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妇科学术经验集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06:17:36

点击下载

作者:王小云,黄旭春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经验集成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经验集成试读:

前言

在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派众多,源远流长。学术流派是中医理论产生的土壤、发展的动力、传播的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术流派是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各流派的争鸣与渗透,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中医地域医学,是以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出发点,根据当地中医学运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进行归类的学术流派划分方式。中医的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辨证原则使其非常重视地域医学研究,也因此产生了许多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医学流派,如孟河医派、岭南医派、永嘉医派、新安医派、齐鲁医派等。不同地域医学流派的崛起,促进了中医学术进步、繁荣和发展;医学流派的争鸣与交融,是构成当代中医学术研究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是促进中医学术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中医学术特色的重要体现形式。深入开展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既可有力带动中医相关学科发展,促使优秀人才成长,同时对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以及新时期有效保持中医学特色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学说、医著、医家和传承关系是构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的基本要素,以医家为研究中心,整理其学说、医著,理清其学术传承脉络,是流派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传承前人、启发后世的作用。近年来,关于中医流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抢救中医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岭南医学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已有千余年历史。岭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民俗风情,使岭南医学在众多特色各异的流派中流光溢彩。岭南医学在历史上具有开放、务实的特性,岭南医学临床各科也各有其渊源和特色,这些都在中医学历史中写就了独特的一页。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医史专家邓铁涛教授创造性地提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实际结合的产物”,从而决定了岭南地区的医学文献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色彩,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发现该地区医学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反过来也有助于认识整个中国医学史发展进程。岭南医学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开拓,迄今已30余年,在岭南温病、岭南儿科、岭南骨伤科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岭南妇科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近20年历史。

岭南中医妇科起始于晋代,当时的岭南医家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治疗妇女经带胎产杂诸病的方剂;清朝以后,精专于妇科的岭南医家开始增多,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妇科学文献,它们或为妇科专著,或散见于其他的一些医著当中,基本都对妇科有比较系统的论述,能够独立成篇,这标志着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民国时期,比较系统的妇科教材的编著开始出现,说明了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中国成立以后,岭南中医妇科已经向专业化发展迈进了一步,罗元恺教授提出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以及天癸的概念相当于性腺轴及性激素的观点,标志着岭南地区妇科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从岭南妇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岭南妇科在中医妇科流派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学术发展对整个中医妇科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岭南学术观点和思想的指导下,岭南中医妇科飞速发展,目前岭南地区许多医院妇科专科及学科建设在同类学科中居重要地位,在国内外有较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罗颂平、张玉珍、李丽芸、王小云教授等致力于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研究,目前已有多篇专著及文章论述了岭南中医妇科的发展及现状,并开办学术流派研究班,以启后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将发挥岭南医学优势,以发展中医妇科为己任,提高中医妇科临床水平,促进中医妇科学术水平发展。

本书的编写内容主要包括梳理总结岭南妇科流派学术思想,系统整理编撰各医家的生平情况,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医案医话等重要学术内容;可谓集岭南中医妇科各家学术经验之大成,希冀对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发展及学术传承抛砖引玉,以启后人,发挥岭南医学优势,提高中医妇科临床水平,促进中医妇科学术水平的发展。本书内容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概述了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学术特点。中篇按年代顺序整理编写了清代至今的岭南妇科医家学术经验,分别论述了各个医家的生平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医案医话。下篇主要介绍了岭南中医妇科名家验方、特色疗法及养生调摄。通过妇科血证、痛证、热证和其他疾病分门别类整理论述,将岭南中医妇科名家验方、特色疗法条理清晰地展现。

最后,对所有为本书编写工作付出努力和支持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古籍文献难以查全,在本书的编写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在今后补充,修改完善。编 者2016年6月

上篇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概述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概述

在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派众多,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正是各家学派兴起、争鸣的结果。学术流派是中医理论产生的土壤、发展的动力、传播的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任何一个医学流派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它在医学上促进新的内涵更新和延续,医学流派是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医学史上,不仅延绵不断地存在过众多的医学流派,还出现过许多医学流派互争雄长的局面,其结果是医学流派得到发展的同时医学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医学流派也是医学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各流派的争鸣与渗透,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

中医的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在辨证施治中很重要,因此中医传统医学非常重视地域医学研究。中医地域医学,是以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出发点,根据当地中医学运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特色进行归类的学术流派划分方式。因此由于地理气候不同、人文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差异,中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医学流派,如孟河医派、岭南医派、永嘉医派、新安医派、齐鲁医派等。不同地域医学流派的崛起,促进了中医学术进步、繁荣和发展;医学流派的争鸣与交融,是构成当代中医学术研究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岭南医学”这一名称,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出现,当时只局限于专指岭南地区医药史料。后来,岭南中医药工作者在总结岭南地区应用中医药特色时,也开始用“岭南医学”作概括。但岭南医学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其实已经有千余年历史了。岭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民俗风情,使岭南医学在众多特色各异的流派中流光溢彩。当代岭南医学流派在学科方面更呈多元化发展,在岭南中医妇科、儿科、皮肤科、针灸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和地域特色。可以说,岭南医学是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泉,岭南中医妇科是岭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岭南中医妇科,首先要从了解岭南医学开始。一、岭南医学形成的背景(一)岭南医学的形成因素

