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望族.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23:20:38

点击下载

作者:《千年海曙》编委会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湖上望族.下

湖上望族.下试读:

序一

海曙,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这里曾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曙,拥有1200多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灿烂的文化成就。站在历史的纵深处回头看:从唐它山堰到宋月湖,从元永丰库到明天一阁,从宁波商帮到浙东学派,从金融重地到藏书世家,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留下的地标和精粹,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海曙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家望族辈出,累世传承,绵延不绝:西湖史氏累世簪缨,鉴桥屠氏文才惊世,甬上丰氏名德拔萃,镜川杨氏诗礼传家……这里曾有过众多值得骄傲的人物:汉之董黯,唐之贺知章,宋之王安石,明之张苍水、范钦,清之万斯同、全祖望,及近现代之冯孟颛、袁牧之、屠呦呦……日湖莲桥,琴弦悠长,月湖洲岛,阁楼书藏,这一切都留存着这座城最闪光的故事。

如何研究好、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使命。《千年海曙》第一辑以120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千年海曙》为依托,从人文史实入手,全景式地整理出千年城邦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既是海曙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颗硕果,又是对宁波悠久文明的一次献礼。

今日欣闻《千年海曙》第一辑将付梓,喜悦之情溢上心头。这套丛书的出版,既能让广大市民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同时也是进一步向全社会宣传宁波、宣传海曙的有力举措,更有利于提升海曙区的文化发展品质和文化影响力,为宁波市“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贡献出海曙区独特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海定波宁,沧海为曙,一城留香,共醉日月,愿与海曙乃至宁波文化传承光大的未来同在。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书记

序二

千年海曙,发端于因缘际会的唐代。

先是三江(甬江、余姚江、奉化江)平原形成并逐步得到开发;次是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从越州(绍兴)分治出来,设明州;再是唐长庆元年(821)州治由鄞江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和罗城;再加上中国的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宁波扼中国南北水路之要冲,经由浙东运河可通达京杭大运河,宁波到日本、高丽海路南路北线的开辟,使宁波在唐代开始成为中国对外交往与贸易往来的重要口岸,海曙由此奠定区域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地位。

自唐长庆元年以来,由五代、宋元而至明清、民国的一千一百多年间,海曙依托政治、经济、交通中心,进一步发展成为宁波的文化中心:一方面,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得到营建,人口集聚,望族兴起,名人辈出;另一方面,州学(县学)、书院、学校、藏书楼、庙宇等教育、学术、信仰文化生根繁衍。海曙作为宁波的城市中心,以区区之地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宁波城市的历史文化核心区。宁波现有的八大历史文化街区,就有七个在海曙。

海曙的历史文化,经过千年的沉积,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层面:一是天一阁、月湖、天封塔、城隍庙、鼓楼、灵桥、永丰库等兴建于不同历史时期而得到留存、保护的建筑文化;二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府桥街、县前街、药行街、右营巷、屠园巷、波斯巷等街巷地名和缸鸭狗、老三进等商号店名;三是杨氏、史氏、楼氏、屠氏、丰氏等望族在此集聚并形成的家训、家规、家风文化;四是以黄晟、史浩、杨简、王应麟、范钦、黄宗羲、张苍水、全祖望、翁文灏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这些名人或是在海曙出生成长,或是在海曙开展活动,从学术思想、文化传承、治理地方等方面对宁波有着重大影响;五是语言、节庆、民间说唱、手工艺、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市井文化。《千年海曙》文化丛书由深谙宁波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执笔撰写,分“街巷物语”“湖上望族”“经世文脉”“满庭风华”“一城留芳”五个系列,展现了海曙演变发展中的代表建筑、代表人物和代表文化等,对上述海曙历史文化的五个层面基本上做到了有重点的梳理、挖掘和记述。丛书的出版,体现了组织者高度的文化自觉,使更多的人得以了解海曙历史文化的厚实和纵深,必将对今后海曙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基于海曙集中承载了历史上宁波的城市文化,2021年将是宁波建城1200周年,期待海曙与有关方面通力合作,推出更系统、全面、深入的关于历史文化的研究性、普及性丛书。宁波市社科联主席、宁波文化研究会会长

镜川杨氏

主讲人:钱茂伟

海曙杨氏,发迹于西杨村、东杨村,部分仕宦之家迁居宁波城内。有明一代,杨氏及外家共出了15个进士、5个“部级领导”。“一门科第禄位”如此之重,自然是明代宁波第一家族。在弘治、正德年间,在全国都算望族翘楚。

钱茂伟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史学史研究所所长。相关著作《明代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讲 海曙杨氏的起源及分布

海曙杨氏的来源

宗谱为我们展示了古家族的面貌。天一阁是收藏宁波宗谱最多的地方,所藏清代及民国四个版本的《(镜川)杨氏宗谱》,为宁波杨氏家族与学术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海曙杨氏来自何方?中国杨氏起源于何地?

杨守阯诗称“吾家得姓自杨侯,晋国流传到此州”,这首诗实际涉及了杨姓的起源与镜川杨氏的迁移历史。

杨氏出姬姓杨国,从血缘上说,杨氏是姬周王室的后裔。不过,具体的祖先又有不同的说法。周文王的后裔当中,有两支以杨为氏:一支是西周宣王的儿子姬尚父;另一支是晋国武公儿子姬伯侨。姬尚父受封于杨国,其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的东南。后来,古杨国被当时强大的晋国所灭。晋公将此地分封给了姬伯侨后裔、大夫羊舌氏,邑下又分设了铜鞮、杨氏、平阳三个县。到了四世孙叔向时,其采地分封到杨国。叔向是晋国名臣,叔向的儿子遵循当时子孙以邑为氏的习惯,开始姓杨。如此,山西省洪洞县东南成为普天之下杨姓中国人的最早根源所在。

杨国后裔一支迁居陕西华阴。到了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在此地置弘农郡,所辖地盘在黄河南岸的长安、洛阳之间,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的故函谷关城。汉魏六朝时代,门阀盛行,大家世族习惯以郡望称氏。因此,杨氏自称为“弘农郡杨氏”。

两汉时期,杨氏著名人物有赤泉严侯杨喜、宰相杨敞、太尉杨震(?~124)等。其中,“关西夫子”杨震以清白著称,留下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后人习惯以此“四知”名堂,称为“四知堂”。

汉唐时期,杨氏是中国大姓。隋朝杨氏虽非正宗的弘农郡杨氏,但因冒称弘农郡杨氏,自然也让杨氏大出风头。不过,隋朝时间不长,所以杨氏当皇帝的时间也不长。

家族的发展,往往有两个过程:一是时间上的不断下延过程,表现为子孙的不断繁衍,代代相传,种族线越拉越长。后裔想寻找各个家族的祖先,可以不断地往上推。在往上推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直系祖先、间接祖先。这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最后,竟然找到了同一个原始祖先,这就是一本。中国人喜欢用自然界的水与木的变化过程来形容人类的自我繁殖现象,祖宗就是本,子孙就是末。

