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投资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8:46:3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卉妍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大投资课

北大投资课试读: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债券市场的扩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国民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投资已不再是政府、企业和富豪的专利,开始走进平常百姓家,尤其近年来,神州大地更是掀起了一股家庭、个人投资的热潮。而投资学也开始成为普通老百姓迫切想了解的一门学问。

投资有两个主要目标,一个是财务安全,一个是财务自由。财务安全是基础,财务自由是终点。投资开始得越早,获得的回报就越多,你也就能越早享受到舒适安全的生活。如果你从今天开始,重视投资理财这个问题,并且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它将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巨额财富回报。比如,你的孩子刚刚出生,即使你收入微薄,只要一个月能挤出100元,而年投资回报率是12%的话,你的孩子在60岁的时候就能成为千万富翁。相反,如果你不能通过投资使自己的资产有效增值并超过CPI的增速,那么等待你的只有财富或快或慢地缩水。在1984年,如果你手上有1万元现金,按照每年5%的通胀水平,如今这笔钱只相当于1847元。如果我们不去投资,财富就会被侵蚀掉。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是否懂得投资理财,钱找钱胜过人找钱,要懂得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很多曾经不知投资为何物的老百姓,正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来维护和增值自己的财富。然而,投资是一门大学问,涉及财务、会计、经济、投资、金融、税收和法律等多个方面,并且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整体的、个性化的、动态的、长期的金融过程。在投资过程中,你的财富在面临着或大或小的风险,可以极速暴涨,也可以瞬间消失。收益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大环境,更取决于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和投资技巧的运用。因此,在投资中,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投资知识,就无异于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盲目行舟。对于投资者来说,掌握必要的投资知识,熟悉必要的操作技巧,是有效规避投资风险的重要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任何时候都有赚钱的机会,既可以用低风险的投资工具稳健赚钱,也可以用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快速赚钱。投资者必须明白,投资不是一时冲动,不是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运气,而是一个需要恒心、需要智慧、需要不断战胜自我的长期过程,是需要每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风险,而是投资者自身的知识和技术风险。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下大工夫学习投资学。掌握扎实的投资知识,运用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是老百姓成功投资理财的根本之策。

为了帮助广大不懂投资学的读者朋友全面系统地掌握投资学知识,我们编写了这本《北大投资课》。本书汇集了北大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关于投资的思想、观点、方法和技巧,以培养财富眼光、练就赚钱本事、学会投资理财为出发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讲述了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投资知识,为老百姓学习投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书中选取了老百姓最常用的几种投资方式——储蓄、股票、基金、房产、期货、外汇、保险、黄金、收藏、实业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使老百姓能够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同时借鉴前人经验,更安全、更有效地进行投资。

此外,本书还为读者进行组合投资提供了便利、有效的指导,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进行投资组合,尽可能地规避投资风险。我们力争帮助每一个普通人成为精明的投资者,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投资策略,获得最大程度的投资回报。本书的内容丰富、实用,读者朋友可以在空闲的时候,翻翻几页,每天学一点,相信每次都能从中得到新的收获。衷心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带来切实可行的帮助。第一章脑袋决定钱袋,会赚钱更要会投资

理财不仅仅是投股票、基金这么一个简单的金融投资,还涉及人的生老病死、房产、教育、养老、保险、税收、股票、基金、外汇、期货、期权等等,就是各种各样的产品都很多。我们笼统来讲可以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是生产理财,就是衣食住行跟教育相关的;一个是投资理财,就是投到金融地产上。——王在全(北京大学投资理财中心主任)投资不是有钱人的专有游戏

许多人认为投资只是富人的专利,与自己毫无关系,北大投资课告诉我们,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投资不在于你钱多钱少,而在于你是否具有投资意识,是否懂投资、愿意去投资。在很多情况下,越是贫穷的人,越应该学会合理地投资。

有不少人在生活中遭遇着资产不断缩水的困惑:自己工作努力、生活节俭,生活压力却变得越来越大,手中的钱不断缩水,就拿买房子来说:原本可以买一套两居室的钱,放在手里,几年之后就买不了当初看中的房子了。虽然看起来每月薪水尚有盈余,随着时间的推移,手头余钱却总也不见增长。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投资理财,他们不懂得利用手头的钱生钱,从而让自己的钱财在慢慢地贬值。可以说,投资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通过投资致富,普通人照样可以做得到。

老李是上海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在房地产暴涨之前,每每看到别人买房,他都不愿跟风。但他有一个朋友,此人姓张,在某大学主要讲授一些投资学的内容。老李后来说:“我买房多亏了张教授,当时他开车带我去看他买的新房,正巧附近的房子有人挂出牌子要出售,他极力动员我买下,于是,我们便成了邻居。”那套房子,当时售价70万元,现在早已经翻了好几倍了。

说起张教授这个人,他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如何投资。20多年前的张教授刚刚毕业,工资也不高,但他的优点在于,不仅懂理论,还善于实践。短短20年的时间,在拿着他自己的固定工资外,依靠投资他竟然成为了大富翁。

1991年年底,股票还是个新鲜事物,当时上海发行股票认购证。一天,年轻的张教授骑自行车到交通银行去购买有奖储蓄,这也是当时的一种投资方式。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有很多人围着一张桌子,他走进人群一看,原来是银行设摊推销股票认购证。

张教授问多少钱一张,回答30元一张。这个价格并不算低,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张教授心里想:难道我只会教书,不会炒股,我为什么不能试试?他战战兢兢地从口袋里掏出300元,买了10张认购证。

张教授认购结束后,正值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上海加快股份制改革的步伐,上海第二批上市的股票就是用这次股票认购证摇号发行的。没有想到,当初的300元竟然疯涨到了至少有五六万。

