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孩子创意之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5:45:18

点击下载

作者:顾元平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点亮孩子创意之光

点亮孩子创意之光试读:

理论前沿·课题引领

农村幼儿园“六小”科学探究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报告

◎顾元平 马玉兰 徐冰 孙红卫等一、问题的提出《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提出,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承担教育重担的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孩子灌输抽象的科学知识了,而应注重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

当今的世界,确实已到了不懂科学就无法生存的地步。美国在16年前就提出了有关科学教育的“2061计划”,日本也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将“自然”领域扩展为“环境”。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政府把普及科学文化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增强人们的科技意识已成为全社会的大事,幼儿科学教育愈发引起更多的关注。这种热潮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科学教育对社会及幼儿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关于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表明,幼儿园科学教育对幼儿个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幼儿身心的整体发展;不仅影响幼儿期的发展,而且对幼儿将来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良好的幼儿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它是幼儿获取科学经验及方法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及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

我园地处浦东新区祝桥镇东港花苑,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开放的自然环境及社区环境,对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需要,更具有延伸、扩展及整合的可能性。我园一直以来以科学探索为抓手,紧紧围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例如: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包括室内的及专用活动室的科学环境;如何通过游戏、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等各种途径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幼儿产生浓厚的科学探索兴趣;如何对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并于2006年,成功申请了区级课题“幼儿科技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积累了相关的教育经验,收集了各年龄段幼儿科学探索教育内容和教材的资料。

在开展研究的同时,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之前我园的科学探索活动是松散的,相对没有体系化,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将已有研究内容包含于其中,使我园的课程更系统化、层次化、全面化,促进我园“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最终建立具有园本特色的“六小”科学探究课程体系。

同时,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探究性学习活动呈现受控性和虚假性,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幼儿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探索活动,从中获得亲身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与生活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获取知识的兴趣,反思当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我们发现尽管幼儿有操作、有实验、有探究,但往往是教师高控制下的探究,表现在从探究内容的选择到探究方法的使用、探究过程的设计,教师都极少从幼儿视角出发,设身处地地去研究、倾听幼儿的探索体验,导致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明显的受控性。因此,借鉴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理论,结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相关阐述,从而让科学教学理论及实践与幼儿发展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促使幼儿从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查阅文献,发现有关幼儿科学探究的教与学、组织与开展方面已经有不少的科研成果,但是以“六小”作为科学探索内容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理论参考资料比较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完整性的方案及活动设计更是非常少,源于“六小”科学探究的教育价值,本课题的实践性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六小”即“小问号”“小画家”“小实验”“小制作”“小故事”“小创演”。“六小”科学探究课程为: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目标,通过丰富的活动(小问号、小画家、小实验、小制作、小故事、小创演)不断完善“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内容、实施途径、策略与方法,摸索“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教育实施策略和评价手段,最终建立我园园本化“六小”科学探究课程体系。二、研究方案(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我园“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现状和要素进行分析,寻找我园已有“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问题与不足,开展“六小”科学探究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提炼制定课程的原则,总结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策略、评价方法等,建立我园“六小”科学探究课程体系,从而为幼儿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科学探索环境,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为促进其科学探索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二)研究内容

1.建设“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基础分析

2.建设“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行动研究(1)“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目标设计

总目标:创设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提供丰富的科学探索材料,引导幼儿在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索方法、知识和技能,同时拥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阶段目标:根据幼儿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提出小班、中班、大班的科学探究目标。(2)“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内容构建

①注重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小问号活动

②注重培养幼儿好动手——小制作活动

③注重培养幼儿好表达——小故事活动

④注重培养幼儿好想象——小画家活动

⑤注重培养幼儿好探索——小实验活动

⑥注重培养幼儿好创造——小创演活动(3)“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实施途径

①专题实施

②渗透实施(4)“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实施策略

①有序推进策略

②情境渲染策略

③活动体验策略

④家园协作策略(5)“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评价准则:

①课程评价的主体(教师、幼儿、家长、社区共同参与评价)。

②课程评价的要素、指标。

③课程评价的方法(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等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以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为基础,先建构初步的“六小”科学探究课程方案,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和考察,并通过及时反馈,调整课程方案,再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合本园的“六小”科学探究课程方案。

2.文献分析法

搜集大量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有关的情报综述,为随后开展行动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

3.经验总结法

总结“六小”科学探究课程建设中的有效经验,为课程的优化和深化打下基础。

4.案例法

捕捉“六小”科学探究课程实施中有价值的、典型的事件,加以描述、分析和反思,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执行能力和反思能力。(四)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1)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年龄特征。(2)组建课题组,确定分工情况。(3)对我园已有“六小”科学探究课程进行基础分析,梳理我园已有“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现状。(4)总结本阶段研究的成果,为下一阶段研究作保障。

2.实施阶段(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1)以子课题组为单位,进行本子课题组的内容研究,可以从目标设计、内容构建、实施途径、实施策略以及评价准则等方面入手,探索“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建设。(2)通过研修与培训,为教师提供与课题相关的实践方法与策略,交流有效的教育策略。(3)教师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努力探索最适合的实施途径与实施方式。(4)结合对课程各要素的分析,探索“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结构。(5)根据教师实践经验,提炼“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实施策略、途径及方法。(6)收集与整理各类资料,回顾研究经验,不断分析存在的问题,完善课题思路。(7)对已经完善的“六小”科学探究课程进行实践性的评价,总结评价方法。(8)进行中期报告,梳理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1)整理过程性资料与案例,组织课题组相关人员开展回顾总结工作,梳理课题研究的成果。(2)形成本课题中教师教育策略以及“六小”科学探究课程建设的相关经验和案例集。(3)完善我园已有的课程实施方案。(4)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撰写并修改研究报告。三、研究结果(一)文献综述内容

如何进行幼儿园“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建设,使课程更具有科学性、价值性、可行性,我们首先借助搜索的手段寻找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得出建议。

1.国内外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1)国外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

①美国的幼儿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在美国的早期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95年12月6日正式出台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部标准制定的前提是,学科学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科学是学生们要自己实践的事,而不能由别人来代劳。动手的实践活动自不可少,但是这还不够,学生们还必须有动脑的理性体现。”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时,能描述物体和事件,能提出问题,能作出解释,并能把自己的看法和意思传达给别人。

②英国的幼儿科学教育

英国是世界上推行幼儿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幼儿科学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以幼儿为主体,重视发展幼儿的个性与兴趣;重视认知的发展,以儿童活动和游戏见长;为幼儿学科学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比如,为了扩充儿童的经验,为其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包括沙、水、土、木头等;重视与其他活动和内容的结合,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一些英国幼儿学校推出的“整合教育日”就是很成功的课程模式。

③日本的幼儿科学教育

日本早在福田康夫内阁时期就对教育的目标提出了“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这种指导思想也深刻地表现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日本幼儿科学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培养幼儿对周围自然现象的兴趣和爱心;为适应日常生活掌握必要而又简单的技能;以幼儿活动为主体,强调集体精神,注意培养协作、自由、自律的精神萌芽。(2)国内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

①台湾地区的幼儿科学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的幼儿科学教育既吸收了美、日教育思想和幼儿园课程的精华,又考虑了台湾本土使用的可行性,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它的科学领域目标为:启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并对之产生兴趣;引导幼儿观察与分析自然和社会环境;培养幼儿爱护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习惯;激发幼儿对数、量、形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有简单的应用能力;培养幼儿学习自然科学的正确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②大陆地区的幼儿科学教育

●有关幼儿园科学课程内容的探讨

史文红认为应合理安排科学教育内容,具体来说,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科学教育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人体和健康,植物和动物,生态与环境教育,自然科学现象与科技教育等。有人指出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在点上却不够深入,应该以概念为本来改造幼儿园的科学教学。

●从科学活动设计出发,寻求幼儿园科学课程组织方式的突破

黄海涛进行了“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的整合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课程的研究;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点”的研究;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教学过程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研究结果表明,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发展是有益的。