另一个是空间的不断扩大过程,会从一个地方不断迁移到全国各地,可称为不断在地化的过程。家族越强,分支越多,地域分布也越广。杨氏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随着杨氏的发展,杨氏族人不断向全国各地迁移,成为一个全国性大家族。到了唐代,至少分为华阴、闽、蜀、浙四大派,人称“四院”。在浙江的杨氏,称为浙院。

那么,鄞县杨氏直接起源于何地?鄞县杨氏源于苏州杨氏。苏州杨氏远祖杨康国(922~986),祖为杨天爵,父为杨宏。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28岁的杨厚为江南教官。讲习之所称为分教堂。门人捐32亩地,希望他定居下来,杨厚从此定居于鄞县十八都青山之长河港口(今东钱湖西北上杨路一带),杨厚成为迁鄞杨氏始祖。杨厚享年54岁。卒后,葬青山许家岭东首牛背脊山峰。杨厚子杨昱有两个儿子,长子杨仁英(1037~1104),其后裔七世孙杨梦龙居青山藤穿石之北,为上杨;另一后裔杨梦鹤居青山长河港口,为下杨。他们两人分别成为上杨、下杨支的始祖。

海曙杨氏起源于何地?海曙杨氏源于鄞县南乡古小江湖边的镜川杨氏。北宋后期,杨仁爽自青山迁居鄞县西南部的光同乡仲夏里(今海曙区石碶镇栎社)的杨家堍。杨仁爽成了小江湖较早的拓荒者之一。杨守阯《小江湖》诗称:“自变桑田后,满目皆膏腴。”因为杨氏不断地在此生根繁衍,这块地后来也被称为“杨家堍”,而杨仁爽自然也就成为镜川杨氏的肇基始祖。

下一页中乾隆本《(镜川)杨氏宗谱》中的西杨与东杨地图。由这幅图可知,这里东西向河流有近十条,南北向至少有两条。各条河流均是连着的,中间狭长的地块就是洲,也就是堍。历史上这里是著名的小江湖所在地。据学者考订,小江湖在宁波城西南三十里的清林-栎社-南塘湖-芝山一带。石碶是小江湖的东泄口,洞桥乡仲夏河上的仲夏堰是小江湖的西泄口。镜川在东边,是仲夏里各河的汇集处。西边的小江,又称小江湖,明代称碧川。“守”字辈兄弟的字称镜川、碧川、西川、澄川、南川,“茂”字辈兄弟的字称麟洲、凤洲、泗洲、竹洲、枫洲、龙洲、云洲及芝山、仁山,正由这些小河山地名而来。

杨氏所居之地,后世称为西杨、东杨。为什么会称为西杨、东杨呢?

杨仁爽有两个儿子。长子杨顒(1058~1117),字廷望,娶张氏,自明行桥北徙千丈镜之杨家堍,也称麟洲,为东杨;次子杨硕(1061~1127),字廷器,娶何氏,自明行桥北徙,居东南小漕西的西杨宅,也称凤洲。因漕底旧有合抱樟树,又名樟树下杨。杨顒、杨硕兄弟隐居乡村,是普通的农民。东杨与西杨,中间隔了一条河,实际是两片为河水所围绕的小洲。由西面的碧川发展到东面的镜川,正是杨氏家族人口发展的结果。

为什么杨家堍杨氏不称碧川杨氏而称镜川杨氏?显然与杨守陈号镜川有关。杨守陈的成功,让“镜川”也跟着出了名,于是后代就称为“镜川杨氏”。不过,这个名称的确定,有一个过程。太公杨起汶时,以两宋间的杨时为文化鼻祖。杨范、杨自惩、杨守陈时代,尚称“枫江杨氏”。弘治初年,杨守陈卒后,杨家堍杨氏改称镜川杨氏。

杨守隅故居尚存,在碧川的后岸,宗谱称为“布政宅”。这座古宅较多地保留了明清风格。这是一座坐北朝南、面河而建的宅院,可以想象,当年的屋主人是通过碧川河道与外界保持交通联系的。由南而北入门,依次为旗杆(已毁)、大门、照壁、前天井、大厅、后天井、后明堂,这是一座三进宅院。后堂的东西两旁,分列着两座规模较大的古代民居,这应是当年主人居住的房屋。后堂与门楼系后期重建,而照壁与大厅建筑虽经多次整修,仍保持明代风格,特别是硕大的柱础石、古朴的梁架以及照壁下的条石具有明显的明代特征。

这座古宅的主人,当地老人说是小尚书宅,且说是管水利的,于是有人推测是杨守随的宅。2010年9月公布、2011年6月立的碑称为“杨尚书第”。其实系民间误传,据家谱所附古地图,标注为“布政公宅”,即杨守隅故居。

懿德堂,为杨守隅后裔所建。今日所见后堂,堂上有“懿德堂”匾,建于光绪七年(1881)十一月四日,今尚存。懿德堂是后明堂,用于安妥神灵之用。

世德堂是由西川公杨守隅后裔杨伟舟(1762~1808)、杨学泗始创的义房公祠,完成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其时杨伟舟已卒。世德堂位于西杨前岸南首。原来计划建成三排,结果因各房的捐资未达,只建成了后排九间。此世德堂,今尚存,为一小厂车间。“世德名家”是清朝立下的碑坊。20世纪50年代被毁。

烈愍公祠,纪念四忠双烈,在“世德名家”前,应在今天的横古公路对面。

宁波城内的杨氏家族居住地

那么,海曙杨氏居住在宁波城内的哪些地方呢?所幸宗谱中有一张古地图。

府学边

明弘治元年(1488),杨守陈长子杨茂元在宁波城内府学右边(今宁波图书馆东侧),建造了镜川书屋,准备给杨守陈退休以后居住。这是杨氏最早在宁波城内建造的居处。到了弘治八年(1495),时任宁波知府的李行深慕杨守陈的德行学问,借镜川书屋场地,立文懿公祠,鼓励杨守陈的学生们在此聚讲。文懿公祠改称为“镜川书院”。杨守阯应侄子杨茂元之请,作《文懿公祠,茂元求记》,称:“乡邦崇祀新祠立,安得东坡作庙碑。”

杨守陈后裔福建按察使杨德政(1547~1605)所居,称按察使宅,即镜川书院,位于今宁波中山公园旁横河街东侧。其书房称梦鹿轩。镜川书院早在万历中叶即已被烧,杨德政已迁居稍北的西河边了。至明季,镜川书院倾圮。清初,尚存“镜川书屋”悬匾,后园至今尚称“杨家园”。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三月十八日,因蒙师的劝告,松泉公把府学边的部分地基捐给了府学,由此得道宪胡承祖、府宪高启桂、鄞县知县张廷相的批准,“行学注册”。乾隆初年,全祖望写《城北镜川书院记》,加以表彰。后来,附近的徐姓,将此地据为己业。道光十五年(1835),双方为此打官司,久而不决。

