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秘档(怪哉01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20:11:38

点击下载

作者:往来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昏侯秘档(怪哉012)

海昏侯秘档(怪哉012)试读:

“鬼火”与金龙

江西别称“赣”,字形复杂,构成也奇怪,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本意。其实,它是取意章江和贡江合流,这两条河合流,就成了赣江,江西的母亲河。赣江发源自江西与广东交界处的五岭山脉,然后流向东北,到江西中北部流入了鄱阳湖。

南昌就在赣江入鄱阳湖交汇口的洼地上。它以滕王阁和南昌起义闻名天下。但除此之外,南昌似乎没有太多辉煌历史。它不是古都,也不是经济中心,尽管它也有2200多年的历史。若不是江西特有的封闭地形,以及南昌控制河湖的地理优势,它恐怕连省会都混不上。

然而,越被人忽视的所在,越有可能掩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去。

坟山·荒冢累累

从南昌市区出发向北,约50公里车程,就进入了一片湖畔滩涂,湖沼丘陵夹杂间,零星分布着许多个小村庄。海昏侯墓葬地址(图源:百度地图)

大塘坪乡观西村只是其中众多的小村庄之一,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村里有丘陵山地,也有滨湖淤积平原。村民们的生计,是种水稻,或者在鄱阳湖上打鱼,或者外出打工。

所谓的丘陵山地,其实也无非是一座座低矮土丘,土丘上满布灌木丛或毛竹林,间或有村民种的果树。

墎墩山在观西村东南,名为山,其实是一座七八米高的土丘,走两三分钟便能到山顶,山顶是一块面积较大的平地。

只是因为灌木茂盛,所以相对于低洼的水稻田而言,居然也就成了一座“山”。

墎墩山在一带毫不起眼,整天忙于生计的农民不会注意它,偶尔经过观西村者更会忽略。加上这是一座坟山,土坡上遍布着一座座现代墓葬,村民除了放牛外,很少去那里。是一片常年寂静的荒山野岭。

但从2011年的初春时节起,这里不再平静。

盗洞·异香之木

这年春节过后不久,村民们偶尔赶夜路过墎墩山下,发现山上星星点点的火光。有人说那是“鬼火”,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鬼火是因为尸体骨头里的磷燃点极低,遇到高温自燃,一般只会在夏夜时节的墓地才出现。

与此同时,这阵子白天也总有陌生人开着车进村、上山,这在很少有外人到访的原生态农村,是很醒目的,虽然最初村民们还是没多问,但这些人反常诡秘的举动,终究还是让有心人注意到了。

2月的一天晚上,村民熊菊生骑摩托车回家,路过墎墩山,又看到那零星的“鬼火”,一闪一闪的。他停下车走过去,才发现那是手电筒的光,五六个戴帽子的人,正在山上寻找着什么。

熊菊生当即用摩托车灯射向他们,并高声质问“你们在干什么?”“抓兔子。”那几个人背对着熊菊生,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声,但他们似乎很不愿意搭理他,并且急于赶他离开现场。因为对方是当地口音,熊菊生也就没再多管闲事,心想,也许真是抓兔子的。

此后连续几天,熊菊生晚上回家都会遇到那几个人,但一直没有再问他们。直到3月的一天早上,熊菊生起来后漱口时,不经意抬头一看,发现对面墎墩山上的黄土突然堆得很高了,觉得很奇怪,就在早饭后喊了村支书裘以农以及几个村民,一起过去看看。

到了山上,他们发现了一个十多米深的土坑,或者说是土洞,洞口旁边散落着手套、八宝粥罐、塑料瓶等,一看就知道,这是有人故意挖的。洞内壁有人为凿出的小阶梯,方便下洞;胆大的熊菊生下到了十多米深的洞底,一脚踩上了一层层的木头,还闻到一股奇怪的香味,但说不清是什么香。

虽然村民们搞不清这些人在干什么,但联想到这段日子来他们的诡秘举动,猜测这些人十有八九不是干什么好事。于是村支书裘以农向乡里的派出所报了警。

派出所民警来现场一看,就初步判断是盗墓贼所为。只不过,墎墩山虽然是座坟山,却从未听说过有古墓,民警也不能十分确信这个判断,就向文物部门汇报了。

南昌市里的文物专家到现场一番勘查后,认定这是一座古墓,具有一定历史文物价值,于是向江西省文物部门汇报。

金龙·隐秘江湖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后来的墎墩山大墓考古队领队,是在2011年3月23日下午4点多在家中接到所长电话的,让他去看看墎墩山的古墓。于是,刚出差回来正在家做饭的杨军,马上放下锅铲,拿了200块钱打车出了门。

