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精英气质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9:39:04

点击下载

作者:星汉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哈佛精英气质课

哈佛精英气质课试读:

哈佛校训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时间在流逝。

■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哈佛经典语录

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去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这一个,你才会遇到下一个。

愚人去远方寻找快乐,智者则在自己身旁培养快乐。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快乐,只是在于你是否感受到了而已。快乐着的人,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身上,他都能发现令自己欢悦的因素,并让快乐扩散,鼓舞和影响周围的人。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

人生旅途中,总有人不断地走来,有人不断地离去。当新的名字变成老的名字,当老的名字渐渐模糊,又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和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在不断的相遇和错过中,我们终于明白:身边的人只能陪着自己走过或近或远的一程,而不能伴自己一生;陪伴一生的是自己的名字和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名字所带来的感动。前言修成哈佛气质,成就卓越人生

提到哈佛你会想到什么?世界一流学府?全球学术殿堂?抑或是“生产”总统和各领域精英的摇篮?

没错!作为全球一流的大学之一,哈佛培养出了无数位影响世界的领袖和精英,其中包括:3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3位普利策奖获得者、7位国家总统、12位国家副总统、数百位世界级富翁,甚至美国近500家最大的集团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决策领导都出自哈佛大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哈佛人影响和改变了整个美国甚至整个世界!

哈佛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哈佛的教育中究竟有什么“未向外人公开”的秘密?哈佛如果真的有秘密,那这些秘密如果为我所用,那我们即便成不了世界级精英,至少也能让自己的命运发生一点改变。

无疑,哈佛是真的有“秘密”的。

哈佛的成功不在于它的师资雄厚,因为当你走进哈佛,看不到高楼大厦,看到的只是新英格兰式的红砖墙,甚至你会产生疑惑:这难道就是世界最顶尖的学府?不过这确实就是哈佛。

另外,哈佛的成功也不在于它的历史悠久,因为跟哈佛校龄相仿的大学太多了,不过哈佛是唯一的,从来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像哈佛这样给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震撼。即便有再多的模仿者,哈佛也是永远不会被超越的。

那么,哈佛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令它屹立于世界学府之巅且无可取代呢?

对于前来哈佛采访的人来说,令他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整个校园里,看不到华服艳妆,更见不到闲散的人群,眼见的只有匆匆的脚步和静静看书的学生。甚至半夜两三点钟,学校的餐厅、图书馆里,到处可见读书学习的身影。

众所周知,哈佛的学生是世界上最苦的学生,不过哈佛人从不以此为苦,相反,他们心中装着未来承担重任的使命,这使他们乐此不疲,你似乎能很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爆发了出来。

如果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哈佛你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比如在我们中国师生心目中,巴罗、弗登伯格、曼昆和施莱佛等大名鼎鼎的教授简直像神一般可望不可及,但在哈佛,你随时可能碰见这些“大腕”,并且你可以直呼其名而不必担心他们会生气。哈佛的诸多大人物们通常都没有什么架子,更不会搞什么特权,他们像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出门要自己开车,开会得自己拎包。即便你是诺贝尔奖得主,学校也不会为你安置专门的停车位,并且如果申请不到学校的资金,那么你就无法招生,你的实验室就可能面临关闭的境地。

另外,哈佛人都是知恩图报的。哈佛的毕业生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捐助哈佛。很多学生的家长,还有一代又一代步入社会的哈佛人,他们都毫不吝啬并且自愿、自发地将个人的财富捐给学校。哈佛的运营资金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于这部分捐款。

……

这就是哈佛!这就是哈佛人!

哈佛并不是神话,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任何具有这种精神和气质的人,都会与众不同!

哈佛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就缘于哈佛人的这种精神和气质,每一个哈佛人都是这种精神和气质的继承者,所以哈佛才会如此坚不可摧、牢不可破!即便你能摧毁哈佛的学校、建筑和一切设施,但你摧不毁哈佛的精神和气质,在这种精神和气质的引领下,哈佛就会永远屹立不倒!

那么,哈佛所代表的精神和气质究竟是怎样的?要如何做到?我们作为普通人——哈佛的局外人,是否也能学习和掌握这种精神和气质,令自己得到大幅提升呢?具体又该如何做?

本书将试图为你解答一切疑问!

什么叫气质?哈佛会告诉你:它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综合素养,譬如有的人做事沉稳,善于思考,而有的人则胆小怕事,不敢向他人陈述自己的异议;有的人善于合作,能够大度容人,而有的人则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亏。这些都是人的气质!

气质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好的气质能够使人成为交际圈里的关键人物,拥有这种气质的人就像一根磁铁一样,不断吸引着优秀的人脉资源,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要素。而一些不好的气质则会令一个人形象受损,令他的人际关系一团糟,渐渐地,他的人生也会越来越失意。

气质对一个人来说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不过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得到提升,而哈佛的气质训练课程无疑是非常实用而有效的教材。这也是无数人梦想进入哈佛进行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原因。

总之,关于哈佛,关于哈佛人,从来没有一本著作能够如此直观、深刻地探讨其精神内核,也没有一本著作能够如此具体地讲透来自哈佛的气质课程,更没有一本著作能使我们得到如此巨大的提升。

掌握哈佛精神,学透哈佛气质,你的人生将从此与众不同!

