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教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7:14:22

点击下载

作者:蔡海榕,傅德田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教案试读: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教学简况

1.授课题目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授课对象

本科二年级

3.学时

6学时

4.教学目的与意义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通过讲授绪论,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明确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关系,从而领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信念魅力。

5.教学重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6.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7.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述。(2)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运用视频影像、图像,主要是运用与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程。(3)案例分析:案例与理论讲授结合,提高理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4)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提问、讨论、演讲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5)师生互动:通过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的互动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在互动中教师讲出深度、新意,学生激发出学习兴趣。(6)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课外阅读马克思等人的经典著作,调研当前中国社会改革成效和问题,撰写相关读书报告或调研报告,促进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作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8.参考资料(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3)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4)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5)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0年。(8)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0年。(9)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1)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3)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第1、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4)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5)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6)陶德麟:《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7)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8)赵敦华:《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9)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0)[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

二、教学过程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课堂提问:同学们心目中的马克思是怎样的一个人?

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首先从思考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开始:以“主义”为后缀的这个“马克思”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具有怎样的魅力,何以在其逝世一个多世纪之后,21世纪的人们依然离不开他和他的思想信念?

案例分析:(目的:通过案例,引入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关注,以开启整个课程;教学手段:PPT)案例1:世纪之交“千年伟人”的评选

世纪之交,西方世界对过去千年中谁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作了数次评选,结果令人震惊。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首先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活动,评选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此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互联网上就相同命题公开征询,一个月后,汇集评选结果: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2002年,法国路透社邀请各界精英评选“千年伟人”,这些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名人所评结果是:爱因斯坦第一,马克思以一分之差位列第二。

不仅如此,当西方世界回顾过去几千年思想时,也把“最伟大”的称号冠于马克思。2005年,英国BBC广播第四频道通过对3万多听众的调查,评选出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结果是:卡尔·马克思第一,得票率27.93%,远高于其他思想家;大卫·休谟第二,得票率12.6%;西方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康德、黑格尔等都是望尘莫及。

教师小结:

评选结果给人们深刻的启示:马克思虽然已经逝世近一个半世纪,他的身影也已渐渐模糊,但他的魅力依旧,他的思想依然璀璨如新!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没有被超越!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仍然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过去千年、几千年,人类伟大的思想家多如星辰,影响人类的伟大思想也不计其数,但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西方社会为何始终对马克思及其思想念念不忘、推崇备至呢?这在当今社会主义尚处低潮的敏感时期,确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案例2:《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2011年4月,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专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针对西方社会十个最常见的反马克思主义论调,特里·伊格尔顿逐一进行分析、反驳。

十个最常见的反马克思主义论题是:(1)马克思主义终结了;(2)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但是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3)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4)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梦想;(5)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6)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7)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是最无用过时的;(8)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9)马克思主义相信国家是万能的;(10)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

特里·伊格尔顿认为:“与政治家、科学家、军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建立在笛卡尔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图思想武装起来的游击队,或者以黑格尔的理论为指导的工会组织。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这是连马克思主义最激烈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的事实。”[1]

名人名言:

除了特里·伊格尔顿之外,当代西方许多思想家对马克思及其思想也有独到的评价。

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哲学和政治学教授马丁·奥利弗在其极其简约的《哲学的历史》中评价道:“卡尔·马克思的哲学意义重大。世界以他的名义发生了变化。而他的名声太大,使他的著作引用多于阅[2]读。”

熊彼特在他1942年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谈到马克思时,一开篇就如此评价:“绝大多数智者的创造或幻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便永久地消失了。这段时间可能只是一顿饭的工夫,最长不超过一代人的时间。但另一些作品不是这样。它们经历过失落,但它们重新出现了,它们不是作为未被认识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出现的,而是以作者个人的方式、带有个人的印记出现的,这些是人们能看到、感受到的。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伟大的东西,把伟大和生命力联系在一起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按这个意思说,伟大这个词无疑适[3]用于马克思的学说。”熊彼特

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是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4]超越。”

当代法国哲学大师德里达在有人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历史终结之时,认真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作了关于“马克思的幽灵”系列演讲,之后演讲内容编撰成书。在书中,他表示“地球上所有的人,[5]……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6]萨特

教师小结:

特里·伊格尔顿在资本主义似乎高歌猛进的21世纪,揭示了西方社会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曲解、误解和攻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合理性、思想的远见性,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异化”等批判的深刻性、超越性!特里·伊格尔顿的分析尽管针对的是西方社会,但在资本主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样的分析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它表明:轻视、蔑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多么浅薄!认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过时和落后的想法是多么荒谬可笑!

推荐书目:[英]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

由案例引出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怎样的思想让当代西方社会难以遗忘、难以超越?

教师漫谈:千年伟人马克思1875年的马克思德国柏林的马克思—恩格斯广场

千年伟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目的:从感性角度领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格魅力,从而让学生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格魅力,为之后理性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打好情感基础;教学手段:PPT)

视频教学: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视频

结合视频,教师讲解卡尔·马克思生平、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生平。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漫谈引出马克思主义问题: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在教学中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涵义问题的分析。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目的:从多视角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含义;教学手段:PPT、视频)(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一词的来源分析

理论讲授:“主义”一词有思想、信仰、理论和学说的意思。从字面上看,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的思想、信仰、理论和学说。“马克思主义”这个词早在马克思生前就已经存在,但其涵义与今天我们的理解相去甚远。在19世纪70年代,人们是在贬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的,以此歪曲、攻击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曾驳斥这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看来,这样做似乎给他过多荣誉,却同时给他过多的侮辱。马克思对于这种“马克思主义”断然否认,指出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此后,恩格斯多次引用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以批评、反对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庸俗理解。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的思想逐渐占据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主导地位,考茨基才率先从正面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接受和明确肯定了“马[7]克思主义”一词。

从以上词源分析可知,我们显然需要科学合理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含义,时时警觉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庸俗化,避免陷入那种连马克思本人也否认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解中。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分析

理论讲授:

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之所以只称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有上述的词源历史原因,更因为恩格斯的谦逊,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的理论创造为核心的体系,他自己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已。恩格斯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8]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当然,马克思主义这座丰碑离不开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共同创立的。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今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四个视角

下面从理论的创造主体、阶级属性、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等四方面进一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见下表):(三)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形成一个相对严密的整体。(四)马克思主义的两个脉络

理论讲授:

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应该有两个向度:

经典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斯大林时代的列宁主义;结合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的现当代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在西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与思潮。(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基本逻辑结构和教学理路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节理论逻辑关系

绪论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把握何谓马克思主义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第一章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样的基本内容,着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第二章讲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是什么、认识怎样展开、认识价值何在等认识本质、规律与价值的基本内容。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人类认知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是什么、怎样发展、人的价值作用等社会历史本质、规律、动力的基本内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和理论把握,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最重要的部分。

第四、五章讲述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本质、资本主义发生发展规律和基本矛盾等的基本思想。这两章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原理对社会历史独特阶段——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一种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必然出现并胜利的结论。

第六、七章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本质、发生发展规律等的基本思想。这两章是在科学世界观、唯物史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基础上,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运用在深刻研究当前社会主义、展望未来共产主义上,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结论。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理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理路即教学线索,除了需要遵循一般教学规律与原则外,还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为基础,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三部分内容整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根据这些原则与要求,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蕴涵着一条内在的理论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原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原理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课堂提问:一种理论为什么会在某一时代出现?是理论创始者个人的聪明智慧?是时代的偶然与意外?还是另有奥妙?(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与社会时代关系的讨论,从而让学生自己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社会的内在关系;教学手段:PPT)

教师提示:

关于理论与时代的关系,许多思想家曾做过精辟分析。一般而论,[9]它们有三种关系模式:

1.理论“超越”时代

有些理论似乎远远赶在时代之前,“超越”了时代,理论的相关内容难以为那一时代的人们所接受,直到相当时间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那些理论的精妙或深刻。

比如叔本华的思想,似乎就“超越”他的时代。

但叔本华关于人生痛苦的“超越”思想,其实只是对资本主义深刻矛盾的超前洞察。人们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生命勃发的旺盛状态,还远没有露出其中内在破绽、冲突与矛盾,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与未来也充满希望,人生的自信、物质的快速发展与近代理性的胜利等把资本主义的欲壑难填温情脉脉地遮盖,还未到无情地撕开面纱、展露其赤裸裸金钱关系的时候。等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开始展露其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人们才发现已经迷失在资本主义的痛苦之中,才惊觉理想与欲望的残酷冲突是那么的痛苦,而这些痛苦早在很久前叔本华的著作中就已经刻画得淋漓尽致了。叔本华

2.理论落后于时代

而有些理论则似乎非这一时代所应有,是落后于时代的东西。譬如当下流行的一些神秘主义文化,如相术、周易预测学、风水学、占星术等等。

以占星术为例,占星术指的是建立在黄道十二星座基础上的一种巫术。根据天象的变化来预言世间吉凶祸福。在西方,最早的占星术大约是在3000年前的古巴比伦。几乎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流行过占星术。按照占星术的说法,每一个人在星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星座与人的性格、特征存在对应关系。

严谨的实证研究可以证明占星术的不真实性。如占星术认为,不同星座的人适合不同的职业。1975年,物理学家约翰·麦克格维对16634名科学家及6475名政治家的出生日期作了统计,结果发现无论[10]哪个星座出生的人,其科学家和政治家人数比例是平均分布的。

3.理论与时代相符合

譬如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结合的理论,是与时代相符的理论。

教师小结:

叔本华的理论表面看超越于他的时代,其实只是当时人们难以理解他的理论而已,因为他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欲望”、“痛苦”观点在资本主义充满自信的年代里很难为沉醉在美好未来憧憬中的人所洞察、所体会、所理解。但“欲望”、“痛苦”等所洞察的问题是根源于时代的。占星术、相术等落后于时代的理论与观念,也在时代里有其生长、发育的土壤,即有着时代的一定基础支撑,离开那个时代里那些人生的不确定性、社会的偶然性和“看不见的手”神奇作用,就无法想象占星术和相术的出现和流行。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真正的理论是时代精神的升华。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理论也是时代的产物,正是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视频教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电视纪录片《世界历史》第65集)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为什么这一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呢?因为时代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深刻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理论讲授:

以摧毁资本主义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恰恰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基础上诞生的,是资本主义为自己的掘墓人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带来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上把握时代的现实可能性。

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首先体现出这种新颖社会制度在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上的优越性。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兴起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开始迅速代替原有的工场手工业。劳动生产率获得巨大提高,工业社会迅速发展。19世纪初,英国的煤和铁的产量比世界上其他地区产量的总和还要多。19世纪中叶之后,产量达到了世界总产量的2/3,是世界上唯一的钢铁出口国。整个工业产量在1820年就占世界工业产量的一半。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1765年,哈根里夫斯发明了锭子垂直放置的“珍妮机”

19世纪30年代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国,也都先后跨入资本主义大工业迅速发展时期,生产力均获得极大发展。以1850年至1870年这20年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增长率为例:英国为98%,法国约为200%,德国约为300%。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上述材料表明,资本主义解放了封建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长期压抑,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的生产力成果。正是在这样的发展状况下,社会能够更迅速展开自身,社会的规律性内容更能为人们所发现,人们揭示隐藏在社会深处的奥秘的现实可能性日渐呈现。(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开始发展、激化,突出表现出来

毫无疑问,如果资本主义一如其宣传者所宣称的充满永恒优越性,如果资本主义一直迅速发展并无所阻碍,那么资本主义消亡就失去可能,资本主义将永恒存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无从产生,以摧毁资本主义为己任的观点、信念和理论就会显得非常荒谬。

但问题恰恰是,伴随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日渐呈现,这些矛盾、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表明资本主义并非如其宣传那样是永恒的,它只不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既有它产生、发展的必然性,也有它没落、衰微、消亡的必然性。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表:

视频教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状况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调和,客观上凸显了一个关键问题:资本主义该向何处走?这已经成为19世纪40年代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正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这一时代问题的科学回答。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理论讲授:(1)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出两大阶级:大工业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中,大量农村人口被剥夺土地,成为“自由人”,被迫成为工场手工业的雇佣劳动者。机器大工业革命进一步造就了与大工业联系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迅速壮大。仅蒸汽织布机在英国采用后,就约有80万手工织工遭到破产,加入无产阶级队伍。到1851年,农业雇佣工人就已达144万。(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家为了追求资本最大化,残酷剥削无产阶级。工人、劳动者日益“异化”成为机器的附庸,遭受资本的奴役。许多材料表明,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时间非常长。19世纪上半叶,工人每天劳动12—14小时是非常普通的。而工人获得的工资却非常低。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每周平均工资为42先令6便士,1821年下降为32先令,1825年更降为25先令6便士。恩格斯在早期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记载:1844年一位英国牧师对伦敦一个最大工业区工人居住状况进行描述,“这里有1400幢房子,里面住着2795个家庭,共约12000人。安插了这么多人的空间,总共只有不到400码(1200呎)见方的一片地方。由于这样拥挤,往往是丈夫、妻子、四五个孩子,有时还有祖母和祖父,住在仅有的一间10—12呎见方的屋子里,在这里工作、吃饭、睡觉。……只要亲眼看一下这些不幸的人们的苦难,看一看他们吃得多么坏,他们被疾病和失业折磨成什么样子,我们面前就会显现出这样一个无助和贫穷的深渊……全区在10个当家人中,很难找到一个除了工作服外还有其他衣服的人,而且工作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他们中有许多人,除了这些破烂衣服,晚上就没有什么可以盖的,他们的床铺也只是装着麦秸或刨花的麻袋。”(3)资本主义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引发了无产阶级强烈的反抗,无产阶级采取各种办法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最初进行的是自发的斗争。早期工人自发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继而联合起来以罢工形式反抗。1794—1796年英国羊毛加工、缝纫业建立了最初的一批工人团体,组织工人罢工。1813—1818年,苏格兰纺织工人、采矿工人、兰开夏纺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最后工人们意识到自发斗争的局限和狭隘,开始走向自觉的斗争。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工人开始了自觉的有组织斗争,成立了全国性劳工组织等工人团体,如全国性的蒸汽机制造业工人联合会、木工工人联合会等。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法国和德国接连爆发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视频教学: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教师小结: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到全国及至欧洲,表明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并且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斗争表现出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无产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但工人运动的相继失败又说明无产阶级运动面临困境和问题。无产阶级该怎么办?这成为时代的又一根本问题。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现实,迫切要求革命理论的产生和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缔造。因此,正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理论讲授: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还需要其创立者自身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简略)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要为全人类而工作。大学期间,他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大学毕业后,以《莱茵报》为阵地,积极同专制制度作斗争,为下层民众的利益作辩护。之后更广泛接触社会现实,开始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1848年2月,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一个工厂主家庭。由于父亲的逼迫,恩格斯中学辍学开始经商。广泛接触穷苦工人群众的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批判意识,对工人阶级苦难的生活深切同情。1842年前后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开始了他们终其一生的合作战斗生涯。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反对资本主义指导的伟大斗争实践,积极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等无产阶级政党,同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理论素养和革命实践,是他们承担时代重任、回答时代问题并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第一,对德国古典哲学中合理成分的继承。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伟大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借助于绝对理念的运动,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大学二年级成为黑格尔信徒,接受其唯心主义思想;《莱茵报》时期在广泛接触现实问题的情况下,对黑格尔思想进行反思和批评,开始注意到物质利益的重要性;1844年前后,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批评黑格尔哲学的头足倒置,又吸收了其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包括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主观能动性思想等等;1846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真正超越黑格尔哲学。黑格尔

