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效率手册:如何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2:12:29

点击下载

作者:张萌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效率手册:如何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

人生效率手册:如何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人生效率手册:如何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作者:张萌排版:昷一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540481162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为什么人和人会慢慢拉开差距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一些年轻人抱怨自己的人生不如意,运气不佳。和别人同时进入公司,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步步高升,而自己只能领着微薄的薪水,做着令人头痛的繁重工作,仰望着别人,止步不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又是怎样一步步慢慢拉开的?

在2015年全球青年大会上,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戈峻老师讲的一件小事,让我至今难忘。他说自己每个周六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地写周报,20多年来,从未间断。要知道20多年前,他只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位初入职场的英特尔公司小职员。为什么他年纪轻轻,就能一直坚持这个好习惯,并且一坚持就是20多年?为什么他在20多岁的年龄,就可以坚持这样一个好习惯,并且保持至今?为什么我们就不知道这样做,或者说明明知道需要这样做却做不到?

有一次,我参加一场全球青年导师的演讲,在演讲会上,一位全球青年导师让我印象深刻,他就是朱永新。朱永新是民进中央的副主席,也是新教育的提出者。他说,每天早上4点半到5点,他就起床读书写作,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40年。朱永新40年前还只是一位20岁左右的青年,也就是说,早起读书写作,是他从上大学时就已经开始坚持的习惯。究竟是什么让他拥有强大的毅力去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

我们都知道,做一件事情,坚持一天很容易,可是坚持一个月呢?坚持一年?10年?40年?其中的难度,难以想象。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支撑着他不懈地坚持,一直坚持到现在?

知易行难一个人如果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必然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有着一个十分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无论是戈峻老师,还是朱永新导师,他们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地努力着。在这一点上,他们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更是和其他人不同的。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倡导成功学,例如我曾听说的成功学课程就有:“10分钟让你学会演讲”“几堂课可以财富自由”“30分钟考过托福100分”等。也许这些课程所传达的成功学有几分道理,但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弄清楚几个事物本源的概念,而不是人云亦云,完全按照别人的模板去行动。看到成功人士如何去做,我们就跟着他们的脚步去走,却忽视了自己本身的情况。

成功没有模板,只有想明白这些,才能开始前行。否则我们虽然看起来很忙很充实,实际上却碌碌无为,都是在瞎忙,只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在那一方狭小的天地里,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么,在追求什么。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心中会产生疑问:这些道理都懂,可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怎么做才既正确又有效率呢?别急,接着往下看。

在我创业的这4年时间里,每年我都会和上百位导师进行深度的沟通和探讨,从中我深刻地了解到,他们之所以可以成为500强CEO(首行执行官)、知名Boss(老板),甚至国家元首,运气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因素,它的影响微乎其微,最重要的是他们年轻时就掌握了通向成功大门的密码。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早期发现这个密码。事实上,即使他们在年少时期就知道这个密码,也未必能够参透其中的奥秘,因为这需要有高超的悟性。

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人都很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生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出怎样的事业、构建怎样的人生。好像一切都得按照“本应该的样子”而活,墨守成规,不求突破,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按部就班工作、买房、结婚、生子、养老,最后死亡。有人将这千篇一律的人生轨迹叫作自然规律。可是自然规律并不等于人云亦云,更不是要求我们只能按所谓的“规律”、毫无生气地去生活。

自然规律只是人们从物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不代表人人都要如此,人人都需要遵守自然规律生活下去。有些所谓的“规律”是可以打破的,那些弃之不顾的人就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而那些墨守成规的人,自然变成了大多数的平凡人。

我们之所以最后成为了大多数的平凡人,没有创造理想中的一番天地,就是因为我们并没有领悟人生的奥秘,未能及早觉醒,并在想明白之后发愤图强。通常来说,绝大多数的人会在四五十岁开始悔恨,悔恨自己在年轻时没有想清楚,或者在想明白后没有立即付诸行动。甚至还有一些人,一生都处于糊涂懵懂的状态,他们也就谈不上想没想明白,想没想清楚,更谈不上努力奋斗了。如果你身边有这个年龄段的人,你可以问问他们,或者虽然你还没到这个年龄,也可以尽早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自己的前半生满意吗?

2.你在年轻时有遗憾吗?

3.如果你还年轻,你最想做点什么?

4.你觉得你跟马云、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的差距在哪里?

同样的四个问题,同样是40多岁,如果你分别去问庸庸碌碌的人和杰出的领导者,比如GYL(全球青年领导力)的导师,你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庸碌的人多会惋惜过去和埋怨运气不好,而杰出者则更多的是感到自豪和反思人生以及继续奋斗。

这也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慢慢拉开差距。

我身边的一位朋友,不到30岁,却已经是一家中等规模公司的CEO(中央商务区),在很多人还拿着简历在北、上、广、深四处寻找工作四处碰壁的时候,他已经坐在CBD的高级写字楼里,俯瞰整个深圳繁华中心的景色,坐在会议室里面试一位位西装革履的面试者。同样不到30岁,为什么他已经成为CEO?是因为运气?因为背景?都不是,他来自农村,毫无背景,若说运气更是不怎么样,高考前夕吃坏了肚子,考研的时候又重感冒,错失自己最想去的学校,最想学的专业。就在他考研落榜后,他躺在宿舍的床上,突然明白了自己想要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并且立即开始行动,在坚定的目标支撑下,他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不放弃,才达到今天的高度,才有现在的成就。

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先明确出来,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和未来走向,才能从茫然的人生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通过切切实实的行动去实现自我价值。就像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只有明确自己要走的方向,才是有效的;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只有在导航和灯塔的帮助下才不会迷失方向,所以在努力之前,你最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不然一切都是无用功。

那么,你究竟是要做一个庸庸碌碌、毫不起眼的庸俗之辈,还是要做一个人人钦佩、显赫荣耀的成功者?我相信无论是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肯定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既然如此,那么我现在就要恭喜你。因为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就已经获得了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提前迈入成功者大门的机会,在别人还在迷茫的时候,你就已经头脑无比清晰,目标无比明确。

