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压力容器安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03:33:52

点击下载

作者:郭泽荣 袁梦琦 编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机械与压力容器安全

机械与压力容器安全试读:

前言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督职能的基本任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机械设备已成为现代生产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不仅工业生产要用到它,其他行业不同程度上也用到它,它是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的有力工具,也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各种机械设备已悄然进入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日益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安全,充分地实现这些机械设备的效能就成了必然之需,我们对它们的安全使用也必须深入了解。在使用各类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它们的本质安全正在成为企业发展和家庭文明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要求。

当前,由于企业形式的多样化,机械设备呈现出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机械化作业、智能化生产同时并存的现状。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机械伤害事故屡见不鲜,因机械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时有发生。因此,很有必要强化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普及机械设备安全技术。

鉴于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本书不可能涉及所有的机械设备,只能讲解通用的机械安全技术,以及预防机械事故的一般原则和安全要求,重点介绍危险机械安全技术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为了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对生产、生活场所安全状况的深入把握,提高其掌握解决复杂安全技术问题的能力,特开设机械与压力容器安全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造业中危险机械安全及特种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安全。

危险机械是危险性较大、人工上下料的机械,事故率高,是事故隐患比较集中的行业。危险机械安全以危险辨识和本质安全为主线,主要介绍金属冷、热加工机械和木工机械等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压力容器是一类广泛使用的特种设备,所承载的压力和复杂介质构成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必将导致恶劣的事故。在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和改造等众多环节中存在的缺陷都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潜在隐患。因此,压力容器安全一直是安全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和管理对象。压力容器安全从本质安全的角度着手,主要从压力容器的强度设计着手,研究压力容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分析及强度设计、安全附件等安全技术。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力图实现既注重基础又突出实用目的,根据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础知识,适度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主要侧重于通用性知识与技能的介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在此,谨对原作者表示最真诚的谢意。编者模块Ⅰ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学习指导

1.熟悉安全科学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本质安全及实现本质安全的措施。第一节安全与安全科学技术概述

一、危险及危险源

1.危险

危险是系统、产品、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等的状态。

危险由危险性表征,指造成人身伤亡和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它是由危险严重程度及危险概率表示的可能损失,是表征潜在的危险后果。危险概率是指危险转变成事故的可能性,即频度或单位时间危险发生的次数。危险严重程度是指每次危险发生导致的伤害程度或损失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D=PC(1-1)式中 D——危险;

P——危险概率;

C——危险严重程度。

危险同时具备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两个特点,即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潜在隐患。如果发生危险的概率为100%,但危险的严重程度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那么不存在危险;如果危险的严重程度很高,但发生危险的概率为0,那么也不存在危险。

2.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化学品类、辐射类、生物类、特种设备类、电气类、土木工程类和交通运输类。

危险货物根据所具有的不同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分为九大类,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

具体地说,危险源是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中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可能一个车间系统的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可能某台设备的某个运动部件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危险源即危险的根源,在系统安全研究中,认为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

各种事故的致因因素都是危险源。事故致因的因素种类繁多,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将其划分为两大类。

1)第一类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身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的能源、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2)第二类危险源

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和做功,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危险源。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应该可靠地控制能量,防止能量意外释放。实际上,绝对可靠的控制措施并不存在。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控制措施可能失效,能量屏蔽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故障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物的故障、人为失误和环境因素。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事故与事故特征

1.事故

事故是发生于预期之外的造成人身伤害,财产、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等的事件,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件。

在事故的种种定义中,伯克霍夫(Berckhoff)的定义最为著名。伯克霍夫认为,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或迫使之前存续的状态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改变的事件。

事故是一种动态事件,它开始于危险的激化,并以一系列原因使事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流经系统而造成损失,即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害、死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等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若以人为中心,按事故后果,事故可分为一般事故和伤亡事故。

1)一般事故(无伤害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人身没受到伤害或微伤,停工短暂或与人的生理机能障碍无关的未遂事故。无伤害事故占事故的90%。

