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03:14:04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探秘北大

探秘北大试读:

内容提要

创新并不是一切让人随意操作的游戏,而是全方位的智力辐射。只有不断创新的人,才能终成战而不败的超级选手。我们相信这样一句话,谁要抓住创新,谁就能成大事,谁要拒绝创新,谁就会平庸。

第一章 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并不是一切让人随意操作的游戏,而是全方位的智力辐射。只有不断创新的人,才能终成战而不败的超级选手。我们相信这样一句话,谁要抓住创新,谁就能成大事,谁要拒绝创新,谁就会平庸。

第一节 打破常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为一名北大的教授,我深感身边事物日新日异的变化有许多思维着的头脑在不断创新,在改变。

创新分技术创新和思想创新,不管哪种创新,都是我们所不能缺少的。我们应有技术上的创新意识和思想上的创新见解,唯有创新才是我们成就事业的源头活水。是成大事者的长生之剑。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打破常规的决心,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敢打破常规者,他的事业将注定不能有大的发展。只有变化,才能因创新而成功才能出奇制胜。

老子曰:“反者,道六幼也。”意思是一种反常规的做法往往是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体现,这也就说明了“成大事”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墨守陈规。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浙江出现了一伙以裘甫为首的盗贼,屡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军。浙东地区山林海岛中亡命之徒就纷纷云集于裘甫的麾下,其部众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3万余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聚积资财粮草,雇请优良的工匠,锻造军用器械,声势震动中原。

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几次派兵镇压,全为裘甫所败,于是向朝廷上表告急。朝廷知郑祗德不能胜任,也正在议论选派武将去代替他。

但是在推荐人选的问题上,各位大臣却是各持己见,争论不已。最后宰相夏侯孜说:“浙东地方有山有海,阻拦通路,只可以用计谋攻取,难以用强力夺取。朝中武将没有智谋,只有前安南都护王式,儒家文士的儿子,当地华人夷人却都归服于他,其威名远近皆知,可以任用他前往浙东征讨裘甫。”诸位宰相都认为夏侯孜说得有理。于是唐宣宗任命王式为浙东观察使,替换郑祗德。

于是宣宗立刻召见王式,问他有何良策可以尽快消灭贼军。王式回答说:“只要多派军队,贼军很快可以攻破。”

有个宦官说:“大量调发军队,所花的军费太大,并非良策。”王式说:多调发军队,将贼军迅速消灭,所有的军费反而可以节省。若少调发军队,不能战胜贼军,或者是将战事拖延几年几月,贼军的势力日渐壮大,江淮之间的群盗就将蜂起响应。现在国家的财改用度几乎全部仰仗于江淮地区,如果这一地区被叛乱的贼众阻挠,使财富输送之路不通,就会使上自九庙,下及北门十军,都没有办法保证供给,这样一来,耗费的军费岂不是要?宦官无言以对。唐宣宗听了他的一番话,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颁下诏书,调忠武、义成、淮南诸道军队交给王式指挥。

王式进入浙东观察使治所越州,便开始重新修订法令、军纪。经过王式的整治,无人再敢以军饷用度不足、患病卧床为由不愿出战了,要求先升官再出战的人也不敢再说话了。

由于当时裘甫的势力很大,人们都惧怕他,所以有很多人通敌。而对裘甫派来的间谍,越州府官吏不但不将其逮捕,反而收买他们,甚至还会为之提供饮食。州府中的许多文武官吏也暗中与裘甫军通信,以求城破之日,能免死并保全妻子儿女。王式暗中察明,把主要的通敌的人逮捕处斩,并申明了纪律,严格门禁法规,规定没有经过严格检查的人不得出入。夜里安排周密的警戒,这样一来,裘甫无法再探听官军的虚实。

然后,王式命令越州所属诸县打开仓库放粮,用以赈济贫苦的百姓有人提出疑问说:“裘甫贼寇还未消灭,军粮正急于要用,不可散发。”王式答道:“这我自有缘由。”

还有人请求建烽火台,用来警报贼寇的来犯,以及报告来犯贼寇。王式只是笑了一笑,而不予答应。

王式又挑选出懦弱的士兵,让他骑上强健的战马、配以很少的武器,作为侦察骑兵。这一回,虽然部下又感到惊讶百分,但谁也不敢再多加过问了。

众将士不知道王式妙计何出,有人甚至怀疑王式会不会用兵。

官兵在王式的指挥下,几次与裘甫军交锋,最后裘甫被围困在剡县城中。贼军城中无粮,水源被断绝,裘甫被迫出城投降。

于是王式大摆庆功宴,与众将士痛饮,但大家对他克敌致胜的奥秘而仍不明白。有人问:“您刚到越州赴任时,军粮正紧张,而您却将官府仓库的仓粮散发给百姓,赈救贫困乏粮者,其中用意是什么?”王式解释说:“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裘甫贼众聚谷米引诱饥饿人民,我分发粮食,饥民就不会被裘引诱入伙为盗。况且诸县守兵极少,如果不分粮食给民众,裘甫贼军赶到,官府的谷米正好成为贼寇的资粮,为盗贼所用,岂不是一举而二失?”

又有人问:“那您又为什么不设烽火台呢?”

王式说:“设烽火台不过是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军队都已安排了任务,全都开拔,越州城中没有军队可用作援兵,设置烽火台不过是徒费功劳,惊扰乡民,使我军自乱溃散而已。”

诸将又问:“您派懦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而且给他们配以很少的武器,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王式笑着说:“如果侦察兵选派勇武敢斗的士兵,并配给利器,遇到敌人就可能会不自量力上前搏斗,如果都战死了,就没有人回来报告,我们就不知道贼军的到来,这样的侦察兵有什么用呢?”

众将士听完王式的解释后,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这里我们要以看出我们必须能打破常规,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有所突破,达到成功。

汉朝末年,贾诩曾经在董卓手下任职,贾诩是个很有谋略的人,后来董卓被刺杀,他就投奔到张绣队伍中出谋划策,但没有受到重视。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征讨驻守在南阳的张绣,还没有取胜,忽然得知袁绍将乘虚进攻打曹军的大本营许都,曹操只得收兵撤退。张绣一看曹操撤退,立即决定追击。

贾诩连忙劝阻:“千万不要贸然追击,否则有可能吃大亏。”张绣认为敌人已经退却,哪里有不追赶的道理?他不听劝告,联合刘绣的队伍一同追击曹操的军队。大约追赶了十多里路,追上曹军断后的部队,结果曹操的士兵奋勇应战,张绣、刘表大败而归。张绣倒是能够承认错误,他惭愧地对贾诩说:“这是你说得对啊!我的力量确实比不过曹操,所以不能取胜,后悔没有听你的话。”这时贾诩却说:“现在你应该赶快掉过头去追曹操,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张绣、刘表疑惑不解:“我们乘胜追击反而吃了大亏,现在我们打了败仗,您却说应该果断追,这是为什么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情况已发生变化,与以前不同了,你们只管追去,越快越好,如果不胜,我拿脑袋担保!”

刘表不相信贾诩的话,坚决不愿再出兵。张绣虽有疑虑,还是相信了他的话,重新整顿了败兵残将,再回去追赶曹军。这一次,两军接触,厮杀一阵,果然曹军越战越弱,抵挡不住,一路丢下许多车马粮草,慌忙逃走了。张绣大获全胜,缴获了一大批战利品,满载而归。

张绣急切地问贾诩:“第一次我用精兵去追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第二次你却劝我用败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兵,反而能取胜。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贾诩解释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曹操是个非常懂得用兵的人,他一定不会不作防备就随便退却的。你虽然很善于用兵,但还是不如曹操力量强大。曹操退却时,必定会作好防追击的准备,我估计他会亲自率精兵断后。你去追他,当然要吃亏了。但是曹操打了胜仗却还是急着撤退,这就很不正常了。我猜想很可能是有人进攻许都,或是朝廷内部出了问题。你第一次追击,他已将你打败,他就放心了,他自己一定亲率主力军队先走了。即使留下断后的部队,也不会是什么有战斗力的部队了,不是你的对手。你第二次是出其不意地追击他们,你想,这怎么能不打胜仗呢?”

张绣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称赞:“高明!高明!”从此以后,贾诩便获得张绣的信任了。《草庐经略》上说:“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兵法上有实则虚之谋略,然则,这都没有一定之规,关键要看个人的识量和悟性。兵者,“诡道”也,所谓“诡”和“谲”之类的词语,在兵家那里是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的,而这类词的意思无非就是一个,那就是变化。谁能变化得宜,谁就会取得胜利。在军事上,与其说是斗勇,不如说是斗智。而智,就是变化。所以我们要善变,不可拘泥于一格,否则就无法有所创新。

但是,“变化”谁都会,在你变化的同时对方也在变化着,因此,要取胜,就必须要掌握别人的变化,这就要采取反“常”的策略。也许从此入手更容易理解“反者,道之动也”之类的话。也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创新,我们才能在任何环境中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节 创新突破能力是前进的发动机

创新可为历史开辟一个光辉的时代,创新的能力也可开启一个人的辉煌人生。

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时代在前进,如果一个人没有旺盛的进取心,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就只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有了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永不衰竭的进取心,任何艰难困苦,落后保守势力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就如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所说:“苟有阻碍这个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三坟》、《五典》,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药,秘创膏丹,全都踏倒他。”

历史上,有许多千古传颂的成大事者都是极富开拓创新能力的。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到唐太宗“贞观之治”;从“文景之治”到“王安石变法”;从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每个伟人都有自己超凡的开拓创新之举。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更是一位极具创新开拓能力的杰出国家领导人。1978年,我国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的疯狂的政治斗争年代中走出来,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就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却在对中国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现阶段阶级斗争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的结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当时其他一些人还在墨守成规,抱着“阶级斗争”的教条不放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在大胆开拓创新,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以他的开拓创新否定了那种荒谬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口号,开拓性提出“草”和“苗”没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是世界文明的成果,我们要大胆吸收、学习,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他提出从闭关锁国转向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国外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国之所以能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改变单一的计划经济成份,提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其他所有制成份为有益补充的制度。这都是邓小平同志看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制约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抑制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许多同志还因循守旧地认为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的时候,大胆创新,首先提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使生产力得到了解放。1992,国内政界、学术界正为计划经济是否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等于资本主义争论不休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为我国后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除了思想障碍。可见,我国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指导下,彻底抛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次伟大的创新。

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伟大的创新能力,我国就不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罗斯福也是一位极具创新能力的领导者。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迄今为止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大危机,其中以美国所受的危害最深。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只知道墨守陈规,还是一味推崇亚当·斯密提出的,一百多年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大推动作用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932年在竞选中,胡佛除了毫无根据地发表盲目乐观的演说外,拿不出任何新政策来摆脱经济危机。而罗斯福则针对经济危机,深刻地分析其原因,大胆提出“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要用政府力量调节和改革经济。后来,他采纳凯恩斯理论彻底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罗斯福总统为美国人民实行的新政,是一种超凡大胆创新之举,“新政”使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和国家调节干预经济政策的开始。罗斯福实行新政,也是他能够成为二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总统的原因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面前正是缺乏创新能力,所以连任竞选失败。而罗斯福正是依靠他的创新能力,当上总统,并成为一代杰出的领导者。

第三节 培养创造思维的方法

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我有造思维也成发明家了”。事实上创造思维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你注意观察,归内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一、观察力是创造的前提

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著称的。

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但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上,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瓦特通过观察水蒸气冲动壶盖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大大促进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两个时代的更替。巴甫洛夫也是从精心观察狗的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立了高等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一生都非常重视观察,为告诫自己以及自己的学生,他在实验室的墙上,写了发人深省的几个大字:观察、观察、再观察!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知识之间细微的差别,发现别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信息,从而找到新方法,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

现在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是怎样被发现的?它就是观察的结果,最初发现分子运动的是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

有一天,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漂浮在水面上的花粉,结果使他大为惊奇。他原以为花粉在无风也无摇搅的平静的水面上会静止不动的,不料他却发现花粉粒一直处在不停的运动中。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没有轻易放过,又进行了更加仔细的观察。

他发现花粉不但不停地运动,而且是非常不规则的运动,没人能预料下个时刻它会出现在什么地方。这与人们的日常观念大相径庭,谁看见过没有动力推动的船在水面上会前后左右地乱窜?

