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17:40:56

点击下载

作者:木紫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

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试读:

前言

有人说,每个有出息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好妈妈。我非常赞成这句话!因为妈妈的修为、妈妈的思想高度决定着孩子未来发展的高度。

孩子来到世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个体要发展,就需要获得外界的支持和帮助,而妈妈是孩子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最值得信赖的主体环境因素。妈妈的认知决定孩子所受的教育方式。如果妈妈认识到在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下,要想孩子不堕入懒惰、自私、网瘾、自杀、犯罪、吸毒等罪恶的窠臼,孩子需要具备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那么,妈妈心中的教育主体就一定是孩子,制订的教育计划、教育目标也会以孩子为主角。

从宝宝呱呱落地的时刻起,妈妈就要熟悉不同阶段宝宝的生理、心理现象和特征,懂得宝宝所处的关键期。特别是3岁以前,是孩子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比如视觉能力、爬行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自主意识,等等。关键期是孩子发展自身能力的高效期,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或者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长大以后可能难以弥补。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妈妈是否懂得这个道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巨大。所谓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就是从这里来的。那些存在着某种性格缺陷的孩子,比如自卑、交往能力差、动手能力差、不会选择、不懂规则、自制力不强等,都可能是因为3岁前没有受到良好的养育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当下的家长都把养育宝宝当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来做,到头来有的家长却遗憾重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了解或者不重视宝宝的成长规律,不懂得3岁前宝宝的心理特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宝宝八九个月的时候,进入了爬行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喜欢到处爬。有的妈妈怕宝宝弄脏衣服,或者蹭了手部、腿部的皮肤,沾到细菌等,就禁止孩子爬行,早早把孩子放进了学步车。妈妈觉得,尽快学会走路,不爬也行。妈妈却没有想到,此时一个很重要的成长问题正等待着她,几年后,会给她带来新的成长烦恼。由于宝宝小的时候缺少充分的爬行训练,导致有的孩子患上了感觉统合失调症,视听、视动、听动失调。上学后很容易发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字歪歪扭扭、作业速度很慢、有阅读障碍等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个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前一个阶段冲突解决的情况。任何一个阶段做不好都是对宝宝成长过程的阻碍。

所以说,要成功养育一个好孩子,先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知道宝宝想要什么,什么才是当下宝宝最需要的。而这一切不是生来知之的,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努力站到一个生命的制高点,充分满足宝宝,恰当引导宝宝,让宝宝拥有一个既有高度又有长度的人生。第一章人生从这里起航:安全感常识10~1岁“口唇期”

1岁以内的宝宝,会不断地把舌头从嘴里吐出来缩进去地玩耍;见到什么就要咬一口,甚至小小的药片也要尝一尝,如果妈妈不让,就会哭喊;哭泣的时候,妈妈往他们嘴里放些果汁、果肉什么的,或者把他们抱在怀里抚摸,宝宝情绪就会好很多;当宝宝不是因为饥饿而啼哭的时候,如果把乳头、奶嘴放在嘴里,宝宝做出吸吮的动作后情绪会稳定下来……

年轻的妈妈,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有趣的现象呢?你能不能解释宝宝的这种行为呢?正视“口唇期”宝宝的需要

要解释以上现象并不难,1岁以前的宝宝主要需求停留在口部,满足了他口部的吸吮需要,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被重视的、被喜爱的,就会感到快乐。满足的快乐是宝宝生存下去的动力,也是发展这个阶段的宝宝信任感的重要因素。

如果宝宝没有从口部体验到足够的快乐,而是受了很多痛苦,那么宝宝可能发展成口唇类型的人格,这种类型的宝宝,即使长大后也不能很好地自立,会过于依赖他人。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称0~1岁这个年龄阶段为口唇期,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口唇活动满足孩子的心理欲望。满足了孩子的口唇欲望,孩子就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成长。所以,妈妈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吸吮的机会,多爱护宝宝。

大概在半岁的时候,宝宝觉察到了口的功能,这个时候,他不再满足于用口来吃喝,而是用口来玩耍、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生活的这个世界。可以说,1岁以前的宝宝,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口上,妈妈满足了宝宝的口欲,宝宝就会露出轻松、愉快的表情,甚至手舞足蹈。

所以,对于1岁以前的宝宝,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地、充分地满足宝宝的口欲这种基本的生理需要,也没有充分向孩子表达爱,那么就一定会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宝宝不能对周围世界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如果这种糟糕的状态以后没有获得补救和改变,就会导致孩子对周围世界缺乏信任,影响其正常交往、工作、生活。

有一个女孩,妈妈在生下她后,远走他乡,女孩被寄养在奶奶家,奶奶去世后,女孩就靠着亲属救济生活。快20岁的时候,妈妈从异地他乡回来了。此时的妈妈,虽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也迫切想着对女儿进行一些补偿,以温暖孩子那颗饱受凄凉的心。

可是,女儿接受了妈妈的钱财,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最让妈妈伤心的是,女孩毫不珍惜妈妈给她的钱,胡乱消费,女儿花钱到上瘾的时候,一星期就能花掉上万元。妈妈对女儿说:“妈妈赚钱很辛苦,你不能省着点吗?”女儿的回答让妈妈伤透了心:“你不是说你爱我,想让我过上快乐的生活吗?我花钱的时候最快乐!”看着女儿理直气壮的样子,妈妈泪水不断。

案例中的女孩之所以对钱充满了无尽的欲望和依赖,就是因为幼时对爱的需要没有获得满足,导致她总是在怀疑世界的匮乏,怀疑美好的事情不会长时间属于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不够”充满恐惧。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对于1岁前的宝宝,妈妈给他的最好的教育就是爱,无条件地爱宝宝,满足宝宝的需要。发展宝宝的信任感

那些到了两三岁的时候,见到人家吃东西就抢、从地下捡起很脏的食物就吃的宝宝,可能是在“口唇期”阶段,妈妈没能及时满足他的需要,导致宝宝口的敏感期延长,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无法学习其他的能力。

为了让宝宝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成长阶段,在0~1岁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成为懂得宝宝的心理需要、被宝宝信任的好妈妈。1.满足宝宝基本需要

0~1岁的宝宝,妈妈主要的养育任务就是满足宝宝生理上的需要,比如,吸吮、进食、爱抚、陪伴等,满足宝宝这些简单的需要,其实就是在发展孩子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既指对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对自己的信任感,有了这种基础的信任,孩子在整个一生中都能积极面对一切人际关系。

哭是这个阶段宝宝表达需要的重要方式,如果宝宝哭了,妈妈要赶紧过去看看孩子是不是饿了、渴了、尿了、哪里不舒服了、做梦了、寂寞了,帮助孩子解决掉问题,孩子会很满足。

如果宝宝的基本需要未得到及时的回应,内心便会有恐惧产生,他们或觉得需求得不到满足,生命有所匮乏,或将无法学会表达需求,或觉得自己是不被人喜欢的。情况严重的,一生都处于情感的不信任、不稳定的状态下,备受煎熬。

