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06:28:2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管理会计概论

1.1  复习笔记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1.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

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的定义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1)狭义管理会计阶段

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为:①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②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的;③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2)广义管理会计阶段

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①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②管理会计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务;③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包括用来解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④从内容上看,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2.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

我国学者通常是从狭义上来定义管理会计的:

汪家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大利润的目的,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收集、加工和阐明管理当局合理地计划和有效地控制经济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围绕成本、利润、资本三个中心,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一个会计分支。”

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各种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

温坤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正确研究和理解管理会计应注意以下四点:(1)从属性看,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学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2)从范围看,管理会计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甚至国家行政机关等非管理集团服务。也就是说,其研究范围并不局限于企业,从目前看有扩大研究范围的倾向。(3)从内容看,管理会计既要研究传统管理会计所要研究的问题,也要研究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新方法,并且应把成本管理纳入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4)从目的看,管理会计要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标准成本。是指按照科学的方法制定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能够实现的人工、材料消耗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产品标准成本中的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造费用等标准。标准成本的制定,使成本计算由事后的计算和利用转为事前的计算和利用,是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一大体现。(2)预算控制。是指按照人工、材料消耗标准及费用分配率标准,将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造费用以预算形式表现出来,并据以控制料、工、费的发生,使之符合预算的要求。(3)差异分析。即在一定期间终了时,对料、工、费脱离标准的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查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借以评价和考核各有关方面的工作业绩,促使其改进工作。

此外,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经营分析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如部门之间的比较分析等已开始具备管理会计的性质。

2.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

在该期间,以标准成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控制继续得到强化并有了新的发展。管理会计在强化控制职能的同时,开始行使预测、决策职能。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随着各种预测、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引入会计工作,逐步形成了以预测、决策为主要特征并与管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预测。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预计和推测经济活动未来趋势和变化程度的过程,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等内容。(2)决策。是指按照既定的目标,通过预测、分析、比较和判断,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包括经营决策(如产品品种决策、产品组合决策、生产组织决策、定价决策)、投资决策等内容。(3)预算。是指用货币度量和非货币度量反映企业一定期间收入、成本、利润、对资产的要求及资金的需要,反映经营目标和结果的计划,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内容。(4)控制。是指按预算要求,控制经济活动使之符合预算的过程,包括标准成本法和责任会计等内容。(5)考核和评价。是指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确定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据以对责任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对生产经营进行调整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在标准成本法和责任会计的实施中表现出来。

在该阶段,狭义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3.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战略管理会计是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联系的,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三、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1.管理会计的对象(1)现金流动论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现金流动,其主要理由是:①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应该贯穿于该学科的始终,因为它是该学科有关内容的集中和概括;②通过现金流动,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成本、利润等几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评价,为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综合性的信息;③现金流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和敏感性,可以在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发挥积极能动作用。(2)价值差量论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价值差量,其主要理由是:①一般来说,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临界点与本一量一利分析、经营决策的分析与评价、资本支出决策的分析与评价、标准成本系统、责任会计等方面,而价值差量是对每一项内容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贯彻始终;②价值差量具有很大的综合性,管理会计研究的“差量”问题,既有价值差量,又包括实物差量和劳动差量,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综合表现;③现金流动不能作为管理会计的对象,并不能在现代管理会计中贯穿始终。现金流动恰是企业财务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3)资金总运动论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及所属各级机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金总运动,主要理由是:

①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并列的分支,两者同属于会计这一范畴之下,因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共同的对象——资金运动;

②把资金总运动作为管理会计的对象,与管理会计的实践及历史发展相吻合。(4)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本书观点)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因为:

①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

③从实践角度上看,管理会计的对象具有复合性的特点。

正是因为管理会计对象具有的复合性特征,才使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得以统一,并构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对象,从而与其他课程区别开来。

2.管理会计的目标(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管理会计的职能(1)计划:是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规划,以预测、决策为基础,以数字、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管理会计目标落实下来,以协调各单位的工作、控制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考核各单位的工作业绩。(2)评价:在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提供预测、决策的备选方案及相关的信息,并准确判断历史信息和未来事项的影响程度,以便选择最优方案。(3)控制:是对企业经济活动按计划要求进行的监督和调整。(4)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会计在确定各责任单位应负责任、赋予相应权利的同时,必须对其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企业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5)报告:向关管理层汇报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和结果,是信息反馈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使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控制。

