事情也就听之任之。在她小时候,经常去游览方圆百里的自然景区,并且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自然的洗礼,让李清照成为一个健康开朗、见多识广的少女。可是,已经行了“笄礼”的她,开始感觉到一些束缚,偶尔的出游成了她最开心的事情。

大约在行了“笄礼”之后不久,李清照与姊妹们一同出游。其间,溪亭、莲湖的游览在李清照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夏日里的一天,李清照与同伴一起游玩溪亭,在兴致正浓时,便与同伴们相约上了船。水上驾船,对于李清照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然而,这一次的感觉与前几次有所不同。只觉得所有的一切只为她而来,水中鱼儿的漫游,空中飞燕的轻舞,还有暖暖的微风为她开道……她感到异常惬意,走出深闺,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让她体味着别样的舒适。不知不觉已经是黄昏的时候了,一想到这么晚回家,李清照就有些着急。也许是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也许是与同伴喝了太多的酒,这时,小舟有些不听使唤,摇摇晃晃闯入了荷花丛中,“惊起一滩鸥鹭”,湖面上顿时荡漾起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直到多年之后,这次游览之事在她的脑海中依旧印象深刻,清晰生动,《如梦令》中的清雅爽朗,由此可见一斑,难怪沈曾植认为李清照是闺阁中的苏轼和辛弃疾。

与好友相伴游览自有一番况味,可是开心之余的李清照,心里还是会不时地感到孤独,与她一起读书的堂兄李迥这时已经去往京城求学,比她稍长的几个堂姐已经出嫁,别的几个姊妹也忙于做嫁衣……李清照的心里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也许只有身处自然美景之中,才能暂时忘却孤独与伤感。在这秋日的晚暮,莲湖上吹来阵阵清风,刹那间所有的烦闷似乎都随风而逝,“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可惜的是,“莲子已成荷叶老”,如果这样的美景能够延续下去该多好啊!

就这样,年幼的李清照在大自然的熏染中成长着。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是李清照人生中最美好的伴侣,她与大自然之间具有天然的亲近感,由此,山水河川成为李清照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欣悦也好,悲伤也罢,花草云木成为李清照抒发人生感悟的依托。美丽的百脉泉,平静的白云湖,成了李清照幼时最美好的记忆。碧草青荷的幽谧,秀江红莲的清雅,想必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启发了她对自然的感知力与亲和力,也正是这些,让她在此后的词学创作道路上,脱口就能吟出“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等美妙的词句。

六、相伴于李迥和李迒

儿时的同伴总是童年最重要的财富。李清照出生后不久,她的生母就不幸离世。幸运的是,伯父伯母们的关切让李清照初尝了人世的亲情,继母王氏的呵护也让李清照体味到了母爱。如果说父辈们的爱使李清照暂时遗忘了失去生母的痛苦,那么堂兄李迥与同父异母的弟弟李迒,则让李清照有了童年的玩伴。

李清照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儿,李迥则是一个沉稳憨厚的大男孩,他年幼的时候就在家人的教导下勤快懂事,深得父辈们的疼爱,他对于失去母亲的李清照关爱有加。他常常与李清照一起读书、一起游玩,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喜欢与李清照分享。李格非在教导李清照的同时,对这位小侄子也非常关照。不久他就被推荐进入太学(也是因为此,李迥很可能成为赵明诚的同窗好友)。李迥在进入太学的时候,随身携带了叔父李格非为廉先生所作的序,一次,在跟同窗的交流中,这篇序相继被太学生们传阅……多年之后,当李迥再度忆起当年的情景时,仍旧对叔父充满钦佩之意。可以想见,他们叔侄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融洽。在李格非遭受党争牵连被罢官的时候,李迥与李清照同样遭受了株连之苦。李格非被赦免之后,李清照回到了汴京,而李迥则随叔父留在原籍。父辈相继离世之后,李迥成为当地较有名望的人,他曾应廉先生后人之请撰写了《廉先生碑阴记序》。

堂兄李迥的相伴,使李清照感受到了有哥哥庇护的美好,而同父异母弟弟李迒的相伴,则让李清照从小就成为一个知书明理、做事干练的女管家。少女时代的李清照,闺房是她生活的重要场所。她房中的布置,高雅而不失条理,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窗前的书桌上,纸、砚、笔、墨俱全,而且井然有序。《论语》、《诗经》、《庄子》、《三字经》、《唐诗精选》、《史记》、《三国志》等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桌的右上角,窗台上的文竹则衬托出了一种不凡的雅静,让人忍不住喜欢上这里的环境。床上被褥整洁有序,小碎花的床单愈加衬托出李清照闺房的温馨。偶尔李迒弄乱了书桌,李清照会毫不客气地让他规整到位。为此,小弟弟免不了向王氏告状,王氏总是耐心地教导他们,逗他们开心。虽然偶尔会有矛盾,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小弟弟的出生,使得李清照懂得了关爱别人,而对于李迒而言,李清照的干练懂事也使他在无形中受到了影响。多年之后,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波涛中,面对家庭的变故与世风的险恶,他们仍旧能够互相关照。在与病魔抗争的岁月里,李迒能够陪伴在姐姐身边,这不仅缘于亲情,也是幼时相伴的重要见证。由此可见,在家庭充满阴霾的日子里,姐弟之间的亲情是他们举步维艰之时的一丝依靠。

七、生父之爱

常言道,父爱如山。李格非对于女儿的爱是李清照成长并成才的重要基础与依靠,多年之后,父亲的学术造诣与人格品德依然是李清照的骄傲。在李格非的教育理念中,李清照可以不读《女诫》而读史书,可以不做女工而吟诵诗词。对于李清照的成长,父亲总是以教育男孩一般的方式教导女儿。虽然他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精通儒家经典,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以开明的教育理念教育晚辈,他同样欣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同样钦佩刘伶狂放不羁的个性。在教育李清照的过程中,他的开明是女儿成才的保证,而他的为人为文更是李清照此后成长的标杆与追求。李格非推崇真诚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他的眼中,刘伶的《酒德颂》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天下至文,他们的文章真诚坦率,“字字如肺腑出”。在为人为文上,他以诚实为基准,践行自己的创作主张。

在李清照出世不久,李格非因为远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陪伴左右,但是对于女儿的成长,他却时时惦记,每每想到李清照不到一岁就失去母亲,心里就非常痛苦。可是公务在身,他只能将李清照托付给孩子的伯父、伯母等人照顾。可贵的是,伯母对李清照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李清照一周岁时的抓周总是让伯母耿耿于怀,她不抓脂粉、针线之类的,倒是拿起毛笔涂玩不停。夜晚的烛光之下,她跟伯父提起这件事情,最后还是决定告知李格非。李格非听到这件事,非常高兴。作为一位精通儒家经典,又勤于著述的学者型官员,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女儿不仅能懂针织女工,更希望她能拥有广博的学识。为了更好地教导李清照,他常常写信给家人,告诉他们怎么教育孩子,而这成就了李清照对读书写字的愿望和渴求。

李清照闺房中的桌子上总是摆着书籍,其中不乏经典力作。儒家经典、历史典籍、历代文学作品等各类书籍分类放在书桌上,虽然这时的李清照还比较年幼,还不足以领略书中的深刻内涵,但是经过多年的熏陶和阅读,她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诗词写作中,李清照对典故信手拈来,并且运用自如,这足以证明她文史功底的深厚。

李格非对李清照教育上的重视,成了李清照专心学习的不竭动力。从童年开始,李清照就阅读了许多诗文,对同时代的文学大师,比如苏轼、黄庭坚、张耒等人更是倾慕有加,与父亲的交流加强了她对文学的感知与理解。李格非精通《礼记》,但是在教育李清照的事情上,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容。他没有用死板的规范来约束李清照的阅读,在完成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的基础上,他将阅读文学作品作为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这使李清照进入了一个多彩的文学世界中,激活了她的文学细胞。

在每日平静的生活中,李清照除了读书习字、做女工之外,总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遍览群书。父亲回家的时候,是李清照最兴奋的时候,父爱总是让她体味到一种亲情的魅力,父亲的学识总是让李清照钦佩不已。每次父亲给她讲述古文历史的时候,李清照总是托着下巴,认真地倾听着,这成为李清照人生中温馨、幸福的记忆。更为可贵的是,父亲的文化交流圈子成为李清照日后成长的重要基点。

父亲的教育让李清照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宽松环境之中,而李清照对于父亲的关爱也回以美好的期望。在父亲的学识与人格的双重影响中,她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当父亲公务在身的时候,李清照是他的牵挂;当父亲陪伴在女儿身旁的时候,李清照是他的开心果;当父亲深陷党争时,李清照是他最重的忧虑与牵挂。而对于李清照来说,当生母离开之后,父爱成为她亲情中最重要的精神寄托,父亲的爱是她此生最重要的亲情,父亲的一切都牵动着女儿的幸福与忧伤。

有人说李清照的成长缘于深厚的家学渊源,有人说李清照的成长与她宽松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也有人说李清照的词学成就源于她天赋的才气,其实,如果要追溯这一切的渊源,最重要的是她生身父亲的教导与影响。父亲的耿直与勇敢,父亲的勤奋与坚强,父亲对学术的执著与热爱,都成为李清照成长之路上最重要的支点。对于李清照而言,父亲的影响,无疑是明显的,也是成功的。她秉承了父亲独立的个性和卓越的艺术天赋,接受了当时其他女子所接受不到的宽松自由的家庭教育,父亲对于陶渊明、刘伶等人身上那种自由不羁的个性的钟爱,在此后的文学涵养中也逐渐成为李清照的挚爱,而这一切,都来自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八、敏感多思之性格

法国作家让·吉罗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我们的幼年开始,每个人身上就编织了一件无形的外衣,它渗透于我们吃饭、走路以及待人接物的各种方式之中,而这件外衣就是性格。那么,对于李清照而言,这件“外衣”从她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已经打上了深深的印记。敏感多思、清丽钟情、自由爽朗、忧郁洒脱等性格无疑是她一生都未曾脱去的“外衣”,伴随着她的幸福,也伴随着她的忧伤。

生母的早逝,父亲的远离,寄养于伯父家的幼年生活……这一切成为李清照敏感多思性格的重要根源。当然,这与女性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息息相关。但是,当我们追溯李清照的早年生活时,总会在她开朗快乐的游览生活中发现她忧伤的印迹,她总在忧伤的婚姻生活中流露出更为忧伤的思忆。那种不时光顾李清照心灵的忧伤究竟因何而起呢?毋庸置疑,家庭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