2)伤亡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1986)规定,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伤害)、急性中毒(中毒)。伤亡事故按是否在生产区域中发生和是否与生产有关分为工伤事故和非工伤事故。

工伤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区域内,在生产过程中,在生产时间内,在生产岗位上,与生产直接有关的伤亡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使职工工作立即中断并需进行急救的中毒事故;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设备或劳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职工伤亡。

2.伤亡事故的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划分(1)轻伤。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2)重伤。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导致人体功能障碍长期存在,或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而小于6 000日,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事故。(3)死亡。死亡是指事故发生后当即死亡(含急性中毒死亡)或负伤后在30天内死亡。损失工作日定为6 000日。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划分(1)轻伤事故。轻伤事故是指只有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重伤事故是指有重伤而无死亡的事故。(3)死亡事故。死亡事故是指事故发生后当即死亡(含急性中毒死亡),或负伤后30天内死亡的事故。死亡的损失工作日为6 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死亡年龄计算出来的)。

3)按伤害方式划分

伤亡事故可划分为20种: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上述三种划分方法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1986)中有明确规定。

4)按伤亡事故的等级划分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伤亡事故分为以下几种:(1)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包括本数)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不包括本数)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 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 000万元以上5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划分(1)直接事故。直接事故是指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2)间接事故。间接事故是指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3.事故的特性

为了积极预防事故发生,安全发展,需要注重深入研究事故的特性。

1)因果性

因果性是指某一现象作为另一现象发生依据的两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事故是相互联系的诸原因的结果。事故这一现象都和其他现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这一关系上看来是“因”的现象,在另一关系上却是以“果”的形式出现,反之亦然。

事故的因果关系有继承性,即多层次性:第一阶段的结果往往是第二阶段的原因。

给人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易于掌握,因为它所产生的某种后果显而易见。然而,要寻找出究竟是何种间接原因,又是经过何种过程而造成事故,却非易事。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种种因素同时存在,有时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还有某种偶然因素存在。因此,在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时,应尽最大努力掌握造成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深入剖析事故根源,防止同类事故重演。

2)偶然性

从本质上讲,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随机事件,即使完全掌握了事故的原因,也不可能保证绝对不发生事故。这种偶然性表现在:对特定的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等均无法预测(如地震、洪水等);事故是否产生后果,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难以预测;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

3)必然性

事故是一系列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既为必然,就有规律可循。必然性来自因果性,深入探查、了解事故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依据。

4)规律性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找出事故的近似规律,从外部和表面上的联系找到内部的决定性的主要关系。从事故的偶然性找出必然性,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化险为夷。

5)潜在性

事故在未发生和造成损失之前,有一个孕育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事故的发生是突然的,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是早就存在的,如煤与瓦斯的突发事故)。

6)再现性

如果没有真正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就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即事故具有再现性的现象,但完全相同的事故不会再次出现。

基于事故后现场分析及破坏效应评价,对事故前状态进行反演,在此基础上基于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手段,将事故发生的起因、过程及效应等进行重复再现,对事故调查分析和事故预防及制定应急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7)预测性

事故是可以预测的。根据对过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规律的认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

三、安全与安全科学技术

1.安全

1)传统意义“安”字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等,可谓无危则安;“全”字指完满、完整、齐备或指没有伤害、无残缺、无损坏、无损失等,可谓无损则全。显然,“安全(safety)”通常是指免受人身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财产破坏或损失,或危害环境的状态。《韦氏大词典》中“安全”的解释为:不遭受危害、伤害或损失,或免于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现代汉语词典》中“安全”的解释为:没有危险,平安。《辞海》中“安全”的解释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如安全生产、交通安全,保护,保全。

平常人们讲到的安全,通常是指各种事物对人不产生危害、不导致危险、不造成损失、不发生事故、运行正常、进展顺利等安顺祥和、国泰民安之意。

狭义的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生产。

广义的安全除了指生产安全外,还包括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的一切活动领域中的所有安全问题,如生活安全、家庭安全、公共安全、旅游安全、消防安全和生存安全(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等。

