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2:12:23

点击下载

作者:牛冠恒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习教育

学习教育试读:

出版说明

为什么过年放鞭炮?为什么重阳要登高?为什么额前的头发叫“刘海”?为什么乱涂乱画叫“涂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乍一看平平常常,但要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却未必那么简单。

就像每一条溪水都有源头,每一个今天的现象,都有历史的影子。了解现象,探究过去,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一个“为什么”的解答,会牵出新的“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消长连缀,可照出整个中华文化的轮廓——我们愿与读者分享这样的体验:寻找,回答,联想,生发。因此,我们推出了“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

本套丛书本着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原则,专注于解答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编写时按照专题、领域进行分类,分别为华夏历史、地理名胜、礼仪称谓、中华智慧、神话传说、多彩汉语、人文思想、文苑英华、文化精华(2册)、民俗风情、节日节气、体育娱乐、科学发明、军事外交、园林建筑、衣食住行、学习教育、缤纷艺术、身体生命。共计20册,分辑推出。

丛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设问力求生动有趣、简洁通俗,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回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语言风格明快活泼,不做繁琐考究,适量引用古代经典,在原题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问答配有插图与图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生僻字词标出汉语拼音,配以简注,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本套丛书由精通中华文化、乐于分享知识的专业人士协力完成,感谢他们辛勤而有益的劳动。中华书局编辑部

1 古代的“小学”和今天的“小学”有什么不同?

我们现在说的“小学”是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古代的小学与今天的含义大不相同。

小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由官方建立的初级学校,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是教育贵族子弟的地方。它低于太学一级,招收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贵族子弟,教授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也就是教给他们有关礼仪(类似现在的德育教育)、音乐、射箭、驾驭马车、文字书法、算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是指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小学先学习文字,文字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所以把文字学称为小学。汉代以后,小学的范围逐渐扩大,也包括了音韵学。唐代以后,小学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由于古人一直认为这三大内容关系非常密切,都是以文字为研究对象,分西周康王时期发布的大盂鼎铭文(拓片),所记载的内容是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别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因赐,其中就有关于当时宫廷小学的内容。此,小学也叫文字学。

2 古代的“大学”和今天的“大学”有什么不同?

“大学”在古代一般写作“太学”,又称上庠、东序、右学、东胶,是官办的教育王公贵族子弟的地方,高于小学一级。根据《大戴礼记》记载:“帝入太学,承师问道。”是说帝王入太学向老师请教治国之道,太学之名由此而来。太学从西周开始出现,《礼记》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是说当时的大学设在郊外,其中周天子所建的称为辟雍,诸侯所建的称为泮宫。学生十五岁入太学。从西汉开始,太学的主要任务逐渐演变成讲学授徒、培育人才。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在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太学之中设五经博士职位,每名博士配备50名弟子,专门学习和研读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魏晋以后一直到明清,有些朝代设立太学,有些朝代设立与太学近似的国子学,或者同时设立太学与国子学,这些都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明清时期,太学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俗称。唐代还设立了专门的中央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它同时也是最高学府。国子监来源于国子学。晋武帝时期设立了国子学,专门用来教育五品以上官僚子弟。隋炀帝时期改称国子监。在唐代,国子监隶属于尚书省的礼部,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北京国子监内太学门上的太学牌匾。国子监是古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书学、算学。国子学、太学与四机构。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七门学都是传授儒学的,律学、书百多年的历史。其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为全学、算学是培养法律、书法、数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人才的。宋代分别设立西京国子监、东京国子监。元代分别设立不同的国子监管辖不同的国子学,其中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监管辖回回国子学。明代永乐年间,明朝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同时在北京和南京设立京师国子监与南京国子监。清代的国子监沿袭明代,国子监的学生称为国子监生,国子监的学期从半年到十年不等。光绪年间设立学部,国子监才被废弃。

3 古代曾把教育界最高行政长官称作“祭酒”,这是为什么?

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宴会时,会推选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来举酒祭神,这个人便被称为“祭酒”。祭酒本是一种荣誉,表示此人年长或位尊,受人拥护,后来便被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史记》里面记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当时,齐国为吸引社会上著名的文人学士到齐国来,便在稷下创办了学校,这就是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创办后,吸引了当时很多著名的学者前往游学,据史书记载,孟子就曾带领他的弟子前往稷下学宫参与论政活动。可以说,稷下学宫是类似高等学府的养士之所,稷下学宫的负责人被称为“祭酒”。在这里,“祭酒”还没有正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教育职务,它只是齐国地方性质的。荀子能“三为祭酒”,表明他的社会地位很高。清代《圣庙祀典图考》中的韩愈汉武帝时期,设五经博士作为太学像。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的老师,在博士上面还设有负责管理博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曾任国子监祭酒,为整顿中央官学做了大量士的长官,称为“仆射”,东汉时改称工作。“祭酒”,又称“博士祭酒”,负责管理太学,“祭酒”正式成为一种教育管理职务。西晋时改称“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十六国时后赵推行分科教学,设经学祭酒、律学祭酒、史学祭酒,祭酒为主教人员。隋唐以后都称主管国子监的官员为“国子监祭酒”。清光绪年间废国子监,设立学部,改“国子监祭酒”为学部尚书。民国时期设立教育部,主管全国的教育工作,它的最高长官称为教育总长,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教育部长。

4 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学习,古代的私立学校是什么样的?

中国最早的学校制度是“学在官府”,即学校都是由官府创办的,社会上不存在私学。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官办的学校日渐衰落,私人办学之风兴起。儒、道、墨、名、法、纵横、阴阳各家学派都有不少人聚徒讲学,学浙江绍兴的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生多的达数千人,这其中最著名府城内的著名私塾,鲁迅先生小时候曾在此求学,并在他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战国时,屋》中描写了他在那里的生活。现在的三味书屋是后人在原址上重修而成,已成为鲁迅私学大盛,促进了百家争鸣学术纪念馆的一部分。局面的形成。汉代以后,私学成为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官学兴废无常,私学相对地得到发展,除一般的私学外,还有进行宗教(佛教和道教)教育的私学。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下诏允许百姓设立私学,后来历代都允许私学存在。唐末出现的书院,也属于私学性质,但后来逐渐向官学演变。

明、清两代,私塾遍及城镇和乡村。一般城市中官学与私学并行,乡村里多设私学。私塾多为一师一馆,也就是每所私塾一般仅有一位教师。私塾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富裕人家设立的家塾,把老师请到家里来教;第二种是私塾老师自己在家开设学馆,学生到老师家里学习;第三种是有些庙宇和宗族利用自己的部分收入设立义塾,这种私塾不收学费,只要是庙里承认的学生和本族子弟都可入学就读。一般来说,私塾的学生年龄不限,既有十几岁的青少年,也有几岁的孩童。

5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请家庭教师,古代有家庭教师吗?

