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精进指南(套装共5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5:16:08

点击下载

作者:蔡垒磊,安杰拉•达克沃思,古典,罗伯特·西奥迪尼、史蒂夫·马丁、诺瓦·戈尔茨坦,成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精进指南(套装共5册)

人生精进指南(套装共5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附赠高手秘籍和时间管理秘籍)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坚毅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目录

CONTENTS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附赠高手秘籍和时间管理秘籍)

《跃迁》干货版

把时间浪费在好玩的事情上

返回总目录推荐序用自己的步伐丈量这个时代俞敏洪

时常有人问我,该如何在这个时代从容地生活?

这个时代一切发展得飞快,城市每天一个样子,工作种类不断增加、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今天学的东西明天可能就过时了。所以每个人都免不了有心浮气躁的感觉,每天忙忙乱乱。但即使如此,好像也什么都没抓住,好像稍微一恍惚,有些机会就失去了。

该如何在这个时代,让自己从容又持续地成长?

第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先慢下来。不是不做,而是想清楚了再去做。

管理学中有一句话叫作“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做企业的创始人整天忙忙碌碌,抓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天24个小时不够用。但整个公司不仅发展的战略方向不明确,重点也不明确,最后公司不是倒闭了,就是处于危机状态。

另一个说法则给了这种低水平勤奋解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意思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纵观全局,把事情都想清楚了、理清楚了,再下手去做。这样的话,即使从最细小的事情开始做,大方向也始终保持一致,有序而不乱。

所以,不论是面向自己的人生设计,还是面向工作发展,都一定要先把事情慢下来,先把心静下来,看清楚了才能想清楚,想清楚再去做。

古典原来是新东方优秀的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词汇老师,也是新东方第一届的教师培训师。在教学过程中,他有感于人生方向、选择、心智对于人的影响,也许更甚于教词汇,2007年开始全职从事生涯教育和咨询,从业十年专注这个领域,逐渐成为圈内高手。

他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时代的焦虑底色。他在书里指出:在这个时代仅凭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先理解时代的趋势,看到每一个企业、公司都有自己的系统。找到系统的杠杆支点,个人的力量才会被放大。要懂得借时代的势,借平台的势,就像鸟借助上升气流和同伴的拍打翅膀,能够飞越大洋。

在这本书里,他深入地剖析了很多高手故事,投资家巴菲特如何用最保守的策略赚到最激进的收益,书生曾国藩如何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征服太平天国,探险家柯林斯如何通过日行20英里第一个到达极点,这些都是沉得住气、慢得下来的人。他们之所以能慢得下来,不是因为比别人有毅力,而是因为想得清楚。

时代越快,你越要慢下来,用一种战略眼光看清楚再动。

第二个很重要的东西,我们一定要阅读。

我对中国人读书这件事情无比失望,我反复讲犹太人人均每年读65本书,我们中国人只读5本书,后来我发现,连这个5本书的数据统计都是假的,这个数据把中小学教科书、课外辅导材料都统计进去了,平均每一个中小学生有20本以上的辅导材料和教科书,这意味着成人是不读书的。有一次我对2600个中小学老师讲课,让读过5本非教科书类书籍的人举手,结果只举起来了20双手,中国的中小学老师都不读书,我们又怎么希望我们的学生读书?

今天我到俄罗斯、美国去坐地铁,地铁里的年轻人有一半在读书,在中国年轻人都拿着手机玩。在这个信息爆炸、万物互联的时代,书本前所未有的便宜和便捷,我每天都在Kindle(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上下载新的书,也从网络上阅读到很多新知。但是我们很多人,依然还是不读书、少读书。

除了读书,你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学习,读书、旅游、交友、拜访名师、个人领悟是个人学习的5种路径。按照古典的话来说,就是要成为“联机学习者”。一个人的学习、思考能力都极其有限,整天盘旋在自己的思想、能力、领悟范围内,很快会遇到瓶颈。

这个时候,你就要有新的学习方式:我特别鼓励新东方老师出去旅游,背着包就走,记录自己看到、感到的东西;遇到有思想的人,要去请教,他们的一个小引导,也许会让你的工作生活,进步飞快。遇到有想法、志同道合的朋友,要能在一起喝酒、聊天。

英国教育家、牛津主教约翰·纽曼(John Newman)在一次讲演中讲道:“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且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我最近在游轮上举办了一个特有趣的活动,我包下一艘游轮,让2000个老师在游轮这个封闭的地方一起读书,共同碰撞,他们就在引爆这种“即使没人教,也能互相学习”的联机学习方式。也正是因为这种力量,新东方才会和一般的教育机构不同,才能源源不绝地产生优秀的年轻人,不仅在财务上获得成功,更成为中国教育界的重要精神力量。

时代发展越快,我们越要阅读,用一种与时代联机的方式阅读。

第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用一种投资的心态来看待人生。

我们常常会有一个错误概念,我们花出去的时间、耗费的精力、花费的金钱,就只是花掉了,并没有回报。但其实我们的时间、精力、注意力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投资,并不是简单地花掉。投资行为最核心的特点,就是需要取得回报,并且最好是成倍的回报。

但是在这本书里,古典提到,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投资者”,我非常认同这个理念,投资人这个思考角度会让你对于自己的人生使用得更加淋漓尽致。

因为当我们把一个行为当成投资的时候,我们想的就不是尽可能少花钱,而是尽可能思考花这笔钱是否划算。比如说100元仅仅用来吃饭,回报就是吃饱,也许和20元的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如果你用20元吃饭,剩下的钱去看一场电影、买一本书,甚至还能给自己的爱人买一朵玫瑰,这个投资就是非常合算的。你获得了感情、知识、能力上的回报。

我们的时间精力也是一样,表面上看,好像睡一觉就能恢复,没有什么成本。其实你的时间过去不会再回来,一天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在一个资源丰富的时代,你要更加谨慎地投资你的时间精力。

当然,我并不是说从此以后我们就不要散步、聊天、和朋友吃饭喝酒。朋友交往带来情感的回报,这是新东方创业的原始股,聊天带来智慧的回报,散步带来思考的回报。这是一种长远的投资模式。

时代发展越快,我们越要用投资的眼光看人生。重要的事情,值得花重要的时间去做,值得做得更好。

看《跃迁》这本书的人,都是希望成为自己领域高手的人,真正的人生高手往往并不是苦哈哈的,而是快乐、从容和恬静的。所以送给各位希望成为高手的年轻人两句话:“有条不紊地奋斗前行,舒展从容的恬静人生。”

持续进步是人生必需的,但要用一种舒展从容的态度去做。人生本身应该是安静的,而非匆忙的。尤其是不能被这个时代牵着鼻子走,要用自己的步伐去丈量这个时代。推荐序你要读古典《跃迁》的7个理由罗振宇

我认识古典老师十几年了。他一直在我心中的那张“聪明人”清单上。

但是,读到这本《跃迁》的时候,我还是吃了一惊。原来,“职业发展”这个新领域,已经被他开创得那么阔大了。

古典扔给我一张考卷。

上面只有一道论述题:“作为第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你能说出一个读者为什么要读它的理由吗?”

