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流行语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05:17:27

点击下载

作者:徐朝晖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代流行语研究

当代流行语研究试读: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特色”、“万元户”、“下海”、“打工”……到90年代的“卡拉OK”、“炒股”、“网吧”、“盗版”……再到21世纪的“手机短信”、“网上购物”、“入世”、“与时俱进”……流行语从特定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忠实地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日益升高。流行语真实记录了国家的政策举措、社会的重大事件、百姓的关注焦点、复杂的国际风云、起伏的经济景象、发展的科技成果……展现着一幅幅时代变化的历史画卷。

2008年的“低温冰冻”、“汶川大地震”,让我们体会了国人的勇敢和坚强;“北京奥运会”,我们分享着国人的自豪和感动;面对之后的“三聚氰胺”事件和“金融风暴”,政府又给了我们信心和温暖。

2009年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家电下乡”顺应了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绩效工资”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微博”延伸着文化的思索;“全民健身日”宣扬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食品安全法”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2010年是“给力”的一年:在水上拉开序幕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军团创造了历史之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备受关注的“教育规划纲要”,是中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教育规划。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 “太空之吻”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历史性新纪元;“美债危机”引发全球市场剧烈波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告诉人们铁路安全责任重大。

2012年“十八大”胜利召开,“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词描绘出中国发展蓝图,“文化强国”、“稳增长”、“网络反腐”、“强农惠农富农”等系列政策和“正能量”共同汇集成社会的主流,描绘着多彩的历史画卷和承载民族希望的“中国梦”。

作为一种流变着的符号表征,流行语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从流行词语的变化中寻找社会变迁的脉络,是一种从生活细节中探求重大历史变化的过程。

本书运用大量语料,采用个案分析与示例阐释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流行语产生的动因,探讨了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方言流行语的规律和影响,研究了流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色,阐述了流行语在修辞和语用学方面的价值。

流行语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本书的研究有利于扩展汉语词汇研究的新视野,有助于词典的修正和编纂,可丰富与流行语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培育文化现象研究的生长点,开拓社会世情研究的范围,拓展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领域。第一章绪论

流行语作为一种时代现象和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与文化景观,折射出人们在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变化。纵向观之,可见历史的发展脉络;横向审视,足见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民众的心理特征及当前的社会文化。近年来,流行语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流行语的调查和研究也日益增多,流行语已成为当下民众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的记录,分析流行语的产生、发展、意义对于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2003年学界发起“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评选活动”开始,我国各种流行语评选机制日趋成熟,具有了科学性和权威性,每年都有机构如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等联合发布年度流行语排行榜。近年比较突出的评选有国家语言文字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评选和《咬文嚼字》杂志的“十大流行语”评选。《咬文嚼字》发布的2012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枪”、“高富帅”、“中国式”、“亚历山大”、“最美”、“赞”、“接地气”。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反映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和深刻的观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就说,一些看似平常的词,都暗含精准的政治态度,语言的历史就是人类史和社会史。

在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位居榜首。“正能量”的意思是积极的、正向的能量,它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后来引申为一切给予人向上的信念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力图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是国人喜爱的词汇之一,使用者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2012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指出: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

流行语反映着世态民情和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都会在社会变化中打下它的基本烙印,而流行语本身就是这一世态民情的真切反映。它是时代特征的反映,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一张现实社会的晴雨表,体现了社会、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鸟巢”、“水立方”、“低碳”、“科技改变生活”等词汇不断见诸各类报刊媒介,一度成为当年流行语。2011年流行语“十二五开局”,描述了社会经济呈现出的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赴台个人游”,表明两岸民众直接往来有了新渠道,为两岸的深入交流开启了新篇章。透过流行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百姓的心理渴求和民族文化的心理态势。

流行语展示着大众文化和经济的思潮。流行文化是指特定时期内,以一定周期和一定形式广泛传播于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具有大众性、周期性和日常生活性。罗兰·巴特说: “没有话语,就没有完整的流行,没有根本意义的流行。”严格地说,所有的流行文化都是由相应的流行语系统来建立和展示的,流行语作为表述手段,反映着某一特定阶段某种流行文化的特征。同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大众流行文化与传媒和资本同谋,演变为利润惊人的经济策源地。因此,不论是从民俗学、心理学还是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流行语的价值都不可低估。

流行语表达着历史和政治的态度。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早在1976年就完成了被誉为“词语的政治学”的著作《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以梳理词义演变的方式证明一些重要的社会、历史过程是发生在“语言内部”的;公众利用流行语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并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展现、参与到社会变革的热潮中去。2011年流行语“三公经费”,显示了在政务公开的要求下,政府透明度水平的不断提升;“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和群众,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给人民群众带来新福音,更是中国发展的新契机。