2)科学意义

安全是相对的,安全并非绝对无事故,它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安全意味着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当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时,即为不安全。安全不能被人直接感知,能被人直接感知的是:危险、事故、灾害、损失、伤害。

3)安全性

工程中用概率上的近似客观量来衡量安全程度。安全性是产品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不导致人身伤亡、不危害健康及环境、不给设备或财产造成破坏或损伤的能力。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一种模糊数学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认为是安全的,安全性(S)与危险性(D)互为补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S=1-D(1-2)

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在新系统的构思、可行性认证、设计、建造、试运行、运行、维修直到报废的各个阶段都要辨识、评价、控制系统中的“危害”与“危险”,预测和消除“危险源”,全方位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安全的特性

安全具有相对性。世界上只有相对安全,没有绝对安全;只有暂时安全,没有永恒安全。

安全活动是为了获得安全而进行的一种投资活动,但这种投资的特殊性在于:安全投入(安全费用)是确定的,而安全产出则是不确定的,其直接产出只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事故间隔期延长,其间接产出是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强。作为安全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安全活动投入产出比(安全效益)很难准确计算。安全投资决策不能仅仅考虑或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3.安全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是研究人类生存条件下人-机-环-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人类生产与生活安全的科学与技术,或者说是研究风险导致的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为防止意外事故或灾害发生所需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具有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高新技术应用中潜在的危险常常突然引发事故,使人类生命和财产遭到巨大损失。因此,保障安全,预防灾害事故从被动、孤立、就事论事的低层次研究,逐步发展到系统的、综合的、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最终促成了安全科学的问世。

安全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已从多学科分散研究发展为系统的整体研究,从一般工程应用研究提高到技术科学层次和基础科学层次的理论研究。安全学科这门交叉的学科,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门学科,涉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安全科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1992)中已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并于2009年进行了修改。从学科角度上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如表1-1所示。表1-1 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6安全2科学主要内容0技术6安全2科学安全哲学;安全史;安全科学;灾害学(包括灾害物理、灾0技术害化学、灾害毒理等);安全学;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1基础他学科0学科62安全安全社会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安全教0社会育学;安全伦理学;安全文化学;安全社会科学其他学科2科学162安全0物质2学362安全安全生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人机学;安全人体学其他学0人体科2学562安全安全运筹学;安全信息论;安全控制论;安全模拟与安全仿0系统真学;安全系统学其他学科2学76安全工程理论;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爆炸安全工程;安全安全2设备工程(含安全特种设备工程);安全机械工程;安全电工程0气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含安全运筹工程、技术3安全控制工程、安全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技术科学其他学科学0科6安全2防尘工程技术;防毒工程技术;通风与空调工程;噪声与振卫生0动控制;辐射防护技术;个体防护工程;安全卫生工程技术工程4其他学科技术062安全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经济工程;安全教育工程;安全社会工0社会程其他学科6工程06部门2安全0各部门安全工程有关学科工程7理论062公共安全信息工程;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规划;公共安全检公共0测检验;公共安全监测监控;公共安全预测预警;应急决策安全8指挥;应急救援;公共安全其他学科06安全2科学0技术9其他9学科

安全科学技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近几十年发展很快,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安全科学学科的全面确立,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了安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工效,发展生产,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发展。

4.安全工程技术科学

要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事故,既要靠管理,同时又离不开技术,不懂技术的管理是瞎指挥,作为安全生产管理者,必须掌握扎实的安全工程技术,才能实现安全发展。

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危害着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造成生产被动或发生各种事故。为了预防或消除对工人健康的有害影响、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的综合,叫作安全工程技术。

安全工程技术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在生产中,应用安全工程技术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评价、控制和消除,以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工程技术的作用在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预防伤亡事故和灾害性事故的发生。采取以防止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生产事故为目的的工程技术措施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使生产装置本质安全化的直接安全工程技术措施。(2)间接安全工程技术措施,如采用安全保护和保险装置等。(3)提示性安全工程技术措施,如使用警报信号装置、安全标志。(4)特殊安全措施,如限制自由接触的工程技术设备等。(5)其他安全工程技术措施,如预防性实验、作业场所的合理布局、个人防护设备等。