一所大学的荣誉,

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所培养的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

—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第一课沉稳固守内心的力量

在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浓妆,更看不见闲散的身影,你看到的只有求知的脚步和人们在知识和真理面前的谦卑。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即使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校园里也只不过有一个不起眼的停车位。而哈佛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100座图书馆,和从其中走出的一个个像图书馆一样有着丰富学识的人。哈佛或者哈佛人都不需要任何包装,就有着极其强大的力量。

真正强大的人,其强大并非表现在外表,而是在内心,沉稳、谦卑、坚定的内在力量才是真正的强大。所以,做人做事一定要沉得住气,稳得住心神,扛得住打击——这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应具有的基本气质。管住那张并不讨好的嘴

一次,一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要想好好控制住脑子的反应,你不能不随时注意自己身心所处的状态。身处积极的状态,会激发出你的巨大潜能,而身处消极状态,就永远别想有发挥潜能的一天。”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越是弱小的人越爱唠叨和抱怨,这种行为使其处于消极状态之中,不仅埋没了他的潜能,更使他自身的气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抱怨就如同弱者的标签一般,凡是身上有这一标志的人,往往都会被痛苦和失意缠身,原因很简单,一座芳香扑鼻的花园会引来蜂蝶无数,而一条臭气熏天的水沟只会招来毒虫恶鸟。

◎打造一种强者的气质

在一次欧冠比赛中,阿森纳被巴塞罗那淘汰,以零射门创下了欧冠历史的纪录。事后证明阿森纳曾遭遇不公红牌的对待,然而英国《太阳报》却指出,强者气质的欠缺是其团队失利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强者的气质呢?它是指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表现出压倒性强势的胸怀和气度。拥有强者气质的人是永远不会抱怨的人,更不是因为小事斤斤计较的人。一支处处抱怨、不求上进的团队永远不会获胜,同样,一个处处抱怨、不肯做出实际努力的人也不会得到认可。

假如当年红军不克服重重困难,矢志不渝,而是抱怨环境差、条件差、装备差,怎么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假如马云不是咬着牙坚持着把阿里巴巴建起来,哪里会有现在的“马氏帝国”?什么叫强者?这就是强者。作为强者,他的首要素养就是不抱怨,即便环境艰苦,即便条件恶劣,他也能坚持着把任务完成,把工作做好,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是一个具备强者气质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一方面每天都在抱怨上天的不公,一方面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这正是哈佛人所痛斥的。很多哈佛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强大,例如比尔·盖茨,他正是凭借自己独立、自强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大厦,为全人类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人都说做事难,创业难,可是他却站在了世界之巅,这才是真正的强者,这才是真正具备强者气质的人。

◎不再唠叨抱怨,自然透出强者气质

有一篇童话《老头子总是不错的》,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老夫妇想把家里的马拉到市场上去换些更有用的东西。老头于是牵着马来到集市,他先用马和别人换了一头牛,又用牛换了一只羊,接着用羊换了一只鹅,再用这只鹅换了一只母鸡。后来,他看到有人在卖苹果,就用这只鸡换了一袋子烂苹果。

老太太见老头子扛着一袋子苹果回来了,很高兴,忙问他累不累,渴不渴,还让老头子讲讲赶集的过程。老头子就把事件的整个过程告诉了老太太。每当他讲到自己拿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老太太都很高兴:“我们有牛奶了”,“羊奶也好喝啊”,“鹅毛多好啊”,“我们有鸡蛋吃了”。最后,当老头子说到自己最终换了一袋子烂苹果时,她说:“太好了,我们今晚就可以吃苹果派了。”

或许你会觉得这对老夫妇很傻,尤其是老太太居然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和指责,甚至对老头子拿一匹马换来一袋子烂苹果的事赞不绝口,这恐怕更是常人不敢想象的。

其实,这位老太太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不抱怨、不生气的乐观态度。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很多麻烦,有些会让我们产生不满,此时我们发表意见或者发发牢骚,这都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把握好方式和度。如果面对眼下的不顺只是一味抱怨,却不去思索问题的解决之道,那么你的抱怨只是徒劳无功,只会让你的处境更糟糕。

在美国历届总统中,有这样与众不同的一位,他坐在轮椅上带领美利坚这艘巨轮度过经济危机、经受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考验,他就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同时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在政治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罗斯福却染上了可怕的脊髓灰质炎,一个健康地生活了39年的人突然成了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然而,他很清楚自己面临的选择:要么,退出政坛;要么,正视现实,与困境较量,哪怕这是场毫无把握的战争。罗斯福选择了后者,他不仅丝毫没有抱怨,甚至非常乐观地对朋友说:“几个星期后,我就可以用拐杖走路了。大夫说我明年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了。”

罗斯福嘴上虽然这样说,内心却非常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他开始攻读许多医学著作,并在工作之余坚持锻炼身体。在这段时期,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变得温柔、谦和、平易近人,他开始理解并尊重与他不同的观点,他对那些穷苦的人开始充满同情和爱怜,他思考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可以说,他彻底从一个轻浮的年轻贵族蜕变为了一个能深度理解下层人民痛苦的人道主义者,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以绝对的优势在总统竞选中获胜,重新入主白宫,领导美国人民度过经济危机并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绝不对糟糕的现状抱怨不休,而是直面困难,并做出最大的努力,力争得到最好的结果。抱怨只是弱者的行为,譬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她逢人就诉说自己的苦难遭遇,从别人的同情中获得些许安慰,却从不考虑如何使自己从苦难中脱离出来,所以,她一辈子都是一个弱者、一个失败者。