流行语体现着艺术和美学的意义。生活就是美,美存在于生活中,美来自生活本身,没有生活就没有美。同样地,人的生活也需要美。人依靠对于美的不断追求,使生活得以不断更新和充满生命力。流行文化在其创作中,通过不断向传统道德、传统艺术和传统价值观挑战,实际上实现了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双向美学理论革命。而语言艺术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一种表演活动,同时又是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以至于可以说,最纯朴和最自然的原始人类生活本来就带有艺术性,而语言艺术活动从一开始也是与生活实际活动相互渗透的。

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独特的故事和一个深刻的观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就说,一些看似平常的词,都暗含精准的政治态度,语言的历史就是人类史和社会史。词语是感知社会生活变化最为敏锐、最为独特的一个切入点,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模式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研究价值,能够体现语言系统自身的结构规律,映射现代汉语的某些特点和汉语体系自身的发展趋势。流行语的应用范围之所以广泛,一方面在于流行语的本质属性是流行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它是众多的汉语词汇当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词或语句。由此,流行语这一新兴词汇类别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语言生活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第一节流行语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系统地了解流行语,可以让人们在学习的同时提高交际的有效性,同时可以使人们的语言更加时尚、新潮、生动、有趣。近几年流行语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传播途径也在增加,影响日益扩大,透过对流行语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到在社会转型时期词汇系统的变化与发展,进而深入地了解当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它体现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与更新。因此可以说,对流行语的系统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一、学术意义和价值(一)开拓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威廉·布赖特(William Bright)在其《社会语言学》中最早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语言作为社会必要的存在条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方面对社会有绝对的依附性,另一方面对社会的发展有应变性。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其内部各种要素在使用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社会发生巨变时,这种变化更为明显。语言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时,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群中会生成盛行一时的包括词、短语、句子或是特定的句子模式等形式的流行语言。流行语作为流变着的语言符号象征,是对现实问题的最理性思考。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的综合产物,其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其蕴含一定的社会意义,在于其与社会共存的关系。

流行语由“流行”和“语”两大要素构成,这两大要素说的主要就是时间和语言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高科技的发展使语言学家有可能建立多维层面的语料库,由此提取的流行语可以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这些语词之所以被选为流行语,乃是因为词语背后的社会热点问题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语言学家把每年收集的全部语料汇入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DCC博士研究室的动态流通语料库,进行动态加工分析,最后向全社会展示当年的主流媒体流行语是什么。他们的侧重点是通过对流行语的考察去探寻哪些社会因素引起语言变化,哪些新词汇迅速流传,直至被收入语言词典。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流行语进行分析,揭示其产生的机制、语言变异的原因以及发展进化的规律,可为促进语言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二)拓宽了词汇研究的新领域

社会语言学把流行语看作一种词汇现象。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特别是其中的词汇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一经出现便会首先反映到语言的词汇中来,结果就是新词、新语的大量产生。词汇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一般地说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当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时,某些词汇的出现频率会大大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语用心理的作用,促使部分汉语词汇的使用频率急速升高,其中有些就成为当代汉语中的流行语。

流行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汉语流行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最鲜活、最新颖和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之一。相比于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流行语既“特殊”又“敏感”:从表现形式上讲,它以词和短语为主,也有一部分是以固定格式和句子的形式存在;从性质上讲,它是词汇中与时代接触、融合最密切、最具动态性和文化性的一部分;从生命周期上讲,它是发展演变过程最短、变化更新最快的语词。显著的时代特征使得流行语比普通词语更加直接敏锐地反映着当代社会生活,每个时期的流行语都能反映那个时期社会生活和行业的特点,如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方言流行语、大众传媒流行语、社会生活流行语等。

流行语作为词汇系统最活跃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断丰富与充实着汉语词汇语法体系。流行语的产生直接导致了一些外来词、方言词进入普通话,字母、数字化词语量增加,词缀、类词缀构词现象增多,词义范围扩大或缩小等,这些现象使得现代汉语部分语法特征发生变化。比如,现代汉语名词的语法特征之一是名词前面一般不能加副词,也就是说“特”、“非常”、“很”等副词一般不用来修饰名词。但是在当代流行语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很man”、“很暴力”等。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研究流行语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探究其流行的社会动因。分析其语言内部因素,可以看到社会词汇系统的某些发展和变化,认识和了解某一时代的特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也可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和词汇的运用等。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对流行语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汉语教学以及词典的修正和编纂,帮助我们有效地预测流行语的出现,判断其生命力的长久与否,以此断定某一个流行语的最终归宿是融入词汇系统还是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另外,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从交际或语用学角度等动态性视角来阐释流行语,对这种现象进行全面分析、描述和研究,还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地使用流行语,纠正一些错误的用词、用语习惯,有利于规范现代汉语,有利于构建汉语词汇并揭示词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语言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言语行为、净化语言环境,从而对社会语言学和词汇学的研究作出贡献。(三)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流行语的产生和普及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息息相关。在流行语产生的过程中,不同认知域的跨域映射,同一认知域中的凸显性及在语言与客观事物的相似性基础上的心智体验,是流行语产生的认知基础。它的产生也是人类思维在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同时也体现了人类求新、寻简、标异的追求。如今很多流行语的构成方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构词法,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来解释其意义。大量的流行语汇中都含有隐喻的认知因素,即通过熟悉的、旧的认知域向不熟悉的、新的认知域投射而形成流行语义。“井喷”本是一种地理方面的术语,指地层中地下水、天然气等由于压力的原因喷出地面的现象。但这个词如今不再局限于地理方面的含义,而投射到汽车、旅游、股市等行业,引申意义为“火爆、热门”,如“沪指井喷45点”。同样,在流行语的造词过程中,转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大量的流行语是通过象似性造出来的,象似性词的创造体现了人的思维方式及认知模式。

