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学精品教材 中级财务会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17:47:56

点击下载

作者:罗殿英,陈辉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学精品教材 中级财务会计

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学精品教材 中级财务会计试读:

前言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人教育也面临着变革。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基本上使用的是全日制本科生教材,在教材难易程度、趣味性、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等方面还需要改进。本书试图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我们在编写本书时,力求突出如下特点:(1)以学生为导向。本教材在知识结构、难易程度、语言表达等方面均力求符合成人教育学生特点,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兼顾与实务的对接。(2)便于自学。每章开头均简要总结了学习目标,章后有小结、关键术语、重点难点等,便于学生学习并回顾关键内容。(3)突出实务中的真实案例。每章结尾均有实例专栏,所有案例均来自相关媒体上刊登的真实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实务中的问题。(4)引入最新案例资料。如2009年9月推出创业板,由此带来哪些财务会计问题;又如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引发的商业银行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等等。(5)本书配备了辅导教材和教学课件,便于学生和教师使用。

本书由中央财经大学祁怀锦教授(博导)主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罗殿英副教授和陈辉博士作为主编,中央财经大学的廉秋英副教授和天津财经大学的赵书和作为副主编。本书各章编写人员及分工如下:第一、九、十、十一章由罗殿英执笔;第二、五、七、十二章由陈辉执笔;第三、六章由廉秋英执笔;第四、八章由赵书和执笔。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第一章导论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务会计的性质,理解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各个基本环节,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结构,理解会计信息使用者及财务报告的目标,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内涵,并运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判断,掌握六大会计要素及其特征,掌握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的含义与运用。第一节财务会计概述一、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

会计经常被称为“商业语言”,是通过对经济实体的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历史悠久,其萌芽可以追溯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始,甚至比文字出现得更早。处在不同文明社会的人们都需要记录经济活动。考古学者在古巴比伦遗址发现了公元前3600年左右记录工资的黏土片。现代意义的会计以复式记账为标志,它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1494年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簿记论”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迅速发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资源提供者把资源委托给经营者运用,经营者承担资源的委托责任并获取相应的报酬。这样,形成了以投资人、债权人为代表的企业外部利益集团和以管理当局为代表的企业内部利益集团,这两类利益集团基于不同的权益和责任,需要作出不同的决策,而不同的决策又需要不同的会计信息。正是由于这两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出现,导致了现代企业会计逐渐形成了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按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提供定期的财务报告,主要为企业的外部利益集团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帮助他们进行投资、信贷等理财决策;管理会计按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业绩考核,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营管理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和全面预算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和调整,呈现出世界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跨国公司生产、销售、投资、融资作用的日趋扩大,会计信息突破了国界,会计已渐趋成为“国际商业语言”,它不仅要为本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而且要为全球范围内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正是在这种客观要求的推动下,现代会计便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本书主要讨论财务会计。

从社会组织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两大类组织:企业(营利组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这两类组织都需要提供会计信息,因此,从组织角度形成了企业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本书主要讨论企业会计。这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市场的主体,商品生产和劳务提供是在千千万万个企业中进行的。社会通过市场把有限的资源配置于每个企业,每个企业都必须运用社会配置的资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所有同企业经济活动有着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都会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等行为及其经济后果,以便各自作出相应的经济决策。决策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经济信息系统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才能生成。财务会计就是在企业中设置的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二、财务会计的基本环节

从系统的构造来看,原始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与转换和会计信息输出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环节。一般把会计信息系统分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环节。(一)确认

确认是指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财务会计上的确认包括三层含义,或者说是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应否确认,即决定是否应该对交易、事项或情况中的某一项目进行记录;二是如何确认,即决定以什么会计要素予以记录;三是何时确认,即决定在什么时间予以记录。

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初始确认是指在交易或项目发生时,决定将某一项目确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加以记录;终止确认是指已确认的项目不再符合要素的定义,而将其从该要素的记录中消除。

