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威胁——大国联盟战略的决策行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6 05:47:50

点击下载

作者:肖斌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制衡威胁——大国联盟战略的决策行为

制衡威胁——大国联盟战略的决策行为试读:

前言

联盟理论研究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课题,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联盟理论的研究也因不同范式的介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就影响力而言,现实主义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社会科学理论的新发现也为联盟理论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路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决策理论在研究人类决策与判断上取得的成就,为在不确定因素下解释国家的联盟行为提供了科学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本书在蹈袭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决策理论和联盟理论,试图对联盟这一古老的课题做出更新鲜更深刻的解释。

本书认为,在自助的国际体系中,国家会选择多种方式来增强自身的安全、制衡潜在的威胁,联盟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国际政治中联盟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双边联盟和多边联盟,为此本书提出的问题是:在相同功能下,国家是如何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但大多数理论分析都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弥补现有理论分析的不足,本书在前景理论与威胁制衡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威胁预期联盟模型,从分析国家的决策行为来解释国家的选择联盟战略的行为。本书认为,联盟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既能制衡威胁,又存在制度化风险(被牵连和失去国家自主性)。因此,国家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的行为也属于风险决策。当国家面对外部威胁,且需要利用联盟制衡威胁时,可能会存在两种选择:双边联盟和多边联盟。多边联盟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收益,由于承担的义务较多(针对多个国家),出现制度化风险的可能性也较高。双边联盟获得的安全收益没有多边联盟高,但承担的义务较少(针对单个国家),出现制度化风险的可能性也低于多边联盟。从风险而言,多边联盟要高于双边联盟。所以,风险便成为国家选择联盟战略的一个间接指标。为此本书认为,在面临外部威胁时,强义务的多边联盟反应了国家最强的风险寻求行为,而弱义务的双边联盟显示了国家最低风险的寻求(或最强的规避风险)行为。在此基础上,本书的核心假设是,大国面临外部威胁,且不得不选择联盟战略时,当国家预期外部威胁高时,倾向于选择强义务的多边联盟战略,而当国家预期外部威胁低时,则更倾向于选择弱义务的双边联盟战略。与以往理论不同,威胁预期联盟理论模型是建立在不确定情势和有限预期效用的基础上,将国家选择联盟的动机框定在一定的条件下,认为决策者所框定不同的情势(收益或损失占优)导致了决策中的不同风险倾向。

Preface

In today's global anarchy, states may choose any measurement to maintain the national security. Forming alliances to balance potential threats are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he origin of an alliance is thus a very important theme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nd there have been vast writings on this topic since a few decades ago.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a state's preferences to bilateral alliance or multilateral one, although this has become a intensively debated topic among rationalists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Certainly, rationalists and constructivism have their own merits, yet they also have their own weaknesses. The former encounters an expectedutility bias, while the latter over-weights the role of social factors. After examining merits and weaknesses of the prevailing rationalists and constructivist arguments, A new argument embedded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is introduced-a prospect-threat alliance model-to account for the variation in the great power alliance strateg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alliance is a cooperative behavior between states. But unitary actors in a self-help international system, states prefer solving their problems and dealing with threats by themselves. Yet, state in the origins of alliance will face different level of risk. That is, when states face external threats, and have to choose alliance strategy, they usually have two alternatives: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alliance strategy. Bilateral alliance means forging an alliance with only another state, while multilateral alliance means aligning with multiple ones. The best outcome for multilateral alliance is to get multiple military aid and support from multiple allies. However, a state in a multiple alliance will also incur multipl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onstraints. For a stronger state, multiple constraints mean more obligations to weaker allies. For a weaker state, multiple constraints mean more bosses to follow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of abandonment. In contrast, if a state forms a bilateral alliance, it may not get as much military support for its security as does in a multilateral alliance. A state also faces fewer political and military constraints compared to a multilateral alliance. The variance between the best and worst outcomes in a bilateral alliance is smaller than in a multilateral alliance. Consequently, the risk of forming bilateral alliances is also lower than joining multilateral alliances.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arguments, the paper can initiate the following propositions: First, if states face a high level of threat, they are placed in a domain of losses and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a multilateral alliance strategy with strong commitments to avoid further losses in security. Second, if states face a low level of threat, they are placed in a domain of gains and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a bilateral alliance strategy with weak commitments to pursue gains in security. This theoretical model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previous alliance theories, it helps explain the decision-making of states that choose alliances given uncertain conditions and limited expected utility.

In order to test the core hypothesis, this paper conducts within-case comparison by process-tracing methods to examine the United States Asia alliance strategy in postwar Asia (1945—1977). After World War Ⅱ, the victory against Japan made the US one of the dominant powers in the Asia-Pacific. According to the prospect—threat alliance model, therefore, the United States was in a domain of gains in Asia because of the weak threats from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after the war.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take less risky behavior to pursue more gains rather than more risky behavior to avoid losses in Asia.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e further gains in Asia meant further control of the key offshore islands in the strategic chain of the“defensive perimeter”. Given its preponderance of power, forming bilateral alliances was the first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 US to exert control without constraining its freedom of action. However, the outbreak of the Korean War in 1950shook the power equilibrium in Asia. The status quo before the Korean War was challenged and, consequently, the United States was placed in a domain of losses. On the one hand, the United States had to send troops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to prevent communist expans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United States changed its previous anti-multilateralism attitude to pursue a“Pacific Pact”with other non-communist states to prevent further losses to communist expansion in the region. But it failed because of rejections from its potential allies. Consequently, the United States failed to form the Pacific Pact as it desired. Instead, the United States built bilateral alliances with the Philippines and Japan as well as a loose alliance in 1951 to strengthen its control of the strategic island chains in the Pacific. After the Vietminh achieved a series of military victories against France in 1954, the United States once again proposed a NATO-type alliance, the“united action”, with Britain, France,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to block the imminent communist threat in Southeast Asia. The US failed again because of opposition from Britain who did not share similar threat perceptions about communism. Consequently, the United States built a series of bilateral alliances and the loosely organized SEATO in the 1950s when the communist threats decreased after the Geneva Conference. After the Nixon Doctrine was announced in 1969, the United States started its strategic retreat from Southeast Asia. Although the US officially claimed to keep its commitments in Asia, including SEATO, its attitude toward SEATO became passive at best. In 1977, SEATO was officially disbanded due to its long-term impotency in regional security.

This paper has made the following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firstly, the model created in this paper complements the existing the origins of alliance theory. Secondly, the model helps bridge ration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makes good the deficiencies of existing arguments in the study of alliance formation. Finally,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risk, and dual attributes of alliance strategy, the model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alliance behavior, widens the scope of use, and enhances utility.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制衡来自苏联及共产主义阵营的威胁,组建全球性的反共联盟便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此后,美国先后在美洲、欧洲、亚洲、中东等地区建立了联盟。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正式出台之后,美国就承担了希腊、土耳其的防务义务,但对英国提出的加强西欧联合防务对付苏联的建议并不热心。与之态度相反的是,美国在1947年9月与拉丁美洲18个国家签署了《美洲国家互助条约》,即《里约热内卢条约》(简称“里约”,英文为The Rio Pact)。除安全意义外,这一条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集体防务条约,是“门罗主义多边化”的体现,同时也是美国第一次在和平时期与他国订立联盟条约,对日后美国在其他地区建立类似的多边联盟提供了经验。使美国对西欧联合防务政策发生改变的是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1947年9月)和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1948年)的爆发,这两个事件不仅使西欧国家统一了反对苏联的立场,而且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英、法、比、荷、卢五国外长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1948年3月17日),这是一项以军事联盟为核心的多边条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的前奏曲。不过,美国虽然支持《布鲁塞尔条约》,但认为要控制西欧、遏制苏联,仅有该条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并没有马上加入该条约。此外,美国决策层对苏联所带来的威胁仍在评估中,美国国内对于承担西欧的防务义务也存在不同意见。正当美国为加入西欧联盟犹豫不决时,1948年4月6日,苏联逼迫芬兰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双方共同防御德国“或其盟国”对芬兰或经过芬兰对苏联的进攻,苏联在芬兰拥有海军基地,芬兰严守中立,不得参加反苏同盟。面对来自苏联的压力,美国最终决定参与欧洲的集体防务。1948年4月22日,美国、加拿大、英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秘密会议,签订了“五角大楼文件”。该文件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扩大《布鲁塞尔条约》,缔结北大西洋公约,向所有北大西洋国家提供安全保证,结成区域安全防务体系,以对抗共产主义对这一地区的侵略。

值得一提的是,“范登堡决议”对促成美国愿意承担西欧防务责任也发挥了作用。1948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决议”。决议规定,对单独或集体的自卫做出“地区性或其他安全安排”;美国在一定条件下,与这种“安排”建立联系,最主要的条件是其他参加国在建立军事协调的基础上确认长期“自助和互助”的原则;如发现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武装进攻,美国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进行单独或集体的自卫。该决议表明,美国加入欧洲防务并非完全没有前提条件的,其首先要求欧洲国家既要率先承担自己的防务责任,又要努力使美国的防务承诺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从而使美国的集体防务承诺在国内获得更强的民意基础。同年,7月14日,北大西洋组织筹备工作小组开始工作。工作小组讨论了欧洲面临的冷战形势,认定欧洲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且苏联对西方的威胁不仅限于欧洲,而是世界性的,因此有必要建立覆盖整个北大西洋地区的防务组织。9月初,在美国副国务卿洛维特的主持下,七国大使委员会商定成立北大西洋组织的草案报告,该报告通称为“华盛顿文件”。“华盛顿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美国建立大西洋联盟的宗旨,即“苏联威胁到西欧国家的安全与美国在大西洋区域内的国家利益”,划定了大西洋联盟的政治框架、防御疆界以及军事与政治对抗的冷战职能。到1949年3月,在相互利益妥协的基础上,七国大使委员会最终就安全合作达成全面一致,并最后敲定了《北大西洋公约》的文本。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丹麦、冰岛、意大利与葡萄牙共12国在华盛顿联合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宣告成立,简称“北约”(英文:NATO)。在此之后,其他欧洲国家也陆续加入该组织,如希腊、土耳其(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1955年5月6日)、西班牙(1982年)。“范登堡决议”的通过和北约的形成,标志着美国最终彻底告别了其在和平时期不与他国,尤其是与欧洲国家结成永久性联盟的外交传统。1949年10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共同防御援助法》,从而为美国联盟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完整的国内法律基础。

针对亚洲的形势,在“里约组织”建立之后,美国开始制订其亚洲安全战略。乔治·凯南在1948年提出了“亚洲离岸岛链防务”战略,认为美国没有必要把首要利益放在亚洲大陆,美国应结合其海、空军事优势,依靠离岸岛屿规划自己的战略前沿,如日本群岛、菲律宾、曾由英国和荷兰控制的东南亚岛屿,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949年5月,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强调了离岸岛屿的重要性,指出如果苏伊士运河关闭,利用离岸岛屿可以便利地接近印度和东南亚的战略性原材料产地。于是,“亚洲离岸岛链防务”战略在美国决策者中得到广泛认可。此后,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以及共产主义在亚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范登堡决议”出台之后,美国开始调整自己的亚洲政策。在这些政策调整中就包含了在亚洲建立多边联盟的构想。1949年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题为“美国关于亚洲问题的立场和态度”(简称:NSC48/1)和“美国在亚洲问题上的立场”(简称:NSC48/2)文件。第NSC48/1号文件认为,苏联现在已是亚洲的头等强国,威胁着亚洲国家的安全,其采用的手段是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共产党阴谋和外交压力。因此,美国在亚洲的目标是遏制、削弱苏联在亚洲的力量和影响,使其在该地区不再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安全。文件还分析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认为共产党在中国的发展是美国政治上的一个重大失败,因为它对于苏联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增强了苏联控制亚洲的能力。对于东南亚的形势,该文件认为,殖民主义与民族独立的冲突为共产主义颠覆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南亚是由苏联领导的共产主义进攻的目标。该文件还强调,在共产党控制中国后,“如果东南亚也为共产主义所席卷,我们就会遭到政治上的重大溃败,这种影响将遍及世界各地,特别是中东和澳大利亚”。但是,由于尚不能明确判定中国可能会带来多大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NSC48/2号文件也表明,对是否要在亚洲建立多边联盟,美国政府仍然处于评估阶段。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内部迅速就在亚洲建立多边联盟提出了很多方案。在这些方案的基础上,美国国务院向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太平洋公约”的构想。关于太平洋公约的性质,美国决策者定位为不同于北约的多边联盟,但由于美国与潜在盟国之间存在分歧,“太平洋公约”最终未能建成,而是在“离岸岛链防务”战略的基础上,美国与亚洲国家建立了一系列双边联盟关系,如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8月8日);与日本签订《日美安全条约》(1951年9月);与南朝鲜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3年10月)。

