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14:13:52

点击下载

作者:谭建立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研究

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研究试读:

前言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想就当年申报这一课题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作为该书出版的前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研究选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作用。面对我国新的经济与财政形势,依据新的财政经济理论思想,系统进行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科学界定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范围,合理确定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填补理论上的空白。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经验,提出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案,为我国县级财政提供可行的数量运行模式,具有非常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说,这一课题研究,对于建立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新理论具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本课题的主要依据: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仅仅是为我国经济实现长期的持续、快速、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卓有成效的一步。为了使我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根据计划经济的“取自家之财,办自家之事”的理财思想的转变,还必须进行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探讨,对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案与思路,才能使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提出的伟大方略得以早日实现。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描述,既有特点概括又有原因剖析,既有国外借鉴又有国内实情分析,既有指导思想又有任务论证,既有相关改革安排又有方案思路设计。对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具体、区域综合的研究,为我国克服当前财政困难、提升财政能力、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本课题的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研究更加明确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获得县级政府财政基础与能力建设的可控操作模式与可行性方案,使得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稳固,财政能力建设提升。难点在于没有国内外现成的参考文献,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支出总量数据不易获得,就是获得数据其口径与可比性差,难以建立标准化数量模型。

本课题的基本观点: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课题研究必须有一定科学的理论支柱,通过对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体制变迁与筹资创新、公平与效率、理财观念转变等理论分析,奠定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科学界定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范围,结合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具体深入分析,进行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在借鉴国外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可操作方案与数量控制模型,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便于实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本课题的创新与特色:一是提出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与“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相联系的理论;二是提出当今社会经济新形势下县级政府财政“三财之道”一系列政策建议与数量控制操作模型。

本课题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将围绕如下九大部分进行研究:

绪论

第一章 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历史回顾

第三章 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现状的研究

第四章 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存在问题与原因的研究

第五章 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

第六章 国外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成功实施的经验借鉴

第七章 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与“三农”问题关系的研究

第八章 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对策建议

本课题的理论创新在于它在进行历史、理论、成因、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客观要求的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制度设想。课题对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任务、基本思路、改革建议、配套措施等,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特别是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可供选择的数量模型方案,为科学把握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关系,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系统、具体、深入具有可操性的研究报告。如果能够为我国政府部门所采纳,其实际应用价值将是无法用货币估量的。

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

课题负责人在近7年来,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20项,特别是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Y144: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研究,2010年7月通过鉴定(鉴定等级:良好);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JY009: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出版专著教材6本,作为副主编与参编教材2本。发表论文与主持课题及出版专著教材获得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西省社科百部篇工程二、三等奖多项。同时,2003年获得山西省首届教学名师,主持《财政学》已经建设成为山西省精品课程。

限于本课题研究的特殊性,参考文献在国内没有具有针对性论文与专著,在国外来看也基本上没有现成的论文与专著,能够找到的也是20世纪的文献。在此,只有依靠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的相关研究,查阅国内一些零碎观点与挖掘国外现成制度中的资料来进行课题研究。请专家理解与宽恕我们的不到之处。作者2013年4月绪论

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县级政府在整个政治社会结构中始终居于特殊地位,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重要。针对如何正确认识县级政府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展开讨论。在此,谈几点认识敬请专家学者赐教。一、县级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级次的基础

县级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级次的基础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在此,我们主要从其理论依据、中外借鉴、地位作用进行认识。(一)县级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级次的理论依据

1.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理论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实质上是如何划分两者之间的权限。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总的趋势是中央向地方放权、分权。但是,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分权并不是简单的权力下放,而是在分权的同时对权力本身要进行必要的划分。县级政府在我国的政府层级体系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既是上层政府与基层政府、宏观与微观的衔接点,又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是一级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政府。因此,正确处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明确把握中央政府制度、政策供给的意愿范围,向中央政府合理索取有利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就成为县级政府角色定位的一个首要问题。