对每一项目的确认,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确认标准予以确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要求,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要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一是符合某项要素的定义;二是可计量性;三是相关性;四是可靠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其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规定的确认标准有两条:一是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利益将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二是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会计行为中的识别、判断即决策阶段,只有正确地进行确认,才能正确地记录和报告,也才能产生对会计信息用户决策有用的信息。正确的确认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二)计量

计量是借助于货币形式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内含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确定。它是在确认的基础上,将经济活动信息予以数量化。就企业经济活动而言,确认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计量解决的是“是多少”的问题。

计量主要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要素构成,这两个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计量模式。【知识链接】

计量单位与计量模式

理论上讲,计量单位有两种选择:名义货币与不变币值。前者不考虑币值(购买力)的变动,后者需要将货币的名义金额调整为相同购买力金额,即考虑物价变动(主要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因而理论上存在四种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历史成本/不变币值、现行成本/名义货币、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但由于后三种模式过于复杂,且主观性强,一般不采用。IASB要求仅在一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如三年累计的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可运用不变币值进行调整。

计量属性也称计量基础,是指会计要素可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特性。可用于计量的属性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现行成本

现行成本又称现行重置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三)记录

记录是指将经过确认与计量的项目在账户中正式予以记载的过程。记录作为一个过程,由若干个程序所组成,一般包括:(1)根据对交易或事项确认与计量的结果编制会计分录;(2)将会计分录记载的内容登记有关账户;(3)期末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编制调整分录,调整某些账户记录的内容;(4)期末编制结账分录,将损益类账户的余额减至为零。(四)报告

报告是指以财务报表或其他财务报告的形式汇总日常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结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信息的过程。报告作为一个过程,包括编制财务报告和对外报送或公告财务报告两项内容,前者是生成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后者是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三、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并研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与基本概念组成的内在一致的框架体系。这些目标和概念能够指导内在一致的准则的形成,并明确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性质、功能和缺陷。”目标规定了会计的目的和意图,基本概念构成了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着以下作用:(1)指导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2)在没有专门的已颁布准则的情况下为解决会计问题提供理论参考;(3)为编制财务报表确定一个判断范围;(4)不断减少备选会计方法的数量从而提高可比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从1978年发布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以来,已经发布了7项概念公告。分别是:

第1号: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1978年11月发布;

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980年5月发布;

第3号: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1980年12月发布;(被第6号概念公告取代)

第4号: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目标,1980年12月发布;

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1984年12月发布;

第6号:财务报表的要素,1985年12月发布;(取代了第3号概念公告,并将范围扩展到非营利组织)

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信息和现值,2000年2月发布。

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图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扮演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角色,为具体准则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也为新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供依据。第二节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会计的目标要解决财务会计应当向谁提供信息、为何提供信息和提供哪些信息三个问题。只有明确了财务会计目标,才能进一步明确财务会计在其运行过程中应当收集哪些经济数据,采用何种方法和程序来加工、处理这些经济数据,使其转化为会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以及采用何种形式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指那些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的组织和人士。任何一个决策者都希望自己所作的决策是正确的,而正确的决策,不但取决于决策者自身的决策技能,而且取决于是否占有充分且可靠的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按其与企业的关系可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两大类。(一)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是指企业外部的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组织和人士。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按其与企业利害关系的程度,又可分为与企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外部使用者和与企业有间接利害关系的外部使用者。前者有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后者有政府机构(如税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等),经济分析机构(如投资银行、券商等)与社会公众等。

1.投资者

投资者为了获利将资金投入企业,形成企业的资本。因而,从产权关系看,投资者是企业主要的产权所有者。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将财产委托给企业经营者经营,以期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投资者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只能借助于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投资者关心其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需要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作出判断及投资决策:是追加投资以增强对该企业的控制或影响力,还是出售该企业的股权,将投资转于其他项目?是支持将该企业的盈利以股利形式分掉,还是主张将盈利留在该企业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是继续维持该企业现有的经营格局,还是改变现有的企业经营格局?是支持留任该企业的总经理,还是主张撤换该企业的总经理?