对我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1000天小树林计划”,以及“坚持每天5点早起17年”的课程,在这些课程里,我更多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干货”,刚开始听时,可能会挑战你原有的认识,让你对自己产生新的认知,重新认识自己。甚至你会在一段时间里否定自己的过去,但只要你能坚强地度过这段时间,就能重塑自己的人生,重塑全新的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每天的努力都能扎扎实实地被看见。而这些看得见的努力将会带给你成就感和自信心,它们将督促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努力,朝着你的目标和方向,每天踏实地前行。

在本书中,我会将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用大量真实而具体的案例以及一些方法论、表格工具等为大家进行生动而形象的讲解,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且愿意立即行动起来。我相信,这本书将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唤醒你身体以及内心的种种可能性,让你对自己之前的人生产生颠覆性的认识,使你在未来的人生中换一种活法,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促使你摆脱平庸,充满激情。让你在通往目标与梦想的路上,策马扬鞭,一帆风顺。

当你还在感慨毕业多年,曾经的学渣变成了CEO,曾经的调皮小子转身当上了老板,曾经相貌平平的小姑娘华丽转身变成了你让他人仰望的女神,当你还在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时,身边与你一样有此感慨的人,已经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有效的行动开始大踏步向前了,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他们也将成为人生的逆袭者。

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愿意为你的梦想付出行动,只要你能将这些行动一直坚定地执行下去,那么我的这本书以及GYL(全球青年领导力),就是你人生的第二所大学,帮助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少走弯路,顺利抵达。目标建立请给过去一年的自己打分

站在2017年的开端,回顾2016年一整年,有的人会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感觉什么都还没有做就又过去了一年,自己又老了一岁;有的人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觉得在过去的2016年里收获满满,每一分钟都有收获。

那么站在2017年的开端,你再回顾过去的一整年,如果满分是5分,那么你问问你的内心,过去的一年里,你对自己的个人满意指数是多少分呢?

有的人觉得过去的一年,自己无功无过,过得平平淡淡,3分就好;有的人认为过去的一年里,自己没有任何的收获,所以只能得到一个0分;也有的人觉得自己的2016过得非常精彩,足以打满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估自己的2016年,该给2016年的自己打多少分?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对过去的一年做自我总结,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做这份自我总结,那么请你现在拿起纸,逼着自己为过去的一年做一份自我总结,如果你之前已经做了一份,那么请你看着这份自我总结,反问自己是否是以客观旁观者的身份在看待自己过去的一年。当你以自己的主观身份看待自己的时候,一般会高看自己30%,所以我们要像一面镜子一样,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时得到的结论才是最客观的。

站在客观的角度,你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回顾自己的2016年,你觉得2016年过得怎么样?完美吗?

无论是零分还是满分,请你记住自己的分数,我们必须认清一件事情,那就是你得到的分数,与你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个人对自己一年来的满意度情况,与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呈现正向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越努力,我们对自己越满意。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开始反思和总结;得到5分的人,到底有哪些好习惯,好方法?这些习惯和方法,是怎样让他们有精彩表现的?同理,得分低的人,到底是因为做了什么,导致2016年这么失败?我希望通过分享,让大家找到一个根源点,只有自己找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

这个问题,只能自己帮自己,别人帮不了你,也无法帮你。

通过多年的观察分析,我将职场青年大致分为以下五类,我们现在就来定义一下自己到底是哪一类。

第一类朋友——完全没有人生目标,每一天都活得浑浑噩噩,每一天都如行尸走肉一般,完全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为了什么,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有他们也行没他们也罢。

第二类朋友——时常找不到目标,别人说什么仿佛都是对的,别人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就去做,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更加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想法。

第三类朋友——有的时候仿佛能找到目标,这个目标时有时无,就像风筝一样缥缈不定,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没有明确的奋斗方向。

第四类朋友——也是最常见的一类,他们其实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但就是没有清晰的人生道路规划,差在规划上。

第五类朋友——很少见,但是却非常有代表性,他们一般都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有着清晰的道路规划,每一步的选择都是围绕目标来进行的,而且能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来构建。

请问这五类人你属于哪一类?有了清楚的答案后,请在内心告诉自己。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这个人生目标就像挖井,你每一年都在同一个井里面打,打得越来越深,而且持续不断地关注一个焦点,那口井,那个焦点就是你人生轨迹上的目标。你会发现有目标的人与没目标的人,其实很多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具体怎么区分呢?你到底是有目标的人,还是没有目标的人呢?

每个人到年底都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有目标的人是不会轻易参加这些聚会的,他们的目的是构建自己的朋友圈,而不是被构建,他们有清晰的人际交往选择。但是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一般随叫随到,别人一叫他们去参加聚会,他们就去了,而且他们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参加,感觉就是好玩,或者有空就去了,是完全没有目的性的参与,这就是一种区别。

另一个区分的方法,就是早起。有目标的人一般起得特别早,他们就像是一个电动小马达,每天拼命地学习与工作,并且总能高度集中精力,把全部力量聚集在一个点上,特别深入。没有目标的人压根就不会早起,就算被迫起来,也不知道要干些什么,刷朋友圈、回信息、翻几页书,甚至回到床上睡回笼觉。从是否早起,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目标。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方法,就是去看他们对时间的吝惜程度。有目标的人,往往对时间使用得特别仔细,好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争分夺秒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他们的世界中,拒绝别人不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努力是为了什么。没有目标的人仿佛到处都能找到机会,这个聚会去参加,那个聚会也去参加,一会去学习这个技能,一会去学习那个技能,人生处处是目标,目标随时都在变化,没有清晰而坚定的目标。别人喜欢的他们就喜欢,别人倡导的他们就去跟随。

