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六届学术大会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01:05:46

点击下载

作者:杨志达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宁波市第六届学术大会论文集

宁波市第六届学术大会论文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宁波市第六届学术大会论文集作者:杨志达排版:苗苗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ISBN:9787308079365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1)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本文为宁波市软科学课题“‘生态文明’与宁波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部分成果。

新中国成立之后,伴随工业化进程,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环境也经历了整体逐步恶化到治整后的基本稳定或局部恶化得到部分控制和改善的过程。我国工业化过程就是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在各地普遍开展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摸索中更加贴近中国实际、更好把握社会规律、迎头赶上时代潮流、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困境中不断突围的过程。制度为人类创造出秩序并提供了一个基本结构,“好”的制度能激励社会整体效率提高,使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成为可能。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关键是制度建设。

一、国内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的实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是全人类的研究课题。国外有三个流派的观点值得关注和借鉴:

1.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高兹的《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生态学》、佩珀的《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莱易斯的《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福斯特的《生态危机与资本主》、马尔库斯的《单向度的人》、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本·阿格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格仑德曼的《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等等,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反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其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环境,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无法解决生态问题,剥削自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框架实施“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的未来社会目标。他们反对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把环境问题归结为一个经济代价核算问题,把环境质量看作是一种在价格合适时可以购得的商品。反对把生态治理看成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和社会制度问题。提出控制自然与控制人两方面存在着内在逻辑联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导引、正确的方法措施,马克思思想中有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潜在的灵感源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内涵,社会主义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制度优势,走向社会主义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选择。

2.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创新可以调节经济绩效。制度经济学派虽不是一个严格的、观点统一的派别,但都采用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方法来说明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发展趋向。凡勃伦侧重于社会文化心理和习惯,特别是科学技术进步对制度的影响;康芒斯强调制度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以及集体行动在控制个体行动方面起的作用;格鲁奇从经济制度的结构、职能、成就、问题和前景做了全面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形成了比较经济制度的理论;科斯认为“制度安排至关重要”,“科斯定理”说明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诺斯等人研究了制度的基本概念、制度变迁的一般原理、制度的本质、制度创新的过程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提出制度创新的主体可以在个人、合作团体、或政府三级水平上进行,并建立了以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为三大基石的“制度变迁理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认为制度是支配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一整套规则,许多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和交换,通过生产和交换实现人类繁荣的制度包括法律、商业组织和政府。制度的一个重要类别是保护产权及其交易的法律规定和执法机制,也就是市场规则。另一类制度支持市场之外的生产和交换,并在资助纯公共物品发挥重要的作用,问题的关键是采用最适合的治理模式。

3.西方经济学家重视通过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来解决环境问题。庇古《福利经济学》提出“庇古税”,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从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三个方面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哈丁“公地的悲剧”提出了公有资源的私人使用和过度使用、环境成本的负外部性问题。舒马赫认为“小的是美好的”,提倡中间技术,以小巧的工作单元及善用当地人力与资源的地区性工作场所等基础观念,为经济学带来全新的思考方向。发达的工业国经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曲折过程后,通过国家立法干预和经济制度创新,已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有许多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必须吸取的教训。

近年来,我国国内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制度创新研究上主要有四个方面:

1.探讨全球生态危机的制度原因。认为资本主义利润至上的生产原则、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生活原则是全球生态危机的内在原因,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会进一步体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以中立的生态学和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建立反映生态真理的市场经济体制。

2.在工业化和生态文明之间寻找动态平衡。立足于国家长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全球国家实力竞争的综合考虑,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建立生态乌托邦”、不能“反现代化、反工业化、反生产力”、不能像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转嫁”工业化的负面效应,我国要实施的是“以生态导向的现代化”,“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浙江提出的发展口号)。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措施是大力建设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发展一批生态产业研究实验基地,建立生态化生产方式。创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促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加强对公民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环境伦理道德培养。