哈佛气质课

停止抱怨和唠叨

据科学统计表明,女人是世上最爱唠叨和抱怨的。这是因为女人天生就是倾诉家,她们渴望倾诉,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另外,因为女人一般都要包揽大部分的家务,她们反复强调这些家务事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她们渴望得到丈夫的安慰和理解。然而,女人的唠叨与抱怨通常很难得到丈夫的理解,比如,一个女人会反复地诉说自己的女朋友被丈夫抛弃的事,男人却对此非常烦感,甚至抓狂,他不能领会女人的意思是想让他用承诺和行动来证明自己不会像那个混蛋丈夫一样。结果男人不懂得女人的意思,只是觉得很烦。而女人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重视。因此,两个人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唠叨和抱怨,表现出来的是弱者气质,身为弱者的结果便是被苦难吞没,所以这类人往往生活在不幸福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女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的原因之所在,弱者心理令她们的实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要改变自己糟糕的生活状态,首先要从停止唠叨和抱怨做起。

Step1:看清情况再交流

以夫妻关系为例,工作了一天两个人好不容易见面,男人也许很累,也许正在为某件事烦心,他想安安静静地看看报纸,看场足球来放松自己。女人不妨给他一个安静的空间,等男人情绪稳定了,再好好地交流。同时,女人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最好用委婉和幽默的方式,避免重复的命令。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对方此刻正处于怎样的状态之中,可能他正因工作中的某个人、某件事生气郁闷,也可能他正处于一天之中的低谷期,而我们偏偏不讨好地上去跟他讨论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对某事的见解,自然会令他厌烦。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我们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方的情况,也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才是的明智做法。

Step2:给坏情绪另寻出口

有些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人诉说自己的不快和郁闷,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我们要知道,有可能别人对自己的唠叨已经不胜其烦了,只是碍于情面不便提出。所以,有时我们需要知趣一点,当自己情绪激动时,要想办法控制,把坏情绪通过其他途径排解出去,而不是喋喋不休地发牢骚。

Step3:就事论事,不要转移话题

有的人在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放大自己的委屈,放大自己遇到的不公,以此引发他人对自己的同情,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实际上,不管你怎么解释,事实就是事实,它永远客观地存在着,除非你采取实质性的改善措施,否则它永远不会改变。依然以夫妻关系为例,比如,女人看到男人的脏衣服乱扔,就开始唠叨,接着说到床太乱,然后又扯到他不讲卫生,最后说道他没成就……这样就会让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所以你要就事论事,明确地指出脏衣服应该放到洗衣机里。

哈佛气质课笔记

/Point 1/

抱怨是无助的表现,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Point 2/

与其唠叨抱怨,徒劳无功,不如做出实际努力去改善现状。有情绪也别表现在外

一天,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对学生说:“学我这门课,你一天就只能睡两个小时。”这么说当然有些夸张,不过哈佛学生之苦却是闻名于世的。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修4门课,每年要修8门课,四年之内必须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而哈佛的博士生,每三天就要啃下一本几百页的大书,并且交上阅读报告。许多来哈佛读博的学子,甚至几年里都没有时间去波士顿游玩,而波士顿离哈佛仅一桥之隔。

对前来哈佛采访的人来说,令他们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哈佛学生实在太苦了;二、他们并不以此为苦,相反却乐在其中,甚至没有人能从他们脸上看出因学业繁重而不开心的情绪。

不以逆境为苦,反以逆境为乐——这就是哈佛的气质。

◎无端的情绪是一种“扯皮”“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在7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这件事影响了她的一生。

那一天,法拉奇的爸爸因为一件事,狠狠地打了她一顿。法拉奇躲在墙角里抽泣不已,任人怎么劝都不肯停下来。

这时,她的爸爸走上前,对她说了这样一番话:“孩子,如果你认为爸爸打你是对的,你应该去研究一下自己挨打的原因,避免以后再次挨打,哭有什么意义呢?是在表示你的委屈吗?如果你认为爸爸打你是错的,那哭泣更没有意义,你完全可以告诉爸爸打错了,以免我以后再错打你。”法拉奇听后便停止了哭泣。

从此以后,法拉奇认识到了,哭泣只是一种无奈的表现,更是一种无用的表现,它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毫无意义的恶性循环里。

她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哭!

爸爸这番话成就了一个“女孩不哭”的传奇,更造就了法拉奇出众的品位和迷人的气质。

情绪是“生于内而表于外”的一种力量,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情绪自然不用说了,比如一个人总是很自信,很有激情,能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人,这样的情绪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相反,消极情绪,比如抱怨、伤心、郁闷、低落、沮丧等等,是一种消极的内在力量,它能吞噬一个人的精力,让人将宝贵的时间都用在做“无用功”上,严重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比如,遇到那些喜欢发脾气、爱哭泣的人,很多人会说他们很自然、很率真,人生就该“当怒则怒,当哭则哭”。孰不知,这种说法是一种包庇,是一种纵容。人和动物的区别,就表现在人有理性,有知性,而非一味地情绪化。遇到挫折了,就退缩不前,消极低落;丢失了一件珍贵的物品,立即伤心得号啕大哭,这是没有必要的。

正如法拉奇所认识到的,哭泣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无助,更可以看成是无理取闹。

中国有句古话,“雷霆起于侧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我们通常都觉得他们特别有气质,并被他们的沉稳和淡定所折服。

美国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被告上法庭。在法庭上,对方律师非常气愤地拿出一封信,质问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们寄给你的信了吗?给我们回信了吗?”洛克菲勒非常淡定地回答:“收到了!没有回信。”对方律师暴跳如雷,拿出几十封信一一质问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没有丝毫动怒,始终从容相对。最后法庭宣布洛克菲勒无罪,而对方律师却因为情绪失控而章法大乱,最终输掉了这场官司。

面对暴跳如雷的律师,洛克菲勒心中当然也是非常气愤的,不过他并没有将这种情绪表现出来,相反他能够“雷霆起于侧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动”,从容不迫地进行反驳和举证。他在气场上是压倒对方的,最后,他在官司上也赢了对方。

