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经典临床心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7:59:12

点击下载

作者:张思超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温病经典临床心悟

温病经典临床心悟试读:

前言

近二三十年来,温病的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2003年的SARS让人记忆犹新,目前的禽流感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气候的变暖,饮食结构的变化,加之抗生素的滥用,温病越来越多见,新的感染性疾病会随时暴发或流行。抗生素虽然为治疗多种温病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但对病毒性感染的治疗,尚无理想的药物,即使对细菌的治疗也产生了耐药性、毒副作用等问题,滥用抗生素对人体内部环境的强度污染,正向全人类敲响警钟。

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理论内涵的温病学理法方药,为解决当前发生较多的温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熟读温病经典,探讨其临床应用,实为时代需要。

温病经典是中医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术、中医临床、中医文化的重要源泉。言简理奥的中医温病学古典经文,承载并蕴藏着中医外感热病的临床大智慧。熟谙经典,发遑古今,由博返约,是中医人成才的必然过程。学经典首要背诵,只有原文熟记于心,用时才能信手拈来。用经典需要理解、探究原文,将原文中的多层意义联系临床,使之发挥,逐渐将经典理论回归于临床、验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经典理论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本书编写厚重经典,尊经原旨,以温病经典《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三部著作重要原文、自注为框架,首列原文,继之释义,后基于自己应用经验和体会,抒己临床心悟。全书以临床应用至上为原则,将说理、治法、方剂、药物、案例融为一体,虽不系统,但较全面,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启迪及树中医思维作用。书名虽是“温病经典临床心悟”,但所悟理法方药并不拘泥于温病:论不分科,以温为主,兼以寒,以外感为主,兼以内伤,扩大了中医临床应用之范围。

中医经典奥藏金丹宝典,文字虽能释其意,但缺少直观表达。本书编写注重文字与图画结合,将复杂的理论或现象以图画显示,既以较直观的方式理解了所释内容,又缓解了阅读大量文字后的视觉疲劳感。

本专著旨在树立中医人读经典、用经典、做临床意识。增强经典底蕴,用中医经典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辨治,达到从经典原文中汲取临床知识营养、启迪临床治病思维、提高临床疗效之目的。

书中语言简朴,无奢华语句和晦涩难懂之言。广泛适用于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及中医爱好者。

经典著作蕴意深刻,吾不敏,不能窥测其真,不揣陋愚,所悟皆针孔之见,定有偏颇之处,望贤达指疵。

古人悟捷、悟敏。我通过觉悟温病经典,有所悟心、悟理。此书若能悟发后者,亦悟悦之事矣。张思超2014年1月

叶天士《温热论》临床心悟

导 读《温热论》是清代名医叶桂所著。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晚年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生于康熙六年(1667),卒于乾隆十一年(1746)。祖籍安徽歙县,后迁至江苏吴县。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父亲皆精通医术。叶桂少承家学,跟父学习岐黄之术。年十四时,父亲去世,于是跟着父亲的门人专学医术。叶天士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据传叶氏在十八岁时,已拜师十七位,即使成名之后,尚从师多人。叶氏广采众长,融会贯通,故学识渊博,医术精湛。除精于家传儿科外,尚精于内科、妇科、外科,尤其对温病研究独具慧眼,成就突出,为温病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一、内容特点

叶氏因平生忙于诊务,故著作不多。《温热论》为叶氏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所语的笔记整理而成。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虽然全文篇幅不长,但内容却极为丰富,对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医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重要专著,被后世奉为圭臬。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温病与伤寒的区别。第二,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揭示了温病的辨治规律。第三,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内容,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等。第四,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

二、版本与读法《温热论》著作传世有两种版本:一是由华岫云收载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温热论》,称为“华本”;一是唐大烈收载于《吴医汇讲》中的《温证论治》,称为“唐本”。其内容基本相同,仅文字略有出入。后王孟英依“华本”将其收于《温热经纬》中,更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不仅收入了众多医家的注释和论述,王孟英本人亦加入了精辟的按语。章虚谷依“唐本”将其收于《医门棒喝》中,名《叶天士温病论》,对原文逐条进行详细的注释,并阐发己见。

本书所选条文以“华本”所载《温热论》原文为依据,原文后的数字为《温热论》原文条文编号。

阅读叶天士《温热论》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内容前后互参。因为此书为叶氏门人笔记,顾景文对其师所讲内容,熟知者可能未予记录,前后条文内容存在着不一致现象,如原文第八条与原文第四条中的治法与药物应互相参照。第二,区别温病、伤寒。叶天士虽是温病大家,但亦熟知伤寒,多处条文中讲解了温病与伤寒的异同,阅读时应注重《伤寒论》的学习。第三,温热、湿热细分辨。从《温热论》书名看,虽是论述温热性疾病,但书中也涉及了较多的湿热性疾病,故对此两类疾病应予明辨。

三、本书思路

本书选取了《温热论》原文前11条内容。条文的选取基于以下原则:第一,彰显温病理论体系。前11条内容基本涵盖了温病学理论,既有病因病机,又有卫气营血辨证,既提出了治则治法,又列举了代表方药。疾病涉及温病中的温热及湿热两大类,且对温病与伤寒的异同进行了阐释。第二,教学大纲规定掌握内容。《温热论》原文前11条知识均为本科温病学教学大纲中规定掌握、熟悉内容,经过在校的学习,读者已熟悉本部分原文,而学校的学习过程多从理论讲解,因此,很有必要对其临床实践意义进行分析探讨。第三,临床指导意义突出。所选条文因涵盖温病的理法方药,其理论体系有较强的临床指导价值,通过剖析原文精神,能够揭示其临床指导意义。第四,《温热论》原文自第十二条后,多为辨舌、验齿、辨斑疹等诊法内容,与中医诊断学有重复现象,故本书未再选取原文进行分析。【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提要】本条为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以及温病和伤寒治法的区别。【释义】性质属热的邪气即温邪,侵入人体的途径多是上受,即由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继之则可“逆传”手厥阴心包。肺主一身之气,并与卫气相通,以宣布卫气,防御外邪,故“肺主气属卫”;心主一身之血,并与营气相通,以运行营血,濡养周身,故“心主血属营”。因此,温邪侵袭肺和心,必然影响到卫、气、营、血的正常功能,而出现卫、气、营、血四种浅深轻重不同的证候类型。

温病与伤寒均为外感热病,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如在传变方面,均有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在对人体损害方面,都会影响人体营卫气血的正常活动,出现浅深轻重不同的病变。此即二者的相同之处。但温病与伤寒毕竟感受的邪气性质不同,一为温邪,一为寒邪,故二者的治法,尤其是初起的治法截然不同。【临床心悟】