日湖边

弘治六年(1493),杨守陈、杨守阯、杨守隰三兄弟分家。分家以后,杨守阯的家人在城内日湖东的采莲桥建立了大冢宰第,立兄弟尚书坊。新宅的修建,杨守阯的学生、太监张和出了不少力,助以木石。留下的田产不满三百亩,聊以充子孙糊口之资。弘治十四年(1501)八月,朝廷同意杨守阯回宁波省墓。自从外出做官以后,他已经17年没有回宁波了,思乡之情可想而知。到宁波以后,他先到了城内的新家。作《到家喜入新》四首,第三首称:“新居门瞰日湖边,一脉南来自碧川。”“新居门瞰日湖边”,这也可证明,莲桥街小河是当年日湖水系的一部分。杨茂清《到家入新宅》诗称:“天封一塔为文笔,日月双湖抵砚池。”可见,这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生活环境。

月湖边

杨守随(1435~1519) ,官至工部尚书。杨守随在月湖西青石桥建第,人称康简公第。具体建造时间不详,约在弘治年间。退休以后,杨守随经常穿着葛布野衣,徜徉于山水间。曾经与宁波城内的六七个士大夫结成文会,以诗酒自娱,人称甬上耆旧二集。

西杨的另一支杨美益(1515~1578),官至大仆寺少卿。杨美益初授行人司行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外艰服阕,选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嘉靖三十四年(1555),奉敕巡视陕西茶马。嘉靖四十年(1561),提督北直学政。嘉靖四十一年(1562)六月,以山东道御史,升大理寺右寺丞。杨美益左迁江西按察佥事,寻转贵州左参议,升大仆寺少卿。隆庆六年(1572),致仕。因发迹,杨美益从西杨迁居城内桂芳桥(今宁波开明街桂芳巷),人称冏卿宅,有永庆堂、日涉所。嘉靖三十八年(1559),在平桥前立柱史坊。嘉靖四十二年(1563),在桂芳桥立大文宗坊。其子杨承鲲(1551~1590)在城外老龙湾西建有小园“翛园”,园内有长春圃、泛爽亭诸胜,有西清阁,其成天啸咏其中。

东门口

杨德化(1617~1683)补为秀才以后,就理性地放弃了科举之路,走上师爷之路。直到晚年,赚到钱,才回家乡。杨德化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而杨德化宅建成于康熙甲子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说明是在其死后一年完成的。

第二讲 明代杨氏的由衰落而兴盛

讲了杨氏家族的起源与分布,再讲一下杨氏的发迹过程。

仕宋沐恩:全国杨氏

“弘农杨氏先世,向以文学著闻于宋”。据民国《(镜川)杨氏宗谱》记载,宋代杨氏进士有50人,这应是全国杨氏进士统计数。其中,仅杨畏是鄞县青山杨氏后裔进士。由此可知,青山杨氏、镜川杨氏均处于草昧发展时期。所谓的“世为宋臣”,是就全国杨氏而言。

义不仕元

南宋灭亡以后,原来南宋地盘的汉人,称为“南人”。作为亡国奴的南人怎么办?“南人”受故国情感因素影响,讲究民族气节,多不与蒙元政权合作,宁可自我边缘化,回归民间,以求经济文化上的发展。镜川杨氏正是这么一个家族。

杨氏八世祖杨珪,人称再十一公。他会作诗,讲究儒家气节。南宋灭亡以后,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过着十分普通的平民生活。作《咏史诗》,有“吾家世臣宋,绂冕兴如去。今虽为庶义,义不忘宋恩。国亡幸免死,忍复干禄云。耻为肤敏士,宁作殷顽民”之句。杨珪有三个儿子,临终前,杨珪要求子孙不能出仕,称:“我家世仕宋,沐恩厚,不可以背旧主,臣新主。”这可见宋代忠义观念教育影响之深。考虑到镜川杨氏两宋时期没有出过多少大官,所以,此所谓“我家”,应是就更大范围的杨氏而言的。如此,子孙守其遗训,没有人入元版,家谱中也确实没有做官记录,后人称为“镜川之杨,执义不仕”。

杨珪孙子杨子杞,为十世祖,生卒年不详,大体在元代后期。“读书,善务仁人长者之行,守祖训,亦不仕元。”本来,他的辈分是“元”字,因厌恶元朝,将“元”字改成“新”,故称“新五公”。杨子杞是镜川杨氏发迹的关键人物。他不出仕以后,专注于教育与农业,经过不断努力,成为当地富户,“以高赀闻,大抅堂宇”。他对儿子教育非常严。杨子杞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了镜川杨氏按辈分取名的制度。什么是辈分呢?这种不同反映了等级秩序的加强,即一个字辈表示一代,不同字辈形成自然的等级关系。同宗男子结成了一个共同体,辈分体现的是宗族共同体内部的等级秩序,是确保家族血缘秩序永不紊乱的关键所在。这是理学家加强宗族共同体建设的结果,是唐代行第制度的深化。杨子杞四子,成家以后,分别称为仁、义、礼、智四房,可见理学文化色彩浓厚。由于儿子数量多,“故其子孙独昌”。杨子杞重视教育,“延师督课,各得成立”。重视教育,这是家族发迹的关键因素所在。

元代时,镜川杨氏虽不与朝廷合作,拒绝入仕,仍坚守诗书传家。不论是从文化抑或从经济角度而言,都算是当地名门望族。杨氏子孙大多治家有方,颇有资财。杨守陈说:“当宋元世,族蕃家盛,居室亦繁且侈矣。”由此可知,政治上没有前途的家族,同样可以在经济上或教育上取得不错成绩,获得地方上的荣耀。

明初杨氏的被打压

正当杨氏崛起时,遇到改朝换代。新王朝的建立,对杨氏来说,是祸还是福呢?

进入新王朝以后,明朝采取了打击富民政策。从镜川杨氏来看,明初打击富民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选任粮长,充为军户,借故灭族,重徭压身。

西杨义房的杨起汶“以赀甲于乡”,他有点文化,头脑清醒,知道自己属豪右之列,主动“散其家千金”,而且让出自己的豪宅,避居到村西北几里地的葑里(今古林镇葑里村),建起几间草房,后称为葑里别业,也作葑里草堂。杨起汶《移居葑里》诗称:“扰扰征徭八九年,千金散尽一身全。”据此,约在洪武中期,杨起汶为逃避繁重的徭役而散财千金,最后只剩下郊区的半顷田。“新室官籍没,旧宅人逋亡。向来轮奂地,化作沙砾场”,可见杨起汶的房子被政府没收了。杨起汶迁移以后,原来奢华的房屋逐渐被毁,成为一片沙砾场,最后连故址也难找到了,一个富室就这样败落了。迁居葑里草堂以后,他过着十分低调的生活。他们家本来有丰富的藏书,逃难时只能将书放在空房子中,结果图书四处散佚,对文化家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总体上看,明初的杨氏第十二、第十三两代,受到的打击最大。“国初,法令方严,一时故家大族,鲜有不及者”。镜川杨氏正是这样受打压的大家族。明初,杨氏诸族人多隐居不仕。由于仕途受阻,他们只能隐居乡村,教授子弟,以诗赋自乐。

杨范与杨氏的读书应举

受到打压的杨氏怎么办?中国乡村富民是善良的,虽然新王朝初期的杀富政策不断地折腾他们,但他们还是默默承受了,委曲以求全。他们采取了小心翼翼的自我边缘化策略,希望在新王朝下求得生存的机遇,进而寻找到发展的机会。进入永乐时代,明朝打击旧富户的政策大为减弱。镜川杨氏家族靠自己的勤劳,仍在积极努力向上层流动。