对待学习的态度,有目标的人和没有目标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有目标的人一般会有在知识和技能领域获取和提升的诉求,求知若渴,他们能够清晰地划分出什么是精学,什么是泛学,对知识如饥似渴,不知疲倦地去汲取知识的力量。没有目标的人,压根就不会主动去学,就算是学,也是走马观花,他们往往学的是一种快感,在快感消失后,他们对所学到的东西也就渐渐地毫无印象了。

有目标的人,他们生而具有使命感,好像可以预知未来,对人生每一步都能稳健规划,并按照计划实现梦想,人生充满节奏感。但没有目标的人,对未来茫然无知,常把好运气当成能力。

找到你的人生奋斗目标,把10000小时定律用于追求人生目标中,将自己需要走的每一步构建好,每一个想法弄清楚,当你有了人生目标后,在10000小时定律的加持下,你会发现每一天都好忙,是真正有意义的忙碌而不是茫然的为忙而忙。

我在人生的早期就确定了我的目标,那就是我的一生要服务于教育事业。我的兴趣不在K12(指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包括幼儿园领域的教育工作,我喜欢做职场方面的教育。在确定好我的人生目标后,我发现自己需要掌握很多技能,比如沟通的技巧、时间的管理等。在我读大学时,我就已经用10000小时定律学习了英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我用10000小时定律学习沟通的技巧,制订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学习计划。

从2013年起,我就做了让我一生最开心的事情,那就是创办GYL(全球青年领导力)、极北咖啡和下班加油站,它们都是我的梦想。当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在不断前进向它靠拢时,你会发现自己在做事情时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你也更容易感到幸福。

从生命电池图理论来看,90后目前有效奋斗时间已经过去了1/3,还剩不到2/3;像我这类的80后,我们有效奋斗时间已经过去1/2,还剩1/2;而70后的有效奋斗时间已经过去了3/5,还剩不到2/5;60后和50后可以自行算一下还剩下的有效时间。因此,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你还可以拿出多少时间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你没有及时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到最后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实现梦想。

在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时,一定要和我们的目标进行密切的结合,如果你没有想清楚一个目标,那么建议你不要做,你甚至可以用那些时间去睡觉。你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树立一个基本的目标,这样在做完这件事,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后,你就会特别有成就感,也更愿意投入下一件事、下一个目标中,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有的人在不清楚自己目标的时候,极其容易将别人的人生目标定位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以及自己最想达到的目标。在人生目标模糊的情况下,很多人会盲目地和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较,和那些成功人士相比较。他们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已经在达成人生目标的道路上奔跑,他们坚定而且自信,在某一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人生目标尚且模糊的你,对所有的东西都是模糊的态度,所以和他们相比你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极易不自信。

2017年,学会赢。“赢”不是让你跟他人比,而是要跟自己比,那些成功人士的存在是用来监督和刺激你的,或者你们彼此相识后,彼此鼓励。自己跟自己比,就是要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为什么让你做2016年的总结?要给2016年的自己打分?有了2016年的对比,等到2017年即将结束时,你站在2018年的开端,回顾2017年的自己,你才能知道2017年的你到底有多棒。

我希望等到今年年底时,你回顾2017年时不再是长吁短叹,感叹时间飞逝而自己依旧一事无成,而是发现在2017年你突然变了一个人,突然实现了很多的梦想,得到了很多的荣誉,包括升职加薪,考取满意的成绩。一生的目标要如何建立

找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寻找人生目标又特别难。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有的人尚在年幼时就想好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别的。每个人都应在开启觉知道路上找寻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最忌人云亦云,看到别人的人生目标是成为偶像明星,你的目标也变成了偶像明星;别人学习思维导图,学习演讲,你也跟着他们的脚步去学习思维导图,学习演讲技巧。长此以往,你将永远处在跟随的地位,没有自主性,而你的人生目标就是没有目标。

那么,一个人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有目标呢?怎么去构建目标?怎么能做到不枉此生?

有些人经常认为,他的同龄人,甚至比他年龄小的人都成功了,就是因为他们有好爸爸。我还听过一些讽刺的言论:你知道吗?他们就是运气好,所以才成功!还有人会说:有些人成功,是因为他们出生的年代好,遍地是黄金,处处是机会。而我们现在的时代不好,所以我们活得很艰难。

其实,这都只是成功的一方面,而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找到人生目标并非难事。其实道理很简单,只不过在过去没人告诉你套路和方法,成功的人一般不会告诉你秘诀,他们只会告诉你,我运气好,所以我成功了。他们不会告诉你,自己是如何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与追寻,最后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实现它们。

经过大量的实践验证,我总结出了一个方法来定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7个人物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个界定,第一,我讲的7个人物法,既可以用来定义阶段性目标,也可以用来定义整个人生目标。第二,7个人物法,不是定义人生目标的唯一方法,但确实是一个可以比较快速地帮助你去定义目标的基本方法。很多人一生下来就是有使命的,他们一般要通过漫长的岁月,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目标。通常来说,需要走很多弯路才可以。但是今天介绍的方法,是一个帮助你快速去定义的方法。第三,7个人物法入手极为简单。一般情况下,拿一张纸一支笔,跟随我的步骤去做,很快你内心就会变得清晰起来。不到50分钟,你就能迅速找到你的人生目标。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述如何使用7个人物法,找到人生目标。

7个人物法一共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先想出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你梦想中要成为的人。请一定要区分好两个概念,一个是你梦想成为的人,另一个是你的偶像。你想成为的人不一定是你的偶像,你的偶像不一定是你想成为的人,比如艺术明星是你的偶像,但你不一定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过他们的生活。这要如何区分呢?什么样的人是你梦想中希望成为的人?如果你成为他,人生满意度指数会达到满分,这就是你想成为的人。通过我多年的调研发现,男生一般想成为马云,女生一般是杨澜。

