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养生少生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6 19:13:5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寅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和谐养生少生病

和谐养生少生病试读:

前言

中国人自仓廪足之后就一直在探讨养生、追求长寿,可上至历代帝王、下至寻常百姓,似乎都还远远未曾达到追求之目的。

2011年春节晚会上姜昆表演了一个相声:甲专家说苹果要带皮吃,乙专家说苹果不能带皮吃,结果闹得不知道这苹果到底该怎么吃了。这虽然仅仅是一个艺术作品,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各路专家们对同一问题出现大相径庭说法的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众说纷纭的养生各家“邪说”,您迷惑了吗?

从早期的甩手疗法、打鸡血、喝红茶菌热,以及对某些气功大师意念治病、隔空取物的狂热追捧,到近年来的吃果子狸、吃老鼠、生吃泥鳅、生吃茄子等;从早些年的“神医”胡万林,到近几年的神仙道长李一、李培刚、刘太医、张悟本、大道堂刘逢军,虽然每一轮错误的养生方式都会引起一番思考,虽然一个个“大师”倒下了,但大众似乎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启发。难道真的是咱中国的老百姓太愚昧了吗?

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养生大师,您是否能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17日国内即发生大范围哄抢食用盐的集体荒唐行为。

面对诸如此类的以讹传讹而不设防的举动,您怎样才能做到让“谣盐”止于智者?

本人从事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十几年,在年将不惑时终于明白: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养生同样如此,以人为本因人而异。

本书不是一本面面俱到的养生经,也不是一本人云亦云的养生经。我只是把我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或许是您正在经历的,通过我的方式告诉您:它或许是不对的。

正确的养生方式,无疑会提高您的生活质量,而错误的养生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降低您的生活质量。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养生,肯定都会改变您的人生。

说实话,我并不奢望仅仅通过这样一本小册子让您长寿,但它绝对可以让您减少错误的养生方法,减少对自己身体的损害。归根结底,我是想帮助您确立起适合自己的养生经。

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从饮食说起

俗话说:“病从口入”,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就会发现:健康可以喝出来,健康可以吃出来。

您会喝水吗

——饮水求健康,适度为主张

2006年夏天的某日,一位女教师以头晕、腹胀、饮水即吐就诊。详细询问,原来这位女教师前几天患了感冒,医生为其开了药物并嘱咐她要多喝些水。因此,女教师在两天内喝了4~5暖水瓶的温开水,随后就出现了上述一系列症状。我对女教师说:“没什么大碍,就是水喝多了。”面对她满脸不屑与不信的表情,我笑道:“先别急着反驳,吃了药再看。”随即开出如下处方:茯苓10g,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5g,桂枝5g,一剂水煎服。第二天,女教师兴冲冲地来到诊室:“李大夫,你的药倒是很管用,但我怎么是喝水喝坏了呢?西医不是一直强调多喝水有益健康吗?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当时,外面小雨淅淅沥沥,诊室清闲无人,于是,我就自己所了解的饮水与健康的关系、误区等方面与她探讨了起来。

目前,随着饮水与健康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入,西医在饮水的时间、数量等方面都做出了量化规定,但也出现了诸如渴时饮水还是不渴也要喝的争论。既然有争议,就说明有些观点还未能达成共识。而未能达成共识的原因,则是因为中医有别于西医的养生、诊疗观。

中央电视台所做的某档电视健康栏目,请了中、西医两组不同的嘉宾,试图把一种疾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剖析,从而让老百姓更加明白。其用意是好的,可惜由于主持人专业知识匮乏,不能引导中、西医嘉宾在同一问题上碰撞出火花;而嘉宾之间由于彼此间的面子等原因,也往往自说自话,并不进行深入交流,甚至极力避免不同观点的探讨。如此一来,原本有希望成为大众健康指导的一档栏目却变成了“鸡肋”。

实际上,做学问的关键就是要深入,不同的观点进行激烈的对撞、辩论、交流,才有可能做到去伪存真。当前关于饮水与健康方面就存在着诸多需要商榷的观点,不妨从中西医不同的角度逐一来对撞一下。喝水有益,中国创造

饮水有益健康是中国人的发现。2008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最新“膳食宝塔”中,水作为七大营养素(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之一,被摆上了重要位置,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饮水的重要性。但饮水有益健康是中国人的原创,可能很多人却并不知道。

实际上,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饮”的重要性,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饮食男女之所以把“饮”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这个意思。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正式提出“初起首服水法”的养生方法,即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有利于健康,所以这并不是西医的发明。南宋大诗人陆游甚至还做了一首诗来称颂之:“九转仙丹太多事,饮水自可追神仙。”其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中,首列水部火部,大谈坎离卦象,把水放在了第一章。并指出了急性病要多进开水,称之为“太和汤”,认为其具有“助阳气,行经络,取汗”的功效。《太上保真养生论·饮食消息第一》指出:“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饱”,明确指出不要暴饮暴食。此外,民间还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可见,中国人对饮水有益于保健、治疗及相关宜忌的认识已经很深入了。适量喝水,胜似服药

水是生命之源,这是医学界与普通老百姓的共识。如张仲景说:“水为命脉也。”李时珍云:“水为万化之源,水去则营竭。人可以经年不食,然不可三日无水。”民间谚语则说:“朝朝盐水,暮暮蜜糖”,“人是一只行走的水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长寿人数多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艺文类聚》中记载的河南南阳郦县,以及前苏联南部的高加索地区有名的长寿村,当地人获得长寿的原因都与饮用水有密切关联,也就是说,是普通的无法再普通的“水”,让普通百姓获得了帝王们可望而不可求的高寿。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适量喝水,不仅可以强体、怡心、增智,还可以防衰、延寿、美容、排毒等。归纳而言,营养通过水分渗及全身,废物借助水排出体外。所以,喝水有益于健康的观点,不存在原则性的问题。