也许有读者会说,张教授的投资具有时代的偶然性,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有他这样的“运气”。事实上,投资是一种理念,相信张教授即使没有这一次的经历,他照样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途径。

著名的投资人士杨百万就是一个依靠投资成为著名“股神”的人。杨百万并不是生来就是“股神”,生来就是“百万”。他原名叫杨怀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个普通职工,有一次,他管的仓库被盗,他因出手“大方”,常买烟请厂里的工友们抽而被怀疑是监守自盗,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强的杨怀定,他一横心就辞职了。

辞职后的杨怀定没有事做,在那个投资渠道匮乏的年代,杨怀定开始从订阅的几十份报纸信息中埋头搜寻致富的机会。4月的一天,一条“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杨怀定的关注,他在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买了10000元3年期国库券。“银行利率5.4%,3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112元,杨怀定抛掉了。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资——800元。

当时,购买国库券是一个投资途径。1989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转身投入股市。杨怀定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半年后,股票大涨,杨怀定在800元以上价位抛掉,净赚150多万元,“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不胫而走,从此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钱人。

我们可以看到,投资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通过投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有钱人。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来说,投资并不是不可能的。太多时候只是我们把自己局限在了现有的生活水平上,其实只要有想法,敢于去实施,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实现的。不论大钱还是小钱,都能用来投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投资方式的选择。对于手里持有的小钱,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先将小钱积累起来,逐渐进行投资,任何的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投资也不例外。当我们对小钱投资都异常精熟时,资金也达到了一定的积累,对于投资的掌控能力也会有很大提升。

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投资,首先要从端正投资理财观念开始,消除固有的对投资的错误理解,积极了解投资理财的知识,主动寻求合理投资途径,走出投资理财的第一步。在低利率时代,“投资理财”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内容。

投资理财的课程也开始从北大等大学课堂延伸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投资理财的人群从以前专业的投资者发展到上班族、家庭主妇、学生等更广阔的人群。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过去传统单一的储蓄式理财方式已无法满足一般人的需求,各种新的投资产品层出不穷,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投资无疑成为我们提高生活水平,使自己财富增值保值的最有效途径。赚钱重要,投资比赚钱更重要

我们一般都习惯于打听“你一个月能拿多少薪水”,而很少有人问“你一个月投资获利多少”。

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的阶段,认为每月拿着固定的薪水,看着自己工资卡里的数字并不少,总感觉高枕无忧。直到年末的时候,才发现每个月的薪水虽然不少,但是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对年轻人来说,赚钱固然重要,但是投资更不可或缺。只会赚钱不会投资,到头来往往还是一个“穷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富人还是穷人,不看你能“挣”多少,而看你会“投”多少。

王芳毕业两年后,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从事创意工作,现在的月薪是6000元左右,这也不算特别少。可是,每个月她的钱却不够花,每到月底还要向同学或朋友借钱。而她的同学朋友中,许多人没有她挣得多,却从来没有借过钱。原来,王芳只知道挣钱,却不知道怎么花钱,当然更从来也没有考虑过去做一些投资。她花钱大手大脚,比如每次出门都喜欢打的,每次打的的钱虽然不多,但是天天如是,每个月的打的费就需要将近千元。她每次去商场看到喜欢的东西,几乎没有自制力,每次都差不多刷爆卡。虽然也有时候能存下来一点钱,很快就能将存下的钱花完。毕业两年了,她还是没有长远的规划,对她来说,挣4000元是花,挣6000元也是花,反正从来没有考虑过投资的事。

王芳只不过是众多年轻人的代表,他们不注重理财、不善于投资,就可能要过拮据的生活。只会挣钱不会投资的人往往遭遇更大的经济压力。

北大投资课认为,投资至少有以下好处:

1.平衡人生的收支

人生有很多梦想,这些梦想的实现需要经济上的支撑,例如,累积足够的退休金以安享晚年,建立教育基金是为子女的将来考虑,积累一定的资金购车、买房,或者积累一笔资金用于到世界各地旅游,有些人还打算创立自己的事业,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你不断积累财富,对收支进行控制。

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期都有收入,而且在任何时候赚的钱都等于用的钱,那就不需要投资了。但很显然,人的一生不可能都处于这种平衡状态,投资规划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积累财富。

可是实际上,人的一生中大约只有一半的时间有赚取收入的能力。假如一个人能活80岁,前18年基本受父母抚养,是没有收入的;65岁以前,则必须靠自己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而退休后如果不依赖子女,且此时又没有工作收入,那么靠什么来养老呢?如果你有投资意识,在65岁退休以前这长达47年的岁月中,每个月省出200元,购买成长性好的投资品,假设年收益率为12%,那么,47年后会积累多少财富呢?是5453748.12元,接近550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样的话,你就可以享受比较富裕的晚年生活了。

2.提高生活的品质

每个人都希望过好日子,而不仅仅是满足于正常的温饱水平。你是否想买一幢或者一套豪华舒适的房子?是否想开辆豪车驰骋在空旷的马路上?你是否想在周末或节假日去豪华餐厅享受温馨浪漫的晚餐?是否想每年出国旅游一次?这些都是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想法,但并不是幻想。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需要不断投资增加财富而得以实现。

3.追求资产的增值

劳动创造财富,这是没有错的。我们当然需要努力工作,从而获得正常的财富,这是根本。但人们除了辛勤地工作获得回报之外,还可以通过投资使自己的资产增值,利用“钱生钱”的办法做到财富的迅速积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基本的工资收入之外,能通过投资获得一定的收益,是一件幸福的事。

4.抵御可能的风险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如生病、受伤、亲人死亡、天灾、失窃、失业等,这些都会使个人财产减少。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时代,虽然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失业等福利已经慢慢健全,但是这些只是基础的福利。要抵御不测与灾害,更重要的在于自己,必须进行科学的投资规划,合理地安排收支,以求做到在遭遇不测与灾害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顺利地渡过难关;在没有不测与灾害时,能够建立“风险基金”,并使之增值。

5.提高自己的信誉度

常言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合理地计划资金的筹措与偿还,可以提升个人的信誉,增强个人资金筹措的能力。当然,科学地规划个人的财务也能保证自己的财务安全和自由,不至于使自己陷入财务危机。

赚钱重要,更重要的是利用有限的金钱学会投资理财。赚钱与投资就像是富人的两只手,只有用两只手才能捧住财富。懂得计算成本与收益

近几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大批的民众涌入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一时间,“谈股论金”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似乎人人都在谈投资,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又有几个呢?