生母的离世让年幼的李清照缺失了母爱的呵护,伯父伯母们的关爱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暂时拨开了她心头的阴霾,但是随着她的逐渐成熟,难免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愫萦绕心头。她多么希望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吮吸爱的乳汁,可是那仅仅是幻想而已。当看到姊妹们一个个在母亲的怀中撒娇时,她偶或希望那是自己,可这只是短暂的梦境而已。从兄李迥的特别关爱或许能让她体味到被人呵护的温暖,但是特别的关爱总是因为特别的自己,这反倒令她更加明了,那只是因为自己的生身母亲已经离开人世。这种痛,越来越深地让她体验着失去母爱的痛楚。

父亲公务在身,总是那么忙碌,每次回家也是匆匆一别,虽然经常会有信函来关心她的读书情况,问及她的女工如何如何,但是远方的关爱总是显得那么遥不可及。特别是随着继母王氏的出现以及弟弟李迒的出生,李清照的生活更是陷入了另一种境况。王氏虽然尽心尽力地督促她的学习,关心她的成长,可是在她的心里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与弟弟的争宠也是她幼时忧郁的原因所在,她极力找寻着属于自己的人间天堂。只有在面对自然美景的时候,她才会觉得生活是可亲的。

随着她一天天长大、懂事,读书渐渐成为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书中,她开始了解世事时事,开始了解人间百态,也渐渐感知生活的喜怒哀乐。也是在这个时候,她明白了深闺的寂寥、孤独和无奈,也更加体味到大自然无尽的美妙。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个天真烂漫的纯情女子喜欢上了饮酒赏花,爱上了吟诗作词。敏感善思的性格在她的诗词中表露无遗。孤独时,一个人饮酒;寂寞时,一个人赏花。即便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李清照也会独自一人在花园里赏景观花,思考生活中的种种世相,风雨搅动的不仅仅是少女的情思,更有她面对生活时种种难以言传的苦闷与寂寥。

缺少母爱的呵护,使她的性格变得敏感多思,也因为缺少母亲的体贴与管教,李清照获得了伯父伯母们无微不至的娇宠。这使她能够不受太多的管束,能够率性自由地遍览群书,在更为自然的状态中成长,从而在其童年时光中成长为一个性格开朗、聪慧伶俐的女孩。

第二章 学诗谩有惊人句:待字少女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李清照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并且深深寄心志于女儿的父亲,让李清照得以与同时代一流的文学大家唱和吟诗,在充满文学艺术的氛围中成长。父亲的教导与支持,继母及众多亲人的鼓励与撑持,加上天赋的才气与后天的不懈努力,使李清照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过人的诗词才华、深厚的史学功底。也正是因为她有如此不同凡响的学养,所以她的敏感多思与学识积累铸就了一位兼具忧郁气质和大家风范的旷世词女。在李清照的视阈中,自然总是可亲可敬,生活总是五彩斑斓。自然界的美景成为李清照最亲近的伙伴,生活中的一切总是可以在自然万物中找到投影。

一、深闺少女初学诗

从小生活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家庭氛围之中,没有深入学习诗词的人,也许都会吟诗了,更何况喜欢读书的李清照呢。事实就是,李清照在少女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诗名,才华已经逼近前辈,而她诗词创作的每一步都与其天赋和努力密切相关。在李清照十五六岁的时候,她就开始吟诗作词,而要追溯李清照的诗词生涯,还得从头说起。

元祐初年,被贬到黄州的苏轼被召回朝廷,与此同时,诗人黄庭坚也被召回京城,任秘书郎,并拜在苏轼门下。当时,苏轼门下聚集了很多名士,他们用自己的诗文创作丰富着北宋的文坛。“苏门六君子”、苏门“后四学士”在这一时期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公元1086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当时担任太学博士。在此之前,李清照在家乡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终于在她十五六岁的时候,李格非在京城租赁了一处房屋。这处房屋虽然不是非常宽敞,但是安静而舒适,仆人们按照主人的要求,在房子各处摆放了李格非最喜欢的竹子等各样装饰,使得小小的院子充满了自然的安适和艺术的气息。

收拾好房屋之后,他马上把妻子和孩子接到了京城,李清照也一同来到了京城。父亲每天办完公务都会在书房中读书、写作,李清照更是在绿竹掩映的院子中读书、作画、练琴、赋诗。父亲是苏门弟子之一,苏门的很多著名的文人也常来李宅中饮酒赋诗。这样,苏门的很多前辈自然而然成了李清照的名副其实的老师。其中,黄庭坚的诗文理论对李清照有很大的影响,这位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以“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为理论核心,遵循“无一字无来处”的金科玉律。在与苏门众人长期的文学交往中,李清照受到了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后来的很多诗词,就很喜欢化用古语、排比,这也是她少女时代接受这一理论的结果。当然,黄庭坚对李清照写作最大的影响在于化俗为雅、以故为新。在她以后的诗词创作中,她完美地诠释了高雅别致的“易安词”,演绎了别具一格的“易安体”。

李宅中另一位重要的客人就是秦观,他的词韵味十足,雅致别样,饱含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样脍炙人口的句子在今人的口中依旧被传唱,细密的语言中传达着细腻的感情,颇有情韵兼胜的美妙。而在李清照的词作中,也不乏前辈词人秦观的深深影响,无论是对出外游玩中开心快乐的描述,还是对少女情怀的书写,抑或对人生意绪的述说,其中无不有秦观的影响。“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之类的句子就是从秦观的《如梦令》脱胎而来。欣慰的是,李清照的词作比之秦观,更胜一筹。她对人生意绪的书写之中,另添了一份家国之愁。也是因为此,多年之后的李清照对这位前辈作出了非常苛刻的评价。可以说,李清照对秦观的评价不无挑剔的嫌疑,然而,也可以看出李清照向来不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她不仅强调创新,更注重雅趣。

另一位让李清照钦佩的前辈就是张耒。在张耒看来,词作应当流露真情,并且应当具有自然天成的特征,而李清照崇尚这位前辈的原因就在于此。张耒的文章中平淡的风格也是李清照所喜欢的一点,她后来根据张耒的诗作和诗两首就是证明,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专门讲述。另外,像晁补之等众多前辈不仅是李清照学诗写词初期重要的鼓励者,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影响了她的诗词创作,成为她文学之路上重要的精神资源。

自幼的种种经历让李清照从小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在读书写词方面,她也不甘落后。作诗时喜欢押险韵,这些前期的努力成为她此后创作的重要基础。她将自己的创作经历作诗一首——《分得知字韵》,这里做一引述:学诗三十年,缄口不求知。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

无与伦比的天赋与浓厚的家学氛围,使李清照在年方二八的时候就能够吟诗作词。与众多前辈的交流,使李清照学到了很多创作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她在学习中也逐渐悟到了作诗的诀窍,比如刚劲、雅致、真挚等。她全神贯注于诗词的创作,以至“诗神”常常光顾她的精神世界。

二、师从父亲为文之道

来到京城的李清照,生活在温馨舒适的宅院中,每天她都早早起床,或者读书、习字,或者练琴、绘画;每天下午,她要么跟女伴游玩、做女工,要么帮母亲做点家务。然而,她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在书房中静静地读书,父亲的藏书非常丰富,总是让小李清照舍不得离开书房。父亲也总是和蔼地鼓励她多读文史类的书籍,他总是对李清照说,多阅读不仅能积累很多知识,还能够拓展视野。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宋徽宗继位的这年春天。一天清晨,李清照像往常一样在父亲的书房读书。母亲起初没有觉察出什么,可是时间已近晌午,书房仍旧一片宁静。王氏就有些着急了,走进书房一看,李清照手里拿着一篇文章,正陷入沉思之中。显然,她正非常专注地思考着什么。王氏看到她认真思考的样子,没有打断她的思绪,就悄悄地出去了。等到李格非回到家,王氏跟李格非聊起这件事情。李格非走进书房,李清照这才从思绪中醒过神来。原来是李格非任校书郎时写的一篇《洛阳名园记》吸引了她。这篇文章记述了十九处洛阳名园,其中有很多园林李清照曾经听父亲谈起过,诸如董氏东园、独乐园、刘氏园、苗师园、湖园等等。李清照依稀记得,当时父亲谈起这些名园的时候,她一直为它们优雅的景致所吸引,也为它们的破败而遗憾不已,而此刻,吸引她的不再是这些浮在面上的东西,而是父亲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在李清照看来,父亲的这篇文章行文简洁、逻辑严密,从洛阳名园的兴废看到了洛阳全城的盛衰,从洛阳的盛衰思考天下的治乱,为公卿大夫敲响了“警钟”。严谨的论述中饱含深情,警世的语气显得尤为深沉,字里行间流露着父亲对世事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文章最后一段,李清照已经烂熟于心: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李清照掩卷思考,久久不能平静,她知道,一场安史之乱让偌大的唐朝转眼化为历史的云烟,而读了父亲的文章,她才明白公卿大夫“放乎一己之私,而忘天下之治”给历史带来的巨大灾难。广泛阅读文史的李清照此刻想到的不仅仅是园圃之繁华与优雅,还有当朝大兴土木建造园圃对于百姓生活和国家社稷的影响。这股忧虑在不久之后就转化为现实——当朝皇帝宋徽宗赵佶大兴园林,百姓的负担一日比一日沉重,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最终导致百姓揭竿而起。不久之后,就有境外敌人长驱捣入,花了六年时间建成的艮岳被践踏成为废丘。历史的悲剧就在眼前,而这一切与公卿大夫们的不理朝政密切相关。父亲的思考非常深刻,这让李清照茅塞顿开:历史与现实仅一墙之隔,作文也好,做人也罢,基本的原则不能改变;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能只盯着当下,而应该有长远的考虑。

可以说,一篇《洛阳名园记》开启了李清照对诗文写作的另一片园地,文章寄托着父亲对国家安危的忧思,让李清照久久回味。这也成为日后具有爱国情怀的李清照在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著名诗文的前期基点。就连从不相信女性与男性具有同样智力的朱熹看到李清照的这首诗时,也不得不诧异:“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三、相国寺之游

李清照初到京城,虽有对家乡的思念,可一旦渐渐适应了京城的生活,她就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好奇。有一天母亲王氏告诉她,过几天就是每月一度的庙会了,可以一起出去逛逛相国寺。对自然美景与风景名胜满怀兴趣的李清照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消息。每天出入于书房和闺房之间,她不由有些倦怠,非常期望能出去逛逛,到京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著名的相国寺却还没有游玩。此刻听到这个消息,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王氏了解李清照的爱美之心,于是早早地开始为她准备衣服、饰品。正值花季的李清照,穿上母亲特意为她定做的衣服和饰品,仿佛天女下凡,其纤细的腰身、洁白如玉的肌肤、清雅的衣着,再加上艺术熏陶之下那高贵的气质,真可谓“芙蓉如面柳如眉”,“回眸一笑百媚生”。

