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名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16:50:59

点击下载

作者:马帅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中国名画

图解中国名画试读:

前言

绘画是人类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代绘画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脱尘世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借生花的妙笔,画下了无数技艺精湛、影响深远的名画。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名画不仅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

中国名画作为中华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或描绘各地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社会风情,或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念,或记录生活和历史,或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信仰,或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了解、欣赏一些中国名画。由此,不仅可以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此外,从名画折射出来的画家的智慧和情感对启迪人们心智、陶冶情操也将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了解并欣赏中国绘画的创作成就,编者精选近200幅名气大、影响广、代表性强的中国名画辑成本书。这些传世名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史学价值、文化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代表了中国绘画的主要成就。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果,书中设置了“入选理由”“名画档案”“画家小传”“名画欣赏”“绘画知识”“画外音”等栏目,从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解读中国名画的精髓,让读者深刻体会名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领略艺术大师们创作的艰辛,全方位把握绘画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其中“入选理由”高度概括了名画的成就、地位和影响;“名画档案”列出了名画的创作时间、尺寸、收藏地等基本资料;“画家小传”简要叙述了绘画大师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名画欣赏”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全面解读名画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技巧等,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这些伟大的作品;“绘画知识”讲述了大量专业绘画知识;“画外音”介绍与名画有关的知识、趣闻等。同时,与文字相契合的精美插图精彩展示名画的原貌,营造出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座流动的名画博物馆,更为直观地领略艺术的精髓,获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阅读体验。

人物龙凤帛画

入选理由

◎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

◎我国现存最早的人物画之一;

◎中国现存最早的帛画。

名画档案

名称:《人物龙凤帛画》

尺寸:纵31.2厘米,横23.2厘米

收藏:湖南省博物馆

创作时间:战国

材料:布帛

名画欣赏

在专门的纸、绢发明使用之前,人们往往将字画刻在或绘在木板、石板、器物或丝织物上,这类作品后来常按其使用的材料分别称为“木板漆画”“画像石”“砖画”及“帛画”等。这是一件葬仪中用以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铭旌,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画中女子侧身而立,细腰长裙,广袖宽袍,姿态优美大方,双手合掌前伸,似在祈祷。其前上方各有一龙凤升腾起舞。

在历史上,“玉”“帛”曾并称,且有象征权力与富有之意,帛画以白色丝织物为载体。出土于战国晚期楚墓的帛画,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具有独立意义《人物龙凤帛画》画面的下部偏右绘一侧身站立的妇女,头后挽一插有冠饰的发髻,细腰,身着绣有卷云纹的宽袖长袍,袍尾曳地,并向两边张开,状如花瓣,细腰上系着很宽的腰带。这种造型样式与青铜器上的人物有相似之处,但因这是绢上线描,更见流畅之韵,人物唇口与衣袖上施点朱色,使画面增加生机。妇女的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

绘画知识

岩画

岩石(岩穴、石崖和独立岩石)是人类最早的“画布”之一。岩画是介于绘画与雕塑之间的一种造型艺术。史前期的岩画,主要是用石器敲凿、磨刻而成的浮雕、线刻和以颜色涂绘的彩画。

岩画是渔猎、游牧族喜爱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岩画,为大约距今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的手形(手印)岩画,它是内蒙古西部雅布赖山洞窟中的遗存物。人物龙凤图(局部)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它引颈抬头,尾上的两根翎毛清晰可见。画中勾勒用笔流畅,线条曲直配合得当,用色十分讲究,显得协调并富有装饰意味,很显然,画作是经过精心设计处理过的。《人物龙凤帛画》画面的下部偏右绘一侧身站立的妇女,头后挽一插有冠饰的发髻,细腰,身着绣有卷云纹的宽袖长袍,袍尾曳地,并向两边张开,状如花瓣,细腰上系着很宽的腰带。这种造型样式与青铜器上的人物有相似之处,但因这是绢上线描,更见流畅之韵,人物唇口与衣袖上施点朱色,使画面增加生机。妇女的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

妇女的前方绘有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它引颈抬头,尾上的两根翎毛清晰可见,凤的双足一前一后,一曲一伸,有力的脚爪呈现出腾踏迈进的姿态。妇女的前上方,与凤相对的,是一条体态扭曲、向上升腾的龙(一说为夔),龙头生有双角,身上有一道道环形纹饰,双足张举。龙和凤的动态与妇女的静态形成了对比,全图将人物置中而周围留有大量的空间,动态物体却置于边缘而没有多少空间,在空间感觉上造成了一种对比中的和谐,使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画中勾勒用笔流畅,线条曲直配合得当,用色十分讲究,显得协调并富有装饰意味,很显然,画作是经过精心设计处理过的。

这是一幅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画,画中的妇女在向墓中死者祝福。据史料记载,当时楚国有一种习俗观念,希望死者灵魂得以超脱,所以也有人认为,画中妇女就是墓主人,她在祈求龙凤引导她升入天国,以求得再生。

中国画以线造型的传统手法,在这幅图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画中的龙和凤均用线条描绘,造型简洁明快。画中妇女形象的面貌、身段、动势都具有鲜明的古代女性的特征,如游丝的细线似乎带有一种节奏感。不过,细看也能看出早期绘画的稚拙,如在这幅画中人物面部刻画就比较粗略。

1973年,在长沙楚墓又出土了一幅与《龙凤人物帛画》一样都具有祈祷意义的作品——《驭龙图》,而且这幅画与《龙凤人物帛画》的时代也大体相同,我们可以从这两幅图中了解战国中期我国绘画中的不同风貌及不同手法。

画外音

龙凤崇拜

龙凤崇拜,又称龙凤呈祥,在画面上龙凤各居一半。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四周祥云朵朵,一派祥和之气。

铭旌

春秋战国时,人们把画有死者肖像的画挂在灵堂受人拜祭,出殡时由执事人用竹竿挑起走在灵柩前,死者灵柩入土后,将帛画覆盖在棺盖上。人物驭龙图 战国 佚名 绢本此画于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战国楚墓出土,是关于墓主人驭龙升天的铭旌。图中人物头系峨冠,身着长袍,腰悬长剑,正手曳威龙升天而去。其衣袍迎风飘扬,神采奕然,气宇轩昂,而头顶的华盖更衬出其身份的显赫。龙尾立一仙鹤,龙身下一尾鲤鱼正悠然游动。本图人物刻画逼真,运笔灵活畅然,兼以淡彩渲染,更显人物神采奕奕。其广袖长袍、冠带以及华盖上绦带随风飘舞,更给画面增添了十足的动感,驭龙飞升之意跃然纸上。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入选理由

