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17:08:26

点击下载

作者:宋文京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字之徒

一字之徒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一字之徒作者:宋文京排版:红枫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01ISBN:9787513314244本书由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一字之徒见天机张冠生一

有人曾为“一字之师”,文京兄愿做“一字之徒”。

师与徒,一字之别,出自老老实实临池几十年的悉心体验。

润笔、润例、润格……格再高,都有价。润到人生境界,无价。二

能念书、会写文章的人,哪个没有当过“一字之徒”?

不识一,难识二;不识二,难识三;不识三,难识万物。

人之初,一字徒。后来,有的出师了,有的未出师。有人记得,有人忘了。三

儿时见过沿街捡字纸的,身后背篓上贴着纸条,上书“敬惜字纸”。

老辈人敬惜字纸,有理念,有仪式,有传统。写了字的纸不随意丢弃,集到一起,焚烧成灰。纸灰也敬惜,累次集中,隔一段时间,开坛祭祀仓颉后,送至江河。逝者如斯。四

农耕时代,即便不识一字的人,也能给人文化感。至少,他敬惜文化。

信息时代,即便著述迭出的人,也可能让人觉得很没文化。至少,他不敬惜文化。

先后赶上这两个时代,看敬惜字纸的传统灰飞烟灭,尤觉“一字之徒”难能可贵。五

敬惜字纸,敬的是字,惜的是纸。字与纸,交织出知识、历史、文化、文明。

礼义廉耻,温良恭俭……字字可敬,字字生发教化之功。不讲教化,心失恭,字难敬。

惜物的传统里,惜纸很自然。时代不同了,既不惜物,便不惜纸。六《一字之徒》书法手稿,每页不及一平方尺,真草隶篆行,一页四字,一字五体,写满二十个字。还是惜纸。

汉字浩瀚,且选百余,逐一解说——说来历,说故事,说历史,说思索……还是敬字。

守着本分,守着好传统,没有忘本。人之初,一字徒,总是记得。七《论语》有话:未知生,焉知死?不动声色之间,有接引之意,暗示天机。

孔老夫子所说“未知”、“焉知”之字,古往今来,几人真正出师?故,人之终,一字徒。

文京兄的字,经几十年心血浸润,渐有米芾所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之象。纵笔之时,仍恭恭敬敬做一字之徒,可见襟抱磊落,天机鼓畅。如此,大象可期。

2013年12月3日于京湘间万米高空【春】 万物生长 太阳暖洋洋【天】 三尺之上有神明【里】 这里不是那里春“春”字,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春,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屯声。昌纯切。”许慎的意思是:在篆字中,春字的上部是模拟草形的,而下部是个日字,中间的“屯”是声符,指此字读作近似“屯”的音。大篆中,“春”字像小草刚刚露出点头,太阳投影在大地上。在更早的甲骨文中,“春”字中的“草”则直接表现为“木”,意指阳光和煦,草木萌发。

汉字绝对是有逻辑的,“春”字亦如是。“春”再加一个“木”字旁,即是“椿寿千年”之“椿树”,春天发芽,香椿臭椿。“春”加一个“虫”字旁是昆虫,加两个“虫”字旁就是“蠢蠢欲动”的“蠢”字。当代日本汉学界耆宿、汉文字学家白川静认为“春天到来,虫豸出动,谓‘蠢’”。像虫子一样肉乎乎反应慢,亦谓之“蠢”。那个令我们中国人汗颜的创办汉字字源网站(Chinese Etymology)的美国人理查德·希尔斯说:“我发现汉字的构成看似没有逻辑,看起来不合理……但如果看甲骨文、金文、小篆、繁体字、简体字,知道了它原来的意思,看到它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就会发现每一个汉字都是有逻辑的。”有了这些域外的知音,汉字的春天会更长久,汉字会焕发出更大的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王国维有诗云:“万木沉酣新雨后,百昌苏醒晓风前。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春”字,总是与阳光灿烂、青春活力、鲜花少年、万象更新等等美好的物事联系在一起,就像“春天的故事”总能跟深圳联系在一起一样。“春”字是好字,由此衍生的词也多为好词:“大地回春”、“着手成春”、“妙手回春”、“枯木逢春”……“春”不胜数。春天也是情感勃发的季节。“春风骀荡”,“春心荡漾”,“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老二张二民对张大民说:“哥,我的春天也来了。”张大民家曾经逼仄狭小的房子显然装不下两对青年夫妻的春天。

这两年,“春”事多发,许多创意借“春”上位。先是宜春在网上打出“一个叫春的城市”之称谓,继而长春标明其为“一个名字里有春的城市”。某年央视春晚后,有感于众位主持人的声嘶力竭之呐喊,有评论说:“春,不是叫出来的。”“事如春梦了无痕。”早春二月,搭上通往春天的地铁,捧读村上春树的小资小说,遇到百分百的思春女孩。春天,总是令人浮想联翩。天“天”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他前切。”“天”字在《说文解字》中总排行第三,列卷一第一上,仅排在“一”、“元”二字之后,可谓“一元开天”,可见地位重要。相传当年,两双眼睛的仓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造出汉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可能就是因为泄露了“天”机。

文字学者一般认为“天”字属于“六书”中的象形字,本义是指人的头顶,即“颠也”。上部的一横,甲骨文中为“二”或“口”,是为了便于契刻,金文中变为一个大圆点,是因为熔铸的原因,但它们都强调人头的样子。篆字中,“人”是侧身人的样子,“大”是正面站立人的样子。“大”字上加一横即是“天”,窃以为,正好指头顶上的天,“三尺之上有神明”,也可以归于指事字。人、大、天、夫,都是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左右对称、光明磊落的汉字,而且简洁直白,如同真理。《辞源》中“天”字有十个释义,大意如下:一、上空,与“地”相对;二、自然;三、神,万物主宰;四、命运;五、伦常关系中的至尊;六、仰赖以为生存者称天;七、时节,气候;八、一昼夜;九、人的头顶;十、古代的墨刑。“天”恐怕是汉语中最“至大无外”的字、词之一,既是时空,又是信仰,不唯自然,还是社会,包罗万象,变化无穷。我们说“天大的笑话”,但又“天外有天”,我们总想“天道酬勤”、“天助我也”、“天遂人愿”、“天衣无缝”、“天长地久”……但又不知“天高地厚”地指望“天翻地覆”、“人定胜天”,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当“天”太难了。

