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险家的足迹:揭开托木尔峰的面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8:27:51

点击下载

作者:程彤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学探险家的足迹:揭开托木尔峰的面纱

科学探险家的足迹:揭开托木尔峰的面纱试读:

丛书序

由笔者和陈芳烈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八册丛书《科学探险家的足迹》隆重问世了,可喜可贺!

这八本书包括张孚允教授的《探秘动物50年》、程彤教授的《揭开托木尔峰的面纱》、李明森教授的《挺进羌塘高原无人区》、张继民高级记者的《探险警示录》、张晓东研究员的《国际救援传奇》、金雷高工的《北极熊的眼睛》、周长进副教授的《江河溯源》及笔者的《乐在奇峰幽谷间》。

我是这套丛书的发起者,一直渴望我国科学探险界的朋友们把自己一生的科学探险经历、科学收获及人生感悟写作出版,为新一代科学探险工作者和户外探险爱好者留下宝贵的科学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也是本丛书出版的初衷吧!《科学探险家的足迹》丛书是我国知名科学探险家根据自己科学探险考察中的经历及其科学成果撰写而成,具有鲜明的原创特色。丛书中的故事都是科学探险家的亲身经历,他们的户外探险经验与教训都是每位作者的亲身感受,于读者颇为有益。全套丛书图文并茂,情节跌宕,文笔生动,令人掩卷难忘。《科学探险家的足迹》丛书最先出版的《探秘动物50年》是年逾八十的张孚允教授和杨若莉教授毕生探秘我国动物的亲历,50万字的长篇科学普及著作吸引我在三天内从头至尾通读了一遍。张教授一生经历的艰难与风险,以及他一次次化险为夷的遭遇,令我感叹,令我钦佩!张教授一生为我国动物资源调查奉献多多,为研究鸟类迁徙规律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得到不少人生的启迪,学到不少野外探险和动植物的知识……目前,张教授仍然在科学普及的田野里踏踏实实地耕耘着。

与张教授的大作一样,其他七部作品也各有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自然界的千姿百态,以及探险家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境界。

程彤教授的《揭开托木尔峰的面纱》记述了1977—1978年中国科学院、国家体委、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国家测绘总局联合进行的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地区登山科学考察的来龙去脉。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科学探险中的动人故事,剖析了多次历险的经验与教训。

李明森教授的《挺进羌塘高原无人区》是我国科学家在平均海拔高度5000米左右的高原上长年累月艰辛考察研究的实录,是探索我国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的代表作。

新华社知名高级记者张继民所著《探险警示录》一书,是这位记者探险家、科学探险家多年野外实践的结晶。他以自身或以队友屡屡遇险与避险的真实经历,有针对性地发出各种警示,足以称得上是一部野外探险求安的指南。

张晓东研究员的《国际救援传奇》介绍了我国国际救援队从首次奔赴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再到印度洋海啸的世纪大救援、巴基斯坦大地震救援的艰险经历,特别是我国救援队员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高风亮节,展示了我国救援事业的成长历程。

周长进副教授的《江河溯源》把我们带入了澜沧江、长江、黄河源头去探秘源头的地理位置,剖析我国主要河流源头在水资源平衡中的重要科学意义,去领略欣赏我国大江源头的雄伟壮丽风光。

金雷高工的《北极熊的眼睛》题目非常吸引人,难道你不想从北极熊的眼睛中探索北极未知的秘密吗?诸如,北极与中华子孙的渊源,北极因纽特人的神奇历史,北极化石猛犸象和北极之王北极熊等奇特动物的故事。

笔者的《乐在奇峰幽谷间》记述了作者长期生活工作在珠穆朗玛峰、横断山脉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高山峡谷中科学探险的日日夜夜经历,通俗地阐述了科学探索成果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探讨了“知天知己其乐无穷”的人生感悟……

从科学实践中发现新的科学认识,新的科学认识再回到科学实践中去检验,去提高认识,如此不断循环,逐渐把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与此同时,科学家自己也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科学人生。

热爱自然科学的朋友们,读一读这些科学探险家的科学故事和科学人生,吸取其中对你有益的营养,愿你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户外探险爱好者朋友们,看一看这些科学探险家的户外探险经历,体味一下他们的户外探险感悟,愿你们从中获益,愿你们在户外探险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青少年朋友们,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既是培养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自然科学的重要途径,也是陶冶我们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衷心希望你们沿着前一辈科学家的足迹,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逐渐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奋斗终生!