岭南炎热、潮湿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岭南地区特有、多发的疾病,而岭南医学的目的就是结合岭南的疾病谱及人群的特殊体质,充分利用本地药材资源,形成以研究岭南地区药物、医疗、保健为主要目的医学流派。岭南医学流派作为一个地域性的医学流派,随着广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科属、别具一格的特点。

1.地理气候因素

岭南,在传统上是指越城、大庚、骑田、都庞、萌渚五岭以南的地区,涵盖如今广东、海南及广西部分地域,原为古越族居住之地。岭南地处祖国之南,北有五岭,南濒南海,山地、丘陵、平原、海洋多种地貌并存,河流众多,台风频至,雨量充沛,常年潮湿。岭南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天气炎热,年平均气温较高,高温时间长,四季不显,动植物资源丰富。岭南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点,孕育了开放创新、兼容多元的岭南文化,也决定该地区疾病谱的特殊性。陈昭遇《太平圣惠方》提到岭南的气候、地理对疾病的影响:“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热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伤人”。“四时常花,三冬无雪”正是岭南气候特点的概括。春夏多雨,天热地湿,人处湿热之气交织中,病症有特点,治疗法则也与北方地区有所不同。

2.经济文化因素

历史上,岭南荒芜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被中原人视为荒蛮之地。在岭南文化发展的汉越文化融合期,岭南地区经历了3次汉民移民高潮,移民者主要为士族、被贬仕官、逃避战乱的中原人。晋代的中原移民,给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医学,并与岭南本土医药相结合,推动了岭南医学的发展。宋代以后,长江流域的医药学术被带入岭南,结合岭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群体质,因地因时制宜,变通应用,又一次促进岭南医学的发展,使之成为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医药学派。

岭南地区海洋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因此吸收外来医学文化较早也较充分;岭南地区的环境适合动植物生长,农副产品和水产品等发展,种类繁多,中草药资源丰富,形成独特的“南药”、“海药”系统,岭南医药业形成了民俗化、药膳化的特点,药材业非常发达。岭南地区商业气息浓厚,因此岭南中医界人士作风务实,相对中原来说医学理论探索较少,多从临床上探索,力求“效、廉、便”。

3.体质因素

岭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独具岭南特色的风土人情,人的体质禀赋、饮食用药习惯亦不尽相同。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对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居民的生活习惯与疾病关系进行了描述:“岭南地偏而土薄,无寒暑正气。阳常泄故冬多暖;阴常盛故春多寒。阳外而阴内,阳浮而阴闭,故人得病多内寒而外热,下寒而上热也。”“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因岭南人长期在暑热环境下劳作,患病多与火、湿相关,人们长年喜凉食、海鲜,常喝“下午茶”、“夜茶”、“老火汤”,且有熬夜的生活习惯,加之过度服用凉茶,导致脾肾功能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脾肾虚弱的体质。岭南特定的气候地理、人文习俗环境决定了岭南人群的特定体质,有阳热、湿热偏盛、气阴两虚和脾气虚兼有痰湿的特点。因此,岭南地区妇女带下、腹痛、不孕等症多见痰、湿、热、虚之证候。

岭南地域特有的地域环境、经济文化以及岭南人特异的体质禀赋,成就了独特的岭南医学。岭南医家对地域性疾病研究所产生的丰富文献资料,使中医药学理论认识上更注重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以及事件因素的影响,丰富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使中医药学更加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岭南医学流派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临床特色,丰富了中医临床的风格,并以其对传染性疾病的证治、针对地方人群体质的辨证体系、独特的岭南本地中草药运用,增加了地方性的应用经验,是整个中医药学的一个突破。(二)岭南医学流派的发展

1.萌芽时期——秦汉

自远古以来,中原与岭南就有一定联系,可以说岭南医学是源于中原医学的,当时岭南与中原相对比较落后,史料记载并无医家及著作。秦汉,尤其是两晋以来,中原人士多次南迁,中原医学也随之流入岭南。从西汉初年古墓中曾发现朱砂和可供煎药预防疾病用的铜熏炉,后来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后,也发现了中药、捣药工具及装药丸的银盒。这些考古的重大发现,证实岭南地区医药历史至少已经有两千年了。同时也可以看出,岭南医学是继承了诞生于中原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体系,同时又与岭南的土著民族、南越人民族医学相结合而发展的。