4.对我国环境问题进行制度分析。对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制度分析,认为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供给和政策取向是在基础性的制度供给方面建立“经济发展成本内生”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质量型低成本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主导型的环境管理结构中存在制度困境,优化政府环境管理方式,必须扩展社会力量与社会环境权益,建立环保基础设施、投融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环境资源承载力控制管理制度、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沈满洪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科技根源,对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排污权交易制度、水域占补平衡制度进行了研究。陈阿江对我国水污染和水资源进行社会学实证研究,提出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社会与文化因素。陈永胜、周兴福、陈兆开、杜威漩、翟书斌、吴健等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及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创新等也作了精到的分析,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然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弊端有深刻批判,但对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发挥自身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优势少有阐述;制度经济学家通过制度设制,试图用市场经济手段合理配置资源减少环境危害,有效果但不是根本性的。国内对此问题有大量具体制度的构想,但缺少宏观的社会制度上的系统研究。鉴于此,生态文明的制度创新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理论探讨。

二、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研究重点

我国的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高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工业化的前提、没有工业化过程中导致的生态恶化的结果,就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则要消除工业化的弊端,促使其非线性多元发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为保证,这是一个包含宏观社会制度到微观环境保护制度,内含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的庞大系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绩效、优势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体现,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文明的重点内容是环境保护。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特点有几个:首先是环境制度建构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行政干预和控制为主的制度安排占据了主导地位,政府行为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与环节,市场化程度较低,微观经济主体只是环保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监督者,公众参与渠道较少;其次,制度安排中缺乏正向激励。一方面重收费而轻防治、重惩罚而轻奖励,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低额度的收费标准和罚款,使企业交纳排污费等于购买了合法的排污权,对环保做得不好的企业,没有起到有效规制作用而适得其反;再次,环境标准整齐划一。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主要是以大企业为参照制订,而我国的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极不平衡,遍布全国的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都要求执行共同的国家环保标准,监管难度增大。而标准的全国统一看似公平,却忽视了地区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治理成本的差异导致的效率不高和不公平;最后,我们在理论和意识上提出了“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治理原则,但实践上却只能做到“末端治理”,一般都是危害发生后再实施治理、再应对危机。而且治理目标过于抽象性,操作过于模糊,有时还存在诸多矛盾。

研究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创新,重点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

1.处理好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家的环境经济学和环境制度学理论相结合问题。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更替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根源的观点、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与人矛盾的解决(共产主义)等观点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生态文明的制度创新包含着许多意识形态的内容,而在具体的环境制度和经济制度设计上,现阶段我们大量参照了发达国家的做法,如排污权的交易、对一些限制或不能发展工业的地区进行生态补偿、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等,这会在指导思想和具体制度上产生矛盾和分歧,这样就会有一个两者如何相互关照、相互补充的问题。

2.处理好国家环境立法的完善与区域环境政策创新的关系。对整个国家来说,由于治理范围不同、约束强度区别,我国现行环境保护制度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国家环保法律、行政法规,处于制度的最高层次,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其次是国家环保部门规章,各地方政府环保法规、政府规章和地方环保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巨大,有时统一的环境制度对有些地域并不适用,有时地方政府在发展方向的把握、发展速度的控制、发展项目的引进、环境保护的力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主动性和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样必须研究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三个层面上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必须进一步研究三个层面制度的衔接、承转,以及解决好指导和执行、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相匹配问题。

3.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中环保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协调问题。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中大量是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优先”原则,我国已构建了较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来规范人们的社会活动。从制度内容看,主要有环境法律制度,它是环境管理制度的法律化,是环境法规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由调整特定环境社会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规则系统;环境经济制度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环境科技制度即运用科技治理环境,出台一些标准、指标,限制对环境有危害的技术,鼓励对环境有积极影响的技术;环境教育制度,使公民都能受到系统的环境保护教育。这些制度要彼此协调,共同维护环保活动。