第二步就是除了写下这个人名,你还要用同样的方法,写出另外6个人的名字。整个思考的方法,与你写下第一个人物的方法,需要保持一致。有的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不一次性写完7个人的名字呢?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一开始让你感觉到任务有压力,你就会觉得困难,内心就开始不愿意去做,你需要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解决掉。通过写第一个人的方法,你学会了一种思考方式,再写另外6个人的名字时你就会特别轻松,因为你掌握了一套正向的思维逻辑。

如果你不能马上就想出7个人的名字,我建议你找寻一套适合自己的搜索调研方式。一般想成为企业家的人都希望通过福布斯排名榜,来找寻具有人格魅力的企业家的名字。一些梦想成为电影明星的人,一般通过翻看时尚杂志,把这个人物找到。一些希望在教育领域中有杰出贡献的人,会翻看一些历代教育家的资料。我推荐使用百度人物法。当你通过百度查找一个人的时候,它的搜索机制会链接到一些相关人物,这个时候,你就会对其相关性有所了解。

第三步就是总结归纳了,我们需要把每个人的硬本领总结归纳出来。什么是硬本领?硬本领就是你的撒手锏,一旦秀出来,其他人就没有饭吃,这就是你的硬本领。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自己的硬本领是什么。我一般能听到的大多数答案是:我没有硬本领。既然没有硬本领,那你接下来就必须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你需要把这7个人的硬本领一一列出来,比如说杨澜,她的沟通能力,她的外语,都属于她的硬本领。要把这些人物的硬本领都写到纸上,每个人物需要写3个,总共21个。当你写到白纸上后,你会发现这21项硬本领中有很多是相同的,你需要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例如,你会发现杨澜、马云和俞敏洪,他们的英语都很好。你需要把这21项硬本领中那些相同的选项圈出来,并按照从多到少排列,取最前面的三项,这三项本领就是你要树立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请永远记住这三项硬本领,它就是你为之忙碌的原因与目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第四步,自我匹配法。现在,你有三项硬本领需要构建,你不可能在同一时段内完成,毕竟你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首先你需要对自己进行解析,比如你现在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你现在所学或者在单位所做的事情,是不是跟这三个要构建的硬本领有着相关性?如果有,那你就先构建你正在学或正在做的那个硬本领。如果没有的话,也没有关系,你只要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对它的喜爱程度,一一进行学习修炼就好。

最后一步就是直接确定你今年要修炼的硬本领,它就是你2017年的目标。运用10000小时定律去修炼你的硬本领,不用太长的时间,你就会熟练地掌握这项硬本领,并且感受到它带给你的人生变化。

很多人不知道2017年要做什么,要学哪些东西,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早起。你要告诉你自己的是,第一项选择的硬本领就是2017年主要的奋斗目标,要牢牢记住它。同时,这项硬本领也是你2017年要学习的第一个硬本领,如果你现在在这项本领上还没有达到熟练程度,你就应该知道自己在2017年要做什么了。如果达到了熟练程度,请确保它一定是你的硬本领,一旦拿出来就是撒手锏,无可替代。

在确立好人生目标,以及确定自己需要掌握的硬本领后,我们要在这三个硬本领中想清楚我们要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即刻,你会发现需要掌握一项技能就是你需要有目标管理的能力,对年度、月度、周、日目标进行管理。

年度目标管理需要一个基本的逻辑。首先你一定不要奢望有太多的目标,如果到处是目标,到处是方向,那就哪里都不是目标,哪里都不是方向,你需要做的就是用三个步骤管理基本年度目标。首先写下自己的一个心愿,只有一个心愿;其次想清楚,你要实现这个心愿需要做到哪5件事情;最后,将这5件事按照时间轴划分成每个季度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分到12个月中,细化到每个月需要达成的目标。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每个月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达到每个月的目标,这是一个简单的年度目标分法。

月度目标管理,需要在每月的最后一天,对当月一整个月进行反思工作。请问你这个月有什么遗憾?你要把你的遗憾列出来。请问你的收获是什么?只要让你自己感动,只要让你自己提升,这都算收获。将你的遗憾和你的收获做减法就是你下月的目标,需要提前记录下来,包括你的人生目标和年度目标对于这个月的一个具体规划。除了工作、自我提升以及上月反思以外,还有家庭、个人健康管理以及其他,等等。

关于周目标和日目标,你的日目标最好每一天不要超过3个,争取完成3个目标,按照轻重缓急、难易度排列好。需要注意的是,晚上不适合做10000小时的基础学习,因为这类学习属于精学体系,它需要安静,同时它需要一个绝对的真空环境,以保证自己能够完成一个又一个专注力的训练,所以嘈杂的夜晚不适合做这件事情。你的晚间基本上是用来进行泛学训练和健康锻炼的,尤其是被动式的学习特别合适,收听或收看学习栏目是不错的选择。

每年的年底,我都会将新一年每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在我的计划本上,2017年每一天要做的事情都排出来了。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职场教育的教育者,所以我的计划本上,每一步,每一件事情的安排都是朝着这个人生大目标进行的,所以我的事情不会显得混乱,不会杂乱无章,我更加不会毫无头绪。并且,我清楚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所以在别人还在迷茫的时候,我就已经拨开迷雾大踏步向前走了。

目标的建立,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小目标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去建立,如果目标设得远大且空虚,当目标没有达成时,极其容易产生挫败感。爱因斯坦在读书时,就明白了自己的短板和长处,他的成绩平平,但是数学和物理却很突出。那个时候他的目标是进军科学领域,在明白自己的长处后,他选择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把自己的长处进行了无限的放大,所以爱因斯坦才有了很高的物理成就。

一生的目标建立,说难也不难,根据7个人物法,你可以快速地找到你的人生目标,只要付诸有效的行动,日积月累,你就能像其他成功人士一样,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坚信坚持的力量

很多人听说我从浙江大学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退学后,纷纷表示非常不可思议,认为我做了一个非常不理智的决定,或者有的人还认为我可能是疯了,要不然根本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事实上,大部分人在做一个决定之前,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然后才下定的决心,最后付诸行动。