这就是哈佛人的气度,他们绝不轻易让自己变得情绪化。很多时候,我们碰到的一些人,遇到的一些事,会令我们极度愤怒,让我们的情绪非常糟糕,而这种不良的情绪其实正是阻碍我们成功的大敌,如果你对这种消极的情绪不加控制,那么,你就会白白浪费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并且这样做,对你的身心健康也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许许多多哈佛人都在用事实告诉我们:学会控制情绪对保持心灵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天,陆军部长气呼呼地来到林肯总统的办公室,告诉他:“有一位少将指责你偏袒一些人,而且语气充满侮辱!”林肯不动声色,心平气和地说:“你可以写一封信回敬他,在信里,你可以无比尖刻地痛斥他一顿!”陆军部长立即写了一封尖刻无比的信,林肯看过后一直点头夸赞他写得好。

当陆军部长准备将信塞进信封邮寄出去时,林肯问道:“你要做什么?”陆军部长充满疑惑地答道:“把信寄出去啊。”林肯大声说道:“这封信不能发,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一般都会丢到火炉里烧掉。因为在写信的过程中你已经解气了,那么,何必让不好的情绪继续影响别人呢?”

可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正如约翰·米尔顿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了国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情绪明显地表现在脸上。你和家人吵了架,一到公司,同事都能从你的脸色上看出来;或者有朋友给你提一些很中肯的建议,你就立即勃然大怒……这是千万要不得的,想想看,这些可不是一个有气质的人应有的行为。

哈佛气质课

主动压制和消除消极情绪

一个候选人向自己的参谋请教如何获得更多的选票。有一个参谋告诉他:“我有一个好方法,不过我们要定一个规则,如果谁违反了该规则,谁就要遭到10美元的罚款。”

这位参谋告诉他:“我的方法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动怒,即便他人指责你、辱骂你、冤枉你,甚至中伤你。”

候选人说:“没问题。”

这个参谋继续说道:“这个方法是赢得选票最重要的方法,我希望你能够牢牢记住。不过我担心的是,你这么愚蠢的人真的能够做到吗?”

候选人立即火冒三丈地说:“你算什么?你怎么敢辱骂我?”

这位参谋伸出手,说:“10美元,拿来!”

候选人脸上的怒气未消,不过他却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候选人刚要把10美元的罚款交给那位参谋,参谋又说:“我并非真的要你的钱,你的家境贫寒,而且你的家人因为不还欠款而远近闻名,我是没指望拿到这10美元罚款的。”

候选人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了:“你这个混蛋,你怎么可以辱骂我的家人?”

参谋伸出手,说:“20美元,拿来吧!”

候选人懊恼地低下了头。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并不容易,甚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很多人也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性格暴躁,然而事到临头他们总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要他们的情绪一来,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什么难听的话都敢说,什么不雅的事都敢做,明知道后果非常严重,也要痛快地发泄完自己的情绪,最后只能自食其果。

这就是情绪化的恶果。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消极情绪的人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样,他不够成熟,不够稳重,更加担当不起重要的社会角色。

所以,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旦自己陷入情绪化的状态,就要主动压制并将之消除,以便自己能够冷静、理性地解决问题。

Step1:反复用“结果”提醒自己

反复以“事情的后果”来提醒自己,多思量一下,想想如果自己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将会导致什么结果,这种结果究竟对自己是好还是坏,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对自己非常不利,那么,就强制自己收敛一下。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有一位臣子叫魏征。魏征是一位敢于直谏的臣子,有时他的谏言令李世民十分恼怒。而李世民是位非常有修养的皇帝,每当他被魏征激怒的时候,他就会去花园里散散心,以避免因为自己一时情绪失控而误杀了魏征,这充分体现了一个皇帝的圣明。对于我们来说,遇人遇事要先忍三分钟,等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的思维去思考和看待周围的一切,然后再做出决定,切记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令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来。

Step2:增加阅历,开阔心胸

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然跟一个人的阅历是有关系的。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他的阅历和性格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增加自己的阅历,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多经历一些世事,多读一些书,不断地进行自我磨练,如此遇事方能不急不躁,考虑周全。以一种成熟的眼光和心态来对待人和事,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修养。

Step3:以逆境为乐,不以为苦

哈佛气质的精髓便是以逆境为乐,而不以为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一个人经历过的挫折越多,往往就会显得越成熟、沉稳。所以,做事要考虑到自己的长远抱负,一时的挫折和磨难,其实只是为了将你打造成更优秀的人罢了。所以,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吃苦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打着“人生就是享受”的旗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渴望不劳而获,这在哈佛是会受到鄙夷和嘲笑的。付出是收获的前提,如果什么都不愿付出是根本不会有收获的那一天的。

哈佛气质课笔记

/Point 1/

管不住自己的情绪,你就永远长不大。

/Point 2/

不要轻易向他人显露出你的消极情绪。

/Point 3/

坏情绪对气质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学会控制负面情绪是气质修炼的第一步。困难和遭遇绝不说出来

在哈佛的MBA课堂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为了在感情上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而找他人诉苦,否则会给人留下禁不起风浪的印象。

的确如此,假如一个团队的领头人一遇到点儿困难就找人诉苦以获得心理安慰,那他就根本不配做一个团队的领袖,他更像一个乞讨者。因为,作为一个团队成员怎么可能放心地将自己的命运交给这样一个人呢?又有谁遇到问题会求助于一个不扛事的人呢?