我国现实的国情、社情,决定了维护强势政府的必要性。维护强势政府,就是要维护中央政府的绝对权威,强化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县级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需要一个在强有力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开创的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因此,扩大地方自主权并不等同于扩大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而是包括扩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力和基层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否则,就可能导致县级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权力进一步强化,使下放到地方的权力偏离社会公共利益的轨道,阻碍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这一理论也被广泛运用于公共部门研究领域当中。公共部门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与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样,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社会专业分工和职业化的发展,面临着目标冲突和信息不对等的问题。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是“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垂直的人事激励以及党政领导的隐性预算干预权力,形成了以地方领导官僚为核心的委托代理关系。

我国政府的委托代理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层层委托代理,其突出特点是政府领导官员的核心作用。在中国这样的“行政性一致分权”的国家中,中央地方关系是基于“分工性”地方分权而形成的。这种分权方式是中央政府将部分权力交给地方政府行使,而中央政府仍有最终决定权。所以这种分权只是权力的一种委托和代理罢了,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地方政府的权力是中央政府下放给地方的。中国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地方领导人委任体制和地方领导官僚的“大权在握”,使得中国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人治”色彩浓重,实质上是政府领导官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3.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代国外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影响很大。新公共管理理论代表了政府管理研究领域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批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对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作了总结归纳。一般认为,新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管理有所不同,其主要主张有:(1)政府服务应以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为导向;(2)更加重视政府的产出、结果、效率和质量;(3)主张放松行政规制,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强调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测量和评估;(4)政府应广泛采用企业的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管理方式;(5)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民营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6)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事管理的灵活性等。(二)县级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级次基础的中外借鉴

1.中国历史上县级政府始终是行政管理级次的基础

中国的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两千多年来,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地方制度屡经变化,而县制基本保持稳定,历行而不废,县级政府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

郡县制对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秦汉到明清的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不管当时的地方行政体制在二级和三级,甚至是四级、五级之间如何往复交替,县都是最低一级的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且数目变动不大,大致都在一千个以上。同时,历代封建王朝都通过设置职能性官员来分解地方高级行政组织的职权,但县级行政却始终集财赋、司法、治安、教化为一体,全能完整,并且县的建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宪法规定全国地方行政层级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但实际上部分地方沿袭了“专区”(地区)制度。县级政府是我国有特殊职能的一级行政层级,承上启下,连接城乡,沟通条块,上下结合,具有管理、服务、协调的功能。它机构健全,具有代表性,是介于省、市与乡(镇)之间的一个管理层次,在行政管理上处于基础地位。它上要对中央、省、市,下要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和基层,是城乡、工农、微观与宏观、直接与间接的结合部,覆盖面广,管理范围大,服务对象多。它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载体,也是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构。从我国两千多年来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演变来看,县级建制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2.国外发达国家县级政府仍然是行政管理级次的基础

从国外行政管理经验来看,虽然不同国家的行政级次有不同的名称,但是总体来说也大多采用“中央—地方”的管理模式。

日本是实行地方行政管理层级二级制,实行了地方自治制度,地方自治体在法律上没有严格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地方自治体之间相互独立,各自处理属于自己管辖的事务。德国是典型的三级制地方行政层级国家,东德、西德两国合并后,德国由16个州组成,各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州和德联邦一样都拥有各自的议会、政府和法院,州是最高的地方政府,州以下的地方政府一般分为县(县级市)和乡(镇)两级。设置四级制和四级制以上地方行政层级的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因国内地理复杂,人文环境较差,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自治发育缓慢,地方自治水平不高等多种原因,只有采取多层制的地方行政层级才能管理好地方行政事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行政管理幅度增大,政府管理层级朝着扁平化方向发展,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地方行政层级逐步减少。美国设置了51个一级行政区,包括50个州和一个特区,二级行政区仅县和市就有2200个,平均每个州管辖有440多个县和市。(三)县级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级次基础的地位与作用

1.县级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级次基础的关键地位

县级政府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级基层政府,中国的县制产生以后,历经两千多年而不废,在世界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县级政府之所以保持长期稳定,是因为其具有两个明显特征:(1)设置县级政府的原则是便于其对社会的控制,所以一个县管辖的地域除山区、边远地区外,一般是官员一天所能到达的范围。这样县级政府官员能较为方便地处理辖区内的事务,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朝廷可以通过“父母官”来弥补“天高皇帝远”的不足。(2)县级政府的职责能适应社会实际,基本满足民众对政府的要求。县级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注重实际情况,对中央和上级的决定有反映权和建议权,有一定变通执行权。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县一级相对灵活而不僵化,处理基层社会问题的能力比较强。

