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人生智慧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04:31:0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文庠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国的人生智慧课

三国的人生智慧课试读:

前言

《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三国演义》是史书、兵书、商书、人生之书。《三国演义》的故事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起于黄巾起义,进而引出了魏、蜀、吴三国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激烈斗争,一直到西晋为止。

与其说《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还不如说它是一部兵书。罗贯中将古代的许多军事家、战略家的攻城掠地、伏险设防、远交近攻、合纵连横、迂回进退的韬略,融于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画卷之中。据说,明清两代农民起义军的将领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皆以《三国演义》的战案为埋伏攻袭的秘诀,往往行之有效,《三国演义》是他们指导作战的“玉帐唯一之秘本”。

商战与兵战有许多相似之处,只凭吕布那样的匹夫之勇不但难以胜敌,而且会连连败北。《三国演义》中的运筹帷幄、知己知彼、战略战术、选择战机,在商战中的决策、思维、计划、目标、用人、管理、经营、谈判、公关中不但得到应用,而且得到了发扬。把《三国演义》的谋略思想、管理方法、人品风格引入现代经营管理,是极为有益的。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一生酷爱《三国演义》,他尤其崇尚诸葛亮的人品与风格,对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有独到的研究。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之道,与《三国演义》大有关系。日本许多大企业在培训管理人员时,要求受训者必读《三国演义》,许多日本的企业家认为《三国演义》是他们的成功指南之一。《三国演义》更是一部智慧之书,不仅显出打仗的智慧,而且包含了经商的智慧、人生的智慧。《三国演义》中有小权谋,也有大智慧。诸如用谋施计,识谋破计之类当属小权谋,如一气周瑜的兵贵神速之谋,二气周瑜的公关之谋,三气周瑜的将计就计之谋,钟会伐蜀的一箭双雕之谋,陆逊假意恭关公的笑里藏刀之谋等,这些小权谋在书中极为明显,处处可见,但它们大多是一些思维技巧,难以统领人生,所以才称之为小权谋。

读《三国演义》,最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并非就事论事,而是经过对许多故事分析、综合、凝炼、升华而成。这种大智慧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大觉悟、大道理。《三国演义》显出的大智慧,归纳如下:

其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都面临着选择问题。诸葛亮和陈宫都在选择职场,他们都很努力,但最终的效果大不相同。诸葛亮选对了职场,愈走愈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陈宫选错了职场,路愈走愈窄,最后走不通了。众多“三国”人物在选择这个问题上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通过这些经验、教训,《三国演义》的大智慧告诉我们:“天道酬勤”是国人的信条,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勤奋并未换来成功,好心并未换来好报。究其原因,没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是无法回避的因素。成就事业不但需要努力,还需要正确的选择:选择做事的方向,选择做事的观念,选择做事的方法,选择做事的心态,选择做事的“天时、地利、人和”。要遵循一定的选择原则和方法技巧,要用理智和思维选择,而不能“跟着感觉走”或“唯众从众”。

其二,情商比智商更有效。

一部《三国演义》,因不能控制感情而暴怒身亡的人物有许多位,给后人留下警示。一位是江东的孙策,人称小霸王,他只活了26岁。其实孙策正值青春年华,本不该命绝,就是因为少年气盛,易冲动又不会控制,终酿恶果。一位是周瑜。周瑜死于心胸狭窄,嫉妒心太强,又不能忍耐。诸葛亮抓住了周瑜的情绪弱点,“三气”周瑜。孙策、周瑜,其事业如日中天,命都没了,何谈事业。还有一位王朗,那么大的岁数了,竟不“耳顺”,死于羞恼,活活地被诸葛亮骂死。王朗之死,纯系心理素质太差,用现代语言将就是情商太低,而诸葛亮就是针对其心理特点,一击而中。还有两位,刘备和张飞,也因控制不住情绪而亡。

上述《三国演义》几位人物之死,说明了一个小问题,欲成事业,欲有出路,仅仅凭高智商、高能力是不够的,还要看是否有较高的意志力、控制力,是否与别人和睦相处,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三,忍耐比恃强更强大。

古往今来,忍者无敌的例子数不胜数。勾践忍辱负重,终于雪耻;蔺相如忍受廉颇的非难,传下将相和的美名;韩信忍胯下之辱,张良忍老人之傲,二人在汉初三杰中占了其二;刘邦在项羽面前一忍再忍,最后战胜了项羽;《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在战略上是忍让的高手。自桃园三结义后,刘备一直寄人篱下。先后跟随刘焉、卢植、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一直在“忍”。暂时的委曲求全,是为了渡过当时的逆境,是为了光明的未来。刘备忍受了孔明之“傲”,三顾茅庐,终以三分天下称王立业。东吴陆逊以忍的力量破了刘备的七十万大军。大凡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人,忍耐都是他们一生的座右铭。忍者成金,忍者无敌。

其四,思维比知识更给力。

知识就是力量,但是若不用于实践,不用它做事,知识变不成力量。诸葛亮有知识,张昭也有知识。诸葛亮用知识借来曹操箭,借来东南风,造出木牛流马,发明了连弩法;张昭用知识谈天说地,天下事无一不晓,但他不去运用所学知识做一件事。知识不应束之高阁,运用才有力量。

诸葛亮运用《孙子兵法》领兵打仗,马谡也运用《孙子兵法》领兵打仗。诸葛亮运用知识能打胜仗;马谡用同一种知识,却失了街亭,犯下大罪。所以,正确运用知识才是力量。

怎么样才能正确运用知识呢?有怎样的思维能力,就有怎样正确运用知识的水平。诸葛亮是创造型思维,马谡是僵化型思维,二人思维水平不同,一到实际战场上高下立分。归根结底,思维比知识更有力量。

其五,适度比过度更如愿。《三国演义》里有许多“过度”的人和事:诸葛亮的征战过度、包揽过度、劳累过度,刘备的固执过度,张飞、王朗、周瑜、孙策、曹真的嗔怒过度,杨修的小聪明过度,典韦、淳于琼的贪酒过度。这些“过度”,要么使这些人物丧命,要么使他们败业。

人的一生中犯得最多且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度,不要以为多干就好,一旦过度了、过火了便会弄巧成拙。所以,古人有“四不可”的教诲: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倘若将“四不可”变成“四可”,就过度了、过火了,就会犯错误。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个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许多人为什么犯错误,就是因为多走了一小步。所以造词的先人把“过”与“失”、“错”连在一起,过失,一过就失;过错,一过就错。《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的前车之鉴警示我们,许多情况下,我们犯的错误,并非不干或干得少,而是干得太多、太快,心太急,走得太远,偏离了“度”。不足,尚可弥补;过了,再回来就难了。凡事都须把握住“度”才好,因为“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