●关于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

刘占兰根据自己赴法国学习与实验研究对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做中学”案例研究作了回答。刘占兰认为,我国“做中学”案例研究中存在三方面误区:一是急功近利,想走捷径;追求数量,不讲质量。二是缺乏相关的科学背景知识和对幼儿学习特点概念发展进程的把握,出现选题和概念描述不适宜、不科学以及追新求异的现象。三是对“做中学”科学教育倡导的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只要是手脑并用的活动就是“做中学”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人还认为幼儿什么都需要探究等。刘占兰认为提高幼儿园教师实施科学教育能力做法有:首先教师要加深和扩展自己的基础科学知识,其次要提高把握儿童特点和实施教学法的能力,第三要开展有计划的集体研究,“做中学”实验研究不能孤军奋战,要依靠集体的力量。

赖小林等针对“做中学”教育方法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对象是幼儿家长和老师,问卷调查使用自编“儿童情绪能力发展他评问卷”,包括教师,对幼儿情绪能力不同维度的指标进行评分。实验采用2×3设计,实验组60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儿童情绪能力发展优于对照组,参加“做中学”实验活动时间越长,情绪能力发展越好。

●关于幼儿园科学课程实施的师资培养的研究

陈凤玉在多元智能理论下对本校“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研究是基于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学科需要,力求从多元角度分析“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结构;探讨研究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研究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策略;努力构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和科学素质提高。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实践反思与探讨、实验研究等方法相结合。

从上述文献梳理来看,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幼儿科学教育,强调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科学的课题,以不同方法,不同程度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活动,发展智力,培养科学的态度。

大陆地区针对科学课程的内容、科学课程的组织形式、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做中学”的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反思当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我们发现尽管幼儿有操作、有实验、有探究,但往往是教师高控制下的探究,表现在从探究内容的选择到探究方法的使用、探究过程的设计,教师都极少从幼儿视角出发,设身处地去研究、倾听幼儿的探索体验,导致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明显的受控性。因此,借鉴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理论,结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相关阐述,从而让科学教学理论及实践与幼儿发展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促使幼儿从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些还是值得研究的有价值内容。

2.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幼儿园开展了“科学启蒙教育”的研究,在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积累了相应的资料与经验。(1)幼儿园科学教育总目标

①好奇与探究:培养幼儿喜欢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探究中学习和使用简单的方法的习惯。

②发现与理解: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身边的事物与自然现象,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2)幼儿科学教育年龄目标表1

3.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上海市科技幼儿园通过实践形成了科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6)从幼儿熟悉的生活或媒体中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4.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途径

部分幼儿园分别从环境、主题式教学等途径入手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如环境方面营造立体式的科技教育主题环境,利用悬挂式的走廊布置体现科技特色,运用互动式的主题式墙饰体现幼儿创意,为幼儿创设可操作性的区域等;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科学教育主题式教学活动,如日常教学中渗透的主题式教学,科学活动室里的分组式主题式教学,区角中的个别式主题式教学,富有挑战的科学探索区主题式教学。主题大活动中的主题式教学,如以科技周为契机开展的主题式教学,形式多样的“快乐星期五”主题式教学,与节日融合的主题式教学,以幼儿园、家庭、社区融合互动的主题式教学,家园互动合作开展的主题式教学,家庭、社区资源中开展的主题式教学。

5.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基础教育》2000年第31期上的一位作者谭军认为,确定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在科学活动中探索科学的方法,诸如观察、分类、测量、表达、实验等方法,以及幼儿不能通过直接探索获得,或能通过更生动形象进行幼儿科学教育,向幼儿介绍某些科学现象和事实的手段,例如电视、录像等。具体说来,幼儿的科学观察包括以下内容:帮助幼儿学习使用感官,发展感知能力;让幼儿认识五官,懂得五种感官的功能,如启发幼儿用眼睛观看物体的外形特征,用耳朵倾听和辨别物体发出的各种声响,用口品尝物体的各种味道,用鼻子嗅出各种物体散发的气味,用手触摸各种物体的质地等等;给幼儿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学习综合使用各种感官感知客观世界。观察方法包括顺序观察、细致观察、有目的观察、比较观察、借助工具观察等。

6.幼儿园科学探究课程的评价《基础教育》2009年第5期上的一位作者韦钰认为,一个好的科学课程需要同时满足下面几个要求:科学课程要在保护和激发儿童探究热情的前提下,帮助儿童掌握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发展探究能力;需要亲自去操作,在“动手做”中学习,在“动手做”中培养和发展探究的技能;有利于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对儿童是安全的。

7.对于上述情报的分析

综合以上的情报,我们发现大陆地区当前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文献非常缺乏。论及幼儿园科学领域的课程实施时,现有文献的注意力集中在科学领域的课程实施的原则、策略以及教师“应该”如何教学上,认为探究式教学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流方向等。因此,借鉴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理论,结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相关阐述,从而让科学教学理论及实践与幼儿发展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促使幼儿从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制定、科学教育内容、策略与实施方法以及评价的文献中发现,现有的文献都是从探究式教学入手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探索内容集中在动植物、自然现象、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方面,方法也相应为观察、实验、记录、交流、分类、测量等,而对于以“六小”即小问号、小画家、小实验、小制作、小故事、小创演作为科学探索课程内容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理论参考资料比较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完整性的方案及活动设计更是非常少,源于“六小”科学探究的教育价值,本课题的实践性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本课题试图根据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有关理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尝试建立具有我园特色的园本化“六小”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二)建设“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基础分析

为了真实地了解教师和家长实施“六小”科学活动方面的现状,为科学开展“六小”科学课程课题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我们开展了大量调查工作,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主要是设计调查问卷表,向祝桥东港幼儿园的小、中班部分家长展开调查;开展教师访谈活动,了解幼儿园“六小”科学活动实施方面教师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每班随机抽取10名家长,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表,填写完成交于教师。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1份,共收到有效卷106份,运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初步统计与处理。从调查幼儿的年龄来看,小班家庭所占比例为31%,中班和大班分别为40%、29%,中班略多于小班和大班。从性别来看,男孩为58%,女孩为42%,男孩略多于女孩。从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幼儿开展家庭“六小”科学活动情况调查(1)幼儿开展家庭“小问号”科学活动情况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幼儿在家庭中比较好奇好问,也愿意寻求问题答案。究其原因,幼儿天性是比较好奇的,他们可能看到新鲜的事物时能够向父母发问,父母也愿意耐心地回答幼儿,帮助幼儿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幼儿好奇好问的兴趣和能力比较强。(2)幼儿开展家庭“小制作”科学活动情况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幼儿在家庭中很少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对此感兴趣、并能坚持完成的也比较少,说明科学“小制作”活动还未成为家庭中经常开展的活动,幼儿这方面的行为也比较少。究其原因,家庭中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需要一定的材料,幼儿也需要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但大部分家庭中缺乏这方面的材料,也不容易购买到,所以开展得比较少,幼儿此方面的能力也比较欠缺。(3)幼儿开展家庭“小画家”科学活动情况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幼儿在家庭中对“小画家”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愿意一边想象一边画画”和“科学幻想画”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少,说明虽然幼儿对“小画家”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想象画和画科学幻想画的行为不多,比较欠缺。(4)幼儿开展家庭“小实验”科学活动情况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幼儿在家庭中对科学“小实验”活动非常感兴趣、愿意动手参与、探索与思考的行为不多,比例都比较低,说明家庭中开展科学“小实验”的次数不是很多,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与水平也不是很高。

其实科学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但是孩子们还没有关注到,不了解什么是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活动,导致这方面的行为比较少。(5)幼儿开展家庭“小故事”“小创演”科学活动情况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幼儿对“小创演”和“小故事”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讲和创造性模仿的行为并不多,行为水平也不高。究其原因,在农村家庭中能为孩子们讲故事已经很不错了,家长很少关注到鼓励孩子讲故事和进行创造性表演,导致孩子们这方面的行为也比较欠缺。

2.家长实施“六小”科学活动情况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六小”科学活动中能给予态度上的支持,但是家庭开展“六小”科学活动的物质准备不够,家长指导的方法与措施比较欠缺。究其原因,在家庭中开展“六小”科学活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需要物质的准备,家长知识与能力的储备等,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开展的。

3.幼儿“六小”科学能力与家长实施行为的相关调查

幼儿“六小”科学能力与家长的“六小”科学活动实施行为在a0.05、a0.10层面上发现有相关关系,说明幼儿的能力与家长的指导行为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提高幼儿的科学能力,必须先提高家长的指导观念与行为。家庭基本情况(主要抚养者、幼儿年龄、幼儿性别、家长文化层次、家长年龄段)与幼儿“六小”科学能力、家长实施行为方面几乎不存在关系,只有家长文化层次与家长实施行为这两者之间在a0.01层面上发现有相关,说明可能文化层次高的家长实施行为稍微好于文化层次低的家长,其他都不是影响幼儿科学能力与家长行为的因素。

