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上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21:55:04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上册)

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上册)试读:

出版缘起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他们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凡·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名字都如雷贯耳,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阅读大师经典之作,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经典著作,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必知传世经典系列》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系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协奏曲中的极品★古典音乐领域的王者★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四季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 1678~1741)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套曲《四季》以其极为丰富的音乐语汇尽情地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为我们营造出了又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四季”。正是由于其音乐旋律活泼动人,音乐形象感觉强烈,因而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考验之后,仍然深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这不能不令人从内心发出由衷的慨叹。——维也纳弦乐独奏家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雷纳·霍内克

维瓦尔第并非巴洛克的开山鼻祖,但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作为巴洛克晚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3位作曲家之一,维瓦尔第是最早出名的。凑巧的是,意大利是巴洛克音乐发源和成长的所在地,而维瓦尔第所作的《四季》也被公认为古典音乐领域最容易入门的巴洛克作品。

当年,在巴洛克风格蔓延的意大利,精致而充满魅力的音乐在阳光灿烂的大地上一点一滴地铺洒。意大利的巴洛克音乐中,弦乐可与早期的歌剧相提并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至今仍是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也是极为重要的室内乐及独奏乐器。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盛产小提琴家,他们全都是当时极为有名的小提琴手,而且都是小提琴音乐的作曲家。当然,在这些身影中,也少不了维瓦尔第。维瓦尔第在作曲方面所涉猎的音乐形式繁多,但人们公认他为巴洛克协奏曲领域的王者之一,维瓦尔第诸多创作中流传至今的重要作品也以这类协奏曲居多。据统计,他一生总共写作了400多首协奏曲,其中包括独奏协奏曲和管弦乐协奏曲,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维瓦尔第的音乐天赋,从中我们可以听到鲜活的旋律、热情的节奏、华丽的音色以及令人感到意外的音乐主题和对比变化,可以说这些协奏曲充分体现出了巴洛克音乐的特色,而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了。《四季》是维瓦尔第那敏感而丰富的音乐神经在不停地感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召唤后写出的作品,它以标题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向听众展现出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把诗歌的内容和氛围非常巧妙地融入音乐,以一种超拔的表现力演绎出四季变换及大自然神奇而美妙的风情,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季,这已被我们所熟知的变化,已经被我们所忽略的神奇力量,在维瓦尔第的音乐中,重新散发出惊人的魅力。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套曲《四季》是一部音乐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由于它旋律优美,曲意清新,具有很强烈的形象感与很高难度的技巧性,因此备受小提琴演奏家们的青睐与听众们的喜爱。《四季》是维瓦尔第生平协奏曲音乐体裁创作中最伟大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它历经几个世纪久演不衰,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无比珍贵的音乐遗产。——维也纳爱乐三重奏小提琴演奏者 约翰斯·科斯特

小提琴套曲《四季》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创作并题献给波西米亚伯爵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中的前4首。为了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曲意,维瓦尔第在这部小提琴套曲《四季》的总谱扉页上曾相应地题写过一首14行短诗,用以简单描述每一乐章的音乐内容。我们仅是读读这些美妙的诗句,便会沉醉其中,并随它进入美丽的梦幻与冥想。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套曲《四季》由题为《春》、《夏》、《秋》、《冬》的4首独立性协奏曲所组成,每首协奏曲中又各自包含3个乐章。协奏曲《春》中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活泼的快板乐曲,维瓦尔第在乐谱首页的标题处曾为其写有这样的诗句:“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有关的题诗是这样写的:“牧羊人躺在草地上,忠实的牧羊狗在他身旁。百花盛开,景色宜人,树木轻轻摇晃。”与第二乐章舒缓的曲风相对应。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则是一首情绪欢快的舞曲,这一乐章的题诗为:“春光普照大地,乡村笛声悦耳,迷人的小树丛中,女神与牧童在翩翩起舞。”在《四季》中,维瓦尔第站在了一个超越了常人视角的高度,并且非常感性地去从音乐中领悟到一种大自然的灵性、博大与变化无穷的色彩,因而具有很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他力图用很浪漫的音乐来表现出自然界五彩纷呈的色彩与强烈的美感,因此他将每一首协奏曲的音色都作出了特殊的定位与变化,以使人们通过优美的音乐去感受并领略四季万物不同的景致与风姿。——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编导 让·克里斯多夫·马约

协奏曲《夏》的第一乐章是一首不过分的快板,维瓦尔第在其所写的诗句中曾这样描述了那令人燥热与不安的夏天:“盛夏骄阳似火,人畜口干舌燥,杜鹃啼啭,斑鸠与金翅雀也都在不停地吱吱叫。”第一乐章之后的第二乐章是一首慢板与快板相交替的乐曲,题诗为:“苍蝇与一群发怒的土蜂因害怕惊雷而狂飞不停,令人不得安宁。”《夏》的第三乐章是一个急板乐段,作曲家维瓦尔第在此处的题诗为:“天空电闪雷鸣,冰雹打落了玉米和谷子,毁坏了庄稼。”

协奏曲《秋》的第一乐章是采用快板曲速写成的,维瓦尔第在题诗中写道:“农夫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痛饮美酒,纵情欢乐。”在欢乐的情绪之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转换成为一首非常怡然的慢板,题诗中这样写道:“大地充满了欢乐,秋高气爽,诱人入眠。”在这首令人陶醉的第二乐章之后,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则是极为热烈的快板奏响,此乐章的诗题为:“晨曦初露,猎人们披挂号角与猎枪,手牵猎狗出家门。猎枪鸣响,猎狗狂吠,惊恐的野兽纷纷逃遁。”

协奏曲《冬》的第一乐章也是一首不过分的快板乐章。维瓦尔第为此乐章所作的文字提示是这样的:“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人们簌簌发抖,牙齿打战,浑身冻僵。”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题诗中写道:“壁炉旁度日,舒适又满足。”第三乐章是一首快板,题诗为:“冰上滑行,缓慢又小心,最怕摔跤,可是一个急转身,已经滑倒在地。”这是一个充满了谐趣的乐章,维瓦尔第曾在总谱上特别写道:“这就是冬天,虽然它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徜徉在古典音乐的浩瀚海洋中,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为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作品超越了时空和国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古典名曲,更是古典乐迷的必听入门曲目。它至今仍然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古典音乐中的“流行音乐”。美丽的四季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这样一杯用音乐调制的意大利式卡普奇诺咖啡——味香、色浓,它的琴弦是由意大利地中海的阳光照耀的,健康、清新,它升起在缓缓搅动着的银色小羹匙的手指间。意大利人凭借地中海上灿烂的阳光,凭借古罗马废墟上的大理石圆柱,凭借但丁的诗,享受世界,也为世界提供享受:伦勃朗的绘画,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威尔第的歌剧,斯特拉迪瓦的小提琴,帕瓦罗蒂的男高音,更重要的就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它们没有一样不美轮美奂,没有一样不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如同中国古人珍爱的奇石、书画、梅、兰、竹和菊一样。

在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意大利的音乐家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以与法国的作家、德国的哲学家相媲美。意大利是一个歌唱家、器乐家、乐器演奏大师、作曲家和歌剧作者的大市场,每年向它的邻国德、英、法输出不计其数的音乐专业人才。世界的音乐中心不在德国而在意大利,各国音乐家的朝圣地不是维也纳而是那不勒斯,连最著名的音乐大师——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也都曾来到意大利学习声乐技术。历史学家伯尼在他的书中写道:“在威尼斯,如果两个人一起挽臂同行,仿佛他们就只能用歌声交谈,所有的歌都是以二重唱形式演唱。”一个个音乐节,一个个与音乐有关的盛事,接连不断地在这个国家里发生。有人展开他丰富的想像力:意大利可以比作是一把音叉,而那不勒斯就是它的高八度。那不勒斯是音乐的天堂,而维瓦尔第就是这座音乐天堂的上帝。《四季》是维瓦尔第协奏曲体裁音乐创作中的一部极为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维瓦尔第在这部作品的写作中使独奏小提琴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尽管还不是主导地位,也无法与整个乐队相抗衡,但作曲家在其中所展示出的高难技巧则被认为是为19世纪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确立起到了一个先驱与启示的作用。——德国莱茵交响乐团指挥

我发现了自己听音乐的一个规律:几乎都是从简单、抒情的音乐开始,因为简单,所以旋律容易记住,因为抒情,所以能打动人,让聆乐人情不自禁地掉入音乐布置的浪漫主义“陷阱”。《四季》正是这样的一种音乐——抒情!好听!用一把小提琴描述4个轮换的季节:春、夏、秋、冬;用小提琴迎来小鸟的啼鸣、嗡嗡叫的蜜蜂、翩翩起舞的仙女、斑鸠、困倦的牛羊、在暴雨的天空下打战的庄稼,迎来酣睡的人们、带着猎狗奔跑的人们、在冰天雪地里冻得牙齿格格打战的人们。

在《四季》里,我最喜欢的是《夏天》,它吸引我的不是鲜花的恬静优美,也不是人们的风花雪月,而是整个夏天的炎热、燠闷和无所事事。在炎热的夏日傍晚,连知了都停止了歌唱,一个人席地而坐,背靠着夏天。他的四周是咝咝作响的热空气,他无聊到极点,也寂寞到极点,感到自己仿佛又变成了不谙世事的婴儿,重新出世。然而树林边际的一道闪电提示了他,它来自遥远的天空,如同它本身的蓝光一样孤寂。它用舞蹈的节奏向他预言,哦,那一遍又一遍的步法与身姿,仿佛它射穿的就是素朴的诗和感伤的浪漫。所有优美的诗句都是由一把300年前的斯特拉迪瓦小提琴写下的,也许只有这把古老的意大利名琴才能配得上同样古老的《四季》——但《四季》并不古老,尽管演奏了将近300年,但它还年轻。音乐家描述了比人间的春夏秋冬更为持久永恒的四季,他的一切艺术创造力就在四季轮流变换里,艺术的《四季》永远超越时间之河。(佚名)1678年,维瓦尔第出生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他是小提琴家的儿子。诞生的当天,这个城市就发生了地震。不知是因为地震,还是因为他出生时就患了哮喘和心绞痛,反正他出生后就被紧急施以洗礼。维瓦尔第幼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分。尽管维瓦尔第身体虚弱,但身为6个孩子中的长兄,他注定要挑起生活的重维瓦尔第(1678~1741)担。1693年维瓦尔第开始接受神甫训练,与此同时,他的父亲教授他小提琴的基本知识,成为他的第一个音乐启蒙老师。训练结束后,由于维瓦尔第身体虚弱,他被获准与父母住在一起。尽管维瓦尔第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担任神甫的职务,但他内心仍然十分喜欢这个职业,1693年他剃发做了神甫,后来竟生出一头红发,于是被人们称为“红发神甫”。

1703年9月,维瓦尔第被聘为一所孤儿院的小提琴老师,孤儿们不幸的命运深深地打动了维瓦尔第,促使他为这里的孤儿们写出了许多一流的音乐作品。1716年,维瓦尔第被院方赋予一个职位更高的头衔:音乐总监。这是因为前一个音乐总监生病告假,一去不返,继任者又不懂得音乐,于是院方便聘请维瓦尔第担任这个职务。这个头衔大大鼓舞了维瓦尔第的创作热情,他为这所孤儿院创作出了更多的作品。院方主管对这位认真工作的作曲家的工作也十分满意,额外赏给他50个金币作为奖励。

1718年,维瓦尔第开始长期的旅游创作生涯,在这次旅游生涯中,维瓦尔第迎来他一生创作中的高峰。罗马是他的第一站,维瓦尔第在此度过了几个春秋,并为罗马教皇作了两次演出。这一时期,画家皮埃尔·罗恩·海兹以漫画形式为他画了一幅图像,这幅图画是唯一一幅近似维瓦尔第本人的真迹。在罗马,维瓦尔第迎来了他的第一段爱情,这位女子是一位歌唱家,他们是通过这位女孩的妹妹相识的,因为她是维瓦尔第的私人护士。这段感情成为维瓦尔第一生中最难忘的插曲。

维尔瓦第生活的时代,欧洲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旧的时代即将过去,新的时代就要来临,变革的年代孕育了巴洛克艺术。维瓦尔第正是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维瓦尔第在小提琴演奏和作曲技巧上素负盛名,他确立了协奏曲的音乐体裁形式,并尝试交响乐的写作。这些都给后来的巴赫、亨德尔以重大的影响。维瓦尔第的主要贡献是将协奏曲的形式以其创作的大量作品固定下来。他同时又是标题音乐的先行者。12部《小提琴协奏曲》是维瓦尔第的传世之作。其中前四部分,就是脍炙人口的《四季》,也最为著名。作者在每个乐章的开头都写有一首小诗,概括了音乐的内容与意境,这在当时的音乐创作中是一种新的尝试。

维瓦尔第生前体弱多病,性情急躁易发脾气,但他工作起来生龙活虎,效率很高,作曲时落笔神速,其思路之敏捷是世间绝无仅有的。传说,维瓦尔第与人打赌,说他创作一首协奏曲比抄谱员重抄一遍的速度还快,也就是说在前一首乐曲还没抄好之前,他的第二首乐曲就已经写出来了。这从他死后遗留下来的大量作品中就可得到证明——单就意大利国立图书馆保存的维瓦尔第作品手稿而言,就有39部歌剧、23部清唱剧、23部交响曲、大量的宗教乐曲、43首咏叹调、73首供三重奏或独奏的奏鸣曲、40首大协奏曲,以及为各种乐器而写的447首协奏曲,其中单以小提琴协奏曲为例就有221首之多。这些作品连同其他巴洛克音乐被埋没达百余年之久,直至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才受到重视。