2.县级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级次基础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正式的行政制度,县级政府一直处于国家力量的影响区域内,是与国家联成一体的组织。正因为如此,县级政府被视为不容置疑的国家利益的执行者和代理人。但是,县级政府又具备“基层性质”,是我国行政管理级次的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1)县级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政策、决定的执行者。县级政府是基层政权,是国家统治系统的末端,是国家政权在基层的代理人,必须确保上级政策在区域内的贯彻执行,承担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县政府代表国家对县域社会进行统治和治理,能否忠实地有效地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政府的法规和政策,关系到国家、执政党、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基础。(2)县级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职能。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在一些县域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各种不稳定因素和诱发犯罪因素不断增多。如何保持县域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谐,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已经成为摆在县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3)县级政府发挥着保障社会公正公平的基础作用。由于社会个体在生理特质和社会特质上的差异,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结果千差万别。把这种千差万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需要政府来实现。如果政府能够依靠其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对社会分配中的不公现象和不公结果给予必要的补救,就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发展。二、县级政府是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底层(一)县级政府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基本底层的理论依据

1.伦理道德理论

基层政府处于地方政府体系的最低层级。基层政府直接面向地方居民,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为重点,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正,保持区域的安定有序。通过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最终促进和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基层政府的这些职责,也正是我们目前大力倡导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那么,基层政府能否认识到这些职责,能否尽职尽责,能否公正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惠及当地全部居民,能否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能否维护居民的民主话语权和利益诉求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际上体现了基层政府的伦理精神,即基层政府在对当地社会管理过程中所表现的动机、行为及效果是否符合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2.管理组织机构理论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县域社会管理体系的构成,从横向上说,包括县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县委、县政府管理的各个部门,党团组织,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从纵向上说,上至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层面,下至城市街道、社区、居民组,农村乡镇、村、组、人。所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一个无形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化格局。从县域社会管理的功能上划分,这个管理体系还可以划分成行政管理体系,法律制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文化娱乐体系,义务教育体系等若干个网络体系。

3.营造和谐社会理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仅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突出矛盾、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的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公共服务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县级政府作为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级政府,无疑成为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力。(二)县级政府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基本底层的基础地位

国家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分别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完成。这些社会事务中必须分地域因地制宜进行的,由地方政府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依法实施;必须统一管理而又必须分地域实施的,则由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依据中央制定的政策,在中央监督下依法实施;少数必须统一集中管理的,则由中央政府直接承担。中央政府为完成社会事务管理而制定的法律、政策,最终要靠地方政府与民众的直接接触来获得反馈信息。如果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不能正确发挥它在中央政府与广大民众之间的沟通作用,不仅会影响公共管理的成效,而且会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最后将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同样地,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广泛、正确地向民众解释、宣传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政策,使民众获得准确的信息,也必然会对公共管理的完成造成不良的影响。由于县级政府直接面对广大基层群众,因此,县级政府在国家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三)县级政府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基本底层的重要作用

县级政府是国家为协助中央政府完成社会事务公共管理而设的分支机构。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县级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县级政府的主要职责

完成与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如社会治安、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等;提供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供气、电讯等;建设相应的各种公共设施,如市政基础设施、防洪排涝设施、园林、绿化等。县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具体活动,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职业教育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这些职责的完成,不仅能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也由于这一切所导致的投资环境的改善,为居民的就业和工作,提供了所需的良好环境。一个地域只有不断地吸引人们来此定居,吸引投资者来此创业,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依靠县级政府的有效工作。中央政府尽管在总体上为此作出了努力,但具体的落实和完成,只能靠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

2.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中的县级政府,直接承担本地域的治理职责

在现代民主国家,地方居民广泛参与本地事务的治理,已成为普遍趋势。当县级政府能真正地从居民的愿望和利益出发从事地方事务的治理时,必然会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在这种良性互动的情势下,当地居民必然会以县级政府为核心产生一种向心凝聚力,对本地域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形成地域性的社会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形成,不仅对县级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有利,而且也对县级政府在推进地方民主政治、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的活动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三、县级政府是我国经济管理的支撑平台(一)县级政府作为我国经济管理支撑平台的理论依据