2.债权人

企业的债权人主要包括向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债券持有者以及向企业提供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商。从广义的产权角度来看,债权人也是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只是这种产权与所有者产权在法律上有差别。债权人关心的是其债权的安全程度和企业的偿债能力,需要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作出有关的判断及信贷决策:该企业的偿债能力如何?是否要贷款给企业?该企业能否根据合约还本付息?是否要求该企业提供某种担保?

3.政府机构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为确保整个国家社会和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必须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如税务部门关心的是国家税收收入的及时收取和促进税收收入的逐年增长,需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结果,尤其是反映企业纳税行为或事项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作出有关的判断及征管决策:该企业依法应缴纳多少税?该企业是否依法纳税?该企业未来的纳税前景如何?税务部门如何对该企业进行税收征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心的是如何规范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以及经营行为,需要反映企业的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作出有关的判断及管理决策:该企业是否有法律规定数额的注册资本?该公司资本变更是否合法并办理了有关手续?该公司的经营行为是否合法?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关心的是股票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和会计信息的披露,需要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披露方面的资料,以便作出有关的判断及管理决策:公司公开的会计信息是否充分、及时、可靠?公司股票的发行、配售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投资者是否理解公司公开的会计信息?对于违法或违规的上市公司如何处罚?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但由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政府部门出于宏观调控、税收征管、国有资产管理、社会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需要,对会计信息的使用更加频繁,也是会计信息的最主要使用者。

除了上述使用者外,证券分析机构、社会公众、顾客等同样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主要通过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如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为了保证企业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必须经过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二)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通常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包括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企业管理层的主要职责是实施董事会作出的有关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的重大决策,并负责管理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理论上讲,企业管理层的目标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赚取利润,以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企业管理层必须对企业的全面情况了如指掌,包括企业各类产品或者各个项目的获利情况,企业资金运作的能力与效率,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等。

企业管理层也需要通过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但只是其所需的财务信息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还需要大量的其他相关信息,如产品成本及其变动的信息,人工成本及其变动的信息、市场占有率与广告费投放效率等等,这些信息则由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及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二、财务报告目标的内容及层次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78年11月发布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提出了对外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首先,该公告将对外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限定于满足外部用户的需要,并为许多用户的共同利益服务(而非特定使用者)。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核心是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第一层次的目标。由于投资者、债权人需要对其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进行评价,因而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就是提供对估量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这是第二层次的目标。由于投资者、债权人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现金流量相关,因此,企业收回现金、耗用现金以及获取现金流量顺差的能力都是必要的信息。这些又体现在企业的资源、资源上的权力及其变动的信息,具体包括:资产、债务和业主权益信息,收益和企业的业绩信息,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流转信息,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与业绩信息等,这是第三层次的目标。上述财务报告目标从一般目标到具体目标,形成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出发点,在整个财务会计系统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并制定各项准则的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上重大财务舞弊案件的出现,如安然事件,使得信息使用者对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更加关注。2008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在上述第二层次目标中增加了一项:提供对于评价管理层受托责任有用的信息。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了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知识链接】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一直以来,财务报告的目标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向投资者报告受托者的经营业绩,侧重于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报告内容上侧重于经营业绩;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广泛,因而侧重于研究他们的共同需求并确定报告内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两者将统一包容在财务报告的目标中。三、财务报告目标的作用

财务报告的目标十分重要,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财务报告的目标决定着财务报告的服务对象,体现产权利益的保护。

财务报告的服务对象既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出发点,也是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因此,必须清楚界定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具有哪些特征,进行什么样的经济决策,在决策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等。目前,财务报告所针对的主要用户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财务报告“按需定产”,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保护他们在企业拥有的产权及其利益。

2.财务报告的目标决定着财务报告所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与基石。

通常认为财务报告目标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会计计量在坚持历史成本外,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相关信息的,会较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直接决定着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构造,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

