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基于联盟生命周期的视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14:13:47

点击下载

作者:李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基于联盟生命周期的视角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基于联盟生命周期的视角试读:

前言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逐渐成为趋势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依靠单打独斗很难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借助外力,抱团竞争,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联盟这一组织形式被现代企业广泛采用,并成为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企业实践中,联盟合作的效果却不容乐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联盟领导者的核心企业在管理和发展联盟内部关系的能力上受到制约,因此,是否能够有效提升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便成为影响联盟合作成败的关键。鉴于此,本书以联盟核心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联盟生命周期理论为切入点,围绕“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认识、评价以及提升”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联盟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首先,本书将联盟的演化过程看作是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两种力量对联盟演化轨迹的影响,将联盟的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结网期、发展期、稳定期和变革期四个阶段。核心企业在四个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分别为结网期的发起领导者、发展期的选择决策者、稳定期的冲突协调者、变革期的创新推动者。本书的研究为以生命周期视角分析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弥补了已有研究忽略联盟动态化、演进性的不足。

其次,根据核心企业在联盟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的角色,本书提出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维度是一个二阶四维模型,包括网络规划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网络管理能力、网络变革能力4个一级维度,以及11个二级指标。通过大样本调研收集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进行了修正,结果显示在联盟的不同发展阶段,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结构具有稳定性,并通过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发现,在联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维度存在影响差异。

再次,为了体现联盟环境对网络能力的影响,本书构建了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动态计量模型。该模型遵循“先定位发展阶段,再评价网络能力”的思路,分别设计了“基于熵权-支持向量机的联盟发展阶段识别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因子载荷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赋权模型”“基于唯一特征雷达图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信息集成模型”。这些模型的构建综合考虑了方法的先进性和对研究问题的适用性,实证研究的结果也显示模型可行有效。

最后,本书探索了企业家领导力、内部资源配置、组织文化开放度、沟通结构整合度、组织学习氛围、核心企业声誉、网络导向的人员管理7个关键影响因素对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不同维度的作用,并根据路径系数的大小,明确了在联盟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网络能力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在联盟不同发展阶段中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提升策略。

本书对于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评价与提升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处于不同联盟发展阶段中的核心企业有针对性地评估自身网络能力水平,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快速、有效地提升自身网络能力,最终提高联盟合作的成功率,达到提升联盟网络整体竞争优势的目的。当然由于水平所限,本书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可以作为同行们未来研究的突破点。作者2014年10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一 问题的提出(一)企业联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组织形式

据美国经济情报组织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世界各地已建立的企业联盟超过3万个,并以每年23%的速度不断增长。许多广为熟知的企业都在进行着建立联盟的摸索和尝试。例如,国际航空企业组建的星空、天合、寰宇一家三大联盟,全球IT产业的Java、Wintel、Linux三大联盟,制造领域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中心的生产供应联盟、以耐克为核心的全球性生产联盟,金融领域民生银行联合30余家中小银行成立的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国内互联网领域近年逐渐形成的以阿里巴巴[1]为中心和以腾讯为中心的两大联盟,等等。可见,企业联盟已经渗透至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组织形式。