1.对温邪侵入途径“上受”的临床认识

外邪侵入人体,从皮毛和口鼻而入,即纵和横两个方向,可用X轴和Y轴表示(图1)。

从口鼻入者,沿着Y轴纵向自上而下;从皮毛入者,沿着X轴横向自外而里。临床上,从口鼻入者多有鼻塞、流涕、咳嗽等症;从皮毛入者则有怕冷、发热、头身痛等。由于肺、皮毛、口鼻的整体观,故某些人感冒或有外邪袭入时,既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发生。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判断侵入途径,使原本抽象的侵入途径变得具体。知道了侵入途径就有了明确的治疗原则。从皮毛入者,要内外用药或左右用药,辛味药能达到这个目的,辛温、辛凉药物皆可。采取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辨证方法,分别选用辛温或辛凉药。如风热者可用薄荷、牛蒡子等,风寒者可用荆芥、防风等。从口鼻入者,要上下用药,微辛微苦药即可,如杏仁、前胡等,如此用药则符合肺既宣又降的功能。口鼻、皮毛皆由肺所主,结构一体,生理病理互相影响,故上下用药和左右用药原则可同时使用,至于孰多孰少,则需辨证。我治疗疾病的卫分证时,常将这两类药同用,如偏于内外的荆芥、薄荷、牛蒡子配合偏于上下作用的杏仁、前胡等,对于感冒、咳嗽、发热,疗效明显。吴鞠通银翘散方偏于邪从皮毛入,属内外用药;桑菊饮方偏于邪从口鼻入,属上下用药。有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指导,又知道了X、Y轴用药,开起方来就得心应手,中医理论也不再抽象。图1 温邪侵入途径及治法用药图

咽痛、咽痒、咳嗽病案

孙某,男,21岁,本校学生,咽痛而痒、咳嗽1周,于2003年6月27日初诊。

患者因打球后受凉,第二日感咽痛、咽痒,轻咳。曾去保健科诊治,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螺旋霉素、止咳糖浆等药,效果不显。现咽痛、咽痒,痒甚则咳,痰少,质黏,咽干,不发热,无头身痛,二便调,面色赤,语声重浊,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为风热袭于肺卫。治宜疏风泄热,宣肺利咽止咳。方以银翘散加减。

处方:双花15g,连翘12g,牛蒡子10g,薄荷10g(后下),桔梗10g,僵蚕10g,蝉蜕10g,玄参12g,芦根10g,前胡9g,枳壳6g,炒杏仁9g,炙甘草6g。4剂,水煎服。

第2剂后,咽痛咽痒减轻,已不咳嗽。4剂后,诸症消失。

按:本病起病在6月,似暑温发病季节,但患者有咽痛、咳嗽、咽干、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不符合暑热之邪的致病特点,与风热之邪吻合。风热之邪上受,侵入人体而犯肺,故诊断为风温病,也体现了风温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特点。风热袭于肺卫,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故咽痛、咽痒;风热伤阴,故咽干;肺气失于宣发肃降,则咳嗽。方用银翘散加减,全方体现了治风又治热,既有上下用药,也有内外用药的处方特点。

2.首先犯肺的临床意义

从理论上讲,有些温邪如风热、燥热等容易犯肺,但有些温邪如暑热、湿热等可能不犯肺,初起以入阳明或脾胃为主。叶天士在此只说犯肺,至于犯肺的哪一具体部位?医者临床需要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明确指出了犯肺三方:即犯肺偏于皮毛以发热为主的辛凉平剂银翘散方;犯肺偏于肺络以咳嗽为主的辛凉轻剂桑菊饮方;犯肺偏于肺脏以热、咳、喘为主的辛凉重剂白虎汤方。为什么《温热论》开篇第一条就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以及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2条“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犯肺是部分还是必然?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管何种原因导致的温病,都可以犯肺,然后都要治肺?从临床看,多种温病从肺论治有着积极的意义,也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犯肺并不一定有肺经症状,如咳嗽、流涕、喘等。治肺就是恢复肺为华盖之脏、主一身之气、水之上源的功能,从而使其他脏腑病变得到好转。消化系统病证如胃痛、呕吐、痞满、呃逆可从肺论治;泌尿系统疾病如水肿、癃闭、淋证可从肺论治;肝胆系统疾病的黄疸、鼓胀、胁痛可从肺论治;心血管疾病中的胸痹、心悸、不寐等也可从肺论治。这些治肺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都可以作为研究生选题继续进一步探讨。【原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提要】本条概述伤寒与温病的传变区别,并论述温邪在表及其夹风、夹湿的不同治法。【释义】伤寒与温病虽均属外感热病,皆有由表入里的传变特点,但由于所感之邪有寒温之异,故其化热入里有快慢之分。伤寒为外感寒邪所致,寒为阴邪,易束表阳,化热入里较慢,故留恋在表时间较长;温病乃感受温邪所致,温为阳邪,易伤阴液,化热入里较寒邪为速,故在表时间较短。温邪在表即为表热证,与寒邪在表的表寒证有别,故治疗截然不同。寒邪在表,自当用麻黄汤等辛温之剂以散表寒。而温邪在表,则须用辛凉轻剂以解表热。辛凉轻剂,是泛指具有辛凉轻透作用的方药,如《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桑菊饮皆是,非单指桑菊饮。另外,由于温邪也有不同的种类,故其表证的治疗也不尽相同。夹风者,实为风热表证,故辛凉轻剂中当有薄荷、牛蒡等疏风之品,以透风热于外;夹湿者,即为表热夹湿证,或称湿热表证,故辛凉轻剂中当加芦根、滑石等甘淡渗湿之品,以渗湿热于下。如此风邪、湿邪先除,不与热合,则热必势孤而易解。【临床心悟】

1.卫分表证治宜辛凉轻剂

温病中的风热、燥热、湿热等病因,侵入人体后,常有卫分表证,如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或少汗、轻咳、鼻塞流涕等。治宜疏表泄热,透邪外出。选用辛凉轻剂方药,如桑菊饮、桑杏汤、银翘散、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等。辛味能走、能散、能通,可使邪在卫表透而外出,凉能清热,轻可上行而宣发,故辛凉轻剂是治疗卫分表证方法。若不明此理,温病初起即用辛凉、苦寒重剂,不分热邪轻重及病变部位而盲目解毒清热,必致寒凉冰遏,表闭邪不得出,发热则难以消退。目前临床上治疗感冒、发热的中成药,大多以苦寒重剂立法,如板蓝根冲剂、大青叶片、犀羚解毒片、安宫牛黄颗粒等,若是疾病初期服用此类药物,对于病情的恢复极为不利。