1741年,维瓦尔第在奥地利维也纳逝世。当他的音乐再度在世界乐坛上竞放异彩的时候,这位死于贫困的音乐大师已在维也纳的贫民墓地里安放了100余年。《和谐的灵感》、《异乎寻常》和《和声与创意的实验》一起被称为巴洛克作曲家维瓦尔第的“三套协奏曲”。其中《和谐的灵感》作于1711年,是3部作品中最早诞生的。当时维瓦尔第将之题献给贵族托斯卡纳大公费迪南三世。著名音乐家巴赫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曾将其中的几部分改为大键琴和管风琴协奏曲。而维瓦尔第在创作这套作品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小提琴来写作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为4把小提琴作的协奏曲,有些则是单小提琴或双小提琴协奏曲,也有少数合奏协奏曲。这部作品巴洛克风格浓郁,和谐、婉转而跳跃,令人听后感到欢欣和愉悦。

西方音乐家有很多都热衷于宗教题材音乐的创作,其中有很多作品由于其自身的魅力被选为圣乐,在做弥撒时放送,维瓦尔第的《荣耀经》便是其中一首。这首音乐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上帝的旨意,并歌颂上帝的伟大。乐曲节奏舒缓,表现出上帝的庄严和伟大,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在结构的安排上,注意体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在古往今来的音乐史中,有很多人都创作了同名乐曲,但是都不如维瓦尔第这首曲子精彩。★全世界被演唱最多的清唱剧★基督徒耳熟能详的圣乐★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作

弥赛亚

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德国 1685~1759)如果说巴赫在《

G弦上的咏叹调

》中是用音乐的理性来接近上帝,那么亨德尔在《弥赛亚》中就是用音乐的感性来接近上帝。不似巴赫以精巧见长,而是以抒情取胜,直接用相对简单的旋律抒发宗教的神性,通过具有饱满宗教情感的演绎可以使很多人热泪盈眶。——伦敦交响乐团指挥 阿巴多德尔与巴赫被并称为巴洛克时代的两位巨人,开创了音乐发亨展的新时代,留给后人取之不竭的音乐宝藏。回顾亨德尔的一生,他确实是乐坛上的常青树和多面手: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亨德尔的作品很多,主要是歌剧作品以及一些诸如大协奏曲、奏鸣曲和组曲的器乐曲。歌剧和清唱剧使他那崇高壮丽、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特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晚年的亨德尔双目失明,在友人的帮助下出版了作品全集一百卷。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洛克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西方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文化思潮、音乐观念和音乐表现手法的发展变化,音乐风格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因此,人们也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将风格大致相同的阶段划分为一个个风格时期。今天依然大放异彩的,也就是我们广义上所说的“古典音乐”,大多是公元1600年以后的作品,亨德尔的《弥赛亚》便是其中之一。在《弥赛亚》中,亨德尔从心底写出对至高无上主的赞美与感谢,将一切的荣耀归于真神上帝。也只有这样伟大的心灵,才能谱出感人至深的音乐,为许多世上迷途的人们指点迷津,照亮了他们人生的旅途。《弥赛亚》既表现出题材的丰富性及变换多端的手法,又通俗易懂,而且在优美的旋律中又体现出高雅华丽的风格。大提琴柔蛇般地在地底如泣如诉,钢琴却在半空中铿锵相和,两者时而撞击,时而分隔,如梦似幻,气势磅礴,美不胜收,被认为是离古典音乐殿堂最近的门,它使人魂牵梦绕,使人荡气回肠,让世界上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柏林大学教授 塞斯巴蒂

世界上各个角落每年都有人因为唱《弥赛亚》而获得心灵上的鼓舞,产生更多向上迈进的力量。《弥赛亚》是独树一帜的作品,是一部包含了《旧约》及《新约》,注重灵修、思考有关救世主“弥赛亚”的作品。《弥赛亚》的剧本作者查理·詹宁斯是伦敦当时相当富有的人,他以写文章及剧本为至高乐趣,并充满达到顶尖的雄心。他自认是当时最杰出的剧作能手,饱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对于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也涉猎广泛。亨德尔在1725年开始与他成为好友,发现詹氏对他的音乐了解至深而相当惊讶,后来就采用了詹氏的脚本写清唱剧,如《扫罗王》及《伯沙撒王》等,而《弥赛亚》则是詹氏心目中精心的作品。不过,他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它会成为万世流芳的脚本,甚至有人曾说它是前古无人、后无来者的杰作,与亨德尔同被歌颂,永不褪色。《弥赛亚》的剧本共分成三大部分:救主降临的预言及他的诞生;救赎的信息及救主为全人类的牺牲;救主战胜死亡及最终的审判。全曲主要精神虽然注重救赎的信息,却超越了教会的教义,成为一种非礼仪的圣乐,而向全世界人类传达救恩的喜讯。亨德尔本身似乎完全了解信息的中心,而能时常在音乐中用最简单的方式将严肃的信息表达出来。它的内容彻头彻尾取材于《圣经》,以《弥赛亚书》为重心,诗篇、福音书及书信为辅佐,《约伯记》及《小先知书》则适当地穿插其中,并使它们融会贯通,它实在不过是《圣经》的选辑而已。詹氏采撷《圣经》资料的广博及其一贯性,证明了他本身对于救世主、《弥赛亚》的神学及福音深入了解的成熟度。

这部清唱剧不像别的清唱剧那样可以清楚地让人看出主角何时出现,但《弥赛亚》的中心思想却贯穿于全剧,成为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中最特殊的一部。它是一部颂赞救主耶稣基督整个生涯的作品,从《圣经·旧约》的预言,到主耶稣的出生、生活、受难、受死及复活,以及荣耀的复临,使我们清楚地认识了整剧的一贯性。

亨德尔在1741年8月22日(星期六)下午开始写作《弥赛亚》,6天之内便完成了第一部分,9月6日完成第二部分,9月12日完成整曲的架构,然后写了管弦乐部分并加以修整,前后一共只花了24天,那是惊人的速度,也是充满灵感的创作。据闻亨德尔在写作之中常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泪水浸湿了手稿。尤其当他写到“哈里路亚”大合唱时,曾双膝跪倒在地,双手向天,喊着:“我看到天门开了。”亨德尔在感动之余,原本希望借此赚点钱的念头也打消了。1742年在都柏林首演时,海报上写着:“为了一些困苦的囚犯以及梅尔舍医院的利益”而演出。在3月27日预演时,大家都非常感动,为了达到慈善演出的最高效果,宣传单上注明妇女们不穿蓬裙、男人不佩剑。4月13日首演果然引起轰动。

消息传到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为快。次年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也使“哈里路亚”要站着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出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到亨德尔去世时,一共演出56场。1750年5月1日在伦敦更是演出最成功的一场,因而奠定了《弥赛亚》清唱剧在圣乐史、音乐史上的永久地位。诗意朦胧

这是一个绝对美妙的夜晚,铁树也会开花。亨德尔的《弥赛亚》竟是那样美,一个个音点,跳跃、联结、聚集、散开,像银河里的漫天星斗、珍珠、透明的沙粒,瀑布一样朝心坎倾泻下来,又落地绽放,带人去一个超凡脱俗、隔绝尘世的世界。那个世界永远只有蓝色和银色。深蓝色永远是做幕景的长帘,宽广宁静。侧耳倾听,《弥赛亚》那柔和的律动与呼吸的节奏整齐合拍。银白色是一个个光点,是泪光,是最柔最美的回忆,跳跃,激动,推动着感情之海的低谷高潮,闪烁地诉说着作者的全部喜悦与哀愁。

亨德尔的敏感与浪漫让我想起了寂寞冷艳的川端康成,他在欣赏了一幅描绘夜景的日本画之后,形容自己沉浸在与美邂逅的喜悦之中。很难想像两个珍藏着如此之多的美的心灵曾在这个世上生活过,老作曲家和年轻诗人竟在一个遥远的世界里心灵相通,为那份以美之名所包裹的爱执著相许。纯净一如冰雪,烟火顿作尘埃。如果把中世纪以来的古典音乐比做金字塔,亨德尔的《弥赛亚》就好比是塔顶,因为它不但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的新音乐,而且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部音乐作品,无论在传统音乐的集大成方面,还是在追随新思潮方面,都在音乐史上放射着异彩。——冯显城“冬云拨月相伴随,更怜风雪浸月身。”站在美丽而孤寂苍凉的古都道上,满脸沧桑的亨德尔在寂静的夜晚写道:“走在夜寒的道路上,我感到我的生命与耶稣融为一体了。仁慈的上帝带我漂流到现今。我为我觉得必须活下去而泪下沾襟。如果我死了,那是一种衰亡的美。生命不再是自己所有,我愿为耶稣之美而生。”温柔的作家继承了那双发现美的眼,在《弥赛亚》中对自然万物发出由衷的赞叹,那是诗人之眼和女人之眼的完美结合。和歌、俳句,和着那一个个来自欧洲的美丽名字:弥赛亚、里纳尔多,在亨德尔手下化作一个个美丽的经典,落地开花,闪动光芒。

自在飞花轻似梦。音乐与诗歌搭起心桥,伸向远方的璀璨星空,载歌载梦,旋即停落在世界音乐殿堂中,也停落在每一个在不眠之夜殷殷祈盼的心里。(林清)还原《弥赛亚》

心灵的洗礼,我更愿意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进行。将唱片轻轻地从盒子里捏出,放到唱机里,音乐,便如水一般流淌而出,在小室中漫溢。其实我当然知道什么是古典乐,只是一时也说不清楚,从巴洛克说到古典主义,再到浪漫主义,说巴赫,说贝多芬,说德彪西,实在无须在此抖书包。说到底,音乐是用来听的,听《弥赛亚》,并不因为它是古典的,而因为它是音乐,歌词都是《圣经》的节选,唱到“哈里路亚”耶稣复活那一段时,聆听这一段的感觉就像我自己在接受音乐的洗礼。

有人问我,为什么听这么高雅的古典乐,我对他说:“什么?你是说我听的这叫古典乐?我只是觉得好听!”听《弥赛亚》,是很难向人表达自我感受的,你无法准确地捕捉到音乐触动心灵那一刻的感觉。文字,在音乐面前,有时很无奈。况且,告诉别人你在听《弥赛亚》,并且说这令你感动不已,难免有附庸风雅之嫌。因此,听《弥赛亚》成为极私人的事情,只能独自一人品尝,很难“众乐”。这和听流行歌曲不同,听流行歌曲大可以去看演唱会,一大群人在灯影迷乱中嘶声大喊,海呼山啸。听《弥赛亚》呢?我不愿意去音乐厅。

听《弥赛亚》,时而使你眼前顿时铺展开一片无边的大地,天蓝如水。壮丽而充满激情的急弦繁管过后,空气忽然温润起来,柔波轻荡,长笛和弦乐的合奏,带来了温情洋溢、令人释怀的广板。旋律十分舒缓,一会儿含情脉脉,一会儿轻灵活泼,仿佛雨后阳光照耀下的山泉,清澈见底,水晶一样地折射出七彩光华。时而悲壮而高贵,歌声一旦响起,我的小房间似乎容不下它,它的旋律便直冲云霄,高亢入云,顶翻了我的屋顶,一时金光四溢!时而博大宽广,仿佛包容一切,令人脱俗……

这是《弥赛亚》的魅力,由时间、音乐与人生共同缔造。《弥赛亚》并不是神,感受艺术,要让它走下神坛,让它成为可掬可近的挚友。(徐冰)

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管风琴家,1685年2月23日出生在德国中部的哈雷镇。与他伟大的同龄人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并没有多少音乐气息: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生,认为音乐是卑贱的职业。但天生喜爱音乐的小亨德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地练习弹古钢琴。亨德尔就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逆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后来,当地的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偶然发现了小亨德尔练琴并深深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动,于是出面说服了老亨德尔同意他的天才儿子认真学习音乐。此后的几年中,亨德尔随作曲家、风琴演奏家查豪学习了键盘乐器和作曲,也学会了演奏双簧管和小提琴。凭着过人的天资和名师的指教,小亨德尔进步得很快。在父亲去世后,亨德尔转而专攻音乐,先在赖因哈德·凯泽尔的歌剧院拉小提琴,并开始创作歌剧。

1702年,亨德尔先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不违父命,同时又在当地的教堂里担任兼职管风琴师。1703年,亨德尔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只身远行到汉堡,在歌剧院里当了一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亨德尔的才华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艺术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当然不是无偿的,学成后要回来为他们服务)。抱负远大的亨德尔婉言谢绝了这些赞助,他要凭自己的努力挣足学费去留学,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卖给别人。1706年亨德尔随一位亲王去意大利,结识了科雷利等名人,很快就掌握了歌剧、室内乐和声乐中的意大利风格,被人们誉为稀世奇才,是同时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劲敌。

在其后的20多年中,亨德尔主要在英国进行歌剧的创作,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作品,这为他在全欧洲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也是举世公认的管风琴大师,在当时也只有巴赫才可与他匹敌。但从18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原来盛行的意大利语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1729年由普佩什作曲的一部名叫《乞丐的歌剧》的喜歌剧在伦敦上演后大受好评,传统亨德尔(1685~1759)的意大利歌剧相比之下显出了严重的弊端:用意大利语演唱限制了英国听众的理解;神话故事、贵族恩怨等题材也不能引起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趣。作者通过此剧对亨德尔和他的意大利正歌剧作了无情的讽刺。当一群盗贼上台时,响起的音乐竟然是亨德尔在英国的成名作《里纳尔多》中的《十字军进行曲》!