4.教师在幼儿园中开展“六小”科学探究活动的情况调查(1)小问号科学探究活动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①每个教室的外面都有一个小问号板块,但是小朋友或者家长都不太注意,还有许多孩子还是爷爷奶奶接送的,老人更加不会注意小问号的内容了。

②孩子们好奇心缺乏,大多不善于提问,尤其对于小班的孩子,接触事物不多,故对小问号科学探究的提问较少。

③小问号的开展仅仅是在家园栏呈现,形式不够多样,内容仅仅是教师收集的,可以发动家长、幼儿共同收集。

④小问号的科学探究活动大多是老师组织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以及好奇好问的效果不是很好。(2)小制作科学探究活动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①科学小制作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我们更多举办的是亲子制作的比赛,虽然这些比赛相对以往科学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家长们的参与积极性也相对较高,但是孩子制作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②平时制作的材料不丰富,孩子动手制作的机会较少,建议添加一些简单的科学制作材料,以供孩子们日常制作锻炼。

③老师自身科学原理方面的知识也比较少,要让教师指导幼儿及家长完成含科学原理的制作,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够,没有系统专业的培训。(3)小故事科学探究活动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①科学小故事中的科学含量不多,需精简、改编让科学小故事更富科学含量。

②科学小故事幼儿比较喜欢,但只是单纯地听故事,还没有将小故事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科学小故事探究方面的形式比较单一。

③有些孩子在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故事大擂台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故事大擂台只挑选好的孩子去讲,忽略了很多其他孩子。

④科学小故事应该融入课程中,便于幼儿加深理解。(4)小画家科学探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①孩子们思维显得比较狭窄,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范画来画,绘画的作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②我们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想象与绘画技能相结合,补充赏析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艺术熏陶能力。

③家长对于画画探究活动没有足够重视,光靠老师在幼儿园里的一点点时间根本不能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④小画家的内容与主题的渗透还不够。(5)小实验科学探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①孩子们接触科学小实验的机会太少,可能就一周一次的活动室。在班中的科探区,提供的材料不多,能操作的实验也很少,缺乏科学含量。

②有些实验的原理比较深奥,孩子根本不能理解,有些科学小实验活动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孩子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也不高,同时,幼儿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缺少关注,没有注意到生活中的科学,所以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合适的小实验科学探究活动。

③其实小实验课程探究活动对小、中、大的孩子非常有吸引力,但如何将课程融合于主题活动之中,使课程有序进行,值得进一步探究。

④孩子们喜欢探究,但是还处于摆弄的状态,探究的都是表面的现象,缺乏深层的探究和坚持。(6)小创演科学探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①完成整个科学小创演作品的难度较大,如音乐、服装、道具、幼儿的表演能力等,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幼儿无法达到自编自演的水平,仍然是教师编排、指导为主,缺乏主动性,没有创编能力。

②班级中的小舞台小朋友们还是挺喜欢的,女孩子参与的比较多,但是缺乏一定的主题,孩子们想到什么就演什么,缺乏连续性。

③需要一些精彩、丰富的科学性剧本来充实孩子们的眼界,扩充孩子们的视野,不管是孩子还是教师都需要相关方面的培训。(三)建设“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目标设计

1.总目标

创设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提供丰富的科学探索材料,引导幼儿在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索方法、知识和技能,同时拥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阶段目标

根据幼儿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提出小班、中班、大班的科学探究目标。表2(四)建设“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内容构建

1.主题背景下“科学小问号”活动的内容构建表3

2.主题背景下“科学小制作”活动的内容构建表4

3.主题背景下“科学小实验”课程的内容构建表5 小班表6 中班表7 大班

4.主题背景下“科学小画家”课程的内容构建表8 大班

5.主题背景下“科学小故事”课程的内容构建表9 小班表10 中班表11 大班

6.主题背景下“科学小创演”活动的内容构建表12(五)“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实施途径

1.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关键是让幼儿在“做中学”。在探索小实验活动的模式时,我们始终围绕实践两个字,强调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让儿童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构建了下列一些活动模式。(1)科学活动室

幼儿园专门的科探活动室,为科学小实验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材料,使活动开展有了很好的保障。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探索水、电、锁等许多的秘密。例如:水往哪里流?通过开、关不同的阀门,可以观测到水的流速和方向;不停地按压水的过程可以使电珠发光——哦,原来这是水力发电。钥匙开锁,在这里为什么有的钥匙可以打开多把锁,有的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在玩电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电池是有正负极的,一旦装错电池就会烧坏;等等。孩子们在这里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讨,学会了研究。(2)班级科探区

为了使小实验活动能深入开展,我们每班在区域活动中都开设了科探区。如小实验“硬币能浮起来吗?”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我们在大班的区域中开展,材料一盆清水和一角硬币,操作时注意手指托放硬币的倾斜度,稍有不慎,硬币就会沉入水中。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因此很能吸引孩子。又如给水搬家,同样大小的瓶子,用大小不同的盖子舀水,数一数各需要多少盖子才能把瓶子装满。这个实验符合小班第二学期在进行主题好玩的水时开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3)科学教学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情景感染——提出问题——尝试体验——幼儿习得——师生讨论——新的情景感染——尝试活动的继续——师生讨论的继续。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强调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三方面有机结合。动手:学习操作——熟练操作——创造性地操作。动脑: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动口:想说——敢说——能说。要想方设法地让每个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4)小淘气玩科学竞赛

为了配合每年市、区举办的“小淘气玩科学”活动,教师们设计了多个“科学小实验”方案,和孩子们一起玩实验,家长们也是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如大二班师幼共同操作的小实验“不喝酱油的盐水”;如大二班母女互问互答式的亲子小实验“会写字的冰块”等等。教师家长们把这些小实验拍成录像刻成光盘上交园部,积累了宝贵的科技资料。

2.科学小创演

科学小创演是我园以创意表演为载体,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科学活动。幼儿完成小创演的表演后增加了自己对于科学现象与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我园从如下三个方面开展活动。(1)班级区角活动(大舞台)

平时教师会利用大舞台的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表演一些科学对话故事。如《贪心的变色龙》《云宝宝和风娃娃》《土豆发电》等,孩子们大展身手,活灵活现表演着、揭示生活中蕴涵着的科学道理,使观看的人也增长了不少见识。(2)园部交流研讨

我园每学期举行科学小创演专场研讨展示活动。活动中,“小水滴旅行记”,用故事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雨点是如何形成的;“土豆发电”,通过故事的演绎最终阐述了土豆能够发电的原理,让大家受益匪浅;“聚光灯”,用一段舞蹈来演示光照成影的原理,让大家眼前一亮。(3)竞赛活动

我园编排的科学小创演《土豆历险记》在2011“闵行杯”上海市第六届小淘气玩科学展示活动中,荣获“教师团队组”银奖。上学期编排的科学小创演《大树和小鸟》荣获2012年浦东新区青少年科技节“精彩科技、安全校园”幼儿科普情景剧展演师幼组一等奖。

3.科学小制作

科学小制作可以调动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究和动手动脑能力,帮助幼儿建构科学经验,促进幼儿思维、创造力的发展,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其自信心。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1)班级制作区域

我园每班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动手动脑的“制作区”,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活动材料,以便孩子们操作。如平面镜、放大镜、望远镜、三棱镜以及有机玻璃等有关光的游戏材料;如纸杯、棉线、喇叭、塑料管等有关声音的游戏材料等。师生一起制作了风车、降落伞、扇子、风向测向仪等有关风的游戏小制作;还做了天平、不倒翁、陀螺、水果娃娃等,孩子们百玩不厌,兴趣盎然,不仅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科学经验,而且更激发了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2)亲子制作比赛

我园每学期要举行亲子制作比赛,有“科技DIY”“创意变变变”等,家长幼儿积极参与,我园收集的各类小制作方案和展示品有近百样,在这些小制作中充分发挥了教师、家长和幼儿的聪明才智,取得丰硕成果。(3)竞赛活动