2.温病病因多为复合因素

温热夹风即风热病邪,此病邪由风和热两种病因合成,为常见的温病病因,该邪气容易导致肺系病证,出现热、咳、喘等。温夹湿即为湿热病因,此邪由湿和热两病因合成,容易导致脾胃肠病证,出现纳呆、恶心、呕吐、胸脘痞满、舌苔腻等。在治法上,复合病因需要复合治法,如上面说的风热病因,针对风和热两种病因,就要选用祛风和清热两种治法,既能祛风又兼有清热作用的药物为首选,如条文中说的薄荷、牛蒡子即具备疏风泄热双重作用。复合病因湿热之邪,亦须祛湿与清热治法同用,既能祛湿又能清热的药物如滑石等,即有此特点。目前临床上有些医生,见到发热、咽痛、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不考虑风之病邪,只用清热或用解毒之法,则风邪不除;见到发热、呕吐、苔黄腻、脉濡数等,若不考虑湿之病因,单用清热,则湿也不解。因此,临床上见到温病病证,复合病因尚需采取复合治法思想,不可不知。【原文】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提要】阐明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表现,以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释义】风热之邪在表,本应及时在辛凉轻剂中加薄荷、牛蒡子等药,以疏风散热,透邪外出。如果不这样治疗的话,风与热均为阳邪,不能及时外解,必入里化燥伤津,且易升腾炎上,导致头面部清窍无津以润,出现口、鼻、咽喉干燥之象。表热夹湿之证,本应及时在辛凉轻剂中加芦根、滑石等药,以渗湿于下,透热于外。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易阻遏气机;热为阳邪,易升腾炎上。若在表之湿热不能及时解除,则热蒸湿动,蒙蔽于上,易使清阳被遏,而见耳聋、鼻塞等症。最后论述伤寒与湿热病证的区别。因湿热阻遏阳气,往往有恶寒、身重、头痛等症,很像寒邪束表之证。寒邪入里,传变较多,或入少阳、阳明,或转三阴。而湿热入里,则往往留恋气分,困于脾胃,传变较少。文中所谓“温热虽久”,可能为“湿热虽久”之误。因温热传变迅速,往往一日三变,故不可能“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临床心悟】

1.“干燥症”的病机及治法

干燥症临床颇常见,表现为目、舌、口、鼻、唇、皮肤、咽等部位的干涩,最常见的原因是阴津不足,采取滋阴生津往往奏效。但有些干燥症状采取养阴之法治疗并无明显效果。本条中所说的“清窍必干”属于风和热之邪相兼侵入人体。若针对病因采取疏风泄热治疗后,清窍干的症状会自然缓解,单纯养阴不但干症不除,反而留滞邪气,使病程缠绵。临床上如果见到病程较短的眼干患者,不能只考虑肝开窍于目而养肝肾,如果在调治肝肾的同时加入疏风泄热之品,如桑叶、菊花等,效果会更明显。临床上每遇到眼干患者,我常运用本法,效果良好。口鼻、咽喉干燥也多为风热扰及清窍,运用双花、连翘、薄荷、牛蒡子、僵蚕、蝉蜕等疏风泄热后,风去不再伤阴,其干自愈。温病中的病因多为复合因素,比如本症中的清窍干症是由风和热两种因素合成,不能只盲目清热而忽略了祛风,甚至清热时过用苦寒之药,往往更易苦寒化燥,清窍干症反而加重。因而选用既能祛风又能清热的药物最好,如果辨证属于温病卫表证,辛凉解表药物均有此作用。

2.清窍壅塞的治疗体会(1)鼻塞 感冒或鼻炎患者往往有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因此,治疗鼻的疾病,当考虑中医的整体观,不可见到鼻塞就使用辛夷、苍耳子等通鼻窍药物。若因感冒初期或感受风寒、风热时,辨证选方及时加入荆芥、薄荷等解表药,可使肺气宣通,腠理开泄,卫气流畅。另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或肺和膀胱的上下水源关系等理论,辨证中加入治大肠或膀胱药物,也可使鼻塞之症好转。如果看懂了下例整体观图(图2),肺系病证的治疗则变得较易。图2 肺系脏腑相关整体图

如果遇到鼻塞、流清涕较多的患者,可按湿邪病因治疗,因为清涕即水湿也,不可只宣降肺气。考虑肺为水之上源功能,需用宣湿、化湿、燥湿等祛湿之法。本条文中所论的鼻塞即是湿热之邪壅塞鼻窍。笔者的一位学生暑期感冒2周余,鼻塞流清涕不止,各种西药用之无效。我以银翘散加宣化湿邪、燥湿药物治之,用了半夏、云苓、藿香等药,1剂服完,诸症消失。现代医学认为鼻塞是由于鼻黏膜充血水肿所致,各种类型的鼻塞症状如果加入祛湿药,可使症状改善较快。另外,鼻塞者也可使用温性药物,因为此类药物能明显开通气机。多数人有这样的体会:当鼻部在冷的环境下,鼻塞不通的发生就多,病情也会重一些;而进入一个暖和的房间里或者用温热的东西外敷后,鼻塞就明显好转。由此我在临床上多用温性药治疗鼻塞,即使是热的原因引起,也可佐以温通药物,如果只用寒凉药物,不通的状态会更加严重。(2)耳聋 本条所论耳聋为湿热蒙闭耳窍所致者。在临床上本类患者往往有饮酒史、淋雨涉水史等。如果望其舌,舌苔必白腻或黄腻,当用温病名方菖蒲郁金汤方治疗,或运用清热化湿药配合也可,并嘱患者不可再饮酒及恣食肥甘。本证切不可误认为肾虚所致,有些患者或不懂中医的中医,往往一见耳聋则谓之肾虚,予以六味地黄丸或健脑补肾丸,岂不是越有湿邪越润之?不但治不好,反致病程缠绵,使耳胀耳聋越重。耳聋患者需要辨明原因,年老耳聋,可考虑肾虚;起居不慎如外出爬山运动,回来后自觉耳聋,可考虑风热;发热伴有口苦、咽干者,又当按少阳病论治,予张仲景小柴胡汤即可;暴怒引起者为肝火,需苦寒直折肝火,当用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引《局方》: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等。【原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祛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4)【提要】论述温病热邪陷入营分的主症和治法。【释义】叶氏原文第二条指出,温邪在卫表者,治以辛凉轻剂。夹风者,加入薄荷、牛蒡之属以辛凉散风;夹湿者,加入芦根、滑石甘淡之品以祛湿。如此治疗,若病仍不解,反而进入营分,说明感邪重,或正气不足。营气通于心,营分证的病机主要为血液受劫和心神被扰,临床表现可见身热夜甚,舌绛而干,心神不安,甚至夜不能寐,时有谵语。营血同在脉中,营分受热,营阴不足,可伤及血络,造成血液外渗,故营分证可见肌肤斑点隐隐。邪热由卫分、气分而深入营中,损伤血中津液,而成营热阴伤之证,治疗应以清营养阴为主,不可继续使用上述辛凉散风、甘淡渗湿等卫气分之药。由于营血同处脉中,营为血中津液,凉血之药亦即清营之药,故治疗营热阴伤证提出以“凉血清热方”为基础。又由于导致营热阴伤证的病因不尽相同,故用药也当有所区别。如由风热所致者,可于凉血清热方中加犀角、竹叶等,以在清营养阴的同时,兼以透热外出;若由湿热所致者,则于凉血清热方中加犀角、花露等,以在清营养阴的同时,兼顾化湿。犀角咸苦而寒,功擅清营凉血,为治疗营血热证的主药,故无论营热由风热所致,还是由湿热所致,均主以犀角。竹叶辛淡而寒,功擅轻清透泄热邪,故由风热入营者,加之更为相宜。若营分热毒极盛,痼结难解,症见烦躁不安,大便干燥不通,斑疹外透不畅者,也可加入甘苦大寒之金汁,解毒以透化斑疹。但由于金汁性极寒凉,易伤阳气,故老年患者或素体虚寒之人不可轻用,而宜用性较缓和的人中黄代之。【临床心悟】