4.实现职能应完成的管理会计工作(1)报告:管理会计人员应向企业内部各单位及外部利益关系人报告其所需的历史或未来事项的信息,以便作出目标一致的决策。(2)解释:管理会计人员应对与企业不同部门管理活动有关的各种内外信息作出解释,并传递信息所隐含的内容,如相关性、可靠性。(3)资源管理: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建立各种便于计划制定和利用资源的控制制度,以确信资源的使用符合既定的政策。(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5)完善管理技术(6)鉴定:管理人员必须确保从会计系统或相关来源取得并应用于整个组织的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7)管理:管理包括建立并维持一个有效、胜任的管理会计组织。该组织应提出并解决会计与财务结构有关的问题。

5.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相关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2)准确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强调准确性必须明确准确性和精确性之间的关系。。(3)一贯性: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使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使企业本身各个年度的管理会计信息能够相互可比;否则,管理会计就无法确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是来自单位的运营活动,还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所造成的。(4)客观性:是指由两个以上有资格的人利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对同样一组数据进行检验,可以得出基本相同的计量结果,得出基本相同的验证结论。(5)灵活性:是指数据能够成为几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从而为不同管理目的服务的程度。它既取决于把所应用的基本数据分为哪几个明确的类型,又取决于每个类型的综合程度。(6)及时性:是指管理会计必须为管理当局决策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及时的信息有利于正确的决策;相反,过时的信息则会导致决策的失误。(7)简明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使信息使用者理解它的含义和用途,并懂得如何加以使用。(8)成本效益性:必须将形成、使用一种信息所花费的代价与其在决策和控制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借以确定在信息的形成、使用上如何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论信息有多么重要,只要其成本超过其所得,就不应形成和使用该信息。

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职能不同:管理会计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对现在的控制、考核和评价,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侧重于核算和监督,属于报账型会计。(2)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对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所需的管理信息,是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提供信息,是对外报告会计。(3)约束条件不同: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其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财务会计进行会计核算、财务监督,必须接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法规的制约,其处理方法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选用,灵活性较小。(4)报告期间不同: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是根据管理需要,编制反映不同影响期间经济活动的各种报告;财务会计面向过去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应按规定的会计期间(如月、季、年)编制报告。(5)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多层次的;财务会计通常不以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为会计主体提供相关资料。(6)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如微积分、线性规划、概率论等)和计算机技术;财务会计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如加、减、乘、除)进行会计核算。(7)信息精确程度不同: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能绝对精确,一般只能相对精确;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力求精确,数字必须平衡。(8)计量尺度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使用货币量度,也大量采用非货币量度,如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关系量度等;财务会计几乎全部使用货币量度。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起源相同:都是在传统会计中孕育、发展和分离出来的,作为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会计学的发展和完善。(2)目标相同:最终目标都是使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提高经济效益。(3)基本信息同源:管理会计基本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有的是财务会计资料的直接使用,有的则是财务会计资料的调整和延伸。(4)服务对象交叉:许多情况下,管理会计的信息可以为外部利益集团所利用(如盈利预测),财务会计信息对企业内部决策也至关重要。(5)某些概念相同:管理会计使用的某些概念,如成本、收益等与财务会计完全相同,有些概念则是根据财务会计的概念引申出来的,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机会成本等。

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思考题

1.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

答: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从狭义的管理会计阶段发展到广义的管理会计阶段,这一过程是一个广泛引入和应用相邻学科的新的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学科本身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和不断完善、发展的。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及推广运用总是源于企业实践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相应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必然推动着管理会计定义不断丰富、清晰、完整,促进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所以,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来看,结合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觉得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和管理会计以后研究的演变,除了了解过往、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是寻找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并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2.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你认为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何种地位?