◎研究西汉初期社会风俗的一个有力凭证;

◎汉时期帛画的代表作之一;

◎古代绘画中的珍品。

名画档案

名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尺寸:纵205厘米,顶端横92厘米,下端横47.7厘米

创作时间:西汉

材料:帛画

收藏:湖南省博物馆

名画欣赏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死后灵魂升天或下地狱的说法,当时的人们对天国充满了理想化的幻想。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了一件“非衣”帛画。画面完整,形象清晰,呈T字形,画面内容也依T字形的横幅和竖幅划分为天国、人间、地府3个部分。

横幅部分描绘的是天界。人首蛇尾、披发不冠、蓝身红尾的女娲(一说为张目能耀天下的大神烛龙)盘绕着居于中间,两侧各有5只神鸟。右上角有一轮红日,里面画着太阳神金乌,红日下绘扶桑树及树间的8个小太阳,左下角绘有一弯新月,月中有玉兔和蟾蜍,弯月为一女子乘龙仰身擎托,有人认为是嫦娥奔月的情景。人首蛇身的女娲之下绘有两条巨龙、两骑神怪,再向下是天门“阊阖”、豹及门神“帝阍”。

绘画知识

彩陶纹饰

绘制在彩陶器皿上的图纹,是我国现存的数量最多的原始绘画。其绘饰大致可分为像生性花纹和图案性花纹两类。彩陶上的像生性纹饰虽然还不是独立的绘画作品,但其创作手法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最能代表我国史前绘画的艺术水平。彩陶在我国的北方等省市均有出土,以黄河中上游最为繁盛。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各有特色,而其中以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绘画最为卓越。

帛画中段画人间世界。华盖与翼鸟之下,是一年老贵夫人的侧面像,老妇人身着锦衣,在小吏侍女的跪迎服侍下,拄杖前行。据考证,这位老妇人就是墓主人利仓的妻子。在老妇人前面,有两个戴鹊尾冠的男仆跪地奉迎。其下画一厅,设有壶、鼎、钫及重叠的耳杯之类的酒食具,其中又有一个大食案,上面铺着锦袱,左右侧各有三人拱手而坐,另有一人站在一侧。从这段图来看,似乎没有主人,意思可能是主人将离开家园,家人设宴送别,或表示主人离世后家人设案祈祷,总之,都是祝福墓主人早日升天的意思。旌幡帛画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中国人是最为死者操心的民族。且不论这句话是贬斥或是褒扬,但他说的确是事实。中国人一直关心死者在阴间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空间。这件升天帛画绘出了地府、人间、天上三个空间,即是为了给墓主提供了一个理想、安逸的生活空间;大量的随葬品也会使墓主吃喝不愁、安逸富足。这幅帛画所用的技法以单线勾勒为主,也有多种色彩平涂和浓淡渲染。线条圆活、精细、准确;颜色有朱砂、石青、石绿和白粉等矿物颜料,出土时色彩依旧绚丽夺目。这幅升天帛画的发掘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汉初这一段空白,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另外,画中所描绘的神话内容同历史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所以,它也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朱地彩绘棺 西汉这是马王堆一号墓四层棺中的第三层棺,鲜艳的朱漆底上用青、绿、褐、黄、白等颜色彩绘出各种祥瑞图案,此外是头档画,绘双鹿、仙山,可见这类“洞朱”“云气画”的漆棺是当时高级贵族的习用葬具。

最下段是地下部分。一个裸体的力士,作马步下蹲,双手向上托着象征大地的白色扁平物,站在两条交缠着的水族动物身上。水族动物旁边,有神怪、大龟、鸱鸮等。

这幅帛画,天上、人间、地府相互贯通;神、人、兽互为关联,奇谲瑰丽,蔚为壮观,透出浪漫奔放的气势和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执着追求。从这幅画中,我们能看出西汉初期由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转化为对神的无限崇拜。

强烈的对比是这幅帛画的一大特色,不单单是从上述的三个层次上的对比来看,从颜色上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品用淡墨线和朱砂线先起画稿,再用朱砂、藤黄、石绿、石青、白垩等矿、植物颜料平涂和渲染。此外,这幅画中的人所居住和活动地方的狭小与神怪充斥的世界的无边无垠形成鲜明的对照。在神怪的空间里,各色各样的奇幻的形象、飞动交叉的线条加深了这个空间的神秘感和不安定感,而在人间,所画的是生活中的情景,显得平稳、真实,既生动又得体。

在线条的应用上,墓主自额上至下颚以一笔勾勒,挺劲流畅,人物的面部和衣冠,画得精细、准确,龙、帷帐等,则画得粗犷、豪放。

这件“非衣”帛画的想象力丰富,几乎采用了所有有关天上地下的著名神话传说故事来丰富画面,描绘的技巧高明,造型生动准确,用色考究,在古代绘画中是非常罕见的。

女史箴图

入选理由

◎我国尚能见到的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

◎现存最早的画卷;

◎中国古代绘画的珍品。

名画档案

名称:《女史箴图》

作者:顾恺之

创作时间:东晋

尺寸: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

材料:绢本

收藏:原作早已失传,现存的《女史箴图》有两个摹本。一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南宋人所摹;另一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掠,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传为唐代人所摹,现在诸家著录多采用此摹本。

画家小传

顾恺之(约348—409),字长康,晋陵无锡(今属江苏省)人,东晋时期的画家、绘画理论家和诗人。顾恺之曾任参军、散骑常侍等职。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时人称其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的绘画及其在理论上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伟大画家。

顾恺之的画作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还著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启蒙记》3卷,另有文集20卷,均已佚。

名画欣赏

女史,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箴是规劝、告诫的意思。西晋惠帝无能,皇后贾南风操纵朝政,且荒淫放荡。张华以此为题材作《女史箴》,以韵文形式,拟女史口气,既讽刺放荡暴戾的贾后,也规劝教育宫廷妇女应遵循的封建道德,顾恺之依据《女史箴》画成一分段长卷。