2.形成时期——明清

岭南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历史上第一次开发,医学上也开始出现了一批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医学人物,主要是支法存、仰道人、葛洪、鲍姑等。支法存与仰道人擅长治疗脚气病,支法存擅长治疗热带寄生虫病,著《申苏方》五卷,立法原则为“温和不损人”。葛洪写下了中医第一本急诊专著《肘后备急方》。葛洪定居罗浮山,他的妻子鲍姑是医学史上第一个女灸家,善于就地取材及用艾灸为人美容。从晋唐时期的医家及著作可看出他们对岭南地区常见多发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程度,具有一定科学性,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成就和民间疗法。宋元时期印刷术的发明使岭南三部医著得到了保存和传播,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宋代起,岭南就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医家。释继洪的《岭南卫生方》中提出了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疾病特征,是研究岭南地区传染病的重要文献。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岭南医家达到389人。随着岭南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提高,清政府开始逐步重视,一大批医家从中原江浙等地南下,促进了岭南医学事业的发展。在这种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岭南医家不仅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而且还善于吸收外来医学的长处,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岭南医药文化,中医药事业开始崛起。从历代岭南中医药文献的比较中,清代文献占56%,而历代岭南医家的比较中,清代医家占46%。可见岭南医学虽然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真正第一次获得较大的发展,是在明清时期。

3.成熟时期——近代

近代岭南医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变化,出现了不同科属、别具一格的岭南医家学术流派,按学科分类有生草药类、内科综合类、伤寒金匮类、温病瘟疫类、骨伤科类、妇科学类、儿科学类,针灸学科类、眼科类等。生草药类中,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赵寅谷《本草求原》、肖步丹《岭南采药录》、胡真《山草药指南》都是岭南医家运用本地生草药防治疾病中的实践经验所作出的总结;内科综合类是一批学识较为全面的医家,如刘渊、谢完卿、黄岩、何梦瑶、郭治等,他们的著作都是侧重于内科的综合性医著,其中何梦瑶与郭治两人在学术上的见解不同,展开了学术争鸣的局面;温病瘟疫类的名家医著较多,有结合岭南地区特点与叶、薛、吴、王四大温病学家学术的潘名熊、陈任枚、刘赤选、郭梅峰等;岭南的骨伤科在人民群众中有崇高的威望,它以精确的理伤手法和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骨伤科用药著称于世,名医有何竹林、蔡忠、管镇乾、李干才、梁财信等;岭南近代的妇科学家有鹤山吕楚白、南海谢泽霖、澄海蔡仰高等;岭南儿科素有优良传统,近代程康圃《儿科秘要》、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也是儿科医家医著;近代岭南著名针灸医家有周仲房、曾天治、卢觉愚,学术最有成就者当推卢觉愚,20世纪30年代就将针灸经穴与神经系统做出比较精确的对比,直接从西文医著中翻译资料,这是当时我国中医界第一人。

4.繁荣时期——现代

当代岭南中医药学者在总结岭南地区应用中医药的特色时,逐渐开始用“岭南医学”来做概括。自1986年邓铁涛和靳士英在广东医史分会成立大会上作了《略谈岭南医学之特点》的报告以后,“岭南医学”一词才正式受到各方面学者的关注和认可。其后于1988年和1992年,在广州先后召开了两届“岭南医学研讨会”,参会的有两广、海南、港澳和新加坡等地的医家学者,极大地推动了岭南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多年来,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中医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全面振兴和发展广东省中医药事业、产业和文化,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并于2006年1月召开“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制定了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部署。随着众多中医名家的继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岭南医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岭南地区中医的发展,当代岭南的医学出现了百花争鸣的繁荣局面。纵观岭南医学流派发展的各个时期,以其特有的本地医学特色在中医理论及临床方面有一定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对于海外岭南华侨和周边东南亚国家的中医药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广阔的国际化前景。(三)岭南医学特点

岭南医学作为地域性医学,源于我国传统医学,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岭南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民风民俗,形成了具有岭南风格的独特的地域性医学。岭南医学着眼于南方多发、特有疾病的防治,用于吸取民间经验和医学新知,充分利用本地药材资源,逐渐形成以岭南地区常见多发病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岭南地区医疗、药物、保健为主要对象的岭南医学流派。著名老中医吴粤昌提出,岭南医学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区域性、务实性、包容性四个特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也曾经提出了岭南医学的三个重视:重视岭南地区的多发疾病;重视岭南地区的特产药材和民间经验;重视吸收新知。二、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和发展(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是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历史发展的沃土。岭南妇科形成因素也包括地域、文化、体质因素等。

1.地域因素

岭南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特征,决定了该地区疾病谱的特殊性。岭南地区北靠五岭,南临南海,中有珠江,多种地貌并存,河流众多,常年潮湿;受热带亚热带气候影响,天气炎热,四季交替不显。陈昭遇在《太平圣惠方》中提到岭南土地炎热潮湿,湿热之气容易侵入妇人体内,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

2.文化因素

岭南文化中的宗族繁衍思想深入群众,为中医妇科发展提供民众需求空间。延续后代,重现家族人丁兴旺是岭南人们的主要需求,这成为岭南中医妇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代至现代,岭南经历了西方殖民者侵略和各种战乱,人民生活颠沛流离,人口锐减,因此提高人口出生率,解决后代繁衍问题更突显出其重要性。岭南中医妇科针对岭南妇女体质用药组方,治疗常见妇科疾病,提升妇女身体素质,运用日常药膳调养以保证妇女正常怀孕生产。