安全工程技术所阐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是以工程技术为主,借安全工程技术来达到劳动保护的目的,同时也要涉及劳动保护法规和制度、组织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安全工程技术对于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节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指电气系统具备防止可能导致可燃物质燃烧所需能量释放的安全性,这一概念的广泛接受是和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密切相连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和人类自身安全保护需要,在安全认识上取得的一大进步。

我国本质安全源于按GB 3836.1—2000标准生产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器设备的分类,防爆电器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种类,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特征是其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即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也就是说,该类电器不是靠外壳防爆和充填物防爆,而是其电路在正常使用或出现故障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0.28 mJ,即瓦斯浓度为8.5%(最易爆炸的浓度)的最小点燃能量。

一、本质安全的含义

狭义的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等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即本身具有安全性能。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等物的方面和物质条件能够自动防止操作失误或引发事故。在这种条件下,即使一般水平的操作人员发生人为的失误或操作不当等不安全行为,也能够保障人身、设备和财产的安全。

广义的本质安全:包括“人-机-环-管”这一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其完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基于这一系统工程和安全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二、本质安全具有的特征

1.人的安全可靠性

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违法指挥、违法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实现个体安全。

2.物的安全可靠性

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在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

3.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

4.管理规范和持续改进

通过规范制度、科学管理,杜绝管理上的失误,在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

三、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通过以预防控制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械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生产事故发生。

四、本质安全的安全功能

1.失误-安全功能

失误-安全功能是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受到伤害或发生其他事故,或自动阻止误操作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

故障-安全功能是指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时,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的功能。

这两种安全功能均是设备、设施和生产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设计阶段就被考虑加入其中。

五、实现本质安全的途径

本质安全是“人-机-环-管”这一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因此,本质安全可从人、机、环、管这四个方面实现。

1.实现人员本质安全

人员本质安全的内涵就是人员做到“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想安全就是职工时刻关注安全;会安全就是职工具有驾驭安全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现场作业环境、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职工的安全。这是指操作者完全具有适应生产系统要求的生理、心理条件,具有在生产全过程中很好地控制各个环节安全运行的能力,具有正确处理系统内各种故障及意外情况的能力。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要提高职工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其次要开展安全教育,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有目的地培养提升职工的安全自身意识、自觉行为、自身素质;最后要提高职工的政策法制观念、安全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

要塑造本质安全人员,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上,严格安全培训,强化行为养成。要把安全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培训的软硬件建设,突出抓好班组长培训、应知应会标准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注重培训效果,提高职工现场作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只有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会有他们的安全行为;有了他们的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因此,在安全管理当中,提高安全意识,使人员都具有对施工安全的自觉能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1)抓好新进场人员的安全培训。良好的安全教育会在施工人员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会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时刻想到安全。搞好安全,是每一名人员的职责。(2)班组安全活动要如期进行,包括每天的班前会及班组安全会议。班组安全活动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手段。安全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预知当天作业活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学习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的文件,针对近期的工作重点学习规程的有关部分,对本班组一周来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对危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对安全形势有全面的了解。(3)加强安全的宣传力度。安全的宣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地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断使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的事,也是自己的事,对好的进行奖励,对不好的进行处罚,做到奖惩分明,从而使其在工作中做到自觉注意安全。“安全为天”对个人来讲,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看作天大的事情。使每个人都认识到,对他们的父母、妻儿、家庭来说,他们就是天。如果他们出了事,那就是天塌下来了,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还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2.实现机械设备运行本质安全

实现机械设备运行本质安全,首先在设计和制造环节上都要考虑应具有较完善的防护功能,以保证设备和系统能够在规定的运转周期内安全、稳定、正常地运行;这是防止事故的主要手段。其次是保障设备的运行是正常的、稳定的,并且自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

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许多机械事故是由于人体接触了危险点,因此将危险操作采用自动控制或用专用工具代替人手操作,实现机械化等都是保证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

