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14:28:04

点击下载

作者:梁新宇

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试读:

“是”为1分,“否”为0分。

0分:你几乎没什么直觉。如果你慢慢培养自己的直觉,会发现直觉会带来不少方便。

1~9分:虽然你的直觉很强,不过往往不晓得如何有效地运用。不妨让直觉来为你做某些决定。你会发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出现在一念之间,其效果有时胜于苦思得来的。

10~20分:你是个有敏锐直觉的人。这种天赋并不是人人都

有的。

认定不值得做就一定做不好

伦纳德·伯恩斯坦是世界有名的指挥家,可他最喜欢的事却是作曲。伯恩斯坦年轻时师从美国知名作曲家柯普兰,附带学习指挥。他很有创作天赋,曾经写出了一系列出色的作品,几乎成了美洲大陆的又一位作曲大师。

就在伯恩斯坦发挥着作曲天赋时,他的指挥才能被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发现,力荐他担任该乐团的常任指挥。伯恩斯坦一举成名,在近30年的指挥生涯里,他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功成名就是不是让伯恩斯坦很有价值感?不,在他内心深处,依然更热衷于作曲。闲着的时候,他总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作曲,可是作曲的灵感已经很难回到他身边了,除了偶尔闪现的灵光以外,多数时候他感受到的都是苦闷和失望。因为在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始终在折磨着他:“我喜欢创作,可我却在做指挥!”

伯恩斯坦的这种心理,其实就是陷入了墨菲定律中,即从主观上认定某件事是不值得做的,那么在做这件事时,总是抱着矛盾的心理、勉强的态度,即便是做好了,也不会有太多的成就感。

我们并不能断言说哪一种工作类型一定是好的,因为人和人的性格本身就有差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同自己性格相符合的工作,这样人们才能全心全意地做好这份工作。

想满足这个条件,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认识,既不能太过高估自己,也不能太过低估自己。过于高估自己的话,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会觉得力不从心,难以将工作做好,慢慢地我们就会讨厌自己所的事情。一旦有了厌倦的心理,工作就难以进行了。如果过于低估自己,我们做的时候难以完全发挥自己的实力,那么我们又会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手头的工作是自己不值得做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某件事情他能多做,但是想要做好却非常困难。如果将一件事情做得非常含糊,我们内心就难以生出满足感,时间久了,也会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我们说,要选择自己能够做好的工作,这样才会让我们越做越有激情,越做越想做。

很多人都说人生如棋,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变数很大。其实,人生与棋局除了这一点相似之处之外,还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人是有感情的,棋子则没有,棋子放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人则不一样。一个人如果处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内心就会产生严重的厌倦感和无力感,很多时候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有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正确的人生定位,把自己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放在自己想要存在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只有你想做,你才有可能做好。

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选择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让你变得愈发能干,得到心智和能力上的提升。那么,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呢?通常来说,一件事值得做与否,取决于三个

因素:

第一,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情,我们才会满心欢喜地去做。

第二,个性和气质。如果做一份违背我们个性、气质的工作,往往是很难做好的,这就好比自己明明很内向、很害羞、不善于沟通,却非要去做销售或公关,肯定是很难受的。

第三,现实的处境。同样的一件事,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感受也不一样。如果你在一家大企业做勤杂工,你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当你被提升为后勤部主任时,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反倒会觉得很值得做。

不过,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有时却很骨感。当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不喜欢的工作时,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调整心态,把它当成值得做的事情去做。

重视暗示效应的“暗示”作用

暗示效应是指在没有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的方式,诱导他人的心理,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被诱导的人,按照一定的方法或行动,接受某种观点或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

符合。“墨菲定律”里所说的“越害怕的事越会发生”“越是怕出错就越是会出错”,其实也是一种暗示作用:因为你害怕那件事发生,那件事就真的发生了;因为你害怕出错,错误就真的产生了。

有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暗示效应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在课堂上给学生做了个有趣的演示。这位心理学家先让助手在每位学生面前摆个空杯子,接着用水壶把白开水倒入每位学生面前的空杯子中。助手逐一完成后,心理学家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面前杯子里装的是白开水,请你们喝下去。”

同学们喝下去后,心理学家又让助手拿出一个水壶,再把水壶中的水倒入同学们面前的空杯子中,说:“同学们,刚才倒入你们面前杯子中的水,是来自法国300米高山上的矿泉水,请你们品尝一下,水是不是有一股甘甜味儿。”

同学们喝下这杯水,真的点头说是有股甘甜味。最后,这位心理学家对学生说:“其实这两杯水都是白开水,并且是来自于同一个锅煮开的白开水。”这就是暗示效应带给人们的奇妙错觉。

暗示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潜意识里有对事物的看法,当人们进行语言、行为上的暗示时,人们就会将潜意识的看法和他人的暗示联系起来,并形成反应。

在上面那个实验里,水壶和矿泉水就是符合人们日常认知的一种图像暗示。于是,当心理学家用语言进行暗示的时候,人们就会根据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形成错觉。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身边充满了苛刻、尖酸的人,他们用负面的词语来评价你,每天都对你说“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办不好”“你是笨蛋吗?怎么脑子这么蠢”“你怎么这么差动呢”……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渐渐被他人催眠成一个不行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意志力越差、越不自信的人,越会受到他人暗示的影响。换句话说,当一个人非常自信,意志力非常坚定,那么即使别人对他进行消极的、负面的暗示,他仍会笑着开玩笑回击。