大美新疆,壮哉天山托木尔峰

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35.3米。她是天山山脉的“骄子”。在新疆各民族人民的心中“天之骄子”的分量是很重的。

托木尔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有史以来勤劳勇敢的新疆各族人民就劳动生息在托木尔峰周围,得到她母亲般的抚育。然而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对她所知甚少,在科学研究上更是空白地区。人们热爱托木尔峰,渴望了解托木尔并能尽早撩开她的面纱,见见她的容颜,体验一下她的性格,切身感受一回她的作用和那大自然的力量!

1977年初,“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经党中央的批准,国家成立了中国托木尔峰登山队。在其领导下,中国科学院也建立了托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并承担起了揭开托木尔峰面纱的科考任务。中国科学院的工作者们于1977年和1978年,对“托峰”进行了两次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型考察,从而一步步揭开了这座高峰的真实容颜。围绕着托木尔这座高峰,除了当时特别的政治意义外,还着重探索和考察了托峰地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地形地貌、冰雪与冰川及水文特征等丰富的科学内容。新疆的人民期待着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在托峰地区探索发现更多更有经济价值的研究成果。

登山科学考察队最终的考察研究成果就是各学科和专业的《科学考察报告》。天经地义,而且历来如此。托木尔峰的各专业的学术专著成果,已于1985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早已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但是,现今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揭开托木尔峰的面纱》一书,绝不是考察报告,它是笔者本人在托木尔峰全程科学考察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各种突发事件与人生考验,以及在艰苦行程中发生的极为引人入胜的鲜活故事。这些故事包括:民族风情,冰雪奇观,凶险恐怖的路途,生死的考验与洗礼,老科学家之间深情,团队精神,壮观的雪崩,美丽迷人的天山雪莲,晶莹剔透的冰蘑菇,以及这里奇特的产品,等等。这些鲜活的故事中不仅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还使读者读后回味无穷。

四十年前,我们这些科学工作者,就勇敢地走在托木尔峰脚下的“古丝绸之路”木札尔特冰川古道上,那时所见一片荒凉。然而时至今日“丝绸之路”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我在想,过不了多时,荒凉的古道上又会重现我国汉唐时期的那般繁荣的景象:“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望于道,东往传经授义的西域沙门僧徒,西行取经求术的中原法师,接踵相随,争先恐后”将出现在新疆托木尔峰地区。

新疆是个大美的地方,天山是座壮丽雄伟的山脉,火树银花年年呈现,托木尔峰是天山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造化了得的幽美景观。1978年考察后,中国科学院登山科考队在向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汇报大会上,郑重提出“在托木尔峰地区建立我国的高山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建议,即被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采纳。2003年经国家考核,该保护区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3.76万公顷。并且已成为新疆的旅游胜地之一,现在可接待科学探险、登山以及旅游者。

四十年前,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的科学家们为攀登、考察托木尔峰开了先锋,为后来者铺垫了科学探索之路,也积累了第一手科学资料,但愿后来者能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继往开来,进一步探索、发现托木尔峰地区的新奥秘,为新疆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再做出辉煌成就。

绪言

极特殊的使命

世纪地理新发现

跨越冰川古道的古丝绸之路

极特殊的使命

提起托木尔峰,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在什么地方。这不奇怪,我在攀登考察托木尔峰(以下称托峰)之前,也不知道她在何处何方。托峰不像珠穆朗玛峰那样有名气,但对矗立在天山之巅的托峰来说,她的作用一点也不比珠穆朗玛峰逊色。因此,在我给青少年朋友讲述探秘托峰的科学探险故事之前,有必要对这次登山科考活动的来历,以及科学探险活动的社会、经济和当年的文化大背景,先做一扼要的介绍,以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理解这些探险故事的内容。因为那毕竟是近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1976年,算是中国最晦暗的年份。整个社会处于万马齐喑的状态。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浩劫,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处于停滞与倒退状态。屋漏又遇连阴雨。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4月5日“天安门事件”,7月6日朱德总司令去世,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特大地震,9月9日毛泽东主席溘然长逝……这就是我攀登托木尔峰前的中国社会大背景。