企业联盟在实践中倍受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的推动;二是联盟组织的自身优势与经济环境的契合。首先,在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越来[1]越倾向采用外向合作的方式培育和保持竞争优势。其中,全球化使企业间交流的范围、形式越来越多样,企业的未来更多地取决于跨公司的外向合作;信息化为企业实现外向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条件,使企业可以通过因特网、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与外部组织交流、[2]共享信息,拓展了企业整合外部资源的范围和能力;网络化则是现代企业从多元化到专业化回归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因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联盟成为现代企业整合外部资源、提升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其次,伴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环境高度不确定性,现代企业要想赢得立足之地,必须更快更好地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仅仅依赖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积累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建立联系紧密的企业联盟,将空间上和组织上分散的资源、能力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快速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等要素,扩大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提升企业在激烈经营背景下的竞争能力。由此,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联盟成为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组织形式。(二)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是联盟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尽管在企业实践中,联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但是联盟合作的效果却不尽理想,很多联盟合作不欢而散,甚至两败俱伤。有调查显示,联盟合作失败的概率高达50%~60%。例如,中国知名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与联盟伙伴法国达能集团,由于在某些问题上的沟通不力而反目成仇,经过数十起官司,最终宣告合作失败;美国在线公司与时代华纳的联盟,本以为合作后足以改变媒体世界,但事实是,两者的结合非但没有形成强大的联盟,反而油水难溶,美国在线公司的市价狂跌390亿美元。当然,在联盟合作方面也不乏成功的典范,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通过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供应商生产联盟,在汽车市场上取得成本、质量、时间等多项优势,实现精益化生产,同时给合作的各方企业都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联盟表现出[3]强大的生命力。对比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不难发现,核心企业关键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是影响联盟合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联盟中,核心企业能够担当起联盟领导者的角色,统筹全局发展,权衡各方利益,带领联盟合作伙伴共同成长;而失败的联盟则通常是核心企业在联盟中角色缺失,无法有效引领、协调以及管理合作伙伴,即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不足。核心企业虽然只是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具有特殊资源优势,在网络结构中位置较高,对联盟发展拥有显著的领导力,这使得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对联盟整体运行的影响愈发显著。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联盟运行效率的影响。因此,从核心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网络能力对联盟合作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大。(三)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在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动态性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体现为在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核心企业面临的联盟主要矛盾和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有差异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在不同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能力维度和作用机制也会随之变化。而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联盟发展阶段动态性的契合与匹配,却被现有研究忽略,从而无法深刻地认识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及其作用机制。因此,本书将以联盟生命周期为理论背景,在动态的情境下研究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联盟组织的广泛应用、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联盟的重要性,以及动态视角下联盟研究的鲜有性,本书以联盟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为脉络,以联盟核心企业为关注点,展开企业网络能力的探索研究。本书将研究主题分解为三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子问题展开分析:①认识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如何构建联盟中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②评价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如何开发、选择适宜的计量方法,评价核心企业网络能力?③提升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如何构建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提升模型?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联盟生命周期演进的动态视角,研究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评价以及提升策略等相关问题,丰富了企业能力和企业联盟等相关研究理论,同时对联盟核心企业能力构建和企业联盟合作成功率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1)从理论角度,丰富了企业能力和企业联盟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分析联盟网络演化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联盟网络面临的关键问题,核心企业在关键问题解决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围绕各个阶段联盟网络面临的关键问题,构建[4]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并展开能力评价以及能力提升的研究。这一研究过程一方面丰富了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将企业的外部资源利用能力纳入到企业能力体系,更重要的是从联盟发展的动态性出发研究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联盟研究进行深入细化,增强了理论研究的现实解释力。(2)从实践角度,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单靠一己之力去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

[5]返。企业之间由单纯的竞争关系逐步转向以联盟为主要方式的竞合关系。联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能回避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本书聚焦联盟以及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聚焦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设计研究思路,为有效解构现实经济生活中网络能力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网络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科学的计量方法便于企业认清自身网络能力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完善联盟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最后,可以为企业提升网络能力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根据联盟的特点、发展特征以及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的现状,因势利导地选择策略手段,提高联盟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增强联盟和企业个体的竞争力。第二节研究对象的界定一 企业网络[6]

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一种特定结构。在过去的100年里,网络的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并出现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其中,部分学者借助网络的视角研究企业,形成了企业网络概念的雏形,认[7]为企业间也是一种彼此依赖、彼此关联的多元网络关系。此后,随着实践领域对“企业网络”的青睐,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关注也逐渐增多,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审视和界定,本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8~20]了简要的回顾和归纳(见表1-1)。表1-1 关于“企业网络”概念的研究研究续表

可见,学者们对企业网络的界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从制度视角解释企业网络的经济社会实质;二是从关系视角强调企业网络的动态性;三是从功能视角揭示企业网络的存在价值。基于以上认识,本书认为企业网络是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组织形态相对松散。

企业网络在经济社会中的形态各异,如企业集群、战略联盟、合资企业、虚拟企业、供应链以及技术交换等。诸如此类的各种企业间的联系、合作都可以被概括地称为企业网络。本书认为可以将这些企业组织形态归纳为集群、集团和联盟三类(见图1-1)。

集群层次是基于相关企业集聚带来的区域竞争优势建立的企业网

[21]络,强调地理位置上的“集聚效应”,好莱坞和硅谷是大家最为熟知的两个集群典型。集团层次的企业网络以母公司为中心,通过资本控制或契约形式将若干企业联系起来,内部企业间产权上存在从属关系是其典型特点。联盟层次的企业网络则以组织间的企业联盟为主,是企业通过一定的不涉及产权转移的方式展开的合作,合作伙伴间互相平等又彼此依赖。由此可见,本书研究的联盟是企业网络的一种特殊类型。图1-1 企业网络类型二 企业联盟