有问题的是:怎么喝?喝多少?是否每天都要8杯水?过犹不及,有损三脏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很多喝水的理论,如每天8杯水、不渴也要喝等。这些观点自然有它一定的道理,但问题是它仅仅看到了喝水的益处,却忽视了人体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小世界。自然大世界里无水则旱、水多成灾,人体小世界同样如此。《淮南子·天文》中说:“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是阴性物质,它运化、吸收、输布全身的过程,与肺脾肾三脏息息相关。从中医生理学上来看,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相当于水管子;脾主运化水湿,也就是阀门;肾为水脏,也就是水箱。这三者还需要一个动力系统才能把水循环起来,而这个动力系统就是人体的阳气。当我们饮水超过了动力系统的功率,水泵就会罢工甚至损坏,大家看一看抽水机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了。

怎样正确喝水,与人的体质、状态、疾病,以及气候、季节、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并没有一定之规。我们不妨来逐一分析一下。

1.体质 后面我们还会谈到,人的体质是不同的。简单分类,有阴性(寒性)体质、阳性(热性)体质两大类。阴性(寒性)体质的人,本身就阳气不足,运化水湿的能力减退。如果再强行增加水的摄入量,势必会加重阳气的负担。当积累到一定的量,阳气不堪重负,就会罢工,从而造成水肿,所以这种体质不能盲目追求喝水的数量。而阳性(热性)体质是阳气过盛,要消耗更多的水液等阴性物质,来避免阳旺成火,当然就需要多喝水了。

通俗地说,阴性体质是阴盛阳衰,阳性体质是阳盛阴衰,就相当于家庭里的大女子主义或大男子主义,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矛盾。理想的男女平等,是“你挑水来我浇园”、“他帮助我我帮助他”,而不是“你挑水来你浇园”、“他帮助我我不管他”。体现在阴阳里,就是缺什么补什么,而不是缺了不补,或不缺却滥补。

2.状态 喝水的多少还应当根据自己的状态随时调整。比如在炎热的夏季,从事体力劳动或高强度锻炼的人,当然就要多喝水,可能8杯水还不够。但如果是寒冷的冬季,本身对水分的消耗就小,加之运动量减少,却还片面地强调必须喝多少水,不就加重阳气的负担了吗?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原本是机体的本能反应。如果因为饮水的种种好处,就得出不渴也要喝水的结论,那么,是否可以因为吃饭的种种好处,就得出不饿也要吃饭的结论呢?

3.疾病 患病之人的饮水就更加要讲究。水为阴性物质,需要阳气的运化、转输全身,才能被机体利用。中医里有几句术语:“渴而不欲饮”、“渴而欲饮”、“渴而多饮”,就是说的口渴与疾病的关系。

第一种,渴而不欲饮,就是口渴却不想喝水。一般情况下,渴了自然想喝水,那么这种口渴却不想喝水的情况就应当注意了。不想喝水是机体内不缺水,所以它的口渴就不是真渴,而是一种假象,是口干。中医认为,阳气虚、瘀血、痰饮都可以造成这种现象,不能因为有口渴的表象就强迫喝水。

第二种,渴而欲饮,是口渴,但饮水不多,浅尝即止。多出现在温病中,情况也很复杂,单纯喝水不能解决问题,治疗上也并不能单纯养阴。

第三种,渴而多饮,是口渴了,要喝很多水才能缓解。一般会认为是上火了,有内热,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样简单。如果是喝凉水能缓解的,可能是实热证,也可能是阴虚火旺,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适当多喝水。而如果是喝热水才能缓解的,有可能是阳气虚弱。由于热水的热度可以暂时缓解阳虚,所以必须喝热水才能缓解口渴症状。这种情况,就不能大量饮水,毕竟水为阴,要消耗阳气才能蒸腾运化。

著名中医祝味菊先生有一句名言:“阴不可盛、以平为度。”像现代医学所说的“水醉”(即饮水过多而出现的类似于醉酒的症状),西医当然会有他们的解释,而从中医角度来看,水属阴,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但如果渴饮无度,超过了本身阳气能够运化的范围,就会出现所谓的阴盛(绝对的)阳虚(相对的)、阳不化阴,从而损害肺脾肾三脏的阳气,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出现。饮水水饮,脾虚虚脾

乍一看,这个小标题很像是一句绕口令,实际上却是过度饮水与一种疾病的关系。中医体系里的脾,不仅是指脾脏,更多的是一种功能。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人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但是,脾五行属湿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所以它有一个显著的特性,就是“喜燥恶湿”。脾虚可以生湿,湿盛也可以导致脾虚,往往互为因果。

体现在过度饮水上,就有了两种情况。一是健康人如果长期过度饮水,超过了脾的负荷能力,水液不能被正常运化、输布、蒸腾,停留在体内,变成了致病因素“水饮”,就会造成“脾虚”。二是原本脾虚的人长期过度饮水,必定会加重脾的运化负担,使原本虚弱的脾更加虚弱,是为“虚脾”。脾虚的人在大量饮水后,运化功能低下,也可以引起“水湿停滞”,形成水饮。

脾虚,西医及现代检测手段无法测出,所以他们的饮水理念中根本无法考虑这一重要因素,因而显得呆板、教条。脾虚饮停可以造成下面的几种疾病。

1.脾虚泄泻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腹胀,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渗湿止泻。

治疗:可选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2.脾虚水肿

症状: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腹胀,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治法:温脾利水消肿。

治疗:可选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与参苓白术散合用,或用实脾饮加减煎服。

3.脾虚带下

症状:白带量多,色淡黄或白如涕唾,无味,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治疗:轻者可用白扁豆20g,向日葵瓤25g,水煎服。严重者可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合用,或用完带汤化裁煎服。

4.脾虚多涎(即口水多,多见于小儿、老人及久病之人)

症状: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

治法:补益脾气。

治疗:可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5.水饮停胃

症状:渴而欲饮,水入即吐,或伴发热,小便不利。

治法:化气利水。

治疗:五苓散化裁。

这种证型是中焦、下焦气化出了问题。打个比喻,就是锅底的火太小了,不能把锅里的水变成水蒸气,而你却还往锅里加水,水不就要冒出来了吗?