3.体质因素

岭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独具岭南特色的体质禀赋、饮食用药习惯。元代释继洪在《岭南卫生方》中提到“岭南地偏而土薄,无寒暑正气。阳常泄故冬多暖,阴常盛故春多寒”。因岭南人长期在暑热环境下劳作,患病多与火、湿相关,且久劳伤肾。另岭南地区夏长冬短,人们长年喜凉食,常喝“下午茶”、“夜茶”,经常熬夜;受温病学派的影响,岭南居民形成了常服凉茶防病的习惯,若过用凉茶,寒凉伤胃,导致脾肾功能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脾肾虚弱的体质。而岭南种植业及海产品丰富,人们喜食糯米及海鲜等黏滞湿热之品,加重了脾胃不运、湿热内生。岭南特定的气候地理、人文习俗环境决定了岭南人群的特定体质,有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或阳盛血热,或气阴两虚,或多种证型夹杂的特点。因此,岭南妇女妇科病常见湿、热、虚之证候。感受湿毒、热毒,湿热阻滞胞宫而罹患带下病、经行发热、崩漏、痛经等病;而气滞痰瘀、湿瘀互结以致癥瘕为患亦多见;又岭南人多湿困脾土,脾气易损,可见妊娠恶阻;脾不运化,痰湿内生,则见不孕症、梅核气等疾患。(二)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

1.萌芽时期

岭南妇科始于晋代,广东省名中医吴粤昌在其《岭南医征略》中提到关于岭南医家医案的文献资料,是“起于晋代,但不能据此认为晋代以后岭南始有医家”。岭南医学是中原医学与本土医学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晋代中原人的南迁,岭南医学开始逐步完善。早在晋代岭南医家就在妇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零散记载于文献中。晋代岭南名医支法存,本为胡人,流寓广州定居,在其《申苏方》中载有“药子一物方”、“疗妇人百病诸虚不足方”,都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方剂。葛洪是与支法存同时代的岭南名医,著有《肘后救卒方》等书。在现存的《肘后救卒方》中妇科方剂约有六十三首,主要治疗疾病有妇人脐下结物、乳病、前阴病、产后病、带下病等。明代罗浮山人著《菉竹堂集验方》,其书中种子门收录了十七条种子验方,妇人门收录三十三条妇科验方,分别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不孕、胎漏、胎动不安、妊娠恶阻、难产、产后腹痛、赤白带下、崩漏等妇科疾病。

2.发展时期

宋元时期到明代时期,岭南医学开始涌现出如嘉兴罗浮山人、福建熊宗立、松江冯时可等一批著名的岭南医家。罗浮山人之《菉竹堂集验方》“中分固精、种子、妇人、小儿等三十门,详细介绍了药物组成、制备方法、服用方法及疗效,其中种子门收录了种子验方,妇人门收录妇科验方,分别治疗崩漏、痛经、不孕、胎漏或胎动不安、难产、妊娠恶阻、赤白带下、产后腹痛、少乳等妇科疾病;书中记载药的丸散剂多用蜜制,用酒或盐水送服。书中使用黑豆、糯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认为黑色入肾,取其补肾之意;书中雀卵菟丝子丸、全鹿丸等,分别用雀卵、鹿肉及雄鸡等血肉有情之品入药,由此可见古人重视就地取材的特点,而且认为血肉有情之品可以补益精血。福建建阳熊宗立《妇人良方补遗大全》在《妇人大全良方》基础上补遗九门二十四卷,新增固真丹、醋附丸、内补当归丸、凌霄花散、杜牛膝散、大油煎散、牡丹散、异功散、治血崩方等多首经验方。

3.成熟时期

清代以来,岭南妇科名家辈出,岭南中医逐渐发展成熟,但各医家自立门户,尚未有系统的流派传承脉络。根据《岭南医征略》、《广东中医育英才》、《岭南医籍考》等书统计,清代岭南医家在妇科方面有心得体会的医家有32人,妇科专著或含妇科内容的医著20余种,比如何梦瑶的《妇科良方》、何守愚《广嗣金丹》、萧绍端《妇科微旨》、冯秉枢《保产备要》、竹林寺《妇科秘方》、郑海组《妇科辑要略论》等,均对妇科有比较系统的论述,标志着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内容涉及种子、调经、产育等多个方面,岭南中医妇科在清代处于较兴盛发展时期,不仅名家增多,且在理论水平上也有系统提高,如何梦瑶强调辨证用药,阴阳调和。临证四诊合参,特别重视月经的问诊;重视情志致病,强调养肝柔肝的重要性;重视岭南地域特色,根据岭南人的体质辨证用药。何守愚强调优生优育,注重妇儿保健,提出种子先调经,适时交合;受孕后安静养胎,调节饮食;注重把握临盆时机;产后注意调养,慎房事。刘渊善用补肾健脾治疗妇科病,且重视情志不畅对于脏腑的损伤。何守愚强调种子要调经。但可惜目前很多清代专著已经失传。