3.财务报告的目标决定着会计规范体系尤其是会计准则的建设。

财务会计作为反映经济交易或者事项的一门科学,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化的,尤其随着现代公司制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技术革新的加剧,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相应的,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国际国内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美国会计准则在发展早期目标不明,几度波折,后来逐渐认识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尤其是财务报告目标的重要性,因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发布了四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其中,第一项概念公告即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对财务报告目标的清晰定位使多年来美国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争论和财务会计发展方向问题尘埃落定,也催生了美国会计准则数十年的繁荣与发展,为美国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我国也是如此,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在基本准则中将财务报告目标明确定位,从而为各项会计准则的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确立了方向。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质量是财务会计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以分为基本质量的特征和增进质量的特征。每个特征都有助于使得会计信息具有有用性。但必须明确的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受到两个普遍约束条件的限制——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一、基本质量的特征(一)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强调会计信息影响或改变决策的特征。一项信息是否具备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1.预测价值

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所具有的能够帮助决策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的使用价值。预测价值是相关性的重要组成因素,具有影响或改变决策的能力。如果一项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则该项信息就具有预测价值,决策者可根据预测的可能结果,作出最佳决策。

2.反馈价值

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所具有的能够使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期结果的使用价值。反馈价值也是相关性的重要组成因素,具有帮助决策者进行再决策的作用。反馈价值能把过去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以便决策者将其与当初决策时所预期的结果相比较,以判断过去的预期是否有误,从而帮助决策者将来是否再作同样的决策。一般来说,反馈价值与预测价值是同时并存或相互影响的。例如,一家公司所提供的上年度的财务报告,对上年度而言具有反馈价值,而对本年度而言则是具有预测价值。(二)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如实地反映它所要反映的经济现象,而且其反映是没有错误和偏差的。一项信息是否具有可靠性,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1.如实反映

如实反映是指会计信息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是一致或吻合的。如实反映的特征,主要是为了避免会计在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的偏差,使会计信息更能表达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其更具可靠性。

2.可验证性

可验证性是指不同的人分别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会计事项进行计量,会得出高度一致的结果。可验证性要求计量方法是唯一的,并且不存在人为的偏差,也就是说,某一项会计信息的形成,只要采用了同一计量方法,而且不带个人的偏见,就不会因为不同的会计人员而得出不同的结果。

3.中立性

中立性是指在制定或实行各种会计准则时,应主要关心所产生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不应偏重规则对特定利益关系人的影响。中立性要求会计人员在各种可行的会计办法中进行抉择时,不抱偏见,以防止选用不适当的会计办法或将信息加以歪曲。

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可靠性还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例如,某公司于20×0年下半年销售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20×0年末公司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预计20×1年销售收入可能会出现萎缩,影响公司的成长性。为此公司决定将20×0年末的部分商品销售合同的发货单日期改为20×1年初。公司这种处理不是以其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的,而是虚构的交易事项,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原则,也违背了我国会计法的规定。(三)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相关性的侧重点是把企业的经济现象与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联系起来,解决的是经济现象与决策的关联度问题。运用相关性需要辨认哪些经济现象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报告,最终目的是使得关于这些经济现象的信息决策有用。相关性针对经济现象,而非其报告方式,因而应该在其他质量特征之前予以考虑。

一旦运用了相关性,确定了哪些经济现象对决策有针对性,可靠性就应该被用来决定如何如实地反映这些与决策有关的经济现象。运用可靠性解决以文字和数字反映的相关经济现象是否能够如实反映。

作为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一起使得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如实反映一个不相关的经济现象对决策无用;同样,决策相关的经济现象却没有如实反映也对决策无用,甚至起反作用。因此,无论是不相关还是不可靠都不能产生决策有用的信息。【小思考1-1】相关性和可靠性矛盾吗?二、增进质量的特征(一)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

会计信息毕竟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对于某些复杂的信息,如交易本身较为复杂或者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但其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的,企业就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二)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一致性)