朝鲜战争结束后,随着越盟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美国开始把注意力投向印度支那地区。艾森豪威尔政府重新修订了国家安全战略,并于1953年10月30日,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2号文件。该文件重申,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乃是集体安全政策,美国必须加强和保持与盟国的团结,建立以核武器为主体的“大规模报复”力量,即“大规模报复战略”。虽然表面上,“大规模报复战略”所列目标是苏联,但其意图实在亚洲。因为考虑到核武器使用后的负面影响,美国在欧洲的盟国是不可能接受在该地区使用核武器的。关于东南亚问题,该文件认为,如果共产党控制了东南亚,就会严重削弱美国在太平洋近海岛屿链防务圈的地位,从而将危及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根本安全利益。1954年3月至4月,当越盟在奠边府战役中逐渐取得优势,而法国人又不愿再担当美国制衡共产主义威胁的“代理人”时,不利的形势迫使美国开始筹划在东南亚建立集体安全组织,以填补法国撤退后的权力真空。1954年3月29日,杜勒斯发表演说,指出美国应以“北约式”的“联合行动”对付共产主义的威胁。4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重申印度支那对自由世界的战略重要性,正式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表明美国建立“北约式”东南亚地区集体防务组织的决心。然而,潜在的亚洲盟国并不支持美国的提议。在日内瓦会议之后,印度支那局势又暂时得到缓和,这样,杜勒斯的“联合行动计划”失去了组建的动力。但是,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对东南亚国家的颠覆渗透,坚持对共产主义的遏制政策,美国提出了缔结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构想。此时,美国虽然积极倡导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但已不热衷在亚洲建立“北约式”的多边联盟。因此,美国在对该组织的定位上,极力减少美国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并削弱该组织常设机构的权力。经过与潜在的亚洲盟国反复讨论,1954年9月8日美国与其潜在亚洲盟国缔结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于是,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了。与此同时,在中东地区,尽管美国没有直接加入1955年成立的巴格达中央条约组织,但实质上一直控制着该组织。至此,美国通过美洲国家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亚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日安保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东南亚条约组织、巴格达中央条约组织等双边或多边联盟,构筑了一个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包围圈。

然而,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尼克松主义的出台,美国开始逐步调整其联盟战略。主要表现有:一是强调美国承担的义务要与其自身的利益、资源和力量相适应;二是宣称美国将继续承担其“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出于我们切身利益的需要,我们将不再承担任何新的义务”;三是要求美国的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例如,盟国应承担更多的美国驻军费用,并增加本国的国防开支等。此后,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又恶化了与第三世界盟友之间的关系。于是,美国与一些国家的联盟关系逐步开始瓦解。首当其冲的就是东南亚条约组织。1965年,美国继续扩大越南战争,却未能获得该组织的强有力的支持。随后,英国、法国和巴基斯坦先后于1966年、1967和1972年退出该组织。在合作动力不足、内部分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东南亚条约组织最终于1977年正式解散。在东南亚条约组织解散之后,巴格达中央条约组织也岌岌可危。1979年3月,伊朗和巴基斯坦相继退出巴格达中央条约组织,同年9月,伊朗国王被推翻后,该联盟也正式宣告解散。《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就逐渐面临瓦解的命运,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后该条约自动失效,但出于长期对华战略的考虑,美国政府用《台湾关系法》部分地取代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中的功能。在这一时期,联盟关系的削弱还表现在一些美国重要的欧洲盟友开始疏远美国。例如,法国和希腊因对美国的不满分别于1966年和1974年退出北约。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的退出,因为这导致北约总部不得不撤出巴黎。结果,美国精心培育的北约团结严重受损,并且使得北约的防务大为复杂化。

以上历史回顾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反法西斯主义的战胜国,美国在赢得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赢得了成为霸权国的实力。为了制衡来自苏联的威胁,美国通过联盟战略提高了自己和盟国的防御能力。不过,在联盟战略的建立和发展上,美国最终选择在欧洲建立和保持了多边联盟,而在亚洲建立和保持了双边联盟、建立和放弃了多边联盟。美国对联盟战略的不同选择,引发了本研究所要解释的问题——大国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围绕这一问题,不少国际关系学者从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出发,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观点。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理论观点多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解释力不足。

第二节 既有理论的解释及其不足

联盟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经常探讨的重要问题,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范式对联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就研究的主题而言,大量的学者都把研究目光集中在联盟起源上,诸如乔治·利斯卡、奥尔·霍尔斯蒂、特伦西·霍普曼、约翰·沙里文、斯蒂芬·沃尔特、格伦·施奈德等学术大家。当然,上述学者的专著也深受汉斯·摩根索、肯尼思·沃尔兹、恩斯特·哈斯和艾伦·怀特等大师的影响。特别是肯尼思·沃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最初提出的有关联盟政治中“制衡与追随”的命题引起了后继学者们的激烈争论,有兰德尔·施韦勒、斯蒂芬·沃尔特、罗伯特·杰维斯、杰克·施奈德、多波拉·拉森、罗伯特·考夫曼、保罗·施罗德等,其中斯蒂芬·沃尔特和兰德尔·施韦勒等学者最负盛名。但是,关于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国家为什么会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则研究较少,既有研究也大都从实力差距、制度效应和身份认同等视角展开。这些理论讨论在解释国家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上都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理性主义的观点

实力差距的观点认为,国家间实力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大国选择建立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例如,一些学者认为,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盟国的实力,但在美国看来,欧洲盟国只是在经济和军事上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其仍然具有分担美国安全责任的潜力,为了尽快恢复欧洲盟国的实力,使欧洲盟国有能力与美国一起制衡来自苏联的威胁,美国决策者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希望通过该计划向欧洲盟国提供经济援助,恢复欧洲盟国的实力,并通过建立多边联盟(北约)提高欧洲盟国的军事能力。反之,由于亚洲国家大都是新独立国家,国家实力较弱,美国预期亚洲盟友不可能为其分担安全保障的责任,这导致美国决策者认为在亚洲建立多边联盟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于是美国决策者最终在亚洲选择了双边联盟战略,而放弃了多边联盟战略。

在理性主义研究中,自由主义学者关注的是多边主义的制度效应,并力图从这个角度解释大国的联盟战略。约翰·埃肯伯里认为多边主义能帮助大国把其他国家锁定在稳定的、可预测的政治行为中,从而减少大国过多地使用强制性政策来维持其霸权地位。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精心设计了一个联合欧洲国家的议程,建立了反对共产主义的制度堡垒,并支持政治温和派的民主制度……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强权来实现其主导地位。因此,多边安全制度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主导欧洲最有效的工具。与欧洲相比,美国没有在亚洲选择建立北约式的多边联盟,是因为美国在亚洲拥有独一无二的霸权地位,美国能够通过其他形式的联盟战略实现自己的安全目标,所以美国放弃了在亚洲建立北约式的多边联盟战略,目的是减少限制其霸权的制度束缚。

尽管很多人都接受了理性主义的观点,但是,理性主义在解释大国的联盟战略上存在这样的缺陷。一是如果实力差距是大国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理解美国接纳可分担欧洲防务成本的英国、法国、西德等实力较强的欧洲国家,可是为什么还接纳了冰岛、葡萄牙、土耳其、希腊等欧洲弱国?而且实力差距的观点也没有清晰地解释北约中的欧洲弱国在美国制衡苏联威胁中的作用。另外,实力差距的观点也无法明确说明,为什么1947年美国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弱国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多边联盟——里约条约组织(Rio Pact),而且与亚洲弱国建立了多边联盟,即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1954年),却不吸纳在亚洲地区经济、军事较强的日本加入其中。可见,实力差距的观点不足以解释大国选择联盟战略的不同。二是制度效应的观点也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从制度效应的观点来看,虽然多边主义对霸权国来说是一个控制或锁定其他国家的工具,但它不能明确解释大国在什么时候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例如,如果多边主义是美国行使霸权更有效的工具,那么在亚洲也应该是美国推行其多边联盟的地区,因为在亚洲,美国的实力比欧洲更加突出。在亚洲,美国更有能力去制定任何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规则和规范,并能够惩罚搭便车行为和任何对美国国家利益发起挑战的国家。然而,美国没有在亚洲选择“北约式”的多边联盟。因此仅仅靠制度效应是很难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三是无论是实力差距,还是制度效应的观点都没有摆脱预期效用的偏好。这些解释都假定大国能够衡量多边与双边联盟之间的效用,并选择了具有高度预期效用的战略,即决策者是在完全理性的条件下进行决策的,从而选择了能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联盟战略。正如埃肯伯里所认为的,出于实力的考虑,美国希望从欧洲获得比亚洲更多的利益,于是,美国在欧洲选择了多边联盟,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在欧洲,而不是在亚洲获取美国的预期效益。预期效用理论的立论基础是国家的决策行为处于确定性情势下,然而,事实上在国际关系现实中,决策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性的。埃坎贝尔对美国选择北约的分析是建立在事先假定的偏好次序之上,因此,建立在预期效用基础上的理性主义解释就需要明确回答这样的问题,即美国怎样和为什么想从欧洲获取比亚洲更多的利益。即便不讨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不惜采取血腥的战争行为,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也要维护自己在亚洲的利益的缘由,但仅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战略目标来看,对于美国而言,亚洲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欧洲。

除了实力差距和制度效应外,在理性主义范畴内,对国家选择双边还是多边联盟战略的问题还存在其他不同理论视角的解释,例如,认为地理因素和地区格局的“极性”促成了大国选择不同的联盟战略。地理因素的观点认为,欧洲易受陆地上的威胁,而亚洲则可能受到来自海洋和大陆的双重威胁。从军事行动的角度来看,多边集体安全在欧洲比亚洲更有意义,因为多边军事协调与合作在控制大陆威胁上更有效。地区格局“极性”的观点则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的地区“极性”对大国联盟行为产生了作用。这种观点解释道,美国的亚洲和欧洲联盟战略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亚洲和欧洲有着不同的地区力量结构,欧洲属于典型的美苏联对抗的“两极体系”,而在亚洲,由于共产党控制了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致使亚洲的力量结构要比欧洲更复杂。为此,在欧洲以“两极体系”为特征的地区“极性”推动了美国选择多边联盟战略,而在亚洲,以中、美、苏“三角关系”为特征的地区“极性”驱使美选择双边联盟战略。从地理因素和地区格局的“极性”来解释国家的联盟行为对我们全面地认识联盟行为发挥了正面作用,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不愿意接受澳大利亚提出的多边联盟建议,但是它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提出了建立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想,以及在1954年奠边府战役后美国积极倡导推行“联合行动计划”(因为美国的这两项建议都旨在亚洲建立多边联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因素和地区格局的“极性”仍然无法解释大国的联盟战略行为。二、建构主义的观点

关于大国为什么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的问题,建构主义主要有两个观点:集体认同和亚洲的独特性。汉弥尔和卡赞斯坦认为集体认同在美国对欧洲和亚洲多边安全合作的选择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与双边联盟不同,多边联盟要求强有力的集体认同。在欧洲,由于族群、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美国决策者把潜在的欧洲盟国看成相对平等的、能够分享共同安全利益的伙伴。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类似于北约的多边安全合作便成为美国在欧洲联盟战略的选择。北约是自由民主国家的多元安全共同体的制度形式,民主国家不仅不互相争战,它们还可能发展出集体认同,而集体认同的形成则有助于建立针对具体目标的合作制度。反之,由于缺乏与欧洲盟国一样的认同基础,美国把亚洲潜在的盟国看成是异质的、次等的安全合作伙伴。为此,双边联盟战略就成为美国在亚洲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的有效工具。

在大国的联盟战略选择上,阿米塔·阿查亚挑战了汉弥尔和卡赞斯坦的集体认同观点,他通过亚洲地区主义的独特性来解释为什么大国没在亚洲选择多边联盟战略。阿查亚认为亚洲独特的规范是导致冷战后“亚洲北约”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同于欧洲盟友,新独立的亚洲国家认为美国主导的多边安全体系是大国主宰和干涉的新形式。抵制全球规范的地区化,尤其在强调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原则的亚洲地区,类似于北约的规范很难传播并嵌入到亚洲地区的安全实践中,例如,印度的尼赫鲁,就是反对在亚洲建立集体安全规范的亚洲领导人的典型,而最终建立的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也是因“缺少地区代表和参与者”而解体。