流行语作为新词汇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时代特征的反映,体现了社会、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趋势。隐喻、转喻及象似性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与客观世界互动的思维模式及认识世界的方式。从认知的角度研究流行语的产生和认知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及流行语的产生,理解这一过程中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对流行语的认知阐释,将丰富对人类认知模式的研究,拓宽对流行语的研究视角,深度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四)丰富了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和理论基础

流行语是当前具有普遍价值的人文现象,它作为流行文化的符号,依靠自身意指结构的多重套叠,以巨大的意义空间容纳了人们的认知表达和情意诉求。民众通过流行语的话语实践,参与到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利的建构与变革中。语言学对流行语符号本质的认定和解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从研究的角度看,不仅是词汇的分类研究,还是集社会学、语言学及文学等学科理论与原理于一身的综合研究。流行语是当前具有普遍价值的人文现象,人文科学界不约而同地聚焦于这类特殊的语言事实。无论是其语言形式还是其流通过程,流行语都为各学科敞开着巨大的阐释空间。

社会学发展到今天,研究的问题从社会到个人、从宏观到微观,分类越来越细、门类越来越多。社会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认识、分析、解释文化现象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以往文化社会学家与文化人类学家的著作中已有体现。研究当代社会的流行语,对不同学科的发展和新分支学科的开拓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流行语有时政类、经济类、文化类、教育类、体育类、旅游类、演艺类、影视类、出版类、社会问题类等,与此相关的流行语现象几乎都能在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的理论著作中得到解释。借鉴符号互动论、模因理论、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理论研究流行语现象自不必说,新闻传播学、政治学、语言哲学、社会学——包括教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旅游社会学、文艺社会学、电影社会学、电视社会学等相关的学科和分支学科也为对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深入研究各种流行语现象,探究形成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将为已有的学科和相关分支学科增添新时期的新成果。二、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一)扩大了研究和了解社会世情的范围

每个时代都会在社会世相中留下基本烙印,而流行语本身就是这一世相民情的真切反映。但凡流行的,总有当下社会人的心态折射,总是人间万象的整体呈现,是心理态势的映现。社会心态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内,整个社会或群体的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以往,人们对于流行语的应用大都停留在口语的层面上,因它是非正式场合的交际用语,因其随意性和时效性而一直被看作是非主流的语言附属品。正式的报纸、杂志等因为语言使用规范的限制,并不会使用流行语来撰写文章。流行语尚不能“登堂入室”,大多数人对于流行语的认知还是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对某些特定行业领域和固定环境的流行语无暇顾及,使用也并不广泛。例如,校园流行语的含义大都只有学生才能理解,校外的人听起来就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大众流行语在传播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形在近年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一是政治经济生活的催生,二是重大事件的促使,三是科学技术的引领,四是多元文化的诱发,五是人们追求语言的新鲜感和崇尚语言的时尚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日趋升高,流行语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流行语真实记录了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变幻万千的国内时政、跌宕起伏的经济、与时俱进的科技、震颤心灵的文化娱乐、盛事迭出的体育、多彩和谐的社会生活、世界瞩目的热点信息、立竿见影的房市调控、险象环生的突发事件以及纰漏“偶”出的社会问题等。流行语的产生与传播,折射了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它就像一面镜子,敏锐地反映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迁,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流行语是对社会生活的第一反映。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生活等各个领域的镜像,比别的语言更加敏锐、快速地感受到一个时代最微小的脉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观念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流行语。2010年的流行语“微博”异常火爆,这是这个时代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方式;网络流行语“围脖”越“织”越大,我们不知不觉地已经迈进“微时代”。2010年被称作“3D元年”,流行语“3D电影”随着电影《阿凡达》的热卖横扫全球,并推动了“3D技术”的向前发展。