借助市区科学启智活动及家长们的穿针引线,积极挖掘本土的科技教育资源,利用它们各自的特点组织幼儿参加低结构创意活动。我园组织的制作比赛“美丽家园”中,孩子们设计了奇妙的“太阳村”“梦想中的浦东机场”“祝桥新城”“上海东方明珠”等,其中“祝桥·2020”荣获浦东新区等第奖后,又参加上海市科教启智比赛,荣获铜奖,参赛的孩子们也纷纷获奖。(4)科普基地

科普基地工作人员到幼儿园与幼儿互动,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深入浅出的科学小游戏、小魔术、小表演等介绍给幼儿。

4.科学幻想画

科学幻想画是培养幼儿想象思维能力的很好途径,体现幼儿对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从小树立热爱科学情感。我园关注孩子幻想的新颖与独特,肯定富有童趣充满奇思妙想的想法,用童心来理解、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1)教学活动

科学幻想画的主要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们通过教学“四步骤”:第一,作品欣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第二,贴近生活,选定绘画的主题;第三,提出问题,适时缩小想象空间;第四,交流讨论,确定画面布局来感受科幻画的魅力,极大地激发幼儿想象创作的热情。(2)竞赛活动

市、区级的科幻画比赛很多,每一次参赛,每一次得奖,是幼儿和教师努力的共同成果。如在“上海市学乐杯幼儿美术比赛”中获奖的科幻画《再生加油站》,就是由孩子的构想加上教师的指导完成的。孩子的想法很独特、很新颖,但是用画笔的表现能力就弱了,不能够完全表现出自己的设计意图,此时,教师在尊重幼儿想象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协助指导幼儿合理地表现。

5.科学小故事

我园创设良好的科学故事环境,开展“科学小故事”活动,充分提供孩子想说、敢说、会说的机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孩子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1)创设环境

利用楼梯的可展示特点,将不同类型、经典的科学故事制作成一幅幅的画面,在上下楼梯之间感受科学故事就在我们身边。(2)集体教学活动

如科学故事《乌鸦喝水》讲述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当它发现一个瓶子,里面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我们就这样利用故事让孩子仔细观察、探索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困难,通过故事,教育孩子勤于思考、勤于观察,多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的道理。(3)班级区角(科学故事阅读区)

每班创设有自己特色的科学故事阅读区,定期更换故事内容,供幼儿自主阅读。(4)将科学故事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每天的小广播让孩子们午睡前倾听科学故事成为一种习惯。每学期组织科学故事大擂台,让孩子们来讲讲科学小故事。

6.科学小问号

我园的“家园之窗”有个栏目——“小问号”。孩子们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回家与爸爸妈妈说说各自有趣的答案。其中很多答案都是凭借孩子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回答的。这种互动式的“小问号”寻求答案方式,孩子家长的参与率最高,家园、亲子之间的互动,更加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丰富了孩子知识,提高了孩子探究的兴趣。(六)“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实施策略

1.科学小实验(1)教学内容来源

①生活性:科学教学内容可以来源于生活。例如一位老师上的内容为“球宝宝站起来”,她提供材料让小朋友使滚动的小球站立住,不再滚动。因为在生活中乒乓球容易滚动放不住,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也能为生活带来方便。

②材料特性:科学内容还可以来自探究材料的特性。例如,王老师的上课内容为“给纸宝宝洗澡”,通过给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宝宝洗澡,让幼儿发现有些纸是吸水的,容易洗烂,有些纸是不吸水的,不管怎么洗都不会烂。这个活动开展得挺成功的,孩子们对活动内容也很感兴趣,说明发现不同材料特性的科学活动还是挺适合开展的。

③科学现象。此外,科学活动还可以探索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例如“油水分离”现象等,探索怎么样把浮在上面的油和沉在下面的水融合起来,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2)教学模式

①操作模式

●初步认识材料特性:先让孩子们利用自己的感官来感知材料,认识材料的特性。例如给纸宝宝洗澡活动中,老师先让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看看纸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很快发现餐巾纸宝宝是软软的,糖纸宝宝摸上去有声音等。

●初步尝试操作:利用材料尝试初步操作,如让小朋友把餐巾纸和糖纸像洗手帕一样在水里洗一洗,搓一搓,看看会发生什么,把发现的变化告诉大家,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的材料不是很多,一般为一两种,操作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最好能让幼儿比较快地发现现象。

●再次尝试操作:相比上次操作的不同,这次操作老师会提供多一点的材料,如老师提供了橡皮纸、报纸、棉纸、糖纸等多种材料给小朋友操作,让小朋友在上次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辨别什么样的纸是洗不烂的,什么纸喜欢喝水一洗就烂,并进行记录,相比上一环节则更进一步。

●回归生活环节:在活动的最后,一般老师会提供一些图片或片段,让小朋友看看刚刚所操作的结果是如何运用到生活中的,使科学回归于生活。

②解决问题模式

●发现比较:例如在油水分离活动中,老师先让小朋友发现油和水的不同之处,例如可以闻一闻,可以看一看,孩子们可以发现颜色不同,闻出来的味道不同等,能比较快地判断出哪个是油,哪个是水。

●发现问题:在这个环节,老师让小朋友把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孩子们很快发现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两者不是混合在一起的。

●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老师让小朋友想办法怎么让油和水混合起来,老师为小朋友提供了各种材料,让小朋友猜测哪种材料可以使油和水混合,如醋、洗洁精、酒等,并把猜测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猜测动手去做一下,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能成功,最终让小朋友发现哪种材料可以使油和水混合起来。

●回归生活:教师为幼儿提供利用油水分离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小朋友了解洗衣粉是怎么洗干净衣服的,把发现和原理回归了生活。

2.科学小故事(1)教学作品的选择

好的科学故事作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品选得好,科学故事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了保证,所以选择作品时,既要考虑到作品的审美价值,更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

①关注作品的审美价值: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科学故事如果太偏重于科学性,就像在讲述一些科学原理的话,肯定比较枯燥,不受孩子们喜欢。如果把枯燥的科学原理和生动的充满情趣的故事结合起来,有情节,有人物,有优美的语言与对话,有矛盾冲突等,这样就能受到孩子们的喜欢。

如科学故事《小青虫的梦》即是诗与画的结合体,在柔和、静谧的月光下,流动着一种清丽、优美的意境。故事讲述的是一条丑小青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从当初偷偷躲在树上听歌到如今在音乐会中翩翩起舞。这个美丽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青虫蜕变蝴蝶的生长过程,它还告诉我们不应该用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都能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②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科学故事作品时,还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原有经验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科学故事的理解与情感的迁移。同时选择科学故事时还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样选出来的故事才会被幼儿接受和喜欢。小班孩子喜欢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如小鸡小鸭等,我们就选择了《聪明的小鸡》《红眼睛的小猫》《六个朋友》等故事,把粗浅的科学知识如小鸭会游泳、怎么保护眼睛等融入故事之中。中班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探索能力,于是我们就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故事,如《乌鸦喝水》《小青虫的梦》《蜗牛和苹果》《小土坑》等,让幼儿运用故事中的内容来进行动手操作,既欣赏了故事,又发展了操作探索能力。老师们自己创编了一些适合于大班幼儿园的科学故事,如《谁丢了尾巴》《谁跟小羚羊去避暑》《借尾巴》等,这些故事中的内容需要孩子们进行比较、判断、观察等,有利于发展大班幼儿的思维,与大班孩子的发展需求相吻合。(2)教学的组织开展

①巧呈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的思维动机往往由直观具体的问题情境、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引起。怎样才能“讲”好科学故事呢?如我班在给幼儿讲《小壁虎借尾巴》的科学故事时,首先把教材上的插图放大、增添,制作连环画教学挂图,为孩子的思维提供视觉形象支持,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看图听故事、看图复述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②巧设问题情境,诱导幼儿主动思维。问题情境是思维活动的诱因,故事中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就蕴涵在问题情境中。因此,教师在科学故事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故事情节,不断进行提问,诱导幼儿主动思维。

●丰富知识式问题。如在《动物的尾巴》科学活动中,当老师问道:“小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很多孩子不知如何回答,在“能抓虫子吃”与“像剪刀”之间瞎猜一通。这是由于幼儿没有掌握相关知识造成的。当幼儿处于“悱愤”之际,老师随之告诉幼儿小燕子尾巴能让小燕子在天空中保持平衡的科学知识,使幼儿比较清楚地了解小燕子尾巴的功能。