一些人是好心人,也非常努力,十分敬业,总想多干一点,干快点,但一旦过了度,不但不能如愿,反而酿成大错,离初衷愈来愈远。

其六,人格比权势更有气场。

汉末,群雄割据,但最后成事者仅有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这是因为他们的人格力量助他们成功。人格具有感召力量,刘备很长时间都是倒霉的时候,但手下人仍死死地跟着他。人格是一面旗帜,人格是人的形象。

人格具有公关力量。关云长单刀赴会,孔明赴江吊周郎,有惊无险,靠什么?人格的力量。

许多企业家拼命学习计谋,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汲取谋略知识。其实小胜靠智谋,大胜靠人格。企业靠文化的力量统合人心,如果人格力量不够,那么文化张力就不够。统合人心要靠人格的力量。做企业的失败,其实是做人的失败。《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人生大智慧,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相信读者在读《三国演义》时能够挖掘更多的智慧。所谓品读《三国》,不只是品读书中的字句,更是品读其中的人生大智慧。《三国演义》是永恒之书,因为它表现了人类精神与智慧的某些永恒内涵。

本书由河南工业大学李文庠、马宁编著。编著者2015年12月第一章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小企业一样有前途——诸葛亮的择业观

人生如棋,虽然每一步都要走好,但开局几步极为重要,择业定位是开局的第一步,是重要一环。择业定位一定要有智慧,且看诸葛亮择业定位。

有人道诸葛亮本无意出山,是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他,他才答应辅佐刘备,其实并非如此。虽然诸葛亮在草堂门上也曾书写“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但是淡泊、宁静隐含着志向致远;虽然诸葛亮也曾作歌“南阳有隐居,高眼卧不足”,其实他心里并不平静,他早想入仕,干一番大事业,以实现他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帝王师的人生价值。不然,他也绝不会自比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名相贤才管仲、乐毅;不然,他也不会密切关注天下大事,从而清醒地判断天下形势作出“隆中对”。

正因为诸葛亮有平天下的抱负,所以一定要为自己择一明主,以展现自己的才华。诸葛亮分析了当代群雄:北方的袁绍、袁术用人一向重名轻才,像诸葛亮这样没有名声、没有官职的年轻人,肯定得不到重用。许昌的曹操虽然爱才,但用人如器,又刚愎自用,生性多疑,且早有荀彧等人组成的人才群体先入为主,诸葛亮若投曹,绝不可能“人尽其才”。江东孙权爱才惜才,但是江东盛行“地方主义”,孙权所用谋臣多为江东人士,又多是孙坚、孙策留下的旧臣。诸葛亮这位外来的“和尚”在江东这座“庙”里未必念成“好经”,选来选去,刘备那里才是诸葛亮择业的最佳定位。

表面看来,三顾茅庐是刘备热、诸葛亮冷,其实并非如此,只不过刘备热在明处,诸葛亮热在暗处罢了,刘备当然需要诸葛亮,苦苦等待见面的机会,心急如火;诸葛亮也需要刘备,但是要适当地端端架子。刘备帐前的关羽、张飞、赵云,都是骁勇无比的将才,但缺乏统帅。诸葛亮这位帅才在刘备那里可以大显身手。刘备待人宽厚,素讲仁义,有一个极好的“人和”环境,诸葛亮到刘备那里绝对无需承担在曹操那里的政治风险,也不至于受到江东的“内耗”和“排外”的威胁。况且刘备当时已走投无路,无基无业,所占弹丸之地又危在旦夕,刘备犹如一将死的病人,这就更激起诸葛亮这位治国“名医”的兴趣,只有救活垂死的病人,并且使病人身体健康,才能更显出名医回春之妙手。

诸葛亮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首先因为他持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定位观。诸葛亮择业定位不追求大城市,“大企业”,许昌是东汉国都,曹操集团是“大企业”,诸葛亮不去,因为那里缺少自己的用武之地,在那里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诸葛亮的择业定位不追求物质待遇,江东乃鱼米之乡,诸葛亮不去,因为那里缺少“人和”的环境,不适合自己。刘表、刘璋、马腾、张鲁这些“中型企业”,诸葛亮也不去,因为这些“企业”病入膏肓,治不好了。刘备那里是个“小企业”,物质待遇低,工作又劳累,又濒临破产,风险性大,却偏为诸葛亮所钟情,因为这个“小企业”一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则此“小企业”经过治疗后大有前途,三则诸葛亮有扭亏为盈的“良方”。诸葛亮的择业观显示了他的深谋远虑。

近年来,求职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有的企业僧多粥少,求职难;有的企业却粥多无人食用。由于国家机关的工作稳定,待遇优越些,所以很多人择业时首选国家机关,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增长情况井喷,从区域而言,更多的人愿往大城市里面挤,往京、沪、广、深飞。相当一部分人亮出这样的观点:只要留在大城市,干什么活儿都行,工资少点也行。

广大就业者不妨学学诸葛亮的择业定位观。把有利于发挥才智、体现人生价值放在择业的首选,不要对所谓的“铁饭碗”及户口、编制、大城市、待遇看得过重。“物以稀为贵”,永远是价值规律的不变法则,暂时待遇差,不等于永远待遇差,事在人为。诸葛亮奋斗几十年,帮刘备打下一片天地,自己也住上了丞相府。

十年寒窗换得学业有成,谋个体面职业是许多人的憧憬,贫寒人家的孩子希冀“改换门庭”也属情理之中。但是大学生越来越多,“天子骄子”已风光不再,人人去争做白领,并不现实,于是有:北大学子卖肉,复旦学子养鸡、卖蛋,大学高材生从城里辞职回乡做职业农民,他们都可以成功,且可以成绩斐然,他们的行为,为众多求职创业者开启了另一扇门。刘备三顾茅庐离开断路——愚忠陈宫

若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脚下”这句话固然不错,因为走路靠脚,事业靠干,守株待兔是没有出路的。白天做梦,梦醒之后,依然一无所获。但是,走路并不只靠脚,还要靠眼睛识路,靠脑子找路,才有可能走正确的路,不至于空耗脚力而到不了目的地。

为什么有的人的路总是走不通?非脚力不够,非不够勤奋,非缺乏信心,而是缺乏智力,缺乏眼力,陈宫就遇到这个问题。他选择了一条断路、死路,纵有天大的本事,还是走不通。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慌忙出逃,被董卓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逃至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县令陈宫见曹操敢于为国除害,决定弃官与曹操一道回乡里,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

曹操多疑,杀了好心的吕伯奢,又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言作了杀人的理由。曹操这样的处世哲学,实在令人不寒而栗,陈宫乃正直之人,不愿与曹操为伍,星夜离曹而去。