从历史源流和性质来看,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时尚”,更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它既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也能深刻地揭示当时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病症。流行语就像一块块鲜活的化石,忠实地记录着历史。每个流行语背后都有其独特的“爆红史”,从政治到经济,从社会到民生,从法律到道德,都印证着时代前行的脚步。把流行语串联起来则犹如一部简史,将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再现流行语,可以让我们重温历史、体味感慨。下面,我们借近几年的流行语来回忆一下发生的事情。

200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有“北京奥运会”、“神七”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也有“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等充盈着整个中国;“山寨”文化日益为大众所知,引发了人们对品牌、诚信的思索。这一年的经济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由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提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出台了“保障性住房”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小黄金周”的实施让国人树立了假期消费的观念;“京津城际铁路”的贯通和“公路养路费”的取消,让我们在出行时更加便利;2008年,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以及“中国元素”。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落实科学发展观”设计着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公平的蓝图;一系列“被××”新词在媒体上流行,有人说我们进入了委屈无奈的“被”时代;一系列“楼AA”调侃在网络上流传,有人说我们进入了缺少质量保证的“楼”世界;当“蜗居”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有人说我们进入了一个卑微的“蚁族”时代;“纠结”传达了人们极度混乱的思绪和难以抉择的心态。然而,当人们质疑政府是否关注大众民生、关注世态万象的时候,我们更多地发现了社会生活中那些和谐的音符:“家电下乡”顺应了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绩效工资”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日”宣扬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食品安全法”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2010年是“给力”的一年:在水上拉开序幕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军团创造了历史之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显示着包容和热情的“海宝”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邀请,迎来了“世博园”的盛大开幕;时速486公里的记录证明了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嫦娥二号”的圆满升空让中国的探月工程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围观”让我们看到广州亚运会期间,从抵制番禺垃圾焚烧到呼吁改变地铁惠民方式的民意举动;“神马都是浮云”、“帝”是对网络词语的真实记录;“控”、“达人”是人们对外来词语的偏爱;“围脖”是人们对微博迷恋的见证,是网络大众化、便捷化的体现;“南非世界杯”上,有一种声音叫“呜呜祖拉”,震耳欲聋的响声成为南非赛场上最独特的标志。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金砖国家”见诸各媒体;“入世十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进步与成长;“天宫一号”、“神州八号”先后升空并实现“交会对接”; “西湖申遗”终于成功;绿色“西安世园会”胜利召开;“最美妈妈”吴菊萍,用爱托起生命;淘宝体“亲”的简洁亲切预示着网络购物的平民化、大众化、普及化;“我反正信了”的流行提醒着我们温州特大交通事故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敷衍态度;“忐忑”是画在人类脸上的年度表情;“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明治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牵动了百姓脆弱的神经;“限购令”、“保障房”、“公租房”,政府出台多项措施调控房产。

2012年“十八大”胜利召开,“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成小康”、“美丽中国”等关键词描绘出中国发展的蓝图;流行语“正能量”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发现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和充满活力;一个“赞”字,包含了赞美、赞赏、赞叹、赞同、赞许等诸多情绪,显示出国人的爱憎分明、激浊扬清;“最美”称号不断涌现,如“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接地气”就是广泛接触民众,了解民众的苦与乐、民众的意愿和需求;“实体经济”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元素;“神九”飞天,与“天宫”完成“太空之吻”;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下潜最大深度7062米,刷新“中国深度”的纪录;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实现了中国航母零的突破……这一系列的进步与突破,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也把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了一大步。

流行语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符号元素,人们甚至开始通过流行语来认识社会、解释现象、表达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语言学范畴,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二)培育了文化现象研究新的生长点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是文化表达的重要工具。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生动而形象、时尚而鲜活,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是人们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的记录。根据流行语,我们可以把握经济发展的态势、生活变化的轨迹、文化潮流的走向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流行语是语言和文化现象的结合体,它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心理的表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社会风尚与道德评价的体现。2008年流行语“京剧进校园”表明我们的国粹文明将以更好的方式传承下去;2011年流行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彰显首都软实力;2012年“文化强国”的流行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显著的时代特征使得流行语比普通词语更加直接敏锐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与心态,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创新。同时,它又追随时代的脚步,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文化精神活动。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大众心理会有两种倾向:一是趋时求新,二是从众趋同。当社会处于变革转型时期,这种心理就更为突出。在快速转型过程中,人们对新体制日臻成熟的期待、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不断激发着对新突破、新变革和新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体现在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就是人们力图构筑新的文化语境和文化符号,来表达自身的全新诉求。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流行语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洞悉现实社会的百姓心理渴求,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生活图景、文化形式以及人们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在《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中把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现象比作文化树。这种认识文化的独特视角对社会学家分析流行语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很有启迪。我们可以借鉴林顿的思想,用观察法把流行语看作文化特质,即文化现象的点;用分类法把同质、同类的流行语整理为文化集丛,即文化现象的线和面;用分析法探索某类文化集丛中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影响、未来的走势、不同文化集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试图归纳概括出对社会成员价值观形成持续影响的文化模式,即文化现象的立体模块或文化系统。社会学家观察、类比、分析的方法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即用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视角认识流行语现象。这就好比把社会文化看作树,则流行语文化特质是叶和花,各种流行语文化集丛是树枝,相互交错、强大的文化集丛形成文化模式,即树的主干,叶、花、枝、干构成树的整体,即社会文化系统。

