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4:09:1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2.棱镜门事件

3.拟态环境

4.二级传播理论

5.尼尔·波兹曼

6.观点的自由市场

7.蒙太奇

8.美国便士报运动

9.史量才

二、简答题(15×3=45)

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三、论述题(20×3=60)

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棱镜门事件

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一直在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3.拟态环境

答: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4.二级传播理论

答:二级传播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20世纪40年代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理论假说。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的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意见领袖指的是那些对大众媒介保持较多接触,在特定领域能够对他人发挥个人影响的人。两级传播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人际传播的制约。

社会学家罗杰斯在考察农村革新事物的普及过程时,把大众传播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而影响的传播则是“N级”的,其间经过大大小小的意见领袖的中介。这样以来,两级传播假说便发展成“N级传播”假说。

5.尼尔·波兹曼

答: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波兹曼认为电视传媒的娱乐本性使得非娱乐性的信息不得不在“声像”上包装自己,最终导致这些信息在内涵上缩水。另外由于电视传媒仅仅是单向沟通,无法与观众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它也就没办法实行教育的职责。波兹曼深化了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传媒适合传播不同的信息。他的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深深的忧虑和反思的产物,这在当时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观点的自由市场

答:“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西方自由主义新闻学中的一个理论。最早是由英国政论家、文学家约翰·弥尔顿提出的,后经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以及英国政治家约翰-米尔发展改进。弥尔顿认为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的,而非权力赐予的。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观点的自由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观点的自我修正”理论后来称为自由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根基,也是西方新闻自由的理论根基。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了来自美国社会责任理论的修正,但至今仍对西方新闻界产生着强大而持久的影响。

7.蒙太奇

答:蒙太奇是指根据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逻辑以及观众的收视心理,将前期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既定的构思组接起来。英文名称Montage,来自法文Monter(组接),最初是建筑学术语,意为组合、构成、装配。早期电影严格来说没有蒙太奇,一般认为是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使用蒙太奇的人。蒙太奇既作为一种画面组接剪辑技巧存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影视美学的思维观念,贯穿于创作活动从构思选材到拍摄制作的整个环节。

8.美国便士报运动

答:美国便士报运动,是指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掀起的一场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能人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的运动。从此,价格低廉、以大众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大量出版印行。“便士报”即廉价报刊,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该报售价为一便士(美分),因而被称为“便士报”。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便士报”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便士报”的特点是: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9.史量才

答:史量才是旧中国报业家,上海《申报》的总经理。1908年任《时报》主笔,1913年接办《申报》,1929年购进《新闻报》大部股权,意图组织报业托拉斯,受到挫折。九一八事变后,政治态度趋向进步,积极支持抗日运动。他举办申新通讯社,申报补习学校,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申报流通图书馆,出版《申报年鉴》,《申报月刊》、精制全国地图等,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引起国民党最高当局的嫉恨。1934年11月13日,被蒋介石派遣的特务暗杀与沪杭公路上。

二、简答题(15×3=45)

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答:(1)媒介融合的含义“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2)媒介融合的意义“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答:(1)戊戌政变时期,梁启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提出了整套办报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

①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第一册上发表的新闻学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

②梁启超很重视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以创办报刊作为政治活动的先导。对报刊在教育读者、开启民智、提供知识、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作用也有深刻认识,同时还很重视报纸对新学术新知识的传播。

③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从而使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④创造了报章新文体——“时务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这种新文体出现之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梁启超早期的办报主张,表达了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急于冲破封建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2)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

①提出报纸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②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③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刊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道;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④提出了办刊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浸润法和煽动法。

梁启超这时期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新闻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鉴。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答:移动互联网社会是一个更加趋近于人性的社会,同时也应是一个需要更好地把握人和技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为人类信息社会带来新的变化,但是移动互联网社会却并非是人类信息社会发展的终点,而只是人类信息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驿站之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技术形态:泛在网络和无缝连接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能否享受到更为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成为整个社会信息通信技术水平是否能得到真正提高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信息通信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应用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信息通信技术史也是一部技术创新的历史,而且目前这种技术创新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对于互联网发展而言,其创新效应不仅存在于互联网领域内部,还呈现在其他诸多社会领域之中。