答: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管理会计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成功进行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履行管理会计人员职能和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提供客观的信息、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信息也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时,管理会计人员的作用也就逐渐从辅助性决策支持者转为积极的商业伙伴,通过发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机会和评价稀缺资源的最佳使用方案而促进企业各种变革的展开。

由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独立程度不同,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较高,单位的人事政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任用和选拔比较重视,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较高,其独立性较强,就有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管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就不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为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之下,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单位负责人享有独立的人事分配权和劳动用工权,管理会计人员对于“老板”是不具有监督职能的,充其量只具有建议功能。这种情况,严格地讲,虽也表现出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上的缺欠,但主要不是管理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缺欠,而主要是比管理会计人员握有更大权力的单位负责人道德缺欠造成的。这会导致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两难的尴尬地位。

3.经济理论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1)古典组织理论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促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表现出来。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

为适应企业管理重心由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西方管理理论出现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理论,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管理的理论有了长足发展,重视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点。因而,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2)从中得到的启示:管理会计的历史证明,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实践及经济理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企业管理;另一方面,经济理论的形成又使这种要求得以实现。管理会计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无不体现着这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只有新的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发展了,才能满足新的管理理论实践的需要。在经济理论与管理会计演化的历史长河中,经济理论历来揭示经济的本质及运行目标,而管理会计则为体现这种本质并为其顺利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上的保障。

4.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会计有哪些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在管理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表现的?

答: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方法上赋予它现代化的方法与技术,从而使它能够突破传统会计框架的局限,在会计领域孕育出一个崭新的体系,以适应并服务于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1)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古典组织理论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促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表现出来。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2)在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以标准成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控制继续得到了强化并有了新的发展。责任会计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管理控制的理论结合起来,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的全面控制(不仅仅是成本控制),而且将责任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考核、评价责任者的工作业绩,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其中,赫伯特·西蒙的管理决策理论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行科学的决策分析,必须采用不同于对外报告所使用的方法来收集和计算成本数据,以供内部管理使用,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管理会计中规划和控制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3)在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管理重视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从战略的角度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管理活动;而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决策支持系统。因此,战略管理的形成导致了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要。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5.战略选择和战术安排如何才能在管理会计中有效结合?

答:战略管理会计是在知识经济和网络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它承袭了战略管理的主要思想,突破了战术管理会计的局限性,拓宽了战术管理会计的活动空间,无论在管理观念上,还是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尽管如此,战略管理会计并不会完全取代战术管理会计,只会进一步促进管理会计的完善和发展,因为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全球高度,从战略角度寻求企业整体竞争优势,致力于“知彼”,而战术管理会计则注重企业内部管理,致力于“知己”;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进一步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完善。

战略选择和战术安排必须在管理会计中有效结合,原因在于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本身都需要战术管理会计及其提供的信息资源。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信息支持和控制仍是其两大基本职能。企业的战略决策仍要由企业管理层综合各方面信息做出。当然,这种职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重复,而是一次重大的功能扩展。从范围上看,它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了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时要结合竞争对手的情况来进行,比如预测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未来趋势的因素,系统全面地对市场需求做出预测,充分认识潜在市场机会和各种竞争状况的变化,对企业风险进行充分估计。从时间上看,它超越了单一期问的界限,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注重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有时甚至会牺牲一些短期利益。战术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方法引向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而战略管理会计又将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带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这一崭新的时代。

6.如何理解管理会计对象的复合性?复合性表现在哪些管理会计内容和方法上?请举例说明。

答:(1)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具有复合性的特点。

①管理会计致力于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过程的优化,强调加强作业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作业管理必然强调有用作业和无用作业的区分,并致力于消除无用作业。为此,必须按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设计作业环节和作业链,为作业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实施奠定基础。可以说,作业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架成为可能。

②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管理会计强调加强价值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因此,价值管理必然强调价值转移、价值增值与价值损耗之间的关系:价值转移是价值增值的前提,减少价值损耗是价值增值的手段。为此,必须按照价值转移和增值的环节,设计价值环节和价值链。可以说,价值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架成为现实。(2)正是因为管理会计对象具有的复合性,才使得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得以统一,构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对象,并得以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①价值环节和价值链与作业环节和作业链密切联系,基本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②价值的增值取决于作业环节的减少和无用作业的消除(当然,整个纵向价值链的优化也是价值增值的重要方面),因为作业环节的减少和无用作业的消除将减少资源的耗费,在整个纵向价值链的价值增值额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增加企业的价值增值额。可以说,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是管理会计的两个轮子。

7.当准确性和及时性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决策?