2005年,在浙江大学读本科的那段时间,是我最迷茫的时期。

我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当时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全球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我的家人、亲戚、朋友以及高中老师对我能考上名校名专业这件事,都非常开心和自豪,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很不错的阶段性成绩。但身为当事人的我,却并不这样想。自从我走进校园,我就觉得自己每天都是度日如年。在挣扎了几个月后,我对这种绝望煎熬的状态忍无可忍,终于选择了退学。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让我毅然决然退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考上浙江大学,让我最初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初二以前,我是班里有名的差生,更是一名学渣,甚至放学后从不拿书包回家,更不要说按时完成作业,考一个漂亮的成绩了,因此我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写检讨也是家常便饭。我想,之所以现在我的文笔还可以,就是我在那时候每天写检讨书练出来的。

但是,很快我就遇上了我人生中的转折点,我把它称之为决定性瞬间,那是在北京第二次申奥之后。北京申奥成功后的第二天,班主任在上课时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为国争光,当一名奥运志愿者。”这句话对我的冲击非常大,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与国家相连,可以做这么重要的书。当时,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发愤图强,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将来读最好的大学,然后当一名奥运会志愿者。这是我小时候,一直激励我努力学习的梦想。

果然,高考结束之后,我不负众望,考上了国内知名学府浙江大学,但因为浙大在杭州,并不是奥运会的主场地,所以我等了很久,始终也没有等到报名的机会。这样的结果,让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奥运志愿者的我实在是无法接受,由此可知,当时在浙江大学知道自己无缘奥运会,无法成为奥运会志愿者时,我有多么伤心和难过。

二是,有外交官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我要成为外交官,代表国家和其他国家进行沟通和交流。而成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和我的外交官梦想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奥运会志愿者将在我追求梦想的路上,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为想要当上一名奥运会志愿者,必须要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成为一名外交官,英语是基础。所以,从浙江大学退学的那一刻,我下了很大的决心,一定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并且我自己清楚地知道,做下这个决定后,我没有退路更没有后悔药,我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重新回到家乡,经过复读我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英文系,在追逐外交官梦想的路上,我踏出了第一步。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很高兴的是我不再感觉茫然,更没有度日如年的感觉,而是开始坚定地朝着心底的梦想一步步努力,其中也包括两年内实现我公共外交的梦想。而且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还做了两个公益品牌,它们都与教育相关,一个是“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另一个是“GYL(全球青年领导力)”,这都与我对目标的找寻和坚持密切相关,它们锻炼了我对目标的坚持和执着,也锻炼了我寻找合适目标的能力。

我一直有句座右铭,叫作“坚信坚持的力量”。正因如此,才会有关于后来10000小时理论的实践,以及1000天小树林计划的故事。

很多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明明学习很不错,可是为什么进入职场后,就和别人拉开了差距,被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我想对有此疑惑的职场新人说的是,功夫在8小时之外。如果你在8小时之外只是吃喝玩乐,你会成为一个美食家,或者是吃货;如果你在8小时之外,经常淘宝购物,你会成为一个网购达人;如果你经常读书,你就会收获很多知识;如果你经常听课,你就会具备极强的思辨能力,慢慢增强学习能力。所以8小时之外,决定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我设计的效率手册中,每年要对自我评估,每一个进行评估的人都会被要求计算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学习时间,占额外8小时,也就是2920小时(8小时乘以365天)的百分之几。我曾经做过调查,GYL(全球青年领导力)导师的学习时间平均为额外8小时的37.5%,也就是说,他们每天至少花3个小时在业余学习上。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诧异,他们都已经那么牛了,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

正所谓学无止境。再厉害的人,也不能样样精通,所以只有永远学习,一直坚持学习,才能提高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记得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陈海娟老师和长河实业董事长、AAwork CEO高鸿鹏老师,都曾分享过他们的读书经历和学习方法,实质是讲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你就会收获什么。时间的魅力在于,在你不知不觉中给你惊喜,让你变成一个意想不到的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还是会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自己总是忙忙碌碌,实际上却并没有什么收获。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了解,所谓的忙,到底是战术上的勤奋,还是战略上看起来的勤奋,而实际上还是在虚度光阴。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看起来很忙,但实际上并不忙,而是很茫然。他们不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什么,所以他们只能有什么做什么,没有具体的计划和相应的执行方案。

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你就应该停下手中的事情,问问自己,为什么你总是这么忙,你所谓的忙到底有没有意义,你有没有想清楚目标,你究竟是在朝着目标前进,有效地忙碌,还是在原地踏步,为忙而忙。

我们一定要区分好两个概念,那就是忙碌和茫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四书《大学》里讲,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如果先动,而后谋,那么他一定不是足以谋全局的人。就像打井,你只有在正确的位置上,不停地朝着一个地方使劲挖,不停地挖,才能挖出水源,才能拥有一口井。同样的道理,你只有在正确的目标下,持续地关注一个焦点,并且迅速地去捕捉,或者你的行为上一直以来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这才叫作不茫然,这才是有着清晰的人生目标。在确立方向之后的忙,才是忙碌,而不是碌碌无为。

但又有人会问,那我到底应该忙些什么呢?对此我有一些建议和方法。

首先,忙,一定是为目标而忙。

目标有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以及一生的目标。建立目标,要按照时间从远到近,要依次想明白、弄清楚。而对于一生的目标究竟应该如何找寻、确定,我会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说明。一个人只有确定了目标,才可以去忙,否则就算做得再多,耗费再大精力,也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是不会做加法的忙,始终在原地踏步。至于具体如何定义目标,甚至分解目标,我以后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寻找到合适的目标之后再行动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当你没有目标时,你所做的事情都是茫然的状态,你自己都不清楚做哪些事情是有用的,做哪些事情是无用的,所以你很有可能将绝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毫无用处的地方,你的精力也被那些毫无用处的事情消耗掉了,所以你会觉得身心俱疲,忙忙碌碌,却仍旧一事无成,什么成果都没有。