谈到投资,多数人都理解为一种理财的方式,认为投资就是购买国债,就是买房子或者买股票。而企业家们谈到投资,多数人认为投资就是购置土地、建设新生产线、扩大生产能力等。不同的人对投资有着不同的理解,官方给“投资”的定义是“把金钱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西方经济学家威廉·夏普对于投资的定义是“以牺牲当前的消费来增加未来的消费”。换句话说,人们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得回报,并且这种回报是要大于投资人初始的投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投资理财的领域日渐宽广,金融机构也为普通民众理财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民众对于理财的意识不断增强,致使投资热潮不断升温。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想做好投资这件“事”,必须要了解投资是什么,有一个充分的投资知识的准备。

个人财富的增值、家庭的收入增加、企业的赢利、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投资。但是投资市场变幻莫测,只有掌握了投资的知识,熟悉各种投资方式与技巧,才能使自己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北大课堂上的投资学知识,理所当然地受到大家的关注,受到大家的追捧,谁都希望通过学习投资学来掌握投资这个神奇的致富工具。可以说,谁掌握了投资,谁就掌握了生活;谁掌握了投资,谁就掌握了世界。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当我们准备进行投资时,首先必须要弄清楚,投资的成本是什么,随之而来的收益怎样。这看似简单的问题是投资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投资的选择与决策,并且这种选择会对整个投资过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这也就是说,牺牲当前的消费,来增加未来的消费,投资的成本就可以理解为我们牺牲的当前的消费。

在很多情况下,成本与收益是对等的。例如,工人辛勤劳动,换取报酬,这时所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收益之间确实存在着对等关系。而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对等关系是不存在的。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才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才会使我们真正去认识投资。李嘉诚就是因为掌握了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所以早早地收获了大笔钱财。

从1958年开始,李嘉诚就有计划地选择购买房地产、地皮。首先,他在香港旺角北购买了一块土地,建筑了一座大厦。接着,他又在紫港购买了地皮建楼,不久顺利出手,赚取较高的利润。

20世纪50年代末,他知道政府将要实行高地价的政策,于是,当机立断,买下了新界屯门乡的一块地皮建造工厂。20世纪60年代初,李嘉诚的发家产业塑胶花生产走向低谷,面对这种形势,李嘉诚下决心改变经营类型,大规模进军房地产业,短短几天内便买下了上百万平方米的地皮和旧楼。不久,香港地价、房价暴涨,李嘉诚由原来的千万富翁一跃跨入亿万富翁的行列,成为香港房地产业的巨人。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于政局不稳,投资骤减,房地产价格猛跌。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纷纷抛售地产,而此时的李嘉诚却把全部的资产转化为地产,而且光买不卖。在别人的眼里他简直是愚蠢透顶。结果,李嘉诚的房地产业又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时期。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地价再度回升,房价上涨。而此时李嘉诚已经建起了许多漂亮大楼和厂房,不久都全部出售,利润成倍增长。

李嘉诚的成功在于他善于把握时机,懂得算计投资的成本和收益,以其独到的眼光与精准的预见,在大家抛售时低成本买入,在市场繁荣时再高价卖出,得到数倍于成本的收益。

当然,实际生活中的投资不可能这么简单,但我们必须懂得计算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握时机,使自己手中的金钱能带来最大的收益。学会投资,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投资的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大的原因在于人们手里的闲钱比以前更多,人们更加迫切地希望手头的钱能持续生钱。

在上世纪80年代,如果一个人的年均收入能达到1万元,那么可能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但在如今,普通居民的人均收入如果低于1万元,应该可以列为低收入群体了。

由此观之,30年前的1万元并不等于现在的1万元,财富是会贬值的。如果不学会投资理财,你很有可能会由昔日的富翁变成普通人,甚至会变成未来的贫困者。假如20年前,你花10万元投资一件古董,现在也许值100万;15年前,你如果花50万投资房产,现在也许超过150万了;20年前,你要是买10万元的万科原始股票,现在就已经是千万富翁了。由此可以看到,合理的投资不仅能帮助我们抵御通货膨胀,还能为我们创造财富。

依靠投资致富的人,到底拥有什么特殊技能使自己的财富不断保值增值呢?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究竟是什么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答案无非是投资理财的意识与投资理财的能力。民众理财知识的差距,是造成财富差距的真正原因。

叶青工作生活在某三线城市,月薪3000元左右,工资比较稳定,扣除日常开支,每月可以攒下1000元。她今年23岁,现在与家人同住,希望在30岁以前结婚生子。叶青通常把钱储蓄在银行,现在听说购买基金进行长期投资,风险低,回报可观,于是想转变投资方向。除了每月把这1000元闲钱储蓄在银行,她有更好的方法实现钱生钱的目的吗?