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贾雨村因当过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后来才被林家推荐给贾家,最后通过贾家当上了官。在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宝也请了家庭教师陈最良来家中教自己的女儿杜丽娘。

前面讲到的古代私塾中,有一种是官绅和富有人家在家里办学校,把教师聘请到家里教自己的孩子,这些学校称之为家塾,家塾的老师就类似于现在的家庭教师。因为古代以西为尊,宾客或教师的座位居西面东,所以就把家庭教师称为西宾或西席。有些家塾还同时招收同族或亲戚的孩子进来读书,《红楼梦》里面,薛宝钗的弟弟薛蟠就曾在贾家的家塾里面上学。

一般家塾里只有一位教师,实行个别教学,强调记忆背诵。学习人数、年龄、程度、所学内容和学习年限等,都没有具体的限定。依据学习程度大体上分为二级,一级以识字、习字为主,读《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等一些儿童启蒙读物;另一级程度较高,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老师会讲授“四书五经”等。民国时期上海同文书局出版的《增评加注全图红楼梦》中有关贾雨村的两幅插图。《红楼梦》中,贾雨村曾做过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家庭教师。

6 现在的学校有文科、理科、艺术院校等分类,古代的学校也有这样的分类吗?

我们现在的大学、中专、职业学校等有理工、文科、艺术等专科学校的分类,古代也有很多类别不同的专科学校。

例如在唐代就有明确的分类。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主要是学习儒家经典的。国子学的学生主要是朝廷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太学学生主要是文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四门学学生主要是文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律学主要是培养熟知唐朝律令的行政官员,学生主要是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或庶民中的优秀青年,入学年四川德阳文庙“道冠古今”坊。龄放宽到25岁。律学课程以当时通行的文庙又称孔庙、孔子庙、夫子律令为主,学习年限为六年。算学主要庙。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代以后是训练天文历法、财经管理、土木工程相对武庙(关羽庙)而言,简称文庙。文庙内一般都设有学校。方面的人才,学生主要也是八品以下官文庙是历代统治者、儒生祭祀孔员子弟或庶民中的优秀青年,入学年龄子的场所,它既是孔子至圣先师地位的标志,又对儒学的发展起限于14—19岁之间。算学又分两个专到了很大的作用。唐代以后,全业:一是主要学习古典算术,如《九章国各地都普遍建有文庙,有些文庙一直保存至今。四川德阳文庙算术》《孙子算经》等;二是主要学习当始建于南宋,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北京的孔庙,是全国重时的算术和实用性强的算术,如《缀术》点文物保护单位。《缉古算经》等。算学的两个专业都要学习七年。书学主要是训练通晓文字并精于书法的行政官员,学生主要是八品以下官员子弟或庶民中的优秀青年,入学年龄限于14—19岁之间。书学课程主要包括《石经》《说文解字》《字林》等,学生也兼习其他字书,学习年限为九年。

除此之外,唐代还有专门培养传统中医药知识技能人才的医学学校以及天文学校、音乐学校和工艺学校等专科学校。唐代以后,因这些专科大都不在科举考试之列,所以有的停办,其他也大都不受读书人青睐了。

7 现在许多武打明星都是武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古代也有武术学校吗?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文教,但同样也重视武教,创办有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武术学校——武校。

从唐朝开始,国家把军事教育纳入科举考试范围,此后历代均开设武科选拔武官。为了应对武科举考试,各地民间多设武馆也就是民间武术学校,教学生练习武艺。北宋神宗时开始在武成王庙里建立武学,也就是官方武术学校,从文武官员里选拔一些懂军事的人作为教师,教学生学习诸家兵法,以《武经七书》为主要教材。明朝自洪武年间开设武学,至明末一直存在,包括有京卫武学,有各边卫武学。卫是明代驻军的明代刻本《新镌武经七书》中地方。京卫武学是指在京城驻军之地所《孙子兵法》第一篇。这部书是办的武术学校,各边卫武学是指在各地当时武校学生的主要教材。的军营所办的武术学校。最开始武校只设在军营里,以后又下令各府、州、县也开设武校,招收武学生员。所收学生主要是承袭武职的军官子弟,还有在职军官。当时,凡承袭武职的军官子弟,必须在武校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继承职务。如果连续三年考试不合格,就会取消他的承袭资格,送到军营接受操练,另外选别的子弟继承职务。

8 唐代的“中央戏曲学院”叫什么?

我们国家现在传统戏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戏曲学院,它负责培养传统戏曲的研究、创作、表演等各种人才。唐代也曾有一个类似的中央戏曲学院——梨园,专门负责培养歌舞表演方面的人才。梨园原本是唐代皇宫禁苑中的果木园圃,里面设有亭台和球场,供皇帝及贵戚们游乐玩耍。唐玄宗李隆基喜欢文艺,他自己也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开元年间,唐玄宗将梨园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并从宫廷中专门从事歌舞表演的人员中选出三百人在梨园学习表演,闲暇时也会亲自指导。梨园所排演的节目大都是唐玄宗亲自创作的,这些人也被称唐玄宗李隆基精通音律,他在位期间,大兴梨园,并从宫廷中选作“皇帝梨园弟子”,艺术水平最高。同乐工和宫女到梨园学习歌舞,他时,唐玄宗还从宫女中挑选出数百人在兴起时还会换上戏服参与其中。他有力地推动了戏曲的发展,被“宜春北院”学习音乐,这些人也被称作后人尊为梨园神。“梨园弟子”。梨园中还设有“小部音声”,人员有三十余名,全由15岁以下的少年组成。据史书记载,这些少年演员曾在唐玄宗宠爱的妃子杨贵妃生日那天,在长生殿为皇帝和杨贵妃演奏新曲《荔枝香》,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皇帝喜欢观看歌舞表演,除宫中的梨园外,朝廷还分别在长安和洛阳设立了“梨园别教院”和“梨园新院”。其中长安的梨园别教院有艺人约一千人,学习、演奏的也是宫廷歌舞,但艺术水平和宫廷中的梨园相比要稍差一点。洛阳的梨园新院,有艺人约一千五百人,演奏表演的都是民间歌舞,演技水平比不上长安的梨园别教院,但其中的优秀人才可选入梨园别教院或梨园。

后来,人们就把戏曲表演场所称为“梨园”,艺人称为“梨园弟子”,戏曲界称为“梨园行”,戏曲表演世家称为“梨园世家”。

9 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国第一所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是1898年创立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它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它不仅是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清代光绪时期,刑部侍郎李端棻(fēn)、御史王鹏运等多次奏请朝廷开办京师大学堂,终于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开始筹备建立。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总理衙门向朝廷上报了由著名学者、维新派人物梁启超起草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校匾,现藏于北京大学。京师大并分别委任吏部尚书孙家鼐、工部侍郎学堂是中国近代大学开办的标许景澄为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和总教志。习,合并进原来的官书局和译书局,并以官书局的原址为基础正式创建京师大学堂。创建京师大学堂目的在于“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从而为维新运动培养人才。其教育方针为“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大学堂的主要招生对象是官员、官僚子弟及各省中学堂的毕业生。学生毕业后仍沿用科举的方法,授予贡士、举人、进士等。刚开始时京师大学堂计划设置格致、农、工、商、兵、矿等课程,戊戌变法失败后,实际最后仅开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每堂不过十余人,性质与旧式书院相近。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大学堂被迫停办。光绪二十八年 (1902)复校,并增设预备科(政科、艺科)及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后来又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到宣统初期,已经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除商科学制为三年,其余各科学制均为四年,有学生约四百人。辛亥革命后,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为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请鲁迅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现在使用的北大校徽是在此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10 清华大学的校名是怎么来的?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因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校名,取名清华大学。