在这一阶段,妈妈要在满足孩子口唇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其对妈妈及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宝宝对妈妈的信任是建立其对周围世界信任的基础,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妈妈怎么满足他,都不为过。妈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经常逗孩子笑,即使换尿布的时候也要面露幸福。在喂奶的时候,妈妈要尽可能地让宝宝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所以,妈妈要面露微笑、温柔地抱着宝宝,在和宝宝进行眼神交流的同时,多多抚触孩子。2.多多抚触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更加需要和妈妈亲密接触。对孩子来讲,妈妈的抚触是一种很重要的爱,胜过食物、奶水。

英国比较心理学家哈洛以恒河猴为实验对象,得出了一个伟大的结论。

恒河猴和人类的基因非常相似,它们的基本需求、受到外界刺激时作出的一些反应,与婴儿如出一辙。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哈洛先制作了两只“母猴”,一只母猴的外表由铁丝网制成,腹部上方有个橡皮“乳头”,接触的时候,奶水从乳头上面的洞里流出来,幼猴便能喝到奶;另一只母猴由厚纸筒套上绒毛布巾制成,看上去暖融融的。

做好这一切后,哈洛把一群刚出生的恒河猴放进笼里和两只“母猴”在一起生活。接下来几天,哈洛观察到幼猴饿了,就去铁丝母猴那里吸奶,开始几天,它们都很喜欢这位能够提供奶水的妈妈,都围在它身边。后来情况发生了转变。几天后,幼猴都来到了绒布母猴身边,它们趴在它胸前蹭它的身体,抚摸它的脸,做出很亲昵的动作。只是饿了的时候,才去铁丝母猴那里吸取乳汁,吃完后再迅速回到绒毛猴的怀抱。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爱源自接触,而非食物。可惜的是,这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幼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于是,被这种会摇摆的绒布母猴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都正常了。

宝宝和幼猴一样有着相同的需求。妈妈充分满足了宝宝的需要,宝宝对周围世界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就能顺利地发展下一个阶段的成长任务。所以说,信任感是宝宝人生发展的基石。在这一成长阶段,满足是最关键的。常识21岁宝宝分离焦虑

娇娇出生3个月,妈妈就去工作了。娇娇由奶奶带,奶奶把她养得白白胖胖。娇娇很懂事,从不耍脾气,更不哭着喊着找妈妈。一家人甭提多开心了!

最近,娇娇变了,一见到妈妈,就往妈妈身上爬,双手搂着妈妈的脖子,小脸往妈妈脸上贴,生怕妈妈把她放下来,害得妈妈什么家务都做不了。最折磨人的是每天早晨上班前,都得奶奶使劲儿把她从妈妈怀里抢过来,妈妈才走得了!

有一次,娇娇撕心裂肺地哭得跟小泪人似的!妈妈的眼里涌满了泪水,使劲把女儿搂在怀里,娘俩一起哭。一家人都看不下去了,个个抹眼泪!觉得亏待了这么小的孩子!

娇娇惧怕分离的这种情况叫做分离焦虑,宝宝从1岁左右起,和妈妈分离时,会出现分离焦虑。之所以产生分离焦虑,是因为宝宝在逐渐长大,清楚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但是还停留在“母婴共生”阶段,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分开了就见不到妈妈了,所以会撕心裂肺地哭闹。宝宝有分离焦虑很正常

宝宝有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1岁之前,但在1岁以后3岁以前这段时间达到顶峰。大约8个月大时,宝宝会意识到他和别人是相互独立的。问他妈妈在哪里、爸爸在哪里,他会用手指出来!从生长发育上来讲,这是认知过程里一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但是,对宝宝自身来说,这种新认识会使他感到焦虑。

我们常常见到,妈妈在的时候,宝宝可以让别人抱,而且在别人怀里会玩得很好,可是妈妈一离开,宝宝就有反应了,双手连同身体都会够向妈妈的方向。这是因为,宝宝知道你会离开他,但还不明白你总会回来,担心你抛弃了他,所以大哭大喊。

笔者曾经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家人各自忙各自的事情,1周岁零几个月的宝宝也躺在小车里玩得不亦乐乎。晚饭时间到了,家人去餐厅吃饭,忘记了带上宝宝。宝宝不吃亏,躺在小车里大声尖叫!妈妈跑过来,把宝宝推出去,让宝宝面向餐桌躺着,宝宝看着大家吃饭,又开心了。

有了自我意识的宝宝,非常害怕被丢弃,他们需要时刻感觉到父母爱他、跟他在一起,这样,他才会感到安全,才会快乐地玩耍。否则,就会哭闹,争取父母的爱。

又如,有一位妈妈,她经营着一家小饰品店,宝宝出生几个月后,迫于生意的压力,她就投入了工作,经常去外地进货、调研,宝宝被寄养在奶奶家。妈妈一有时间就去看宝宝,陪宝宝玩,但是,妈妈一离开,宝宝就大哭。为了不让宝宝哭,妈妈每次都是趁着宝宝不注意偷偷地溜走,有时妈妈干脆就不去看宝宝。然而到宝宝2岁以后,问题出现了。妈妈发现宝宝跟奶奶非常亲,奶奶不在身边,她就会不安,妈妈在宝宝眼里则成了来去自如的陌生人。妈妈很伤心,说自己挣钱还不是为了宝宝有个好生活?谁想到,却把宝宝推远了!

像上述这种情况,只要妈妈多爱宝宝、多陪宝宝,还是能够补救过来的,毕竟母女同心。如果不及时补救,等孩子心中种下的“妈妈不爱我”的种子生根、发芽,等她懂事了,就会专门跟父母对着干。妈妈智慧点、狠心点

虽然宝宝有分离焦虑是一种成长现象,但是,情绪波动太大,对宝宝的成长不利,也影响大人的心情。如果妈妈智慧一点、狠心一点,就能减少或者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1.做好分离缓冲

强强是一位1岁半的男孩,妈妈每次出门,都会跟他先商量一会儿:“妈妈出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跟奶奶玩上几个小时,妈妈就回来了!”“妈妈去上班,去挣钱,宝宝不让妈妈去,妈妈就没有钱了,就不能买宝宝吃的奶粉、玩的玩具!”“待会,奶奶会带着宝宝去楼下花园里捉小虫虫,那种会叫的小虫虫,宝宝最喜欢了!”