以叶青的实际情况分析,虽然她月收入并不高,但由于与家人同住,没有供房等方面的压力,每月尚且有1000元的储蓄,所以财务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这笔钱如果叶青不想用于储蓄,做基金定投用于投资,是比较合理的。她可以将1000元分成3个部分,分别投资于股票型、平衡型和货币型基金。其中,500元用于投资股票型基金,300元用于投资平衡型基金。剩余的200元,可用于投资债券型基金。如果要寻求更加稳健的回报,则可将投资于平衡型基金的300元中,拿出100元用于投资货币型基金。

假设每年投资的理想回报率为12%,叶青今年是23岁,7年后,即当叶青30岁时,可以获得一笔12~13万的收入,足以满足结婚生子的需要。另外,考虑到叶青的月收入不高,如果没有社保等保障,很难应对个人风险,所以应该想方法增加个人保障。可以将投资于平衡型基金改为投资货币型基金,每月投300元,一年后可确保获得4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之后,将这笔4000元的资金用于购买保险,比如,购买重疾险等。由于是分期缴费,每年4000元的资金刚好可以支付一年的保费。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可以让生活过得很轻松,经济上也会富裕很多。挣多少花多少,身边永远没有余钱,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或保险公司里,很多人做不到。其实换个思维方式,你也许就能转过这个弯。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1000元的工资降到900元,你能接受哪个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个方案。

那么,你给自己做个强制储蓄,发了工资后直接将10%的钱存入银行或保险公司,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钱花。学会把钱投资在基金、股票、债券、不动产等上面,真正学着做一些投资。

1.投资积少成多

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他能攒下56万元;但如果他将每年应存下的钱都投资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落在2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顶多猜到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是:1.0281亿。这个数据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出的,计算公式如下:1.4万+1.4万(1+20%)+……+1.4万(1+20%)40=1.0281亿。

这个神奇的公式说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每一个靠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

2.学会用“钱追钱”

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和信企业集团是中国台湾排名前5位的大集团,由辜振甫和辜濂松领军。外界总想知道这叔侄俩究竟谁比较有钱,其实,有钱与否和个性有很大关系。辜振甫属于保守型,而辜濂松属于激进型。辜振甫的长子——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说:“钱放进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会不见了。”因为辜振甫赚的钱都存到银行,而辜濂松赚到的钱都拿出来投资。而结果是:虽然两人年龄相差17岁,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资产却遥遥领先于其叔辜振甫。因此,一生能积累多少钱,并不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理财。致富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财。

3.选择合理投资方式

目前,储蓄仍是大部分人的理财方式。但是,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的,长期却是最危险的。银行储蓄何错之有?其错在于利率(投资报酬率)太低,不适于作为长期投资的工具。同样,假设一个人每年存1.4万元,而他将这些钱全部存入银行,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他可以积累1.4万+1.4万(1+5%)+……+1.4万元(1+5%)40=169万元。与投资报酬率为20%的项目相比,两者收益竟相差70多倍。

更何况,货币价值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5%的情况下,将钱存在名义利率约为5%的银行,那么实质报酬等于零。因此,一个家庭存在银行的金额,保持在两个月的生活所需就足够了。不少理财专家建议将财产三等份:一份存银行,一份投资房地产,一份投资于灵活性较高的理财工具上。不妨使投资组合为“两大一小”,即大部分的资产以股票和房地产的形式投资,小部分的钱存在金融机构,以备日常生活所需。

4.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

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对于短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报酬率的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再投资。

事实上,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寡。以那个神奇的公式所讲述的方法为例,若你已经拥有36万元,则你可以减少奋斗10年,若你已有261万元,则可以减少奋斗20年,而只需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要想拥有更多的本钱,不妨去借。投资理财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举债投资”。而银行的功能,则是提供给不善理财者一个存钱的地方,好让善于理财者利用这些钱去投资赚钱。

有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要先有足够的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实际并非如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投资,实现自己财富的保值增值。财富积累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

作为工薪阶层,大多数人的财富创造是依靠付出劳动来换取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劳动收入。我们强调投资的重要性,并不是否认劳动收入的重要性。在获取劳动收入之余,花费一些精力在投资理财方面,依靠投资理财不断积累自己的财富,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对于不少人而言,单纯依靠工资永远也富不起来,工资收入在维持日常开销后,总是不见剩余。财富的增长还是需要依靠资本的积累,只有合理进行投资,让“钱生钱”,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

小李今年已经34岁,在杭州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目前正值工作稳定期,每个月的收入也不算少。她是一个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的人,在她看来,平时工作太辛苦,根本没时间去研究股票、期货来做投资,有时间也是自己忙里偷闲,不愿再费脑力。谈到理财计划时,小李无可奈何地表示,自己自从从事会计工作后,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去打理自己的收入。她发现,虽然自己的年收入不算少,到自己的财富却不见有多少增长。

小李的困惑同样是很多人的困惑。可见,不管你多能赚钱,如果你不懂得投资理财,让自己的钱躺在银行卡里“睡觉”,财富积累的速度仍是相当地慢。

不少能拿较高工资收入的人都在抱怨自己入不敷出,事实果真如此吗?作为空中小姐的严敏总是嚷着自己没有钱,殊不知很多人在艳羡她的高收入。

严敏是国内某家航空公司的空姐,她的基本工资再加上加班费和奖金,每月几乎都是上万元。照理说,这么多的钱也不算少,但她总是弄不清自己将钱花在什么地方了?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要保持良好的形象仪表,所以化妆品和服装方面的花销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她每月开销中最大的部分。看着同事们穿的用的都是国际一流品牌,她自然也不能太过于落后,于是她每月光是购买化妆品就得花掉一两千,服饰装扮花掉大约三四千,加上其他方面的开支,每个月入不敷出就在情理之中了。

也许有的人只挣两三千元钱,可是通过合理地安排与打理,不仅餐桌上能够有荤有素,而且家里水、电、煤气费用,孩子的上学费用等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而有些人虽然能挣上几千块,却经常被银行的账单“逼债”,弄得手忙脚乱,狼狈不堪。这就涉及到投资的问题。