●诱导思维式问题。当幼儿明确了小动物尾巴有自己的本领后,老师应当因势利导,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认识尾巴的功能。根据故事情节,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启发幼儿思考:小鱼的尾巴像什么?没有尾巴会怎么样?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尾巴的作用是什么?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尾巴是用来干什么的?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后来尾巴怎么样了?通过一步步追问使幼儿的思维不断深入。

●巧用操作探索,鼓励幼儿主动思维。有些故事中蕴涵的科学知识完全可以用操作探索的形式让幼儿明白,如故事《乌鸦喝水》,当老师讲到乌鸦想喝水,但是瓶口又细又长,乌鸦喝不到时,教师停止故事的讲述,而为幼儿提供了小石子、海绵、餐巾纸等各种材料,鼓励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明白通过虹吸、增加水的体积等方法升高水位,让乌鸦喝到水。操作得出结果之后,再回到故事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操作形式很受孩子们的喜欢,既有故事情境,又能动手了解科学原理。

3.科学小画家(1)教学内容来源

①走进生活,选定绘画主题。“孩子的想象经常是在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引导孩子走进生活,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鼓励他们采用“更现代化”“更理想”的标准去大胆质疑。生活为科学幻想画的创造提供肥沃的土壤,是科幻画创作的重要源泉。引导孩子从多方面,从多角度去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人们生活中的吃住行都是孩子们创作的源泉。例如现在的房子是建在地上,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没有可能建在空中、海底,或者用树种出房子,等等,以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孩子展开想象。

②提出问题,创设绘画主题。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通常还会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来想办法解决,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想象就更有针对性。例如,在创作主题为“海底世界”的科学幻想画时,我就提出问题:“因为有些人乱扔垃圾,海底变得越来越脏。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针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大胆想象,有的说:“可以造个海底机器人,有很多像章鱼一样的触角,可以去将海底垃圾捡起来。”就这样《海底机器人》就被画了出来。有的说:“我想培养出一种新型的吃垃圾鱼,它们平时就跟平常的鱼是一样的,当看见有垃圾时,会主动游过去把垃圾吃掉。”这就是作品《吃垃圾的鱼》的绘画构想。再如,在创作主题为“新能源”的科学幻想画时,也提出了问题:“现在汽车越来越多,每辆汽车都需要加汽油。那么以后汽油都被开采完了,该怎么办?”孩子们就奇思妙想起来,作品《大树加油站》就是让汽车从一棵奇特的大树上吸收能源,不需要再加油,同时也能减少废气的排放。(2)教学的组织开展

①作品欣赏,激发创作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学习、创新的动力。只有他们对学习科幻画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幻画活动,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搜集到的科学幻想画作品进行展示,比如开展“科学小画展”活动,在幼儿园大长廊中布置历届孩子的优秀作品,让孩子们在这样的大氛围中感受科学幻想画的魅力,了解什么样的画是科学幻想画。我们还用照片展示的方式,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播放科学幻想画作品,让孩子欣赏、提问,教师适当讲解。就这样,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科学幻想画是怎么一回事,从而消除了幼儿对科幻画创作的神秘感。

当然,除了让幼儿欣赏大量的、不同题材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科幻画作品外,还采取了另外的几种方式,来激发幼儿学习科幻画的兴趣。比如让孩子观看科技影视作品,带领孩子参观科技馆、海底世界等等。

②启发想象,构思绘画内容。如我们在创作前给予孩子主题“未来的房子”,让孩子基于这样的主题开展想象,他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长翅膀的房子,能认识主人的房子,可以随时移动的房子,可以变大变小的房子等等,通过想象构思出不同的绘画内容。

③交流讨论,确定画面布局。准确的画面表现是展示创新思想的舞台,主题要准确鲜明,表达的内容要清楚。同时,在重视对科学性的表现时,也要注重用美的形式来表现,如画面的构图、造型等,画面应具有一定的美感。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但是往往在构图时存在着不够大胆,画面很小,画面缺乏美观,能想出来但具体画不出来等等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欣赏:针对孩子构图不够大胆,画面比较小的问题,我们会给幼儿看一些优秀的幼儿绘画作品,欣赏这些作品的构图方式,鼓励他们要把主要的东西画大,次要的东西可以画得小一点,整个画面要“满”,不能空空的。

●讨论:针对孩子们能想出来却具体画不出来的问题,我们先丰富幼儿的感觉,如画“未来的房子”时,我们先给幼儿看各种各样的房子,看看房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然后展开交流讨论,说说你的房子与这些房子有什么不同之处,或者有什么特别之处,把想法告诉大家,在与大家的讨论中知道自己在普通的房子上要增加些什么,改变些什么,或者删减些什么,这样有利于帮助孩子具体画出事物来。

●学习:针对孩子们的画面不美观的问题,我们就教给孩子们一些颜色搭配的小技巧,如同种色的搭配,教孩子们用一种颜色不同的深浅来涂画面内容,又如主色调的运用,教孩子们主要的东西、大块的颜色可以选择一两种颜色来表现,次要的画面可以搭配其他颜色,以衬托出主色调。

●展览:我们会把孩子们的作品呈现在班级墙面上,让孩子们互相欣赏,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哪里画得比自己好看,孩子教孩子,推动孩子画出更好的作品来。

④多种材料,增加表现形式。当然,科学幻想画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艺术方法也都可以运用,老师可为孩子提供不同的材料,例如油画棒画法、水彩笔表现,甚至剪贴制作等综合材料都可以,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绘画兴趣。

4.科学小制作(1)开发幼儿科技小制作的材料资源

科技小制作活动提供的材料可以是丰富多样的,纸张、布、橡皮泥、金属、塑料、木块,以及一些无毒无害的、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是幼儿进行科技小制作活动的物质支柱,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例如,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斗的小胶囊”,材料来源是小小的空胶囊,教师在空胶囊中放置了一颗适合的铁珠,并将此胶囊放在一个斜坡上方,随着下滑,胶囊在斜坡上翻起了跟斗,非常具有趣味性。胶囊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比较熟悉的物体。通常人们只把胶囊和药相联系,并把药与身体的医治和保健相关联,很少有人会想到有什么文章可做。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这个活动中,材料的精湛设计,让幼儿感觉到了“小小的药丸,莫大的本事”。

同时,科技小制作活动涉及的技能练习多种多样:折叠、粘贴、剪裁、钻挖、构建、垒筑、穿插、揉捏等,需要借助的工具也比较多。关于工具的选择,我们也走过了从“小心翼翼尝试”到“放开大胆使用”的过程,剪刀、小钉子、铁丝等或锋利或尖硬的物件在老师们的“监控下”被慢慢地引入到了活动中。经过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活动的有序开展才是安全最有效的保障”。根据科技小制作活动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安全因素,适时地提供一些常用的工具如针线、剪刀、胶棒、五金工具等等。幼儿在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过程中,务必借助有关工具,通过双手对物体的摆弄、触摸、重新组合、有目的创造,推动了孩子的思考和进一步探索。(2)创设幼儿科技小制作的活动场所

充分利用室内以及窗台、阳台、走廊、墙壁、室外园地甚至楼顶平台等,为孩子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科技小制作活动的场所,如在教室里设置科学角,根据需要提供相关科普图书、图片、操作材料,方便幼儿学习与制作;在阳台上设置自然角,开展小型种植与饲养活动,观察、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将制作的作品展示与验证,如用自制风速测量仪检测风速与测量仪转速的关系,用自制的手电筒寻找物品,用自制的香皂纸洗手……使科技真正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3)幼儿科技小制作的家庭资源

幼儿家庭里存在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和职业背景、家庭饲养和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积极参与科技制作活动。例如,在“制作风速测量仪”的活动中,我们请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风速测量仪的资料,家长们下载了风速测量仪的图片,并附带有讲解和说明的小资料,介绍风速测量仪能及时地预测风速、预报台风,使我们老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幼儿更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我们根据家长收集的风速测量仪的图片,特别开设了一个“风速测量仪”展区,由幼儿充当小解说员和参观者,并把家长请来参观,让家长看到自己收集下载的图片,被真正地利用起来,从而锻炼了幼儿的表达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带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风速测量仪。通过这一主题活动,孩子们了解了很多风速测量仪方面的知识和制作的技能,家长们更愿意为班级服务,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4)幼儿科技小制作的本土科技资源

