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是怎样练成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8:15:34

点击下载

作者:玉昆子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功是怎样练成的

内功是怎样练成的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内功是怎样练成的作者:玉昆子[著]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6-01ISBN:9787508056180本书由华夏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武如此,修道亦是如此。道教中各种法门很多,若没有内功的配合,光学法则无用矣。这个“功”指的是内功,又可称为真气凝聚、内丹、能量。在武术界,老师往往在传授功法时,提醒自己的学生要下工夫。若不下工夫苦练,不饱尝抻筋拔骨的磨砺,不按照老师的方法训练,不用心去体验内在的变化,到头来也只能是徒有空法,欺人骗己而已。

我祖父给我讲了一个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的故事:有位叫养由基的射箭高手,能在百步之外百发百中。有一次他给大家表演射技,观众有上千人,都夸赞他箭射得好。其中有一位看客,对他说:“你射得真好,能不能把你的射箭之法教给我呢?”养由基说:“右手拉弦要有力,姿势好似怀抱婴儿。”不等养由基说完,看客就急忙按照他说的方法射起来,却屡屡不中,他只好再次请教,养由基苦笑着说:“百发百中之功,岂能在朝夕之间练成!非三年不可。”这就像练梅花桩拳,若不下三年苦功去盘架子,何谈能练成呢?古人讲:“久久为功。”可以理解为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使用各种正确的增功技法及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改变人体的体能。由此看来,靠一本所谓的秘诀、几句真传,甚至说什么做了个梦,梦中某某大仙或大师教了几手绝招,就成了武术家,这纯属无稽之谈。

前辈老师们常说:“练功紧了崩,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因此,习武者要想达到好的练功效果,就必须牢牢掌握好练功的时间和节奏。什么样的时间练功最佳,这是练功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如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是生物生长、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时也会成为生物生存的不利因素。在四时的气候变化中,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气候变化不同,人之气血运行也会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练功要掌握其规律再练,否则便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长时间的武术锻炼,自然能起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这是因为在习武过程中讲究的是内外兼练,在外练筋骨皮的同时,也要内练一口气,这就形成了“养”与“练”的巧妙结合。能使人在无形之中身体由内到外发生变化。所以,武术的内外兼练,也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锻炼形式的重要标志。但武术内外兼练的本意还是为了搏击,将气运到丹田,使得内气充盈,不怕踢打,达到抗击打的目的,在搏击中以意运气,以气运力,将真气外放来制敌。倘若把武术单纯地搞成健身运动,或单纯的心理修炼,这就必然失去了武术的本来面目。由于武术讲打人,所以各门派在传授武术功夫的同时也制定出了许多戒律门规,用来约束习武者的行为,并以武德来衡量习武者的思想品质。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完整体系,谁能说清究竟有多少种拳法及招法呢?不过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在想方设法地培养出品德兼优,具有浑厚功力的武术继承人来。所以,武术注重内力的培养,更注重德育的培养。本书就是围绕着如何增长内功及自身的道德水准来阐述的,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受益。  第1章道家精气神观念与武学的关联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认为精、气、神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认为人是依靠自己的精、气、神而生存的。所以修道必须注重精、气、神的修炼,要以蓄精养神为根本。因此丹道修炼则以精、气、神为“上药三品”。道教还把人体称为“道之器”,认为修身即修道。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认识精、气、神呢?精、气、神其实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精、气、神称之为元精、元气、元神,后天的精、气、神则称之为精、气、神。先天的精、气、神是道之体,后天的精、气、神为道之用。人未生时用在体中,是一种“三元合一”的状态,孕育着强大的生机,人既生后则体藏用内,一分为三,进入了耗散的状态。所以说,精、气、神三者,虽有先后之名,实无先后之别。那对于修行人而言,修的是什么?修的就是“返本还元”,即由后天的耗散状态复归于先天的团聚状态,以后天复先天。这就如同往油灯里添加灯油一样,以此来恢复我们生命中的生机,以此来延长我们的寿命。

所以,后天之精就是至关重要的起手之匙了,为此,我们就先得明白后天之精指的是什么?后天之精来源于五谷,生殖之精则是五谷之精的精华。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暂且以生殖之精来代表后天之精。生殖之精的基本部分来源于父母,是我们先天带来的,又得到了我们在生存过程中所运化的五谷之精源源不断地给养,还在精、气、神的互化中凝聚了生命的能量……所以生殖之精除了携带生殖基因之外,还蕴藏有现代科技无法解释的维护人类生命活力的神秘能量。古人在修炼过程中认为,当精满之际,顺出阳关是生人之道,逆回内收则是炼精化气之时,如果我们能够长久地利用此时加以修炼,就能添补先天的元精。

道教吕洞宾先师曾在《金丹心法》中说:“培后补先是固精、养气、凝神,体用兼全。三才各得后还精于生精之所,还气于生气之所,还神于生神之所,以后天至足补先天不足。”吕洞宾先师所说的“三才各得”是指精气神得到了完善的运化,达到了还精、还气、还神的最佳生命状态。

道教的修道及武术的得功,其实全凭着“精气”,所以道教称赞它,说它是修身立命的至宝。并讲:“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丹田一粒菩提子,岂肯轻轻泄与人。”不过道家又讲:“神仙都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此话可见,说理容易行道难,真正的修道谈何容易。一个人能够闻道,已是难得的机缘,闻道之后能以自己的悟性而见道,更是百里挑一了,见道之后能保持初心不退,百年如一日,并能持之以恒的坚持,那更是凤毛麟角。所以练武或者是修道的,能够得大成就者,不仅具备旷世奇缘,更是拥有撼天动地之大德才能成就的。

古人理解的“道”是顺其自然、无私欲、不图报、不干涉,是放下,是豁达,是随缘,是平等,是慈悲,是真诚,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因此,“身”或者可以用武术的功法来修,“心”则必须用道法来修。唐代著名道士吴筠总结出“守静去燥”的修炼理念,并把躁动的原因归结于欲,所以去燥就必须去掉欲望,认为“欲不可纵,纵之必亡,神不可辱,辱之必伤,伤者无返期,朽者无生理,但能止嗜欲,戒荒淫,则百骸理,则万化安”。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与道常相合则需要常修不懈,修心就是时时刻刻以道性来反观内心,使自己的心性、言行合乎于道。