我说:“我能说出7个。”

1.帮你省钱省时间。我有一次问古典,你为啥觉得你干的这个事业有价值?他说:“人一辈子遇到五六次人生和职业困惑,也就了不得了吧。我这10年解决了3000多个案子,也就是说,我和我的用户一起度过了几百个人生的困境时刻。所谓久病成医,我再笨也琢磨出了一些门道。”这个逻辑我认。我相信,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是因为专业分工。

2.观察身边一流的产品、公司和人,都能发现一个特点,他们都有一个非线性的跨越式成长阶段。在之前,都有长久的学习和认知积累的过程。有一天当你突然把局看明白了,资源也就马上为你所用了。这个过程不能跨越,但是可以加速。你要理解精进,更需要理解非线性,也就是本书所谓的“跃迁”。

3.选择决定命运,认知决定选择。只有梯子搭对了墙,努力爬才有意义。过去这个领域的书都在说个人该如何努力,这本书把镜头拉到了社会的高度,让你看清墙是什么,和谁竞争。先在认知上努力,再在行动上努力提高效率。

4.我做“得到”App(应用程序)的思路是:有头部的内容,才能在这个市场里活下来。其实不光内容有头部,做事、做人、上班、创业都有头部。古典在书里提到了个“头部矩阵”,这是个头部探测器。

5.喜欢答案的人很痛苦,因为他的世界不断崩塌。喜欢问题的人很欢乐,因为手中的慧剑越来越锋利。当答案稀缺的时候,谁有答案谁就是精英。当问题稀缺的时候,谁问题好谁就牛。这本书有不少好问题。比如谈到职业发展,你就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我现在做的工作,机器能做吗?”“我现在做的工作,有可能外包吗?”“我现在做的事,会越做越好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你沮丧,但还是建议你去想。因为被问题拍肩膀,总比被现实抽嘴巴子好。所以说,好问题比答案还重要。

6.很多人以为读书就约等于学习,其实读书只是方式之一,“得到”App里的“年度订阅专栏”“小课题”“每天听本书”等产品,都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还有一个方法很有效,就是本书里提到的联机学习。我们的CEO(首席执行官)李天田(脱不花),一年前我刚认识她时觉得她对互联网还不太了解。但是仅仅合作半年多,她在很多领域已经成了我的老师。她的诀窍就是,什么事不懂,就去找这个领域最牛的人聊天。向人学习的速度,远超向书本学习的速度。联机不仅可以提问,还可以一起写作、思考,很有用。

7.古典是“得到”App的作者,是所谓“得到系”的知识大神。我选作者的标准是——这个领域里最好的。

以上。交卷。推荐序鸟类学家想告诉鸟的话万维钢

古典老师早年是新东方名师,现在专注于个人事业发展的顾问工作。他经历过高强度竞争的大场面,指导过职场新人和行业高手,影响过很多很多大好青年。他在“得到”的专栏《超级个体》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这本《跃迁》,是古典给读者的最新奉献。

书中有英雄的成败经验,有科学家的严格研究,更有古典老师从第一线获得的洞见。书中思想代表了时代的最新见识。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想,倘若有人不了解这些思想,想要跟了解这些思想的人竞争,岂不是非常吃亏吗?

读书行为带给人的是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可能有的人高喊着“努力!奋斗!”的励志口号埋头苦干,但是根本摸不着现代社会的门道,而这本书告诉你怎样借助新时代的工具,怎样外包大脑。可能有的人把高手奉若神明,以为做事都要有“妙招”才行,而这本书告诉你所谓的“妙招”恰恰是落了下乘,系统化的进步靠的是“51%的效率”。

所幸的是你现在已经把这本书拿到手里了。可我又担心你读不好,所以我想说说个人的一点儿浅见,这本书到底应该怎样读。现实是,就算你把这本书倒背如流,也未必能成为真正的高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是两个非常有意思的领域,有些研究这两个领域的专家,会忍不住总结一套科学进步的规律,告诉科学家应该怎样搞科研。可是物理学家费曼出名地反感哲学,他有一句话说,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之于科学家,就如同鸟类学家之于鸟。

鸟们并没有接受过鸟类学家的指导,但是鸟都飞得很好。那科学家为什么要听科学史家的话呢?

我对费曼这个类比有点儿不以为然。鸟天生就会飞,但科学家可不是天生就会搞科研。我听过一些科学家的经验之谈,也读过“科学史家”对科学方法的归纳总结,我只恨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就知道这些。就连费曼本人,也忍不住在不止一本书里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论,以及对“科学”这个行业的看法,他想让年轻人知道,而年轻人也的确乐于学习他的经验。

但是如果你去问费曼或者任何一位某个领域的高手,他们大概不会说,我作为一只鸟,是因为通读了鸟类学家的书才飞得这么好——我飞得好是我自己的事儿。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这书到底应该怎么读,这经验到底应该怎么用呢?