4.处理好制度滞后和制度平衡、制度利益主体的各方平衡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往往通过“倒逼”形成,生态危机“倒逼”环境治理、公众要求“倒逼”政府作为、资源匮乏“倒逼”“腾笼换鸟”,使制度建设具有滞后性。有时问题刚出现,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于是匆忙形成制度,往往导致制度缺乏科学性。在制度创建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会进行多方博弈,政府要推动经济发展需要业绩、企业要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普通百姓却需要清洁的空气和水,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个人自觉对制度都有影响。所以制度创新,一方面必须找到共同利益所在,以及不同主体利益的平衡点;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公众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促使公民社会形成方面的功能,使制度创新更具先导性和预见性。

三、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理论意义

2011年,我们即将进入新的五年计划,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巨大生态压力,十七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四大文明之一的高度,但就目前状态而言,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远远落后,制度创新具有紧迫性。制度创新要求我们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建立新章程、完善硬约束,提高现有制度的整体性、协调性。发挥制度安排的引导与规范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去落实生态文明的各种要求,最大限度地消除市场化、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是:

1.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探讨,对人的生存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内涵有新的思考,对生产力、生产关系、消费方式、国家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有新的理解,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有新的定位,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有新的认识。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生态观点,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揭示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本质,中国的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在生态文明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态文明取向,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确保生态价值增值。不是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降低在一个技术层面,而是上升到社会目标的高度。

3.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空间维度,以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过程为时间维度,以居民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变化为视角,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围绕环境治理产生的执政理念转变、服务型政府建立、公民社会发展、社会法治完善、公平正义张扬的过程。通过构建国家、企业、公民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向前迈进。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充分肯定了生态系统存在对人类的价值。制度创新的重要原则是运用系统化的思想,将生态环境影响、技术和经济因素结合考虑,形成人类中心主义的经济利益与生态整体的利益之间的张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主要有:第一,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地理环境理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促进社会形态变革理论,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与人矛盾解决理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第二,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众生平等”,历朝历代的生态保护律令。此外,还要立足于我国当代的客观实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使生态文明制度更加科学、实用,更有效率。

###第2章宁波市农村能源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1)

本文得到2009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年度宁波市科协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浙江大学CARD“985”工程二期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助,特此致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既是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乡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共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浙江省委、省政府也多次强调指出,“加快转型升级,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实施意见》指出,宁波“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资源环境制约不断加剧,节能减排降耗的任务艰巨”,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资源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环保作用突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是宁波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客观选择。本文拟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从各地资源与环境禀赋及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出发,并针对当前是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认识不够充分、政府相关政策及制度环境安排滞后、现行法规无法满足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等现状,就宁波市农村地区主要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供求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农村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特点和环境要求进行初步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践探索

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受发射到太空的宇宙飞船的启发,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把地球看成宇宙中一个与飞船一样的孤立无援的系统,认为地球内部资源对于不断增长的资源消耗者(人类)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地球自身资源再生和自然平衡与生态恢复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对其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速度,都已经远远高于其恢复的能力。由此鲍丁尔主张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这可以看作是循环经济思想的基础。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推行,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何为“循环经济”,不同文献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很大差异。但以下基本要素却是相同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为基本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因而,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要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首先在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获得了成功。在国家层次上,最早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是德国和日本。通过制定法律、实施计划等,现在两国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正在向循环型社会迈进。在国家环保部门和学者们的大力倡导下,20世纪末这个概念介绍到中国并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实际上,早在200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就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开幕式讲话上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2003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005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指出,“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及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历次重要会议都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目前,国家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企业实践总结的文章纷纷见诸媒体;循环经济也逐渐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与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能源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一)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能源利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农村地区得不到足够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能源问题。根据联合国2001年发布的《世界能源评估》,全球有1/3人口(约20亿人)生活在无法得到足够能源的农村地区。他们使用粪便、木柴和农作物残根等传统能源,简陋的条件使农村人口很难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传统能源的使用还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中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居住分散,长期以来以秸秆、薪材等生物质能为主要燃料,能源供应压力巨大。“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蚊蝇恼人乱飞”,即是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发展事实上,我国农村能源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鉴于当时农村生活燃料匮乏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生态环境后果,国家在燃料严重短缺的典型地区进行了农村能源试点示范,并加强改灶节柴和户用沼气池的科研与推广等工作,同时大力发展薪炭林的建设和农村小水电的建设。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进行了科研和小规模的试验示范。“六五”、“七五”期间,还进行了“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试点;“八五”期间,国家8个部委联合组织实施了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2000年后,农业部门提出以村庄和农户为单位建设,以能源建设为切入点,以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目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能源的数量、品种和结构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间接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缓解全国商品能源的供需矛盾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随着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近年来农村商品能源消费以近8%的速度增长,但农村人均商品能耗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为城市人均能耗的21%,差距仍很明显。从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农村能源主要包括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制沼气或直接燃烧)、小水电、小窑煤、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还包括煤炭、燃料油、电力等商品能源;从用途看,农村能源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前者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后者则为农村生活中的炊事、取暖、饲养、热水及家用电器所耗各种能源。其中,商品能源主要用于乡镇企业、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非商品能源主要用于农村家庭生活燃料,并以秸秆和薪柴为主。