过去的古圣先贤们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生命,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有道则生,无道则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们认为,道存在于开天辟地之前,为万法之源,是一切物质的本源和主宰,最初的元气是由道化生出来的,元气存于自然运化之中,而人的生命若是没有先天元气是绝不可能化生和存活的。

以后天之足补先天之不足,即元气的补充,是离不开“精”、“气”、“神”三字,起始如此,得悟大道或者得功也亦是如此。我认为,只有武、道双修的大德,才能做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眠”,才能逐步升华自己的生命状态,一步步地进入更高的境界。

道教讲修炼元神,其实元神是指人先天之性。修炼元神是指后天之神(识神)返归先天之神(元神)。元神的形成与化生是以上丹田(脑)为中心的,元神源于元气,藏于神室泥丸。先天神称为元神,后天神是指思虑之神、情欲之神及散动之神,故称为欲神,亦称识神。古人讲:“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是也,欲神者,气之。”元神者无私无虑,自然虚灵,欲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古人讲:“人身之法,神出入固无定,在迨病者,穷思极想,又有甚焉,若能行功,则神随气转,不虑其他,出否则难乎,其有定在也,故恒时必须常想玄关,思睡必须常想鼻准,如此则神不外驰而定矣。”

人身脏腑所以能有功用者,皆神为之宰也。心与神共为一物,其静谓之心,其动谓之神。五脏六腑,自具天然运动之能力,而无系毫差异,故曰:“心内运天经。”常人脏腑之运动,昼夜不休,终有疲劳之日,亏损之时。故此古人讲:愚按,神外无心,心外无道,道即神之主,心即神之宅也。然心外无道,故收放心即神定而道在,令今之病者曰:思丹田、思鼻准,亦收放心之法也。不曰收放心,而曰定神,盖游心千里无有定在,此皆神之外出,故曰定神。

祖师还讲:“神者乃最不可思议之物,变幻无方,出入无时。存神与存想不同,存想者,如存想百神之衣裳,冠带色之气,出于身中等法皆是。若存神,则无所想。不过将神光凝聚于一点,不敢漏之谓也。存神,不限于身中一处,亦不限在身内,有时亦存神于身外。故丹道步步皆以存神为用。”

所以修道者,先守静以制动,后存神以安心,再虚心以炼神,互相为用。则脏腑气血之循环可以缓和而得养,免致外强中干,不得急促失调浮躁不宁之弊,这样自可长生。人腔内,肺脏之下有心脏,其形如未开之莲花,其功用主调血。血调则命理无枯槁之容。口中有舌,为心之苗。心动则气泄于舌。若人老病垂危、魂欲离体,一意存神于心,不惊不恐,不乱不摇,则必能延命于俄顷。况当少壮时,习此定心存神之法,必有大成就。《黄帝内经》曾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之”。由此看来,神对于生命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在生命过程中,神易于动而难于静,这就造成了因不得内守而致耗。故此,历代养生家主张以“静”养神的办法,来阻止自身能量消耗过多,并以此来抗衰防病。可见,只有清静才能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素问•痹论》亦有同样认识,原文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身心的清静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而身心的躁动则会导致神气的外弛甚至消亡。嵇康也曾说过“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他指出了神躁不静的极端危害性。

古人讲的清静养神法,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以此来减少名利和欲望。《黄帝内经》曾主张“志闲而少欲”。当人减少了私心,降低了嗜欲,就会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这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和内守。祖师讲:“其法以眼观内窍,以耳听内窍,潜藏飞跃,总是一心。则外无声、色、嗅、味之牵,内无意、必、固、我之累。方寸虚明,万缘澄寂,而我本来之赤子,遂怡怡然安处其中矣。”照此方法当然自得清静,百神安宁。

而武术则炼的是心的专一和对身体的控制,要做到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这样久而久之,便能练到精神与肉体的完整统一,也就是道家所讲的形形相合之境界,也就是我们的内形与外形之相合,这正像武术界所讲的: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吾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真精内藏气擎停。欲将形形求真形,须将真形合形形,真形合来有真诀,合到真形彻底灵。

此拳理讲的是形形相合,即自身的内形与真形的完整统一。在武术界则认为当修炼过的精神与修炼过的身体相合时自身自会多一分真力,武术把这真力用于外,则是很好的防身御敌之术。而道教在自身形形相合的基础下,再与外界的神明相合相沟通,从而达到人与道合一的状态。不过,此法在没有明师的指点下是不能盲目练习的,自己瞎练则会出精神方面的问题。

老子云:“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如心空无碍,则神愈炼而愈灵;身空无碍,则神愈炼而愈精。炼到形与神而相涵,身与心而为一,才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

当然,要想炼到与道合真者的境界,必须要从基础练起,即要从炼精化气的阶段入手。因为神必须依托精气的滋养才能存活,精气亏则会造成神的不足。故此,在炼神之先要以练精为主。

古人也很注重精、气,《黄帝内经》讲:“夫精者,身之本也”、“气者,人之根本也”。人若精气枯竭,便离死亡不远了。古人认为精是人生命的中枢,若是节制得法,不使它妄动,那么它便成了精力之源。若人精气衰败,就必须补其精气。这种补精气的方法,古时称为返老还童法。仙师钟离权曾说:“晚年之修持,先论救护。”这就是说:晚年的修持,便是从“补精气”出发。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生活方式,知道爱精、节欲,不要纵情妄为,才能活得长久。这是因为人的精气就像一盏油灯中的油,而生命活动就像灯火的光辉,如果平时不注意节养,就好像油灯用大灯芯,油很快就会耗尽,寿命就会短暂;若能注意节养,就好像用小灯芯,油消耗得慢,灯熄得也慢,这其中节养的要领全在于如何避免对精气的过度损伤上。