妈妈这样说着的时候,奶奶就会看准时机,把强强接过去,带走。奶奶会把强强带到哪里呢?有的时候,奶奶会带他去他喜欢的地方玩,有的时候奶奶会抱着他,拍着他的背说:“宝宝想妈妈了,奶奶知道!妈妈很爱宝宝,下班后会第一个回来的!”这样,强强逐渐就明白了,和妈妈的分别只是暂时情况,妈妈会按时回到他身边的。

这位妈妈对宝宝说出了离开的时间、理由,宝宝心里有谱,就不觉得分离时间很长。妈妈告诉宝宝,妈妈离开后,宝宝会有奶奶照顾,奶奶也很爱他,照顾他的方式也是宝宝喜欢的,宝宝就更容易接受了。而且,奶奶配合得也很好,宝宝就更加相信妈妈了。有了这个过程来缓冲宝宝的情感波动,就减轻了宝宝的心理震荡。

妈妈和宝宝分离的时候,千万不要流露出留恋、依依不舍的神态,更不要连连回头看宝宝,否则,宝宝觉察到妈妈的内心需求,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依恋,仿佛受到了“鼓励”一样,情绪就更大了。2.继续巩固宝宝内心的安全感

我们经常看到,妈妈离开时,有的宝宝只是稍微闹一会儿,妈妈一解释就好了。妈妈走后,也能很好地玩耍。平时,也不是经常黏在妈妈身上,能够跟妈妈以外的人玩耍。妈妈不在的时候,也不哭着喊着找妈妈。

这样的宝宝,一般安全感建立得都比较好。发展心理学认为,0~2岁的宝宝,需要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料,能做到这一点,宝宝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品质。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更好地建立、巩固宝宝的安全感。

为了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环境,孩子出生后,父母要给予完美的照顾,除了及时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还要多和宝宝玩耍、做游戏,多鼓励、夸奖宝宝,这样宝宝就比较乐观,信任妈妈、信任周围的人,对幸福较有把握,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分离。常识3宝宝吃手、啃脚丫子

老人都说小宝宝的手指头上是有蜜的,可是很多年轻妈妈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宝宝吃手是个不良习惯,容易把手上的细菌带入身体内,影响健康,还会影响牙齿的发育。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宝宝的小手从嘴里拽出来。

有的宝宝很执著,妈妈拽出来,他又塞进去。妈妈想出绝招,给宝宝的手上抹辣椒,可是又心疼宝宝,担心被辣到后宝宝哭个不停。哎,很多妈妈在为这事苦恼啊!不只是吃着玩那么简单

宝宝喜欢吃手,是由宝宝的生理发展决定的。宝宝的大脑是渐进发展的,随着各种动作的熟练,大脑的各项功能也逐步完善。宝宝出生后,伴随着生命的觉醒,口的敏感期来到了。这个时候,宝宝发现了自己的小手,最初的时候,宝宝用口去认识自己的手,这个时候,宝宝用嘴咬东西,不是饥饿的原因,而是要通过口的接触去感知、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妈妈不阻止,充分满足孩子这种口欲的需求,宝宝就能顺利进入对这个世界的深入认知阶段。

有的妈妈觉得不卫生,时时把宝宝的手从嘴里拽出来,但每次宝宝都是非常执著地把手又伸回嘴里,很快乐地吸吮。著名育儿专家秦锐说:“这个阶段的宝宝吃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吃手可以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

所以,当孩子躺在小床上或者小车上,自己玩耍的时候,妈妈可以先把孩子的手洗干净,这样就不会存在卫生问题了。

另外,家长可以让宝宝吃些东西,比如猪肝。妈妈事先把煮好的猪肝切成薄片,放在宝宝手里,引导宝宝把手放到嘴边,宝宝自己就会啃了。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大脑,还可以磨牙,又可以补充宝宝易缺乏的铁。

从生理发展的角度来讲,到了2岁以后,宝宝吃手的欲望就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时候宝宝还是很热衷于吃手,那么对孩子的成长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了。

如果宝宝吃手吃得特别厉害,几乎是手不离嘴,那么可能就是宝宝太寂寞了,妈妈要及时给予他爱的满足。如果处理不好宝宝的这一需要,就有可能发展成口唇类型的人格,即使长大后也表现为不成熟、过分依赖他人、贪吃、抽烟、酗酒、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强求别人、缺乏耐心、多疑等。

如果2岁以上的宝宝还是像小的时候那样吃手、啃脚,不但会咬伤自己的身体,还不利于牙齿发育。由于宝宝的牙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啃咬能力,容易造成宝宝的手指脱皮、肿胀甚至感染。同时,也会引起宝宝出牙时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等情况。例如,若3~4岁的宝宝过度地吃手,就有可能导致恒齿的齿形缺陷,长出龅牙的比例也更高。

2岁以上的宝宝,开始有了独立意识,探索世界的欲望会更强烈,对自己的身体部位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兴趣,如果还是乐此不疲于自己的手、脚,很有可能是在抒发内心的压力,这种情况比较常见。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体内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缺锌的宝宝喜欢咬手指甲。若出现这类情况,妈妈先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确诊了才能对症下药,千万别自作主张,给孩子乱补营养品。根据年龄应对

对于2岁以前宝宝的吃手行为,妈妈没有必要太介意,只要没有出现皮肤伤害,只需注意一下手部卫生就好了。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制止宝宝的吃手行为,回到家里,手洗干净了,就让宝宝自由吸吮吧!

到了2岁以后,宝宝依然吃手,而且伴随有不合群、胆小、羞怯等性格倾向或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妈妈就要注意了。宝宝可能是因为内心孤独、缺少安全感而用吃手来满足内心的空虚,妈妈要多花点时间和宝宝在一起,和宝宝一起出去玩、聊天、做游戏,给宝宝讲讲故事,有妈妈和他一起玩,宝宝的注意力就会从手上转移开了。

有的宝宝吃手,是因为自信心不足,从这个小动作上寻求安慰。妈妈平时要多表现自己对宝宝的爱,多微笑,多拥抱、多按摩宝宝,让宝宝从妈妈爱的表达中获取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有了自信,宝宝就会从外界寻找快乐,而不是局限于自我这个小范围内。

如果宝宝已经养成了吃手的习惯,妈妈不要着急,不要呵斥宝宝:“这么大了,还吃手,脏不脏啊!”在宝宝的意识里,自己的手并不脏,妈妈这么说,会让宝宝无所适从,甚至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妈妈也不要把宝宝的手强行从嘴里拽出来,这样会激起宝宝的逆反心理,强化他的吃手行为。

从口的敏感期进入手的敏感期,是个很自然的过程。妈妈多给宝宝准备一些有趣的宝宝喜欢的小玩具,多带宝宝去外面玩耍,宝宝有了触摸、探索、认识这个世界的机会,就能淡化吃手的行为。所以,妈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着急。比如,让宝宝的小嘴里有个东西,当宝宝开始长牙时,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磨牙饼干,宝宝的小手里有东西拿,嘴里有东西,就不会吃手了。

有的宝宝过早地被妈妈送去特长班或者和妈妈分离,为了缓解压力,也会吃手。在这种情况下,妈妈要好好跟宝宝沟通,特长班可以不上,能不与妈妈分离就不分离,必须分离就要做好宝宝的心理工作。