陈寅恪先生自信地说:“吾侪所学关天意。”搞伙食会说“民以食为天”,北京人艺的老传统认为“戏比天大”,屈原“天问”,孟子强调成事需“天时地利人和”,李太白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都拿“天”来说事儿。“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字似乎“天然”地深植于“天下”华人的“天性”之中,“天天”与我们在一起。“天”字语义繁丰,但也多歧亡羊,英、法、德、俄诸语中恐怕难以望其项背。数年前,一朋友注册了一间建筑公司,名曰“天工”,取“天工开物”之雅,无奈常常加班,员工释然解嘲:“天工天工,天天工作。”“天”字究竟确切啥意思?“You ask me, I ask who?”天知道!里“里”字,在过去有两种写法——“里”和“裏”。现在,已简化合并为一个“里”了。

两个“里”有内在关联,又相对独立。“里”,上田下土,《说文解字》谓:“里,居也。从田从土,凡里之属皆从里。良止切。”《辞源》认为“里”字约有五义:一、宅院;二、商贾聚居处;三、长度;四、忧伤;五、姓。孔子有名句“里仁为美”,今之女潮人说自己:“请不要叫我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

而“裏”,“里”裹在“衣”中,《说文解字》谓:“裏,衣内也。从衣里声。良止切。”“裏”字是一个形声字,衣服是形义,里字是声音。《辞源》认为“裏”字有三义。一、衣服的内层,如《诗经》有云:“绿兮衣兮,绿衣黄里。”二、在内或在其中,《左传》有“表里山河”句。三、语助词。“裏”也作“裡”,是俗字,属民间唱法。

如今,“里”、“裏”无别,合二为一,我们只用“里”字。(其实,简化后,许多字义变得浮薄,令人遗憾。类似的字还有很多,如“几”和“幾”,“后”和“後”,“发”、“發”和“髪”,“台”和“臺”等等,古义有别,今义无差,混账了。)

里,取其“裏”字之义,在口语中,也叫“里子”、“里儿”,与“面子”、“面儿”相对。世界上怕就怕面子二字,我们中国人就最讲面子。钱锺书先生说吃了肉留一点在牙缝里不拿牙签剔去,目的是告诉别人他吃了一顿肉!这说的就是面子。马未都写过一篇短文《有过只是一过》,言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面子的确很值钱,认错改过很伤面子,但不认错不仅伤了面子,还伤里子,与其里外都伤,不如伤外保里。”有里子才能有面子,没里子,光有面子,驴粪蛋蛋表面光,早晚儿面子也没了,要内外兼修。“里”,还与“外”相对,“里应外合”。北京人爱说“里外里”,是加起来算账的意思。“文革”中有一个常用词“里通外国”,是很大的罪名。“里”,还与“表”相对,“表里不一”。豫剧《朝阳沟》栓保他娘对银环她妈唱道:“做了一床新铺盖,新里(儿)新表(儿)新棉花。”亲切可人。日本2011年发生地震海啸核辐射污染的靠近太平洋的一侧称为“表日本”,而濒临日本海的部分称为“里日本”,大概是学习中国“表里山河”的古义吧。“里言”是心腹之言。“里居”是辞官居于乡里。“里手”是行家的意思。上海有“里弄”,青岛有“里院”,“和平里”、“平安里”在北京,“马德里”、“新德里”在外国,旭日阳刚唱“春天里”。这“里”那“里”,“里”、“裏”有别,要紧的是,“里里外外一把手”,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有里子有面子”。【爱】 有心才是爱【女】 半边天【生】 上天有好生之德爱“爱”字,《说文解字》上的解释太过不通俗,按下不表。“爱”字,在甲骨文中未之见,金文写成一个侧脸的人手臂环抱一颗心,也像一个母亲怀抱孩子。在小篆中则加上了表示腿脚的部分,就更加完整了。“爱”字,在繁体字中原来写作“愛”,是有“心”之爱,简化了之后变成了“爱”,把本来源自于心的博大精深的“愛”缩略局限成了“友”爱的“爱”,内涵和外延都大打折扣了,奈何奈何。

所以,我同意恢复某些繁体字,尤其是“亲”、“爱”等字。冯小刚去年曾在博客上说:“繁体字‘亲’右边有‘见’,‘爱’的中间有‘心’。后来,经过简化,‘亲爱’二字变成现在的‘亲不见’、‘爱无心’。然后就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这不是文化的灾难,是民族的灾难。别的字都可以简化,唯独‘亲爱’二字万不该缺见少心。请上级领导批准亲相见爱有心,行吗?”其实,有心才有爱。

什么是爱?也许人人心中都有答案。但,真要给它一个确切的解释,却不啻面对一个高深而永恒的哲学命题,如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等终极命题一样。也许,爱本身就是哲学。

汉族是含蓄的民族,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唯独不说“爱”字,从远古到晚近。《红楼梦》中史湘云的金陵口音将“二哥哥”念作“爱哥哥”,很遭姐妹们取笑。王小波文中说,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角郭凯敏张瑜拥抱在一起情迷之际说的不是“我爱你”,而是“我爱我的祖国”。我们光做不说,更不说“做爱”,而说“那个”。

什么是爱?单说男女私情,古人和近人都有很含蓄很委曲的文学表述。宋代的大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道:“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许,这就是爱。

近年,曾见过胡适的一幅小字,是写给张充和与傅汉思的,抄写的是贯酸斋的《清江引》:“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也许,这就是爱。

张爱玲在她的散文《爱》中写道:“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也许,这就是爱。

相对于这些精妙的表达,流行歌曲的描述就显得直白而浅陋。“爱你在心口难开”,“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死了都要爱”。