流行语的发展,无论是在来源上,还是内容上,抑或是生成方式上,都从单一走向多元,这对流行语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流行语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人的素质修养、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体现了时代的特色与变化,更展示了当下人们对自身生活的主动思考和干预,流行语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真实地映射出民众的文化诉求和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第二节流行语研究综述一、总论

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模式,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研究价值。纵观流行语的发展轨迹,流行语的研究经历了从个别到整体、由浅入深的过程。国外对流行语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80年代,其代表是日本著名评论家大宅壮对流行语特点的研究,并基于这些特点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流行语;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其代表是1990年美国的年度流行语开始由美国方言学会进行评选;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其代表是英国、俄罗斯流行语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有其历史和特点,主要是理论取向的研究和实证取向的研究。

国内对流行语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以后)。在流行语的初步探索阶段,流行语的研究处于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时期,在中国知网搜索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的有关流行语的文献仅有170条。

下面重点谈谈国内流行语的研究情况。较早研究流行语的文献是1982年蔡富有的《北京青少年口语中常用的表示赞美的单音词》,但文章中只是谈到了流行语现象,并没有提出“流行语”这个概念。1990年,胡明扬、张莹在《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中探讨了流行语的定义和特点。这期间关于流行语方面的专著和辞典有熊忠武的《当代中国流行语辞典》、周一民的《北京现代流行语》、陈芳的《当代流行语》、郭大松的《1949—1999五十年流行词语》等,这些著作多从时间上对流行语进行列举、解释,展现了各个时期和地区的流行语面貌,为我们研究流行语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开放程度日益加深,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了迅猛的发展。语言是流行文化的载体,流行语在这一阶段快速成长起来,流行语的研究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一时期,有关流行语的研究著作和文章也纷纷涌现,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有关流行语的研究文献共计1884条,是上个十年间的11倍。2007年夏中华主编的《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对当代流行语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2008年高虹编著的《1978—2008流行语看中国》从流行语这一独特的视角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发展变化,刻满生活烙印的流行语,已成为30年改革开放路上我们前进的见证。

对于流行语的研究,有两种基本视角:一种是将已有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流行语特别是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中,对已有理论进行验证或补充,比如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来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流行语背后的话语等;另一种是强调现实社会流行语,力图提出新的假设和新的问题,来分析和概括流行语这种新的社会现象,主要是案例实证研究,如以“躲猫猫”、“俯卧撑”、“杯具”、“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豆你玩”、“给力”等典型案例来分析流行语的编码规律、形成机制等。这些研究对我们深入认识、考察流行语现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研究内容来看,先期的研究以语言学为主,主要涉及基本问题,如流行语的来源、类型、特点、产生的动因、流行的条件等;还有的从语言模因论、语言经济学、语音语义变异、语言规范等视角进行研究。近几年来,学者们的视角开始向纵深推进,关注地域流行语或某一群体流行语,焦点集中在流行语的特点与文化的关系、隐喻现状和心理研究等方面,并从语义、语法、修辞的角度探析流行语的内部构成,探讨对待流行语的态度以及流行语的规范问题,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中开始采用多角度、跨学科的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全新角度观察、探究流行语的存在及发展。

随着流行语的发展,各年度的流行语报告和流行语评选活动也格外引人注目。从2002年开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分别对《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14家主流报纸当年全部四亿九千万语料进行统计,发布了2002年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2004年,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在对新中国成立以后55年流行语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2004年年度流行语报告。2008年,网络上开展了改革开放30年流行语的评选活动。2000年评选活动开始后,评选的次数渐多,参与者渐增,语料更充分,方法更科学。尤其近年我国各种流行语评选发布活动迅速增多,评选机制日趋成熟,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比较突出的评选有国家语言文字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流行语评选和《咬文嚼字》的“十大流行语”评选等。二、具体问题的研究现状(一)关于流行语的界定