杨军赶到时天已经黑了,跟着裘以农找到了那个盗洞。但他这时只能模糊地看出古墓的封土很大。盗洞现场,盗墓贼挖出来了三四十厘米厚的木料,还有炭、白胶泥。用绳子吊着下盗洞时,杨军闻到了一股疑似木头发出的香味,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

他觉得很奇怪,一般墓葬要么没味道,要么是臭味,怎么可能会有香味呢?加上那么高大的封土,那么厚的棺椁板,更让他坚信,这个墓一定不简单,决定上报更高层。

随后,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对墎墩山大墓进行抢救发掘。2011年4月15日,以杨军为领队的考古工作队进驻开始。此时,他们将这座未知古冢称为“墎墩古墓”。

此间,还有一个未经官方证实的传言,说是一名文物贩子在南昌文物市场准备出手一条纯金金龙,由于太过珍贵,无人敢接手。识货的文物商人都很清楚,金龙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拥有,如果不是赝品,那就说明这条金龙很可能来自帝王之墓,十有八九属于盗墓所得。于是,一些文物商人向南昌市新建区公安分局报案。

而且,金龙一出,全国各地盗墓贼蜂拥至南昌。为避免古墓遭到洗劫,新建公安分局以最快速度抓获了卖金龙的文物贩子和盗墓贼。审讯得知,金龙出自墎墩山,系他们挖掘古墓偷盗所得……

此事真假未知,但这个盗墓团伙很专业、水平很高是无疑的——杨军说,仅凭盗墓贼能够摸到墎墩山,就很不容易。因为南昌人都知道,这是一片灌木丛生的荒山野岭,鬼都不去。除了当地传说这村子“埋过王爷”外,其他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表明这里有古墓,盗墓贼绝不会仅凭传说就来冒险的,他们肯定是得到了更确凿的信息。

他们的世界,是一个不为圈外人所知的隐秘江湖。

幽冥之城发掘记

事死如事生

考古队入驻两年后,一个完整的古代贵族墓园渐渐浮出水面:4.6万平方米墓园,四周有墙,墓园内2座大墓,一个主墓,一个陪葬墓,还有7座袝葬墓、1个车马坑、2座水井,祠堂、回廊、立柱、寝殿、厢房、道路、排水系统……这简直就是一座庞大的幽冥之城,整个观西村连同附近村庄的地下,都是这座幽冥之城的范围。海昏侯墓葬地下结构图(图自网络)

发掘到这里,杨军已经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汉代墓葬,因为汉人特别讲究“事死如事生”,把身后归葬地修得跟生前一模一样之外,更恨不得把生前所有物品都随葬入墓。

在此之前,杨军参与或主持过江西省境内一系列遗址发掘,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景德镇湖田古窑遗址、南昌进贤县元代烧酒作坊、德安宋代壁画……其中不乏跨国合作项目,有的甚至名列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但都没有这座墓让他感到震撼。

因为,汉代流行厚葬,所以盗墓贼一向最喜欢汉墓,很多汉墓在汉代就已经被人盗掘,更别提之后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了,到当代,汉墓已是“十室九空”。因此,有专家开玩笑说,挖掘汉墓其实是为盗墓贼“打扫战场”,这玩笑里,含着深深的苦涩和自嘲。

所以,当初步确定这是一座汉墓时,考古人员很揪心,这座不知名的大墓,不知还能有多少东西剩下?

然而,盗墓贼的不幸,就是这座大墓的幸运。盗墓贼们还是犯了错误:他们凭经验先挖了表面封土更大的那一座,以为这是主墓,但其实是座陪葬墓,只是因为灌木、草丛遮蔽才造成了错觉,让陪葬墓看上去比主墓规模大些。

并且,盗墓贼挖到了这座陪葬墓后,又犯了另一个更严重的错误:他们把盗洞从中间直直打下去,想的是一般棺木都放在墓室正中间。但这个墓却是居室化的,棺木没放在正中间,而是在东室。因为汉代讲究“事死如事生”:墓是根据墓主人生前屋内的格局来设置的。墓主人生前住在哪个房间,死后棺椁就放在墓地对应的那个“房间”。

甲字形列侯墓!