陈宫后来跟随了吕布,与吕布同时死在白门楼。吕布死于无谋无智,一意孤行,陈宫死于愚忠,明知走了断路仍不改初衷。

吕布偏信陈珪、陈登父子,而陈珪父子正是刘备的旧部,二人是来卧底的。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吕布之德,陈宫不悦,告吕布曰:“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吕布怒叱陈宫曰:“你无端献谗,欲害好人吗?”陈宫自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欲弃吕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吕布乃一勇将,有勇无谋,他不读兵书,不知方略,只凭赤兔马、方天戟东杀西拼。吕布自己无谋不说,还不肯纳谏,陈宫一而再、再而三地献计出击,吕布就是不听,非要坚守,终被曹操破城。陈宫有智有勇,又有人品,但跟错了人,又好钻牛角尖,认准了的事头撞南城也不回,明知“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还不肯舍弃吕布,在白门楼临死前还认为跟吕布没有错。其实,凭陈宫的才智,不愿意跟曹操可以,那么跟刘备、跟孙权肯定会受到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也能充分发挥出来。

陈宫跟吕布,其实走的是一条断路,吕布早晚都得败,只不过是早败晚败而已。断路是走了一段后前方是悬崖峭壁,你不可为之。断路面前,莫钻牛角尖,莫逞“英雄”气概,迅速离开走不通的路。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没必要一次一次地头撞南墙。

我们赞扬对事业的执着,但有些时候执着将导致失败,而适时放弃却可能走向成功。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再执着了。再执着那就是死心眼儿了,该放手时就得放手。我们赞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但是要成就一番事业,放弃与锲而不舍并不矛盾,调整最初的选择并不一定意味着见异思迁,放弃无可挽回的事情并不说明整个人生事业从此黯淡无光。人应当拿得起,人也应当放得下。放弃,是为了更好更多地得到。只要果断放弃,才能将拿得起的东西更好地把握;只有果断、迅速地止损,才能及早重打锣鼓另开张,及早把损失的成本补过来。

走不通的路又有两种:一种是真没路了,另一种是只断了一段路。想方设法度过这一段,前方又出现了路。所以,断路当前要认真分析,看看是彻底断了还是虽然断了但过了这一段路还很长。彻底断了,打道回府;虽然断了但过了这一段路还很长,就要在败棋中寻找胜招。人生中有时会暂时经历一段坎坷,倘若人们认为断了出路,那可就名副其实地成了断路,这就同医学上有一种假死,形虽同真死一般,却还有救。如果断路只是一段坎坷,那么仍然有路可行。因为坎坷的前面可能有新路,损失中可能隐藏着盈利,黑暗中可能孕育着光亮,灾难中可能隐藏着机会,柔弱中可能孕育着刚强。

倘若遇到的彻底断路,不必留恋过去所付出的努力,早撤比晚撤好。形成断路的原因很多,大多是外部原因,个人单方面的力量无能为力。例如,天时、潮流、趋势,我们挡得住吗?

天时,是一个高度抽象、内涵丰富的概念。天时既包括自然界时光流转、气象万千,也包括诸多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发展规律、前进趋势。天时,既可以为人们开辟许多新路,又可以使人们原先走得好好的一段路成为断路。在天时面前,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天时,犹如浩瀚大海。面对波涛汹涌,个人的自主能力是有限的,选择的余地少得可怜,为了避免灭顶之灾,就要拼命地游,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大海。在天时面前,人们能够做到并且应当做到的是,顺应天时,走顺天时之路,离开逆天时之路,因为“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逆天时之路才是真正的断路。

我们提倡个人奋斗,但是,个人奋斗一定要顺应天时,与时俱进。我们只能顺应天时,“见风使舵”,灵活调整,才能适者生存。当我们的路走不通时,与其匆忙地问自己“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如停下来问“是什么阻碍了我们”。选择时机,时机不到莫出手——诸葛亮一气周瑜

赤壁大战以后,周瑜和刘备都想取南郡。周瑜临江下寨,刘备也屯兵油江口,诸葛亮先稳住周瑜,声称让周瑜先取,如果东吴取不下城,他们再取。于是,刘备只在油江口屯扎,按兵不动。周瑜自信弹指间就可得南郡,对刘备屯兵根本不放在心上。诸葛亮对周瑜实际上是散布假象,行瞒天过海之计,等待取城的时机。

且说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大战,双方互有胜负。后来,到底是周瑜计高曹仁一筹,设计将曹仁大军引出南郡,以伏兵大破曹仁。曹仁大败,前、中、后三军皆被冲散,曹仁想带着残兵败将返回南郡,却被东吴大将凌统截住去路,曹仁只得往襄阳而去。

周瑜胸有成竹地率军回攻南郡,以为南郡已无多少曹军守城,取城已成定势。周瑜来到城下,忽见城楼布满旌旗,城楼上一将大声喊道:“都督少罪!吾奉军师将令,已取城了——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周瑜大怒,急令吴兵攻城,赵云命守城将士乱箭射下。

周瑜攻城不下,于是派甘宁率数千军马取荆州,命凌统带数千军马攻襄阳,等这二城取下后再取南郡。周瑜正在调兵遣将,忽然探马来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诈调荆州守城军马来救,却教张飞袭了荆州。”此报刚毕,又一探马飞来报说:“夏侯惇在襄阳,被诸葛亮差人赍兵符,诈称曹仁求救,诱惇引兵出,却教云长袭了襄阳。”周瑜费尽辛苦,一无所获,却让诸葛亮抓住战机,不费大力,一夜之中得了三城,周瑜如何不气。

诸葛亮一气周瑜,得了南郡、荆州、襄阳三城,一是使用了瞒天过海之计,以按兵不动的假象瞒住了周瑜;二是使用了无中生有之计,以曹仁兵符诳荆襄二城曹军出城,以便乘虚而入;三是使用了趁火打劫之计,趁曹操和孙权两家大军交战的混乱,以逸待劳,坐收渔翁之利。但是,如果没有抓住时机速战速决,这些计策也无用武之地,南郡早归周瑜,荆襄二城也会久攻不下,时间一拖下来,鹿死谁手就很难说了。

军事家孙武曾言:“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兵法》强调冲其虚,进攻敌人防守薄弱、兵力虚弱的地方。乘虚而入,可以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收获。两军交战,虚实则是相对而言,今日之实,明日可能为虚,今日之虚,也可为明日之实,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要想乘虚而入,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人进攻,才不至于贻误战机,稍有迟缓,就可能酿成大错。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时候你所遇到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错过这次机会就没有下一次了,这就是“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的道理。

古代贤明的君王大臣的眼光永远盯着创业、守业、统一、称霸,但盯着是盯着,时机不到绝不出手,这就需要选择时机。为了实现目标,他们有的委曲求全,如卧薪尝胆的勾践;有的隐山隐水,不显露,不当出头鸟,如朱元璋的“缓称王”;有的割让眼前的利益,如诸葛亮割让三郡;有的使用韬晦之术,假装成庸庸之徒,如三年不鸣的楚庄王。