其次,忙,一定要是有方式、方法的忙,有计划性的忙。

当我们确立好目标,那么就要寻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去达成目标,当一个目标的时间跨度很大时,我们就要制订相应的计划去达成我们的目标。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将有助于我们达成目标。同样是挖井,使用铁锹和锄头总比用手挖更省时省力,而使用机器比我们使用铁锹和锄头更省时省力,这和我们努力达成目标是一样的道理。

最后,那就是一定要坚持下去。

一定要坚信坚持的力量,滴水可以穿石,铁杵可以磨成针,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当你确立好目标,并且制订好了行动计划,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血来潮时就按照计划进行,心情不好时就以各种借口不付诸行动,那么你的目标永远只会停留在纸上,你的成功也永远停留在你的梦想里,而不是现实中。

既然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有了与之相配套的行动计划,那么我们就需要立即付诸行动,并且努力地坚持下去。创业拼得也是坚持,马云在成立阿里巴巴时,从来没想过阿里巴巴会成为现在的大集团,他当时只是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带着身边的伙伴一起朝着那个目标前进,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一直坚持了下来,无论遇到什么风险,他都没有放弃,所以才有了现在的马云,才有了现在的阿里巴巴。

我们在制订目标,制订行动计划时,是很难预料到以后的事情的,唯有一直坚持下去,相信时间的魔力。你在时间的土壤里种下了什么,未来你迟早会收获到什么,时光不会辜负你一直的努力,不会辜负你一直以来的坚持。时间管理时间管理不是拿本子进行简单的记录

一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强不强,不仅要看在规定时间内,他的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创造的价值,还有他除了工作、学习以外,个人知识与技能是否增强,以及梦想实现的具体情况如何,这些都是评价一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时间管理能力是具备结果导向性的,在我设计的《赢·效率手册》中,每年结束时,都会放上一张《人生电池图》,促使每个人去思考自己生命的电池电量还剩下百分之多少。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好像做过时间管理,但又不太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其实,时间管理存在三个误区,正是因为这些误区,让你时间管理的能力无法显著提升,始终停留在皮毛阶段。

第一种误区,很常见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老板才需要进行时间管理,而对作为小职员或者还在校园读书的人来说,根本就不需要进行时间管理。

我有一位朋友,她在刚进入职场时什么都不懂,也就是所谓的职场小白,她的时间非常不自由,基本上都被老板安排满了,上班时间在办公室办公,下班时间很有可能老板一个电话过来,她就要立即收拾好东西回到办公室加班,所以她每一天的时间都很零碎,但是在系统学习了时间管理后,尽管她的时间很零碎,她依然用这些零碎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新的职场技能,最终从职场小白进阶为职场女白领。

你千万不要忘记,所有的成功知名人士都是从职场小白开始的,刚入职场时,他们也是什么都不懂;所有牛人也都是从普通人开始的,在熟练掌握技能前,他们也在不断地练习。所以,时间管理就是一项越早掌握,就越早受益的技能,而且一劳永逸,终生不会忘记。

很多人认为,时间管理就是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一项一项去做好,这就是时间管理。比如遇到领导交办的任务或者自己想到要做的事情后就在小本上记下来,甚至买很多颜色的笔,根据事情的类别,换颜色进行记录。在做了这么细致化的事情后,他们仍旧感觉到疑惑,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并没有提高。

我身边有位女孩,热衷于记手账,甚至买了专门的手账本、手账笔、五颜六色的胶带和漂亮的贴纸,她每天都将手账记得满满的,但是她依旧在茫然地生活,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而做的那些事情、记录的那些东西并没有使她有很大的提升,她依旧在平凡的岗位上碌碌无为。

是她记手账的习惯不对吗?并不是,记手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为什么她就没有成效,为什么还是看起来忙忙碌碌?其实她只是学到了时间管理的皮毛。时间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理论,如果你只把计划当作时间管理的话,恐怕也太简单了。你需要把计划、实施、总结、评估以及再次计划做成一个大的循环体系,这才是时间管理。

除了普通人对时间管理存在着误区,高级管理者对时间管理也会产生误区,当你坚持时间管理方法到第21天,此时的你已经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每天花费固定时间进行时间管理规划已经形成了习惯,这时的你开始形成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并愿意开始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报名很多时间管理课程,向很多老师学习,并一味地模仿他们。

但是,你要清楚,时间管理能力是具备人格属性的。什么是人格属性?人和人的时间管理能力是不同的,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在时间管理能力方面趋于一致,要形成自成一派的风格。比如萌姐就有自己的时间管理风格,张三、李四也都有他们的时间管理风格,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盲目地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所以一定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基本的时间管理评价标准。

每年我都会制定一些评价标准,比如我有每年出一本书的习惯,这就是我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我是一位创业者,目前是创业的第四年。这期间,我要带领着两个团队同步发展,每年至少进行100场演讲、阅读100本书、训练一项硬本领。那么,我时间管理的重要指标,就是我能否还能拿出时间来出版一本书。如果能够拿出来,一定是在顺利完成其他指标后才可以。这样,我就可以检验出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如果我一年能出版一本书的话,那么我的时间管理能力就基本符合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大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自测,比如做一次减脂塑身的活动,或者完成一项技能训练,说好一口流利的英文等,这都是可以检验时间管理能力的标准,大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来进行时间管理,而不是人云亦云。

在时间管理中最著名,也被人了解最多的就是10000小时定律。我是10000小时定律的受益者,也是亲身实践过这个定律的人,所以我积极地向身边人推荐10000小时定律。

提到10000小时定律,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位著名人物。第一位就是10000小时定律的提出者,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他当年在研究专业的运动员和世界级的音乐家以及国际象棋大师的时候就得出了10000小时定律。10000小时定律在当时的情形下,并不是以管理学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授认为如果想精修一项技能,比如说艺术、体育,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当时他就提出了一项疑问:每个人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从各自领域当中达到巅峰状态?艾利克森教授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10000个小时就是一个基本时间需求,他还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一个人花费了越多的时间进行精细化的训练,那么他就越可能做到更好,并且在这个领域当中达到顶级水平。