1734年,亨德尔看到意大利歌剧的盛况已日见衰落,便开始了清唱剧的创作。在摆脱了正歌剧传统的束缚后,他的戏剧才华在清唱剧的形式中找到了更广阔、更富表现力的出路,这也许是他对音乐艺术做出的最富创造性的贡献。紧张的歌剧创作使亨德尔心力交瘁,于1737年患脑溢血,丧失了继续创作的能力。人们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但令人惊奇的是他战胜了病魔,重新开始了创作,此后又写出了多部清唱剧,著名的《弥赛亚》使他蜚声世界。

亨德尔的清唱剧质朴感人,把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从《扫罗王》、《以色列人在埃及》到《参孙》都同样出色。1750年(巴赫在这年逝世),年迈的亨德尔在车祸中受了伤,第二年他的视力开始减退,不久完全失明,但他依然拖着病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每年春天指挥《弥赛亚》的演出。

1759年春,74岁的大师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乐坛上的巨星陨落了。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1712年,在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里担任乐长之职的亨德尔,向选帝侯请假去英国。选帝侯批准了他的请求,但要求他及时回来。亨德尔到伦敦后,声名大振,取得了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于是乐不思蜀,久居英国,迟迟不回汉诺威。1714年,汉诺威选帝侯继承了英国的王位,即乔治一世,他对亨德尔的迟迟不归一直心存芥蒂。亨德尔的两位朋友,朝中的重臣——布林顿和吉尔曼塞克男爵一起为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们建议乔治一世在1715年的夏天举办一次水上游览会,由亨德尔准备助兴的音乐。当天,亨德尔率领50人组成的乐队搭乘一艘船,伴随着乔治一世的御船,指挥演奏精心准备的《水上音乐》。当时天气晴朗,明快清新的音乐立刻征服了乔治一世,他不仅和亨德尔尽释前嫌,还增加了亨德尔的年俸。有趣的是,亨德尔这首《水上音乐》还巧妙地利用声音在水面的折射,使得乐队的音响效果更为出色。

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亨德尔的歌剧《里纳尔多》都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名作,生前在英伦就有50余场的上演纪录。当时在伦敦相当走红的剧院经纪人阿龙·希尔根据意大利著名文人塔索的长诗《解放了的耶路撒冷》中十字军英雄里纳尔多和大马士革的异教徒魔女阿尔米达的故事整理出一个剧作的主题,而后由脚本作家杰克莫·罗西写下了剧本。据说整个剧作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写成的,而亨德尔作曲则用了更短的时间,在两周内就完成了整个歌剧的创作。这是在英国出现的第一批较完整的意大利歌剧,当时正值伦敦社会盛行意大利歌剧的时代,亨德尔的这部歌剧获得如此的成功,说明了就作曲家的才气而言,亨德尔显然是属于最杰出的那一类。★宗教与世俗的完美统一★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巴赫音乐创作的一座高峰G弦上的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德国诗人 歌德提琴有4根弦,当我们看到演奏家在这4根弦上用弓运指,就小仿佛看到音符像小鸟一样跃然而出。音乐家给四姐妹一样的琴弦命名为G、D、A、E。其实,这奇妙的名字就是固定不变的4个音高的名称。在浩如烟海的小提琴曲目中,几乎所有曲子都离不开这4根琴弦。但是,在小提琴弓下有一支著名的乐曲,它那优美柔婉的旋律竟然只从一根弦上流泻而出。这就是在G弦上演奏的《G弦上的咏叹调》。据说,1830年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曾为德国大诗人歌德在钢琴上演奏了这段乐曲。歌德赞叹道:“乐曲实在太壮丽了,就好像有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们正沿着宽大的台阶庄严地迈步而下。”诗人用诗的语言概括了《G弦上的咏叹调》的基调与形象。

在巴赫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于世界、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演变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封建专制与宗教结合在一起,使德国成为黑暗王国。贫困的人民为寻求精神安慰与寄托而靠近了教堂。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在创作中除未涉足歌剧外,几乎包罗了音乐中的所有体裁。他的音乐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其音乐构思严谨、感情内敛,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音乐素养,使其创作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尔基曾给以巴赫高度评价:“假如把伟大的作曲家想象为山脉,那我觉得巴赫这一山峰当是高耸在白云之上的,那是永远有炽热的太阳光照射覆盖着冰雪的闪耀夺目的白顶。巴赫的音乐就是这样的纯洁、明亮到结晶的程度。”

巴赫终生信奉宗教,所以宗教题材便是他音乐的核心。但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德国民间音乐的影响,也使巴赫写出这样充满世俗情感的《G弦上的咏叹调》。时隔几个世纪,这部作品仍然常演不衰,显示出这部作品至今仍有着动人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魅力。通过《G弦上的咏叹调》中多彩的节奏与流动的空间,巴赫展示了创造性智慧的高超技艺。进一步而言,聆听巴赫的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会在内心深处开拓一条寂静的道路,这条道路让我们通向上帝心中的体验,这是结合了音乐与心灵的一种体验。通过《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也开启了一条独特之路:最外与最内的结合,最宽广与最隐秘的相合,天与心的交融。《G弦上的咏叹调》是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编写的,作品问世后立即闻名遐迩,但真正的作者并不是威廉密。追溯渊源,其始祖原来是几个世纪以前的德国作曲家巴赫。威廉密将巴赫的《D大调第三首乐队组曲》的第二乐章加以改编,又根据原作标题《咏叹调》而改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虽然这首小曲的流行程度早已超过原作,但是在巴赫诸多作品之中,这支管弦乐组曲仍是一曲质朴动人的佳作。

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大约写于1722年,是《组曲》的第二乐章。在《G弦上的咏叹调》背后是著名音乐家巴赫的一个典故。

一次宫廷演奏的时候,巴赫的大提琴除了G弦之外,其他的琴弦都因为别人动了手脚而崩断,但巴赫就干脆用G弦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完成了演出。它以舞曲为基调写成,像是一幅质朴和谐的风俗画,镶嵌在圣殿的四壁,这种联想也反映出巴赫那种既笃信宗教又仰羡世俗欢乐的矛盾心理。当时,他刚刚完成《平均律钢琴曲集》,并要求到莱比锡的圣多玛斯教堂任职。宗教题材的《约翰受难乐》的构思已开始在他脑际浮动,但作曲家却跳出宗教世界,来到生气蓬勃的尘世间,在音符中倾注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它像一座音乐宫殿,迎面耸立,壮观宏伟。作曲家采用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宫廷歌剧的风格,具有庄严威武的气质。这里,巴赫以高超的复调技巧,将一个纤秀典雅的短小主题,做了多层次的交织与发展。中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及古钢琴的低声部也循声先后随之而来。刹那间,这追逐与遁逃的曲调布满整页总谱,此起彼伏的旋律融成清晰和谐的音响。小号也不甘寂寞,也想加入这个有趣的“竞走”场面,但它只是奏出主题的片断音调来凑凑热闹而已。在这个漫长的追寻的途程中,灵巧的主题旋律穿上不同调性的外衣,踏着节奏不同的步伐,使人们本以为枯燥的复调形式焕发出动人的情趣与美感。如果把开始的庄严乐曲比喻为壮丽的圣殿大门洞开,那么,此时的乐段则像一些还不懂得教规的年轻人,怀着虔诚而又新奇的心情,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圣殿,到处漫步,看着自己不曾见到过的一切。最后,乐曲再度奏响,它虽比开头要短小简练,但壮观威严气氛犹在。结尾,音乐展示出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沿阶而下,顺畅流泻的旋律和明快有力的节奏,潜隐着蓬勃生机。开头几个舒展的音符,像是舞者摆好姿态,轻缓起舞,随后,川流不息的三连音便奔涌而出,没有一刻停息。人们在尽情地旋转飞舞,这时,小号和其他弦乐器以强烈的节奏加以配合,就连“年迈”的古钢琴也从头至尾没有一个小节的休止,它们共同为热情的舞蹈助兴。豁然一变的音响色彩更添欢乐气氛。最后,在一个个流动不绝的乐句推动下,结束了这个华丽的终曲乐章,也落下了整个《G弦上的咏叹调》的帷幕,乐曲在它们身后关上了大门。《G弦上的咏叹调》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旋律,舒缓的旋律以及巴松管那略显柔软、昏暗的音色,让这个乐章充满着一种奇特的忧郁气质——优雅中略显一丝阴沉、平静中显出一分抑郁。虽然音乐本身并不激烈,但却充满着非常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巴赫的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能够流传至今、历久不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 安西娅《G弦上的咏叹调》原是歌剧中一个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巴赫将它运用到管弦乐作品中,构成了一个抒情的篇章。第一小提琴像是一位伤感的女高音,咏叹出一支缠绵悱恻的旋律。最初是隐忍的怨诉,中途音乐愈益激动,跳跃和模进音调将蓄积在主人公心里的热情与追求倾诉出来,最后又回归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这段旋律在古钢琴和弦乐组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虽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间或也加以响应,但终究都是作为伴奏,为主旋律衬出美妙的背景,这就是著名的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在其始祖——巴赫《组曲》中的本来面目!《G弦上的咏叹调》反映出巴赫在音乐创作上的天分和才华,此曲形式多样,思想深刻,表现力丰富,音域宽广,富于音色对比。而且它还以深奥莫测的渊流、变幻无度的色彩、悠然而逝的乐声,令人肃然起敬。——北京大学教授 杨丹尽管巴赫本人有很深的宗教情结,但在这套作品中却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似乎在音乐中的每个音符中,作曲家都倾注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但旋律中又不乏西方宫廷独有的庄严气氛,使这首乐曲成为巴赫作品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德国作曲家 舒曼把痛苦升华

玩也玩过了,闹也闹过了。一切就像昨晚下过的一场雨不复存在,只是今天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不曾停过。雨天和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一起是件让人能平静下来的事,那样的音乐对于我并非是可以寻求到宽慰或是能从中索取到一些什么,那仅是一首适合在雨天回忆的曲子,像贝多芬一样,虽然过了很久,但那些留给我们的杰作是不可磨灭的。借用美国当代评论家卡尔·夏皮罗的话:米勒找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活的精髓,不管他以何种表现形式存在——艺术、文学或是人类行为本身。巴赫也一样,他在晚年不停地考虑物质的本身、艺术的来源。也许我们所做所想远不及大师来得非凡,但经过时间的洗礼,一切都会平静下来,慢慢呈现在真实框架中的只有那个潜在的自我。

很多人谈论巴赫,必然想到他的音乐结构。巴赫的音乐织体和对位有精密的数学比例,对配器的发挥,亦是给演奏者加深难度。巴赫的音乐深深地影响着整个欧洲乐坛,他一生写过很多教堂音乐,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曲子。人们爱把巴赫的精神比喻为对上帝的奉献,他的音乐艰深、神圣、严肃,心灵与上帝同在。

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就有这样的说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缚,常常匍匐在神的脚下呼号、忏悔、诚惶诚恐的祈求。”这是傅雷对巴赫的偏见。其实巴赫的音乐与贝多芬的音乐同样是“力”的表现。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与深度、心灵与上帝同在的同时,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欲、苦难、恐惧和痛苦升华,苦中有欢乐、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坚持。贝多芬的音乐,纵横交错,这位音乐大师的作品的乐句与乐句之间迸发出的“力”,气势磅礴,完全是大宇宙、大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所以连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乐章都流露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本色。而如果说巴赫的音乐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倒不如说巴赫经历了人间的疾苦以及看破官场虚伪。然而,他把这些大是大非都升华了。(周慧娟)孤独的G弦《G弦上的咏叹调》,德国的巴赫,那一根孤独的G弦,唯一的哀伤的寂寥的G弦。细细的琴弦在寂寞地舞着,美丽的代价竟然是孤独,连喘息的留白处都是孤身的墨色悲凉。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翻出来的碟片,缠绵悱恻的音调,在偌大华丽的房间回荡着。温情的音调,是G弦上的咏叹调;蠕动的感伤,是G弦上的咏叹调;冷傲孤僻的美丽,是G弦上的咏叹调;感伤的泪,是G弦上的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是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在那根孤独的琴弦上流淌着。

习惯把一颗心,分成黑白分明的琴键,时而安静不语,时而敲着清脆圆润的半音,然后在音符与音符的滑动间,泪流微笑,微笑流泪。用不被命运驯服的方式,弹奏回忆。思绪中的琴音,绵延不绝,旋转的琴声,平静,没有波澜,平稳,不张扬,却又捉摸不透。《G弦上的咏叹调》,悲凉、凄怆,我意外地爱上了那份惆怅,沉浸在悲凉与凄怆的G调中。G调,终究是悲凉,终究是凄怆,突地,断了,我们的这些那些破碎的G调,满地的灵魂,揉碎的爱情,还有遗忘的永远。伴随着《G弦上的咏叹调》那低沉的乐声,我的感伤慢慢地升华,不停地想念,不停地张望,而《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继续。《G弦上的咏叹调》,孤独的G弦,咏叹着孤独的寂寥,没有开始,不会结束,也无人知晓。温柔的G调,使人如此陶醉,感觉像在地狱间轻飘飘地穿行,没有牵挂,自由自在。悲怆的G调,不知弹奏它的人是否快乐,更不知道创作它的巴赫是怎样的心情。它勾起我心中那一段刻骨的回忆,并在我的思想中慢慢地延伸开去。

自以为冷淡如风,浮云过天,却抵不过轻描淡写的微笑,掌握不住唾手可得的幸福。本不想错过,反倒便宜了表面无动于衷的某人。人生是别人的,生活是别处的。继续的是《G弦上的咏叹调》,且听,那飘飘然如行云般流畅的《G弦上的咏叹调》,恰似那恍惚的破碎,拼接出一幕幕甜蜜凄怆的存在,又如童话旋转着上升、继续。(佚名)“巴赫”这个名字一般是指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而在音乐百科全书中,列在“巴赫”条目下的有数十人之多,这是因为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300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52位音乐家。作为德国著名的古典作曲家,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诞生在属于图林根州的边远小城爱森纳赫的一个祖祖辈辈以音乐为职业的平民家庭,幼时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在巴赫只有1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于是他被带到在附近小镇里当风琴师的哥哥家里。这位风琴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巴赫就在这里跟他学习音乐。当时,印刷或雕刻的乐谱少而且贵,所以买不起乐谱的音乐家只好自己巴赫(1685~1750)用手抄谱。巴赫的哥哥曾抄过一本当时所有最著名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的手稿,这本谱子非常宝贵,虽然巴赫渴望学习其中的音乐,可他哥哥却说他太小,还欣赏不了这些作品。风琴师总是把这本手稿锁在书柜里。在每一个有月亮的夜里,巴赫都踮着脚尖悄悄地走近书柜,把那手抄本从铁丝格栅里小心地拉出来,轻轻地翻阅,以免惊醒家人。在暗淡的月光下,他低头伏在那些小音符上,动手把它们抄下来。他花了6个月时间抄完了这本乐谱。可是,在他第一次弹奏乐谱时,恰恰被他哥哥听见了,于是他哥哥就把巴赫翻抄的乐谱都拿走了。巴赫晚年双目失明,是否与他在月光下抄谱累坏了眼睛有关呢?