以集体认同和规范为基础的观点的确开辟了一个解释欧洲和亚洲不同地区主义的新路径。然而,仔细思考这些观点,我们也能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如果集体认同决定了大国选择多边联盟战略,那么为什么美国不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选择北约或类似于北约的多边联盟战略呢?事实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建立“国联”强有力的倡导者,但是由于国内的反对,美国没能参加1919年成立的“国联”。如果集体认同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建立多边安全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为什么美国会接受与其文化身份差距较大的土耳其加入北约,以及为什么法国会脱离北约呢?或者为什么美国不能够建立一个跨大洋的经济组织——经济性质的“北约”,或者为什么美国不能够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第二,亚洲规范的独特性可以解释一些亚洲国家拒绝美国主导的多边联盟,例如,印度、印度尼西亚,但是它很难解释为什么还有亚洲国家(泰国和菲律宾)支持美国主导的多边联盟。不是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拒绝与大国结成军事联盟,而且亚洲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双边联盟中的压力要比多边联盟要大。实际上,1954年东南亚条约组织(英文简称:SEATO)成立后,亚洲成员国都希望与美国发展为“北约”式的多边联盟关系。但是,美国拒绝了亚洲盟国的要求,而继续在东南亚条约组织中承担弱义务。所以,亚洲规范的独特性只能一定程度地解释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有限能力和代表性,但在分析美国的亚洲多边联盟战略的兴起与衰落上并不具有充分解释力。第三,集体认同和亚洲独特规范在解释身份和规范转换上也存在缺陷。如果集体认同是大国选择多边联盟战略的前提条件,为什么冷战结束后美国支持亚洲建立多边的经济和安全制度,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东盟地区论坛(ARF)?冷战后美国真的改变了对亚洲伙伴身份(异质的、次等的国家)的看法吗?到底是什么因素驱动了大国对集体认同的转变呢?这些仍然是建构主义难以回答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解释大国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上都存在不足。实力差距和制度效应很难明确解释大国选择联盟战略的偏好及其因果关系,而建构主义身份认同和亚洲规范独特性的观点在解释大国集体认同和亚洲规范的形成和转换上存在问题。

第三节 理论概述及评价

在考察了既有理论及其不足之后,本节主要讨论本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理论框架及主要观点,以及简要的理论评价。一、不确定性情景下的决策行为

从研究对象来看,本研究属于外交决策分析,即研究大国如何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文中所运用的前景理论属于不确定性情景下的决策理论。因此,在讨论具体的理论框架之前,我们首先要讨论什么是不确定性情景下的决策行为,以及不确定性下的决策理论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1. 不确定性内涵的理解“不确定性”作为一个重要范畴起初是从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领域中提出来的,并且其概念内涵的确定在时间上是比较晚的事情。与不确定性含义相近的概念有哲学上的偶然性和数学上的随机性。然而,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偶然性有时可看成是近义词。

已有的科学研究表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按照自身的运行轨迹发展变化,独立于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无所谓确定和不确定。不确定性只有在人与事物发生认识关系的情况下,即只有在认识和实践中才有意义。根据不确定性的属性来看,包括三种: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和灰色不确定性。前者是因果律的亏缺,例如,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而后两者则是由于主体认知能力有限或信息不完备使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造成的,是一个与认知相关的概念。

2. 不确定性决策的研究分类

经验告诉我们,当研究的视野从自然界转入到人类社会领域之后,我们所面对的研究对象变得更加难以把握,过去那种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确定性信念和追求将遭受更加严重的侵蚀,社会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复杂而不确定的面貌。这种不确定性的根源,一方面来自人的参与,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动机、不同目的和不同条件的个体相互作用而复杂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每一个人是具有“有限理性”的个体,他或她无法以自身有限的能力获取外部复杂系统的完全信息,复杂系统的变化对于有限理性的个体来说就具有不确定性。与此同时,面对未来,我们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不确定性,因为未来的可能性空间总是大于现实的可能性空间。以往在确定性时代的决策模式不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适应性,因此理论界涌现出了对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的热潮。

不确定性只有在人与事物发生认识关系的情况下,即只有在认识和实践中才有意义。不确定性在决策研究中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人所不能及的客观不确定性结果;二是与决策主体行为相关的个体特征要素。在决策行为学中,对于不确定性情境理论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不确定性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上。邓肯(Duncan,1972年)和彭宁斯(Pennings,1981年)等人提出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对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无法用概率的形式来表示的模糊状态。邓肯、劳伦斯和洛尔施(Lawrence and Lorsch,1967年)认为环境不确定性是因为缺乏事件因果关系的信息所致。米利肯(Milliken,1987年)根据上述讨论将环境不确定性分为三种类型:状态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以及反应不确定性,见表1。表1 不确定性分类表(Miliken,1987年)

3. 不确定性情境下的决策行为理论——前景理论

所谓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在随机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对这种决策不能采用概率统计法,只能采用最大、最小、均等概率、乐观系数、最大最小悔值(Max max, Max min, Equal probability, the Coefficient of optimism, Min max regret)等决策准则,选择其一作为选取方案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在不确定性情境下主要产生了以下几种决策理论:主观预期效用理论(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 SEU)、前景理论或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社会判断理论(Social Judgment theory)、信息耦合理论(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权变模式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在上述理论中,前景理论的影响较大,且经过比较完整的科学验证。

前景理论研究在不确定情景下的决策行为,从分析框架上来看,前景理论分别以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替代预期效用理论的预期效用函数和主观概率模型。具体来说,前景理论将决策过程分为编辑(Editing)和评估(Evaluation)两个阶段。编辑(Editing)过程主要包括寻找参照点、组合、分解和删减。通常以现状作为参照点,可根据决策者的意图及所提供的最初信息而定;组合是将相同的后果组合,其状态概率相加,使前景简单化;分解将前景中的肯定后果部分分离出来,最后将前景中的一些共同组成部分删减出去。评估(Evaluation)阶段主要是对已编辑过的前景进行评价,决策按照期望价值函数来表示:V=∑∏(P)V(x)

其中(P)是决策权重,V(x)是价值函数。价值函数反映的是在后果X条件下的主观感受值,参照点的价值取零。V是用来度量前景相对于参照点偏差的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函数,以代替直接后果或传统的效用值。

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具有3个特点:(1)价值函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参考点,决策者往往并不关心最终的财富水平状态(这一点与预期效用理论的关键性假定——效用最大化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却关注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所发生的财富变化水平。参考点发生变化,价值函数也发生相应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参考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成为前景理论基本的分析性假定。(2)价值函数形状是S形的,以参照点的偏离程度定义,向参照点的收益和损失两个方向偏离,呈反射性状。这就是所谓的“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而预期效用函数的形状则是下凹的。价值函数中,人们决策的风险趋向是不一样的。其中,收益呈凹形,体现风险回避,即在确定性收益和非确定性收益中偏好前者。而对损失呈凸形,体现风险寻求,即在确定性损失与非确定性损失中偏好后者。(3)价值函数中,收益变化的斜率小于损失变化的斜率,即个体对同等收益和损失的风险偏好程度是前者小于后者,这反映了人们在决策中是规避风险的。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具体可以见表2,该表说明当人们是在收益的状态下做风险决策时,更有可能会选择规避风险的行为,而较少选择寻求风险;当人们是在损失的状态下做风险决策时,更有可能会选择寻求风险的行为,而较少选择规避风险。表2 风险态度及概率

前景理论是通过实验得出描述性结论的,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人们决策时往往更加重视财富的变化量而不是最终量。人们对损失与收益的认知是不对称的,在面临收益时行为趋于风险规避(Risk-Aversion),当面临损失时则趋于风险接受(Risk-Acceptant),因而偏好在概率上是成非线性的。正如夸特龙和特韦尔斯基(1988年)所指出的,这种不对称性,或者说“规避损失”,与现任政客相对于其挑战者所具有的优势是一致的。同时夸特龙和特韦尔斯基也注意到,在就导弹问题的谈判中,两个超级大国都认为解除导弹设施是安全上的一个重大损失,而实际上对方也会做相应的战备收缩而为自己带来安全利益,但双方在衡量这种损失和利益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损失比利益更加重要一些。可见,通过前景理论可以发现个体如何从他们所处的环境来决策,如在确定收益或损失时,影响他们风险规避或风险接受的行为条件是怎样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选择一个参考点来评估他们的选择。在确定收益的时候人们选择规避风险的行为,但是在确定损失时人们往往选择风险接受的行为,即如果人们处于有利的条件(确定收益),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和避免损失其决策行为表现得更谨慎(规避风险)。但是,当人们处于不利的条件时(确定损失),他们更有可能选择风险行为,规避或恶化他们的损失。即使在最糟的情况下,损失的概率可能比收益要大,为了规避损失,人们还是选择了寻求风险。换句话说,人们通过计算这些不利因素的预期效用而进行非理性的选择。二、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及观点

应用前景理论分析国家不同的联盟政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前景理论能够为分析联盟形成战略提供一个选择,即补充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联盟行为。为了更好利用前景理论解释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选择理性推定的方法作为研究的基础,无论选择的偏好是可知或不可知的,利用前景理论所遵循的动态观察的原则解释和预测决策者的风险规避行为。因此,从理论上说,前景理论能够解释大国的联盟战略决策。第二,联盟战略的形成是相对不确定和复杂条件下的国家行为,因此联盟处于非常高的风险水平。其中,联盟的主要风险为联盟可能会导致国家失去部分或全部自主性,如政治决策自由、军事行动自由等。

威胁制衡理论是斯蒂芬·沃尔特在研究国家结盟的动机时,通过重新审视摩根索和沃尔兹的均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国家之所以结盟主要是为了制衡对自己构成威胁最大的国家,而不一定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威胁制衡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把自己与传统的均势理论区分开来了,因为在传统均势理论那里,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是针对其他国家相对力量的改变做出的反应,而改进过的威胁制衡论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会去结盟对抗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会去结盟反对另一个并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但被认为是最具威胁性的国家,为什么地区性大国更关注本地区的权力分布而不太在意全球的权力分布。同时由于该理论建立在系统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因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在结合上述两个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建立威胁预期联盟模型来考察大国的联盟行为,即大国是如何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来制衡威胁的。第一,在本研究把对现状的认知作为国际体系中单位行为体选择行动的参考点。结合威胁制衡理论,我们选定物质实力、意识形态、地理毗邻程度、进攻能力等要素作为测量威胁水平的要素,同时以国家确定收益或损失知觉作为参考点。当国家安全面临高水平的威胁时,它很可能框定损失的情势,而当国家安全面临低水平的威胁时,它很可能框定收益情势。第二,本研究通过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衡量外部威胁。在客观上,可以从军事实力和地理毗邻性来衡量威胁是否显著;在主观上,可以从意图和意识形态来衡量威胁。第三,由于联盟具有双重属性,既能制衡威胁,也存在制度风险。为此,在本研究中,制度风险具体用受牵连和失去国家自主性来表示。测量制度风险水平的量值范围在最好和最坏的结果之间,该范围限定了国家在选择不同的联盟战略时所面临的不同风险水平。当国家面对外部威胁,且不得不选择联盟战略时,国家结盟有两种选择:双边联盟和多边联盟。多边联盟能获得更多的军事援助和支持(最好),但也要面临更高的制度风险,即潜在的、被牵连的风险和失去国家自主性(最坏)。与多边联盟相比,双边联盟中制度风险最坏结果要低于多边联盟,而双边联盟内最好和最坏结果之间的差距不大。结果就是,国家选择双边联盟所面临的风险也低于加入多边联盟。

需要补充的是,不同类型的联盟战略只是部分说明了联盟政治中的风险。实际上,国家可能在多边联盟中接受松散的、模糊的义务,减少结盟对其的牵连以及自主性的限制,或者采取推卸责任的政策,也可能在双边联盟中接受严格的、具体的义务,其自主性因此而受到较高的限制。所以,国家在联盟中的义务风险成为另一种间接影响国家选择联盟战略的指标。针对联盟的义务和风险,本研究从盟国的数量和义务强度划分了四种类型的联盟:(1)弱义务的双边联盟;(2)强义务的双边联盟;(3)弱义务的多边联盟;(4)强义务的多边联盟。根据联盟潜在的功能来评估国家选择不同类型联盟的风险水平,本研究能够推断出强义务的多边联盟反应了国家最强的风险服从行为,而弱义务的双边联盟显示了国家最弱的风险接受(最强的规避风险)行为。由于强义务的双边联盟和弱义务的多边联盟处于两个极端(最强和最弱)的中间,从风险水平来衡量,它们所处于的风险水平相同,即都属于中等程度的风险水平。

在上述条件基础之上,本研究通过国家对威胁预期高低变化,来测定国家对所处的情势(损失或收益占优)的判断,并提出以下几点假设:假设一(简称H1);当国家预期外部威胁高时,它将选择强义务的多边联盟战略;假设二(简称H2);当国家预期外部威胁预期低时,它将选择弱义务的双边联盟战略;假设三(简称H3);当国家预期外部威胁由低向高变化时,国家联盟战略将增加盟国数量或扩大义务。

最后,联盟是国家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虽然大国利益依然是不同形式联盟的主要驱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的决定不重要。正如随后下文提到的东南亚条约组织,这个亚洲多边联盟失败的直接原因就由于美国和这个地区其他盟友对威胁水平有不同的认知。此外,在本研究还试图从该模型说明,如果一个地区内的主要国家,在面临相同的威胁下,且预期威胁水平高时,这些国家都认为处在损失占优的情势下,它们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而更有可能采取冒险行为,可能倾向选择强义务的多边联盟。相反,如果国家间对威胁有不同的认识,则难以形成多边联盟。

还需要强调的是理论模型并不完全等于理论。肯尼思·沃尔兹曾指出模型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用来代表某一理论,二是通过省略或缩小范围等方式,对现实加以简化之后再描述。因此,在将理论模型化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是该模型对于描述理论的作用,而非该理论所解释的现实世界。所以,本研究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只是来解释大国联盟战略行为的规律,而不是创造国际政治理论。三、理论评价