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技术形态大致可以描述为如下的结构:具有移动互联特征的人-人互联网络,具有云计算、云服务特征的新泛在服务网络,具有物-物互联特征的新泛在物联网络。从信息通信技术环境的整体特征来看,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重塑并改变我们固有的信息社会形态。(2)社会形态:透明社会和开放社会

①移动互联网社会是高透明度、高围观度、高参与性的社会。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内容的创造将更加容易,信息内容的数量将更为庞大,信息内容的获取将更加容易,信息内容的传播将更加快捷。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重要公共信息的关注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对于重要公共事件的参与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而这些历史性的变革将使得数字文明社会形态实现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②移动互联网社会是高敏感型、高风险型、高危机型社会。高敏感社会和高风险社会要求移动互联网社会形态下的组织和个人都应以诚信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不断提高自身在高敏感、高风险、高危机社会的适应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敏感、高风险、高危机社会应该是一个风险广泛分布、危机频繁发生、社会治理复杂性进一步加剧的社会形态。从微博客传播领域2011年频繁出现的危机传播现象即可以一斑而窥全豹。例如,2011年5月故宫连续出现的藏品失窃、锦旗错字、建福宫会所风波等等一连串事件,即是典型案例。可见,对于移动互联网社会的公民而言,一方面要其能够以较高的移动信息传播素养、以更快的速度更为准确地获得信息,另外一方面还要其能够以较高的移动信息传播素养更为迅速地处理信息并做出适度反应。

③移动互联网社会是高协商型、高合作型、高治理型社会。虽然从当前的社会形态来看,存在着种种社会断裂的现象,在移动互联网舆论场中,存在着种种舆论断裂、意见冲突的现象,但是既然人类社会已经掌握了更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就应该抓住历史契机,在移动互联网社会的历史变迁进程中重塑社会均衡和社会和谐的新局面,以更高的社会治理水平来应对各种复杂的移动互联网社会形态的新课题。(3)文化形态:数字文明和数字生态的融合新阶段

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视角来看,移动互联网社会应该比现有的社会形态有更新的变化,但是这种社会变迁的历程不会像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节奏那样迅速。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社会,各种向善的社会力量将在更加透明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阻止社会大规模崩溃和断裂现象的出现,从而推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社会向着更好的发展阶段演进。笔者认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社会将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常态,并进一步固化为社会的内在结构。在此基础之上,人会获得更大限度的信息传播的自由和权利。但是伴随着这种越来越扩大的自由和权利,人的隐私权和独立空间也将受到来自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挤压,这也是一个需要引起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社会应该是一个更加趋近于人性的社会,同时也应是一个需要更好地把握人和技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从技术发展视角来看,信息通信技术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更为自由的条件和环境,在此环境之下人类也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重视人和技术、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均衡关系与和谐关系的构建。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环境之下,人类既能在人性发展方面获得更大自由,又能在社会关系网络和自然关系网络中获得更大均衡,这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社会状态,同时笔者也期望未来的人类文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获得更为均衡和谐的发展格局。

三、论述题(20×3=60)

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答:随着网络微博客平台的开启,一大批公共知识分子所构成的思想团体开始了积极的微博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的传统新闻范式受到冲击和修正,瀑布模式中的传播等级被碾平,信息水簇出现倒流,民意自下而上的蒸腾变得可能,这些转变在一系列微博事件中得到了证明。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点:(1)社会系统的发展变迁:社会分层加剧、利益诉求多样,社会舆论呈现躁动表征,传媒公共性需求凸显。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段经济高度发展期之后,中国的社会系统开始经历深刻变化:首先,传统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被打破,而新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尚未建立,价值观取向纷乱、杂芜,公众在选择上面临彷徨甚至迷失;其次,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利益的不断重组,这同时带有很大的不规范、不公正和偶然性:既得利益者没有安全感,失意者则有失落和不公正感,社会分层的加剧,以及各阶层群体之间的矛盾增多,使得社会面临“断裂”压力;此外,在迅速发展的经济下,公众开始从一元的温饱追求转向多元的利益诉求,这一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教育水平、组织手段和通讯能力的提升,公众采取集体行动来获取利益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这些原因致使社会舆论呈现“躁动”表征,多元的话语表达变得现实而迫切,作为社会现实建构主体的传播媒介能否体现公共性、并且提供准确及时的公共信息和宽容畅达的公共话语空间,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2)媒介系统的发展变迁:技术变革加剧、信息结构多元,跨越传统传播中介、直接对话成为可能。