4.繁荣时期

民国以来,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吕楚白、吕安卿、谢泽霖等著名的妇科医师,吕楚白编写了《妇科纂要讲义》,谢泽霖编写了《妇科学讲义》,郭梅峰虽然是温病名家,也精通妇科。吕楚白深入经典,学继前贤,认为调经以调气为要,且善用花药治疗妇科疾病。谢泽霖调理妇科疾病重视冲任,同时根据岭南特点,重视湿邪、热邪在疾病中的作用。郭梅峰用冲任奇经的理论来解释妇人经、带、胎、产、杂诸疾,治疗疾病注重顾本,且善用气味芬芳之花药疗妇人疾。

新中国成立以后,岭南地区中医妇科进一步发展趋于专业化,出现了罗元恺、蔡仰高、罗次梅、李丽芸等岭南妇科名医。罗老提出的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概念以及天癸可能相当于性腺内分泌激素的观点,标志着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上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潮汕蔡氏妇科重视脉诊,注重地方草药的应用,对带下病及崩漏有独到的见解,临床疗效明确。李丽芸教授进一步完善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善于补肾调经以种子,在治疗生殖系统感染疾病方面,强调祛湿利浊的重要性。

综上,岭南中医妇科起始于晋代,当时的岭南医家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治疗妇女经带胎产杂诸病的方剂;清朝以后,精专于妇科的岭南医家开始增多,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妇科学文献,它们或为妇科专著,或散见于其他的一些医著当中,基本都对妇科有比较系统的论述,能够独立成篇,这标志着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民国时期,比较系统的妇科教材的编著开始出现,说明了岭南医家在妇科理论水平上的进一步提高;新中国成立以后,岭南中医妇科已经向专业化发展迈进了一步,罗元恺教授提出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以及天癸相当于性腺轴及性激素的观点,标志着岭南地区妇科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地位一、中医妇科流派介绍

妇科关系到人类繁衍和生育问题,自古备受医家重视。中医妇科源远流长,代有传人,经久不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提到扁鹊为“带下医”,可见人们对妇科疾病的重视。从地域特色着手,中医妇科在当代已逐渐形成十余支特色不同的流派,各流派中又有相应的代表性医家,他们师承前人,培育后代,相同地域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均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妇科流派(附表1)。各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临证思维、特色诊疗技术多来源于丰富的临床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再经过传人的不断传承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

燕京妇科流派创始人肖龙友,北京近代四大名医之一。1928年弃官行医,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赢得病家和同行的赞誉,成为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肖龙友的嫡孙女肖承悰教授自幼受祖父影响得其真传,临证本着“继承传统不泥古,开拓创新不离源”的精神,严格遵循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宗旨,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检测手段,力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组方用药严谨精良,重视标本兼治,重视气血的变化,以及精神情志与疾病的关系。临床实践中,重视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强调护本,勿妄加攻伐。

海派中医妇科流派众多,名医辈出,著名妇科流派有十余家,如江湾蔡氏、南通朱氏、浦东陈氏、慈溪胡氏、浦东王氏、松江骆氏、川沙胡氏、金山唐氏等。各家流派之间或以不同治疗群体,不同治疗手段,或以不同重点治疗病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对海派中医妇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流派蔡氏妇科在学术上宗古而不泥古,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创造性地提出中医周期调治法,并创立一系列自拟方剂,如治疗不孕症之“育肾助孕周期调治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化瘀散结周期调治法”等。月经病注重肝脾肾,治当调理气血为主,以通为用,通补结合。闭则不尚攻伐,崩则不专止涩。处方用药精而简,忌用损气耗血峻厉之药,慎用碍脾妨胃滞湿之品。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与分型结合,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病理变化结合,药物传统效用与现代实验研究结合。验方今用,务求实效。朱氏妇科主张务求其本,重视气血、脏腑、经络理论,尤擅调肝和奇经学说的运用。审证注重诊乳以审肝气之舒郁,按腹以辨胎孕或癥结,颇具特色。学术上主张乙癸同源、肝肾为纲;尤重奇经、冲任通盛;临证时处方精专、善于变通;从合守变、燮理阴阳;衷中参西、力求实效;随时应变、临事制宜,形成朱氏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风格。

天津哈氏妇科历经五代,创始人哈荔田教授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妇科学家、教育家。在中医妇科界有“南罗(元恺)北哈(荔田)”之称。哈老以整体观作为妇科辨证的基础,认为腹诊是切诊的组成部分,哈老在治学中强调学有渊源,倡导勤于读书,博采众长。哈老崇尚易水学派,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特别重视“扶正培本”。在临证治疗方面,哈荔田教授指出治疗崩漏补益脾肾是关键;在治疗子痫时妙用活血化瘀之法;同时扩大气分药在妇科的应用,提倡用外治法治疗妇科疾病,痛经四治以通为顺等理论,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长足的贡献。

浙派何氏妇科始于晚清,迄今已传四代,历经150多年。何氏妇科重视整体观念,突出脏腑经络辨证,并以论治奇经作为调治妇科病的重要手段,理论上强调妇人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治血病注重调气机,治杂病重视调理肝、脾、肾。二、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学术影响