答:(1)准确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信息总是越精确越好,但要考虑到及时性及获取高精度信息所需的处理成本,因而在管理会计中,信息的准确性以决策的正确性为标准。由于企业管理中的决策问题千差万别,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也就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标准。“不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就是管理会计信息的“有效使用范围”。正是基于这一特性,管理会计可以采用近似的方法来获取所需信息的近似值或估计值,以此来简化信息的处理程序,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降低信息的处理成本。(2)及时性是指管理会计必须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管理会计中,有些信息是常规需要的,可设定必要的精度,在信息成本一效益平衡性原则约束下,通过程序化方式予以提供。对于大量的非常规需要的信息,为了及时提供,往往采用近似的获取估计值或近似值。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以满足管理的需要为标准,没有固定的时间标准和精确性标准。及时信息有利于正确的决策;相反,过时的信息则会导致决策的失误。(3)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管理会计会更加重视及时性,甚至愿意牺牲部分准确性以换取信息的及时性。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可以通过缩短信息的经历时间来完成。信息的经历时间由两部分组成:间隔时间和延迟时间。间隔时间是指编制彼此相毗连报告的时间差;延迟时间是指处理数据、编制报表和分发报告所必需的时间。有效地缩短上述两个部分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提高管理会计的及时性。

8.现在有人以网络经济的快速性和短暂性(如在网络经济中,某一企业可以因一项业务的发生而设立,又因该业务的完成而清盘)来否定会计分期假设,你是怎么看的?

答:由于虚拟企业尚不能纳入现代会计核算的范畴,因此也就谈不上其对会计基本假设产生冲击了。具体分析如下。(1)虚拟企业作为一个虚拟的临时性的合作组织形式,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会计目标的概念:

①从国家的角度:虚拟企业的虚拟性使得政府无法对其进行监管,但是国家若监管好全部的组成虚拟企业的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完全可以达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而且,在网络经济时代能够实实在在地执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依然还是原有的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国家不需要虚拟企业提供会计信息。

②从企业外部的债权人和投资人角度:网络经济时代,债权人和投资人进行信贷和投资的对象依然是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由于虚拟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外部债权人和投资人无法对其进行信贷和投资,因此就谈不上虚拟企业对外提供有利于债权人和投资人决策的财务信息的需要。

③从内部管理者的角度:虚拟企业的高层人员只是一些原来实体公司的首脑精英,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组建虚拟企业,一旦交易完成,虚拟企业就消失了。整个虚拟企业并没有统一的经营战略,也不存在统一的内部管理者,因此内部管理所需的信息极为有限。由此可见,虚拟企业并不能提出一个完整的“会计目标”的概念。(2)虚拟企业和实体公司是网络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两面,一面是虚的,一面是实的。为此,若将虚拟企业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就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

①同一事物通过虚实两方面的反映,重复了大量的会计核算,浪费了社会资源;

②虚拟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不够可靠、不够全面的。更重要的是,网络经济时代,只要紧紧抓住实实在在的一面,依然可以实现会计目标。综上所述,虚拟企业不能提出完整的会计目标,只是两个或多个实体公司的“倒影”,尚不能纳入现代会计核算的范畴,故而根本谈不上虚拟企业对会计基本假设有关内容的冲击。

9.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说明了什么?

答:讨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不仅是为了从理论上把握它们各自的特定内涵,更重要的是为了行之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尤其是管理会计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在我国,管理会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没有专设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只能由财务会计人员兼做,这样势必妨碍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管理会计工作将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也将成为完全必要且非常可能的事情。

10.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管理中能否结合应用?请列举一些事例予以说明。

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管理中可以结合应用。

例如,从会计职能角度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互相渗透的。所谓会计职能,即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财务会计的职能是核算与监督,而管理会计的职能是计划、控制、决策。核算是为企业决策、计划奠定基础,而监督则是为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同时,决策、计划和控制又为企业的核算和监督提供了依据,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企业应改变过去那种只局限于以传统会计(也称财务会计)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如实地反映,而应该运用专门的管理会计方法,即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进行预算分析,确定各方面的责任目标,建立责任中心,并对其进行控制、调节、分析、考核和评价,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由此可见,管理会计经常直接应用财务会计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延伸,使它们更有效地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这从理论上说明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执行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职能相互配合所发挥的作用,只有两者相互渗透、相互配合,才能使企业的发展达到最优经济效益。