随着新媒体技术变革的加剧,信息结构日趋多元,或可发展成以萨托利所言“相互争衡的‘传播媒介多元主义状态’”,其理想效果是大众传播系统因为权力分散性和多元制约而被中立化,公众舆论的独立性因而变得可能。

微博的出现和扩散,首先是对个体传播力量的肯定与整合,低门槛的进入性和由此带来的信息的使用、传布与生产,使得传统传播等级秩序中传受双方的角色发生转换,个人的信息权力由此增加、作为紧缺资源的话语权得以弥散。其次,微博客“使个人拥有了把个性化的体验向广大公众传播的力量,在其不断以各种方式向社会渗透的过程中,私人空间变成了公共性的,而部分公共空间又被私人化了”。微博主开始以个人表达促公共讨论,用私域之平台,促公域之向善,并且使得“从前作为受众的人们”成为了政治对话的潜在贡献者和政治舞台的潜在行动者。因此,“思想团体”微博客这一新的中介角色的功能凸显,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传统信息水潭中重要的中介角色——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生产范式,传统的主流传媒开始认真回应和对待传统新闻生产意义上的“另类”议题与事实,努力缩小新旧媒介之间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知识以及社会现实的差距。这样,由舆论领袖主导、普通公众参与构建的多元政治和社会话语得以扩散,底层水潭与上层水潭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成为可能。(3)变迁与话语:“思想团体”推动私人话语的整合与公共话语的运行,传统媒体在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寻找空间。

伴随着国家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可为和网络公共领域形塑的开始,公民社会的语境在互联网场域中具备了讨论的可能性。在公民社会中,存在着三个基本主体,即私人、国家以及民间力量,公民社会的话语权也体现为这些主体对话语“资源”与话语“力量”的追逐与占有。其中,私人话语是公民个体的话语,它表达的是私人性诉求,是私人愿望、情绪与意志的呈现,私人话语的表达权和表达能力是公民实现自身公民资格的基本要求与条件,也是确认公民是否具有公民技能的基本尺度。国家话语是国家意志的表达,通常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居于社会的主导,它本质上是一种阶级意志与社会意愿的混合表达,阶级意志服务于特定的阶级,社会意愿折射的则是社会公共需求。而所谓的“公共话语”,其本质是社会民间诉求的表达,既去除了国家话语的阶级性,又摈弃了私人话语的私利性,表现出更多的公益型和集体性。(4)从社会以及媒介系统变迁与三大话语之间的博弈关系来看,网络微博客传播首先为私人话语的运行提供了平台,私人的话语实践虽然大多表现为分散的、私人性质的意愿和情绪,但实际的效力却往往表现为“民意”对社会时局的“冲击”,同时也是形成社会舆论、促使民意蒸腾的基础。其次,由一大批知识公众所构成的“思想团体”的微博运用,使得公共话语的运行成为可能,这一团体在具体的实践中,擅长用“集体”的力量把要表达的诉求推到社会的前台,倾向于把社会的公共意志上升为社会的主题话语,并借助“集体行动”的压力效应,实现话语的攻坚、推动民意的蒸腾;在私人话语的冲击和公共话语的压力之下,代表着国家话语的体制内媒体受到撼动。由于国家话语本身就具有阶级性与社会性的双重维度,即一方面,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和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国家在对话语实施领导权的同时还负有社会性责任,即维护话语的公平与正义需求。因此,传统媒体在话语表达上便会呈现出公权色彩凸显和社会性底蕴增强的必然趋势。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答:经典的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仍然适用,以沉默的螺旋和意见领袖为例,分析如下:(1)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