设备能自动防止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设备应有自动防范措施,以避免发生事故。这些措施应能达到: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导致设备发生事故;即使出现故障,也能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停机;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论操作人员是否发现,设备应能自动报警,并做出应急反应;更理想的是,还能显示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常用的措施有以下几种:(1)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遥控技术。(2)采用可靠性设计,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3)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当无法消除危险因素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隔离危险因素是最常用的技术措施。(4)安装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又叫故障保险装置。这种装置的作用与安全防护装置稍有不同,它能在设备产生超压、超温、超速、超载、超位等危险因素时,进行自动控制并消除或减弱上述危险。安全阀、单向阀、超载保护装置、限速器、限位开关、爆破片、熔断器、保险丝、极限位置限制器等都是常用的保险装置。(5)采用自监测、报警和处理系统,利用现代化仪器仪表对运行中的设备状态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6)采用冗余技术。冗余技术是可靠性设计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即在设计中增加冗余元件或冗余设备,平时只用其中一个,当发生事故时,冗余设备或冗余元件能自动切换。(7)采用传感技术。在危险区设置光电式、感应式、压力传感式传感器,当人进入危险区时,机械设备可立即停机,终止危险运动。(8)安装紧急停车开关。(9)向操作者提供机械关键部位安全功能是否正常(设备的自检功能)的信息。(10)设计程序联锁开关,设计对出现错误指令时禁止启动的操纵器,这些关键程序只有在正常操作指令下才能启动机械。(11)配备使操作者容易观察的、能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的显示器。(12)采用多重安全保障措施。对于危险性大的作业,要求设备运行绝对安全可靠。

3.实现环境本质安全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时间环境、物理化学环境、自然环境和作业现场环境。环境要符合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实现空间环境的本质安全,应保证企业的生产空间、平面布置和各种安全卫生设施、道路等都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实现时间环境的本质安全,必须做到按照设备使用说明物理化学和设备定期试验报告来决定设备的修理和更新,同时,必须遵守劳动法,使人员在体力能承受的法定工作时间内从事工作;实现物理化学环境的本质安全,就要以国家标准作为管理依据,对采光、通风、温湿度、噪声、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实现自然环境的本质安全,就是要提高装置的抗灾防灾能力,搞好事故灾害的应急预防对策的组织落实。

4.实现管理本质安全

安全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实施控制,使其符合安全生产规范,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管理的成败取决于能否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当前,安全管理要从传统的问题发生型管理逐渐转向现代的问题发现型管理。为此,必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做到超前预防。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就是一种预防性的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所谓危险源辨识,就是采用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确认系统中危险因素的存在,并根据其形成事故的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系统安全的过程评定或全面评定。也可以这样说,安全性评价就是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其目的就是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性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自我诊断的手段,是掌握企业事故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提高反事故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控制事故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节研究的内容与任务《机械与压力容器安全》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以安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思维方式为主线,在阐述各类机械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共性、规律性问题的基础上,以危险性较大的机械以及相应生产过程,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和改造等过程为主要对象,介绍各类机械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识别机械危险有害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机械事故发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规律,研究进行机械安全评价的理论与程序,其重点是从本质安全的角度着手,研究压力容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分析及强度设计、安全附件等安全技术。

机械与压力容器安全的主要任务,是在使学生掌握机械安全基础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等全寿命周期各环节应遵守的安全卫生原则,研究实现机械本质安全的基本途径,根据不同机械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事故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应急救援和安全运行的对策和措施。

本教材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建立安全系统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了解安全法规,提高学生的综合安全素质和分析、解决机械安全复杂问题的能力。思考题

1.危险及危险源有哪些?

2.事故、伤亡事故及其分类有哪些?事故的特征是什么?

3.安全及其特性有哪些?