清华园原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熙春园被一分为二,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取名为近春园,赐给了道光皇帝的四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东边的园子仍称为熙春园,赐给了道光皇帝的五皇子。咸丰当上皇帝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名为清华园,并御笔亲题了“清俗称清华大学的“二校门”。其中的“清华园”三字为清末大学士那桐题写。二校门是华园”三字,现今仍悬挂在清华清华园内的标志性建筑,被认为是清华大学大学工字厅门额的上方。现在清的象征。华大学的工字厅后面还有一块匾额,上面写有“水木清华”四字,这四个字出自晋代谢混的《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夕阳斜照之下,飞鸟归巢,鸣叫着欢聚在枝头;落日的余晖洒在池面树梢上,水含清光,树现秀色。因工字厅后面有个水池,所以就化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匾的两旁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下联是: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11 古代的博士和现在的一样吗?

今天的学士、硕士和博士都是指学位名,其中博士通常为学位的最高一级。但在古代,博士的意思却不是这样的。博士之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书》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博士在秦代成为一种精通文史的官职,主要由拥有渊博学识的人担任。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国家图书,以备皇帝的咨询;同时还可以教授弟子,议论国家政事。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西汉时期的博士韩婴所著的《韩诗外传》。韩婴主要讲授的典籍是《诗经》,并形成了议,设立五经博士。五经是指自己的学说“韩诗学”。《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并从五经博士中选出一个有威望的人担任祭酒职务,负责管理博士。各个博士都有他们的专长,有些精通《诗经》,有些精通《春秋》。博士可以教授学生,博士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每经的博士不止一家,如可以同时有三家讲授《诗经》。所以到宣帝的时候,博士增加到十二人。博士就慢慢成为传授儒家经学和考核人才的学官,博士的职能也由皇帝的顾问转变为教学的老师。东汉以后,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学。此后,历代官办的学校都设立博士,有五经博士、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等,主要职责都是传授儒家经典。

在历史上,除了传授儒家经典的博士外,也有其他方面的博士,如曹魏就曾设置过律博士,专门传授法律知识;北魏设置了医博士,传授医学知识;隋唐又增设了算博士、书博士、天文博士等,分别传授算学、书法和天文知识。博士作为官制,一直延续到清代才废除。

另外,古代也称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为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宋代学者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有这样的记载:“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

12 古代的教授和现在的一样吗?

现在的“教授”是指大学里获得最高职称的教师。中国古代已经有教授的称呼,但却并不是这样的意思。

教授较早的意思是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史记》有这样的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即孔子去世后,孔子的弟子之一子夏到了魏国,在那里传播知识,当了魏国国君魏文侯的老师。后来教授逐渐演变成学官之名,职责相当于汉代的博士,即传授经学的学官。因为博士必须精通经学,并用他们所精通的学问来教授弟子,后来就逐渐用教授作为学官名。教授正式成为一种学官名,开始于宋代。宋朝初年继承唐代的学官制度,设立了学官博士。宋太宗时期为皇室的子孙设置老师,名为教授。后来宋代各州、县学都设有教授,主要由官员或当地名儒担任。宋代教授的主要职责是教导学生学习,并主管学校人事,掌管学校财产,筹备并参加地方在学校中举行的一些典礼。南宋时教授还兼管地方上的赈灾救荒等事。明、清地方府学也设置有教授。在清代,教授为正七品官,各省设置的名额在9至16人不等。

另外,在古代,教授有时也用作对私塾先生的尊称。如《京本通俗小说》里就有这样的话:“吴教授看那入来的人,不是别人,却是十年前搬去的邻舍王婆。”其中的吴教授就是私塾的吴老师。

13 古代有国家统一颁布的教材吗?

课本,又称教科书,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教材。

在纸没有发明之前,古代的教学主要靠老师与学生之间口耳相传,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渐渐出现了纸质课本。

汉代教授儒家经典的博士官,因师承不同,在对学生传经的过程中,出现了争议。为了统一标准,东汉汉灵帝让学者先校定各家所传的经文,然后每经选择一家之说刻在石碑上,共有《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和《论语》等七种经文被刊刻在46座石碑上,立在洛阳都城外的太学内,作为博士官们向太学学生讲授的标准经本,被称为“熹平石经”。“熹平石经”是古代最早的石刻官定儒学经本,可以说是标准的官方教科书。

汉代以后,虽然出现了纸质课本,但为了避免出现错误,统一标准,有些朝代的统治者也会像汉代一样,选择儒家的经典刊刻在石碑上,立于国子监和太学,作为统一的官方教材。如唐文宗时期刊刻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种儒家经典,共114东汉的石刻官定儒学经本——熹平石经残块碑,被称为“开成石经”。清石。石经是用当时的标准书体隶书书写。后代乾隆年间,又将儒家的《周经战乱兵火,原碑破毁,散乱于世。宋代以后陆续出土一些残石,现分别收藏于河南洛易》《左传》《尚书》《诗经》阳博物馆、陕西西安碑林、上海博物馆和北京图书馆等处。《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刻在189块碑上,连同乾隆皇帝的圣谕共190块,其中每块石碑顶部都有“乾隆御定石经之碑”字样,碑身两面均刻有经文,全部是用正楷体刻字,被称为“乾隆石经”,现仍保存在北京国子监和孔庙的夹道中。“开成石经”和“乾隆石经”因刊刻在科举时代,就像一座大型石质书库,不仅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书,更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被誉为古代的“高考教材”。

14 很多人都会背《三字经》,你知道还有《四字经》吗?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流行最广的蒙学读本之一,相传为南宋时期的王应麟编撰,后来经过明清学者陆续增补。1928年,国学大师章太炎重新对它进行了修订。它文字简练,内容通俗易懂,在不长的篇幅里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天文、地理知识和道德教义。全书用三言韵文写成,开三言蒙书的先例,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所以历来都是家喻户晓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实除《三字经》外,中国古代还有很多种儿童启蒙读本,如《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四字经》等。其中的《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大家比较熟悉,这里介绍一本大家可能较少听说的《四字经》。《四字经》的作者及撰写年代已经无法考证,创作于清朝的清代光绪年间刊印的儿童启蒙读物《龙文鞭影》,后面附有《四字经》全注。可能性较大。作者原先把书取名为《蒙以养正》。“蒙以养正”语出《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对年幼无知的儿童进行启蒙培养,教育他们走正道,做一个正直、诚实、品德高尚的人,这种教孩子走正道的工作就是一种神圣的事业。全书用四言写成,音韵和谐,便于儿童朗读背诵。后模仿《三字经》的取名方法,改名叫《四字经》。在内容上,它不像《三字经》那样主要是传授历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它的主要内容是古代的伦理教义,其中劝孝的内容占了三分之一,还有兄弟友爱、尊师敬长、善待朋友以及接物处世、劝学读书等内容,目的是引导儿童正确做人。

15 古代要分班分年级上课吗?