费尔巴哈揭示了基督教的本质,他以自然人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系统批判,建立了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在重新恢复自然界和人的客观性、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之余,却又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像泼脏水一样泼出去了。马克思在《莱茵报》之后,深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影响,开始借此超越黑格尔哲学,转向唯物主义,同时又从生产劳动(感性实践)、从现实的人出发批评费尔巴哈的不彻底性,以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为标志,马克思创造性运用辩证法超越了费尔巴哈哲学。费尔巴哈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涵,创建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果的继承。大卫·李嘉图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马克思批判了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的思想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矛盾冲突的掩饰。同时继承并发展了他们关于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受“自然规律”支配的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初步研究成果和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等基本观点。熊彼特分析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时,论述道:“他首先是李嘉图的学生”,“李嘉图和马克思都认为每一个商品的价值和这个商品包含的劳动量成比例(在完全均衡、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这个[11]劳动量是有现存的标准的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三,对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的继承。亚当·斯密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自私、剥削和内在矛盾,并且天才地构思着未来新的社会制度。但他们设想借助资本家的怜悯、同情等来改造社会,不能立足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而阐明未来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真正物质力量——无产阶级等等,使得他们的理论始终只能是一种空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批判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创造性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创新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使命,使原来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第2页。[2][英]奥利弗:《哲学的历史》,王宏印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3][美]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韩宏、蒋建华、何跃中、吴雪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4][法]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林骧华、徐和瑾、陈伟丰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8页。[5][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6][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页。[7]参见赵连文:《“马克思主义”一词是何时提出并开始使用的》,《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2页。[9]详见俞吾金:《思考与超越——哲学对话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详见涂建华:《中国伪科学史》,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0页。[11][美]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韩宏、蒋建华、何跃中、吴雪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22页。(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理论讲授:

列宁曾指出:“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12]门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把握在理论中的时代。那么,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对它的理论把握也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必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修正、丰富发展和完善。

一般而论,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经典阶段: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不断发展。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教义,而是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根据工人阶级斗争发展的新需要,不断对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丰富、补充,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案例分析:马克思与《资本论》

历经四十余年的《资本论》写作就是典型案例,生动反映了马克思对待自己理论的科学严谨态度。每随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状况变化,马克思总是补充、修正、改进《资本论》的相关材料和观点原理。《资本论》最终成为未完成的名著,与马克思注重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理论的科学态度和方法直接相关。

理论讲授:

第二,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面对时代的变化、新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际结合,总结和升华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世界观、方法论,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结合新中国建设和改革的特点,解决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又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此统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阶段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1927年。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国外新思想纷纷涌入,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发起了巨大冲击。这时,各种思想激烈冲突,文化论争此起彼伏,人们信奉甚至在实践中尝试各种各样的理论。通过论战和实践,一些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选择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然而这时的中国共产党还不懂得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13]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

第二个阶段是1927年到1949年。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特别是在长期残酷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日渐成熟,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阶段,中国革命总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弱势,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最重要的任务。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相信教条,来不得半点天真幻想。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来自苏联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再选择和再表述,写出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马克思主[14]义哲学中国化的最重要的成果。

第三个阶段是1949年到1978年。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可以分为革命和建设两个方面,但是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工作的中心长期停留在革命方面,加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成熟以及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剧变,将防止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以阶级斗争为手段,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希望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社会,实际结果是革命压倒了建设,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和整体社会的现代化步伐。特别是发生了所谓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在这段时间,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总的来说是背离了唯物史观,轻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斗争的作用。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成绩是主要的,曲折也是存在的。

第四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现在。“文化大革命”将“左”的指导思想的弊端发展到了极端,深刻地教育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使我们最终告别极“左”路线,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成为全党的工作重心,中国社会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中,所有这一切都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交流、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如何创造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摆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前重大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也正是在这样的新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与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实践唯物主义”成为人们讨论的中心话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为显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文化也在学术界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正以恢弘的气概,在古今中西文化大交融的独特的国度和年代里,创造着中国化的、当代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2.马克思主义实践在曲折中发展

理论讲授: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的运用即社会主义运动也经历了一个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过程。“二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潮,相继有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除了这些走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外,还有50多个新独立的国家也宣称自己为特殊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往往具有民族主义或宗教的色彩,如:“国大党社会主义”、“纲领党社会主义”、“复兴党社会主义”、“佛教社会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乌贾马(村社)社会主义”、“非洲社会主义”、“桑地诺社会主义”等。

上世纪末,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崩溃,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在1991年解体,走向资本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出现了曲折,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只是说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行不通、斯大林式马克思主义陷入危机,并不表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思想、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出现危机。恰恰相反,有了前车之鉴,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可以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视频教学:苏联解体的教训

材料阅读:

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至1989年),匈牙利(至1989年),罗马尼亚(至1989年),保加利亚(至1989年),波兰(至1989年),民主德国(至1990年),阿尔巴尼亚(至1991年),苏联(至1991年)

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3.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另一脉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理论讲授:

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我们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视野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归结为一系列伟人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却不够全面。实际上,从列宁时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依然在发展。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它和东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与东西方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以及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不同实践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它们共同构成了20世纪的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葛兰西(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者,很快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也出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德国和匈牙利还一度出现了苏维埃政权。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那里的革命无一例外很快便告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对此进行了思考。他们认为欧洲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在思想上、心理上还没有为革命做好准备。他们于是着手从哲学、文化问题的研究出发寻找培养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进而进行革命的可能性;他们的工作开启了一场新的马克思主义运动[15]——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有匈牙利共产党中央委员卢卡奇、德国共产党著名党员柯尔施和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葛兰西。三人之中,最重要的是卢卡奇。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深度,远远高出同时代人之上,在去世前曾被人称作“在世的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理论思想准备时期;

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发端时期;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繁荣时期;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终结时期。

其理论形态包括:卢卡奇等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等。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便终结了,但是它的影响依然存在。在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例如,“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16]义”、“后马克思主义”等等,从广义的角度看,它们可以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3)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代表。它在充分吸收、借鉴同时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批判理论研究纲领,不仅对资本主义的现实和意识形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而且深化和发展了整个西方文化的自我批判[17]传统,甚至打开了西方思想向后现代立场转向的大门。法兰克福学派从20世纪30年代起,涌现出了许多思想深刻、影响巨大的哲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中,马尔库塞的思想最为激进,也最具代表性。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5—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的左翼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出身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年轻时曾参加过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久,他退党,在弗莱堡大学跟随存在主义创始人海德格尔学习哲学,获博士学位。在这之后到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任职,成该学派的一个重要成员,并随社会研究所迁居美国,加入美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处工作。

20世纪60年代中晚期,正当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处于高潮的时候,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大规模的文化变革运动在美国、法国、西德、英国、意大利、爱尔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出现。特别是1968年5月,法国爆发波澜壮阔的“五月事件”,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巴黎街头出现如同1789年大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那样的街垒和巷战,整个社会走到了革命边缘。这场大规模群众运动斗争的矛头直指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然而,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法国共产党却沉默了。马尔库塞勇敢地站出来积极支持学生造反运动,被人们誉为“新左派哲学家”、“青年造反者之父”。

马尔库塞的学说的特点是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所以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全面的“重新”论述。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本能的冲动。而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是与人的本能相冲突的。科学技术愈进步,个人的爱欲和本性所受的压制也就愈深。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物质财富已经十分丰富,但是,对人性的压制却非常严重。

那么,被压迫的人们为什么不起来革命呢?马尔库塞认为,这是由于发达工业社会的统治者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而加强了对人的意识形态的压制和统治的缘故。例如,当代西方社会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个人已完全无法摆脱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以及其他种种现代化宣传广告工具对人的内心的控制和管理,它们给人们灌输虚假需要和色情的满足以转移和抑制个人反抗社会的内心冲动,以替代失去的自由。所以,在西方社会,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只按技术合理性行动,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单面人”了。社会也因此变成了没有反对思想,没反对派的“单面社会”了。

从上述理论出发,马尔库塞认为,当前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革命不再是推翻政权和改变经济制度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解除人的心理压制的“生物学的革命“或“心理学的革命”。

马尔库塞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建立在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而是一个没有任何压制、没有任何统治的个性完全解放的社会。到了那时,人们从现有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自由的时间变成个人生活的内容,工作变成了人的能力自由发挥,而劳动则将永远废除而被游戏所取代。

那么,革命应该由谁来领导呢?马尔库塞认为,这只能是知识分子中的少数先知先觉者。因为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应该革命和如何革命。他还认为,青年知识分子由于酷爱“自由”,酷爱本性的解放,他们是革命的先锋力量。

马尔库塞认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并没有客观的必然性,它完全依赖人们主体的能动性。只要青年知识分子做先锋,把发达工业社会的工人阶级和第三世界的革命力量,以及“其他种族、其他肤色的受剥削者和受迫害者,失业者和不能就业者”统统发动起来,那么[18]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有可能实现。

马尔库塞的理论对后来的许多社会批判家,包括后现代主义者都有深远的影响。

案例分析:西方的“马克思热”

1995年,法国巴黎,“世界第一届马克思大会”,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有1500多位学者参加;

1996年,美国纽约,“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有1500多名学者参加;

1996年,英国伦敦,“96伦敦马克思大会”,有6000多人参加;

1998年,法国巴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有1500多人参加;

2000年,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在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0年,美国纽约“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有2400多人参加;

2000年9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第四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1000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参加;

2004年,法国巴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大会主题为“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战争”,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资本论》《贪婪、欺诈和无知》

上述案例说明,新时代条件下,马克思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并没有如福山等所讲的那样“过时了”、“终结了”,而是生机勃勃。过时和终结的是僵化、封闭和假冒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些充其量只不过是某些个人、集团、特权等的利益诉求,是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理论观点。真正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有生命力的,它们将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

4.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新课题

课堂提问:当代与马克思时代有怎样的区别?

教师提示:

进入21世纪,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带给马克思主义崭新的时代课题,应对新课题所带来的挑战,把握其带来的机遇,在理论和实践上分析、解决新课题,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问题。其新课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全新生产、生活方式给马克思主义提出新课题;

第二,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提出新课题;

第三,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提出新课题;

第四,社会实践新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实践和资本主义当代新变化,给马克思主义提出新课题;

第五,西方现代哲学新发展给马克思主义提出新课题;

第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给马克思主义提出新课题。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目的: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超越其他理论的三个特性、四个方面;教学手段:PPT)

课堂提问:何谓科学性?何谓革命性?科学性与革命性关系怎样?

教师总结:

科学性与科学是两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理论上说,科学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非科学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科学哲学对这些问题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一般而言,理论的科学性包括:第一,理论逻辑的严密、理论内容的自洽,这是理论具有科学性的前提。思考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科学性特征,需要揭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是否逻辑自洽。马克思主义通过哲学上哥白尼式革命,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这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剩余价值奥秘和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规律,使空想社会主义走向科学社会主义,从而构成一个相对严密、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第二,理论内容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批判性,这是理论具有科学性的根本。理论客观性指的是理论符合实际,具有真理性;理论具有必然性指的是理论把握着客观实际的内在本质关系,具有规律性;理论具有批判性指的是理论不断反思自己,具有怀疑精神。它们三者的判断标准是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规律性,在坚持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中,发展、丰富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是实践观,在科学实践观的创新中突破以往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在坚持无产阶级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自己的理论,与时俱进地追求真理性、必然性、批判性,即在实践基础上实现无产阶级理论的科学性。

一种理论的革命性可以从理论自身的革命性和理论在实践目标、作用上的革命性加以理解。理论自身的革命性指的是这种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对以往相关理论的革命性发展,是理论的创新、质变;理论在实践上的革命性指的是这种理论蕴涵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价值内容,能满足历史进步阶级的根本要求,能指导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质的改造(革命)。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分析。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等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批判性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19世纪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想的革命性成果。就实践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代表历史进步阶级——无产阶级的最根本利益,指导无产阶级进行批评、摧毁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因而在实践上展现了伟大的革命性。

一种代表某个阶级利益、代表部分人利益的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这是个值得同学们课外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般认为,自然科学的科学性在价值上是中立的,自然科学求真、求是的研究活动力求超越主观性,避免价值评价;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论既有真理性追求,又有价值性蕴意,其研究力求真善美的统一,因为,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社会的现象、关系、本质、规律等,对象本身就是与人的价值、人的实践分不开的,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的实践基础上,既遵循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蕴涵着历史进步阶级——无产阶级的价值判断、追求,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课外思考:怎样判断一种理论是否是科学?人文学科的科学性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有何不同?