这一天终于到了,弟弟李迒比李清照还着急,早早地准备好,在门口等待,还不时地喊姐姐快点出发。这时母亲早已收拾停当,与李清照、李迒,还有几个仆人一道走出了李宅,坐车往御街方向驶去。车马刚刚走出一个巷子,就看到灯火通明的街道,路途两旁游人如织,李迒和李清照透过车窗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时发出一阵欷歔声。等他们走到大殿前,乐声四起,李清照与侍女一起来到唐睿宗赐名并御书题匾的“大相国寺”前,李清照刚一露面,就引起了亲友及许多贵人的注意。她给侍女比画着讲解相国寺的历史,讲得头头是道:“相国寺的名称是从唐代开始的,据说它是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公子无忌的古宅。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盛行,公元555年在这里兴建了寺院,当时名叫建国寺,后来寺院在战火中被毁坏。唐景云二年,寺院又被重新修建,建国寺被重新修建的时候,唐睿宗为这个寺院题名‘大相国寺’。这就是相国寺的由来……”侍女不停地点头。旁边的人见这位姑娘如此博学,并且相貌非常清秀,都暗暗称赞。她给侍女讲完了相国寺的来历,又开始讲述诗牌,还不时地以与前辈们一起吟诗时的游戏来举例,侍女也回以微笑。身旁的几个游玩者早已忘记了喧闹的乐声,倒是被这个口若悬河的姑娘所吸引。这时,侍女推了推李清照的胳膊,李清照瞧了瞧周围的人,停止了讲述,顿时脸上泛起了红晕。一道炽热的目光正向李清照射来,她已经满面羞云,急忙拉了拉侍女的衣袖,试图躲开这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待她再抬头时,那道目光依旧痴痴地望着她。她有些不知所措,拉着侍女匆忙躲开了人群。此后,再美的新奇景致,李清照也无心观赏,脑海中全是那双眼睛,思绪一片纷乱,似乎那双眼睛一直在不远处望着她……“此花不与群花比”的孤傲和自信,在此化为少女的娇羞与秀丽。十六七岁的少女,处处挥洒着青春的活力。这一时期父亲在仕途上的稳步升迁,给李清照创造了较为安逸的家庭环境和较为丰裕的经济保障,她衣食无忧,父母也没有给她立太多的规矩。在汴京的这段生活可以说是李清照人生中最为舒适的一段时光。每到元宵节、庙会的时候,或者其他什么节日,李清照总会盛装打扮,与同伴一起出游。直到晚年,她对这段岁月仍旧念念不忘。

当时的北宋社会,表面上繁华似锦,京都的富丽昌盛更是不在话下,“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歌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繁华似锦的表面掩藏着巨大的危机。对于待字闺中的李清照而言,自然无法预见历史的走向,天真与单纯仍旧是她性格的内质,如同每一个欢欣期待节日来临的少女一样,在这元宵之夜,她的魅力始终比其他女子更胜一筹。清丽的外表与高洁的气质融为一体,使她成为大相国寺中独具魅力的女子,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也让那道炽热的目光始终不忍离开她。

四、少女之思春情怀

相国寺的游玩已经过去两三天了,可是那炽热的双目依旧萦绕在李清照的思绪中,久久不肯离去。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少女时候的目光更是如此,无论是思念,还是留恋,抑或是别的思绪,都会在目光中找到答案。那年轻女郎的笑容如同绽放的芙蓉,头上斜插的钗子更映照得她容光焕发,那含情脉脉的双目刚刚转动,就已经被人窥测到了心意。这个窥测自己心意的人在哪里呢?从相国寺回来的几天里,李清照总是无精打采的,每当一个人的时候,她总是发呆。

时光就在这样的散淡日子中流过,转眼到了寒食节。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个天真活泼的少女渐渐成长为大家闺秀。青春的情怀、人生的况味,逐渐潜入她的心灵深处,一首《浣溪沙》集合了她所有的少女情思: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寒食”,又被称为“禁烟节”、“冷节”或“百五节”。在每年的四月四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据说,春秋时期,晋文公还是公子的时候被陷害出逃,路上他的臣子介子推割下腿上的肉供他食用。晋文公回国即位后,封赏功臣,却忘记了介子推。子推非常忧愤,于是归隐于绵山。晋文公悔悟之后,用烧山的方式逼介子推出仕,介子推始终没有出山,最后抱树焚死。为了悼念子推,晋文公规定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以后延续这个习惯,逐渐就成了风俗,被称为“寒食”。所谓“斗草”,是古时候妇女儿童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比赛采集花草,以最后采到花草的多寡优劣来决定胜负,也叫“斗百草”。晏殊的《破阵子》也曾写到“斗草”,词中说:“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的词轻快美好,女子活泼喜悦的心情溢满词作。与此相比,李清照词中的女子却是另一种心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光中,深闺中的女子孤独寂寞,无聊之中春梦初回,依着“山枕”,对着香炉的缕缕残烟显得百无聊赖。梅子已谢,柳絮初生,燕子还没有归来,而那些天真活泼的女伴已经按捺不住青春的情怀,走出闺门,去玩斗草游戏了,自己却对着疏疏落落的细雨,对着细雨打湿的秋千静默发呆。

虽然说,初春的院子中梨花和海棠花的芬芳已经散发开来,院落中的陈设比在章丘时更加华丽,闺房温馨而安逸,可是那淡淡的春愁还是萦绕在她的心头。于是,年方十六七岁的李清照不得不将一缕缕愁绪化为一首首词,且看另一首《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从章丘到汴京,变化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有心情。这一切都与那双灼热的目光息息相关。李清照敏感多思,在闲暇的时光里她总是对着窗儿,将自己关在闺房中,独守着心灵的秘密。青春的脚步,悄悄地走近她,将她变成了一个多情的曼妙女子。转眼到了花落季节,园中的花儿一朵朵开始凋谢,只有花期较晚的海棠,形韵依旧。这天傍晚,天气忽然大变,转眼间,阴云密布。李清照暗暗担心院里的海棠花被风雨葬送。她躺下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悄然起床,在院落中饮起酒来,而后进屋蒙眬睡去。梦里,雨珠狂怒地砸在海棠花的“脸”上。天亮之后,她爬起来就迫不及待地向侍女问道:“园中的海棠花怎么样了?”正在卷窗帘的侍女抬眼望了望院子,答道:“还是那样啊!”也许在侍女的眼中,海棠花不算什么。可是在李清照的视界里,海棠花的美丽与温和、娇媚与婉约,总是让她欢喜不已。海棠花的春季犹如少女的青春,当它告别春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个少女青春的消逝。爱花如痴的李清照,忧其将逝,是否表达着另一层意味:妙龄女子青春无主的焦虑,而她春心的悸动,谁会听到,谁又会来应和?

五、惊鸿一瞥客来到

青春总是伴随着焦虑,青春总是与甜美相随,青春也总是与秘密相伴相生。在这个青春悸动的岁月中,李清照期待着自己的爱情,她的白马王子何时才会出现呢?有时候她会默默期待,有时候则会在戏耍中忘记等待的“娇恨”。

且看《点绛唇》中那个充满青春朝气却不乏娇媚的少女侧影: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清晨,一轮红日升起,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花朵上的露珠依然浓重,而李清照已经在后花园的秋千上玩了许久,有些疲倦了。从秋千上下来,她懒洋洋地揉了揉有些发麻的纤纤素手,汗珠从清秀的脸庞上滑下,轻纱罗裳已经被汗珠浸湿。正准备回屋洗漱更衣,忽然,一个客人闯入后花园,李清照着急回避,不料却让自己更加狼狈——“袜刬金钗溜”。由于跑得过于匆忙,鞋子忘了穿,仅仅穿着袜子,发髻上的金钗滑落在地上。就这样,那个干练、伶俐的女子在一个不速之客面前显得如此慌乱。那么究竟是什么客人让李清照如此手忙脚乱呢?

隐隐约约地,李清照觉得那位不速之客应该在哪里见过,身影那么熟悉!慌乱之中,李清照还不忘回忆相国寺邂逅的那双炽热的眼眸。再仔细想想,莫非就是他——相国寺与自己四目相对的那位男子。倚门嗅梅的时候,耳闻目察的竟是一位声音宏厚、举止有致的端庄书生。

青梅不过是个借口,它再甜,也没有来客更吸引人,倚门嗅梅的借口,使她得以偷偷一瞥心爱的意中人。想见而不可得,可见却又含羞,虽羞依旧想见,也就只能以青梅为托词,偷偷望一眼情郎。其实,青梅的酸甜未尝不是李清照心境的写照,何尝不是那青涩、酸甜的少女情思的象征?李清照虽然才华卓著、清秀可人,可是如同千千万万封建时代的女子一样,只能在深闺中消磨青春年华。而她心中的小秘密一天天地成为她心头的焦虑,尽管父亲对她疼爱有加,也非常宽容,继母待她如同亲闺女一样。可是在封建社会,女子的才华再出众,学识再渊博,对社会历史再有洞见,也不可能拥有自主选择个人未来生活的权利。对她们而言,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因而,对于未婚女子来说,未来生活完全是个未知数,所嫁的男子是否为自己所爱,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幸福,一切都是未知的。未来的婚姻生活如同一场赌博,倘若侥幸赌赢,或许能拥有幸福,倘若输了,那么只能认命。数千年来,无数女人的悲惨命运印证了这个很不人性化的规则。那么,对于李清照而言,能不能逃脱这样残酷的婚姻游戏?能不能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唯有等待。

曾经有人这样说,女人有伟大的共同欲望——嫁个好男人,也有最高欲望——永葆青春。然而,它的实现难度如同人类的终极理想一样可望而不可即。于是,退而求其次的女人们不得不追求最现实的欲望。有人说,现实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味,它或者是物质,或者是精神,或者是这之外的其他什么。可是我们不得不说,阶层决定欲望的种类。

在李清照生活的宋代社会,阶层观念仍然非常兴盛。谈到这一点,不得不介绍一下宋代的社会风气。宋代开国帝王汲取以往历史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历史上信任后妃、仗势外姓国戚、依靠同姓宗亲或者依靠亲近内臣等情况而导致的中央集权出现分化的局面,具有非常浓重的警惕心。因此,宋代帝王对这几种政治势力采取抑制的策略,而这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就是士大夫政治势力的一枝独秀。为了保证这一势力绝对可靠,宋代帝王通过科举制度的改革,较为彻底地改变了士大夫阶层的结构体系。与前代相比,宋代的士大夫开始从世家贵族为主逐渐变为以寒族为主。宋代取士以科举为重,并且彻底取消门第限制,废除“公荐”制度,推行弥封、誊录的方式来规范考试制度,保证科举考试中“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竞争原则的实施。为了有效保证士大夫阶层与赵宋王朝的同心同德,宋代帝王还有意识地从贫寒阶层中选拔人才,以抑制各种势力的形成。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当时社会的鲜明写照。可以说,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不仅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婚姻观念。宋代名门贵族选择女婿时,对方的门第不再是考虑的首要因素,个人的才学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当然两者兼备是最好的。李清照的父亲虽然生于仕宦家庭,但是论门第,并不是显赫贵族,就因为他出众的才华,才先后被两位家世显赫的王氏贵族择为女婿。