据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首次农村能源利用调查的结果,那时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炊事、取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制茶、烤烟叶等)主要依靠烧薪柴和秸秆,年耗生物质能实物量高达6亿吨,其中薪柴2.4亿~2.6亿吨;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00年全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调查),全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总量达3.7亿吨标准煤,其中薪柴占21.76%,秸秆占33.41%,煤炭占31.9%,电力占9.31%,成品油占2.04%,液化气、沼气等占1.58%。另据统计,2000年全国农村共消费各类能源670.47Mtce,占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含非商品能源)的44%,其中商品能源455.53Mtce,占国家一次商品能源消费量的35%;在总消费中,煤炭占43.7%,电力14.8%,燃料油7.9%,秸秆18.4%,薪柴14.3%。

(二)农村能源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尽管中国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受资金、技术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约,我国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不仅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能源品位差,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具有较大改进和增长潜力。这也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郭焕成的研究,我国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广大农村的利用率还要低一些地区的传统生物质能利用率甚至在10%左右,省柴、节煤、节能的新技术还没有普及和推广,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也较落后,致使农村能源利用不尽科学、合理。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能源利用仍以林木、柴草和秸秆等生物质能为主,仅贵州省每年就烧柴450万m3,占全省林木砍伐总量的50%以上。大量的生物质在低效率的炉灶中直接燃烧,不仅养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而且植被过度采伐利用,势必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加剧了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形成了“能源短缺—过量樵采—生态破坏—能源更加短缺”的恶性循环。此外,生物质直接用于炊事和取暖,还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余灰,极易污染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严重地损害了贫困家庭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事实上,这种现象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如此,大量秸秆就地弃置或焚烧(每年约14亿t)、生活垃圾或禽畜粪便到处堆放等能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在中国农村也是普遍存在的。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正处于由非商品能向商品能转折的过渡时期,秸秆和薪柴等传统生物质的消费量将逐步减少,特别是我国能源市场逐渐放开后,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商品能源的消费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优质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据统计,1980至2000年期间,我国生物质能占生活用能的比例已由84.2%下降到55.1%(年均下降3.8%),其消费结构正由传统生物质能主导型向商品能源主导型转变。但受资源禀赋与供应渠道等的制约,一些地区商品能源的供应明显不足,低品位的能源供给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尖锐,已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距离小康水平的能源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能源发展创新

如前所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从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来看,仍存在一些新的突出问题,也与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新的农村能源革命与创新。

(一)农村能源利用方式要有新的飞跃

生存和发展是中国农村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要生存就必须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的生活能源需求,要发展必须保障农村居民像样生活的能源需求。从能源结构优化进程来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靠以煤为主的低效率能源结构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也应该以能源消费的商品化为前提。但解决中国农村的能源问题,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重视本地、区域和全球的能源环境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较少,相对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又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尽管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仍难以改变,但要在农村地区大规模推广使用化石燃料,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存在诸多困难,何况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燃烧排放的CO2是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除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和荒山荒地资源(可用于发展能源农业尹成杰.拓展农业功能发展能源农业.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3月20日.),我国还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资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生物质能,建设一批秸秆和林木电站,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因而,一味追求优质商品能源满足农村发展需求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要依靠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现代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则是农村能源发展创新的一种必然选择。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扎实推进沼气工程、秸秆颗粒化以及生物质气化、炭化、液化和发电等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积极推广太阳灶、太阳房、小型风力发电、微水电和省柴节煤灶等农村能源“五小”工程,多能互补,最大限度地替代传统生物质能源和化石燃料。事实上,化石燃料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已使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加强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