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R.Nigel和DEC公司总裁J.Hopland首次提出企业联盟这一概念,并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番联盟热潮。美联邦贸易委员会统计显示,1990年以来美国国内及跨国性质的战略联盟的数量每年以25%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的企业联盟主要是一些生产型联盟;80年代以后,技术合作成为一种潮流,许多企业谋求缔结知识联盟,技术知识的相互学习成为企业结盟的首要动机;而到了90年代,企业联盟主要是技术型和学习型联盟。对于企业联盟的界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各有不同,认识上略有差异,本文总结了四类有代表性的观点。(1)战略管理角度。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2002)认为,联盟是企业之间基于非产权关系的长期结盟,旨在更好地协调、拓宽[22]企业价值链。学者Yoshino & Rangan研究指出,联盟是两个或更多企业在长期商业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联合关系,借助联盟内部企业[23]在资源、技术、产品方面的交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2)资源整合角度。Teece认为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开展的以承诺和信任为特[24]征的合作活动。具体形式包括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5]R&D)协议、合作协议、共同营销等。(3)组织性质角度。Williamson认为企业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市场”二分法的研究范式,是对“企业—市场”交易行为的有益补充。作为一种非完全契约状态的组织形态,相对于市场机制,企业联盟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相对于完全企业机制,企业联盟降低了企业内的协调成本。[26](4)社会网络角度。Gulati认为联盟是企业间自发联合结成的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以合作企业的客观存在和结盟后的相互融合为基础,借助长期稳定的契约,编织关系网络,建立合作阵营,形成某[15]种排他性的壁垒,保证联盟内部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从现有定义可以看出,尽管理论界对企业联盟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一些基本方面形成了一致的观点。①企业选择联盟这一组织形式多基于战略层面和长期利益的考虑,而非谋求短期和局部利益;②联盟内部企业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它超越一般企业间的交易合作,又不同于企业内部的控制隶属,这种独特的合作关系在保持合作紧密性的同时,又保证了合作主体的独立自主地位;③企业联盟间的合作是与竞争共存的,联盟内企业间在一些方面开展合作,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可能是竞争对手;④“共赢”是联盟达成的基础,企业通过联盟网络得到比单独行动更多的收益,实现“1+1>2”的效果。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本书联盟的概念:联盟是企业网络的一种形式,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在投资、科研、生产和开拓市场等方面开展非产权形式的契约合作,从而建立较为稳固的长期伙伴关系的过程。三 联盟核心企业

关于企业联盟的研究,相当一部分文献以联盟内企业的均质性为[27]假设前提,认为企业在联盟中的作用及功能是无差异的。然而,在联盟实践中却常常相反,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非均质的,在角色和功能上不可以相互替代,其中有些企业对其他企业及联盟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联盟发展和创新的驱动

[28~29]力,这些企业被称为联盟核心企业。

对核心企业的界定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目前,部分学者从企[30]业规模、企业年龄、国籍等方面界定核心企业,认为核心企业大多是规模大、年龄长的企业。然而,不少学者质疑从规模、年龄等方面界定核心企业的做法,并提出了界定核心企业的新视角,例如,Agrawal等学者。从企业功能角度出发,认为核心企业是处于联盟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整个网络的构建、运作有更多责任的企业;[31]Newman等学者从企业的识别角度出发,通过企业在联盟中节点的数量、节点联系强度以及节点间信息流量等信息来确定是否为联盟[32]核心企业。Solveh & Zande把企业在联盟中的嵌入性和对网络的[33]掌控力作为判别核心企业的关键维度。也有学者认为核心企业必须在网络愿景上能够引导合作伙伴,具有高的成长率和创新能力,[34]善于吸纳各种资源并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中国学者张伟峰和万威武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企业联盟,发现美国联盟中核心企业多为大型企业,有一定的市场地位;而日本则是将“生产共同体”的核心[35]作为核心企业,强调其在引领联盟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已有研究,本书认为联盟核心企业是在联盟网络的发展规划、构建管理、协调控制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发挥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是整个联盟网络的中枢节点。四 企业网络能力

Hakansson等学者在研究企业外部关系管理时发现,不同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企业是高手和稳定的实践者,而有些企业则像门外汉,并在研究中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此后,这一概念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表1-2汇集了学者们在不同视角上对[36~45]企业网络能力的认识。表1-2 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企业网络能力的认识续表