布朗观察到的花粉运动现象也引起了其他科学家的重视,并一同进行了探索,最终确立了分子运动理论,以罗伯特·布朗的名字命名为“布朗运动”。

一个观察结果引起了一场物理学的革命。

英国细菌学家、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在研制消灭葡萄球菌的药剂时,曾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耗尽了大量的精力,经过无数次实验,却没有找到能克制这种细菌的药物。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在努力研究。

一次,弗莱明偶然发现,他做实验用的培养剂由于发霉长出了一团一团的青绿色的霉花。助手让他赶快倒掉,他却没有轻易地把这些发了霉的培养液倒掉,而是把霉花拿到显微镜下细心观察起来。

在仔细的观察中,他惊喜地发现,霉花附近的葡萄球菌全部都被杀死了。他马上意识到,他苦苦研制了几年的药剂出来了,他成功了。没有这次细心的观察,他就会错过了成功的机会。之后,他经过反复的观察实验,一种能克制葡萄球菌的药物诞生了,它就是“盘尼西林”,俗称“青霉素”。

实验证明,这种叫做盘尼西林的药物,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杀死葡萄球菌,还能杀死链状球菌等许多病菌。青霉素的研制成功,给20世纪的人类带来了福音,许多以前根本无法医治的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甚至是消灭。

弗莱明在研究青霉素时,倘若他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清醒的头脑,那么成功的机会就会白白错过。所以,观察力是创造的前提。

中国著名作家艾芜年轻时代生活极其艰苦。他为生活所迫,离家漂泊,靠为人打短工、做杂役为生。但就是在这样困窘的环境中,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读书、写作和学习。

在漂泊的路上,行李、日常用品都被艾芜变卖了,可他最心爱的一箱书、一支笔和一个墨水瓶却一直陪伴着他。他的学习内容就是观察。在小客栈昏暗的油灯下,在林荫的山坡上,他随时把一路的所见所闻、感受和联想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妥善地保存起来。即使在替别人挑担子时,他也会小心谨慎地把笔记本放在竹筐里。

一次,他在缅甸的一家客栈当伙计,虽然工作紧张忙碌,他仍忘不了观察,抽空记录见闻、杂记以及较有趣味的土语方言。一天,老板的妻妹来作客,因为她的左手和右脚都有残疾,在吃饭和做事时就和正常人不一样。艾芜觉得很有趣,便身前身后地围着她仔细观察,并不时地写点东西。他的举动引起了这个残疾人的怀疑,误会他是姐夫派来监视她的,便向姐姐发牢骚,结果导致了一场“内战”。老板一怒之下,差点把艾芜辞退。经过艾芜的解释才算作罢。

艾芜以他独特的敏锐目光,深入观察生活,记录了大量有价值的东西。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按照规定写当天的见闻、感受和心得,再整理改写成文章。把它们挂在房间的墙壁上,一有空就阅读几遍,并且记在心里。不断地观察和积累,终于使他成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作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

二、归纳总结学习法

聚合思维就是我们所说的善于归纳总结,然后找出规律。这个思维方法,可以使我们从众多的答案中选择出最正确的答案,可以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方案;可以依靠许多资料归纳出正确的结论。(1)雅各布的情报收集法瑞典的情报学家雅各布之所以成名,关键是他运用了一个很好的思维方法——聚合思维法。

他在平时阅读时,很注重积累知识,把分散的资料分门别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重新组合加工。他知道,许多东西分散的时候,并不引人注目,而一旦聚合起来,就能产生“相聚变”,出现新的结果。

在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例子:弟谷观察行星30年,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他只是单纯的积累,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总结和研究,所以,他多年积累的资料一直放在那,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堆废纸。后来,天文学家开普勒将他的资料进行了重新分类整理,进行了认真的归纳总结,结果,从中发现了行星运行的三大规律。这个例子说明,只有善于总结思考,才能使观察得到质的飞跃。

知识的宝库,是用一把复杂的“密码锁”锁住的,我们在积累知识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整理和组合,使知识成为完整的系统的材料。只要把知识组合成符合内部规律的系统,就一定能够找出开启这把“密码锁”的密码,打开科学奥秘的大门。

雅各布就是善于总结组合的能手。他写了一本关于德军的小册子,详尽地记载了德军的情况,在这本小册子里,他披露了德军的组织结构、参谋部人员的部署以及新组成的装甲兵小队的内幕。书中还介绍了168名指挥官的姓名、简历等一些机要的资料。

这些特等军事机密被编成书,并公诸于世。希特勒知道后暴跳如雷,立即派人把雅各布抓来严加审问。审问的结果叫人哭笑不得,原来那本小册子上的全部内容,都是从德国报纸上搜集来的,作者只不过是把这些零散的资料进行了分类组合,整理编著成书而已。雅各布本人既不是密探,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间谍。

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这件事轰动很大,雅各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报专家。(2)李淳风是如何归纳总结的

中国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李淳风,是世界上给风定级的第一人。他毕生致力于天文、历法的研究,曾主持制作过“浑天黄道仪”。

唐代以前,中国尚未完整地给风制定过等级,人们只是在竹竿上系挂布帛,根据布帛被风吹动的程度观测风力的大小,古代称“风幡”、“风旗”。

李淳风决定给风作出明确的等级。他选定地面的参照物——树,作为测定风力的标志。他仔细观察大小不同的风吹来时树所起的反应,并同时观察不同的树的反应,作详细的笔录。他不论寒暑晴雨,从不间断观察。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获得了大量的资料。接着他开始分类,按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天气情况将资料划分开。然后进行细致的总结,他将资料不停地比较、对照、归纳。最后,李淳风将风力划为十个等级:

一级,无风;二级,和风;三级,叶动;四级,鸣条(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五级,摇树;六级,坠叶;七级,折小枝;八级,折大技;九级,折木飞沙;十级,拔大树及根。李淳风将他所划分的风力等级收录在他所著的《乙已占》一书中,广泛被采用。

英国海军上将莆福也致力于风力的研究,他以李淳风的归纳为基础,把风力定为从零级到十二级共十三个级别。现在的天气预报就是以此为标准来分风力等级的。

所以,观察后善于归纳总结,常常会有新的发现。

三、横向思维学习法

横向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灵活性,变通性。它是根据已知的信息,使思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重要的创造性思维。

有一次,爱迪生叫他的助手测量一个灯泡的体积。助手用了两个小时,写了两页稿纸的计算公式,仍然没有结果。爱迪生把灯泡里倒满了水,再把水倒进量杯里,只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灯泡的体积。(1)开拓非程序式的思维方法

世界思维专家爱德华·戴波谱,因为研究这种新思维而成名。他的作品有20多部被翻译成19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其中《新思维》一书在日本发行时,销售量超过40万册。戴波谱把一个人的智力比作汽车的功率,而把他的思维能力比作驾驶汽车的技巧。就是说,马力大的车,不见得人人都能开好,而智力发达的人,不是个个都善于思维创造。

他举了典型的横向思维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姑娘,她的父亲借了一笔高利贷,无力偿还。那个丑陋的债主说:只要把姑娘嫁给他,债务就一笔勾销,否则送她父亲坐牢。姑娘父亲拒绝了他。

债主提出靠赌局解决此事,方式是他在口袋里放进一黑一白两块鹅卵石,如果姑娘摸出黑的卵石,就要做他的妻子,债务勾销;如果摸出白色的卵石,就跟父亲回家,债务也勾销。如果姑娘拒绝这个建议,就把她的父亲投入大牢。无可奈何之下,姑娘只好接受这个建议。

但是姑娘发现,债主从路上捡起了两块黑色的鹅卵石放进了口袋里。然后,宣布赌局开始。姑娘想:她不摸石头,父亲就要坐牢,她摸石头,就会嫁给丑陋的债主。揭穿债主的阴谋,他就会翻脸不再给她机会。

如果从常规上看,姑娘绝对没有获胜的机会,但是姑娘却想出了办法。她站到铺满鹅卵石的路上,从债主口袋里摸出一块石头,立刻装作失手丢到地上的石头之中,让债主无法分辨她摸出的究竟是哪一块。

姑娘说:“请您原谅我笨手笨脚地弄掉了石头,不过不要紧,您只要看看您口袋里剩下的石头是什么颜色,就知道我刚才摸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石头了。”剩下的当然是黑色的卵石,它证明姑娘摸到的是那块白色的卵石。于是,姑娘和她的父亲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姑娘的聪明在于,她把思路集中到口袋中剩下的那块卵石,而不是她摸出的那块。

横向思维要求开拓非程序式的思维线路,考虑不相关的情况,推理允许有误差。因为通过错误的思路,也许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2)横向思维的成功者李维·施特劳斯

牛仔裤就是横向思维的产物。牛仔裤的发明人李维·施特劳斯是带着“淘金梦”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的。当他到来的时候,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淘金,淘金已是无利可图了,很长一段时间,李维没有挣到钱。

后来他发现,淘金者很缺乏生活用品,他的脑子灵机一动,既然目标是为了赚钱,为什么必须淘金呢?他立即运来了生活用的小商品和大量帆布供淘金者搭帐篷。有一天他推销帐篷,一个淘金工人说:“我们不需要帐篷,而是需要淘金时穿的耐磨的裤子。”

李维注意到淘金工人都是衣衫褴楼的。淘金很费衣服,一件崭新的衣服,用不了两天就磨坏了。李维大受启发,立即请裁缝给那位淘金工人做了一条帆布裤子,这就是世界第一条牛仔裤。牛仔裤一问世就大受欢迎,直到今天成为世界共同的时装。

在“淘金热”中,挣钱最多的是没有淘金的李维。(3)药品变染料

在科学史上也有许多思维变通的事例。19世纪中期,著名的化学家霍夫曼和他的学生——18岁的柏琴做合成奎宁药物的实验,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有一天,柏琴在实验中合成出一种鲜艳的紫红色黏液。柏琴灵机一动,设想用这种合成物做纺织品的染料一定很出色。于是,他申请了专利,办起了第一家合成染料工厂,开辟了人类历史上人造染料的新工业部门,从此人类结束了单纯依靠天然染料的历史,开始有了更多艳丽缤纷的服饰。

四、想像力是创造思维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动力。”

爱因斯坦16岁时曾问自己:“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以后他又设想:“一个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机中,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些想像推动着他去探索科学的奥秘,终于创立了相对论学说。

成功来自丰富的想像

美国的一位画家塞缨尔·莫尔斯,奇迹般地发明了电报,成为轰动全球的爆炸性新闻,人们纷纷探求他成功的秘密。

他的成功来源于自己丰富的想像。1832年,塞缨尔·莫尔斯乘坐“萨丽”号轮船,由阿弗尔港驶向纽约。在船厅里,有个青年医生杰克逊正在为乘客滔滔不绝地演说。当演讲的内容涉及到电传信息方面时,听众的情绪顿时活跃起来。人们的头脑中产生了一种对电传信息的幻想和渴望。莫尔斯完全被这位年轻医生绘声绘色的演说所感染,他有了这样的一个信念:一定要把关于电传信息的幻想变成现实。

从此,他告别了绘画艺术生涯,踏上了自然科学的道路。对于从没接触过电传信息的莫尔斯来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他有信心,排除各种困难,在陌生的科学领域努力求索。3年过去了,他收获甚微。在这期间,他遇到了很多失败与挫折。但无论多大的困难,他都不灰心。

1837年,莫尔斯终于利用电学原理确定了几种点画符号,发明了电报。莫尔斯的艰苦努力,使他完成了电讯科研的一项重大课题,推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

莫尔斯在研究期间,他身边的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异想天开。但是他没有放弃研究,他相信自己研究的价值。