1.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化包含着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市场化泛指一国经济中市场产生、发育、成长和成熟的自然演进过程,发达国家这一过程早已完成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狭义地讲,市场化是指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即由市场体制逐步替代计划体制的过程。由此,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市场化是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也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模仿“苏联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以计划手段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核心机制。但是由于计划体制信息不完全、产权不清晰、计划者受自身能力限制等,这种经济的交易成本很大,体制运行僵化,效率不高,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沿。因此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层次,也不得不进行改革,从计划配置资源向以市场配置资源转轨。应当说,我国的市场化首先发轫于县域经济,这是因为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转轨的开始。总体上说,政府在整个市场化进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政府利用自己的权威和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新体制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促进了市场因素的发育和市场机制的形成。

2.公共需要理论

财政这个永远不会改变的本质,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从财政的产生看,原始社会是为了社会公共需要才产生了原始财政。国家产生后,财政被统治者利用,其服务的范围仍是社会公共需要。从根本上说,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也是社会公共需要。财政的本质应该是: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生产的剩余产品进行社会集中化分配而形成的强制性与无偿性的分配关系。作为决定财政本质最重要的因素——社会公共需要,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一是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二是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及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需要。

3.公共财政理论

财政的基本内容是以政控财,以财行政,即国家政权凭借社会统治者和管理者的政治权力掌握社会总财力的一部分,进而通过财力分配中的运行(收支与政策)来以行使公共权力的形式履行政府的职能。公共财政,关键的内在导向就是强调财政的公共性。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到公共财政的特征首先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财政分配的主要目标和财政工作的重心。财政应该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以财行政的基本方式。这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实质性要求,就是合理地处理和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关系。公共财政在管理运行上必然要以现代意义的具有公开性、透明度、完整性、事前确定、严格执行的预算作为基本管理制度。(二)县级政府作为我国经济管理支撑平台的核心地位

中国的县制在2000多年的沧桑巨变中基本保持稳定,并且大部分的县级行政区划和边界都延续了历史上的形成路径。长期的历史积淀使县域居民所特有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是县域人文资源的构成要素。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较齐备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及体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在产业结构上,农业是县域经济体系的基础,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导,非农部门的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就业结构上,农业内部的各个行业是县域人口就业的主要领域;在空间结构上,城镇是县域经济的集聚中心,县域内的乡村以集镇为枢纽融入县域经济循环的统一体中;在组织层次上,县域经济包括城镇型建制经济、集镇经济或非城镇型建制镇经济、乡村经济、家庭经济四个层次。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个五年计划中,我国的基本建设资金大部分流向以工业部门为主的城市,县域经济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断加深。“四五”计划后,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重点开始向县域转移,县域经济发展规模逐步走上稳步增长的道路。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县域经济长期受压抑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为县域中小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带动了乡镇工业的大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飞跃。县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1979—1983年的县域经济增长启动阶段、1984—1994年县域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和1994年以来县域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均衡发展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县域经济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县级政府作为我国经济管理支撑平台的重要作用

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县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具体而言,县级政府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其经济管理作用:

1.县级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运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我国的国有企业分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两大类。在地方管理的国有企业中,县级管理的地方国有企业也有一定比重,并且有一些国有企业,管理权限下放,成为县级管理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国有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管理、运行机制方面的缺陷日益暴露,企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通过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转制为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在这过程中,县级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资本运营方式具有决定权,使这些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资本运营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些企业改制后,与政府仍然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企业甚至保留了部分国有股份,县级政府能够通过这些企业,对县域经济产生强烈干预或影响。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这种直接的干预管理越来越少,影响越来越小,但是县域经济运行必然会受到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经济行为的直接影响。

2.县级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经济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县级政府重要的经济行为。县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很多,可以直接提供物品,也可以通过财政或其他政策措施,如签订生产合同、授权经营、经济资助、政府参股等形式引导私人、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因而,公共产品经济是县域经济具有基础地位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公共产品提供影响县域经济运行。