(二)农村能源利用效率要有新的提高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既要开源,也要节流。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创造性地解决好能源供给与品质优化问题,更要全力提高宝贵能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其中,技术创新是提高能源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核心手段。但从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农村能源不仅技术创新和推广不力,生产者难以接触、接受和正确使用新技术,而且生产者受资金或市场等外在因素的制约难以采用新的能源技术,一旦选择某项技术后更无法在短期内选择产出率更高的先进技术;又由于受资金、技术、管理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制约,一些地方省柴、节煤、节能的新技术远未普及,一些居民的环保与“节能”意识更是缺乏,能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显然,把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作为优先领域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科技规划之中,对能源生产、输送、加工、转换到最终利用的全过程实行节能管理,努力降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无疑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但从当前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实际出发,还应突出加强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与改进工作。在节约能源方面,最迅速、适用、有效的措施当属节煤省柴灶的推广应用;以南方“猪—沼—果”和北方“四位一体”为代表的能源生态模式以及县级能源综合建设等,亦不失为我国农村能源建设的理想选择。此外,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还应注意充分开发利用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促进农户生产与生活、农田与庭院的紧密联系和良性循环,把能源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

(三)农村能源利用管理要有新的突破

能源匮乏与浪费并存是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的真实反映。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农村能源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与压力。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国家应出台全面、完备的鼓励节约的优惠政策和制止浪费的严惩措施,大幅提高各种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在生态环境代价最小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现代生物质能等优质能源的供给,建立合理的农村能源结构,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地说:

一是要发展壮大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要加大农村能源供应能力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技术,增加优质能源的有效供给。

二是要发展壮大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增强配套服务的能力。通过制定农村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改(扩)建一批农村能源产品骨干企业和服务公司,重点抓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物化推广与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使用成本、扩大市场销路。事实上,发展沼气技术、推广使用节煤省柴灶和太阳能等,都需要大量的配套服务,因而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监控体系,增强农村能源服务公司各项配套服务能力已十分迫切。

三是要发展壮大农村能源管理体系,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在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着手制定《能源法》、准备修改《节约能源法》的同时,国家要在科技、投资、价格和税收等方面积极制定有利于现代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以及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宏观政策保障与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形成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

四、加强宁波农村能源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宁波市县(市、区)、乡、村三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组织、积极工作,紧紧围绕农村可再生清洁能源推广目标,以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市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环境整治,发展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各项农村能源建设工作。通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市农村能源建设各项工作也已顺利展开,基本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建设任务,现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特别是为切实发挥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规模上畜禽养殖场“三沼”综合利用工程和其他农村能源推广项目的示范作用,全市突出了示范性建设项目的示范作用,使项目建成后能使百姓切实感受到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中的作用,将示范项目的示范性得到充分凸现,发挥了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全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具体分析:

一是要抓住政策优惠,争取各方支持。按照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和中共中央文件精神,加快农村沼气建设这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并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并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建设(一池三改);把沼气建设作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先决问题来抓到实处。

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各乡镇要明确沼气办主任,落实办公地点,把机构建立起来;还要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将项目责任落实到工作部门中,落实到干部头上,落实到村组头上,落实到农户头上,形成“县乡共管、部门配合、乡村共抓、户户共建”的建设格局,为沼气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资金管理。沼气建设资金由审计局、财政局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和物资管理制度。坚持按照“一池三改”要求对国债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单独实行物资补助。对省级项目村建池户也要按批复的文件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和项目管理要求实行物资补助。对种植、养殖大户则根据实际建设情况提高补助标准,单独实行补助。