继续求富,如东杨的杨自通“以资赋长雄潜于乡”。也有的人走读书应举之路,如杨范父子。西杨的杨范“以奥学巨儒遁于野”,通过科举教育以求上升,无疑是另一种上升方式的代表。杨范“隐居教授,……实启杨氏文献之传”。教育是通往科举家族的阳光大道。杨范、杨自惩父子由私塾教育而走上读书应举之路,是镜川杨氏成为科举家族的关键所在。

杨范(1375~1452),人称栖芸先生。杨范个子高,长相英俊,风度也相当好。“进止有尺寸,生平操行诚确”,说明杨范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杨范生于洪武八年(1375)三月十九日,完全是在新王朝出生与长大的人。可惜,他生不逢时,青少年时代正值家族最被折腾的时代,“少生富家,长罹患难”。家族的屡屡遭殃,让他感叹万千。因为徭役的折腾,导致家破人亡,亲朋远离。这直接导致了杨范自我边缘化的心态,不再关心外面的世务,也不愿意趋炎附势。他们已经不再有飞腾的志向,只能在家安心做一点学问,思考圣学之理,过着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通过诗文写作获得社会名声,重新成为儒士之家。

学术交游

杨范“大肆儒业,学博德尊,名震郡国”,“以道德文章鸣于乡”。其父十分满意,称“是必世吾学者”。杨范“德学高迈,极简交流,慎许可”,其交游以宁波本地学人为主。杨范始学慈湖心学。明初宁波尚有不少慈湖心学传人。杨范直接师承洪敬道,同时又与舒仲权、徐公义、黄润玉诸人有交往。特别与黄润玉(1389~1477)是挚友,杨范三代与黄润玉交往甚厚。杨范后来也接受程朱理学。“德尊行方,于宋儒道学渊源,深造有得,为世师表。”既接受心学,复接受朱学,这正是明初四明地区学术风格所在。杨范潜心圣学,“通《易》《诗》《书》三经,博涉群籍,力希濂洛关闽之学”,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杨范虽然不做官,但声名渐大以后,也就由不得自己了。宁波知府郑珞、鄞县知县张铎“或礼其庐,或宾致以咨政”。由于与地方官联系较多,认识度较高,所以地方政府也常会将编纂之事交给杨范来做。“聘修实录者三,郡乘者一,俱为总裁”。所谓郡乘,应是永乐《宁波府志》。所谓实录总裁,是指地方实录资料征集总裁。他参加过永乐《宁波府志》编纂。杨范前后三次参加了实录资料集的总裁工作。根据有关记载,洪熙元年(1425)、宣德元年(1426)、宣德十年(1435),为了纂修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实录,朝廷曾派人到各省负责各郡实录资料的编纂工作。杨范承担了这三次实录的资料搜集工作。

塾师生涯

由于家道中落,他只能过着耕读生涯。杨范不能做官,也不敢经商,自然只能走教书之路。永乐年间,杨范成为当地的私塾老师,以教书为业。他主要是在北面的高桥(今海曙区高桥镇)一带教书,经常往来于罂湖与枫江之间。据相关资料记载,主要在章氏家教书。有时得到更远的外乡教书。他的学生,多为大户人家,如章氏、朱氏、李氏等子弟。有时也在家中教书。由于杨氏要求严格,故培养出来的弟子也相当认真,不落人下。

正统二年(1437)杨范所作《耕隐轩为胡拱宸赋》称:“骥子读书功益进,未应终作老田家。”他本人不再出仕,但希望儿子读书做官,不再一辈子做老农。“教行于家,贤能兴举,燕及孙曾”。他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了多位进士。“道高学博,为世师表。三子九孙,皆其亲教。”杨自惩、杨守陈两代人,均是杨范教育出来的人才。从科举家族的兴旺过程来看,杨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杨范沉潜乡村,从事私塾教育,是杨氏由经济富户转向文化家族的开始。正是有了杨范的教育积累,镜川杨氏逐步成为科举家族。

走上应举之路的杨自惩

杨氏家族,到了永乐以后,才逐渐恢复元气。杨范生三子,即杨自惩、杨自悆、杨自忞。教师总是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了家族的复兴,三兄弟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其中,长子杨自惩起了核心作用。

杨自惩(1396~1451),字复之,号梅读。杨自惩如其父,个子很高,“长身而修髯,言动有则,人望之,知为君子”。他“年十四五,即有干蛊之能”。干蛊之能,指儿子能胜任父亲所不能胜任的事业。“吾乡素文献,吾家本诗礼。今我不力学,汩没良可耻。”他像父亲一样,走上了塾师之路。永乐八年(1410),16岁的杨自惩,到私塾做老师,靠知识赚钱养家。他将教书视为进学途径之一,坚持教学相长理念。和父亲不同的是,他志向远大,走上了复兴家族之路。不想走求富之路,也不想过贫穷日子,只愿走求贵之路,这正是明初受到打压的富户们的最佳选择。

杨自惩的自强自力,得到了邻村栎社张侍宗的肯定,将其女儿嫁入杨家。张侍宗看重杨自惩的正是其责任心与能干,相信女婿未来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宁波杨氏的发迹,与夫人张素纶的聪明能干不无关系。结婚时,杨自惩仅有破屋三间,有田数亩,园圃数十畦,是一个小自耕农。婚后,杨夫人亲自织布帛、做草帽,且将之出卖,这就是民间家庭手工业。宁波西乡有做草帽贩卖的传统,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三献竟不售

杨自惩不同于其父,决心走科举之路。约宣德七年(1432)秋八月,杨自惩到杭州参加浙江乡试。其时37岁,人到中年,报考的是《易》经。由此可知,杨自惩参加科举考试,并非出其本愿,而是外力的作用,可能是受到地方官的推荐。按明朝习惯,得考中秀才,才有资格考举人。我们未见杨自惩成为秀才的记载,则他是经地方政府的推荐,直接报考举人的。明代前期,科举制度尚未完全定型,故有较多的例外管道可供特殊人才寻找出路。遗憾的是,也许是考试经验不丰富,杨自惩出师不利,落榜了。考完以后,杨自惩感叹:“是有命焉。”

乡试虽然没有成功,但杨自惩却成为鄞县著名人物。鄞县知县想找几个地方名人做吏员,他聘杨自惩为“从事”,但杨自惩坚决不干。何以如此?可能是怕耽误科举前程。明代的吏与官,区分十分清楚,做了吏,就不能再走科举之路做官了。但知县软硬兼施,甚至将杨自惩二弟捆起来,逼着杨自惩来县府工作。书生斗不过知县,杨自惩没有办法,最后只得接受。宣德八年(1433),杨自惩带着夫人张氏来到了宁波城中,在县府南面租屋住了下来。杨自惩在县府的职务,或作“从事”,或作“书记”,精确地说是刑掾生,就是负责县府衙门刑科书记员工作。