前面那位女教师,就属于这种情况。阴阳秘合,水火不离

人的一生,自父母精卵结合、形成生命体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是水火不离的。阴是水,阳是火,肾阴肾阳共同构成了肾气,是为先天之气、生命之本。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说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全面的。简单地说,水是物质,火是功能;水是钱,火是安排钱的用途的能力。豪门大户因为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相反,小户人家没有多少金钱,但父慈子孝、手足相敬的和睦家庭也屡见不鲜。可见,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光有钱也不是万能的,还要学会怎样安排这些钱的合理用途。

有钱,还要会花,体现在身体里就是水火不离、阴阳既济。只有如此,才能家庭和睦、机体和谐。

总之,中医是到目前为止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医学模式,而不是把人体看成一个个孤零零的器官。关于如何喝水才更科学,更有益,中医的观点明显更符合身体的需求。《孟子》说:“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易,宜也,就是应当的意思。而《黄帝内经》中“不渴不饮”则更为直白明了。南朝陶弘景还指出了饮食的作用及呆板进食补水的危害:“饮以养阳,食以养阴……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伤。”

所以,我的态度一直是:饮水求健康,适度为主张。不要把活泼生动的养生变得刻板、教条、机械化。

事实证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五年前的科学在今天就有可能是落后的代名词,而今天的科学在三五年后也同样如此。所以,很多人长期挂在嘴边的“科学”,还并不那么“科学”。中医理念当然是科学的,但又不能单纯以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它、阐释它,所以,用科学的观点来剖析中医理念,也可能是隔靴搔痒、说不到点上。

那位女教师听了我的这番话,终于明白了中西医之间的区别所在。从此以后,她再有什么疾病,都会来中医这里咨询,再决定到底怎样治疗。而我,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从而享受中医的低损害、高疗效,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从某种角度说,医患关系也是一种阴阳关系。患者得到了健康,医生得到了快乐,医患关系能不和谐吗?健康小贴士 健康饮水全攻略

1.水是最好的饮料:喝水就是喝水,不能用饮料来替代。特定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后、人体虚脱后,需要补充特定的运动饮料或生理盐水、糖水等,是满足人体一时之需,不能大量饮用,也不能作为常态。

2.晨起饮水:晨起后饮水1~2杯,可清洗体内垃圾,预防前列腺感染,保护肾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塞的形成。

注意:应当喝温水,而不是凉开水。因为起床时大多是五更左右,根据中医理论,是阳气当至而未至的时候,早起饮凉水不利于一天阳气的生发。

3.饭前喝水:在饭前喝三五口水,可以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消化食物。

注意:同样不能是凉水,因为这会抑制脾胃阳气的运化,不利于消化,且有可能引发胃痛。也不能过量,会减低食欲。

4.四季饮水:春夏喝适量的淡盐水补充机体需要,同时可防止电解质紊乱;适量补充糖水可及时补充体内能量。根据“春夏养阳”的观点,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温热水,利于阳气的补充,也能快速缓解口渴的感觉。

秋冬季多饮水可以使肺部组织保持湿润,肺功能正常,对患有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冠心病的患者还可以起到减轻病症的作用。这符合“秋冬养阴”的观点,但阳虚体质者不应盲目照搬。

5.饮水的速度:饮水要“细水长流”,分多次小口慢饮,不能暴饮。如果一次喝水太多太急,会破坏体内水盐平衡,诱发心脏病或“水中毒”。

6.运动后饮水:运动后出汗较多的情况下不能一次性饮水过多,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大量出汗会使身体损失不少盐分,如果再大量饮水则稀释血液中的盐分并增加出汗,汗水又要带走盐分,结果人会觉得口渴不解。大量出汗时人体胃肠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差,大量饮水易在胃肠道里积聚,使人感到闷胀,并会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大量出汗后不宜饮水过多,应先用水漱口后再喝一点淡盐开水,过一段时间后再增加饮水。

而洗澡前喝一杯温水,对避免老年人在洗澡过程中昏迷很有好处,且会减轻洗后口渴的感觉。

7.喝水量: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水量可以在2500毫升左右,儿童或老年人应酌情增减。但必须注意,健康的定义不是西医一家就能决定的,中医确定的脾虚、肾阳虚之人喝多少水应具体分析,坚决反对“每天8杯水”的呆板。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饭量都不一样。饮水量不同样如此吗?难道要姚明和潘长江每天喝同样多的水?

相较于“每天8杯水”的观点,我认为每天“3杯水”的观念可能更适合于我国人民的情况。清晨,空腹喝下一杯蜂蜜水,有润喉、清肺、生津、暖胃、滑肠的作用。午休以后,喝一杯淡淡的清茶水,有醒脑提神、润肺生津、解渴利尿的功效。晚上睡觉前,喝一杯白开水,能帮助消化,增进循环,增加解毒和排泄能力,加强免疫功能。

8.“不干不净”,喝了没病:水至清则无鱼,“纯净水”是干净的水,但不是“健康水”,因为它去掉了人体需要的钙、镁、铜、锌、铬、硒等微量元素。

9.老年人怎样喝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口渴的敏感度降低,所以常没有口渴的感觉。同时,老年人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约少1/3,这与中医的老人阴精匮乏观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老年朋友要注重适当喝水,不要怕尿频。保持适量的排尿,是肾气不亏的一种体现,尿少反而是可怕的。

但同时,老年人还具有肾阳不足的特点,所以喝水要以“喝而能排”、自己无不适感觉为依据,不能盲目规定数量。

10.喝水的时间:由于有了上面这些规定,所以除了早晨晚上及老年人要定性外,其他人不必拘泥于什么所谓的科学饮水时间表,而要不渴不喝,渴了就喝,想喝就喝。

喝水,原本是人体的本能反应。了解了上面的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喝得随性、喝得惬意,而不是机械地去定时定量。把喝水变成一种负担,难道真的就能符合养生需要了吗?