爱,不只是口头的,更是心头的。女

2011年3月8号收到一条短信,曰:这年头好啊!做女人可有名堂了。妖的叫美女,刁的叫才女,木的叫淑女,蔫的叫温柔,凶的叫直爽,傻的叫阳光,狠的叫冷艳,土的叫端庄,洋的叫气质,怪的叫个性,匪的叫干练,疯的叫有味道……闲的叫特立独行,弱的叫小鸟依人,不像女人的叫超女。我凭直觉感到,这条短信肯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引起许多女生反感,反正我没敢拿给我媳妇看。“女”字,《说文解字》释为:“女,妇人也,象形。王育说。凡女之属皆从女。尼吕切。”《辞源》释为:一、女性,古文对文,以已嫁者为妇,未嫁者为女;二、美、柔、弱、小,如“好”、“嫱”等;三、星名,“女宿”;四、以女嫁人;五、你,通“汝”。“女”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写成一人交叉双手跽坐的样子,大约是描述了古时候女子的典型端坐姿态。由这个优美姿态又引申出一串跟女性有关的象形字和会意字,如加上头上的发钗即为“妻”字,在胸前添上双乳则是“母”字,等等。

许多人认为“三八妇女节”的“妇”字不好听,显人老,建议更改为“女人节”、“女子节”、“女性节”,甚或“女生节”。由此看来,爱美拒老之心,“女”皆有之。古文字中,带“女”字旁的字几乎贯穿女人一生:少女为“妙”;有女为“好”;女子出门为“嫁”;把女人娶到屋里则“安”,“安家”、“安居乐业”;良好的女人当“娘”;持家的女人是“妇”,与“归”字偏旁相同,好社会“男有分,女有归”,是为大同——《礼记》如是说。那天看电视,一个大妈说:“妈”是什么?就是给儿女当牛马的女人。泪奔了。

和“女”有关的“好字”很多,上述之外,如妍、娇、姣、姝,等等。但,涉嫌女性歧视的“坏字”也不少,奴、嫉妒、婪、嫖、姘、奸、耍,等等,需要改改。“女”和“男”在一起的字不多,有个“嬲”字,是戏弄纠缠之义,像高圆圆和吴彦祖、古天乐演的《单身男女》海报上的那样。

郭德纲德云社的逗哏自我介绍:“本人,性别:男;爱好:女。”性取向正常。张学良晚年回眸:“平生无遗憾,唯一好女人。”说得直露浅白,少帅作风。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心怀天下,与蔡和森等同学少年约定“三不谈”,之一即“不谈女人”,终是伟人之举,凡夫难为。

周国平认为,之于女人,男权主义者的误区是只看到女,没看到人;女权主义者则只看到人,没看到女。颇有道理。

美国名记华莱士曾采访霍金教授,询问还有什么令他困惑的事情,他说:女人。华莱士后来总结说:连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对女人都搞不懂,我们又能做什么呢?生“生”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所庚切。”

在甲骨文和大篆之中,“生”字的写法都是一棵草长在一个土字之上,土字为两横一竖,草字则是一根茎加两片叶子,像极了西湖龙井茶的一芽两叶。“生”字的原意就是长进,就是生长,就是像疯长的青草一样生生不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前两天,我的忘年之交张叔镛先生送给我两盘CD,是在西方音乐界备受青睐的萨顶顶的《万物生》,梵文版的格外好听,听不懂也好听,有一种幽幽的神性。看来,世界真的是变得愈加多元了。我们小的时候,课本里用“生”字连成的句子多是“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等等。据说比我们高几届的则要常说“宁可为公前进一步死,决不为私后退半步生”。“生”字引申义的第一个就是生育、出生、生子。民间甚至有歇后语:生孩子不说生孩子,说“下(吓)”人。有些地方管动物生育才叫“下驹子”、“下猪仔”,在我们的前辈看来,人和其他动物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生”是与“死”相对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向死而生”一说。孔夫子讲:“未知生,焉知死。”非常现实主义。《南方人物周刊》曾做过一个有关马寅初先生的专题,我记住了其中的句子“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生”又与“熟”相对。古谚“生米做成了熟饭”,今日之潮人讲“生米煮成了稀饭”,就该散了。北京人委婉,逢不认识的人,会说“我瞅您眼生”,或者“我眼拙了”。“生”还与“息”相对,“休养生息”。老子《德道经》中多有“生”字,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比比皆是。可见,老子对于“生”情有独钟。

汉语中,与“生”字有关的词巨多,诸如“生产”、“生存”、“生活”、“生机”、“生色”、“生态”、“生涯”、“生意”、“风生水起”,等等,多数都是好词。特别是“生意”二字,原意就是生生不息之意,古人有句“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后来,就单指“做生意”了。“生”字有着许许多多的引申义,如学习的人(学生、女生、男生等)、读书人(书生、贡生等)、戏曲行当(老生、小生、武生等)、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等),等等。

冠生兄日前曾在故宫北门见到一匾额,上书:大德若生。“生”字,让人心生感激,又让人心生幽思。【人】 认识你自己【之】 心向往之 感慨系之【初】 人生若只如初见人“人”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如邻切。”《辞源》的解释有五个义群:一、人类;二、别人,他人;三、人民,众人;四、杰出的人才;五、人品。

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尊人类为天地万物之灵长。现在看来,虽有些人类沙文主义,与动物植物不够齐物平等,但还属于自知自信自强自立自尊自重。“人”字是象形字,其形状就像一个人侧身伸出手臂弓起小腿的样子,在大篆中,也曾写作一个人屈身跽坐的模样。“人”字用作偏旁部首多是“单立人”,在篆书中写法相同。而“双立人”则通常是道路路口的意思,也与“人”有关。“人”字是人的侧面,当人正面站立的时候就是“大”字。“大”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人同天地大。人才,大才,天才,三者有何区别?无非“大才”比“人才”用心更专“一”,“天才”比“人才”更“二”,哈哈。

依稀记得古希腊传说中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问: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黄昏三条腿?腿最多时最无能。如你所猜,谜底是:人。小时候不会走路地上爬——四条腿,成年——两条腿,老了拄拐杖——三条腿。古人的智慧总是相似的,我们是空间造字,他们用时间结谜。

太阳神阿波罗神庙中镌刻着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西方和东方的哲人们和凡人们不停地上下求索,参破“人”的全部含义也成了人类哲学的最大命题。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人自己。陈子昂吟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是人的主体,也是人的主题。中国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也是从“人”开始的。解放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使人成其为人,是一切事情的起点和根本。

二十年前,一群好玩的人攒出了一部好玩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其主题歌是当时还是小娃娃的蒋小涵奶声奶气唱的,其中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还是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说过人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人,何其大哉!