财富的积累不能光靠工资,还要靠投资。沃伦·巴菲特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神”“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他靠股票、外汇投资成为顶级富豪的传奇经历,在全球投资界传为佳话,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8大投资大师”之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有史以来15大富豪”之一。

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小城奥马哈市,11岁时购买平生第一支股票。1951年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以后担任股票经纪人,1956年成立合伙企业——巴菲特有限公司,象征性投入100美元,从此开始投资生涯。他1993年成为世界首富,之后一直稳坐第二把交椅,2008年又重登世界首富宝座,那时他的个人资产就高达620亿美元。

在个人创造财富方面,投资所能带来的财富是无穷的,巴菲特的成功足以证明此点。很多人之所以把精力放在工作换取收入上,是因为打工所要求的条件较低,只要付出劳动,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是,这种回报是有限的。而投资需要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技能要求,甚至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人们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时往往望而却步。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投资者,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不仅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需要永远记住,财富的积累决定于你是否投资、如何投资。“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这是巴菲特对投资的看法。很多时候我们在艳羡别人财富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可以勇敢地迈出自己的步伐,迈入投资致富的行列。投资思路决定个人出路

有一句话叫“思路决定出路”,这同样适用于投资领域。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看上去不勤奋的人,事业很成功,但是人们忽略了他的“头脑”;而很多看上去很勤奋的人,却一事无成,这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他的“蛮力”。投资致富的人,都是用“头脑”赚钱的人,是真正成功的人。“穷”和“富”有首先源自思路的差距:穷人穷,是他们的思维造成真正的贫穷,穷人不仅缺钱,更缺一个赚钱的头脑。富人的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钱,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赚取财富的头脑。所以富人和穷人是有着根本区别的:穷人不允许自己的口袋空;富人不允许自己的脑袋空。因为放在口袋里的东西,有一天会属于别人,放进脑袋的东西,则是自己永远的财富。

富人之所以富,并不在于他们的钱袋有多鼓,而在于他们的脑袋有多灵活。有这一则寓言故事足以说明。

在贫困的山区有两个年轻人准备外出打工。一个决定就近去省城,另一个准备去远方特区深圳。他们扛着包裹在寒冷的候车厅等车时,一起等车的乘客议论说,南方人精刁得很,外地人问个路都要收费,还是家门口的人淳朴有乡情,看到吃不上饭的人,还送馒头送旧衣服呢……一番议论改变了两个人的主意:去深圳的人觉得还是在家门口发展比较好,再难也不至于饿死;去省城的人向往深圳,给人带路都能挣钱,真是遍地都是机会啊,于是命运让他们改变了方向。

去省城的人一个月什么都没干,果然没有饿着。渴了喝银行大厅里的免费太空水,饿了品尝大商场里的免费点心。去深圳的人发现在深圳看厕所都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愿意干活都可以赚钱。一年后,他居然在深圳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两年后,办起一个小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深圳发展到广东和浙江,马上就要覆盖家乡这片天空了。

前不久,他坐火车回家乡探亲。在家乡所在的省城火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手伸到他面前,向他要手中剩下的半杯可乐,就在递瓶时,彼此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外出打工时候,在候车厅里,他们曾换过一次方向。

观念的不同一定会造成个人命运的不同,可见观念改变我们的命运,影响我们的生活。人太穷的时候,不得不整天为生存而奔波,他的头脑里只有对温饱的追求而没有对财富的渴望,因而也就失去了成为富人的条件。

想要成为一个富人,不但要有智慧的思维,而且要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跻身富人的行列,从中你可以领会到,拥有财富也并非什么难事,只要掌握了好的思路和方法,灵活运用,财富自然滚滚而来。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改变人生。对于一名真正的富人来说,他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智慧变成财富。这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区别。想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辉煌成绩,首先要打破常规,敢想敢做,视野前瞻,观念超前。因为具有什么样的观念,就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人生。

向贫穷说再见,必须拥有富人的头脑,否则将会一直在贫穷中叹息,永远与财富失之交臂。

在人生舞台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人,莫不是勇于打破常规,具有独特观念的人。古人说得好:“一念之差,谬以千里。”

渴望成为富人的人很多,真正成为富人的却很少。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出让自己迅速致富的方法,才能真正成为富人。记住:没有富脑袋支撑的富口袋,迟早有一天会变成“穷口袋”的。投资理财,越早越好

不少年轻人总认为投资是中年之后的事,因为到中年之后也许才有闲钱,甚至到了老年再来投资也不迟。但投资能否致富,与金钱的多寡关联性很小,而与时间长短的关联性却相当大。

古希腊格言讲得好:“要种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对于投资而言,最好的时间段就是越早越好,千万不要等到以后。有人认为年轻的自己工资收入低,生活压力大,唯有等奋斗个十几年之后,等人到中年再去投资。

人到了中年面临退休,手中有点闲钱,才想到要为自己退休后的经济来源做准备,此时可能已经错过了很多投资的收益。从前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投资的时间不够长,无法使复利发挥作用,要让小钱变大钱,时间越长获利越大。时间太短,无法使小钱变大钱,投资越晚,所丧失的投资机会越多。

为什么非要等以后呢?投资就在当下。正如生活中有些人,他们想出去旅游,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参考了无数攻略,规划好自己要去哪些景点、吃哪些小吃、路线如何、在哪里住宿,但结果往往是连自己的家门也没有跨出去,那些完美的计划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一个没有行动去支持的目标,就像挂在墙上的画一样,永远成不了现实。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任何成功的保证。不肯行动的人,只是在做白日梦。这种人不是懒汉,就是害怕挫折,他们终将一事无成,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投资亦然。

人们总是习惯于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如现在的收入不够高,身边没有闲钱等。实际上,很多时候尽管收入多了,但同时却花了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日子反而比以前过得更紧巴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因此,如果你希望跳出怪圈,就应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尽早实现投资理财计划。

许多人对于投资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总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但随着年纪的增长,眼见别人的财富逐渐快速增长,才警觉到投资的重要性,此时才开始想投资,可惜因为时间不够,复利无法发挥功能,懂得投资又如何,为时已晚!