3.县级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干预影响县域经济运行

这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实现的。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是影响县域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是对县域经济的重要调控。从税收的角度,财政收入可以抑制某些产业或行业;财政支出可以支持经济建设、社会文教、行政管理,也是一种投资和消费。县级政府还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引导企业“投资跟进”,从而影响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运行方向和发展速度。四、县级政府是我国政治领导的中流砥柱(一)县级政府作为我国政治领导中流砥柱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末期,它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变得更为科学与丰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产生。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以争取和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形式出现,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的政治组织。它是由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代表着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部分,是实现工人阶级最伟大使命的核心组织部分。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与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同人民群众一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共产党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它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斗争,具有先进的科学理论基础以及彻底的革命精神、国际主义精神。(1)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推翻资产阶级,逐步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2)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策略原则包括:坚持着眼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坚持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独立性,领导无产阶级取得最终胜利;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性,实现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组织形式为代表议会制和委员会制。

2.党政分工理论

党政分工理论也即是党政职能的分开,是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职能分开的理论。根据党组织与政府的领导体制、组织形式及工作方式的不同,党和政府各自执行其职能范围的事项,提高总的工作效率。

党组织是国家的政治组织,制定关乎国家整体前途与命运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决定国家领导的政治方向,管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并向国家的政权机关推荐重要领导干部。而政府即国家的政权机关,是国家的权利组织,通过贯彻执行党组织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运用行政手段制定和管理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建设与发展事项。党政分开包括中央、地方、基层等多个层次的内容:在中央层级,党中央要对有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内政、外交等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实行政治领导;在地方层级,省、市、县各级党委应在执行党中央和国家的统一路线和政策的前提下,实行本地区的政治领导;在基层层级,乡镇、企业和事业单位应在执行党中央和地方层级的政策前提下,将本层级的党政关系理顺,实行党政分工。

3.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理论

我国实行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作为其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主要制度运行方式的政治制度。

目前,我国坚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共产党是执政党,它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坚持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政策、方针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坚持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方针;坚持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国家财政经济、政权建设、政府决议和法律法规等的相关问题进行协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其优越的组织特点,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执行这一制度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二)县级政府作为我国政治领导中流砥柱的中心地位

1.中国古代的县级政府

县的存在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县的逐渐推行与实施,为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统一政治体制提供了前提保障。最初,县级政府的结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都比较简单,仅对各自的县域范围进行行政管理、征收赋税等。到了秦汉时期,形成了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以及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为之后的县制奠定了基础。由县令、长对各自县域进行总的掌管,县令长以下由县丞管理文书明政、县尉管理治安。之后的朝代一直都有县级政府,且县级的行政变化都不大。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的每个时期都设有不同级次的政府,但是均以中央集权制为主,县级政府的存在并没有真正的实权。直至清后期,被迫实行君主立宪制,出现了地方财政,实行地方自治,同时县级政府的作用也就相应提升了。

2.民国时期的县级政府

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共和的政治理念逐步建立。各省宣告独立后,地方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县级政府作为地方自治主体拥有了一定的自治权限,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一级地方政府,不再全然受制于上级政府的命令。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对县一级政府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调整。“自治”阶段明确了县级政府的地位,形成了一套县级政治领导组织;“自卫”阶段形成了较为传统的官僚政治系统;“新县制”阶段意义重大,建立了最为完善的地方基层机构,符合当时的环境要求,对当局的政治领导起了一定的作用。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县级政府

从古至今,县级政府在我国的政府机构中一直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县级政府进行多次整顿与改革,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级政府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现阶段的县级政府在我国的政府层级中处于中间层级,即介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区或市级政府与乡镇政府之间,是相对独立和职能健全的管理、服务与协调县级事务的一级政府组织。县级政府虽处于较低层级,但其机构健全,管理与覆盖的范围广,是我国政治领导的中心环节。它既服从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分针、政策领导,又执行与引导下级政府进行对国家政治领导的实现。(三)县级政府作为我国政治领导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1.中国古代的县级政府

古代的政府层级不断发生变化,唯有县这一政府层级自其出现以来,从未消失过,可见其重要性。在古代,县是国家治理的基层政权组织,它直接联系着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与政治领导的关键环节。县级政府通过执行上级政府即当时的中央、郡、州等的领导,对其直接面对的民众进行管理。由于在古代县级政府所处的地位比较特殊、数量比较庞大、对民众的管理也最为直接,因此,县级政府对民众的正确领导与思想传达,使民众接受与认可当时政权的领导,能够维持政局的稳定。在古代,县级政府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它的存在能很好地起到稳定与持续发展政治领导的重要作用。