当下,安抚奶嘴比较流行,这个舶来品确实能够起到让宝宝舒服、放松的目的,但是一定要看宝宝是否喜欢,如果宝宝不喜欢,就不要强行使用了。宝宝只有在快乐的感觉中成长,才会建立对周围世界充分的信任感。常识4宝宝“恋物”

帅帅2岁半,无论去哪里,都要抱着一把胶皮手枪。这把胶皮手枪是爷爷来城里的时候,从垃圾箱旁边捡了块木头刻成的,很粗糙。帅帅从小就玩它,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牙印。与那些时髦的电动手枪相比,又黑又丑,显得落伍极了,但是帅帅就是喜欢这把手枪,晚上睡觉也要放在枕边。如果哪天妈妈趁他睡熟的时候拿开,第二天醒来发现了,他会哭闹不已!有一次,妈妈偷偷把胶皮手枪藏了起来,帅帅很急切地到处找,直到妈妈拿出来,帅帅才踏实睡觉了。

文文3岁,不论到哪儿都要带着她的泰迪熊,小熊被抱得又破又脏,妈妈说给她换一只新的。刚开始文文不同意,后来妈妈把新的小熊抱回来,文文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个旧的泰迪熊就被妈妈当垃圾处理掉了。

很多妈妈疑惑,宝宝怎么会这样呢?宝宝这种情况,是不是心理学上的“恋物癖”呢?宝宝恋物的“度”

很多宝宝都有钟情于某件物品的行为,这种“恋物”行为并非不正常,而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跟成年人的“恋物癖”性质不一样,妈妈不要过于担忧。

宝宝产生依恋行为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至3岁之间,尤其在两岁时最为强烈。这个时候,大多数宝宝的妈妈都不能整日陪伴宝宝,宝宝自然地把内心的依恋情结转移到某些日常物品上,比如从小盖着的小被子、小抱枕、绒布熊等,抱着它们,宝宝心里就不空荡荡的了,就仿佛有妈妈在身边陪伴一样温暖。

从这一点上来讲,这些被恋的物品是宝宝心理安全感的依靠,会让宝宝不再孤单,对宝宝的成长有积极的意义,到了一定的年龄会自然消失,妈妈自然用不着恐慌。可是,恋物情结一旦严重,就像上述案例中的帅帅那样,有了恋物癖的倾向,就需要改变了。

要想改变宝宝,先要搞清宝宝为什么恋物。

2岁以前,是宝宝建立爱和信任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宝宝会通过对身边人的依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安全感。这个人最好是爸爸妈妈。如果宝宝与他最依恋的人分开了,宝宝就会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或者替代品,把原本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物品的依恋上。所以,安全感建立的好与坏,决定着宝宝的恋物情结的严重程度。

如果妈妈必须经常性地跟宝宝分离,分离时间也就几个小时,一般不会影响宝宝对妈妈的信任,依恋物也只是暂时的替代品,妈妈只需要利用在家的时间多陪伴宝宝,给宝宝讲故事,做游戏,分离的时候告诉宝宝“妈妈出去工作,很快就能回来”,就不会发展成“恋物癖”。

实践证明,1岁以内在妈妈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安全感建立得比较稳固,即使1岁以后,妈妈去工作,情况也很乐观。所以,1岁以内,甚至2岁以内,妈妈都应尽可能地陪伴在宝宝身边。

妈妈和宝宝分房睡的时候,如果太过强制,也容易导致宝宝恋物。

例如,阳阳3岁的时候,妈妈决定让阳阳去他的小床睡觉。刚开始,阳阳哭哭啼啼不愿意,每次都要回到妈妈的房间。后来,妈妈把阳阳的房间锁住,阳阳出不去,每天就抱着小枕头睡觉,结果形成了枕头依恋症。

当阳阳对自己睡一个房间提出抗议的时候,妈妈不应强制分开,而应在妈妈房间给宝宝放一张小床,或者睡觉的时候宝宝房间的门和妈妈房间的门都开着,这样宝宝就会觉得和妈妈是一体的,就不容易有分离感,比较容易接受。这么做的同时,妈妈要多给宝宝关爱,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因为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宝宝独立能力也比较强。积极改变宝宝

有恋物癖倾向的宝宝,可能是严重缺乏安全感,如果不及时纠正性格会发生改变,比如变得胆小、多疑、不自信等。如果妈妈及时发现宝宝有恋物癖倾向,应及时纠正。1.多和宝宝亲热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经常性地拥抱、亲吻、抚摸宝宝,宝宝就会觉得:妈妈爱我,在我身边保护我,我没有什么可怕的,没有什么困难挡得住我……有妈妈的爱环绕,宝宝就会把精神依恋从物品上转移到妈妈身上。

宝宝睡觉的时候,妈妈陪着宝宝入睡,宝宝精神会放松,就不会一定要抱着物品才能睡着了。平时多带宝宝出去玩,多交一些朋友,而不是让宝宝窝在家里,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物品上。2.替换下宝宝依恋之物

妈妈不要觉得恋物不正常,要理解宝宝恋物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要淡化宝宝对某件物品的依恋,可给宝宝重新购买相似的物品,有意识而又不露声色地增加新物品的使用频率,逐渐地就能替换下宝宝曾经依赖的物品。常识5是否需要“延迟满足”孩子

妍妍是一名2岁的小女孩,每天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妈妈觉得这与自己对孩子照顾细心,及时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有关。

可是,她的朋友却说,“延迟满足”一下孩子的需求,更利于孩子成才。妍妍妈妈有点纠结,她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做,才是对妍妍最好的养育!关于“延迟满足”

妍妍妈妈的问题,正是当下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他们爱孩子,愿意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但是他们又怕这样惯坏了孩子,长大后不懂得等待。

家长们的顾虑有一定的道理。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个跟踪实验证明同样的孩子,控制力强的,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准备了好吃的软糖,糖对4岁的孩子来讲,那可是极具诱惑力的食品。

当每个孩子的面前都放好一颗软糖后,实验人员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但是马上吃掉的话,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幸运地吃到两颗糖。毋庸置疑,谁都想吃到两颗糖,那么就看谁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了!