1700年,15岁的巴赫在吕内堡参加圣密歇尔教学唱诗班。1703年至1708年,他又在阿恩斯塔德、缪尔豪逊任教堂管风琴师,并在1714年升为乐长。1723年巴赫到莱比锡任圣多玛斯教堂管风琴师及宫廷乐长。在巴赫以管风琴演奏家迁徙于各地教学与宫廷期间,他勤奋创作,作品甚丰,他写有200余部宗教及世俗大合唱、多部宗教的《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4首《乐队组曲》和大量的管风琴曲。巴赫的音乐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谨,感情内在,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音乐素养,使其音乐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按自己的方式去反映德国平民的理想,在德国民族处在灾难和分裂的状态中奠定了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石,开创了德国古典音乐的纪元。

这期间,巴赫还学习了所有能找到的优秀音乐,欣赏了国内所有优秀音乐家的演奏。他经常到汉堡这个大城市去听歌剧和著名风琴师的演奏。由于巴赫很少有钱坐公共马车,所以他只好步履艰难地翻过阴暗的山林,并穿过阳光普照的草地和城镇那漫长的道路。他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疲倦地站在路边看着马车夫挥动长鞭赶着骏马,车里面的贵夫人和绅士们在愉快地微笑。有时巴赫嚼完最后一块黑色面包皮以后,只有眼巴巴地望着小酒馆的厨房窗里的肥鸭无可奈何。有一次,在回汉堡的路上,他饿着肚子坐在一家小酒馆外,闻着里面飘出来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突然窗子打开了,从里面扔出两个鲱鱼头,这至少是可以吃的呀,年轻的巴赫连忙爬过去捡了起来。他惊奇地发现每个鱼骨头里都有一个丹麦金币,这足够他买一顿美餐,还可以付下次去汉堡的车费。巴赫从来也没有认出这位在他饥饿时曾可怜过他的人。

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逝世。他留下的子女很多,由于家境困难,身后萧条,他的妻子甚至不得不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巴赫的创作包罗万象,涉及除歌剧外的一切音乐体裁,主要是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中,《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是最著名的代表作。巴赫把描写耶稣的受难和死而复活的圣经传统题材,形象地体现受尽折磨和践踏的德国人民这一主题。因此,在《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中,他自由地采用了世俗的民歌旋律、舞蹈性曲调、标题音乐的技法、音画式的描绘,以及庞大的表演方式——4个独唱声部、两个合唱队、两架管风琴和两个乐队,着意刻画一个普通人在为争取善良和正义的斗争中所经受的考验,表现了他对那还十分模糊的理想世界的信念以及对德国凄惨现实的深沉反抗。

巴赫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的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20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20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7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要为民除害,他借助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杀死这个怪物后沿着线球的线顺来路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指示风琴演奏家用五花八门的大小调作迷宫的引路人。这部作品用了大小24调中的19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而e小调用了两次。其中所有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在音乐史上首开先河。★一部必传后世的上作佳品★海顿生前最得意的作品★仅次于《弥赛亚》的第二大清唱剧

创世纪

★公认的西方音乐经典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奥地利 1732~1809)《创世纪》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洋溢着光明和欢乐,海顿的器乐作品中原有的朴实无华、通顺和谐的特点得到了更加亲切感人的体现。其中大量生动的描写段落和丰富的想像,如“日出”、“溪流”、“鸟鸣”、“野兽画像”,以及序曲中许多新颖的半音和声手法,成为后来浪漫派作曲家们汲取灵感的源泉。——《音乐世界》顿堪称古典作曲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一生跟随着新海的音乐观念一起成长蜕变,而且在风格塑造上居功厥伟,非他人所能比拟,可算是启蒙时代的典范。有人尊称他为交响曲之父。很少有作曲家能像他一样,全然摆脱神经过敏的折磨。他的音乐总是散发出清新健康的气氛,其音乐品质可与莫扎特并驾齐驱,甚或更崇高。自1780年起,海顿所写的每一部交响曲、四重奏、弥撒曲甚至神剧,莫不令人称颂,而成为必传的上佳作品,他的创作之丰硕实在令人慑服。

海顿的《创世纪》是如此优雅而笃定,又是如此的匠心独运、蕴藏珠玉、清澄优美,让人听来如沐春风,如饮醇酒。这里充满了阳刚巧思、魅力与生命活力,虽然莫扎特在曲调上比海顿大胆,但海顿在选择曲调方面比莫扎特更富冒险精神。在这首属于海顿后期作品的乐曲里,蕴涵着更多对浪漫时代的期许,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其音乐的直接、明朗、美善,以及对生命、艺术的关照。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心灵的虔诚、纯净的孤独和怅惘,听到了天堂里的真善美、明明灭灭的光亮和欢乐。海顿的音乐天赋赋予了这首名曲天国般绚丽动人的华彩,让这抚慰灵魂的圣咏超越了它本来宗教上的意义,而上升为艺术的美与心灵的颤动。混浊的天空之下,我们渴望圣洁如许的音乐,一如渴望一滴高山圣水,为我们的心灵洗礼。感人至深的《创世纪》能净化灵魂,赋予人静思冥想的空间。这来自天堂的歌声是最温暖的疗伤音乐,它像风浪中的一盏灯塔,带领我们回到宁静的归处。

清唱剧《创世纪》是海顿晚期的巅峰之作,也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作品。该剧在1798年于维也纳首演,十分成功。1791年,海顿作为一个誉满全欧的交响乐和四重奏大师,应邀前往英国伦敦访问,正值亨德尔音乐节隆重上演清唱剧《弥赛亚》。这种以合唱为主体的音乐形式的宏伟壮丽使海顿震惊,尤其是第二幕终场的合唱曲“哈里路亚”那宽广深厚的感情流露,更令海顿感动得涕泪交流。海顿就此下决心要试一试自己在清唱剧方面的才能,之后在他晚年时期,海顿悉心创作多首大型宗教神剧,其中包括《创世纪》等。这部清唱剧以《圣经·创世纪》与弥尔顿的《失乐园》为基础,原剧脚本由莱德雷根据弥尔顿《失乐园》的第二章《创世纪》改编而成,据说本剧原是为亨德尔所作。海顿花了大约3年时间(1796~1798)写成了该剧。《创世纪》的形式为3位天使的领袖加伯利、尤利尔和拉斐尔及亚当与夏娃的宣叙调,独唱与重唱配以天使们的合唱。全曲分为3部分,由合唱、独唱咏叹调、重唱和器乐间奏组成。序曲是关于混沌的描写,第一、二部分叙述上帝在六日里创造天地的过程,上帝分别创造了光、昼夜、水和空气、地与海洋,又创造了地上的野兽,最后他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在这部分,海顿从不确定的c小调始,移到降D大调;然后再是降E大调,利用模棱两可的调性及不谐和合唱开头的歌词为《创世纪》的前几行;接下来的咏叹调和合唱向前发展,海顿用合唱来结束每一天。每一日的创造工作完成后,天使群都合唱歌颂上帝的荣耀和伟大。在描述地狱的魔鬼时采用c小调,以上行、下行的快速半音音阶描摹出不安与绝望。第一部分中描述第三天的宣叙调与咏叹调是一个优美的乐段,结尾的宣叙调与合唱是这部作品的高潮。《创世纪》是完全超乎想像的,它被赋予了一个大胆的、崭新的面貌和含义。在《创世纪》中,宗教的清冷和严正被海顿柔化了,宗教的色彩与音乐的浪漫完美地结合在这里,那些只有用画笔才能表现出来的画面,却因为海顿的天才演绎,变成了我们心中的永恒的想像,追随着我们的生命,生生不息。——中国前进歌舞团指挥家林浩天

这部清唱剧的第二部分从创世第五天始,这一天创造了动物。这里海顿以幽默的手法来描述鸟和兽。其中“完成了光荣的工作”是著名的合唱。第三部分是人的创造,亚当与夏娃进入剧情,他们赞美造物主,有一段爱情二重唱非常动人;作品描绘伊甸园愉快的气氛,天使加伯利继续宣道出亚当及夏娃的幸福生活,接着表现亚当与夏娃因吃了“智慧之果”而被逐出乐园的痛苦,同时以人道主义精神描述了他们因为有了知识和爱情而喜悦。在这里,“创造”的过程也被完全世俗化地处理了,以至于人们认为它“与其说是赞美创造的神,不如说是赞美创造的工匠”。最后众天使合唱《齐声向主歌唱》作为终结。

作为一名杰出的音乐家,海顿的作品可以说是18世纪音乐舞台上的一朵奇葩,他罕见的天赋和与生俱来的、对感情世界准确和深刻的把握,使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震撼了音乐界。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奇迹般的成功、痛苦的起伏、成长、喝彩,他的音乐使人感觉到一个大师所应该具有的人文修养,而这样的修养正是现在很多年轻的音乐家所缺乏的。海顿一生热衷于宗教声乐的创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部清唱剧《创世纪》,它和门德尔松的《以利亚》都算是仅次于《弥赛亚》的第二大清唱剧。《创世纪》的首演就获得了轰动,而海顿一生中最后一次公众活动,就是在维也纳大学指挥了《创世纪》的演出,而且是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海顿喜爱《圣经》中的乐观题材,每次作品在教堂演出时他总是无法掩饰自己的兴奋,神的胜利令他倍加快乐。岁月沧桑变迁,海顿从一个孩子成为一位老人,然而他那天真纯朴的宗教情愫却恒久常新,感动着后世的人们。从音乐学的角度谈《创世纪》

音乐是一个同数学一样级别的科学,五线谱的复杂程度连爱因斯坦都惊讶无比。音乐的最绝之处是,能让相同的或不同的音频互不干扰地发出自己的绝响,音乐家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如何使看不见的频率在音乐中完美地再现。而在清唱剧当中,音色与声部的结合是非常巧妙的,可是许多欣赏者大都忽略了这非常美妙的部分。交响乐中的弦乐是非常抢耳的,我们常常会被美妙的弦乐所吸引,并对之产生比清唱剧更大的兴趣。其实我们无法从交响乐中完全获得音乐的感觉,不能找到乐声上细微的差别。在我看来,只有清唱剧才能真正称之为音乐。在这里我并没有排斥其他音乐的意思,因为音乐是一种科学,一种唯一集合了理性与感性之大成的科学,这一点,我相信只有清唱剧才能做到,因为只有用清唱剧,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音乐神一样的魅力。在清唱剧中,乐声的差别是比较大的,它能把音乐转化成一种完全的美妙的平衡乐章,而在从古到今的音乐家中,只有海顿的《创世纪》达到了清唱剧的这种极限。

在《创世纪》中,海顿总是把最细微的表情引入每一个音符中,他音乐的长处在于总是能够把其他人没有处理好的音色完美化,作曲家总是想在音乐中寻找一种带有自己个性的和谐,而他所达到的平衡确是另一番天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福音,尽管没能使我们在音乐中走向天堂,但已经使我们接近神了。这是我听过的最享受的音乐,我的感觉是:站在巴特农神殿前望着黄昏时太阳最后的光辉,这种感觉虽然很感性,但足可说明这部作品的分量。那里面的音乐使我似曾相识地想到了古希腊的神话,一个字——美。

音乐如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当然每个人所听的音乐是不同的,但音乐是有其规则的,它有丰富的感情,但它绝不让感情破坏自己永恒的规则。所以我一直希望听音乐要自己的感受与这规则并列进行,而不是单一的方面。音乐无限,我不知是否这首《创世纪》也是一种无限,但我请大家相信,人类永远在内心是向往美的,无论音乐,还是大师,都能传承接代。我相信轮回,相信生生不息。可是,毕竟现在的世界再也没有那么纯洁了!我们也许只能在音乐中,在海顿的《创世纪》所唱出的音乐中寻找失去的美丽与真理。

我们不能因音乐谈《创世纪》,而应该因《创世纪》而谈音乐。《创世纪》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创世纪》才是我们理想的所在。我们爱《创世纪》,所以我们才会爱音乐。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终极理想,也许可以称之为造化吧!《创世纪》确实是一种终极造化,不然,海顿也不会不顾自己衰微的身躯,在听完《创世纪》后,猛地离开座位指向天说:“看,光就在那边!”(佚名)接受宗教式的洗礼