身在曹营心在汉,杨自惩虽在县府从事吏掾的工作,但仍想着科举之事。他不喜欢知县急着聘他为吏。过了40岁,仍没有成功,怎能不让人发愁。在县府工作的他非常不安心。不过,妻子在身边照顾,多少有一些安慰。到了正统五年(1440),“满六载”,杨自惩终得解脱,其年46岁。“公被荐入朝,请试艺于京闱,弗售”。由此可知,他是经地方政府推荐,参加吏部考试的,进而参加顺天乡试的。杨自惩宣德末年(1435)曾参加浙江乡试,现在又可以参加顺天府乡试,说明当时乡试应试人员来源尚广泛,优秀的吏员也有资格参加乡试考试。

正统五年(1440)九月,杨自惩与三弟杨自忞一起,从宁波出发,往北京方向走。这是杨自惩兄弟第一次远行北京。当时,上有二老,中有病妻,下有三个儿子,家中只有二弟当家。为了全忠孝道,他只能忍痛割爱,希望早日取得功名。从有关信息来看,杨自惩到北京以后,一时没有找到做官的机会。不过,他通过给官员子女当私塾老师而结识了不少官员,如刑部郎中林厚。林厚在家设文馆,请杨自惩做家庭老师,教授其子应考。

杨自惩参加了正统六年(1441)八月的顺天府乡试。可惜落榜,时年46岁。不过,他仍不死心,决心再搏一次。正统九年(1444)八月,杨自惩再次参加顺天府乡试。可惜,再次失败。他知道自己科考无望,只能寄希望于儿子来实现了。科场失意,使他精神受挫,大病一场,这一年,他49岁。思考再三,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出仕小吏。杨自惩大为感叹:“治经学道,犹将以行之也。不意命之奇一至此乎!”不过转而一想,“孔子犹为乘田委吏,况吾二亲尚存,敢择禄耶!” 这是他为自己寻找到的合理理由。

晚任仓副使

正统十四年(1449)底,杨自惩“随例,积功劳”,终谋得泉州府仓副使一职,从此“入仕版”。对此,杨自惩自然不满,但也没有办法,年岁不饶人,只得将就。景泰元年(1450)过年以后,杨自惩兄弟南归。《赴官泉州途中偶兴》“兄弟谈笑出都城”,由此可见,杨自惩兄弟俩心情十分好。前后十年,总算没有白费劲。四月十一日到家,再次看望父母。同时,也得集中时间辅导儿子杨守陈应举。秋八月,杨守陈到杭州,参加八月初的浙江乡试。杨自惩自己则带了三弟杨自忞与小儿子杨守阯赴泉州上任,作《武林别守陈》诗,称“父向南闽子在杭”。

一直苦于应举的杨自惩入仕以后,工作积极性相当高。过分地投入工作,拖跨了自己的身体。加上不适应环境,从而患上了“疫疾”。景泰二年(1451)十一月三日卒于任上,享年57岁。年底,杨自忞、杨守阯叔侄经过长途跋涉,扶柩归乡。夫人张氏大为悲痛。确实,为了科举考试,杨自惩夫妇牺牲了大部分的相聚时间,长期分居两地,各自过着孤独的生活。

回顾杨氏发迹过程,是与其祖父孙三代持之以恒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杨范从教是起点,杨自惩兄弟上北京是媒介,最终杨守陈修成正果。杨自惩虽然只谋得小官,但带出了儿子杨守陈。如果不是杨自惩兄弟上北京,杨守陈是不会顺利考上进士的。也许正因为这种奠基作用,所以,杨守陈念念不忘替祖父争取恩荣。这个过程花了一些时间,但最终达到了目的。对一个身处浙东的士人来说,要想取得科举考试的成功,中间要付出的成本是相当高的。从杨自惩的奋斗经历,我们注意到一个失败者的艰难与曲折。顺境者的故事往往平凡,而失败者则有着较为曲折而丰富的故事,这也许就是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叙述杨自惩科举故事的原因所在。杨自惩的故事,让我注意到了当时全国各地士人到北京求发展的历史。要想在国家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必须到首都求发展。杨自惩是杨氏家族第一个参加乡试的人,他之所以屡试不第,与他参加乡试时间过晚(已37岁)、科举知识积累不足有一定关系。不过,总算开了一个好头。那个不入流的仓副使,由上而下来看,真不算什么官。但由下而上来看,从杨氏家族小范围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好的结果了,他开启了镜川杨氏做官之路。第三讲 杨守陈与镜川杨氏的崛起

杨范、杨自惩父子的努力,虽然只取得了较小的回报,但到了孙子辈,教育成果就充分展露出来了。景泰二年(1451),长孙杨守陈中进士,破镜川杨氏科举之天荒,此时距明朝开国84年。通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杨氏终修成正果。从此,镜川杨氏家运中兴、声名鹊起。

1.少师祖父

杨守陈(1425~1489),字维新,号晋庵,人称镜川先生。其性格更类其父。启蒙教育是由其祖父杨范承担的。宣德四年(1429),5岁,就家塾,日记数百言。6岁,学对句。宣德八年(1433),9岁,学诗歌。杨守陈重点学习了诗歌、古文创作。杨范对杨守陈的成长影响十分大,“尝诲守陈以精思实践之学”。

宣德十年(1435)杨守陈11岁时,一度随鄞县知县张铎学习。与其儿子张时用“同砚席”,亲加教诲。此后,随父亲朋友吕澹庵学习,吕澹庵是宁波府学教师。这个时期,杨守陈假馆于同县马阜家。正统二年(1437),13岁,学举子业。15岁,学古文。杨守陈的举业文章写得相当好,受到老师们的肯定。有位先达曾看过他早先写的举业文章,一笑而已。杨守陈初不知其意,一直用这种风格写作。正统七年(1512),杨守陈到北京学习,朋友们指出他的不足,由此得以走上举业文章正轨。到了北京以后的另一个变化是改掉了自己喝酒的习惯。由此可见杨守陈与自己坏习惯做斗争的决心与毅力。

到了杨范、杨自惩时代,杨氏家中的藏书有所积累。由于图书数量不多,随便放在箱子里。杨守陈读书之余,做了两个书架,放在房间中,按照唐人所定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将图书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方便检阅,且做了一个书目。他编纂的家藏书目,有一些变化,如将子类的儒家类移到经部,小学置到子部,反映出他重视道学的思想。

杨范恐杨守陈溺于泛读,常常教诲他说:“圣贤之学,以慎思力践为要,博文强记辅此而已。”杨守陈大有所悟,于是作《致知》《力行》《持敬》三铭,以见志。这三篇铭,是杨守陈的人生座右铭。正是这种基本的人格训练,造就了杨守陈的优秀素质。“知行两造其极”,与后来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已十分接近。强调思考与理解,重视执行力的训练,以人格训练为先,而以文化知识学习为后,这至今仍是人才培养的不二之法。

母亲张氏将金银首饰拿出来典当给人,用来借谷。尤其是鼓励儿子杨守陈读书。宁波屡遭岁荒,家中无法开支。又出卖掉了一些首饰,供儿子读书。这确实是一位勤俭持家的母亲。父亲十分惦念在家读书的儿子杨守陈。三弟杨自忞觉得北京的文化教育氛围好,也可能是意识到长兄杨自惩科举考试成功概率过低,转而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鼓动大哥将侄子杨守陈带到北京来读书。杨自惩同意了。正统七年(1442),18岁的杨守陈随三叔到北京学习,重点是学习义理之学与举业文章。由于杨守陈的努力,正统年间,补为宁波府学增广生。正统十四年(1449) 前后,杨守陈与丁氏结婚。