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进行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有些孩子很有耐心,他们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讲故事等,成功地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顺利等待了20分钟,这些“延迟者”当然享用到了两颗糖。

等参加实验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调查发现:“不等者”在个性方面,更多地显示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延迟者”较多地成为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在学业能力上,“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数学和语文成绩上平均高出20分。

于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有了一个词语,叫做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是个体有效地自我调节和成功适应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个部分,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很多妈妈之所以非常看重宝宝“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因为她们觉得一个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选择,能否耐心等待到最好的结果出现,关系着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她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手培养这种能力。

那么,“延迟满足”的能力是越早培养越好吗?绝不是。3岁前,及时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

我们都知道,3岁以前是宝宝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故意延迟,宝宝可能会觉得父母不爱他。1.母乳喂养你的宝宝

3岁之前,宝宝需要父母经常地用语言和行动来向自己表达爱,最直接、最重要、最及时的方式之一就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过程满足了宝宝爱的需求。

母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乳糖等婴儿成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并且配置得刚刚好,有利于孩子吸收,而且不容易因为吃多而影响消化。母乳中含有多种抗感染的因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溶菌素及抗发炎与免疫调节因子等,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

妈妈选择母乳喂养的好处,不仅在于母乳促进了宝宝的身体健康,还在于母乳喂养方式有助于宝宝建立对妈妈的信任。哺乳的时候,妈妈用手环抱宝宝,让宝宝的头部紧贴妈妈的胸口,宝宝嘴里含着奶头,眼睛注视着妈妈,妈妈用温暖的、慈爱的、专注的眼神回应宝宝,不停地抚摸宝宝,宝宝感受到了爱。对温暖、安全及爱的需求得到满足,缓解了宝宝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紧张感,增强了宝宝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信心。

当宝宝玩累了、渴了、饿了、想睡觉了、烦躁了、苦恼了、委屈了、不舒服了,妈妈都可以用母乳来安慰宝宝。这种安慰方式,能够及时缓解宝宝的情绪,宝宝会觉得妈妈理解自己,很在意自己,同时他们也会很在意妈妈。

母乳喂养的过程对宝宝来讲是一个被妈妈爱、接纳、包容的体验,这会深深印在宝宝的潜意识深处,宝宝将来的人际交流模式会是安全的、开放的。而很多没有经历母乳喂养的宝宝,在长大后,很容易在交往、人格等方面出现问题。

吸吮动作对于一个飞速成长的宝宝而言是一种必需的镇静剂。那些断了奶的宝宝会利用其他物品来满足自己的吸吮需求,比如,奶瓶、安抚奶嘴、手指、头发等。母乳喂养其实是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从人那里找到安慰。而断了奶的孩子则需要从物品那里寻求解脱。2.3岁前,及时地满足宝宝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达丽说:“1岁前的宝宝,是建立对身边养育者的信任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延迟的感觉对这个阶段的宝宝而言,次数多了影响不亚于心理的创伤。延迟满足应该是对3岁以上的宝宝进行训练的内容,而不是对这么小的宝宝!”

尤其是襁褓中的宝宝,他们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生存下去的勇气,听到宝宝哭,立马跑过去,或者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看看宝宝是否尿了,只要父母及时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他们就能健康成长。这个时候,妈妈千万不要觉得刚出生的宝宝什么都不懂,哭几声、饿一会儿没什么的。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因为宝宝哭泣除了饿了、尿了、病了,还可能是在寻求父母的抚慰,以验证父母的爱。

在夜间,如果妈妈有条件和宝宝睡在一张床上,不但有利于喂奶,也能增进宝宝对妈妈的信任。对于较小的宝宝,妈妈让他含着奶头睡觉,都是允许的事情啊!有的家长觉得让宝宝和父母睡在一起,不利于宝宝独立;对宝宝照顾得太及时了,也不利于宝宝自立,实际并非如此。

妈妈们都知道,宝宝出生后,他们的生理需要获得及时满足,能够让宝宝和妈妈及时地建立一定的联结,宝宝会明白:我生活在这里是安全的,妈妈很爱我,会及时帮助我解决问题、排除烦恼,我不用怕什么!

还有的妈妈,觉得宝宝吃饱了喝足了,就没什么问题了,宝宝哭就让他哭吧,哭一会儿就好了,于是就放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妈妈这么做也不恰当。宝宝哭泣,可能是因为想妈妈了,需要妈妈的抚慰。这个时候,妈妈最好安静地坐下来,一边抚摸宝宝,一边跟宝宝说:“哦,宝宝想妈妈了!妈妈陪你!”妈妈可以抱起宝宝,跟他逗逗、说说、笑笑、运动运动。妈妈的回应会让宝宝觉得自己没有被人忽视,心里就踏实了。

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很多妈妈苦于一个人无法离开宝宝去做其他的急事,其实如果准备充足,也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到了给宝宝喂奶的时间,就准备好湿巾、卫生纸、水、书、手机、一些小玩具等,这样的话宝宝哭泣的时候,妈妈就可以很及时地回应宝宝的需求,宝宝就不会承受“被怠慢”的苦痛了。

3岁以前的宝宝,妈妈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依赖感,这样宝宝才会有充分的安全感,到了该独立的时候,就能自动地走向独立。一般来说,3岁是培养宝宝独立的关键期,宝宝能做的事情,妈妈就让宝宝自己去做好了。常识6宝宝有被遗弃感

在公共场合经常听到妈妈对宝宝说:“回家不回家?不回去,我走了,把你一个人扔这里。”“要是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当初我就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妈妈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想镇住宝宝,使他们安静下来,但却没有注意到,在她们说这些话的一刹那,宝宝眼神里掠过的惊恐。宝宝是在担心:“妈妈不要我该怎么办呢?”与生俱来的被遗弃感

幼儿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得不到慈爱和被父母遗弃。如果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意和关注,就会生活在惊恐当中,担心被父母遗弃。

宝宝如果产生被遗弃感,危害并不亚于真正被遗弃。儿童的“被遗弃感”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母亲,二是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如果妈妈陪伴在宝宝身边,当宝宝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及时出现在宝宝身边,满足宝宝饿了、渴了、换尿布、排便便等的生理需要,宝宝寂寞了,妈妈就过来陪宝宝一起玩,跟宝宝说说话,和宝宝一起表演个小游戏等,这样,在1岁前,宝宝基本能够建立起坚固的信任感。宝宝感觉到自己被妈妈深深地爱着,就不会有被遗弃感。

宝宝在心理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夫妻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势必会把不良的情绪投射到宝宝身上,宝宝失去了周密的照顾和亲切的关爱,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一旦爸爸或者妈妈不在身边了,他就会患得患失,产生一种被爸爸或者妈妈遗弃的焦虑、紧张、害怕的感觉。这样的宝宝不但现在内心不踏实,即使长大后内心也会有阴影,表现在社会交往中不懂得遵循正常的交往规则,对自己和他人都缺乏信心,性格孤僻,难以驾驭人际关系,对生活的看法容易悲观等。

有的宝宝经常表现出神情忧郁、心事重重、夜间哭闹、和父母分别很难的情况。这样的宝宝大多生活在一个不稳定、不和睦的家庭里,父母脾气不好,不懂得互相尊重,动不动就吵架、离婚,致使宝宝有了被遗弃的感觉,担心父母一离开就见不到了,他们密切观察父母的行动,只要父母有离开倾向,他们就会大哭、大闹。多给宝宝幸福感

如果宝宝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娟娟出生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爷爷奶奶相亲相爱,父母也是经历了大学四年、工作后两年的爱情马拉松后,在达到了相知相爱的程度后才走进婚姻殿堂的。

他们婚后没有急急忙忙地要生宝宝,而是等到适应了新的家庭生活后,达到了彼此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程度后,才决定要宝宝的。即使宝宝出生后,他们也没有因为生活变得忙乱而吵过架。

妈妈的孕期过得非常平静而快乐,她经常听音乐、读书、和闺密聊天、散步,祈祷自己的宝宝聪明、健康。

娟娟是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降临到这个小家庭的,娟娟出生以后,妈妈陪伴了她两年。妈妈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陪伴她玩耍。即使在她1岁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到处探宝,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妈妈都没有呵斥过她一句,总是很耐心地跟在后面,微笑着为她打扫战场。

娟娟是吸吮着妈妈的甜美乳汁长大的。每次喂奶的时候,妈妈都会用干净的布把乳头擦拭干净,然后很庄重地抱起娟娟,让她的头冲着妈妈。娟娟心里美极了!一边喝奶,一边注视着满脸爱意的妈妈,心里美极了!