您会吃吗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养生之道,莫先于食”,人这辈子离不开一日三餐,而一日三餐又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吃饭就是养生,吃好饭就是养生有道的标志。

之所以会用“您会吃吗”这个看似可笑的标题,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吃得不合理,吃得不健康。不仅没有利用这个简单的“吃”来达到养生的目的,相反还“病从口入”,吃出了毛病。刚刚热播的电视剧《幸福来敲门》中,外婆唯恐外孙饿着,拼命地让他吃,结果把孩子喂成了小胖墩,倒是孩子的继母教他改变饮食习惯,改善了孩子的体质。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有必要从头梳理一番。吃熟食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

吃熟食是人类饮食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革命。据《礼记》记载,原始人的生活状态是:“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韩非子》),因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中也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说明远古时期的先民,确实曾受到吃生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扰。这种情况在人类有意识利用、保存自然火和人工取火后才逐渐得以改变,如《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它标志着人类从此告别了像野兽一样“茹毛饮血”的生存方式,并迈入了吃熟食的文明时代。

食物与药物一样,都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药物通过一定方法的炮制,可以改变其气味属性;食物经过烹调,同样可以改变其性质和滋味。饮食调和,脾胃健旺,则元气充沛,生机蓬勃;饮食不调,脾胃损伤,则元气衰败,生机减退。食物通过烹调后,可以使食物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使人对食物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这就是熟食的魅力。生和熟的选择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有人号召人们返祖,吃生食,如生吃茄子、生吃泥鳅等,而且信者竟然甚多。

并不是什么都不能生吃,但肯定也不是什么都能生吃的。可怕的不是谣言,而是谣言的传播和轻信。

大家都知道,发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否则会中毒。从医学上来看,中毒的原因是发芽的土豆含有一种叫做茄碱的毒素,而生茄子中也含有较多的这种毒素。一次吃进过量茄碱,会出现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等反应。但茄碱经过蒸、烧等加热的烹调方法后,会分解、去毒。所以,茄子不能生吃。难怪有朋友调侃说:吃生茄子的好处是能省佐料,坏处是中毒。

再如黄瓜,具有减肥、美容、抗肿瘤、扩张血管、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从中医角度来说,能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消肿利尿,治疗咽喉肿痛、四肢浮肿。但是,黄瓜味甘而性凉,也就是偏于寒性,所以脾胃虚寒者最好不要生吃。

西红柿生熟皆宜。由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治疗坏血病,对于维生素C缺乏的患者来说,生吃西红柿不失为补充维生素C的一种好办法。近期有谣言说在其中发现了尼古丁,生吃西红柿等于抽烟,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谣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出格的言语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以此来吸引人的眼球。所以我们在听到所谓的“新理论”时,一定不要轻易相信。西红柿做熟后,维生素C流失较多,但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剂含量却明显上升,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损伤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还能抗癌、防癌,所以熟吃也有熟吃的价值。

吃熟食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大体来说,一切肉类都应该吃熟的,即孙思邈强调的“一切肉惟须煮烂”。这不仅能防止传染病,有利于吸收,还能有效地保护牙齿,否则“强力咬啮坚硬脯肉”,就会“反致折齿破齿之弊”。而蔬菜则有能生吃者,有必须熟吃的,应分别对待。要想身体好,饭要吃得少

少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量不要过,总体数量上要少;二是不偏,顺口的应主动少吃。

有些朋友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胃口好才能吃得多,吃得多就是健康的表现。其实不然。《素问·痹论》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千金要方》进而指出:“食不可过饱……饱食过多,则结积聚”,应当“食无求饱”。简单地说,不论是平时还是在大饥大渴时,都应该吃八分饱,给脾胃留一线之地,给机体一个消化吸收、自我调节的空间,这在中医里叫“饮食有节”。节,是节制的意思,“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所以我们应“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否则,“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老百姓说得就更直白了:“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

长期吃得过多,会造成食积,从而引发诸如胃胀、打嗝、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严重者还会出现眩晕、失眠等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内经》所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也。

人的口味不同,有喜欢甜的,有爱吃酸的。遇到自己爱吃的,都习惯多吃上几口,更有人偏食很厉害,专门吃自己爱吃的。实际上这是不妥的。《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也就是任何一种口味都应该有所节制,否则各有危害。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也就是说,即便是我们不喜欢吃的,也要吃一点;即便是我们再喜欢吃的,也不能吃得过多。饮食多样化不是一句空话

现代营养学认为:饮食的多样化有助于营养均衡,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所以,我们既要吃山珍海味、喝牛奶,也要吃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这样才符合科学合理均衡的营养观念,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具体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而且各有它的用途:“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周礼·天官》中说得更为具体一些:“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上面这些话是中医关于饮食多样化的总则,虽然与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元素化的微观方式不同,但更具有把人和食物宏观看待的整体性,可互为补充。明清时期卢和的《食物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固宜食之……蔬有疏通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具体来说,猪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喝茶可以减少电脑辐射;香蕉促进大脑功能;很多水果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还可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心理压力过大时,尽可能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青花、菠菜、嫩油菜、芝麻、柑、橘、橙、草梅、芒果等。疲劳时人体内酸性物质积聚,而肉类食物属于酸性,会加重疲劳感;相反,新鲜蔬菜、水产品等碱性食物能使人迅速恢复体力。失眠烦躁健忘者,应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含钙多的饮食如大豆、牛奶、酸奶、鲜橙、牡蛎;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土豆、禽蛋类。精疲力尽时,可嚼些花生、杏仁、腰果、核桃仁等干果,因为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钙、铁及植物性脂肪。大脑疲劳时,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等坚果,对健脑、增强记忆力有很好的效果。

归纳而言,多样化的饮食要讲究野、粗、杂、荤素搭配。

吃野菜,野菜、野果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且符合“饮食回归自然”的环保理念。

吃粗粮,粗粮成分对人体有益,所以饮食要粗细搭配。

吃杂粮,从多种食物中摄取到不同的营养来互为补充,才能做到营养的合理均衡。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应少于10样。

荤素兼顾。既不要嗜食肥甘,也不要像虔诚的佛教徒那样吃斋。而是应该粗细搭配、荤素兼顾。

国医大师李玉奇老先生得享九十五岁高龄,他总结的《食道歌》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米醋当先少食盐,姜系必备胡椒全。