海顿的《创世纪》带来了新鲜的、从未听过的音乐感觉,他给世界上了宗教和音乐结合的一课,对宗教音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这是需要专业人士来说的,我没这资格。第一次接触海顿的《创世纪》是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大家以无比放松的心态聚会玩闹。在一次聚会的时候,一位同学打开了录音机,喇叭里轻轻地传来了一阵悠扬的歌声,在我那间烦躁拥挤充满汗臭的小屋里像刮进了一缕清风,让屋子里的纷杂喧闹哗地一下安静了。那是我第一次静静地听一首曲子,这曲子的名字叫《创世纪》,真的,我仿佛在婉转中转入了深邃的宇宙之中,轻轻地旋转着。我想如果当时是为了听那首曲子,有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只是在这间特定的房子里,在这个特定的人群中,它在大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悄悄地打动了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不得不佩服我的这位同学,竟然有如此微妙细腻的感情,也让我深深地记住了一个名字——海顿。《创世纪》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它有着非同凡响的庄严、宏大和伟岸。200多年前的一次灵魂与梦境的接触,竟然有着如此经久不衰的巨大魅力,这音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令人震撼。宗教在海顿的《创世纪》中已经超越,已经升华,已经变成一种声音,一种非常迷人的氛围,这里被寄予了海顿无比强烈的期待,他几乎是把自己风烛残年的生命和一生之中对音乐的挚爱,加上激荡在心中的创作欲望,融进了这部作品之中,使我们只能使用“被征服”、“被感动”等字眼,才能传达出我们内心的感受。

这段悠扬的音乐一直伴着我度过了几年艰苦、孤独的生活,在枯燥乏味中平添了一道恬静和浪漫,也使我如流星一样陷入了上帝的怀抱。音乐很可爱,是吗?《创世纪》也很可爱,是吗?我从来就不喜欢太理性的事物,我觉得这对人类的感情是一种毒害。《创世纪》集合了很多人类的光辉,我们应该庆幸,是它在使我们的灵魂不断地攀升。在这里,我要感谢海顿,是他让人类的心灵不再孤单。感谢海顿,是他使高贵的心灵不再寂寞。感谢海顿,是他让我们听到了来自众神殿堂的声音。(佚名)

海顿1732年出生于奥地利,是继巴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是古典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者之一。他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从小就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天生的好嗓子和音乐天赋,让海顿在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儿童唱诗班(现在的维也纳少年合唱团)成为台柱,但也因为他的顽皮,让乐长头痛不已。进入了尴尬的变声期后,海顿早有了不得不离开唱诗班的准备,但真正让他离开唱诗班的关键,却是因为在一次恶作剧中,海顿剪断了同学的辫子,乐长便顺势把他逐出唱诗班。

年轻的海顿并非是一个只知道玩乐的孩子。被逐出唱诗班的日子,海顿流浪到了维也纳。他靠着一身的音乐本领,到各种婚丧喜庆的场合谱曲演出,琢磨作曲和演奏的技巧,甚至还愿意帮一位歌剧作曲家安东尼·波波拉担任伴奏兼仆人。终于,海顿的表现渐渐地受到维也纳乐坛的注意。1761年,29岁的海顿受聘担任匈牙利艾斯台尔哈奇亲王的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海顿从此成为音乐的公务员。他的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18世纪90年代初,他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和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国,备受欢迎。在旅行过程中,他写了12部《伦敦交响乐》,这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洲。海顿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4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海顿(1732~1809)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作品不偏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像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76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发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亨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其作品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音乐家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海顿的弟子,但莫扎特过早去世,因而使海顿成为早期古典音乐代表巴赫、亨德尔和后期莫扎特、贝多芬之间的过渡性桥梁人物,绰号为“海顿老爹”。

海顿《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曲,大约作于1762年。原作为《F大调第17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吉他曲等。本曲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演出时,由第一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的主旋律流畅而亲切,充满了欢乐的情绪。其他3个声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拨弦奏法奏出吉他伴奏的效果。用小提琴独奏形式演出时,则由钢琴奏出相似的伴奏音型,保持了原曲的特点。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轻快的漫步节奏和娓娓动听的旋律,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表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

海顿一生中曾创作了许多清唱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创世纪》,另一部就是《四季》。《四季》这部作品是表现世俗生活的,它描绘了乡村的农民生活以及美丽的田园景色。正由于这部作品风格纯朴,音乐语言通俗易懂,因此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作品分为4个乐章,分别以春、夏、秋、冬为标题。第一乐章“春”表现了风雨平息、寒冷过去、春天来临的乡村。第二乐章“夏”描绘出一幅大自然的动人景象。第三乐章“秋”是最欢快的一个乐章,秋天是人们享受丰收喜悦的时光,也是去林中狩猎、聚餐的“黄金”季节。第四乐章“冬”表现出了冬季里人们那种惆怅、凄凉的情绪,与冬天百花凋谢的景象相映衬。整部清唱剧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人生历程正像四季的更替,这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更替,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做一个真正的人才会得到幸福。★一曲无可比拟的音乐★流传千古的旋律瑰宝★西方公认的经典歌剧

魔笛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奥地利 1756~1791)古典音乐,甚至一切的艺术,往往都有资产阶级化或者精英主义化甚至极端象牙塔式的问题,而我一直梦想的艺术是普遍人性的可能,我相信最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全世界所有人类的灵魂之共同元素,只是在后天的影响下,人类的认知与感官妨碍普遍的艺术灵魂,而无法直接、自主地感受到普遍艺术绝对美感的存在。然而《魔笛》对我却是一道曙光,为我揭开单纯灵魂的艺术面貌。——列宁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其音乐才华的音乐在家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作为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的莫扎特,既有生动的想像力,又善于摄取其他作曲家的风格精髓,使之化作自己风格的一部分。技巧的得心应手,布局的安排妥帖,再加上强烈的戏剧意识,使莫扎特成为以当时各种形式从事创作的一位戛戛独造的古典大师。他的6部最杰出的歌剧《伊多梅纽斯》、《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和《魔笛》以美轮美奂、妙趣横生的音乐刻画人类的各种感情。

在音乐史上,莫扎特的最高成就在于歌剧。《魔笛》是莫扎特临终前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使民间歌唱剧得以提高的一部重要作品,更是公认的西方歌剧经典。这部古典歌剧集戏剧、神话、寓言于一体,将宗教、权力和爱情的矛盾冲突通过意大利咏叹调、维也纳民谣和德国古典歌曲等优美的艺术形式以及曲折的情节、严肃而诙谐的风格表现出来,显示了莫扎特某种东方色彩的世界观——寻求对立力量阴和阳的平衡,并经历崎岖的道路到达完美的境界。这支曲子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廉价的心灵甘泉,你不必有任何立场和知识,即使在最嘈杂的环境下用最便宜的音响播放,仍然能陶醉在动听的旋律和天真无邪的曲风中。

尽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始终给人带来真正的纯美感受。著名的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为莫扎特作出了如下的评价:“他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曾经这样评价莫扎特:“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融为一体了。《魔笛》是一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国民族叙事歌剧,也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该剧上演两个月后,莫扎特即与世长辞。歌剧的情节是描写王子塔米诺打猎时在夜女王国中迷路,又遭到大蟒蛇的攻击而昏迷,夜女王的3个侍女救了他。侍女们出示公主帕米纳的画像,引起了王子的衷心爱慕。夜女王在雷声中出现,声称公主被萨拉斯特罗劫走,王子如救出公主,就把公主嫁给他。王子发誓一定要救出公主,于是夜女王就给塔米诺一个魔笛,又给巴巴基诺一个神铃,令他帮助王子去救公主。其实,萨拉斯特罗幽禁公主是为了帮她摆脱夜女王的邪恶势力。塔米诺在3个童子的引导下来到萨拉斯特罗的神殿,他虽然找到了帕米纳,但要想得到她,必须通过她的3项考验。塔米诺凭着执著的信念终于通过了这些考验,和帕米纳结为夫妇,巴巴基诺也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巴巴基娜,而夜女王则在雷声中坠入黑暗的深渊。《魔笛》序曲由3个强有力的和弦作为开始,它们是贤者萨拉斯特罗的光明王国的象征,紧接其后的旋律具有号召性,并带些神秘色彩,像是在预告一些重要事件即将来临,但是这仅仅是个短小的引子,它那缓慢庄重的音响是为序曲的主要部分——奏鸣曲快板的出现做好准备的。轻巧、坚决、急速的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再由整个管弦乐队奏出。主体以复调方式展开,时而在长笛的高音区闪现,时而在中提琴声部奏出,然后又转到大管声部温厚而富有幽默感地吹出。主体连续不断地、飞快地进行着,使音乐变得犹如一片没完没了的啁啾声和沙沙声。莫扎特就是以这种方式使听众进入有声有色的、明快的和有些神秘的神话王国的气氛中。莫扎特以杰出的音乐才能,以极其富有特色的音乐弥补了《魔笛》本身所存在的某些不足。歌剧音乐中有纯朴的民歌风格的乐曲,有歌剧的咏叹调,有喜歌剧式的合唱,有维也纳式的抒情小曲,还有新教教会式的圣咏合唱,熔各种演唱形式于一炉而不显芜杂,是诸多歌剧作品中的佼佼者。——德国音乐家 贝多芬《魔笛》具有独特的风味,这种风味是建立在丰富的多条旋律和美丽的乐句延伸上,并且混合了不同国家民族色彩,再穿插行板或快板等速度变化而产生的,它令人感受莫扎特有一种天性上的乐观和好动,使他不耐驻留任何一个美丽的旋律,却总想不断把盈溢出灵感的旋律交织在小提琴上,且自信地流畅发展。虽然这些乐曲原本是要供自己和萨尔兹堡宫廷乐长演奏用,但内容毫无迎合名家的技巧卖弄,这种赤裸裸的真诚驱使我们欣赏这些曲子时会注重纯净的音色和流畅的诠释。——意大利作曲家 克鲁兹尼

抒情而优美动听的、同样又是明快和朝气蓬勃的第二主题,从性质上说,它和塔米诺、帕米纳的爱情主题相近。它从错综复杂的音响中产生出来,悄悄出现,把平静的音乐带入急速的发展之中,这样一来,歌剧的交响性序曲仿佛成为幸福主题的集中点:贤明的认识生活中所产生的幸福(萨拉斯特罗),人生中经常出现的幸福(巴巴基诺),崇高的富有诗意的爱情幸福(塔米诺)。在这首序曲里,我们找不到像《唐璜》序曲中那种尖锐的鲜明对比,整个乐曲像是旋律的源源不断的急流,这些旋律体现的是明朗和理智的生活,一直到歌剧结束之时都是如此。

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运用通俗易懂和引人入胜的神话剧的形式,体现了他的“乌托邦”的理想,即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这部歌剧的剧情十分离奇和稚气,情节的发展也有不合逻辑之处,但歌剧上演后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无疑体现了当时的欧洲民众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

这部歌剧的序曲非常有名,用奏鸣曲形式写成。整个序曲就好像是一股源源涌出的水流,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魔笛》第二幕中的一个主题曾被西班牙吉他作曲家、演奏家索尔改编为吉他独奏曲《魔笛主题变奏曲》,成为吉他演奏的最经典曲目之一。音乐中的精灵莫扎特的《魔笛》是包罗万象的,人们不禁为其中所表达的广泛内容而赞赏不已:苍天与大地、自然与人类、悲剧与喜剧、情感之各种形式的表露与深沉的内在宁静、圣母玛利亚与超凡的魔鬼、教堂大弥撒、共济会的奇迹庆典与舞厅、笨伯与聪明人、懦夫与英雄、忠诚者与奸佞小人、贵族与农夫。在这首曲子中,他并没有表现出偏爱某些人、某些东西的倾向,而是把爱给予了一切人、一切东西,犹如普照一切的阳光,犹如浸润一切的雨滴,这反映在他无限亲切却又并非有意使然的风格之中。在《魔笛》中,他以这种风格塑造和协调人的歌声或主导的独奏乐器与伴奏的弦乐器和管乐器之间的关系。而使人们对《魔笛》百听不厌的正是这支歌剧中那发生着、躁动着和激动着的东西,正是那种种出人意料而又正当其时出现并以其特殊的高低音和音色而达到完美境界的东西,整个宇宙以缩微形式被表现于《魔笛》之中。显然,作为人的莫扎特听见了宇宙之音并使它——他自身只起媒介作用——歌唱起来,从这点上来说,人们的确可以把《魔笛》称之为“无可比拟的”。

莫扎特的音乐不同于巴赫的,它不是福音,也有别于贝多芬,它不是生活理解。他的音乐并不宣讲学说,更不表现自我。在《魔笛》中,莫扎特并不想说什么,他只是歌唱,只是传出声音。因此,他并不强加给听众什么,也不要求他们作出决断或者表明态度,而是让他们感到自由。从他的《魔笛》中所期待的欢乐是从人们接受这一事实开始的。他曾将人的死亡称作他日日思念的真正的好朋友。从他的《魔笛》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果真是这么做的。然而,即便对这一点他也没有大肆渲染,而只是让人去揣测。莫扎特也不想在这里宣扬对上帝的赞美,而是实实在在地力行,这表现在他的谦恭态度之中:他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件乐器,他只是让人去谛听他显然听见的东西,那是来自上帝造物浸润着他、在他心灵中升华、而现在又从他心灵中溢出的东西。我们在聆听莫扎特的《魔笛》时,多少会体会到一种并非出自自我的超然的情感,一种“不可言喻的奥秘”,有人因此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超然的音乐”,但这终归是因为莫扎特自己先从自身的生命中挣脱,体会到一种超然情感的向度,从而赋予音乐艺术一种非凡的内涵。——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在《魔笛》中,还洋溢着莫扎特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体现了他对音乐创作的探索和贡献。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地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从而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工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或许,正是凭借这种执著精神,莫扎特才创作出《魔笛》这首流传千古的稀世之作。(佚 名)笛声如诉