性是人的三大本能之一。古人曰,食、色,性也。就是说,吃饭、性生活都是人的生理本能,是不可少的。性养生的重大意义在于协调人体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的好,衰老就能延缓,寿命就会延长。实践证明,家庭幸福、夫妻恩爱的人,寿命多偏长;反之,家庭不幸,夫妻不和的,少有长寿者,足见性养生的重要性。不过,自古房事如水火,能生人也能杀人,纵欲的危害是极大的。

如果人的生殖之精过多地遗漏,就会损伤到自身的元气,就会感到身体疲乏、无力,出现类似失血过多的感觉。古人基于这样的感受,提出了“一滴精相当于六十滴血”的观念,这是以血来比喻精,失精就如同失血,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并不为过。这样表达,会使人们对自己的性行为更加的谨慎。基于古人的这种观念,武术界也认为欲不可早、欲不可绝、欲不可纵、欲不可强、欲有所忌和欲有所避为基本原则。

从另一方面讲,饮食和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欲求,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如果一个人对这种本能的欲望都有能力控制住,那么,他再去控制自己其他的欲望时,相对而言就会容易得多。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欲有所忌和欲有所避,这样就能说自己在修炼、在增长功力吗?其实不然,因为,节欲保精只是“保”而已,还远未进入返还的状态。此外,我们还要明白,以后天复先天绝不能总是在色身中打转,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将炼出的真形回返虚空的。为此,我们还得化解心性中的魔结,只有解开了心结,转化了习性,才可能见到真正的成功之路。道家养生名篇《嵇中散集》中讲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如果这些习性不能转化,虽然心中企盼着长生不老,嘴里念诵着先贤的至理真言,还是无法逃脱夭折的命运。嵇康所讲的五难是与我们的七情六欲有着密切关联的。

七情六欲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外部世界相接触而形成的心理感受,它们只是一个泛指的代词,泛指人们所有的情绪、生理需求和欲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避免不了七情六欲之干扰的,《黄帝内经》讲“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劳则气耗”,为此,我们平时要保持稳定的心理,将七情六欲维持在“和”的范围内,切勿“太过”与“不及”。

现代医学界也认为七情六欲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波动与压力,这种波动与压力如果不能正确排解和引导,就会造成身心的损害。其实,我们几千年前的祖先早就认为七情六欲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损伤到元精。为此我们必须用修炼之法来加以添补,从而保证自身的健康。古人提出了将后天之精通过功法的衍化生成气,气再添神,神再通过意念的控制,运至丹田以添补先天的元精,元精再通过功法演练,转变成元气,元气再转变成元神,如此昭昭而往,身体自然康健。

其实,精化气、气添神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修炼,只要是一个健康的活体,自身能量本来就是这么转化的,人是以这种转化来维持自身的生存机能的。“炼”,只不过是加大了这种转化运动。从而得到的能量自然要比常人多,久之自然蓄积了巨大的能量。就能由后天的耗散状态复归于先天的团聚状态,以后天复先天。

人在工作、生活中通常是处于精气耗散的状态,而要想返还筑基来弥补先天的损耗就必须依托道学和武学的修炼了。因此“得功”必须依托武学的桩功及道家的周天功法方能完成。只有道学和武学兼修才是人生修为的原则。如果要想提升自我,就要“炼”,而“炼”实际上讲的是对精、气、神一体的修炼。祖师讲“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因此,对习武修道之人而言,要想在练功和修道的境界上更上一层楼,蓄精养神便是必须做到的根本前提。

当然,一个习修武道之人,不仅外练筋骨、内炼调息,通过以外带内的方式,健身、治病、养生。同时,还要通过修心养德,使心神安定,达到内生情愫而不动,外应声色而不染的状态。如果身心能长期达到上述的状态,才能精满、气足、神旺,否则便会精亏、气弱、神疲。只有长期保持平心静气,神藏内敛,才能积精累气,丹田自然有宝生成,而这宝是仙家至宝,是通过修心习武得来的。

总之,道家的精、气、神理念是与武学分不开的,只有修炼的方法与自身的修为相结合,才能称为“内修”,这个“内修”是全方位的,是身心一体的“修为”。道学中所讲的道是形而上的,是不能由目视、耳听、手触就能接触到的。道虽然无形,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因“道”,它不可以由感官而得,却可以由体悟而知。所以,通过练武或修道来体悟道才是切合实际的,

当然现在大多数的习武者都知道精、气、神是须臾不可离的东西,也知道有之则生,无之则死,但真正知道珍惜的仍是极少数人,能知道珍惜而又懂得如何修炼者,更可谓凤毛麟角了。而如果习武者离不开心性的修为,则与武夫近,离道远了。  第2章以《道德经》里的圣言来议武学与道学的关系《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被视为道教的祖经之一,不仅为修道之人所潜心修为与膜拜仰慕,亦为无数仁人志士乃至帝王所研习,如西汉的文帝推行无为而治,崇尚黄老之学,奠定了国家富强的基础。唐明皇、宋徽宗等帝王也都曾注释过《道德经》,并对其注释进行编纂宣扬,这足以证明帝王对《道德经》的重视。《道德经》的哲理因在帝王的倡导下早就广泛应用于道学、天文学、治世学、兵学、医学、养生学、气功学、武术学及农学等广泛领域。《道德经》犹如一座神奇的智慧宝库。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学的思想是离不开道学哲理的,而道学思想的奠基人则是老子,因此我引用老子的哲理来阐述武学与道学之间的关系是切合本题的。

在《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创立了道家学派的思想理念。老子认为:“道”是天地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它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神秘本原,也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由道化生出元气,由元气再生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和合而生天地万物。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是说,“道”涵阴阳,是阴阳二气的中和,是平衡与统一的。“道”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为“道”,阴阳冲和之气生成万物。大自然如此,人亦是如此。人的体内也是按阴阳划分的,阴阳不平衡则百病丛生。练功练的就是阴阳的平衡及充足,使之返回并补充先天的元气。其实道的本源乃是先天的神和气。先天的神源于人未生以前,也就是道家所说的虚极恍惚之时。当在练功中,达到其心恍惚在漫无边际的虚空而忘却了自己的存在时,便是达到了恍惚混沌的心境了。进入此境界,便会忽然真机发动,这便是先天之气。也就是元气发动了,此气还可以补先天之元神。所以练武就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五脏,化生精、气、神,使精盛、气旺、神足。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谈及炼精化气,以气打人,才能谈养生增寿。