张华所作《女史箴》原文共12节,所以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也分为12段,前3段已遗失,尚存9段。这9段内容根据各段《女史箴》文,依次为:冯媛挡熊、班姬辞辇、世事盛衰、修容饰性、同衾以疑、微言荣辱、专宠渎欢、靖恭自思、女史司箴。这9幅画面中,第一幅画的是冯昭仪以身挡熊,保卫汉元帝的故事;第二幅是班姬不与汉成帝同车的故事;第三幅画的是山水鸟兽;第四幅描绘的是“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一节宫廷妇女化妆的修容情形;第五幅表达的是夫妻之间也要“出其擅言,千里应之”,否则“同衾以疑”;第六幅表达的是一夫多妻制;第七幅表达了“欢不可以渎,宠不可专”的内容;第八幅描绘的是妇女必须服从丈夫的支配;第九幅是“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卷后另绢有宋徽宗瘦金书《女史箴》词句十一行,另纸项子京题“宋秘府所藏晋顾恺之小楷女史箴图神品真迹明墨林人项元汴家藏珍秘”。卷末款署“顾恺之画”,当为人后添。

画外音

顾恺之画之“骨法”

顾恺之画之“骨法”即所谓线条勾勒成体态的比例。如《冯媛挡熊》中汉元帝隆准宽额,冯媛俊眼修眉、衣袂飘举,均是用以突出主人公身份的尊贵。相比较之下两个武士却被画成朝天鼻,斜三角眼,反映的是下层人士的相貌,即顾氏所云:“尊卑贵贱之形使能觉然易了。”此图表现的是西晋张华《女史箴》中的内容,采用一图一文的形式,人物描绘流畅细致,造型准确,神情生动。画中女子姿态从容、秀逸典雅,显示出贵族女子的特点。画风古朴,运笔缜密,赋色细腻和谐,体现了当时“以形传神”的思想。《女史箴图》以连环形式,宣扬了古代妇女应遵守的清规戒律,是儒家传统思想的反映。画中人物面目衣纹无纤媚之态,笔迹周密,气味古朴。对人物面部的勾画,则细处求工。个人均以细线勾勒,只在头发、裙边或飘带等处敷染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整个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亮丽活泼,其绘画语言充分体现了顾恺之所提倡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法则。中国绘画特色之一是以线造型,传统的线描都是粗细一律的“铁线”或“高古游丝”描,而顾恺之的线描是细线描,显得别有韵味。有人把他的线描比作“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而朴素流畅,也有人称他的线描如“春蚕吐丝”,圆润、细劲、连绵,如一气连成,顾恺之用笔作画是“意在笔先”,画意在执笔之先已胸有成竹了。

虽然《女史箴图》是依照张华的《女史箴》文所画,但并不是只限于抽象的描绘,而是塑造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环境,刻画出了典型的人物。拿第一幅“冯媛挡熊”作例,据史书记载,汉元帝携众妃眷去看斗兽,忽然有只黑熊逃出朝元帝跑来,众妃眷惊惶逃避,连皇帝都不顾了,唯独后妃冯媛为了皇帝的安危,挺身去挡熊,黑熊受阻,武士们得以将熊刺死,元帝才免受其害。顾恺之根据张华《女史箴》文“冯媛趋进”来加以描绘,画面上的黑熊张牙舞爪,异常凶猛,而身体瘦弱的冯媛却神态自若,以飘动的衣带将“趋进”两字体现得非常贴切。冯媛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毫无畏惧,视死如归的凛然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舍身挡熊的冯媛,充分显示了封建殉道者的情状。又如“修容饰性”一节,中间一位丰采奕奕的贵族妇女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妇梳理发髻。铜镜为圆形,放在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还有长、圆不同的梳妆盒。画面右边还有一贵妇,正左手持镜,用右手整理并欣赏自己的发髻。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

绘画知识

春秋战国的漆画

我国漆工艺历史久远,新石器时代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便出现漆器。战国的漆器,多出土于湖南长沙,湖北随州、江陵,河南信阳等地,纹饰已很精美,所画也比较丰富。春秋战国的这些装饰性漆画皆单线勾描,并辅之以平涂色彩。许多人称之为“最早的油画”,这些“油画”只不过是利用油质的漆彩描绘,它的描绘,完全根据工艺品的性质决定,并未发挥油质颜料在绘画上作出的具有独特的表现,所以不能用西方油画的发展来理解。在我国古代,即使后来民间画门神之类也用“油画”,但在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上,与欧洲的古典油画是不相同的。女史箴图“修容饰性”《女史箴图》中人物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所画妇女端庄娴静,符合封建箴条。笔法细劲连绵,设色典丽秀润,据考证画风比《洛神赋图》要古,与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的风格有些相近。画卷中的山水与人物关系是人大于山,山石空勾不皴,也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风格。洛神赋图

入选理由

◎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为世人传颂的名画;

◎构思巧妙,画面生动感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经典作品;

◎诗、画结合的杰出范例,标志着当时绘画发展的最高水平。

名称:《洛神赋图》

名画档案

创作时间:东晋

材料:绢本,设色

收藏:存有宋代摹本5卷,分别收藏在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两件)、中国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洛神赋图》与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洛神赋图》第一卷相同,只是首尾缺损较多。

作者:顾恺之

尺寸: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名画欣赏

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南)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嫁给其兄曹丕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叡后又遭谗致死。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叡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在《洛神赋图》中,顾恺之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的构图、传神的笔墨,描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情景。画中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含情脉脉、仪态万千,很好地传达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子建睹神》一幕

