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的兴亡(全2册)【一幅世界超级大帝国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甲骨文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16:49:30

点击下载

作者:(日)杉山正明,孙越,邵建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古帝国的兴亡(全2册)【一幅世界超级大帝国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甲骨文系列)

蒙古帝国的兴亡(全2册)【一幅世界超级大帝国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甲骨文系列)试读:

《MONGORU TEIKOKU NO KOUBOU[JOU]—KUNJI KAKUDAI NO JIDAI》《MONGORU TEIKOKU NO KOUBOU [GE]—SEKAI KEIZAI NO JIDAI》

© Masaaki Sugiyama 1996

All rights reserved,Original Japanese edition published by KODANSHA LTD.

Publication rights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edition arranged with KODANSHA LTD. Through KODANSHA BEIJING CULTURE LTD. Beijing,China.

本书由日本讲谈社授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行简体字中文版,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做全面或局部翻印、仿制或转载。序 历史的讲述者托普卡帕的《史集》

土耳其共和国的伊斯坦布尔是原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连接欧亚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已披上落日的余晖。老街道一旁的托普卡帕宫殿便是奥斯曼帝国的旧皇宫,这里总有大量的游客云集。然而在宫殿的一角有一座石筑的图书馆却无人问津,只是静静地伫立着。那里沉睡着奥斯曼帝国在六百年间搜集的各种书籍与旧抄本。研究蒙古历史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古老也是最好的史料抄本亦包括在其中。

拉施特主持编纂的、用波斯语写就的《史集》可以说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史书。它是在位于现今伊朗的蒙古政权旭烈兀兀鲁思(俗称伊儿汗国)政权期间完成的。

公元1295年,第七代伊儿汗合赞通过军事政变夺权上台,改信伊斯兰教,并对国家进行彻底改造,推行了行政改革。为了推行改革,他任命自己的御医拉施特为维齐尔(即宰相)。拉施特出生于伊朗西部的哈马丹,有人认为他实际上是犹太人。合赞和拉施特这对主仆为了重振旭烈兀兀鲁思,一边合力推行改革,一边着手编纂蒙古帝国的历史。

修史的目的有很多。从成吉思汗起家以来已经过去了九十年左右,蒙古已经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东西、实至名归的世界帝国。但是蒙古人——尤其是在“大西征”中同旭烈兀一起来到“伊朗之地”并定居在此的蒙古人——开始逐渐遗忘自己的来源和历史: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会在“伊朗之地”生活,我们与东方的宗主国“大元兀鲁思”以及其他的汗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有怎样的血脉联系?

合赞从心底尊敬着忽必烈(忽必烈在合赞即位的前一年驾崩),并希望自己能以忽必烈建造的“大元兀鲁思”为蓝本,也像他那样创造出强大坚固的国家和政权。怀抱着这样一种热情,合赞希望能够唤醒所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蒙古共同体”成员心中对蒙古的认同感。他特别希望居住在伊朗的自己的臣民们能够了解到他们自己所享受的光荣和富贵直接源于旭烈兀、源于他们所连接的蒙古血脉。

合赞希望拉施特编纂的是一部能够起到这样作用的蒙古史。所以《史集》中强烈地反映出了合赞个人的政治立场和见解。合赞不仅仅是修史的号令者,还参与了其中一半以上篇幅的写作和编辑工作。托普卡帕宫博物馆藏《史集》中记载成吉思汗后妃与子女的部分血缘图

在《史集》的编纂过程中,他们也参考了蒙古皇室共有的“Altan Tebder”(即蒙古语的《金柜秘册》)等秘藏史料。除此之外,从蒙古本土派往伊朗(波斯语中称“yi-lan-en·za-mi-en”,伊朗之地)的孛罗丞相等许多人也为编纂过程提供了信息。蒙古各部代代相传的“旧辞”和族谱等口头和书面的史料都被运用到《史集》的编写中。尽管如此,据拉施特记载,其中核心部分许多内容还是以熟知蒙古诸事及秘史的合赞的口述为基础写就的。

负责编纂的拉施特并没有将编写工作往下委派给编纂人员,而是在处理繁重政务的同时,亲自彻夜编纂。有时在骑马移动的马背上,他也会进行反复的推敲。可以说为了不负主公的厚望,他惜时如金,每时每刻都在努力。

但是合赞并没能亲眼看到《史集》完成。1304年,合赞在繁重政务的压力下英年早逝,时年三十四岁。合赞死后,他的弟弟完者都即位,《史集》便被呈献给了完者都。当时这部蒙古史被称为《合赞历史》或《被赞赏的合赞史》(伊斯坦布尔藏本和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本名为《合赞历史》,其他的抄本名中“被赞赏”一词表达了对已过世合赞的敬意)。

事实上,当我们静下来分析当时的情势就能发现,合赞下令编纂蒙古史(“合赞的蒙古史”一称可能更为准确)的时候,旭烈兀兀鲁思这个游牧民联合体已经是摇摇欲坠了。当时旭烈兀兀鲁思的国库基本是空的,维系游牧骑士军团的经济能力和国家财政面临枯竭。自从1260年创始人旭烈兀带领西征军来到“伊朗之地”正式建立政权以来,兀鲁思一直没有确定的国家机构,而是被放任自由发展,国家内部反复出现内乱。这些问题就这样被抛给了新汗合赞。在这一关系兀鲁思存亡的紧要关头,合赞为了唤醒原先部族联合的“记忆”,展开了“修史事业”。因此合赞修史并不是单纯基于文化角度的考量,而是非做不可,是客观形势的需求。或者说,合赞正是在这种形势的客观影响下才开始修史的。从这个方面来看,这次修史是政治色彩相当浓厚的“国家政策”。