若不是莫扎特谱写《魔笛》,不知哪个剧作家会对这个乱七八糟的剧情感兴趣,也许瓦格纳会搞成古板无趣的救赎歌剧,威尔第可能改为一场人伦大悲剧,而罗西尼虽然不挑剧本,但铁定是把自己的音乐抄来改去。只有莫扎特,才能用音乐把《魔笛》这种低俗趣味的故事,蜕变成不朽名作。《魔笛》是莫扎特在世最后一年所写下的两大歌剧之一,也是最后完成的一部歌剧。剧情地点在埃及,时间为假想年代。此歌剧神话故事式的歌词出自席氏之笔,全剧虽然充满了共济会的象征,但是冷静寻思,却是一出足以让舞台艺术汗颜的幼稚、笨拙之作。莫扎特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提到:“歌词在歌剧中只是对‘音乐父亲’百依百顺的女儿而已。”所以歌剧本身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在于音乐,而不是剧本或舞台设计。

莫扎特使用不同音乐写作手法来表现角色的性格。例如夜女王的咏叹调使用技巧艰难的花腔女高音;萨拉斯特罗则用庄严、宽容的颂歌;巴巴基诺和塔米诺的对话,前者是用德国轻歌剧的方式,取通俗民谣曲调写成咏叹调,后者则用庄严歌剧的手法,写出严肃而抒情的咏叹调。

序曲一开始,虽然暗示着夜女王的威严,但不久就被活泼的主题所取代,愉快的气氛立刻展开。“我是捕鸟人”是用民谣曲调写成的简单的歌曲,表现巴巴基诺自由的天性,中间插入的排笛声便是他的招牌。曲子先由管弦乐奏出主题,男中音再依主题唱三遍。莫扎特有许多次将这种方式用在轻松的曲子里,例如《如果有爱人或妻子该多好》这段咏叹调。

在《魔笛》里,虽然其中有几段音乐相当脍炙人口,可是其他段音乐也同样悦耳动听。荀白克曾对莫扎特的音乐有如下的评价:“他的音乐既可说是平易近人,澄澈剔透,结构完整,又可说是艰深晦涩。之所以会这样,则主要是由于艰深、纤细而又有激越的感情充塞于乐曲之间。”如果要分析作品本身令人感动的因素是什么,恐怕是它对人物个性的强烈表现,以及充满了温暖感情和幸福的完美音画吧!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就和音乐产生共鸣了。

迎着这撩人的欧陆风情,让莫扎特的《魔笛》给你送去一份亘古永恒的祝福!让我们传送这份感动,体验缪斯带来的欢乐。(蔡和芳)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莫扎特3岁时就开始弹钢琴,4岁时已经准确无误地弹奏短小乐曲,5岁能谱写小品。与此同时,他在父亲的指导下不倦地学习拉丁语、意大利语、法语、算术及许多音乐知识。他6岁时进行第一次旅行演出,7岁时开始第二次,即那次为时3年半的巡回演出(他到过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在返程中途经日内瓦、洛桑、伯尔尼、苏黎世、温特图尔、沙夫豪森)。14岁到17岁这期间他已经在持续不断地谱写歌剧、交响曲、弥撒曲、四重奏等——他曾3次去意大利巡回演出,而且从此便再也没有间断过羁旅生活。这是一个戴礼帽、佩短剑(歌德于1763年在法兰克福见到他时就是这副装束)、风度翩翩、永不休止地演出和创作的真正神童,他为伟大的玛丽亚·特蕾西亚、法国国王和英国国王所赏识和嘉奖,他接受专家们的考试,他被教皇克莱门斯十四世授予“骑士”称号,并被波伦尼亚的一个音乐学术团体吸收为会员。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由于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这段不稳定的雇佣关系终于在1781年结束,他毅然决定独立自主,前往维也纳定居,走上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有人曾经说,莫扎特是一个孩子,是一个用他的音乐对我们谈话的“永恒的少年”。他令人痛心的短暂生命可能是他获得此称号的缘由,但还有另一些缘由,这便是他对一切实际事务(根据他姐姐对他的尖刻评语,尤其就他处理婚姻以及一切与钱有关的事情上)所表现出的明显的无知。他在与人交谈时,尤其在信件中总爱发一些幼稚可笑的噱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日仍然如此。莫扎特(1756~1791)最令人惊奇的是,据可靠材料证明,他事实上最爱在严肃工作的时候调笑发噱。倘若人们将他看成是“孩子”,这是人们在对他进行思考。倘若他们想到,这个真正掌握着艺术技巧,并不断以新的创作使之日臻完美的人懂得不可用他的艺术给他的听众以重负,而是每次都重新让他们参与他自由的、可以说是童稚的游戏,那么,他们对他的理解便深入了一步。倘若他们注意到他“真正像一个纯洁的孩子那样”能够“一口气地对着我们痛哭,对着我们大笑,而又不容我们询问其原因”,那么对他的理解便又深入了一步。然而,或许命运恰恰不容许莫扎特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孩子”。

1791年,贫病交加的莫扎特在维也纳逝世,年仅35岁。

莫扎特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这部社会性喜剧在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对封建贵族的揭露和讽刺起了很大的作用。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以此作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采用交响乐的手法,言简意赅地体现了这部喜剧所特有的轻松而无节制的欢乐,以及进展神速的节奏。这段充满生活动力而且效果辉煌的音乐本身具有相当完整而独立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脱离歌剧而单独演奏,成为音乐会上深受欢迎的传统曲目之一。★交响曲之冠★世界交响曲中无可争议的顶峰★一个音乐巨人登峰造极的呕心之作

命运交响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 1770~1827)崇高、伟大、神圣,用尽所有这样的语汇都不足以形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这是一个音乐巨人登峰造极的呕心之作,是世界交响曲中无可争议的顶峰。虽然我知道席勒的诗很好,但与贝多芬的音乐相比就无足轻重了。聆听时,心中涌动的是庄严肃穆的神圣,是慷慨激昂的澎湃。——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帕瓦罗蒂年4月,一位年轻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扎特。此人其貌不扬,矮小精明,在莫扎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1787誉为神童的莫扎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轻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莫扎特的预言不到10年即应验了,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朴实鲜明,他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他主张“应给世界以和平和完善的法律,不要再进行侵略”,音乐“要表现外界和内部的和平”。在音乐形式方面,他开拓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贝多芬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提高了音乐的地位:音乐在18世纪曾被认为是低于文学和绘画的艺术,在他之后,再也不能说音乐只不过是“悦耳的艺术”了。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命运交响曲》是耳聋后的贝多芬凭借着自己的坚毅与命运抗争并走向成功与辉煌的明证。无产阶级伟大导师恩格斯在给他妹妹的信里曾谈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要是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有听过。”据说,《命运交响曲》的首场演奏空前成功,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当贝多芬出场时,群众5次热烈鼓掌欢迎,而习惯上对皇族出场也只用3次鼓掌表示敬意,直到警察出来干预,欢呼声才得以停息下来。

人生短暂,短得让人不寒而栗。对生命的挚爱,没有使英雄成为生命的奴仆——除开神的因素,贝多芬始终是命运的主人。他明知命运险恶,但却拒不向它屈服,即使打到头破血流,也要拼个你死我活。贝多芬为了自己的命运不懈地抗争,甚至与神对决,这种坚毅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一样,同属于英雄性艺术的最崇高作品,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开始创作《第五交响曲》是在《第四交响曲》之前,完成却是在《第四交响曲》之后。他在这部作品中所提出的主题与《英雄交响曲》一样,那就是英雄斗争的意义和目的,所不同的是《第五交响曲》描写的是英雄除自己以外联合人民,共同去斗争,共同完成神圣的使命。“从黑暗走向光明,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中心思想。《第五交响曲》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它结构严谨,手法精练,形象准确生动,层次清晰,各乐章有内涵的联系使整部作品气宇轩昂,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从《第三交响曲》到《第六交响曲》的创作,贝多芬在承袭古典音乐先师的基础上,进行了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使庞大的交响乐队服务于一个独立的思想主题,因此也可以说是贝多芬起到了近代交响乐的先锋作用。

贝多芬在《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命运交响曲》整部作品精练、简洁,结构完整统一。全曲共4个乐章,例如第一乐章,明亮的快板和奏鸣曲式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命运”奏响起震撼人心的音响,威严而有力地叩响了我们的心扉。接着,“命运”的音型开始由弦乐器和单簧管强奏出来,然后这个音阶在大管和大提琴的长音衬托下,在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第一小提琴之间迅速轮换模仿,突然管乐进来了,乐声结束在有力的金属和弦上。在轮回模仿后,弦乐出现尖锐的二度摸进,增强了音乐的气势。连接部:圆号吹奏出富有号角性的曲调,号角声的节奏来自主部主题。连接部之后引出了一个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旋律,抒发了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便是呈示部的副部。副部主题是在连接部——号角声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以小提琴与木管乐器(黑管)“对答”表现出善良的品格和丰富的情感,在优美的主题下面,低音部分不时出现主部主题的音型。然后,两个主题会合在一起,形成充满着蓬勃、豪放气质的结束部。展开部首先仍以圆号的“命运”主题开始,弦乐做了回响,象征着命运的“风暴”卷土重来,声嘶力竭呼啸而来,连续不断地冲击着生活。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模仿、对比、复调等手法,频繁地转调,增加了音乐的不稳定性。再现部基本上与呈示部相同,在第一乐章的结尾中,两个主题再次会合,音乐的气势宏大,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生命之乐

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了,但是每次听,都会被其中悲壮的音符所激动,依然会为其中如火如荼的热情所震撼。就如舒曼认为的那样:“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像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

交响曲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奏鸣曲式构成。乐曲一开始,弦乐器和单簧管就共同强奏出四个富有动力的音型。这就是整部作品的庄严的主题,有评论说“它是古今交响曲中最短小有力也是最著名的主题”。第二乐章是稍快的行板,双主题变奏曲。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快板。恩格斯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在第三、第四乐章里听到了“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生命因为有了音乐而充满激情,音乐因为生命而显得如此动听。生命是音乐的源泉,音乐是生命的灵魂。贝多芬抒写的不仅仅是音乐,也是生命,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他那雄浑的乐章似乎把万物都看透彻了,贯穿了整个世界。他谱写的乐章必须用心去听,才能感悟其中的灵性,才能感悟生命的本质与磅礴。

除了精神内容以外,这部交响曲还在结构和发展形式上做出了典范,我们可以据此体会交响音乐的本质。《命运交响曲》是交响音乐最杰出的代表,被看作交响乐理想的结晶,是“交响思维”最集中、最有说服力的体现。它的第一乐章就建筑在四个音符构成的主题上,这是一个音乐主题所能达到的最小限度。这个主题高度集中,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向前冲锋。整个乐章发展的结果就是对这个主题作出完整的阐述,从而使我们感受到它的全部意义。在它短短的四个音符里,浓缩了整个乐章(乃至全曲)的能量和精髓。它本身无比简练,精悍锐利,充满内在的紧张度,为自己的发展准备了无穷的精力,在不断的扩展里发挥出令人震惊的能量和迷人的动感。后来的浪漫主义交响乐中,就再也见不到这样凝练的主题了。《命运交响曲》是一曲集中表现活力、斗争和胜利的音乐,是一部热望未来的作品,也是演出次数、声誉最高的交响曲之一。乐曲体现了与命运搏斗、战胜命运、迎接光明的思想,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斗争的勇气。——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赵正华《命运交响曲》融入了贝多芬对人生历程的感悟,也是对自身理想境界的构筑,这一切使得他的音乐拥有了长久甚至永恒的生命力。就如冯骥才先生说的那样:“世界上神秘的事物,一半是生命,一半是美。你是否知道美使艺术成立,使它难以忘怀,并变为永恒?”