料酒味精适可止,糖若过量脾不安。

菜宜清淡汤宜鲜,清炖红烧端正烂。

油腻太过伤脾胃,凉盘虽美要少贪。

鸡鸭鱼肉皆为美,独爱鱼中之黄花。

红焖猪肉虽香甜,贪香多食胃难安。

白米白面虽经常,高粱小米随时添。

菜饭称心纳之香,水谷精华勿嗜偏。别怕吃肉

现在随着三高证的高发,人们对饮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误解也越来越多。如很多人不敢吃肉,一是怕不健康,二是怕发胖。

1.吃肉就不健康吗?很多人因为肉类食品含有较多脂肪而不敢吃肉,变成了素食者。可是我们看一下古代素食的和尚道士,大多数都是面黄肌瘦、身体虚弱,寿元并不高啊。

从中医角度来说,肉类属于血肉有情之品,具有填补精气的作用,也就是《内经》里所说的“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龚廷贤《寿世保元》中强调了老年养生的两个原则:一是调补脾胃;二就是倡导服食血肉有情之品,以补益气血,填精补髓,从而健身抗老、祛病延年。

在《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这是过量吃肉等油腻食物的危害,而不是吃肉的危害,这一点一定要分清。

老年朋友的饮食应“温而不热,清而不寒”,如此坚持下去才能“坎离既济,阴阳协合,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滋而精自固”(《寿世保元》)。长期吃素而不吃肉,只有清没有温,只有水没有火,哪里来的健康呢?

2.吃肉就会发胖吗?我爱人平时基本不吃肉,连瘦肉也不吃。但她的体型嘛,是一年上一个新台阶,自己也很苦恼。我跟她开玩笑说:“你看猪,一点肉也不吃,光吃素了,可最终也免不了长胖被宰的结局。”

这个玩笑虽然粗俗了点,却是有道理的。我们看单吃粮食的猪,总长脂肪,而只吃肉的豹子,体型却苗条。为什么吃粮长肉,而吃肉不长肉呢?粮食富含淀粉,淀粉和糖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转化为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把部分血糖带到机体细胞燃烧提供能量,把多余的血糖送到肝脏合成脂肪。碳水化合物越精制,血糖波动越大,营养越缺乏。血糖波动和营养缺乏在短期使你产生饥饿感,从而“好吃”;长期下去使你的机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产生“胰岛素抵抗症”,于是血糖燃烧转化为能量的效率下降,你会变得没有力气和“懒做”。生活中,很多体型肥胖的朋友常常觉得乏力,容易出汗,老百姓叫“虚胖”,中医里的术语则称之为“形盛气虚”,就是这个道理。

而肉类基本上不含碳水化合物,不会影响血糖,因而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吃肉类食物可以使能量十足而食欲稳定,变得“好做懒吃”,从而身材苗条。

所以,吃肉与肥胖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害怕发胖而不敢吃肉,从而使身体变得虚弱,就得不偿失了。

适当地吃点肉,是保持营养均衡、维系阴阳平衡的有效方法。当然,在吃肉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着度的把握。《寿世保元》里还有这样一段告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龄?”请你吃粥

诗人陆游有一首诗是赞美“粥”的:“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至神仙。”吃粥虽然不能真的成仙得道,但对健康、长寿却很有好处。

在《伤寒论》这部书里,张仲景以粥治病,有以助药力、和中养胃、扶补正气等用途,给后世食物疗法中的粥疗奠定了基础。曹庭栋《老老恒言》中针对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特点,尤其注意应用药膳防病养生,对老年人食粥论述最详,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的观点。他主张:“老年有竟日食粥,不汁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粥记》中则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小,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基于此,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把粥称为“天下之第一补物”(《随息居饮食谱》)。

煮粥配料灵活,不论是为了好吃还是为了健康,都可以随时变化。例如按季节喝粥,春天喝“菊花粥”,养肝解毒;夏天喝“绿豆粥”,清热消暑;秋天喝“银耳粥”,滋阴润燥;冬天喝“八宝粥”,温胃健脾。失眠者喝“百合莲子粥”安神补心,腰膝酸软者喝“枸杞桑葚粥”补肾壮骨,产妇喝“小米红糖粥”养血健脾,水肿者喝“红豆荷叶粥”清热利湿,大便溏泄者喝“大枣糯米粥”健脾益气,小便不利者喝“苡仁玉米粥”利水渗湿,便秘者喝“山药番薯粥”益气通便。

此外,鲜花也可以入粥。用鲜花做原料煮粥,清醇怡神,鲜美爽口。如“百合花粳米粥”可以清心安神,止咳润肺;“桂花粳米粥”可以提神醒脾,化瘀散瘀;“金银花粳米粥”可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红肿;“凌霄花苡仁粥”可活血化瘀,养肝健脾,适合肝肿瘤的病人。以花煮粥,米应先煮,粥好再下花,花煮适度即可。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款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粥。

1.玉米粉粥 玉米粉500g,粳米500g,先将玉米粉加适量水调匀,待粳米煮粥将成时加入同煮至稠即可。每天吃2~3两,可益肺宁心、调中开胃,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软化血管功效尤著。

2.大蒜粥 紫皮大蒜30~50g,粳米100g。将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左右后捞出,再把粳米放入煮蒜的水中煮成稀粥,然后将蒜放入,同煮为粥,即可服食。每日1~2次,可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抗结核、止痢。

3.何首乌粥 何首乌30~50g,粳米50g,大枣5枚。先将何首乌放入砂锅内,加净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粥,即可服食,也可加冰糖适量以调味。每日1次,可益肾抗衰老,养肝补血。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阴血亏损,头晕耳鸣,须发早白,贫血,神经衰弱,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大便干燥等症的调治。