除此之外,合赞还有一个秘密的小心思。从他的立场来看,在他之前的旭烈兀兀鲁思的王位继承都是极为混乱的。合赞的亲生祖父阿八哈(第二代伊儿汗)和父亲阿鲁浑(第四代伊儿汗)死后,其各自的王弟继位,传承王统。至于合赞通过兵变打败的拜都(第六代伊儿汗)则完全是非嫡系的远支旁系。合赞宣扬旭烈兀——阿八哈——阿鲁浑——合赞一脉相承的嫡长子继承是旭烈兀兀鲁斯的正统。他也是据此来指导“旭烈兀兀鲁思”部分的历史编纂的。因此他主张自己并非武装兵变的篡位者,而原本就是正统的继承人。而且只有通过“嫡统”继承的自己如今推行的国家改革,才能够实现旭烈兀兀鲁思的复兴事业。

然而就在合赞去世、修史即将完成时,蒙古帝国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激烈的巨大变化。动摇蒙古帝国统治的中亚动乱以海都之死为界,经1303~1304年迅速平静下来,自那之后,蒙古东西一片和谐。欧亚大陆以再次得以统一的蒙古为中心,呈现出舒适祥和之态。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辽阔的和平之地,在这里铺展开来。

在蒙古人眼里,世界已经被掌握在自己手中。当他们看到帝国与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动时,第八代伊儿汗完者都在既有的“蒙古史”基础上,又下令追加编纂当时世界上主要“种族”的历史,修史的任务被再次交给了拉施特。拉施特在合赞去世后依然担任着旭烈兀兀鲁思的宰相之职,他不仅将当地学者加入编纂队伍,还将中国和克什米尔等地的佛僧、基督徒、犹太学者等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史书的编纂。

这次编修的史书可谓包罗万象:从人类祖先亚当开始的希伯来预言者们以及古犹太的历史、古波斯的王朝史、从预言者穆罕默德开始的哈里发们的历史、被蒙古消灭的从花剌子模王朝到伊斯玛仪教团的伊斯兰各王朝史、从传说中的乌古斯汗开始的突厥历史,还有从传说中的人类祖先“盘古”到南宋最后一位少主的中国各王朝史以及以“法兰克”为名的欧洲历史、包含释迦牟尼与佛教历史的印度史,等等。

此后,一部以合赞的“蒙古史”为核心,集合了世界各地区历史的史书问世了。该史书将以蒙古为中心的世界作为出发点——这是自然的——史无前例地将此前的世界历史系统化。另外,在合赞的“蒙古史”和完者都的“世界史”之间,还存在蒙古帝国本身的剧变这一背景,因而这部史书也象征着“世界的世界化”。哈吉来历七百一十年,也就是公元1310到1311年间,这部被呈贡给完者都的增补版“新版史书”,以“诸史之集”的含义被命名为“Jāmi’ al-tawārīkh”,也就是《史集》。《史集》是当时势力极盛的蒙古用波斯语编成的庞大的“蒙古正史”,同时也是14世纪初之前的欧亚各地区的综合史。而且不可忽视的是,它还是一部由合赞和拉施特这两位当事人亲述的、关于旭烈兀兀鲁思及其重组大业的举世无双、完全同步的同时代史。《史集》虽说是用波斯语记载,但事实上夹杂着许多蒙古语、突厥语的用词,甚至还有来源于汉语、藏语、梵语、拉丁语等语言的词语。

若是没有《史集》,蒙古的历史也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在欧亚大陆中部展开的突厥—蒙古系游牧民族的历史也很难得以还原,而伊斯兰史、伊朗史也将失去一部意义重大的参考史料。《史集》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空前的史书,事实上,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视野的开阔性上,以及在最为重要的资料的真实性上,即使在它之后,世界上大概也都没有任何一部史书可以与之匹敌。它不愧是在蒙古这个前无古人的政权与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前无古人的庞大的历史书。

另外,它也确切地证明了蒙古当时已经明确意识到了“世界”的存在。到了蒙古时代,人类的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拙作也多次在《史集》的指引下,踏上了穿越时空之旅——去往蒙古及这一人类史上罕见的“时代”的旅程。哥伦布的梦想

公元1492年,哥伦布朝着“大汗国”,即忽必烈大汗统治的东方大帝国“大元兀鲁思”,向西开始了他的航海之旅。他的目的地是大元,而非平常人们说的“倭国”或是“印度”,这在他的航海日志的一开头便有明确的说明。

哥伦布出发时,身上还带着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写给遥远的“乞台”大汗的国书(乞台即中国,严格来讲是中国北部。这一名称来源于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时强盛的契丹辽帝国。波斯语中也有Hitai或Hatai的发音,后传至西方)。同时他还带着一本书——依据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这一人物在东方的见闻写成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又名《寰宇记》,俗称《东方见闻录》)的1485年版。1485年版《马可·波罗游记》。空白部分上的记录是哥伦布的读书笔记日本神奈川大学图书馆藏。[1]

哥伦布当时携带的《马可·波罗游记》遗留到了今天。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哥伦布所做笔记。尤其是“汗八里”一节,哥伦布在正文左侧空白的地方标注了着重记号,并在偏下的位置记录了“商品不计其数”。“汗八里”指的便是忽必烈的皇都“大都”。

我们今天还不能确定“马可·波罗”这一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虽然在威尼斯的图书馆中确实保存有当地资产家马可·波罗的“遗产文书”,但我们并不能保证此“马可·波罗”就是14世纪时周游列国的“马可·波罗”。在当时的意大利北部,有许多姓“波罗”的人家。况且“马可”也不是一个稀有的名字,名叫“马可·波罗”的人必然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