借助市区科学启智活动及家长穿针引线,积极挖掘本土的科技教育资源,利用它们各自的特点组织幼儿参加低结构创意活动。与区科普基地建立共建关系,与之结成幼儿科技小制作课程开发的合作伙伴。科普基地工作人员到幼儿园与幼儿互动,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深入浅出的科学小游戏、小魔术、小表演等形式介绍给幼儿。

5.科学小创演(1)情节设计

我们从生活中挖掘一些关于环保的热点话题,并结合科学原理,创编出情节简单、生动有趣,并有起伏和重复情节的剧情,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情景剧的编排。如在设计《小海龟找妈妈》的剧本时,我们就着重关注了水污染这一话题,由于人类毫无节制地开发,所形成的污染问题,不仅危及人类在陆地上的生存,也使浩瀚的海洋变成一个超大型垃圾场。因此我们创作了一个充满童趣、生动形象的环保情景剧并且设计了以悲剧结尾,希望通过小海龟的悲剧能够唤醒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培养孩子环保的意识,能够关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积极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又如设计环保时装秀“花草叶的童话”时,我们更多考虑的则是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哆啦A梦来进行贯穿,这样既能即刻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注意力,又能将简单的时装走秀进行情节化展开,新颖有趣,不落俗套。(2)台词设计

在台词设计时,我们会考虑台词的简单、易记和幽默感,还会考虑加入一些时下社会流行元素,与社会热点结合,体现时代性。如在《护龟大行动》的情景剧中,我们在环保行动这一幕中的台词设计是这样的:“挤,挤,挤公交,私车不开我挤公交;新型汽车无污染,先下后上讲文明,讲文明!”“骑,骑,骑单车,绿色出行我先行;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我最行,我最行!”“捡,捡,捡垃圾,这边捡来那边捡;垃圾通通捡干净,做个文明的好市民,好市民!”……运用快板书形式的台词,使得观众在听觉上更具节奏感,同时也能朗朗上口,便于幼儿传唱。

而在《大树小鸟》的情景剧中,我们是这样设计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纸小姐的台词的:

一次性筷子:“大排档、快餐店、麻辣烫,都是我的天下!哥一出现,瞬间Hold住全场!”

餐巾纸小姐:“不要迷恋哥,哥他只是个传说!……”

我们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热点“HOLD住姐”“哥只是个传说”等,将这些流行元素设计入台词中,既体现了时代特点,又能博得观众的共鸣,增强了戏剧效果。(3)音乐制作

我们会选用一些节奏感较强的,耳熟能详的音乐,并根据剧情对歌词进行改编,体现原创性。如《小海龟找妈妈》中,我们将当下流行的歌曲《两只蝴蝶》歌词改编成适合该情景剧剧情需要的《可爱的小海龟》:

亲爱的,你慢慢爬,小心前面大大的鲨鱼;

亲爱的,你慢慢游,海底鲨鱼要你作美味;

亲爱的,来抱一抱,穿过珊瑚去找小溪水;

亲爱的,来抱一抱,爱的天空永远是那么美!

我们还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孽债》中的主题曲改编成《大海我的家》:

曾经美丽的海洋,留不住我的孩子。

海洋那么大,却没有我们的家。

章鱼我不怕,鲨鱼我不怕,

这可怕的污染啊,我到底该怎么逃?

孩子啊,我可怜的孩子啊,

能不能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逃!

海龟妈妈在剧情高潮部分动情地演唱,使表演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一系列的改编,使得朗朗上口的歌词与台词让教师与幼儿能更好地记忆,为情景剧排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道具制作

①环保性:在道具制作上,我们坚持贯彻“珍惜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谐社会”的理念,采用最环保、最自然、最方便取得的材料进行道具制作。如在“海洋南汇”“花草叶的童话”系列环保时装秀中,我们选择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蚊帐、蛋糕纸花、金色铜丝、钢丝球、各色包装纸、海螺、贝壳等,各种植物:葱兰、珊瑚、芦叶、梧桐树叶、八角金盘、芹菜等,还有在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多种元素相结合,使道具服装体现环保性。

②形象性:同时,我们也注重道具的逼真形象。逼真形象的道具能直接吸引幼儿参与到情景剧排演中来,同时也达到了一定的舞台效果。如《小海龟找妈妈》中,我们采用各类绒布与废旧材料相结合制作成形象逼真的海龟妈妈、8只小海龟、大龙虾、海蚌、章鱼、鲨鱼等服装,既体现了环保理念,又保证了视觉效果。

③互动性:在道具准备的过程中,我们也吸引幼儿参加准备工作,如吸引幼儿一起收集制作道具的环保材料,鼓励他们想办法,大胆出主意,大班幼儿还可以参加道具的制作等。幼儿参加了游戏的准备工作,更容易激起他们参与表演的兴趣。

6.科学小问号(1)收集幼儿科学“小问号”的内容

在开展幼儿科学“小问号”活动时,首先要收集关于幼儿科学“小问号”的内容。那这些内容从何而来呢?科学“小问号”的内容可以是孩子主动提出的。例如秋天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时,看到地上的落叶,孩子们就会问:“为什么树叶会落下来呢?”看到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又会羡慕地问:“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呢?”……除了孩子们主动提出的问题以外,有些内容还可以是在主题活动开展时幼儿生成的。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白天与黑夜”时,我们引导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月亮的变化记录下来,过了几天就有孩子提出:“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又会缺掉一点呢?”在开展主题活动《交通工具》时,又有孩子提出:“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为什么人骑上去不会倒下来呢?”“为什么飞机能在天上飞?”“船在水里为什么不沉下去?”在开展“我自己”的主题活动时,孩子对换牙产生了兴趣,于是就有了“小孩的牙齿掉了为什么还能长出来”等问题。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正是这些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幼儿科学“小问号”的内容。(2)处理幼儿科学“小问号”的问题

幼儿科学“小问号”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这些问题还不能直接为我们所用,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纳入幼儿科学“小问号”的内容之中的,我们需要进行处理。教师首先要进行筛选,对一些简单的、没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舍弃,而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整理归类。根据问题的内容,我们将科学“小问号”共划分成六大主题,即“家庭”“季节与自然”“交通”“植物”“动物”和“节日”。(3)寻找幼儿科学“小问号”的答案

科学“小问号”的内容生成了,那如何帮助孩子寻找幼儿科学“小问号”的答案呢?寻找答案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可以让孩子自己通过询问来解决问题,询问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父母,对于一些专业的问题,孩子还可以去询问专业人士。对于一些普遍的问题,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来获得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等来获得知识。有些问题很难用语言解释,或者幼儿很难理解,那么我们还可以用实验来为孩子解答。例如关于影子,孩子们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子为什么会变大变小?”“为什么会出现好几个影子?”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用语言解释是很难理解的,于是我们就用实验来帮助孩子找答案,准备了孩子喜欢的玩具、手电筒、背景等,在让孩子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光源和影子的关系。又如,针对孩子们提出的“向日葵为什么总是面向太阳”的问题,我们在植物角提供了发芽的种子,让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生长方向,从而了解植物的向光性。通过实验,不仅增加了探索性,而且为孩子更清楚地解答了之前的疑问。(4)呈现幼儿科学“小问号”的资料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和家长参与科学“小问号”的兴趣,我们将一些科学“小问号”的资料通过不同形式呈现出来。在班级中创设丰富的主题墙“问一问”,老师参与幼儿活动,从中收集、展示幼儿的问题,幼儿和爸爸妈妈合作用绘画、文字说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并在“家园之窗”中布置“小问号”专栏,通过每周一问,家园共同参与来展示问题答案,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把幼儿的问题制作成一本小册子放在“阅读区”,孩子可以随意翻阅,遇到自己会回答的问题,就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在纸上,贴在相应的问题旁边。孩子们只要一有空,就可以去翻一翻小册子。很多孩子还会主动从家里带来一些书籍供其他幼儿翻阅。这样,无形中又促进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

我们还将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与教学活动充分融合呈现在“科探区”中,共同收集磁铁、镜子、望远镜等,提供丰富的材料供他们操作、探索,寻找其中的奥秘。(七)“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评价准则

1.幼儿“六小”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

根据制定的小、中、大班的“六小”科学探究目标进行评价,在课题结题之前形成终结性评价。(中、大班参照小班)表13 小班

2.教师实施“六小”科学探究课程能力的评价

结合日常工作考核对教师实施“六小”科学探究课程能力给予诊断性评价。(1)教师实施“六小”科学探究教学活动能力的评价(表格见教学活动评价)表14 浦东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稿)(2)教师实施“六小”科学探究活动能力的评价表15