投资最重要的是行动。也有人是理论派,说起投资获利头头是道,问他获利多少,答曰还没有投资行动。既然知道投资可以致富,那么我们还应该知道,除了充实自己的投资知识及技能外,更重要的就是即时的投资行动。投资活动应越早开始越好,并培养持之以恒、长期等待的耐心。

另一方面,既然要决定投资,就要尽早学习相关投资知识,毕竟投资是一门学问。而今大多数人不能致富的原因,是不知如何运用资金,达到以钱赚钱、以投资致富的目标。这是我们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学校教育花大量的时间教导学生掌握谋生技能,以便将来能够赚钱,但是从不教导学生在赚钱之后如何管钱。大学生自我训练理财的途径——投资股票,往往被校方视为投机、贪婪的行为,而不加提倡。面对未来财务主导的时代,缺乏以钱赚钱的正确投资知识,不但使人们致富的梦想难以实现,对企业的财务运作与国家的经济繁荣也会有所伤害。

不要再以未来走势不明确为借口,而延后你的投资计划,又有谁能事前知道房地产与股票何时开始上涨呢?过去每次价格巨幅上涨,事后总是有许多人悔不当初。价格开始起涨前,是没有任何征兆的,也没有人会敲锣打鼓来通知你。对于这种短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预期报酬率的投资,就像巴菲特认为的那样,最安全的投资策略就是:“先投资,再等待机会,而不是等待机会再投资。”

我们要尽快行动起来,克服做事拖拉的习惯,开始犹豫的时候就让自己赶快行动起来。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至于后悔。不要总想等待最佳时机,这样你只会在等待中错失良机。

投资理财,要趁着自己年轻、善于学习而有充足的动力时,及早准备,及早开始行动。古人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在接近人生旅程的尽头,回顾一生时,说:“如果我能有不同的做法……如果我能在机会降临时,好好地利用……”如果你还没有投资行动,那么,赶紧行动起来吧。“没有钱”不能成为不投资借口“没有钱,所以没法投资”,这种说法乍听之下确实很有道理,没有钱怎么投资理财呢?但我们细想一下,很多人对自身“没有钱”的判断是不准确的。“有钱”“没钱”是相对而言,1000万元有1000万元的投资方式,1000元也有1000元的理财手段。更何况,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更需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有用的地方,更应该运用投资手段,让自己的收入能不断增值。

事实上,“没有钱”不应该成为不投资的借口,能不能投资理财,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未来。越是没有钱,就越应该学会投资。

吴师师还没有毕业,在北京一家公司实习,每月只能挣1600元。如何在实习期让自己的收入管够自己的开支,她有自己的方法。她与别人合租了一个郊区的平房,扣除房租500元外,剩余1100元。她的作息很有规律,早起坐公交上班,基本都是自己买菜自己做饭,公交和餐饮就可以省下不少钱,加上买衣服都选择适合自己价位的,周末朋友聚会也喜欢去公园、香山之类的地方,所以她不但不用向别人借钱过日子,每月还能剩余500元存入银行。实习一年来,这笔存款被用来买基金产品,比单纯存在银行的收入高多了,这让师师感到十分欣慰。此外,随着实习期的结束,她的工资也在大幅上涨,她现在每个月至少能积余2000元以上了,她对今后的投资之路更具信心了。

可见,即使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人,只要日常生活规划合理,仍能积攒出一定的资本。师师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如果每个月都能坚持攒下500元存入银行,在银行里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抛开利息不说,20年后,仅本金一项就达到了12万元,要是再加上利息,数目就不容小视了。当然,她的收入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当师师收入适当增加后,她就可以尝试其他的理财方式,比如基金或者涉足股市等,那获得的回报就更加丰厚了。而不少人虽然薪水不低,但几年时间过去,存折上仍然没有积蓄,即使日后有了更好的理财机会,也还是照样认为自己“没钱”,不适宜投资。

很多自认为“没有钱”的人,其实都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储蓄方式,攒下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为尽早开始投资做准备。

而对于确实收入不高的人来说,储蓄是最安全保险的投资方式。有的人认为应该享受当下,而且认为储蓄很难,要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有的人会认为储蓄的利息甚至追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储蓄不合适。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储蓄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游戏”,只需我们拿出每月一部分的零钱,像滚雪球效应一样,点点累积变成洪流,慢慢耕耘结出硕果。相反,把钱放在口袋里,最后都是花掉,可能连花到哪里去都不记得了。很多收入不错的人多年无法积累出自己的“第一桶金”,正在于其不善于理财,不善于通过储蓄的方式,为自己存下本钱。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做出正确的定位,根据自己的薪水合理地规划支出,将理财意识切实渗入到生活中。对于“月薪族”来说,不论收入多少,都应先将每月薪水拨出一定的比例存入银行,而且“不动用”“只进不出”,如此不只是为自己存下一定的资金应对突发事件,还能积少成多,方便以后的投资。

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有钱没钱,都要尽早投资,只有根基打好了,才能走好今后的理财之路,不然,无论到何时,都能用“没有钱”的借口搪塞自己。像热爱游戏一样热爱投资

有人认为,投资跟游戏不一样。但实际上,投资与游戏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投资大师巴菲特从11岁起就喜欢玩股票,跟其他孩子喜欢研究飞机模型一样,他喜欢把股价制成表,观察涨落趋势。他把投资股票当作一种喜爱的游戏,几十年热情不减。据说,某一天晚上,巴菲特和他的妻子苏珊受邀去朋友家中吃饭。晚餐过后,朋友架起幻灯机向他们展示金字塔的照片,这时候巴菲特建议朋友给苏珊放照片,而他自己则饶有兴趣地去朋友的卧室读一份年报。读年报是巴菲特的爱好,就像我们很多人下班之后喜欢打游戏一样。