如果自己不幸被别人暗示成一个“不行”的人,那该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依靠暗示效应,你就可以把自己暗示成个“行”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临时决定组织关押在监狱里的犯人到前线作战。为此,美国政府还派遣了心理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心理辅导,希望这些犯人能以最佳的状态奔赴前线。心理专家对监狱里的犯人做了为期三个月的心理辅导。

在训练期间,心理专家要求犯人每天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但是,这封信的内容是由心理专家统一拟定的。主要内容是犯人在监狱里的良好表现、改过自新的欲望、如何进步、有着怎样的奋战欲望,等等。

心理专家要求每个犯人都要认真抄写,并亲自邮寄这封信。三个月后,这批人被送到前线支援美军。这时,心理专家又要求他们每天晚上为最亲的人写信。

信的内容也是由心理专家指定的,主要是讲述他们在战场上如何服从纪律,如何英勇杀敌……结果,不久后,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正规军人。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都正如他们在信中写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奋战。

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们就会向积极的方向走。相反,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失败的暗示,就会出现墨菲定律描述的情况。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的那一刻,如果对自己暗示说“我很困,我还需要再睡一会儿”,那么就会感觉非常疲惫并且不想起床。

相反,尽管非常困却对自己暗示说“我还年轻,睡五小时就够了,我会精力充沛的”,那么,往往可以打起精神起床,而这一天也会是精力充沛的,这就是因为自我暗示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效果。“幸”与“不幸”的辩证转换

很多犯过错误和有过失误的人,常常会产生不正确的想法,他们不是想办法去改正错误、检讨原因,重新迈步向前,而是意志消沉、心灰意懒,从此一蹶不振。这种不良心态导致了“墨菲定律”的肆意横行。事实上,不同的心态常会导致不同的人生轨迹。

有两只小鸟在天空中飞行,其中一只不小心折断了翅膀。无奈,它只好就地栖息疗伤,让另一只小鸟独自前行。另一只小鸟觉得伙伴受了伤,太不幸了,可谁料,本以为很幸运的自己,没飞多远就惨死在猎人的枪口下。世事往往就是这样,幸运和不幸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幸运者不一定总是幸运,不幸者也不会总是倒霉。

战国时期,一位老人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匹马走失了。邻居们听说后,便跑来安慰老人,可老人却笑道:“丢了一匹马损失不算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大家觉得老人的话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却说也许是好事。几天后,老人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邻居听说了,对老人的预见非常佩服,前来向老人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出人意料的是,老人听了反而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大家觉得老人是故作姿态,白捡一匹马心里明明应该高兴,却偏要说反话。突然有一天,老人的儿子从那匹匈奴骏马的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后,又纷纷来慰问。

老人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了性命,或许是福气呢。”这次,大家都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大举入侵,青年人都应征入伍,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后来,入伍的青年都战死在沙场,唯有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告诉我们,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很多时候,幸福也是一样,总是蕴藏在不幸的外表下面。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所有的“不幸事件”,都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不幸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与之类似,还有我们常说的“不幸中的万幸”的故事。

曾有一个中年男人以卖热狗为生,勤快加热情令他的生意蒸蒸日上。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便跟着他一起做生意。

有一天儿子看到父亲还在扩大生意,奇怪地问:“爸爸,您难道没有意识到我们将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吗?”

父亲不解地问:“没有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儿子答道:“目前,国际环境很糟,国内环境更糟,我们应该为即将来临的坏日子做好准备。”

这个男人想,既然儿子上过大学,还经常读报和听广播,他的建议不应被忽视。

于是,从第二天起,他减少了肉和面包的订购。没多久,光顾的人越来越少,销售量迅速下降。不过,因为他们的订货量也大量减少,所以,虽然没多少利润但还不至于亏本。

他感慨地对儿子说:“你是对的,我们正处在衰退之中,幸亏你早点提醒我,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幸”和“不幸”都是依据人们自己心中的标准而言的。

所以,我们能不能获得幸福?现在是在不幸中挣扎,还是在幸福中陶醉?将来是步入幸福,还是陷入不幸?答案往往只有我们自己能回答。虽然世界是现实的,但看不见、摸不到的命运却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我们若能懂得从不幸中看到幸福,那么,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的结局别有洞天。

正如心理学家哈利·爱默生·佛斯迪克博士所指出的:“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足以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伟大的人生以想象中的图画——你希望成就什么事业、做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开端。”

很多伟大人物的成功,就是凭借这样一种智慧的心态取得的。

张海迪,山东省文登人,1955年出生。小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没有沉沦,而是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战胜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门外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数十万字的英文文学作品,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文学作品。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韩国等地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就被重印4次,并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 年,她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的成功,深刻地告诉我们:遇到所谓的“不幸”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它,如何对待它。

事实上,时间是永不停息的,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没有什么“幸”与“不幸”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只有学会从不幸中看到幸福,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大家所谓的“不幸”的趋势,自信地找准一个方向,并耐心地、努力地坚持下去,幸福与成功便会水到渠成。

任何时代、任何事件,都是无所谓好坏的,眼前的一切,不过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学会放眼前方,用心去寻找、去捕捉那蕴于不幸中的幸福,我们最终会发现,在这个无限延伸、充满变数的轴线上,自己很容易就得到了幸福。

从潜意识里杜绝错误产生

潜意识是个感觉灵敏的家伙,它觉得你在等待坏事的降临,就会给你带来更多坏事。这就如同“墨菲定律”带给我们的噩梦一样。但如果我们在潜意识中植入相反的念头呢?例如,在我们的内心植入正能量的东西,是不是就会有好事降临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常常提到命运,它就好像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之外存在的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让人不可抗拒,主宰着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让人们能获得幸福、成功,也能让人遭受痛苦和失败。在它面前,人们的努力总会显得微不足道。命运真是神秘而不可探知的吗?