◎“沉默者”的爆发

史密斯先生经营的公司因为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员工们几乎都走光了,公司就剩下了个空壳子。

然而,即使公司一笔业务也没有,他仍然每天四处借债维持着公司的经营,每天依然坚持去公司上班。史密斯太太这样形容他:“即使没有业务,口袋里根本没钱,我先生仍然每天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拎着公文包,开着车上班,像个老板一样……”

很多人都不理解史密斯先生,觉得他受到了打击,头脑不清醒,做老板做傻了。然而,在人们的不解中,史密斯先生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公司融资成功,很快就东山再起了,并且生意也蒸蒸日上。

人真是很奇怪的,你活得像个董事长,你就是个老板,机会就会来。即使有一天你破产了,也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痛苦与遭遇。就算公司门一打开,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清洁工,也要像史密斯先生一样,西装笔挺,自己泡杯咖啡,像个董事长一样坐在那里上班。有时候,成功的机会就是这样降临的。

很多时候,成功者都是沉默者,他们埋头于发掘机遇和解决问题,而非通过诉苦来获得他人的同情,经过多年的埋头苦干,最终以成功者的形象抬起头来。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因为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居里夫人不畏条件的艰苦,在一间破旧不堪的棚屋里从事着科学实验和各种研究,并且一干就是四年。在这期间,同行的质疑、前辈的否认和朋友的不理解,丝毫没有动摇她提取镭的决心。数年来,她从未关注过自己的形象,她的衣服始终是那几件充满尘土和化学药品味道的旧工作服,她的头发总是因为来不及梳理而显得有些散乱,她的嘴唇因为过度劳累而毫无血色……跟同龄的女性相比,她要显得苍老得多。

不过,这一切居里夫人都没有在意过,也没有抱怨过。

1906年4月19日,一个飘着小雨的早晨,发生了一件事,给了居里夫人以沉重的打击。她的工作伙伴兼伴侣皮埃尔·居里因为车祸不幸身亡。一瞬间,居里夫人仿佛失去了精神和生活上的支柱。

然而,面对上天和她开的巨大玩笑,她仍然保持着平静,她知道丈夫未竟的事业正等着她去完成,她没有时间也没有理由伤心难过。于是,她默默地承受着丧夫之痛,继续投入到科研中,终于取得了成功。

如果把居里夫人称作伟人,她的伟大便在于:她超越了我们普通人的承受限度,完成了一般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并且在她最不幸的时候,她也没有丝毫退缩,表现出了一个强者的气质。

哈佛人都是不惧怕困难的人,哈佛大学也是一个严禁抱怨的地方。一旦你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哈佛大学的学生,那么从入学起你就会得到一份缜密的学习计划、锻炼计划,甚至连校内的文化活动都已经“被安排”,所以,很多哈佛学子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哈佛,你要以“不是你自己选择的速度飞速奔跑”。一个毕业于哈佛大学、如今已是某跨国公司总裁的人曾这样说:“如果你跟不上他们的速度,那么,你就会被甩出去。”

同样,从哈佛大学毕业、受聘于世界银行的于家娣曾说:“在哈佛学习,语言是第一关。上课时,老师讲的课我只能听懂小部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速度较慢,用英文写作,就更加困难。由于作业多,我每天夜里两点钟才睡觉,有时早晨四五点就起来。每星期上6门课,还要做助教,整个日子过得昏天黑地,没有时间做饭,就吃速冻饺子,后来吃腻了,一闻就想吐。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让人有在炼狱的感觉,这对意志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巨大的学业压力和残酷竞争下,多数哈佛学子依然没有丝毫怨言,他们每天出入于哈佛的图书馆,孜孜不倦地学习、阅读,不断地提升自己。很多学子甚至常常偷偷地躲过警卫关门时的检查,在图书馆内通宵达旦地阅读求知。

正是这种精神促使着哈佛人不断地前进,不断从“沉默中”爆发出来。

◎停止制造情绪垃圾

有一个住在美国费城的年轻人,整天唉声叹气,一有人跟他搭话,他就立即大吐苦水:“我的生活太不幸了,父母没有给我留下任何遗产,连一栋房子都没有,我没有汽车,没有女朋友,甚至连去海边度一次假的钱都没有……”

这一天,有一个富人正好经过费城。听到年轻人的抱怨后,他对年轻人说道:“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你快速变得富有起来,可是不知你愿不愿意。”

年轻人一听,非常高兴,立即问是什么办法。

富人说:“我愿意出50万买你的一只手,你愿意吗?”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富人又问:“如果我愿意用100万买你的一条腿,你愿意吗?”

年轻人仍然摇了摇头。

富人接着问道:“我愿意用200万买你的一只眼睛,你觉得可以吗?”

年轻人觉得很恐怖,赶紧摇了摇头。

这个富人笑了,说:“你看,你是多么富有,你拥有至少350万美金的资本,只是你暂时还不想要这笔钱。年轻人,一个人只要有手、有脚、有头脑,还怕没有钱吗?凭借你拥有的这一切,你完全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你还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

年轻人一下子醒悟过来,羞愧地走了。

我们总是轻易陷入抱怨之中,其实想一想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抱怨并不能帮你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想到这里你还要抱怨下去吗?