凡是造福人类的东西,必将受到社会的尊重。经过努力,莫尔斯请求国会为修建电报线路拨款的提案终于通过,一种比寄信更快捷的通讯方式诞生了。

第四节 把思维训练得更灵活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人平常只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有着巨大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不断训练自己把思维训练的更灵活。

一、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它并不比一个西柏大多少。

也许比一棵生菜还小些,可轻易地放在一个手掌之上。它通常不到3英镑重,但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它是属于你的,它就是你神奇的大脑。

我们现在对人脑所了解的一切,是在最近的25年中才了解到的。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知识大多不能在学校学到。但这是能够改变你生活、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方法、和创造方式的知识。

英国作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剑桥大学的托尼·布赞简明地指出:“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他解释说:“人脑是由万亿个脑细胞构成的,每个脑细胞就其形状而言就像最复杂的小章鱼。它有中心,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有许多连接点。几十亿脑细胞中的每一个脑细胞都比今天地球上大多数的电脑强大和复杂许多倍。每一个脑细胞与几万至几十万个脑细胞连接。它们来回不断地传送着信息。这被称为迷人的织造术,其复杂和美丽程度在世间万物中无与伦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

在万亿个脑细胞中,可能有1000亿个是活跃的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可以与其他细胞构成多至2万个连接。不相信吗?那么就想一想如果你只选出10项日常事务——譬如你今天早晨做的头10件事情——将它们按每个可能的顺序进行组合,会发生什么结果呢?结果会产生32628800个不同的组合。选出11项事情,将其组合,可能的组合数是39916800!那么,现在将1000亿个细胞按可能的方式进行组合,而每个细胞可以组成二万个不同的连接,你会对自己大脑的创造力有一定了解的。

那么,你怎样利用大脑大部分的巨大能力呢?布赞指出:“你首先要了解大脑是什么样的,以便使用你大脑的大部分。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弄清大脑的构造,然后是它如何工作、如何记忆、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样,你确确实实地就开始对你自身的了解和探索了。”开始这一探索,你会有如下几个令你惊奇的发现:

首先,在3个不同的层面,从顶部到脑干;你的大脑包括3个截然不同的部分。

其次,你的大脑有左右两半部。每一部分控制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这两个部分通过一个奇妙的电子、化学中系统连接,其本身有3亿个活跃的神经细胞。它像一个国际电话自动交换局那样瞬时将信息传递开去。

现在我们还相信,我们每个人大脑中都至少有7个不同的“智力中心”。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开发了这一潜能的一小部分。

你的大脑坯至少以4个不同长度的电波工作——就像4种不同的无线电或电视频道。

你大脑最复杂的部分有6个截然不同的层面。

你还有活跃的、清醒的大脑和潜意识的大脑。你吸收的很多知识是在潜意识状态下学到的。

你的小脑——或脑干——控制你的许多本能,诸如呼吸和心跳。

你大脑的中间部分控制你的情感。

你的上脑帮助你思考、交谈、推理和创造;科学家们称之为脑皮层。

你把大脑许多不同的部分一起使用,来存储。记忆和重获信息。

我们1000亿个活跃神经细胞中的每一个,其本身就是一台真正的电脑。每个神经细胞可以分长出2000至2万个分支,叫做树突,很像树枝一样。每个树突存储信息,并接收从其他细胞输人的信息。

每个神经细胞,通过叫做轴突的主要通道,在向大脑和全身发射各自的信息。每一轴突被髓磷脂鞘覆盖,这很像电线周围的绝缘体。覆盖或绝缘越好,通过“电线”传递信息的速度就越快,可达每秒100米。

所有的轴突又被多达9000亿个将大脑各部分“粘合”起来的神经胶质细胞所包围。

所有这些部分连接起来,就组成了迄今为止这个世界已知的最独一无二的天然电脑。

学习如何使用你大脑的各个部分,结果会令你震惊。

托尼·布赞说:“开始时,如果你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在上面,你可以轻松地一天读四本书,并且不仅仅是读这些书,而是记住你读的内容。一天四本书,是现在一般学生一年内读书的数目——或者是一年内应读的数目。”“现在想象一下,一个家庭的四个成员开始学同一门课程,他们每天读四本有关这些课程的书。然而,他们每个人把所有主要的信息放到彩色‘脑图’上,这样要点就容易记住了。他们交换脑图,这样一天结束,这四个人中的每个人就从16本不同的书中吸收了信息,和一般学生四年内读的书一样多。”

这样做有多难呢?布赞说:“一点也不难,只要你知道大脑是怎样工作的就行了。它真是个奇异的工具。让我们以人眼这个大脑的一小部分为例。像脑本身一样,眼睛的力量比我们觉察到的要强得多。我们现在知道,每只眼睛有三亿3千万个每秒能接收数万亿光子的光接收器。仿佛‘砰’地一下,我看见了一座山的景色,我能在一秒钟内把它整个摄人。因此,普通书本中一页内容就更简单了。只是我们没有学过怎样将这些同样的视觉技能用于阅读。”

二、大脑不同的部位处理不同类型信息

看一看大脑的电子扫描,你会看到大脑不同部位是如何处理不同类型信息的。我们通过五觉吸收信息,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

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

然而,大脑两部分的分离并非这样简单。大脑两个部分由饼既体这一有3亿个活性神经细胞组成的高度复杂的交换系统不断地平衡着输人信息,并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

大脑的情感中心,也是很紧密地与长期记忆存储系统相连。这就是为什么有高度情感因素的内容,我们都会最容易记住。几乎所有人都会记住他或她第一次主要的性爱体验。大多数50岁以上的成年人能粗略地回想起,当他们听到肯尼迪总统逝世的消息时在什么地方。如果歌曲的音乐与个人喜悦的情感、愉悦的体验相连,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就能引起深刻的记忆。发现大脑是如何处理这类信息的,是进行更有效学习的重要钥匙。但要使大脑最有效地发展,就要经常利用它。古语说得好:“你不用它,就会失去它。”这句话与其说适用于你的肌肉,还不如说更适用于你的大脑。就像简单的饮食调整能帮助你提高脑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同样有其他方法帮助你学得更快更好,而且大多数方法都是简单的。

三、思维方式向开放和网络化转化

北京大学的一位学者最近撰文指出:社会历史的进步创造着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思维方式又成为社会历史前进的催化力量。知识经济社会,其社会结构不是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那种金字塔结构,而呈开放的网络状。网络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和多元互补等特征。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亦应该具有这些特征的实践——智慧型思维,其中创造性思维居于中心地位。

当代人类实践的规模、范围空前扩大,其复杂性也愈益加强。现代社会的任何一项重大的实践活动,都要涉及大量的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心理和伦理等问题,其中一些甚至还跨越国界并且对未来产生影响。我们目前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早已打破了传统分工的界限,为此也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必须变革,以适合于对复杂事物的整体分析。通讯网络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把全球联结成一个整体,多种多样的和遥远的信息在瞬间就可以存取,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可以广泛地进行,合作和竞争都将进一步加强。每一国家、地区和民族都同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通过一定形式来利用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这就给每一国家和民族(乃至个人的发展)增强了活力,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从而激发创造和推动变革。求变、求新、多样化和节奏加快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它要求我们具备广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和即时的应变能力。开放也是对不同观念,尤其是对创新性的新思想、新规则的开放,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造来更新自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特征的。当我们的活动规模、复杂性和变化速度增长时,产生稳定性并支持开放的发展所需的调解信息就更多。

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化,其基础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多种技术的集合,多媒体即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有机、完整的利用”;信息基础结构是一个由物理设备、数据库、应用系统和软件、网络标准和传输编码、以及开发应用上述结构的潜力的人等五个部分整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网络信息空间的设计更需综合运用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文化成果。信息技术和社会的信息化还为现代的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提供了新的基础,把它推向了新的发展。

这种现代综合性思维的特征在于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人的智慧和才能与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料及信息基础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跨越层次界限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所谓复杂巨系统,就是指结构非常复杂,而且是对外界开放的系统,如社会系统)如此相应的思维方式,也是开放的、动态的。这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不同于以往,很重要的是因为它是非线性的、多维互补的。网络化的世界纵横交织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它们是动态的、过程性的。网上大大小小的“纽结”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们能够对环境的变化作出有选择的反映;“纽结”之间有着长程通讯联系,它们相互参与,彼此合作和竞争。

四、人人会有好生意“我这个人不行,想不出什么好主意。”这是要求一个人出点新颖主意时,常会得到的典型答复。

这种观念已经证明是错误的。英国剑桥大学有过一个研究计划,把选修巧运匠心解决问题课程的研究生,与未选这种课程的研究生分成两组加以测验。结果显示,选课的一组在产生新颖有用主意的能力方面平均比另一组强94%。一位研究人员指出,除去各种“开窍”练习外,要紧的是掌握3条原则。

1.清楚认定问题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即使表面很简单的问题,也未必说得很明确。一个年轻母亲问老师:“怎么才能使我的儿子早餐时吃鸡蛋呢?”

老师反问:“你为什么要他们吃鸡蛋?”

答复是:“因为鸡蛋富于有助身体发育的蛋白质。”

因此正确的目标应是: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得到足够的蛋白质?不久以后,这位年轻母亲的孩子,就不必再为鸡蛋反抗,因为他们有了最喜欢的食品牛肉饼了。

2.考虑一切可能的解决方法

明智的决定来自许多可行方案的抉择。你如果希望有一大堆主意,你就要慢点批评。“绞脑汁”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包括10个到12个人的一群人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尽可能提出解决方法,越多越好。一项严格的规则就是必须暂停一切批评,不许讥笑别人的主意。

例如,一群人面临的问题是:一枚水雷已经漂近一艘下锚的驱逐舰。近得来不及发动引擎逃避,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驱逐舰?有人开玩笑说:“让大家到甲板上去,合力把水雷吹走!”这个显然不切实际的建议引得另一与会者说:“搬水管来冲,把它冲走。”事实上,这就是某次战争中一艘驱逐舰真的碰到这种窘境时船员来用的办法!

3.暂时搁置问题

在经过一段长时间似乎徒劳无功的努力以后,最好暂时把问题转交给潜意识。我们脑中非常复杂的电子计算机会在潜意识里进行神秘的计算,然后在一天、一星期或一个月里,一个答案可能突然涌上心头。

乔治·西屋为了怎样使一长列火车车厢同时停驶,焦思苦虑了好几年。后来他读到压缩空气用管子输送到几里以外的山中钻凿机的报道,答案有了:他要用管子把压缩空气输送到他的长列火车,用空气刹车使它们停驶。不过这种灵感是长期准备和思考以后才来的。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他那一行里知识最丰富的人,将是最富创造力的人。

第五节 在思维方面要大胆突破

创新要求思维呈发散状,要纵横向思考,不能拘谨于固有模式。我在学习上和创作上都这样要求自己。

一、排除“固定观念”

大象能用鼻子轻松地将一吨重的行李抬起来,但我们在看马戏表演时却发现,这么巨大的动物,却安静地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

因为它们自幼小无力时开始,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无法动的铁桩上,当时不管它用多大的力气去拉,这铁桩对幼象而言,是太沉重的东西,当然动也动不了。不久,幼象长大,气力也增加,但只要身边有桩,它总是不敢妄动。

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诺斯古德认为:这就是成见。成长后的象,可以轻易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存留至长大,它习惯地认为(错觉)“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从人类来看也是如此——虽被赋予称为“头脑”(无限能力)的最强大的武器,但因自以为不用武器,于是徒然浪费“宝物”,实是愚蠢的人类——那么,你又如何呢?由此可知,不只是动物,人类也因未排除“固定观念”的偏差想法,只能以常识性、否定性的眼光来看事物,自以为是地认为“我没有那样的才能”,终于白白浪费掉大好良机。

二、要敢于突破“经验”

诺斯古德教授还喜欢引用这样一个例子: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9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暴晒下,每个人口渴得冒烟,水成为最珍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现在9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等啊等,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9个生存的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纷纷渴死在孤岛。

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地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人们化验这水发现,这儿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以海水实际上全是可口的泉水。