对此我有三点意见。

第一是“模仿”和“创造”。读书的错误态度是既然别人是这么做取得成功的,那我就必须也做这些。更错误的态度是既然书里没说有人那么做过,所以我就不敢那么做。

其实你仔细读书中这些案例,高手的名字之所以跟这些道理联系在了一起,是因为这些道理是他们首创的。他们不是被动的模仿者,他们是主动的创造者。只会被动模仿,不能算你学到了——你得主动创造才算是真的学到了。

当然,创造也不一定都是凭空而起,你可以创造性地借鉴。比如书中讲到,巴菲特就从棒球手的训练中学到一个道理,用在了投资领域。那如果你也把这个道理用于投资,就是还没学到家。你得能用到别的领域才好。

第二是“方法”和“事业”。这是一本讲做事业的方法的书。你要干一个什么事业,用上这些方法,可以加速进行,甚至事半功倍。成绩 = 事业×方法。

但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事业,光知道这些方法也没用。如果一个人埋头苦干事业,另一个人整天钻研方法,我们无法判断他们两个谁更可能取得好成绩,也许第一个人更靠谱。你得先有个孩子,才谈得上钻研育儿科学,先有个事业,才谈得上学习方法。

这个事业最好是比较大的。如果你只想要生活中的“小确幸”,这本书就只能给你提供谈资而已。只有大事业才配得上“战略”二字。

第三是“全面”和“一点”。我们是不是非得全面了解了高手的方方面面,才能出发去成为高手呢?当然不是。你坐在电视机前把各国游泳教学录像都看一遍也没用,直接下水游才是最好的办法。

你根本不需要掌握这本书里说的所有方法。你真正要做的是一边实践演练一边借鉴方法。也许书中的某一点正好对你有所启发,然后你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那你就可能打败了绝大多数人。

在践行的过程中,你自己也会有各种体会、各种经验,那时候你回头再看这本书,可能会有新的启发,更可能感到不谋而合。那时的再次相见,岂不是比这时候的切磋,更有意思。

古典训练过很多鸟,你听他的没错。你读这本书不是为了也当一个鸟类学家,你想当一只飞得更好的鸟。序言高手的三个境界

长久以来,作为一名生涯规划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人们的努力和回报,常常是不成正比的?

我当然不是说不劳而获,任何收获都需要投入,高回报背后的艰辛只是你没有看到。

但同样是投入,效率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想知道智力、能力和努力程度都相若的两个人,因为不同的选择,10年后的人生收益差别为何大,不用看什么研究报告,回想下你的大学、中学、小学同学的生活状态就足够了。这些当年和你能力相若,起跑线差不多的人,今天离你越远,彼此差距越大。而且,不见得最成功的人,就最勤奋最努力,而那些活得不如意的人,他们应付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也未见得就比你小。

带来这些巨大差异的,不仅是努力,更是一次次选择。就像两块一模一样的雪球,从山顶上滚下来,因为轻轻磕了一下一个小石头,向不同的方向滚去。这样的小改变叠加起来,雪球落到山底的时候,会相差很远。人和雪球不一样,雪球是被动地滚,而人会主动选择。所以人生的差距比雪球的差距,大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过去,资源匮乏,出口目标很清晰,人生是一场场战斗;而在资源丰富的今天,人生不再是战争,而是一次次的投资和选择。这些选择背后的差异,就是认知的差距。

看一个简单的事实:

2000年的优秀毕业生去了外企和四大,土鳖毕业生去了四环边中关村的公司;

2005年好学生进入了风头正劲的诺基亚,土鳖毕业生选择了卖鞋卖袜子的阿里巴巴;

2010年优秀的毕业生都留学美国,土鳖毕业生都留在了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2015年的优秀毕业生都选择去了BAT,谁是那群幸运的土鳖呢?

当年的“土鳖”和“优秀”是成绩和能力的比较,但是收益似乎不完全是优秀的函数,如果说当年的“土鳖”们是幸运地选对了道路,那么你有什么方式可以重复这种人生的幸运选择?

我的父母亲,是非常勤奋、正派、踏实和专业的老知识分子,他们过了与命运奋斗的一生:三年困难时期、“文革”、国有体制改革、股灾、房价上涨、病痛……即使这样,带着那种老一辈人天然的正派和热情,他们活得顽强又乐观,是我很爱很尊敬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对他们冲击最大的并不是时代的大事,而是生活中他们没法理解的不公平——他们没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一个“无所事事”的朋友通过投资房产,轻松赚到了他们成千倍工资的钱?为什么今天在他们看起来生活和工作方式“不靠谱”的一些人,会活得那么不错?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深深地受到了冲击。

如果社会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今天我们该相信什么?我,作为一个天天支持别人设计人生、自我实现的人,该如何向自己的父母解释这个游戏规则?我今天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不能告诉他努力就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该如何对他解释,要不断成长和努力?

我还经常看到这样的年轻人,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家庭条件不错,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但是依然非常非常努力,比当年我为了生存还要更加努力。他们挑工作的最大期待就是能学到东西,要不就是做点儿有意思的事,实在不行也要有一群好玩的人,钱倒还是其次。他们迫切希望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理解自己的可能性,不辜负自己的好青春。

但他们也会很沮丧地发现,即使尝试了网上说的各种努力方法,自己似乎好像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牛人”。即使每天进步1%,也没有像励志公式上说的那样一年增长37.8倍。年龄越大,他们好像距离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越远。他们与那些真正的高手的距离,到底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东西决定了努力和回报的关系?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新精英生涯的董事长。10年里,我带领着这家公司从零做起,参与市场竞争,琢磨商业游戏法则,现在成为生涯规划领域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机构,算是有了些成绩。我从商业前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我深深理解,一个公司的估值和竞争力,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撬动,个人努力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每当这时,“努力和收益不成正比”的困惑就更加明显,时常让我陷入思考。几年下来,我慢慢开始理解这个困局的真正问题所在。

今天,大部分关于个人成长、生涯发展和人生设计的理论,都源自心理学、教育学。这些学科的视角主要是从个体出发,希望个人通过整合、学习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追求一种内在的丰盛。

而很多人期待的提升竞争力、发挥优势、快速增值等概念,却来自社会学、经济学和商业,从这个视角来看,个体在其中只不过是一个“社会原子”,个性化部分不多。更重要的是抓住趋势、利用规律、达到外在的社会成功。

这两个角度如此不同,解释起来答案就不一样,比如房价问题。心理学告诉你“房子并不代表安全感”,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是“如何利用杠杆和趋势投资房产”。

这两个角度都有自己的好处,但是如果你通过个人的角度希望达到社会的成功,这中间就缺一块拼图,你不得不承认:

发挥天赋、追随热情,你一定会很幸福,但未必能改变世界;

刻意练习1万小时,你会进入心流,持续突破,但未必能成为公认的高手;

全心全意打磨一件事情,你会获得宁静,但未必能创造价值。

而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所有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的上升。每隔几年,他们突然上一个台阶,眼界、想法、能力、调用的资源和身价都完全不同。这就是利用规律放大个人努力的结果。

我研究过《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华人富豪的生涯案例,他们有3个共同点:首先,他们足够努力、勤奋;其次,他们在26~35岁开始创业,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社会积累足够、家庭负担又还不太重的时期;最重要的,他们在创业两年左右后,都遇到了一个空前的时代上升趋势,香港首富是抓住了金融和地产行业的趋势,台湾首富是抓住了电机和塑料行业的趋势,内地的首富则是顺应了互联网大潮。后面这两项因素,是他们放大自己努力和天赋的关键。

就和游泳一样——会游的人很省劲,不会游的人即使身体强健,也游得很累。这就是对于水的理解不同,“水性”的不同。

时代也是有水性的——有些人深刻理解时代的水性,能顺着大潮去很远的地方;有些人则不理解社会和时代的水性,搞不好还会淹死自己。时代高手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上升,就是恰当地运用规律放大努力的结果。而大部分人也许懂个人成长、心理发展,或者熟谙社会和商业规则,但恰恰缺少了结合这两部分的一环。

我写过《拆掉思维里的墙》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销量过百万,很多人因此受益。这本书从心理学视角,解开了很多错误心智模式的心结,让人不被自己禁锢,活出真正自我。而《跃迁》这本书,则希望拼完这块拼图——从社会的角度解释个人的成就和成功。

拆墙不够了——这次我们要拆天花板。

那么,从哪里获得这些知识呢?

显然不是学校。今天我们的教育开始强调个性化,要幸福教育,这是一种进步,我们好歹从工业化的生产式教育走向了从心理学角度看待教育。但真的接触美国的精英教育后,你会发现他们不仅教这些,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如何判断趋势、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美国精英阶层的家长手把手、口对口地教授孩子这些知识,很早带他们进入各种社交场合,认识最优秀的人,本质上,就在教他们如何更加轻巧地利用规律的技术。

我在当GRE老师的时候,曾经教过收费很高的一对一英语私教班,学生家长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真的很有钱,不在乎钱的家长;有一些则是收入中等,希望孩子有出息,一咬牙花大价钱的家长。对于前者,我倾尽全力让自己对得起这个价格;对于后者,我则更加苦口婆心,小心谨慎,偶尔还开个小灶,我知道这些钱对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每次,我都会跟接孩子的家长聊聊孩子的学习进度。我会说“你们家孩子词汇量还不够,要把这6000词汇尽快背完,然后阅读分才会好。”这个时候,我经常收到两种回答。那些中产阶层家庭的家长会说:“听到没有!要听古典老师的话!回去好好背,好不好?”孩子温顺地点头。而有些真正聪明的家长则会笑着说:“古典老师,我们家孩子就是不爱背单词,但是他喜欢阅读。我们进度不需要那么赶,你能不能陪他多读点儿有趣的英文书?”后面这种回答,震撼了我。

家长在答,而孩子在学——两种不同的回答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前者是“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后者是“我可以要求世界以符合我的方式教学”。我相信前一种孩子会成为最优秀的员工,但是后一种孩子,未来则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创造一些世上完全没有想到的东西——即使你有足够多的钱,你依然还是买不回来对于世界的真正认知。过去也许是寒门出贵子,今天则是贵门出贵子——这个贵不是富贵的贵,而是高贵的贵。真正优秀的心智,一定会培养出足够优秀的人。否则即使身处最好学府,你依然学不到那些让你与众不同的东西。

家庭教育当然是一种路径,另一种路径则是理性的科学分析和自身感悟:通过观察社会真实一线高手的案例,加上科学的规律分析,个人也能找到这些高手背后的逻辑和思路。这本书的思维方式更是这样:以最近5年来学习的底层数学、进化论、系统科学的框架,配合身边高手的案例分析、结合生活的场景,把高手的心智和技术展现给你。

这也给了这个时代年轻人一条真正的公平竞争之路——即使你的阶层和起点不够好,只要你具有能在网络中识别高级心智的能力,这个世界的可能性依然为你敞开。聪明地勤奋,合理地利用趋势,是这个时代科学地改变命运的技术。《跃迁》就是我对于开头的那个困惑的回答——希望那些“土鳖”朋友们,和我父母一样诚实正直又努力的人,那些非常勤奋的年轻人,可以看完这本书,少走弯路,不再关门憋大招,理解规律,引入资源,完成自己的跨越式成长,成为真正的高手。从同一认知起跑线开始,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这本书想要讲的主题是: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第一章,我们谈到了网络、人工智能对于学习方式、思考方式和竞争力的改变,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外包大脑”完成一次次的进化。在未来的时代,我们该抓住什么趋势,又应该规避什么风险?

第二章,谈到的是如何做好选择,培养竞争力的高手战略。现代社会是一个机会变多,但是(成功)概率变小的社会,在这个时代,该如何识别自己的机会?我们从一个统计学的底层逻辑——幂律法则入手,分析了为什么头部会有重大的收益,该如何识别自己身边的机会,以及有了机会以后,高手们是如何守住机会,保持不败的。

第三章,解决的是关于学习的焦虑。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终身学习也学不过来的时代。这个时代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如何比自学更快地获得知识?如何联机更多大脑一起思考问题?如何保持自己的学习动力?如何让知识变成价值?我们会向最优秀的学习者和思考高手学习技术。

第四章,谈及的是如何看懂和理解世界的技术,也就是经常说的高手“破局”的能力。里面会引入一个重要的底层学科“复杂系统”,并且延伸出两个方向——如何成为一个看得更远和看得更透的思考高手?你会理解社会系统里最重要的两个思考工具——回路和层次,让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一个台阶。这章应该是认知难度最大的一章,但是绝对值得,因为前面几章的思考都来自这一章的技术。