当然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打击,让我们一下子陷入困境之中,当我们遭受到这些打击时该怎么做呢?投入亲友的怀抱大哭一场,从此一蹶不振、不思进取?还是如鲁迅作品中的祥林嫂一样,从他人的同情和安慰中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困难和不幸谁都可能遭遇,而人们不同的对待方式则反映了各自的气质和素养。多数人会停下脚步,对此抱怨不休。然而,只有少数人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并且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其实,人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向他人倾诉是排解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同时,人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对方没有这样做时,你也不要觉得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否则你的心理压力不但不会减小,还会变得更大。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你向别人大吐苦水其实是在向别人倾倒你的情绪垃圾。你每次自己滔滔不绝,发泄出来,觉得舒服了,那么听到这些的人不是会受到影响吗?他们岂不成了你的这些情感垃圾的垃圾桶了吗?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你和同事诉苦,他的心情也会被你带坏,有些人心里还会想:“公司里就你最累啊,我的日子还不好过呢!”你跟领导诉苦,领导心里就会想:“让你干点事儿就那么多怨言,真麻烦!”如果总是向亲近的人大吐苦水,他们也总有觉得厌烦的一天,迟早有一天他们会选择不再做那个“垃圾桶”。

哈佛气质课

将你的困难和遭遇埋藏于心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猴子在森林中不小心被树枝戳伤了胸部,它捂着伤口回家。路上,每遇到其他猴子,小猴子就出示伤口以获得它们的同情。猴子们为了表示关怀,都拨开伤口仔细检视,并建议如何治疗。然而,小猴子的伤口却因治疗不及时感染发炎,很快它便不治身亡了。

人们遇到的困难和不幸,其实就如同身上的伤口一般,通过倾诉并不能使之得到有效治疗,相反,很可能因为耽误治疗而使病情恶化,最终可能成为不治之症。

中国有句古话叫“打落牙和血吞”,这句话跟哈佛气质所强调的如出一辙,只有没有能力的人才会喊苦抱怨,只有默默地承受和不断地进取才能击败现实中的苦难。

所以,将你的困难和遭遇埋藏于心吧,只有先追求内心的强大,你才会真正强大起来。

Step1:将你的烦恼写下来

很多不便向他人讲述的事情,可以用纸笔记录下来。书写是通过整理思路,剖析自己那些不良的情绪,调整不恰当的观念、态度,来平复心情,自我排解,从而达到心理保健的最好方式。在书写的时候要从积极的角度切入,多肯定自己,不要夸大不良情绪。否则,你的不良情绪会越来越多。你的这份记录可以保留下来,当你心情舒畅的时候翻开看看,那时候你肯定会觉得这件事根本没有你当时想的那么严重,这样以后再有不良情绪时,就可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Step2:转移注意力,缓解内心压力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可以试着让自己运动起来,这样能有效缓解内心的压力。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譬如跑步、游泳、打篮球等。通过这些运动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使身体分泌出令人心情愉悦的化学物质。科学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通常不会去考虑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一些文娱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如果觉得听音乐不过瘾,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把坏心情赶走。

哈佛气质课笔记

/Point 1/

一个不停制造情绪垃圾的人是不会受到欢迎的。

/Point 2/

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会选择用倾诉的方式来获得心理的满足和安慰。

/Point 3/

动辄诉苦和抱怨的人,只会给人以弱不禁风的形象,这类人是毫无气质可言的。发问前自己先思考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教授曾说,哈佛选人有“三大标准”:一、创造性;二、广泛的兴趣;三、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三项标准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

如果你有幸成为哈佛的一名学生,并为选报科目而不知所措,如果你希望哈佛的老师为你提供建议或者帮助你选择一门科目,其可能性几乎为零,他们只会让你选择你最有兴趣的。

相反,如果你是在中国的大学,老师或许会非常热情地帮你分析各科目的优劣,甚至可能强烈建议你选报某一科目。

哈佛更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凡事均需自己认真思考,不会有人告诉你现成的答案。

所以,每个人都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人云亦云。如果你打算向他人求教,也不要完全寄希望于对方,因为你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力量,别人只不过为你提供一种参考。

◎思考力

在一所国际学校的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

学生们齐声说:“没有。”

老师询问原因,非洲学生说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说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说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说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这本身是个笑话,不过也确实说明了问题:我们对于思考的认识不那么深刻。只有认真思考的人,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一个人智慧与否,主要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考的能力。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人具有思维能力,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源于思考。思维能力是人最宝贵的特质,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巴尔扎克说过:“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人类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社会是复杂的,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

对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习,也要思考,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个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是个聪明的人,而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是一个智慧的人。

我们该如何看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呢?可以借用禅宗中的一句话:“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不是自己体悟到的真理,不属于自己。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很必要的。

独立思考能力是我们必备的一种能力,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不进行思考就不会得到有见地的见解,就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毫无疑问,思考能力对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成功者往往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的人,他们的成就是建立在他们出类拔萃的思考力之上的。思考能力决定着人的命运,只有善于思考,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爱因斯坦教育自己的学生说,思考是一切成功的源头。一个人要想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成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独立思考。

除了解决问题,思考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美国有一位作家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时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这位作家8岁的时候,有一天,他随自己的家人去逛玩具店。年幼的他被店里出售的组装玩具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他央求妈妈给自己买。

妈妈看过玩具后觉得他还不适合玩,所以对他说:“这种玩具你还不能玩,等过几年再给你买。”

可他当时仿佛对这个玩具着了魔,无论如何都想得到,就不停地央求妈妈。

最后妈妈没办法,只好把玩具买了下来。

当他迫不及待地回到家研究这个玩具时,才发现自己真的很难把这个玩具组装成功。在几次失败后,他去央求妈妈教自己组装这个玩具。

妈妈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说:“是你坚持让我买的,你自己应该好好想办法呀。如果不会组装,就一直等到你自己会了再玩吧。”

听了妈妈的话,他觉得自己必须要组装成功,于是不停地拆装这个玩具,终于组装成功了。

作家说到这里很兴奋:“当时我真是太激动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思考钻研的快乐。那个玩具我一直保留到现在。”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它对这位作家的意义却是如此重大,它让他感受到了思考的乐趣。假设作家的妈妈当时答应了他的要求,帮助他组装那个玩具,那他就不会对这件小事有什么印象,也不会一直珍藏那个玩具。他留着那件玩具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独立思考。思考真的是一种乐趣,值得用任何物品去纪念。