4.本质安全及实现本质安全的措施有哪些?第二章机械安全基础学习指导

1.了解机械系统的优点、功能,熟悉机械设备的分类。

2.理解事故致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学会用安全系统的认识方法解决机械安全问题。

3.熟悉20类危险因素,重点掌握机械伤害类型。第一节机械

机械设备是现代生产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不仅工业生产要用到它,其他行业也不同程度地用到它,它是各行各业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的有力工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在生产的人-机-环系统中,机械设备与人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一、机械系统的优点(1)输出功率大,可长期稳定工作,不易疲劳,生产率高。(2)准确性和速度比人好。(3)灵敏度和反应能力高。(4)耐用性强,可在人不适宜的环境下操作。(5)可靠性高,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6)运转速度快,可连续运行。(7)能同时完成多种作业,适应性强。

但是,由于机械设备仍需人的操纵、监控和维护,故机械设备的运转是处于人机环境之中的,从生产安全的角度出发,要保证人、机、环境的安全,就必须协调人机关系,保证人、机的本质安全,遵循人机之间的安全规律,保证系统安全。

二、机械及其功能

1.机械

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的,其中至少有一个零件是运动的,并且具有制动、控制和动力系统等,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一般机械装置由电气元件实现自动控制。很多机械装置采用电力驱动。

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机械在给人们带来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伤害。

1)机械的涵盖范围

机械包括单台机械、有联系的一组机械或大型成套设备及可更换设备。(1)单台机械。单台机械指目的唯一的机械设备,如金属切削机床、木材加工机械、消防设备等。(2)有联系的一组机械或大型成套设备。有联系的一组机械或大型成套设备指为同一目的,由若干台机械组合成的综合整体,如自动生产线、加工中心、组合机床等。(3)可更换设备。可更换设备指可以改变机械功能的、可拆卸更换的非备件或工具设备,这些设备可自备动力或不具备动力,如装在机床上的车端面装置。

2)机构、机器与机械

机构、机器与机械在使用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机构。机构一般指机器的某组成部分,可传递、转换运动或实现某种特定运动,如四连杆机构、传动机构等。(2)机器。机器常常指某种具体的机械产品,如起重机、数控车床、注塑机等。(3)机械。机械是机器、机构等的泛称,往往指一类机器,如工程机械、加工机械、化工机械、建筑机械等。此外,一些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零部件组成的装置也属广义的机械,如确保双手控制安全的逻辑组件、过载保护装置等。

从安全角度,可以对机构、机器和机械三者不进行严格区分。生产设备是更广义的概念,指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加工、制造、检验、运输、安装、储存、维修产品而使用的各种机器、设施、工机具、仪器仪表、装置和器具的总称。

2.机械的功能

机械的功能主要指机械的使用功能,可以概括为制造和服务两个功能。

1)机械的制造功能

机械的制造功能是指利用机械通过加工和装配手段,改变物料的尺寸、形态、性质或相互配合位置的功能,如制造汽车、修铁路、盖房子等。用来制造其他机器的机械常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如各种金属切削机床等。

2)机械的服务功能

机械的服务功能是指机械可以完成某种非制造作业,虽然没有改变作用对象的性质,但提供了某种服务,如运输、包装、信息传输、检测等。

3.机械的安全性

一切机械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寿命期间内,应该满足可靠性要求;在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在执行其预定使用功能和进行运输、安装、调整、维修、拆卸及处理等时,不应该使人身受到损伤或危害人身健康。

有些机械或装置本身就是专门为保障人的身心安全健康发挥作用的,它们的使用功能同时也就是它们的安全功能,如安全防护装置、检测检验设备等。

4.机械的分类

出发点不同,机械设备的分类方法也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机械设备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机械设备的使用功能分类

从行业部门管理角度,机械设备通常按特定的功能用途分为十大类。(1)动力机械。例如,锅炉、汽轮机、水轮机、内燃机、电动机等。(2)金属切削机床。例如车床、铣床、磨床、刨床、齿轮加工机床等。(3)金属成型机械。例如锻压机械(包括各类压力机)、铸造机械、辊轧机械等。(4)起重运输机械。例如起重机、运输机、卷扬机、升降电梯等。(5)交通运输机械。例如汽车、机车、船舶、飞机等。(6)工程机械。例如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压路机、破碎机等。(7)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林、牧、副、渔业各种生产中的机械。例如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园林机械、木材加工机械等。(8)通用机械。通用机械是指广泛用于生产各个部门甚至生活设施中的机械。例如泵、阀、风机、空压机、制冷设备等。(9)轻工机械。例如纺织机械、食品加工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制药设备等。(10)专用设备。各行业生产中专用的机械设备。例如冶金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矿山设备、建筑材料和耐火材料设备、地质勘探设备等。