微观来看,“人”字也颇有意趣。汉语中,说谁“不是人”是骂人,说谁“不是东西”也是骂人。现代流行语中,“不成功,便成人”说的是流产。政府机构也要求下属单位“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诗哲泰戈尔诗云:你我需遍叩每扇远方的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人,都在不断地找自己和自己的人。之“之”字,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差不多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频繁的字,和今天的“的”字一样。“之”字,在古代典籍诗文中,俯拾即是,司空见惯,可说是“无之不成句,无之不成文”。“之”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群:一、往;二、代词;三、助语。三项均为书面语之用。

在人们的心目中,“之”字更多用于代词和助词。人们今天顺口说出的或顺手写出的话中,“之”字也层出不穷,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无价之宝”、“赤子之心”、“意料之中”、“中国之大”、“缓兵之计”等等。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先秦的诸子文章、《诗经》、《楚辞》,乃至此后的诗词歌赋都不许用“之”字,会是什么情景和状态。如《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如《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如《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如曹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如苏轼“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如果无“之”,难以想象。可谓“无日无之”。《千字文》据称是南朝周兴嗣一夜写就,把“之”字嵌入“似兰斯馨,如松之盛”之中,其他的虚词虚字则堆叠于文末。“之”字,似乎是“之乎者也”的虚字,但是实实在在地离不了。“之”字在对联中也有妙用。鲁迅集《离骚》句“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二十世纪初有人征联求对“孙行者”,首字为名词,次字为动词。三字为虚字。有人对“祖冲之”,甚妙。有人对“胡适之”,也不赖。今人还可对“于是之”。“之”字在书法中,也是千变万化,如果让一个外国人看正草隶篆行诸体中的“之”字,他肯定不会觉得这是同一个字。各类书法字典中“之”字总是洋洋大观。王羲之《兰亭序》中“之”字有二十余种写法,一直是书法史上的美谈。

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于“之”字,我们充满敬畏之心。初“初”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楚居切。”意思是,“初”是开始、起始,像用刀子裁剪衣服。大篆中,右边的部分是一把刀子,左边的偏旁则是一件衣服,而且还是右衽的,不是对襟的,更不是左衽的(从前左衽喻指遭外族统治或为亡者的入殓服)。“初”字,《辞源》中的义项有五个:一、开始,本原;二、从前;三、古代以甲子纪日,或以数称一日、二日;四、一点也不,表示程度少;五、姓。我有个同事,叫初剑。“初心”是本初的心愿。“初文”是一个字最初的写法。“初元”是新任皇帝的纪年。“初日”是初升的太阳。“初月”是新月。“初衣”、“初服”都是说上任履新穿的衣服。“初冠”,古代指男人刚刚二十。“初篁”是新生幼竹。“初献”是第一次祭祀典礼。“初吻”、“初恋“、“初夜”、“初婚”、“初探”等等,不用我枉费口舌,地球人都知道。“初”字组合出来的好词颇多。如“初出茅庐”、“初发芙蓉”、“初写黄庭”、“初生牛犊不怕虎”等等,哪怕“初”之过错,也会“念其初犯”,给予原宥。《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大概是流布最久最广的“初”字之用。

联想起来,“初”字入诗,许许多多,不胜枚举。南朝陈时徐陵有“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说未被污染。李白有“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言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杜工部喜极而泣,现实主义的他与浪漫主义的李白颇为不同。唐人常建则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之句,看“旦复旦兮”,大有禅意,接着颔联为大家熟知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初无定质”,直指人心。“初无定质”——苏东坡用以形容好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也有人说,他是表扬自己的。

近几年,坊间多见伤逝悼情的书册,书名常用李商隐、柳永、李清照、纳兰性德、情僧苏曼殊、情圣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以及作者自己的句子,诸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陌上花开缓缓归”,“为伊消得人憔悴”,“当时只道是寻常”,“恨不相逢未剃时”等等。其中“人生若只如初见”,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虽说历史和恋情都是只有如此,没有如果,但“初”还是让人流连回眸。“初来乍到”,人们会说“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初学乍练”,只要有“慎终如初”的精神和坚持,纵是“初衷已违”,也能“和好如初”,破镜重圆。【性】 饮食男女 食色性也【本】 处世无如本色难【善】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性“性”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息正切。”性是人的阳气,而“情”是人的阴气。《说文》解释道:“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疾盈切。”我们通常所说的“性情中人”,实际是形容其有情有义有欲求、有阴有阳有和谐的。杜甫有诗云:“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性”字,《辞源》中的解释是:一、人的本性;二、事物的本质、特点;三、生命,生机;四、性情,脾气。解释中尚无如今广为人知的“性”之含义。

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性”字之用是《三字经》的开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晨起看女儿爱看的杂志《格言》,有两句妙语,曰:理性就像大骗子,感性就像神经病。话糙理不糙,说得颇有道理。“性”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六条:一、性格;二、性能和性质;三、在思想、感情方面的表现;四、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五、性别;六、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例如俄语名词分阳、阴、中三性。

古人讲:凡状物者,得其质不如得其势,得其势不如得其韵,得其韵不如得其性。这是说性是具有本质力量的。古人还讲:陶冶性灵,变化气质。这是说性是可以培养的,所以也有养性之说。

中国人日常还说“性气”、“性行”、“性子”,大体都是指性格和脾气。比如说某人“急脾气,慢性子”,是说他有些矛盾。再比如说某女子“性子烈”,也有有气节的意思在。还有说酒、药、茶等“性子平和”或如何如何。说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大性儿”和“小性儿”等,则是说它们的刺激性和变化性的。“性”特指与生殖和性欲有关的物事则是较晚近的事,倒是与异族的“sex”音近义同,溯源大约可以追到孔夫子那里,他曾说过“食色性也”和“饮食男女”。

记得1984年前后,我曾听过作家邓友梅先生的讲座,他说他去日本访问,日本作家问他印象中中日两国近世文学的区别,他说我觉得中国的作家不像日本同仁那样爱写“性”。那位日本作家说那我也挺有同感的,只是我不太明白,中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口。是啊,没有“性”,人从哪儿来呀?