①“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根据诺依曼的观点,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地说出来。

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开始涉足互联网的宏观效果研究领域,关注互联网对受众的长期影响。由于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存在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互联网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带来的挑战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网络空间的BBS进行分析,以探讨网络空间“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可能及其作用机制。

③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网络论坛帖子的点击率和实发帖数会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论坛要求登陆ID账号才能发表言论,包括发表主帖和跟帖。通常网络论坛的实际网友远大于申请用户数量。据统计,超过八成的网络用户选择不使用ID账号。这些网友只观看、浏览信息,不会登陆论坛发表意见,这样就产生了网络论坛的“沉默的大多数”。

④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它更加地间接,不直接作用于具体的个体,而是作用于网络用户的ID名称,从而压力强度有所减弱,但是其对网民的个体影响不容忽视。正是由于社会孤立动机的存在和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的存在,网民在行为方式上更多地选择沉默或者从众,在网络群体之中寻求安全和认同。(2)网络时代意见领袖理论

①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使人们之间的信任和社会联系较现实社会更难建立和维持,而自由开放的网络平台又为多元意见的表达和存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网络意见领袖的地位保持存在难度。因此,根据个人影响力的持续时间,网络意见领袖可划分为以下两类:

②事件型网络意见领袖。网络虚拟空间不同于现实社会环境,人们在各类网络平台中游走,进出自由,没有任何现实的羁绊,其间的人际互动及其形成的人际关系处于一种较松散的状态。与传统社会意见领袖相比,网络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之间的虚拟交往可能缺乏一种持续性,而社交互动是意见领袖发挥个人影响力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议题层出不穷、涉及广泛,网民的兴趣点时常此起彼伏,想要持续地处于意见的领导者地位非常不易。因此,网络环境下可能存在一类昙花一现的事件型意见领袖。这类意见领袖往往只在某一特定社会事件中发挥出其个人影响力,通过传播的信息与观点来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引导舆论。事件过后,这类网民的意见领袖地位也随之消失。事件型网络意见领袖之所以成为意见领袖可能仅仅因为对某一特殊事件或问题有深刻感悟和体会,或者掌握着第一手信息来源。

③群体型网络意见领袖。尽管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似现实社会那般紧密,但在一些虚拟社区中,仍然存在着成员所认可的群体型网络意见领袖,如基于兴趣所建立的网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这类意见领袖往往专注于某一兴趣领域,对某类话题的熟悉程度以及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参与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群体型意见领袖的价值取向总是和该群体的主流规范相一致,同时是该群体中有威望的成员,他们不是群体的正式权威者,而是群体成员主观认定和尊崇的。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答: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日前召开,众多“大V”齐齐聚首,纷纷发言。名气越大,责任越大,越要善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这样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1)网络空间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形态,所谓虚拟世界,公共性和社会性一点也不虚拟。“人人都有麦克风”,意味着人人都得承担相应责任。特别是当下,一批名人“大V”的粉丝动辄以几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计,往往“鼠标轻点、应者如云”,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带头“挺”什么“踩”什么,当然应该有更多思考、更多承担。(2)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寥寥几句话,若由千万粉丝级的“大V”发布,瞬间就会推送到网络的各个角落。而某条假消息,一经多位“大V”转发,立呈燎原之势,即便不久被证伪,恶劣影响也已造成,辟谣要花极高成本。尽管我们不应夸大“大V”们呼风唤雨的能力,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既然享有更大话语权,那么在众声喧哗、泥沙俱下之时,“大V”们都更有理由遵规守法;在弘扬美德、倡导诚信之时,“大V”们都更有理由一马当先。如果每每自居“意见领袖”,享受着影响力带来的种种好处,却认为没有任何传播正能量的义务,恐怕实在说不过去。(3)对“大V”们而言,承担社会责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多几分慎重,对那些明显可疑,又不在自己专业领域和熟悉范围的“爆炸性信息”,想一想、查一查、缓一缓再发再转。不抢着架秧子起哄,更不明知多半是谣言还故意加上“求辟谣”的标签扩散;比如,论事多讲点客观理性、多讲点建设性意见,不预设立场或道德绑架式拍砖,更不为了个人扬名立万而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自觉抵制“有损他人名誉和利益的行为”,不发偏激泄愤之语,更不煽呼拥趸投入党同伐异、叫阵约架、人身攻击;再比如,多传递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声音,让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多看到我们身边那些温暖、美好的东西,多看到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充满希望并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4)网络平台,需要清新空气,需要一方明亮湛蓝的天空。有了网上的公序良俗,对创造网下的社会福祉也将带来莫大帮助。而这一切,要靠法律红线规制,也要靠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名人“大V”们共同来珍惜、来维护。