现在的学校为了方便教学,因材施教,从小学到大学,都会分年级分班教学。古代也实行分年级分班教学,比较典型的就是明代在国子监推行的“六堂三级”制。明代国子监分为六堂三级,六堂分别为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堂,本义是厅堂,这里也指学习的不同阶段。其中在正义、崇志、广业堂的学习为学习的第一阶段,相当于低年级;在修道、诚心二堂的后人根据文献记载还原的北京国子监内清代率性堂上课场景学习为学习的第二阶段,相当于中年级;在率性堂的学习为学习的第三阶段,相当于高年级。每堂都有十五间房屋,中间五间是老师办公的地方;左右各有五间,里面安放着大凳桌,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国子监学习,需要从低年级逐渐升到高年级。学生如果熟悉“四书”,但还不熟悉其他儒家经典,就只能在正义、崇志、广业这三堂学习。在这三堂学习一年半之后,经考试合格,就可以升入修道、诚心二堂学习。在这两堂学习一年半后,学生如果能达到“经史兼通、文理俱优”的水平,就能进入率性堂学习。

清代六堂分内外班,内班学生平时住宿在学校;外班学生走读,平时可以不住学校,遇到有课的时候要到学校来上课。

16 古代有课程表吗?

课程表是标明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的表格,它是教师、学生上课的依据。现在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课程表。古代也有类似的课程表。

古代的学校因所处朝代和学校类别的不同,课程表也会有所不同,如京师太学里的课程表和乡村私塾的课程表就有很大差别。例如明代国子监的课程表,它与我们现在的周课程表不同,是一种月课程表。

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九条学规里面第九条这样规定:“原定每月背讲书日期:初一日假,初二日、初三日会讲,初四日背书,初五日、初六日复讲,初七日背书,初八日会讲,初九日、初十日背书,十一日复讲,十二日、北京国子监内所展示的明代国子监每月课程表十三日背书,十四日会讲,十五日假,十六日、十七日背书,十八日复讲,十九日、二十日背书,二十一日会讲,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背书,二十四日复讲,二十五日会讲,二十六日背书,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复讲,二十九日背书,三十日复讲。”从中可以看出,每月月初、月中各安排一天假期;会讲主要是由教师讲,每月六天;复讲是学生讲自己的心得体会,每月七或八天;每月大部分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背书,共有十四天。所背内容也有规定:“三日一次背书,每次须读《大诰》一百字,本经一百字,《四书》一百字,不但熟记文词,务要通晓义理。”也就是说每隔三天就要背一天的书,每次背的内容主要是和科举考试有关的四书五经。

另外,除了背书、会讲、复讲之外,还规定每日仿写一幅字,每幅要十六行,每行十六字。至于字体,没有规定,颜体、柳体都行,但必须做到点画撇捺合于书法。

17 古人如何学写字?先练什么字体的字?

书法教育作为一门专门的功课,是从唐代开始的。起初写字与识字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写字的同时就是识字的过程。唐代以后,写字和识字开始分离,主要是因为识字和写字的难易程度和顺序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写字必须要先练习基本笔画、基本字形和基本结构,而识字却不管基本笔画,比如一个小孩可能认识很多字,包括笔画繁多的字,但他并不一定都会写那些字。所以从唐代开始,学校就把写字和识字分开,平行地组织教学。中国清代文字学家王筠在他所著的一本专门论述儿童启蒙教育的书《教童子法》中写道:“学字亦不可早,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拨镫法’,八九岁不晚。学,则学《玄秘塔》《臧公碑》之类,不可学小字。”是说小孩子不要过早学习写字,因为写毛笔字需要运用手腕,而小孩子正处在骨骼发育的时候,过早写字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用楷书所会影响小孩手腕骨骼的发育。并且小孩写的《玄秘塔碑》。书法遒劲,骨力健硬,为柳书代表作,备受子骨弱,也难以掌握写字所用的“拨镫书家推崇,成为后世学习楷书者法”,这是五指执笔中的一种方法。小孩的楷模。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子到八九岁再学写字也不迟。学写字,首先要练习写楷体大字,可以用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颜真卿的《臧公神道碑》进行摹写练习。

在古代,教师教学生写字,一般先教他们写字的姿势,要求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再手把手地“扶手润字”,也就是教学生如何握笔立腕写字。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学生学写字一般都是先由楷体大字练起,等写好了楷体大字,再学习写楷体小字,也就是俗称的蝇头小楷。其他字体,如行书、草书都是在楷书基础上进行练习的。

18 作诗是古人重要的功课,老师怎么教学生作诗?

作诗是古代读书人的一项基本技能,一般的读书人都能作诗,有些还能出口成章,那么古时候教师是如何教学生作诗的呢?

我们知道,诗歌在中国出现很早,早在周朝时期就出现了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但诗歌受重视却是在格律诗出现以后,也就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以后的诗主要是指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唐代以后,学作诗是历代读书人的必修课,学童学作诗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写绝句和律诗。清代文字学家王筠在他所著的专门论述儿童启蒙教育的《教童子法》一书中写道:“读书一两年,即教以属对。”属对,又称对对子,对子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对联,对对联是学作诗的开始,学生开始读书一两年后就开始学习作诗。

如何属对呢?教师一般会先教学生对一个字,比如教师出“天”,学生要学会对“地”;过些日子,教师再教学生对两个字,比如教师出“暮鼓”,学生要学会对“晨钟”;再过些日子,教师再教学生对三个字,比如教师出“独角兽”,学生要学会对出“比目鱼”。这样逐渐对到五个字,也就成一句五言诗了。格律诗是讲究韵律的,要求平仄与对仗,而小孩子对平仄和对仗又不容易理解,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背诵,如“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要求小孩子背得滚瓜烂熟。至于作诗时具体的文字对仗,许多文人都选编或创作了一些例句,作为声韵启蒙教材,其中流行最广的一本是清代李渔所写的《笠翁对韵》。儿童只要把声韵启蒙教材背熟,就能较容易地对出一句诗来。另外,民间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光绪年间刊印的《声律启蒙撮作诗也会吟”的说法,说明读的诗多要》。通过背诵《声律启蒙》和了,背的诗多了,自然就会领悟作诗的《笠翁对韵》等韵书,古代的学生就可以较快学会作诗的技巧。要领,作诗也就容易了。

19 现在中小学语文课有必背篇目,古代学生的背诵量有多大?