三、挖掘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是个人的认识能力、工作态度和个性特征的综合表现。认识能力是理解事物复杂性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时打破旧规则、旧方法的束缚、以及寻求新规则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其产生是人脑的左脑和右脑的同时作用和默契配合的结果。其简单的定义是:通过发现和应用事物的规律,第一次左右、预测、推测或更佳程度地左右、预测。推测某类事物存在与变化的思维活动就是发明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细性、敏感性和知觉性的特征。斯威夫特指出,符合这一标准的思维类型有以下几种:

1.联合运用发现性思维和复现性应用思维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用发现性思维发现了啤酒变酸的规律——乳酸杆菌把酿酒的成分分解成酸,从而使啤酒变酸。然后他用复现性应用思维,找到防止啤酒变酸的方法——只要把啤酒加热到50-60℃,乳酸杆菌就会被杀死,啤酒就可以保持香味。巴斯德发明的防止啤酒变酸的方法第一次左右了啤酒酸味的变化,是发明创造的成果,这一成果是发现性思维和复现性应用思维联合运用所取得的。

2.联合运用创造性应用思维、发现性思维、经济性应用思维

爱迪生和其他一些发明家,通过创造性应用思维,把炭化棉纤维密封于玻璃罩中,再用当时最好的水银油气装置把玻璃罩拍成一定程度的真空,从而发明了当时较好的灯泡。但这种灯泡用100多小时灯丝就断了,如何延长灯泡的使用时间?由于没有现成的知识可应用,爱迪生只好用发现性思维,经过大量的试验活动,发现了竹丝制灯丝能延长灯泡的使用时间;然后又用经济性应用思维,从几百种不同的竹丝中,找到了一种较佳的日本竹丝,从而创造了更理想的灯泡。这一发明创造的成果,是创造性应用思维、发现性思维、经济性应用思维联合运用完成的。

3.运用创造性应用思维

美国人希克,一个新规律也没发现,只是通过创造性应用思维,把小电机、刀片、满是小孔的钢罩等有机组成了电机刮胡刀,从而达到发明创造的目的。

从以上的实例中可以发现,发现性思维和复现性思维的联合运用、创造性应用思维与发现性思维和经济性应用思维的联合运用、发现性思维和预测性应用思维或推测性应用思维的联合运用、单独的创造性应用思维、单独的灵活性应用思维,都可以达到发明的目的。可见,发明创造思维差不多涉及了所有的思维类型。“第一次应用思维”、“创造性应用思维”、“灵活性应用思维”等都是发明创造思维。

四、拓展思路,激发灵感

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是“头脑风暴法”的集体创造方法的发明人。为了促进人们大胆进行创造性想象,提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奥斯本提出著名的思想原则,以激励人们形成“激烈涌现、自由奔放”的创造性风暴。

北京大学的学者非常推崇奥斯本的思想原则。“为了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位教授甚至指出:“每一个现代的剑桥学子都应该把奥斯本的原则当做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程。”

奥斯本的4项原则是:自由畅想原则;延迟评判原则;数量保障质量原则和综合完善原则。

1.自由畅想原则

指思维不受限制,包括已有知识、规则、常识和种种限定都要打破,使思维自由驰骋。破除常规,使心灵保持自由的状态,对于做出创造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机械行业的人都习惯于用车床铣床切削金属。在车床上直接切割部件的是车刀,它当然要比被切割的金属坚硬。那么切割世界上已知最硬的东西该怎么办呢?显然无法制出更硬的车刀,于是,善于进行自由畅想的技师发明了电焊切割技术。

2.延迟评判原则

指在创造性设想阶段,避兔任何打断创造性构思过程的判断和评价。日本某机构的一位年轻的部长奉上级命令征集改进工作的建议,他在给下属布置任务时指出:只要是有关业务的合理化建议,一律欢迎,不管多么可笑,想说就说出来。但他强调,决不允许批评别人的建议。虽然开始大家有些拘谨,但气氛越来越活跃,结果征集到了100多条合理化建议,这个机构业务上因此出现了大幅度的飞跃。

3.数量保障质量原则

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有一定的数量要求,会给设想的人造成心理上的适当压力,往往会减少因为评判、害怕而分心,提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在实践中,奥斯本发现:创造性设想提的越多,包含有价值的、独特的创造性设想也越多,创造性设想的数量与创造性设想的质量之间是有联系的。数量保障质量原则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4.综合完善原则

指对于提出的大量的不完善的创造性设想,要进行综合和进一步加工完善的工作,以使创造性设想完善和能够实施。

北京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指出:奥斯本的4项原则,虽然是用于小组创造活动的,但是这4条原则提出了保障创造性设想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问题,因此对于个人进行创造性思维过程也尤其有启发。

拓展了思路之后,就很容易产生新思想。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新思想的产生一般须经由以下5个步骤:

1.最初的观念

你有一个问题要解决或有一件事要做;你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你的房子需要重新装饰一下;你想把你们公司里的废料做成有用的副产品等等,这些都属于最初的观念。

2.准备阶段

现在你要调查一下发展这个处在萌芽状态的观念的所有可能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那方面的资料,阅读有关书籍,记笔记,和别人交谈,提出问题。要善于接受新东西。这些都是开动我们想象力的跳板。

3.酝酿阶段

这一阶段应该让你的潜意识活动起来。散散步,睡个午觉,洗个澡,做做其他的工作或消遣消遣,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正如作家埃德娜·弗伯一次说过的:“一个故事,要在它自己的汁液里慢慢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成熟。”

4.开窍阶段

这是创造过程的最高阶段。脑子一下子明亮起来,一切东西都突然变得井井有条。查尔斯·达尔文一直在为进化理论收集材料,有一天,当他坐在马车里旅行时,这些材料都突然一下子融为一体了。达尔文写道:“当解决问题的思想令人愉快地跳进我脑子里的时候,我的马车驶过的那块地方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开窍是创造过程中最令人兴奋和愉快的阶段。

5.核实阶段

不管你的见识多么高明,但开窍时得到的启示可能是根本靠不住的。这时便要发挥理智和判断的作用。你的预感或灵感都要经过逻辑推理加以肯定或否定。你要回过头来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你的设想。你征求别人的意见,对这出色的设想加以修正,使之趋于完善。而且经过核实,你往往会得出更新更好的见解。

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创造力是如何发挥的,剑桥大学的学者还提供了如下一些参考性意见。

首先你必须激发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个强烈的愿望。最好的主意往往出自那些渴望成功的人。托马斯·爱迪生为了能继续工作就以拼命多赚钱来激励自己。甚至在他成了百万富翁以后,还有人听见他说:“任何不能卖钱的东西我是不会发明的。”

你还必须为自己创造一种紧迫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拖延的惰性。给你自己规定一个期限以提出新的思想。期限规定要合理,但也要有鞭策性,以造成必要的压力。日期规定后要坚决贯彻执行。富于创造力的人一般都表现出一种善于使理智放松的气质——不要太紧张,不要太小心翼翼。显然我无法告诉你哪一种方法对你最合适,也许是在地板上踱步,或者是喝咖啡,或是听音乐,关键是要采用对你最合适的方法。

第六节 思考创新成功的火花

创新能“救活”自己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投石问路者,或难或易、或明或暗,或悲或喜,仿佛不停地挣扎在一个个“陷阱”之中,因此用有效的创新点击人生火花,成为突击生存的梦想和手段。谁要抓住创新的思想,谁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的习惯,谁就会平庸!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思考创新习惯的青年人,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

生活需要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跟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截然不别,后者浑浑噩噩;前者有追求,有理想。

在众多信仰当中,思考创新是最独特的,也是最有效的。这种生活信仰,能帮助你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工作通常被认为是人生的起点。

一位资深教授邹衡在告诫青年们时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拯救自己,始终陷入一种痛苦的挣扎中呢?就是因为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却无健康的大脑,不有认真思考的能力完全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时机寻找一条有创意的道路。创新思考是你在百般无奈时、沉思默想时意外的发现,是一种精细的观察,是一种才智的爆发!

生活中,思考创新更是不可缺少的。从求职为例,职业的多样性,给每个求职创意的人提供了可能。假如只有一种职业适合自己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它本来就缺少创意,仅仅是一种不愿努力改变自身被动状态的懒惰心理而已。“工作惟有改变才能创新人生。这就是说,现代人试图改变人生的方法就是把智慧用在工作的创新中,力戒一种工作适合于己的观点。用不同的工作挑战自我,就是最大的创新!”

而这些,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实现。青年人,应该开动大脑,思考自己的未来,才会有所突破。你的职业人生才会多姿多彩,避免烦恼。

邹衡教授在回忆他的大学时代学校提倡创新思考的习惯时,说当他第一次参加学术讨论会,看到老师们针对马克思主认体系的问题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对于看惯了千篇一律、一下一致的邹衡来说,这无疑点燃了他脑海中久被禁锢的思想火花。他深深地记得,不止一位老师说过:“考试的时候,你们把我讲的内容全部复述出来,最多也只能得‘良’,我要的是你们自己的思想。”这种学术上的包容不仅开拓了他的思维,影响到他的学生时代,而且对他今天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都是一个启迪、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青年人应该知道思考创新的重要性,它是撞击成功迸发出来的火花,养成思考创新的习惯,对于青年人来说,是成大事的导火线。

第二章 找到适合自己的高级学习模式

庸懒的人轻视学习,单沌的人赞美学习,聪明的人利用学习。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一节 劳逸结合法

劳逸结合,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谁都知道,但并是每一个人能运用好。我为此曾吃过不少苦头。

西方有句名言:光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要变傻。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在学习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一个学习效率公式:7+1大于等于8,就是每天7小时学习,1小时娱乐锻炼,效果大于8小时连续不断地学习。所以,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也是提高效率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学习的胜利意味着获得新知识,但学习消耗的却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味地发挥“拼命”精神,整天只知道学习,头悬梁,锥刺股,最终只能是精疲力尽,学无所成。列宁十分反对这种“学习狂”的精神和做法,他说:“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毛泽东也曾责问鼓吹这种精神的人说:“又叫马儿跑得好,又叫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

学习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视觉神经在接受到外界的信号刺激以后,把信号传到大脑,引起大脑皮质响应区域的兴奋,信号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与这种区域兴奋成正比例关系,即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兴奋就越高。大脑在这种兴奋状态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记忆理解等。一旦学习的时间超过大脑兴奋的极限,大脑皮质的该区域便由于工作过度,而逐渐失去兴奋的能力,开始由兴奋过程向抑制过程转化,于是疲劳就产生了。

如果你发觉自己反复读一段文字仍然不能吸收,那就表明,你已经达到了一天学习量的最高峰,应该立即停止学习。科学家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认为,他们一天学习最适合的时间长度是五个小时。如果你是精力旺盛的人,学习的时间会延长些。

大脑是学习的机器,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学习作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样都会产生疲劳。当体力劳动产生疲劳之后,立刻休息片刻就可以恢复。但是,脑力劳动的恢复就不同了。即使停止学习,大脑兴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因此,对于大脑的保护就是休息和放松。

爱因斯坦疲劳后,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几首喜欢的曲子,使自己从那些符号中解脱出来。当有人问他的业余爱好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小提琴。”

马克思在研究中一旦感觉到疲劳,就找出一张草纸,画一些图,借助这种方法转移大脑的兴奋区域。

聪明的学习者,善于在自己的大脑产生疲劳前,及时转换学习的内容,或通过休息和运动转移兴奋热点,巧妙地把紧张和放松交替在一天的学习中,保持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第二节 厚积薄发学习法

厚积薄发,顾名思义,就是平日不断积累知识,到关键的时刻能够喷发出来的意思。学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可以一潮而就的,它需要平日里对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它包括每一个公式的记忆,每一项语法的掌握,可以说每一位名人的成就,都是与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认真积累分不开的。

在学习上没有任何捷径,只有不断地积累——积累——积累,以至于最终喷发。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切莫急功近利,只要踏踏实实地学好你每天该学的东西,最终胜利就会属于你。

凭着平时的积累,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并磨练出一套技巧,那么你就为自己创造了成功的机会。

据《扬子江报》报道,2001年从江苏省高考阅卷点传出佳话,在作文评卷中,一位考生用古白话文写就的佳作不仅仅让阅卷的老师一致拍案叫绝,给了满分,南京大学也表示愿意采取特殊政策破格录取该生。

积累得来的满分

据了解,赢得满分的蒋听捷是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学生。小学时,他就开始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的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除了古典文学,他还喜欢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也许是因为阅读广泛的原因,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高中开始,他就喜欢用自己擅长的古白话文书写文章,偶尔也作诗、填词。据他的语文老师讲,得知蒋听捷高考作文得了满分,她既高兴又惊讶,蒋听捷真是闯出的一匹黑马!因为班上有好几个同学作文都不错,在区里比赛还得过奖,蒋听捷却不在其中,但蒋听捷常用古白话文写作,非常简练,有的寥寥数笔,却很有灵气。看来真是“功夫在诗外”。

没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没有平时深厚的古白话文基础,怎么能写出这样的美文!