二、案例题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于1968年(正式运营始于1971年),当时经营达拉斯、休斯敦和圣安东尼奥的短程航运业务。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到1991年,它的营业收入达到l3亿美元,虽然比不上美国最大的四家航空公司(美洲航空公司、德尔塔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和西北航空公司),但利润却超过了它们。1992年,西南航空营业收入又增长了25%。而1991~1992年美国航空业总亏损80亿美元,有三家大的航空公司破产倒闭。表1-1列举了1989~1999年期间美国部分航空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表1-1美国部分航空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1989~1999)

西南航空公司经营初期就确定了低成本、低价格、高频率、多班次的战略,绝不多花一分钱、多浪费一分钟、多雇一个员工。公司选用了最省油的波音737,挑选回报率最高的航线,每架飞机每天起落l0次以上,航班停歇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达到了世界最短纪录)。

西南航空开张伊始,就将任意两个城市间的单程票价降到26美元,拉开了得克萨斯州疆域内空运价格大战的序幕,并逐步向世人展示它“服务良好,票价低廉”的企业形象。(1)在服务创意和营销策略上,西南航空匠心独运,令竞争对手难以企及。(2)在运营效率和价格两方面,西南航空的招数也是出奇制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双十”战略:10分钟的转场时间和10美元的非高峰期价格。

极低的票价是策略的核心,为此,西南航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飞机的使用率;只提供在中等城市之间的点对点的航线,并且不与其他航空公司形成联运服务;保持地勤人员少而精;保持可靠的离港率,遵循“飞机要在天上才能赚钱”的原则;限量提供飞机上的供应,不提供用餐服务,但允许自带食品。

正是这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使西南航空的低价竞争得以实现。低价策略是基于公司的资源而建立的独特的战略,与该企业本身不可分割,从而防止了其他企业的模仿,并使这一策略能够持久有效。(3)为培植高收益旅客的忠诚,西南航空以免费礼品为利器,迫使对手屈膝称臣。1973年,在开张两年后,西南航空有了几十万美元的利润进账。从那时起,西南航空年年盈利,成为全世界航空业最能赚钱的高手。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1)企业的战略应如何确定?其选择是否应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基点?(2)在本例中战略与战术是如何协调的?不同战略下战术安排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

答:(1)①企业战略的确定要分析企业内部环境,但更应重视外部环境和资源的研究,尤其是竞争对手相关情况的研究,重点分析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所形成的“战略三角”,同时考虑本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1968年,克莱尔和同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成立西南航空公司,他们仅有56万美元,经营达拉斯、休斯敦和圣安东尼奥的短程航运业务。要在美国强手如林、竞争残酷的航空界生存和发展,难比登天。况且,西南航空公司刚刚进入市场,不仅缺乏既定的销售渠道,利润和现金流入均较低,而且现金需求量大且不稳定,市场份额较低,财务环境生疏,财务风险较高,资金筹集困难。西南航空公司在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和本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后,采取了低成本战略。

②企业的战略应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基点。企业管理决策应根据企业战略进行,凡有利于企业战略实施的就采纳;不利于企业战略实施的就否决。(2)①在本例中,西南航空通过控制实现战略和战术的协调,保证计划得以顺利实行。不同的战略具有不同的特点,必须针对战略的具体特点,选择控制对象,制定控制标准,选择适宜的衡量方式。西南航空实施低成本战略,控制也是以成本为对象实施的。

西南航空的战略是事业层战略。西南航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确定了低成本战略——通过加强内部成本控制,保持成本在行业领先的战略。战略的实施就是以成本控制为关键点展开的。

因此,西南航空在战术上选择标准机型,降低燃料成本;降低航班轮转时间,增加航班次数,增加营业额,相对降低成本;缩短航程,减少服务项目,降低人力成本;激励员工,增加劳动热情,相对减少人力成本。