教师讲授: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的根本区别。这三个特性又在马克思主义的以下四方面具体呈现。(一)马克思主义具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世界观方法论层面实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追求共产主义,并不是主观臆想或感性冲动,而是基于对社会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对资本主义本质的理性洞察。这些把握和洞察依赖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这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世界图景,揭示了整体世界的客观规律;作为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19]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对以往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在理论内容上,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它的建立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从而形成了科学严密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共同哲学基础的。(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致力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展现自己的革命性

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解放人类这一客观使命的理论产物。因而,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于保障和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它的生命力、号召力就在于此,离开无产阶级最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就将失去自己生长的土壤、丧失自己的价值。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而且具有服务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旨意。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是现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物,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又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趋势完全一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愿望、要求,即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三)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

其次,这种理论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再次,这种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其理论诞生于把握时代根本精神,也必然要求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发展课题、时代挑战客观上要求其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最后,这种理论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社会发展使我们面临的时代出现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从理论与实践上作出新的解答。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要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四)马克思主义具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共产主义实践中展现自己对社会历史把握的科学性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革命性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种崇高理想将对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革命运动具有极大激励作用和指导作用。

而共产主义理想是以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为基础的,既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融合了人民群众最根本的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了人类生活在事实与价值上的最高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

自主学习:(目的: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学生自学、教师辅导)(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1.为什么必须始终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提供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它总是致力于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能够提供人们共同的思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应对错综复杂的价值冲突;而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使命,客观上需要有良好的理论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2.怎样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最基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在理论上,首先,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工夫,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工夫;其次,明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非: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在实践上,明辨根本实践与次要实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与个别实践、正确实践与错误实践等等,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实践上下工夫。

最后,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教条主义是“照本宣科”、简单机械套用“本本”和字句的本本主义和唯书、唯上地对待真理的态度。形式主义态度则是缺乏诚意,只做表面文章和摆花架子,对真理采取文饰的态度。实用主义则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是对真理的肢解和歪曲。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二)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行动的指南

1.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讲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创造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3.培养和增强立足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本领,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上应该有较高的目标要求,不能停留于应付考试,更不能主张“60分万岁”。

大学学习应该立足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学习既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个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明确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五、课后作业(一)课后思考练习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

2.材料分析题:(1)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①失业。社会的非在职、无工作或就业不足的功能正在进入一个新纪元。②对无家可归的公民参与国家的民主生活的权利的大量剥夺,包括对流亡移民的驱赶或放逐。③在欧洲内部(欧共体诸国、欧共体与东欧各国)以及欧洲、美国和日本之间发生的无情的经济战争。这种战争现已主宰了一切,它控制了国际法的实际阐释权和不平等的应用。④立足于自由市场的自由贸易同贸易保护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间的矛盾无法控制。⑤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和其他相关机制的恶化使人类大多数处于饥饿或绝望的境地。⑥军火工业及其贸易被列入西方国家科学研究、经济和劳动社会化的常规调整范围。军火贸易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⑦核武器的扩散已不被国家机构所控制。⑧由一种共同体、民族—国家、主权、边界、本土和血缘等概念所驱使的种族间的战争在加剧。⑨某种日益增长的没有边界的或者说超效力的纯粹资本主义的幽灵般的国家(黑手党、贩毒集团等)遍布于各大洲、渗透到各个角落,并将自己彻底普通化了。⑩由于国际法及其有关机构的规范、宪章总是同西欧的历史文化相关联,它的具体实施是经济—技术的和军事力量的运用,导致某些国家在国际法事务中控制军事力量的霸权。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2)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20]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21]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

②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哪些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5.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二)课后实践教学(任选一)

1.课外认真阅读马克思著作《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青年如何选择职业的考虑》,就青年马克思思想的成长写篇小论文。

2.课外认真阅读和分析《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写篇读后感。

3.查阅相关材料,比较分析前苏联、朝鲜和中国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借此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命运。

六、教学小结

1.教学效果分析

整体效果不错,极大调动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与要求。

2.教学经验

巧妙安排与设计教学过程,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改进措施

需要着力提高讲课艺术与控制上课节奏,进一步增强抓住学生听课心理的能力;再增加些音像资料,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1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13]详见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7页。[14]参见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18页。[15]参见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3—234页。[16]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页。[17]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8页。[18]详见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71—576页。[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页。[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8—249页。[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0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简况

1.授课题目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授课对象

本科二年级

3.学时

9学时

4.教学目的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从而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5.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哲学的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思维方法、系统方法;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6.教学难点

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7.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述。(2)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音像、动画等。(3)案例分析。(4)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提问,辩论教学法、演讲法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5)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6)实践教学:安排学生作课外阅读、调研和撰写读书报告或调研报告。

8.参考资料(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2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7)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8)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9)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13)韩树英:《通俗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4)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网站”。(15)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6)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7)北大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18)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9)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20)陈其荣:《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21)段联合、曹胜斌:《科学技术哲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3年。(22)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年。(23)刘冠军、王维先:《科学思维方法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24)胡显章、曾国屏:《科学技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5)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6)姜朝晖:《生活中的哲学》,海潮出版社,2010年。

二、教学过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问题导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目的:一是对绪论部分相关内容的复习与巩固,二是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教学手段:提问与讲解相结合)

理论讲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显然,接触马克思主义,从逻辑上讲首先要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成果,是浩瀚哲学思想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哲学究竟研究什么?它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是研究哲学无法避免的问题。所以我们先要研究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以深化对唯物论基本原理的理解;教学手段:PPT)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图画导入: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出示几幅画面,由此引导学生思考。(目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出发思考世界的本质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以及在探索世界的问题上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问题;教学手段:PPT)

1.世界观与哲学(1)哲学

课堂讨论:什么是哲学

在我国有许多人认为哲学就是政治课,没有多少严格性和科学性;或者认为哲学是抽象枯燥脱离现实的学说,没有实际价值。各位同学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示:

哲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词源来看,philosophia本义是“爱智慧”。哲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种具体知识和技能,而是追求智慧的学问。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任何实际的知识与技能。再者,哲学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政治,尽管它有政治的功能。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其本性充分体现在哲学家身上。

案例教学:中西哲学始祖

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生活于公元前600多年。泰勒斯作为哲学家,对天文十分痴迷,每个适合观察的晚上,他都会看天象。一天晚上,他在观察天上的星空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结果,一不小心竟掉进了土井里。这滑稽的一幕恰好被邻家的一位侍女看到,嘲笑他说:“您这样急于知道天上的一切,却忽视了脚下的一切。”那时,人们往往觉得哲学家们每天都是只关心天上的事情,却不知道脚下要发生什么事情。由于泰勒斯忙着各种研究,生活过得相当窘迫,使一些势利小人时常嘲笑他不务正业。泰勒斯说:“你们可以嘲笑我,但不能诬蔑我的知识。我会让你们看到的。”没过多久,他找到了反击的机会。那年由于天气不好,橄榄油歉收,许多做橄榄油生意的商人都有些心灰意冷。但泰勒斯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认定来年橄榄油将大获丰收。第二年开春之后,泰勒斯不动声色地租下了米利都全部的榨油机,等到收获季节到来时,他靠高价出租榨油机便狠狠地赚了一笔。就这样,他用事实告诉别人,哲学家只要想赚钱,便能赚很多[1]钱,而他作为哲学家真正的兴趣是在于对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泰勒斯还曾以预言一次日食而著名,他可能已经知道如何从一个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去计算它的高度。泰勒斯以为水是原质,其他一切都是水造成的。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认为,这种说法可以认为是科学[2]的假说,而且绝不是愚蠢的假说。

泰勒斯在哲学上的重大功绩,在于他不用传统的宗教的说法来解释万物的起源,他提出水为万物的始基,实际上就是企图用物质来说[3]明世界的统一性,开辟了人类探索世界本原的道路。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生卒年不详),与孔子同时代而稍早。老子早年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史,可以推测他有机会读过大量的典籍,有着非常渊博的知识。后来老子辞官隐居,不知所终。历史上流传下《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5000多字。世传为老子所著,但是学界一直有不同意见。大多数人认为,《老子》一书基本上为老聃[4]自著,在流传过程中也有一些变动。老子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老子认为,“道”不仅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的本质。因此,人应该采取“无为”的态度,遵循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准则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正因为老子力图寻找世界的根本规律和人类与世界相处的根本法则,因此,《老子》一书的思想被用于各个领域,被认为是政治、军事、管理、医学、养生的经典。

日本著名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否定了科学农法,提出了“自然农法”的概念,指导农业生产。这种自然农业的基本做法是不锄草、不施肥、不修枝、不耕地、不用药。他认为:除草施肥使土壤变差,人工整枝促使了树木生长混乱,施药反而增加了病虫害。他创立的自然果园则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和刺槐等作物,这些作物不但能排挤其他杂草,其根可以自然疏松土壤;自然果园里养着家禽,其粪便是自然肥料;由于自然果园里养着害虫天敌异星瓢虫和寄生蜂的大量存在,无需喷洒剧毒农药。福冈正信运用老子的思想,尽可能让自然自己发生作用,避免人为的干[5]扰,在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教师提示:

老子的思想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运用,关键它是一种哲学,是道。所以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它是关于对世界对人的最本质的认识,获得这种认识,人们不仅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少犯错误,而且可以进入真善美相统一的精神境界。当然,古人对哲学的理解是朴素的,不自觉的,不完善的。(2)世界观

理论讲授:

每个时代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对自己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抱有一些或深刻或幼稚、或全面或片面、或深有体会或人云亦云、或立场客观或带有强烈个人倾向的看法和观点。例如,世界是神创造的或者世界是自然形成的,世界是有规律的或者世界是没有规律的,人受到命运的支配或者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等等。我们把这种种关于世界的总体看法和观点称为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凡是智力健全的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会对人生的轨迹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案例分析:牛顿的“哲学”与科学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万有引力的理论,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但是他作为力学家和数学家,对哲学有本能的排斥。他曾自我警告:“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啊!”(形而上学在西方语汇中就是指哲学思维,与我国的习惯用法有区别)然而事实证明他自己也不可能真正摆脱哲学的影响和支配。牛顿的这些科学成就全部取得于他的前半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他的思想虽然受到神学影响,但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还占据上风。到了1692年牛顿50岁之后,随着他踏入上层社会,他的宗教情结越来越浓厚,将自己关注的对象由自然规律逐渐转向对上帝的研究。牛顿认为,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找到了,用万有引力的存在作出了解释。但是另一个条件切线速度是怎样来的呢?牛顿把这个被人们看做“奇迹”的原因,归结为上帝作了“第一次推动”。到了晚年,牛顿的思想完全沉浸在了神学狂热之中。他埋头炼金术研究,写下了几十万字的笔记和文章;热衷于年代学和神学的钻研,至他1727年3月20日85岁逝世时,遗留下来的文稿有关宗教神学和年代学的内容竟达150多万字。牛顿后半生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在科学探索的路途上,世界观如何[6]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辩论教学:牛顿为什么晚年会醉心于神学研究?

教师提示:

这件事说明,即使是著名的科学家,如果忽视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也会偏离科学的道路,企图离开哲学的指导是办不到的。当然,在牛顿那个时代,由于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熏染,牛顿的晚年对宗教的研究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不应该过于苛求前人,用贴标签的方式评价前人的思想也是不合适的。(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理论讲授: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是能够具有哲学意义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和佛家这么几家。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不一样,其人生观和处事的方法论也就不一样。

而马克思主义者则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由不完善走向完善,共产主义是最富裕最自由最合理的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者要为了实现人类的这一最美好的理想而奋斗。即使个人做出牺牲,他的一生也是有价值的幸福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既有正确的世界观又有正确的方法论和处事的准则。

学生演讲:方志敏、焦裕禄、雷锋等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师提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应该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积极批判性地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中国人的马克思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及作用

案例分析:拉普拉斯与拿破仑的争论

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发表了《宇宙体系论》一书,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旋转着的气体星云演化而来。后来,他将此书献给拿破仑,拿破仑对他说:“拉普拉斯先生,有人告诉我,你写了这个讨论宇宙体系的大著作,但从不提到它的创造者。”拉普拉斯干脆利落地说:“陛下,我不需要这个假设。”拿破仑在位时,曾把天主教奉为国教。在他看来,拉普拉斯竟把造物主给忘却了,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拿破仑与拉普拉斯都不[7]是哲学家,但是,他们的争论却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

课堂提问: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教师提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经典论述: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谈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8]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课堂提问: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提示:

第一,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第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3)哲学基本问题的作用

课堂讨论: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有何区别?