唐宋教学和科举考试主要依据的是儒家的经典,主要有《易》《尚书》《诗》《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等,并按经书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大经、中经和小经。唐代规定,《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穀梁传》《公羊传》为小经。宋代略有变化,把《周礼》和《诗》也定为大经。

对于这些儒家经典,因为版本的不同,后人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字数,但大致说来,大经中的《礼记》有九万多字,《春秋左氏传》有近二十万字;中经中的《诗》有近四万字、《周礼》有四万多字、《仪礼》有五万多字;小经中的《易》有二万多字、《尚书》有二万多字、《穀梁传》和《公羊传》都有四万多字。这些经典,加在一起,有五十多万字。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依据的就是这些经典,因此,对当时的学生来说,这些经典都是必须熟读成诵的,能不能背诵这些经典,关系着能不能顺利地通过一级又一级的科举考试。

以宋代为例,原来在太学推行的三舍法也逐渐推广到各州及各类学校,其中也包括小学。三舍法就是将学生分为外舍、内舍及上舍三等,由外舍升入内舍、由内舍升入上舍的考选升补办法。新生入学须持有当地官方机构开具的证明,经考试合格补入外舍学习。例如当时小学的三舍清代嘉庆时期刻本《四书集注》,宋代朱熹所撰。这部书为明清时期研读儒学经典的主法这样规定:八岁能背诵一本大要参考书。经,每天能写二百字,就能入小学内舍下等学习;如果能背诵一本大经和一本小经,每天能写三百字,就能入小学内舍上等学习。到十岁时,如果能再多背诵一本大经、每天能再多写一百字,就能入小学上舍下等学习。十二岁以上,如果能再多背诵一本大经、每天能再多写二百字,就能入小学上舍上等学习。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主要以“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几部儒学经典为主,还以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主要的参考书,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必须能熟练背诵二十多万字的《四书集注》。

20 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学习琴棋书画?

我们常用精通琴棋书画称赞一个人多才多艺,很有文化素养。琴棋书画指弹琴、下棋、书法、绘画这四种活动,合称“雅人四好”,它是古代文人通习的四种基本技能和修养。

早在西周学校的“六艺”教育里面,就有了“乐”的内容。乐是古代官员的基本技能之一,乐里面就包括弹琴。历史上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师襄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乐官,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弹琴。在古代,文人学弹琴既是一项基本技能,同时还包含着深层的含义。琴作为雅乐,“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儒家注重社会伦理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稳节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闹的溺音淫乐,所以古代的文人逸士常常是以琴会友,觅知音,远离名利纷扰,清修自娱。

棋是指围棋,下棋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论语》记载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博弈就是下棋,这句话是说整天吃饱了饭,不用一点心思,这种人是很难成才的呀!不是有下棋的游戏吗?干干这个,也比什么都不干强呀!在这里,孔子把下棋视作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北宋时期,一个叫潘慎修的官员曾经围绕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与围棋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并专门上书当时的皇帝宋太宗,得到了皇帝的充分肯定。《宋史》这样记载:“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北宋传世古琴——混沌材。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是说下棋可以修身养性,体现出了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书”也是“六艺”之一,在科举考试时代,书法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最终的考试名次,因此读书人都十分重视书法学习。同样,书法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练习书法时必须排除杂念、全神贯注,达到入静专一的状态,才能把字写好,也就是欧阳询所讲的,练书法时要“澄神定虑,端己正容”,所以练习书法能调神修心。平时人们也常说“字如其人”,从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内在修养。

画,指的是中国画,简称国画,别称“丹青”。我国的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就已经相当成熟了。孔子曾用“绘事后素”来阐述礼、义之间的关系。素是指白色的底子,绘事后素,是说绘画要以白色底子为基础。在孔子看来,外在的礼仪是与人的内心情操相统一的,就像绘画一样,没有白色底子为基础,就绘不出优美的图案,也就形不成美丽的画。古人认为一幅好画,能让人杂念顿消,洗尘净心,这对画家个人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绘画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2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古人十分强调读书与实践的结合,后人总结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游历或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万卷书”是说要多读书,“行万里路”是讲应多游历,这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读万卷书”,即广博地学习前人的知识,这实质上是通过博览群书获得间接知识,它是一个闭门苦读的过程。孔子年轻时读书非常勤奋,孟子年少时发愤读书,不分白天黑夜。

但古人认为,只读书是不够的,也就是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之三中所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说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总感觉肤浅,要彻底了解一件事情,还得亲自实践。因此博览群书之后,需要进入求知的第二步,即遍游各地,亲见亲历,这称为“游学”或“游历”。古代很早就开始有游学的传统了。孔子曾周游列国;孟子闭门读书多年之后也周游各国,成为当时有名的游士;司马迁十年苦读之后,背起行囊遍游中国,到最后竟不想回去了。“游学”的好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可以亲见亲历,增长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二是通过游历可以印证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三是通过亲历亲见可以考察事物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四是可以在游历中将自己的知识和学说推广施行。孔子、荀子、孟子都有游历列国的经历,他们在游历的过程中,极力劝说君主采用他们的政治伦理学说,以使他们的政治抱负得以施展。

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提出:“不读万卷书,不知道理之渊博;不行万里路,不知天地之广大;彼绘事家,特见井底之天耳!”强调画家的画外功夫,应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不然就会像井底之蛙那样了。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旨》中也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明代无名氏所绘的《圣迹图》局部。此图描绘的是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的情形。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自成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这句话是强调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广博的见闻和知识,才会有开阔的胸襟,自然能在内心筹划和构思,自成气势,随手而出,就能达到传神的地步。两位画家虽然都是从绘画的角度来阐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但推广到整个学习而言,“读万卷书”是强调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行万里路”则强调深入实际、亲身实践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游学的作用如此显著,无怪乎古人那么喜欢“游学”了。

22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如何注音?

现在的学生一般通过汉语拼音来注音识字。汉语拼音方案是从1956年才开始实行的,在此之前,尤其是古代,人们是怎样注音识字的呢?