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在很多方面都很不如意的人,我们常常会从各种渠道听到与其有关的一些坏消息,而每一个坏消息传来,我们都会叹一口气说:“唉,他就是这个命!”而对于一个各方面都很得意的人,关于他们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好消息一个连着一个。每一个好消息传来,我们又会赞叹地说:“他的命好。”

人们相信命运受于天,人们对神的敬畏,大概就是因为命运的缘由。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命运了如指掌,趋吉避凶,人生必定非富即贵,恐怕对于神的存在定会不屑一顾,甚至会视为无稽之谈!

因为人们的心理从来都是追求幸福而避免痛苦的。命运的说法应运而生。唯物主义者认为,命运乃意识的产物,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状态及社会历程。生老病死、吉凶祸福,这都是自然现象,不可避免。而唯心主义宣扬命运由灵魂掌控,冥冥中早已注定。

孰是孰非,这是哲学范畴的两种世界观的矛盾,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命运,命运并非深不可测,它指的是心理学所说的强迫性重复,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心灵里。说它神秘,只是因为人们对其不甚理解而已。

比如,有的人怕黑,是因为不知道黑暗中存在什么东西。如果对隐藏在黑暗里的东西有所了解,害怕也就烟消云散了。

强迫性重复的特点是“不自觉”。由于隐藏在心灵深处,所以我们很难看透它。虽然有一些难度,却不是没有办法。要想避免坏的强迫性重复,要更透彻地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等,尽可能把导致重复的环节切断,并勇敢地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建立良性的强迫性重复机制。

潜意识就像一个容量巨大的电脑硬盘,把我们的人生经历,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毫无遗漏地保存下来。如果要你回忆3岁时发生的某一件事,可能你早已忘记了。的确,那样久远的事情你的意识已经把它忘得一干二净,然而,潜意识却记忆力超强,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够打开儿时的记忆。

今天你用哪只脚先走进房间,是不是已经忘了?原因是你根本不会注意到自己是用哪只脚走路的。当你走路时,已经完全被潜意识控制,不需要意识去指挥,是一种身体自动化的行为。同样的道理,当你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把它输入到潜意识里,一旦潜意识接到指令,很快就可帮你完成或实现。

潜意识还有一个资源锁定系统,具有配合你实现目标的功能。当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潜意识会自动搜索与目标相关的资源来协助你,同时,潜意识还会不断提醒你为目标而努力,这样看来,成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用对方法。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一个人坐在一辆四轮马车上,这辆马车由一匹马拉着。在出发的时候,这个人犯了个错误,忘记去给马套上缰绳。用鞭子在这匹马的身上抽一下,这匹马接到指令,开始前行,它会走到哪儿去呢?显而易见,它会到它想去的任何地方,而不是这个人想去的地方。如果想办法给这匹马套上缰绳,这时坐在马车上的人就能够让马带他到他想去的地方。

任何目标如果只是在意识层面做出决定,没有让它进入潜意识里,目标就会很难实现。意识和潜意识经常会像两个小孩子似的“闹别扭”,出现对立的状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心矛盾”,潜意识往往会成为赢家,战胜意识层面上的东西,意识的战斗力对潜意识而言简直不堪一击。世上很多人做事无法坚持下去,就是这个原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其二,人的本性虽然很难改变,但并非改变不了,只是难了一点儿而已。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性格即命运。”

这样看来,如果我们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碍成功的因素,如果不想办法改变它,岂不是注定要失败?这正是墨菲定律大行其道的魔咒:一件事只要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如果没有信心改变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就会裹足不前。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扪心自问:我是要成功,还是要失败?要快乐,还是要痛苦?不改变,就意味着失败;要成功,就别无选择!请立即改变。

如果不去正确地引导潜意识,就等同于自愿放弃潜意识能量,仅凭10%以下的意识能量去做事,同时还要对抗潜意识的干扰,最后的结果,即使能成功,时间也是相当漫长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懂得了引导潜意识的方法并实行它,谁就可以在人生中掌握主

动权。”

很多时候,不妨扪心自问:“我是不是经常在抱怨?抱怨生活太过于艰辛,抱怨工作不顺心,抱怨出身贫寒,甚至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美丽的容颜?我有很多梦想,为什么绝大多数的梦想都没有实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真的要归咎于客观原因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有人克服了它们,取得成功了呢?如果我停止抱怨,生活又会是一番什么模样呢?”