第五章,最后一部分,我们谈到了高手的内在修炼。仅仅有外在技巧是不够的,所有高手的技巧都是逆人性的,所以高手需要大量的内在修炼。这一章详细谈及了现代社会高手的7个心智关键词:开放、专注、迟钝、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希望你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我自己起了这么大的一个话头,让这本书的思考显得有点儿不成熟而青涩。

不过LinkedIn(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的话给我壮了胆:“如果你不为你发布的东西感到一点点尴尬,那就说明你太晚了。”

我也决定早点儿让读者受益:用一种适合这个时代的方式来发行这本书。先发布最小可交付的产品,再持续地迭代。我在书后整理了“跃迁书单”,方便你做更深的延展阅读;我在书里放置了一些可探讨的话题,方便大家进一步参与讨论;未来还准备做跃迁书友会,汇聚一群时代跃迁者。这本书会一直自下而上地生长,持续迭代下去。

电影《一代宗师》里,把高手之路分成了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和见众生。

第一个阶段是“见自己”:你得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受不了什么,持续地走出舒适区,扩大自己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见世界”:带着这些对自己的理解上路,你会碰得头破血流,你开始理解时代的趋势、社会的规则,看到各种人生的可能。

这部分就是这本书主要谈到的话题。看到趋势、理解规律、升级心智、自我跃迁——不仅要有高手的认知,还要有成为高手的技术。

但高手之后还有第三阶段,就是“见众生”:高手当久了,胜胜负负,你终于理解,要把自己学到的、理解的、坚持的传播出去,帮助更多人,这样才能从高手变为一代宗师。

彼得·德鲁克的父亲曾带他去见经济学家熊彼特,他父亲问这位经济学大师:“你现在还会想别人要怎么记得你吗?”“当然,这个问题对我很重要,现在我希望以后的人记得我是经济学老师,一位很会教学生的老师。”

德鲁克的父亲对这个答案很吃惊,熊彼特继续说:“到我这个年纪,才慢慢体会到,只被人记得你的理论著作,是远远不够的,除非其他人的生活因为你的行动而有所不同,这样才算是有作为。”

小说《在轮下》里写道:“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相信有那么一天,如果你已经修炼成为一代高手,希望你把这些东西传播出去,文字的、声音的、在线的、线下的……联机更多的聪明人,一起玩好这个轮子;推一把新人,让他们跑得更快,越过你飞奔而去;拉一把活在轮下的人,让他们看到希望,过得更好些。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这样定义自己的成功:让其他人的生活因为你的行动有所不同,才算是有所作为。

这更是一种跃迁。

不得不说的感谢:

这本书上市前夕,收到很多老师朋友写的序言、推荐和支持,编辑看着书封乐,你这是要集齐个人成长领域的所有龙珠啊。我感到了巨大的善意——兄弟们的感谢话就不说了,留着喝酒——我一定要留出点儿篇幅,感谢一些没有他们,我就无法完成书的写作的人。

要感恩我的爸爸妈妈和太太培根,还有两个女儿弯弯和满满,他们对我支持最大,却要求最少,只是鼓励我去做这些自己热爱的事,是我心灵的归宿。

要感谢策划人燕恬,以及在写作中帮助我策划、收集资料、激发思路的伙伴,于淼、侯定坤、刘晶荣、丛挺、熊斌、姚琦、王方……和新精英团队给我的巨大的空间。

还要感谢中信的编辑赵辉和张艳霞,我们为了封面和书名吵了好几个通宵,最后又像接生孩子一样并肩等待这本书的出现。

最后很开心遇见你——不知道是什么缘分让你拿起这本书。阅读是一种思想的对谈。在这个时代,能花点儿时间一起安静坐着聊天的人,已经不多。很开心能和你在一起,快乐地聊下去。01 高手的暗箱利用规律,放大努力获得百倍收益的关键,并不是百倍努力。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的成长。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

在我高中时,化学老师出了一道小测验——一个空了很多格的元素周期表,要我们填空。

大部分人都填了一些,不记得的也蒙了几个。我实在记得不多,索性完全空着,还写上:“全部元素在化学课本最后一页可以找到。”

第二天批改试卷,老师疯了。

但老师是对的吗?

老师是对的。考试的时候可不能翻化学书,还写刺激判卷老师的话,我用这种驴脾气来高考,肯定没好果子吃,对大部分人来说,大学教育相对而言依然是成功的捷径。

但我不知道,我无意中掌握了一种信息时代的必需技能——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在书本稀缺的年代,把知识放到脑子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个知识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的年代,我的做法也许更加正确。认知方式的改变: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今天知识有多容易获得?举个例子,我住在清华大学附近,从我家到最近的书店步行大概要30分钟,而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查阅同一本书,大概只用5秒钟。5秒和30分钟的区别,就是这20年来信息调取速度的差距——360倍。

这样快的调取速度,使我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内容,这样能让我的记忆量变大很多。但与此同时,我的大脑的另一个部件“工作内存”,也代表着我的理解能力,却在这20年里没有什么改变。这让我用一种新的方式学习和记忆。

过去出门,我会花半个小时记下我的航班、航站楼、目的地酒店、坐什么车、当地有什么好玩的等信息;今天,我会花几分钟找到一个能提供这些信息的好用的App。过去听完演讲,我会记录下演讲所有精彩要点,今天我会发邮件索要PPT(幻灯片),然后打上标签丢入我的知识管理库,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

我的认知方式逐渐转换成调用知识,而不再是记忆知识。

学习的目标是调用信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存储——整合——提取——运用”的四步法。和中学时候的我相比,今天我的大脑联网着一个1万倍记忆量的云盘、享受着360倍速的网速,但还靠同一个内存条和CPU(中央处理器)工作。

如果今天还把注意力花在如何读100本书,并且尝试把它们记住上,就好比一个人非要背下整本电话簿才开始拨电话。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这种变化对于你来说,也许是渐进的。但是提高到人类历史的角度——我们“记住知识”的方式持续了两千多年,而就是在近20年内,新的认知方式突然成为主流,这种变化是不连续的、跳跃式的,就像电子从一个能量级吸收能量,突然跳到更高的能量级。

这种突变式的进化,我们就称为“跃迁”。思考方式的改变:从独自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对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会反过来影响思考方式。当我想到一个点子,我不会马上继续独自思考下去,而是会上网找找有没有其他人也激发过类似的思考,或者直接打电话给一个专业人士聊聊业内最新动态。

你也许会想,这太可怕了。一个人想到点儿东西,然后就马上联网搜索、与人沟通,好像自己没大脑一样——你说这是不是变蠢了?