首先,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只是对联盟形成理论的补充解释。虽然现有的联盟形成理论存在缺陷,但大都是在不同理论范式下的讨论,学者们在针对本文所提出的问题的关注点各不相同。所以,存在解释力不足不等于已有理论的观点不成立。

其次,威胁预期联盟模型是前景理论结合威胁制衡理论而建立的。而前景理论和威胁制衡理论本身就存在缺陷。例如,威胁制衡论没有考虑内部制衡行为,侵略意图通常难以进行真实的评估等。还有学者认为,威胁制衡理论存在维持现状的偏好,不能解释不满现状和安全未受到威胁的国家的行为。而前景理论则是通过描述性范式来讨论个体在不确定情势下如何决策的,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理论的完整性、相关参数的可控性等问题,从而也影响了前景理论在国际问题研究中的适用性。

第三,在具体分析中,由于国家受不同制度、文化以及小概率事件的影响,可能对威胁有不同的认知,这样,国家的联盟行为可能会偏离威胁预期联盟模型的解释。例如在核威慑问题上,欧洲人与亚洲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此外,由于可能会出现群体极化现象,联盟成员国可能更偏好规避风险或寻求风险,从而影响决策者的判断和选择。这也可对威胁预期联盟模型的有效性带来影响。所以,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在适用范围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四、研究方法和结构

1. 研究方法及案例选择

为了验证上述命题,我们引入案例比较和进程跟踪的方法进行。这是因为案例研究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首先,通过案例研究进行的检验通常是强检验,因为所检验的预言具有独特性(即其他已知理论无法做出该种预言),尤其是案例研究有利于对决策者的私下讲话其著述做出的预言进行检验;其次,通过研究来推断或检验关于自变量是如何引起因变量的解释,要比用大样本统计方法容易得多。案例研究可为检验理论提供三种方式:受控比较、相符性程序和过程追踪。受控比较是通过对案例间的观察比较来检验理论。相符性程序分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对案件间的观察比较来检验理论,另一类是通过对案例内的观察比较来检验理论。过程追踪是通过对案例内的观察来检验理论,相对于受控比较,相符性程序和过程最终是更强的检验方法。

根据上述原则和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将应用威胁预期联盟模型检验第二次世界战后美国在亚洲联盟战略。之所以选择美国在亚洲的联盟战略,一是符合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二是有很强的代表性,在同时期内,美国的亚洲联盟战略既有双边也有多边;三是,有较强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大量解密的原始档案和与之相关历史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证据。

2. 有关概念的界定

关于“联盟”的概念,在国际政治学界存在多种定义。早在1959年,西方学者查尔斯·马歇尔撰文认为,联盟就是“盟友之间为了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而达成的政治安排”,盟友是“聚合到一起的政治实体,它们可能视联盟为同等重要的资产,也可能认为彼此的战略资产具有互补性”。乔治·利斯卡在界定联盟时认为:“联盟只不过是建立在利益或胁迫基础上的正式联合。”阿诺尔德·沃尔弗斯把联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国家安全而缔结的相互军事援助的协定;菲德尔把联盟称为“统治的技术”、“国际机构”或“势力均衡的调整机制”;斯蒂芬·沃尔特把联盟定义为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安全合作关系;密执安大学的辛格所领导的研究课题小组把联盟定义为以正式的军事条约形态存在的安全合作关系,并根据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把联盟分为:相互防卫条约、不可侵犯协定或中立协定、安全协约(entente)三类;奥斯古德则把联盟定义为以特定国家或国家群为对象而使用军事资源的约定。尽管各学者的定义角度和具体阐述不同,但理论界对联盟的定义大体上持一致的看法,即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国家安全而缔结的正式协定。它包含三个要素:联盟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排除了非国家主体;联盟缔结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国家安全;联盟是一种正式协定,排除了国家间的非正式安排。结合本研究内容,文中所提及的联盟都是指两个或更多主权国家为了安全而缔结的正式协定。

本文还有两点说明。首先,本研究所采用的威胁预期联盟模型更适合讨论大国的联盟战略,而在解释弱国联盟行为上较弱。虽然弱国的支持对联盟形成也很重要,但是大国通常在设计联盟性质上扮演主导性作用。除了制衡威胁的原因外,有时候弱国与大国会有不同的动机。诸如,寻求利益、消除被抛弃的恐惧、增强更多的话语权或者对付潜在的对手等等。虽然,我们承认大国、小国在联盟形成上存在不同的动机,但我们着重解释大国在面临外部威胁时是如何选择建立不同形式联盟的。其次,本研究讨论的背景是相对和平时期的联盟行为,这是因为在战争时期与相对和平时期,国家对联盟战略的选择有较大不同,尽管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偶尔趋向战争甚至有所谓的“代理人”战争,但是美苏之间并未发生直接的战争,所以本研究设定大国的联盟战略决策总体上是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形成的。

3. 全文结构安排

全书的结构安排如下。

导论主要提出本书研究的主题,并对已有理论解释进行批判式的介绍。随后本书在第二章中将详细介绍前景理论在国际问题研究中的应用,虽然前景理论提出的时间较早,但前景理论在国际政治中仍属于前沿性的研究,因此,本书在第二章就前景理论的基本假定、核心概念、观点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三章重点介绍联盟理论中的威胁制衡理论及其发展和应用。第四章建立本书的理论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和介绍。第五章通过案例研究对本书所设定的模型进行检验。第六章是本书研究主题的总结。在结论中,笔者总结了案例分析,对本书理论模型日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这一理论模型对分析中国对外决策的政策意义。

第二章 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

前景理论是关于决策选择的重要理论,挑战了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与主流的预期效用理论不同的是,前景理论主要是从价值的变化量,也就是收益和损失的角度来研究决策者的风险趋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这一理论就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在简要介绍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后,重点讨论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及问题。

第一节 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

所谓决策,就是决策者在几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根据风险水平的不同,决策可分为风险决策和非风险决策。在非风险决策中,各个方案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在风险决策中,有的方案其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即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若无特别说明,下文提及的决策均指风险决策。)风险决策研究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规范性途径,其基本问题是:人类的风险决策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一个是描述性途径,其基本问题是:人类的风险决策实际遵循怎样的规则?前者常常叫做决策逻辑学,后者常常叫做决策行为学或决策心理学。

关于风险决策的最早理论是预期效用理论,它最初只是规范性理论,但经济学家们逐渐把它当作描述性理论来使用,以及作为经济学中对人的决策行为的基本假定,即认为人的实际决策行为遵循预期效用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仍然有不少著名经济学家采取这种做法。从1979年开始,卡尼曼和特沃斯基(Kahneman & Tversky)的一系列著作,对预期效用理论作为描述性理论的有效性进行了颠覆性的挑战,提出用前景理论来替代预期效用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前景理论能够精确解释、预言许多风险决策行为,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后来,卡尼曼把前景理论应用到经济学领域,修正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并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从而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卡尼曼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很多理论一样,前景理论是在批判和修正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文首先介绍预期效用理论,然后介绍前景理论的主要内容,最后是对前景理论的评价。一、预期效用理论

预期效用理论本来是作为规范性理论提出的,但后来在许多经济学著作中被应用为描述性理论,这种状况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学上所使用的预期效用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贝叶斯框架(Bayes)、萨维奇公理(Savage)、伯诺利原则(Bernoulli)。它们分别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创建。以下分别做简要介绍:

1. 贝叶斯框架(Bayes)

早在1662年,阿托尼·阿尔诺德就写道:决定一个人必须做什么以获得好处或避免坏处,不仅必须考虑好处与坏处本身,而且必须考虑它发生或不发生的概率。

大约100年之后出版的贝叶斯(Bayes)的遗著(1763年)把这个思想系统化、精确化,形成了所谓风险决策的贝叶斯框架,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两点:

第一,决策者(Ai)的估计渴望度(Estimated Desirability,简称ED;后来改称预期效用,Expected Utility,EU)等于它的各个可能结果的渴望度乘以该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所得的积的和,或者说,决策者(Ai)的估计渴望度等于它的各个结果的渴望度的加权和,权重为各个结果的概率。(注:前提是各个可能结果互不相容。)公式如下:

第二,根据“贝叶斯原则”进行选择,选择有着最大估计渴望度的一个方案。需注意的是贝叶斯决策框架所包含的两点假设:决策权重=概率本身;渴望度(效用)不依赖于参考点。贝叶斯决策框架并没有要求以一个参考点来衡量渴望度(效用),实际上,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以财富的最终状态来计算效用。

2. 萨维奇(Savage)公理

贝叶斯决策框架一直沿用下来,在此基础上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 Morgenstern,1944年)发展了该理论,提出关于偏好(选择)的公理系统,而莱姆西(Ramsey,1931年)和萨维奇(Savage,1954年)继续发展了该公理系统,用主观概率代替客观概率,从而使概率理论和决策理论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事情。萨维奇公理系统是这些公理系统中最为成熟的。其中的公理有:不变性公理(Invariance Axiom),方案间的偏好顺序不依赖于方案的描述方式;优势性公理(Dominance Axiom),如果方案A在每个方面至少跟方案B一样好,而在至少一个方面比B更好,那么A应该比B更可取;替代性公理(Substitution Axiom),如果方案B优于方案A,那么它们与任一概率p≠0的结合所得的(B,p)一定优于(A,p)。这些公理与直觉十分一致,也与Bayes决策框架完全一致。

3. 尼古拉斯·伯诺利(Bernoulli)原则——风险规避

尼古拉斯·伯诺利(Nicolas Bernoulli)指出人们通常是规避风险的。决策中的风险规避是指:按照结果的表面值(如金额)计算,在确定的结果与有着相等或更高的期望值的不确定的结果之间,决策者选择了确定的结果。如,A. 确定得到80元;B. 81%的可能得到100元,按结果的表面值计算,B的期望值高于A,按理应该选择B,但事实上大多数人会选择A。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伯诺利提出:人们评价方案,不是用方案的金钱结果值,而是用这些金钱结果值的主观价值,而这个主观价值对于金钱值的函数曲线(效用曲线)是一条凹形的曲线,即u(x)<0。通俗地说,随着x的不断增大,u的增长越来越慢(见下图1)。图1 财富与效用曲线

用这个原理能轻易解释上文提及的现象。假设80元的主观价值是72,由此可以推出100元的主观价值应该小于90(因为前面80元中每20元的平均主观价值为18,根据u增长越来越慢的原理,100元超出80元的那20元的主观价值应小于18,因而100元的主观价值小于90),假设是85。于是,A方案的期望值是72,而B方案的期望值是85×81%=68.85。所以大多数人们选择了A方案。于是,风险回避和u(x)<0也成了一些经济学著作对人的决策行为的假定之一。

经济学理论中常常把预期效用理论的上述贝叶斯(Bayes)框架、萨维奇(Savage)公理、伯诺利(Bernoulli)原则中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对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的基本假定,在此假定和其他假定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理论。这种做法有明显的方法论问题,这些经验假定(经验命题)的真假并没有经过实证方法的系统检验。逻辑学家们提出贝叶斯框架、萨维奇公理的初衷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决策,或者说怎样决策才是合乎理性的,而他们并未考察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否恰好符合这些规则。而伯诺利原则只是根据某类风险决策事实归纳得出,并未建立在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决策事实的全面考察上。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是否遵循上述规则,显然是个实证命题,而一个实证命题只有通过实证的方法才能判断它的真伪。而经济学家们未经实证方法的判定,就把上述规则当作实证命题来使用,这种做法就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这种方法论上的问题使得采用预期效用理论作为描述性理论可能是错误的。而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一系列实验表明,采用预期效用理论作为描述性理论确实是错误的。二、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1979年,1984年,1992年和2000年)的一系列实验对预期效用理论作为描述理论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并证明预期效用理论是错误的。预期效用理论的“风险回避”原则认为,在按表面结果值计算有着相等期望值的风险选项与确定选项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项而规避风险项。但在上面这些决策问题上,大多数人们选择风险寻求,而非风险规避。可见预期效用理论的“风险规避”原则在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中并不总是成立。事实上,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发现人们的风险态度有如下的模式(见表3):表3 风险态度及概率

既然人们的风险决策行为系统地偏离了预期效用理论。那么,人们的风险决策行为究竟遵循怎样的规律呢?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英文简称PT)作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价值函数(曲线)与权重函数(曲线),分述如下。

1. 价值函数(曲线)

价值函数把表面价值如金额转化为决策价值,其具体形式是:

其中x是表面价值如金额的得失,得为正,失为负;v为决策价值。在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一个研究中,被试的中位参数α=β=0.88;γ=2.25;其他研究者也得到了相近的数值。其曲线如图2所示。图2 价值函数功能