此时,我不在北京,年初就被派去贵州长顺县山区进行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发生在北京的大事,我们都不大清楚。但唐山大地震,听说严重地波及了京城,很担心在京的一家老小的安危,即与北京联系,但连电报都发不出去,只好困在长顺县的山沟里,度日如年。终于等到可以回京了,“家”已不在原来的小楼里。母亲与妻儿们在楼前一块小树林地上搞了个地窨子,那时叫地震棚,我们一家四口就住在那里。生活虽然不便,但大家都如此生活。那年冬季还特别寒冷,我的脚趾都被冻得生了冻疮。由于换了新环境,大家苦中有乐。想起唐山市顷刻间整个城市变成一堆瓦砾,几十万同胞死于非命,我们也算幸福得多了。托木尔峰冰川

当年10月好消息终于传遍大街小巷,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喜讯,在人们的欢笑声中传送着。华国锋成了新的中共中央主席……人民此时激动的情感是无法言表的。冬天将要过去,春天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977年春节是在担心和欢乐中度过的。由于地震棚易着火,领导命令这个春节不许放鞭炮。那时大家也很听话,可孩子们要求家长给他们买红灯笼,所以那个春节孩子们一手提着红灯笼,一手拿着糖果,叫喊着、蹦跳着,在地震棚群中穿来穿去;有的还围成小圈在跳集体舞,动作还挺一致,估计都是在幼儿园或小学校里老师教的;另一群小朋友坐在林中草地上拍着小手唱起关于“家”的歌:“我的家呀真可爱,虽然没有好花园,美丽整洁又安康,春兰秋桂长飘香,兄弟姐妹很和气,虽然都住地震棚,父母双亲都慈祥,冬天温暖夏天凉。

啊!可爱的家,我们不能没有你,你的恩情比天长!”

童心、童趣、童真给没有爆竹声的春节带来无限欢乐。

隐约地听着可爱的孩子们的歌声,孩子们的奶奶和妈妈们眼睛里都含着泪花……“家”多么美好啊,是幸福欢乐的港湾。但家长们回忆起这十年来灾难不断的情景时,又忧心忡忡地不停回问自己:我们能够给孩子们一个“整洁美丽又安康”的家吗?

国家百废待兴,人民盼望着新的国家领导能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前途和希望,没有光明和希望,那是不可能继续的人生。我们只有奋起建设美好的国家。1977年新的一年开始了,三月份我又被我的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简称“综考会”,下同)从宁夏召回北京,执行新任务。

回到北京后,综考会领导对我说:“紧急召你回来是有一项极特殊的任务要你去完成:参加中国托木尔峰登山队,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又说:“‘文化大革命’以后,这是党中央批准的第一项登山任务,你一定要努力工作,为国家、为科学院争光。”我非常专心地听着,像士兵接受首长命令一样,很严肃,很认真。“你先回家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明天来看文件。”云雾朦胧的托木尔峰偶尔露峥嵘(新华社 程至善 摄)

第二天,一份正式文件摆在我的办公桌上,这是1977年3月由国家体委、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总局等联合签署的关于《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登山活动的请示报告》。

其实,在1977年初这份《报告》已送到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那里,然后经华主席圈阅后送中央政治局各位委员征求意见。不久,党中央和华主席批准了这份报告,并于3月底以“77军体字016号文件”下发给这次活动的相关单位。

我看到(016号)文件,是回京后的第三天。中科院综考会业务处长把一叠文件交给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惊呆了,文件开头有几个醒目的大红字:“此件已经中央批准”,并在报告上端整齐地印着审批领导人的姓名: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纪登奎、陈锡联、吴德、余秋里、吴桂贤、陈永贵等几乎全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的名字,而且清晰地看到了各位领导阅后在自己名字上划了圈。文件的最后一页纸上还盖着前述4个请示单位带有国徽的公章。这更使我感到这份请示报告的级别之高,以及党中央对此次登山活动的重视程度。这时我忽然明白了综考会为何这样紧急召我回京了。我在十几年中参加过数次大型野外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活动,这次攀登托木尔峰科考任务,才是真正“特殊的使命”!(016号)文件

一次登山和科考任务行动,为什么会如此兴师动众,甚至要惊动国家最高领导人呢?托木尔峰与汗腾格里峰在新疆的位置图

下面我就要向青年朋友们谈谈托木尔峰啦。“托木尔峰”,在我国西北部最大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新疆自治区的土地总面积为166.0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天山山脉橫亘于新疆中部,它把新疆分成了南疆和北疆。在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上南疆和北疆有很大的差异。在我国古代把新疆称为西域,“葡萄美酒夜光杯”是形容新疆最浪漫的词儿。“托木尔”在维吾尔族语中是“铁”的意思,最早也有人称其为铁米尔峰。“现在”的托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位于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北部。该峰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说“现在”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呢?这个问题说到点子上了。这里面有故事。原来世界上各国都一致认为,位于中苏边界上的“汗腾格里峰”(6995m)是天山的最高峰,中苏两国亦以此峰划界。而托木尔峰则位于汗腾格里峰东南方向约20千米的我国境内。