我开始也这么想,一直到我意识到,其实我过去写书、写专栏、讲课也并不是完全独自完成的。我写出来书,发给编辑和朋友,大家丢给我他们的观点以及最新看到的信息,然后我再改。和今天的方式一样,只不过现在迭代更快、范围更大,以前从出书到收到反馈要半年,现在昨天发表的专栏今天就有回应。但是本质并没变,写作就是一种和读者的对话。

那我到底有没有变蠢呢?

有必要区分下“独自思考”和“独立思考”。我们可以调用全世界的知识和观点,但是依然需要独立面对两个问题:其一,进入场景,面对当下资源、当下情景你如何解决当下问题?其二,回到内心,你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要调用多大的资源?你准备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怎样的生活?这些都需要你独立思考。

你可以联机打游戏,看人家的攻略通关,但还是需要独立地玩这一关,达成你自己玩游戏的期待。就像跨国企业都在做的glocal(global-local)——“全球本土化”战略,有全球视野,但是保存当地特色。

如果你有独立思考能力,联机思考会让思想质量变得更高,迭代更快。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成为一个“联机的独立思考者”。核心竞争力的改变:人机合一

任何一条行业链,一旦某个链条有能大幅提高效率的新技术,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变化。

数码摄影刚出来的时候,遇到了当时主流胶片派的一致反对——“没有质感”“颗粒度太大”“噪点太多”。我手头有一个2002年出厂的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刚起步的数码相机摄影效果也的确不尽如人意。

胶片派反对数码摄影更加深层的理由其实是,这个玩法简直是作弊!胶片派多年摸索学习的暗房技术、冲印拼接技术变得一点儿用都没有。如果有点儿灵性和审美能力的年轻人,拿个手机再来点儿滤镜,效果并不比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差。我认识的一位报社摄影记者曾特别骄傲地告诉我,他能用一秒钟凭借手感不看镜头直接对焦,拍清楚一只鸟。今天自动对焦的相机,很多都能做到这一点。数码技术的渗入使摄影界的核心竞争力从技术走向了观察和审美能力。

这种“高科技作弊”的情况出现在每个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技术入场,一些你非常熟悉的行业,会面临完全想不到的规则改变,竞争力会截然不同。

比如说我熟悉的教育培训领域。一个培训师的链条是这么回事儿:研发内容——设计课程——现场演绎,有点儿类似电影的“编剧——导演——演员”。近20年来,这个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改变。线下教育时代

10年前,一名培训师的核心技能是“现场演绎”。当时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知识也稀缺,同一套知识能用好几年。因为全都是线下,一个班讲完的东西,可以在另一个班重复讲一次,完全不需要调整。在这样的世界里,持续研发和改进课程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一个老师三年讲同一门课,只要表达得足够好,绝对口碑爆棚。

一位妇女激动地拉着某老师的手说:“老师你讲得真好,和当年一模一样,你知道我有多感动吗?10年前我就是听了这个讲座改变自己命运的。”线下教育时代有点儿像话剧时代——老师是好的话剧演员,演100场《茶馆》,那是大师。在线教育时代

当在线教育发展起来,竞争格局完全改变了。

首先,知识更新很快,三年前的新知今天大半已过时,教研和研发变得很重要;其次,课堂变得无限大。我在“得到”App上的专栏《超级个体》有5万多订阅用户,应该是有史以来用户规模最大的收费个人成长课。在我写这本书的两个月里,订阅人数增加了两万,但是我几乎没有增加精力投入。当然这也带来副作用,你的内容被永远留存下来,下次讲必须是新的内容。

这就进入了培训界的电影时代——培训师的核心技能从表演转化到了研发能力。现在活跃在各个领域的顶尖老师,都是该领域的一线实战高手或者专业研究者,不再是“专业”培训师。无边界时代“表演系”的培训师们还没有遇到真正的无边界竞争(boundless career)——未来几年,教育培训、出版、传媒、影视的边界会开始慢慢模糊。一个互联网内容产品,到底是不是培训?很多VR产品的教学功能已经比培训好,到底是不是培训?Keep(一款移动健身App)到底算不算私教?未来的培训市场,面临IT(信息技术)、VR、App、内容、直播等领域的跨界融合。

教育永存,老师也无可替代,但未来的老师一定是一群“人机合一”的新教师——用大数据理解知识盲点,用联机专家完成教研,他们是掌握了最新呈现方式的各领域专家。

1997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跟电脑“深蓝”对弈,“深蓝”最终以两胜一负三平的成绩获胜。当时人类世界一片哗然。在20年以后的2017年,谷歌的AlphaGo(阿尔法围棋)跟围棋等级分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下棋,也赢了。但这次我们的媒体论调变得比较轻松,而且还蛮乐观的。

为什么相隔20年,人类社会对于这个事情的态度会有这么大变化呢?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已经逐渐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机器真的已经在很多领域比人强了。《全新思维》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提到: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当AI能处理大部分左脑工作,唯有感性和创新能让你获得“人”的优势。有6种能力极其重要: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

在一个人工智能盛行、行业无边界的时代,什么是未来的职业通用竞争力?一个人能够用机器学习和处理信息,用大脑整合和创新思想,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会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

今天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未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今天做的事,机器能做吗?

我今天做的事,会被外包吗?

我今天做的事,明天会做得更好吗?