村上春树说:性,直接写,反倒没有腥气。王小波说:人最隐秘的不是性,而是思想深处的东西。(大意如此)

常言说“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其实“性”才是标标准准地“由心而生”的。本

我进行书法创作时,常常写两副对联。一曰: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一曰:立身苦被浮名累,处世无如本色难。都说到“本色”,都涉及“本”字。李白诗中吟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也涉及“本”字。诸葛亮《出师表》的第一句即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马连良在《空城计》中的著名唱段首句也是“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本”字是中国人的口头字、心中字、文中常用字。“本”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布忖切。徐锴曰:一,记其处也。本末朱皆同义。”“本”字的篆书形状即木字的下部加一横,其实就是指树的根部,此亦是“根本”的出处。在本字的上部加一横,则为“末”字。在木字中间加一横,则为“朱”字。“末”字,《说文》的解释是:“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对“朱”字的解释是:“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由此看来,“末”为树梢,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朱”为树中,每以之形容“株”,后亦形容红色和用作姓。“本”就是“根”,“根”就是“本”。“以人为本”也就是“把根留住”。由于“本”是“根”,也用于形容人和物最核心的本原和本性,即所谓“立身之本”、“原原本本”。

前几年,范曾先生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办展览,以“返本开新”为主题。范先生解释“自然”为“自在的本然”。“本”字的用途极为广泛。植物中有“木本”、“草本”、“藤本”、“父本”、“母本”、“样本”等等,教育上讲“本科”、“课本”等等。李时珍的传世大著亦名《本草纲目》。哲学上讲“本体论”。政治学上有“人本主义”、“民主思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说“本色”、“本事”、“本真”、“本领”、“本家”、“本人”、“本心”、“本能”、“本来”、“本身”、“本意”、“本文”、“本部”、“本周”、“本日”、“本课”、“本公司”、“本国”、“本省”、“本民族”、“本小姐”等等,简直无本不成话。“本“字是基础,是根系,是原由,是核心,“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很危险的。

经济社会中,“本”更是“资本”、“本钱”,有“本”才有“利”,有“本”才有“息”,有“本”才有生意。虽然讲求“一本万利”,但也反对“无本”的买卖和皮包公司,不能“赔本赚吆喝”和“血本无归”。电影里,被逼急了就说“拼一个够本儿,拼俩赚一个”。青岛人讲谁也不欠谁的叫“本儿了”,就是双方都付了本钱都不吃亏两不相欠的意思。《逍遥游》中,惠子对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大本”就是“大根”和“大干”的意思。

如今,世事纷纭,世态苍茫,立身守本,很是不易,经常听人讲“我本善良”、“我本天真”、“我本廉洁”,只是后来变了,“忘本了”,故“本色”太难。“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谈何容易。

日本,国名用“本”。日本大画家东山魁夷说:“艺术之道,贵在不忘初心。”(翻译家林少华先生转述于我,谢谢!)其实,即“本于初心”,初心即人之本。“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们要是常常想“本来”,世界就好了。

周立波脱口秀说“本节目是周立波所扮演的周立波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周立波本人立场”。“本”在哪里?善“善”字,在大篆中的写法,是一个“羊”字在上,下面左右各有一个“言”字。在青铜器克簋中即是如此,甚至到了汉《夏承碑》的隶书中仍写成这样的结构。在《说文解字》中简化为上“羊”下“言”。总之和“羊”、“言”有关。“羊”在汉字中作为偏旁部首,除了用于直接与动物“羊”有关的汉字(如羚、羝、羯等),构成的汉字大都语义美好,如美、祥、养、姜、羡、羞、翔、鲜、群等等,当然,还有“善”。“羊”字在古代通“祥”字,在篆刻中,“吉祥”可以刻为“吉羊”。那么,“美”字可否理解为人与人之间很祥和、彼此善良相等呢?差强近矣。“善”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多达十个:一、善良;二、善行,善事;三、良好;四、友好,和好;五、熟悉;六、办好,弄好;七、擅长,长于;八、好好地;九、容易,易于;十、姓氏。

平常,“善”字用得最多的还是“善良”、“善事”和“善于”。“真善美”是人生的极高境界。

如今,人们通常说的“献爱心”即是“做善事”、“有善举”,而且总与“慈”在一起,曰“慈善”之事。与他国友好曰“亲善”,现在还有“亲善大使”云云。建设银行取老子的一句话“善建者行”作为广告语,颇有文化底蕴。陈光标同志到台湾做高调慈善,与台湾平民慈善人士陈树菊女士的低调截然不同,马英九点评道:“行善还需低调,扬善不妨高调。”此言有理。明人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云:“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与“善”字有关的古典和金典多了去了,比比皆是。《左传》里说“从善如流”,还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三国志》中引诸葛亮的话“善积者昌,恶积者丧”,这与佛教到了中土之后,因果相续、善恶轮回被解释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异曲同工之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林彪在温都尔汗出事之后,据称陈毅元帅又加了两句民间说法“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老子》第二十七章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是说善恶也会相互借鉴学习乃至转换,颇具辩证色彩。《三国志》还引刘备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幼学琼林》中也说“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但民间也另有一种声音,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还是那位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终身从事慈善工作的特里莎嬷嬷说得好:“做善事会被人说成是别有用心,沽名钓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善事。”“活着就是爱”,善之善者也。【育】 化育天下人间【儿】 儿童相见不相识【学】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习】 习以为常 习而不察育“育”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读音。读yù,有三个意思:一、生育;二、养活;三、教育。读yō,是象声词,“杭育”,指重体力劳动(大多是集体劳动)时呼喊的声音,如抬大木时,喊“杭育杭育”。鲁迅先生所谓文艺产生于“杭育杭育派”,浙江有个作家名曰“李杭育”,大约得名于此。“育”字原初的意思,是指生孩子。“孕”字的篆字像一个女人腹中怀着孩子,而“育”字的篆字则像孩子顺利出生的样子,顺生是新生儿的头冲下,是“育”字的上半部分,而下半部分的“月”字则是“肉”字的简省,有学者认为是新生儿携出的胎盘,也是“育”字的读音。《说文解字》对“育”字的解释是:“育,养子使作善也,从 肉声。”另外还特别标出“毓、育,或从每”,亦即,“育”和“毓”同义。“毓”的左旁“每”是一个标出双乳的女人,而右旁则是孩子出生头冲下,右下部分则表示流出的血水。“钟灵毓秀”,“毓”字在今天仍是生育之意的书面语,另外用作姓氏。