岭南医学在历史上具有开放、务实的特性,岭南医学临床各科也各有其渊源和特色,这些都在中医学历史中写就了独特的篇章。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医史专家邓铁涛教授创造性地提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实际结合的产物”,从而决定了岭南地区的医学文献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色彩,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发现该地区医学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反过来也有助于认识整个中国医学史的发展进程。岭南医学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开拓,迄今已30余年,在岭南温病、岭南儿科、岭南骨伤科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岭南妇科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近20年历史。

从岭南妇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岭南妇科在中医妇科流派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学术发展对整个中医妇科的发展也起到较大的影响。

在岭南妇科发展中,对中医妇科学术影响最大的当属罗元恺教授“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概念的提出、“天癸”与女性性腺内分泌素关系的提出,这标志着岭南地区妇科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也在中医妇科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罗元恺教授认为女子以肾为先天,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认为这是调节妇女性周期的一个轴。肾气是这条轴的核心,因为天癸来源于肾,冲任之本在肾而胞脉系于肾。此轴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有相似之处。罗元恺教授还根据中西医有关知识对天癸的本质作精辟的论述。现代医学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释放的激素调节着女性的性周期。因此,罗元恺教授指出:“天癸是青春发育期所产生的与生殖有关的一种物质”,可能相当于垂体、卵巢等性腺的内分泌激素。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证实罗元恺教授当年的观点的确是有预见性的。研究发现,肾阳虚患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而运用补肾阳的治疗方法后这种紊乱状态可以得到改善。说明中医的肾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系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岭南妇科许多医家的学术思想源本于医经,并善于撷取诸家精华,有继承,有发展,又有创新,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其独特的岭南妇科学术思想及经验。虽然少数学术观点具有一定地域性,但对整个中医妇科的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岭南妇科医家在临证中推崇经典,博采众长。岭南医家均对经典多有研究,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经方进行化裁应用。例如《金匮要略》第二十篇第四条条文中提到妇人崩漏,均可以胶艾汤治疗。胶艾汤既有调理冲任之功,又有养血止血之效,罗浮山人《菉竹堂集验方》中用胶艾汤加减治疗妇人崩漏血不止;而何梦瑶则化裁为阿胶汤,“若热激者,阿胶汤清之”,用于孕后月经仍来潮者;近代的岭南名医李丽芸受此启发,在胎漏及崩漏患者中应用此方,疗效颇佳。同时对于时方,岭南医家则根据岭南妇女的体质及病性辨证应用,参考经方加减化裁,使之更加适合岭南妇女的体质特点。

岭南妇科医家在治疗中强调健脾补肾,由于岭南多湿,易于损伤脾阳,而长时间的劳作,又有损肾气,故临床上多注重补益脾肾;肾与命门主导妇女的月经与胎孕,因此妇科重视先后天兼顾,调理气血。潮汕名医蔡纯臣治疗妇科疾病多以调理脾肾为主,兼调理血。如在治疗滑胎时自拟“保胎庆安丸”,用桑寄生、杜仲、菟丝子、续断、山药以健脾补肾,红参、黄芪、白芍、阿胶以益气养血。罗元恺认为肾阴虚为崩漏的主要病机,益气养阴为塞流之法,自拟滋阴固气汤治疗,疗效显著。李丽芸认为崩漏病机为脾不统血,肾失封藏,以致下血不止,在治疗上从脾肾入手,标本兼治。王小云调补肾阴肾阳治疗女性卵巢功能下降引起的月经失调和绝经前后诸症等疾患。综合岭南各医家的学术观点及用药经验可见,健脾补肾法贯穿岭南中医妇科传承思想中。

另外,岭南妇科流派临床注重因地制宜,湿热致病,并重视情志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且岭南妇科流派用药轻灵,善用地方草药、花药等。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地位