四是要加强后期服务,发挥最大效益。沼气建设“三分建、七分管”,要继续向建池户赠送沼气使用管理手册或挂图,使沼气使用要领家家懂、户户会;并在建池户相对集中的乡镇设立30~50个沼气维修服务点,配备专职维修人员,为建池户提供技术咨询、维修等服务。达到建成一户、成功一户、使用一户的目的,免除群众建池的后顾之忧,确保沼气池发挥长期效益。

五、小结与展望

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源泉,是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大事,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能源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使农村能源、环境与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步、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农村能源产业优化发展进程,大力发展现代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创新农村能源产业的发展机制与制度环境,为全面小康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第2章宁波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与长效机制

在能源紧张的高油价时代,在宁波市经济快速增长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经济加速推进。基于此,本文对宁波市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与长效机制作些探讨。

一、激励政策与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

激励机制的功能在于:诱导社会成员(或团体)真实地披露他(它)们的私有信息;使交流的信息能诱导社会成员(或团体)采取符合社会意向的行为。经济激励机制是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对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企业采取财政援助、低息贷款和低税收等经济激励的手段,促使企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机制。在激励政策上,可综合运用税收、收费基金、补贴、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促进节能降耗,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减少和控制污染排放,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长效机制”是指方法、方式和手段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相对稳定性并能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是能够长久且有效保证实现某项目标的、带根本性的措施。它是相对于短效机制而言的,是一种高层次、高级别的机制,是需要前期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机制要发挥长效作用,就必须使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衔接和协调,建立一个和谐的整体。“长效机制”是一个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它不仅需要具有完整性,还要有相应的落实制度的办法和措施,有执行制度的责任主体以及保障制度得以有效实行的环境条件等。

完善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和长效机制就是指政府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各项政策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有机组合,为节能减排创造一个和谐有利的政策环境,通过政策优惠和政策鼓励吸引资金、技术、人才自发流动到节能减排的机制。当然,还有一点必须明确:长效机制不可能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通常,它会随着时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调整,随着实践的检验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要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继承经验与及时创新的原则,坚持整体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要统筹主体机制和辅助机制,使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宁波市节能减排的现状

(一)我市节能减排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着重依托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完善,全力推进全市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建立区域指标、项目规划、行业(产品)标准对标、主体责任“四控”协作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深化落实“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和“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工艺,新建环保设施,实现“增产减污”。2001年以来节能减排指数上升了0.2;2007年,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三大指标分别下降到0.87吨煤/万元、5.234千克/万元和1.511千克/万元。

(二)目前我市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

1.水环境污染问题

2009年我市各水系水质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宁海内河水质为良好,慈溪河网水质为重度污染,其他各水系介于轻度污染与中度污染之间,其中甬江水系、市区内河、镇海河网、北仑河网、余姚河网为轻度污染,鄞州河网和象山内河为中度污染。全市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较严重,富营养化程度总体呈加重趋势,尤其是象山港上升趋势明显。其原因在于:一是主要江河水体水质达标率进一步提高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宁波江河河网众多,涉及的流域面积很大,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总排污量的比例较高,但又缺乏有效的削减控制手段;另一方面由于宁波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度偏大,河水径流量较小,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较差,水质很难在几年内得以恢复。使得主要江河水体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全面达标比较困难。二是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到2020年,我市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按照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剧增,造成水污染、生态不平衡等环境问题。

2.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统计2009年和2008年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其中2009年Ⅰ级(优)85天,Ⅱ级(良)243天,Ⅲ级及以上(污染)37天,优良率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但与“十五”初期相比,Ⅲ级以上污染天数增加了27天,Ⅰ~Ⅱ级天数的比率下降了7.3个百分点。影响宁波市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以下细颗粒物,臭氧污染较重,达标率只有81.3%。2009年全市酸雨污染依然严重,ph年均值为4.35。根据酸雨强度分级标准评价(当ph值小于4.5为重酸雨区,ph值在4.5~5.0之间为中酸雨区),宁海、奉化、镇海为中酸雨区,其他都为重酸雨区。全年降水出现的酸雨概率普遍在90%以上,其中余姚、象山、鄞州高达100%。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煤耗总量持续增长,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以及以粗放型的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和行业性、区域性经济发展特性等诸多因素,大气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和污染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新一轮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破坏速度,使得我市大气环境质量逐年下滑、酸雨污染日趋严重、区域性复合污染问题凸现。因而,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不容乐观。