1.“心-营-血”的整体观思维“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心-营-血”的整体观(图3),也归纳了营分证的病理特点为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2.“夜甚”病证的治疗思路

临床上有许多可见晚上病情加重的患者,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阴伤患者多夜间加重。因此,对于夜间加重患者,可立养阴一法。图3 心-营-血及病理变化整体图(1)发热夜甚 发热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内伤、外感各种疾病均可导致发热。对于午后及夜晚加重的发热患者应该首先考虑是阴虚,予以养阴治疗,比如增液汤方,生地、玄参、麦冬是常用养阴药物。根据病情,具有咸寒之性的鳖甲、龟甲也可运用。

我治一女患者,36岁,素有甲亢病史,发热月余,体温最高38℃。其发热下午三点后加重,到夜间12点开始热退。观其舌稍红,苔少,切脉细数。患者口干明显,发热重时身上起红色疹点。辨证为营阴虚而热,治以养阴透热之法,处以《温病条辨·下焦篇》的青蒿鳖甲汤6剂。青蒿用至40g,鳖甲30g,并加用《温病条辨》中的增液汤。6剂服完,发热降,服药期间虽有体温变化,但未超过37.5℃。第二诊减青蒿用量,再服6剂,体温正常。(2)咳嗽夜甚 有些咳嗽患者晚上较重,甚至白天一声不咳,到了晚上即咳嗽不停,影响睡眠,这也属于咳嗽夜甚而神不安。治疗上要考虑养肺阴,我喜欢用沙参。李时珍称沙参为白参,入肺养肺阴。

曾治疗某高校一位教师,怀孕8月余,咳嗽10余天。白天不咳嗽,到了夜晚即咳,影响睡眠,甚至每晚只能睡1~2小时,患者非常痛苦。因怀孕,不敢服用西药。遂处以3剂中药,基本方以止嗽散(《医学心悟》:紫菀、百部、荆芥、桔梗、甘草、陈皮、白前)合杏苏散,重用沙参15g,再加桑叶等,患者服完第二剂即咳嗽消失。后来每遇到妊娠咳嗽,夜间加重者,按照此法调治,多3~7剂而愈,且无任何损伤胎气之副作用。(3)皮肤病瘙痒夜甚 营分证容易出现斑疹隐隐,是由于营热较重,扰及血络所致。有些皮肤病患者皮肤瘙痒,用手一挠,皮肤起红色斑疹,瘙痒夜晚加重,有些老年人更是如此,每逢夜晚脱衣之时,自觉瘙痒。此为阴血虚而受风,可按温病营分证的病机立法治疗。我治疗一男性退休老人,皮肤痒月余,来诊时患者拄拐并由其子搀扶。问其病史,有中风后遗症。患者昼夜皮肤瘙痒,夜晚加重而寝不安,需热水淋浴而痒减。观其痒疹出现部位阴面较多,舌红绛少苔,脉沉细略数。察其以前所治方药,多为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等苦寒燥湿药,显然与目前舌脉不符。其子又谓老人有糖尿病病史,中医将糖尿病诊断为消渴,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中风病素体也多是肝肾阴伤。一派阴虚之象,岂能再用苦参等燥湿之药。综合病情,诊断为营热阴虚而受风,处以《温病条辨·上焦篇》清营汤方加蝉蜕、荆芥、夜交藤、刺蒺藜。6剂服完,瘙痒明显减轻,睡眠也佳。后以补肝肾之阴兼清余热、祛风,调理月余皮肤瘙痒痊愈。(4)不寐 不寐病证为夜不得眠,显然符合“夜甚”之理,中医认为不寐总的病机为阳盛阴衰。对于本病的治疗,滋补心阴是常用之法,阴液充足,阴能涵阳,阳不扰神,则眠可安。即使辨证中没有明显的阴伤病理,也可佐以养阴之法,生地、麦冬为常用药物。热盛者兼以清心热,气虚者补气,血虚者养血,疗效明显。

我治一女患者,50岁,失眠二十余年。患者来诊时情绪激动,欲哭流泪。问其原因,始于惊吓。现心烦,口苦口干,时惊,二便尚可,舌淡苔薄黄,右脉滑,左脉沉。辨证为心阴虚有热,治以养心阴,清心火之法。处方:麦冬15g,白芍15g,僵蚕10g,蝉蜕10g,合欢皮15g,远志10g,栀子10g,党参20g,丹参15g,生龙牡各30g,半夏10g,茯神15g,炒枣仁20g,黄连10g,竹茹15g,枳壳6g,炙甘草5g。14剂服完,明显好转,夜晚入睡较甜。二诊时去竹茹,加莲子肉15g,又服14剂,失眠痊愈。