不动笔墨不学习

怎样进行知识的积累呢?古人说:不动笔墨不学习。当你开始读一本书的时候,最好拿出一支笔,顺手在书本的字里行间写写画画,这和读一样重要。

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书中介绍了这位伟人的读书方法——在书上画横线。他说:“画横线的方法使他非常容易地在书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阅读之后最好不要忘记把有用的东西记下来。记录方式可以是卡片,日记,提要,心得,札记……“这种方法是笨了点,也苦了点,但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梁启超这样说是合情合理的。甚至是你在听一堂课,或者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做一件别的事情,看电影,聊天,走路时,如果忽然有了好的想法,听到一句有启发的话,得到有价值的信息,都要把它们记下来,这些都是重要的积累。

唐朝大诗人李贺就是这样成为诗人的,他的“鬼才”——奇思异想都来自他的“纸袋子”。

托尔斯泰也是用这样的方法积累人物素材的。他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他见到的各式各样的人物,记录他们的故事、相貌、口头语、动作……

积累的学习方法要做到:读书学习的时候,要在书上及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做你自己特定的符号;读书之后要做笔记,记录或者摘录下对你来说最有用的东西;平时要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信息等;最重要的是,你要努力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第三节 善于总结学习方法

人们常把学习比作万里长征,以此来说明学习的艰辛,任重而道远。却很少去想如何取得长征的胜利。以迂为直的战略思想,为我们长征胜利提供了一条成功的捷径。以迂为直,不是指导人们走弯路,而是指导人们如何以“迂”的方法达到“直”的目的。

一位年轻的母亲,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小说家,便把孩子送到了当时法国国内最著名的小说家福楼拜的门下学习。

第一次上课,那个想成名的年轻人带着自己精心写的两个习作,希望通过这两篇习作得到老师的指导,然后印成铅字。可是,他的老师只看了看他的习作,然后,便给他留了一项作业:让他去观察停在街上的拉车的马。老师对学生说:那里有许多马,你仔细地观察它们,然后用一句话把它们的特征描写下来,让我通过你写的,一眼就能分辨出你写的是哪一匹马。

这位年轻人开始放下写小说的念头,专心去观察描写那些马。后来他的老师不断地为他安排不同的观察对象,从一堆火,一棵树,到一个小孩,一个妓女,每次年轻人都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观察作业。这样,一直到十年以后,他发表了第一部中篇小说《羊脂球》,震动了整个法国文坛。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个技艺高超的青年小说家了,他的名字叫莫泊桑,继法国小说大师雨果、左拉、福楼拜等人之后,被排在世界文学大师之列。莫泊桑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且还应归功于他的导师为他制定的以迂为直的学习战略。

与他的成功道路相同的还有大画家达·芬奇。达·芬奇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老师给他拎来了一篮子鸡蛋。开始的时候,达·芬奇还有些困惑,经老师的提示才发现,不同角度的蛋有着很细微的差别,每一个蛋都不一样。这样一来,达·芬奇通过画蛋苦练基本功,一练就是三年,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大诗人陆游告诉自己孩子们的学习秘诀。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懂得基础的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基础知识人手。

治学要治本。犹如做生意要有本钱一样,没有大本钱就不能做大生意。治学的基础越深厚,治学就越有成果。有的人急于求成,往往在学习一开始,便突飞猛进,结果舍本求末,欲速则不达。

一个狼吞虎咽的人往往是消化不良的病人。真正敏捷的人,并非事情做得快,而是做得好的人。

抓住听觉记忆与视觉记忆的最佳点

学习中,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我们都懂得这样的道理: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健康。真正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的人,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题的人,而是学到了最有用知识的人。什么是最重要的知识呢?对于学生来讲,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就是对你最有用的,也是你听觉和视觉记忆最深刻的。

爱因斯坦就卓有成效地掌握了这一法则,他说:在学习中要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入的东西,而把其他的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做到擒贼擒王,而这个“王”就是重点,即你要获取的精华。

第四节 获取你需要的知识

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事业,个性又有差异,所以所需要的知识也就不同。在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获得的途径,对青年人来讲,怎样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并能获得大量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在将来干一番事业呢?

选看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有一富户,看到别人建楼阁,觉得挺有意思,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就让建筑师们为自己也建一座,但是他只要建筑师为自己建上层而不要下层,结果出了一个“空中楼阁”的笑话。

其实,知识的获得,就像建筑师们建楼一样,必须先打好地基,再一层一层地向上垒加,再基础知识,就像建楼中的地基,是个人获得知识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广泛地吸收和消化更高层次的知识,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俄国教育家巴甫洛夫所说的循序渐进就正是这个意思。违背了这个规律,就难免弄出又一个“空中楼阁”的笑话来。所以青年人首先要打好一个基础,以备将来建造自己的事业“高楼”时来用。

光有基础了是不能建筑高楼大厦的,还需要有其他的原料。这就是专业知识。青年人要牢记这一点,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使人类获得全面的生活能力。但是对一个人来讲,其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中,要吃、穿、住、行、乐,但他却不能一个人全这些行为所需要的东西。原始社会之所以为原始,也正是因为人类处在一种“全能”的状态。什么都自己来做,最终什么都做不好。

随着社会的分工,社会生产也出现了分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社会经济也才越来越繁荣。

由于社会生产的分工,就使得一部分人去从事某一行业的生产,而另一部分人则从事另一行业的生产。不同的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具有基础教育是不完全的,人们还得接受专业教育。

当今的中国,是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工人下岗了,怎么办?面对WTO,要想继续上岗,就得进行岗位培训,也就是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使得下岗工人再就业。掌握一至几门专业知识,从而形成一技之长,青年人应该趁年轻有为之时,多做准备,这样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求得生存。

专业知识如此重要,青年人应如何掌握这些非专业知识呢?下面有一些技巧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1.要有兴趣“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就是说的兴趣的问题。我们都有这一感觉,我们越喜欢某一事物就越喜欢接近和接纳它。当初在我们农村的广大地区,初出现电视机时,有的人晚上举着火把跑几里甚至几十里去看黑白电视,深夜才恋恋不舍地又举火把回家睡觉。难道他们不累?不知道睡觉舒服吗?非也。是因为他们对电视这一事物颇感兴趣。

成龙,是大家教熟悉的一代武星,但成龙对学习毫无兴趣,只热衷于练功,结果在成名以后,虽成一代巨星,却在理解剧本上,要其伴当陈自强百般解释,才能融会贯通,成为成龙的一大憾事。也正是兴趣做的怪。

可见,兴趣是人们行动的一种动力。学习也是一样,只要对某些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拼命地去理解、记忆、消化这些知识,并会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推广、运用。从而做到精益求精,推陈出新,也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在学习某一知识之前,首先要建立对它的兴趣,以达到掌握的目的。

2.掌握学习的动机

凡事都有一个动机存在。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或者在表面或者在潜意识里,它都是存在的。

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生理愿望,在动机的驱使下,人总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了这一愿望而努力奋斗,克服重重阻碍,最终达到目的。动机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好的动机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坏的动机,就会使事情向着某一不利因素发展。作为青年人获取知识的需要,就应该建立良好的动机,使得事物的发展出现良性循环。青年人应该在良好的动机的趋使下去学习,先成就一番事业,从而为人类战胜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3.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错误的方法,则会事倍功半。青年人学习中,一定要掌握好方法。

如果没有掌握住做某一事物的方法,纵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是徒劳。学习也是这样,对于不同的知识,应该具有不同的方法来学习、消化和据为己有。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理解法——

人都有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能力,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知识有认识,就会很容易地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否则,就需要花很大的额外功夫。比如说井底之蛙这一成语,我们可以想象一只健美的青蛙坐在一口深井里,眼睛直瞪瞪地望着井口发呆,而井口外面,则是苍茫的大地、白云、蓝天、井底则有青草、水、昆虫。虽然这只青蛙本身健康,不愁吃喝,然而它却呆呆的,为自己见不到外面的大好风景而发愁。这样一理解,井底之蛙的含义我们就非常清晰了。

联系法——

事物处在自然界中,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正如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兔吃草,而兔又被鹰或狼吃,狼又被虎吃,而鹰和虎死后,其尸体又朽败变质,供草吸收其营养成份。在这几种动植物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食物链,它们就构成了联系的一个整体。如果草绝,则兔就会亡,反之,如果兔多,则草就会被大量食用,当草被食用过多时,兔就不免缺少食物而亡。这充分说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知识,正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的有关知识,因此各种知识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们对某一事物缺乏了解和认识时,我们就可以从与其有联系的事物中来认识它。

联想法——

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就在于人有思维,有了思维,人在客观的自然和社会面前就不是无动于衷,莫可奈何了,而是能够积极地促成条件,来解决问题,而联想正是人类充分发展的一种象征。

看到天上的鹰在不停地盘旋,我们会想到它可能饿了正在觅食;看到河里的鱼一动不动,我们认为它可能死了;看到人们对你笑,你会想到灿烂、友善。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大脑高度发达的一种产物。在我们的学习中,联想,同样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历史课本中的数字很枯燥无味,但是有些事件是和这些数字紧紧相联系的。因此记数字就可以与这些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记,这样就避免了数字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起到了双重效果。

对比法——

从猿类分化成人类以后,人类就在地球各个地方进行生活,而这些地方的环境和人类生活习性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就导致了欧洲人与亚洲人身材、肤色、毛发等等方面的不同。但在生理学上,均用人这个概念来记之。而实际上,欧洲人与亚洲人是有很多不同的。

在学习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当两个概念或事物的含义相似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搞混淆,而在这个时候,运用对比法就能够搞清楚二者之间的明确意义。也就是说,他们相同的地方我们暂时不讲,我们只比较它们之间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的地方,就是某一事物的独特特征。理解了这些独特特征,也就抓住了这一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这一事物的有关知识。

复习法——

人的大脑对知识的识记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教育学家们曾用遗忘曲线来做了一形象的说明,教育学家们又强调指出,如果在你的遗忘之前去复习、巩固它,那它就能迅速恢复并牢固记忆。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也包含了这一层含义。

这一点,特别是青年们更应该注意的。

综合法——

我们运用了前面那么多方法,获得的知识都是一块一块的,这些知识在人的脑海中,是四分五裂的,随时都有可能被遗忘,从而使前功尽弃。如果把已有的知识像计算机一样,统统分成某几个类别,同一类别存入某一区域,到需要时再“取”出来使用,岂不更好吗?再把某几类的知识用来综合记忆分析,不就会得出更我的新知识吗?这其实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种方法。

目标激励法——

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方向和准则。用目标来激励自己,不断地学习,应该是青年人必备的一种学习方法。

陈景润是我们熟知的大数学家,当他第一次在他的老师沈元处听到“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见,有了目标,人就具有了前进的路标,就会不管道路多么的泥泞艰难,而向着目标一步步的前进。获得知识,也应该这样,不停地用目标来激励自己前进,前进,不停地学习,才能使人们在求学的道路上,奋力拼搏。

从实践中大量获取知识——

关于学习与实践,前面已讲过许多,这里再补充一下。

俄国的科学家巴甫洛夫曾讲述过这样一则寓言:

有一位巴格达商人,在路上行走时听到一下神秘的声音附在他耳边说:“请你弯下腰去,捡起路边的小石子,明天早上你就会获得快乐。”这个巴格达商人将信将疑,但他还是遵照这个神秘的声音的意愿,捡了几颗石子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这位巴格达商人打开自己的口袋,拿出第一粒石子,石子马上变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他惊呆了,接下来的事更使他目瞪口呆,他掏出其余的石子,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堆光芒四射的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这位商人高兴得合不扰嘴,但是马上又懊悔不已,为什么当时自己不多捡几粒石子呢?