打伏击的指挥员都知道,伏击的时间不可过早,要等大部分敌人进入伏击圈,己方能发挥出最佳杀伤力,才可攻击,否则会放跑敌人。

懂市场的企业家知道,新产品本身并非财富。有的企业重视开发新产品,却误认为上市越早越好。其实,任何一种产品,不管它本身多么优异,如果出现在市场尚未被开发的时间,它的价值则等于零。上市要研究时机,上市以后要讲究合适的速度,即新产品的市场推进步调要与人们的需求协调一致。“以快制胜”是商战的战略之一,而不是全部。仅仅以快还未必制胜,更为关键的是把握好新产品上市的“时节”,即市场的时机定位。《菜根谭》认为朋友之间的交往要“自薄而厚,先严后宽”,即施人恩惠要先从淡薄而逐渐浓厚,假如先浓厚而后淡薄,就容易使人忘怀这种恩惠;树立威信要先从严而逐渐变宽,假如先宽后严,那别人就会怨恨你无情。无论先薄后浓,还是先严后宽,都必须把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交际原则,而且变化不要太快。

时机对于人生决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时机不到,就匆忙作决定,仓促行动是冒险之举;时机已经成熟了,却不识时机或拖延不决,优势也会变为劣势。把握时机,当机立断,则是胜利之本。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不是天不灭曹,而是孔明不灭曹

自古道:有所失才会有所得。我们只有把应该放弃的坚决果断地放弃,才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放弃也是一种选择的思路。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周瑜、诸葛亮从水陆两路出击,设下十面埋伏。一路之上,曹操的兵将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孙刘联军的埋伏。行至华容道时,曹军人皆饥饿潦倒,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者中枪者勉强而行。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幡,纷纷不整。号哭之声,一路不绝。至此,曹操只有三百名疲惫不堪的兵将,此时正是擒拿曹操的绝好机会。诸葛亮只要想除曹操,十拿九稳。

但是,诸葛亮却选择了放弃,“派”关羽把曹操放了。诸葛亮一生都在努力,同时又都在选择。首先,他选择明主,选择了刘备;而后,又不断地选择战术,是火攻还是水攻,是兵战还是心战。周瑜死后,他立即选择了冒风险过江,吊唁周郎,但是他的所有选择,最有深谋远虑的当属这次设计华容道放曹。此次,他选择了放弃。诸葛亮为什么不灭曹,因为灭曹会干扰总策划,妨碍总目标的实现。不仅如此,甚至还危及刘备集团的生存。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总目标就是刘、曹、孙先三足鼎立,然后再寻机一统天下。灭了曹,少了一个最强的对手,不是可以刘、孙两分天下,岂不比三分天下更进了一步,何乐而不为呢?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空想。

如果当时杀掉曹操,曹姓及夏侯氏的人势必要报仇雪恨。曹操在许昌、荆襄、合肥等地还有相当势力。倘若即刻点起二三十万兵马复仇,恐非难事。到那时,因为时过境迁,孙刘联军再难演出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的精彩大戏了。让你烧了一次,还能让你烧第二次吗?放了曹操,他当然也很想复仇,但余悸未了,总得要停歇一段时间再战。刘备和诸葛亮正好利用北方无战事这段宝贵的时间,养精蓄锐,作好充分准备去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当时杀掉曹操,除了刘备的大患,同时也除了孙权的大患,这样,孙刘两家便由同盟者变为敌人,两家之间的大战即可到来,这对在江南立足未稳的刘备极为不利。

孔明选择了放曹,但仍派人在华容道截击曹操,这就更高明了,如果明令放曹,刘、关、张和诸将都不会理解;如果不派人在华容道埋伏,又显得失算,不像人们说的那么“神”。诸葛亮偏偏派义薄云天的关羽去华容道,等于向天下表明,我算到了,只是由于关羽的重义才未果,给自己料事如神的形象添加了光彩。

诸葛亮选择放弃,充分体现了他为实现总目标,不计较一时得失、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诸葛亮设计放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面对挑战和机遇,是舍弃还是角逐,需要慎重抉择,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舍弃时就舍弃,不能为了一棵小树而舍了一片森林。

舍弃所遵循的也是价值原则。“舍弃”是手段,“获取”才是目的,所以遵循的仍然是“趋利避害”的原则,只不过不是急功近利而已。舍弃的是次要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而获得的却是主要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有舍弃局部,才能保存整体;只有舍弃近利,才能生存发展。

舍弃是一种大智慧,这种智慧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结合和互相转化的结果。舍弃时有意识的主动行为,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智慧。

并非执着者一定能够成功,许多时候,放弃却走向了成功。

古罗马有一则寓言:有两条河流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山洞,最后到了沙漠的边缘。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吧,如果前进,我们可能走不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着地前进,干涸在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待良机,流入了大海。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也不一定非得在某年某月必须实现,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碰南墙才回头。

舍弃常常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东北狼一旦被猎人的铁夹夹住,便会自己把所夹的那条腿咬断逃生,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存了生命。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但有时仍然食物不足,于是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穴摔死在岸下。金雕妈妈别无选择,只有容忍这种残酷的“舍弃”的现实。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才能,在对自己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后,他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专门从事写作,阿西莫夫当时选择舍弃自己朝夕相处的实验室和讲台,内心无疑是痛苦的,但正是因为他挺住了一时的痛苦,而后才成就了大业,一生创作了48部科幻著作,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舍弃有时很痛苦,但如果不能忍受一时之痛苦,就有可能招来终生的痛苦。

人的一生,是“取”与“舍”的一生。“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种智慧。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得知识,以求完善。长大以后,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或取权位而舍其他。至于老了以后,则愈要懂得舍。不知舍、不服老的人,常常把老本也赔了进去。

刘向《新序》记载,有人送鱼给郑相,郑相不受,左右问他:你不是最爱吃鱼吗?干吗不要?郑相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不能要这个鱼。要了这个鱼,就因受贿而失去了官禄,以后再也吃不到鱼了。而不要这个鱼,保住了官禄,我可以一辈子食鱼。原文是:“受鱼无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这个郑相,可以说是位清官,然而他之所以当清官,并不是出于什么感人肺腑的理由,也没有表现出什么高风亮节,他完全从维护个人利益出发,辩证地分析了当清官要比当贪官更获利的道理。即,受贿本来是为了满足欲望,但结果却恰恰为了满足小欲望而失去了大欲。而廉洁却因为拒绝小欲而保住了大欲。郑相不受鱼的故事中有一个“取”与“舍”的辩证关系。

什么都不放弃的人,很容易被人理解为斤斤计较;什么都放弃的人,往往又被人指责为缩头乌龟。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每种舍的后面都可能潜藏着取,如果失去的是虚假,可能因此而得到真诚;如果失去的是近利,可能因此而得到成功;如果失去的是浅薄,可能因此而得到深刻。那么,该失则失,该舍则舍。