2)按能量转换方式不同分类(1)产生机械能的机械。例如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2)转换机械能为其他能量的机械。例如发电机、泵、风机、空压机等。(3)使用机械能的机械。这是应用数量最大的一类机械。例如起重机、工程机械等。

3)按设备规模和尺寸大小分类

按设备规模和尺寸大小可分为中小型、大型、特重型三类机械设备。

4)从安全卫生的角度分类

根据我国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借用欧盟机械指令危险机械的概念,从机械使用安全卫生的角度,可以将机械设备分为三类。(1)一般机械。一般机械是指事故发生概率很小、危险性不大的机械设备。例如自行车、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2)危险机械。危险机械是指危险性较大的、人工上下料的机械设备。例如金属切削机床、木工机械、冲压剪切机械、塑料(橡胶)射出或压缩成型机械等。(3)特种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第二节机械安全的认识过程

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生产结构为标准,人类社会可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工业革命经历了四个时代:工业1.0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即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工业2.0实现了“电气化生产”(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工业3.0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即产品的标准化);工业4.0将实现“定制化生产”。人类对安全的认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代和劳动方式密切相关,经历了自发认识和自觉认识两个时代的四个认识阶段,即安全自发认识阶段、安全局部认识阶段、系统安全认识阶段和安全系统认识阶段。机械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工具,各阶段由于人类对机械安全有相应的认识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安全自发认识阶段

在自然经济(农业经济)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是劳动者个体使用手用工具或简单机械进行家庭或小范围的生产劳动,绝大部分机械工具的原动力是劳动者自身,由手工生物能转化为机械能,人能够主动对工具的使用进行控制,但是,无论是石器、木器,还是金属工具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危险。在这个时期,人类不是有意识地专门研究机械和工具的安全,而是在使用中不自觉附带解决了安全问题(如刀具中刀刃和刀柄的分离)。这个阶段人们对机械安全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处于自发和凭经验的认识阶段。

二、安全局部认识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技术直接使人类经济从农业经济进入工业经济,人类从家庭生产进入工厂化、跨家庭的生产方式。机器代替手用工具,原动力变为蒸汽机,人被动地适应机器的节拍进行操作,大量暴露的传动零件使劳动者在使用机器过程中受到危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卓别林的著名电影《摩登时代》反映的劳动情节正是那个时期工业生产的真实写照。为了解决机械使用安全,针对某种机器设备的局部、针对安全的个别问题,采取专门技术方法去解决,例如锅炉的安全阀、传动零件的防护罩等,从而形成机械安全的局部专门技术。

三、系统安全认识阶段

当工业生产从蒸汽机进入电气、电子时代,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出现标准化、社会化以及跨地区等生产特点,生产更细的分工使专业化程度提高,形成了分属不同产业部门相对稳定的生产结构系统。生产系统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目标,对机械生产设备专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形成了从属于生产系统并为其服务的机械系统安全。例如,起重机械安全、化工机械安全、建筑机械安全等,其特点是,机械安全围绕防止和解决生产系统发生事故的问题,为企业的主要生产目标服务。

在系统安全认识阶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科学技术应用理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探索事故的发生及预防规律,阐明事故的发生机理,防止事故发生的事故致因理论经历了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近代事故致因理论三个阶段。

事故致因理论已有近百年历史,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反映安全观念变化的不同的事故致因理论。

1.早期事故致因理论

一般认为事故的发生仅与一个原因或几个原因有关。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蒸汽动力和电力驱动的机械取代了手工作坊中的手工工具,这些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也增加了事故的发生率。当时设计的机械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操作的安全和方便,几乎没有什么安全防护装置;工人没有受过培训,操作不熟练,加上长时间的疲劳作业,伤亡事故自然频繁发生。