3年里,考古工作者一共勘探了100万平方米,发掘了约1万平方米,终于清理完毕外围,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发掘主墓。

这过程中,快半年的时间,他们才挖了7米多高的封土。因为这座汉墓修建工序极为繁复讲究,先在山上填土,然后挖坑,挖坑之后再不断夯筑——用小木柱密集地夯打。封土也不是随意的堆土,而是夯土台。“夯”是砸,古人用杵或棍将泥土砸实,去除空隙,让土层坚硬、结构紧密。夯实后,上下层夯土之间会有清晰的界限。

挖封土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千层糕一样的层层夯土找出来,挖开。每层夯土只有十到二十厘米,厚薄不均。这道工序,考古专业术语称之为“刮面”,刮面极耗时间,由考古队雇佣的村民们拿着手铲,一锹一锹慢慢地在探方里刮出平整的新鲜面。

挖完封土,下一步还是挖土。以十米为区间,队员们布下一个个正方形探方,在里面刮面,或是寻找墓口、墓边。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形容他们的:“洛阳铲子地下钻,铁锹黄土天上扬,手铲堪比命还贵,罗盘皮尺包里放。”

当探方刮面接近尾声时,考古队终于清楚了主墓轮廓:主墓封土有7米高,往下挖了8米,东西长、南北宽都是17米多,整个面积是400平方米,它还有一条很长的斜坡墓道。

站在高处,可将整个墓室平面尽收眼底:它呈“甲”字型。

列侯墓!干考古的对这个墓葬形制再熟悉不过了:中国国古代墓葬通常以墓道数量多寡代表墓主地位高低,拥有4条墓道的“亞”字形墓等级最高,属于帝级;其次是两条墓道的“中”字型王陵,再次就是一条墓道的“甲”字型,属列侯级别。

结合之前汉代墓葬的判断,考古人员推断,墎墩古墓很可能是一座汉代列侯墓。

钱山

主墓发掘开始后不久,2015年1月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墎墩古墓的考古与保护升格成了“国字号”工程,与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考古并列为2015年国内两个重大考古项目,墎墩古墓也成为继长沙马王堆、广州南越王墓之后,中国第三次由国家文物局亲自组织的考古发掘。这三座大墓也都是汉墓。

武警南昌市支队14名武警官兵也进驻了考古工地。南昌市新建区公安局则增加了干警和保安力量,3名干警、12名保安驻扎工地维护安全。墓室内外安装了摄像探头,4万平方米工地更新了铁丝网和刀网,加设了红外自动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

这都是为了保护主墓。考古人员以手铲切块取样,然后挖开。一直到手铲挖到完全不同的土层:一层青膏泥、一层细砂、一层木炭,三层叠加约0.7米,厚薄不一,界限分明。这表明,墓室顶板已经不远了。

考古学中有一句俗话:找到了青膏泥,就找到了棺椁。因为青膏泥非常细腻,黏性大、渗水性小,潮湿时青灰色,干燥时白色或者青白色。古人常用它来封墓,从而使得目的隔绝氧气,减小地下潮气对棺椁的侵蚀,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青膏泥之外,木炭和细砂,也都有防水防潮的效果。

终于挖到墓室顶板。考古人员发现,炭已经把墓顶板染成了黑色。数十根黝黑色的长条形椁板,一根根并排拼接起来,守护着椁室。随后,顶板被陆续吊起、搬走。

当厚重的顶板被一一清除时,发掘现场一片惊呼:他们首先被眼前一堆2米高的东西惊呆了。这是真正的一座钱山。在以往的古墓里,也有大量铜钱或铁钱出现,却从没有像这样堆成山,粗看一下,约有几十万到上百万枚。

它们都是五铢钱,那是汉武帝开始铸造的铜钱,因为重约五铢(一两的1/24为一铢)而得名,它重量很轻,但在中国钱币史上影响深远,不仅在汉代,在魏晋南北朝也一直沿用。

这巨大的钱山,甚至让他们来不及多想椁室里另一件醒目的怪异:大量积水。随葬品密密麻麻,或浸泡在水里,或漂浮在水面。

随机,考古队开始在旁边挖一口井,以超过墓室的深度,以疏通降低墓室水位。

此时,从高处俯瞰,队员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回”字形椁室。中间是主椁室,周围环绕以回廊形藏阁,之间有过道隔开。藏阁又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回廊,除了五铢钱,还有编钟、铜罐、车马……

回字形椁室、椁室内居室化设计、回廊形藏阁内清晰的功能区划,加上之前古墓的覆斗状封土、甲字形墓穴,让考古人员进一步确认,墎墩古墓就是西汉列侯等级墓葬。

墓主是谁?