总之,战略是站在全球高度,从战略角度寻求企业整体竞争优势,致力于“知彼”,而战术则注重企业内部管理,致力于“知己”;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进一步促进西南航空的成功。

②不同战略下战术安排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新兴企业与成长期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导致战术不同。

新兴企业财务战略定位为求得企业生存,新兴企业应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因此,在资金筹集上,由于新兴企业经营不稳定,且财务制度不健全,使其不得不较多地使用权益资本,依靠投资者的追加投入、新投资者加入,或企业利润留存等方式增加可供使用的资金;新兴企业也可以合理使用风险资本,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方向,选择有利的盈利方式吸引风险投资者投资,合理使用风险资本;或者通过投资于政策支持的行业或区域,争取使用政策性资金满足发展初期较大的资金需求。这一时期筹资战略的决策依据是资金的可获得性。

成长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要求其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以企业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为目的,一方面留存大量利润,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外部资金,满足企业急速扩张的需要。因此,在资金筹集上,这一时期筹资战略的决策依据主要是资金成本的高低。成长企业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日渐健全,自有资本不断扩充,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企业负债能力相应提高,成长企业应更多地使用负债资金,获得财务杠杆效应;还可以适当使用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混合权益证券,加大财务灵活性、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另外,由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信用度提高,成长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商业信用,通过赊购等方式筹集资金,缓解资金压力,扩大资金来源。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本章主要是对整个课程的一个总体介绍,基本上没有学校的考研试题涉及到本章内容,所以读者简单了解即可,不必作为复习重点,因此,本部分选用了一些典型题,以供参考。

一、概念题

1.管理会计

答: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正确研究和理解管理会计应注意以下四点:(1)从属性看,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学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2)从范围看,管理会计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甚至国家行政机关等非管理集团服务;(3)从内容看,管理会计既要研究传统管理会计所要研究的问题,也要研究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新方法,并且应把成本管理纳入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4)从目的看,管理会计要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2.标准成本

答:标准成本。是指按照科学的方法制定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能够实现的人工、材料消耗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产品标准成本中的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造费用等标准。标准成本的制定,使成本计算由事后的计算和利用转为事前的计算和利用,是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一大体现。

3.战略管理会计

答:战略管理会计是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联系的,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4.会计分期假设

答:会计分期假设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时间范围的规定,即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以便及时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

5.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

答: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决策中,以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并假定在实施最优方案时能够实现目标利润。

二、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答:(1)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职能不同。管理会计是规划未来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对现在的控制考核和评价,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反映过去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核算和监督,属于报账型会计。

②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所需的管理信息,属于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提供信息,属于对外报告会计。

③约束条件不同。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其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管理实际的情况和需要确定,有很大的灵活性;而财务会计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必须接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其处理方法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选用,灵活性较小。

④报告期间不同。管理会计面向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其报告的编制不受会计期间的限制,而是根据管理的需要编制反映不同期间经济活动的各种报告;财务会计面向过去进行核算和监督,按规定的会计期间编制报告。

⑤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既要提供反映企业整体情况的资料,又要提供反映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经营活动情况的资料;而财务会计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提供反映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的会计资料,通常不以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为会计主体提供相关资料。

⑥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时,要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而财务会计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⑦信息精确程度不同。由于未来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绝对精确;而财务会计反映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其提供的信息应力求精确。

⑧计量尺度不同。管理会计既可用货币量度又可用非货币量度,如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关系量度等,对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进行数量确定。而财务会计几乎全部使用货币量度进行数量确定。(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企业会计的范畴,两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起源相同。两者都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发展和分离出来的。

②目标相同。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③基本信息同源。管理会计资料基本源自财务会计资料。

④服务对象交叉。二者服务对象区分并不严格、唯一,许多情况下,管理会计信息可为外部利益集团所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对企业内部决策也至关重要。

⑤某些概念相同。管理会计使用的某些概念与财务会计完全相同,如成本、收益、利润,有些概念则是根据财务会计的概念引申出来的,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机会成本等。

2.简述管理会计的职能。

答: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职能:(1)计划

即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规划,以预测、决策为基础,用各种形式将管理会计目标落实下来,以协调各单位的工作、控制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考核各单位的工作业绩。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参与计划体系的长远、可行目标的设计,适当地督促目标实现方式的选择等工作,以便顺利地完成计划工作。(2)评价