如果世界上有两个区域:一个区域听不到抱怨、没有批评、不存在闲话;另一个区域充斥着抱怨、批评和闲话。一定要二选一的话,你会想搬到哪个区域去居住?我们当然会选择前者,我们正需要一个不存在抱怨的世界。

要一个人不抱怨很难,在生活上遇到任何的不顺心,发发牢骚、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然而,不要把吸引力法则丢在脑后,当你在说些不快乐的事时,潜意识就会接收到不快乐的信息。

女士们常抱怨世界上没有一个好男人时,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了一个“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好男人”的因,所以即使遇到了好男人,可能也从心里怀疑,因此会与“白马王子”擦肩而过。

同理,如果多说一些感恩的话,则会为自己引来更多喜乐之事。这样两种选择,你会选择哪种?答案只有一个,当然是不抱怨。因此,在抱怨之前,请先想想:如果对自己坦诚,就会发现,生命中那些足以让我们抱怨的事件其实并不算多。

抱怨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里发出时,我们却能成为“掩耳盗铃”的实行者。当事情不太对劲,而你说了:“当然会这样!”潜意识是个感觉灵敏的家伙,它觉得你在等待坏事的降临,就会给你带来更多坏事。反之,当你的嘴巴停止负面的言语表达,就会产生其他更快乐的念头。

美国文学家梭罗曾说:“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的价值。”想想看,这的确是令人振奋的事实。我们要想打破“墨菲定律”的魔咒,就要懂得潜意识的重要作用,引导自己的正确思维,以达到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的目的。

不要让自己变成一头“蠢驴”

一个名叫布里丹的人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都要向农户买堆草料喂它。有一天,农户额外赠送了一堆草料,布里丹将两堆草料都放在毛驴旁边。这下子可给小毛驴出了个大难题,两堆草料大小相等、质量一样、与它的距离也等同,究竟该吃哪堆呢?虽然毛驴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它始终在两堆草料中间徘徊,左看看,右瞧瞧,根本拿不定主意。事情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最终,可怜的小毛驴竟然眼巴巴地看着两堆草料饿死了。

根据这一现象,布里丹总结出有名的心理定律“布里丹毛驴效应”,主要是指在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理之下,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人们往往在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正因为左右都不肯放弃,所以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这样就导致了错误的产生,幽灵一般的“墨菲定律”也就是这样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布里丹毛驴效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不小心,谁都有可能变成布里丹的小毛驴,每当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我们反复权衡,举棋不定,机会就会偷偷溜走。

人生充满了选择,我们必须要及时做出选择,否则,机会稍纵即逝,想要拥有紫霞仙子的“月光宝盒”,让时间从头来过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决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种考验的交集。

做出正确的选择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两个牧童在山林里发现一个狼窝,狼窝中有两只嗷嗷待哺的小狼崽。两个牧童一人抱起一只小狼崽爬上了高高的大树,他们打算利用小狼崽来捕获老狼。

一个牧童在树上掐住小狼的耳朵,小狼开始嚎叫,老狼随即奔来,在树下疯狂地乱抓。

另一个牧童在旁边的树上扯小狼的尾巴,这只小狼崽也连声嚎叫,老狼又来到这棵树下,企图救回孩子。

老狼在两棵树下不断地奔波,它不知道先救哪只小狼崽好。最终,老狼累得气绝身亡。

老狼之所以累死,是因为它不想放弃任何个孩子。倘若它能守住一棵树,就可以救回其中一只小狼崽。也许我们会嘲笑老狼愚蠢,但是由于“布里丹毛驴效应”的作用,人往往比这只狼和小毛驴还要愚蠢。古人所谓的“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就是这个意思。

生活这出戏剧永远没有结局,在矛盾迭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选择。这些选择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也不可能猜中结局。在悬而未果的答案中,我们的选择意味着放弃。很多时候,选择的关键在于当初的果断与最终的坚持,而不在于选择的过程。如果你不想成为布里丹的那头小毛驴,最好不要局限于选择本身。

一旦决定就动手去做

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现代竞争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现实正是如此,现代社会并不一定是你做得最好就会成功,机遇稍纵即逝,速度已经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成败已经不能仅仅以“大鱼”“小鱼”论,而要看“快”与“慢”了,因此也就形成了“快鱼吃慢鱼”的结果。

1983年的一天,王光英看报时无意中看到了一条只有几十字的短讯,大意是说南美洲的智利有一批二手汽车要出售,关于汽车的型号、数量、价格、产地和使用程度,短讯中一概未提。

凭着商人的敏感,王光英预感到这个短讯中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当务之急是如何弄清这一消息的全部情况。于是,王光英立即与这家报社取得了联系。得到证实后,王光英又马上找来几个公司精英,让他们对这一消息进行高度关注,并进行顺藤摸瓜式的挖掘整理,以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把握这条信息。

几天之后,王光英得到了这一消息的最新报告:南美洲的智利有一家铜矿,矿主数月前订购了一批包括美国道尔奇、德国奔驰等著名品牌在内的各类型大吨位载重车、翻斗车等工程车辆,共计1500辆,但是前不久铜矿倒闭,矿主不得不折价拍卖这些新车偿还债务。同时他还获悉,这一消息已经被中国香港、智利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得知。

1500辆折价新车,这可是一笔大买卖。王光英没有丝毫迟疑,他立即派出了一个由专家与工作人员组成的派遣组飞赴智利。临行前,王光英还赋予了他们绝对的临时处置权。

经过认真验货,派遣组认为这批车辆各项指标都很令人满意,于是立即进入了实际谈判阶段。一番紧张地斗智斗勇之后,派遣组最终与矿主达成了以原价三八折的价格成交。仅此一项,就为王光英带来了7000万美元的巨额利润。

能够从一条“二手信息”中挖掘到7000万美元的利润,这中间固然与王光英的商业头脑有关,但是面对信息时的快速决断和迅速反应,尤其是给相关人员拍板权的这一举动,才是成就这笔大生意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高度灵敏的商业嗅觉固然重要,但当机立断、果断行事的魄力却更加重要,不可或缺。