3.固体废物环境问题

从工业化进程的轨迹来看,宁波正处于工业化高速推进过程,工业重型化趋势明显,一大批重大临港高耗能工业项目的投产也将进一步带动耗能的刚性增长。根据我市的规划,我市将建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石化、钢铁、造纸、造船、能源及原材料基地,随着临港大工业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环境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发展使我市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快速增长;火电厂的扩能,使我市电厂固废增长迅猛,2009年全市用煤比2008年增加了300万吨。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我市未来几年GDp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单位GDp能耗的下降需要一定的GDp增速支撑,一些固定的能源消耗不会因为企业生产增速的回落而同步减少,从而影响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提高。另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更加紧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工业污水治理能力的提高,大量产生的生化污泥成为新的污染源;耐用消费品进入淘汰高峰期。

三、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建议

本文从政府主体、企业主体和社会民间主体三者出发,提出完善我市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安排。

(一)政府主体

1.在财政政策方面

在财政预算中要安排充足的资金支持节能减排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研发、运用及推广工程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同时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以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

2.在税收政策方面

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实行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

3.在价格政策方面

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城市垃圾发电,实行相应的电价政策;落实电厂脱硫上网电价政策;健全排污收费及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合理提高征收标准。

4.在奖励政策方面

县(市、区)各级要分别制订不同的奖励制度,企业也应该对节能降耗的团队或个人进行重奖,层层奖励的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就可以共同发挥作用。

(二)企业主体

要解决在环保治理过程中企业付出的巨大成本,必须从激励机制上入手,明确企业的减排主体地位,用强有力的制度体系,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大力鼓励遵规守法行为,避免发生“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减排成本高于不减排成本”的逆向激励。真正做到“违法者遭责,守法者受益”,增强企业节能减排驱动力,激励企业积极行动。

1.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引导企业乐于减排

企业要定期发布包括节能减排内容的社会责任报告,环保部门要向社会公示各企业减排效果,权威媒体要“评劣”与“评优”并举,褒优抨劣,建立“减排最优企业”与“减排最差企业”排行榜,宣传积极减排行为,曝光违规排放做法。要大力营造“减排有功、减排光荣、减排受益”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加大政策扶持,使企业勇于减排

首先,政府要依法行政,保持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一贯性、稳定性,防止政出多门、朝令夕改,防止简单化、一刀切。政府部门主要是做好监管,重点控制减排效果,避免越俎代庖,插手企业具体减排行动。要将具体减排措施的选择权交给企业,交给市场。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减排考量指标体系。

3.依靠市场调节,使企业善于减排

市场具有强大的调节功能,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要培育形成规范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使企业利用市场自主选择减排办法。是卖出排污权还是装设减排设施,或是改进技术、源头减排,企业自然精打细算,心中有数。

4.靠科技推动,使企业精于减排

要加大科研力度,从技术层面推进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稳步促进减排。

(三)社会民间主体

1.形成消费与生产间的良性互动

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将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的良性互动。

2.建立和健全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

新闻媒体要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发布公民节约行为准则,提高节约和环保理念;加强能源教育和培训,普及节能减排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人民参与支持节能减排的热情,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公众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3.建立和健全节能减排全民参与综合机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指出:“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涉及公共利益和安全的重大能源决策时,应当听取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增强能源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性。

四、完善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节能减排均衡机制

因为各县(市、区)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确定节能减排指标要强调科学性,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在比较准确地评估节能减排需求和潜力的基础上设定目标,避免规划目标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差异过大。考虑到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状况,对强制实施节能减排、关停措施可能对当地财政收入、居民就业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等负面效应,要予以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二)完善节能减排优化机制