2012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清华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新闻框架(news frame)

2.媒介素养(media lieracy)

3.“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4.North 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报》)

5.密尔顿(John Milton)

6.中国报刊的“”功能说(历史变迁)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2.“走转改”的含义是什么?简述这项活动的意义。

3.简述美国新闻史上“客观性”的演变。

4.述评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两类新闻模式: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

三、分析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析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试论中国当代文化体制改革对传媒业的影响。

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新闻框架(news frame)

答: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新闻框架”(news frame)的学术概念。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

2.媒介素养(media lieracy)

答: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其意义不仅在提升普通公众积极利用媒介的能力,还在于提升受众对媒介讯息的选择、批判、使用能力,使之成为建构健康媒介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媒介素养不仅被视为公众制衡媒介不良表现的力量,而且作为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旨在强化公众的传播权,以及公众对大众传媒在民主机制中发挥正面作用所担负的责任。

3.“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答:“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4.North 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报》)

答:《字林西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64年7月1日由《北华捷报》的附张《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而来,是一份综合性日报,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曾一度独享刊登路透社电讯的特权,重视言论。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很大。

5.密尔顿(John Milton)

答: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47)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出版自由思想从18世纪起受到重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l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l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指出君主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黜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

6.中国报刊的“喉舌”功能说(历史变迁)

答:“喉舌”功能说是说明报刊或其他新闻媒介作用的比喻。主要指报刊是党、政府、人民或读者的耳目,既起着沟通信息的作用,又发挥检测环境的功能,同时还能引导舆论。这一形象性提法来自西方。(1)在我国最早提出喉舌观的是梁启超,他在此马克思观的基础上,提出“耳目”论观点的。梁启超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消息不通则陋。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若无报纸,则比邻之事不知,是“有耳目而无耳目”;上下之情不通,“则有而无也”;无耳目,无,是为废疾;所以要维新政治,扶持国体,首先就得创办报纸,“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2)l929年《党的生活》出版启事中说:“《党的生活》与其他刊物的区别,不仅在于要讨论党内的问题,更在于它是一般党员的喉舌。”(3)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致读者》中说:“报纸的任务:不仅要充实群众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觉悟,教导他们,组织他们,而且要成为他们的反映者、喉舌。”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9月22日社论《党与党报》中说:“报纸是党的喉舌,是这一巨大集体的喉舌。”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答:麦克卢汉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以及“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1)媒介即讯息

①含义

a.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b.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②媒介的作用

a.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仅指语言、文字、印刷物、电信和广播电视,而且包括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甚至服装、住宅、货币等,任何能够延伸人体功能的事物,都在他的媒介范畴之内。

b.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2)媒介即人的延伸

①含义

a.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b.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②评价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3)“热媒介”与“冷媒介”

①含义“热媒介”与“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a.“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

b.“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②评价

麦克卢汉的这种分类并没有一贯的标准,而且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①意义

a.麦克卢汉的理论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b.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

②局限性

麦克卢汉毕竟不是一位辩证唯物论者,而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因而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b.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到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的对象。

c.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2.“走转改”的含义是什么?简述这项活动的意义。

答:(1)“走转改”的含义

①“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②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2)“走转改”的意义