另外,《说文解字》亦认为“育”字上半部分有娩出不顺乃至逆生不孝子之意,略感牵强,按下不表。

生育、养育、教育、培育,是“育”字最常见的用法。《孟子·尽心上》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亦是人生之大乐事之一。柳宗元《行路难》诗云:“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亦在养育培植之功。苏轼的《荐朱长文札子》中说“博求人才,广育士类”。人才需要土壤,大木需要气候。上天化育天下,父母养育子女,都是好生之大德。

民间多有“育种”、“育苗”、“育雏”之说,充满了农耕渔牧文化的田园气息。现在的一些酒席上,某某人推说不能喝酒,通常理由大抵有身体不适、酒驾入刑等等,但近年也有年轻人说自己正在“封山育林”,搞“希望工程”,不沾烟酒。这是很值得提倡的优生优育精神,此事往大处说利民利国利未来。“育”字近世常用。上海育婴堂、延安保育院、教育委员会、计划生育研究所……“育”字总不离和生育、养育、教育有关的事情。《周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得于化育、培育。儿“儿”字,繁体字写作“兒”。《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儿,孺子也。从儿,象小儿头囟未合。汝移切。”“儿”就是小孩子,“孺子”在鲁迅之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用过。“儿”字的上开口描摹了小朋友囟门未闭合的样子。也有一说是像孩子正在长牙,“鼠”字的上开口即为此意。“儿”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音,即ér和ní,前者共有两大义群。一是:一、小孩子;二、年轻的人;三、儿子;四、雄性的。二是:一、名词的后缀;二、少数动词的后缀,即儿化音。“儿”字写作“兒”,也读ni,也有两个意思,一是古代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州东南;二是姓,同“倪”。“倪”字没像“兒”字一样简化。从前有个对联上句,曰“妙人儿倪家少女”,在我的印象中至今无人对上,可称绝对。“儿”字更多的还是指小孩子、年轻人和儿子。古语常有“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儿时只道为官好,老来方知行路难”、“儿女共沾巾”、“儿女忽成行”、“儿女牵衣泣”等等。当然也有指少女的,如“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儿”字用来形容雄性动物,如“儿马”,特别有草原味道的一个词。“儿”字在京剧中,常用于老旦、老生和青衣的感叹和叫板——“我的儿呀!”赵燕侠在《白蛇传》中唱道:“亲儿的脸,吻儿的腮,点点珠泪洒下来。”荡气回肠。《四郎探母》中,佘太君对杨四郎唱道:“一见娇儿泪满腮……儿大哥长枪来刺坏,你二哥短剑下他命赴阴台,儿三哥马踏如泥块,我的儿你失落番邦……”一句一个“儿”,让人心碎。“儿”用于尾音和儿化音自古有之。唐诗中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李清照词中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儿”字用于人名,有一种莫名的可爱感,如婉儿、玉儿、平儿、唐赛儿等等,而且总是用作女孩儿的名字好听,我双胞胎女儿生于寒露,名之寒儿、露儿,天生佳名。

北京人爱用儿化音,台湾的朋友甫临北京总是学不像,其实只要说得不那么认真、不强调就可以说得好。儿化音可以表示微小的、词性变化、具体事务的抽象化等等,还可以用此区别不同事物,如老家和老家儿,前者指故乡,后者指老一辈如父母等,如白面和白面儿,前者指小麦磨出的面粉,后者就涉毒了。“儿”字中也有豪迈之气,如“体育健儿”、“儿女英雄”,也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学

据我有限的视野和记忆,我成长的年代中,“学习”大抵是耳濡目染中接触最多的词之一。卫东小学和坞庄学校的墙上都有醒目的八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课间操的口令第一句:让我们学做广播体操。集合排队唱的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广播里开大会,华国锋用浓重的山西交城口音说:学习学习再学习,团结团结再团结。“学”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作“斆”,释义为:“斆,觉悟也。从教从。,尚矇也。臼声。胡觉切。”“学”字,在篆书中左半边像一个小孩在一间房子里,上面突出用双手捧着竹简,右半边后来省掉的部分则是一只手拿着个什么,像老师的教鞭。学习是件苦差事,需要训诫教育,目前教育系统尚有“总督学”、“督学”等人士。“学”字,在现代汉语中有学习、模仿、学问、学科、学校、学术等含义,义群比较接近,没有特别生僻的意义。例如不太会说相声的菜鸟喜欢这样的开头,逗哏说:相声啊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捧哏接着说: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四门功课。烦不烦哪?这中间的“学”就是指那会儿的超级模仿秀。真正会说相声的马三立老师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十点钟开始》,说的是一光放空炮的哥们儿不断修改更新自己的志向,要当科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学家,这里边的“学”字是学科和学问的意思。

中国古人颇有尚学精神。单说孔老夫子就特爱说学习的事,《论语》一开头就是《学而篇》,“四书”中有《大学》、《中庸》。涉及“学”字的词句不胜枚举,“学,然后知不足”,“教学相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等。孔子简直是超级学习倡导狂人。其他的“子”字辈的同志也纷纷劝学。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乡贤韩愈说:“强学力行。”苏东坡说:“凡学术之邪正,视其为人。”王阳明说:“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历朝历代,学而优则仕,不像时下,仕而优则学,商而优则学,大官巨款纷纷当博士去了。