有的人经常埋怨环境不好没法发挥自己的能力,有的人坚持要等到条件完全成熟再动手,有的人想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

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确实要做好准备,确实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做一件事的决心和行动,而不是空想。积极行动会导致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心态,心态是紧跟行动的,你的内心怎样想,你就会采取怎样的行动,也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只有正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众所周知,人类即使再聪明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无缺。正如所有的程序员都不敢保证自己在写程序时不会出现错误一样,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这也是“墨菲定律”一个很重要的体现。

想取得成功,我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想方设法回避错误,而是要正视错误,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让错误成为我们成功的垫脚石。关于这一点,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次,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一味悲伤叹惋,而是俯身收集起了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

于是,他开始利用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事实上,我们主要是从尝试和失败中学习,而不是从正确中学习。例如,超级油轮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沿岸爆炸后,成千上万吨的油污染了整个海面及沿岸,于是石油公司才对石油运输的许多安全设施重加考虑。还有,在三里岛核反应堆发生意外后.许多核反应过程和安全设施都改进了。

可见,错误具有冲击性,可以引导人想出更多细节上的事情,只有多犯错,人们才会多进步。假如你工作的例行性极高,你犯的错误就可能很少,但是如果你从未做过此事或正在做新的尝试,那么发生错误在所难免。发明家不仅不会被成千的错误所击倒,而且会从中得到新创意。在创意萌芽阶段,错误是创造性思考必要的副产品。正如著名垒手耶垂斯基所言:“假如你想打中,先要有打不中的

准备。”

现实生活中,每当出现错误时,我们通常的反应都是:“真是的,又错了,真是倒霉啊。”这就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可以逃避“倒霉”“失败”等,总是对自己心存侥幸。殊不知,错误的潜在价值对创造性思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明史上,就是充满了利用错误假设和失败观念来产生新创意的人。哥伦布以为他发现了一条到印度的捷径,结果却发现了新大陆;开普勒偶然间得到行星间引力的概念,却是由错误的理由得到的;爱迪生也是知道了上万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后,才找到了

钨丝。

所以,想迎接成功,先放下你的侥幸心理,加强你的“冒险”力量。遇到失败,从中汲取经验,尝试寻找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明确自身定位,提升自信心

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是做好工作,规避“墨菲定律”,使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的前提。同时,有了正确的角色定位,也能提升自信心,游刃有余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

角色一词原指戏剧、电影中的人物。演员在剧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必须符合所担当的角色形象。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充当不同角色时,其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受所任角色制约,自然而然地产生与角色相符的心理表现。这种因不同角色产生不同心理表现的心理现象,称为“角色效应”。

有对先后相差一小时出生的孪生姐妹,外貌长得极其相似,穿着打扮也一模一样,旁人常常因此而把她俩搞错。她们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在同班学习,但性格却迥异:姐姐性格开明,好交际,责任感强,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而妹妹则遇事缺乏主见,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依赖性强。

为何父母相同,处在同一生活和学习环境、受到同样教育的姐妹俩,性格有如此反差?主要是她们在家庭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不同。

按照世代相传、不成文的规矩:在多子女家庭,老大要时时处处做弟妹的榜样,对弟妹要谦让,对弟妹的行为负责。同时要求弟妹听兄姐的话,遇事需多与兄姐商量,因此老大的性格一般比较温和、

持重。

这样,角色地位要求姐姐具有责任感,具备独立生活和交往的能力,充当妹妹的保护伞;妹妹则始终处在被支配和被保护的地位。长此以往,她们的性格特征当然就有了明显的差异。足见不同的角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角色与心理表现理应存在对应关系。若是两者之间是一致的,称作“相符角色”。例如,一个人,在提拔担任领导干部前,他只是一个普通职工,平时说话可能比较随便,对同事中一些不良现象碍于情面而不敢大胆批评等。但一旦提拔后,意识到领导角色的要求,于是努力改变那些诸如讲话随便、嬉笑失度等不合领导角色的表现,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原则性要强些,对于那些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需要直言批评。这就是相符角色。如果还是像一般工作人员那样,这就是角色与心理表现不相符。

这里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虽然角色与心理表现不相符,但其心理表现还是能为人们所接受,甚至受到称赞。例如,此人在担任领导后,一如既往与同事亲密相处,但不徇私情,坚持原则,虽然同事对这种“一本正经”感到不习惯,但还是受到大家欢迎。另一种是角色与心理表现不相符,同时又违背社会生活准则,如担任领导后,主观武断、处事不公、以权谋私等,那么理所当然受到谴责。

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扮演着多重角色,同时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例如,一个中年人,在单位是领导,他会在行为上处事严谨,原则性强,注意自身形象;回到家里则是家长,对父母恭敬孝顺,对子女严格要求,并在子女面前以身作则,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善于指导孩子;他在公交车上是个乘客,受到委屈时可能会与别人争吵,等等。为什么同一个人充当不同角色、处于不同地位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这是受角色形象制约所致。

同理,我们在工作中,如果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能够干多少事,工作就能游刃有余,就能少出事故,少犯错误。但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做不了的事勉强去做,太简单的事又不屑去做,这样就容易出乱子、犯错误。