教师提示: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理论讲授:

对不同历史时期中西著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家进行适当的介绍,特别是通过对柏拉图、黑格尔、朱熹以及贝克莱、王阳明等人的介绍,使学生能够了解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课堂辩论:世界可知或不可知?(目的:把有争论价值的问题让小组讨论、争辩,在交流中明晰正误,最后通过自己探究,获得正确的答案。通过讨论,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同时,还进行了思维的训练,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教学手段:请学生事先阅读中外哲学家庄子、康德、休谟、皮浪等的相关资料,指定两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质疑并相互讨论)

教师小结:

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可知论,但是它们对[9]认识的来源和本质的看法则完全相反。有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是不可知论者。

材料阅读:哲学家与不可知论

古希腊哲学家皮浪(Pyrrhon,约公元前360至前270年),是古希腊怀疑主义的创始者。皮浪的怀疑主义是要通过否认知识的可能性来达到“不动心”、不受干扰的理想生活。他认为,我们对任何事物只能认识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不能知道它的本质和真相。因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判断。任何判断都有与之相反而同样说得通的判断,因此,我们对事物不可能有任何确实的知识。正因为如此,皮浪又主张对一切事物都采取淡漠无情、无动于衷,莫之是非的态度。他认为,这样就可避免引起无谓的烦扰,达到与世无争、万事不动心的宁静境界。据说有一次皮浪乘船遇到暴风雨,船上的旅伴大为惊慌,他却指着船中一头若无其事安然在吞食的猪说,哲人就[10]应当那样无动于衷。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休谟断定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于感觉印象,根据自己的见解,他大胆地把根深蒂固的传统的神[11]学和经院哲学明确地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这是有进步意义的。那么感觉又从何而来?正是在这个认识的根本问题上休谟充分展示了他怀疑论的哲学的特色。休谟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均来自感觉,感觉之外是什么我们是无法认识的。因为感觉经验不能超出自身之外去解决自身的来源问题。这样休谟既怀疑了客观世界的存在,也怀疑了上帝的存在。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近代德国哲学革命的倡导者。德国伟大诗人海涅说过康德没有什么生平可言,他用极其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康德晚年平淡而安定的有规律的生活。康德在一定的时间起床,喝咖啡,上课堂,写文章,吃饭,散步。不管是晴天或阴天,康德每天下午一定要散步一次。当康德穿着灰色的上装,拿着手杖从他的住宅出来,到一条密植着菩提树的小径上散步的时候,他的邻居就知道准是下午三点半钟了。只有一次,康德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儿》看得入了迷,才忘记了出去散步。见他散步的[12]人,总喜欢同他打打招呼,然后再看看自己的表,把时间拨准。

康德一生虽然单调、刻板,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波澜壮阔。他最有名的三部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几乎撼动了所有哲学领域。康德希望综合近代以来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冲突,并且纠正法国哲学家比较轻视理性的倾向。康德认为:“自然界的最高立法必须是在我们心中,即在我们的理智中,而且我们必须不是通过经验,在自然界里去寻求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而是反过来,根据自然界的普遍的合乎法则性,在存在于我们的感性和[13]理智里的经验的可能性的条件中去寻求自然界。”这个思想被人们概括为“人为自然立法”。可见康德把人的理性发挥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康德又认为,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现象背后的“物自体”(上帝、灵魂、宇宙)。

教师提示:

总之,不可知论的本质是怀疑人类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不相信人类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造成不可知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最根本的是不懂认识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而且过分夸大感觉的作用,贬低了理性的作用。不可知论是一种错误的哲学观点,但是,它也启示我们认识真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决不能像机械唯物主义那样将其看成为一个简单的过程。

经典论述:

恩格斯: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试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14]完结了。

3.世界的存在方式问题

课堂提问: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和现象?

教师提示:

我们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理论讲授:“辩证法”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其含义是进行谈话论辩、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通过克服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如苏格拉底经常通过辩证法阐明自己的思想。黑格尔不只是把辩证法看做一种揭露矛盾的思维方法,同时认为它也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原则。在哲学史上,黑格尔首次明确地在世界观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在哲学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辩证法、[15]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语汇中,辩证法指“关于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哲学[16]学说”。“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哲学史上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之外对象的哲学。二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即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17]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是是否承认事物内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经典论述:

毛泽东曾在《矛盾论》中谈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18]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生讲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师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1]黎瑞山:《关于哲学的100个故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0—112页。[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0—51页。[3]参见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4页。[4]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8页。[5]葛荣晋:《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年,第77—88页。[6]李亚东:《珍贵的启示——科学家失误谈》,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年,第14—16页。[7]姜朝晖:《生活中的哲学》,海潮出版社,2010年,第16页。[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3页。[9]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页。[10]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3—254页。[1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3页。[12]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5—36页。[1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86页。[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5—226页。[1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页。[16]余源培等:《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8页。[17]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页。[18]《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3页。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生讲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师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经典导入:

比较下列说法的异同:“水是万物之源”(泰勒斯)、“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国语·郑国》)、“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王充)(目的:从中外古人对物质的理解中引出自身的思考;教学手段:PPT)

1.物质

理论讲授: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但对“物质”究竟是什么,唯物主义内部理解各不相同,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片面到全面发展的三个阶段。(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大多凭直观或“天才的直觉”认识到世界的物质本原,并把它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中国春秋时期的《管子》中《水地篇》中也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也有些哲学家认为世界万物由几种具体实物组成。在古希腊,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是由火、水、土、气四根化生而成的。在古代中国,西周时就已盛行“五行说”。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构成万物之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

阅读材料: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穡。润下作咸,炎上[19]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穡作甘。”

教师提示:

一方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一开始就执著追求从自然本身探究其本原,力图从物质本身来说明世界,而不是把世界看成是神或者某种精神所创造的,因而其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发展的水平都很低,人类的认识尚处于低级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的物质观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很朴素和粗糙的,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除了古希腊原子论外,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视频材料:原子论的确立

教师提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近代科学成就和重视实验的基础上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基石,它是不变的、不可分的,具有广延、硬度、不可入性和惯性等性质。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例如一个物体的质量就是它所包含的原子的质量的总和。由于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20]变。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总之,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看来,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这是以确切的科学材料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比古代唯物主义明显是前进了一大步。

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再加上缺乏辩证思维和实践的观点,近代唯物论的物质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第一,它把原子这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看做一切物质的属性,将原子的广延性理解为物质的最根本规定,并把某些不具有形体的自然现象如能量等排除在物质之外。第二,它的物质概念将人与世界分割开来,无法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中去,不能说明社会运动的物质性,从而在社会历[21]史领域中陷入了唯心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图片导入:世纪之交物理学三大发现

理论讲授: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出了科学说明,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22]出来的。”这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

20世纪初,列宁根据科学取得的新的成果,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23]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最可贵之处,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即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列宁定义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在列宁看来,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质范畴,我们还必须理解与它相对立的范畴——意识。为此要探讨意识现象,揭示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2.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视频教学:生物的起源

理论讲授: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银河系150亿年历史,地球45亿年历史,地球生命史30亿年,人类诞生于300万年前)

意识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①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我们知道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三潭印月”是水对于日光的物理反应;石头的风化是石头对空气、阳光、水分等机械的、物理的以及化学的反应;铁器生锈是铁对空气的化学反应等等。

这些现象都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能以一定状态回答环境影响的固有属性或功能,即物质的反应特性。

当自然界的物质演化到一定的程度,就出现了低等生物(植物和原生动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例如含羞草遇到刺激会产生闭合现象;变形虫游近食物,而避开酸碱等等。刺激感应性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而是包含了感觉的萌芽。

②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随着生物的进化,其反映形式也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原始[24]单细胞只有简单的反映,“信息、物、刺激必须同时出现”,并且它是以整个躯体做出反应。多细胞动物,细胞有明显分工;脊椎动物已有神经管;两栖动物有较发达的听觉、嗅觉、视觉器官;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哺乳动物大脑出现了沟回,产生了感觉。“在感觉中,信息和物可以是间接联系的,动物依据嗅觉,由气味来追捕猎物,[25]猎物与气味在时间和空间上已经不是直接的了。”在感觉基础上出现了动物心理。

视频教学:退伍老兵与军犬

教师总结:

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已具有初步综合和分析的能力。特别典型的是家养的小猫和小狗,能够体会主人的心情,俗称通人性;军犬能够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

③从高等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有质的区别,表现在:物质基础不同;反映形式不同(动物仅有感性形式且无需语言;意识主要是理性的形式,离不开语言);反映的内容不同(动物只反映事物肤浅的表面现象,没有预见性;人类能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有预见性)。

视频教学:《猩猩灭火》

其次,意识还是社会的产物。

案例分析:

1920年在印度的加尔各塔东北的一个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发现两个狼孩,大的7—8岁,小的约2岁。据记载,狼孩刚发现时是四肢走路,他们总是喜欢单个活动,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黎明时分引颈长嚎,他们没有感情,只知饥时觅食,饱时休息。人们花了很大力量使他们恢复人性,小女孩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7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在最后3年中,终于学会了晚[26]上睡觉,抚养到16岁死去,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教师提示:

狼孩的事实说明了什么?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我们还可以从劳动的决定性意义角度来理解这一点。首先,在从猿转化为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着猿脑向人脑的转变,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意识的本质

理论讲授: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对象和内容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①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理论讲授:

人脑之所以产生意识,与其特殊结构有关。

视频教学:大脑的结构

②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理论讲授: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是在反射基础上进行的。反射包括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又包括第一信号系统(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是动物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第二信号系统两种。

人不仅有第一信号系统,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对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如“望梅止渴”。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就是意识。

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课堂讨论:人类的神话和幻想来自客观世界吗?

教师提示:

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来自客观世界。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大脑同外界事物发生联系,才会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事物才是意识的源泉。

经典论述: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27]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名人名句:

鲁迅:“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28]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理论讲授:

意识形式的主观性表现在:

第一,感性与理性形式的区别。

人们可以以感性或者理性的方式反映世界。例如,面对同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巴尔扎克写出了《人间喜剧》,马克思却写出了《资本论》。

第二,不同主体间的意识具有差别性。

名人名句:

鲁迅先生: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29]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第三,对同一客体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对日地关系和自由落体的规律,托勒密与哥白尼、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作了完全不同的表述。科学史已经证明,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而哥白尼和伽利略的思想是符合自然界真实情况的。

教师总结: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能反映物质。具体而言:

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本质),而且意识能动性的发挥也要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另一方面,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并使人们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3)意识的结构

视频教学:《弗洛伊德逝世》

案例分析:中日两国孩子和家长对待困难的态度差异何在?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中国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则装装样子,背包里几乎是空的,才走一半路便将水喝光、干粮吃尽,只好向别人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30]

教师提示:

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对意识的种类进行划分:

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知”即知识,人类对世界一种真理性的追求,这是意识的主要存在方式。“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体或对象的感受和态度,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喜怒哀乐等心理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来看,意识可划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它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的总和,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意识活动。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的、有一定目的的控制,并可以用言辞表达出来的意识活动,如有目的的思考、反思性的活动等。

从意识的发展角度来看,意识又可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传统意识是人类从历史发展中继承下来的意识,它会自然而然地渗透在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中,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现实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或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它是对当前社会现实与事物的反映。未来意识则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一种预见性意识。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来看,意识又可以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对象意识指向客体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形成关于它们的认识。自我意识则是指向人类自身内部的各种关系、体验以[31]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它形成对主体自身的认识。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理论讲授: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与运动

课堂提问:什么是运动?举出一些我们认识到的具体的运动形式的例子。

教师提示:(1)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案例教学:相对论证明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是相对论。根据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推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沿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它的长度会缩短,速度越大,缩短越多,即运动的尺子要缩短;时钟相对于[32]观察者运动时会走得慢些;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

狭义相对论除了揭示出“尺缩钟慢”的效应,因而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观念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绝对不变的看法外,它还揭示出了时空之间内在的联系。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构成一个存在[33]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还提出了著名的质—速关系式。根据这个关系式,物体在运动速度趋近光速时,质量会趋向无穷大。这个结论已被电子运动的实验所证实,它反映了能量向质量的转化。1906年,爱因斯坦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更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换成指数)这个关系式揭示了质量转化成巨大能量的可能性。后来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关系式的正确性。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第一核动力航空母舰下水时,水兵们曾在甲板上排成质能关系式的[34]队形,以表示对这一伟大发现的纪念。

相对论的建立,深刻地揭示出时间、空间、物质及其运动的统一性,从而改变人们所习惯的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传统看法即绝对时空观,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相对论作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不仅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而且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因此,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相对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爱因斯坦也因此成为继牛顿之[35]后最伟大的科学巨人。(3)静止

理论讲授: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一种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第二种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但事物在产生之后到灭亡之前,其根本性质是不变的,这种质的稳定性就表现为相对静止状态。(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理论讲授: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案例分析:借钱不还有道理吗?