学界对流行语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胡明扬、张莹:“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些人中间,主要是在青少年中间,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又为新流行的词语所替代而悄然消失的词语。”这个定义是针对流行语的流行性提出的。(2)赵佳:“流行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它往往在口语中经常使用并影响至书面语。”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流行语的使用频率。(3)郑荣馨:“流行语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流传很广的语言。”这个观点强调流行语的使用范围。(4)刘大为:“当流行以语言为载体时就形成了流行语。”这个观点意在说明流行语的构成及成因。(5)孙曼均:“流行语是语汇中特殊而敏感、变化极快的词语层面,是在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城市人(主要是城市青年)的惯常用语,或某一阶层、行业的习惯用语。”这个定义将流行语划分到惯用语一类。(6)陈原:“凡是在一定时间里面,在一定的地区里,在一定的群体中(例如在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在某些小学生中,或者在某些行业里,特别是在青年从业人员中)流行的语词就是流行语。”

观察以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彼此之间都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抓住了流行语“流行”、“高频”、“时尚”、“短暂”这些突出特点。因此,流行语具有最鲜明的时代特性,是语言对社会变化的最直接、最敏感的反映。(二)关于流行语的分类

分类总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和目的,角度不同,所分出的类别也会千差万别。

杨建国(2004)将流行语作了如下的分类:(1)口头流行语与媒体流行语。口头流行语,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只是有的太俗或太敏感,难登大雅之堂。媒体流行语包括报纸流行语、杂志流行语、图书流行语、电影流行语、电视流行语、广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手机流行语等。(2)泛流行语和行业流行语。泛流行语是打破了行业界限的流行语,为各行业所认同。行业流行语是指在特定行业内流行的语汇,出了这一行业,别的行业中的人就难以领会。(3)大众流行语和群体流行语。大众流行语和泛流行语差不多,只是后者是就行业范围而言的,前者是就流行对象而言的,也是覆盖范围最广、最具流行性的用语。群体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流行的用语,这类流行语中的大部分带有隐语或黑话性质,局外人初一听,往往不知所云。(4)广域流行语和局域流行语。这是就流行语的流行空间而言的。(5)季度、年度流行语和时代、世纪流行语。这是按时间刻度或者叫流行周期进行的分类。(6)历史流行语和现实流行语。历史流行语是指那些一度或再度流行过而不再在现实交际中流通的词语。它们有的进入了词典,成为语言交际中的普通语汇,更多的只在历史文献中偶尔被人提及。现实流行语是指那些正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使用并对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产生一定影响的语汇,如“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小康社会”等。

刘大为(1995)则从流行载体出发将流行语分为:以词或短语这种词汇形式为载体的词汇流行语;以语音为载体的语音流行语;以在句法作用下进行组合的词汇形式形成的套语为载体的套语流行语;以字形为载体的字形流行语;以词汇形式的组合方式为载体的组合流行语。

顾源(2009)则将流行语分为以独立语句的形式出现的语句型、以词语表示现象或以谐音代之的单词型、由字母组成的字母型、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合或其与文字组合的符号型以及由数字组成的数字型。(三)关于流行语的特点

关于流行语特点的研究成果比较丰硕,大多数的文章和专著在论述流行语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地谈论到流行语的特点,其主要代表性观点如下。

钱乃荣(1996):流行性、俚俗性、惯用性、阶层性、时间性、形象性。

劲松(1999):流行性(包括时间性、阶段性或短暂性、高频性、新型性),层级性(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普通话的流行语,具有全民性;一个是地域的流行语,具有方言性),附属性(包括底层性、隐秘性、反正统性、非通用性、非规范性、平行性、能产性)。

丁加勇(2004):内容上的新颖性,结构上的类推性,使用上的高频性,运用上的时段性,语用上的醒目性。

林洁雯在《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一文中将流行语的特点概括为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和快速传播性四个方面。

程明在《流行语的来源及其特征》一文中将流行语的特征概括为创新性、经济性、青春性和流行性四个方面。

总体看来,研究学者们都认为流行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流行”。流行语的流行性是指流行语的流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每一个流行语根据其自身的属性都会有一个生命周期。而流行又具有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语言对社会变化的最为敏感的反映。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永不停止地运行着,流行语的时代性决定了它必然与时代一同前进的“流行”的特点。(四)关于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会有一定的原因。对流行语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多个角度逐一分析,目前探讨得较多的有语言自身的因素、媒体大众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人们的从众、求新、求异的心理,使流行语得到广泛传播,媒体的宣传报道以及对流行语的使用,都使流行语在更大范围、最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流行。另一种是运用某个具体的理论对流行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例如:张家瑞、高培培(2010)在《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一文中,主要利用了道金斯、海利根、布莱克摩尔等人提出并发展的模因论(即不断得到传播、复制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等都是作为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模因,它们按其固有方式进行运行)来分析流行语流行的规律及特点;张丽红(2010)在《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模因理据分析》一文中则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校园流行语成功复制和传播以及它们在交际中的语言特色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指出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可以在字、词、短语、句、段乃至篇章体现出来,大学校园流行语之所以被复制和传播,还由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社会原因决定;崔颖(2010)在《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一文中借助语用学三大理论之一的模因论对此加以分析,发现网络流行语之所以得以复制传播,正是因为它符合强势模因的标准,即高保真度、多产性以及长寿性;徐飞(2008)的《语言模因论视域下的流行语传播》、乔平(2009)的《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等都是该类形式的研究。(五)关于流行语的类别研究