2.民国时期的县级政府

在民国时期,县级政府是作为地方自治单位所存在,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力。在此时期,国家对县级政府进行了三次改革调整,使县级政府更好地起到政治领导的中间作用。实行地方自治管理,名义上可以认定为中央放权于地方政府,实际上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执行国家政治的统一领导。这是因为,县级政府的改革是自治的与民主的,充实了县级政府的职权与组织,提高了政府间政治领导的运行效率。“新县制”的实施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是国家政治统治的基层组织。民国时期的县级政府为国家的政治领导同样起到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提高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增强了政权的实施效率。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县级政府

新中国成立以来,县级政府仍是贯彻落实国家政治领导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县级政府在对本区域进行管理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和安定社会团结的功能,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县级政府依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本县级范围进行管理,起了使中央政府与广大民众相互沟通的作用。县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政治领导应正确贯彻落实,其正确的与合理的实施,可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缩短政府政治领导的传导时滞,更好地完成对全民族的统一领导。由于县级政府处于与民众直接联系的层级,县级政府执行政治领导的行为与方式会直接影响到民众对国家政治领导的态度,因此,县级政府从古至今,一直处于我国政治领导的关键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重视充实县级政府是我国和谐、繁荣、稳定的保障(一)县级政府保障我国和谐、繁荣、稳定的理论基础

1.社会和谐理论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社会和谐,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成社会和谐的各个社会要素系统之间要能够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等,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使社会成为一个高效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建立健全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其民主权利,使人民当家做主;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全民族的平等与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要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全体人民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力;实现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社会繁荣理论

社会繁荣理论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达到发展的高峰,处于繁荣昌盛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繁荣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下实现的,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社会繁荣需要国家具有先进的生产力,并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要相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有不断变化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去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社会繁荣需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使人民群众掌握生产力,运用科学技术发展与繁荣社会。社会繁荣的主要特征是其具有广泛的统一性,即所处的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均保持统一的繁荣发展状态。

3.社会稳定理论

社会稳定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以发展与完善。社会稳定就是指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平稳、安定、有序的状态,表现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增长与繁荣、人民生活幸福与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与井然有序的发展。社会稳定包括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稳定等多个社会领域的稳定,即在一个国家政治体系中有稳定的政权体制、规范的权利机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社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协调和稳定的发展;社会公众遵循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引导下,安定、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等。社会各组织领域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整合性,为建立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县级政府保障我国和谐、繁荣、稳定的重要地位

1.县级政府的管理地位

县级政府是处在中央、省、市和乡镇中间的一级政府,承上启下,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层级。县级政府直接与广大农村和最基层的乡镇政权组织联系,并对其进行行政管理,是对国家的政策方针实施的重要环节。县级政府对县域范围的社会管理具有全面性,且县级政府有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保障县域各方面的持续发展。县级政府的工作具有针对性,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管理组织规范有序,针对不同社会领域设立不同部门进行规范管理;决策操作有效,使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科学、持续地发展。因此,县级政府在保障我国社会和谐、繁荣与稳定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县级政府的服务地位

我国县域的数量较多,县域人口的数量也是较多的,占我国全部人口的数量已超过70%,因此,县域的和谐、繁荣、稳定发展直接关系整个国家的发展。县域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县级政府为其提供的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状态。县级政府为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创造条件,提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合理规范的政治环境、自由公平的经济环境、优质文明的文化环境、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文环境等。县级政府同时衔接了县域以内和县域以外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使县域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一致,而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独立发展。

3.县级政府的协调地位

县级政府所触及的范围较广,而各个领域范围的协调、有序发展又是社会所必需的,更是离不开县级政府的协调。国家的政策指令均是通过县级政府予以实施,县级政府则执行上级政府的指令,通过财政政策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经济,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改革农村税费制度;通过引进先进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农业发展。县级政府还要根据本县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协调县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因此,县域范围内各个领域范围的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均离不开县级政府的协调。(三)县级政府保障我国和谐、繁荣、稳定的重要作用