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具有3个特点:(1)价值函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参考点,决策者往往并不关心最终的财富水平状态(这一点与预期效用理论的关键性假定——效用最大化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却关注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所发生的财富变化水平。参考点发生变化,价值函数也发生相应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参考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成为前景理论基本的分析性假定。(2)价值函数形状是S形的,以参照点的偏离程度定义,向参照点的收益和损失两个方向偏离,呈反射性状。这就是所谓的“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而预期效用函数的形状则是下凹的。价值函数中,人们决策的风险趋向是不一样的。其中,收益呈凹形,体现风险回避,即在确定性收益和非确定性收益中偏好前者。而对损失呈凸形,体现风险寻求,即在确定性损失与非确定性损失中偏好后者。(3)价值函数中,收益变化的斜率小于损失变化的斜率,即个体对同等收益和损失的风险偏好程度是前者小于后者。这反映了人们在决策中是规避风险的。

2. 权重函数(曲线)

权重函数把概率转化为决策权重。当风险前景为收益或损失两种结果时,其具体形式如下(当然,风险前景的结果数目也可能为三个以上,决策权重还要在下述权重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变换,限于篇幅,在此不作介绍):+-

其中,p为概率,w(p)为收益时的决策权重,w(p)为损失时的决策权重。在卡尼曼的一个实验中,求得被试的中位参数γ=0.61,δ=0.69。其他研究者也得到相近的结果。其曲线如图3所示:图3 收益或损失的权重函数+-

第一,其中的w为得到时的权重,w为失去时的权重。当概率较+-小时,同等概率下,w大于w;当概率中等或较大时,同等概率下,+-w小于w。

第二,w(0)=0,w(1)=1,w是p的递增函数。

第三,给予小概率以过高的权重。(注意,并非高估小概率,因为被试清楚地知道概率是多少,只是小概率所对应的权重高于概率本身。)

第四,给予中、高概率以较小的权重,即低于概率自身的权重。

第五,次确定性:w(p)+w(1—p)<1,其中0<p<1。

第六,次比例性:

第七,次可加性,下端次可加性:w(p+q)≤w(p)+w(q),其中p+q<1;上端次可加性:w(1)—w(1—p)≥w(p+q)—w(q),其中p≠0。

计算各个前景的价值,比较并做出选择应用v(x)函数和w(p)函数,就能求出各个结果的v值与w值;把这些v值和w值代入V公式,就能求出各个前景的V值:

其中V为一个前景的心理价值;W和v(χ)分别为第i个结果的决ii策权重与决策价值;结果分得失即正负,所以结果的下标也分正负。然后比较各个前景的V值,选出最高V值的前景。

以上就是前景理论所描述的人们的决策行为规律。用上述规律,不仅能够轻易而一致地解释前面提到的各种违背期望效用理论的实验现象,还能很好地解释和预言大量的其他实验现象。三 、前景理论的分析框架及核心概念

1. 分析框架

根据决策者的实际决策过程,前景理论把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编辑阶段是对不同的可能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得到简化的结果和选项,称之为框定(Framing)。评价阶段是决策者对编辑得到的简化结果进行评估,选择价值最高的决策。在这过程中决策者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主观价值的影响,亦即价值函数;另一方面是决策者对概率的感知,亦即权重函数。(1)编辑阶段。这一阶段是为了简化处理各种可能的选择,主要通过接受(acceptance)、剥离(segregation),同时也包括编码(coding)、合成(combination)、取消(cancellation)和简化(simplification)等机制来使决策更加快速高效。

· 接受,指的是一旦提供给决策者的选择问题结构合理,则决策者不大可能重新改动它。

· 剥离,在编辑阶段,一些期望中包含的无限风险部分将从有风险部分中剥离出来。

· 编码,收益与损失的定义与某一参考点相对应,参考点通常与个体现有的状态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和损失与收到或付出的真实数量是一致的。但参考点的位置和对收益或损失的编码,会受到提供期望的表达方式和决策者预期的影响。

· 合成,期望有时会通过将概率与相应的结果结合而简化,并以这种方式评估。

· 取消,人们在选择中抛开了期望中共有的部分。

· 简化,是指通过约略概率或结果从而对期望进行简化。

以上几个思维操作(mental operation)机制能够帮助决策者完成几项任务:第一,选定参考点(reference point);第二,根据参考点位置,框定情势结果所处的状态(受损或收益);第三,考虑各种可能的政策选择;第四,考虑这些政策选择的可能结果,也就是它们的价值和概率。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与人们的知觉认识相反,在决策编辑阶段存在框定效应(Framing Effect),也就是通过改变对结果的描述就可以改变人们的偏好选择,人的偏好和选择行为依赖于问题或者结果的描述方式。(2)评价阶段。在这一阶段,决策者对编辑过的简化结果加以估值,进而做出选择。一个决策选项的价值包括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的结合。价值最大的选项就是最后的决策,决策按照期望价值函数来表示:V=Σπ(Ρ)ν(χ),其中(P)是决策权重,V(x)是价值函数。价值函数v(x)反映后果x的主观感受值,参照点的价值取零。V是用来度量前景相对于参照点偏差的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函数,以代替直接后果或传统的效用值。这就意味着,经过编辑阶段对决策问题的框定处理之后,决策者在评价阶段的决策是实现最大价值V。

2. 重要概念

为了进一步分析需要,我们可以将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归结为以下几个重要概念:

· 参考依赖。这是前景理论核心的分析假定。它指的是人们根据一个参考点来判断自己是获益还是损失,以参考点作为标准来评估备选项并确定自己的选择。根据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决策的参考点往往是现状,也可能是决策者主观预期的状态水平。确定参考点的过程被称之为框定,这一过程受到语言表征(Presentation)、备选项描述的方式和顺序等的影响。这样,在决策过程中就存在框定效应,即相同信息的不同表征导致决策产生不同结果的现象。

·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前景理论认为,在决策过程中,等量的损失和获益之间是不对称的。决策者放弃一项财富的痛苦高于得到等量财富的满足感。由于损失厌恶效应的存在,当个人一旦拥有了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项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就导致了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由于损失厌恶和禀赋效用的存在,人们在决策中就存在现状偏见(Status Quo Bias),亦即具有维持现状的倾向。原因在于,人们常常以现状作参考点,将偏离现状所付出的代价(Cost)看作是一种损失,将偏离现状所得到的收益看作是获益。禀赋效应使人们更珍视现状下拥有的东西,损失厌恶使人们讨厌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这样在决策过程中就常常偏好维持现状。

此外,由于人们对损失的厌恶,在遭受了一项损失之后总是难以忘怀(Normalize),倾向于以损失之前的状态作为决策参考点。可是,当人们持续地获益时,很快就能够在心理上接受了,无形中提高了后来决策的参考点。这就导致了所谓的瞬时禀赋效应(Instant Endowment Effect)的存在:获益时改变决策参考点的速度比遭受损失后接受新状态作为参考点的速度来得更快。

· 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指的是由于人们厌恶损失,因而在决策中就倾向于确定性的收益。

· 风险倾向(Risk Orientation)。损失厌恶反映出人们的风险偏好是不一样的。收益时表现出风险规避,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 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传统理论认为,沉没成本是决策的非相关成本,不会影响个人对该问题的未来选择。前景理论则认为,损失厌恶导致个人不愿意接受先前所投入成本被白白浪费的事实,因而会将沉没成本考虑到决策中来。这样就容易导致不断加大的投入(Escalating Commitment)。四、本节小结

预期效用理论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假设,在具体研究中发现了诸多与预期效用理论不一致的现象,或称之为“反常现象”。它们偏离了理性,正如心理学上的“错觉”一样。然后,这些反常现象几乎违背了这一理论模型所基于的所有公理假设,从而使人们开始怀疑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石之上的整个理论假设,并试图寻找新的替代理论来解释这一切的反常现象,从而引发了其他替代预期效用理论的理论研究。在这些替代理论中最为广泛接受的便是前景理论。虽然许多决策分析家仍然采用预期效用理论作为一个标准化模型,但前景理论是一个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模型,并从经济领域应用到政治领域。

前景理论相对于经典预期理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很多违背预期效用理论的现象都能够在前景理论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模型,前景理论具有描述性模型共有的缺点,和规范性模型(具有严格数学推导的模型)相比,它缺乏严格的理论和数学推导,只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描述,因此前景理论的研究也只能使其描述性越来越好,换句话说它只是说明了人们会怎样做,而没有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其次,由于受到决策风格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些前景理论在解释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三,前景理论与心理学理论直接相关,然而在现实中决策行为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探索决策行为时还应该加强理论基础,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地分析个体的决策行为。

第二节 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理论应用

前景理论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揭示了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不少学者认为该理论是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理论,为研究“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国家行为能比较真实地描述出国家决策的动机,因而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研究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杰克·利维(Jack Levy)、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和齐韦·毛兹(Zeev Maoz)等学者就开始讨论将前景理论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可能性。1992年,《国际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和《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sychology)还分别出版了一期特刊,着重讨论将前景理论应用于政治学,特别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可能性及其意义。《国际学刊》特辑主要探讨了如何将前景理论应用于国际合作研究,而《政治心理学》特辑主要探讨如何将前景理论应用于国际危机研究。随后,在国际关系的主流刊物中,有关前景理论的实证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的议题也逐步扩展,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当然也遭到不少批评。2004年《政治心理学》第25期又出版了关于前景理论的一期特刊,以回溯十几年来的研究成就和探讨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一些国际关系学者也开始关注前景理论在分析国际问题的上的价值,并已做了初步的尝试,也已取得了一些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节内容就是基于上述学者研究之上,对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一、前景理论与国际关系的联系

1. 现状偏好

前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人们对保持现状的偏好。对国家而言,现状是国家之间最相同的参考点,国家和个体一样通过禀赋效应、损失厌恶和价值权重来框定它们的决策,这意味着相对于收益,国家更厌恶损失,即国家更关注可能失去的现状。

在国际政治中,根据现有的经验性认识,国家也可能存在现状偏好。虽然国家的这种行为不太容易通过严格的学术研究来验证,但现实表现是,国家似乎竭力去维护现状,反对可能受到的威胁损失,而不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来提高它们的地位。例如,国家可能愿意为保卫相同领土而战,而不愿意为获取更多的霸权地位而战或为维持国际机制支付更多的成本。

与改变现状相比,国家更倾向于维护现状的动机有很多解释。一是国家利益的不对称对维持现状产生直接作用。由于领土、价值观、地缘环境等相对稳定的要素构成了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并反映了国家“所拥有的、重要的、普遍的支配能力”,国家维持现状的倾向,经常被国家作为十分重要的而且独立于其他的偏好,即国家维持现状的偏好直接影响其对外决策。二是在禀赋效应的作用下,国家对现状偏好,因为它可以突出国家在谈判中的优势,也可能是因为国际声誉和国内政治成本的需要而维持现状。但是,现状偏好也可能衍生出其他与前景理论有关联的因素。比如,虽然国家的优势(收益或损失)现状可能对其是十分重要的,但国家优势(收益或损失)现状也有助于把现状定义为框定收益或损失参考点的偏好,从而国家优势(收益或损失)的现状可能通过框定、损失厌恶和现状偏好来影响政治结果。损失厌恶和现状偏好也能通过公众影响国家行为,而不仅仅专属于政治决策者。三是损失厌恶。如果国家不能消除可能出现的损失时,前景理论认为上述假设还有可能被加强。因为,如果在某种确定损失结果出现的条件下,可能会刺激个体为了避免损失而冒风险。也就是说,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当个体确定某种损失时,无论什么在一定的现状还是有另一个可选择预期,前景理论认为个体都会采取冒险行为。

2. 框定和风险寻求的偏好

在收益占优的情势下,国家选择规避风险的决策,有助于国际政治稳定,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国家为了提高自己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而选择攻击性行为的企图。但是,在损失占优的情势下,国家选择风险寻求,可能会产生相反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国际政治的稳定性将被破坏。这是因为,即使决策者通过严格的概率统计后,认为国家应该选择克制行为,但在现实行为上,决策者并没有遵循概率统计的结果。相反,如果国家认为处在损失占优的情势下,仍可能选择冒更多的风险来维持现状或阻止局势更加恶化。上述结果在下列条件下出现的概率更高,如果国家认识到现状恶化的结果是必然出现的,或者如果它的现状已经被损害,并且国家要收复这些损失。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描述的这个结果是不可能在完全静态的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虽然,通过实证的方法不能轻易解释国家在损失占优的情势下选择风险寻求的行为,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在国际关系中找到相应的例子。即使国家通过严格的概率统计后,认为应该选择克制行为,但如果国家能够确定其对手要发起第一次攻击时,在危机的情况下,国家为了规避风险可能会采取“先发制人”的政策。除战争外,国家也可能采取不对称的冒险行为。罗斯(Ross,1984年)认为虽然苏联领导人试图规避风险,但他们更愿意采用高风险的行动,而不是保持苏联扩大的利益。这一假设在麦克伊内尔尼(Mclnerney,1992年)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即1966—1967年苏联维护其中东地位的动机是如何产生的。

损失厌恶和风险寻求也能解释为什么国家选择有政策缺陷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经过严格成本预期效应测算过的政策。在希望成为泡影之时,沉没成本效应可能会在国家的决策中发挥作用。例如,我们能在脑子马上出现无效的军事干涉或拖延战争(越南和阿富汗战争)。在经济学中也有我们熟知的例子,在销售亏损的情况下,销售员会犹豫不决,因为销售员的心理在与以前的销售价格相权衡,这个现象也可以在市场预期不好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中得到验证。