2.一举成名

景泰元年(1450)八月,杨守陈前往杭州参加浙江乡试,中浙江举人。乡试以后,杨守陈上北京,准备参加会试。母亲张氏相当仔细,听说途中多强盗,在杨守陈上北京应考前,就将银数并缝在他的短祅中。景泰二年(1451),他顺利考中进士,时年27岁。不久,进翰林。消息传来,杨自惩真是高兴,实现自己的经世思想,是杨自惩努力奋斗科举的目标所在。他勉励杨守陈行忠义仁恕、致君泽民之道。杨守陈中进士,破了镜川杨氏科举考试的天荒。杨守陈何以能考取浙江乡试第一名、进而顺利考取进士?有三个因素显然是值得关注的,一是他起步早,二是到北京见过世面,三是父亲应试经验的积累。杨守陈已经是第三代,汲取了长辈们的精华。中进士后,杨守陈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益肆力于学,“得尽读中秘书,由是学益博,文益有名”。

3.关心民间疾苦

可能是性格因素,也可能是受家庭影响,杨守陈自青少年时代起,就关注时政。“余家食时,颇有志于天下。”他出生于社会底层,所以,对底层社会的辛苦有着深切的体验与感受。当他看到奢侈浪费现象,就会深恶而痛疾之。早在景泰二年(1451)刚入翰林院时,就已经体现出这一特色。深宫长大、时值青年的景泰帝,暴得大位,一时忘乎所以,宫中颇事奢侈,曾经以银豆、金钱等物撒地,让近侍来争拾,以此为乐。来自乡村的新科进士杨守陈听说此事后,百感交集,作《银豆谣》以讽之。

四方金银入天府,堆积如山贱如土。 尚方承诏役良工,冶银作豆凡几颗。 颗颗匀圆两铢重,朱函进入蓬莱宫。 御手亲将十余把,琅琅乱洒金阶下。 …… 谁知此是民膏血,一黍半铢非易得。 内中宝藏固如山,悬溜能穿太山石。 君不见,民餐木皮和草根,梦想豆食如八珍。 官仓有米无银籴,操瓢尽作沟中瘠。

明主由来爱一 ,安邦只在恤穷民。 愿将银豆三千斛,活取枯骸百万人。

读此诗,会让人掉泪。这种情况的出现,正反映出中国帝国体制的私有属性。在这种体制下,全国的财富集中于“天府”。财富既是皇家的,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知此是民膏血”,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根本不会珍惜,哪会想到百姓的穷苦与死活。“安邦只在恤穷民”,此言至今掷地有声。

4.守丧七年

景泰三年(1452)三月,因父亲过世,在翰林院才一年的杨守陈奔丧归乡。继丁栖芸先生忧,又丁祖母朱夫人忧。为了纪念父亲,杨守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敬梅轩”。杨范、杨自惩过世后,母亲张氏管理着家族事务。杨氏一个大家族,三世同堂,人数多时有上百人,张氏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宁波期间,杨守陈重点辅导了弟弟的举业,仍然攻读《易》经。服阕后,杨守陈准备进京复职。临行前,母亲张氏引杨自惩的话说:“事必循乎理,命皆听乎天。德行文学必视在前者而思进,富贵利达则视在后者而思退。”这段话,颇可见杨自惩的处世哲学。

5.重新复职

天顺二年(1458)正月,杨守陈起复北京任职。天顺二年(1458)六月,杨守陈回到北京,授翰林编修,预修《大明一统志》。不久,皇帝要他授徒内侍省。杨守陈不肯,想辞职,皇帝不同意,只能接受。这段时间,杨守陈十分挂念家乡的弟弟们,曾作忆诸弟诗,期望他们通过乡试、会试,早日来到朝廷。天顺五年(1461)八月,母亲张氏六十二岁大寿,张元祯为之作《庆荣寿赋》。天顺六年(1462),丁氏封为孺人。杨守陈原想将母亲张氏接到北京生活,但张氏没有同意,称“北京远且寒,不能往。若南京则可”。成化元年(1465),为皇帝经筵讲官在讲筵,多所启迪。成化三年(1467)七月,升侍讲,以九年秩满。《英宗实录》成,迁司经局洗马。

6.日洗几马

成化四年(1468)秋七月二十一日,杨守陈离京省亲,丁氏随行。当时天气仍热,路途十分辛苦,汗流满面。但因为杨守陈好久没有回家了,虽劳苦也十分高兴。天顺二年(1458)重新出仕后,至成化四年(1460),已经“十年坐对玉堂春”,他十分眷顾母亲。杨守陈以洗马归省,经过一个驿站。那位驿丞不知“洗马”为何级别官员,平起平坐地与杨守陈聊天,且冒失地问杨守陈:“公职洗马,日洗几马?”杨守陈风趣地回答说:“勤则多洗,懒则少洗,无定数也。”一会儿,有人通报,有一位御史将来驿站,驿丞催促杨守陈让出上等房间给御史住。杨守陈说:“此固宜然,待其至而让未晚也。”等那位御史到,御史长跪在杨守陈面前问好,才知是杨守陈的门人,驿丞吓得匍匐在地上谢罪,杨守陈笑笑,没有与他计较。这是一则经典故事,由此可见杨氏的自信与雅量。

7.三十年守节

成化十年(1474)十一月十日,三弟杨守隰卒,才36岁。母亲张氏伤心过度,十一月十五日,母亲张氏也卒,享年75岁。其时,父亲已经故世23年。成化十一年(1475)二月,杨守陈离任,回宁波守丧。当时杨守陈才五品官,没有资格享受官祭礼。不过,皇帝念杨守陈资格老,命礼部遣官谕祭太孺人七品命妇。这让杨守陈十分感动。杨守陈的历史文化意识相当强。如果不是他在守丧期间整理父母的资料与遗稿,今天想要研究杨守陈是不可能的。

成化十四年(1478)十月,服除,还任。以杨守陈升侍讲学士,夫人丁氏封为宜人。杨守陈迁少詹事后,丁宜人“始得通籍中禁,预两宫朝贺,屡荷锡赉”。成化二十年(1484),杨守陈年届六十。成化二十一年(1485),其夫人丁氏也年届六十,家中人为二老做了六十大寿。杨守陈是一个十分本分的人,杨守陈的为官理念,以礼法为标准,只做符合礼法的事,而不会刻意追求高官厚禄。他更反对等级价值观念,以官大为成功,官小为失败,以做官级别的大小来判断人的能力。由此可见,杨守陈不会刻意钻营,“泊然退处,未尝求进”,结果,五品官当了16年。他不是一个为追求做官大小而做官的人,有一位权幸想拉拢他,派手下人传达此意,结果被杨守陈回绝了。杨守陈 私下对那人说:“吾犹嫠妇也,守节三十年,今老矣,岂白首而改节耶?”此话一时成为名言。虽然如此,他的内心是不好受的。他只能调节心态,自娱自乐,以教育孩子为业。《西园杂咏》“吾衰无复梦,宅畔且锄犁”也生动刻画出了杨守陈晚年的心态。