在岭南学术观点和思想的指导下,岭南中医妇科飞速发展,目前岭南地区许多医院的妇科专科及学科建设在同类学科中居重要地位,其中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为代表的发展最为突出,目前是全国同类学科中在学科建设、专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均进入国家级行列的单位,在国内外有较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学科是1956年由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我国首位中医教授、首批中医妇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罗元恺教授创建;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学科;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并在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继续成为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点;2002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并于2007年进入第三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作为重点学科项目被纳入广东省“211工程”建设并于2006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中医妇科学课程2005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任学科带头人罗颂平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该学科在长期的建设中已形成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的研究、中医药诊治不孕症、女性生殖道炎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研究、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异位妊娠的中医药研究等5个稳定而可持续的学术研究方向,并注重对名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继承、整理和发扬。①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的研究:该学科在老一辈中医名家罗元恺教授的指导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从自然流产病证结合模型、中医病因学、证治规律、免疫学、内分泌学、中医药预防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已开发了一个中药新药“滋肾育胎丸”。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已先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各3项。在自然流产的中医药防治研究领域,该学科的研究条件与成果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具有显著的优势与特色。②中医药诊治不孕症、女性生殖道炎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研究:不孕症的病因复杂,与内分泌失调、自身或同种免疫、生殖道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因素相关。该学科曾开发了治疗肾虚不孕的中药新药“麒麟丸”,对排卵障碍性、输卵管性和免疫性不孕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女性生殖道炎症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影响生殖功能,导致不孕、宫外孕。本学科对慢性盆腔炎建立了诊疗规范,采用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疑难病症之一,具有较强的异常增生能力和侵袭性,可导致痛经、不孕症和盆腔包块。本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设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科,多年来运用罗元恺教授的经验方——益母调经化瘀合剂(罗氏内异方),采用活血化瘀和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中药治疗对调经、助孕和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及其机理。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重点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已先后获得省部级三等奖1项、厅局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③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近年来,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而关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研究也是妇科领域的热点内容。中医药在防治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本学科多年来运用罗元恺教授的经验方橘荔散结片,治疗妇科良性肿瘤,取得显著的疗效;另一方面,针对妇科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研究中医药防治,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④异位妊娠的中医药研究:异位妊娠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安全及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之势,其中95%为输卵管妊娠。本学科通过对输卵管妊娠的时间、腹痛情况、血HCG水平、腹腔内出血量、输卵管妊娠包块大小的综合分析,初步探索出输卵管妊娠的辨病辨证论治规律。严格选择病例采用中医药对输卵管妊娠辨证治疗,取得一定成功,使患者避免了因手术而带来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患者的生育功能。科室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已先后获得省部级三等奖1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⑤名医学术思想与中医教学研究:进行名医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名医的学术思想。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是本学科的创始人,是我国首位中医教授,首批中医妇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为学科稳定的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整理出版了《罗元恺妇科经验集》。本学科多年来运用罗元恺教授的经验方橘荔散结片,治疗妇科良性肿瘤,取得显著的疗效。欧阳惠卿教授是本学科的第二代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为学科的稳定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学科在教学研究、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中传承名医学术思想与中医学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中医人才,创新中医妇科学教学模式。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医药局等项目资助,研究成果获厅局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广东省中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国家、卫生部及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赞其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专科成立于30年代初,专科于1995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1997年通过广东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的重点学科规划论证。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并于2003年顺利通过验收。2002年开始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医妇科重点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妇科协助组牵头单位,带领全国63家甲等医院妇科在国家局引领下进行重点专科建设,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006年曾被评为中医药行业优秀专科建设单位。2011年开始成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妇科重点专科“绝经前后诸证”、“月经期延长”中医优势病种的协助分组组长单位、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常见病“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不孕症研究”项目组长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拓展病种(更年期综合征)研究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卫生厅辅助生殖技术(AIH)运行单位,广东省中医名科,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建设单位,是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拥有一支具有高深理论水平、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

该专科设有5个专科病区,1个生殖医学科及3个工作室(包括1个妇科重点研究室,1个岭南流派工作室,1个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开放病床位156张。专科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包括微创手术器械宫—腹腔镜高清一体镜、子宫内膜阻抗射频系统、彩色超声检测仪、阴道镜、五音体感治疗系统、LEEP、PET/CT、螺旋CT、MR、数字减影造影设备等,拥有一个独立高雅的五音情志治疗室。专科基础设施完善,病区根据不同经济阶层患者的需求,设有贵宾套房和普通病房。

该专科开设有调经种子(不孕症)专科、更年期综合征专科(包括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科、妇科炎症专科、妇科肿瘤专科等,运用岭南中医药治疗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不孕症、癥瘕及妇科痛证、血证、热证等急重、疑难杂症,临床疗效突出,形成了明显的岭南特色与优势,年收治住院病人6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达53万多人次,年手术5500余台,病人来源广泛,遍布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及东南亚。专科现代技术先进、中医特色与优势明显,专科广泛开展妇科各类良恶性肿瘤手术,如高难度手术腹式和腹腔镜下广泛淋巴清扫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全子宫切除术、生殖道畸形矫形术、辅助生殖技术(IVF)、宫腔镜手术、阴道镜检查、子宫输卵管放射造影、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等。积极传承发扬中医药特色,开展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外敷、中药灌肠、中药阴道纳药、中药穴位注射、电针、腹针、平衡针、梅花针、切脉针灸、艾灸、雷火灸、砭石、中医情志疗法、五行音乐体感疗法、穴位贴敷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不孕症(包括排卵障碍性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异位妊娠、流产、妊娠恶阻、产后抑郁、阴道炎、宫颈感染性疾病、子宫肌瘤、癥瘕(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癌)等取得安全满意的临床疗效,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中医“心身同治”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连续获得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科研项目和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拓展病种。“更年期综合征研究”的项目于2005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毛冬青颗粒和莪棱灌肠液获得国家专利。专科人才梯队合理,优秀人才突出:专科拥有高级职称29人,占35%,中级职称35,占42%,博士后协作导师及博士生导师共4人,硕士生导师11人。科室92%以上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后5名,博士和硕士学位近80人。有国家原卫生部、原人事部、教育部联合指定的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共3人,广东省名中医3名,广东省教学名师1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1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生殖内分泌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等副会长共4人,全国名中医师带徒12人,广东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名中医培养对象一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千百十”人才3人,医院拔尖人才5人,医院朝阳人才6人。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包括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排卵障碍性不孕、免疫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等开展基础临床研究,至今共获得各级科研项目10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科技攻关及支撑科研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临床研究基地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项目等),厅局级科研课题共60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35部。获得科技奖励20多项。