3.安神法临床运用

安神法不仅可用于心神不安导致的失眠病证,也可用于心神失常以外的其他病证。如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安神法可治皮肤瘙痒,既安神又治瘙痒的药物,夜交藤首选;汗为心之液,夜间盗汗,可佐以安神之法,既能安神又能敛汗的药物,如炒枣仁、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等常用;心主血脉,出血病证可佐以安神之法,神安血自止;另外,诸如抽搐、疼痛等也可佐以安神方法。【原文】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5)【提要】论斑出热不解的病变机理和治疗大法,并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观点。【释义】温病发斑多由阳明胃热内迫营血所致。斑疹外出说明邪热有透解之机,故斑出之后,体温应逐渐下降,直至正常。若斑出而热不解,甚或增高,多为邪热消烁胃津,水不济火之故,治疗宜注重甘寒生津。如气血两燔,热盛津伤之重证,可用玉女煎加减,清气凉血,养阴生津;若津伤为主而热不重者,则主要用梨皮、蔗浆等甘寒滋养胃津之品即可。

若患者素体肾阴不足,斑出之后,不仅胃津大伤,其热难解,而且邪热还易乘虚深入下焦,进一步耗伤肾阴,使病情加重。因此,对于这样的患者,治疗时除用甘寒生津之品以滋养胃津外,还应特别加入一些咸寒滋阴之品,以滋养肾阴,预防邪气深入下焦。那么,临床上如何诊断其肾阴素亏呢?叶氏强调“必验之于舌”。一般来说,肾阴素亏而患本证者,舌多干绛不鲜,上无苔垢,甚或干绛枯萎。当然,除此之外,还应结合患者体质及其他临床表现全面分析,以免误诊。【临床心悟】

1.阴精的盛衰是关系温病发病、传变的关键“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说明人体阴液在疾病康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温病过程中适时补养阴液,防止温邪伤阴是治疗的重要一法。《温病条辨》一书,将救阴、护阴、养阴等重视阴液思想贯穿始终。阴液是人体免疫的重要部分,西医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借助于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或组织液而进行和实现的生理过程。因此,养阴可调节机体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养阴可直接补充电解质,养阴可增加血液总量,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损伤修复。《温病条辨·原病篇》曰:“盖谓冬伤寒则春病温,唯藏精者足以避之……盖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却,岂独温病为然哉。”指出人体阴精充足,则机体抗病能力强,外邪无隙可乘,则温病无由生。反之,若阴精耗损,则机体抗病能力减弱,邪气乘虚而入,易发温病。

2.阴虚所致的舌少苔治疗

苔乃胃气之所蒸,正常人为薄白苔,舌上若见无苔或少苔,表明胃气功能衰弱,胃阴不足。此种舌象多见于儿童或老年人、危重病患者。儿科患者中,若见少苔舌或花剥苔、地图舌,说明脾胃功能障碍,患者可表现为纳呆、消瘦、便干、出汗、易感等。临床遇儿科此类患者,必嘱其家长注意观察其舌苔的改变,予以适当饮食调理,则可减少感冒、咳嗽等病的发生。我治疗时,一般选用《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加减,该方是甘寒养阴的代表方,服药一到二周,则可长出舌苔,胃气功能可明显改善。老年或危重患者若出现少苔或无苔时,表明胃气阴严重不足,治疗时可用生脉散(《备急千金要方》:人参、麦冬、五味子)合沙参麦冬汤煎服。

胃痛病案

刘某,男,46岁,教师。胃脘部隐痛2年,于2003年5月19日初诊。胃痛时伴有胃中嘈杂感,胃脘灼热,口干,纳呆,消瘦,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薄黄,中间部分无苔,脉细数。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曾服中药疏肝和胃丸等,效果不显。辨证为胃阴虚证,方选吴鞠通沙参麦冬汤加味。服至第2周舌苔已恢复正常,经治3周已基本不痛,诸症也减轻。服完1个月后,诸症消失,饮食恢复正常。复查胃镜未见异常,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萎缩性胃炎在中医辨证中多属胃阴不足,多见于中老年人,或素体阴亏者。我常用沙参麦冬汤治疗此类胃痛,甘寒药玉竹、花粉对胃阴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在使用滋阴药的同时,可以加入醒脾理气药,如砂仁等,因为胃阴不足可能存在着纳呆,再加上过多的滋阴药碍胃气,更容易导致胃的纳谷功能减弱。另外,在运用甘味药的同时,可加入酸味木瓜、白芍等,起到酸甘化阴作用。酸味也能更好地促使胃酸分泌,增进食欲。

3.甘寒、咸寒养阴法(1)甘寒养阴法 本法主要用于上中焦肺胃津亏。温病初、中期,温热之邪羁留上、中焦,多伤及肺胃津液,治以甘凉、甘寒滋润之法滋养肺胃,常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花粉等药,方剂除沙参麦冬汤外,尚可选《温病条辨》中的玉竹麦冬汤(玉竹、麦冬、沙参、生甘草)、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等。肺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胃主腐熟受纳,为阴津化生之源。甘味能补中益气,培土生金,使肺胃之阴得生;寒则清热,津生热退则阴长阳消,其病自愈。(2)咸寒养阴法 本法适用于温病日久失治或误治,邪热深入下焦,灼伤肝肾真阴。该类方药具有滋阴填精、潜阳息风作用,常用玄参、鳖甲、龟甲等甘咸浓浊之品,方选《温病条辨》中的加减复脉汤、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等。

4.阴津亏虚病证有待探索的科学问题

由于气候的变暖、食品化学添加剂及农药化肥的使用,临床上阴液损伤病证越来越多,因此,提出以下论题供同道参考,希望在以下病证的研究中有所突破:

阴液亏损与基因突变;

阴津不足与癌症关系探讨;

养阴增液法在癌症放疗化疗中的地位;

肾精不足与血液病发病关系;

阴津不足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

老年人、老年病与阴津不足的关系;

养阴增液与温病发热;

养阴生津与人类健康长寿;

滋阴生津与皮肤美容;

养阴法对抗激素副作用研究等。【原文】若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提要】本条论述温邪留连气分的治疗大法以及战汗的病机、表现、预后、护理及与脱证的鉴别。【释义】温热邪气久在气分留连,往往由于正邪相持,势均力敌所致,可通过战汗的方法使邪气透出。此时胃津不足,热邪也不甚,故治疗可通过益胃之法,促使“战汗透邪”。所谓“益胃”之法,主要是滋养胃津,如服用雪梨浆、五汁饮、益胃汤等剂,或多饮米汤、白水皆可。通过益胃,使腠理开泄,热邪外出。战汗时,汗出过多,阳气随之而泄,导致阳气不足,肢体失于温养,患者往往出现一昼夜的四肢发凉。此类四肢发凉,待人体阳气来复则四肢温暖如常,不一定是阳气亡失的脱证。是阳气暂时虚弱还是阳气脱,其鉴别要点首先是“诊其脉”。若脉象虚软和缓者,虽见肤冷、倦卧、不语,也非脱证;若脉来疾数无力或散大,则为脱证之兆。战汗之后,由于阳气随汗外泄,胃气空虚,故出现肤冷、倦卧、不语等阳气一时不足的表现,此时应让患者安卧,不要频频呼唤患者,而应令环境安静,并注意保持室内温暖,以使阳气逐渐恢复。但有些患者由于邪盛正虚,往往不能一战而愈,需过一二日再作战汗方可使邪退热清。【临床心悟】