①它鲜明而很好地回应了时代关切。

a.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面临的问题依然复杂,形势依然严峻。时代驱使新闻宣传工作也必须随之而适应和跟上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种种需求。

b.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许多思想和认识,面对巨量信息,怎样从信息中发现新闻、怎样把信息裁剪成新闻、怎样避免将失实信息变成虚假新闻等等,这些都已成为新闻工作者今天时时刻刻面对的新问题和新纠结。

c.“走转改”实际上回答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怎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

②它突出而有力地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

在“走转改”活动中,媒体真正做到了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反映群众的创新创造,展现群众的精神风貌;真正做到了深入和贴近群众,深入和贴近生活,深入和贴近实际,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③它着力培养和用心锻炼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青年编辑记者队伍。

a.参加“走转改”的编辑记者们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他们涉世未深,却不缺闯劲;经验欠缺,却不乏热情。他们在艰苦、艰难和艰险的实地采访中,磨练了自身作风,积累了报道经验,提升了新闻素养。

b.另一方面,乡村的贫穷落后,民间的疾苦羸弱,又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净化,从而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分量越来越重。

3.简述美国新闻史上“客观性”的演变。

答:客观性理念是新闻业之于美国的核心,然而,在整个20世纪,作为新闻界职业规范的客观性,无论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备受争议,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9世纪30年代,新闻客观性雏形:独立于党派纷争,热衷于商业利益。

①19世纪30年代,政党报纸逐渐没落,便士报相继出现,美国报业走上了商业化道路。为了争取最为广泛的读者,便士报发明了现代的“新闻”概念。不同于党派立场鲜明的政党报,大部分便士报宣称政治立场中立。它们把自己看作是客观新闻的提供者,反对政党报刊的陈腐方式及其政治倾向。

②与此同时,19世纪40年代电报的发明促成美联社的成立,而美联社的诞生又带动了客观报道的发展。通过创造“新闻”这个专业信条,大众化商业报纸预示了现代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形成。这一时期报业对客观性的关注,表现在他们声称要独立于党派纷争之外,提供独立、公正的信息,使读者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事件得出自己的观点。

③这一时期形成了新闻客观性雏形,其基本内涵是独立于党派纷争之外,宣称政治立场中立、不偏不倚,但不避讳谈论自己对商业利益的追求,甚至为此不择手段。这个时期的媒体将自身定位为盈利性企业而非社会公器,其对于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也多是出于趋利动机。(2)19世纪末20世纪初,朴素实证主义客观性:崇拜真实,有闻必录,据实直录。

①19世纪中叶之后,很多便士报虽然逐渐摆脱了政党的阴影,客观性理念曙光乍现,却又很快陷入了“黄色新闻”的困境。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报业界存折两种新闻:以《世界报》、《新闻报》为代表的娱乐新闻业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信息新闻业。

②1986年,《纽约时报》提出“不偏不倚,不畏惧,不徇私,不受任何政党、教派和厉害关系左右”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巨大成功。向世人证明了这种客观报道方式的商业价值,这种“客观”思想也借助于《纽约时报》的巨大影响力推向社会,逐渐为整个报业认同。(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客观性成为职业理想:为事实不可信的世界设计的方法。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闻业直接卷入,在战时新闻管制下,“独立”与“客观”不堪一击。战争煽动宣传取得惊人成功。一战后的新闻业建立了行业道德规范,并将客观性的要求奉为圭臬。

②早期的客观报道方式在经过修正之后,作为道德规范和职业理想被新闻界普遍接受为“客观性法则”:在对客观性的态度上,客观不再被视为一种唾手可得的目标,而更多地被认为是新闻从业者努力探寻并呈现时间本来面目的职业态度;在其性质上,它已从报业实践中引以自豪的操作原则上升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约束与职业理想;在其目的上,从精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演化为尽量减少主观偏见力争最终逼近客观现实。(4)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客观性吸纳主观性:从“客观记录”到“客观解释”。

①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解释性报道成为美国新闻界最重要的职业趋向。新闻从业者也不再相信事实能够不证自明,不再相信真相可以唾手可得。在新闻实践中,记者用自己的方法把解释性报道与客观性结合在一起,以示“解释的客观性”。