综上,岭南中医妇科在中医妇科流派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学术观点虽然具有一定地域性,但对整个中医妇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其学术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争鸣与渗透,是促进中医学术传承发展,临床疗效稳步提高,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推动力,是中医学术特色的重要体现形式,深入开展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既可有力带动中医相关学科发展,促使优秀人才成长,同时对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以及新时期有效保持中医学特色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学说、医著、医家和传承关系是构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的基本要素,以医家为研究中心,整理其学说、医著,理清其学术传承脉络,是流派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传承前人、启发后世的作用。近年来,关于中医流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抢救中医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当今中医药的研究方向,似乎都朝着实验医学的模型发展,力求寻找病证的客观指标,找到中西医结合的交叉点,这种研究思路只是作为发展中医药学的一条途径,而不是唯一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对疾病认识的深化,其中不少观点和传统的中医理论核心思想是不约而同的。岭南医学是研究岭南地区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对该地区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防治规律的一个学术流派。对该学术流派的研究,目的在于阐明中医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探索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论治规律,不断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努力揭示中医理论的实质,最终实现创立新医学的远大目标。研究岭南医学,既符合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也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又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其意义是很大的,也给岭南医学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机遇和挑战。

部分地域性流派研究如海派中医、新安医学流派研究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出版了相关专著。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罗颂平、王小云等教授致力于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研究,目前已有多篇专著及文章论述了岭南中医妇科的发展及现状,并开办学术流派研究班以启后人。此外,岭南中医妇科流派也应该发挥岭南医学优势,以发展中医妇科为己任,提高中医妇科临床水平,促进中医妇科学术水平发展。

近现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及应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发挥。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研究及发展也面临此问题。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有许多妇科名老中医经验在不断流失,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后继乏人的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高级中医人才的缺乏为我们当代中医妇科的发展也敲响了警钟。中医学的发展应该首先注重经典理论,注重继承,岭南中医妇科的发展也不例外。名老中医经验是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临床实践于一体的知识瑰宝。研究名老中医的传承脉络,传承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继承中医药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培养造就新一代中医,提高中医临床服务水平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和理论创新的需要。因此发展岭南中医妇科流派也需要在名医传承方面加大力度进行研究,这是岭南中医妇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诸多名老中医和相关课题组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初步形成多层次、多模式和多方法的传承研究格局。传承是中医学术经验延续发展的主要形式。正是由于世代传承,才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得以延续发展,并不断发扬光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一般有师徒型传承、院校型传承、科研型传承等基本模式。因师徒传承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受益之人数量较少,而院校教育培养的传承不足在于,学生们对师承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继承的主动性和感悟程度也相对不足,所以科研型传承既是科研的创新,也是传承方式的创新,科研型传承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承,不仅有利于名老中医个体和群体经验的研究总结,提高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水平和效率,而且有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创新。在研究方法上,可根据岭南妇科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特点,利用开放式调查问卷进行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信息采集,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从大量、不完全、模糊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动态平衡,而其数据具有高度的个体性、动态性、多样性,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将海量的信息知识进行归纳、分析,运用结构化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有可能解决中医妇科特色研究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可使岭南妇科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整理更加全面,为中医妇科特色各个信息单元之间内在隐含关系的挖掘、规律的总结、问题的发现等提供技术和方法学上的支持。

此外岭南中医妇科的发展也应遵循中医基本理论思想,着重研究本地区特殊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充分体现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因此亦是符合现代妇科学模式思想的。这一思维方法和传统中医理论是一致的,并且希望通过该局部地区研究的深入,推动整个中医妇科学术的发展,不断寻找中医妇科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这也是对岭南妇科中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中医医院特色不浓的另一个倾向,往往是医院住院部照搬西医院的管理模式,中医住院部、中医中药所处的被动状态应迅速扭转。中医妇科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中医妇科界老前辈,反复强调服用中药不是唯一手段,要充分发挥中医综合治疗手段,如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情志的调护,充分发挥针灸、按摩、体疗、食疗等无药源性损害的多种治疗手段。这方面岭南民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岭南妇科也有相关方法,应该发掘和提高,若能发扬光大,必将促进中医妇科优势的发挥,这同样也是对岭南妇科中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医派林立、学说众多,这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鲜明的文化现象。纵观中医学术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充分运用学说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历史,对研究过程中各种学说的科学论证是中医学理论发展创新的源泉动力和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自古争鸣出大家,中医学术的发展需要学术流派,推动新时期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必须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中医学术流派生存壮大的社会环境,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发展和壮大也不例外。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树立起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两个目标,高等中医药办学和教育思想应将培养中医药人才和传承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两大主要任务真正落实到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着重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个性化学术发展空间和临床实践能力。其次,要切实开展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和经验的整理继承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对学术流派进行扶持,包括鼓励师带徒以传授经验,相关的科研课题予以大力支持等。再者,应改革名中医的评判标准,加大岭南民间名中医的发掘力度,使真正以临床疗效著称的岭南中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