每种取的后面都可能潜藏着舍,如果为了金钱而失去了健康,为了取得事业成功而失去了家庭和谐,为了取得利益而失去了人格,为了取得荣誉而失去了正直,为了取得欲望而失去了自由,为了取得近利而失去了长远的目标,均得不偿失。诸葛亮在隆中纵论天下大势大智若愚——司马懿选择示愚

魏主曹睿病危,托孤于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二人扶太子曹芳即皇帝位。曹爽乃曹真之子,系曹氏宗族,拥有兵权。曹爽亦是司马懿的政敌,他深知司马懿功高德重,对司马懿一直小心提防,不敢有丝毫懈怠。司马懿此时已推病不出,二子亦皆退职闲居,曹爽对司马懿仍不放心,但不知司马懿虚实。

一日,魏主派李胜为青州刺史,曹爽见是个机会,令李胜以辞行之名探司马懿虚实。司马懿老谋深算,岂能不知李胜辞行之意。于是,他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两个侍女搀扶。他装痴卖傻,眼光痴滞,装聋作哑,口中语无伦次。侍女喂他喝汤,汤从嘴角流出也不知晓,乃作哽咽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若见大将军,请他今后多关照二子。”言毕,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回报曹爽,细言其事。曹爽大喜曰:“此老若死,吾无忧矣!”

曹爽以为司马懿病得不轻,人已经傻了,再有能耐也使不出来了。从此,不再把司马懿当作对手。司马懿终于在一天,当曹爽及其兄弟亲信放心大胆地出城打猎时,在城内发动了政变,除了曹爽,至此,魏主政权归司马氏。

司马懿向曹爽“示愚”。司马懿大智若愚,善于藏拙,善于保护自己。大智若愚,既有大志,又不露锋芒,生存和发展环境平和,大智若愚的人大多事业有成。他们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智若愚”中的“愚”有几种形式:

其一,糊涂。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郑板桥所指的糊涂不是脑子里似一团乱草,那是愚昧无知,郑板桥所指的糊涂是在是非、名利面前不争,不计较,虽一副“愚”相,但人生有大发展。“糊涂”就是清醒。

其二,浅薄。

对于科学发现、真理探究,看问题应当深刻一些,尽量把事情看透一些。对于为人处世、人际关系,看问题应当浅薄一些,尽量把事情看淡一些。为人处世思想倘若太深刻了,曲高和寡不说,别人也会觉得你“可怕”,会处处防着你。对于我们身边的无关紧要的小事,看得太透,于人于己都不好。

其三,无知。

在为人处世方面,知道的事并非越多越好。知道的事多了既是个负担,又是个隐患。

其四,自污。

俗话说:出墙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人的显赫有时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在没有必要张扬时,还是隐匿一些的好。自污是一种隐匿,往自己头上泼脏水,以使自己不落入险境或脱离险境。战国时身居险境的孙膑,《水浒》中在江州写反诗的宋江,为了免遭杀身之祸,都曾搞过自污的诈术,装疯卖痴,胡言乱语,以自污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保住了自己的前程。孙膑后来大破魏军,宋江后来在梁山泊当了“一把手”。

其五,示弱。

示弱是人处于劣势时保存自己、发展自己的有效手段。人有哲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乌龟也有哲理:当处在险境的时候,先把头缩进去,只要脑袋不被砍掉,就会有出头之日。人的低头,龟的缩头,均为示弱。我是弱者,我是哀兵,你总不能以强凌弱吧。

世上常有一些精明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精明反被精明误。曹操手下的杨修,孙权帐下的诸葛恪,都是高智商的才子,口才极佳,思维敏捷。但是,杨修锋芒毕露,尤喜在军机大事上面卖弄小聪明,轻率不慎,终被曹操斩首。诸葛恪过于自负,刚愎自用,最终为东吴另一权臣孙峻所杀,结局可悲。

大智若愚者,以愚保智,以无用之相保有用之身,外愚而内慧。司马懿装病选择两全的方案——吕布辕门射戟

袁术欲攻刘备。袁术认为刘备屯军小沛,虽然易取,可是吕布虎踞徐州,恐怕吕布救助刘备,于是送给吕布20万斛粮食,以稳其心。袁术派纪灵为大将,统兵数万,进攻小沛。刘备因小沛粮寡兵微,无力抵敌,就写信给吕布,请吕布出兵救援。吕布权衡利弊,认为刘备在小沛并不能构成对他的威胁,但是倘袁术灭了刘备,必然北连秦山诸将攻击吕布,使吕布不能安枕,所以决定援救刘备。

纪灵得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急令人致书于吕布,指责他不讲信用。吕布既想救刘备,又不想遭到袁术的埋怨,就生出一个巧计。吕布让人到纪灵、刘备寨中,请二人赴宴。刘备先到,纪灵后到。纪灵下马入寨,见刘备在帐上坐,大惊,抽身欲回。吕布向前一把扯住,如提小孩一般拉回纪灵。纪灵问:“将军欲杀纪灵耶?”吕布曰:“非也。”纪灵又问:“莫非杀刘备?”吕布回答也不是,并接着说:“刘备乃我的兄弟,今为将军所困,故来救他。我平生不好斗,只好解斗,今天为你们两家说合。”纪灵问有何解法,吕布曰:“我有一法,从天而决。”

吕布让人取出方天画戟,提戟在手曰:“我劝你两家不要厮杀,尽在天命。”令部下接过,去辕门外远远插定。吕布对刘备、纪灵二人说:“辕门离中军有一百五十步,我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们各自回营,安排厮杀。”纪灵心中暗想: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安能便中?且落得应允。待其不中,那时凭我厮杀。便一口许诺。刘备也同意此法。

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箭扯弓叫一声:“着!”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帐上帐下将校齐声喝彩。吕布呵呵大笑,掷弓于地,执纪灵、刘备之手曰:“此天令你两家罢兵也!”纪灵已经许诺,又害怕吕布,只得退兵回淮南。

人道吕布有勇无谋,其实愚者千虑,也有一得。吕布此次辕门射戟,毫不费力地退了纪灵大军,可谓极高超的智力公关术。辕门射戟为什么成功,就因为吕布有弄巧的把握:首先以臂之神力像抓小孩一样地拉住纪灵,给纪灵一个下马威;随后假借“天意”射戟,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果然一射便中。吕布辕门射戟的效率可谓极高,只射了这么一箭,便中了三雕:退去了纪灵大军;帮助了刘备,也就是帮助了自己;还白白得到20万斛粮食,又不失信用。