古代有人编了一个喜剧:一个希腊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未还,债主来讨债。欠债的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这个我,因此我不欠你的。债主发了脾气,打了他,两个人撕扭到法庭。法官问欠债的人为什么不还钱,他又把理由重复了一遍。法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因此我并未打人。于是,这场官司就这样不了了之。[36]

案例分析:阿基里斯追龟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存在”只能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存在不会变为不存在,因而“存在”是不变的。巴门尼德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则进一步提出: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为了论证他的观点,芝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他健步如飞,能日行千里。然而芝诺却断言: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芝诺论证的要点是这样的: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因此,阿基里斯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37]说明: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教师提示:

这个故事喜剧性地说明,借口变化,否认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会走到何等荒谬的境地!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5.时间与空间

理论讲授: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首先,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其次,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6.世界统一于物质

视频教学:反物质与暗物质

教师提示:

世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所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实物与场两种基本形态。现代科学不断地发现着新的物质形态。例如:反物质和暗物质。反物质是一切反粒子和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客体的总称,与“正粒子”相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高能物理学发现一切粒子都有其对应的反粒子。如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中子的反粒子是反中子(它们的磁矩相反),质子的反粒子是反质子(它们的电荷相反),反物质的原子则由反原子核(即反质子和反中子的集合体)及在核外运[38]动的正电子构成。

暗物质的概念源于大爆炸理论。按照宇宙学的理论,宇宙的总质量应是我们迄今所观测到的总质量的10倍左右。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话,宇宙中还应有90%以上的物质我们尚未发现。即宇宙中还应存在着大量的所谓“暗物质”。近年来,宇宙学的科学家们在对暗物质的研究中将暗物质的性质归纳为:暗物质不发光,也不发射无线电波,但它存在引力。暗物质究竟是什么?这在目前的确还是个谜。这[39]是有待于21世纪天文学解决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反物质还是暗物质,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

理论讲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揭示了社会的物质性内容: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教师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它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辩证统一起来了。因此,为了进一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我们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一)实践观的演变

学生讲演: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的实践观

教师总结:

实践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的。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出生之前,一些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关于实践的见解。

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观点:

1.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苏格拉底说:“只要一息尚存,我将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这里的“实践”主要指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哲学区分为实践的哲学和理论的哲学。实践哲学主要研究伦理问题,又称作道德哲学。

中国古代先哲也多把“实践”理解为个人的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2.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反对“知先行后”。[40]他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因此,他强调的“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这实际上是把行归于知,把物质的实践消融于主观的精神。

将实践理解为一种精神活动的哲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格尔。黑格尔不仅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把实践看成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环节,而且对实践有不少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指出实践理念高于理论理念,他还强调了劳动对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所论述的实践在其理论体系中,仍然只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3.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

旧唯物主义也讲实践,但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是片面的,只把实践看成是生物性的适应环境的活动。

在将实践理解为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的哲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与康德、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精神性的活动不同,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它在认识中的作用。他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41]践会给你解决。”这就把生活、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源。但在根本上,费尔巴哈把实践活动理解为饮食男女、适应环境等动物式的本能活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费尔巴哈“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42]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已经把实践理解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费尔巴哈还将实践理解为仅仅是消极感性的直观活动。从这方面看,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较之黑[43]格尔的实践观又明显地后退了。

教师总结:

总之,旧哲学家虽对实践作了有启迪性的探讨,但没有真正揭示出实践的本质。唯心主义往往否定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把它等同于精神活动;而旧唯物主义则只把实践归结为某些具体的感性活动形式,仅仅看到了其物质性的一面,却较为忽视其能动性的一面。马克思主义之前的这些哲学都没有形成科学的实践观,都不了解实践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二)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

理论讲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课堂提问:为什么说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

教师总结: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社会本质。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即将其对象化,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三)实践的基本特征

课堂提问: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

教师总结:

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四)实践的基本形式

学生演讲:实践有哪些基本形式?

教师总结:

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阶级利益引起的阶级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五)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理论讲授:

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9]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20]曾国屏等:《现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页。[2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页。[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2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9页。[24]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4页。[25]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4页。[26]详见[印]辛格:《狼孩:对卡马拉和阿玛拉的抚养日记》,陈甦新、李青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2页。[28]《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27页。[29]《鲁迅全集》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30]郑晓江、张名源:《生命教育公民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18页。[31]参见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8—59页。[32]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33]胡显章、曾国屏:《科学技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6页。[34]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35]胡显章、曾国屏:《科学技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6页。[36]韩树英:《通俗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第29页。[37]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页。[38]余源培等:《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322页。[39]苏景顺:《物质、暗物质、反物质——关于物质概念的发展综述》,《数字·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年第8卷,第213—216页。[40]《传习录》下。[41]《费尔巴哈哲学: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48页。[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1年,第54页。[43]朱德生、冒从虎、雷永生:《西方认识论史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7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目的: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理,明确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的认识方法;教学手段:PPT、视频资料)

课堂提问:哲学的两个重要问题是什么?

教师提示:

一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二是世界是“怎么样”存在的。在这两个问题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不进一步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对“是什么”的理解就不深刻、不全面,就不能真正做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世界。

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从总体上研究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构成了它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规律都是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质的。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案例教学:猫、田鼠、熊蜂和三色堇

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俗称“蝴蝶花”),在自然界中是种属相距甚远的动植物。乍看起来,彼此互不相干,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三色堇属堇菜科植物,是依赖熊蜂传递花粉受精的;一个地方熊蜂的数量跟田鼠的数量直接相关,因为田鼠常常破坏熊蜂的蜂窝;而田鼠的多少,又与猫的多少不可分割。这样,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之间,就有了生死攸关的联系:猫吃田鼠,猫多则田鼠少;田鼠毁掉蜂窝,田鼠少则熊蜂多;熊蜂能替三色堇传递花粉,熊蜂多则三色堇繁茂。这个例子生动地表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它表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被一种关系复杂的网联系在一起。

教师提示:达尔文所举的例子,说明了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干什么事情几乎都要讲联系。例如,行动之前要看黄历,建房修墓要请风水先生,每遇大事犹豫不决请算命先生等等,但是,这些联系绝大多数都是虚幻的。而科学揭示的联系才是客观物质世界真实的联系。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视频材料: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教师提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视频教学:“太阳变成红巨星后,太阳系会怎样?”

视频教学:“人类的进化”

理论讲授: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同时也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同事物的普遍联系是紧密不可分的。

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

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的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2.发展的含义及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课堂讨论: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思想有什么方法论的意义

教师提示: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切事物都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发展的观点来考察一切事物,防止思想僵化,保持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要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方式。其次,前进和发展是事物过程的主导方向。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我们应该把肯定发展的前进方向性作为过程论思想的核心。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更要看到事物的未来。要以前瞻性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次,承认世界是各种既成事物还是过程,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发生发展的,是无方向的循环还是有方向的前进,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分歧之一。因而,我们要把握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思想,自觉[3]地划清与形而上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界限。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与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而得以实现的。因此,辩证法不仅有三大规律,而且还有一系列的范畴。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和补充。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更加具体地反映了事物不同侧面的矛盾关系,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世界的辩证的性质。(一)原因与结果

理论讲授: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都是普遍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客观世界中无论什么现象,总是由别的现象引起的,并且也总是会引起别的现象。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4]

2.因果联系的基本特点

因果联系的特点,就是前因后果。原因在先,结果在后,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相继性。这是因为,结果只有在原因已经发生,并且开始起作用之后才能出现,这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是如此。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凡是先出现的现象都是原因,后出现的现象都是结果。比如赛跑,第一名和第二名相继出现,闪电和打雷相继出现,白天和黑夜相继出现,等等,这都不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后”,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3.原因与结果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视频教学:《项羽入关》

教师提示: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世界上任何现象、任何变化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同时,任何现象的任何变化也必然会引起一定的结果。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人将失败归于天,如项羽战败,称“天亡我也”,逻辑上也承认了“天”或者“命运”是失败的原因。其实任何成功与失败都是有原因的,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古人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是成功的基本条件。有些现象的原因一时还没有或没有完全发现,如癌症的发病原因就是如此。但是,尚未认识的原因,无疑是客观存在着的,它迟早会被揭示出来。

同样,日常我们说某人的某项工作是毫无结果的,这只是指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或尚未达到预期的结果,并非是说没有任何结果。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决定论原则,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逻辑前提,否认了决定论原则,也就是否认了科学认识的根据,否认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要坚持因果联系客观性,还必须与唯心主义者因果观,宗教和迷信虚构的因果联系划清界限。

4.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理论讲授: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互相对立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社会发展中,文化传统是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结果,但是文化传统又反过来成为加速或延缓经济政治发展的原因,在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个现象特别明显。

5.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理论讲授:

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大体说来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因多果。例如,错误地批判马寅初先生和进行所谓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中国当代众多问题。

一果多因。例如,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是其地理特点、经济基础、文化底蕴、人民性格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多因多果。例如,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同时又造成了多种消极的结果。

互为因果。社会发展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力的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家庭中的婆媳关系都是典型的互为因果的联系。

6.因果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课堂讨论:理解和掌握因果范畴有什么意义?

教师提示: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总结经验,寻找成功或者失败真实的、多方面的原因。其次,它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预测未来,对我们各种行动的作用与影响作长远的和多方面的评价,从而有利于我们科学地规划未来。再者,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辩证地看待因果关系,借鉴控制论的反馈原理,更好地调控我们的行动,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漫画展示:交通事故

教师提示:

当我们深入地观察和研究因果联系时,就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这两种联系是普遍联系的又一侧面,反映这两种联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揭示了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是对因果联系进一步深化的认识。

理论讲授: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摩擦生热,动物包括人都是要经历生命过程走向死亡,人类总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等都是必然的。至于一棵瓜秧能结出几个瓜,今年的春雷哪天响起,都具有偶然性。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例如,一棵瓜秧能结出几个瓜,杭州今年的春雷哪天响起,人哪天仙逝,都具有偶然性。人一生中总要摔跤的,至于哪天摔了一跤则完全是偶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的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的地位,一般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过程的作用,使发展过程出现一定的摇摆和偏差,但不能改变总趋势。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成为正统,墨家走向衰亡有其必然性。近现代以降,中华民族经历艰难曲折走向伟大的复兴是必然的,然而,由哪些具体的人来领导我们走向伟大的复兴,其中要经历哪些具体的事件是具有偶然性的。一切侵略战争都是要失败的,但是,究竟在哪一天结束却是偶然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必然性与偶然性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纳粹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有人说,没有希特勒就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希特勒的母亲深明大义,在他出生时就将他扼死,人类就免去了一场浩劫,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根源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深深的矛盾以及德国当时特殊的国情。同样,德国法西斯在二战中由于各种原因第一次在莫斯科城下遭到失败,看起来有天气等偶然的因素,实际上体现着侵略必败的必然性。

总之,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不可分割。(2)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的内部原因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原本的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原来的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生物物种的进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生物在复杂的内部原因和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发生一些不定变异,最初只是某一物种的非本质的、不稳定的性状。其中有些变异,因为适应于周围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断地固定下来,最后有机体发生根本的变异,产生了新的物种。原来的偶然的[5]变异,成了新物种的必然性状,偶然性变为必然性。许多民俗的出现和技术发明往往也是由偶然事件变成必然的现象,例如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的形成。

在生物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相反的变化,即从必然向偶然的转化。例如,在生物、新物种形成以后,它原有的某些必然性状消失了,失去了必然性。但它的这些特性,在过了很长时间以后还可能出现。这就是生物进化中的返祖现象,但是这已经是不稳定的、偶然的了。作为人类的祖先猿猴长毛长尾巴都是必然的,对人来说,长毛长尾巴就成了罕见的偶然。(3)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上的错误观点

第一,根本否认偶然性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如18世纪法国的机械唯物论者霍尔巴赫肯定了因果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是他却把因果律与必然性完全等同起来,从而把必然性绝对化,而根本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在霍尔巴赫看来,自然界中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无论是由一阵狂风所卷起的尘土的旋涡中,或是由掀起的巨浪的暴风雨中,在我们看起来是多么混乱,可是没有一粒沙,一滴水,甚至一个小小的分子是随便摆在那里的,它们都具有现在所处的地位的充足原因,它们都是严格地按照它们应当那样活动的方式而活动的;在人类社会也只有必然性,[6]没有偶然性。中国古代所谓的“四柱预测学”其思维方式也是属于机械决定论的。

经典论述:

恩格斯在嘲笑和批判这种观点时写道:按照这种观点,“这个豌豆荚中有五粒豌豆,而不是四粒或六粒;这条狗的尾巴是五英寸长,一丝一毫不长,一丝一毫不短;这朵苜蓿花今年已由一只蜜蜂授粉,而那一朵却没有,而且这朵花是由这只特定的蜜蜂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内授粉的;这粒特定的被风吹来的蒲公英种子发了芽,而那一粒却没有;今早4点钟一只跳蚤咬了我一口,而不是3点钟或5点钟,而且是咬在右肩上,而不是咬在左腿上——这一切都是由一连串不可更动的因果链条,由一种不可动摇的必然性所引起的事实,而且产生太阳系的气团早就被安排得使这些事情只能这样发生,而不能以另外的方[7]式发生。”

这种观点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宿命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纯粹的必然性,把事物发展中的一切细节都变成是早已注定了的,这样一来人们只能消极地等待必然性的支配,这就必然要导致宿命论和无所作为。

第二,根本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的观点。

案例分析:

中国现代实用主义哲学家胡适在1919年写的《不朽》一文中说:一个生肺病的人在路上偶然吐了一口痰,也许可以毁灭一个村。后来他又进一步发挥:“他(即个人)的一切作为,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语言行事,无论大小,无论善真,无论是非,都在那大战(即宇宙)上留下不能磨灭的结果和影响。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一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他还认为,中国提倡白话文也是[8]偶然的。

教师小结:

这种非决定论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偶然的,根本否认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和必然性,将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偶然性决定的。如果接受了这种观点,人们就既不可能对客观事物的现状和发展前途有任何确定的科学的认识和预见,更不可能依靠这些正确的认识和预见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以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只能消极地服从偶然性的支配或者依靠偶然的命运进行盲目的冒险活动。这样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团体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4)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理论讲授:

首先,既然必然性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总趋势,处于事物发展的主导地位,那么探求必然性,研究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当然就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任务。

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追求上,而不能将其建立在对偶然性的基础上。案例分析:钱学森自请扣分

1933年,一位22岁的年轻人在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三年级。一次水力学考试,他发挥出色,所有的试题都回答圆满。班主任金教授相当满意,给了一个100分。但是,当试卷发下来以后,年轻人自己发现了一个小错误,将Ns写成了N,于是主动要求扣分。金教授非常震惊,在他的教学生涯中,这是第一次,他最后判了96分,并将这张卷子一直保留在身边。47年后,这位学生已经成为著名科学家。他回到母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拜会当年的班主任金教授,年过耄耋的金教授取出那份保存多年的试卷,深情地说:“我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这份试卷早就给了我答案。”这位学生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钱学森是非常之人,[9]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理论讲授:

其次,既然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必要补充和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绝不可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课堂提问:哪个民族的人首先利用火箭飞向天空?