科技、社会、文化的跃迁,必然会带来认知、思考、竞争力和人生观的剧变。这种变化每个时代都在发生,近200年尤甚,未来只会更快。

远的有马车夫因汽车被淘汰;近的有打字员因计算机被淘汰,传呼机被手机淘汰;更近的有报纸被公众号淘汰,胶片技术被数码摄影淘汰;身边的有人工智能击败人类围棋手,大数据让高盛金融分析师下岗……

我用24个字形容这个时代的特质:

信息变多、思考变浅,

机会变多、竞争跨界,

随时干扰、永远在线。

这是一个与过去10年玩法完全不同的时代——如果我们还顶着从非洲大草原进化来的大脑,装着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操持着过去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也许还能蹦几年,但长远来看注定被淘汰。

1825年火车刚刚试车成功的时候,这个又笨又大的铁家伙遭到的冷眼绝对比赞扬多。每次火车开出的时候,总有很多农场主驾着马车和火车赛跑,每每都能把火车比下去。比完后马车主在酒吧举杯相庆,一起调侃火车。

近200年过去了,再也没有比火车快的马车,因为火车的内在结构更合理、更开放,也更加能迭代。任何伟大而卓越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喝彩少而冷嘲多,为大部分人所不解。

同样,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永远是小部分。他们理解世界的趋势,了解科技的力量,有更加成熟的心智模式、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快的迭代速度,即使短期笨拙,长周期也一定比你跑得快——可怕的不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方法论比你正确太多。

这些人就是时代的高手。拉斐尔也用投影仪

大卫·霍克尼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英国画家,国际画坛的大师之一,他还是一名艺术评论家和摄影师。

1999年,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举办了安格尔的作品展。当时的霍克尼也是业内大师了,但他在看画展的时候依然被震撼到了。他发现安格尔能在一个很小的画幅中用素描抓住特别细微的特征,这些线条非常精准、连贯,简直就像生长出来的一样。

更加让人震撼的是,这批肖像画是一天之内画出来的,而且安格尔和这些模特素不相识。

画过素描就知道,画认识的人比画不认识的人要容易很多,因为熟人你潜意识中已经完成从立体到平面化的过程了。所以,对于安格尔如何在一天之内于如此之小的画幅上画出这么多素不相识的模特,霍克尼备感困惑。“要达到这种程度,他是怎么画出来的?”霍克尼喃喃自语,“简直像是拍出来的照片。”

霍克尼恨不得要下跪,相比之下,他自己这双手简直就是木头做的。

这种自然主义的惊世天才有那么一个两个也就算了,但是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那个时代的天才画家,全部都是这个水准。丢勒、拉斐尔、卡拉瓦乔……惊人的技艺让人绝望。

难道现代人比几百年前的人差那么多?

艺术、商业、科学、文化……我估计任何一个领域的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你遇到业内某个顶级高手的作品或产品,那一瞬间,你突然意识到,以你现在的进步速度,根本就不可能企及这些人的高度,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脑子简直是豆腐脑儿。

要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要用多少汗水,才能浇灌出这样的精进?

不过本书不准备继续在“努力”这条路上给你“打鸡血”。这个故事也马上要急转直下。

霍克尼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偶然得知16世纪的画家已经知道有暗箱——就是中国所谓的“小孔成像”——这个玩意儿的存在,达·芬奇的手稿也提到了凹凸镜,而且画家和磨镜片的工匠属于同一个公会……他在想,有没有可能,哪怕一点儿可能,这些大师是用暗箱投在纸面上,勾出素描稿,然后上色的呢?

这样一来,画画变得简单多了,那些反复被强调的素描基本功变得不那么重要,关键是上色和涂抹——类似你今天画《秘密花园》。

先不说大师,如果今天你去画大油画,别人也会要你给他一张照片,用投影仪投射在画布上,勾出素描稿,然后上色就完了。要注意啊,不都是手工,别被骗了。

霍克尼脑子里有这个想法以后,心里非常害怕——要知道,假如这个推论是对的,对于历代大师的技艺,还有相伴的各种画鸡蛋的鸡血故事和美术学院学生笃信的“熟能生巧”,是多么大的打击。巨大的颠覆需要海量的证据,他整理了500年来几乎所有的画作,查阅了许多资料,在2006年出版了自己研究的结果——一本331页的书《隐秘的知识》(Secret Knowledge)。

这本书里有清晰的证据显示,16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画家都知道暗箱的存在,而有相当一部分画家,在使用暗箱。他确定达·芬奇在暗箱里看过蒙娜丽莎,但他这种天才也许没有描手稿,估计是看完自己手绘出来的;米开朗琪罗是技术狂,肯定不屑于用这种技术,但是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肯定用了暗箱技术。这本书引起了世界级的震动,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回到讲这个故事的初衷,我想指出的是:

如果拉斐尔在用投影仪,今天各领域的高手是否也有自己的“暗箱”?

我们并不否认高手们的努力。但他们的成就高度,没法仅靠努力达成。他们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光芒万丈,以至于我们过去太关注他们,看不到巨人。真正拉开他们和普通人距离的,在于他们有意无意地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以及选择背后隐藏的规律的伟力。这些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像杠杆一样,放大了他们的努力,让他们实现了跨越式成长。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是“取势、明道、优术”,个人方法论被放到了第三位,更重要的是把握趋势(取势)、理解系统运行之道(明道)。《圣母子》(拉斐尔,1505年,现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

电影《星际迷航》这样描述星际航行原理:飞船加速飞离地球后,就不再依靠自身的燃料,而是依靠星球间的引力在飞行,利用星系间的“引力弹弓”,把自己发射到一个又一个新方向。这种情况下,自身燃料只用来调整自己的角度,这样飞得最快,最远,也最省力。在某些时刻,甚至可以利用“虫洞”来穿越空间。

个人发展是一样的,个人的命运并不是一条孤独的航线,而是与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缠绕在一起。一开始你应该通过努力和精进达到“逃逸速度”,然后应该切换思维方式,利用平台和系统的力道,撬动自己去更远更好的地方。

没有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跃迁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层规律,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

今天各领域的高手们,站在了哪些看不见的巨人之上?他们在商业、科学等专业领域的能力除了来自天赋、努力或运气,还有哪些暗箱?他们在应用哪些隐藏的规律让自己远远超前?