做一件事有正面的影响,也难免会有些副作用,有人一句“难免”了之,有人却想办法把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尽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吕布面临选择,第一条路出兵帮助刘备,可是失信于袁术,本来吕布在天下的名声就不怎么样,若再失信就更难堪了。第二条路坐视不管,刘备的小沛失了,袁术直接威胁到吕布的徐州。于是,吕布选择了第三条路,利用公关术,谁也不得罪,自己既得了便宜,又绕过了险情。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也做到了两全其美,在和风细雨中,不伤和气,不留后遗症,解决了棘手难题,可谓高明。宋太祖对功臣优容之,同时又远之以政,既善待了功臣,又维护了中央权威。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

国内有则谚语: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

许多努力工作的人们,做事经常犯顾东不顾西、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毛病,按下葫芦浮起瓢,使自己的努力在效果上打了折扣。目的虽然实现了,但留下后遗症一大堆。

我们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造成新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泰晤士河两岸的一些工厂,为了减轻大气污染,采用了用石灰水吸收废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办法。但是,大气污染的问题解决了,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结果,形成了硫酸钙排入河中,造成了水污染,这就是后遗症。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运用系统方法处理问题,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治理,并且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

世界上第一台冰箱是法国人凯莱斯特发明的,他使用的制冷剂是无毒的氨气,氨虽无毒,但有一股刺激性臭味,一旦漏出,臭气熏天;氨又有较大的腐蚀性,而气体压缩机经不起腐蚀,要经常修理。制冷的目的虽然达到了,但问题多多。后来,人们采用了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它具有无毒、不燃、易压缩的优点。可是,氟利昂的大量排放,会大量吞噬臭氧层,破坏力惊人,后遗症更大。于是,人们研究了无氟制冷剂,既实现制冷目的,又不污染环境。

有的人为了实现人生旅途中的某一个目标,不顾其他。例如,以长期透支生命去赚取财富;以淡漠人际关系孤军追求事业,重事业、轻家庭而导致家庭破裂;重子女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人品、人格的培养。有的人因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整天东奔西跑,吃喝送请,荒废了业务和正当的工作。有的毕业生择业只图眼前条件优越,不管是否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否能学技术、长本事,几年过去了,专业荒废不说,其他方面也一事无成。

我们不能因开展批评而留下许多后遗症,而让受批评者脸面全无,灰心丧气,抬不起头来,批评过后,要恢复被批评者的脸面,帮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我们不能为了赢得领导好感而忽略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照顾一部分人的利益,却损伤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不能因为工作而忘记了为父母尽孝;我们不能为了张扬个性而得罪身边的人。

做事两全其美是可以做到的。做一件事不能仅想着所做的这件事,还要想到与此事有关联的其他事,想想这件事做完之后有没有后遗症,有没有副作用,如果有的话如何去调和,尽量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就是系统优化观点。治疗某一种病不能只想着把这种病治好就行了,还要做到尽量不伤害其他的器官,尽量不留后遗症,尽量不破坏生理平衡。批评他人尽量做到不伤人自尊,表扬他人尽量做到让其他人心理平衡。发展生产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不应当贻害子孙,不应当吃子孙的饭,抢子孙的资源。做事万万不可顾此失彼。选择效率高的方案——钟会伐蜀先造船

晋公司马昭拜钟会为镇西将军,引关中精兵二三十万,起兵伐蜀。钟会恐怕伐蜀的计谋泄露,遂假意伐吴,虚张声势地在靠近吴国的地方青、兖、豫、荆、扬等五州各造大船,又派人在登州、莱州等近海之处,收集海船。司马昭不知其意,遂召钟会问曰:你从旱路取西川,为何大张旗鼓地去造船呢?钟会回答:蜀兵若闻我大进,必然求救于东吴。所以我先造声势,做伐吴之状,东吴必不敢妄动。一年后,蜀已破,船已成,再伐吴,岂不顺乎?

钟会伐蜀先造船可谓“一石二鸟”,一举多得。

其一,攻蜀多为陆路,不需要用船,此举可麻痹西蜀刘禅,使其错误判断魏国企图而疏忽防守,此乃“声东击西”。

其二,牵制东吴,使东吴感到大战即临,感到危机而自保,无暇他顾,不敢出兵援蜀。

其三,可以在年内灭蜀之后,再用已造好的大船载兵将攻打吴国。果然,刘禅仍在吃喝玩乐,对魏兵不加防范。钟会破蜀后,数万大船也已造好,很快地破了吴,三分归一统。

钟会所用之计为“一箭双雕”。“一箭双雕”又名“一石二鸟”,即用一计而获得若干利益,使一谋得多利,一招击倒多个竞争对手。“一箭双雕”是兵战中重要计谋之一。

春秋时有一个故事叫“二桃杀三士”。齐国有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接三勇士结为兄弟,居功自傲,甚至不把齐景公放在眼里。乱臣也乘机收买他们意欲颠覆王权。相国晏子洞察这一险情,借邻邦鲁昭王来访之际,盛宴款待,采摘花园中屈指可数的几枚金桃。分剩下的最后两个金桃由文武百官自报功绩论功得桃,三个勇士为争这两个桃吵得不可开交,依次自刎而死。晏子以两枚金桃为“箭”,一举除去危害国家的三个“雕”,随后顺利扫除奸党,稳定了朝政。

钟会采用“一箭双雕”之计是一种高效率的选择方法。钟会施计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有远见,像下棋一样,不但要看第一步棋,还要想到后边几步棋。缺乏远见,目光短浅是做不出高效率的事情的。二是必须找出某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便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蜀、吴两国一贯有唇亡齿寒的关系,若要实现灭蜀、灭吴的战略目标,必须切断二者的联系,攻击一方,牵制另一方。

看问题既要看眼前,又看远处,既看其一,又看其二,看其左右,看其方方面面,尽量做到以小的投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办成一件事可以有好几种方法,有的方法多、快、好、省,有的方法少、慢、差、费;有的方法是笨法子,使蛮力,有的方法是巧法子,使巧力;有的方法事倍功半,效率低,有的方法事半功倍,效率高,两者一差就是数倍。

追求效率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光像笨鸟每天靠起早飞一会儿才能跑到晚上的宿营地是不够的,只有辛苦、疲劳是不够的,我们应当讲究效益和效率。

天空远行的大雁,就选择了一个效率高的飞行方案。大雁具有很强的团体意识,也非常聪明,它们飞行时呈人字形。这些雁飞行时定期变换领头雁,因为为首的大雁在前面开路,它拍动翅膀产生的上升气流能帮助它两边的大雁节省一些体力。每一只大雁在飞行中拍动翅膀,都为跟随其后的同伴创造有利的上升气流。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发行,要比单独飞行多飞出12%的距离。

大雁选择人字形队伍飞行,是一种巧的选择,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三位年轻姑娘结伴外出挣钱,在一个偏僻的山镇发现一种又红又大、味甜而脆的苹果,山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种好苹果只能在当地买到,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位姑娘立刻倾其所有,买了10吨最好的苹果返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这样往返数次,虽然辛苦,但她成了家乡第一个富起来的人。

第二位姑娘用一半的钱买了100棵最好的苹果树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坡,栽上了树苗。整整三年时间,她精心看护果树,虽然还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但有了这些果树苗,还愁日后的日子不富裕吗?