面对这样的社会氛围,少女李清照逐渐少了一份天真烂漫,多了一些难以言说的心事,面对春去春来的迷人景致,她渐渐变得娴静,同时更多了一份伤感的深思。对爱情的渴求,将她囚禁在自我的孤岛中。对无法把握的婚姻的恐惧让她彻夜难眠,她只有在诗词中才能释放寂寞的青春思绪。

六、名震汴京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已显露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才华。她精通音乐,擅长书法、绘画,当然她的长项还是文学创作。从李清照一生的生活轨迹来看,她是一位自信、自强而超越尘俗的女性,也是一位别开生面的独创性词人。她之所以能够留下光辉的词篇,力压群芳,甚至压倒须眉,这与她卓尔不群、自信自强、自由不羁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李清照的人生路上,游览是她的钟情所在,“笄礼”不久的游玩更是她生命中美妙的回忆,一曲《如梦令》,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荡舟暮游图,恬淡自然的生活化书写中,一个洋溢着青春气息、洒脱活泼的少女从词中飘然而出: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沈醉不知归路”,赋予主人公以自由不羁的个性;“误入藕花深处”,似乎进入了一个物我两忘的纯美境界。这首词可以看做是李清照人生路上的一种生活情境——绚烂的生命摇荡在潇洒的小路上,没有少女的焦虑,只有游玩的消闲,没有青春的焦灼,只有温馨的享受;没有世事的搅扰,只有心灵的畅达。可是,当李清照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眼中的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可供欣赏的景观,更是一个少女心灵世界的投射。还记得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李清照失眠之后饮酒赏花,风雨中摇曳多姿的海棠花,扰乱了她的情思,她似乎能感觉到风雨击打海棠花的惊栗,好像那风、那雨透过墙壁渗入了房间,让她心生忧惧。在少女时代行将消逝的岁月里,心灵的渴望不停地敲击着这颗敏感善思的心灵。于是,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悄然诞生: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格非的朋友们阅读这首词之后,交口称赞。短短数十字,却将浓浓的情怀蕴涵于清丽的词句之中。节奏缓急有秩,有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美妙,特别是“绿肥红瘦”四字造语非常奇特,一绿一红,一肥一瘦,凋落的海棠花与清瘦的人儿作比,时光流逝的忧虑与青春易逝的焦虑,相互交融。有人忍不住用韩愈、王安石的诗句打趣李格非说:“文叔啊,你可真是‘中郎有女能传业’。”李格非感到非常欣慰,女儿能增添家族的荣耀,当然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事实上,这首《如梦令》是从孟浩然的《春晓》和韩偓的《懒起》点化而来的,相比之下,李清照的词具有青蓝之胜,尤其是“绿肥红瘦”深得读者赞赏。这首词在京城的文人圈子中传唱开来以后,有人称赞“绿肥红瘦”蕴藉含蓄、精工委曲;有人褒奖“知否”的叠词含义深广;有人赞许人物对话显示出高境界……总之,李格非的女儿才华横溢。

家庭的诗书教育,让李清照得到了非同一般的艺术熏陶。山水景物的陶冶,培养了李清照对生活的热爱和敏捷的审美能力。她总是欢欣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美好与寂寞交织的生活。《怨王孙》中说: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频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文人历来有悲秋的传统,面对秋天憔悴枯萎的花草树木、萧条冷落的自然景色,人生不如意之事就会涌上心头。多愁善感的文人免不了会借景抒愁,感时伤世。宋代之前,有个别诗人一改悲秋的基调,以乐观的眼光欣赏秋景。中唐诗人刘禹锡虽然一生遭受无数挫折,可是他对秋天另有一番见解。《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鹤排云”而上,这是多么豪迈的气概!再看晚唐诗人杜牧笔下的秋景,《山行》中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日的萧条一扫而光,火红的色彩中孕育着生命的激情,诗歌也因此具有了一种爽朗、俊逸的艺术境界。李清照,不失为女中豪杰,她豁达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开阔的视野,一点也不逊色于前辈优秀诗人。“红稀香少”的暮秋,她的感受所及,不在荷叶的凋落与枯萎,而是与大自然生命的相惜相亲。在自然美景中,她品味着无穷的奥妙。她把自己的愉悦与眷恋投射于水光山色之中,“频花汀草”之上,恰似一首轻松爽朗的心曲。于是,这首词一经传开,赞誉便纷至沓来。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年少的女子赢得了词坛盛名,享誉汴京。

可以说,李清照之所以年少扬名,就在于这种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在她的目光所到之处,青春的朝气与少女的情怀成为另一种情思,这种情思蕴涵着生命悸动的激情,也映照着个人生活的每一个情境。以自己阅历所得的经验来写诗词,那当然是一种独属于李清照的诗词意境。

七、结识忘年交晁补之

李清照的诗词在汴京的文人圈子中迅速传开,声名鹊起,赢得了阵阵喝彩。有人赞叹她的凌厉勇气,有人为她拟人传情的创作方法所折服,有人欣赏她一扫沉渣的清新文风,也有人赞誉她情致婉约的抒情方式……的的确确,李清照获得了赞赏,这是来自男性社会的肯定。对于一个成长于男权主导的封建社会中的女子,无疑,她是幸运的。

也就在这时,李清照结识了晁补之,这位忘年之交。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人。少年的晁补之曾经跟随父亲云游四方,公元1084年,也就是李清照出生的那一年,十二岁的晁补之跟随父亲途经会稽、曹娥江、上虞等地,历览名胜,开阔了视野。他早年受到苏轼的褒奖和提携,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仕途与文风都深受苏轼的影响。他于十七岁时跟随父亲生活在新城,在游览杭州时,仿照汉代枚乘的诗作《七述》,以开阔的笔致书写了钱塘山川景物的秀丽。苏轼读后大加称赞,认为他的文章富有雄辩色彩,文笔的隽秀更是无人能比,将来定会有一番成就,并且不无感叹地说:“我可以搁笔了啊!”不久之后,晁补之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进士。李格非在太学任职的时候,晁补之也在太学,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他的仕途生涯也同李格非一样,充满了变数。崇宁年间,在新旧两党的斗争中,司马光、苏轼等一百二十人被列为元祐奸党,晁补之、黄庭坚都在其中。此后,他便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废黜生涯。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四处漂泊,多次遭到贬谪。这种境遇使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触,所以在归隐乡里之后,曾以“归来子”自号,不再关注仕途,而是以陶渊明为标杆,潜居乡里。也是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晁补之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所建树。胡仔就曾盛赞晁补之的文章,说他的文章飘逸洒脱,具有独特的气韵。可以说,经常与这样优秀的前辈交流、学习,接受他们的教导,这是李清照的荣幸。

更让人欣慰的是,晁补之与李格非同为苏门弟子,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常深厚。追溯李格非与晁补之的交往历史,还得从神宗时期谈起。神宗元丰二年,晁补之考中进士,后来担任澧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年,他担任太学正一职,而李格非已于1085年由郓州教授转至国子监任太学录,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李格非与晁补之已经是同朝幕僚;李格非任太学录期满之后,继任太学正、太学博士、校书郎、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晁补之则在太学正之后,担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阁校理,后来担任著作佐郎的职务。在李、晁二人的履历中,有同官先后的经历,有同署僚友的历史,与此同时,同为苏门弟子,晁补之是李家的常客。公元1089年,晁补之为李格非的“有竹堂”作了一篇文章,叫《有竹堂记》,文章对李家宅第的环境之美大加赞赏,对李格非的学术造诣更是赞誉有加。他的另一首诗——《礼部移竹次韵李员外文叔》,同样表现出晁补之对李格非的钦佩与熟悉。

由此可知,晁补之与李格非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作为李宅中的常客,他对李清照的教导更是毋庸置疑。如同当年苏轼对晁补之的提携与鼓励一样,晁补之对李清照也是非常赏识,还多次跟士大夫们提起李清照的创作。晁补之多次称道这位晚辈女子,可以看出他对李清照在创作上的欣赏。即便晁补之对于李清照,没有老师之名,但是的的确确,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清照的审美趋向甚至人生志向。在他看来,这位小女子在将来的文坛上必有一番作为。

且看李清照对这位前辈的态度。李清照在《词论》中,曾经对好几位前辈词人的创作做了不同程度的评说,而且历数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因此还激起了胡仔“可笑不自量”的讥评。一些细心的读者也曾发现《词论》的批评有“漏网之鱼”,北宋末期的大词人周邦彦被漏掉了,因此,他们推测李清照对这位精于音律的词作者实在找不出什么毛病。其实,李清照写作《词论》的时候,周邦彦还没有引起她的注意,他的词学成就大约在政和六年提举大晟府之后,才引起文坛的注目。如果说李清照的《词论》确实存在遗珠之憾的话,晁补之应该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晁补之在北宋末年的词坛上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对于李清照也是深远的。在很大程度上,《词论》与晁补之的《评本朝乐章》在音律的倡导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漱玉词》与《琴趣外篇》也有类似的风韵。

晁补之的教导与鼓励,对李清照的创作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与作用。与李格非一样,晁补之对李清照的栽培与肯定,表明在当时的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以性别为标准来衡量一个女性,也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持有性别歧视。作为具有开明思想的一代文人,他们欣赏这位女子的才华,而无关性别。这也恰恰说明,在一个开明的社会中,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发展水平的高低。李清照身处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无论是对于她作为女子的性别身份,还是创作的发展,甚至婚姻生活的选择与坚持,都是一种幸运的兆示。

八、步张耒之韵,和诗两首

在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中,李清照的自信心逐渐培养起来,遍览名胜的经历让她的胸襟变得格外宽阔,师从于众多前辈,使得她具有了广阔的文学视野。于是,一个自信而不失大家风范的女子,在文学的熏陶中逐渐成长、成才。她大胆自信的诗词创作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她不仅仅有创作婉约词的天赋,更有可与前辈媲美的创作言志诗的经历。著名的“和诗”就是李清照咏史诗创作历程上的重要事件。绍圣四年的夏日,张耒因受党争牵连被贬到湖北黄冈。同是苏门中人,并且具有深厚情谊的李格非前去为张耒送行,回来的时候张耒把自己的《读中兴颂碑后》送给了李格非。如同其他苏门弟子一样,张耒的人生亦未免于党争的灾难,他的命运跟随党派纷争的潮汐颠簸起伏。