第二位我想要分享的人物,大家可能听过一本很有名气的书——《异类》,作者是格拉德威尔,2007年他出版了《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如果你想修炼到10000个小时,就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复练习,练习越多,就越可能达到这个领域的顶峰。格拉德威尔在这本书当中提到过10000小时法则,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要完美地掌握某项复杂的技能,就需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的训练,而练习的时间必须达到一个最小的临界值,这个临界值就是10000小时。我们需要恪守这个真理,但是却发现很多时候生活并不买账,可能不尽如人意。

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质疑10000小时定律,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实践后,才会知道10000小时定律到底有没有用。

对于10000小时定律,有的人浅尝辄止,在遇到一点困难后就坚持不下去,然后就觉得10000小时定律的操作性不强;有的人甚至会直接说这个定律是个伪命题;有的人在看到10000小时定律这几个字时,刚开始会充满激情和斗志,有着迫切的需求和动力,最后却觉得自己不可能坚持下来,最终选择放弃不敢尝试;有些人在看到10000小时定律后,没有退缩,也没有半途而废,而是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开始投入10000小时的训练中,并且朝着目标一点点奋进,遇到困难时,也会积极地调整学习进度,把控好整个学习计划。

问问自己哪些事情是可以坚持10000小时的?很多人觉得除了将吃饭、睡觉、玩手机坚持了10000小时以上,他们的人生还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坚持10000小时的。在这里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是坚持。只不过有些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这种坚持、训练的意识,也就是俗称的开窍早,但有些人开窍非常晚,所以没有坚持的意识,也没有坚持做下去的习惯。

然而,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他是一位人力资源管理师,他说他曾经也为自己定过10000小时的计划目标,他希望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他的10000小时是这样的,每天工作投入8小时,一周工作5天,这样在5年后他就达到了10000小时,但是在4年后,他依旧停留在人力资源的基础岗位,并没有得到提升,因此,他觉得10000小时定律并没有用。

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这位朋友一样有着相同的想法,如果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来定义10000小时定律,那岂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专家,人人都可以轻松拿到百万年薪?

10000小时定律并不能只以时间作为标准进行衡量,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确定10000小时定律到底有没有用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你不能及早地修炼人生的硬本领。

在人生电池图理论下,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成一块不能再次蓄电的电池,时间就是这块电池的电量,浪费了就没有了。生命也是这块电池,过完了,过去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每个人一定要不断地反复问自己:我生命的有效周期到底还有多长时间。这个思考以及自问自答的反思,最好每周进行一次。不要等到每年年底或者年初的时候,临时抱佛脚,才意识到时间不够用。因为你必须知道,自己还可以拿多少时间,或者说多少小时来实现梦想。尤其是如果梦想远大的话,就需要去拥有实现梦想的时间基础。

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会有大把大把的可支配时间或者可控时间,比如90后或00后,每一天他们的精力会非常充沛,他们的体力消耗也不会太快,没有太多的烦心事,老婆、丈夫、父母、子女这些问题统统不用去考虑。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现在就是练就人生硬本领最好的时间。

可人往往就是这样的物种,他的意识发育成熟速度,往往远远落后于身体。也就是说,你现在空有体力和大把空闲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用,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等你慢慢步入30岁、40岁、50岁的时候,你开始懂了,想明白奋斗的重要含义了,可是身体、精力以及家庭状况却不允许你去奋斗了,你往往没有时间修炼你的硬本领了。30岁以后,不论是男生、女生,体力、精力都非常有限,动不动就缺觉,而且每天单位有一堆烦心事,家里面时不时还会出状况。

所以,职场硬本领要在人生早期就开始进行练习,一般来说,练习职场硬本领,如果想达到精通,你只能通过10000小时法则来达到。无一例外,任何人想成为某一领域专家,都需要艰苦地付出,但是这种付出需要掌握技巧与方法。这就是大家觉得10000小时很难,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入手,或者是觉得自己浅尝辄止地练习过,但没有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标的最重要原因。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开启时间管理之门

明白了我们对时间管理的误解后,我们就可以运用时间管理来正确管理我们的时间。在时间管理中有三大法则,这三大法则既是原则,也是基础,在运用时间管理时,我们就需要遵循。

时间管理的三大法则分别是目标性法则、要事优先法则、组织计划性法则。并不是每个法则都要求大家熟练掌握,但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第一个法则,也是最重要的法则,即目标性法则。

目标性法则是时间管理的基础。如果掌握了这个法则,你会发现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掌握时间的魅力与价值。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什么叫作确定的目标?管理学当中,我们用SMART原则来确定目标,即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ttainable)、合理的(realistic)、有时间限制的(time-targeted)。从第五项标准(time-targeted)一词就能看出,目标性法则是以时间管理为基础的。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分析、归纳出1000天小树林计划,最后完成了10000小时的英语演讲训练,达到能力的显著提升,因此我认为它与SMART原则是天衣无缝的完美衔接。我是怎么去做的?1000天小树林计划又是什么呢?