认真思考让这位作家组装好了玩具,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思考的乐趣,他受到了鼓舞,独立思考的自信心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我们的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源于自己的成功经验,而我们的成功经验通常与我们的思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我们去解决难题?是我们的自信,是我们对于自己思考能力的自信。思考引领着我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数次的碰壁和挫折之后,自信的力量让我们支撑着,坚持着。在难题迎刃而解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经验和喜悦,还有一份坚定的自信。

当然,我们在思考的同时,不要忘了去学习,去征询别人的意见。自己如果是新手,或者是对某些方面不了解,但有一些先例可以借鉴,那又何乐而不为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通常就是我们学习的理由,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爱迪生也说过:“如果说我望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中,我们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借力”要适当

现在是“合作为王”的时代,一个具有超能力的“独行侠”已经不再是人们追捧的对象,相反,一个善于交际、善于借助外力的人才更容易获得成功。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获得高人相助、贵人指路,想必他的事业和生活必能一帆风顺。

但是有时人们也会陷入一种极端,妄想一味地依靠他人,一遇到麻烦就希望他人帮忙解决,完全忽略了自己的主动性。

美国有一个著名作家,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原来这是他的一位热心读者慕名给他写来的信,在信中,这位读者反复阐述了自己对文学的兴趣,但却苦于“功底太浅”,另外也不知道写作的道路应该怎样走下去,希望得到这位作家的指点。

该作家很热情地写了回信,不仅告诉他很多可贵的经验,也向他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甚至还向某杂志社推荐了这名读者。

本来这位作家也是一片好心,然而,后来的事却令他感到无比苦恼。

原来,那位读者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该作家写一封信,不管是写作中的具体事项,还是生活中的琐碎事件,都希望作家能够给予“指导”,这令该作家非常烦恼。

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人,他们不愿思考,只希望别人帮自己找出答案,开始也许会有不少热心人愿意提供自己的建议,甚至对之无私地提供帮助。然而,一些人什么事都向别人“求助”,毫不经过自我思考,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最终将帮助他们的人“吓走”了。

所以说,借力是允许的,但借力也是有前提的。通常情况下,当我们遇到的事情凭借个人的能力无法解决,在个人“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通过借力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如果自己有能力解决,但是却不愿思考,不愿努力,只想以最轻松的方式得到满意结果而向他人求助,无疑会招致他人的厌烦。

就拿请教他人这件事来说,如果在请教之前,你从未进行过自我思考,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出答案就去求助他人,这做法为是不可取的。勤学好问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是在从不进行思考的情况下就去向他人请教,那么这种做法就是可耻的。

20世纪初曾发生过一场“物理学危机”,有一大批著名的物理学家因为过于信奉经典物理学,认为经典物理学中关于原子不可分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以至于在新物理学出现时,他们抱着强烈的排斥和“卫道”精神,对新物理学进行大力的阻挠和打击。当明知无法阻挡真理之时,他们中仍然有一批人执迷不悟,甚至为旧有的观念而“殉道”。这就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

哈佛人无比推崇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们认为,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胜于其他任何能力。他们所指的独立思考,体现的是进取和创新。当然他们所强调的“独立”,并不是指孤立或者封闭状态下的独立,不是将自己层层包裹起来,隐于深山老林之中,这其实与哈佛人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在哈佛经理人课上,讲师们会这样为学员解释独立思考的精神:既注重他人的经验和现行的理论,但是也不囿于它们;既注重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但是又绝不唯我独尊;既要避免思想上的唯唯诺诺的现象,也要避免思维上的自闭现象。这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精神。

哈佛气质课

要善于思考和学习

如果说学习是人类社会延续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

学习带给人知识,思考带给人智慧,没有知识的生活是阴暗的,而缺少智慧的生活也同样暗淡无光。只有善于思考和学习的人才能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

我们所说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在学习之前先有自己的思考,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Step1:先思考,不要急于向别人请教

在学习之前,先要思考一下,不然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看到不懂的就去问别人,因为很多时候别人能给你的只是一条鱼,而不是捕鱼的方法。

很多时候,你根本不了解状况,你向别人问了半天,结果讨论的只是表层最肤浅的问题。只有经过自己的深刻思考之后,才能把表面的东西转化为实质性的东西,并为我所用。

Step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善于思考的人往往都是优秀的人。如果牛顿被苹果砸痛了脑袋,立即去向他人请教,别人也许会告诉他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而他可能也会因此停止思考。然而,他通过不断地思考和不断地试验,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是由于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成为了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

哈佛气质课笔记

/Point 1/

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你永远得不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Point 2/

永远不要寄全部希望于他人,即便这世上真的有贵人,他也不会帮你摆平一切。提升自己才是重中之重。重要的事情不轻易做决定

在哈佛,每个学生都可以免费选修哈佛的所有课程,但由于学生的时间有限,所以,他们的前辈总会叮嘱他们:到哈佛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如何做决定。

做决定是一门艺术,你最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切不可轻易下结论,因为很多事情如果开始你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那么事后你一定会后悔。

◎学会正确地做决定

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

一天,天气很热,妈妈要小詹姆斯穿短裤去上学。小詹姆斯穿着短裤来到学校,发现全班只有自己穿短裤。小詹姆斯觉得自己这样太显眼了,真想回家去换条长裤。

第二天,天气也很热,妈妈还让小詹姆斯继续穿短裤,可他怕昨天的事情再发生,于是坚持着要穿长裤。结果,小詹姆斯来到学校,发现别的男生都穿着短裤,于是他又不自在了。

中午,下一场了暴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下午上学时,小詹姆斯又换上短裤来到教室,可他发现所有同学又都换了长裤……

就是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小詹姆斯的选择却总是和同学们不一致,真是令人遗憾。这只是个简单的决定,穿短裤还是长裤其实都没什么问题,只是觉得不自在罢了。

然而,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重要得多的事情,可就不只是感觉的问题了,一个决定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时我们该怎么做决定呢?