在娟娟心里,妈妈是那么爱她,即使她做了坏事,妈妈都不会嫌弃她。

每天睡前,妈妈都要给娟娟讲故事,故事里的人物留在娟娟的大脑里,让娟娟了解到这个奇异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多么令人憧憬。

娟娟2岁的时候,妈妈对她说:“妈妈要去工作了,你每天和奶奶在家里,等待太阳落山的时候妈妈回来!”娟娟虽然哭闹了几次,但是很快就明白了“妈妈去上班了,会准时回来。妈妈永远爱我,永远不会不要我”。

像娟娟这样的宝宝,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内心的幸福感很强,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生命成长经历的每个阶段。他们信任感建立得好,就不怕分离,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产生过大的情绪波动,以至于精神压抑。

培养宝宝的幸福感,除了给宝宝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妈妈还要小心呵护宝宝的心灵,不让宝宝有被遗弃的感觉。

平时,父母不管心情多么不好,都不要给宝宝坏脸色,也不要用遗弃来吓唬宝宝,即使是开玩笑都不要。否则,一旦引起宝宝心灵深处的害怕遗弃之感,就会使宝宝的心理受到伤害。

当妈妈不得不和宝宝分离的时候,分离前要在精神上做好准备。较好的办法是和宝宝玩一些相关的游戏,如玩“妈妈出差去”的游戏,通过扮演角色、模拟出差过程,让宝宝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有些父母由于害怕宝宝哭闹,常常悄悄离开,然后再让其他亲友对宝宝说明真相,这种方法是不足取的。常识7依恋妈妈

果果快3岁了,家人准备送他去幼儿园。可是这个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吃饭妈妈不喂他就不吃,吃喝拉撒刷牙洗脸穿鞋,妈妈不伸手,他就一直等着。果果还有个习惯,只要妈妈在家,绝对不用别人,这要是上学,可怎么办呢?

豆豆是一名2岁半的女孩,特依恋妈妈。妈妈经常说:“我女儿在别人面前是豆豆,在我面前是公主,得伺候着。”在奶奶家,到点豆豆就睡觉,出门跟着奶奶走,还能自己坐在餐桌前吃饭,回到了家,妈妈不抱着转一个小时,绝对不睡觉!

壮壮2岁,随时随地都要妈妈陪。玩得好好的,只要妈妈一转身想去做点别的事情,壮壮就大声哭喊,在家里要妈妈陪,到了外边,得时时刻刻不离妈妈身边,有点什么需求也必须妈妈出手才好。

妈妈和宝宝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宝宝如此黏着妈妈,也难怪妈妈着急啊!那么,宝宝这种依恋行为能够改变吗?宝宝依恋妈妈为哪般

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所以说,儿童依赖妈妈或者他的抚养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如果妈妈(或者其他养育人)没能和宝宝建立这种安全依恋,那么就会影响宝宝走向独立。有研究发现,两个在两三个月大时哭闹程度相当的婴儿,甲婴儿的父母对他的哭闹不烦不乱,仍然跟他说话,逗他玩;乙婴儿的父亲则极少花时间陪小孩,母亲又是只要他一哭就把他抱在怀里走来走去,很少跟他说话或是陪着他玩。等到1岁左右,甲婴儿只要在父母身边不远,大部分时间都能快快乐乐地自己玩;乙婴儿却仍然时常哭闹,要求大人抱。如此看来,很可能是甲婴儿的父母由于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烦不乱,能享受乐趣,因此,对于宝宝的需求及成长的脉动皆较为敏感,较能适时扩展孩子的行为能力,使得他逐步在不被抱的情况下也能有安全感,能自得其乐。乙婴儿则没有学到这样的能力,仍然得依赖较原始的方式——被抱着才觉得安全、快乐。

由此可以说明,由于依恋能减少婴幼儿的不安与恐惧,他们深知有人关心他们,当他们有需要时成人一定会出现,这样,当他独自活动时,也有一种安全感,有适度的依恋的孩子能容忍与成人的分离而不焦虑,能够安心地进行独立探索活动,也不会产生遇到困难无人帮助的恐惧感,婴幼儿的独立性从而就伴随着依恋性而得到发展。所以说,婴幼儿的依恋与独立性的培养是可以协调的,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有的孩子过于依恋妈妈,以致影响了独立,是什么原因呢?1.重照顾忽视自立

很多家庭过于溺爱宝宝,无条件满足宝宝的一切需求,宝宝有了自己做事的欲望时,父母为了安全,极力阻止,妨碍了宝宝独立能力的形成,使得最初建立起来的安全依恋感逐渐发展成过度依恋、依赖。那些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由于祖辈对孙辈呵护有加,更容易多溺爱少教育。2.早期依恋关系不稳定,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

有的家庭,父母过于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宝宝,就雇保姆或者把宝宝寄养在亲属家,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宝宝安全感不足,情况严重的宝宝老是担心妈妈离开自己,几乎是每天都生活在惶恐当中,见了妈妈就黏上了。3.妈妈没有精心照顾

有的年轻妈妈过于贪玩,觉得小宝宝不懂什么,吃饱穿暖就成了,当襁褓中的宝宝向妈妈发出爱的呼唤的时候,她们并不敏感,甚至置之不理,导致宝宝情绪不稳定,对这个世界很不信任。受此焦虑情绪影响,他们也会很依恋妈妈。4.受过惊吓

宝宝的感官系统非常敏锐,当夜晚或者有恐怖事件发生的时候,妈妈没有陪伴在宝宝身边,或者事后没有及时给予安慰,会导致宝宝神经紧张,对妈妈产生依赖。

对于宝宝来讲,能够形成对妈妈、对亲人的安全依恋型关系,才能身心健康地走向独立。过分依恋妈妈的宝宝属于不安全依恋型,妈妈需要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让宝宝尽快地与你形成适度的依恋关系。满足依恋引导独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依恋行为同睡觉吃饭一样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宝宝不愿独自玩耍,喜欢黏着大人,那是他对熟悉的亲人逐渐产生依恋情绪的表现,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宝宝黏人至少说明他的情绪能力发展正常。