3.家长对幼儿园实施“六小”科学探究课程情况的评价

采用调查问卷表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实施“六小”科学探究课程的评价。表16四、实践效果(一)幼儿方面

1.科学小问号——有助于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习惯

教师在开展科学小问号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而驱动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秋天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时,看到地上的落叶,孩子们就会问:“为什么树叶会落下来呢?”看到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又会羡慕地问:“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呢?”同时,孩子们会根据问题多方寻求答案,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还搜集了来自孩子们的问题形成了《科学小问号集》,包括自然、家庭、家乡、交通、动物、植物等方面的问题共一百三十多个。

2.科学小实验——有助于培养幼儿好探索的习惯

幼儿具有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和能力,通过我园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能引发幼儿思考的操作材料,使幼儿能较快进入主动学习的过程,使他们从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出发,自主地观察、思考、操作,逐渐提高主动探索能力,而且还从中增长了科学知识。历年来,我园参加上海市、区的小淘气玩科学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参加2011闵行杯上海市第六届小淘气玩科学教师团队组获得银奖,2010年参加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幼儿组获得一等奖等。

3.科学小制作——有助于培养幼儿好动手的习惯

在科技小制作活动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11年参加华理小红花上海市第二届小淘气低结构造型艺术比赛获得团队组铜奖,参加浦东新区“小淘气玩科学”低结构造型艺术创新展示活动获得指导奖。

4.科学小画家——有助于培养幼儿好想象的能力

科学幻想画是幼儿接触科学、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幼儿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好途径。通过科学小画家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很有好处。

孩子们画科幻画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2011年唐怡雯小朋友的科幻画《新型购物车》荣获浦东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画一等奖,陈宇桐小朋友的科幻画《未来公车》荣获二等奖,朱俊逸小朋友的科幻画《新汽车时代》荣获二等奖等。

5.科学小故事——有助于培养幼儿好表达的习惯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蕴涵着丰富的认知、情感、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幼儿的知识面、促进幼儿想象和思维能力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作用。根据本园“六小”特色之一的科学小故事,把科学的内容蕴涵在有趣的故事中,巧妙运用故事中的教育因素,随着故事的情境有趣地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丰富幼儿科学方面的知识经验,这对幼儿的发展是很有价值的。

2011年,我园的顾晓金小朋友参加浦东新区第七届“看图编故事”荣获一等奖,顾成栋小朋友荣获二等奖。我园年年举办科学故事大擂台活动,孩子们通过参加活动在这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6.科学小创演——有助于培养幼儿好创造的能力

科学小创演,不同于单纯的儿童剧表演,不是简单的让幼儿把一个戏剧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根据环保科技主题,结合园所实际背景,以创意表演为载体,由幼儿、教师、家长积极参与,自创自编自演的一种表现形式。小创演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的一种活动。

幼儿在接触剧本之前,对于剧本中的很多东西都没有认知,幼儿完成小创演的表演后增加了自己对于科学现象与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会增长幼儿对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并吸引其他观赏小创演表演的幼儿对于科学现象的好奇,提高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意愿。参加小创演的幼儿可以把自己假扮成另外一个人或另外的事与物,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让幼儿多方面地了解科学、接近科学,引导幼儿在观察到其他科学现象的时候,就会主动探索,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2011年我园原创的《大树和小鸟》情景剧荣获浦东新区校园科普情景剧展演一等奖,2012年《长明卫视》荣获浦东新区环保节能时装展示活动师幼组一等奖等。(二)教师方面

1.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教师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能结合主题开发出系列科学小实验、小故事、小画家教学活动,并且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证实其可行性与有效性。虽然未经过专家论证认可,但在现实中具有了可操作性。

2.课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实践研究,在一系列一课三研活动中,教师们对如何开展“六小”科学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环节的推进、活动提问与互动等方面仔细磨课,使科学教学活动不断趋向于完善,不断上出好课来。比起刚开始,枯燥、被动地让幼儿学,其学习方式和学习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课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3.课程科研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教师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撰写出了不少的科研文章,如陈慧平老师的《巧妙借助故事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论文在《上海托幼》杂志上发表,陆爱华老师的《在主题活动中利用乡土材料引发幼儿探索的研究报告》荣获第七届科研成果评奖三等奖,孙红卫老师的《教师“文献研究法”本土化运用的实践》在上海市教育情报杂志上发表,沈丹老师的《幼儿科学活动导入方式的研究》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新蕾》杂志上,另有多篇论文在《三署教苑》杂志上发表或者获奖……同时,老师们设计的各种科学教学活动方案也纷纷得奖,如《不喝酱油的盐水》《有趣的纸杯电话》《制造声音》等教案在浦东新区科学教育活动优秀教案设计评比中荣获二、三等奖……

我们的研究课题得到了顺利地开展,通过加强规范管理,有效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进行,在行动中,承担者明确自己的研究任务,并积极完成研究开放任务,学期末写好经验总结等措施,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真正落实到了实践当中,推进工作比较顺利,积累的信息资料,经验论文等比较有效,一些经验已经进行了在联盟体内的交流汇报活动。(三)学校方面

我园一直本着“科学启蒙,着重孩子的现在,着眼孩子的未来”的办园理念,以“六小”科学探究课程为抓手,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好想象、好探究好创新的科学素养,不仅注重培养幼儿的能力,更关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科学探索教育为切入口,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幼儿年龄特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园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对幼儿“六小”科学探索教育课程进行了摸索、选择、实践、调整、修改,制定并完善了“六小”幼儿科学探索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建构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六小”幼儿科学探索教育课程体系,使学校的科学办学特点更加彰显出来。五、存在困难及建议

对自行开发设计的课程、教学活动的价值、有效性无法做出科学、权威的评价,也无这方面科学、权威的资料进行评估和参照,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本研究与同类研究的横向联系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进一步凸显实践效果,进一步推广研究成果,增加辐射面。

实践思考·教育智慧

实施幼儿“六小”科学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孙红卫一、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真实地了解教师和家长实施“六小”科学活动方面的现状,依据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科学开展“六小”科学课程课题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主要是设计调查问卷表,向祝桥东港幼儿园小中班部分家长展开调查;开展教师访谈活动,了解幼儿园“六小”科学活动实施方面教师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三)调查内容

1.家庭“六小”科学活动实施的现状家庭童谣阅读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家庭基本情况,家庭“小问号”“小制作”“小画家”“小实验”“小故事”“小创演”的科学活动实施情况,家长对“六小”科学活动的认识与指导情况的调查等。

2.幼儿园童谣阅读的现状幼儿园童谣阅读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教师在开展“六小”科学活动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四)调查实施

2012年10月开始启动调查,制定实施计划,选定样本,编制问卷、访谈和座谈提纲;2012年12月组织实施调查;2013年1月进入信息整理总结阶段,2013年2月着手撰写调查报告。(五)调研信息回收与处理

每班随机抽取10名家长,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表,填写完成交于教师。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1份,共收到有效卷106份,运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初步统计与处理。教师访谈采用小组访谈形式。从调查幼儿的年龄来看,小班家庭所占比例为31%,中班和大班分别为40%、29%,中班略多于小班和大班。从性别来看,男孩为58%,女孩为42%,男孩略多于女孩。图1 幼儿的年龄分布图2 幼儿男女性别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家庭“六小”科学活动实施的现状调查

1.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1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图3 父母亲文化程度图4 家长的年龄段

从表1、图3、图4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幼儿的主要抚养者为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比较少,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以大专或大专以上的居多,中专、高中、初中只占很少的比例,家长的年龄段集中在26~35岁,其余年龄段的比例都比较小。说明本地区的家长能够承担幼儿的主要抚养责任,文化程度比较高,也比较年轻,这可能与本地区的经济与发展有关,借助机场镇的优势,幼儿园周边小区林立,大部分家长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所以家庭各方面发展比较好。

2.幼儿开展家庭“六小”科学活动情况调查表2 幼儿的家庭“小问号”科学活动情况调查统计表(%)