毛泽东也特别重视学习,他有文章曰《改造我们的学习》,他号召反对党八股,特别强调作风、学风、文风。言犹在耳。

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传言: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也有一说是艾思奇)。至今不明白,那要是天天学习,就能赶上人家了?习

每当我拿起毛笔,濡墨静思,脑际往往浮现这样一副联语:养心一涧水,习静四围山。我觉得,在山水之间习静养心,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习静,就是入定,就是学习着宁静安定。“习”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习,数飞也。从羽从白。凡习之属皆从习。似入切。”“习”,就是小鸟反复练习飞行。“习”字繁体字的上半部分是“羽”字,“习”字简化后就保留了半边羽翼。《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有一位好友单名“学”,见询一字,我说:“名学,字习之甚好。”得天之助,得夫子之道。《现代汉语词典》对“习”的解释有六项:一、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二、学;三、对某事熟悉;四、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五、相因;六、姓。

日本女书法家、鸣鹤流第四代传人、日本天溪会会长南鹤溪在《文字的魅力: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汉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中认为:与“学”和“模仿”并列的还有“習”字,由上面的“羽”字可以看出它的本义,即雏鸟为了飞到父母身边,拼命扑打翅膀,学习飞翔方法。不会飞就意味着不能生存,因此,小鸟自不必说,大鸟也会拼命地教它们怎样飞翔。这告诉我们,“学”和“模仿”这件事是关系到生命安危的。南鹤溪女士还认为:“模仿”是指与真实物体无限接近。当然,它是不需要个性的,有了个性反而碍事,必须抛弃。只有在模仿最高级模本时才需要完全展示个性。云云。“习”就是反反复复地模仿和练习。几年前,出版人王瑞智兄曾嘱我为之书写五字“鸟身自为主”,大有深意。自由鸟儿逍遥游,也端赖反复的练习。左思《咏史》一诗中有句:“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习”字后来的引申义便有了“习惯”、“习俗”、“习尚”、“习用”、“习见”、“习以为常”、“蹈故习常”等。“习惯”、“习染”,时间长了也许就会变成陈陈相因、“习而不察”、“习非成是”、“习与性成”的“习气”。风格是好的,习气是不好的,“恶习”、“陋习”常常是不可救药的。

夏夜月下,凉风习习,还须三思自习。【华】 春华秋实【夏】 夏虫不可以语冰【文】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化】 化为绕指柔华“华”字,《辞源》中的释义如下:一、花;二、从当中剖开,即半破;三、光彩,光辉;四、发生在云层上环绕在日月周围的光晕;五、美观,有文采;六、浮华;七、精华;八、粉,如洗尽铅华;九、头发花白曰华;十、我国古称华夏,省称华;十一、山名,华山;十二、姓;十三、华离,指国与国间疆界犬牙交错。“华”字在早期篆书中的写法与“花”字同体同构,完全相同,可以互代,都写成一株开放的鲜花的样子,并且常常强调出花萼和花蕊来,甚至常常加入草本植物的“草”字之形。只是后来,在某些小篆的写法中,为了区别“华”和“花”,在写“华”字时上端又加了一个草字头。

张鸣先生曾在媒体上讲,我们在谋求共和民主的道路上用时漫长,“华丽转身”了一百年(大意如此)。“华丽”、“华美”、“华贵”等等都是好词,但往往都成本太高。“华”字之用,早已有之。《尚书大传》中有“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大学得名于此)。《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来的“逃之夭夭”是此句的讹变。葛洪《抱朴子》有“华衮灿烂,非只色之功;嵩岱之峻,非一篑之积”,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意思。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唯美描述。“华”与“实”常常相对,“春华秋实”是说因果相续,“华而不实”则是“银样镴枪头”。四岁能让梨的孔融说“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好的文章要“衔华而佩实”。

王勃写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苏东坡写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鲁迅写道“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毛泽东写道“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各有各的“高华”、“光华”。

浪漫主义者认为吾国是诗的国度,同时,也是花的国度,花木繁茂,品类丰盛,以至于连大家共同认可的国花都选不出来。中国,也更是“华”的国度,否则怎么能谓之“中华”、“华夏”、“华国”呢?“中”和“华”二字均可作为中国的代称和简称,“华”字似乎更古雅一些。“内华夏”、“外诸夷”是我们从前常见的说法,洋人阴谋“以华治华”,吾人战略“以夷制夷”。至今,“华人”、“华侨”、“华商”、“华胄”依然和“唐山”、“唐人街”等等词语一样,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当然,也有“魔鬼词典”式的解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迄今,崇洋思想流行,有人笑谈,所谓“美籍华人”,是“华籍美人”的最佳选择。当年,费翔引吭“冬天里的一把火”后成麻袋地收广大女青年的求爱信,就是明证。

此刻,我在美丽的华东,想起庄严的华表,瞩望华里,华灯初上,沉思,华颠搔更短,举头,月华更皎然。(组词练习,一笑而已。)夏

夏至,我所生活的城市下了两场大雨,“倾缸”大雨。昨天看报纸,图文才女阿占写道:夏天是这个城市的短暂雨季。雨让天地一色。雨声消弭了市声,单纯而不单调。雨,让人忧伤得很舒服,我忽然发现——忧伤离喜悦竟然这么近。“夏”字离我们这么近,但,我们却很难解读它。“夏”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大略为:夏,中国之人也。胡雅切。篆书中的“夏”字,上半部分“从页”,是人首或人面的意思。左右部分像两只手,下半部分则象征人的两足(也有一说是“冬”字的上半部分,是止步结束的意思)。“夏”的原意大约还是指“夏”这个地方和生活在“夏”地的人们。亦有一说认为,“夏”字本义是“面向南方”。古人观念以南为生以北为死,以南为阳以北为阴,以南为前以北为后。古人描述“中国”:前交趾,后幽都,左东海,右流沙。四象则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夏”字上为人面下为人脚,意为“面南止步”或“持续向南”。“夏”也有南方人的意思。“华夏”则是全中国或中国人的意思。“夏”是中国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末至公元前十七世纪初的古老朝代,传为大禹所建。我们今天所说的“三代”即指“夏商周”三朝。后来,“夏”的国号多次被人用,东晋时匈奴贵族、隋末窦建德、北宋仁宗时李元昊、元末明玉珍等都曾建立过名为“夏”的政权,甚至古代波斯巴克特里亚人也建立过“大夏国”。大家都喜欢“夏”字。“夏”也曾因以国为姓而成为华夏大姓,发源于河南登封以东。“夏”也有“大”的意思。“夏”在今天最常用的意思是季节,表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夏”、“夏至”、“初夏”、“仲夏”、“夏天”、“夏季”等等。“夏”字原为会意字,用于形容夏季肯定是假借字,但,为什么要假借这个字呢?