然而墓主是谁?

墓主显然是南昌附近的一位汉代列侯,这指向倒是很好找。在汉代,南昌还是边远的南方不毛之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那时的江南,范围比今天的江浙地区大,它包含了整个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区域。因为气候湿热,水土不好,江南辛劳的男人们(丈夫)寿命都不太长。

正因此,汉代封侯在江西的,五根手指就能数得过来。考古队领队杨军首先想到的是,传说中位于鄱阳湖西岸的海昏侯。

海昏侯是西汉分封于南昌的皇族分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人生经历极为奇特,曾经做过王,再当皇帝,然后贬回王,再贬为侯。

刘贺以后,海昏侯共传了四代。公元8年(始建国元年)十二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时,海昏侯国被废除,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恢复刘氏天下,刘会邑又被恢复为海昏侯。到东汉以后,海昏侯家族情况记载就缺失了。

传说中的海昏侯国都城紫金城,其遗址就位于墎墩古墓东边的新建区铁河乡。遗址四周是黄土堆积的城墙,高3米,底宽5米,呈梯形。古城址南北300米,东西250米。“紫金城”之名,是从当地墓碑记载中来的,早在1987年就已经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在确定它究竟是不是海昏侯墓之前,考古人员眼下更纠结于墓室西北角出现的盗洞:盗洞旁还发现了盗墓贼用过丢弃的斗笠碗。斗笠碗(图源网络)

这种广口的小瓷碗,因为倒过来像斗笠而得名,是宋代典型的普通生活用具,和整个大墓的汉代形制及随葬品年代截然不同,显然是盗墓贼使用后丢弃的,而且极有可能是宋代盗墓贼。当然,这个盗墓贼留下的斗笠碗,现在也是文物了。

之前的那帮现代盗墓贼弄错了主墓和陪葬墓的大小,让主墓得以幸免,现在看来这似乎只是考古人员的一厢情愿。

“慢点,慢点”

大墓究竟有没有被盗,暂时还不知道。考古人员决定,暂时先不开启主椁室,而是先在其顶部隔墙上搭一个悬空木板,避免人员走动引起的损伤。

他们首先清理回廊,并选择了西北角作为第一个突破口。那个宋代盗洞正在西北角,椁板损害比较严重,已经塌陷。

首批文物提取时,考古人员连下脚站立的工作面都没有。不得已,他们脸朝下,用竹签和刷子一点点地清理泥土。

因为不知道文物的糟朽程度,所以一定不能硬掏。要先把周围清理出来,再根据叠压关系一层层地清理。比如,先用竹签探出器物边缘,用刷子清出余土,然后在底部平插入一根根竹签,将器物与泥土分离,再在竹签下插入前端锋利的塑料托板,将它托出来。

竹签是最传统的田野考古工具,韧度好,硬度低,宽度从四五毫米到几厘米不等。有同事自己磨了牛角刀,前尖后厚,更适合室内清理。有时,他们会使用医生工具,如钳子、镊子。总之,什么细致好用就用什么。

墓里长期浸水,泥土黏性很大。有时候,他们不得不用上泥土分离剂。这是一种中性液体,能产生类似洗衣液的润滑效果,把泥土与器物分离开。“慢点、慢点”,这是队员们在提取现场常常“吼”着说出的话。提取文物,需要的是耐心、细致。仅西北角回廊这一个平方米,四五名考古队员就提取了一个月,得到几百个漆器残片。

每件文物会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得到一个数字序号,如M1:1873,表示“墓1”里提取出的第1873件(套)文物。序号会被写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标签”,以及类别、名称、数量、地点、记录人、日期和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唯一的,记录着发现文物的北纬、东经和高程三个数值。以后录入软件,可以形成资料库,完成陪葬品摆放位置的复原,从而复原整个墓葬。

数铜钱数到手抽筋

清理北回廊,花了4个月。2015年5月,考古队将大墓内壁以钢网护住,再以钢架支撑,防止坍塌。6月份和7月份清理东、西回廊,最后是南回廊。

北藏阁是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西藏阁是衣笥库、武库、文书档案库、娱乐用器库,东藏阁厨具库,甬道是乐车库。甬道东、西两侧南藏阁则是车马库。