4.甜浆粥 新鲜豆浆500g,粳米50g。将粳米淘洗干净后,与豆浆一起煮粥,粥成后加冰糖少许。每日1~2次,可健脾、养胃、润肺、补虚。适合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者,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5.茯苓粥 茯苓是一味中药,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所以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久服可“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是历代药粥的主角,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肿,可治老年性浮肿、肥胖症、脾虚少食、泄泻、小便不利、水肿诸症。(1)茯苓大枣粥:①茯苓粉30g,粳米60g,大枣10g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成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服时酌加白糖,每日2~3次。能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对脾虚湿困、痰饮泄泻、水湿内停、脾虚久泻者疗效尤佳。②茯苓粉30g,红枣20枚,粳米50~100g。先将红枣洗净破开,用文火煮烂,与茯苓、粳米共煮成粥。每日服两次,酌加红糖。能补血养心、健脾益气,可治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头晕、倦怠、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诸症。(2)芡实茯苓粥:芡实15g,茯苓10g,粳米30g。将茯苓捣碎,加水与芡实同煮,至软烂时加入粳米,煮烂成粥。一日分顿食用。连服数日,可治肾虚小便不利、尿液混浊等症。(3)山药茯苓粥:山药125g,茯苓50g,大枣50g,粳米250g,洗净,共煮成粥。日食一次,有补中益气、长肌肉、补肺固肾等功用,凡老人、小儿、妇女脾胃虚弱者皆适宜。若伴有面目、下肢浮肿者,改用茯苓50g,薏苡仁50g,与粳米同煮,可利水消肿。(4)白茯苓粥:茯苓粉25g,粳米100g。将粳米淘洗净煮粥,半熟时下茯苓粉,小火炖稠,任意食。或另加胡椒、味精、盐调味,每日吃一次。治心虚梦泄、白浊。附:养生保健《粥疗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若要皮肤好,大米煮红枣;

气短体虚弱,粥里加山药;

心虚体不中,桂圆煨米粥;

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

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

血压高头昏,胡萝卜粥灵;

防治脚气病,米糖煮粥饮;

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

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食欲与疾病

食欲,不仅是饭量的大小,有时候还与疾病有密切联系。

食欲旺盛且容易饥饿,身体日渐消瘦,伴有口渴、多饮、多尿,这很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近期内食欲旺盛,但体重下降,并伴有乏力、怕热、易出汗、易激动等症状,或有眼球饱满并稍微向外凸出,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进食大量油腻食物之后,出现食欲明显减退,并伴有腹胀、胸闷、阵发性腹痛等症状,可能是消化不良造成的伤食。若食欲尚可,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可能是胆囊出了毛病。

暴饮暴食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服用止痛剂不能缓解症状,可能是急性胰腺炎。

突然食欲减退,见食生厌,尤其是见了油腻食物就恶心,全身疲乏,腰酸无力,尿色深黄如浓茶,并见眼白发黄,可能是患了病毒性肝炎。

食欲差,见食生厌,大便不正常,进食油腻食物就腹泻,这是消化不良的表现。

食欲不正常并有腹胀,且多在食后加重,平卧时腹胀可减轻,并伴有恶心、胃痛等症状,可能是患了胃下垂。

40岁以上的人,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食后腹部饱胀,同时伴有倦怠、食欲下降,身体日渐消瘦,可能是患了食道癌或胃癌,应及早去医院诊治。四季与饮食

饮食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基本要素,而人的脏腑随着自然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顺时安排饮食对人的健康尤为重要。

春天属木,宜养肝,可多食用滋补肝阴的食物,要偏凉而酸。如小米、大麦、青鱼、黄花菜、芹菜、萝卜、蜂蜜等。或适当加入药材,如黄芪、山药、枸杞子、白术等。

夏天属火、土,宜养心。夏天的天气潮湿炎热,在饮食上应注重健胃、消暑、化湿、清热,少吃辛辣与热性、甜、油腻的食物,多吃绿豆、豆腐、鲫鱼、藕、西瓜、苦瓜等蔬菜、瓜果,以及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食品。或加入参须、西洋参、麦门冬、山楂、薏苡仁。

长夏属湿土,宜祛湿。长夏即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可引起食欲不振等。味苦的食物具有燥湿的功能,但不宜多食,日常饮食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同时,以茶解暑,勿贪冷饮,更不要长期躲在空调房里。

秋天属金,宜养肺。秋天日夜温差大,天气转凉且干燥,身体的免疫机能降低,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皮肤等疾病,不妨多吃些滋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如百合、玉竹、水梨、木耳、粳米、大麦、扁豆、鸡蛋、百合、团鱼、海蜇、蜂蜜等,并忌辛辣食品。

冬天属水,宜养肾。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所以,冬日养生要特别强调“养肾防寒”。老年人多阳精亏损,阳气不足,四肢不温,冬季可说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中医认为,肾气虚衰是人体衰老的主因,所以要注重养肾,多吃一些温阳、补心气、固肾精的食物及药材,如糯米、黄豆、羊肉、羊肾、狗肉、青鱼、龙眼肉、韭菜、黑芝麻等。食疗≠药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中医食疗是在饮食物中加入一些药物来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乃至改善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中医的“非药物疗法”之一。在《饮膳正要》《伤寒杂病论》《千金方·食治篇》等典籍中,收藏了大量的食疗方。唐朝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因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但是,有很多人不分青红皂白,有病不去医院,一味地寄希望于食疗,这是不妥的,甚至有可能贻误病情,引发严重后果。虽然《本草纲目》中说“食物入口,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但起效的迅速程度却有很大差别。

食疗更适合于慢性病的调养。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食治方》中说:“安身之本,秘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孙思邈的这一段论说,把食物和药物的不同作用,讲得很透彻。由于慢性病的病期很长,因此,对付它的办法,就要求有持久性。食物疗法就有较好的持久性,特别是其中的“蜜”、“膏”、“汁”、“露”、“茶”,持久作用更好,可以经常作用于病体。根据各人的胃口和病情,变换花样,慢性病人乐于接受。如果配制得法,烹制有方,还能增进病人的食欲,对整体调节有利。

食物疗法对慢性病人可起到“治病”、“养生”的双重作用,对于一时难于治愈的慢性病,也是十分需要的。它在作用于疾病的同时,还可以调节有病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整体的抗病能力,所以,有的食物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收到明显的效果;有的食物可以配合其他疗法,起辅助治疗作用。就像普通的蔬菜和水果,由于性味的不同,对某些慢性病各有其适应性,常吃也能使病人受益。