如何注音是传统训诂学的内容之一。从比况法到现代汉语拼音,注音方法经历了一个由粗略逐渐发展为精确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比况法、直音法、反切法、字母注音法。

最初人们用比况法注音,也就是找一个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为另外一个字注音,也就是古籍中经常使用的“读若”法,例如,“氓”读若“盲”。这种注音方法可以大致描绘一个字的发音,但不能告诉读者精确的读音,因为用来注音的那个字的读音,后人往往也不能准确地知道它本来的读音;特别是如果用来注音的那个字是个生僻字,是一般人不容易掌握的字,这样注了音等于没注。不过,有了这个方法总比没有好,它可以大致为我们描绘一个字的发音。

直音法就是以同音字来为一个字注音的方法。例如,东汉的高诱是这样为《淮南子》里“玉待礛诸而成器”的“礛”字注音的:“礛,音蓝。”与比况法注音相比,直音法注音又具体一步,但如果注音所用的字是个生僻字,还是不能解决读者的问题。所以,用直音法注音,如果选用常见字,它是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果选用的不是常见字,注了还是等于没注。并且有的字还没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少,也没有办法为之注音。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反切法注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音,这种方法被古人或称为“反”,或称为“翻”,或称为“切”。具体的办法是用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与声调合成一个音。如北宋的重要韵书《广韵》里注“东”字的读音:“东,德红切。”即用“德”的声母d和“红”的韵母与声调ōng来合成“东”的音dōng。用反切法注的音较比况法和直音法注出的音要准确,但仍存在着缺点,读者如果不知道反切上下字的读音,仍然读不出音来。

在古代,比况法、直音法、反切法出现之后,人们根据需要,往往混合使用。到了近代,在汉语拼音方案出现之前,还出现过一种用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现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上拼音后面括号里所标注的就是注音字母,如a(ㄚ),其中的“ㄚ”就是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出现后,注音字母法便不再被运用了。

23 孔子是山东人,他讲课是用山东话吗?

普通话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加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统一,顺利地进行国家建设,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都要用普通话讲课。那么古代的老师用什么话来讲课呢?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期,人们称这种共同语为“雅言”;从汉代起,汉民族共同语又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我们民族的共同语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称之为普通话。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雅言就类似于孔子时代的普通话,明代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中的《孔子题跋版画像》“雅”是正的意思,雅言同方言相对。《论语·述而》里面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是说孔子在教弟子读《诗经》《书经》和执行礼节的时候,也就是讲课的时候,用的都是当时的普通话—雅言。我们知道,孔子是鲁国人,也就是今天山东曲阜人,他的弟子众多,分别来自鲁国、齐国、晋国、卫国、陈国和楚国等,也就是来自于今天的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和湖北等省。在当时,各个诸侯国的话是不完全相同的,正如今天全国各地有不同的方言一样。孔子平时谈话,可以用他自己的方言,也就是鲁国的地方话,但是他要对他的弟子讲课的时候,就不能再用鲁国话了,那样,来自鲁国以外的学生可能会听不懂。因此孔子在讲课时就要用当时的普通话雅言来讲,这样可以使得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都能听懂。

24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专门的数学教材?

中国是数学教育开始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六艺”之中就有了“数”的教育,当时数的教育主要包括九个方面: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都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例如,一般认为其中的方田是指土地面积的计算和分数四则算法,粟米是粮食容积和重量的计算方法,衰分是分配比例的算法等。但在当时,并没有固定的数学教材。中国古代早就有了数学方面的著作,如出现于西汉或更早时期的天文历算著作《周髀算经》,里面就使用了相当复杂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还引用了勾股定理。但在很长的时期内,这些数学著作并没有被列为数学教材,主要是因为后来的学校教育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逐渐淡民国年间中华书局出版的线装《周髀算经》里面记载的“勾股定理”示意图。《周髀算化了数学教育。经》既是一本天文学著作,也是一本数学著作。唐代算学馆将它列入必读课本,作为科隋代推行科举考试,并在国举考试中明算科的考试内容之一。子寺设置算学,其中设置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开始进行数学教育。唐代,明算科成为科举考试中的一科,数学的地位提高了。唐高宗时期,在国子监设置算学馆,招收学生30人,由算学博士教他们学数学,并规定学生主要学习十部算经,分别为《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术》《缀术》《缉古》,同时兼学《数术记遗》和《三等数》。这样,算学馆学生所学的十部算经就成了我国最早的数学专门教材。

25 我们都会背诵乘法口诀,为什么乘法口诀也被叫作“小九九”?

“小九九”是吴方言,也叫“小算盘”,原指九九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后比喻精细的算计、打算,也比喻心中有数。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有了“小九九”。在《荀子》《管子》《淮南子》和《战国策》等一些古籍中,就有“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之类的词句。如《淮南子》中就有:“黄钟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广二尺七寸。”也就是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九九乘法口诀”,只不过它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口诀还不大一样。我们今天所用的“九九乘法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结民国年间文益书局刊印的《绘图束。而当时的“九九乘法口诀”却是倒大小九九算法书》过来的,它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并没有“一一得一”。因为它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这个“九九乘法口诀”简称为“九九”,又叫“小九九”。大约到了13世纪以后,它才被倒过来,成为现在的样子。

有“小九九”相应就有“大九九”。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一种是81句的。通常,把45句的乘法口诀称为“小九九”。它的特点是,每句乘法口诀里表示相乘的两个数第一个数不大于第二个数,遇到两个数相同时,那么这个数的乘法口诀就结束了。例如,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而81句的乘法口诀被称为“大九九”。它的特点是,对于任何一个一位数的乘法口诀,都是从“一几”开始到“九几”结束。例如,六的乘法口诀是: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七六四十二,八六四十八,九六五十四。

26 古人没有计算器,他们用什么工具来计算?

计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人把数学称为“算学”。现代人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而聪明的古人也有方便快捷的计算工具,那就是算筹和算盘。

算筹又称筭(suàn)、筹、策,是用竹、木、骨、石等制成的小棒,它可以用来表示数目,如“三”就用三根算筹来表示;算筹除记数外,还能以不同的位置排列来表示特定的数学模式。它是自先秦至宋元时期的主要计算工具,《老子》中就有“善数不用筹策”的记载,是说善于算数的人不使用筹策都可以得出正确结果。可见至迟在春秋末,算筹已成为主要的计算工具。自先秦至宋元,不管是简单的加减运算,还是开方、精确的圆周率计算等,一般都是借助于算筹完成的。元明以后,用算筹进行的计算逐渐被珠算所取代。

珠算是借助于算盘进行的运算。算盘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迄今尚无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与今天的算盘在构造及用法上相近的古代算盘大约出现于宋代,元代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题为“算盘”的五言绝句。算盘广为流行是在明代。算盘是由框、梁、档、珠四部分组成,它的形状是长方形。常用的算盘是七珠的大算盘,上面二颗珠,下面五颗珠。按一定口诀拨动上下格的珠子,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它的口诀又叫珠算口诀,其中的很多口诀已经固定为成语,例如“三下五除二”用来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其他还有“不管三七二十一”“九九归一”等口诀也都成为俗语谚语。与算筹相比,算盘拨珠方便,口诀也易学好记,利用它进行运算非常方便。即使与现代的科技产品计算器相比,它也有自身的优点,如可靠性强,不像计算器可能会有内部出错等风险。因此,在电子计算产品普及以前,它一直是我国广泛使用的有效的计算用具,至今仍有一些人在使用它。“上二下五珠”算盘图。这是最常见的算盘样式。

算盘后来还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波兰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 古代与学校有关的礼仪有哪些?

中国是礼义之邦,各行各业都很讲究礼仪,古代与学校有关的礼仪有哪些呢?