北宋中后期,统治阶级发生了激烈的党派争斗。最初的斗争由王安石变法和司马光等人的反变法引起,之后两派力量相持不下,互相倾轧。当一派登上执政位置时,派系内部又开始分化。神宗的动摇,高太后的专权,哲宗的无能,客观上纵容了党派之间的争斗。就在朝廷内部纠缠不休的时候,北方的辽、金乘虚而入。但是,可悲的是,权贵们置外患于不顾,内斗愈演愈烈。许多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江山的危机,他们不希望唐代的悲剧再次上演。因而,有人以开元、开宝事件来隐喻时政的积弊,以期揭露当朝危机。张耒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政治的风云变幻,李格非深有体会,他常常跟家人谈起自己的感触。李清照对此也有一些见解,她虽然身在闺阁之中,却心系庙堂之上,对父亲的仕途、国家的命运怀有深深的忧虑。父亲送走张耒,回到书房,看到李清照正在书桌前专注地读书,于是顺手将张耒的诗作放到一旁,随口说道:“你看看张耒的诗作。你敬畏的晁补之先生对张耒的诗歌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诗歌‘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这首诗就有这个特点,你仔细体味一下。”李清照答道:“女儿谨遵父亲教诲,我也正想领略一下大师的风采呢。不懂的地方,还希望父亲不吝赐教。”

之后,李清照细细领略前辈的诗歌,体味诗作中的深刻意蕴。读完之后,她跃跃欲试,试图和诗。父亲听闻女儿要和诗,为她有此勇气而感到非常欣慰。于是,李清照步张耒诗作的气韵,一口气写成了两首,这就是《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诗曰:【其一】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宫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其二】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诗作完成之后,李清照拿给父亲求教,看到女儿的诗作,父亲为女儿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深刻的洞见欣喜不已。与张耒的诗歌对比,李清照的诗歌表现出尖锐的批判锋芒与远大的政治识见,见解更为客观。一方面,她将大唐兴废的缘由归结为朝政腐败、奸人得志;另一方面,她也没有忽略杨家兄妹的罪责。与此同时,李清照认为,“安史之乱”是唐王朝咎由自取,尧舜的功德虽然没有用文字来记载,却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而元结的《大唐中兴颂》却将中兴的事情专门撰文,加以歌颂,这确实是浅陋的做法。另外,她认为平叛的成功不是某一位将帅的功劳,而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果然,不久之后,李清照的这两首诗文传遍了文人圈子,有人称赞她的诗具有非同一般的气概,有人赞叹她虽为一介女子,却能有如此非凡的气魄。也许在封建时代,她最为我们佩服的倒不是她的诗文之美,而是她作为女子的勇气、年少的识见和对未来的预知。

她的蜚声文坛,使得她在京都的知名度一天天飙升。

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常常是喜忧参半的,阳光的明媚总是与影子的灰暗相生相随。随着李清照词名鹊起,烦恼也随之而来。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这让李格非非常为难。也许只有一个选择时,我们只能认命,可是当选择很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举棋不定,此时的李家夫妇就是这样的状况。

第三章 造化可能偏有意:新婚燕尔

无论什么样的女子,处于怎样的境况,也无论这个女子是独立的,还是依附于别人的,都难逃婚姻的抉择。常言道,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婚姻的重要性就这样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复制着,然后又被一代一代的女子虔诚地遵守。的确,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它可以让一个女子瞬间获得前所未有的财富,可以让一个女子由此获得重生,当然也可以让一个女子因此而一无所有。如此说来,婚姻就是女人再生的筹码。可是,在这个筹码面前,每个人的做法都很不一样。张爱玲认为,“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一顶帽子一般聚精会神,慎重考虑。”果然,张爱玲对待婚姻就不如选择一顶帽子那般谨慎,她之所以有这样的魄力,是因为她有足够的勇气。然而,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李清照呢?她的婚姻将会如何?相国寺的偶遇与荡秋千时的四目相对,一个人已经住进了她的心房。能否与自己的意中人相伴相惜,此刻还是未知数。因为未来的婚姻生活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虽然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可原本属于自己的婚姻选择权,此刻自己却无法掌握。在那个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李清照只能等待,等待这场“赌博”的结果,无论输赢,她只能接受。幸运的是,命运对于这位才华满溢的词人还是眷顾的。遇到赵明诚也许是李清照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夫君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幸运。而这种幸运,李清照拥有了。

一、明诚之昼梦

幸福的降临有时候没有一点儿征兆,有时候却有许多征象。

这一年,赵明诚就读于太学。恰逢十五,明诚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随手拿了几本书就回家了。按照宋朝的规矩,太学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学生可以回家休息。知道今天小儿子要回家,赵挺之的夫人郭氏早早吩咐下人准备起来,做了很多明诚爱吃的饭菜。

赵挺之夫妇共生有三个儿子:存诚、思诚和明诚。“赵家三诚”一表人才,各有所长。其中明诚排行老三,他自幼喜欢读书,特别是对古代的金石刻录非常感兴趣。在他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赵挺之担任徐州通判,明诚跟随在父亲身边,他当时就收集了《晋乐毅论》、《隋化善寺碑》等碑刻。绍圣年间,赵明诚大约十六七岁的时候,他随父亲回到汴京,在金石收录方面已经小有名气。他的姨父陈师道此时正在徐州任职,虽然他与赵挺之因为各种原因水火难容,可是他对明诚却非常赏识,不仅经常写信给明诚,还与后辈谈论明诚的收藏。元符年间,咸阳出土传国玉玺。这个玉玺送到京都之后,将作监李诫亲手摹印了两本,其中一本就送给了赵明诚,由此可见,赵明诚这时在金石收录方面已经具有了较高声誉。回到汴京之后,赵挺之觉得明诚已经具备了入学条件,况且在当时,进入太学学习是出仕的必要路径,很多官宦子弟都要进入太学学习。当然,明诚也不例外。

晚饭的时候,赵挺之也回到了家中,饭桌上,他有说有笑,看得出来,他今天心情不错。饭后,仆人奉上了果品。郭氏看到这种气氛,心里多了几分欢喜,于是说道:“我们一家难得这样聚在一起,今天我们不妨说说明诚的婚事。明诚年纪也不小了,最近提亲的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好几家都等着回话呢。今天大家都在,可以商量商量。”赵挺之瞅瞅明诚,说:“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做父母的,总希望你们婚姻幸福美满。所以想听听你们兄弟几个的意见,特别是明诚,你也不小了,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可不能草率。”赵存诚接着父亲的话头说:“明诚的事,还请父母定夺,虽然说他年龄不小了,可是他一门心思地关心自己的学业和收藏,对这些事也不是很清楚。”明诚有些不好意思,过了一会儿,他一本正经地说:“哥哥说得很对。目前对我而言,正是勤奋读书、求取功名的大好时光。”郭氏微笑着说:“你是怎么想的,放心说出来,好让我们给提亲的人有个回复。”明诚稍作停顿,扫了一眼父亲,试探着说:“不过有一件事我挺奇怪,前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读了一本书,可是醒来之后,只记得三句话,不知道与这件事有没有关联?”这时,赵思诚笑道:“父母正商量你的终身大事呢,你怎么想起梦境了,这能有什么关联啊?”父亲看到明诚一本正经的样子,说道:“明诚,你且将梦说来听听。”明诚见到父亲今天如此宽宏大度,全然没有对他专注收藏这件事的厌恶,于是放心地讲起梦境来:“那天我睡午觉,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诵读一本书,醒来之后,梦中所读的书一点都不记得,后来回忆了好久,却只记得几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不知道什么意思?”父亲略作思索,微笑着说:“看来你要娶一位善于文词的媳妇了。”明诚疑惑不解,父亲解释道:“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

赵挺之说完,瞟了一眼明诚,问道:“这梦是真的?”明诚认真答道:“确实是我做的梦,儿子不敢欺瞒父母。”可是这么简单的文字游戏怎么可能逃过赵挺之的一双慧眼,虽然明诚以昼梦为托词,试图跟父母说出自己心中的愿望,然而知子莫若父,赵挺之对儿子的心思怎么可能不明白呢?但是,纵观朝廷内外官员的千金小姐,这个词女究竟是哪一家的女子?赵挺之陷入了沉思,存诚和思诚异口同声地说:“不会是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吧?”母亲郭氏瞅了瞅明诚,明诚低头不语。然而,他明白,一年前自己初次在相国寺见到李清照时,虽然不知道她是谁家女子,但是已经为她动了真情。后来,他读到李清照的词作时,更加倾慕。当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在文人圈子中传诵时,他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如同他的名字一样,赵明诚透明而坦诚,为了与有情人终成眷属,颇费了一番心思。几经周折,终于从李清照的堂兄李迥那里了解到李清照的情况。李清照的清丽已经让他心生爱慕,当他看到那首海棠小词时,更是倾慕她的才华。他想如果不好好把握自己的幸福,将会遗憾终生。最近明诚听说去往李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难以入眠。

一年前的赵明诚对自己的婚姻从心底里还是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但此时,为了自己的幸福,他必须争取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当然,前提是得到父母的支持。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想到了一个“高招”——托梦。

与父母的谈话就这样不了了之。这一夜,赵明诚失眠了。夜晚安静极了,天空中的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仿佛诉说着明诚的心曲。望着清辉映照的窗户,明诚憧憬着未来的生活,编织着属于他的美梦。若能与这样的女子相伴相依,那此生还有什么遗憾呢?可是他知道,父亲没有明确表态,他能否与意中人终成眷属,还得等待父母的定夺。

美梦就这样在夜晚成长着……

二、李清照之愿景

在人生的旅途上,婚姻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封建社会,作为婚姻的当事人,他们却没有自主权。当明诚在憧憬自己的幸福,在梦中守望自己的爱情时,李清照黯然神伤,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是相国寺邂逅的那双眼睛,是偶然闯入家里的客人,抑或是陌不相识的富家公子?长夜漫漫,李清照百无聊赖,在暖风熏熏、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她独守闺房。窗外的梅花已经凋谢,柳枝已经发出嫩芽儿,女伴们相约去游玩。可是李清照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惆怅。

院子里经常去嬉戏的秋千此时空空荡荡,疏疏落落的春雨打湿了闲置的秋千。时间从指尖溜走,大自然在岁月的流逝中四季轮回,无论我们怎样怜惜,它的妩媚还是逃不过岁月的荡涤。

面对浓浓春色,清照唯有慨叹。人生如同棋局,人就是棋盘中的棋子。无论爱情还是婚姻,都是棋局中萦绕不去的云雾。每个人都试图找到一个出口,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而无遗憾,然而,事情总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清照而言,也是如此,这盘棋局的胜负决定了她未来的幸福。想到这里,她不禁忆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孩,她美丽聪慧。人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女孩子,求亲的人多得排起了长队,其中不乏才智双全的男子,可是女孩就是不喜欢。她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爱情等待着她,她在等待一个人的出现,尽管她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有一天,她出去散心,在拥挤的人群中,她看到一位年轻的男子,只是一眼,她知道这个人就是她要等的人。可惜,人太多,她根本无法靠近那位男子。最终,她远远望着那位男子消失在她的视线中。回到家中,她央求父母去寻找这位男子。起初,父母不答应,女孩病倒了,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四处寻找,可是茫茫人海,谈何容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就这样,女孩的病一天天加重,临死前,她向佛祖祈祷,希望能见男子一面。她的真诚打动了佛祖,佛祖决定帮助女孩。

佛祖说:“你只是想见男子一面吗?”