教育宝宝不容易,2岁以前,妈妈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宝宝,让宝宝感受到妈妈非常爱他,这样宝宝才会有安全感,才能够有信心走向独立。2岁以后,妈妈依然十分爱宝宝,但是妈妈爱的方式要改变,就是不能事无巨细都替宝宝做了,要给宝宝一定的空间,让宝宝自己去完成,这样宝宝才能很好地发展各种能力,让他从心灵、身体各个方面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宝宝才不会过度依恋妈妈。1.亲自养育宝宝

妈妈最好亲自抚养宝宝,料理宝宝的一切事情,让宝宝充分感受到妈妈爱自己,愿意时刻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保护自己的安全。

当宝宝长大一些,妈妈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照顾人,这个人要有爱心,能够及时满足宝宝的一切需要,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当妈妈确定好谁来照顾宝宝时,最好先让这个人和妈妈、宝宝共同生活一段时间。

比如,这个人是奶奶。妈妈平时要多做宝宝工作,告诉宝宝:“妈妈去工作,奶奶陪你玩!奶奶会像妈妈一样爱你!到了晚上,妈妈就会回来!”妈妈一定要记得按时回家,这样宝宝才不会产生焦虑情绪。

分别的时候,妈妈要心情愉悦地跟宝宝说再见,这样宝宝的心情也会轻松些。

即使宝宝由别人照顾,妈妈也要多给予宝宝关爱,比如,尽可能抽时间陪宝宝玩耍,经常以温柔的目光、话语或者抚摸、搂抱、亲吻来与宝宝交流,让他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2.支持宝宝独立

独立性是宝宝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也是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素养,关系到宝宝自信心、自理能力、责任心等的建立。宝宝从1岁能够走路的时候起,就表现出了独立的需要,2~3岁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关键期。

既然宝宝什么都想自己来,妈妈就给宝宝这个机会,即使他做得不好,妈妈也不要责怪,最好手把手教宝宝怎么做,但绝不可以替宝宝做,这是防止宝宝过度依赖妈妈的关键一步。妈妈要勇于放手,让宝宝自己吃、自己玩、自己睡,宝宝习惯了独自玩耍,长大就不会太黏人。

当然,宝宝毕竟不具备独立做所有事情的能力,有些事情,妈妈还是要帮助宝宝来完成的,这样才不会打击宝宝做事的信心,使得宝宝依然积极地开发自己的能力。常识8宝宝讨厌爸爸

田田1岁半,和妈妈、爷爷、奶奶相处得都很愉快。但特别厌烦爸爸。只要看到爸爸就特别烦躁地想让他走开,就会发脾气或哭闹。有一次吃饭,爸爸小心地给田田夹了块肉,他又哭又闹,要不是爸爸反应快,碗就被他摔地上了。

每当爸爸要抱他,他就边叫边打挺,如果爸爸还不放下,他就会狠狠地抓挠爸爸的脸。爸爸生气:自己那么喜欢宝宝,他为什么这么烦自己呢?爸爸爱的方式不够好

宝宝讨厌爸爸,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爸爸不够爱妈妈,经常和妈妈吵架;另一种情况就是爸爸对宝宝不够关心,不和宝宝一起玩。1.爸爸不够爱妈妈

小宝宝一般都跟妈妈更亲,且不说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单是哺乳期的四目相对,那份亲密感情就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包括爸爸。这就是为什么爸爸和妈妈有分歧,宝宝会向着妈妈的原因。

有的时候,即使夫妻关系很好,偶尔也会有吵架行为,即使这种吵架只是因为家庭琐事,不会影响夫妻感情,但是宝宝看到了,也会很伤心。他们担心爸爸妈妈离婚、爸爸妈妈不要他们了,所以,爸爸妈妈吵架后,宝宝会大哭大闹,有的宝宝还会发呆、焦虑。

为了让宝宝深切感受到这个家庭是个牢固的集体,爸爸妈妈和宝宝永远不会分开,爸爸妈妈除了在吵架的时候要避开宝宝,平时,在宝宝面前可以有尺度地表现得亲密一些,比如拥抱一下、相视而笑、拉拉手、一家人做游戏、开开心心地吃饭等。通过这些简单的日常小事,宝宝能够体会到爸爸是爱妈妈的,就喜欢爸爸了。2.爸爸对宝宝关爱不恰当

宝宝不喜欢爸爸,怎么办?宝宝出现这种异常现象,与生活的环境和家长有关系,应从爸爸身上找原因,他是否对宝宝太严厉或太冷淡了,导致宝宝不喜欢他。

当下,爸爸工作似乎都比妈妈忙,照顾宝宝的任务更多地落在了妈妈身上。有的家庭,宝宝在襁褓中的时候,爸爸甚至都没有抱过宝宝,宝宝的安全感只建立在妈妈身上了,或者说和爸爸的关系建立得还不够牢固,以至于不能和爸爸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爸爸妈妈要想改善和宝宝的关系,就要消除掉宝宝人格里质疑的成分,让宝宝充分信任爸爸妈妈,能够积极主动地和爸爸妈妈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不接纳爸爸的爱。

爸爸要多抽出时间陪陪宝宝,以宝宝喜欢的方式和宝宝亲昵、互动,以便让宝宝切切实实体会到爸爸的爱。

有的爸爸觉得自己是男子汉,面对小宝宝不好意思温柔,于是就用一些“来劲”的方式和宝宝亲昵。比如,一见面就用力拧他的脸蛋、揪他的耳朵、捏脖子、打屁股;在宝宝玩得正高兴时,突然抱起他紧紧地搂着,宝宝便烦躁地拼命挣脱;宝宝睡得正舒服,趴下就用胡子扎宝宝;张嘴就是“臭小子”“臭宝贝”,弄得宝宝不知道爸爸是喜欢自己还是不喜欢。还有的爸爸为了显示自己当爸爸的威严,就没有对宝宝笑过……

这样的爸爸,即使天天见面都会令宝宝害怕,更何况很多爸爸一连几天都难得见上一次面,宝宝怎么能拿爸爸当爸爸呢?

0~3岁的宝宝,身体和皮肤都很娇嫩,爸爸要小心跟宝宝接触,要保护好宝宝的身体和皮肤,抱孩子要轻,和他讲话要温和。与宝宝互动的时候,要先征求宝宝的意见,这样宝宝才会觉得爸爸重视自己,才愿意接受爸爸的照顾。

不管宝宝有多么不喜欢爸爸,爸爸都不能从育儿角色中抽身。实践证明,爸爸带大的孩子,或者享受到了充分的父爱的宝宝,长大后性格开朗、头脑灵活、身体健壮、充满活力。

所以,妈妈要想办法使爸爸走入育儿生活,与自己一起担当起育儿大任。除此以外,爸爸还要非常爱妈妈,爸爸对妈妈不好了,宝宝会非常伤心,就会从心里讨厌爸爸。尽职尽责养育宝宝

当爸爸们在宝宝那里没有享受到和妻子一样的待遇的时候,不要沮丧,先耐心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吧!(1)你每天都在宝宝没睡着前回家吗?(2)你会帮宝宝换尿布、冲牛奶吗?(3)每天专心陪宝宝玩的时间有没有1个小时?(4)你有为他讲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吗?(5)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说话吗?(6)孩子哭个不停时你会耐心地哄他吗?