1.战汗与类战汗的鉴别

战汗多发生于温病中。战汗前患者首先感到全身恶寒,并不断加重,以至引起全身战栗,且多伴有肢冷、脉伏等症,继之体温不断升高,以至毛窍开泄,腠理疏松,全身汗出,寒战随即停止,体温也逐渐下降,为正气奋起抗邪,鼓邪外出的标志。战汗可自然发生,也可因服用药物治疗后出现。若战汗后热退身凉,则疾病向愈,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一种结果。热病过程中邪在气分,尤其是半表半里时更易出现,如疟疾、登革热等。目前,这些容易出现战汗的热病少了,故临床上真正战汗患者也不多见。但类似于战汗的现象必须熟知,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等所表现出的高热寒战不可误作一般战汗,只采取益胃之法或静观其变,待其热退身凉,恐怕贻误病情,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为当务之急。临床亦有较多患者,因为输液反应而导致寒战,此时,更不可当作战汗,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而救治。

战汗病案

程某,男,21岁,我校本科学生。持续发热4天,于2004年9月12日初诊。来诊时体温高达39℃~40℃,先前曾服用中药3剂,未见明显疗效。观其舌苔白厚腻,辨证为湿热阻滞,湿重于热。察所用中药,亦有清热、化湿、利湿药。为何作用不显著?考虑为祛湿药力量不足所致,遂以达原饮方,厚朴、草果、槟榔同用,直达病所,开达膜原祛湿,处方三剂。学生下午服用一剂后,自感恶寒加重,全身怕冷明显,体温亦有所上升,遂急忙来教室找我询问。我觉得中药应该没问题,煎服法也得当,先观察一下看看,并嘱其回宿舍后多饮开水。三剂服完后,来门诊告之,体温已正常。问其初服中药当日寒战情况,谓当天服药后约寒战20分钟左右,继之全身汗出,到晚上体温已降至正常,续服第二、第三剂后,未再发热。

按:本人虽治发热患者较多,但服药后出现如此现象者,遇到的较少。本病例是不是完全符合温病的战汗,尚需进一步研究以及更多临床病例的支持。本患者湿邪阻滞,通过达原饮治疗,湿热消除,气机通畅,人体正气恢复,抗邪有力,达到了“战汗透邪”目的。可见,疾病长期在气分留恋,灌溉汤水或服用中药后,增强了正气,改变了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可暂时出现寒战现象,为疾病向愈之佳兆,熟知此,可免临床慌张矣。

2.输液反应与战汗现象

临床上可见许多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寒战现象,医护人员多是按输液反应处理。近几年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灌溉汤水等“益胃”法可促使患者发生战汗,输液本身就是“益胃”的具体运用。那么,输液过程中出现寒战现象,是真正的战汗发生还是真正的输液反应表现?此时的寒战能否按温病战汗处理?从温病理论讲,输液过程中,补充了人体水液,使原来正邪交争,气机黏滞不通的现象得以缓解,人体正气抗邪有力,促使邪气外出,此时出现战栗,符合温病的战汗理论。如果是因为输液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器具质量问题及护理操作不当等原因所致,那么其他的患者使用同一批号药物和器具,为何不出现寒战现象?当然不排除个体差异及病机的不同。熟知了温病战汗理论,以后在输液过程中,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寒战现象,是出现在外感病中还是内伤病中?是偏于中老年人还是儿童?是在输液初期还是中后期阶段发生?都需要在临床上予以观察研究。总结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寒战规律,将有助于正确判断疾病的预后及减少医疗纠纷或事故的发生。【原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提要】本条讨论了邪留三焦的病因、病机、治疗和转归。【释义】湿热之邪久羁气分,既不从表而解,也未化燥入于营血,则可留于手少阳三焦,使其气机升降失调,水道不利。其临床表现,“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即有寒热往来之症。此外,由于湿阻三焦气机,水道不畅,故必伴有胸腹痞满、小溲混浊短少、舌苔厚腻等症。

湿热留于手少阳三焦,虽与伤寒少阳病同为病在少阳,且均可见寒热往来之症,但毕竟病因不同,病位有手经与足经之分,故治疗方法有别。伤寒少阳病为无形邪热郁于半表半里,足少阳胆经枢机不利,故治疗须以小柴胡汤外透内清足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即“和解表里之半”;而湿热留于三焦,则为有形之水湿或痰浊与热相合,阻遏手少阳三焦,使其气机升降失调,水道不畅,故治疗须以杏仁、厚朴、茯苓等药,宣上、畅中、渗下,或用温胆汤之类理气祛湿为主,使湿浊之邪分道而消,热亦随之而出,即“分消上下之势”。湿热留于手少阳三焦,病属气分阶段,若治疗得法,使气机宣畅,尚可如疟疾一般,通过战汗而达邪外出。【临床心悟】

1.半表半里证治疗四法

温病之邪不在卫表,又非完全入里,而是处于少阳、三焦、膜原等半表半里位置者,称为半表半里证,其最主要的热型特点是往来寒热。半表半里证的病因可分温热、湿热两大类,其治法大致有四种。(1)和解少阳 是和解少阳胆经郁热的一种治法。主治单纯热邪郁于少阳胆经,不夹湿邪者。主要临床表现见于《伤寒论》少阳病中,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代表方剂小柴胡汤。(2)清泄少阳 是清泄少阳胆经半表半里邪热,和降胃中痰湿的一种治法。主治湿热邪气郁于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者。本证多见于某些湿热性温病,症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烦渴溲赤、脘痞呕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代表方剂蒿芩清胆汤(《通俗伤寒论》:青蒿、竹茹、半夏、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3)分消走泄 是宣展气机,清化三焦邪热痰湿的一种治法。主治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而气化失司者。本证见于各种湿热性温病湿重于热阶段,症见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代表方剂如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枳实、竹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本法的基本药物。(4)开达膜原 是用疏利透达之品开达盘踞于膜原的湿热秽浊之邪的一种治法。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者。本证多见于湿温或湿热性瘟疫的早期,症见寒甚热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苔白腻如积粉,舌质红、绛甚或紫绛。代表方剂如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