8.晚升吏部侍郎

到了晚年,杨守陈还是等来了上升机会。杨守陈是太子的老师,日侍讲读,以《文华大训》成,升詹事府少詹事,仍兼侍讲学士。成化二十三年(1487),宪宗过世,太子继位为弘治皇帝后,例迁宫寮执政,大臣们推荐杨守陈为南京吏部右侍郎,皇帝审查时,临时取来御笔,涂掉“南京”二字。当时的吏部,王恕为吏部尚书,刘绍和与杨守陈为左右侍郎。三人协心为政,相得甚欢。

鉴于宪宗为内官架空的教训,文官集团们决意改变旧习。弘治元年(1488)春二月,杨守陈上《请讲学听政疏》,请上日御经筵及午朝听政。这篇奏疏的核心思想有二:一是把皇帝从内廷的种种羁绊中解脱出来,二是以儒家经典一点一滴地去影响皇帝,最终达到改造、塑造皇帝之目的。幸孝宗听得进意见,次月即御经筵午朝。后数年,皇帝时时召辅臣论政。有人谓孝宗十八年圣治,“俱公一疏发之”,这样的评价不算过分。修《宪宗实录》,杨守陈为副总裁,仍兼理部事。杨守陈上章,请求解除自己在吏部的职务,专门负责修史,皇帝没有同意,再上奏疏,皇帝仍是不同意。八月,杨守陈上疏要求致仕,皇帝不许致仕,要他任吏部侍郎兼詹事府丞,史馆供职如故。

9.临终遗言

弘治二年(1489)十月,杨守陈生病,在北京官邸休息。十月十六日,病情加重。杨守陈对弟弟杨守阯及儿子杨茂仁说:“吾学至为君子,吾仕登三品,吾年迈六袠,夫复何憾!惟受今天子厚恩未能报,先祖栖芸先生未及封,汝曹勉图报称,以继吾志。”两天后的十八日,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五岁。

据记录,“杨文懿公临终,于先墓衣冠北拜辞皇帝,或进曰:‘医诸?’曰:‘医者,医病也,吾其病乎?’曰:‘祷诸?’曰:‘祷者,有所愿也,吾所祷非吾所愿。’曰:‘若是,将何以为归?’曰:‘亲在,安归?’徐起,徘徊四顾,若远行状,乃敛手足,端坐而逝。公为学直窥性宗,而践履真至,故死生之际脱然。”这是一段非常形象的记录。杨守陈不信神,觉得自己没有病,所以不必请神或医,死生之际显得非常超脱。

弘治三年(1490),丁宜人扶丧归鄞,以积忧成疾。到了六月十一日,丁氏(1427~1490)亦卒,享年六十四岁。十一月六日,儿子杨茂元将父母合葬于故乡玉堂山之原。杨守陈寿短,确实是一大遗憾。如果再给他五年或十年的时间,他可能会有更多的政治贡献。第四讲 名盖东南的杨氏

杨守陈的成功,带动了家族其他成员成为进士,而且,官位显赫。这三代出了4位进士。杨自惩二子,杨守陈进士官礼部尚书,杨守阯官吏部尚书,杨自悆子杨守随官工部尚书,杨自忞子杨守隅官广西布政使。杨守陈之后,杨氏“金榜题名,五世十科进士;玉阶听履,一门三部尚书”,可见杨氏在明中叶社会影响之大。南京吏部尚书杨守阯

1.伶俐老八

杨守陈二弟杨守阯,此人幼即警敏。正统六年(1441),六岁的杨守阯与从兄杨守随一起,随祖父杨范学习经传,一学即通大义,杨范十分欢喜,称为“伶俐八”。他排行老八,故有此称。他擅长写古诗文,迥出同辈。这年,十四岁的杨守阯随父亲到泉州上任,次年,因父卒,随三叔回宁波。其后,祖父母杨范夫妇过世。于是,大哥杨守陈回乡守丧,前后七年。在这段时间,杨守陈承担起教育之责,几个弟弟随杨守陈学习。只读四书五经,不读其他文艺作品,这正是科举应试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杨氏家族教育的思想特色。在这段时间,杨守阯已经表现出推崇程伊川的想法,画了像,摘录事迹,题写于壁上,称“吾师也”,表现出求道之志。

景泰间,杨守阯补为宁波府学增广生。天顺二年(1458)守丧结束后,杨守阯入府学读书。约天顺四年(1460),受到知府张瓒的肯定,聘其为博士弟子师,且经常向他咨询政务。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县学生以后,“愿受业者踵相接”。

2.浙江解元

成化元年(1465),杨守阯不负众望,中浙江乡试第一。这一科,堂兄杨守随中38名。杨守阯中举后,与杨守随、杨守陉一起,提前上北京,准备会试。成化二年(1466)二月,参加会试。会试三场结束,杨守阯闻知母亲病危,立刻归家,侍奉病母,直至痊愈。尔后,杨守阯入国子监学习。成化五年(1469)会试,其他同社成员多中了进士,杨守阯失利。

3.广泛交游

杨守阯性格似其母,比较外向,群体意识强,喜欢交友。成化六年(1470)冬,杨守陈、杨守阯、商辂、范理、姚夔、卢楷,六位浙江乡试解元,难得在北京杨守陈寓舍聚会,陆瑜主持,为六元之会。姚夔口占一绝,有“四十年来六解元”句。其他人一听来了兴趣,于是以此句分韵赋诗。这是明代浙江解元的第一次聚会。成化七年(1471)春,杨守阯在京组织了丽泽会,“有友二十五人”。在太学期间,祭酒邢逊之等三人为怨家所倾,坐赃系狱。杨守阯率六馆学生,伏阙讼其冤。此事影响甚大,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因此名声大振。成化十三年(1477),从弟杨守隅、侄子杨茂亨中举。成化元年(1465)乙酉科杨氏出了两个举人,成化十三年(1477)丁酉科复出两个举人,他们掌握了科举考试的窍门,可见杨氏在浙江乡试中举率之高,运气确实不错。看着弟弟、侄子们中举,而自己仍是一个举人,杨守阯心理压力之大,可知而想。

4.中年榜眼

成化十四年(1478)参加会试,得第四名。不久,殿试,获进士第二,即榜眼。三月,授翰林院编修,时年四十三岁。至此,已经是第五次参加会试。可见,杨守阯的进士之路十分辛苦,不如其兄一考即中。花了半生时间参加进士竞争,时间代价确实大。杨守阯中进士以后,喜欢交友。成化十五年(1479)春,杨守陈兄弟、胡谧、杨文卿、沈述之、谢迁、黄珣,复为七元会。杨守陈为首席,取欧阳修贡院诗,分韵赋诗,成七元文会诗。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杨守陈兄弟、胡谧、沈继先、谢迁、王华、李旻,又为后七元会。这是一种特殊的在京浙江同乡会。每次聚会,必分韵赋诗。杨守阯将三次聚会诗文汇编成册,称《浙元三会录》。正德元年(1506),范理之子、广德州知州范昌龄将之刊刻于世,今失传。