顾恺之以线描作为造型的手段,以浓色微加点缀来敷染人物容貌,不求晕饰,构图笔迹周密,线条流畅,如春蚕吐丝,如春云浮空,流水行云,皆出自然,画面中的人物呼之欲出。

在顾恺之那个时代,中国绘画是不讲透视和比例关系的,而是对重要表现对象进行拔高扩大处理,比如重要人物就画得比次要人物高大,《洛神赋图》也是这样。《洛神赋》节选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洛神赋图》长达6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全幅作品共画了61个人物,分为几个场景。分段描绘的画卷用一幅幅连续的画面展示了从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整个过程,反映着人物欢乐、哀怨的情绪。画家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中,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连接,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此图取材于魏国曹植名篇《洛神赋》,表现作者由京师返回封地的途中与洛水女神相遇而爱恋的故事。全图采用长卷形式,分段描绘赋中情节:开始是曹植在洛水边歇息,女神凌波而来,轻盈流动,欲行又止;接下来表现女神在空中、山间舒袖歌舞,曹植相观相送的情景;最后女神乘风而去,曹植也满怀惆怅地上路。各段之间用树石分隔,并以舟车无情地飞驶离去反衬人物的依依不舍之情,极为传神。人物刻画如行云流水,用笔细劲古朴,柔韧如蚕丝;神态表现细腻,设色厚重鲜艳。山川树石画法稚拙,反映了山水画初创时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特征。以下是此图的一部分。《子建睹神》部分,画的是主人翁曹子建(曹植,字子建)在翠柳丛石的岸边突然不经意地发现崖畔洛水之上飘来一位婀娜多姿、美丽照人的女神时如痴如醉的神情写照。他生怕惊动洛神,下意识轻轻地用双手拦住侍从们,目光中充满了初见洛神时的又惊又喜的神态。顾恺之在处理曹子建的侍从时,将他们画得程式化,用侍从们呆滞的目光、木然的表情,衬托出曹氏喜不自禁的神情,使画面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这时我们看到曹植的神情是既专注又惊讶,内心激动、外表矜持的复杂心情,这是言语所难以表达的。

通过《云东以载》部分,我们可以一睹顾恺之所创造的“高古游丝描”之真容。图中有大量对于云和水的写照,画家对于水的势态的描绘,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有时荡漾回旋。总之,画家笔下不同的水势、水态、水性千变万化的组合,使这种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烘托成一体,影响着画中气氛,将画家的情绪传染给观者,使观者一同受到感染,可谓高明之笔。

顾恺之还根据曹植的《洛神赋》中文字的描绘,创造了许多神仙和奇禽异兽,画面主要用线造型,墨线是典型的蚕丝线描,用色厚重、艳丽,形象十分生动。实际上,这些神兽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完全是画家凭想象将多种动物的特征融合成一体而画出的视觉形象。如他画出的海龙就长着一对长长的鹿角、马形脸、蛇的颈项和一副如羚羊般的身体,他画的怪鱼也长着豹子一样的头。它们虽然奔驰在江水之上,却没有飞溅的水花,就如同腾飞于空中一般。这种绘画技法,烘托出了画面的热闹,增强了故事的传奇性和神秘感,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不但可以一窥顾氏早期代表作之风貌,也可发现中国画当年的绘制风格。实际上,《洛神赋图》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壁画的造型与设色方式,铺陈叙述故事的构图方式也和汉代画像石的布局相似。人们能从《洛神赋图》中欣赏到这么丰富的内容,也算是这卷画的魅力之所在吧。

绘画知识

绘画六法

作为奠立中国绘画理论基础的“六法论”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提出的。“六法论”就是作画的六种原则,也是画画的规范,不仅成为运笔时的标准,而且是一般批评家批评作品时的标准。

气韵生动:就是一幅画的精神所在,一个画家要想把画画好,就必须发现这种精神,并且使它活泼、自然。

骨法用笔:是指在骨法方面的用笔而言。所谓“骨法”就是纲要,也就和结构上的轮廓类似,所以运笔方法最为切要,因为运笔乃是中国画的生命所在。

应物象形:随着物体而定形象,是指模仿物的形体,也就是写实的意思。

随类赋彩:随着物的种类而予以赋彩,是指模仿物体本身的色彩。

经营位置:是指画面的部位,就是所谓布局,也就是结构或组织的意思。

传移模写:是“临模移写”的意思,就是照着画本来作画,六朝时代特别称之为“移画”。《洛神赋图》中的神仙和奇禽异兽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许多珍禽异兽,如图中驾车的海龙:鹿角、马脸、蛇颈、羚羊身子,而水中跳跃的怪鱼却长着豹子头。

列女古贤图

入选理由

◎填补了北魏前期北朝绘画的空白;

◎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是我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之一;

◎画面人物造型上具有“秀骨清像”的特征。

名画档案

名称:《列女古贤图》

尺寸:纵80厘米,横40厘米

收藏:山西省博物馆及大同市博物馆分藏

创作时间:北魏

材料:屏风,漆绘

名画欣赏

屏风漆画《列女古贤图》是我国北魏木板漆屏风绘画作品,1966年出土于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中。墓主司马金龙原为晋皇族后裔,世代为北魏显宦,备受宠信,其死后墓葬规模较大,除出土大批陶俑、石雕、石棺床及生活器具外,尤以制作精美的木板漆画著名,被视作珍贵的古代绘画实物。

此画用木板制成,出土时较完整的有五块,另有残块若干,每幅两面绘制,分上下四层,屏风两面原皆有画,入葬时朝下的一面腐蚀严重,原貌难以辨别,向上一面则保存较完好,色泽鲜明。画面内容是帝王将相、烈女、孝子等传统故事,如帝舜、周太姜、卫灵公、齐宣王、晋文公、孙叔敖、汉成帝与班婕妤,以及孝子李充、卫灵公夫人、蔡人妻等。

绘画知识

漆画工具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漆画工艺中,主要运用漆刮、漆刷、描绘漆笔、扫笔、夹子、箩筛、研磨器具、磨炭、头发、水砂纸、油罐、玻璃板等,此外还有荫房、荫橱、刻刀、切刀、剪刀、锉刀、铲刀以及磨刀器具等。

当时的绘画题材大体可分为三类,一为经史故事,二为风俗现状,三为神怪祥瑞。王室士族尤其注重经史故事的传写,用以达到劝诫与教化之功用,因此士人画家的人物画中,尤以此类内容为多。屏风又特别适合表现传统的先贤、列女、孝子之类的系列题材,《列女古贤图》中人物故事描绘即是列女故事,此屏风漆画的题材来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和刘向《古列女传》等汉代文献,所绘故事的选材承袭了汉代以来采用历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传统,题记直接节录史传文字,墨书风格也明显浸润着东晋以来士人的书法意趣。画中人物的仪态风貌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作品颇有相似,用笔连绵不断,大有“春蚕吐丝”之风韵,显得悠缓自如,其设色渲染合宜,人物也表现得惟妙惟肖,尤其是画中女子的动作、神态的描绘,既能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又各富个性。《列女古贤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层共有六个人物,其中有帝舜父瞽叟、娥皇、女英和帝舜本人,画的是帝舜恪守孝道的故事;其事见《史记·五帝本纪》和《列女传·母仪传·有虞二妃》。