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和解少阳法的小柴胡汤,其病因不夹湿邪,舌苔不腻,偏于薄黄为主。②清泄少阳法的蒿芩清胆汤,病因为湿热,且湿热并重或热重于湿,故以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③分消走泄与开达膜原二法,皆适用于病因为湿邪较重者,清热之力较弱,其作用侧重于疏化湿浊,临床若见苔白腻或白厚腻者,宜用此法。

2.蒿芩清胆汤组方来源于本条及仲景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出自清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该方是在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法的基础上,又结合叶天士本条所说“或如温胆汤之走泄”思想创立而成,彰显了俞根初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和创新。小柴胡汤证乃热邪郁于足少阳半表半里,故以苦辛柴胡、苦寒黄芩相配以清泄胆热。俞氏家乡浙江绍兴,地处江南,湿气较重,小柴胡汤为东汉中原地带医圣张仲景所创,对于湿邪较重者,柴胡不是其适应证。因而俞氏以苦寒芳香化湿,轻宣透泄湿热之青蒿易苦辛燥烈之柴胡,既有苦寒清热之性,又有芳香化湿、轻宣透热之功。黄芩配半夏,苦辛通降,祛除在里之湿热,既有和解足少阳胆之功,又有通利手少阳三焦之效。俞氏又参本条,加入古人温胆汤,在于分消走泄,又加碧玉散,更增清利之力。蒿芩清胆汤可谓和解表里法与分消走泄法共用,手、足少阳并治的代表方剂。正如何秀山在此方按语中所说:“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我临床每遇湿热病发热,舌苔黄腻者,首选此方,确有佳效。【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提要】本条概述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卫气营血证候的不同治法。【释义】一般情况下,卫分证之后是气分证,营分证之后是血分证。说明了温病卫气营血的一般传变规律,同时也提示了温病的病位浅深和病情的轻重。关于温病的传变规律,一般来说,新感温病初起,邪气往往首先侵袭肺卫,表现出恶寒发热等卫分病变;继而邪气多传入气分,影响脏腑的功能,出现但热不恶寒、口渴等症;若进一步发展,可深入营分,耗伤营中阴液,影响心之神明,出现身热夜甚、舌绛、神昏等症;最后可深入血分,耗血动血,导致出血、蓄血或动风等症。关于温病的病位浅深和病情轻重,一般来说,邪在卫分,病位最浅,病情最轻;邪在血分,病位最深,病情最重;气分证较卫分深重,较营分轻浅;营分证较气分深重,较血分轻浅。“在卫汗之可也”,指邪在卫分,宜用汗法,使邪从表而解即可,不可早投清里之剂,以免阻遏气机,使邪不得外透。但要注意,因为温病是感受温邪所致,温邪在卫表,虽也用汗法,只宜用辛凉之剂,不可用治寒邪束表的辛温之剂,以免过于发汗,伤津助热,反生他患。“到气才可清气”,指温邪由卫表入里,邪正剧争,出现气分之证,才可用清气之法治疗。叶氏在这里既指出了气分证的治疗大法,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寒凉清气之剂不可早投,即温邪在卫而未入气分不可滥用,否则寒凉之药易凉遏气机。“清气”并非具体一法,而是泛指治疗气分证的方法,包括轻清宣气、辛寒清气、苦寒泻火、苦寒攻下、清热祛湿等,临床上应根据气分证的具体情况而合理选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仍是强调透热外出的重要性。因为温邪虽由气分传入营分,但并未深入血分,尚有转出气分而解的可能,所以治疗时仍应设法透热外出。“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是治疗营分证的清营养阴主药,透热转气即运用轻清透邪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等,使热邪可从营分转到气分而解。“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既指出了血分证的病机特点,又强调了血分证的治疗关键。“耗血动血”为血分证的基本病机。所谓“耗血”,主要指热邪耗伤血中津液,导致血液黏滞,运行障碍,并有血亏病理;所谓“动血”,主要指邪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发斑,或血溢脉外,热与血结而成瘀血之证。热入血分,病位最深,难以用轻清之品使之外透,其治疗“直须凉血散血”,而要达到“凉血散血”的目的,就需将凉血止血药与活血散瘀药、养阴生津药合理配合,使凉血止血而不留瘀,活血散瘀而不动血,“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常用药物。【临床心悟】

1.多证候同时用药原则“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说明了温病发展具有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特点。四个证候之间在治疗上应全面考虑,虽然初诊时患者可能是某一个证候,但在治疗时可以对其前后证候同时用药。如一个气分证的白虎汤证,在运用白虎汤治疗时,可考虑卫分证的药物,如使用薄荷等,也可加入后一证候营分证的药物,如生地等。如果双证候、三证候或四证候同时用药,对于临床上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可顿挫病势,使邪气自内而外尽快消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如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四方合用即体现了卫气营血四个证候同时治疗的原则(见下表),虽然来诊时可能是某一个证或两个证候,但在目前临床上,这种治疗原则经常运用,也有较好的疗效。四证候同时用药举例表

在运用多证候同时治疗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辨证使用某一证候主要方药;二是某一证候症状表现不著时,也可考虑使用,以体现透达或防变的思想。

2.卫表证重视辛味药

温邪袭人,自外而入,可致腠理闭塞,卫气郁滞;邪自内发,阳热不达于外,郁闭体内,二者皆可出现“不通则热”的基本病理。故开腠宣郁,启闭达热,是治疗温病发热的重要方法,且不可一味采取大剂苦寒清热之品。正如《松峰说疫·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剂论》中云:“若用大寒之剂,直折其火,未有驱邪之能而先受寒凉之祸。受寒则表里凝滞,欲求其邪之解也,难矣。”辛味之品,味辛气香,性善流通。用于温病发热能起到开通腠理,宣闭启窍,逐邪外出,泄湿透热,保持人体气机畅达之效。温病表证,使用辛凉解表药属正治,但辛温类药物更具有开通、宣郁、达邪等作用,在温病中也常常佐之。临床可从患者寒热的轻重及汗出的畅否等情况,来判断使用不同的辛温解表药。若热郁较重,表闭无汗者,可选用麻黄、桂枝等药,如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方中用麻黄辛温宣肺开腠理,与石膏相伍,可用于温病风温咳喘证;吴鞠通治温疟的白虎加桂枝汤,用桂枝“领邪外出,作向导之官,得热因热用之妙”(《温病条辨·上焦篇》第50条)。该方用治热痹高热,关节红肿痛具有良好疗效。若热郁较轻,少汗或汗出不畅者,可选用芥穗、苏叶、防风、豆豉、葱白等,如银翘散用芥穗之芳香散热解毒,俞根初的葱豉桔梗汤用葱白、豆豉,也取其辛温开表、透邪外出的作用。温病发热选用辛温解表药物,不是取其辛温发汗,而是开泄腠理,发越郁阳,使热邪潜消。辛温祛湿类药具有宣化湿邪、透泄郁热、疏畅气机之效用,多适用于湿温病发热患者。湿为阴邪,非温不化。辛温祛湿之品,多芳香轻灵流通,宣扬发散,起到气化则湿化、气化则热散的目的。