女孩回答:“是的,我只是想再见他一面。”

佛祖说:“可是你必须放弃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包括亲人、朋友,以及安逸的生活。”

女孩回答:“我愿意。”

佛祖说:“你必须修炼五百年,你会后悔吗?”

女孩回答:“我不后悔。”

于是,佛祖将女孩变成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躺在荒郊野外,经过了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然而女孩没有觉得苦,只是让她伤心的是,四百多年过去了那位男子也没有出现。没有希望的等待让女孩近乎崩溃。还有一年就满五百年了,这里来了一个采石队,他们看中了女孩变的石头,于是将石头运进了城里,就这样,女孩成了石桥上的护栏。在五百年将要到的最后一天,女孩看到了她等待了五百年的男子。只是这个男子行色匆匆,根本没有注意到那块目视他的石头。

这时,佛祖出现了,他问女孩:“你满意了吗?”

女孩回答:“不,如果我是桥上的积石,那么我就可以触摸到他了,为什么我只是桥的护栏?”佛祖笑了,“你想摸他?”

女孩答道:“是的。”

佛祖说:“如果想要摸他,你还需要修炼五百年。如果你现在放弃的话,你的亲人、朋友和幸福的生活可以继续。”女孩回答:“我愿意再修炼五百年。”佛祖说:“你不后悔吗?”女孩坦然回答:“不后悔。”于是,她便成了一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街道旁。日复一日,她等待着意中人的出现,可是四百多年过去了,那位男子还没有出现。日升日落,每天热切的期盼变成了一次次失望的等待。终于,在最后一天里,他来了。他依然那么俊美,穿着那件白色的长衫,女孩痴痴地望着。这一次,他不紧不慢,天气的炎热使他注意到路边那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他走到大树下,靠着树干,微微闭上了眼睛。这一刻她等待了几百年,她摸到了他的脊背,可是她却不能告诉他,千年的相思只换来他片刻的停留。男子小憩了一会儿就拍拍身上的尘土,头也不回地走了。佛祖出现了,他说:“如果你还想成为他的妻子,就还得修炼。”女孩望着男子消逝的身影,答道:“我可以。”就这样,又过去了五百年,这个女孩成为了男子的妻子。

故事在李清照的记忆里依旧清晰。她想,也许爱就是一种邂逅,它没有声音,没有形状,可能两个人隔着千山万水,可是却能将两颗心牢牢地牵在一起。它淡淡的,浅浅的,在碰见你的时候说一句:“噢,你也在这里。”这就是最幸福的思念,最纯美的爱情。可是,现实呢,相国寺的邂逅,荡秋千时的四目相对,那位据说喜爱金石收藏的男子是否会成为她的爱人?她茫然了,等待吧,如同故事中的女子一样,李清照等待着幸福的来临,也许有一天幸福会来敲门。

三、父辈政见之异

当明诚憧憬自己的美好生活时,当李清照为未来的幸福祈祷时,赵挺之失眠了,他憧憬的是仕途的顺利,家庭的和睦,然而这一刻,他更多的是纠结和矛盾,如同窗纸上斑驳的树影,光影交织,纠结难断。提亲的人这么多,难道没有一家与赵家有缘的,非要去李家求婚吗?如果走出这步棋,政见上的相左又该如何面对?让他犹豫不决的事情出现了。李格非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两人是同乡,在太学曾经共事,现在又同样是礼部的上下级官员。家世、地位等各方面都还算说得过去,可是自己毕竟同苏轼一派持有不同政见,一旦结为亲家,会不会成为未来生活的隐患呢?然而,孩子的婚事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幸福,能不能因为父辈的政见不同而拒绝后辈的这门婚事呢?纠结与疑问、矛盾与忐忑交织在赵挺之的心中。

要说赵挺之心中最纠结的事情,还得从赵、李两人所属的党派谈起。赵挺之是王安石变法的忠实拥护者,与保守派的苏轼、黄庭坚等人结怨很深。赵挺之做监察御史的时候,曾经屡次弹劾苏轼,无所不用其极。苏轼及其追随者则对赵挺之进行讽刺、挖苦,也是用尽了手段。赵挺之与苏轼及其追随者之间多年以来的交恶,有政治利益的争斗,也有意气的争斗。政治上的争斗同时演变为生理上的厌恶,陈师道与赵挺之的水火不容就是例证。陈师道的夫人郭氏与赵挺之的夫人为同胞姐妹,也就是说赵、陈二人是连襟。陈师道晚年生活非常窘迫,冬天连一件棉衣都没有,他的夫人便去赵家借了一件给他。陈师道问这件棉衣的由来,夫人如实相告。谁料想,陈师道不但拒绝穿这件衣服,还让夫人送了回去。结果,这位著名的诗人因此得了寒疾,不到五十岁就离开了人世。苏门人士对赵挺之的厌恶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赵挺之回想自己与苏门人士的矛盾、摩擦,不知如何是好,毕竟从政多年,他已经习惯于用政治的思维去思考家庭的事情,包括子女的婚姻大事。经过谨慎的权衡,赵挺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郭氏。郭氏是山东人,出身于名门,她的父亲郭概是一位精于法家学说的官员,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官至濮州知府、提点夔州刑狱。郭氏的性格与她的父亲颇有一些相似,处事果断、干练。对于明诚的婚事,她认为:“政治派别是朝廷的事,而子女婚姻是家常日子,目的有所不同。你与李格非也并不是死对头,说不定结为亲家,还可以互相帮衬。况且朝廷中的事情,忽冷忽热,风云变幻,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赵挺之听夫人这么一说,觉得有几分道理,正与自己想的不谋而合,于是说:“夫人,那操办的事还得辛苦你找人跑一趟,毕竟我与苏门有一些过节。”郭氏自信地说:“只要李家接受,包管让他十日之内将草帖子送到咱家。”

赵挺之夫妇达成了一致,明诚可以放心地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了。然而此时的李家呢?李格非夫妇也为前来提亲的人而苦恼着。这天,夜幕早已拉开,星星布满天幕,李格非望着窗外的月光,发出一声叹息。王氏也长叹一声:“清照的年龄也不小了,这些日子以来,前来提亲的人不计其数,本来我们可以选一家条件比较好的,了却一桩心事,可是谁知道这么难呢?”李格非回应道:“谁说不是呢?清照现在的盛名已经使她的身价倍增,前来提亲的不是尚书就是侍郎,要么就是翰林、侍读。可让人为难的是,如果嫁给无官无品的人,孩子可能受不了那份艰辛,以前在山东的时候,咱们的生活虽然说不是非常优裕,但还算说得过去。如果嫁个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倒是件好事。可是这些官宦不是属于这个党,就是属于那个派,于人于己都不是件容易接受的事。可是,话又说回来,朝廷中的事没个准,每个官员都不过是皇帝手中的棋子。最重要的还是为清照选个如意郎君,这样我们也就放心了。”向来对夫君唯命是从的王氏开口了,她说:“是这么个道理。现在提亲的这些,每家的条件都不差。只是以清照这样的条件,选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才跟清照般配。不知道赵挺之的儿子你有没有注意过?他的才德如何?”李格非说:“赵挺之有三个儿子,不知道夫人说的是哪一位?”王氏答道:“在相国寺碰到过,前些日子也到家里来过一趟,应该叫赵明诚吧。”“知道知道。他喜欢收藏,在京城的文物收藏圈子里还小有名气。他的两个哥哥赵存诚和赵思诚都是我的学生,学习勤奋,也很上进。依我看,同一个家庭出生,赵明诚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吧。”李格非微笑着说。就这样,李格非夫妇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一个基本成熟的结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

黑夜降临,静静的夜空里,寒星依旧,李清照毅然等候着邂逅的再次降临,守望着幸福的来到。寂寞的夜里,这位年方十八的女子等待着爱情的光顾,等待着属于她的美满幸福。如同多年之后,张爱玲所说的一样:“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生命的景观是华美的,美得如同一袭华美的袍;但是人生又充满了烦恼与灰暗,它们如同虱子一样,藏在这里或者那里,为生命增添了几许幽暗与痛楚。

在这个不能自主选择婚姻的时代,李清照唯有等待,等待,再等待……当天幕再次拉开的时候,也许是痛楚降临的时刻,也许是幸福来临的时刻,可是无论如何,现在她唯有等待。

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明诚的倾慕与李清照的愿景幸运地与赵、李两家父辈的结论不谋而合。按照宋代婚俗,婚姻的第一步是起个“草帖子”,这个帖子上面写有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及个人情况,主要目的是看看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合适,或者女方是否克夫。媒人带着这样的帖子,由议亲的人写了之后交给男女双方。如果双方同意,再交给媒人一个更为细致的帖子,上面写着男方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的名讳和职业,议亲的是第几位男子及其生辰,父母是否在世,以及家庭财产等方面的信息。女方也以同样的形式在帖子上写清楚。接下来的程序主要就是嫁娶了。

赵、李两家都是书香门第,这一年赵挺之任吏部侍郎,李格非任礼部员外郎,两家共同商定,婚礼从简,能省的礼节尽量省去。没过多久,两家就交换了细帖子。细帖子一换,这桩婚事算是基本定下来了。这对于明诚和李清照来说,无疑充满了喜悦,他们心中那块焦虑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李清照从父亲那里得知,赵明诚人品端正,在太学读书,喜好收藏和研究金石文物,很有学问,并没有一般高官子弟的轻浮。从定亲之后,李清照的心里像着了蜜似的甜美,愉快的心情升华为内在的自信。面对同样的自然景物,她不再感到惋惜,而是开始发掘它们内在的美感。有时候,她也会为美景的消逝而感叹。

敏感善思的秉性成为她洞察世间万物的利器。当心头的焦虑尘埃落定时,已经名花有主的李清照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显得六神无主。春天来到李家院落时,李清照也掩不住对自然的喜怒哀乐,自然界的一切都成了她心绪的外化。她开始变得少言寡语,不与同伴诉说衷肠,更不想像以前那样放纵地游玩。时而莫名的忧郁袭上心头,时而莫名的困惑萦绕心绪,她突然发觉,清静的闺房已经拴不住期望的心,书房的丰富已经挽不住她要飞的心,一切似乎都成了束缚,一切似乎都成了障碍。日出日落,月升月沉,她觉得自己似乎被人忘却,寂寞的孤独与空落的可怕交织在一起,她的心灵仿佛在接受着生命的拷问。于是,她走近那架古琴,一曲《浣溪沙·春景》便在琴弦和心绪的相合中幽幽传出: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忧郁便会爬上心头,寂寥也会见缝插针。当其他方式不能平复这种孤独的时候,也许创作是一种绝佳的方式。此时的李清照,独守着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与守望,这种期待是纯真而美好的,也是寂寞而孤独的。