第二层共有三个人物,为周太王妃太姜、周文王之母太任和周武王之母太姒的立像;其事见《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

第三层共有两个人物,描绘的是鲁师春姜以及春姜女像;其事见《列女传·母仪传·鲁之母师》。

画外音

屏风漆画始于周代,兴盛于汉魏六朝,是上层统治阶级享用的奢侈之物。此《列女古贤图》漆画是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在画法上与卷轴的样式无异,它的出土填补了北魏前期北朝绘画的空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列女古贤图 北魏

第四层共有六个人物,内容为班婕妤辞与汉成帝同乘御辇的故事,画中的汉成帝坐在四人抬的高篷大辇之上,回首向后张望,四名脚夫抬辇行进,班婕妤随后步行;其事见《汉书·外戚传》和《续列女传》。此图在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也出现过。列女古贤图(局部)

其余漆屏的内容见于《列女传》的还有《仁智传》中的《孙叔敖母》和《卫灵夫人》,《贞顺传》中的《蔡人之妻》和《黎庄夫人》等。此外,漆画上还有题记及题榜,书法接近楷体,较典型地反映出汉隶向唐楷演变中的魏书发展面貌,字体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不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

此图中所画人物用黑线作铁线描,脸、手涂铅白,服饰器具兼施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渲染,形象生动逼真,并有纵深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构图上重在突出主题,中心人物大于陪衬人物。画风古朴,富有装饰性,因为此漆画以红漆为底色,画家都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覆盖力强的色彩来绘制,所以显得富丽精致,体现了漆画艺术的深沉魅力。

职贡图

入选理由

◎中国最早的皇帝画家所画;

◎中国南朝绘画艺术水平的一个总结;

◎中国现存最早的《职贡图》。

名画档案

名称:《职贡图》

作者:萧绎

创作时间:南朝

尺寸:纵25厘米,横198厘米

材料:绢本,设色

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画家小传

萧绎(508—555),南朝梁画家,即梁元帝,字世诚。武帝萧衍第七子。萧绎聪慧好学,擅长书画,冠绝一时。萧绎的技巧是多方面的,擅绘佛面、鹿鹤及景物写生,以及擅画外国人物形象。南朝陈姚最评价萧绎说:“学穷性表,心师造化,足使荀最、卫协搁笔,袁倩、陆探微韬翰。”传世作品有《职贡图》,但已残缺。

名画欣赏

所谓《职贡图》,指的是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时,外国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上层向中国皇帝进贡的纪实图画。据说萧绎曾画《番客入朝图》和《王会图》,已经失传,所以有人认为《番客入朝图》《王会图》可能就是《职贡图》。

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子,当时南朝与各国友好相处,来朝贡的使臣不绝于途,而作为皇子的萧绎则有机会见到这些平常人不能看到的盛大景象。《职贡图》展现的就是这一时期国家间友好往来的繁盛场面。《职贡图》原作约成画于梁武帝时,原图共35国使,现存此图为残卷,描绘了12位使者朝贡时的形象,依次为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自题、末国的使者。画面中,使臣着各式民族服装,拱手而立,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国家间友好往来的繁盛场面。从使臣们风尘仆仆的脸上,流露出来到南朝进贡时既严肃又幸喜的表情,同时也传达出不同地域和民族使者的不同面貌和气质,脸型肤色各具特点。同时,每一位使者背后,有一段叙述其国家方位、山川、风土以及历来朝贡情况的题记。

萧绎还专门为这幅《职贡图》作了序言,说明了创作这幅《职贡图》的动机:“臣以不佞,推毂上游,夷歌成章,胡人遥集……瞻其容貌,讯其风俗,如有来朝京辇,不涉汉南,别加访采,以广闻见,名为职贡图云尔。”

从绘画技法上看,画中人物线条简练遒劲,以高古游丝描为主,间施兰叶描手法,简练遒劲,并分层次加以晕染。人物形象承袭了魏晋以来富有装饰而谨严的风格,但人物刻画略显生动不足。画像突显写生实力,虽人物站姿雷同,却神态各异,或儒雅,或豪爽,或灵气十足,体现各民族地域及不同年龄的气质风范,同时皆有朝奉使者的谦恭谨慎之态。手法上,运笔细劲畅然,讲求人物比例,设色明艳而典雅。此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水平,成为了解南朝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亦是真实记录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

据说这幅《职贡图》是萧绎做荆州刺史时所画。549年,侯景乱军攻陷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梁武帝被侯景逼死。552年,萧绎派王僧辩等讨伐侯景,在同一年,萧绎继位。555年,西魏军攻破江陵,萧绎被杀。在死之前,萧绎把宫廷所藏的名画及各种典籍24万卷全部焚毁,西魏兵士从灰烬中救出的4000轴残卷中就包括后来流传下来的只剩12个国家使臣的《职贡图》,后被各朝临摹。

这幅宋摹本的《职贡图》不仅是研究、了解当时各国历史风俗与中外关系的宝贵资料,而且也是研究萧梁时代绘画面貌的珍贵依据。画史记载,唐时的阎立本、元时的任伯温都曾画过《职贡图》。

北齐校书图

入选理由

◎杨子华最具代表作品;

◎今天唯一能见到的杨氏的卷轴画;

◎用笔细劲流畅,设色简朴优美。

名画档案

名称:《北齐校书图》

作者:杨子华

创作时间:北齐

尺寸:纵29.3厘米,横

122.7厘米

材料:绢本,设色

收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画家小传

杨子华,生卒年月、籍贯不详,北齐画家,擅画人物、宫苑、车马等,尤精于鞍马,所画马匹生动逼真。北齐世祖高湛时(561—565)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是北齐世祖的爱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成为御用画家。其人物画师法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技艺精湛,被誉为“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他所画人物形象丰满圆润,有别于顾恺之的“秀滑清丽”。杨子华也向被认为是牡丹圣手,苏轼面对牡丹曾发出浩叹:“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杨子华。”

名画欣赏

杨子华在长安等地画了很多的壁画,据传他在壁上所画的马甚至引起观者夜间听到马索水草而嘶鸣的幻觉,其画对唐代有很大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其作品到今天大都已经了无踪迹,《北齐校书图》是我们唯一能见到的杨氏的卷轴画。