换句话说,在工作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使之与自己的角色相符,要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心理学研究表明,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比自己实际是怎样的人更为重要。自我认识正确,就能在心理上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恰到好处;否则,就像盲人骑马,不清楚自己的思想、行为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必然处处碰钉子、犯错误。

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时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来观察自己。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人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

但是,基于外界的复杂多变,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和干扰,往往不能客观地、真实地认识自己。通常情况下,不是抬高了自己,就是过低估计了自己。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不仅中国有“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名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类似的名言:“认识你

自己。”

正确地认识自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扮演好自己应扮演的角色。

1.学会面对自己,经常自我审视。要敢于面对自己,经常对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与总结,进步之处要继续保持,不足之处要及时改善,了解自己在群体中所处位置的变化等。这些都是自我审视、自我提高的常用方式。

2.善于收集信息,培养敏锐的判断力。从周围世界获取有关自我的信息,可以有效避免由主观意识所带来的偏差。例如,收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各方面相当的人与之比较,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缺陷。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培养自我判断的能力,帮助我们客观地认识自己。生活中,有些人会故意诱发和猎取自己期望的评价而不在乎这些评价的真实性,这种做法不利于正确地认识自己,是非常不可

取的。

3.在成功和失败中认识自己。从成功和失败的事件中,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了解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提供准确的信息。越是在成功的高峰和失败的低谷,越能反映个人的真实性格。因此,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要在成功与失败中不断地去了解和

发现。

4.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今,许多相关的机构会提供性格、能力、职业倾向等方面的测试,他们会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可以为个人正确地认识自我提供有效的帮助。

缓解精神压力,克服不良心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良的心理因素是导致我们失误和犯错的最危险的敌人。心理专家常常根据人的性格的差异,把人分成两种类型:心理健康的人和有人格障碍的人。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对任何事件做出积极的反应,而另有一些人总是与日常人们对待问题的情况相异,他们一般不能适应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心理学上称这种人的表现为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

所谓的人格障碍,指的是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这种人对环境刺激做出不变的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了适应功能的缺陷,或者出现对自己和社会都不公正、不恰当的行为模式。另外还有一种人格障碍指的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做出的情绪反应的不正常。

比如,一个过分失去理智的人,就因为抽象思维过分丰富发展变得没有认知能力,表现为没有情感、呆板。因此患有这种病的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对于我们自身的要求,也不能把握我们自身应采取怎样的行动;不能对周围环境做出恰当的反应,很难处理人际关系,很难和周围的人相处,易发生冲突;缺乏责任感,常常玩忽职守,严重时还会不顾伦理道德规范而做出违纪、违法等害人害己的行为。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人格障碍就是精神病。严格来说,人格障碍应算一种介乎于精神疾病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特殊阶段,不能将这种病人和“精神病”等同起来,他们只是一种特殊的群体。

由于有人格障碍的人的表现非常复杂,通常我们把他们分为三类:其一是行为古怪、特别、不正常,包括固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其二是感情强烈、易激动、不稳定,包括自恋型、攻击型、戏剧多变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三是不爱说话、易退缩,包括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点

通常患有人格障碍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大多始于青春期。

那些患有人格障碍的人,一般从儿童期就有所表现,尤其到青春期以后开始更加显著。人的年龄越小,性格的变动越大,小时候就能诊断出是不是得了这种病。

第二,心理紊乱不定和与人难以相处。

这个特征是有人格障碍的人最显著的特征。这种人行为怪异,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像固执型、自恋型、攻击型,都难以与别人相处或是带来灾祸。

第三,怨天尤人,指责他人。

人格障碍者往往把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归因于命运的不公或把责任推到别的人身上,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往往抱有一种悲观的态度,不敢去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第四,缺乏责任感。

这类人往往缺乏一种责任感,极力推脱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他们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处境,只顾自己。

第五,固执己见。

一旦他们对某事有了一种观点,就很不容易改变。他们将观点带到新环境,影响新环境的气氛。

第六,他总能扰人而己不乱,就算造成的后果伤及别人,搅得别人不得安宁,其自身仍会毫不慌乱。

第七,被别人告发或受到埋怨,才对自己的行为或怪癖有所觉察。他们不会主动地寻求别人的帮助。

每个人的人格障碍的行为程度也不尽相同。程度轻的,不易被人发现,他们完全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只有他的亲属或同事等关系亲密的人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才会发现他们的怪异,发现他们很不好相处。程度严重的患者,总是与社会习俗格格不入,冲突激烈,很难适应正常生活。

经研究,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好多因素,但综合起来就是由于压力造成的。人格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要改变就得费很大工夫。然而只要加强自我调节,积极配合各种治疗,个人重视,积极缓解压力,人格障碍可以逐渐得到纠正。

人格障碍有自我评价障碍、行为方式障碍、情绪控制障碍等特点,常常表现为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不能及时准确地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不能及时协调自己的行动,因而造成行为怪异、不合群。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经过各种训练,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建立自信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极发挥自身优点。

打破束缚自己的心灵枷锁

人世间的痛苦与欢乐永远是相伴相生的,失败与成功也永远是形影相随的。不能忍受失败的痛苦,也就不能迎来成功的欢乐。

多次的失败,便有多次的痛苦,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痛苦也愈来愈严重,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的压力也就愈来愈大。失败的痛苦可能会使人陷入悲观主义的情绪之中,进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思想。人皆有自己的失败和痛苦,但是不同的人对痛苦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