但是,1943年,苏联军事测量队从该峰北坡进行了测量,随即在1946年官方出版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把托木尔峰硬是挪到中苏国境线上,并单方面改名为“胜利峰”(Победа)。这样一来国境线无端地向南挪了约20千米,无形中我国的几百平方千米国土被侵占。1956年苏联登山队又从东北坡登上托木尔峰。而我国1949年后长期使用的,正是苏联军事测量队非法绘制的地形图,一直持续用到20世纪60年代。托峰地区西琼台兰冰川的雄伟景观

有识之士在20世纪60年代已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准备通过外交途径提出交涉,但因国家那时陷入混乱,此事也就不了了之。1977年党中央提出“拨乱反正”,科学工作者首先想到对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的科学考察和测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重要意义”,这才有了这份高级别的请示报告的诞生。我也才有了这项“特殊的使命”。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政治和军事背景,中国的科学家们决定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揭开托峰的神秘面纱,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

综考会急召我回京,给我的特殊使命是协助队长郎一环同志,做业务秘书,负责制定科考计划、组建队伍、准备物资、落实专业研究人员和参加单位的事项。世纪地理新发现天山山脉最高峰托木尔峰主峰(7435.2m)

托峰除了政治、军事上的特殊意义外,在地理学上亦发现了她的重要地位。

2009年是中国地理学会建立100年纪念日。为此,中国地理学会发动了全国的地理学家和地学工作者,评选中国境内100年来最有价值的地理大发现。

经过漫长的专家推荐、评选,以及编辑整理,最终有123条提案入选。其中由北京师范大学的两位地理学家,知名教授赵济(自然地理专业)和梁进社(经济地理与自然资源经济专业)联合推荐的“1977年,确认托木尔峰为天山最高峰”的提案为入围条目,成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一。这个大发现的实际意义是“纠正了原来认为汗腾格里峰(6995m)为中国境内天山最高峰的见解”(见“《中国国家地理》”2009.10期213页)。

中国地理学会把“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作为过去100年中国地理大发现之一,并入围123个发现目录,这使我们这些曾在托木尔峰进行科学考察和探险的科考队员们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这是对我们坚持科学探索精神的颂扬,是对不畏艰险大化于自然精神的歌颂。

托峰登山科考队的老队长刘东生院士1978年在写给全体登山科考队员的一封信中曾经写过这样的话:“……大家终于胜利完成了托峰科考这一光荣任务。我想不管是老队员还是新队员,当以后我们每个人回忆起自己的科学长征里程时说:‘我参加过托木尔峰登山科考!’这将是多么足以自豪而有意义的一句话啊!”

37年过去了,我们敬爱的科考队长已经长眠地下。如果他在天有灵,一定会为托峰入围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名录而高兴。科考队渐渐接近托峰,但路漫漫,考验还在前头(曾曙生 摄)科考队在木孜达坂下建立了高山营地,在四周展开考察

天山山脉亘于新疆自治区中部,把新疆分隔为南疆和北疆。天山山脉东西全长达2500千米,在我国境内为1700千米,南北宽为250~400千米,是我国西部一条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提起天山山脉,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博格达峰和汗腾格里峰,而托木尔峰却鲜为人知。1977年中国科学院登山科考队与国家测绘总局测绘队对托峰进行考察后,凸显了托木尔峰作为天山最高峰的神圣地位。她的确切高度为7435.29米,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托峰地区是我国西北部最大的冰雪源区。托峰周围分布着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十几座,其中重要的有土格别里齐峰(6859m)、台兰峰(6934m)、小台兰峰(6820.5m)、琼库孜巴依峰(6888m)、阿克塔什峰(6446.5m)、却勒博斯峰(6731.8m)、普尔热瓦文斯基峰(6245m)、喀其科尔峰(6340.3m)、科学峰[1](6620.1m)*、雪莲峰(6672.3m),以及著名的汗腾格里峰(6995m)。数百座高耸入云、晶莹闪烁的皑皑雪峰刺破青天,直上九霄,宛如座座城堡,围绕着托木尔峰,像莲座一样,峰峰耸立,烘托着这位“天之骄子”。托木尔峰的神秘面纱,被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1977和1978年两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徐徐地揭开。这是托木尔峰登山运动员最后一个突击营地(7200m),从这里出发即可较容易地登顶从第二号营地的角度看托木尔峰更显雄伟跨越冰川古道的古丝绸之路骆驼队为科考队运送物资,正走在古丝绸之路上