讲完这则寓言,巴甫洛夫就告诫学生说:“你们现在就是巴格达商人,而石子就是知识,知识的价值你们将来就会明白,你所所学的知识就是你们的无价财富,你们也一定会懊悔当初学的太少了。”

青年人应该记住这个比喻,更应该理解其中的涵义。

青年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懂得这个道理,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多学、多做、多用、多努力,只有如此,才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第五节 关键是学以致用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会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以致用的习惯,从而所学有所用,所学为你所用。

清朝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并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世事时,他却显很迂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有一群土匪聚众闹事,于是他就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

可是,在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在初次交锋时,就被土匪击溃,他自己也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书进行一番苦读这后,他认为他已能让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这些书呆子不能对书本知识的进行变通,不知道把学与用结合起来,所以导致了不堪设想的后果。

希望你以此为鉴,将死书读活,学以致用。

顾炎武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同时,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朱熹也曾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读书要注重理解和运用,不要死背教条,与实际相脱离。

毛泽东同志在读马列主义的书时,能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应用,使得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只要我们掌握这种读书方法,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更大更多的收获。

书上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若成功,便证明了书上的知识的合理性。如果与实际结合失败了,那就说明书上的知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读书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如果你想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把书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相结合,变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否则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无用的知识。

人类为了让知识造福于人类,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再好的知识也就在为一堆废物。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不以得来纸上东西为满足,那么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学生们对于书上的是非叙述,往往只当做是一种知识形态,因此不大受震憾。生活中的人和事才使他们受到了真正的震憾。

例如:前些年出现的先进典型孔繁森的事迹,学子们都听说过,但在英模工作的地方,他们的心对老百姓发出的肺腑之言所洗礼,从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善恶与美丑。

某高校的学子对天津的大邱庄进行考察时,看到了大邱庄经济发展的一面,也看到了禹作敏的另一面:

住着豪华别墅,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门口还有24小时值班的门卫;禹作敏所说的话在大邱庄就是“法”,无人敢说不,禹作敏就像是大邱庄的“土皇帝”。

学生们认为禹作敏的所做所为已不再是一名共产党员该具备的,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印证了学子们的感受。

第三,开拓创新意识得到强烈激发

大学生在学以致用的活动中,接触到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状况引发了学子们的思考。学生们在总结中分析了某些地区落后的原因及克服的办法。

落后地区的现实激起了学子们的责任感,他们通过对条件、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不断见证,学子们不断探讨改造落后地区的途径和方法。

当大学生走入社会后,学子们的责任感就会为社会带来巨大效益。

除此之外,大学生们在锻炼的过程中,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并在经济案例中,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学以致用不但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还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这对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件大事,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传业。学以致用,是学的一个境界。青年人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平时不断地锻炼自己,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将来的事业中更好地得以利用和发挥。

第六节 不求虚幻只求实学

上天绝无怜人之心。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达到一个目标,唯有靠你自己。靠你自己的努力,靠你自己的实际行动,靠你自己品格中的一些优点。运气是不可靠的,努力才是实学的好办法。

陈寅恪说:“只有肤浅的人相信运气。坚强的人相信凡事有果必有因,一切事物皆有规则。”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这比坐待好运从天而降可靠多了。

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指出:当我们说自己相信运气时,其实就是说我们相信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因素。然而,如果有机会控制这些因素,我确信一定有人会拒绝这种一切操之在我的感觉。因此相信运气不过是个偷懒的借口罢了。

随着年岁增长,我愈来愈不相信运气。过去我认为,生在富豪之家比生在贫民区幸运,但今天看来,这不是绝对的。生在贫困家庭,也许必须加倍努力,而富豪子弟却可能直往下坡走。

如果某人一生的血汗成果在意外中毁于一旦,我们自然会说他运气不好;但他没有防范未然,是否该为自己的不幸负责呢?又或者,这次打击能迫使他痛定思痛,东山再起,坏运之说就不可信了。“因此,我对运气的看法只有一句话:不要相信它。生来就好运或生来运就不好,都是愚人的借口罢了。许多好运是由勤勉和正确的判断形成;运气不好,往往是不够努力或观察力不佳的结果。”

赌徒是运气的忠实信徒,他们必须靠手气决定输赢,这样的人生简直是场梦魇,他们对前途永远茫然,永远无法掌握自己。

人生自有一套游戏规则,技艺纯熟的玩家当然比技艺生涩的人占优势。成功的人多半实至名归,而失败者往往也是罪有应得。相信运气远不如相信你自己。

如果一个年轻人相信运气会从天而降,他就会不断地拒绝各种机会,因为那些机会都不够好,他所要的是大名厚利、高职位,他不屑从基层起步。我们可以想象,不久人们便懒得给他任何机会了,而他一生很可能就这样耗。一味相信运气,使这个年轻人丧失许多机会。

真正想成功的人,会把运气撇在一边,抓住机会,不放过任何让他成功的可能。他不会等待运气护送他走向成功,而会努力换取更多成功的机会。他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判断失误而犯错,但是只要肯从错误中学习,等他逐渐成熟后,就会成功。

真正想成功的人,不会只是坐下来怨天尤人,埋怨运气不佳。他会检讨自己,再接再厉。

也许机缘巧合,上帝让某些人交上好运,但如果没有做好这件事的能力,交了好运又怎么样呢?北大人不相信命运只相信实力和拼搏,清华人说:美好的人生和辉煌的成就,都是在奋斗的过程中形成的!

也许有很多人都相信运气,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去算命,他们相信有些人可以未卜先知,有的人可以预测股市的涨跌,可以断定一个人的福祸,这些人也许可以告诉你是否会成功,或者如何成功。别相信他们,人们不过是善于掌握人类的心理罢了。

从商和从政的人往往奇招百出,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他们私底下费了多少工夫,一般人并不了解。一项新产品的问世,事前需要经过极周密的市场调查,它的成功绝非偶然;一个政治人自我批评的新政诉求,也是长时间明查暗访后,才归纳出民意来。灵感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无数愚者用心思而并字典来的火花。

很多人预测成真时,总是谦逊地说:“运气真好。”但我们应该知道,经验与判断力才是他们的利器。坐待运气的人,往往以空虚或灾难临头收场。他们也许会在因缘际会中暴起,但这种繁华很容易变成过眼云烟。大起大落的人,通常就是最相信运气的人。

华罗庚教授强调指出:“勤勉与判断力强的人没有暴起暴跌的危险,他们的成功是持久而可靠的。年轻人常怀梦想,这点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梦想转变成对好运的期盼,就与成功背道而驰了。只有努力与多动脑筋才是最可靠的。”

注重建功意识,不求虚幻的美名

从理论上讲,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岗位,正好使其远大抱负得以体现。北大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有“后劲”,即一旦适应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会显示出很雄厚的实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得心应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总的说来,北大学生赞成打破“大锅饭”、“铁饭碗”的体制改革。但由于现行体制所存在的某些弊端,他们对这种决心仍存有犹豫。并非所有的社会大环境和社会小环境都使他们的自我设计得以实现,甚至有时会使其出现坎坷和曲折。官僚主义体制,论资排辈恶习和妨贤嫉能的风气都是学生们走出象牙之塔以后所遇到的障碍。许多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便不得不抹去了以前的锋芒和热情,否则,便会变成被压制、被打击的对象。因此,一些学生常常梦想到一个“大机关”的“好工作”,更多的人在大干一场的想法之后留出足够的退路和保险系数。

第三章 学会高效复习

复习并不是把书重新看一遍。真正的复习应该做到有计划,有方法,有效率、有成果。搞好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让复习真正地成为高效的复习。

第一节 考前复习中的三要素和要注意的四点

一、考前复习三要素

首先,我们应该安排好自己每天的生活,做到早睡早起,建立一个和高考时间同步的生物钟,决不熬夜,也不要超负荷运动。

第一个要谈的就是睡眠时间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睡眠时间与学习成绩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甚至于,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也没有绝对的关系——真正与学习成绩有关的是学习时间再加上学习效率,但睡眠时间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却有直接关系;而身体状况又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所以,我要做出的结论是睡眠时间因人而宜,有人确实可以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而有人则需八、九个小时的睡眠。如果你想增加晚上的学习时间,我们建议可以逐步尝试,每天逐渐缩短睡眠时间,以白天不疲劳为限。当然,每天中午睡一小会儿也是个好办法。

第二个要谈的是体育锻炼的时间

有些人一上高三就彻底放弃了体育锻炼,每天埋头于书山题海,这是不妥当的。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消除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当然,体育锻炼也有一个方法问题,在课间十分钟内进行剧烈的篮球对抗显然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听讲;在夏天的上午九点半开始一场足球赛显然会使全天疲惫。其实这种活动在傍晚进行也许就会好许多。

第三个要谈一谈知识学习与其它活动的时间分配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这一代青年人应该学习的,看新闻、读报纸应该列入每天的日程——即使是高三阶段,这不仅可以使同学开阔视野、了解天下大事,也可以放松神经,甚至对语文学习中的增强语感都很有好处。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而终将走人这个社会,适当的了解社会,即使对于高三学生也有它的意义。

其次,要调整好生物钟,即要放松心情,要做到不紧张不焦虑。每到临考时,大家都会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书还没看透,还想再有一段时间就好了。其实,大家都已吃透了书本,真正的用功是在平时,决不在这十几天中。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决不能没日没夜地用功,这样只会使你在考场上发懵。心理负担过重是大多数发挥失常的考生的通病。他们要不就是父母或自己的期望值很高,要不就是没有自信,担心失败。因此我们应该正视高考。高考绝对不是一条独木桥,许多途径都可以取得成功。而对于自信心,不仅需要周围人的鼓励,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为自己打气,要在每次失败中吸取经验,在每道错题中,得到知识,这样感觉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有信心了。顺便提一句,在最后做题时也要找些比较简单、典型的题做一做,目的只是练练手,保持自己的做题状态。

最后,再谈一下考场的经验。

虽然大家走到高考这一步,无不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大考小考,但这样一次重要、气氛紧张的考试对你来说可能还是头一回。在做到调整好生理、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自信地踏人考场。要想临场发挥得好,首先应该做到准备充足,合理规划去往考场的时间和应携带的物品,切忌风风火火地赶往考场。另外。在考试中,我们也切忌慌张。高考题只要我们能把会做的分都拿到,那就算是超水平发挥了。而实际中,每套试题我们都会遇到一些“拦路虎”,该怎么办?对不会做的题考虑2~3分钟后,觉得毫无头绪的,应该果断地跳过。只有在把后面的题目做完之后,才能返回思考这道题。这就像下围棋,只有会弃子的才能算是高手。如果我们为了这一点局部利益,绞尽脑汁花费大量时间,往往是使自己更加慌张,结果后面本来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

另外,对英语的作文,我们应该用自己特有把握的句式和词汇写作,不要对某一种句型知之甚少,却尝试用它。英语的作文的要求是表达清晰,文理通顺,对中学生并不过多要求修辞和词藻。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应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和词汇,并注意最后一定要检查一遍。语文的作文因为写作时间比较短,所以我们不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构思,应该尽量套用自己的文章结构及事件,尽快打出文章框架(打不打草稿根据自己的习惯)。