痛苦也能磨炼人的意志,催人奋进,没有哪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会否定痛苦的锻炼价值。人生不可能永远是充满快乐的宴席,必定会有失败和痛苦的经历。最美丽的花朵常常是从最痛苦的土壤中绽开花蕾的。失败及其所带来的痛苦是磨炼人的意志、考验人的能力、锻炼人的才干的大好机会。痛苦能使人在失败后获得一种前进的巨大推动力,迫使自己去寻求超越失败和痛苦的途径与方法。

在失败之后,必胜心的恢复和保持是十分重要的。自信是对自我的肯定,失败是对自我的否定,必胜心则是对自我进行否定之否定之后才得以恢复和保持的。它是在经历失败的打击后,增强了挫折容忍力的基础上对自信的恢复。对于失败,乐观的人能很快寻找到重新开始的机会,而悲观的人则从此一蹶不振,在精神上彻底地垮了下去,二者之间的不同表现具有借鉴作用。

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实质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因为任何一项事业,要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和失败。例如,在工作上想搞改革,越革新矛盾越突出;学识上想有所创新,越深入难度越大;技术想有所突破,越攀登险阻越多。

遭受挫折和失败,有的人就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的人就唉声叹气,激流而退;有的人则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然而,错误和失败并不因为人们的不快、悲叹、惊慌和恐惧而不再光临。相反,害怕犯错误,害怕遭遇失败,却往往会犯更大的错误,遭受更多的失败。所以,对待错误和失败应该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不要为失败寻找借口。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天方夜谭,那么,成功的机会必定会出现。但是,失败也随时可能出现。你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反败为胜,而不是因可能失败而给自己一个不求上进的理由。

思维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有效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懦夫把失败当作借口,失败了就会产生悲观失望心理。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情况无法改变,总认为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

马尔比·巴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一个人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制约。

曾有一个英国商人、一个法国商人和一个中国商人在一起侃什么是人生的幸福。

英国商人说:“幸福就是你在一次艰苦的商务谈判后,真皮包里夹着一份签订了的合同;在一个阴沉沉的夜晚回到家,家里已经有一套柔软的睡衣、一双在熊熊的壁炉旁烘热了的拖鞋和一位满脸笑容的妻子在等待着你。”

法国商人说:“你这也太不浪漫了。幸福其实是在一次外出旅行的路上,你遇到一个有着强烈热带风情的女子,和她愉快地相处了一个星期后,双方毫无遗憾地分了手。”

中国商人并不赞同他们的观点,坚持自己的主张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幸福就是你在甜蜜的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强烈的敲门声给惊醒了。你开门一看,发现是检察院的检察官领着一群法警。为首的检察官拿出一张逮捕令说:‘老张,你因为在商业活动中触犯国家法律而被捕了。’法警跟着就把亮晶晶的不锈钢手铐亮了出来。这时你非常镇静地告诉他们:‘对不起,老张不是我,他住在隔壁’。”

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在一项工作刚开始时的态度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难怪有人说道,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的态度来创造。

虽然有了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但是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这也许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凡事心想事成;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拥有消极思维的人必不能成功。

一般而言,强者都具备自信气质。自信的人能够自然和自如地表达自己对别人的赞赏、好感和喜欢,也能够自然和自如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好感和喜欢。不自信的人容易嫉妒,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而自信的人则恰恰相反,能够大度而坦然地赞赏和接受别人。

幽默是一种自然而轻松的态度,也是一种敏感和智慧的表现。乐观的人都能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去生活。在日常生活言行中,他们会表现出轻松自如的神态。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做“君子”的人心地平坦宽广,而做“小人”的则经常局促忧愁。

毫无疑问,乐观也是孔子之“君子”的基本条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得轻松自如,而不是终日陷入沉重抑郁之中。自信的人能够以一种幽默的态度面对具体的生活,包括生活中的失意、紧张和挫折;同时,他们也能够自然地发现生活中的幽默,能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发现并欣赏幽默。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

在为人处世的问题上,我们一直被灌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犯错之后,多数人会为自己找理由开脱,让人觉得所有的错误不是他导致的,而是别人造成的。有些错误是很明显的,但犯错的人依然会辩解。

这些“墨菲定律”的种种表现,其根源在于,这类人不懂得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换句话说,就是不懂得换位思考。

古希伯来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是一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明君”,据说他是一位有某种神力的传奇君主。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有一天,所罗门正在处理国事,有一对老夫妇闯了进来,老翁说他想要离婚。所罗门问:“为什么?”老翁讲出了若干个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应该离婚。”

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离婚。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还要充足。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离婚。”

这时,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国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交往中“换位思考”的重要。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满足别人的利益。其实,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互相关联的,你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会考虑你的

利益。

所罗门王之所以成为西方世界智慧的象征,不是凭空而来的。所罗门王在断案时,不仅用心地倾听,而且在听的同时把自己想象成对方,所以,他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有智慧的人所共同具备的素质。

因为所谓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理解力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习惯于换位思考的素质,具有正常的理解力,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交流与沟通。

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有一句名言:“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换位思考再说明白一点,其实就是“移情”,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当然这样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换位思考不但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还需要一点儿探求他人内心世界的好奇心。真正的换位思考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

但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移情”这个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