托木尔峰地区还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这又为托峰增添了浓浓的历史价值。

据考古与发掘资料表明,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境内已有人类活动。新疆出土的彩陶三角形纹、涡纹、弦纹的绘制和诸如陶豆一类的器形,已与中原(甘、宁、内蒙古等)同期出土的陶器图案饰纹相同或近似。说明大约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新疆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汉、唐朝的丝绸之路开通,东西方文化在此会聚、交融,西域文化空前繁荣,北疆的草原游牧文化和南疆的农耕文化迅速发展。

托木尔峰及其南北的广大地区,秀峰迭起,沃野千里,蕴藏着丰富的水土及生物资源,为工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自古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就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1977~1978年中国科学院托木尔峰登山科学考察队的科学家们,就从托峰南坡的阿克苏经温宿县北上到达琼特兰河谷;并且从北坡的伊犁昭苏县夏塔公社,沿北木札尔特冰川古道,探访了丝绸古道的风采。

科考队的马帮沿着夏塔的北木札尔特河谷地带向东南行,沿着山脊至阿依敦格尔后又转向阿拉散,不多时马帮就来到了汗亚依拉克。翻过图拉苏达坂开阔的山谷远望,眼前呈现出一派迥然不同的景色;先是一段残垣断壁,像是土筑的城墙或房屋,谷坡两侧是一片像宝塔般由个个三角形连接在一起的云杉林;树林深处点缀着如蘑菇般的牧民的帐篷;上部的缓坡绿茵茵一片广阔的五花草甸上,像朵朵白云一样的羊群在涌动;再往上即毗连着裸露岩石的冰峰雪原,雪光辉映的峰顶衬托着高原特有的湛蓝的碧空。地理学家夏训诚告诉我们:“这里是典型的垂直带景观!”我们的队伍驻足欣赏着这里大自然的美景。正在这时,森林远处传来牧童清纯的牧歌声:“蓝蓝的天上,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那斑斑的白云,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啊人!”这诗情画意的颂歌,使我们忘记了一路旅途的艰辛和疲劳。

我们再次踏上岩石裸露山坡陡峭的征途,这里分布着巨大的破碎的岩堆,羊肠小道蜿蜒在巨砾乱石间。攀登这样的山峰是何等不容易啊,甚至连识途的老马也会失蹄。还是地理学家大声提醒:“我们正行进在古丝绸之路上!”顿时,我们都放慢脚步低头仔细观察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抬头凝视前方巨型的∪形谷以及两侧高耸入云的座座山峰……这时一股激情在心中翻腾,我们应感到自豪,这不仅是在穿行古丝绸之路,这是在重读历史啊!

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9—126年)曾经通过木札尔特山口,横穿天山到达费尔干河谷。途中经过伊塞克湖畔,当时的地理文献就有关于“中天山”(即托峰地区天山最高地段)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天山的最早文献。古丝绸之路示意图从木札尔特冰川古道口即进入古丝绸之路通道,图中可见残垣断壁和炮台遗迹,说明那时这里兴盛的状况

一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佛学家和旅行家玄奘,就是沿着这条崎岖山道,披星戴月,跋山涉水,一步步地走上去往印度和西亚的征程。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始,到贞观19年(公元645年)止,历时十九载,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完成了沟通中亚和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使命。他的十几万字的伟大著述《西域记》,成为研究这一地区历史地理和经济文化的划时代的著作。后人根据玄奘西行编著的神话故事《西游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