第三位姑娘只用一块钱买了一捧泥土,她带着泥土返回家乡,送到农业科技研究所化验分析泥土的各种成分,然后承包了一片荒山坡,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捧泥土类似的土壤,种上了苹果树苗。

十年过去了,三位姑娘的命运迥然不同。第一位姑娘每年还去买苹果,运回来卖,但当地信息和交通都已经发达了,竞争者太多,生意越来越难做,每年赚的钱不多,有时甚至不赚还赔,她活得很累。第二位姑娘早已有了自己的果园,但是因为土壤差异,长出来的苹果较原产地逊色,不过仍可以赚不少钱。第三位买泥土的姑娘,栽的苹果个大味美,和原产地的苹果不相上下,每年秋天引来无数客商竞相购买,总能卖到理想的价格。

三位姑娘都很努力、勤劳,但收效却迥然不同,可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的方案必须能做到——陶谦好心办了坏事

徐州太守陶谦出于一片好心,热情招待了途经徐州的曹操之父曹嵩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大设宴席,连续两日。好事做到这里其实已有了效果,曹嵩十分感谢,日后曹操对陶谦也会有好感。但是陶谦还要派500士兵护送,护送的这批士兵原来是黄巾余党,只是勉强归顺了陶谦,今见曹家装载财宝的车辆无数,便起了歹心,半夜杀了曹嵩一家,抢了财产跑了。曹操听了,咬牙切齿道:“陶谦放纵士兵杀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我要尽起大军,洗劫徐州。”

陶谦好心办了坏事,错就错在他太轻率从事,根本无力办好这件事。既然派兵护送,就应派心腹之人,而不应派归顺不久的黄巾余党。若是无人可派,做好事可就此打住。陶谦所做之事超过了自己的能力,他的好心给曹操一家带来了大灾,也给自己引来了大祸。这个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选择的方案必须能做到。

美国企业家H·格林斯特说: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这句话被称为格林斯特定理。定理告诉我们,无法执行的方案,只能是空中楼阁。

有一个猫与老鼠的寓言很能说明格林斯特定理的高见:

鼠洞里,老鼠们就当前猫的威胁问题召开紧急会议。

众老鼠们冥思苦想,有的提议培养猫吃鱼吃鸡的新习惯,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猫药……众说纷纭。

一个老奸巨猾的大老鼠出的主意一语惊人,让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就是给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只要猫一动,就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得到警报,躲藏起来。大伙儿选择了这一个主意,因为它们都觉得再没有比这个主意更有效的建议了。但问题是怎样把铃系上去,这一方案被投票通过后,执行方案却始终产生不出来。

寓言说明,与其做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选择,不如选择一个可以切实执行的方案。

有的方案看似挺高明,但是派不上用场。有一个人学习屠龙剑法。屠龙,这技法实在高超,要学到手可不容易,这个人花了三年的时间,耗尽千金的家产,终于学成。为了检验自己的屠龙之技,他想找一条龙去试试自己的剑法。他到处找龙,江河湖海,水坑小溪,山坡山洞,龙在哪里?他走遍天下,但找不到一条龙,这个人仰天长吼:“喂!龙在哪里?”

庄子认为,这个人选择了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的剑术究竟能屠龙还是屠狗,谁知道?屠龙剑法可能非常高超,但是没有龙,这种剑法学习了又有什么用呢?方案不切实际就没有价值。

有的方案看似挺先进,但是条件不足干不成,就像画饼一样,中看不中吃。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有时需要从外面引进一些项目。人们希望引进的项目先进一些,但是先进性还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先进性代替不了可行性,“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再先进的东西,如果无用武之地,还不是废铁一堆。如果引进的项目耗资太多,使企业非得砸锅卖铁才能应付,那就伤了元气,屠龙不成反被龙伤。如果引进的项目驾驭不了,花钱买来的机器躺在仓库里睡大觉,这种引进就失败了。

引进项目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一研究应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结论应当是:合理、有利、可行。具体来说,一是价格便宜,符合国情;二是设备现在很快可以投产;三是有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四是可以使产品上档次,扩大品种。这才符合格林斯特定理。

有的方案听起来十分有道理,也很有诱惑力,但一实施就发现不好用。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不可行,好听不好做,点子竟是一个空想。一个点子要变成现实需要很多技术,不考虑技术的可行与否,这是不顾技术上的客观规律。如设计一个大型的公关活动,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活动环节丝丝入扣,策划人心细如发,但实际情况由于各种意外因素干扰,根本无法操作,这样的点子中看不中用。二是方案虽然能做得出来,但不符合客户要求,无人欣赏,白忙活一场,这是不顾用户需求的规律。选择应避免知觉偏差——孔明偏见识魏延

孔明在用人方面有许多高明之处。但是,孔明在用人方面并非没有失误,例如,他对魏延就有很大的偏见。纵观魏延一生,几十年来只见有功,不见有过,刘备极为器重魏延,封以高官,委以重任。但是,孔明对魏延始终存在一种成见,看魏延总有点不顺眼,时刻戒备,使蜀中这员猛将始终不能尽展才华。

关羽战长沙之时,长沙太守韩玄怀疑老将黄忠,令斩老将军。魏延救了黄忠,率百姓起义,杀了韩玄,并引百姓出城投奔关羽,使关羽不费大力气就得了长沙。若无魏延,黄忠死定了,关羽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取长沙。

关羽引魏延来见刘备、诸葛亮,诸葛亮二话不说,竟令刀斧手将魏延推下斩之。刘备惊问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何故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孔明这才免魏延一死,但还不算完,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孔明这番言行也太没道理了,《三国演义》中表:“韩玄,轻于杀戮,众皆恶之。”孔明竟让魏延去忠于那么一个“众皆恶之”的主人,不许魏延弃暗投明。

孔明从认识魏延第一天起对他就有偏见。孔明“惜其勇武”,才用魏延,既用魏延,又疑魏延,不但约束了魏延的积极性,而且埋下关系不睦的种子。

由于孔明对魏延的偏见,使西蜀丧失了一次夺取中原的良机。诸葛亮一出祁山,魏军都督夏侯楙调各种军马拒敌,魏延向孔明提出了一个绝妙的建议:“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能。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行,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魏延此计既合兵法中的奇正并用的策略,又符合当时的敌情、地形、道路等战场形势,让诸葛亮率大军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以保证他从子午谷出奇制胜。司马懿后来说过:“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司马懿的话从反面证实了魏延建议的正确性。

孔明不肯用魏延的奇兵之计,实是因为他对魏延不信任,不愿意让魏延远离大部队。孔明熟读兵书,焉有不知奇正并用的策略。孔明乃大智大谋之人,岂有不知魏延此计的妙处。退一步说,即使魏延的奇兵兵败,损失的不过是五千兵马,而孔明此次带来的是十万之众,并不伤大局。

孔明死后魏延的反叛与孔明的偏见并非没有一点关系。如果孔明对魏延从一开始就信任,给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最后未必会出现魏延被杀,蜀国损一栋梁的悲剧。魏延一生确无大错,最多不过是在背后发发牢骚而已,埋怨丞相怯懦,自己怀才不遇,不能人尽其才,试想,一位屡建战功的老将军,长期处于被上司怀疑、制约的环境中,心中能不气愤吗?