老子还说过,“天道无亲”,他是在讲人的躯体存世的天年应是公平的。那为什么人的生命会有长有短呢?这是因为人的精神和肉体会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干扰。古人总结为外感六邪,内受七情的干扰。这种干扰会使精神受到挫折,肉体受到伤害,使人不能终其天年。我们细分一下其实人是有两大部分组成的,一是有形的,是自己的肉身,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这被称为物质;二是无形的,是自己的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非物质的。自己的肉身平时吃好喝好,就会得到满足,当身体得了病,吃几服药也就健康了。而精神呢?你靠什么来满足它?如果他得了病,比如被七情所伤,是无药可救的,只能用调心的方法方能解决。所以古人云:“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来时。”又云:“安心心法有谁知,只把无形妙药医,医得此心能不病,翻身跳入太虚时。”再云:“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俱绝见真心,真心明彻通三界,外道邪魔不敢侵。”上述所说之药实乃心药也,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之为疗心。因心为神之主,修心就等于修养精神。道教提倡性命双修,性即心性,修性即修心。不仅如此,道教还进一步认为,自身的精神凝聚成一体,真形合聚,待功德圆满时,真形会脱离肉身飞升成仙,与天地共存,这才是道家所追求的长生。

而武术的第一要素是养生,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或者练武不得法出现偏差,导致一身病痛,何谈其它的呢?所以练武的人是采用养和练相结合的方法。养和练应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修养心性及修养身体,二则是练自己的意志,突破自身的能力极限,使得自身的本力增强。所以一个是精神层面的,一个则是属于身体层面的问题。

武术讲:“浑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吾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真精内藏气擎停,欲将形形求真形,须将真形合形形,真形合来有真诀,合到真形彻底灵。”这就是武道所追求的境界。不过武道炼形炼气者,是将人身有形的液、精、养分转化成气,达到能量态,并使之能量充足。在用心使气,外发制人。这个阶段是武术的内气外发阶段。不过光懂得外发不行,还得学会内收之法。老子曾说过:“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老子的这句名言对习修武道的人影响很大,因为,明了武道之人是不露锋芒,神藏内敛,表面上不尚机智的,这与庄子所讲的“斗鸡”一样。要练到神光内敛,不战则矣,一战就要达到神色俱可伤人的地步。只有懂得了深藏内敛的真正含义才能到武术的第二阶段,即真气内收的阶段,因为只有真气的外发和内收相结合才能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只有这内三合协调统一时,才能做到只要心念一动,全体俱动,便会气随意发,气随意使,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劲到,才能一气贯穿,刚柔相济。当做到上述要求才能达到武术内家拳的标准。其实这个标准是与道学的哲理分不开的。

元精藏于我们的下丹田,元气藏于我们的中丹田,元神藏于我们的上丹田。内家拳所指的丹田,原本就借鉴于道家内丹术的术语。道家把两眉之间横通间脑的部位称为上丹田,两乳之间横通肺与心脏的部位称为中丹田,下丹田在脐内一寸三分是也,是藏精之所,采药之处。而“田”则是道家内修术中炼化金丹、神丹、大丹的场所,故称之为“田”。道家所指的金丹、神丹、大丹不是物质,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拳经云:“丹田者,阳元之本,气力之府也。”我们平时练拳,所讲的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就是以外在的动作来带动内在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使其内部协调合整,能量聚集。在心念一动的情况下,上、中、下丹田一气贯通,将内在的能量瞬间外发到四肢,作用在敌手身上,内家拳称之为内力外发。这个阶段是伴着练武的同时自然发生的,不需要刻意去追求。

在内力外发阶段,如把精神全关注在内力外发打人上这会很容易迷失本心的。这时已感觉到功力的存在,容易自大。所以在这个阶段出现偏差,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只有在此时学会静心修内才能防止偏差,才能放下自我,从而在练拳时才能没有一丝一毫的拙力,没有了拙力,才能使用还虚之法,因为还虚虽然是不用后天心意的,但也不是完全不用,不用即为顽空。所以在练拳时,并非用后天的拙力僵劲,而是用身体放松后所形成的自然之力。只有到此时才是真气内收的阶段。如好好把握再由明师在一旁谆谆教导,使真气得以内收,以此真气来养内,养和练相结合,久之内功成矣。故此,武术的内功与道家的内炼其实是一致的。

老子以“道”为基础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之中,并在这运动变化之中概括出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范畴,如有与无、福与祸、美与丑、善与恶等。并认为每一个矛盾范畴的两个对立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他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就是说,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时候,也就知道丑的含义了;而他所讲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则说明对立面双方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无不向其相反方向发展的,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是难能可贵的。比如,在武术的对搏中,一方用招法制住了对方,与此同时,自己也会有被对方所控制的危险,这种制与被制、被制而反制他人的转变就在一刹那间完成,其实这个转变全凭心意感应和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在自己占上风时得意忘形,也不应该在占下风时灰心丧气,要把握住自己,在得势时不欢喜,而是加强防备,不给对方使用招法的机会,当在失势时不要悲伤,要蓄劲以待,趁空反击。武学里的这种搏击心态正与老子所讲的“福祸双倚”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还认为人的智慧开悟不是来源于感觉及经验,而是通过“虚静”、“玄鉴”就可达到“闻道”的目的。“玄鉴”是要求人们内心清净,不持任何成见。因为只有不持成见才能见多识广,博采众长,才能达到心灵清净的状态。武术界倡导的是打破门户之见,百科群揽,才能不做井底之蛙。要在练功时身心达到松弛状态,只有身心放松,气血供应才能运转正常,才能发挥出潜在的神力。所以在与敌格斗时,只有心静,周身放松,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攻防的下意识才能更强大,才能有效地制敌。