针对我市临港重化大工业相伴的节能降耗减排压力,研究完善区域产业布局优化机制。一是围绕“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思路搞好循环经济;二是完善体制和政策体系,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三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纵向延长拉伸上下游产业链,横向拓展关联产业联动发展,提高产业投入产出比,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三)完善节能减排创新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在科技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政策扶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体系、投融资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建立增强节能减排科技能力的创新完善机制。生活垃圾通过基层居民源头分类投放试点,实现分类收集,总结经验向全市推广,并以资源化利用实现减量化。加快各县(市)新建、扩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工程进度,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区)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城镇同步发展。

(四)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

针对已经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由于缺乏法律的规范而难以保障其政策的权威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健全法律法规,积极贯彻实施。针对目前“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目前部分企业还在偷排、超标排放的现象,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要切实加大对现有、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环境污染的整治与打击力度,落实长效跟踪监管,落实乡镇政府的责任。第3章人才创新动力机制改进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与对策

科学设计企业人才创新动力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人才资源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在对宁波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为调研对象的访谈、资料研究过程中,发现人才创新动力的主观基础在于人才自身的心智驱动;人才创新动力的加强则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如人才使用制度、薪酬制度、培训计划、企业文化建设等紧密相关;同时,人才创新动力的加强日益离不开政府服务环境的优化与行业协会或商会的作用发挥。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与调研实证分析结论的提炼,本文提出企业人才创新动力机制是由人才心智动力、物质基础动力、职业发展动力、文化价值动力、组织外部动力等5个方面的动力因素构成,且各因素都有相应的细化指标。

本文认为,这5个方面的动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一,人才心智动力是“内因”,对其他动力因素发挥着评定、指导与预测的作用;其他动力因素通过人才心智动力发挥作用,同时也对该“内因”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修正、扩展或强化的影响。第二,在其他动力因素中,物质基础动力、职业发展动力、文化价值动力三个动力因素侧重企业组织内部环境,所以强化这三者是企业管理者的重点工作;组织外部动力因素侧重企业组织外部环境,许多是企业无法直接掌控的,所以政府的职责、行业协会与商会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如何强化这一动力因素上。第三,企业组织内部环境的动力因素与组织外部动力因素之间以及内部环境动力各因素之间又是互动影响的,各自的状态既取决于自身的历史发展变化,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素作用的影响。

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紧密结合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人才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使用途径

人才培训是一个全员性的、全方位的、贯穿人才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性工程。人才培训要充分考虑受训对象的层次、类型,考虑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与此同时,所有人才都在不断追求在自身工作岗位上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而企业聘用人才即是承认其价值,承认其价值就应为其提供“表演”的“舞台”。

为此,企业应在摸清目前人才综合能力状况,确定人才能力培训要求和期望,找出人才综合能力缺口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和人才职业生涯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和方案。值得指出的是,培训不仅仅要注重传授人才创新的知识、技能,更应注重增加优化和完善人才心智模式和共享心智模式的内容。组织潜在的创新价值观、创新目标、创新精神、创新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迅速地灌输给人才;培训人才树立起终生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人才心智模式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使人才一方面能从新实践体验中对原有心智模式的内容和结构加以重新检视,另一方面,吸收新知识补充和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修正信念体系,可使心智模式与快速变化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激发创新动力。

与此同时,企业需要通过岗位设计,使人才在不同通道之间有转换机会,既可选择通过从事管理岗位,承担更多管理责任来实现职位晋升;也可选择走专业技术路线,通过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经验和技能的提升,走专家道路。不同通道中的同一级别享受同等的基本待遇,从而为人才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人才能够清楚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途,营造企业与人才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

二、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制度,重点完善股票期权激励

薪酬的实质是企业对人才贡献的一种补偿。企业在制定薪酬激励政策时要体现“两个公平”原则:对外要保证企业的薪酬水平与市区域内和行业内其他类似企业相比具有竞争力,实现“外部公平”;对内要保证人才的薪酬水平要体现个人岗位价值、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等付酬因素,实现“内部公平”。因此,薪酬制定要全面考虑人才对企业的各种贡献,即包含两部分内容:人才所处的岗位本身对企业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