流行语因流行的范围、载体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类别。对流行语专门类别的研究近年来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对某一领域、某一族群的流行语深入探讨的成果,如针对“网络流行语”、“校园流行语”等流行语的研究。

网络因其飞快的传播速度、广大的使用群体、简单方便的传播方式成了流行语极为重要的来源和发生、存活地带,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更是多种多样,如王晓艳(2010)的《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分析了大众文化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以及依赖性等特征;邢俊美(2008)的《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色和网络流行语的群体特征,并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刘秋红(2010)的《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征与语言经济原则》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点出发,论证语言与经济原则的关系等。网络上对流行语的讨论也愈演愈烈,既有媒介机构发起的,也有网民自发兴起的。单单2011年下半年以来,冲击人们大脑皮层接受限度的就有“淘宝体”、“蓝精灵体”、“海底捞体”、“热死体”、“鼓力体”、“雨珠体”、“Hold住体”、“TVB体”、“等待体”……一时间,“全民造句”风起云涌、蔚为壮观。流行语似乎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张力。这些关于流行语的讨论与收集,不仅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真实地反映了现时流行语的风貌,而且分析角度灵活多样,与学术界的研究相映生辉。

校园流行语一向很丰富,对校园流行语的研究也较为多样,如王冬佳(2010)的《当下大学校园流行语特征浅析》主要探讨校园流行语所折射出来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校园流行语的整体特征;王晓红(2006)的《从校园流行语分析大学生的个性心理》认为校园流行语的产生固然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中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文化、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李丽(2010)的《从社会方言与时间方言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流行语》收集了大学生中流行的部分语汇,利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概念对这些语汇进行了分析与归类;王勇、赵晓光(2010)的《校园流行语的符号学——心理学视角研究》从符号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角度探讨了流行语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的符号学特点及其产生的心理学功用。还有从修辞学的角度试着分析校园流行语,如马春华的《从校园流行语的修辞格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张艳玲的《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修辞艺术》等。这些成果无疑为我们打开了研究校园流行语的新视野。(六)关于具体流行语现象的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某个具体流行词语的研究,如沈娜(2010)的《网络流行语“泪”的动词用法及其相关构式》指出,“泪”开始用为动词并构成“泪奔”等新词,广泛运用于网络交际甚至日常口语中,借助网络的强大渗透能力,“泪”获得了一部分与表情动词相似的结构方式,如“×一个”、“×中”等,并呈现继续扩展的趋势;聂汉琳(2010)的《流行语“貌似”的语料研究》把“貌似”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语料库中的语料和新浪论坛上的语料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它们的差异;王云辉(2010)的《试析语言学视野下的流行语“美女”》从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对当下流行语“美女”进行了分析,发现“美女”在使用中已经发生了泛化和虚化的现象,其语义特征、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二是对某类流行语现象进行归纳与研究,如蔡晓(2008)通过对“很X很Y”语模的研究总结出“很”具有完句、连接、焦点标记、整合及彰显强化等新功能;葛荣、徐丽萍(2008)对“超×”类词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分析“超”由动词演化为形容词再演化到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并指出随着“×”的泛化,“超”极可能演化为词缀。三是对某个流行语格式的归纳和阐释,如郑庆君(2010)的《流行语“被+××”现象及其语用成因》认为,“被+××”格式对传统的“被”字结构形成了诸多的“反叛”,却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因为特定的语义特征与结构模式正适应着时下社会语用原则,反映出当代流行语的基本特点,印证了模因论学者的观点。(七)关于流行语相关领域的研究