再者,这里又有“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为学”的目的是获得经验知识以及观念知识,故一天比一天多,每天皆有所增益。此将陷入无穷的追逐中,故而无止境。所以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为道”的目的是在反身自证自明,以求洒然自适,倡导自然,故“为道”的方向是与“为学”相反的。“为学”是向外取,向前追,而“为道”则是向内归,向后反的。“为学”用头脑,而“为道”用心灵。我不是反知识论者,更不是反对“为学”,只是清楚地了解“为学”的界限,并且希望能超越“为学”的界限,所以不提倡“为学”的工夫论。儒家讲“为学”是穷理、道问学的方向,而道家“为道”是居敬、尊德性的方向。只有明白此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武术里所讲的“拳无拳,艺无艺,无艺之中是真艺”的道理。这个道理让我们不要太依赖后天的拳术招法,因为这是人为创编的。我们要练出先天的灵性来,在与敌交手的一刹那间让自身灵性充分的展现,这样才能有效的制约敌人。

武术讲刚柔相济,动静有致。并讲:“刚是聚,柔是散。刚用的柔,则聚而不聚;柔用的刚,则散而不散。”这是什么意思呢?祖父曾跟我讲过,敌人进攻时,我方应用柔来化掉对方之力,否则会出现硬碰硬的现象,这就会造成力量小的一方吃亏。当攻击敌方时则应用刚猛之劲攻之,否则会使不出力来。

老子曾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还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一个习武者从他青少年时开始学艺,到中年时艺成,直至晚年时达到艺精;而他的气力呢,则是从他儿童时期的柔弱,到中青年时期的旺足,再到晚年时期的柔弱,这是每一个习武者都要经历的过程。青年时期可以用刚,晚年时期则会心有余而刚不足了,必须要用柔,而这个“柔”实际上是他从小到老一生的武学、是他精华的凝聚,所以柔为上。并要求习武者要虚心好学,要有水一般的德行,故在平时要磨练心性以后发制人为上乘,在搏击时的最高境界也像水一样因势利导,引进落空,吸卸柔化,粘连黏随,在发力时无坚不摧。并在与敌方交手时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力所在。不以打伤人、打倒人为最终目的,要以德服人。所以修德乃习武修道最关键、最根本之所在。

老子讲:“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故此练武不光是练打斗,更应通过练武以修德,以练己修己为主,把火气练小甚至到没有。否则所练的武将会成为不祥之器,会被众人所厌恶的。

习武者不是以武力来征服人的,老一辈的武术家深谙“以德服人”之道。因为自古那些号称第一的,都没得到什么好结果。如历史上的吕布、项羽等。老子讲:“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寥寥数语,说出了一个治国强民的大道理---不以兵戈争天下,万物皆由出生而生长,由成长而壮大,由壮大而衰老,由衰老而死亡,想维持永远的强大而仗势欺人的行为,是不合乎大道的,无数历史事实印证了上述观点。譬如,秦皇嬴政平定六国、统一天下后,怕百姓不服,采取了极端的“禁武”政策,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金人。可是他不懂得什么是治国养民之“道”,什么是惠民平天下之“德”,以至于失身、失民、失国。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路义军英雄辈出,虽然拿的是树枝木棍,最后也可以横扫天下。可是后果呢?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人口急剧减少,老百姓流离失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样的悲剧在历史长河中周而复始地上演着,怎不令人长叹!

上述例子表明,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不是上策,也不符合道,是长久不了的。处理事情应以德为先,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

习武先修德,这也是历代武术大师所要求的。他们就是采用了藉武修道、借道悟武的方法,成为一代宗师的。前辈们习练武术,不光强身健体,还通过练武来磨练心性,增强意志,在外练筋、骨、皮的同时,还内练一口气,注重内功修炼。因为只有内外兼练才能说是武修。祖父跟我讲:“借道悟武,是增长武德、提高武艺、修炼道法的捷径。否则,便可能出现练武如养虎,练不好这只虎就能伤到自己的问题。”这句话有三层意思,第一是讲如果没有明师指点,不懂练武的要领,盲目练习,会导致身心受到伤害;第二是说,如果光注重练武,不注重自身的修为,盲目地狂傲自大,以武称强,在遇强敌时就会给自己造成伤害;第三是如果习武不修德,甚至坏事做尽,就会遭到天谴。所以练武必须修德,随着自身修为的增加,武功也就会增加,才会最终成就一身上乘的武功。

老子讲“上善若水”,不仅讲的是人要有像水一样的品德,利万物而不争,更讲的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从武道的刚柔相济、内外兼练、性命双修,到道家的“筑基填亏”、“炼精化气”以及“炼神返虚”,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武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也证明了中华武道文化的发展与道家的思想理念的演变是互相促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希望当今的武术爱好者们要从道学着手研习拳理,定能从中体悟到武道的真谛。  第3章道家的内修法与中医学的关联

道教前辈所说的养生延寿之道,放在现代很难被人领会,甚至易造成误解,所以在此章节我将用现代人较易接受的传统中医理论来阐明道家修炼的原理。

古人在修炼“周天功法”之前,先需调理好自身的身体,也就是要先从调理好自身的气机入手。因气机的升降出入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主要形式,其病变直接关系着人体的盛衰寿夭。故此古人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识神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因此道家提出修心克己来抵御外邪的困扰,以此来保证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升降出入的协调。古人还提出,升降出入必须平衡调和而无偏盛偏衰,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并讲:“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常欲四时匀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伤脾,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不降亦病焉。”所以古人才强调顺应四时来调节气机的升降,并以此行功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肺之肃降,肝之升发,脾之升清,胃之降浊,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升,肺之主呼气,肾之主纳气,都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活动,所以升降失常就会波及脏腑经络、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多种病理变化。中医认为肺主肃降,以下行为顺,若逆而上走,则发为喘咳;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但若过亢,升发有余,则将上逆而出现面红目赤、性情急躁、眩晕、头痛甚至昏厥等症;胃主降浊,亦以下行为顺,若失其和而上逆,则致暖气、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脾主升清,能转输布散水谷精微,若清气不能升,脑海失养,则致头晕目眩,运化失职,则致便溏腹泻;甚至中气下陷,则致腹部坠胀,便意频数,脱肛或子宫下垂等;心阳不能下交于肾,肾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则表现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腰膝酸软、遗精、潮热盗汗等症;肾主纳气,若肾虚不能摄纳,则致呼多吸少、喘促短气、声低气怯,动则尤甚。综上所述,气机的病变关系到全身的病变,要保养好生命,必须注意观察气在体内的运行是否正常,当升则升,当降则降,要出则出,要进则进,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至于体内的阴阳既互根互用、互消互长,又能够互相转化,传统中医学认为脏腑互为阴阳,其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协调平衡的关系。五脏六腑间也超不出五行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关系。脏腑间存在着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等诸种关系。脏与腑间关联,有“心肾不交”、“水火相济”、“肝火犯肺”、“肝脾不和”、“肝肾同源”、“水不涵木”等说法,就是说本不应该产生联系的器官之间一旦发生了“横向联系”,则“互损”而非“互利”,使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脏与腑间亦然,从而产生病变。因此在修炼周天功法当中,不应违背上述原则,要以调和五脏均衡为主,不要形成一脏过强或一脏过弱的局面。《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陈者,列也,这里可引申为相等的意思,是指阴阳相等,各无偏胜,是讲阴阳调和之意。因为阴阳调和才能达到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顺从的目的。再者,内外调和,邪气才不能侵害到身体,才能使正气运行如常。由此看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是多么的重要。