本书就想讲这些道理。在今天的时代,基于个体的精进太慢,只有借势跃迁,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速度。

至于这些规律为什么没有人分享,是他们太忙无暇顾及?还是他们反复说过但大家就是听不懂?还是他们就蒙着试卷不肯让大家偷看?这个不得而知。但是这本书的努力就是让这些规律展现,让巨人露出肩膀,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带着自己的暗箱,站上去。

通过法则,实现跃迁。个体的跨越式成长跃迁是一种跨越式成长“跃迁”(transition)这个词乍听可能很生僻,其实我们天天都能接触到跃迁。跃迁是一种跨越式成长,一种能量激发下的突变。

比如说烧水。水在零摄氏度到99摄氏度之间,都只是温度升高,在100摄氏度突变成气态,这种突变物理上叫作相变,英文就是“phase transition”,即形态跃迁。

量子物理中,电子只能有几个固定的量级,吸收能量以后,会突然从一个量级跳跃到更高的量级,不存在中间状态。这个过程也可以反过来,从高能级往回跳跃,释放出光子。这个过程,就叫作量子跃迁。

我们的生命也是跃迁而来——无机物聚合突变成为有机物,有机物突变成细胞,单细胞突变成多细胞,多细胞到复杂生物,到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一直到人类。人类通过文化、经济、社会进一步聚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这条链条一头是分子,另一头是人类社会,其中链条的大部分是渐进式进化,而几个最重要的环节,都在跃迁。这种理论叫作“元系统跃迁”(metasystem transition)。

所有跃迁都有类似的模式:受到激发的突变,没有中间状态。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也是跃迁式的。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1905年的爱因斯坦的故事。那年他还是一名26岁的默默无闻的瑞士专利局小职员,他业余时间一直在思考光与时间的关系。在那年3——9月份这半年里,他连续发表了6篇论文。

3月18日,《关于光的产生与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讨论了光量子以及光电效应,启发了量子力学;

4月30日,《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确定了原子的存在,推导出计算扩散速度的数学公式;

5月11日,《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提供了原子确实存在的证明;

6月30日,《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时空关系新理论,被称为狭义相对论;

9月27日,《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推出著名科学方程E = mc2;

12月19日,《关于布朗运动的理论》。

只需要你有高中物理水平,就能感觉到这6篇文章发出的王之蔑视。费曼点评说,那一年的爱因斯坦至少应该得3个诺贝尔奖。其实诺奖都不足以定义爱因斯坦,接下来整个20世纪的物理学大楼,都盖在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之上,在6个月之内,爱因斯坦搞出来两个奠基工程。1905年也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

不过这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奇迹年,上一个是1666年。那一年,牛顿在乡下老家躲瘟疫,在宁静又无聊的乡村日子里,信手发明了微积分,完成了太阳光的分解实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何实现自我跃迁

如果把个人通过刻意练习、自我迭代而带来的渐进式进步叫作自我迭代,那么利用科技、社会系统的能量,快速跳跃式升级,则是自我跃迁。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个人成长也是一个“渐进——跃迁”的过程。

持续的学习、阅读中,突然有一天一个概念击中你,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过去困扰你的一切突然清清楚楚,顿悟,这叫作认知跃迁。

于是你按照新领悟的方法持续地积累、练习、见人、蓄势,却长久没有什么变化。有时候,你都快要放弃了,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这就是第二个阶段——能力跃迁。

我曾经有段时间每天听英语新闻广播,连续三个月好像并没有什么长进。那个时候我也很迷吉他,正准备放弃英语去全力学吉他。我的吉他老师反而回头劝我:“先别放弃,再等等。音乐里这个阶段叫作‘薰耳朵’,你要不断地听好东西,然后听着听着你都以为自己忘记这件事了。有一天,你就成了。”一天早上,我突然发现自己一边骑单车,一边不经意地听懂了所有的英语内容,而且一点儿都没反应成中文。

从能力跃迁到能级跃迁,则是一个价值从内向外的过程。你的内在价值提高,但是外界还需要时间体验。但是这个阶段是爆炸式的……在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和爬坡之后,你正确地做出了几个选择、换了几个平台,身价、能力和水平会突然上一个层次,看问题、做事情有完全不同的力道。这就是能级跃迁。反过来说,在组织里,有很多人只是随着年龄和资历上升到了一定位置,他们的眼界、格局都没有太多的变化,他们并没有跃迁过。

跃迁的底层逻辑在哪里?《科学革命的结构》里提到一个概念,叫作范式(paradigm)。重大的商业和技术突破,往往不是技术突破,而是对于技术的应用和认知方式带来的范式的突破。飞机的发明就是个好例子。

人类一直在尝试发明飞机,他们观察了鸟的飞行,于是认为飞机的机翼应该像鸟的翅膀一样拍动。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都做不出来。但是莱特兄弟换了一种范式——他们思考,飞机的机翼有没有可能不像鸟的翅膀,而是像船帆呢?

这个想法一旦清晰,飞机的原理就呼之欲出,接下来只是如何沿着正确思路改良的过程了。莱特兄弟在1903年领先比他们学历、财力都高很多的竞争对手,在自行车修理铺造出人类第一架飞机。飞机的发明不是科技的突破,而是认知范式的跃迁。

同样道理,优步、Airbnb(爱彼迎)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科技的改变,而是由于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可以享有一样东西而不去占有它,这是一个认知的跃迁。

自我跃迁,不仅仅是能力的改变,更是认知和发展“范式”的改变。心智模式或者说范式的转变,对内提升潜能,对外发现可能,这就是一个人认知跃迁的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跃迁并不是不劳而获,它是个人努力和收益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通过巧妙地利用科技与社会规律放大而来。这种勤奋不是战术上的勤奋,而是战略上的勤奋。所以跃迁和努力精进并不冲突,只是更强调在正确的范式下“聪明地勤奋”。自我精进、终身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一个站位再好、加了再多杆杆的人,如果自己不够努力精进,也无法达成跃迁。

第二阶段能力跃迁的要素则是“吸取能量”,即借取趋势和规律。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说,如果不是之前的大量物理发现的积累,比如电磁的发现、原子假说、波动说和微粒说流派的争论,数学界非欧几何的学科积累(数学家在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时候,活活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学科!),以及接下来几十年科学技术发展精确到能证明光的偏移,相对论即使更早提出也不会被证实和流传。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即使不是爱因斯坦,也会有另外一个人出现,提出这些划时代的理论。爱因斯坦并不是创造了历史,而是让历史从他身上显现。

认知跃迁、能力跃迁和能级跃迁是个人跃迁的三个阶段,聪明的勤奋者已经隐隐约约意识到,今天信息时代的中国,正好是自我跃迁最好的时代,是奇迹年发生的前奏,这是一个已经为个人崛起做好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