听,那远处,生命之乐已经奏响……(佚名)用灵魂谱写的命运之曲古典音乐,特别是规模宏大的交响乐,被许多人认为是高深莫测的,我也曾经如此认为。虽然觉得听古典音乐是一种很高雅的事情,但又担心听不懂,所以只是听一些比较流行的现代器乐作品,如克莱德曼的钢琴曲,而对古典音乐始终怀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真正与古典音乐结缘是结识贝多芬以后。当我第一次听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后,突然觉得整个身心都被那种古典的悲剧美和庞大的英雄气魄所震撼了。这首交响曲我听了许多遍,每听一次都觉得有新的感受,特别是第二乐章,常常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这部作品,但我觉得自己的确在其中感受到了一种摄人心魄的美,这是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贝多芬这首明朗欢快的《命运交响曲》,也许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是“保存了他一生中最明朗的香味的”。对这部作品,柴可夫斯基甚至这样说道:“这样的音乐使我脱离了刻板的现实生活,以至听久了你会不相信世间还存在着战争、疾病和贫困。”这不仅是指第一个乐章那个经过摸索突然迎来阳光灿烂的开头处,更是指第二乐章中那不断出现的关于美好回忆的旋律,这旋律反复吟唱所达到的令人陶醉的程度,即使在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也是很少有的。——《音乐时空》首席记者李雨

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思想历程的折光,是理性和秩序的体现。作曲家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他的思想认识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这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也就是说特定的社会环境对作曲家风格的塑造是有着重要影响的。那富有神秘、飘逸的音律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回旋,也悠悠扬扬、大起大落地穿过了庭院里的绿树红花,使许多人的心灵为之震颤。一股富有魅力的吸引力使他们身不由己地循着袅袅升腾着的乐曲走进贝多芬的内心。在乐曲旋起的上空,是贝多芬那永远不死的灵魂。在乐曲腾起的地方,是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身影。一曲终了,我们被那用音乐深深浸泡过而富有感染力的灵魂所感动。

耳边回荡着那悠扬的乐声,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从听觉完全失聪到成为举世公认的乐圣,有多少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需要何等惊人的毅力啊!然而,贝多芬没有向厄运低头,而是以其与厄运搏击的非凡人生奏响了气势恢弘、石破天惊的《命运交响曲》。它向世人昭示:人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命运的挑战,只有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敢于作出战胜自我的抉择,才能走上通向强者之路。

流连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眼前仿佛呈现了贝多芬彻夜练琴的情景,耳边仿佛响起贝多芬手下迸发出的刚劲有力、饱含内在热情的音乐旋律。它时而如惊涛拍岸,气势磅礴;时而悲愤低沉,像在倾诉着人间的不平;时而似细流潺潺,悠扬流畅。听说,世界范围内人们演奏贝多芬乐曲,没有一分钟间断过,这简直是奇迹。(佚名)

在静静的波恩,有个去了一次就会让人留下拂之不去的记忆的地方,那就是莱茵河西岸大桥下波恩小巷20号——举世公认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故居。1770年12月16日,莱茵河畔的波恩诞生了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这座靠近法国的城市,在政治、文化上都比较活跃开放,法国的启蒙主义、德国的狂飙运动及当时德奥实行的“开明专制”在这里都很有影响。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性情暴躁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用打骂的手段让他一连几个小时地练习钢琴。但是,不幸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顽强自立的性格,他钻研音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学、哲学都抱有广泛的兴趣。12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贝多芬(1770~1827)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目的的理解。贝多芬所受到的正规学习和系统的教育,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求教于莫扎特。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的称谓,开始频繁地出入上流社会。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倔强的性格,贵族们的恩赐和他们的任性无知,时时激怒着他,他和贵族小姐的恋爱也从不成功。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的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日臻成熟,而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了不朽的九部交响曲。1796年他发现自己患有耳疾,而且越来越严重,这一切使贝多芬非常痛苦,强烈地感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公正。1798年后,他走向了民众,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作生涯,这一时期的作品都表现了他的痛苦和热情,他作品中的反抗精神的风格也逐渐成熟。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10年当中,他在耳朵全聋、健康状况恶化、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椁,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或许贝多芬的这部《第二交响曲》是他所有九部交响曲作品中最不起眼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忽略它的艺术价值,其实只要仔细聆听,就能意识到它对贝多芬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整部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以及对生活的渴望,但也有人认为,《第二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进行着搏斗,黑暗似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直到第三、四乐章才是真正的属于欢乐、胜利的旋律,他们称这部作品走了两个极端。无论如何,在思想性上,《第二交响曲》已经超越了《第一交响曲》,它更富有内涵和哲理。《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独一无二的标题性交响曲,描写大自然的美景,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此曲共有5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称为“到达乡村时的感受”。第二乐章,奏鸣曲式,称为“溪畔景色”。本章最为著名,属于行板,主副部两个主题之间没有明显的对比,也没有戏剧性的展开,运用了田园曲的体裁,主题旋律常常模拟牧人吹的角笛,结束时,出现了夜莺(长笛)、鹌鹑(双簧管)和杜鹃(单簧管)的三重唱,充满诗情画意。第三乐章,复三部曲式,称为“乡民欢乐的集会”,三拍子乡村舞蹈的写实场面。第四乐章,自由结构,称为“暴风雨”。第五乐章,奏鸣曲式,称为“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恩的情绪”,暴风雨过后又恢复了宁静。★流传百世的天籁★超凡入圣技艺的结晶★被奉为永恒经典的乐曲之一

二十四首随想曲

尼科罗·帕格尼尼(意大利 1782~1840)帕格尼尼这个名字,总是与小提琴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小提琴演奏界的地位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他的演奏技巧更是让人望洋兴叹,至今亦鲜有人能达到他出神入化的境地,故人们以魔鬼视之,“魔鬼”也许是唯一一个比较恰当的用来形容帕格尼尼的词汇。《二十四首随想曲》是这个“魔鬼”得以扬名于世的关键所在。——音乐评论家 周兴格尼尼的一生充满传奇,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小提琴技艺,更帕为之添上不少神话色彩。他所写的无伴奏小提琴作品《二十四首随想曲》在当年更被认为除帕格尼尼以外,无人能够演奏。帕格尼尼创作《二十四首随想曲》时还未满20岁,但当时他却已誉满欧陆。他在舞台上神乎其神的演奏、充满浪漫热情和旺盛精力的音乐,结合他那副带着魔幻神秘、瘦骨嶙峋的面容,有如魔鬼般的台风,使他在任何一个城市的音乐会门票往往在一瞬间便被抢购一空,一票难求。他所到之处,都轰动一时,形成了一股席卷欧陆的帕格尼尼的狂飙。

他一方面演奏,一方面又不断创作出众多包含奇绝崭新技法在内、用以炫耀技巧的作品,供自己演奏,使技惊四座的效果得以保持。当年不少亲眼目睹他演奏的人,对他出神入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都难以置信,加上他那副有如魔鬼般的台上风采,将他的演奏与魔鬼拉上关系的谣言便不断流传,其中流传得最为广泛的说法是,他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用以换取超凡的演奏绝技。李斯特便因为年幼时被帕格尼尼的超级演奏吸引,而要致力成为“钢琴的帕格尼尼”。

直到现在,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被公认为小提琴家演奏技艺的试金石,对不少小提琴手来说,它是一个噩梦!人人都视之为畏途。这不仅是因为其中采用了大量不可思议的高难度演奏技巧,如二重泛音、双音奏法、左手拨奏、飞跃断奏等连魔鬼亦要退避三舍的艰深技巧,还因为作品其中的丰富性音乐内容最能考验出演奏者对音乐的悟性。不少小提琴家只顾去克服演奏技巧的挑战,而往往忽视了每首随想曲中所蕴涵的丰富音乐内容,致使《二十四首随想曲》沦为练习曲。曾经有一名指挥大师评价中国的小提琴演奏者时,说他们的技巧像大师,对音乐的理解却像幼儿园小孩,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态度一目了然。其实不可不知的是,帕格尼尼的魔力恰恰在于能够用技巧发掘出每首乐曲中的音乐美感。

帕格尼尼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二十四首随想曲》作于1820年。

帕格尼尼创作《二十四首随想曲》的灵感,便是因为他在内格罗的音乐图书馆中,第一次看到了平托·洛卡泰利(Pietro Locatelle)的随想曲乐谱。洛卡泰利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写于1733年,但帕格尼尼所写的却完全不一样,各段音乐创作都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其中有好几段尤为著名,因而被冠上不同的标题,如第六首“神秘”(Mystical)、第九首“打猎”(The Hunt)、第十一首“浪漫曲及塔兰泰拉舞曲”(Romance And Tarantella)、第十三首“魔鬼的狞笑”、第十四首“进行曲”(March)、第二十首“牧歌”(Pastoralle),第廿一首“小夜曲”(Serenade)、第廿三首“军队”(Military)。《二十四首随想曲》由主题和11个变奏和终曲组成。a小调,生动活泼的急板,2/4拍。主题共12小节,前四小节反复一次,后半段的节奏特点相似。每一小节的第一拍都采用了短促的休止符,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顿挫感,急速而畅达的旋律,充满了奔放的热情和无穷动力。人们至今也不知道帕格尼尼是用什么方式打动了缪斯女神的心,使得众女神不惜将自己的全部技艺倾囊相赠,不仅将之塑造成小提琴演奏史上空前绝后的杰出的“演奏魔术家”,并且通过帕格尼尼的手将人间哪得几回闻的仙乐播扬于尘世间,成就了他不朽的声望。——音乐人士 沈威帕格尼尼的激情与忧郁是永恒的。他像尼采笔下的斗士,充满着炽烈的情怀。帕格尼尼是艺术家中的思想者,是一切阻碍自由的宗教秩序的叛逆者。面对这样一个人,谁也无法指摘他的人格,因为一切都是他的骄傲。《二十四首随想曲》——这令人震撼的音乐,美妙得无法形容,让人感受到的是对灵魂的一种涅槃和洗礼。帕格尼尼从遥远的伊达山来到这个世界,他把酒神的激昂、日神的宁静带到这个世界。他生来体弱多病,一生遭受疾病的折磨,受尽诟病和诽谤,这是一个艺术之神在人间必然的遭遇。——音乐评论家 阎博

第一变奏运用短促有力的顿音奏法,旋律变为用复倚音装饰的自上而下的琶音式音型。第二变奏每小节第二拍开头都用前倚音装饰,32分音符贯穿的旋律线形成了波浪般的音流。第三变奏始终用双弦奏出八度双音,使旋律带有较强的歌唱性。第四变奏每句的句首均采用半音阶性的音调,使旋律显得圆润华美。第五变奏在宽广的音域中频繁地作八度跳跃,并与低音区的音调相互呼应,显得刚劲有力。第六变奏用双弦奏法,前半段用三度双音,后半部分出现十度双音,浑厚饱满,犹如华丽的合唱曲。第七变奏多用16分音符的三连音,并形成切分节奏,情绪轻快活泼,带有谐谑曲的体裁特性。第八变奏用和弦奏法,与交替使用左手拨奏和拉奏的第九变奏一样,和吉他演奏法有许多相似之处。第十变奏采用高音区歌唱性的演奏,柔美抒情。最后的第十一变奏以跳跃的双音为主,庄重华贵。最后乐曲用琶音、颤音和有力的和弦形成的尾声结束。《二十四首随想曲》探索了小提琴技巧的各个方面,如:连弓、跳弓、震音、和弦、颤音、音阶以及左手拨弦、双音(三度、六度、八度、十度)等,常作为小提琴练习曲而被广泛采用,其演奏技巧上的难度,历来被公认为是对每个小提琴家的严峻考验,到目前还没有超过它的曲子。如:第一、二、三、五、十、十二、十六、二十首有很强烈的“无穷动”因素,要想把整个乐章每次都拉得准确无误则是很难的。第三、八、十一、二十、二十二、二十三首有一个慢速的前奏,但经常以八度音程结尾。乐曲的再现部有时重复前奏,有时用变奏方式重现。《二十四首随想曲》中,旋律虽然很单纯,但小提琴的表情技巧却能达到很高水平,音乐内容也极为丰富多彩。该曲在小提琴的曲目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对后来的浪漫派作曲家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舒曼据此创作了两套钢琴练习曲;李斯特则缘此创作了练习曲十二首(其中第三首“钟”是根据帕格尼尼的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改编的);勃拉姆斯也创作了《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作品35号)》;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钢琴和乐队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43号)》等,使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小提琴的范畴。宜听宜观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尼科罗·帕格尼尼在所有学琴者眼中都是一个魔鬼。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的跳弓、飞跃断奏、十度、双泛音等技术实在难以驾驭。帕格尼尼能够创作出这样的高难度作品,自然首先得益于他那登峰造极的小提琴演奏技巧。相传,年仅13岁的帕格尼尼曾和父亲一同前往帕尔玛拜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罗拉(A.Rolla,1757~1841)为师,当时父子俩在隔壁一间房里等候卧病的罗拉接见时,父亲看见桌上放着一把小提琴和罗拉新创作的协奏曲谱子,就让儿子试奏。罗拉闻声惊起,当他跑出卧房发现拉得如此出色的竟是个孩子时,他叫道:“我没有什么可教你了,我的孩子。”《二十四首随想曲》在帕格尼尼不到20岁的时候便问世了,在他毕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部作品充满了年轻的激情,曲调优美,既反映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显示出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力及精妙绝伦的演奏技术,故成为现代小提琴演奏者演奏技艺的“试金石”。世人都知道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然而帕格尼尼的作品不仅具有可听性,同样具有可视性。这点从何谈起呢?假如说你有机会到现场聆听提琴家演奏帕格尼尼的作品,或是从音像资料中观摩大师的演奏,你就会被演奏者左右手协调的配合、技巧与力度完美的结合所征服。《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第一首随想曲便是很好的例证。演奏者右手快速地上下起伏使弓子来回往复于E弦和G弦之间,弓子俨然成为演奏者身体的延伸,急速而灵巧地跳动在四根弦之上,如小精灵般轻盈。第五首随想曲中,演奏者左手似飞火流星,在指板上“移形换位”,仿佛一个武林高手,其速度、力度、准确度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更令人叫绝的是第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的一段“左手拨奏”,演奏者的右手已经失去了传统上的意义,左手或按或拨,忽上忽下,仅使用一只手便制造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华丽且精致。究竟帕格尼尼是不是像浮士德一样,用自己的灵魂作为筹码去与魔鬼交换世间的奇技,人们无从得知答案。但帕格尼尼被称为魔鬼的化身,在提琴演奏界拥有神一样的地位;那《二十四首随想曲》成为后来考验小提琴手的门槛,这是人们所共同知晓的。——音乐评论家 董纯光