领导者择人用人,平民百姓选择朋友,中青年选择理财方式、求职择业,常常会受晕轮效应的左右,以致造成选择失误。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是外表,即表面形象,外表往往造成第一印象,而这第一印象常常会引发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认识。

晕轮是指太阳周围有时出现一种光圈,远远看上去,太阳好像扩大了许多。人对某事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有时会扩大到其他方面。把心理学中的这种错觉现象,称为“晕轮效应”。这种晕轮效应,就像太阳光的光环一样,把太阳的表面扩大化了,这是人们知觉认识的偏差,其对于人们的正确选择有着负面影响。

先入效应是一种晕轮效应。先入效应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先入为主。人们习惯于接受最先接受的东西,并为其寻找旁证或解释,选择能够证实先入印象的材料,如第一印象是好的,那么有关不好的方面则被忽略,只注意并选择有关好的方面,反之亦然。孔明对魏延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所以魏延的好处他常常看不到。

片面效应也是一种“晕轮”,它是指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认知倾向。人们常常以事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对事物作出整体评价,而忽视事物的其他属性。

另一种“晕轮”是刻板效应,也称为成见或定势,它是指人们认知的凝固倾向。人们的认知有时是停滞的、僵死的和机械的,缺乏动态和变化的观点。

要清除偏见,首先要“得其精而忘其粗”。注意事物的本质,不在于表面现象。再者,要兼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偏听只知其事物的一面,而兼听则可知事物的全貌,因而可避免偏见的产生。一事之功过往往仅能反映某人一方面的才能和不足,不能反映其诸方面的情况,只有数事并察,才不至于产生偏见。借力是人性的自然选择——火烧博望坡

诸葛亮出茅庐后不久,曹操派夏侯惇领兵十万,杀奔新野而来,以灭刘备。刘备此时只有数千兵马,怎能抵挡十万之敌?诸葛亮却胸有成竹,他先吩咐关羽、张飞、赵云如何行事,又令关平、刘封各引五百士兵,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等敌兵一到便放火。

夏侯惇率大军至博望坡前遇到赵云,赵云按诸葛军师的事先吩咐,边战边退,诱夏侯惇兵进博望坡。此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夜风已起,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行至狭窄处,只见树木丛杂,两边都是芦苇。忽听背后喊声震天,霎时四面八方尽皆熊熊烈火,又值风大,风助火势,愈烧愈猛。曹军人马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赵云见火起立刻回军掩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逃。关羽、张飞见火起,依计分别烧了曹军的辎重粮草。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把火,烧退了十万曹军。《孙子兵法》中有“火攻篇”曰:“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和火都是可以借助的力量。当自身力量不够强大时,指挥者常常需要借助外力而壮己。这个外力,可以是自然力量,如水、火,也可以是友人的力量,甚至是敌人的力量。借助外力,不是为了被外力所支配,而是要操纵外力。

借势壮己是诸葛亮善用之术,夏侯惇兵败博望坡以后,曹操又亲统五十万大军杀向新野。诸葛亮又火烧了新野,同时又令关羽先用沙土布袋截住白河上游的水,待被烧得焦头烂额的曹军到下游喝水时,再让军士一齐搬走布袋,水势滔天,曹军人马又被淹死许多。诸葛亮借水、火二势再次克敌制胜。

再翻《三国演义》,只见诸葛亮屡施借术:先是往江夏向公子刘琦借兵;而后又乘漫天大雾以草船向曹操借来十余万支箭;七星坛“借”了东南风;再以后,又久借荆州不还。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借绩是在刘备败走汉津口的最困难之机,下江东,巧施计谋,陈言力辩;说孙权,激周瑜,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两家的抗曹联盟。结果,使身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借东吴的兵力大破曹操,并趁机占据了荆州。赤壁之战,收其胜利果实者,乃刘备。可见诸葛亮借术之高明。

有许多含有“借”字的成语,例如:借花献佛,借刀杀人,借冕播誉,借梯上楼,借尸还魂,借古喻今等。一个借字,大有文章。

刘备也善借,不过刘备最善“借冕”之法。仅举一例,他和关羽、张飞结拜以后,马上托人求拜与自己同宗同姓的幽州太守刘焉为叔。此后,“景帝之后”“汉室至亲”这类的话便常挂嘴边。冕,本指古代天子、诸侯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皇帝的礼帽,在“借冕播誉”里,“冕”已不指帽子,而是指美誉和声望,借冕的目的在于产生一种名人效应。借火助攻虽然也是借,但不是借名声、威望,而是借实力。人为了摆脱不如意的状况有两种途径:一为附人,二为借力。力薄而附人,借力以滋身,附人是立身之术,借力才是滋身之本。

借力也是人性的自然选择。如果某一个方案能借到力,就应当优先考虑选择它,因为从来也没有人单打独斗会成功。竞争中的强者应当这样,你是竞争中的弱者更应当这样。不要相信你一个人能包打天下。成功者必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不要拒绝帮助,不要摆出一副“万事不求人”的架势。借力借势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个人到果园比赛摘苹果,三个人中一个身手敏捷,一个个子高大,一个个子矮小。照常理看来,身手敏捷的人和高个子有可能取胜,但最后获胜的竟是矮个子的那个人。

原来,他们要摘的水果大都在很高的位置,很多在树梢。高个子尽管一伸长手臂能够到一些果子,但是数量毕竟有限。身手敏捷的人尽管可以爬树,但树梢的一部分,他就够不着了。矮个子一看到这种情形,二话不说就往门口跑。他在刚进门时,很热情地和看门老头打了招呼,很谦虚地请教老头平时他们是怎样摘树梢上的水果的。矮个子向老头借梯子,老头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有了梯子,摘起水果来自然轻松,结果他摘得最多。

上述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一道考题。某公司让三个应聘者去果园摘水果。主考官考的是通过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赢得别人的帮助和协作的能力。从“借势”的角度上看,选择借到梯子的候选人是最适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