从表2中“经常”一栏中可以看出,比例最高的一项为“提问”,其次为“好奇”,且三项比例都比较接近,并超过50%,说明幼儿在家庭中比较好奇好问,也愿意寻求问题答案。究其原因,幼儿天性是比较好奇的,他们可能看到新鲜的事物时能够向父母发问,父母也愿意耐心地回答幼儿,帮助幼儿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幼儿好奇好问的兴趣和能力比较强。图5 幼儿的家庭科学“小制作”情况

从图5“经常”一栏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家庭中经常性的小制作活动、对此感兴趣、并能坚持完成的都比较少,多数呈现“有时”,说明科学“小制作”活动还未成为家庭中经常的活动,幼儿这方面的行为也比较少。

究其原因,家庭中的科学小制作活动需要一定的材料,幼儿也需要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但大部分家庭中缺乏这方面的材料,也不容易购买到,所以开展得比较少,幼儿此方面的能力也比较欠缺。图6 幼儿的科学“小画家”情况

从图6“经常”一栏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家庭中对“小画家”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占比例为“48%”,但是“愿意一边想象一边画画”和“科学幻想画”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少,说明虽然幼儿对“小画家”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想象画和画科学幻想画的行为不多,比较欠缺。表3 幼儿的科学“小实验”活动情况调查统计表(%)

从表3“经常”一栏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家庭中对科学“小实验”活动经常感兴趣、愿意动手参与、探索与思考的行为不多,比例都比较低,说明家庭中开展科学“小实验”的次数不是很多,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与水平也不是很高。

其实科学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但是孩子们还没有关注到,不了解什么是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活动,导致这方面的行为比较少。图7 幼儿开展科学“小故事”“小创演”情况(%)

从图7“经常”一栏中可以看出,最高的一项为“听故事”,其次为“对表演活动感兴趣”,且比例接近一半,最低的一项为“讲故事”,其次为“创造性模仿”,说明幼儿对“小创演”和“小故事”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讲和创造性模仿的行为并不多,行为水平也不高。

究其原因,在农村家庭中能为孩子们讲故事已经很不错了,家长很少关注到鼓励孩子讲故事和进行创造性表演,导致孩子们这方面的行为也比较欠缺。

3.家长实施“六小”科学活动情况调查表4 家长实施“六小”科学活动情况调查统计表(%)图8 家长实施科学“小实验”情况图9 家长实施科学“小故事”“小创演”活动情况

从表4、图8、图9“经常”一栏中可以看出,比较高的几项分别为“指导幼儿绘画态度”“支持幼儿的探索”“购买绘画工具”“鼓励孩子”等,说明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六小”科学活动中能给予态度上的支持。比较低的几项分别为“指导孩子扮演角色表演”“购买图书”“给孩子讲科学小故事”“购买小制作材料”“运用小实验解开科学奥秘”等,说明家庭开展“六小”科学活动的物质准备不够,家长指导的方法与措施比较欠缺。

究其原因,在家庭中开展“六小”科学活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需要物质的准备,家长知识与能力的储备等,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开展的。

4.幼儿“六小”科学能力与家长实施行为的相关调查表5 幼儿“六小”科学能力与家长实施行为的相关情况统计表

从表5中可以看出,幼儿“六小”科学能力与家长的“六小”科学活动实施行为在a0.05、a0.10层面上发现有相关关系,说明幼儿的能力与家长的指导行为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提高幼儿的科学能力,必须先提高家长的指导观念与行为。表6 家庭基本情况与幼儿“六小”科学能力、家长实施行为的相关统计表

从表6中可以看出,家庭基本情况与幼儿“六小”科学能力、家长实施行为

方面几乎不存在关系,只有家长文化层次与家长实施行为这两者之间在a0.01层面上发现有相关,说明可能文化层次高的家长实施行为稍微好于文化层次低的家长,其他都不是影响幼儿科学能力与家长行为的因素。(二)幼儿园实施“六小”科学活动的现状调查

与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幼儿园“六小”科学活动实施方面教师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经汇总如下。

1.小问号科学探究活动方面的问题与不足(1)每个教室的外面都有一个小问号板块,但是小朋友或者家长都不太注意,还有许多孩子是爷爷奶奶接送的,老人更加不会注意小问号的内容了。(2)孩子们好奇心缺乏,大多不善于提问,尤其对于小班的孩子,接触事物不多,故对小问号科学探究的提问较少。(3)小问号的开展仅仅是在家园栏呈现,形式不够多样,内容仅仅是教师收集的,可以发动家长、幼儿共同收集。(4)小问号的科学探究活动大多是老师组织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以及好奇好问的效果不是很好。

2.小制作科学探究活动方面的问题与不足(1)科学小制作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我们更多举办的是亲子制作的比赛,虽然这些比赛相对以往科学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家长们的参与积极性也相对较高,但是孩子制作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2)平时制作的材料不丰富,孩子动手制作的机会较少,建议添加一些简单的科学制作材料,以供孩子们日常制作锻炼。(3)老师自身科学原理方面的知识也比较少,要让教师指导幼儿及家长完成含科学原理的制作,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够,没有系统专业的培训。

3.小故事科学探究活动方面的问题与不足(1)科学小故事中的科学含量不多,需精简、改编让科学小故事更富科学含量。(2)科学小故事幼儿比较喜欢,但只是单纯地听故事,还没有将小故事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科学小故事探究方面的形式比较单一。(3)有些孩子在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故事大擂台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故事大擂台只挑选好的孩子去讲,很多孩子其实是被忽略的。(4)科学小故事应该融入课程中,便于幼儿加深理解。

4.小画家科学探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孩子们绘画的作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显得比较狭窄,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范画来画。(2)我们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想象与绘画技能结合,补充赏析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艺术知识面。(3)家长对于画画探究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光靠老师在幼儿园里的一点点时间根本就不能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4)小画家的内容与主题的渗透还不够。

5.小实验科学探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孩子们接触科学小实验的机会太少了,可能就一周一次的活动室。在班中的科探区,提供的材料不多,能操作的实验也很少,缺乏科学含量。(2)有些实验的原理比较深奥,孩子根本不能理解;有些科学小实验活动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孩子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也不高。同时,幼儿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缺少关注,没有注意到生活中的科学。所以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合适的小实验科学探究活动。(3)其实小实验课程探究活动对小、中、大的孩子非常有吸引力,只是如何将课程融于主题活动之中,使课程有序进行。(4)孩子们喜欢探究,但是还处于摆弄的状态,探究的都是表面的现象,缺乏深层的探究和坚持。

6.小创演科学探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完成整个科学小创演作品的难度较大,如音乐、服装、道具、幼儿的表演能力等,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幼儿无法达到自编自演的水平,仍然是教师编排、指导为主。(2)班级中的小舞台小朋友们还是挺喜欢的,女孩子参与的比较多,但是缺乏一定的主题,孩子们想到什么就演什么,也没什么连续性。(3)需要一些精彩、丰富的科学性剧本来充实孩子们的眼界,扩充孩子们的视野,不管是孩子还是教师都需要相关方面的培训。(4)幼儿对表演缺乏主动性,没有创编的能力。三、调查意见与建议

综上所述,发现家长和教师在开展“六小”科学活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故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科学方面的故事、绘本等书籍,多给孩子讲科学小故事,家里也储备“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等这样的书籍,为发展孩子“科学小问号”的好奇好问能力做好物质准备。(2)帮助家庭购买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需要的材料,指导家长开展此方面的活动,也可以开展此方面的比赛活动,为孩子们搭建“科学小制作”展示平台。(3)建议多开展“科学幻想画”家教指导活动和画展活动,让幼儿和家长都知道从哪些方面展开幻想,鼓励对此感兴趣的幼儿画出科幻画来。(4)建议幼儿园组织开展“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活动,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实验,解决问题,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可以形成此方面的集锦资料,供家长借鉴。(5)建议幼儿园开展“科技节”表演活动,鼓励家长选择有趣的科学故事指导孩子进行创造性表演活动,也可以开展亲子科学故事表演活动,增强幼儿“科学小创演”方面的能力。(6)建议幼儿园多开展“六小”科学活动的家教指导活动,让家长知道要做些什么方面的必要物质准备,提高家长对幼儿科学方面的指导观念与行为,只有家长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科学能力与素养的提高。(7)针对教师在“六小”科学探究方面存在的不少问题与困惑,建议围绕系列问题开展情报搜集、学习借鉴、实践研讨、一课三研、反思改进、总结经验等教科研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提高教师们开展“六小”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与水平,形成相应的课题研究成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