图卷所画的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和文士高干和等11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据宋人题跋,原为杨子华作,图中共描绘三组人物,最右边是一文士,身着长衫,面目清秀,双手执卷,背对着其他人,正聚精会神地审读,看那专注的眼神,世外其他的一切似乎此时已和他没有关系。往左看出现了一个中心人物,他方脸宽额,满脸胡须,身着浅红衣袍,脚穿黑靴,坐于凳上,右手执笔,左手扶着书卷,好像是在给他面前文士批阅指点,而文士则弯着腰恭敬地手展书卷等待。在文士左边有一人拿着笔似在苦苦冥思,在他后面有一穿浅红衣服的书童背对着手拿物品正欲离去,另外有二侍女手拿物品在旁边静立而侍。中间有士大夫四人坐于方榻之上,榻上摆有餐盘,里面盛有菜肴,还有酒杯、砚台、箭壶、琴等物品,四人上身均穿透明纱衫,着吊带长袍,榻内正面一人大概是樊逊,正在认真地执笔书写;其余三人,一人侧身坐于榻边,右手执毛笔,左手举着似刚写完的书绢在专心审阅;另一人是背面,盘膝而坐,一张古琴的一角搭在左腿上,一角搭在榻边上,伸出右手拉住右边一人的腰带不让他下榻;右边此人似乎想要逃避喝酒正欲离开,用右手与人推搡,一个童仆正给他穿靴。榻旁围列女侍五人,均穿曳地长裙,挽相同发髻,或捧杯,或执卷,或抱凭几,或抱着靠垫,或提着酒壶,排列有致,顾盼生姿。画左侧有奚官三人,马两匹,一灰一黑,皆静立侧首观望,奚官三人面目不一。

绘画知识

壁画

所谓壁画也就是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用以记事,是最早的壁画。自魏晋到唐宋,佛、道两教盛行,寺院道观多有壁画,敦煌壁画保存了当时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明清卷轴盛行,壁画渐衰,1949年后,壁画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北齐校书图 北齐 杨子华

画外音

此画用笔细劲流畅,设色简朴优美,画风虽难免受宋人影响,但与北齐娄睿墓壁画画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画中人物神情都描绘得极为生动,画家用笔细劲流动,细节描写神情精微,设色简朴优美,整个画面既反映了北齐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史实,又不乏诙谐、随意,给人一种轻松的艺术享受,画中人物的特征,已不同于顾恺之等人的“秀骨清象”。画中人物面孔都呈鹅蛋形,与出土的娄睿墓壁画相吻合。据宋代黄庭坚《画记》、黄伯思《东观食话》等书记载,《北齐校书图》是宋摹本残卷,据画卷题跋,原为杨子华所画,唐代画家阎立本再稿,因为杨子华善于画壁画,所以有人把1979年出土的北齐娄睿墓的壁画推测为他的手笔。唐代阎立本评其画曰:“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踰,其唯子华乎!”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入选理由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幅砖画;

◎保存最好的一幅砖画;

◎国家级重点文物。

名画档案

名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尺寸:纵80厘米,横240厘米

收藏:南京博物院

创作时间:南朝

材料:模印砖画

上起三国曹魏,中历西晋、东晋、十六国,下迄南北朝至隋统一,这一时期多战乱,国家长期分裂,朝代频繁更迭,士族地主的统治极端腐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但另一方面,儒家名教失去它原有的维系人心的力量,外来的佛教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和狂热信仰。处在纷争不息、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的士人阶层,由于普遍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他们寻求各种精神寄托,还有一部分人则喜欢沉湎于艺术的创作、鉴赏和品评等活动。魏晋以降,魏晋风骨便成为文人士大夫津津乐道的话题,竹林七贤更是文人心目中高山仰止的形象,以竹林七贤为内容的各种砚台、笔筒层出不穷,大多制作精细,工艺高超。此图表现当时文人雅集的情形,嵇康在岩上题诗,阮籍、阮咸在溪水旁侃谈,向秀和山涛对弈,王戎观棋,刘伶烂醉如泥。

南朝陵墓砖画现已发现的有5处,均在江苏南京、丹阳一带。在南京西擅桥附近齐、宋后期的大墓、丹阳建山齐废帝陵、丹阳胡桥齐景帝陵墓内均出土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其人物形象、构图、风格基本相同,只是人物排列顺序和某些细节与题字略有差异,其中,西擅桥出土的砖画在所有这些砖画中是艺术水平最高的。嵇康为“七贤”之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松槐、垂柳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我们来结合“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的个性特征来看砖画中的人物。

嵇康为“七贤”之首,是一个豁达而有文采的人物。据文献记载,嵇康“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且常“弹琴咏诗,自足于怀”。砖画中的嵇康正在抚琴,微微扬头举眉,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神情,给人一种旁若无人之感。

阮籍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喜好饮酒,且“嗜酒能啸”,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把手指放在嘴里吹口哨一样。在“七贤”中,有“嵇琴阮啸”之说。这块砖画中的阮籍侧身用口作长啸之状,一副嗫嚅忘形的样子。《山涛传》中对山涛有“饮酒至八斗方醉”的记录,可见山涛也是一个酒鬼。在这幅砖画中,山涛手执一酒碗,俨然一个嗜酒如命的文士。

王戎为人直率,不修威仪。此砖画中的王戎手舞如意,并配以钱箱、赤腿,姿态懒散悠闲,自得其乐。

据文献记载,向秀“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秀乃为之隐解,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可见他是一个十足的道学家。砖画中的向秀闭目倚树,似乎在对玄理深思。

绘画知识

汉画像石、画像砖

始于西汉的画像石和画像砖随着厚葬之风愈演愈烈,到了东汉则更为盛行。雕刻于石料表面的装饰性图像,其雕刻手法的运用基于图像的绘画特点,叫画像石。在砖头模子上刻画后再压成砖坯烧制出来的则叫画像砖。是主要用于坟墓前祠堂、墓室及石阙等墓葬建筑的装饰性图像石刻和图像砖。

刘伶嗜酒如命,“止则操卮执觚,动则契盍提壶”,大杯小盅,来者不辞。砖画中的他手持耳杯斟酒,一副醉意朦胧之态。

阮咸通音律,擅弹琵琶,当然,这里的“琵琶”与现在的琵琶不同,它是一种被称为“阮”的弹拨乐器,相传这种乐器就是由阮咸发明的,有人把这种乐器叫作月琴。画中阮咸挽袖拨阮,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