当然,从视觉上欣赏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未免有“外行看热闹”之嫌,细品味音乐的内涵,你才会感受到这部作品的真谛:在炫技中流露音乐之美。第九首随想曲“狩猎”(The Hunt)的第一个主题模仿的是长笛和圆号的音色,时而灵巧机敏,时而雄壮豪迈;第十三首“魔鬼的狞笑”,旋律诡异而又充满韵律,似乎与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十四首“进行曲”(March)节奏坚定有力,像阅兵式上的军队,步伐整齐。帕格尼尼用和弦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步伐感,因而使声音充满了弹性和张力;第二十首“牧歌”(Pastoralle),旋律优美如歌,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为我们勾勒出一派田园风光:闲雅、恬静、幽远。最后一首随想曲是整部作品的压轴好戏,共由12段变奏曲组合而成。每一段变奏自成体系,形疏神聚,而组合到一起又天衣无缝,难怪钢琴大师拉赫玛尼诺夫会将这首随想曲移植到钢琴上演奏。

这里向大家推荐的版本是帕尔曼于20世纪70年代录制的《二十四首随想曲》(EMI7 47171-2),和收录在拉宾全集之中的这部作品(EMI CMS7 64123-2 5CD)。帕尔曼和拉宾同为加拉米安的学生,但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与处理上却各有特色。帕尔曼双手粗壮有力,但却将作品处理得轻松欢快。他琴声饱满,技术扎实,处理高难度的技巧游刃有余。他录制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推崇为正宗的标准版本。而才华横溢的小提琴家拉宾的琴声如伏特加酒一般浓烈,富有表现力,技术上更是应付自如。拉宾对这部作品的诠释显得潇洒无比,同时又充满阳刚的野性,让人欣赏起来感到魅力无穷。

帕格尼尼作为所有习琴人的“祖师爷”,为小提琴赋予了非凡的生命力。《二十四首随想曲》——小提琴演奏曲目中的极品,将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刘樵非)魔鬼演奏出的天堂之音

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大师,音乐史上最杰出的演奏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降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等。历史上对帕格尼尼还有两个评语:一说他是“魔鬼”,一说他是“天才”。之所以称他为魔鬼,是对他的惊风雨泣鬼神的无与伦比的精湛琴技的慨叹。他在G弦上的不可思议的绝技,据说是在监狱里练就的:谣传他曾因杀死情人而坐牢,看守准许他演奏只有一根弦的小提琴作为消遣,从而造就了他的G弦绝技。但不论谣传是否可信,帕格尼尼确实在这根G弦上练出了真功夫。

他的随想曲、小提琴协奏曲和几套变奏曲广泛地使用泛音和拨奏、新的指法,甚至新的空弦定音。他的技巧空前绝后,可以将曲子任意升高或降低半个音来拉,当然不是调音,而是改变指法!学过乐器的人都知道,一首曲子升高或降低半个音,会使升降记号大变,即使看着谱演奏已极困难,即兴演奏,则难如登天。帕格尼尼在提琴界有着神一般的地位,被认为是魔鬼的化身。

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给和他同时代的作曲家带来不少创作灵感,著名的如勃拉姆斯、舒曼、李斯特,都曾将其部分乐曲改编为钢琴曲或配上钢琴伴奏。然而小提琴家却视《二十四首随想曲》为畏途。直到20世纪的上半叶,虽然产生不少伟大的小提琴家大师如克莱斯勒、海菲兹、米尔斯坦、奥依斯特拉赫,他们经常演奏的亦仅是其中的三四首,只有弗朗塞斯卡蒂和年轻的梅纽因经常演奏或录音的,会达到24首的半数。

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够完全掌握这24首随想曲的小提琴家的年龄就越来越年轻了。直至2000年12月,中国著名小提琴教授林耀基在北京市艺术学校音乐分校年仅13岁的学生杨天娲,只花了两天时间,便成功地将这24首随想曲全部灌录好时,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被视为难以攻陷的金汤城池的神话,才被彻底粉碎!但他天才般的演绎和魔鬼般的琴艺仍令后人叹为观止。

再次听着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仿佛时光真的可以倒转:回到200多年以前,在帕格尼尼表演的现场,在他把琴弓放在弦上要拉奏的那一刹那,我们看到了火花……(佚名)

1782年10月27日帕格尼尼在热那亚出生,他是伟大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史上最负盛名的演奏家之一。尽管后来帕格尼尼对人表示他的超绝技巧大部分是自学而来的,事实上却是,他曾跟随过好几位小提琴教师。他的父亲安东尼欧·帕格尼尼,一位商店老板,便是他的启蒙老师。他很早便发现他的儿子具有不寻常的音乐天分。帕格尼尼年仅4岁时,便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提琴、吉他、曼陀林;到9岁时,首次上台公开演奏普莱耶尔(Pleyel)的协奏曲。他从13岁便开始旅行演出,并于1805年至1813年间任卢卡公主的宫廷音乐总监。1805年3月,拿破仑的姊妹卢卡和皮翁博公主埃丽萨·巴切科契请他到她的宫廷里当乐长,每两星期在宫廷音乐会上演奏一次。公主嫌他的泛音刺激她的神经,常常不等他演毕就离席,但还是十分欣赏他天才的创造力,经常鼓励他发掘小提琴上的新效果。

当时有一个贵妇人和他相恋,要求他写一首只用两根弦演奏的《爱情场面》。他就用E弦代表女子,奏出求爱的旋律;用G弦代表男子,奏出了热情的回答;最后,G弦和E弦上的双音结合成爱情的二重唱。贵妇人听了他的演奏大为感动。

公主把帕格尼尼捧上了天,她用最婉转的语气对他说:“你刚才演奏了在两根弦上无与伦比的东西,能不能在一根弦上发挥你的天才呢?”帕格尼尼答应试试看。几星期后,他果然写出一首用G弦演奏的军队奏鸣曲(作品31号),标题是《拿破仑》。8月,在广大宫廷听众之前演奏了这个作品。他后来所作的《玛丽路易丝奏鸣曲(作品65号)》、《宣叙调和三首咏叹调的变奏曲》等,也都是专用G弦演奏的“独弦曲”。他自1828年起赴维也纳、巴黎、德国和英伦三岛演出。除小提琴外,尚善于演奏吉他和中提琴,曾经请柏辽兹写作中提琴曲一首而得《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但他从未演奏它,据说嫌其独奏部分不够辉煌。

由于帕格尼尼惊人的技巧超出了当时人的想像,人们便传说他经常在屋内与魔鬼说话并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换取琴技,甚至还看见他将琴弓置于琴上的一刹那火花四射。他从不练琴,除了演出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床上度过,他自称“12岁以前练琴,12岁以后躺着”。有人为了探听他的秘密,曾跟踪了他很长时间,但最后承认确实听不到他练琴。帕格尼尼(1782~1840)

帕格尼尼演出时经常用一些绝技来达到技惊四座的效果,比如拉出某个音将玻璃杯震碎或模仿其他乐器及各种动物的叫声。有时他在一曲中故意把琴弦一根根扯断最后只剩一根弦但演奏依然继续。有一次帕格尼尼举行音乐演奏会,有位听众听了他出神入化的演奏之后,以为他的小提琴是一具魔琴,便要求一看。帕格尼尼立即答应了。那人看看小提琴,跟一般的琴没什么两样,心里觉得很奇怪。帕格尼尼看出了他的心事,便笑着说:“你觉得奇怪是不?老实告诉你,随便什么东西,只要上面有弦,我都能拉出美妙的声音。”那人便问:“皮鞋也可以吗?”帕格尼尼回答:“当然可以。”于是那人立刻脱下皮鞋,递给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接过皮鞋,在上面钉了几根钉子,又装上几根弦,准备就绪,便拉了起来。说也奇怪,皮鞋在他手上,演奏起来竟跟小提琴差不多,不知情的人,在听了这个美妙的旋律之后,还以为是用小提琴拉的呢!

帕格尼尼在作曲方面同样很有天分,11岁便写成处女作品小提琴奏鸣曲(现已失传),但他的作曲才华得以成熟发挥,却和当时一位热爱音乐的贵族内格罗有很大关系。由于内格罗的协助,帕格尼尼得以通过内格罗安排的一系列音乐会接触到广泛的听众;更重要的是,在内格罗的引荐下,帕格尼尼得以和当时一批著名音乐家结交,大大扩展了他对音乐历史和文学的认识,为他进军音乐创作世界增添了重大的本钱。

帕格尼尼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从事音乐评论的著名作曲家舒曼认为他是当时意大利最优秀的作曲家。然而,帕格尼尼却惧怕他自己的超绝技能会被人掌握得到,不仅坚持练琴时不让任何人在场,以增加其个人的神秘色彩,并且只将很少作品出版,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亦是在面世30年后才以作品编号出版,成为他在世时最早发表的作品。

帕格尼尼虽然具有独特的音乐天赋,仍难免病魔的侵袭。放纵无度的生活致使他的健康愈加恶化,1834年起他不得不减少音乐会演出。晚年的他健康状况日趋恶化,已不可能公开登台,只能迁居到空气宜人的法国南部休养。他初时在马赛,后搬到尼斯,直到1840年5月27日逝世,帕格尼尼充满神话色彩的传奇亦在此结束。《D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号称小提琴鬼才的帕格尼尼,一共写了十数首以小提琴主奏,并加入管弦乐的乐曲,其中小提琴协奏曲至少也有6首以上,但经印刷出版的小提琴协奏曲则只有2首,至今仍常被演奏的只有一首《D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本曲作于1811年,原来是用降E大调写成,但为了减少小提琴演奏的难度,显现特殊效果,所以将乐器调高半音,并使用D大调乐谱,如同使用移调乐器一般。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风格的精品协奏曲。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优美的旋律,但音乐本身并不特别深奥,没有复杂的和声,形式非常单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完成于1934年,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在美国期间创作的。当背井离乡的他惆怅地仰望异国的星空时,便与帕格尼尼产生了共鸣。和帕格尼尼一样,拉赫玛尼诺夫也是远离祖国,孤独悲惨,甚至死无葬身之地。这种同病相怜之感,促使拉赫玛尼诺夫采用帕格尼尼《a小调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为基础,以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创作了这首极具戏剧化情绪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借以抒怀。帕格尼尼的那首随想曲,以其动人的浪漫气质、简洁精练的音乐语言和挥洒自如的艺术才思,曾经吸引了众多音乐家的目光。拉赫玛尼诺夫也从中获得了灵感,以他极具诗人气质的浪漫情怀,对帕格尼尼的原作主题作了广阔而深刻的发展,将其所蕴涵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既有浓重的阴暗色彩,又有辉煌的明朗音调;既有狂暴的肃杀气氛,又有温暖的抒情诗意,以一股强大而坚韧的力量,直指人们心灵深处,让人回味无穷。★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圆舞曲中的精品★欧洲最流行的圆舞曲之一

邀舞

卡尔·马力亚·冯·韦伯(德国 1786~1826)《邀舞》用音乐这门特殊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那略显低沉的音色,代表着一个心中怀着热情,却竭力显示端庄的绅士;而柔美的曲调勾勒出华服之中美少女那温婉恬静的情态。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德国莱茵歌剧院院长 索芬达漫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浪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身为浪漫乐派的先驱,韦伯的音乐创作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他的歌剧美轮美奂,钢琴曲前无古人。他的作品结构精致匀称,旋律富有歌唱性,几乎每一部都是超凡脱俗的经典之作。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韦伯的音乐更近于“天籁”了。很多乐评家称韦伯的音乐为不含任何杂质的“纯音乐”。《邀舞》是韦伯这位天才作曲家为我们留下的传世杰作之一,它的成功并不在于用音乐的旋律打动我们的灵魂,也不在于以乐曲中深邃的思想引发我们对生命和生活本身作严肃的思考,它的成功只是由于借助音乐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在19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社交舞会上经常出现的场景:倾慕的眼神,热情的邀请,委婉的拒绝,含蓄的允诺。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浪漫,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在简单的背后却显露了韦伯的音乐天赋。《邀舞》的音乐像一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宁静、和谐的旋律如一涓细流潺潺流出,仿佛蕴涵着许许多多说不完的话,虽然神圣,但又不是不能触摸。每个音符仿佛都是从内心发出,而蕴涵其中的故事也随着精致、优雅的旋律源源不绝地流出。作曲家对舞者内心细致入微的刻画早已深藏在音乐当中,从而使《邀舞》成为音乐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邀舞》又称《华丽回旋曲》,是韦伯于1819年与他的歌剧《自由射手》同时完成的一部钢琴曲。1821年6月25日,韦伯在柏林的一次音乐会上亲自演奏了这首曲子。后来柏林的施雷泽革乐谱出版社出版了此曲的乐谱,标题页上印着“作曲家在柏林的音乐会上演奏此曲”。在韦伯去世15年以后的1841年,他的歌剧《自由射手》在巴黎演出。为了迎合巴黎观众的欣赏习惯,歌剧中插进了芭蕾舞,就用《邀舞》作为芭蕾音乐,请柏辽兹配器。从此,《邀舞》成为具有辉煌的管弦乐色彩的乐曲,流传更为广泛。

作品的首段和尾段表达出了一个与跳舞密切相关的情节内容。首段是乐曲的引子,音乐开始时是一段大提琴轻声的独奏,音调宽广、温暖而热情。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青年男子对他的女舞伴“第一次提出跳舞的邀请”。接着是一个轻盈典雅的下行音阶,这即是“少女推诿的回答”。这样的“对话”进行了多次之后,乐曲进行到了第二段:一个热情奔放、雄壮激昂的圆舞曲,即表明舞者欣然起舞。尾段,音乐又回到开头的“邀舞”,表示在尽兴舞歇之际,男女舞者殷切地相互致意。这首作品也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