其实,赵、李的结合,从个人感情的角度来说,他们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共同的生活志趣与人生境界,将会使他们的婚姻成为琴瑟相和、互相搀扶的一对。如果从父辈政治派别的不同来说,也就注定了他们的婚姻要经受离别与奔波的苦痛,从而注定了他们的生活将是阳光与苦难相伴,幸福与痛楚相随。

五、甜蜜新婚

公元1101年,赵明诚与李清照结为伉俪。这一年,赵明诚二十一岁,李清照十八岁。

赵明诚心仪李清照,李清照对赵明诚也不无欣赏。这样,一段门当户对的婚姻踏上了旅程,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李清照那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画上了句号,开始人生路上的另一段幸福的时光。对于赵明诚而言,人生得意之事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青年时代的他已经获得了许多机遇,而李清照的相伴无疑是他生命中最温馨的记忆。

门当户对的婚姻让他们享受着封建时代其他男女难以享受的温馨与情意。论说起来,还得从他们两家的背景谈起。赵、李两家都是书香门第,明诚与李清照都有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知识,明诚喜欢金石文物,李清照喜欢诗词,毋庸置疑,他们两人具有共同的文化情趣。相似的乐观与豁达,相似的文化趣味,同样对艺术的热爱和高雅品位,这是美满爱情的基础与前提。从性格来说,赵明诚执著、清高,李清照清秀、婉约。论年龄,赵明诚长李清照三岁,亦兄亦妹。精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性格的互衬和互补,加上对彼此的钟情与倾慕,他们的婚姻真可谓天作之合。

新婚生活充满了甜蜜与温馨。还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每逢初一、十五,就赶回家与李清照团聚。经过相国寺的时候,他总是不忘购置书画碑文,但也不忘给妻子买一些她爱吃的新鲜瓜果。小两口亲昵地一边鉴赏买回的字画,一边吃着零食,幸福的新婚生活拉开了帷幕。

沐浴在爱河中的夫妇俩,共同的旨趣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甜蜜的味道。

这一天午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在园中散步。看到一盆金桂,明诚故意将李清照引到金桂花旁,问道:“夫人,我孤陋寡闻,对草木鸟兽的名目向来懂得不多,你能不能指教指教,这是什么花?”李清照走近花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袭来,这盆花形体虽小,可是花味香浓。再仔细一瞧,淡黄色的小花簇拥在叶子的腋下,如同小伞一般。她未曾见过这样的花,但是好强的她绝不会告诉明诚她不知道,于是便说:“如果你能一口气背出《离骚》中提到的所有花草,我就会告诉你。”明诚说:“别打岔啊。《离骚》中也没写这种花,倒是李贺的诗中提到过。”“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夫君,这是在考我吗?”李清照顺口便背出了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沉吟了一会儿,一首词便信口道来: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明诚看到妻子一会儿就作了一首词,拍手称快,不禁感叹道:“妙!妙!好一个‘自是花中第一流’,它就是夫人的写照啊。”李清照害羞地看了一眼明诚,所有的爱恋都融在双目之中。

常言道,女为悦己者容。生活在甜蜜婚姻中的李清照也不例外,她多么希望夫君眼中的她永远美丽迷人,靓丽非凡,《减字木兰花》道尽了她的无限期许: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女人总是希望自己在喜欢的人面前永远是最美的。为了取悦夫君,李清照故意让他品评是带露的红花好看,还是妻子的容貌更美,于是便有“奴面不如花面好”的言辞。然而有人认为李清照的词,意蕴肤浅,没有一点羞耻。其实,在封建社会,这样的评价可以理解,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还在新婚生活中的李清照,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做这样的对比,可以说合情合理。更何况,向来好强坦率的李清照,对夫君坦露心声,写出这样的词作,也正是她不同于其他人的出众所在。

新婚生活渐渐踏上日程,转眼到了隆冬时节。梅子在冰雪覆盖的院子中悄然怒放,李清照与明诚聊了一会儿,便兴致勃勃地提议:“咱们院子里的腊梅开得很好,不如我们去赏梅,怎么样?”“今晚梅好,月好,雪好,人更好。正是赏梅的好时光,不如再来点酒,怎么样?”明诚说道。李清照点头称是。于是,两人饮酒赏梅,其乐融融。酒过三巡,李清照说:“难得有这样的雅兴,缺了词可怎么行呢?”明诚答道:“那是。不如我们来做一首咏梅词,怎样?”李清照连连点头,这正是她所期望的,于是起身准备笔墨纸砚。在此期间,她早已构思好了结构、立意。不一会儿,一首《渔家傲》便跃然纸上: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看到李清照的词作,明诚不禁慨叹:“真真是才华过人!佩服佩服,上片凌空起笔,下片以月写人;上片写尽腊梅的风度,下片诉说梅的生存环境与赏梅者的心境。”听到夫君这样夸赞自己,李清照不无谦虚地回应道:“清照有自知之明,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还希望夫君多多批评指教。”这一晚,他们又在甜蜜中度过。

转眼到了小满,正值琼林苑的芍药盛开时节,明诚与清照相伴,一起来到园中赏花,满园的芍药,争奇斗艳,风姿绰约,李清照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傍晚时分才依依不舍地乘车回家。晚上,她仍然意犹未尽地跟明诚谈起白天所见的美景,一曲《庆清朝慢》就这样诞生了:禁幄低张,彤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这样温馨高雅的生活继续着,对于李清照而言,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平淡的生活里有夫君相伴,有诗词相随,足矣。

六、夫妇共享诗文金石之乐

无忧无虑的新婚时光,的确让人艳羡。可是,平淡如水的时光总会生出许多烦心事,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的生活无疑会生出许多危机。诚如张爱玲所言,爱是相惜,嫁是相守。也许对于男子而言,相守的资本是对妻子的疼爱,对家人的责任感。那么对于李清照而言,她相守的资本是什么?是她的美貌还是她的才思?“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这是世间饮食男女感情所验证的规律。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情感就是如此。李清照婚前积累的深厚的文史基础让明诚倾慕有加,明诚的学识也让李清照欣喜不已,这为他们的婚姻生活注入了活力,增加了景致。明诚陪伴李清照吟诗作词,李清照全身心地陪同夫君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刻录。李清照没有了此前的寂寞与孤独,明诚则多了一位值得信赖的帮手。二人如鱼得水,心灵的默契与和谐可想而知。

谨遵太学规则的明诚,平时住校,每月的初一、十五则回家,与家人团聚。明诚每逢有空,则到汴京最大的庙宇——相国寺,做金石收集。在相国寺,有货物齐全的大市场,每月开放五次,大殿后的资圣门前,全是书籍、古玩、字画等文物,这里是明诚常去之处。每次,明诚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妻子展示他新买来的字画、碑帖等,两人总是议论不止,等到欣赏够了,才小心地收起来。其次便是向妻子讨要她的新作。这时,李清照总是乐呵呵地拿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词作,让丈夫品读。二人志趣相投,总有说不完的话。当然,有时候他们会为一件事争论不休,也会有赌气不语的时候,可是,过不了多久,两人便和好如初。

又是一个春日,恰逢十五。前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不一会儿就下起大雨,李清照在想,这么大的雨,如果明天还停不了的话,丈夫就回不了家了。她非常担心,也睡不着觉了,于是喝了几口闷酒,带着几分醉意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地上湿湿的,李清照正担心明诚时,丈夫推门而入。像往常一样,他怀里抱着购来的文物,可是让李清照意外的是,他身上的外套不见了。待她正要问时,明诚将东西摊放在桌子上,乐呵呵地讲起来。原来他在相国寺那个常常摆摊的长胡子老头那儿发现了一幅米芾写的字帖,这可是难得的真迹啊。一打听价钱,他傻眼了,身上带的钱远远不够。那老头一点儿讨价还价的余地也不给,他本来想回家取点钱来,可又担心自己离开后,那幅字帖被别人买走。于是,他索性将自己的外套当了,然后加上自己身上的钱,才买回了米芾的真迹。

说完,他得意地将米芾的真迹摊开在桌子上,李清照禁不住“啊”了一声,明诚一边与李清照欣赏,一边说:“在当朝的四大书法家中,苏轼、黄庭坚、蔡襄的字,家里面已经有了,唯独米芾的真迹没有。如果错过今天这个机会,那么以后如果想收藏,都不知道到何年何月了。米芾,七八岁就开始学习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十八岁开始走上仕途。他是一位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善于官场逢迎,一生的官阶也不高。不过这倒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玩石赏砚和书画当中。特别是对书画艺术,他已经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他有一首诗很有意思,你应该知道的。”李清照答道:“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对,就是这首诗。他恃才傲物,但是他的确对书画很有见地。元丰五年以后,他开始寻访晋人法帖。仅用一年时间就得到了王献之的《中秋帖》,这幅字帖对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不过,他性格比较孤傲,有人说他有洁癖,所以有‘水癖’的称呼。不过今天得到他的字帖,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李清照嗔怒道:“还不费工夫呢,连衣服都当出去了。”明诚连连叫道:“值得,值得,非常值得。”

其实,李清照早已对米芾久仰大名,她何尝不知道米芾字帖的珍贵,只是没有机缘见到而已,今天明诚能买回来,她也大开眼界,只是委屈了明诚。她记得父亲李格非曾经多次提到米芾,对他的字画评价很高。不过想要求得他的字画非常难,所以也就没有米芾的字画收藏。因此,米芾的真迹,李清照还是第一次见到。她还沉浸在对米芾的追忆中,明诚打断了她的思绪,说道:“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作啊?我想先睹为快。”李清照从结婚以来,每每有诗词写出,第一个读者就是明诚。他在太学读书时,李清照便认真地读书、写作,他一回到家,便会将自己的诗词拿出来,先让夫君欣赏,听他的评论。每当明诚赞许的时候,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明诚的见解也总让她觉得非常欣慰。明诚轻声读了起来: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采桑子》

明诚读着读着,盯着李清照,亲昵地说:“夫人为谁而打扮啊……”李清照打断了明诚的话,娇嗔地说:“我的词与米芾的字帖相比,哪个更好啊?”“夫人,这是两码事啊。”李清照撒娇地望着明诚。明诚看了看字帖,又看看词作,说道:“那当然是夫人的词好了。”随即,两人相拥进屋。

七、节俭购文物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是不无道理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富有而充满真爱的婚姻是每个人的渴望,可是这样的幸福不是谁都可以遇到的。再美满的爱情也离不开面包,这是一个无奈却又现实的问题。恋爱的时候,我们不顾一切地寻求那份爱与被爱的感觉,然而,结婚之后,现实的问题残酷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这对于婚姻中的男女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场残酷的考验。