收益和损失不需要被专门定义,即使以国家的安全和影响力为主,国家官员也会关注其国内政治地位。为了保证国家的外交或军事胜利,决策者可能试图通过有力的行动来反对外部敌人的威胁,这样他们可以安抚国内的政治对手或转移其他国内问题。在损失占优的情势下,由于不断恶化的国内局势,转移注意力的行为可能增强风险寻求的意愿。这个假设被阿尔诺·约瑟夫·迈耶斯所验证,认为困境中的政治精英经常选择“为了处理国内危机,即便是胜算不高,政治精英更倾向于发动外部战争”。在外部和内部安全认知同时下降的趋势下,个体可能更趋向于选择风险寻求。这个假设与迈克德莫特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是以1979年美国在伊朗人质营救事件中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不过,在其他条件下,上述假设则很难在军事、战略、外交风险和国内政治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前景理论表明损失结果的大小与风险寻求行为之间弱关联,特别是在损失确定要出现的时候,国家倾向于选择风险寻求的行为。与国家整体现状相比,即使一个无足轻重的损失,如果被国家当成一个决策参考点,它对国家的决策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这个无足轻重的损失被看成对国家声誉产生多米诺效应,以及对国内政治产生重大不良反应,那么这个无足轻重的损失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可能性会更高。可见,国家在现实决策中对损失的认知常常比损失的规模更重要。因此,为了规避(或挽回)损失,或者恢复其地位,政治领袖可能倾向于选择相对有风险的行为。这种倾向可能发生在两极格局中大国的零和博弈关系上。

如果两个对手都认为他们处在不断恶化的情势中,那么国际政治不稳定的趋势可能增强损失厌恶的反应。结果可能导致政治决策者关注的重点发生变化,即一部分政治决策者关注国家外部影响力的下降,而另一部分政治决策者关注国内政治局势的恶化,这是因为他们的权力集中在不同的政治层面,或者对政治局势有误判。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损失厌恶可能驱使两派政治力量都选择风险较大的政治策略,而不会采取理性的政治策略,这个假设可以解释1941年美国和日本的关系,也能解释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美国担心伊拉克拥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而伊拉克则担心由于苏联的解体,其现状受到了来自美国的霸权威胁和持续增加的对伊拉克的敌意。

在相同情势下的两个国家,如果其中一国认为自己处在损失占优的情势中,那么有可能导致相互风险寻求的倾向,从而引发国家框定改变现状的行为。国家可能选定不同的参考点,框定它们各自的选择,并都认为需要保护自己的地位。由此我们假设这样的因果关系,在B国代价基础上,A国已获得一个明确的收益,如获取了领土或控制了重要的战略领域。根据禀赋效应,与A国获得收益相比,B国损失的感觉比A国要强烈,其结果是,B国试图恢复其损失,重建B国昔日的地位,而A国则试图维护其新获得地位,反对B国的侵犯。为了维护其现有的地位,双方都可能寻求较高的风险。

在双方都存在知觉错误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加剧已经不稳定的关系。如果B国认为A国考虑的是收益而不是损失,那么B国可能低估了A国的决心,因为B国误认为A国将选择规避风险的行为。然后B国把A国的任何不在其意料之中的进攻态度都看成是有敌意的信号,而不是看成是一个维护A国现状的防御行动,这将促使冲突螺旋上升,增加对冲突的误判。这个行为让杰维斯认为既成事实战略比威慑战略更危险,因为这将使国家不可能去理性地选择,而是选择尽最大的可能去收复它们失去的利益。对于国家的这种非理性行为,我们可以用英阿马岛战争来解释,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决定对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实施军事打击。当然,如果已既成事实且国家战略初始动机是为了恢复其原有的地位,而不是谋求新的利益,国家更有可能做出风险寻求的决策行为。例如为了收复马尔维纳斯岛,阿根廷决策者甘愿冒风险做出不惜与英国一战的决策。

时间也是推动既成事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既成事实越长,损失者越有可能改变立场来改变它,而既成事实的收益者因可能已适应了新的现状,并以此为参考阻止任何改变其收益现状的努力。对于参与调解的第三方来说,时间因素也非常重要,因为既成事实的时间越长,所花费的外交成本可能越多。由于存在现状偏好,与行动迟缓相比,国家的反击行动越早,就越有可能被看成是合法保护现状的防卫性决策。奥匈帝国对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反应的延迟,在观念上降低了欧洲国家对其采取合法行动的支持,并增加了大国干涉和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

最后,引发框定效应变化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变的。例如,A国逐步以B国为代价获取权力,并且A、B两国试图通过磋商来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对于A国而言,它可能把参考点框定在其未来的预期收益上,为此,A国有可能选择寻求风险行为达到其战略目标。同时,B则可能把当前现状当成一个参考点,并为了保护它而选择风险寻求。

3. 威慑与讨价还价“威慑”一词是核时代的产物,但核武器并不是威慑概念的核心。亚历山大·乔治和理查德·什莫克认为,“在最一般的形式上,威慑就是让对手相信,他为采取某种行动所冒的风险会大于收益”。格伦·斯奈德认为威慑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即“一方含蓄或明确地以制裁相威胁,或是许诺报偿,以阻止另一方做某事”。在国际关系中,讨价还价理论与博弈论密切相关。讨价理论是在托马斯·谢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上发展起来的。谢林所说的讨价还价是广义的,即除了确定协商之外的所有活动。通过对讨价还价现象进行分析,谢林得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势弱的一方通常会成为强者。”讨价还价和冲突管理涉及一系列默契协调的问题,谢林认为“在不稳定的伙伴关系和非完全对抗的条件下,敌对双方都能认识到一些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尽管他们不能进行直接或秘密交流,但可以默契地协调彼此的行动,在共同的预期方面达成一致”。随后乔治·唐斯和戴维·罗克又发展了谢林的理论,提出了无言讨价的概念,即“当一国试图通过行动,而不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外交行动来影响另一国政策时”。在一般意义上,讨价还价也可称为议价或谈判,主要是指参与人(也称为局中人)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利益的分配问题,称讨价还价时主要强调其动作或过程,称谈判时则强调其状态或结果。

在前景理论中,框定决策也能影响威慑和讨价还价的行为。与A处在损失占优时相比,B(A的对手)更有可能选择威慑来影响处在收益占优时A的行为。出于损失厌恶效应,为了避免损失,B更倾向选择风险寻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威慑总是能取得成功,因为威慑方在现状选择上会出现偏差,并常常看不到自己处在收益占优的情势中;此外,威慑方还有可能为了一些特别有吸引力或没吸引力的目标作为威慑的动机。例如,雷伯和斯坦因认为威慑行为经常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威慑方经常由于国内政治恶化而选择有进攻性的行为。对于威慑问题,杰弗里·贝雷基安的研究表明,当两国都框定处于收益占优时,威慑更容易成功。如果两国或是其中一国框定处于损失占优时,则威慑难以成功。这是因为,对于框定收益占优的国家来说,即使遭受损失的概率很小,它们也不会冒险改变现状。这就意味着,如果被威慑国框定为收益占优时,较弱的威慑也足以对其产生威慑效力。相反,如果被威慑国家框定损失占优时,它们更愿意冒险采取背叛的策略,因而威慑很难实现。根据前景理论,小詹姆士·戴维斯建构了一套关于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以帮助决策者适宜地使用不同的手段来影响对手的行动,他认为威慑理论以及传统的权力理论总是将分析集中在“使用威胁的手段来引导对手采取对己有利的行动”,忽视了允诺也是影响力的重要来源。为了更好地影响对手,需要根据对手的行动动机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果对手挑战现状的动机是担心战略脆弱性及未来损失,那么应该使用保证及承诺给予回报的方式来发挥影响。如果对手挑战现状的动机是基于合理的成本与风险概率统计,追求意念中的收益,那么威胁则是发挥影响力的恰当方式。

讨价还价与框定密切相关,讨价还价受禀赋效应的直接影响。如果在讨价还价中行为体把让步看成损失,而且把让步看成对手的收益,他们将高估让步的结果,即认为对手也可能对其做出让步。这将导致双方为了做出较小的让步,选择更加有风险的决策,哪怕是出现僵局。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为,双方相互减少可以讨价还价的空间。为此,卡尼曼、克内奇和塞勒(Kahneman,Knetsch & Thaler)提出了“让步厌恶”的概念,即行为体不愿意接受在多边磋商上的任何程度的损失。如果这个概念成立,那么在现实中将进一步削弱对问题达成共识的可能。还有不少研究成果都支持了上述命题的成立。巴泽曼(Bazerman,1983年)在讨论损失分配问题的研究中发现,讨价还价的各方很难达成协议;在讨论收益问题上,讨价还价的各方也较难达成协议,因为很难找到帕累托最优的解决方案。摩根和威尔逊(Morgan & Wilson)在国际危机中讨价还价空间的研究中建立了分析讨价还价空间的模型,他们认为当有可能出现正面的回报时,讨价还价各方可能寻求达成协议,而当回报是负时,在每一个讨价还价各方选择偏好期望值都较低的案例中,讨价还价的各方可能会寻求战争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由于讨价还价中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詹尼斯·斯坦因(Janice Stein)认为当前的国际关系合作理论是有偏好的,因为它们合作通常解决以分配收益为动机。斯坦因(Stein)还认为如果合作涉及分配损失时,合作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未来收益的前景并不是国际合作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国家处于收益占优时,它们是风险规避的,不一定愿意承担风险去追求更高的预期收益;当国家处于损失占优时,它们是风险接受的,只要其预期合作有可能使其减少损失,国家都可能把握合作的机会。可见,框定是影响国家国际合作决策的关键因素。对此不少学者也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讨论,马斯坦多诺(Mastanduno)使用前景理论的损失厌恶效应解释了美国和日本采取冒险的经济合作战略的原因;斯派尔(Spar)通过“强烈的损失厌恶动机”解释了为什么美日会在研发战斗机上进行合作的动机。麦瑞尔·法尼斯(Maria Fanis)则用前景理论解释了1973—1975年智利四个经济集团之间成功达成合作的原因,即它们发现自己处于损失状态,希望通过经济合作能够弥补损失。在国际制度的维持上,前景理论也提出有别于新自由主义的解释,认为人们之所以维持低效的国际制度,不是由于制度效应所产生的成本,而是源于人们决策中的现状偏见。只要人们把现行制度的运行状况框定为获益状态,那么就会偏好确定的收益,而不愿意对制度进行改革或者是推翻原有的制度,因为推翻或变革原有制度的收益是不确定的。二、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

1. 前景理论是否能被直接应用?

虽然前景理论对一些国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我们也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前景理论产生于实验室条件下,在其概念和方法应用上会有哪些困难?如何在现实研究中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前景理论才能更好地的被利用来解决国际关系中的现实问题。

前景理论是在可控实验室条件下产生的,并被高度抽象化的理论。前景理论之所以采用实验的方法,是为了通过严格的实验控制把大量无关的干扰因素排除在外,同时放大对研究主题的随机影响,从而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降到最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现实中的个体对某一预期存有偏好的可能性,这种方法比建立在其他预期效用之上的分析更有价值。不过,前景理论并没有完全抛弃预期效用理论,而是对预期效应的修正,因此,前景理论也考虑了可能性,通过把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结合起来,分析和判断个体的行为偏好。

国际关系研究的现实经验表明,由于决策者不可能对决策过程中每一备选方案的结果及其概率拥有完全的信息,且决策者也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些信息,同时由于知觉往往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记忆又存在偏差,行为很难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外交决策实际上面临着很多风险,也就是说在国际关系中,更多时候行为体是在不确定条件下来进行选择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理论,前景理论为研究国际关系中各个行为体的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相对有效的方法。

2. 框定分析

由于不能像在实验室的环境下设计研究框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框定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情势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其发展方向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加以考虑,那么在国家关系研究中,进行框定分析时就会出现误差,因此应用前景理论研究国际问题时,适应和重新整合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消除、组合和编辑程序也比较难以预测,因此,框定所选择的问题对决策者的预期行为的评估至关重要,需要在分析中反复检验。在框定分析中还需要排除一因多果、循环论证等问题。

尽管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是通过框定来分析外交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仍然十分有效,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有很多实例。例如,麦肯纳利(Mclnerney)验证了1965—1966年苏联在中东外交政策,苏联适应了在叙利亚取得的新地位后,当认识到以色列、叙利亚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以及中国对第三世界政策都对苏联现有的地位有确定性威胁时,苏联感到处在损失占优的情景中,为此,麦肯纳利(Mclnerney)认为苏联决策者选择风险寻求的政策,包括发动地区战争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另外,麦克德莫特(McDermott)利用卡特政府解救人质事件也分析了框定的问题,麦克德莫特通过回忆录和一些访谈材料,分析认为由于框定的问题不同,万斯、布热津斯基和卡特都对伊朗人质事件有不同的预期;在日益恶化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即便卡特认为没有什么有吸引力的选择方案,但他还想挽回自己的损失。因此,麦克德莫特认为,卡特政府之所以冒险营救伊朗人质,是因为卡特相信一个成功的营救可能不仅让他重新获得其损失,也能带来在国内政治上的收益。