荣启期是春秋时代人,至于为何把荣启期和竹林七贤放在一起,可能是因为其思想与“竹林七贤”有相通之处吧!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更有以荣启期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画中的荣启期,端坐向前,鼓琴而歌,似乎在向学生们讲学,神态威严,的确有点楷模形象。

从绘画风格上看,砖画中人物的衣褶线条圆润灵动,造型严谨准确,绝非一般画工所为,与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中的人物形象和用笔习性倒是很接近,砖画中的银杏和垂柳等树的形象和表现手法又和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背景相同,而且,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还曾提到过:顾恺之曾画阮咸与“古贤”荣启期像,所以,这幅《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原稿有可能出自顾恺之之手,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幅砖画稿本有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陆探微所为。《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的原作者不论是顾恺之还是陆探微,都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资料,因此备受美术史界的高度重视。竹林七贤图笔筒 清

鹿王本生图

入选理由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鹿王本生》是同类题材中保存最为完整的;

◎莫高窟中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

◎敦煌壁画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

名画档案

名称:《鹿王本生图》

尺寸:纵96厘米,横385厘米

收藏:莫高窟第257窟

创作时间:北魏

材料:壁画

名画欣赏

魏晋、南北朝时的壁画和卷轴画,以古圣先贤、忠臣烈女为题材者不胜枚举。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佛教在中国南北方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佛教为充分发挥“为形象以教人”的作用,便不遗余力地借助绘画直观具体的感人形象,作为有力的宣传手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佛教寺塔、石窟壁画等。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坡地上,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大最丰富的石窟群。《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画的主要题材。

本生故事讲述的是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据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是古代印度北部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的痛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后来成了“佛”。《鹿王本生图》所描绘的就是释迦牟尼生前的一个故事,它用一长条横幅展开了连续的情节。

有一美丽的九色鹿王(释迦牟尼的前身)在江边游戏时救起一个将要溺死的人。被救的人要给鹿王做奴以示感谢,鹿王拒绝了,但他叮嘱那个人说:“如果将来有人要捕我,你不要说见到过我。”没过多久,这个国家的王后梦见了鹿王,毛有九色,角胜似犀角。王后醒来后就向国王说了这个梦,并希望得到这个鹿的皮为衣,角做耳环。虽然这个国王是善良的,但王后却以死相逼,没办法,国王只有悬赏求鹿。那个被救的人,贪图所赏的大量金银和土地,便向国王报告了鹿王的行踪。当国王带人去捕鹿王时,鹿王向国王诉说了他救溺人的经过,国王被深深感动了,遂放弃了捕捉鹿王的想法,而且下令全国,可以允许鹿王任意行走。王后听说没有捕到鹿王,心碎而死。那个忘恩负义的溺人也得到了报应:身上生疮,口中恶臭。

绘画知识

砖画

模印砖画是流行于东晋南朝大墓的装饰画,是由汉代画像砖演变而来的。南朝模印砖画大体上分为两类:一为凸线式拼嵌砖画,分布于南京市及附近丹阳等地的墓葬中,内容除“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外,还有守门狮子、披铠武士、羽人戏龙等;另一类为浮雕式加彩砖画,以河南邓州画像砖为代表,题材内容多达三十四种。

画外音

敦煌壁画中仅在北魏第257窟绘有一幅《九色鹿本生图》,是根据三国时吴支谦所译的《佛说九色鹿经》绘制的。

这个故事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宣扬的是善恶报应思想,赞扬了九色鹿王的仁义精神。这幅壁画无论在构图还是色彩处理上,都巧妙地增强了善恶报应这一主题,生动地描绘了九色鹿富有人格化的神态,表现了鹿王控诉忘恩负义的小人、不向邪恶屈服的倔强性格。

我们再从绘画手法上来欣赏这幅壁画。故事最左面是九色鹿(已变为黑色者)在河边跳跃游玩遇见溺水人,遂让他骑在背上以脱险,在画的另一端王后在宫殿求国王猎鹿,溺人向国王泄露九色鹿的行踪于是国王乘马出猎。结局绘于画中,九色鹿陈述前因,溺人遭报应全身生疮。

在表现形式上,《鹿王本生图》以长方形的构图,分段描绘,使故事情节严密而生动。在表现方法上,“凹凸法”的渲染表现出了物像的立体感。色彩多用土红、粉红、蓝、草绿等,由于年久变色,原来深一点的颜色已变得很暗,或成了灰黑色,但当年的笔触依稀可辨。图中勾画形象的轮廓线,遒劲挺拔、笔触有力,手法自由而纯熟。画中的山水,无皴擦,很有装饰味,树木的枝干用土红着色,树叶用绿色大笔涂染。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说明了北魏时期莫高窟壁画既继承了民族传统,也吸收了外来的优点,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发展。溺人跪谢九色鹿

还要加以补充的是,其他地方壁画中的九色鹿,大多长跪垂泪,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而敦煌壁画中鹿王在大兵围困中向国王慷慨陈词,国王则在马上俯首倾听,情态虔诚温善,这表明了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倾注了深深的赞美之情。

维摩诘经变

入选理由

◎莫高窟中比较重要的经变图像;

◎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中具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反映了唐时的文化崇尚。

名画档案

名称:《维摩诘经变》

材料:壁画

创作时间:唐

收藏:莫高窟第103窟

名画欣赏

《维摩诘经变》是莫高窟中较重要的经变图,现在保存下来的有30多壁,都是根据《维摩诘经》而画的。《维摩诘经》有14品,其中《弟子》《问疾》《佛国》《方便》《不思议》等9品有变相。唐代的《维摩诘经变》壁画,多以《问疾》为表现中心,围绕“问疾”而概括其他诸品的相关内容,使画面人物众多、情节丰富,构图饱满。《问疾》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维摩诘原是一位得道菩萨,转世后到毗邪离城,成为一位颇具神通智慧、非凡辩才的居士。他虽然拥有万贯资财,但不乐意在家,常出入大街小巷,以种种方便接近群众宣扬大乘佛学。一天,维摩诘自称有病,于是,佛派大菩萨文殊师利前往问疾,维摩诘遂与文殊展开辩论。诸菩萨弟子、帝释、天王及国王大臣等都前来观看。由于维摩诘能言善辩、聪慧过人,具大神力而折服了文殊师利。这种“问疾”的题材,在魏晋时就成为画家所描绘的对象,而且是最先中国化了的佛教画。当时维摩诘其雄辩的才能深受提倡清谈的文人推崇,在文人士大夫范围内,维摩诘是被引为知己的。顾恺之在大瓦棺寺就画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的《维摩诘像》。维摩诘经变 唐 壁画这幅局部图描绘的是维摩诘侧坐于床上,身体前倾,眉峰微挑,似正辩到激烈处。虽面有病容但精神矍铄,涵容兴奋、激昂的活力,表现出他善于辩论、以词锋制服对手的特点。画家以流利刚健的铁线描一气呵成,人物生动传神,个性鲜明,富有张力,属吴道子一派的画风,是唐代描绘同一题材的作品中,最生动传神、最具代表性的一幅,旧传为吴道子所作。