2005年,我从浙江大学退学,重新经历高考,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英文系。谁知道入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英语能力测试,当时全年级一共有120人,测试的成绩让我大跌眼镜,差不多90名的成绩,这是我人生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我感觉特别羞愧,我们宿舍姑娘都比我强,我感到无地自容。那个时候我就做出了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那就是1000天小树林的计划。

我是如何做的这个计划?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一般会在大四时应聘,我能够努力争取的时间就是大一、大二、大三,也就是用3年的时间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准外交官,这就是一个基本目标。SMART法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设置一个可实现的目标,3年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外交官,这是一个目标分析。其次,管理学有一个基本的定律叫作10000小时理论。

如果你想熟练地掌握一项技能,需要10000小时不断地磨炼这项技能。英语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外交官,首先英语是头筹,如果英语不行的话,一定不会成为一名外交官。

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外交官?英语能力必须比较强。给我的命题是,3年时间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共用到10000小时,这就是一个基本的目标分析。

3年时间,10000小时,大家可以进行一个基本的测量。因为我是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学校给予3年英文训练的总学时一共是5000~6000小时,这是当时教务处以及我的师兄、师姐们给出的结果。我需要做的就是,将10000小时减去课程已有学习时间后的4000~5000小时的英文训练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

SMART法则中的第一原则是“具体的”,即要求目标的具体性、确切性,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衡量的数字标准,最后一条就是合理的标准。我怎样符合这三条原则呢?我当时是如何计算的?这个思路大家可以借鉴与参考。

先进行减法运算:10000-5000=5000,接下来的命题非常具体,3年内如何完成近5000小时的英文训练,按照3年1000天的时间来初步估算,每天平均练习3~5小时,这就是1000天小树林计划的基本架构。

时间和目标相匹配非常重要,怎么做?

要做到1000天小树林计划的英语训练,也就意味着,我需要每天额外找出3~5个小时来训练英语。可我上哪儿找这3~5个小时?

现在,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诊断分析,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我们的可控时间,什么是非可控时间,什么是计划内时间,什么是计划外时间,什么是能够被利用的时间,什么是不能被利用的时间。很多人都有过上学的经历,大学生的可控时间只有三部分:第一,每天早上的早起。第二,每天晚上学校课程结束之后。第三,就是周六、日的时间。下一步我们要对所有的可控时间进行一一排查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自己周六、日的时间是否为可控时间。我刚上大学时,就希望可以同时修读经济学的双学位,但由于北京师范大学课时要求,学校双学位的学习时间大都在周六、日进行,也就是说,我的周六、日时间为非可控的时间。而且,我当时还是一名学生干部,每天晚上都是学生集中活动的时间,所以晚上的时间也无法用到了。最后我只剩下早起的时间,北京师范大学一般早上第一节课是早8点,有的时候可以自主选课,根据我每天需要额外3~5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那么我每天早上5点就必须起床,这样才能保证我有足够的时间学习。

最后分析的结果是,每天早上5点起床,每天坚持英文训练3~5个小时,一直坚持1000天,这就是1000天小树林计划的时间架构的基础,也是我SMART法则构建的重要内容。

在制订好切实可行的计划后,我们就需要立即行动起来,然而很多人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到无法再坚持下去,那么我们就需要解决效能的问题,也就是怎么样的心态和目的将我们正在进行的事情,高效、持久地进行下去,从而达到目标的实现。

一句话,每天5点钟起来,你到底行不行?

我坚持早起已经17年,2017年是我坚持早起的第18年。任何能够做出一点点成绩的人,背后都付出了无数的艰辛,最重要的是,你要坚信坚持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天早上5点起床是件特别不容易坚持做下去的事情,但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把它变成你持续不断发力的能源。

根据我的切身经历,我们可以用SMART法则来复盘1000天小树林计划,它基本符合SMART法则的五个标准。

1000天小树林计划是不是很具体?非常具体,以时间刻度为基本指标。是不是可衡量的?具不具备可衡量的标准?每天的英语学习时间以及成果,是可以直接被学习成绩以及分数衡量的。这个事情是可实现的,还是不可实现的?1000天小树林计划的实操性非常强。我提出的这项时间安排是不是合理?能不能够在情理之中,也能做得到?答案是只要我合理安排时间,并且能够坚持下来,就能够做到。我有没有拿出具体的时间安排?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时间安排。我有没有为自己梦想的实现,设置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并且有每天的保障学习时间?答案也是yes!

如果你开始做一项计划安排,是不是在制订目标时,就做了五个维度周全的考虑以及衡量?也就是说,当你在制订目标时,你就需要思考,自己如何把它与时间管理相结合。SMART法则是一个非常棒的标准,也是时间管理中,大家一定要首先掌握的法则。但是,千万不要认为人生目标只是一种光环或者口号,它必须要成为你的行动纲领,每一天去坚持去实践,让自己的努力看得见。

要事优先法则是时间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法则。我认为任何未来希望做一名管理者的朋友,都必须要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至今我已读过不下10遍。这本书的作者相当知名,他就是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彼得·德鲁克先生认为,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并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我们要明白,一个人越想做卓越的贡献,就越需要整块的时间。我个人非常反对碎片化时间的管理,我认为碎片时间,不能做整体性工作,我们应该放弃无用的碎片化知识的涉猎。

现在,很多人都在传授碎片时间如何管理的方法,首先我认为碎片时间不能做整体工作,尤其是需要全情投入的工作,比如每天的精学体系的修炼,就无法在碎片化时间进行。但凡有真正成就的人,都是运用好整块时间,投入梦想的实现与突破,来实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青年导师,也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么多的事情,跻身高层,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每次只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情。对于有的人来说,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速度慢,效率也低。表面上,你觉得他们干得比较慢,但是结果往往是,他们用的总时长,比别人要少很多。

做事情的专注力以及聚焦力是前提。如果说一次只能做一件事,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做事情的优先次序是什么——要做到要事优先。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很多成功人士在20二十多岁的时候,就为自己设置了清晰的人生道路规划以及人生目标,并且按照要事优先的法则进行学习安排和事务安排,比如成为知名杂志的总编辑。他们把这作为事业的最高追求。但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到30岁,就实现了这个人生理想。

在了解组织计划性法则之前,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时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分辨出哪些时间是可控的,哪些时间是非可控的,或者清楚自己的整块时间在哪里,碎片时间又是什么时候。

在时间管理中,从人生目标和自我现状两个维度去区分,可以得出对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自我认知”。从人生目标来说,人生目标是一项远期目标,相对应的时间管理方法叫作远期目标的时间管理法;对近期目标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日程管理或者近期时间管理法则。

区分好时间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目标管理决定了时间管理,如果你无组织、无计划,你就是对自己的时间不负责任,无法有效地实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