3.温病中透邪法的运用

透邪是温病中最常用一法。所谓“透”,即透达、透散、透发、宣透、通透之意,指通过使用轻清透达之品,使邪气由表而解或由里达外、由深出浅而解的一种治法。根据病变部位或邪气不同,可有疏透、清透、通透、宣透、开透、搜透等不同方法。

温邪是温病的病因,因此,在透邪理论指导下,清透法较常用。薄荷、牛蒡子、双花、连翘等轻清气薄之品清透并施。气热者,石膏与薄荷清气透卫;夹湿者,豆卷合青蒿化湿宣透;津伤者,稍佐甘寒生津作汗之品以透邪。在卫气营血各证候的发热中,我经常选择苦寒微辛味的青蒿治疗,尤其西药常规抗炎、对症、抗病毒治疗无效时,效果明显。此药气禀芳香,具清透之功,他药无比。抓住证候表现有身热不退、午后夜间尤甚,或恶寒或不恶寒,结合舌脉详辨湿热、温热,以青蒿配合黄芩,或青蒿配合鳖甲等为主,治疗四季发热患者,效果颇佳,急性发热患者一般3~4剂则邪透热清。

4.瘀血证的治疗思路(图4)

瘀血是现在临床常见证,其原因笔者归纳为“二必三多”,即外伤必瘀、出血必瘀、久病多瘀、怪病多瘀、年老多瘀。图4 瘀血的治疗思路图(1)血瘀要活血,血活瘀自消 在临床运用活血化瘀药时,我常分三级:虫类一级活血药,如水蛭、土元、虻虫等;二级活血药: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等;三级活血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另外尚有清热活血药,如丹皮、赤芍、丹参等。活血药分级对于掌握活血化瘀的运用较为方便和实用。(2)血瘀要养阴,阴充血自散 临床每遇瘀血证时,我常在组方时加入养阴血药,如白芍、生地、熟地、玄参、当归、花粉、枸杞、萸肉等。瘀血证不能见瘀血就只用活血法,滋养阴液是治疗瘀血证的重要法则。补充水,水液充足,则瘀血证可明显改善,这就是叶天士说的“散血”之意,散血即包括活血和养阴两层意思。纵观古人活血化瘀名方,大多方内有补养阴血之品,这也是治疗瘀血证的一个重要规律。古人所谓“水浅瘀始成”即是此理。(3)血瘀要补气,气足则血旺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脉中流行的一是气,一是血,血瘀者,气不行。对于气虚而致瘀血者,必须配伍补气药,如黄芪、党参、人参、西洋参等。(4)血瘀要理气,气行则血行 根据血瘀原因及部位,可分别配伍不同脏腑的行气药,如香附、郁金、元胡、青皮、柴胡、砂仁等。(5)血瘀要通络,络通血自活 血在脉中行,瘀血除了要用活血化瘀外,对于瘀血者,还需配伍通经络药物,如穿山甲、地龙等。可根据病情轻重,分别使用虫类通络药及藤类通络药。【原文】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提要】本条论湿邪为病及其治疗等问题。【释义】叶天士说:我们江苏吴县这地方湿邪害人最重。凡面白无华之人,多为素体阳气不足,若再感受湿邪,则阳气更易受伤,每多发展为湿胜阳微之证,故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顾护其阳气。即使湿渐化热,成湿热之证,使用清热之剂亦不可太过,一般来说,清至十分之六七即可。若过于寒凉,恐重伤阳气,前功尽弃,反而转为阳衰之证。

面色青苍之人,多为阴虚火旺之体,感受湿热病邪,每易化热伤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顾护津液,除热务尽。即使清至十分之六七,患者热减身凉,亦不可轻易作为虚寒而妄投温补之剂,以防余热未尽,死灰复燃。必须仔细诊察,若确属邪退而阳气偏虚者,才可稍加温补,且从小剂量开始,切不可大剂骤补。

湿热病证的发病,除感受湿热之邪外,还往往与人体内湿有密切关系。如平时嗜好饮酒之人,往往里湿素盛,再感外界湿邪,就最容易内外合邪,发为湿热病证。由于中焦脾胃属土,而湿邪亦为土之气,同气相求,故湿邪最易侵犯脾胃。湿热病证随脾胃阳气之盛衰而有不同病机变化。脾胃阳气旺盛,则湿邪多从热化而病位侧重于足阳明胃,表现为热重于湿之证,即“胃湿”;脾胃阳气虚,阴寒较盛,则湿邪多从寒化而病位侧重于足太阴脾,表现为湿重于热之证,即“脾湿”。上述“胃湿”与“脾湿”两类病证虽然初起表现不同,但随着病程发展,皆可化热化燥,出现相同的证候,即“化热则一”。

关于温病的“救阴”与“通阳”,总的要从温热与湿热两类温病的不同上来认识。温热病证,为感受风热、燥热等阳邪所致,易伤津液,而出现阴亏液涸之证,故治疗重在救其阴液。湿热病证,往往湿邪较重,热处湿中,易出现阳郁湿停之证,故治疗重在通其阳气。一般来说,治疗温热病伤阴比较容易,因温热病所感之邪皆为阳邪,只要及时使用清热养阴之品,即可取效,故“热病救阴犹易”。而治疗湿热病遏阳之证却最为困难,因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相互矛盾,用药非常棘手。如治湿多用温药,却有助热之弊;治热多用寒药,却有碍湿之嫌,故“通阳最难”。那么,在温病临床上究竟如何“救阴”和“通阳”呢?它与杂病中的“救阴”“通阳”有何不同呢?一般来说,杂病中“救阴”主要是滋补精血,而温热病中“救阴”则主要是滋养津液,以充汗源,达邪外出,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过汗伤津,故热病“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杂病中“通阳”主要是用温热药温阳补虚,而湿热病中“通阳”则主要是宣通阳气,渗利小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不可误用温补,故强调“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即温病与杂病治疗区别之一,临床需加以注意。【临床心悟】

1.面色苍与面色白不同

本条所论证有面色白、面色苍之分,面色白者考虑阳虚,面色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