如果这6个问题,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说明你眼下并不是一个尽职的爸爸,或许你根本不懂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到社会上也更容易成功。教育专家们同样认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他们一般会有计划地培养孩子某些方面的品质,注意发展孩子某些方面的才能,而母亲恰恰缺少这些。在开发智力、传播知识方面,父亲的知识面相对要比母亲广博,天文、地理、历史、生物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能让孩子眼界更开阔。在培养日常的生活习惯方面,父亲更能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面对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总之,父亲采取的教育方式,一般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做事情、处理问题。

有研究证明:如果在出生5个月左右,父亲经常和婴儿一起玩,婴儿的眼睫毛反应会很快,不会出现常见的迟缓现象。这样,当小虫或异物接近眼睛的时候,睫毛的反射神经就会立刻作用,挡住对眼睛的攻击。这种敏捷性一般都是在和爸爸玩耍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如果宝宝与爸爸交流不足,睫毛就不会常常眨动,比较迟钝,异物就容易进入眼睛里了。

父亲的男子汉硬派作风,弥补了妈妈、女幼儿教师养育、陪护宝宝时缺少的阳刚之气。当妈妈限于给宝宝讲故事、背歌谣的时候,爸爸能够把脑海里的探险、狩猎、赛车、奔跑等知识传授给宝宝,扩大宝宝的知识面。

妈妈一般比较勤快,在一些小事情上主动性更强,与之相比爸爸就显得思维积极手脚懒惰了,他们常常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大胆尝试。爸爸性格直爽,宝宝有了什么缺点,会严厉地指出来,让他们改正,非常有利于宝宝形成宽严有度的性格。

爸爸习惯于把宝宝带到户外,一方面拓宽了宝宝的视野,另一方面锻炼了宝宝的体力。爸爸带宝宝到户外,踢足球,放风筝,捕捉蝴蝶,抓知了,玩沙子,堆雪人……玩得既轻松又尽兴。这样的亲子活动,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宝宝的智力、心理素质也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成长。

宝宝的感觉非常灵敏,爸爸和宝宝玩耍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也不要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到家里来,那样的话,宝宝就会觉得爸爸并不喜欢他,爸爸并不愿意接受他,他是不被爸爸喜欢的,就无法建立起内心的安全感,自然就不愿意跟爸爸玩耍了。

如果爸爸经常待在家里,和妻子相亲相爱,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每天都以快乐的情绪和宝宝一起玩耍、游戏,宝宝从爸爸的神情里读出了愉悦、爱护,看到了信任,就愿意和爸爸一起玩耍了。第二章关键期,接纳宝宝的成长方式常识9宝宝扔东西

小明在外边玩耍,热了,把背心脱下来,玩着玩着,背心找不到了。妈妈纳闷,这个孩子没走多远啊,难道被风刮走了?再仔细找了一遍,原来小明把背心塞进了水壶里。

哎!妈妈叹气。这个孩子一天到晚不停息,不是把东西从高处扔下来,就是钻进沙发底下探宝,要不就把书一本一本地从书架上往外拽,搞得乱糟糟的。有一次,还把爸爸的手机从床上扔到了地上!空间敏感期

神经解剖学家马利安·戴蒙德在他的《思想的神奇之树》一书中,强调了空间训练的重要性。比如丢沙包的游戏,就可以同时刺激生理和情绪。他指出,空间智慧“是一种最切实际的能力”。

从0岁开始一直持续到6岁,都是儿童空间敏感期。儿童进入空间敏感期后,就开始了他的探索之路。他首先会发现这一物体和那一物体是分离的,所以他喜欢把一些东西从高处拨拉到地上,然后寻找,之后再拿到高处,再拨拉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意识到了自己有力量把一个这么大的东西从高处移动到低处,于是遇到他不喜欢的物品的时候,宝宝就会扔掉,遇到他喜欢的物品的时候,他会主动把这个东西拿到自己觉得安全的地方。所以说,宝宝扔东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了解、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

进入空间敏感期的宝宝,简直是给大家捣乱!只要是他们够得着的高处,他们就要爬上去,才不考虑危险不危险;只要是他们能钻进去的空间,他们就要挤进去。攀爬、跳跃……宝宝的身上就像安装了发动机,有使不完的劲。

有的妈妈为此苦恼,因为每天跟在宝宝后面太累了,她们需要紧绷着神经照顾宝宝,生怕宝宝摔了、碰了,更有甚者,找条绳子把宝宝拴上,这样就不用担心宝宝出事了。

妈妈限制宝宝运动,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因为宝宝的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抑制宝宝的活动,等于抑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成长。宝宝的每一“动”,都是一个学习的经历,都在满足他成长的需要。

宝宝进入了空间的敏感期,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了解物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并建构空间概念、空间智能。宝宝活动的空间越广阔,将来掌握空间概念、发展几何能力的能力越强。当他们抛撒、移动物体的时候,妈妈不要制止,因为宝宝在通过移动物体的位置感知空间;当宝宝不停地到处攀爬时,那是宝宝在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

宝宝大概从10个月开始扔东西,从这个时期开始,宝宝进入了大动作和小肌肉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发展感知觉的敏感期。妈妈要多引导宝宝做一些“扔”“捡”“掏”“跑”“跳”“抓”“拿”等动作。处于直觉动作思维时期的宝宝,扔东西非常利于其感知觉动作的发展。

在一次次摔、捡的过程中,宝宝对各种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会形成很直观的印象,这丰富了他们的大脑皮层。比如,妈妈买回来一篮子鸡蛋,宝宝觉得好玩,把脚伸进篮子里,吧唧吧唧把篮子里的鸡蛋全部踩碎。结果,脚却拿不出来了。这个过程,不但让宝宝明白了鸡蛋容易碎,还让宝宝记住了鸡蛋有蛋黄和蛋清;还让宝宝明白鞋踩在鸡蛋上,会把鞋弄脏;宝宝以后一定不会把脚往里塞了,因为他明白了脚放进去就出不来了。

宝宝做了这样的坏事,妈妈不要打骂宝宝,但是一定要告诉他:“鸡蛋容易碎,不能磕、不能踩!”宝宝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探索中全面建立起来的,逐渐地,他们会懂得,易碎的东西不能碰,要小心轻拿轻放;小的、轻的能扔得远,大的、重的就扔得吃力,圆的能踢不易拿,扁的好拿不能踢等。这些认知虽然宝宝没有对人表达,但是他的大脑已经记下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