人体阴阳二气处在平衡协调状态时,不仅可使人体保持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保持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因而对疾病的治疗,就必须从阴阳变化的根本来认知来处理。古人发现疾病的发生,不外乎是阴阳的失调所造成的,所以治疗疾病,就必须从调理阴阳入手。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古人还讲:“夫人一身,不外阴阳气血,与流通焉耳。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因此人体不病的关键就在于“阴阳得其平”上。因此在修炼当中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通过修炼炼成纯阳之体,并一味地追求去除阴质,这种修炼法是违背中医学的,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因为人生病就是人体阴阳失调了,在平时阴阳失调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受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的传染,其二是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伤。如您不懂得修炼之理一味地追求纯阳的话,出现的偏差所造成的伤害要比上述还厉害。道家所讲的去除阴质其实是比喻词,比喻一切物欲,此比喻是让我们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最终摆脱我们肉体的束缚,从而跳出这物质的世界。

本文所谈及到的外感六淫和为七情所伤正是道家内丹修炼所要克服的根本问题。只有真正领悟修养内丹的真义,正确理解修养内丹与中医的关系,并加以融会贯通,才能最终修成正果。养生与修道是不同的。养生是指活得长远,而修道是指对人生的感悟,是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至于道家内炼法中的炼精化气的过程,其实就是养肾的过程,就是通过养肾来集精气的过程。中医认为肾气的变化影响着脏腑之气的运动变化。其实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结构复杂、又彼此关系微妙的存在过程。从内部的消化循环,新陈代谢,乃至外部的视、听、行等活动,无一不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具体表现。脏腑的功能活动,实际上就是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如果没有脏腑的功能活动,便无气化可言了。脏腑之中又以脾肾二脏与胃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当然道家修炼更离不开它了,因为五谷之精华是修炼的基础,只有通过站桩、练内家拳等形式,才能更好地把五谷之精华转变成精气。因动则生阳,阳气则有利于五谷之精华的转化,使五脏更为强健。又因为肾为元阴元阳之所出,是气血之始,内寄命门之火。只有命门之火的温煦、激发,肾才能不亏,膀胱三焦才解决渎水行,脾胃才能腐熟水谷而出五味营养,肝胆才能谋虑决断,大小肠才能分别清浊而化物出焉,肺才能主宣降、行治节之能。由此可见,肾气的盛衰盈亏直接影响各脏腑的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只有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等正常升降运动。因此,在肾功能健全的情况下,上述脏器的运转才能正常,脾胃才能把五谷之精更好的提炼出来,以供脏腑的生理机能所用。所以养肾是修道之本,其中参透色戒从而杜绝七情六欲的干扰使阴阳二气升降出入均衡,是修行或养生的关键所在。

道家的周天功法讲凝神纳气、静心,用意念来导引气血往下丹田,以此来滋养培固先天之本的肾,从而更有利于脏腑的气化。待肾中的真阳之气升腾而发时,再用它来填补先天之元神。这个过程必须用道家周天功法才可完成。

因为心主血脉而藏神,为五脏六腑之主;肝藏血而主疏泄,为风木之脏;脾主运化而统血,是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而司宣降,为一身之气枢;肾主蛰封藏,是元阴元阳的根源,能蒸腾、激发各个脏器的活动,是先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主容纳腐熟,是六腑之大源;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分清别浊;大肠主津液而行传导之职;胆主胆汁的贮藏和排泄,为中清之腑;三焦为元气之别使而行决渎之职;膀胱属水腑而排尿。

五脏能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则保持传化水谷的功能,泻而不藏,实而不满。通过不断地升清降浊,一方面吸收水谷精微,化生津液气血,把食物营养输送全身,从而滋养脏腑筋脉、七窍和四肢百骸;另一方面把人体产生的废物从汗孔或膀胱、大肠排出体外。脏腑不断地消化、吸收、输布、排泄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也就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过程。因此,脏腑气化实际上也就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脏腑之气只有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脏腑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基于上述理论,道家把由精所化成的气用于培固先天的元神,这种修炼方式是离不开任督二脉的,所谓的通经络、打通任督二脉,就是指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如《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的不可不通,即是讲人体的经脉必须是畅通的,而“决生死”,就是在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些都非常清楚他说明了经络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又靠什么来濡养和调节呢?因为人体气血贵乎流通,才能使脏腑相互联络、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者则可导致死亡。

人体经脉之气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古人讲:“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则可使病体康复。众所周知,疼痛是人们患病后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中医认为是“疼则不通,不通则疼”。这个“通”则是在讲经络的畅通,只有经脉畅通,才能运行气血。因此练八段锦等功法是对健康有益的。

我们从上述言论便知脏腑气化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密切联系的动力,养肾是这个动力的根本。因为脏腑的功能活动联系密切,脏与腑、腑与腑、脏与脏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病变时则相互影响、相互克伐、相互转化。维护这种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除了有赖于经络的联属作用之外,主要是靠脏腑、经络本身的气化作用。