1)事故频发倾向概念

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M. Greenwood)和伍慈(H. H. Woods)对许多工厂里的伤亡事故数据中的事故发生次数按不同的统计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发现,工人中某些人较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后来法默(Farmer)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所谓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因此,防止企业雇用事故频发倾向者是预防事故的基本措施。一方面,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等,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将其解雇。显然,由优秀人员组成的工厂是比较安全的。

2)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inrich)1941年通过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得出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 666件,轻伤48 334件,其余则为无伤事故的数据,从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事故与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子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是该时期的代表性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而,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从这种认识出发,海因里希理论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已经出现了高速飞机、雷达和各种自动化机械等,为防止和减少飞机飞行事故而兴起的事故判定技术及人机工程等,对后来的工业事故预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故判定技术最初被用于确定军用飞机飞行事故原因的研究。研究人员用这种技术调查飞行员在飞行操作中的心理学和人机工程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防止发生操作失误。战后,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事故预防工作中,作为一种调查研究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方法,使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在引起事故之前被识别和改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的军用飞机的操纵装置和仪表设计非常复杂,飞机操纵装置和仪表的设计超出人的能力范围,或者容易引起驾驶员误操作而导致严重事故。为防止飞行事故,飞行员要求改变那些看不清楚仪表的位置、改变与人的能力不适合的操纵装置和操纵方法,这些要求推动了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如何使机械设备、工作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使人员操作简便、准确、失误少、工作效率高的学问。人机工程学的兴起标志着工业生产中人与机械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前是按机械的特性训练工人,让工人满足机械的要求,工人是机械的奴隶和附庸;现在是在设计机械时要考虑人的特性,使机械适合人的操作。从事故致因的角度来看,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可能是引起人失误、导致事故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能把事故的责任简单地说成是工人的不注意,而应该注重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质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在事故预防工作中比较强调实现生产条件、机械设备的安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为此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3.近代事故致因理论

1)能量转移理论

事故能量转移理论是美国的安全专家哈登(Haddan)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事故控制论。其理论的立论依据是对事故本质的定义,即事故是能量的不正常转移。这样,研究事故控制理论就从事故的能量作用类型出发,即研究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声能、辐射能等的转换规律。研究能量转移作用的规律,即从能级的控制技术,研究能量转移的时间和空间规律。预防事故的本质是能量控制,可通过对系统能量的消除、限值、疏导、屏蔽、隔离、转移、距离控制、时间控制、局部弱化、局部强化、系统闭锁等技术措施来控制能量的不正常转移。

能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人类利用各种形式的能量做功以实现预定的目的。人在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时消耗能量,当人体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受到干扰时,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人体将受到伤害,甚至死亡。人体因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各种形式能量作用而受到的伤害情况见表2-1。表2-1 能量类型与伤害能量产生的伤害事故类型类型机物体打击、车辆损伤、机械伤刺伤、割伤、撕裂、挤压皮肤械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和肌肉、骨折、内部器官损伤能塌、放炮、火药爆炸等热皮肤发炎、烧伤、烧焦、焚化、灼伤、火灾能伤及全身电干扰神经-肌肉功能、电伤触电能化化学性皮炎、化学性烧伤、致学癌、致遗传性突变、致畸胎、中毒和窒息、火灾能急性中毒、窒息

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几乎毫无例外,这种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得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了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导火索。

从能量转移论出发,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转移,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人们把约束、限制能量,防止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叫作屏蔽。所以,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防止能量转移的屏蔽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2)事故综合原因论

事故综合原因论简称综合论,它是综合论述事故致因的现代理论。综合论认为,事故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触发因素=事故

这种模式的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 事故综合模型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不安全状态(条件)和不安全行为(动作)。这些物质的、环境的以及人的原因构成生产中的危险因素(或称为事故隐患)。

间接原因是指管理缺陷、管理因素和管理责任。

基础原因是指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等。

偶然事件触发是指由于起因物和肇事人的作用,造成一定类型的事故和伤害的过程。

事故的发生过程是由“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通过偶然事件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事故调查的过程则与此相反,应当通过事故现象,查询事故经过,进而依次了解其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