视频教学:《万户飞天》

理论讲授:

由于偶然性是不确定的东西,它可能出现,又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又可能那样出现。所以,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一定要经历一个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化过程。因此,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比前面所讲过的各种范畴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在发展中的联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概念

必然性在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的过程,我们要把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两个范畴。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的情况比较复杂。首先,我们要区分可能与不可能。当我们说某一事物和现象有产生的可能,指这一事物和现象有某种客观的依据和条件;不可能是指某一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没有任何依据和条件,因而,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例如,鸡蛋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够变成小鸡;可是石头,无论给它多少温度,它也不会变成小鸡。

其次,我们还要区分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指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因而在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抽象的可能是指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可能,或者是在理论上是可能实现的,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例如,大海捞针,原则上是可以做到的,实际上确很难做到。

抽象的可能也是一种可能,只是在当前条件下还不能实现;在将来条件具备时,这种抽象的可能也就转化为现实的可能。“嫦娥奔月”就是抽象现实性变成现实可能性。

再次,我们要区分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任何可能都不是单一的,存在着各种可能,其中有着两种相反的可能,这就是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我们要争取好的可能,避免坏的可能。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可能和现实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确定的区别。

第二,可能和现实又紧密相连。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性,它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是实现了的可能性,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性。例如,社会主义,这是一种现实,但是它又潜藏着共产主义的趋向,包含着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可能和现实二者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分割。

第三,可能与现实又是相互转化的。现实中必然包含着一定的合理性,否则它就不会成为现实。但是,现实中也包含着一定的不合理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的事物会失去存在的合理性,为新的可能所取代。如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影响,至今在人们的头脑中仍然存在严重的“官本位”观念,崇拜权力缺乏民主的意识。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民主法治的建设,这些封建残余观念终究会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可能也终究会转化为现实。

4.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的方法论的意义

掌握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人们进行正确的思维和行动的前提。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中,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人生重大的选择中要特别处理好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要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第二,要防止坏的可能性,向好的可能性发展。

由于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复杂性,总是存在好的和坏的两种可能性。我们应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克服不利的条件,力争实现好的可能性;同时要防止坏的可能性向现实的转化,并且做好应付这种局面的充分准备。用中国的老话讲,做最坏的准备,向最好的方面努力。

第三,区别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

对各种好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了解事物发生的概率,确定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避免抽象的可能性的事情。通俗地讲,既不能错失良机,又不能白费力气。例如,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毕业后立刻成为一个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国家某部门的骨干,基本上说是抽象的可能性。但是,成为公务员,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有实力的大公司的员工,或者是自主创业,那就是现实的可能性。著名企业家马云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人的发展就是将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可能性的过程。

第四,既要脚踏实地,又应该有远大理想。

抽象的可能性与现实的可能性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许多看上去是可能性很小的事情一旦成为现实,所取得的成功意义是巨大的。人的成功就是不断地将抽象的可能变成现实可能,再变成现实的过程。我们既要立足于现实的可能性,又要不断地探索抽象的可能性。既要稳妥,在某种情况下又要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四)形式和内容案例分析:鲁迅先生的《立论》:

老师对学生说:“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出来给客人看。

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到几句恭维。

还有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课堂提问:其实说死的是必然,说富贵的则未必。那么说真话的客人为什么会被大家合力痛打?用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怎么解释鲁迅先生的《立论》。

理论讲授:

为了进一步揭示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我们还必须考察形式和内容这一对范畴。形式和内容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侧面。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它的形式,都是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

1.形式和内容的含义

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这一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事物的形式则[10]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方式。例如,一本书中叙述的观点、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意义是内容;而它的封面、插图、文字选择、页面大小则是形式。一台音乐会,演奏的乐曲是内容,而规模、乐器、阵容、节目多少、服装道具均为形式。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的爱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内容,生活方式是形式。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关于形式,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一种事物往往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干的非本质的外在形式,一种是和内容紧密相关的本质的内在形式。例如,书的装帧和商品的装潢等都是外在的形式,它们同书和商品的内容无直接关系。有些书装潢很美,架势很大,名人参与很多,其实空洞无物。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事物的内在形式,书籍有优美、流.、引人入胜的文字,商品要有适用的美好的形式。例如,《红楼梦》用越剧来表现就特别好。

2.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表现方式。在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视频教学:人生四礼

教师提示:

人生四礼提示我们,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我们成长的内容变了,因此,与此相适合的人生礼仪形式也要改变。

其次,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任何内容都是要靠一定的形式去保证的,去实现的。如果形式不当,内容就无法体现。

例如尊师,是要一定的形式来保证的。在行握手礼的时候,师长对学生是单手去握,但是学生面对师长必须双手去握,对长辈也是如此。现在许多学生不懂这个道理,在毕业典礼上台的时候,伸出一只手与校长相握,把自己放在跟校长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是非常不妥当的。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反映了我们在礼仪教育上的欠缺。无论从辈分上、学问上,还是从情感上,学生都应该用双手去握校长的[11]手,以此表达对校长、对学校的感激之情。

当形式适应内容需要时促进内容发展,当形式不适应内容需要时阻碍内容发展。当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管理以绝对的集中统一为主。通过政治学习,忆苦思甜,可以使人们思想、行为高度一致;可是,今天中国已经走向市场经济,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与文化、职业与行为的多元化是必然的,因此,社会管理方式也应该是更加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有时代特点的。

3.形式和内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理论讲授:(1)既然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那么,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地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埃米利奥的作品《一颗破牙》,讲述了人们竟会把一个调皮不认真读书、只会舔一颗破牙的孩子视作一位早熟的哲学家、一位天才,就是人们有时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生动事例。(2)既然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在注重内容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事物形式方面,要反对那样抹杀形式的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要善于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创造和利用最适当的形式来促进内容的发展。(3)既然形式和内容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所以,当形式适合于内容需要时,我们就是要使这种形式相对稳定下来,随时调整不适合内容需要的部分,使整个形式逐步趋于完善,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原有的形式已经基本不适合内容发展的需要时,我们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改造或者抛弃旧形式,建立新形式,为内容的不断发展开辟道路。如果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任意否定基本上适合于内容发展的形式,或者不顾内容变化的实际情况,死抱住旧形式不放,就要犯片面性的错误。(五)本质和现象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12]一对范畴。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唯物辩证法的诸对范畴的一个共同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其内在的本质。

1.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视频教学:色狼导师黄波性诈骗事件

理论讲授:

本质和现象是同一客观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现象按它表现本质的不同形式,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的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例如,在自然界中,太阳绕着地球运动,筷子放入水中看上去是弯曲的,就是一种假象;在社会中,有些人的外表与内心是截然相反的。例如金庸在《笑傲江湖》里塑造的岳不群,他作为正人君子就是一种假象。

2.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

漫画解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呢?

理论讲授:(1)本质与现象是对立的

首先,本质与现象是互相区别、互相对立的。现象不是本质,本质也不是现象,它们各自具有本身的特点,不能混同。

本质和现象的对立和差别,具体来说,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所以,从人的认识的角度看,人的感官只能直接感知现象,只有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本质。例如,我们只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光,但是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是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物理学研究才揭示出来的。列宁把现象比作河水上面的泡沫,而把本质比作下面的深流,是十分精辟的。

第二,现象是事物的个别的方面,本质则是事物现象中共同的方面。世界上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但是,本质都是蛋白体和核酸的复合体系存在的方式。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宗教现象,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本质上都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第三,现象是易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例如,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表现出十分丰富多彩的现象,但是,其民族性格却是相对稳定的。

第四,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例如在自然界里,暴风雨给人的感觉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昏天黑地、电闪雷鸣、大雨如注,令人惊心动魄,其本质不过是水汽的变化运动而已;商品的价值是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现象。商品的价格,大家看到自由市场上是经常变的,一只鸡,上午1.5元一斤,中午1.2元一斤,晚上可能就只0.8元一斤了。真是多种多样,但是不论多少种价格,不同价格的同一商品的价值却是同一的。即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所以,它相对来说,既单纯,又深刻。(2)本质与现象又是统一的

本质与现象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3.本质与现象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理论讲授:(1)由于本质与现象的差别、对立的客观性,决定了科学认识的必要性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本质和现象是不同的。因此,任何本质绝不会如同现象完全一样,毫无隐藏地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的感官面前。因此,我们对任何事物认识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直接感知的任何事情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要想认识本质就必须下一番工夫。例如,当大学生就业时,不能仅仅简单地接受许多单位直接向你们展示的种种美好宣传,必须深入了解现象背后的真实情况,才能慎重地做出决定。(2)由于本质与现象之间统一的客观性,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本质与现象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现象是我们与事物本质之间由此达彼的桥梁,这就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无论现象多么复杂,总归是本质的反映。康德认为,现象和本质之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现象是通向本质的桥梁,即使现象是假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已经为长期科学发展史和人类认识史所证明。(3)由于现象与本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所以,就规定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必须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去凭空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事物的现象上。那么,怎样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呢?

第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大量丰富的现象。

我们认为,现象是表现本质的。可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它只是从某一个特定的方面表现了事物的内部必然性和本质。因此,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首先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的现象,尽可能多地占有大量的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无论是认识事还是认识人都应该这样做。

第二,要做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认识了大量现象,还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要把握事物的本质,最重要的是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将真象和假象区别开来,继而进一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揭示其中的本质。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三,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以及对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从现象中认识本质之后,又要在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指导下继续地研究新的现象,从中发现更深刻的本质。由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辩证过程。

总之,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要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中,去认识,去处理,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

三、对立统一规律及其方法论的意义(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课堂提问:根据在中学学习过的内容,回答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教师提示: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也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成为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理论讲授:

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要理解对立统一规律,首先要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视频教学:自相矛盾

教师提示:

一提到矛盾,我们作为中国人很自然地会想起韩非子关于“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然而这个寓言中所说的矛盾,指的是逻辑矛盾,与我们要讲的辩证法的矛盾不是一回事。逻辑矛盾是指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所造成的逻辑错误,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之中。由此,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要求人们在思考和论证问题时,要保持首尾一贯,不能互相冲突。例如,我们不能说:“资本主义既是剥削制度,又不是剥削制度。”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理论讲授: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作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进一步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说的正是矛盾的统一性问题。正因为是冤家,是对立面,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认识中的真理与谬误、道德领域中的善与恶、艺术实践中的美与丑等等,都是这种矛盾双方同一性的表现。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案例分析:太极图中的阴阳互通

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后经多人传承和完善。宋代理学的开创人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视频教学:塞翁失马

教师提示:

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从而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也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还可以互相转化。例如,战争转化为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成功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成功,真理转化为谬误,谬误转化为真理,如此等等。这些都表明对立面之间确有互相贯通的性质,具有内在的同一性。(2)矛盾的斗争性

课堂提问: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请学生举出自然界、社会领域和精神领域中存在的矛盾斗争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教师总结: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多样性。不仅残酷的军事斗争是斗争,恋人、夫妻之间甜蜜的“战争”同样是斗争。我们不能将哲学上“斗争”的概念狭隘地理解为势不两立的冲突。(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理论讲授: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同一性不同于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也不同于同一性。但是,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因为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不是冤家不聚头”。例如家庭是以男女不同性别的人组成的共同体,任何的社会也是由不同的人所组成的,我国与国外文化交流也是以差别为前提的。反之,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只有在统一体内部才有斗争,必须先有同一性将双方联系在一起,然后才可能斗起来,离开同一性就不会有斗争。例如,夫妻之间经常有甜蜜的战争,然而这是以婚姻关系为前提的。一些因性格冲突而离婚的人,在离婚后反而能够和气相处了,因为他们斗争的“舞台”已经不存在了;人们之间发生冲突是因为大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块土地上。而且,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理论讲授:

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和动力。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从根本上说,都是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的结果。(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正是因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维持了矛盾统一体,才使事物得以发展。例如,一个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希望文化的繁荣,但是它一是与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完全脱离经济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即先进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模式等等,一个社会的经济终究是无法健康发展的。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由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例如:在哲学发展史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在彼此的争论中,也从对方吸取学术营养以壮大自己。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外异质有益的文化。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例如,在中国革命中,我军长期以来在人数和装备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但是,经过我军指战员的艰苦奋斗,在人民的支援下,不断成长壮大。不仅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而且不少国民党军队的士兵被俘后,经过政治教育,提高了思想觉悟,毅然掉转枪口,参加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国民党军,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人民解放军的壮大和发展,终于迎来了一个新中国。(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事物平稳发展中,一般是同一性起主要作用;而在事物在急剧变动时期,则斗争性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4)矛盾与和谐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只有同一性而没有斗争性。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状态。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与和谐”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现象。中国当代的和谐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二是人与人不和谐,三是人与自身[13]不和谐。在这三个方面,人与人的不和谐是关键。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这三个不和谐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首先必须建立正确的和谐观,即和谐理念。一是“以人为本”,承认多元存在的合理性。无论是人之个体还是社会群体,都有其独特性,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包容其独特性。二是要建立“以和为贵”的价值观。注重发挥同一性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急功近利地发展经济,过分[14]地宣传“斗争文化”和“竞争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倡导“以和为贵”,既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所决定的,也符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三是在方法论上要充分借鉴儒家“中庸之道”,即“中和之道”,对人对事力求中正、协调;在实践上,应该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公平公正”原则,切实推进以政治体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的改革,争取早日建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荐书目: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理论讲授:

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通俗的说法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提示我们要用矛盾分析法去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

矛盾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2.矛盾的特殊性

理论讲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况:

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堂提问:试举一例说明矛盾的特殊性的三种表现。

教师提示:

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例如,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是根本矛盾,这是由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主要矛盾又是不同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则下降为次要矛盾;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主要矛盾。

矛盾特殊性原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是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二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案例分析:诗人的错误

明朝冯梦龙在小说集《警世通言》中写了一个故事。宋朝宰相王安石写了一首诗《吟菊》,开头两句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正好苏东坡来了看到不以为然,他认为菊花敢与秋霜鏖战,至死风干枯烂,并不落瓣,王安石此诗大似不通,于是他续了后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看到此诗,心中不快,后来他密报天子,调苏东坡到黄州当了个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为官一年,重阳节后一日,到后园赏花,不禁大吃一惊:只见菊花树下,遍地铺金。原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

教师提示:

从哲学的角度看,苏东坡犯了把个性当做共性的错误。因此,仅仅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教师总结: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第二,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第三,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每个个性都表现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案例分析:

宋朝时,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叫量官龄,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因此,很有名气。有一次,一个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进宫穿的朝服,裁缝手脚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御史老,您当官多少年了?”御史听了很奇怪,反问他:“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要问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年轻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起路来挺胸凸肚,裁衣就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些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该前后一样长;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郁悒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该前短后长。所以,我[15]如果不问明做官的年资,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

教师提示:“量体裁衣”生动说明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重要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从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法发展过程。

教师总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共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具体的国情背景下进行的,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建设好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在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我们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质量互变及其方法论意义

学生讲演:关于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的谚语或事例

教师提示: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表现为质与量的统一;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与形式;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在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过程中实现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1.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理论讲授:(1)事物的质和量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在人类社会中,不同民族之所以不同,也在于他们文化上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物体有大小、运动有快慢、温度有高低、颜色有深浅、生产力有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人口有密度和增长速度、贫富差距的程度(基尼系数)等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2)事物的度

案例分析:水为何有三态?