这样的换位思考,其实仍局限于自己设定的小圈圈之中,绝对无法体验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些犯了错误却不敢承认的人一样,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承认错误,是因为不能真正地换位思考。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普遍的心理。人们通常认为,犯错就应该接受惩罚,可当这个惩罚的对象变成自己的时候,都会本能地趋利避害,找借口辩解,避免惩罚,甚至把责任推给别人,死不承认。有些人自尊心太强,不允许自己出错,担心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还有的人是因为自卑,害怕被人看不起,所以才不敢承认。

没有人愿意犯错,但也没有人能避免犯错。犯错没什么可怕,重要的是肯承认错误。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特里说过一句话:“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为正视错误的人将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承认错误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色彩”的行为。要知道,错误承认得越及时,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自己主动认错远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他人的谅解。只要不是触犯法律等严重犯罪,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我们今后的道路,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改正错误的态度。

居安思危,摆脱水煮青蛙的命运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扔进一个沸腾的大锅里,青蛙接触到沸水,便立即触电般地跳到锅外,死里逃生。实验者又把这只青蛙扔进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随着温度慢慢升高,青蛙并没有跳出锅去,而是被活活煮死。

前面“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的结局,很是耐人寻味。若是锅中之蛙能时刻保持警觉,在水温刚热之时迅速跃出,也为时不晚,就不至于落得被煮死的结局。这就让我们想起了孟子曾说过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忧患意识,那么,就会像被水煮的青蛙一样,在麻木中“死亡”。所以,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中,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感知,对新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

不要贪图享受,安于现状,否则当你意识到环境已经使自己不得不有所行动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早已错过了行动的最佳时机,等待你的只是悲哀、遗憾和无法估计的损失。

漫漫人生路,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一帆风顺,不希望遇到忧患与危机。但客观上讲,忧患与危机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魔鬼,当它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往往能激发潜伏在我们生命深处的种种能力,并促使我们以非凡的意志做成平时不能做的大事。

所以,与其在平庸中浑浑噩噩地生活,不如勇敢地承受外界的压力,过一种更有创造力的生活。

拿破仑在谈到他手下的一员大将马塞纳时曾说:“平时,他的真面目是不会显现出来的,可当他在战场上看到遍地的伤兵和尸体时,那种潜伏在他体内的‘狮性’就会在瞬间爆发,他打起仗来就会勇敢得像恶魔一样。”

再如拿破仑本人,如果年轻时没有经历过窘迫而绝望的生活,也就不可能造就他多谋刚毅的性格,他也就不会成为至今为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

贫穷低微的出身、艰难困苦的生活、失望悲惨的境遇,不仅造就了拿破仑,还造就了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例如,林肯若出生在一个富人家的庄园里,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大学教育,他也许永远不会成为美国总统,也永远不会成为历史上的伟人。

正是有了那种与困境做斗争的经历,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完全爆发,从而发现自己的真正力量。而那些生活在安逸舒适中的人,他们往往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也不需要个人奋斗就能达到目的,所以,潜伏在他们身上的能量就会被遗忘、湮没。

我们都知道,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人也不可能天天走好运,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要有危机意识,在心理上及实际行为上有所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有了这种意识,或许不能让问题消失,却可把损害降低,为自己打开生路。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也肯定无法取得新的进步。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提升自己的危机意识呢?下面来看看闻名于世的福特公司的一个有趣做法。

福特公司以汽车制造闻名于世,为了提升员工的忧患意识,一次,公司别出心裁地摄制了一部模拟倒闭的电视片让员工观看。

在一个天空灰暗的日子,公司高高挂着“厂房出售”的招牌,扩音器传来“今天是福特公司时代的终结,福特公司关闭了最后一个车间”的通知,全体员工一个个垂头丧气地离开工厂。

这个电视片使员工受到了巨大震撼,强烈的危机感使员工们意识到只有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和革新中,公司才能生存,否则,今天的模拟倒闭将成为明天无法避免的事实。

看完模拟电视片,员工们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使福特公司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发展后劲。

事实上,福特公司的这种做法不仅对企业有深刻启示,对于其他行业的个人来说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工作中,我们也应像福特公司的员工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只有全身心投入生产和革新中,公司才能生存,我们才有机会发展,否则,终将难逃被淘汰的事实。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令很多人在35岁时遇到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多年来我一事无成?接下来的岁月我应该做些什么?在机会面前,许多人不敢贸然决定。因为他们从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而自己也开始重新衡量事业和家庭生活的价值,于是产生了职业生危机。这就是著名的“35岁危机论”。

美国某公司的罗伯特先生,35岁时感觉到过去对工作、对自己的认识似乎有错误,而自己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好像变成了事业的绊脚石。他想改变自己,又不忍心否定过去;想改变生活方式,又担心选的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两年前,他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了这家公司副经理的职位,参加MBA考试并重回校园深造。

现在,完成学业的罗伯特先生在找工作时却犯了难。罗伯特先生业已投出上百份简历,但有回音者寥寥无几。罗伯特先生说,自己并不要求高起点的薪金,而只要求一个管理类的工作职位。然而他发现,社会上已经人满为患。

罗伯特先生曾读过一篇题目为《35岁,你还会换工作吗》的文章,文中专家说:“社会对35岁以上的求职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罗伯特先生很纳闷,我正是为了完善自己才去学习的,为什么反而让社会把自己挤了出去呢?

其实,像罗伯特先生这种工作以后又重返课堂充电,充电后再找工作重新迎接社会挑战的,已不仅仅是35岁的人才会面临的境况。有人甚至感叹:“不充电是等死,怎么充了电变成找死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