1.县级政府的管理作用

县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是整个国家管理的中间环节,它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成效对我国社会的和谐、繁荣与稳定起了基础作用。只有保障了县级及以下的区域的和谐、繁荣、稳定,才能使整个国家处于和谐、繁荣、稳定的阶段。县级政府在管理上服从上级领导的统一指令,更好地管理基层群众,使县域范围社会持续发展。但是,县级政府也会根据各自县域范围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树立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县级政府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主导,科学引导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县级政府在管理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正确地处理了人口、资源、环境同步发展的问题,使县域社会全面发展,从而保障了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

2.县级政府的服务作用

要使社会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县级政府的服务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县级政府为保障县域的发展而提供了许多服务功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县域氛围和提供一个优质的县域保障体系等,使人民和谐幸福地生活与发展。县级政府是一级机构健全,能有效提供各项服务功能的政府层级。县级政府为促进县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维护社会经济自由、公平竞争的环境;为培育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提供了规范的法制教育和文化教育环境;为创造安定团结的群众生活,提供了适宜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创造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为县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激励其不断创新的精神等。县级政府的努力是为了县域的发展,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3.县级政府的协调作用

县级政府不论是行使其管理职能还是提供服务职能,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县级政府在协调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县域的经济,以农业的发展作为基础,以工业的发展作为向导,提高第三产业的地位;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的负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县级政府在县域范围内对其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进行协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人类的全面发展,节约资源的使用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县域范围的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县级政府对县域范围协调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一章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理论(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柱)

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柱,明确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要求,研究该问题就有了基础平台。公共需要理论是政府财政分配工作基本理论依据,也是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主要理论基石,明确公共需要理论的基本要求,使得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研究置于科学理论平台之上。(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按照西方的概括,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生产什么样的商品,采用何种方法生产,生产出来之后谁得到它们,都依靠市场的供求力量来解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市场经济也可定义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要求,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它的必要性、基础性、操作性都包括在内。一般说来,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市场经济依靠价值规律调控经济的运行,本身就是等于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结合来管理经济。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是市场经济国家依法理财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共财政的本质与客观要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使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得到合理解决,使人们对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佳效益或效率。

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化、法制化经济,它要求市场参与各主体在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因此,政府以政策、制度、法律形式对市场秩序进行约束就非常必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如果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讲信用,谁就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所有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成功的企业都是讲诚信的,这样才能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取得稳定、持续的收益。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崇高的信誉是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

市场利用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起调节作用。市场调节就是指在市场上,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和数量比例,而之所以能够调节主要还是因为唯利是图的内在因素发挥作用。(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1.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权。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为了各自的价值的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必然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这一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规模,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二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市场经济不等于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制度模式,而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形式。

1.两种体制

一是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是用何种手段培植社会经济资源,借助市场机制培植社会经济资源,被称为市场经济体制。运用政府计划培植社会经济资源,被称为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是依靠市场上商品价格的自我调节来进行价格控制的。当某种商品的生产量增加,就会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当这种商品的生产量减少,就会供小于求,价格就会上升。其中生产商品的技术和成本价格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该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登上新台阶的根本保证和必由之路,并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要的是,明确它所应达到的目标及体现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效率和公平两者在高水平上的统一,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进步与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必须实现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和我国国情的有机结合;必须实现市场经济原则与优良的思想、政治、文化传统的完满协调。从总体上说,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内在统一,企业自主经营、平等竞争,在积极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高水平结合的经济体制。具体来说,从纵向看,体现在宏观、微观等各个层面;从横向看,反映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阐述,归纳起来包括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2)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动力机制。(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三个“体系”:(1)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2)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客观调控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器。(3)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四)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巨大的变化是以前无法想象的,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1.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由于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都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搞起来的,因此人们在观念上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与资本主义,而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在邓小平同志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而且,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

2.“无形的手”,初显神通

人们通常把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这种客观作用,形象地比喻为“无形的手”或“看不见的手”。在我国,这只“无形的手”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各类商品市场健康发展。

3.“有形的手”,威力巨大

要克服市场的缺陷,就离不开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宏观调控主要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一些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我国主要从三个方面强化“有形的手”的力度,使之发挥巨大威力。一是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入;二是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三是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明显加大。

4.把握方向,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它在增强人们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