按我的臆测,既然“夏”有“面向南方”的意思,而南方是天气比较热、夏季比较长的地方,那么,古人就索性以“夏”地“夏”人的“夏”来表示溽热的“夏”季了。于是,这个“夏”就被长期借用了。所以,女歌手梁静茹的《宁夏》不是指中国西部的一个自治区,而是指“天空中繁星点点”的“宁静的夏天”。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能看到很多的“夏”字。庄子《秋水篇》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夏虫不知冷冰,“与蝉语冰”是和“对牛弹琴”一样不靠谱的事。

古人诗句中的“夏”字更多,《诗经》中即有。杜甫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句,白居易有“但惜夏日长”句,李商隐有“春去夏犹清”句等。我最喜欢的咏夏诗是唐人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天热,心静自然凉。宁静是最好的夏令营。文

晨起,为著名武术家曹茂恩先生写四个大字“崇文尚武”,笔酣神畅,煞是得意。便想说说“文”字。

据称,古代只有很厉害的皇帝和大臣亡故后,才可以谥号为“文”,如汉文帝,再如,范仲淹谥曰“范文正公”,王阳明谥曰“王文成公”,曾国藩谥曰“曾文正公”,等等,都不是一般的角色。

文字学学者胡朴安在《文字学常识》中说,怎么叫作“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易·系辞下》:“物相交故曰文。”都是交错的意义。“文”的定义,便是许叔重所讲的“依类象形谓之文”,也即郑渔仲所讲“独体为文”。“文”是“字”的母体,“字”是“文”的子孙,是文的孳乳,亦即文是不可拆的,字是由文组装的。

日本女书法家南鹤溪也有心得:“再说文字的‘文’,它呈交错花纹状,象征着宇宙的森罗万象。唐代张怀瓘在《文字论》中认为,文是祖先,字是子孙。”“文”字后来的意义就多了起来,《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十三项,大致有字、文章、文言、文明、文化、礼节仪式、非军事、柔和、自然现象、文身、掩饰、量词和姓等义群。“文”可以和“质”相对。《论语》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是内在和外在都需要彬彬有礼。“文”可以和“武”相对,“文治武功”、“文韬武略”、“文武双全”、“文攻武卫”等等。北京市行政区划合并,将“宣武区”、“崇文区”分别并入“西城区”和“东城区”,窃以为单从地名上讲就不太“崇文”,哪个城市没有东城西城,但“崇文”、“宣武”却文雅得多,而且有历史的积淀和渊源感。“文”还可以和“野”相对,“文野之分”,文明和野蛮之分。

王安石说:“文者,言乎志者也。”苏辙说:“文者气之所形。”他们都是文章高手“唐宗大家”的成员。在古人看来,文章,不是小事,甚至是经国大业,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文章惊海内,后世景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诗经》中云:“织文鸟章,白旆央央。”才高八斗的曹植写道:“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这些句子不唯言“文”字之妙,而且本身为文就美极了。

现在的人只知文身,不知文章。网络上粗鄙无文的东西很多,官员中文过饰非的东西不少。奈何。化

日本女书法家南鹤溪认为:“化”字从单立人部首,单立人是人站立着的形状,偏旁的“匕”字是人倒过来的形象,表示人死后倒下的样子。也就是说,“化”是表示人的生与死,即变化的样子。我们舍弃旧的观念,采用新的观念,这种“变化”才是“化”的本质。

此为一解。“化”字在篆书中确实写成一正一反两个人形,但也有一种解释是一个人头忽上忽下地翻筋斗,亦有变化之意。“化”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化”字,教化之行。“化”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至少有十个意思:一、变化;二、感化;三、熔化,融化;四、消化,消除;五、烧化;六、僧道之死;七、化学的简称;八、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九、僧道向人求布施,如“募化”、“化缘”等。另外“化”读阴平声时,同“花”,如“花钱”、“花工夫”、“叫花子”等,都可用“化”替代。“化”字更有“造化”、“大化”之大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即“文化”的缘起和渊源。“化”字的“感化”、“开化”之义,被古代的中原统治者广泛甚而泛滥地使用。那会儿,中原心态认为唯京畿地区周边是文明开化之地,而其四野均为化外之地,统称为蛮夷,南边曰南蛮,北边曰北狄,西边曰西戎,东边曰东夷。此实乃一种文化、地域的歧视和偏见,说明古代君臣地理和物理学得不好。按照此逻辑,化外之人就要教化开蒙,故迄今为止我们仍能看到地名上的痕迹,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地区多有“化”字地名,如绥化、从化、隆化、沾化、清化、宁化、辽化、通化等等,新中国成立后,“迪化”改成了乌鲁木齐。“化”字让人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它既有消失、消解的意思,又有合成的意思,还有变化的意思。过去说溺爱孩子,“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化”字亦可延伸为“化身”,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陆游有诗云:“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由于“化”字有如此丰富的含义,因此“化学”一词就借用了,还有“化合”、“化生”、“化验”、“化学方程式”等等。我们通常说的化学变化是指细腻的、肉眼看不见的、更奇妙的,而物理变化、地质变化则是动静大一些的。

岑参诗云:“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化是教化。龚自珍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化是变化。宋人叶梦得《临江仙》词云:“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化是大自然。“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管子云。“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人刘琨曰。事物总在起变化,总在不停地转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