在古代,学校是一个习礼的主要场所。古代的学校一般都有礼仪的教育内容,即学礼、知礼、懂礼、讲礼、行礼,这对礼仪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早在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中,就把“礼”作为“六艺”之一,后来,太学也把礼仪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情况作为考核太学学生的标准之一。而学校自身也是以礼仪治理学校、管理学生,从而形成了学校的礼仪制度。

古代称入学叫“入泮(pàn)”“游泮”或者“进学”。在古代,入泮为隆重的入学大礼。为什么叫入泮呢?这是因为在西周时期,地方诸侯所设的学校前一般都有一个半圆形的池子,名泮水,学校就称泮宫。科举考试盛行的明、清时期,沿用周代的形制,也在府、州、县的学校内修建泮水,地方童生考试合格后被录取,也要举行入泮仪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入泮仪式一般由“正衣冠”“盥洗净手”“拜师礼”和“朱砂启智”等环节组成。在入泮这一天,学生要换上整洁干净的学服来到学校,先由老师为他们依次整理好衣冠,称之为正衣冠。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双手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水盆中正反面各清洗一下,再擦干,这是盥洗净手环节。在拜师礼环节中,所有新入学的学生依照一定的礼节,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孔庙拜谒孔子,之后再去学宫明伦堂拜老师。最后一项十分重要,由老师在学生额头上为他们点上朱砂,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参加过入泮仪式,就代表着学生正式取得了入学资格,也意味着以后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

入泮仪式中的拜师礼在古代是一项很重要的礼仪。春秋时期,这项礼仪被称为“束脩(xiū)礼”。《论语》记载孔子说过这样的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是古代的一种见面礼,即一束干肉,每束十条。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愿送给他十条以上干肉的人,他从来没有不教诲的。在古代,行束脩礼时,学生面对老师站立,向老师行跪拜礼。老师回拜答礼后,学生将带来的礼品取出,摆放在老师面前,请老师收下。礼品一般有干肉、绢帛等,后来也不限于此,发展出糕点等。老师答应收下,实际上也就是表示同意学生跟随自己学习。从此学生便与老师正式建立起师生关系。这种礼节体现了师生之间以礼相待和谦逊文明的融洽关系。

释奠礼也是古代学校礼仪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释奠就是陈设酒食来祭奠先师先圣。所祭奠的先师先圣,在周朝的时候是周公,汉代以后,又加入了大教育家孔子。宋元以后,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成为祭奠的主要对象,也包括孔子门下的72位弟子。在古代,凡是刚刚建成的学校,都必须举行释奠礼,用来表示遵循先师先圣的教诲,用礼仪教化民众。以后每年的春、秋两季还要举行释奠礼,用来表示时刻牢记先师先圣的教诲。

释菜礼,也称为“舍采”“择菜”,它也是古时读书人在入学时所行的一种礼仪,主要是用苹、蘩等野生蔬菜祭奠先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礼仪呢?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曾受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有吃饭,只是靠煮野菜为食,但他每天仍坚持抚琴歌咏。跟随孔子的子路、子贡等弟子认为他们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只有颜回仍每天“释菜于户外”,也就是每天从野外采摘野菜,回来在孔子所住的门口向老师行礼致敬,表示尽管老师的处境很艰难,自己仍然坚持跟随老师学习的心志。颜回的这种举动,体现出了他对老师的尊重。所以,后人便在学校举行释菜礼,目的在于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尊师教育。

28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校训,古代的学校有校训吗?

校训一般用很凝练的话语表述,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定位和特色,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精神与灵魂。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校训,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那么古代的学校有没有校训呢?“校训”这个词是近代从日文中借鉴过来的,我国古代虽没有“校训”一词,但已经有了校训的精神内核。儒家重要典籍《大学》里所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可以说已经有了“校训”的萌芽。三纲领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主要讲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境界与目标,是大纲;八条目是讲道德修养的具体课程,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具体的细则。《礼记》中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说建设国家,治理百姓,教育应当先行,这是儒家关于教育作用的重要观点,它对后世学校校训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古代校训正式形成于宋代私人创办的书院,其中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忠孝廉节”院训。南宋儒学家朱熹曾到岳麓书院访问张栻,亲自书写了“忠孝廉节”四字悬于讲堂之上,并在书院切磋讲学一个多月。后来,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东麓,是宋代“忠孝廉节”就成了岳麓书院的四大书院之一。南宋著名学者张栻(shì)、朱熹曾在此讲学,学生最多时达千院训。后来,朱熹为白鹿洞书院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校训就是在这里形成又撰写了《白鹿洞书院学规》,的。又称《白鹿洞书院揭示》,文中提出了白鹿洞书院办学的宗旨,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并确定了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同时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它是一个以理学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总纲领,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州县学和书院都参照它来制定学规,或直接用它作为学规。其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自《礼记·中庸》,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实地实行,是儒家提出的一套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可以视为白鹿洞书院的“院训”。1924年11月11日,在中山大学成立典礼上,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并把它作为中山大学的校训。

29 现在的学校会提供奖学金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古代有奖学金吗?

奖学金是政府、学校、团体或个人为鼓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颁发的奖金,其目的在于解决部分学生学习期间生活的困难,鼓励他们专心学习,在学业上或在某些创造性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古代虽没有专门的奖学金,但学生享有比现在的奖学金还要高的物质待遇,以保证学生顺利安心地完成学业。如在明代,国家对国子监的监生待遇特别优厚,史书记载:“广为号舍以居之,厚其衣食而养之。”是说为他们提供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北京国子监展出的《监生领米图》。古代国间的伙食由国家提供;二是平时子监的监生待遇优厚。的衣服、帽子、鞋袜和被褥也由国家按时发放;三是每逢过节,还要发给学生一些赏赐,称为“节钱”,也就是过节费;四是已婚学生的妻子和孩子由国家供养,未婚学生结婚的话,由国家赏赐结婚所用的费用;五是学生放假回家省亲,由国家提供来往路费,并赏赐一些衣物和钱回家孝敬父母;六是免除家属的徭役赋税。

30 电影电视剧中经常有教书先生用戒尺惩罚学生的镜头,古代的学生犯了错误会受什么惩罚?