对于李清照与明诚而言,依然如此。在明诚的心目中,金石刻录的收藏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清照与明诚结婚的时候,明诚还没有步入仕途,经济上依然依赖于父母的供给。加上赵挺之对明诚的收藏非常反对,甚至厌恶,因此在经济上也严加控制。这样,明诚收藏文物也就受到了限制,经济上不得不节俭。如同多年之后李清照所说的,在明诚还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的时候,虽然身在位列吏部侍郎的赵挺之家中,但是生活很简朴。通过当衣服来换取文物,是他们生活中常有的事情,李清照不得不戏称这种生活为“葛天氏之乐”。经济上没有独立,父母所给的零用钱有限,每逢节假日去相国寺淘宝,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把衣服当在当铺,身上带一点钱,再去购买有价值的碑文。当然夫妇俩一边欣赏文物,一边吃着果品,这样的小日子虽然简朴却也有滋有味。可是长此以往,这种自得其乐就变成了不满。对于李清照来说,也许还能过得去,毕竟她的花销没有明诚大,况且他们的开支主要用于购买金石文物了。对明诚而言就不是了,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就不能收藏更珍贵的文物。

一个夏日的午后,李清照看了一会儿金石碑文,顿感烦躁。于是拿出韩偓的《香奁集》试图求得一阵轻松。院子里安静极了,炎热的阳光强烈而愤怒,似乎要晒裂每一片树叶。叶子早已被晒出一身的汗,看上去像涂了油渍一般。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李清照披上衣服去开门,闯入她眼帘的是,明诚怀抱一包东西,满头大汗。看得出来,他兴奋而激动。李清照给明诚沏上茶后,明诚已经将收集到的古物放于屋子中央的圆桌上。他一边喝茶,一边给李清照讲述自己的收获过程。

原来他与几个同窗告假回家,路过相国寺,本想随便看看,不料瞧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卖古董的老头儿,他便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只见这位老者面前摆放着几件铜器、陶器和几幅字画,正在向游人兜售。他瞅了一会儿,也没发现什么稀世珍宝。再仔细一看,有一部五代后蜀刊印的《白氏长庆集》,他一时激动,可是兜中的钱远远不够。他情急之下,干脆将结婚时的锦袍当了,等凑足钱买了文物便一口气跑回了家。李清照明白,这样的收藏已经让明诚多次典当衣物。长此以往,可怎么办才好?可是看到夫君兴奋的样子,她明白,这是他的挚爱,无论如何也要支持他。

大约过了三个月,一天中午管家前来禀报,说有一位客人想见赵明诚和李清照,已经在客厅等候。明诚夫妇忙到客厅见过这位客人。客人自我介绍说,他对明诚喜好收藏早有耳闻,正好他的一位朋友因为经济困窘,想把自家传下来的《徐熙牡丹图》转让给赵明诚。不知道明诚是否愿意接收。徐熙是五代南唐杰出的画家,他画的花非常有特点,时人称他“下笔成珍,挥毫可范”。《徐熙牡丹图》更是画中珍品。明诚夫妇展开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诚对这幅画做了鉴定,确定是真品。可是这画价值连城,对于没有自己经济来源的年轻夫妇来说,客人要价二十万钱,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对年轻的夫妇还是抱有一线希望。他们曾寄希望于父母的资助,可是随即希望就化为泡影。

多年之后,李清照对这件事仍然记忆犹新。惋惜和惆怅使得他们更加节俭,更加珍惜他们换来的每一样收藏。于是,在每个月圆之夜,宁静的夜晚伴随着李清照的期盼,她原本青春、无忧的少女时光一去不复返,随着婚姻生活的推移,她的心境也在一天天变化。“爱是相惜,嫁是相守”,在相守的日子里,他们努力相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李清照遭遇了一生躲不过去的劫数。

八、风云突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谁也预料不到它究竟会置人于何种境地?生在那个时代,唯一的选择就是坚强面对。政治受难者的慨叹,远不足以抵挡强烈的党争飓风,却使我们看清他们深藏于心底的磨难与苦痛。

这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时代。

从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失败之后,新旧两派的矛盾就此起彼伏,进而逐渐演变为两种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倾轧与排斥。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任宰相,对新党进行了打击报复。高太后离世之后,宋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这样旧党就成为打击报复的对象。元符三年,哲宗去世,宋徽宗继位,随后向太后掌握幕后大权,试图重新起用旧党,可是一年多之后,向太后病逝,宋徽宗开始掌握实权。宋徽宗独掌大权的时候,政坛波谲云诡,风云变幻,一群投机分子围绕在宋徽宗周围,演绎了一出出政治闹剧。这期间走上仕途的李格非原本是一个学者,可他偏偏与政治纠缠不休,这也就注定了他的一生充满荆棘与坎坷。

李格非早年受韩琦的赏识和推荐,后又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于是被人指为旧党。对于这位学者型官员而言,他在官场中缺少从政的心计与圆滑,而他的命运恰恰因为他的执著与清高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盘旋纠缠。在赵挺之与苏门之间,他采取不介入的态度,既不同意苏轼说赵挺之“聚敛小人”,也不赞成赵挺之对苏门人士的打击报复。在李清照嫁入赵家之后,他更是谨慎有加,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他不希望卷入这场政治纷争之中,本想在仕途上干上几年,然后告老还乡,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可是现实与愿望总是背道而驰,他终究还是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在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即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七月,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当时列入元祐党人名单中的共有十七人,诏令他们不得在京任职。在这十七人中,李格非排在第五,于是被降为京东提刑。九月,蔡京又重新修订了元祐党籍人员名单,其中文臣执政官二十二人,待制以上官员三十五人,余官四十八人,内臣八人,武臣四人。宋徽宗亲笔御书刻在石碑上,立于端北门。李格非的名字列于余官类第二十六名,同时被罢去京东提刑官一职。

此时的李清照,身为李格非的女儿、赵挺之的儿媳,父亲在仕途上受到严重打击,听闻这个消息,她不啻如雷轰顶,忧心如焚。政治斗争的残酷就在于此,它常常以你死我活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威力。不致对方于死地,自己的地位似乎永远都面临着威胁,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与权势,就得穷追不舍,直至对方不在人世。这也是多数政客所采取的方式。就在李格非最悲惨的时候,赵挺之风云直上,李格非被削职之时,赵挺之担任尚书左丞的职务。

冬日的深夜,赵家大院内一片沉静。天空中,几颗寒星孤独地眨着眼睛。不一会儿,北风呼呼地刮起,院中的梅树随风飘摇,似乎要被连根拔起。气势汹汹的阴云瞬间遍布天际,刹那间,沙尘随风飘洒,肆意地砸向屋脊。此时的李清照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政治斗争牵动着她的每一根神经,父亲的遭际让她心神忧虑。她清楚地明白,公公的地位步步攀升,而父亲被削职这件事情,将会让她在赵家的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虽然丈夫对自己疼爱有加,可是在这样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不过是一介平民,左右不了任何事情。再者,父亲已经年过半百,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样的打击,肯定让父亲身心俱损。更令她迷惘的是,两党争斗不休,边境也时而传来开战的消息,如此争斗下去,家国的命运将会怎样?静思、沉默,唯有狂暴的寒风拍打着窗户,像是对现实敲打着警钟……

第四章 何况人间父子情:两难处境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十九岁对于李清照而言,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年龄,更是一个少女生命中的春天。可是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她的春天就像转瞬即逝的梦境一般,很快被现实的残酷击碎。回望李清照的一生,她的命运多多少少与历史的变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亲卷入党派之争,紧接着,一系列的悲剧纷至沓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格非的事情尚未平息,赵挺之又在政治风浪中被击倒。他的离世对于赵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赵明诚兄弟被投入监狱,后来虽然得以洗冤出狱,但是兄弟三人被罢职免官。赵明诚夫妇不得不赴山东隐居,这一住就是十年。可以说,这十年是李、赵情感深挚的重要时期,他们相亲相爱、相知相敬。青州十年几乎占据他们情感生活的全部,其中凝聚着他们的爱情、亲情、友情和知己之情。初入婚姻殿堂的李清照,将以一种怎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公公和丈夫,以怎样的心态踏上归家的旅途,又以怎样的心情面对公公的落败与家庭的变故。在这种历史与生活的变故中,她完成了一次蜕变,心态也更加沉静。也许美满的婚姻只是一个幻影,这其中的幸福与苦痛唯有自己明了。

一、身陷党争,路在何方?

如果说对元祐党人惩处的第一步是革职查办的话,那么第二步就是对元祐党人子女的惩处。崇宁二年九月,朝廷下诏,要求宗室不得与元祐党人子孙联姻。崇宁三年四月,朝廷再度下诏,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论有无官职,只能居住在京都之外,不得擅自回京城。这两个诏书表面看来非常严苛,但是它是否威胁到李清照,还得看执行者的态度与倾向。作为赵挺之的儿媳,李清照应该能逃过一劫,可是作为李格非的女儿,李格非受党争株连不是简单的事件,当权者对于元祐党人百般罗织,唯恐有漏网之鱼,又怎么可能宽待李清照呢?

时下的当权者几乎全是苏轼的政敌和冤家,苏轼及其门下中人都是他们打击的对象。李格非作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他与苏轼的关系更是尽人皆知。章淳与赵挺之把对苏门人士的怨恨迁怒于苏辙的同时,怎么可能放过李格非呢?被视为“奸党子女”的李清照不得不接受“在外居住”的诏令,可是她该往何处去呢?从听闻父亲的遭际之后的几个夜晚开始,李清照都在无眠中度过,泪水一次次漫过脸庞。这一日寒风凛凛,可是她不得不踏上去往娘家的路途。临行之前,李清照嘱托明诚,“父亲的事情,还望你放在心上……”不等说完,早已泪流满面。她清楚地明白,明诚并非不可靠,可是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明诚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如果可能的话,只有公公能帮助父亲了。倘若公公能帮父亲躲过此劫,那么让她做什么都可以。可是她太过天真,政治的争斗很多时候与人情无关,只与利益相关。从房间出来,李清照给公婆打了招呼,只说了句:“我回家照顾父母,尽尽女儿的孝道……”便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赵挺之应了一声,婆婆说:“这样也好。”临行前,明诚拿出一点银子给李清照:“要不你在家先待几天,等我忙过这阵,请假之后,跟你一起去。”李清照没有接银子:“父亲现在身处危难之中,这点银子还是放在家里用吧。”“这也是咱们家里的一点心意。”“谢了。还是放家里用吧。”李清照转身瞅了一眼正屋,公婆没有出来。明诚说:“那你过去了照顾好自己。我会来看你的……”

李清照坐上车,随即赶往娘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