二、复习中要注意的四点

1.总复习要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很多同学总复习时到处找练习题,搞得整日疲惫不堪。其实学校老师们对总复习都很有经验了,同学们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去做就行。否则,学校老师的复习计划被打乱,结果将适得其反。

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当然很重要。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深思熟虑,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花费大量心血,把比平时大几倍的教学内容融人一节课当中,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节约了学生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考生绝不可摆脱老师,另搞一套,那会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

然而,教师只是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最了解你的是你自己。把书本的知识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再把知识素养转化为能力,还是要靠自己。归根结底,要寄希望于自己,找自身的问题,挖掘潜力,打主动仗。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高考复习中,你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你既是一位能指挥千军万马、布局谋阵的将军,又是一位冲锋陷阵、力克难关的士兵。要善于驾驭和指挥自己;要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独立作战。可以依靠老师但不能依赖老师。

当今,考生们要特别注意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自觉地确立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有一架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发动机、推进器。进行高考复习的高三学生,尤其应该相信自己,解放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和创造力。

2.注意心理调节

同学们在总复习时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随着越来越多的练习。越来越难的测验,似乎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总复习当中必然会遇到的现象,这正说明你的复习深入了.而且你已找到各个环节中的漏洞了。在这时候,你千万别灰心,别打退堂鼓,硬着头皮挺过去。这是关键时期,咬牙挺过去了,再复习时,你会感到自如,越来越明白。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所面临的困难。

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3.专心致志,劳逸结合

思想高度紧张,精力高度集中,身体便容易虚弱。这时一定要坚持劳逸结合,保证较充足的睡眠,实现学习与休息的良性循环,如果晚上开夜车,白天倒没精神,只能导致功课没长进,身体也垮了。这个时候,家长也要关心孩子的起居饮食,督促孩子劳逸结合。

实践表明,不蛮干,不拼时间,不打疲劳战,不争一日之长短,不从增加劳动强度中找出路,而是着眼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向效率要时间,这是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靠两条,一是“专心致志”,“专时专用”;二是要摸索规律,找对路子,找对方法。但前者是基础,没有前者,后者就会落空。

精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是搞好复习备考的基本条件。为此,第一,上课全神贯注,专心听课;第二,自习,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一旦坐下,马上入境,不要磨磨蹭蹭,不要边聊边学,不要边看电视边学。复习备考,不怕玩、休息、娱乐、体育锻炼,不怕专时专用,就怕心猿意马,三心二意。第三,头脑昏昏沉沉,已是强弩之末,已经没效率了,还念什么书?干脆休息或睡觉,养精蓄锐,以争取效率和时间!

坚持锻炼,科学作息,能给人以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复习高效率、考试高水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

高考复习的特点是:时间长、强度高。消耗大。用“短期突击”式的凭着一股热情拼一下的办法是不行的,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与科学作息并举,使高三的学习生活有张有弛,规律化,科学化。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开夜车”的时间和次数也会增加。有些考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复习内容已呈泰山压顶之势,只能靠拼时间来背水一战。有的考生则认为;不晚点睡就不像高考复习的样于。还有的人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无论动机怎样,行为结果都是一样的,即人为地降低了记忆效果,加剧了情绪紧张,最终会对高考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搞疲劳战无异于对自己实行睡眠“剥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长时间被剥夺睡眠,人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神经衰弱等现象。这些消极作用都会对考前复习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不睡和少睡不但会使考生难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来迎接高考,久而久之,还会使考生的情绪变得焦躁不安,脾气暴躁,性格孤僻,体质下降,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睡眠必须得到保证。那种“开夜车”、“加时赛”的做法尽管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些成效,但对高考复习这种长时间耗费精力和体力的繁重智力活动来讲,以减少睡眠来换取复习效果绝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不应该提倡。长时间缺少睡眠不但不会增进复习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在高考复习中,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此外还要安排午睡。睡眠的最佳时间应在22点30分~6点30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可安排在13点~14点之间。如果复习进度没有及时完成,可以在短时内开几次小型“夜车”,但最晚不要超过夜间零点,最长不过3天,而且第二天中午一定要安排午睡,否则下午和晚上的复习效果难以保证。

有的考生习惯晚睡晚起,我们将其称之为“学习晚型”,同时将早睡早起的学习习惯称为“学习早型”。通过比较二者的睡眠机制可以发现,学习早型的复习效果要优于学习晚型。因为早型睡眠是由深到浅,人睡后的3~4个小时以内进入最大睡眠深度,以后逐渐变浅。而晚型睡眠人睡的状态,总是停留在浅睡眠阶段,直到天快亮时才进入深度睡眠。这种睡眠是由浅入深,睡得慢而且睡不实。可见,仅从睡眠效果来看,学习早型就优于学习晚型。此外,由于上课、复习、考试是在白天(尤其是上午)进行,晚型习惯的人不容易很好地适应白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晚睡习惯的考生应及早调整,恢复到通常生活状态下早睡早起规律,保持正常、合理的生活节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充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复习和考试。高考前夕尤其要调整好睡眠时间。

备考、高考期间,还应当重视饮食。首先,要保证一日三餐吃饱、吃好.特别是早餐,一定要吃好:如果“开夜车”,要备“夜宵”,但要适量。其次,要注意增加营养,食谱合理搭配,蔬菜不能少,有条件的还应吃些水果。

4.计划得当,节奏有序

升学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各科齐头并进,还要“以新带旧”、“查漏补缺”,必须有时间帐,制定科学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节奏有序,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制定计划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长计划,短安排。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日计划,都要有。计划可以调整,但不能有随意性,要使计划起到检查、督促、制约自己的作用。

第二,各科的第一遍复习,一定要细致、扎实,“宁肯慢点,但要好点”,时限不能超过“五·一”。第二遍要有重点,统筹兼顾,时间不能超过“七·一”。要把填报志愿等事宜也列入计划。

第三,制定计划,要了解学校的日程和各科老师的复习进度,原则上跟着老师走,不另搞一套。个人计划要服从学校的复习进度。千万不要老师讲第三章,你还在抠第一章。如果需要查漏补缺,在跟上教师进度的前提下,能补多少补多少,其他的留待星期日或假期补上,不要两头都搞成“夹生饭”。

第四,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但不能见异思迁,跟着别人跑。

第五,制定计划,一定要留有余地,留出机动时间,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或者调整情绪,保证身心健康。

第六,临考前一周,宜以机动为好,复习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控制在8小时以内)。要注意放松、调整心态,调整生物钟,以保证健康、恢复体力精力为主。

计划制订出来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如果发现有不能按时执行的情况,要找出原因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减少盲目学习和本末倒置的情况发生。在制订计划时,心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通过这个计划,在一定时间内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取得怎样的效果。这个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了经过努力也不能实现,容易失去信心,半途而废;过低了则不必全力以赴地迎接挑战,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节 复习时要讲究方法

关于高考复习,我认为一般安排两到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领着大家把课本细细地筛一遍,把各知识点连成线并成面,使同学们头脑中对知识层次结构的了解尽量清楚;第二个阶段是“以赛代练”,就是做大量的习题,巩固第一阶段所述重点,查缺补漏;第三阶段是“赛前热身”,就是适度做一些高考类型的卷子,像历年高考题一类的试题,使学生进入状态并给自己定位、建立自信去迎接考试。

第一个阶段,是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理清思路的重要步骤。

高考再难,也脱离不了课本的范畴,所以对课本上的重点、难点就要一点一点认真抠,不要丢下一丁点儿疑问,因为这些被弃下的小东西很可能在今后的高考中造成失分,成为你遗憾的根源。另外,自己要学会总结,你可以在头脑中建立一棵知识树,复习了哪个知识点,就把它安放在知识树的合适位置上,用到它时就能及时方便的提取。当然,如果能把这棵“树”拷贝到你的复习本上以供参考,效果会更好。要是温习课本过程中出现了不明了之处,一定要问,问同学、问老师,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法很可能给你以启发。总之,就是要一步一步地走,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了,才能够“更上一层楼”。

第二阶段,主要是要熟悉解题方法,通过习题来加强对书中原理的理解。

这一阶段时间里最重要的仍是总结、归纳。不要说数、理、化这些偏理方面的学科中,对某一类问题总存在着普遍可行的方法可以总结,就是在语文、英语方面也大有规律可循。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找出规律来。题做熟了,看见一道题目就有思路,那么目的也就达到了。题海战术对整个高中阶段来说并不好,但考试之前下一下“海”还是大有好处的。当然,这“好处”也是有前提的,就是下“海”要有目的,多观察,勤比较,井加以思考,不要盲目或被动地下“海”。老师们布置的题目多是典型题目,或可谓之“经典”题目,这自然要以十分的认真去完成,而自己也不妨找一些参考书做一下,而且最好这些参考书也按章、节。单元设置习题。这样就可点面结合,齐头并进了。另外,就是参考书的选择要慎重。如果有兄长或姐姐为参谋最好,他们是“过来人”,自然有高己一筹的见解;或者咨询一下师兄师姐;或者直接找老师去问一下。一本好书做完了能够令你自己都感觉到有了很大的提高,反之则可能令你感到一片茫然,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第三个阶段亦有其重要意义。

高考的考场上,晕倒者不乏其人,这主要是考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适应不了考场紧张的气氛,从而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而第三阶段中就要虚设一种高考气氛,使考生能够适应它并承受它的巨大压力,发挥自己的水平。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能轻松放过,要暗示自己:这是高考,每一分都决定着我的命运,不要轻易言败;当然也不能给自己施加这样的压力:“这道题我怎么不会呢,这是高考,决不放弃!”在这种模拟环境下,自己要不断调整心态,避免走极端,找到最佳迎考状态。并且,通过这一阶段的难题,自己应该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了解自身的水平,这就不会因期望值(当然是自身的了)过高或自信心彻底被毁而在考试中发挥失常。水平高者不要骄傲自大,水平低者不要垂头丧气,只要能够立足自身,放手一搏,那么在高考中不要说发挥水平,就是超水平发挥也不无可能。

高三下半学期初,保送生名单基本就定下来了。被保送固然可喜,不被保送亦不必着急。有的同学看到不如自己的都纷纷被免试保送上了这样那样的大学,心中常产生一种焦躁情绪,甚至心态失衡。希望面临同样问题的朋友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高考是对自己的挑战,别人被保送了,是他们找到了捷径,自己没有捷径,并不证明自己无法接受挑战。自己继续以积极态度备考,并不证明自己无法接受挑战。只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会白白浪费的,高考就是收获的季节。忘掉他人,把目光盯在高考上,把精力放在复习上,才能摆脱困扰,丢掉焦虑,大步地走下去!