在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提供预测、决策的备选方案及相关信息,并准确判断历史信息对未来事项的影响程度,以便选择最优方案。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确保所选用信息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未来趋势,揭示经济活动的内在比例关系。(3)控制

控制是对企业经济活动按计划要求进行的监督和调整。为实现控制职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确保控制体系所提供的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真实、完整,确保该控制体系能适时适度地调整计划及管理人员的行为。(4)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管理会计在确定各责任单位应负担的责任、赋予相应权利的同时,必须对其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企业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健全责任计量、责任确认及责任考核的责任报告体系,将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资源经管责任的履行。(5)报告

即向有关管理层汇报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和结果,是信息反馈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使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控制。从目前看,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不局限于企业内部和管理层,也向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适当的管理会计报告。

3.简述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答:管理会计有效地履行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等职能时,取决于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就是取决于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备以下质量特征:(1)相关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相关性取决于目标函数的结构,即相关性是就特定目的而言,对某一决策目的是相关的信息,对另一决策目的就不一定相关了;此外,相关性还强调各信息用户的目标与整个组织的最高管理当局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与和谐性。(2)准确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实。正确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越精确越好,事实上,管理会计更重视信息的准确性。(3)一贯性,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使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目的在于使企业本身各个年度的管理会计信息能够相互可比。一贯性并不排斥因客观条件变化而采用不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只要这种变化能够提高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4)客观性,是指由两个以上有资格的人利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对同样的一组数据进行检验,可以得出基本相同的计量结果,得出基本相同的验证结论。客观性要求管理会计信息是中立的,不带任何偏向,特别是当数据用来对业绩进行评价或作为分配资源和解决争端的根据时,更应如此。(5)灵活性,是指数据能够成为几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从而达到为不同管理目的服务的程度。灵活的信息分类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管理要求,并减少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数量。(6)及时性,是指管理会计必须为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可以通过缩短信息的经历时间来完成。(7)简明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使信息使用者理解其含义和用途,并懂得如何使用。明确而易于理解的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用于计划与控制活动中的重大因素。(8)成本效益平衡性,是指使用一种信息所花费的代价与其在决策和控制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借以确定在信息的形成使用上如何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成果。不论信息有多么重要,只要其成本超过其所得,就不应形成和使用该信息。

第2章  变动成本法

2.1  复习笔记

一、成本分类

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两大类。(1)制造成本

也称为生产成本或生产经营成本,是指为制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就制造业企业而言,制造成本可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三类。

①直接人工是指在制造过程中直接对制造对象施以影响以改变其性质或形态所耗费的人工成本。核算上即为生产工人的工资。

②直接材料是指在制造过程中直接用以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材料成本。

③制造费用是指为制造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从核算的角度讲,制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以外的为制造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全部支出,这部分支出一般情况下须分配计入不同产品。(2)非制造成本

也称为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通常可分为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

①销售成本指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如专职销售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差旅费,专门销售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保险费、广告费、运输费等。

②管理成本指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以外的所有办公和管理费用,如董事经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及相应的保险费和财产税等。

③财务成本则是企业理财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如借款的利息支出。

2.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1)固定成本

①固定成本概念。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却直接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

②固定成本分类。固定成本又被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a.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数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决策。

b.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不动产税、财产保险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数额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不能改变其数额。

③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就时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固定性;就空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特定业务量水平内具有固定性。(2)变动成本

①变动成本概念。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等。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②变动成本分类。变动成本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a.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这些支出的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b.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

③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也就是说,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这样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3)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那些“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态的成本。

混合成本根据其发生的具体情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半变动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当业务量为零时,成本为一个非零基数,当业务发生时,成本以该基数为起点,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呈比例变化,呈现出变动成本性态。

②半固定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是不变的,体现着固定成本性态;但当业务量的增长达到一定限额时,其发生额会突然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即一个新的相关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跃升为止。

③延伸变动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在业务量的某一临界点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临界点则表现为变动成本。

3.其他成本概念及分类(1)机会成本

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2)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也就是产量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3)沉没成本与付现成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