巴菲特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对投资的深厚兴趣,把投资当作一种游戏,没有像很多投资者那样被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拖垮,所以在大多数人亏得血本无归时,他却如鱼得水。视投资为游戏,而不仅仅是赚钱,这就是巴菲特。正因为投资是他热衷的游戏,不是养家糊口的职业,所以,他永远有十足的精力投资——就像一个逃学玩电子游戏的孩子那样着迷而专注。

不少世界顶尖的投资大师,之所以在投资领域辛勤耕耘,乐此不疲,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投资当成繁重的工作,没有沉迷于对金钱的追逐,而是把投资当成一种获得自我满足的游戏,并努力将游戏玩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大师们正是完美地做着这个游戏,才使得他们有源源不断的精力和智慧去完成漂亮的投资。

不单是巴菲特,投资大师摩根对于投资的热爱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每晚到小报摊上买一份载有股市收盘的晚报回家阅读。当他的朋友都在忙着怎样娱乐的时候,他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我却喜欢研究怎么投资。”他从来不认为投资是很枯燥无聊的事,他经常像小孩研究弹弓一样研究投资,他总是琢磨怎么高效地投资。

投资大师们的投资方式各不相同:有投资股票的,也有投资基金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为金钱而生活,他们甚至不需要金钱来装饰自己的生活。他们喜欢的仅仅是游戏的感觉,那种一次次投资,又一次次地通过智慧赚钱的感觉。

不要把投资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而应该将其当作一种满足心理的游戏。在投资的时候,你要进入一个游戏的世界,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你要不停地和对手进行较量和角逐,你要采用一切办法和手段来胜过其他的人,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像热爱游戏一样热爱投资,并非说你对它的态度可以懒散而随便。事实上,玩游戏的人是最专心致志的人。玩游戏让你进入一个张弛有度的良好状态,既不过度紧张,又不完全松散,它让你对投资市场风云变幻洞若观火。所以说要想投资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把投资当成单纯赚钱的事,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游戏融入生活,让投资不再弥漫过重的金钱气味,这样你才会对投资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清醒的认识。

投资是一种可以掌控的游戏,无论你是谁都可以试试。比如,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翁,你可以根据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按照下列游戏规则去做就可以:

假如你的孩子刚刚出生,你打算在他60岁时让他成为亿万富翁,则从现在开始每个月只需投资7744元,每年的回报率保证在12%以上,那么60年后他的资金将积累到1亿元。如果你现在已经给他储备了2万元,那么只需每个月投资5742元,60年后他也会成为亿万富翁。

如果你现在已经有10万元,而且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2%,那么你不但不需要再投资,而且每个月还能得到2264元的回报,你的孩子60岁时也将成为亿万富翁。

有的父母会说我们每个月节省不了那么多钱,那你每个月节省下来100元总可以吧,如果你的年投资回报率是12%,60年后你的孩子仍然会成为一个千万富翁。

投资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也不需要太复杂的技巧,只要懂得投资游戏的法则,并按照游戏法则坚持玩下去,你就是最后的赢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A股、B股、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国债、企业债、企业可转债、期货、黄金、外汇、房地产等。面对众多的投资品种,我们需要了解投资的基本常识,熟悉投资的游戏规则,最重要的是培养起投资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视投资为常态,以游戏的方式在快乐中轻松地收获财富。保持自信主动的投资态度

成功的投资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信心。成功者对于自己能成功都很有信心,这种信心对许多人来说甚至是顽固不化、不可理喻的。对投资者而言,必须保持自信主动的投资态度。彼得·林奇曾经说过:“动用你3%的智力,你会比专家更出色。”

24岁的青年巴鲁克,以普普通通的出身,凭着自己准确的判断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用借来的5万美元在10年间滚出了亿元身价,铸造了以色列第一财务软件企业的宏伟事业。当时电脑行业正在兴起,随着大量国外品牌电脑的进入,国外大公司开发的各种软件也开始长驱直入,计算机行业再次面临着机会的诱惑,不少人认为国外的计算机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均远远超过本国,与其苦苦开发民族软件,不如直接销售推广国外的硬件和软件,这样风险小,来钱快。

巴鲁克仍然潜心致力于民族财务软件的开发、销售,似乎并不在乎国外同行的竞争。在他看来,软件应用离不开技术和服务的本地化支持。国外许多公司可以将软件加以调整推向市场,但其母版是国外的,不可能完全符合本国企业的要求。民族软件业的优势就在这里,不仅完全做到了应用、服务的本地化支持网络,而且从软件设计上一开始就充分考虑到了以色列企业的现状。

也正是凭借这一优势,2000年,巴鲁克击败国外著名公司,以不菲的价格拿下了仅软件服务就达1000万美元的大洋公司财务软件合作项目,巴鲁克的判断力再一次得了高分。

拥有信心对投资商业十分重要,但是这种素质在投资中更重要。建立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就一定要坚信自己的眼光,才有可能拥抱财富。我们要像巴鲁克那样在确定自己的计划之前周全考虑,在计划实施后,坚信自己。投资也是如此,只有坚信自己的眼光,才会避免犹豫不决带来的财富损失。

由于不懂如何面对未知且不确定的投资环境,误以为必须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要有绝对高深的分析判断能力才能做好投资,许多人便习惯性地把投资决策托付给专家。

然而,如同彼得·林奇所说:“5万个专业投资者也许都是错的。”如果专业投资者真的知道何时会开始上涨,或是哪一只股票一定可以买的话,他早就已经有钱到不必靠当分析师或专家来谋生了。