②解释性报道的出现以及它在实践层面的成功运用,是新闻客观性传统内部的一次有节制的改革,而不是对它根本性的变革。这种改革,使得“新闻客观性”的内涵从“客观的记录”拓展为“客观的解释”。(5)20世纪中后期,浴火重生的客观性:从“权利帮凶”到“不死之神”。

①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事件”之后,人们开始看到,在客观性的堂皇外衣之下,新闻业过分强调那些所谓科学的操作步骤和要领,非但无助于反映客观现实的本来面目,反而可能使包括丧失道义上的责任转而维护和掩饰现行权利结构中的不公平和非正义。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本身受到了质疑。

②尽管非议不断,但在整个20世纪,客观性无论是在专业讨论上,还是在社会事件中,都经受住了挑战。《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大报一直坚守着新闻的客观性。(6)在整个20世纪,尽管处在批判文化思潮的外部挑战与内部矛盾之下,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界职业理念的地位并未明显式微。相反,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旗帜下,集结了一大批为新闻业作为社会公器的“合法性”而战的从业者和研究者。

4.述评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两类新闻模式: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

答:(1)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的提出

①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夏德森(Michael Schudson)在《挖掘新闻――美国报纸的社会史》中研究美国现代报业开端时,着重解剖了两种报道模式,即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

②现代新闻报道刚一开始就有两种特性,即真实性和娱乐性。这两种特性反映了传媒的两种功能:提供信息,及讲述故事。纽约《世界报》和《新闻报》选择了娱乐性,奥克斯接办的《纽约时报》则选择了真实性。夏德森将表现这两种新闻特性的新闻模式,分别称之为“故事模式”和“信息模式”。(2)故事模式

①夏德森用美学理论来论述“故事”模式:若讲故事成为报纸的任务,那么新闻就应该实现米德所说的“美学”功能。米德认为,有些新闻,比如选举结果或股市报道,应该侧重新闻的信息功能,但对于报纸上的大多数新闻,娱乐性或其消费价值则更为重要。

②报纸的主要任务是为读者创造令人满意的美学体验,帮助人们解释其生活,使其与所属的国家、城市或阶层相联系。米德把这当作是报纸的实际功能,是报纸应该具有的功能。他认为,记者走出门通常是为了获取故事,而不是事实。根据这种观点,报纸不是通过提供事实成为生活的向导,而是通过选择事实,重新构建事实。

③纽约《世界报》的故事模式:描画社会图景,体现社会变迁

a.《世界报》成为19世纪80年代纽约报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通常新闻史都把其煽情手段当作是增广其发行量的原因。但是夏德森认为报纸历史和城市历史是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

b.1880-1890年的纽约是一个移民城市,多数移民没有阅读能力或者看不懂英语,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学习。普利策就力求让《世界报》提供引领性的编排和新闻,他希望《世界报》不但是全日制的校舍和讲坛,而且是全天候的教师和论坛。这种对报纸编辑与新闻功能的等价判断,在19世纪晚期是不多见的。

c.夏德森在媒体与社会生态的互动体系中研究报业历史。《世界报》寻求广泛而普通的读者群,是为了适应城市居民不断改变的生活、感受和渴望,这也意味着报纸“娱乐功能”的扩大。

d.报纸业务手段,也在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世界报》用煽情风格、新式排版是适应了长期乘客的需要。要在车上阅读文字很小但尺寸很大的报纸是困难的,因此《世界报》减小版面,增大标题,使用图片,发明“导语”段落。报纸不断使用插图和大标题,由此调整了中产阶级的阅读习惯。(3)信息模式

①夏德森在阐述新闻的信息模式时,认为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应是未经加工的,它所提供的应是“纯信息”。信息的首要目的是使其本身能够被理解。尽管信息可能并不比过去的各种情报更精确,但和早些时候的情报不一样,信息必须听上去可信。根据本杰明的分析,信息是和讲故事的精神不相容的。