那座五铢钱山就在北藏阁里,清理完后,负责这些铜钱清点工作的,是李小斌博士。从每天早上8点上工到下午5点下工,他日复一日地数了整整半年,才将这批铜钱清点完毕,总共有两百万枚,十多吨重,相当于汉代中期一年铸币的1%。李小斌因此自嘲“提前过上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

这些铜钱,跟赙赠制度有关系。“亲故以财物送丧家为赙”,国家则有法赙,《后汉书》记载,“两千石卒官,赙赠百万”。两千石是郡太守一级的官吏,地位刚好相当于列侯。

除了五铢钱山,北藏阁乐库内还发掘了整套乐器,包括编钟2套,编磬1套,完整的琴、瑟、排箫,以及20多件伎乐木俑等。编钟出土了三组,其中钮钟14件,大的甬钟10件,还有一组铁编磬,有10多件。《周礼》记载,“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诸侯轩悬就是三组编钟,20多件木俑、编钟管弦乐器和乐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宴享乐队,南藏阁的车马库里,还发掘了一座带有真车马的陪葬坑。

天天有惊喜

清理完回廊之后,2015年10月,考古队开始为主椁室发掘做准备,搭建航吊设施和工作平台,揭取主椁室顶板,于11月14日正式开始发掘主椁(外棺)室。

2015年12月20日上午8点半左右,考古队员终于揭开了主椁室外棺盖。外棺长约3.4米、宽约1.6米,棺盖上有漆画,出现了一只站立的朱雀。揭开后通过轨道运出,送往文保用房保存。

棺木使用樟树,通过检测发现,墓葬里樟树、杉树比重比较大,同时还有少量楠木。最初大家不了解,都认为樟树很便宜,因为江西产樟树,但其实,汉代是有明文规定要用樟树棺的。

主椁室内很明显的居室化,按照墓主活着时候的样子布置的:被南北向的甬道(过道)分成东、西两室,两侧有屏风,南出口和墓道相连。专家组推测,西室是墓主读书会客之地;东室是日常起居之地,这很可能就是墓主生前居所的“缩微版”。

墓室内高2.4米,分为东西两侧,东侧是寝的位置,放置主人棺柩,棺侧有架子,顶上还有帷帐,前面还有起居用具。这是墓室最核心部位。其他一些物品,如连枝灯、博山炉、托盘、耳杯,也应该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这是“事死如事生”的现实版。

主椁室里的宝贝,比回廊中的更为精美,样样都是无价之宝。

2015年11月14日,主椁室出土画有孔子生平的屏风、马蹄金、博山炉、青铜灯。

11月17日,出土两盒金饼及二十多枚马蹄金。

11月18日,出土两枚玉佩饰,其中一件为韘形佩,质地细腻,雕刻有龙凤图案。

12月8日,出土一把约80厘米长的玉具剑、玉质耳杯、“子母”套装漆器等。

12月14日,出土葡萄般大小、两端钻有微孔、对齐贯穿的琥珀,琥珀中还有昆虫,属于珍贵的虫珀……

……

几乎每天都有惊喜。

侯的规格,王的规模,帝的痕迹

还有这么多宝贝留下,让考古人员怀疑,那帮宋代盗墓贼,虽然进了主墓,可能也没有盗走太多东西。只是在椁底板盗洞的旁边,有一堆金饼印压出来的圆形痕迹,肉眼可见。盗洞口附近曾提取出2块散落金饼,杨军猜想,会不会是在盗洞口有一盒金饼被拿走,目前难以确认。

当地村民得以优先进入工地干活,每天7小时,工钱50元。至于村支书裘以农,如今他已从普通民工上升为考古所聘用的技工。“看多了金饼,觉得老婆那点小金耳环算什么啊!”他笑着,言语间不乏长了见识的自豪。

墓里文物保存较好,还与水有关。墓室内充满水,造成绝氧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墓内文物才得以保护,腐蚀程度不高。不过,水环境仍然会与部分文物产生矛盾,比如,墨书的竹简可能会掉色;适应了潮湿环境的漆盒,还是应该泡在水里,一旦出水,漆盒上的金银纹饰可能会脱落。

发掘的金饼经简单清洗后,闪闪发亮。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青铜器保护与修复专家杨小林目测,纯度还不错。她称量过,少的230多克,多的260克,与汉代“一斤”(250克)误差不大。至内棺开启前,大墓已出土金饼285枚。

在一些金饼上,考古队员发现了模糊的墨书字迹,并释读出了关键部分:“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贺”字似乎直接指明了第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