因此,以专家的意见主宰你的投资决策是非常危险的,投资到头来还是要靠自己。当然,这并不是说分析师的意见不重要,他们的意见可以为你提供投资参考。

事实上,个人投资者本身有很多内在的优势,如果充分地加以利用,那么他们的投资业绩丝毫不比投资专家逊色,在投资上只要你做好市场调查,坚信自己的决定,你就能成为自己的投资专家。

基于投资知识的匮乏,很多人在投资过程中也缺乏自信与主动。向“钱线”进军的时候,我们要善于把学习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保持自信主动的投资态度,要向投资大师学习投资赚钱的本领。

自信与主动兼备,辅之以认真的思考和谨慎的行动,我们一定会在投资场上取得成功。控制自己的恐惧与贪婪

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在投资市场随处可见贪婪与恐惧的情绪。对利润无休止的追求,使投资者表现出贪婪的一面,总希望抓住一切机会,而当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时,恐惧又占满了投资者的脑袋。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因而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惧怕和贪婪使股票价格在公司的实质价值上下跌宕起伏。当投资者因贪婪或者受到惊吓时,常常会以不可理喻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追涨杀跌是贪婪与恐惧形成的典型后果,也是会将投资者带入无限投资风险的巨大隐患。

我们知道,投资并非零和游戏,也不是只有从别人的口袋中掏钱才能赢利。战胜市场、战胜庄家、战胜基金,是热门投资书籍中经常提到的字眼,而投资市场真正的敌人却很少有人提及。贪婪、恐惧、害怕困难、不能坚持原则、没有信心、没有耐心、没有勇气、没有目标和信念,这些才是投资最大的敌人。

人性的弱点埋藏在灵魂的深处,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性地防范,同样的错误总会在投资决策中一犯再犯,而犯错的驱动力也永远不能消除。要战胜自己,首先要认清敌人,即清楚自己的弱点所在并克服它,我们才能在投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投资获利的机会面前,很多人变得理智全无,丧失判断力,幻想着能够一夜暴富,甚至幻想着能发生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以至于沉迷于不可信赖的事物中难以自拔,最终输得倾家荡产。

家明在一次中了10元的彩票之后,就开始迷上了彩票,结果没多久又意外地中了2000元,从那个时候开始,家明购买彩票的次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很快就将前两次中奖的钱都赔了进去……但是家明并没有就此停手,相反却越买越上瘾。偶尔中过几次几十元、几百元钱,可大多都是有赔无赚。有时还和同事朋友借钱买彩票,结果几年下来,不但辛勤工作挣来的积蓄全无,甚至还负债几万元,可以说全都是彩票惹的祸。

贪婪是人的本性,但是投资场上一定要克服贪婪。在诱惑面前,投资者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轻易陷进去,有的则站在旁边犹豫,有的人则坚决地走开。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在任何时代,求利须有本,本大则利厚,这里的本并不单单指启动资金,它包罗万象,也包括自己付出的很多东西。由于各人自身因素不同,因而所追求的利润也不相同。看起来一本万利、不劳而获的诱惑背后,往往都蕴藏着巨大的陷阱与风险。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手头有家河南企业的原始股,公司马上就要到美国上市了,5元一股卖给你,上市后可就变成5美元了!”如果你有一位远房亲戚某天突然出现要拉你一起“发财”,你会不会为之心动?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个笑话,这种类似的故事正在很多人的身边上演。当你遇到这些发财的机会时,不免要多做一些功课,以免掉入陷阱中。

现在有好多年轻人,心存“一夜暴富”的幻想,从而把“投资”看作是“赌博”,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投资并不是“百米冲刺”,可以立竿见影,投资是“马拉松赛跑”,是耐力的角逐。而一夜暴富的财富、一本万利的财富梦想就好比彩票一样,容易使你进入到投资的巨大危险当中。

股神杨百万懂得控制自己的贪婪,但他见过不少人却不懂得控制内心的贪婪,有一个与他一起炒股的人,当初也是几千元起家,几年就赚到了3500万元。杨百万劝他:“好了,赚不少啦,拿出500万买套别墅,再存500万元备用,留2500万元在股市里滚也不错了。”可是,那人不听,不仅分文未取,甚至还借了3000万投进去,沾沾自喜地以为,滚一个多月就可以上亿了。结果,股指一下从500多点跌到300点,投进去的钱一半没了,后来这个人一直也没买上房子,还欠着一屁股债。

对许多投资者来说,无论赚多少钱都嫌赚得太少,这时候贪婪便成了成功投资的杀手。不论从长期实际经验看,还是从极小的机会看,谁都无法以最高价卖出,因此,不要使贪婪成为努力的挫折,投资中应时刻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炒股还需要宽广的心胸,”杨百万说,“有的人虽然抛了,可是,当这只股票再涨上去时,他又开始后悔、抱怨抛早了,虽然赚了,也不快乐。如果大家调整一下心态,把该赚的赚了,也别赚全部,留点机会给他人,这样心情就快乐了。只要快乐,事情就能做得长了。”

常常有人问杨百万:“该买哪只股票?”杨百万说:“我最害怕人家问这个问题,股市瞬息万变,击鼓传花,传到你是涨是跌很难说,谁又能给你一个承诺?所以,我只能传授我进出股票的体验。”

杨百万说,这么多年他能不倒,重要的一点是信奉落袋为安,赢了钱就从股市抽出来,而不是全投进去,这需要自己抑制自己的贪欲。

很多人将投资比喻成无底洞,这虽然有些夸张,却也有着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不能遏制住自己贪婪的本性,那么不管多少钱都会进入这个洞中,这样的投资就失去了意义。

金钱只为懂得它的人工作,如果你想获得财富,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恐惧和贪婪。投资是一场理智的博弈,在投资场上,我们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性”,充分利用自己的“理性”,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