一般各省、市在高考之前,或填报志愿前,都有两到三次的统考,然后组织教师改卷并根据分数在全市或全区范围内排定名次。这种考试的绝对成绩,即分数的意义并不很大,但其相对成绩,也就是名次则很有参考价值。说分数意义不大,是因为这些题往往偏难或偏易,致使整体分数偏低或偏高,故绝对成绩并不是很重要,而相对成绩则反映了考生在较小范围内相对水平如何。各省、市之间整体水平必然参差不齐,但根据往年统计,以统考中测出的考生水平大约能上什么类的学校,还是比较准确的。对考生及考生父母来说,填报志愿时亦有不小的参考价值。

而考试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临场发挥。统考结束,考生就应该进行一下自我剖析:自己是否考出了水平,是否以稳定的心态迎考,考试成绩过高或过低是否是由于超水平发挥或发挥失常造成的,这也是估量自己水平的重要依据。

高三有一大段时间是用来复习的。一般复习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贯通全部内容,通常会以一套参考书为样板,将所有知识点回忆一遍。这一阶段主要是重现知识,并掌握基本方法与题型。第二阶段叫做“回头看”,即查找知识漏洞和缺陷。这一阶段要照顾全面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解题能力,抓好中高档题。第三阶段就是考前模拟题训练,做各地。各届的试题。这时候就是要找准方法,找感觉,在复习阶段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排好时间,要有主动性

在复习阶段,有大量题要做。一旦时间安排不好,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局面,机械地完成各科作业,甚至完不成。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如果你注意安排好时间,你还是有自己的时间,变被动为主动,收到奇效。关键是一定要有主观能动性,使自己主动迎接高考。

2.紧紧跟随老师

在此阶段老师的经验有极大帮助。他能指导你该在哪儿下苦功,哪儿只需了解。同时他还会纠正你常犯的错误。此时一定要在课上认真听讲,不要错过一字一句,把老师讲的典型题弄清楚,并注意其思路和方法,尤其是老师所强调的。

3.调整好心态

在距高考还有100天左右是最容易焦躁的时期。此时可能发现自己很多知识记不起来,又有那么多题要做,致使态度消极。其实你要有信心。在剩下的时间里就是来回忆知识和做题的。何况这些知识在你头脑里已有过印象了,反而是越焦躁越学不好。这时有空可以照照相,运动运动,以一种平静积极的状态迎接新的复习。

第三节 高考复习中要注意五个误区

误区一:对“题海战术”有抵触情绪。

每个毕业生上完高三,做过的习题叠在桌于上,都至少有一尺厚了。许多从高三走过来的学生,深知有不少同学一见到做题就头疼,一听“又要模拟考试了”就害怕。认为这是应试教育,我们不应受它的“毒害”。是不是“应试教育”,这里暂且不论。但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大量习题的“原始积累”,没有多次模拟考试考出来的宝贵经验,要想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的天资极好)所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模拟考,使你对考试由恐惧到厌恶,再由厌恶到漠然。只有到了那时,在高考考场上,你才会有一颗平常心。

误区二:辛苦了一年,六月下旬可以放松一下了。

有一位同学,平时成绩极好。模拟考时,数理化都在130分以上,是全班的前三名。但在高考中却未发挥出水平,滑到了十几名。究其原因,他自己说的很清楚:“在高考前半个月,我觉得在数理化上已经无题可做了,高考应该没有问题,思想一放松,就不太重视了。结果在高考中,考试状态就是出不来,理科每门课少考了近20分!”确实,在六月份不但不能放松,反而极为关键。要将一年中的复习成果,系统地查漏补缺,并且一定要保证每天做习题(可以是旧题),以保持自己的考试状态。“行百步者半九十”,越是到了最后关头,越要咬牙坚持住。稍有疏忽,会抱憾终生的。

误区三:做模拟题越多,把握越大,做过的旧题不用再看了。

高三一年,做过的习题不计其数,你能保证任意拿起一份来,都能考出高分吗?人的记忆力是很有限的,以前做题中的错误很可能还会再犯,甚至以前会做的题,现在就做不出来了。所以,如果是你自己在家自由复习(许多学校在六月下旬,让学校根据个人情况回家复习),那千万不敢再做新题了。题如烟海,做到哪里是个头呢?要对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有信心!它们完全涵盖了高考的所有内容!重在自己的消化吸收,精选以往的习题装订成册,反复翻看、反复熟悉,只要你能全部掌握理解了,那高考就十拿九稳!

误区四:临近考试保持清醒头脑

许多同学抱怨,不知道7月1日后干什么?该会的都会了,该学的都学了,再做题怕脑要糊涂了。我建议,7月以后,复习重在熟悉书本知识。尤其是化学的全部概念,数学的各种公式,以及英语的语法、单词。每天确实可以减轻工作受了,多看课本的同时,别忘了做几道题,别让自己“手生”了。对于休息,高考前头脑比较兴奋,天气也热,没必要非得刻板地严守作息制度。有时晚上躺在床上,各门课的知识点就在脑海里汇总。经常会突然对某道题有了灵感,或是总觉得自己对哪个问题还没搞清。那你就听我的,索性起来学好了,反正睡也睡不踏实,还不如起床把“心病”去了。但也不能熬得太晚,最晚不超过十一点。

误区五:高考期间,为了避免外界干扰以及生活舒适,最好住宾馆;为了保证营养,就是吃龙虾,家长也给以满足;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学生高考时,家长生怕照顾不周。又是住宾馆,又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地伺候。我先在这把对家长们说一句:“这些做法完全没有必要。”且不说孩子在宾馆里没有安心学习的自制力,也不管大鱼大肉地不会把孩子吃坏。我想在这里,首要强调的应是一个“平常心”的问题,家长搞得这么隆重,会给孩于造成多大的压力呀!他还能心无杂念地上考场吗?相反,同学们参加一些正常的文体活动,效果最好。在这里,有一个“秘方”——在7月5日下午,男生去打一场篮球或游一场泳,女生去散一圈步。绝对可以充分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把陈旧的、脑细胞带走,既缓解了大考前的压力,又清醒了头脑。然后回家洗个澡,香甜地睡一大觉,7月6日,在家边休息、边准备。高考三天的状态,肯定是第一流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信心加决心,就是夺取高考成功的基础。但别忘了,幸运之神只光顾那些有头脑准备的人!

克服复习中的急躁情绪

高三复习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绪:即努力了很长时间也不见成效,于是就产生急躁情绪,课间也不出外活动,也不锻炼身体了,早晚一味地学,造成神经紧张,但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遇到这种情况就应马上冷静地分析原因,从以下几方面查找:第一。是否对老师的授课方式感到不适或其它方面原因导致听课效果不好;第二。是否各科分配的时间不合理而造成偏科;第三、是否身体状况不佳影响精力或是情绪不振等其它原因。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则应主动找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谈谈,探求解决方法;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要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抓住薄弱环节,争取各科齐头并进(这点将在下面详细说明);第三种情况则应适当休息,调整身心至最佳状态。有时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就会沾沾自喜,这不利于继续进步,因此要告诫自己:和既定目标相比这点小成绩差得远呢,为了达到长远目标还需比现在多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行啊。总之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判断,把握正确的心理导向,毕竟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要尽量减轻心理负担,轻装L阵,使自己的优势不断地发挥出来而增强自己的弱势。

在高三总复习尤其要注意的是,知识面要大,争取面面俱到,不留遗漏。就像梳头一样,每根毛发都要过一遍。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是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无法突出重点。难点。只有了解了所有知识点做到了胸中有数才会清楚哪些是重点、难点,否则重点。难点就被架空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这只是学习上的不同层次而已,并不是矛盾对立的。

考前复习切忌题海战术,“题海无边,题型有涯”。要想在漫漫题海中,做遍各个知识点的练习真是势如登天,但如果抓住了题型也就等于搭上了快艇,是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效率的捷径。做题也要讲究方法,要眼明心静,一般做过的题就应过目不忘,但也不是说要一字不漏地把原题背出来,最起码要认清题目的本质。比如做了一道物理题就要知道它到底是力、热、光、电、核的哪一类,还是哪几类;解这道题综合运用了哪些定律和公式?这样一点点积少成多就会达到这样一个程度:拿过一道题来看一眼就马上反应出以前在哪做过类似的题,这道题与那道题有何不同,在解法上有何捷径,甚至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即做了一道题马上想到,如果条件和结论稍微有变动一下会有什么不同。“过目不忘”也好,“举一反三”也罢,这些功夫都要靠熟练来完成的,所以要多做。多看。多练。

学习是件苦差事,但贵在持之以恒,每日不辍地学习,也许很枯燥、乏味,但千万不能放任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记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为自己树立了强大的对手(即惰性)。所以要学会以苦为乐,像高三那样每天都非常充实的日子一生只有一次,因此以一个良好的心态看待它,“走过去,前面就是清华”。

高考是以总分作衡量标准的,所以各科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一番。有人将各科比做是一只带铁箍的木桶和几条木板,哪怕只有一条板是短的,其蓄水量就会受到那条板的限制,不会高过它。这个比喻是很贴切的,高考选拔是综合能力,光哪门有优势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如果哪一门处于劣势,也是过不了关的。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不偏科呢?这就触及到偏科的根本原因——兴趣。一般说来,优势科目总是令人感兴趣的科目,而令人感兴趣就促使同学们努力钻研它以获取更大兴趣,从而优势更加突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要说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途径。一位已考入清华的学于叙说了自己学习语文和物理的学习经验。比如许多同学总抱怨物理和语文非常难学,我以前也是这两门较弱。但后来我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物理我采用先易后难的办法,平时的习题中有难度的我先不做,单挑简单的做,简单的题往往都是最基本的概念、定律的直接再现,这类题做熟了以后,再回头做中等难度的题。这样在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没有碰难题,谁知模考时,居然拿了满分。从那以后,我不仅有了信心同时也豁然开朗:所谓的难题不过是一些最基本东西的综合,根本不存在抽象的“难”题。难是相对而言的,基础的东西掌握了,难也可以成为易,所以我的物理成绩一直都很好,再也不怕了,也有兴趣去做“难题”了。对于语文我的办法是从阅读上下手,课本中的课文都是中国文学的精华,于是翻来覆去地看了数遍,有时就大声朗读,培养语感。对文言文更是如此。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体会到这一点,我就在诵读古文的时候“不求甚解,独观其大略”。大略我权理解作罂褴有力的词句。严谨周密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音节及自由洒脱的文风等等。当然也不能囫囵吞枣,对一些生字、生同、易错字。成语、名句等等就一条一条地抄在本子上,经常温习,请熟为要。就这样三年的积累,我的底子厚了许多,再加上反复地做题,提高审题的能力,所以语文成绩不断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了,就这样我的语文由弱项而提高为强项了,每次模考,语文成绩均在年级以名列前茅。

总之协调各科关系并不单纯指时间的平均分配,而是要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对薄弱科目的投入,找到时间和精力的均衡点,争取各科的全面提高,这才是全面而系统的复习。

第四节 各科复习方法与经验

一、专项、综合与强化

高考中所涉及的五门课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掌握了各科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下面是总结了北大才子的一些复习方法:

1.专项

就是把大纲里要求的知识分为一个个专题,然后结合课本。参考书逐一攻克,就像物理中的力学专题、热学专题……首先的是要把课本看熟,概念、定理理解透,不单要记住其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记住它的适用范围,实质及运用,然后概括出一条思维主线,即把该专题的内容串起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时还应把课本的编排顺序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安排内容,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呢?或是别的?反复多想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当你对这个专题的内容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能用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述出繁杂的知识时,你便达到了专项复习的第一目的,下一步便是多练,“熟能生巧”。课本上的例题与习题由于难度不大往往被同学所忽视,然而多年的试题证明,课本是考试的依据,许多考题都是课本中的习题转化而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先把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弄通,所谓的弄通并不是指仅停留在会做的基础上,我们应把这些题目进行归类,把它与考察的知识挂上钩,总结出解决此类题型的最基本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易被忽略掉的细节,然后进行举一反三的工作,即假设由你出题,对于考察同样的一个知识点,你会从另外的哪一些角度人手,更进一步的想为让别人落入“陷饼”,你会如何表述一些隐含条件……这样一来,课本上的题目变得复杂起来,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大量的训练,大脑变得更敏捷,更严密,当然,想在高考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课本上的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参考书是复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觉得对待参考书需要讲究泛而精,首先要泛,即范围广、数量多,只要时间允许,多接触一些题型,特别是一些类型新颖的题,但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些题目不需一题一题的去作,只要弄清涉及的知识点,理清思路,如果是新题,多想想新在哪,与旧的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多接触一些题型,考试时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因为,只要有过“一面之交”,效果就相差迥异。其次是要精,时间还应多花在精上,根据老师的指导选出一两套较好的参考书,把里面的题目认认真真的做一遍,从知识点、思路、步骤……每一步都要仔细对待,总结出题目的类型以及解题技巧,与以前所总结出的基本方法相对照……这样一来,不但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又提高了解题速度,技巧。当第一步“专项”复习完成后,你的脑海里便建立起一个个独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对付一些考查独立知识点的问题已是得心应手了。

高考是对能力的测试,只有对知识点独立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许多知识点总是综合起来,所以我们必需进行第二步:

综合的复习

2.综合

顾名思义,把已疏理好了的一个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连成一个知识网,从这个网络中可以找到各种知识之间的相通之处,接着就是要结合一些综合的题目(如历届高考题中的倒数几个大题),学着从这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