画外音

363—365年,晋哀帝兴宁年间,20多岁的顾恺之来到都城建康,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敕建瓦棺寺画了一幅《维摩诘居士论法》壁画,名动京城,万人争睹,顾恺之由此享誉京华。唐美术史家张彦远描述画中维摩诘“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

所有《维摩诘经变》主要部分都是画维摩居士凭几坐在榻上,和前来问候的文殊师利遥遥相对,在他们四周,围满了随文殊而来的菩萨、天王和人世间的国王、大臣等。这个构图在当时是有粉本的,和“净土变”的构图也有粉本一样,都有一个基本程式。

基本程式确定后,各个画师根据自己的不同水准再进行具体的描绘,在形貌(开相)造型及笔法表现、形色处理诸方面都会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即使在同一种题材、基本程式相近的情况下,维摩诘的形象也会有大同小异的变化。

我们来看敦煌莫高窟中第103窟《维摩诘经变》的壁画。

画中的维摩诘坐于榻上,身披紫裘,白练裙襦,一膝支起,左手抚膝,右手执麈尾,上身略前倾,蹙眉张口,呈辩说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103窟的维摩诘执麈尾的手是食指与中指伸开的,他目光深沉,眉头紧蹙,但给人的感觉却显得舒散自如。维摩诘安详自信,呈现一种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的情态,形象表现得相当含蓄,但显出一种奔放之气。

绘画知识

中国画

广义的中国画包括一切中国本土画家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狭义来讲是指有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中国传统绘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禽鸟、畜兽、虫鱼、宫室等画科。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勾勒、没骨、设色、水墨等画法。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款式。

这幅《维摩诘经变》基本上以线描为主,局部赋色。就维摩诘的形象来看,似乎只是原来粉本的再现,墨色基本以淡墨、重墨为主,五官中只有眉、目、鼻孔三处用浓墨,双手局部用重墨在淡墨基础上略加提醒,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维摩诘上方的帷幕上有线条勾出的狮子和祥云,上下红色均已涂满,唯独留下了奔驰的狮子没有赋色,维摩诘所坐的榻几基本上赋了色,由此可见,这幅壁画很有可能是一幅没有完成赋色的作品。但从已完成赋色的部分看,衣折线条已经重新勾过,用色是“平涂”,没有渲染的因素,其画法应该是勾线平涂。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入选理由

◎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出行图”;

◎与《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合称敦煌壁画中的出行图双璧;

◎敦煌壁画中最大、最经典的出行图。

名画档案

名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尺寸:纵130厘米,长830厘米

收藏:莫高窟第156窟

创作时间:唐

材料:壁画

名画欣赏

842年,吐蕃朗达摩赞普死,由于他没有儿子,吐蕃统治者内部因争权夺利而陷入内战,国势衰弱。848年,沙州(即敦煌)人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吐蕃节度使,收复了沙州和晋昌(即甘肃安西)。次年,秦州(天水)、安乐州(宁夏中卫)、原州及石关等七关的百姓,纷纷响应张议潮,自动脱离吐蕃回归唐朝。850年前后,张议潮又率军收复了吐蕃占领的伊州、鄯州、甘州、河州、廓州、岷州和兰州。851年,唐政府决定在敦煌设置河西郡,任命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863年,张议潮率汉蕃兵7000余人,攻克凉州,打通了吐蕃通往长安的通道。丝绸之路自从唐代宗广德二年(763年)因凉州被吐蕃占领而切断,整整过了100年,才在张议潮的奋战之下重新畅通了。

在唐代,人们对于张议潮这样一位誓心归国、维护国家领土统一与完整、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英雄是十分敬重的。为了纪念张议潮的功绩,他的侄子张淮深开凿了这个大窟,在窟内绘制了《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即敕封张议潮为节度使后其统军出行的写照。画面中从右至左,依次画了鼓、角手各4人,分左右列队。鼓、角手后面有武骑两队,每队5人。再后面是文骑两队,每队也是5人。在两队文骑之间有舞乐一组,共8人,分两组对舞,旁边立乐师12人,后面跟着6名执旗者,再后跟随着衙前兵马使3骑,散押衙2骑。张议潮位于画面中部,穿圆领红袍,系革带,骑白马。其后有拥着“信”字大旗的兵士,最后的射猎、驮运部分有20余骑。总体看来,这幅画绘有多达200余人。出行队伍旌旗飘扬,延绵浩荡,显示了严整的军仪和威武的雄风。

绘画知识

中国画的分科

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分6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北宋《宣和画谱》中分10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菜。南宋邓椿在《画继》中分8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元代汤垕在《画鉴》中说:“世俗立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包括: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画外音

莫高窟第156窟南北壁及东壁南北两侧的底部分别绘长卷式《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宋国夫人即张议潮夫人广平宋氏。男主出行图表现的是主人统军南征北战的疆场情景,女主出行图所展示的则是主人及其随从的游乐场景。两幅出行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男人用征战杀戮来建功立业,而他们的家眷则是受益者。故而《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可看作历史功绩的记录,而女主出行图则是反映社会稳定繁荣的画卷。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

全图作散点、鸟瞰布局,画家很注意布局的秩序与变化,前面两列人马各20余骑,严格对称,中间穿插了乐队和舞伎,使画面显得活泼而生动。作为全画的中心人物的张议潮,人体和乘骑形体最大,他正待过桥,桥前有率队引导的银刁官,桥侧有文官侍立,3人都在回首向张议潮坐骑盼顾。虽然这幅画中的人物众多,但并没有给人以臃肿之感,各部分相互联系,完美地统一了起来。此外,作者为了烘托出行队伍的威武气势,还在远处点缀了些山水和翠绿的树,并把坐骑绘以红、赭、白等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