水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在0度至99.975度以内,保持液体的状态,这就是水的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不是水,而是冰或者水蒸气了。

教师提示:

任何事物都既有质又有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案例分析:鲜美鱼汤为何吓跑客人

19世纪俄国的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了一篇《杰米扬的汤》。内容说,主人公杰米扬用鲜美丰盛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一盆接着一盆地请客人吃,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逃[16]席而去,从此再也不敢登门。

教师提示:

这个故事说明,度这一哲学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即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即使是好客、热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在一定界限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的。因此,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

理论讲授:(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所谓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所谓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杯子,它们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但是,当它们的容量大到超过了“度”,它们就变成了坛子或者其他的容器,失去了杯子的特质。(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课堂讨论:谷堆和秃头是如何形成的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有两个论证,一个是“谷堆论证”,另一个是“禿头论证”。他提出了两个有趣的问题。其一是“放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个谷堆?”其二是“拔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现在我们来讨论这两个问题,并且探究其中的哲理。

教师总结:

黑格尔提出的这两个论证,涉及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比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格言都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由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量变和质变往往不是以纯粹的形式进行的,而是互相交错、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所谓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未变,而非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例如,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角色上都会有变化,这些都是人一生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所谓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例如我国社会目前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甚至某些地区还非常落后,但是,沿海地区一些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就是这一原理的生动体现。

总而言之,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4.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讨论:质量互变规律对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有什么指导意义?

教师总结: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渐进与飞跃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由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在当代中国,认真学习和落实这个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防止一味地强调“跨越式发展”模式给工作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在当代中国,要真正解决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应该以全面改革的精神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来解决许多长期阻碍中国发展的问题,要有勇气来迎接中国现代化事业新的历史篇章。[1]参见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9页。[2]韩树英:《通俗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第60页。[3]参见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7—118页。[4]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5页。[5]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9页。[6]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48页。[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4—325页。[8]许全兴、陈战难、宋一秀:《中国现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1页。[9]姜朝晖:《生活中的哲学》,海潮出版社,2010年,第87页。[10]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2页。[11]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6—97页。[12]陈选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3页。[13]详见平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文化》,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0页。[14]详见平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文化》,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3页。[15]姜朝晖:《生活中的哲学》,海潮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16]韩树英:《通俗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第95页。

五、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事物发展经历了量变、质变的状态和阶段后,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是怎样的?这需要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只有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以及人类认识发展是不断在曲折中前进的辩证实质。(一)辩证的否定观

1.肯定与否定

课堂提问:世界上的事物为什么会转变为其他事物呢?

教师提示:

要认识事物为什么会转化为其他事物,我们首先要学习两个新的概念:肯定与否定。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指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当肯定方面占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而继续存在,处于相对稳定的量变状态;当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丧失原有的性质,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实现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辩证的否定

经典论述: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17]的。”

理论讲授: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它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的否定不是来自外在的力量,而是根源于事物固有的内在矛盾。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一再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生命运动中,始终存在维持生命的因素和否定生命的因素的矛盾,这种矛盾伴随了每一个具体生命的全过程。在生命处于上升阶段(从出生到青年),肯定因素占主导地位;当人生处于下降阶段(从中年到老年),否定的因素逐步占据主导位置。因此,任何生命都会走向终结,完成自我否定的过程;任何社会形态的发展也都如同生命过程一样。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纵观中国的历史,如果没有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变法”对传统观念和奴隶制的否定,就不可能有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璀璨文明。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对封建主义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否定,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程。同样,如果没有对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否定,就不会有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每一次伟大的进步都是以一次勇敢而坚决的否定为前提的。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这是因为新旧事物之间虽然具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把旧事物中的一切因素完全抛弃,而是否定其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其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吸收并改造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辩证的否定又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历史一再证明,新的文化的诞生不能完全离开原有的文化,完全抛弃传统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新的文化的。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把一切古代的文化都视为“四旧”加以毁灭性的破坏,其结果非但没有建立起纯粹的无产阶级的新文化和新道德,反而导致传统美德的衰落、文化素质下降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阻碍了现代化的步伐。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思想的正确性。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二)“否定之否定”及其意义

1.“否定之否定”是普遍存在的

课堂讨论:禅学三境界

禅学认为,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教师提示: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理论讲授: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典型。无论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都是充分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以法国为例。1789—1794年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由于复杂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自身的问题,导致了旧王朝两次复辟,资产阶级为了取得统治,进行了长时期反复辟的斗争,才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胜利。

社会政治是如此,思想文化的发展更是如此。一种先进的文化要取代旧的文化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曲折的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18]功绩就是确立了科学和民主这两项基本的现代价值。自此,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目标,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这个历程却是曲折而复杂的。以科学为例,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现代科学事业虽已起步,但是发展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全面和迅速的发展。但是,其中的道路也并不平坦,违反科学精神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许多“豪言”和“壮举”,明显违反科学规律。在“文化大革命”中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进行极其荒谬的所谓[19]批判,给科学技术事业造成很大的破坏。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对科学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还十分不足,科学精神未能完全深入人心,许多落后的文化依然很有市场。有一份调查可以看到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状况堪忧。2002年,每四个人中仍有一人在一定程度上相信算命;而有算命行为的人比相信算命的人还要多;六成多的公众日常行为或多或少会受算命结果的影响;而感觉算命对自己有帮助的公众在逐年增加;相信看风水的人数多于相信算命的人数,而不拒绝看风水的公众比观念上认可看风水的还要多;宿命的观念仍有一定影响,数字迷信更呈明显增长趋势;进香求神现象比较普遍,进香求神依然影响广泛,大兴土木建庙宇更有一定[20]的群众基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一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不足。中国社会建立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家族制度之上,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在宗法制度文化中,研究自然、发展科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中国古代主要学派除墨家外,大多不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今天阻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基础虽然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但是,一些传统的社会文化因素至今仍对我国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价值观方面,“重政轻技”和“官本位”的观念仍十分流行。其二是实用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本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而且在当代甚至还被进一步强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科学求真的本质缺乏认识,用技术的实用性代替科学的求真性,致使科学精神长期得不到很好的传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把科学等同于技术和生产力加以重视的同时,更加剧了对科学功利化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模糊了科学追求[21]真知、追求智慧的本来形象。同样,我们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依然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充分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既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冷静地对待可能出现的曲折性。

六、毛泽东对中国传统辩证法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理论讲授: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辩证思维传统的民族。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内容深刻。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熟读过许多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典籍,深受其中包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22]的影响。毛泽东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并没有抛弃中国古典哲学,而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努力与中国古典哲学融会贯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中国化。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艾思奇、张岱年和冯契等人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阐发、创造做出了重要的贡

[23]献。在本课程中,我们仅介绍毛泽东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思想批判性的继承。

1.毛泽东与中国古代哲学

学生演讲:毛泽东与中国古代哲学

材料阅读:毛泽东与老子

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对《老子》一书和老子思想即已非常熟悉。他在《讲堂录》里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一道“游学”时,在湖南宁乡境内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刘翰林。在同刘翰林谈话中,很自然地提到《老子》一书。毛泽东说:“我们读过《老子》”,“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

1936年,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时,他强调指出:要改变敌我强弱力量的对比,使之发生于我有利的变化,要实行必要的战略退却,暂时放弃一些土地和城池。接着,毛泽东引用了《老子》中关于“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智慧来加以说明。在以后的多次谈话中,毛泽东还引用过老子这句名言。

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在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对的方针时,毛泽东说:“我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也这样讲过,我说我们的方针:第一条,就是老子的哲学,叫做‘不为天下先’。就是说,我们不打第一枪。”他引用了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名言,意思就是先弃后取,先退后进,先让后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战略决策是非常富有远见的。

建国之后,直至老年晚年,毛泽东依旧常读《老子》,在讲话、谈话、文章中每每引用老子名言,并十分重视老子思想的研究。有关部门搞了一个学术界讨论老子思想的综述材料,题为《关于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问题》,送到毛泽东手中。毛泽东在日理万机中认真读了这个材料,读后极为重视。

对于孔子哲学,毛泽东说,“我八岁起就厌恶儒家”,“我这个人就不那么高兴孔夫子”,还说“孔学名高实秕糠”,在晚年还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批孔运动。而对于老子哲学,毛泽东一生都怀有极为浓厚的兴趣。据不完全统计,在《毛泽东选集》中直接引用《老子》[24]名言至少有八条之多。扬老抑孔,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

材料阅读:毛泽东与孙子兵法

关于毛泽东在何时读了《孙子兵法》一书,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有趣话题。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之后仔细地研究过《孙子兵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也有些学者推测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之前就应该阅读过《孙子兵法》,至少应该知道《孙子兵法》的一些思想观点。董志新就曾撰文谈过这个观点。他认为,《盛世危言》是少年毛泽东喜欢阅读的一本书。《盛世危言》作者郑观应将《孙子》名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写于序言之中。毛泽东“喜欢”读《盛世危言》,书放在身边八九年之久,且是青春少年求知若渴的年代,有意无意都会注意到《孙子》的名句。有趣的是郑观应误将此句写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据专家考证,毛泽东在延安撰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最初凭记忆引证“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也是写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大概也是他从13岁到22岁熟读牢记《盛世危言》序言中孙子名句的佐证吧。《曾胡治兵语录》是一部语录体兵书,为中国近代军事家蔡锷所编著。此书数次引证《孙子兵法》的语句或思想观点,有些还做了很有见地的发挥。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熟读《曾胡治兵语录》,从中间接地接触到《孙子兵法》的内容,接触到孙子的军事思想,这个结论想[25]必应该成立。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凯丰攻击毛泽东说:你的兵法并不见得高明,无非是靠《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这两本书。毛泽东反问道:你说《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请你讲讲。凯丰顿时语塞,答不出来。于是,毛泽东批驳说:你怎么晓得我就熟悉《孙子兵法》呢?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曾经3次直截了当地讲到他是在“遵义会议之后”才读《孙子兵法》的。

1936年,毛泽东受中央委托,写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致电叶剑英、刘鼎,请他们买一批书,还特地要求“买一部《孙子兵法》来”。从这封信可以看出,他当时手头还没有《孙子兵法》。1936年12月,毛泽东最终完成了把中国革命战争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上升为理论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26]题》。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直接引用《孙子兵法》共有3处。

1.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理论讲授:

中国在古代就形成了事物存在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周易》、《老子》、《易传》、《孙子兵法》,宋代理学大师张载、朱熹,明清之际的方以智和王夫之等人的著作中,这种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不断发展着。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著作有广泛的研读,从毛泽东的著作看,对老子和《易传》直接引用最为突出。

视频教学:《老子学说》

教师提示: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由于文献记载的混乱与缺失,早在西汉初年,有关老子的传闻就真伪杂出,难知其详了。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约与孔子同时而年长。早年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史,后来辞官隐居。《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世传为老子原著。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第一个将“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的哲学家,所以,他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道家”。老子在对“道”的阐述中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材料阅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27]相随,恒也。

教师提示:

老子这段话的大意是:如果天下之人都知道作为那些所谓的美事,那么美事就会变得不美了;如果天下之人都知道作为那些所谓的善事,那么善事就会变得不善了。有与无的相互转化,难与易的彼此促成,长短的相形而见,高与低的相益而生,音与声的相和相应,先[28]与后的相随相依,这些总是客观存在且恒久不变的。通过老子的这些言论,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哲人已经认识到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周易》是周代人问吉凶的卜筮之书,它包括《周易古经》(易经)和《周易大传》(易传)两个部分。《易经》大体记载周人卜筮的卦辞、爻辞,因此,从本来意义上讲,它只是一部有关占筮的迷信典籍。《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共10篇,被称为《十翼》,即将《易经》看成鸟,将《易传》看成翅膀。它记载着后人对《经》文的解释和阐发《经》的基本思想等,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哲学重要的思想源头。关于《易传》的作者和形成时代,有各种不同说法。据现有史料判断,《易传》十篇大概是[29]战国末至西汉初一些研究《易经》的学者的作品。《易传》在解释《易经》时,吸收了一些当时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主义思想家对自然[30]现象的解释等,包含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易传》不仅同样认为,万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而且将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规范为阴阳互补的结构,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一个突出的贡献是进一步确立了阴阳学说在古代朴素辩证法[31]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毛泽东在他的讲话和著作中,多次引用过老子和易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讲到辩证法的两点论和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的对立时曾经指出:“一点论是从古以来就有的,两点论也是从古以来就有的。就是形而上学跟辩证法。中国古人讲,‘—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从中可以看出,阴[32]阳对立统一思想已经融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之中。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用独特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观察世界,不仅是接受了唯物辩证法,而且与中国哲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思想

理论讲授:

中国传统哲学朴素辩证法不仅肯定天地万物阴阳两端的对立性和相互依存,而且还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的互相转化。在这种转化中,斗争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思想中,老子的哲学最有代表性。他不仅认为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事物,美丑、难易、长短、高下、损益、刚柔、强弱、福祸、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都是互相依存的,而且还认为它们是互相转化的。他曾[33]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转化的方[34]向是什么?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观点,肯定事物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是合乎规律的运动。老子看到植物的幼苗虽然很弱小,但是它能从柔弱中壮大,相反,等到壮大了,反而就接近死亡了。他认为其[35]他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这样的,所以他说:“物壮则老”。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主张以法制治理,很有政治抱负,但是在本国得不到重用。他抱着郁闷与愤怒的心情,写下了《孤愤》、《五蠹》、《说难》等三十余篇文章,总结了古代国君得失变化的经验和教训,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秦始皇为了得到他甚至对韩国发动了战争。但是,当韩非到了秦国,还是没有机会施展政治抱负,竟被自己同门师兄弟李斯陷害致死。但是,韩非死后,他的政治学说基本被秦始皇采用,在秦国强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韩非一生热衷于政治,其哲学思想也是围绕于富国强兵的政治方略展开的。他在两个方面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其一,老子讲转化而从不讲条件性,有宿命论的倾向;其二,老子强调的是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互相转化,很少讲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作为政治家的韩非从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看到了不同势力斗争的不可调和性,因此,在哲学层面对矛盾的斗争性给予了更多的肯定。他曾说:“冰炭不同器[36]而久,寒暑不兼时而立,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意思是“冰和炭不能够在同一个容器里长久共存,寒和暑不能同时到来,驳杂抵牾的[37]学说不能同时成立而治理好国家”。“法术之士与当途之人不相容

[38][39]也”,即法术之士与贵重之臣是不两立的。韩非主张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对异己力量采取极端排斥的态度,秦国以后所以实行残酷统治,韩非的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韩非在哲学上更有价值的方面是对矛盾转化作了现实主义的理解。他在解释祸福转化时不像老子那样不讲条件,不讲主观能动性,并且具有一定神秘主义的色彩。韩非具体分析了祸福转化的条件,揭示了人的理性在矛盾转化中的作用。他认为:“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40]‘祸兮福之听倚。’以成其功也。”毛泽东在晚年曾说他年轻时读过韩非的书,我们有理由相信韩非的思想对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批判继承了这些宝贵的辩证法思想。他既高度重视矛盾同一性的思想,也重视矛盾斗争性的思想。他在革命的实践中,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合理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尤其是吸收了老子对立面相互转化和韩非关于矛盾斗争的思想,同时又强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强”、“自力”、“自主”,在斗争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41]发展。这就是以积极斗争的思想补充了老子辩证法的不足。

3.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的思想

视频教学:《寻根湖南精神:“船山先生”王夫之》

教师提示: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历来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先秦时期的《周易》就已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思想,这就蕴涵着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宋代张载更明确地认为,“动非自外”,认为[42]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但是,对毛泽东的运动观影响最大的应是同是湖南人的著名哲学家王夫之以及整个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肇端,起源于宋明道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周敦颐继承了《周易》中的主变、主动哲学思想,直接开启了湖湘文化的主动、求变的精神。到了明末清初,湖湘大地上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年,又称船山先生),他创立了空前博大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不仅继承了湖湘学派一脉相承的主动、求变的哲学精神,还将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了“阴阳相感而变化生”的思想,坚持发展变化的内因论,并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夫之辩[43]证法思想曾深刻地影响过湖南人谭嗣同和杨昌济。

杨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除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之外,还先后游学国外,他一生研读最多最深的是王船山、曾国藩、谭嗣同等的著作,尤其是船山著作。很多事实和资料证明,杨昌济传授给毛泽东等学生的重要内容就是以王船山为代表的湖湘文化。此外,杨昌济还鼓励毛泽东到船山学社听讲船山之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船山极大[44]地影响着毛泽东。

毛泽东正是继承了湖湘文化的主动、求变的精神,继承了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后,发展出具有中国哲学特色的辩证运动观。

经典论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45]因。”

七、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课堂提问:学习辩证法对我们认识世界有什么意义?

教师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规律,而且,作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哲学体系,又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提供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并且与科学方法相互促进,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维工具。[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2页。[18]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第174页。[19]杨建邺:《“文化大革命”时期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3期。[20]段治文:《当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变革》,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5页。[21]蔡海榕:《中国近代科学中的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形成的地域文化因素》,《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3期。[22]详见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8—159页。[23]详见王向清:《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24]笑人:《毛泽东读枙老子枛实录》,《党史文汇》,2002年第8期。[25]董志新:《毛泽东早年接触枙孙子枛线索考察》,《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26]熊华源:《毛泽东究竟何时读的枙孙子兵法枛》,《党的文献》,2006年第3期。[27]《老子·第二章》。[28]辛战军:《老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15—16页。[29]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30]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31]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3页。[32]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4—165页。[33]《老子·第五十八章》。[34]《老子·第四十章》。[35]《老子·第三十章》。[36]《韩非子·显学》。[37]陈明、王青:《韩非子全译》下,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第887页。[38]《韩非子·人主》。[39]陈明、王青:《韩非子全译》下,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第911页。[40]陈明、王青:《韩非子全译》上,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第230页。[41]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9页。[42]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1页。[43]许屹山、彭大成:《试论毛泽东运动观的湖湘文化渊源》,《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3期。[44]李滔:《王船山对毛泽东人生的影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45]《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1页。(一)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1)归纳方法

案例教学:生物与年轮

人们观察到大量的年轮现象,树木有年轮,从它的年轮可以知它的年龄。其他植物,如水仙花也有年轮,它的年轮在它的蒜头上。动物也有年轮,最引人注目的是龟的年轮,从龟背各盾片环数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牛、马也有年轮,它们的年轮在牙齿上。近来发现,人也有年轮,日本科学家发现人的年轮在大脑中。当声波频率和人的年轮相应时,就会发生特别的反应,否则就无这种反应。这种特别反应可以从显示在荧光屏上的脑电波看出,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检测出人的真实年龄。以上这些年轮现象告诉我们:所有生物都有记载自[46]身年龄的年轮。

教师提示: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归纳推理一般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推理,由于它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提供的信息范围,结论的知识往往揭示出存在于无数现象中的普遍规律,向人们提供了崭新的知识。例如在17世纪之前,欧洲人从许许多多地方发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由此人们推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从许多永动机的失败,再根据热力学原理,推论所有的永动机都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归纳方法主要用于科学发现,故有“发现的逻辑”的美誉。然而,由于归纳的结论超过了前提知识范围,它一定都是真实的。例如,人们尽管在数不清的场合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做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依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2)演绎方法

案例教学:门捷列夫的预言为什么准确?

1875年,法国化学家瓦博布朗发现了新元素“镓”。他分析测定了“镓”的各种性质,写成论文在报刊上发表。当时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看了这篇论文后,就给瓦博布朗写了一封信,指出这种新元素“镓”的比重应该是5.9至6之间,而不是瓦博布朗所宣布的4.7。瓦博布朗接到这封信后,重新做了实验,发现“镓”的比重果然不是4.7,[47]而是5.96,完全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

教师提示: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由于一般包括特殊,所以从一般原理推至特殊的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只要推理的前提真实,推理形式合乎逻辑规则,推出的结论就是真实可靠的。

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正确的预言,就是根据元素性质随原子量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进行演绎推理而获得的结果。他还曾预言了“钪”、“锗”等元素的存在,后来也被科学发现所证实,这充分说明了演绎思维法在创造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演绎法的特点是结论可靠但是创造性较小,由此它主要作用在于逻辑证明,而不在于科学发现。演绎法因此常被称为“证明的逻辑”。(3)归纳和演绎关系的讨论

课堂讨论: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何者更有效?

教师总结:

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归纳是演绎的基础,由于演绎的出发点和前提是由归纳得来的,演绎推理如果没有归纳的支持是无法进行的;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离开了演绎的指导,归纳将是盲目的;另一方面,归纳和演绎又是相互补充的。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性质,但是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演绎以事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共性只大致地包含个性,因此,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方面的属性,要了解事物本身的多样,就得进一步分析归纳。因此,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都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唯一形式。历史上曾经形成过“全归纳派”和“全演绎派”,互相攻击对方。这些哲学家的执著的精神是令人尊敬的,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未免有点片面。唯物辩证法主张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补充,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2.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是先从事物的部分入手,然后再发展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要用到分析和综合的方法。(1)分析方法

理论讲授:

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构成这一认识对象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

例如,在物理学中,人们将宏观物体分为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夸克,一层层地深入研究。在生物学中,为了了解生命的本质,人们将生命分解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基因,一层层地深入研究。

分析方法在人类的科学认识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古代人的自然观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由于缺乏实验的方法和分析方法,所以它不能准确地认识自然界的细节。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泛运用了分析方法。西方科学之所以后来超过中国科学,主要原因就是分析方法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只要将西医与中医加以比较,就能清楚地看到分析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当然,分析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单纯的分析方法不能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而且很容易形成一种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习惯,在西方近代科学发展中科学界就曾经被这种思维方式统治过,在我国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就曾深刻地指出:“用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对象就好像剥葱一样,将葱皮[48]一层又一层地剥掉,但原葱已不存在了。”正因为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近代科学在发展中,综合的方法也发展起来了。(2)综合方法

案例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

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运用分析方法把天空分成各个部分,详细观察,然后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却用综合的方法将其联系成一个整体,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经常使用综合方法。毛泽东主席写《论持久战》也是典范。1938年5月,为了回答人们对抗战前途的种种疑虑,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写就长达5万多字的《论持久战》。毛泽东首先对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探讨,逐一比较了中日两方面相互矛盾着的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我进,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毛泽东正是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中日双方的情况,得出了中日战争是持久战,而最后胜利必将[49]属于中国的著名科学论断。

教师提示:

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通常被看做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是综合绝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因素机械地凑合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综合方法较之分析方法的优越之处在于,它恢复了事物固有的联[50]系和中介,揭示出事物在分割状态下不曾显现的新的特征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运用综合方法时要注意不仅要看到对象不同的部分,更要注意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不能把对象各部分加以主观、随意、机械地凑合在一起,而是应该按照事物本来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它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3.抽象与具体方法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它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同分析与综合又是密切相关的。

案例分析:第谷与开普勒的合作

第谷是继哥白尼之后天文学上最重要的人物,他在天文学上主要贡献是专门从事实际天文观测。那时候,望远镜尚未发明,天文学只能凭肉眼来观察天体运行情况,第谷的观察精度可以说几乎达到了肉眼观察所能达到的极限。他从1576年起直到去世,用了20多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从事天文观测,积累了大批极为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成为天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但是,第谷却有一个缺点,不善于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1601年,第谷不幸染疾辞世,临终前他把自己用毕生辛勤劳动积累的所有的天文观测资料全都赠给了开普勒。并普勒属于擅长理论思维的这一类科学家,他的数学才能特别高超。开普勒接受了老师这笔珍贵的遗产后,充分发挥了自己擅长理论思维优势和数学才能,终于发现了隐藏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后面的自然规律,于1609年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十年后他又提出了第三条定律,就是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如果没有第谷精确可靠的观测资料,开普勒的理论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开普勒这一善于理论思维和具有数学才能的得力助手和继承人,第谷的那些观测[51]资料就只能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废纸,显示不出其科学价值。

教师提示:

第谷与开普勒的合作实际上是科学研究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典范。第谷主要是运用了分析方法和感性直观的方法;开普勒主要是运用了综合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两人的合作完美再现了抽象与具体方法运用的全过程。

理论讲授:

从抽象与具体方法的运用要经历以下的过程:(1)从具体到抽象

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例如,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个从未见过的人,我们看到的是他(她)的形象、衣着、风度、口音等等。这就是感性的具体。感性中的具体是人们认识的起点,还只是抓住了事物的某些表面特征,还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定感性中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就是抽象。所谓抽象,就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例如,我们要真正认识一个陌生的人,我们在随后应该从其品德、才能、身体素质、性格特征以及其家庭社会背景、成长经历等各方面去了解他(她),以达到对其各方面本质的认识。在物理学研究中,人们最初只是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光,但是,要达到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就必须进行抽象,产生了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这就是所谓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2)从抽象到具体

由于认识对象即客观事物本身是具体的,所以,在认识中仅仅到达思维的抽象,也还是不够的,因为它还只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对事物整体本质的认识。所以,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物的全面的具体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案例分析:《资本论》中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就是运用从抽象到具体方法的典范。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把资本主义作为感性具体的“混沌的整体表象”予以科学的“蒸发”,抽象出资本主义的各个侧面、各个层次的规定性,然后又以高屋建瓴的系统思想,从抽象出的全部规定性中找出最基本、最简单的规定性,即包含资本主义全部矛盾胚芽“商品”,将其凝结为科学范畴,确定为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商品所蕴涵着的全部矛盾的层层递进的分析与综合,使概念的规定性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体,直至达到资本主义“在思维具体中的再现”。这就是人们所看到的《资本论》的一、二、三卷: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生产的总过程,即资本的生产过程[52]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教师提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达到的具体就是思维中的具体,而不是现实中感性的具体对象,同样也不是思维的抽象,而是对具体事物整体本质的全面认识。这种具体认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形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同样,人们对陌生人本质的认识也是将其各方面的本质综合的结果。人们对光的本质的全面认识,则是将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统一起来,确认光具有波粒两象性。(3)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教师总结: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全面把握,要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认识开始于对客观现实的直观即感性的具体,通过抽象,最后再达到思维的具体。与这一认识过程相应的科学方法就是:从感性的具体出发,通过分析,由感性的具体达到抽象的规定;然后,再通过综合,将抽象的规定按其内在的联系整合为思维的具体。这是同时也表现为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经典论述:

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53]的形式上的反映。”

理论讲授: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又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