随着丝绸之路开通,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不断发展,托峰地区、天山南北,成了各国商旅必经的重要通道。那时托峰东侧的木札尔特冰川古道上,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望于道;东去传经授义的西域沙门僧徒,西行取经求法的中原高僧法师,也都接踵相随。公元7世纪玄奘大师曾在这条丝路上由阿克苏向北越过木札尔特达坂前往西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考古证据,中国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伊塞克湖西北的碎叶城。他的诗作中留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等脍炙人口的绝句。宋、元、明三朝,内地与边疆各族人民血肉联系不断,经济也不断发展。到了公元1762年,清朝政府还在新疆派驻军政封疆大吏(伊犁将军),直接管辖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帕米尔高原的广袤地区,并于1884年正式设立新疆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沙皇俄国一再入侵中国,并割去中国大片土地,但就是按照1882年中俄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喀什噶尔界约》的文本规定,托木尔峰仍在中国版图之内。以上这些史料,都无可辩驳地证明托峰是中国的领土。可是就是这座自古属于中国的美丽雪山,却一夜之间变成了苏联的“胜利峰”,苏联非法把“胜利峰”定为两国的界峰点,中苏两国国界因此向南推进了十数千米,中国国土已被侵占。这样侵占我国国土的行为,我们决不答应,并向苏联方面提出了严重抗议。丝绸之路上可以见到完整的土格别里奇冰川,从源头的积累区一直到伸向山下的森林区。这是由12张照片拼接而成的

苏联解体后,中国在托木尔峰地区与独联体中的吉尔吉斯斯坦国相邻。为了解决双方领土争端,经两国外交谈判,于1999年共同签署了《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国界补充协定》。从此,托木尔峰被确定为中、吉两国的界峰,解决了国界争端。

以上把这次登山活动的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都向青年朋友们交代清楚了。下面就该正式讲述登山与科考本身的知识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探险故事了。

[1]:该二峰为中国科学院托峰登山科考队为其命名的无名山峰。

上篇

托峰登山科学考察计划是如何制定的

体能训练引出的故事

出发之日 北京—乌鲁木齐

第一次进入托峰地区

高山营地的联欢会

第一次登顶受挫之日

1978科考任务的转换

恐怖的“干沟”

选科考大本营址险些命丧山谷

守候大雪崩

乘飞机发生意外

刘东生队长与朱教授的感人情谊

大风沙暴的下马威托峰登山科学考察计划是如何制定的

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是我工作的单位,这个单位在中国科学院的地位和任务很特殊。这个机构的主任一直都是由中科院的一位副院长兼任的。第一位主任是中科院副院长、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一般来讲,国家的资源与开发考察任务都是由“综考会”来承担的。所以,那时有一种说法称我们这些科考队员为国家开发任务的“战略侦察兵”。虽然叫“兵”,但任务重要而光荣。科考队冰川组在台兰冰川考察(新华社记者 程至善 摄)

科学考察有很多种,而登山科考就比较特殊了。第一,它要与登山运动员在一起行动;第二,它要攀登高山雪岭,要登到5000~6000米的高海拔地区;第三,这是一项风险很高、环境非常恶劣的探险活动;第四,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海拔、低温、缺氧状态,对人体的损伤是无形的、潜伏的、渐进的。

因此,没有为科学探索和奉献,以及追求真谛的科学牺牲精神,是做不了科考队员的。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专门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机构,主要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六大研究领域,简单地说叫作:“数、理、化、天、地、生。”所进行的研究任务、项目多为基础性研究。我们要攀登和进行科考的托峰地区是专业科学考察的空白区,所以在制定科学考察计划时,就必然从以上六大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开始。根据中国托木尔峰登山队总任务的要求,科考分队讨论制定了1977年6月至9月的科学考察计划。计划主要包括沿托峰南坡登山运动员登顶路线向西侧纵深伸展,进行涉及冰川、水文、地质、生物资源等多学科的综合考察,搜集第一手原始考察数据和采集实物、标本及样品。真菌地衣组在野外整理标本

冰川学方面,对托峰地区现代冰川的发育特点和运动规律,以及古冰川的规模、性质和发展史进行考察研究;水文学研究课题有台兰河上游和台兰冰川末端的水文观测,分析计算冰川对河流的补给作用及近数十年来阿克苏河、台兰河的水文变化规律,以及托峰周围地区的冰川水文特征;地质古生物学方面主要有托峰地区地层系统的划分及各门类生物的研究和托峰地区花岗岩及变质岩岩石学研究,托峰地区地质年龄的同位素测定,托峰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在生物学方面拟对该峰及周围地区的动物(鸟、兽、昆虫)、植物和微生物(包括真菌和地衣)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其资源分布状况和分布规律及其应用。①大气组(高登义)在野外观测②微生物组卯晓岚、文华安向牧民们介绍真菌知识(新华社 程至善 摄)③用特别灯具诱捕昆虫的“夜战”④新华社记者程至善随自然地理组考察⑤队员卯晓岚、孙述霄在野外采集真菌标本(新华社 程至善 摄)⑥地质古生物专家在研究分析化石成分(左起:阮亦萍、邓占球、杨学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