心主血、肺主气,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至则气至,心肺之所以相辅,气血之所以相互为用,除了心肺相邻、心主血脉、肺主气而朝百脉之外,主要是心肺气化出入的作用。心阳温煦脾脏,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脾健则心血足,二者相互温养、相互促进。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心之君火宁谧,则相火不妄动。肝血足则心血旺,心血旺则神爽,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肾藏精而为水脏,心属火而为阳中之阳。肾水上升以滋养心阳,使心火不亢;心火下降以助肾阳蒸腾肾水,保持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的局面。在生理上,脾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枢;在病理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肺之所以有着这样的紧密关系,除了气的来源及水液的调节等因素之外,与气机的升降出入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脾以升为健,肺以降为和,脾升肺降,相辅相成。

肝主宣发,肺主宣降,肝气以升发为顺,肺气以肃降为常,一升一降,保持人体气机的正常。肝主疏泄,能助脾的运化,而脾的运化,又保持气血的来源,使肝血足而滋养肝木,助疏泄运化,相辅相成。肺主气而为水上之源,肾为水火之脏而为元气之根。肺气足则能调水道,使清者敷布全身,浊者下输膀胱;肾气足则能纳气而蒸腾津液,使气息平和,完成水液的升清降浊过程。

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脾的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藏精,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微。先天济后天,后天养先天,脾肾相互为用、相互滋养。肝肾同居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可以化血,血可以生精,精血同源于水谷,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互化,二者相互滋生、促进和影响。

脏腑之间这种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脏腑的气化作用,没有这种气化作用,就不能保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说,气化是脏腑功能活动及脏腑各器官之间沟通和联系的重要动力。由此可见,各脏腑,特别是肾、脾、胃的功能活动,与气化关系至为密切,脏腑的功能活动是气化的根本源泉,气化则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无脏腑气化则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所以人体结丹与脏腑气化的关联在于肾。其实丹就是能量的一种,不过此丹乃无形无相之物,古人把这个过程称做“结内丹”。肾分内肾和外肾,肾为脏腑之本,能够制造生命,如果纵欲过度不加节制,肾由亏变损,直至色痨往生。所以道家才讲:“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道家所讲的“顺则成人,逆则成仙”是指如果人的生殖之精所携带的精气正常排出,则能复制出健康的生命,逆则不排出体外,作为修炼内丹的添加物。精气通过在体内的修炼而生神,神归丹田在养丹,丹成则大道成。修炼者如此,那作为平常百姓也要懂得清心寡欲,固肾养本之道,这样才能活得健康。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养生的核心就是养肾。其实道祖所述修炼内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养肾的过程。它是肾中所生之精(指生殖之精)通过心意在体内气化、结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储存养分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储存能量的过程。因这个养分、能量,全身的器官都视之为宝。这跟传统中医养生学是一致的,中国传统养生学也认为,肾在脏腑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肾出了毛病,将影响脏腑气化的协调活动,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所以道家的内丹术实际上是教您如何静心克己,以此来防范外感六淫和内受七情所伤等问题。  第4章浅议道家周天功法

我先把祖父留下来的古书善本中描述的“周天功法”给读者罗列出来,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浅议一下“周天功法”的功理。古书上称:“小周天法:先将身心澄定,面东趺坐,平坐亦可……呼吸和平……叩齿三十六遍,以集心神;赤龙搅海,内外三十六遍。赤龙,舌也;内外,齿内外也。双目随舌转运,舌抵上腭,静心数息,三百六十周天毕。待神水满,漱津数遍,用四字诀。(摄提谷道,舌抵上腭,目闭上视,鼻吸莫呼。)从任脉摄过谷道,到尾闾,以意运送,徐徐上夹脊、中关,渐渐速些,闭目上视,鼻吸莫呼,撞过玉枕(颈上脑后骨),将目往前一忍,直转昆仑(头顶),倒下鹊桥(舌),分津送下重楼入离宫(心也),而至气海(脐下穴也),略定一定。复用前法,运行三次,口中之津,分三次咽下,所谓天河水逆流也。静坐片时,将手左右擦下丹田一百零八下,连脐抱住,放手时将衣被围住脐腹间,勿令风入(古所谓‘养得丹田暖暖热,此是神仙真妙法’)。次将大拇指背擦热,拭目十四遍,去心火。擦鼻三十六遍,润肺。擦耳十四遍,补肾。擦面十四遍,健脾。两手掩耳鸣天鼓,徐徐将手往上,即朝天揖,如是者三,徐徐呼出浊气四五口。鼻收清气,两手抱肩,移筋换骨数遍。擦玉枕关二十四下,擦腰眼(即肾堂)一百零八下,擦足心(即涌泉)各一百零八下,谓之一周,久久行之,精神强旺,百病不生,长生耐老。”

吸提撮闭:鼻引清气,以接先天也;舌抵上腭,以迎甘露也;紧撮谷道,使过尾闾也;怒目上视,使气入泥丸也。又闭者,塞兑垂帘,缓缓运气下行。久而神水落黄庭,舍吸提不能行气而过关,舍撮闭不能采药而归炉。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四字相连,一齐俱到。行提运功,自尾闾穴贯上夹脊,透至双关,撞过玉枕,上入泥丸,此之谓一周天也。

运气法:凡运气法,当闭目静坐,鼻吸清气,降至丹田,转过河尾闾,随即提气,如忍大便状,自夹脊双关透上,直至泥丸,转下鹊桥,汩然咽下,仍归丹田。初行功时,焚香一炷为度,渐增三炷,功行七日而止。凡卧病者,宜用厚褥、棉被、暖帐、重衣,不论寒暑。初行功三日发大汗,以攻阴邪之气,进热粥,以为表汗之资,渴则漱玉津以咽之,饥则炊热粥以食之,饥然后食,不拘餐数,如是衣不解带,能一月则在床,三五七年,瘫劳臌膈等症皆可期而愈。患在上身,收气当存想其气处;患在下身,收气亦存想其处,放气则归于丹田;患在遍身,当分经络属上属下,运法亦如之。女子行功先提水门,后及谷道,运法如前。