每个人做决定的方式不同,在面对同一事情时也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下面一些方法,我们在做决定时经常会用到。

首先是依循先例,就是之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这种方法适用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惯常的事情,比如说洗漱、做饭之类的。大家每天都不会因为怎么去刷牙而犹豫半天。

还有就是听从别人的建议,大家说怎么做就怎么做。选择这种方式其实是出于从众的心理,既然大家都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要改变呢?小詹姆斯在做决定时就考虑了这一点。

不可否认,有时候人们做决定会凭着自己的一时冲动,当时脑袋一热就拍板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有的人在处理事情时会经过周密、理智的思考和验证后再做决定,这是比较正确的做法。不过这对于信息和资源的要求很高,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这种方式。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种办法来做出自己的决定。我们在面对一些琐碎细小的事情时,通常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思考,因为机会成本会很高,在这些事情上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所以怎么做决定都没什么关系。

当我们面对一些重大的事情时,就要慎重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人生的路途虽然漫长,但是关键的只是那么几步,也就是那几个重要的决定,如果选错了,整个人生是会被改写的。

◎大事面前勿草率

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讲述了一个这样关于选择与决定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叫高加林,高中毕业后,他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他对这个能体现他才能的职业感到很满足。然而好景不长,他很快就被别人顶替了,他只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在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他对高加林的爱质朴而纯真,但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他失意时精神上的慰籍。

当机遇再次降临时,高加林没有错过,于是他重新回到了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后来,他巧遇了同学黄亚萍。与刘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高加林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着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着许多共同话题,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无情地伤害了刘巧珍。然而天意弄人,最终,高加林还是回到了那片生养他的土地……

高加林的生活在每次决定之后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与之前的生活相差很远。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就要看你怎么去选择和把握了。

对于重要的事情们不要轻易做决定,因为人在处理事情时会有很多的偏见和错觉,这是很难避免的。

我们在做决定之前都会得到一部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还会主动收集这方面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分析问题,并得出尽可能完善的答案。但很多现实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只是对已有的信息有所了解,当然有时候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们对于其他的信息一无所知,甚至连其他信息是否存在都不知道。我们总相信自己是在充分权衡各种替代选项后,才做出“正确”决定的。其实你的观点早已带有偏见,你只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在这个时候,你的偏见就会制造问题。

这就好比面对一潭未知深浅的湖水,我们只是舀了其中一瓢水进行研究,是没有办法对这潭水的深度做出多么精准的了解的。这个问题本来就很让人觉得懊恼了,更致命的问题是,我们的偏见会让我们认为这一瓢水就是全部了,这样更会让人失去理智,以致得出的结论偏差很大。

我们都有过和别人争论的经历,往往双方都只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搜集一切证据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完全无视对方的任何意见。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要做出最好的决定,就要去找可能证明自己错判的证据,而不是再去找巩固自己观点的信息。然而,这种偏见是大家通常都会遇到的。

我们在做决定时会注意到一些与主题没太大关系的信息。例如我们每次去超市购物,都会买一些打折促销的商品,还认为自己是个精明的消费者。因为我们用九块九买到了一件原来要十五块的东西,表面上看我们好像省了不少钱。实际上,我们购物的这个决定就是受到了“定锚效应”的影响。商品原先的标价可以当作定锚,而我们用它来比较打折后的价格,因此感觉很实惠,但其实还是不便宜。

如何摆脱定锚效应的影响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先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的“锚”来进行折中。比如自己在买苹果之前,先打听好最近的市价是四块五,那么在超市标出原价六块折扣价五块的时候,你就可以避免自己做出买苹果的决定了。不过很多时候,自己的这个“锚”是很难确定的。

总之,人生中重要的决定毕竟只有关键的几个,而且我们的思维中总会有一些偏见和错误,来干扰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在面对重要问题时,一定要仔细权衡,考虑周全,不要轻易做出决定。

哈佛气质课

培养你的决策能力

决策训练是哈佛的一门重要课程,尤其是在哈佛商学院,教授会采用许多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决策能力,譬如有一种方法是实例教学。

在课堂上,讲师会要求一名学生向全班讲述一个事例,对某一家企业的现实情况,主要是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描述。该门课程的讲师通常都是极富教育经验的工作者,同时也是接受过良好训练的企业家。在讲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全班同学将会对这一案例进行剖析和讨论。首先是找出该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剖析和辩论,最后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该课程不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现实社会中的商业模式,同时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决策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文件夹方法”,类似于“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安排一名学生暂时“扮演”某位高级领导,即兴“表演”他是如何处理公文、信件和各种报告的,对其中涉及到的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安排好下属的工作,并写出决策方案。所有步骤完成后,由讲师和全体同学对整个过程进行讨论和评价。当然,这种角色扮演并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场景,有时候可能让一位学生扮演领导者,而另一位学生则扮演一位牢骚满腹的员工,该“领导”需要即兴表演如何和一位牢骚满腹的“员工”进行沟通。

这充分证明了哈佛人对决策能力的重视。

Step1: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帮助自己来决策

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信息量的多少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所以要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