戒尺,是古时候私塾老师对学生施行惩罚的木尺,又叫戒方、界方或戒饬(chì)。戒是警戒、惩戒的意思,尺是尺度、标准的意思。古人认为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因此,学生在上学的时候,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包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等。如果不遵守规矩,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其中之一就是老师用戒尺打手。明人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凡背书不过,写字不堪……其余小事,明代竹雕留黄戒尺,长44cm,宽4.6cm,上面刻有“刘海戏金轻则学长用界方打,重则于圣人前罚蟾”的图画。跪。”是说学生出现不会背书、写字不好等一些小问题,就会被师长用戒尺打手掌,再严重一点的就要在孔子像前罚跪。清人王誉昌在《崇祯宫词》中对“一堂歌诵肃章程”的注解里提到:“有犯老师,批本监提督责处,轻则学长以戒方打掌,重则罚跪于圣人(孔子像)前。”是说学生如果冒犯了老师,轻则用戒尺打手掌,重则在孔子像前罚跪。清代规定,秀才要参加岁考,岁考成绩分为六等,第六等也就是最差等,如果考了第六等,按规定要取消秀才身份,四等以下则要受一定的处罚,其中就包括用戒尺打手。在《儒林外史》中有这样的描述:“本该考居极等,姑且从宽,取过戒饬来,照例责罚。”是说学生在岁考中考了第六等,按规定要取消秀才资格的,但是从宽处理了,按第四等的对待,用戒尺打手掌。

戒尺本为警示,不为惩罚,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是说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博学且善待学生的人,在他的三味书屋里,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但是都不常用。

当然,也有用戒尺把学生打痛的。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一文回忆,他十岁的时候在父亲面前背“孟子见梁惠王”,当时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也就是戒尺。当他背不出来的时候,就会被父亲用竹板打一下,半本书背下来,手掌会被打得发肿,打得陪在一旁的母亲心疼得不得了,却还要哭着说“打得好”。

31 现在有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等升学考试,古代也有这样的考试吗?

现在的学生,从开始上小学算起,要经过各级升学考试:小升初,中考,最后参加高考,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大学生。在古代,要想科举考中,也要通过几级考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科举在不同的时代,考试程序不一样。在唐代,科举分作两级考试;在宋代,科举分作三级考试;明清科举分作四级考试。

以明清科举考试为例,其中的第一级是童试,也就是学生取得府、州、县生员资格的考试;第二级是乡试,也就是省级考试;第三级是由朝廷礼部举行的考试,也就是会试;第四级是殿试,也就是由皇帝亲自出题的考试。根据《明史》记载:明朝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位于江苏南京的江南贡院明远楼。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最初考试,分别在子、午、卯、酉年举行乡为县学、府学考场,明朝改为乡试,在辰、戌、丑、未年举行会试,也试、会试的场所。鼎盛时期,用于考试的号房多达两万余间,可就是在举行乡试的第二年接着举行会同时容纳两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试。一般乡试在八月举行,会试在二月考场。明远楼为江南贡院的中心举行。这种考试制度为清朝所沿用,只建筑,建于明代,楼高三层,为四方形,四面皆窗,是用以监视是在清朝,会试改为在三月举行,殿试应试考生入贡院考试情形的楼宇。“明远”二字,出自《论在乾隆年间定为四月举行。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之句。

先说科举考试的第一级童试。明清时期,在地方府、州、县分别设立学校,能进入其中上学的人,就是通常所说的秀才。取得府、州、县学学生资格的考试为“童试”。童试又称为小考或小试,俗称为考秀才。童试三年二考,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由当地的知县主持,考试日期多在农历的二月。县试有考四场也有考五场的。县试考试过关的学生才能参加府试。府试由各府的知府主持,府试考中的学生,才能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的学政主持,分为“岁试”和“科试”两种,每年由学政主持考试一次,叫做“岁试”,其作用是督促学生们学习。在大比之年的前一年,由学政主持举行“科试”,考试成绩前几名的人,其中较大的省份约为前十名,中、小省份约为前五名,才准予他们参加次年在省城举行的乡试。

乡试是科举的第二级考试。参加乡试的除了秀才之外,还有贡生和监生。贡生是指那些从地方学校升到中央国子监去读书的学生。监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明清时期的乡试分三场,每场考三天。乡试考试被录取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朝廷举行的会试。举人名额各省不等,按一省人口、物产、财赋等确定,大省有百余名,中、小省七八十名或四五十名。

会试是科举的第三级考试,由朝廷礼部主持。会试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会试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考中的名额并无定额,每科从百余名到二三百名不等。考中贡士后方可参加接下来的殿试。

殿试是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贡士均要参加殿试,考试后根据成绩重新排列名次,不会有人落榜。殿试只考一天。殿试成绩分为三甲,也就是三等。一甲有三人,称为进士及第;二甲有若干人,称为进士出身;三甲又有若干人,称为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合称三鼎甲。

32 我们通常把考试得第一名的考生称为状元,“状元”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现在每年高考之后,各省都会有文理科高考状元出现。那么,“状元”这个词是如何来的呢?

在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是由礼部负责的,举人赴京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按规定要事先向礼部投递一份状子,上面标明自己的名字、籍贯等相关信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考生档案。考后发榜时,礼部会将考中者的姓名按名次写状,也就是写在榜单上公布出来,名字写在状首的人被称为状头,因为“头”与“元”同义,都是“首、第一”的意思,所以又称状元。但在唐代,状元并不是殿试的第一名,它只是礼部考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刘春霖(1872—1944),直试的第一名,因礼部属尚书省,所以把隶肃宁(今河北肃宁)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礼部举行的考试称为省试,状元是省试元。他中状元的第二年,慈禧太的第一名。在唐代,殿试并不经常举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自称行,再加上一般省试与殿试的名次也一“第一人中最后一人”。致,所以省元与状元也就没什么区别了。宋太祖时期,为革除礼部考官舞弊之风,开始实行殿试,由皇帝亲自考核礼部选中的考生并重新确定考生的名次,并形成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有了殿试之后,殿试的名次与省试的名次经常不一致,后来就把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所以状元也称殿元;而把省试的第一名称为省元,开始有了省元与状元的分别。所以从宋代起,状元才正式成为殿试第一名的称谓,并一直为元、明、清所延用。

在科举考试时代,状元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现在状元也用来指在本行业中成绩最突出的人,如我们经常说的习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3 考中状元,为什么也叫作“独占鳌头”?

我们知道,从宋代开始,状元是科举考试殿试的第一名,人们也把考中状元称为独占鳌(áo)头。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它怎么会与状元有关联呢?

鳌这种传说里的大龟或大鳖,在古代是尊贵吉祥的象征,是人们敬重的一种神物。《淮南子》里有这样的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前的神鳌雕像,是说在远古的时候,大地上支撑高6.9米,长8.6米,宽5.1米,重8.6吨。鳌是海南岛镇岛之宝,是海南人民所崇拜的一天的四根柱子断了,造成天塌地种吉祥物,海南人又称它为“十三麟”。陷,于是女娲娘娘就炼五色石补苍天,并用鳌的脚来当成四根柱子撑住天,不让天塌下来。古代神话还说在渤海东面很远的地方,有个无底深谷,其中有五座大山,互不相连,随波上下漂浮。天帝就命禺疆解决这一问题,禺疆让十五只巨鳌轮流用头顶住五座山,它们最后才固定下来。这些传说都说明鳌有巨大的力量。

因为人们认为鳌有巨大的力量,所以在古代的元宵灯景中,人们用彩灯堆迭成一座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叫“鳌山”,成为灯节中的盛景。唐宋时皇帝宫殿前台阶正中的石板上雕有龙和鳌的图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