框定也是一种政治操纵手段,目的是影响框定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它通过强调信息的某一方面,框定决策者看待某一议题的着眼点,进而操纵其决策的选择范围。前景理论的研究表明,巧妙细致的框定方式能够导致公众的偏好反转以及风险倾向的变化。此外,肯德尔·菲利普斯(Kendall R. Phillis)将框定效应推广到有关集体记忆的研究中;卡伦·卡拉汉和弗朗克·施内尔(Karen Callaghan & Frauke Schnell)则研究了政治家和媒体是如何报道政治问题的;威廉姆·加姆森(William A. Gamson)的研究着重于框定与媒体影响之间的关系;威廉姆·贝彻(William A.Boettcher)研究了影响美国民众支持或者反对人道主义干预的六个因素;亚历克斯·明茨和史蒂文·雷德讨论了影响框定效应能否起作用的几个条件。首先,框定对象、议题不同,则采用的战略战术就要有所不同。在很多情况下,对手会采取反框定的努力。国家领导人对某个议题的框定成败,常常取决于媒体是支持还是反对。其次,框定效应能否起作用还取决于试图框定他者的行为者或机构所拥有的资源量。第三,其他许多因素也影响到框定的成败。在证明了框定分析的有效性后,还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成功的框定分析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小心去验证,尤其分析复杂的国际问题,在研究中一定要避免想当然的框定,从而使研究的结果能反应事物本质的规律。

3. 排除选择性解释

预期效应和理性选择,前景理论的评估阶段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上,评估阶段为了解释选择前景理论的原因,需要对行为体的身份进行甄别并分为六大步骤:(1)定义参考点;(2)认定选择的有效性;(3)评估价值;(4)对每个结果的概率进行必要的分析;(5)通过适当的概率权重函数修正主观的可能性;(6)最后,表示带有预期偏好的结果值或选择超过替代预期的价值。毋庸置疑,这些要求都非常苛刻,因为效用、预期概率和其他变量很难用实证的方法来测量。原因是这些步骤是社会心理学家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验证,目的是为了其他变量能够被严格控制。

当然,效用的限制、概率和直接的相关变量、实证方法测量的简约性也影响了预期效用理论对外交政策的实证检测,但与前景理论相比,预期效用理论对数据严格程度要求不高。虽然,预期效用要求对个体认知的信息,每项选择结果的概率和每项主观概率,相对价值评估等都要进行有效的选择,预期效用理论不需要信息框定,也不要求额外的主观概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预期效用理论要比前景理论更简洁。在评价前景理论和传统理性选择理论的优势方面,主要标准必须是能够在实证研究中被验证,其适用性在实证研究中是否更强。但是,如果观察到的行为既可以用预期效用也可以用前景理论来解释,倾向于预期效用理论解释是因为其简约和规范的吸引。尽管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去判断哪种理论很适合分析某一数据,但是通过回顾前景理论的实验和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风险寻求趋势的大小在损失占优或确定收益规避风险是相当的。也就是说,个体经常愿意忍受的程度明显低于可选择的预期是为了避免某种确定的损失或谋求一定的收益。这与简约论的观点结合,认为前景理论中的举证责任证明了因为框定、规避损失、决策权重概率的原因,使政治决策的预期效用明显低于其他选择。

在概念化层面,与确定条件下的预期效用相比,前景理论符合我们在不确定条件分析问题的标准。例如,不是行为体要选择一个有风险政策,而是因为行为在损失占优的情势下,为了避免更进一步的损失,行为体选择了风险寻求,与标准的预期效用相比,行为体选择了更具有风险的替代方案。对这个问题,杰韦斯、夸特龙和特沃斯基(Jervis,Quattrone & Tversky)从不同案例和视角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预期效用与前景理论的实用性问题没有受到关注,因为长期以来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都是假定行为体为“理性人”及其“自私”特征作为理论基础,认为行为体在追求最大化利益时,能够对存在的客观环境和信息做出理性判断,并且能够选择出最优的决策。事实上,在现实研究中,很难比较理性主义与前景理论在概念上的不同。例如,麦克德莫特(McDermott)在解释卡特政府选择寻求风险去解决伊朗人质危机动机不是因为其国内外地位的持续恶化,而是因为卡特相信通过一个成功的解救行动,不仅能弥补其损失,还能带来一些收益,同时他还认为解救人质成功的概率很高(而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解救人质的成功率评估很低,事后一些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认知偏见导致卡特夸大了成功的可能性)。麦克德莫特的解释可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麦克德莫特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是否本身已经带有了选择的偏好。这种偏好在法尼曼的研究中也能找到。通过对罗斯福总统在慕尼黑危机前发生的偏好反转研究,法尼曼认为,是因为新信息影响了罗斯福总统的偏好。为此,法尼曼用了大量篇幅来阐释理性选择模式不足来解释为什么罗斯福总统会做出不同的决策行为。因此,法尼曼认为与预期效用相比,用基于框定和规避损失假设之上的理论来解释罗斯福政策的变化更有说服力。法尼曼虽然为如何把前景理论应用到国际关系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模型,可是,他的研究没有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外交决策者很少通过预期效用或前景理论框架来评估政策结果,因此,在现实研究中,很难从所掌握的证据中推导或重建决策者的效用或价值函数。

4. 概率评估和风险

虽然决策者很少对其评估价值的精确程度加以说明,但有时候他们更关注主观概率评估。一般而言,政治领导人的言论可以清晰地表明他们是否处在收益或损失的情境中。虽然与运用前景理论分析相比,其相关性比较弱,但也可以是一种替代方法。这种方法关注的是框定的问题和评估的概率,而不是权重效应。因为确定性的影响(前景理论隐含了“确定效应”),人们更愿意消除风险而不是减少风险,即使这项损失发生的概率在两种情况下都等量减少。

上述情况将对分析直接产生以下几种问题:(1)在框定方面,是否决策者认为他们的选择包括损失或收益(或损失收益混合)?与潜在的收益相比,决策者是否更多停留在潜在损失上,并且是否由于心理原因夸大了危险?是否他们考虑过可替代框定,并且考虑过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是其他的?(2)根据概率评估的方法是否有效?如果有效,现有的证据是否对结果衡量过度?是否他们过度寻求风险来避免确定损失?当他们有机会使收益安全时是否过于小心?

如果已经有一个几乎确定的预期结果,并且已观察的行为不是在预测的方向,这些行为是否符合我们使用前景理论的标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简单概率计算基础上的预期选择也带有偏好,在分析中应尽可能排除这种概率。这些标准可能说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上它们附带有一些问题。不像在实验室,一个选择能够保证一个确定的结果,政治领导人很少认为任何既定的政策选择会导致特定的结果,事实上,每个政策选择带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它们之中会产生突发的影响和不确定的结果。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许多案例包括了突发和未来风险(不确定)的复杂权衡。但在正式的决策理论文献中,未来效用常常被打折扣,并且出于实用的目的被整合到单一效用函数和风险取向中。乔治(George)提出了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效性问题,认为风险取向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并认为政治领导人经常评估风险。决策者不仅关注风险水平,也评估在什么时候风险水平有可能上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他们(决策者)将能够控制导致风险结果事件的顺序。因此,如何评估方案中可能出现的最大风险,对于决策者和分析家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些分析家可能预测战争,或者使用武力缩短战争,总是带有最大的风险,或许因为“战争的迷雾”和危险本身,战争可能升级。这可能符合最大化标准,把在战争中毁灭性的失败看成可能最糟的结果被视为合理的,但这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但是,行动缺失和地位持续恶化也能引发相当程度的风险,在一些情况下,行动缺失可能被认为大于战争的风险。政治决策者往往很有信心,他们可以在最低成本下实现快速的、完全的胜利,并且因而低估使用武力的风险。同时,他们可能夸大那些导致他们行动失败的内部的可能性和外部危险。决策者如何正确评估和比较这些风险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结果预测行为体选择什么样的风险寻求(或规避风险)行为是极为困难的。例如,与美国决策者在1991年海湾地区的军事、外交和国内政治军事风险行为相比,对伊拉克持续的经济制裁、支持反伊拉克外交“联盟”和允许萨达姆·侯赛因有更多的时间去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风险哪个更大?

相对风险评估的问题也适用于危机谈判。“螺旋理论”普遍认为,不妥协战略被证明是最具风险的决策,因为安全困境和心理动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威慑理论”相信威慑政策是最危险的战略,因为它明确承诺义务、表明决心和最小化误判的可能性。同样罗杰斯(Rogers,1991年)通过对局势升级与谈判策略的分析,认为决策者也可能有不同观点(根据风险)作为是否在谈判早期或晚期采取强硬(与和解)策略。

5. 预防性战争的问题

在国家现状相对下降的情势下,相对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可能使决策有两种选择:(1)针对一个正在形成的挑战启动预防性军事行动,或(2)接受国际地位持续恶化(伴随国内成本),但决策者不能确定的是这两种选择方案哪种最有效。正如利维(Levy)的研究所提到的,战争行为会使决策者关注取胜结果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个正在下降但仍然在双边战争中强大的国家,大概超过50%的国家都会关注这个不确定性),战争的成本,以及可能增加的成本或第三国的干涉。涉及不确定性的延迟问题,个体的地位是否和怎样继续恶化,对手将会怎样做,一旦实现优势地位(或之前),争取外交支持来遏制对手、安抚的可能性,特别是未来战争可能出现的成本。对于国内的政治精英而言战争可能产生权力,无论战争胜利或者战争失败都可能增加国内利益的成本。而战争延迟可能逐步增加国内公众的不满情绪,并有机会把潜在的战争成本传递给政治精英的继承者。前景理论认为更为复杂的是在战争收益中也可能会产生混合(包含收益和损失)的情势,即一个实力正在下降的国家并没有完全的损失占优。

至少在决策者的眼中,很难预期防御性战争或持续衰退是否会产生更多的风险,因此,该方式在损失占优的情势中将倾向于风险寻求。如果决策者选择了利益最大化的标准,他们可能倾向拖延和避免最坏结果,即预防性战争的失败。另外,因为战争可能带来收益和损失,这将涉及一个混合博彩,想要避免确定的、固有的持续危害其现状的损失,决策者可能倾向于战争,因为他们认为无所作为的行动将导致持续的衰退。第二种解释可能被通过其他禀赋因素而被加强,即与理性的计算相比,国家将可能试图坚持维护它们目前的权益。

另一方面,评估预防性战争结果的标准可能建立在不同的范围或负面结果上,并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将表明风险延迟要大于战争风险,因为个体相对实力的下降,可能会对负面结果数量和范围预期上升。这将对寻求风险的行为体产生一个激励因素去寻求延迟战争,但对规避风险的行为体来说更倾向于预防性行为。这种趋向于寻求风险决策,对于收益占优的国家可能倾向于选择无所作为,但对于规避风险的国家倾向于选择战争,这正是金和莫罗(Kim & Morrow,1991年)所创建的在力量转换时期的战争决策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假设在对1815年战争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支持。不幸的是,无论理论还是实验研究都没有证明或分析如何权衡现存的风险和未来的风险。没有出现明确的分析结果是因为缺少可以被定义的辅助假设,即政治决策者所选择的决策标准,以及他们在未来应用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6. 小概率中的风险倾向

小概率事件也是前景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假设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被视为无条件的,个体在收益占优的情势下规避风险,损失占优的情势下选择风险寻求。根据前景理论的原理,风险倾向不仅取决于价值函数,也取决于权重函数。作为价值函数,鼓励收益占优的情势下规避风险,损失占优的情势下选择风险服从,但对于小概率且过度权衡将会使决策的预期结果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对于预期而言,在不确定条件下,如果涉及到极端小概率的问题,那么前景理论将遇到更为复杂的问题,因此观察到的行为有可能十分不稳定,所以概率权重函数不确定。这个问题在复杂情况下将涉及灾难性的损失(出现的概率也很小),其中有研究表明,风险寻求趋势可能被逆转。

因此,在小概率条件下或灾难性损失时,在对风险态度做假设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国际关系中,特别是涉及战争与和平,以及使用核武器的决策。不过,与标准的预期理论相比,国家不太可能冒风险发动核战争来提高他们的地位,或者可能冒风险发动核战争。如果对手即将攻击,那么出现那种能让他们毫发无损地抢先逃脱的机会将非常的小。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在一定条件下,前景理论可能做出相反的预测。同样,如果认为扩张性的对手因收益占优而规避风险不是真实的,那么针对扩张性对手的威慑有可能被加强,这是因为过度衡量大收益上的小概率(这取决于价值和权重函数的形态)会导致风险接受的行为。

这意味着应用前景理论来分析问题,需要决策者对不同结果出现的概率十分敏感。如果概率处于适度的范围内,基于价值函数的标准的前景理论假设是可以应用的。但是如果概率小,在没有预测各个价值和权重函数的形态时,就不能直接应用前景理论。三、其他决定风险倾向的因素