所以,食疗不等于药疗,也不能代替药疗。凡病情急剧者,应马上去正规医院诊治。食疗虽好,但不能把它丰富的内涵简单地割裂、篡改,然后择其一二而过分夸大。饮食中的常见误区

随着养生书的泛滥,各种学说也层出不穷。其中有很多是仅看实验结果、药理结果而不看人的,不能盲目照搬。

1.常吃洋葱能防“老年斑” 老年斑又称“寿斑”,西医称“脂褐质色素”。有人认为多吃洋葱能减少老年斑的发生,因为洋葱中含硫质和必需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清除体内某些废物。但从中医角度看,老年斑的发生,与血瘀、阴虚有关。而洋葱是辛辣之品,长期食用无疑会伤津耗气,加重血瘀。所以,单纯地靠吃洋葱来预防“老年斑”的做法并不可取。

2.辛辣食品有助减肥 有报道称:外国研究人员发现,经常食用加有胡椒、辣椒或芥末类富刺激性的食品,体内新陈代谢速度提高25%,从而起到减肥作用。但肥胖的原因有多种(后面我们还会详细讨论),不是仅凭经常食用辛辣食品的方法就能解决。即便是与肥胖证型相符者,也要看个人胃肠道的耐受情况。

3.吃冷食益寿 有观点说:降低体温可延拓人类长寿之路,这是科学家们的一致看法。吃冷食等有利于身体热量平衡,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延年益寿。但是,这种观点仅停留在理论上、实验室里,而没有任何“人”的证据。在理论上,极高温与极低温都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而具体用到人身体上,却是效果微微。因为人是一个整体,不单纯是细胞的组合。正气虚弱了,即使癌细胞被杀死,也还会再生。长期吃冷食,直接损害的是胃气,间接损害的是脾阳肾阳。先后天之本都被损害了,哪里来的健康呢?

4.完全素食 不少报刊登载长寿者的经验,均称素食者长寿。于是,很多老人也吃起素来,荤食一口不动。但是,个体化的养生方式并不一定普遍适用,没有任何研究可以证明,完全素食者的健康优于荤素搭配者。而单调饮食的危害,却是显而易见的。

别把晚饭吃得战战兢兢

——晚饭吃少的观念已经过时

有一句话叫“食在中国”,说明中国人爱吃会吃,而且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就连日常谚语中也有很多关于吃的,如“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晚饭后运动较少,而且距离休息的时间较近,吃得过多不利于消化,所以晚饭要吃少。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时代性,这句指导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养生谚语现在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或者说不完全准确了。过去提倡晚饭要少吃的理由

晚饭要少吃的原因,有这样几点:①晚饭后活动比白天少,摄入过多的食物转化为脂肪,积存于体内,从而导致肥胖。②吃饭后不久就睡觉,大部分食物没有消化,在胃内刺激胃黏膜,使消化器官血流量大大增加,其他器官的血液分布则减少。③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热量,可引起血胆固醇增高,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④多余的蛋白质摄入可增加胃肠、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对于有肝肾疾病的患者是非常有害的。

这样的观点自有它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社会大背景下也是适宜的。但社会大背景变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性、思维方式、运动方式等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在各年龄阶段都有所体现。晚餐现在时:因人而异

1.高中阶段的学生 晚饭后都要有晚自习,时间通常要在两个多小时,以晚饭6点计算,至休息时5~6个小时,加上高强度的脑力消耗,如果拘泥于“晚饭吃少,八分饱最好”的观点,又怎么能满足机体的消耗呢?

因此,高中生的晚饭不仅不能少吃,而且还要饮食多样化、营养丰富,以保证充分抵消损耗。

2.青年朋友 很多青年人已经彻底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夜生活是消除压力、展现自我、结交朋友的方式和舞台,每晚耗费4~5个小时不在话下。与其中途加餐,不如晚饭时就吃饱、吃好。这样,距离休息时间间隔远、消耗多,并不影响休息。若晚饭吃得少而中途加餐,则距离休息时间间隔近、消耗少,剩余能量多,反而会造成肥胖等恶果。

因此,建议夜生活丰富的青年朋友,晚饭吃饱、吃好,不要中途加餐。

3.中老年朋友 随着对健康的追求日益迫切,很多中老年朋友也告别了晚饭后看电视、哄孙子的习惯,选择了走出去。每到华灯初上时,几乎每个城市或城镇的市民广场上都会挤满了中老年朋友,大秧歌、健身操、集体舞等形形色色的运动方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若晚饭吃得过少,供给不足而消耗过多,往往会诱发低血糖、低血压、心梗、脑血管意外等,引起不良后果。

因此,中老年朋友如果晚饭后有健身运动的习惯,还是要以自我感觉为准,不宜单纯追求数量的少,并建议随身携带一瓶矿泉水、一片面包或几个水果,以备不时之需。

4.学龄前儿童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消化功能未完善,晚餐不宜吃得太多。主食以米面、粗粮类为宜,菜肴不宜太素。可以多吃些黄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和绿色蔬菜(如菠菜等),适当食用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物如肉末、豆腐、蒸鸡蛋、鱼虾类及动物内脏等,但不要食用油炸、太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睡前1小时最好不要进食。

很多人由于想减肥或不能正确理解“晚饭吃少”的观念,都选择少吃甚至不吃晚餐,而不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吃多少,是不可取的。中国有句老话:“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体现在晚餐上,就是有怎样的消耗,就要有相应的供给来保障。若反其道而行之,则与天道不符,未必就能获得想要的健康。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量的多少应以胃“和”作为评判标准,也就是说,晚餐后胃中既没有饱撑感,也没有饥饿感,而且还能满足饭后活动的需要,就达到“适量”了。

其实,追求健康的同时也是可以享受丰富美味晚餐的。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理科学的配餐和适宜的数量,就可以把晚餐吃得开心、吃得尽兴。

我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不需要每顿饭都吃得战战兢兢。健康晚餐三要素

1.晚餐要早吃 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左右。8点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饮水除外。并且,晚餐后4个小时内不要就寝,以便让食物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

晚餐早吃是保健良方。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人的排钙高峰常在餐后4~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经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会逐渐扩大形成结石。