为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作出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的相同或相似业务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三)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因此,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就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又如,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虽然从法律形式上实现了收入,但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即使签订了商品销售合同或者已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四)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谨慎性的应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小思考1-2】应用谨慎性是否意味着可以低估资产和收益,高估负债和费用?(五)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在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之前就提供给决策者。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作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在实务中,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可能需要在有关交易或者事项的信息全部获得之前即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就满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但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如果企业等到与交易或者事项有关的全部信息获得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信息披露可能会由于时效性问题,对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将大大降低。这就需要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相应权衡,以最好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为判断标准。三、约束条件(一)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会计信息重点揭示和单独反映对决策有用的重要事项,而对次要事项,则可采用简化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反映。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从性质上看,当某一事项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事项:从金额大小上看,当某一事项由于其数量(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时,也属于重要事项。

例如,我国上市公司要求对外提供季度财务报告,考虑到季度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较短,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季度财务报告没有必要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小思考1-3】一台订书机的使用寿命长达数年,如何应用重要性进行会计处理?(二)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报告也需要花费代价,产生成本,财务报告的效益应当与所花费的成本相比较。效益大于成本原则是会计信息提供过程中普遍应该遵循的制约条件。提供信息的成本包括收集、处理、验证、披露信息的成本,而使用者分析解释会计信息也需要花费成本。财务报告的效益体现在帮助资本的提供者更好地决策,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本成本。单个企业也会获益,如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公众关系的改善,较低的资本成本等等。内部管理决策也会因财务报告的改善而受益。第四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还可以划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一)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例如,企业采购的原材料、购置的固定资产等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对外出售后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某企业在盘点存货时,发现一批材料已经毁损,无法投入生产。虽然责任调查尚未结束,但由于该批材料已经毁损,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应再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一项资产。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通常在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有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了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符合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如果企业既不拥有也不控制资产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例如,某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项固定资产,尽管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从而使得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应当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某存货的意愿、计划或者已经签订合同,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存货资产。(二)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当前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另外,该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其中法定义务是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在法律意义上需要强制执行。例如,企业从银行借入的款项,企业应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交纳的税款等,均属于企业承担的法定义务,需要依法予以偿还。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也使有关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解脱责任的合理预期。例如,某企业多年来制定并执行一项销售政策,对于售出商品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售后保修服务。已经售出尚在保修期内的商品将发生的保修服务就属于推定义务,应当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只有企业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如果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在履行义务清偿负债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有很多种,如用现金偿还、以实物资产形式偿还、以提供劳务形式偿还、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形式偿还、将负债转为资本等等。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形成负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特定行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如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也构成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所有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溢价部分的投入资本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下反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额(有效套期部分)等。

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小思考1-4】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一)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例如,企业销售商品,应当收到现金或者在未来有权收到现金,才表明该交易符合收入的定义。但是,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导致的,而企业与所有者之间交易不应当确认为收入。因此,投入资本的增加不应当确认为收入,应当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例如,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尽管也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该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而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企业对于因借入款项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增加,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应当确认一项负债。(二)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必须是企业在其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这些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的界定相一致。因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销售成本(营业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目的是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发生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鉴于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该经济利益的流出显然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应当将其排除在费用的定义之外。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例如某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生产用原材料,该购买行为尽管使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但并不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它使企业增加了另外一项资产(存货),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当将该经济利益的流出确认为费用。(三)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因此,利润往往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小思考1-5】六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知识链接】

其他准则制定机构发布的会计要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5年发布的第6号概念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中,定义了十个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业主分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定义了五个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含利得)、费用(含损失)。第五节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前提条件,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主体假设要求,将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企业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企业或个人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又如,经营者用于自身消费的支出不属于企业的交易或事项。

会计主体并不等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的情况下,母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又如,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就每个分支机构(或项目部)设立会计账目单独核算并考核,这样的会计主体就是一个分支机构,也不是法律主体。再如,由企业管理的多个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这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例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或计提折旧。

如果企业已经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就不能按照持续经营条件下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与方法,这时应考虑应用清算会计的原则与方法。(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的、长短相同的多个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度、季度、月度等。

会计分期假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产生了收入或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收入或费用还是下一期间收入或费用的问题,即会计基础是选择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进一步产生了费用如何如与收入配比,如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