除了上述所讨论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前景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例如特质、文化、性别、教育、收入等。因为风险的态度也能被特质、文化、政治、意识和其他框定决策者的因素影响。根据实验发现,反射效果通常发生在约60%—80%的被试者身上。虽然反射效果发生的概率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显著性水平已十分高了,而且这些发现已经被广泛证明有效,包括商业管理人员和医学界,但反射效果也确引发了谁是另外20%—40%的讨论,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反应。

与研究大多数个体情势的倾向相比,讨论不一致行为的数量顺序可能没有太多意义,但是,它有可能在国际关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例如,东条英机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几周的评论已提醒战争爆发的可能性。20%—40%的不正常行为对国际关系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很明显,个体特性诸如个性、年龄、种族、性别、教育、收入和职业都对风险的态度有影响,并已被实证研究所证明,大多数个体水平属性可以被有效地随机化在大样本(large-n)实验环境中研究,使我们能够在这些研究中合理假设风险倾向,框定一个参考点。但是有充足的理由可以让我们相信,风险的态度是区别政治领导与大众的一个因素,它促使政治领导人提高政治立场,所以我们在分析外交行为时不能排除其他风险倾向来源的因素。

政治领导人对风险态度的问题是复杂的,为了在一些政治系统中干扰进程,他们可能会比其他个体更有寻求风险的偏好。高等级的官僚化体系可能鼓励规避风险的个体,而独裁或革命政权可能更有利于风险寻求的领导。就像墨索里尼曾提过的一个问题(或许有一些夸张),“你是否了解一个谨慎算计的独裁者?”这些政治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许能通过小团体来调节,尽管最近很多文献讨论规模和选择方向变化的平衡问题,但风险转移的假说认为风险寻求倾向在群体决策方面有增加的趋势。

政治文化也可能影响风险态度。需要强调的是,几乎所有研究框定反射影响和规避损失的试验工作都是在美国大学里完成的。虽然这种研究非常有价值,但也引发了一个问题——是否这种研究会在欧洲、拉丁美洲、中东或东方文化中得出相同的结论。意识形态的变量也是显著的因素,乔治(George)认为个人看待风险的角度是信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下,与美国领导人相比,选择规避或寻求风险的苏联领导人明显有不同的方式。阿德梅特(Adomeit)也强调了意识形态的因素,并认为苏联风险寻求的倾向往往发生在苏联政治左倾的时期,规避风险行为主要发生在政治右倾的时期。

分析影响风险倾向的其他因素对前景理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数据密集型任务,但它对个案研究尤其重要,其中更困难的是控制分析系统中其他风险倾向的来源。虽然在现有的研究中,还没有能证明风险倾向是可以跨越时间的,不过,政治决策者在先前情势中的风险倾向可能是分析当前风险倾向的一个比较有用的指标,基于这个原因政治回忆录是可以成为分析风险倾向的有用工具。亚历山大·乔治和基雷特·乔治(1956年)对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个体、制度、文化和其他因素都十分有可能成为影响风险倾向的显著因素。在国际关系中,一个角色的风险倾向因素不应局限于围绕参考点的框定,而是应扩大到其他变量。

第三节 理论优势及争议

前景理论的优势和争议在学术界讨论得很多,虽然涉及的内容广泛、说服力很强,但都由于处在不同范式之上,在学理上很难形成交集,这给深入认识前景理论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为此,本节的主要内容将以既有学者的观点为主,并对其疏漏的地方进行补充,来阐述前景理论的优势及争议。

毋庸置疑,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前景理论是能够应用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其一,前景理论能够为国际关系中一些争论的问题提供新的解释,例如防御性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之间关于国家是安于现状还是觊觎改变国际体系的争论,以及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关于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争论。其二,前景理论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国际关系研究的各种领域,例如,有助于对国家外交决策的偏好研究,还能使我们分析和归纳国家不同的决策模式、决策风格和决策策略,以及理解如何才能够更好地使用权力,如何促进国家间合作等等。其三,前景理论对研究国家突发性、危机性事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因为它提出了关于人类行动和决策动机的不同问题,要求我们寻找不同事实,使我们得到不同结论。正是以这种方式,它帮助我们理解那些隐藏在传统分析模式之下的独特现象。在此基础上,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前景理论的优势主要有:

首先,前景理论是一种描述性理论,是在大量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归纳而来的。因而,它在描述性上是真实的,同时它的数理模型使其可以与理性选择模型相媲美。社会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理论是否描述了真实的人类行为。例如,新近出现的演化博弈论、实验博弈论和行为博弈论在描述上越来越追求理论模型能够接近真实的人类行为。与预期效用理论相比,作为描述性的前景理论更适合于描述人类的实际行为。前景理论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它的研究结论可以结合到其他各种理论模型中加以应用。不少学者开始抛弃预期效用理论对风险倾向的假定,转而把前景理论对风险倾向的研究结合到博弈论中去。前景理论既保持了理论分析的简约,又保持了理论分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例如前景理论从心理学对主观预期效用理论(SEU模式)进行了修正,并通过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来反映决策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从而更加深刻地分析了决策过程。

其次,前景理论对问题的解释高度依赖于情境,也就说侧重于在动态的环境中来考察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及其决策偏好。解释问题依赖于情景是前景理论的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所提供的解释和预测都会随着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前景理论中,自变量与决策者所处的情势有关,即收益或损失的相对性。随着所处情势的变化,决策者的风险取向也在变化。比如,当决策者感到自己要对前一个决策造成的损失(沉没成本)负责时,其下一个决策与没有这个损失相比,通常会冒更大的风险,以期弥补前面的损失。这样就可以将国际关系理论中所忽视的历史因素(如沉没成本)、规范因素(如正义)、偶发事件等等加入到理论的分析中去,因而使得前景理论是一个动态的理论,能够解释变化。此外,前景理论一方面强调行为体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又高度重视结构的重要影响。这就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要么强调结构的决定性作用,要么只强调能动者的能动性。

第三,现有国际关系的理论范式大多建立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之上,即所用到的概率一般是给定的。事实上由于个体间经验、风险偏好的不同,使得这种决策者认识的概率与实际的概率水平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不仅影响了决策者对方案的选取,也影响了决策者政策分析的准确性。而前景理论抛弃了效用函数,引入了主观函数,并结合权重函数对现实决策行为进行动态的分析,从而能使处理过的概率能够大大降低在决策分析时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并剔除决策者概率判断上的偏差,较之先前的理论分析模型有很大提高。在目前以理性主义范式为主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前景理论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研究方法。

第四,前景理论可以与国际关系的主流理论相结合。建构主义关于话语建构事实的观点与前景理论中的框定效应如出一辙。前景理论可以与社会学上的框定分析理论相结合,因为后者探讨的问题就是话语、符号性行为在社会动员、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而且,正如大卫·韦尔奇的研究所显示的,前景理论同样可以用在研究规范问题上。前景理论也可以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相结合,为主流理论的观点提供新解释,为它们之间的争论提供新答案。

尽管前景理论对于国际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决策分析法有着其局限性,引起不少学者的质疑。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决策中的参考点如何选择。对于决策过程中参考点的判断是前景理论的核心问题。乔纳森·默瑟综合了目前研究中对参考点的判断,决策者可能(1)以现状作为参考点;(2)以期望水平作为参考点;(3)依靠启发法作为决策参考;(4)依靠类比作为决策参考;(5)依靠情绪作为决策参考。前景理论是关于在不确定状态下个人选择的理论,而不是政治学的综合性理论。由于前景理论仅注重给定决策问题的相关参数(参考点、选择范围、可能结果,以及价值和概率的相互联系),它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决策理论,因为这些基本参数在理论上是外生的。因此,缺乏一个框定理论是目前前景理论最核心的问题。

第二,前景理论是关于个体选择的理论,而我们进行国际政治研究需要理解的是集体决策的问题。损失厌恶、框架、偏好反转等概念都是基于个人决策试验的证据。因此,解释个体决策的前景理论能否应用到集体决策和集体行为中去呢?关于个人决策过程的假定,是否就能够转换成对集体行为体的可靠假定呢?是否个人行为上的损失厌恶趋向,就意味着国家行为也是如此呢?是否可以从个人行为的假定就逻辑地上升到集体组织行为的假定呢?利维认为这是可以的。因为在大量情形下,决策过程都有一个人发挥着主导作用,不论是为国家做决策,还是阻止与之偏好不同的其他选择时都是如此。如果我们采用将国家作为单一行为体的假定,那么前景理论就完全有理由可以作为对国家决策的很好的解释。事实上,理性选择理论也没有解决这个集合体的问题。利维认为,原则上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止我们将前景理论发展成集体选择的理论。但是由于团体决策中存在的“选择转移”问题,亦即团体的决策总是容易走向更加极端化(也称之为群体极化),或者更加冒险,或者更加谨慎。而且也有部分研究证明,前景理论和集团极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第三,实验室里的研究结论是否可以直接应用到现实的外交中去。长期以来,对决策心理学视角持批评态度的人一直断言,无论实验室数据多么有生命力,把这些数据转移到现实世界环境中的策略都是有缺陷的,即使是最天才的实验也不能捕捉到对市场上或国际关系中存在风险的主观知觉。即便承认在历史和当前环境中的此类测试的有效性,但要以重建对风险和效用的非常精确的主观估计为目的,去收集、评估数据也很难做到。事实上,前景理论的发现具有牢固的基础,很多试图推翻前景理论发现的实验最后都失败了,最终都不得不承认这些研究结果。而且,大量证据表明,前景理论能够解释实验室外的行为。它的内在逻辑和经验发现也是非常牢靠,因此,没有什么理由仅因为它是在实验室中发现的就加以反对。

第四,前景理论是否能够应用到战略互动的研究中。前景理论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理性选择理论,因为后者拥有博弈论作为研究战略互动的工具。虽然在前景理论基础上行为博弈理论得到了发展,但是目前这一理论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前景理论事实上已经用在战略互动的研究上了。例如有学者开始把前景理论应用在国际谈判、国际危机中的研究。

第五,由于框架效应和参照依赖是前景理论的核心和支柱,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努力建立某种方法来确定行为体的参照点。这个程序必须独立于要解释的行为,以避免循环论证。否则,在研究中我们确定是否决策者有框定、规避损失和衡量某种结果的偏好。而如果对这些问题过度关注,也可能导致“过度衡量”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研究中,针对前景理论框架效应和参照依赖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努力排除替代性解释,这样才可能使观察到的行为也符合其真实的表现。

随着前景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熟知,以及前景理论自身的不断发展,理论体系不断完善,还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未来国际关系研究中,前景理论的影响和地位必将更为突出。一些学者认为,前景理论还可以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首先是权力转移理论。道格拉斯·拉姆克(Douglas Lemke)注意到,该理论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没法判断崛起国是否对现状满意。他认为,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哪些国家是满意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法理论依据知道为什么一些国家对现状满意,另一些国家却不满意。拉姆克的研究也表明,权力转移中实力强大的国家不一定是对现状的满意国,而实力较弱的国家也不一定就是不满现状的。根据前景理论,现状满意国是因为它们处于收益框架内,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促使其具有维持现状的偏好,而不满现状的国家是由于它们正处于损失框架内。但是对于决策框架的确定有赖于决策者对情境的主观判定,很难采用客观的指标进行通则化。戴尔·库普兰(Dale Copeland)的动态差异理论(Dynamic Differentials Theory)同样需要结合前景理论才能够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因为占优势的衰弱大国更倾向于将现状框定为损失,特别是未来的衰退趋势被这些军事大国看作是严重的、不可避免的话,那么现状对它们来说就是一种确定损失。前景理论的预测是,当面临绝对的损失时,决策者更趋于风险接受。其次是战略研究。前景理论告诉我们,采取渐进战略来实现一个大的战略目标更容易取得成功。举例来说,冷战期间,中国对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巨额的援助,是以影响国内发展作为代价。可是当后来中国削减这一援助数额的时候,反而加剧了彼此关系的恶化。这是因为,最初的巨额援助导致受益国将参考点大大提高,因而后来削弱援助数额的时候,对它们来说,这是一种损失,而不是收益了。这些结论对于其他方面的战略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议问题。

前景理论可以发掘的研究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宽。未来前景理论的发展除了要发展出一个框定理论,要能够像博弈论那样应用于战略互动的研究之外,还要结合认知心理学的最新进展——情绪研究。这是因为,情绪研究可以在决策的心理学模型和理性选择模型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对前景理论原理的梳理和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本文认为,前景理论的理论假设、分析框架及其理论优势有助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选择双边或多边联盟战略。依据前景理论的研究,本文认为,国家选择不同联盟战略的原因是:由于国家的决策者对威胁预期(参考点)的变化,且不同形式联盟所存在的风险使国家选择不同形式的联盟,目的是为了规避损失。由于前景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并从经济学借鉴过来,为了更好地解释我们的问题,并适用于国际关系研究,针对我们研究的主题——国家的联盟行为,我们把政治科学中的威胁制衡论引入到前景理论的分析框架中来。这是因为,本文认为国家结盟动机主要是为了制衡威胁,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将在本书第三章展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