5.兄弟分典南北词垣

成化二十三年(1487),翰林编修九载秩满,按例当得以升迁,然因其从兄杨守随受奸人李孜省诬陷案的牵连,出为南京翰林院侍读。当时,杨守陈署翰林院事,兄弟分典南北词垣,为时人所羡。有客人称:“两京文翰之司,分掌一门两兄弟之手,至奇事也。”成化二十三年(1487)三月二十六日,就任南京翰林院事,作《初署院印》。二十八日,侧室钟氏生下双胞胎儿子,取名杨茂深、杨茂潜。

弘治帝上台,杨守陈为吏部侍郎。这是杨氏人首次荣登副部级官员,自然是狂喜之事。弘治元年(1488)五月,召修《宪宗实录》。杨守陈为副总裁,杨守阯为编纂,兄弟再次在北京相见。在史馆,杨守阯非常敬业,遍及六馆。弘治二年(1489)十月,长兄杨守陈卒。长兄杨守陈的故世,让弟弟伤心不已。当时,杨守阯年已54岁。

弘治四年(1491)八月,《宪宗实录》成编,得升左春坊左谕德。弘治六年(1493),杨守阯三兄弟分家。这有几个因素:一是杨守陈过世已满三年,守丧期结束。二是杨守隰的两个儿子也已长大成人。三弟夫妇过世早,留下两个孤儿,由杨守阯抚养长大。三是长辈们纷纷过世,只剩下杨守阯这个长辈。三代同堂,吃饭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大家庭越来越难以维系了。守丧结束后,杨茂元与杨茂礼到北京,请求分家。开始杨守阯不同意,后来从弟杨守隅等人也主张分家,于是只得勉强同意。杨守阯非常谦虚,以上田10余亩作为父亲的祀田,杨守陈诸子受田90余亩,三弟遗孤受田68亩,自己仅受田19亩,不足十分之一。大家都认为这样的分配方案不公平,杨守阯自有一套道理,称:“吾兄早宦,今薄田多其所置。少弟不禄早世,二子孤贫,稍以此资之。吾尚有一官可望也。”他仍然每年提供30两银子,作为侄子们的生活补助。这是杨范后裔第二次分家。

弘治十年(1497),杨守阯修《大明会典》,充副总裁。

6.南京吏部右侍郎

弘治十二年(1499),杨守阯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官事颇简,杨守阯得空沉潜于学。自号“乾乾叟”。弘治十四年(1501),署南京国子监事。苏州才子祝允明以门生身份上书杨守阯,称:“自三数十年来,海内之称文献冠领者,必曰四明杨氏矣。”由此可知,四明杨氏作为科举家族,当时在全国著名,时间长达30多年。

7.回宁波省墓

弘治十四年(1501)八月,朝廷同意杨守阯回宁波省墓。自从外出做官以后,他已经17年没有回宁波了,思乡之情可想而知。到宁波以后,他先到了城内的新家。弘治十五年(1502)七月回到北京。当时《大明会典》已经修了六年,尚无法定稿。内阁奏请杨守阯任《大明会典》总裁。在史馆期间,杨守阯“精力阅书,未尝少懈”。前后花了五个月时间,《大明会典》成稿。这年十二月进呈《大明会典》。

8.激流勇退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卒,武宗即位。杨守阯草时政疏,言十事,“极严毅,不为时讳”。都宪彭泽造访,读后以为不合适,烧了奏稿。杨守阯下定决心辞职。六月,年七十,以六年考满,病不能赴京,乞休。杨守阯退休决心相当强,六月上乞休奏章以后,就动身回宁波了。六月九日,按照三品赠官可立神道碑例,得替父亲重立神道碑。八月,覆诏,升南京吏部尚书,致仕。十月,收到诏书。

正德三年(1508),刘瑾窃政,夺杨守阯新封的南京吏部尚书职。杨守阯退休回家时,有积俸四百金,本来准备分给两个儿子。不意,从兄杨守随为刘瑾罚输米千二百石,苦于无从筹措,杨守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其夫人有点不悦,杨守阯大怒:“兄弟急难,岂暇顾其子耶?”事后,杨守随想以自己的产田还给杨守阯,杨守阯坚持不要,称:“患难相恤耳,岂望报乎?”由此可见杨守阯兄弟之谊。正德五年(1510),刘瑾败,杨守阯官复原职。

9.做事认真,是杨守 的一个特点

杨守阯敬恪不懈,讲究礼节,态度严肃。正德初年,屠滽重新出山,杨守阯、杨守随、宁波知府褚圻送行,屠滽准备告辞。杨守随说:“亲家少留,余备一小羔,置酒于高桥章宅,少伸别意。”褚圻半开玩笑地对杨守阯说:“五老先生是小羔,八老先生想是小羊也。”杨守阯听后,将“小羊”误听为“小杨”,很不高兴地教训道:“先兄镜川发解浙闱,予后忝继之,人皆呼予为小解元。及先兄为学士,人亦呼予为小学士。先兄后为吏部侍郎,人皆称予为小侍郎。未闻以‘小羊’呼予者,禇公何以有是言耶?”结果,没有终席就回家了。第二天,禇圻带领诸属上门谢罪,杨并不领情。这个故事,反映出杨守阯一本正经的为人作风,这正是传统官僚的不苟言笑形象。

杨守阯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这种大公无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事务上,只有公义,没有私利。有一次,弟子、御史张承仁巡按到宁波。张到宁波以后,乘着夜色,先谒访杨守阯。结果,杨守阯不买账,说:“御史未谒庙,何先枉临?”张某屏退左右,悄悄地说:“恐有所赐教耳。”杨守阯正色道:“疑老夫以事相干,岂待我意耶?”于是,默不答,张某惶恐而去。二是在钱财上,不敢积财,稍有钱财,即救助别人。“性好施与,不事积蓄,周人之急,不遑恤家。”成化十六年(1480)七月,乡人倪应奎(光)为了儿子应试,向杨守阯借了20两银子作为路资。后来儿子死在外面,其父倪应奎替儿子还债,杨守阯坚决不要,说:“汝衰老穷独,我当恤之,而复取之,非义也。”正德四年(1509),侄子杨茂仁卒,临终遗言,要求葬在杨守阯预先准备的城南祖关山墓地,杨守阯也满口应承了,且写了墓志铭。杨守阯儿子要求补差价,杨守阯坚持不同意这种商业思维。

临终前,杨守阯说:“吾仕宦虽久,而家无所遗,特患汝辈无以为计耳。”死后,家人从侄孙杨美珩处借了20两银子,才办了葬事,可见杨守阯家中经济之拮据。

10.寿终

到了正德六年(1511),杨守阯已经76岁。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白头发。杨守阯似乎是一个有第六感觉的人。先是正德三年(1508)八月十九日,夫人全氏(1436~1508)卒,享年73岁。到了正德七年(1512)七月七日,这是杨守阯77岁生日。按理,这是一个普通的生日,但杨守阯预感到生命终期将来临,于是决定办一个大规模的生日宴会。那天,命诸子置办酒席,聘请了鼓乐队,召来同族数百人,欢天喜地痛饮了一天。杨守阯离席时,客人们礼节性地说“后会有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