②信息模式的新闻总是与公正、客观、审慎而不动感情相联系的。信息模式的报纸看起来比故事模式的报纸“更值得信赖”。夏德森在对美国新闻史的研究中,用他重视的“阶级”体系来分析美国报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③《纽约时报》的信息模式:符合富有人群的政治经济传播

a.《世界报》奠定了现代大众新闻的基础,但1896年以后,奥克斯的《纽约时报》为现代报业确立了新的标准。只有那些准确而充分地报道事件的报纸才能生存,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固定的读者群。这是“信息模式”的主要含义,也是《纽约时报》即将成功的预言。

b.《纽约时报》挑战了只有煽情才能成功的观点,令竞争对手们明白了“高雅意味着赚钱”。“刊登所有适合印刷的新闻”,保守、高雅而且准确,正是有良好教养又富有的阶层想要的东西。夏德森从经济环境和商业规律的角度,论说了《纽约时报》成功的经济学意义。

c.夏德森还用比较研究法,研究了《纽约时报》的政治学层次。他将《纽约时报》与《世界报》的头版对同类政治新闻和评论的不同处理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纽约时报》政治上倾向于保守,而这种保守倾向增加了《纽约时报》在富人中受欢迎的程度。

三、分析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析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答:(1)新闻与宣传的含义

①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②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由此引起其他一系列区别:

①出发点不同

a.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他们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b.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因为信息是消除人们认知上的不确定性,是人们一切行动决策的前提。充足的信息是人类社会有理智地生活的必备条件。

c.宣传活动是宣传者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活动却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而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②归宿点不同

a.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自觉自愿地按照宣传的意图去行动。

b.新闻发布者(如果他们没有宣传意图的话)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做出决策。

③传播的方式不同

a.信息是消除人们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对受众来说,信息总包含着新的、原先人们不知道的东西。因此,一条信息的传播从来是一次性的,在一张报纸上,绝不可能重复刊登内容一样的一条消息。

b.宣传却常常需要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了解和理解,往往用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一种观念。

④传播的要求不同

a.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

第一,真实。不容许有任何夸大或缩减,当然更不容许凭空捏造。虚伪的信息必然导致错误的决策。

第二,全面。构成一个信息的各种要素必须齐备,一个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必须周全。片面的信息使人们或者无法决策,或者得出片面的结论,导致错误决策。

第三,客观。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取舍信息,只能尽可能地按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叙述。

第四,公正。不管是多数人意见还是少数人意见,是赞成还是反对,是令人喜悦还是令人沮丧,都要如实传播。

第五,及时。信息以时间为生命,同样内容的信息,如果迅速及时,可能一字千金,一旦延误,人们来不及采取对策,那只能成为一堆垃圾。

第六,准确。一是一,二是二,“可能”“大概”,对信息沟通是忌讳的字眼;“基本上”、“多数”、“少数”也要尽可能少用。最准确的语言是数学语言,在信息沟通中,一切凡是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都要用数学语言,而不是模糊的语言。

b.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求真实,典型,能够恰到好处地说明观点的正确。在宣传上,凡是能够证实观点的所有材料,只要是真实的、典型的都可以用,不管是新近的还是历史的,是新鲜的还是人们所熟知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3)新闻与宣传的联系

①尽管新闻与宣传从定义、特点和职能出发均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但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出现一定的特殊的复合现象。

②媒介的所有者(包括私人、集团、阶级、政党)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出于某种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③当人们把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或者利用新闻作宣传时,一定要尊重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求,不能把新闻当作宣传品——只有宣传昧,没有新闻味。新闻就是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这就是通常所谓“用事实说话”。既有受众所需要的事实(信息),又有编者的观点。

2.试论中国当代文化体制改革对传媒业的影响。

答: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是对文化部门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及其管理方式的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文化产业的生产力,从而发展、繁荣我国的文化产业。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突破体制性障碍,获得进一步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对传媒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单一结构,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传媒产业结构。

①我国传媒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变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媒产业单一结构的问题,这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传媒业的单一结构突出表现在传媒产权结构单一和传媒产业结构单一两个方面。

a.单一国有产权结构。

传媒是我国党和政府的,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引导舆论的重任,一直以来属于国家所有。传媒市场改革以后,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实行企业化经营,这些媒体也就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国有企业,存在着单一国有产权结构的严重缺陷,即传媒产权虚置,产权主体缺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