戌时、子时者,即是意也。神性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向是也。一才二气升降,采药便加时,在中宫行火矣。(火候图云:从外簇年、簇月、簇日、簇时。《居中经》云:“斗柄运周天,在人会攒簇。”又曰:“火功若用三千日,妙用无方一个时。”)中宫即时子宫,意一指一阳自生。(经云:月之圆存乎口诀,时之子妙在心传。二气如月之二弦,两个半月相合则圆,意到中宫便是子时也。)复卦起行,至三阳水金两停膀胱,至脐和暖,应地天泰卦。到此只要把捉,一尘不著(无思念也),方得龙虎交媾。渐而阳气向上,以致满身遍体和暖,应乾卦。药物透顶,亦如风雨潮浪,沸滚药熟,化金液,如冷泉自降,是应姤卦。渐凉至脐,应否卦。丹田火气渐微,应剥卦。是一周天。此一法,号曰周天火候。

丘祖师曰:“盖人与天地禀受一同,始因父母二气交感,混合成珠,内藏一点元阳真气,外包精血,与母命蒂相连。母受胎之后,自觉有物,一呼一吸。皆到彼处,与所受胎元之气相通。先生两肾,其余脏腑。次第相生,至十月胎圆气足。未生之前,在母腹中,双手掩其面,七窍未通,受母气滋养,混混沌沌,纯一不杂,是为先天之气。才至气满、神具、精足,脐内不纳母之气血,与母命蒂相离。神奇向上,头转向下降生。一出母腹,双手自开,其气散于七窍,呼吸从口鼻出入,是为后天也。脐内一寸三分所存元阳真气,更曾不相亲。迷忘本来面目,逐时耗散,以致病夭、忧愁、思虑、喜怒、哀乐。但脐在人身之中,名曰中宫、命府、混沌、神室、黄庭、丹田、神气穴、归根窍、复命关、鸿蒙窍、百会穴、生门、太乙神炉、本来面目异名甚多。此处包藏精髓,贯通百脉,滋养一身,净裸裸,赤洒洒,无可把盖。常人不能亲者,被七情六欲所牵,迷忘本来去处。呼吸之气止到气海往来(气海在上膈肺腑也)。既不曾得到中宫、命府,与元气、真气相接,金木相间隔,如何得龙虎交媾、化生纯粹?又不知运动之机。如何是气液流传,以炼神形?盖心属火,中藏正阳之精,名曰汞、木、龙。肾属水,中藏元阳真气,名曰铅、金、虎。先使水火二气,上下相交,升降相接。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中宫。用神火烹炼,使气周流一身。气满神壮,结成大丹。非特长生益寿,若功行兼修,可跻圣位。”

初行之法,闭目内视中宫,绝虑、忘思、冥心。满口含津,勿吐勿咽。到此便饮刀圭之事,别有口诀,不敢开写。微微敛身,并不升举。盘膝升身正坐(跏趺不得,只如常坐)。左手兜起外肾,右手掩生门(脐也)。塞兑户(口也),开天门(鼻也,是为玄牝之门)。须要一刀割断。然后鼻中入气(入者为吸、为息、为阴、为水。只要柔软入息,使身内无闻其声),以意轻轻送入中宫,至尾闾(所谓冲开混沌池,擘裂鸿蒙窍)气极,乃从夹脊三关至鼻中轻轻放出,(出者为呼、为消、为阳、为火,轻轻放出,使耳内无闻其声)。听气自出,意且不可离中宫(意者性也,神也,真土也,黄婆也)。但所入气息入中宫,与元阳真气相接相合(经云,接天地天涯之气,续父母有限之身,即天地合其德也哉),使水火二气上下往来相须(天地升降一同也)。勾引肾中真气(铅也,虎也),心中水液(汞也,龙也),交媾混合于中宫(谓之五行俱全、和会一家),自然畅美。(经云,气入脐为息,神入气为胎,胎息相合,名曰太乙含真。)此谓龙虎交媾,便是药物。一才有药,如母有胎。便觉中宫有物(所谓圆陀陀,活泼泼),当用火符炼煮,方得药物不散。始觉咽干以觉心冲,次觉无味,如哑子吃饧,其味难说。是气交合,而曰交媾。每一日行一交,得一物,壮如黍米(此乃形容词也,其丹乃无形无相之物,为了说明,故以每日得一黍米讲之)。还于黄庭之中,自可益寿延年。

火者,心也、神也、性也、离也、日也、意也。前采药,二气升降之际,不以意守中宫,药物如何得住?如何得运转?圣人藏隐以日(太阳火也)归寸土(中宫)。

用时行之微微,敛身轻轻。胁腹凝息,数定铢两。默运心气,下至丹田。鼻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但以长意在中宫。意是神子,神是气母。神驭气,其气自然从尾闾穴入夹脊三关。直上辘轳穴天关(在脑后),入昆仑,复下丹田,周流运转不绝。北方正气(肾气也)为河车,所谓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中宫是机(意也),触机,天关即应。所谓神机密运是也。

心为五阳之主,肾为五阴之主。五阴升而为水,五阳降而为火。当用乾之时,以心气下入丹田,号曰进火。若用补虚益气,当常行用之数。一周年得十年气,补十年虚。若行地户之时,龙虎交媾法,心肾之真阴真阳凝结成黍米大,下还黄庭,计定数而进火候,三百日足,曰阴内炼阳。火自合周天。

龙虎交媾、上下火候,是为安乐常行之法。若用龙虎交媾相兼而行,是为炼丹。抽添之火五两,炼精成汞;十两,炼汞成砂;十五两,炼砂成丹。三百日火候不差,自然丹就,纯阳气生。内炼五脏,号曰炼气成神;外炼四肢,号曰炼形服气。若不炼五脏,不炼四肢,只是丹成,自可长生。若用炼形,而曰地仙,形神俱妙;若用炼气,而曰神仙,弃壳超凡。

肺为华盖,喉咙为重楼,口为玉池,兑户鼻为天门、天柱。眉间为玉堂,额为天庭,顶为天宫,耳为双市门。肾气传肝气,肝气传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