以上对流行语的分析研究都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的,近几年有学者从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流行语加以分析探索,对流行语的分析研究迅速从语言学领域扩展到了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议题也从流行语的语境适应性、构词特征、语用翻译等扩展到了社会心理、使用行为、生成传播机制、流行机制、话语效应、网络舆论、价值取向、社会影响及效果等较为广泛的方面。如邓遥、王丹(2010)的《近十年来流行语的发展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采用文献检索的方式,选取1999—2009年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139篇论文题目进行计量学统计,并从正反两方面客观地分析流行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指出如何对待高校流行语,让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问题;孔国庆、董宜彦(2010)的《网络流行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从网络流行语的自身特征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出发,分析网络流行语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吴学琴(2010)的《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认为流行语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客观记录,也是日常生活化意识形态的表征,新中国60年来流行语基本经历了从以政治话语为主,到以经济话语为主,再到经济和文化双重话语之下的多元话语时代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流行话语一方面记录了人民生活不断富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化一波三折的发展之路,经历了从“泛意识形态”到淡化意识形态再到“去意识形态”的明显变化;郑崇选(2010)的《三十年流行语中的当代消费文化变迁》从流行语三十年的流变中看到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完成了由使用价值到符号价值的过渡,消费主义文化正在成为新的意识形态;顾源(2009)的《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划分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类型,进而对这些基本类型进行原因分析和功能分析;刘泽权、张丹丹(2010)的《我国当前流行语的语言学与社会学分析》在总结、归纳流行语的特点、来源方式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流行语的问题社会、语言和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探讨了如何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们关于流行语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整理型、释义型和分析型。整理型成果是将某一时期、某个时间段内所有的流行语整理出来,供人们查阅;释义型是对当代极具代表性的流行语进行解释;分析型主要重于静态分析,从流行语的性质、特点、动因、发展趋势等角度考察流行语。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流行语的研究不仅研究内容和角度众多,而且成果丰富多彩。但作为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对流行语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缺乏真正有功力的学者对其进行专一而深入的研究,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所达到的高度暂时也还不够。因此,可以说相关研究并不十分全面,在理论上仍处于初创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流行语进行的综合研究不够深入,还需要寻求各种研究角度,总结各类观点,从而使流行语研究更加成熟,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二是较重视研究口头流行语、网络流行语而忽略书面流行语,我们所见过的关于流行语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基本圈定在口头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内,这就违背了流行语的本质属性,大大限制了流行语研究的视野,我们认为应该站在语言国情的高度来看待不同的语体,而不应仅局限在对有陌生感的高度新奇的口头流行语的简单重复的探讨上;三是对流行语的动态研究稍显不足,流行语本身呈现出突出的动态性,但目前的研究多是共时层面上的描写及解释,不重视社会调查,对现象层面的描述较多,缺少科学的例证调查,更缺少具体的语料分析。此外,有些方面还出现了研究混杂的情况,如原因和来源不分,统计分析等方法的运用也显得比较薄弱等。我们认为,要从多方面研究流行语,特别是应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研究,从更大范围对其流行规律进行考察。第三节流行语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一、社会、心理、语言的角度

从社会、心理、语言的视角研究流行语,可以看到内因和外因对流行语的共同作用。(一)社会语言学视角

语言不是一个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同质的、观念的符号系统,而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发展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是“生物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是与社会密切联系并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符号系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流行语,就是要注重语言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本书就借鉴美国语言学家布莱斯的“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释流行语大量出现的原因,关注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双向作用,尤其是社会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即把流行语放在特定的社会中来研究分析。(二)心理语言学视角

词汇的生成和扩散可分为“群体聚合”、“求新好奇”与“模拟仿效”三种心理机制。从心理语言学视角研究流行语,与社会语言学视角站在语言客体的角度来研究不同:心理语言学主要是站在语言主体的立场来探究流行语的发展规律,强调语言主体在创造流行语和使用流行语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感受。(三)本体语言学视角

这一视角立足语言本体,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流行语进行专题式研究。流行语的产生直接导致了一些外来词、方言词进入普通话,字母、数字化词语数量增加。这种研究主要借鉴已有文献对流行语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依据和参考标准对流行语进行界定与划分,分析流行语的特点、规律和产生的原因,并预测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二、描写、解释、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描写、解释、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法。下面,我们具体论述这种方法的价值和意义。(一)思辨分析

本书运用的一种主要方法是思辨分析法,思辨分析法是本书的基础方法。对社会学科方面出现的新现象进行阐释离不开思辨分析法,这种方法一直是人文学科研究的传统武器,且是成效最好的方法之一。

流行语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新出现的文化。由于人们对新事物各方面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的感性阶段,对其的研究就应全面分析其内涵,揭示其原因,评析其意义,而不宜只从某一视角或用某一理论进行单方面的深入突进。同时,一种传播现象出现的原因极其复杂,要研究清楚这种现象并客观评析它,就需要在占有丰富语料的基础上进行描写性分析,采取多视角、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思辨分析法。因此,本书采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在综合基础上的思辨分析法。(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归纳法和演绎法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书对流行语的研究也采用了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语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出流行语在构形形态和语料类别方面的特征。同时在社会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一般原理的指导下,探析校园、网络、城市地域以及交际场合、交际话题、交际双方的关系等因素对流行语分布和使用的影响,从而剖析当代人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困惑,为今后语言规范工作的开展和规划提供依据。(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一种定性的方法,而社会语言学从定性发展到了定量,对所关注的语言变异进行量化分析。语言研究中的定量方法就是通过对语料进行量的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本书对流行语的分析研究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收集语料的基础上,做到用材料说话,言之有据,对近十年的流行语的内部构成、发展趋势和规范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四)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