2.晚餐要素吃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尤其应多摄入一些新鲜蔬菜,尽量减少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食物的摄入。

摄入蛋白质过多,人体吸收不了就会滞留于肠道中,会变质,产生氨、硫化氨等有毒物质,刺激肠壁,诱发癌症。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大量的临床医学研究证实,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经常进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3~4倍,而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如果晚餐经常进食荤食,无异于火上浇油。

晚餐必须得到很好的重视,但不要求量大,更不应该大鱼大肉。而是把一些早餐、午餐吃不到的东西在晚餐适当补充,使一天的食物摄入保持均衡。晚餐时应有两种以上的蔬菜,既增加维生素又可以提供纤维。此外,面食可适量减少,适当吃些粗粮,可以少量吃一些鱼类。如果能在吃完晚饭的40分钟后外出散散步,将会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十分有利。

3.晚餐要适量少吃 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根据具体情况“适量”少吃。但具体数量则应灵活掌握,不能一味追求晚餐所供给的能量不超过全日膳食总能量的30%。正确的晚餐应该以自我感觉不饿为度,俗话说“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晚饭少很多口。

晚餐宜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谷物、蔬菜、水果、豆制品,还可以食用一些水产品,如鱼虾类。主食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任何一餐都不能没有主食。而晚餐的主食可以以稀食为主。老年人最好喝一些粥类。夏季可适当多食用一些瓜果,如丝瓜、冬瓜、苦瓜、深色叶菜类和胡萝卜、番茄等,及一些新鲜水果。

提示:生活中有些人患有脾胃虚弱型疾病,而老年人也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退化,其饮食特点是吃多也胀、吃少也胀、甚至不吃也胀。这样的病态情况需要请中医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等方法对症治疗,不属于本书讨论范围。

糖尿病该如何忌口

——破解忌口之误忌口不分中西,病情决定需要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瞎了大夫手。”忌口,是指治疗期间的饮食禁忌,实际上就是疾病与饮食的关系问题。很多人以为忌口只是中医的事,只有吃中药时需要忌口,而吃西药时就不需要忌口了,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患病的人都需要忌口,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这样的要求。比如生病了要注意清淡饮食,这就是对患者的一般要求。而某些疾病,忌口的要求也相对严格、如患了糖尿病,就应绝对禁止吃糖,忌食或少食含糖高的食物;痛风等血尿酸高的患者,要禁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特别是大肠、肝脏等。

可见,是否需要忌口,与医学体系无关。怎样忌口,是严格忌口,还是相对忌口,是由疾病种类决定的。所以说:忌口不分中西,病情决定需要。观念当分中西,“留人”、“治病”不同

关于患病期间的忌口问题,有些人视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不能吃,那不敢喝,以致失去了享受美食美味的乐趣。有的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反正都这把年纪了,疾病控制得好坏无关紧要,因而吃得很随便。还有的人认为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形成这种混乱局面的原因,一是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得不够,二是与不同医学体系的观点有关。

虽然在“患病要求忌口”这一点上,中西医是相通的,但是中西医毕竟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前者是宏观看待人体,后者是微观研究疾病,所以对于忌口的具体要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就说糖尿病的忌口,西医有非常详细的饮食计划,包括每顿吃多少,吃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从西医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从中医角度看,就未必完全妥帖了。

中医在《内经》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了饮食不节与消渴的关系,如《黄帝内经·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景岳全书》进一步说:“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这与现代医学“富贵病”的说法如出一辙。《千金方》中则已经明确提出了消渴患者的宜忌,其中就包括饮食:“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由于中西医在这一认识上的高度统一,使得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成了治疗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但我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农村患者并不能严格遵守饮食禁忌,由于治疗得法,效果并不差。相反,有些患者虽然严格遵守了饮食疗法,但或由于病重,或由于治疗方法不完全适合,不仅病未得愈,还弄得面黄肌瘦、虚损至极。因此,饮食禁忌究竟对治疗结果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呢?带着这种疑问,我让部分虚损至极的患者除大肥、大甘、大寒、大热、大辛、大咸等五味至极之品外,不必严格忌口,主要以“饿”与“喜”为度,再采用对证治疗,一段时间后,都取得了病减体增的佳效。如曾治一男患者,30岁,哑,他人代诉:三消俱全,消瘦虚弱之极。血糖近20mmol/L,尿糖(++++)。此已致虚损,遂嘱其不必严格忌口,以防虚上加虚,并处一散剂方:附子、石膏、生地、人参、知母、乌梅、五味子、玄参、苍术、黄芪、鬼箭羽、僵蚕,结果1个月而症消体健,两月后化验就都转为阴性。若仍坚持严格忌口而仅靠药物之力,恐怕不容易达到这么好的治疗效果。《辨证冰鉴》曾说:“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可见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过度忌口并不适宜。

中医虽然讲究忌口,但更注重整体去看待,灵活去要求。其中有两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一是要忌食不利的食物,二是又不能死忌。一个病人,首先是一个整体,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糖尿病”体。有些患者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最后什么也不敢吃了,搞得面黄肌瘦,虚弱至极。中医讲“以喜为补”,“饮食入胃……以滋养周身”。脾胃迫切想吃的你却不给他吃,用进废退,时间长了,他就要罢工了。你把脾胃搞得一点功能也没有了,拿什么消化吸收呢?《重庆堂随笔》里说:“饮多溲多,其常也,不可谓之病,必其肌渐瘦削,始为消渴。”指出了消渴属于虚损病的范畴。中医讲究“勿犯虚虚之戒”,虚损之人原本已经五脏六腑俱虚,过于苛刻的饮食又使得化源不足、滋养亏乏,正气不存,邪何能去?你的阳气津血衰竭了,拿什么去抵抗?连基本的抵御能力都没有了,还怎么恢复?

中医素有“治病留人”与“留人治病”之说,糖尿病患者虚损已极之时,当先留人;正气相对旺盛时,再谈治病。

毕竟,我们的身体不是若干器官和肌肉骨骼的机械组合,不是冰冷的机器。我们要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忌口,不仅是针对疾病的需要,更应该根据自己整体的盛衰情况来具体选择,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