在已有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认为企业网络能力是企业掌控、利用和开发其外部网络关系,有效管理整体网络和利益相关方,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能力,它是以企业有形资源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宝贵的无形资源。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研究主要涉及企业联盟、核心企业以及企业网络能力三个领域,因此,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梳理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明晰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一 企业联盟的研究现状

伴随企业间的竞争模式由“零和博弈”向“竞合互补”的转变,企业联盟这一组织形式被广泛采用,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已有企业联盟的研究主要涉及联盟的形成动因、联盟的组建、联盟的管理、联盟的利益分配、联盟的稳定性等五个方面。(1)联盟形成。联盟形成动因的研究正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但目前仍以定性研究为主。乔尔·布利法和戴维厄恩斯特等学者从企业经营环境因素的变化入手,分析联盟形成的动因,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更多市场压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原来的[46]“零和竞争”转为“合作竞争”;诺兰彼得等从企业实践的案例分析入手,阐明产业结构调整是企业联盟热潮的重要原因之一。[47]国内学者方面,彭绍仲、肖渡、黄敏学等学者的研究从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律、新秩序出发,以宏观经济环境角度分析了[48~50]联盟产生的原因;韩岫岚、张树义、秦斌等学者从企业组织的自身角度分析了联盟形成的动因,其中,韩岫岚认为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的追逐是组建联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张树义从联盟可以为企业带来的益处分析了联盟的形成动因,秦斌将联盟形成的动因[51~53]分为中间动因和最终动因,并分别进行阐释。此外,还有学者从组织学习、价值链、战略管理等视角对联盟形成进行定性的动因[54~56]分析。关于联盟形成的定量分析,多是从经济效益入手,量化结盟后的效益增值,探讨形成动因。相关研究多借助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围绕产量、价格、市场这几个核心变量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加入联盟前后企业收益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解释联盟形成动因。学者黄映辉、雷光龙、罗头军等学者的研究都证实了联盟合作确实能够带[57~59]来收益的增加。(2)联盟组建。关于联盟组建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联盟组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是联盟组建中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关于联盟组建过程及注意事项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且多针对虚拟企业,少数学者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借助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等技术手段,以组建效率、组建成本、组建质量等为目标变量,探索最优的组建过程,也有学者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这一过程进行模

[60~61]拟。合作伙伴的选择是联盟组建阶段最关键的问题,相关研[62]究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和伙伴选择评价模型的构建两个方面。关于指标体系,Limmerick & Cunnington等学者的研究指出伙伴选择要强调双方的协调,合作双方应该在贡献、价值、技术、决策体系、管理风格上协调互补;David Fauckner等学者认为在联盟伙伴的选择中协同优势和战略配合是两项重要的指标;Spekman等学者认为对联盟的投入、相互间的信任、合作时间的长短[63]以及合作风险是联盟伙伴选择重要的评价指标;埃德·瑞格斯比[64]则强调了联盟伙伴间的宽容、互惠以及信任的重要性。关于选择评价模型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已有联盟在某一个环节上择优选择;另一类是从理想角度构建联盟从无到有状态下的伙伴选择,借助的计量手段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遗传算法以及机械学习等若干方法。(3)联盟管理。联盟管理是联盟顺利运转的制度保证,在联盟管理中最重要的三个核心问题是联盟内的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关于协调机制的相关研究多围绕沟通、学习以及对冲突的管理三方面展开。例如,有学者基于协调机制和组织学习的互动交流建立[65]联盟管理模型;汪忠等学者的研究指出伙伴企业自身对于核心竞争力的保护是引起联盟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有效避免冲突就要[66]在共享与保密之间寻找平衡;张青山等学者构建了联盟协调管理框架,并指出联盟协调机制可以从目标、信任、群体协商三个方面[67]进行细化。关于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研究多从委托—代理角度,借助博弈论展开分析,例如,卢纪华等学者在构建联盟声誉模型中发现,设计不同的契约类型对提高合作伙伴的合作意愿和联盟投入程度[68]非常有效;叶飞等学者在一般代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额外奖惩[69]函数,研究了核心企业对于联盟伙伴的激励机制;候光明等学者试图借助合作博弈模型,通过寻求帕累托最优解的方式,探索联盟[70]激励和约束机制。(4)联盟利益分配。联盟从根本上讲是合作各方利益最大化驱动的结果,因此利益分配问题是联盟运营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关于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探讨利益分配原则;另一类是构建利益分配模型。关于利益分配原则的文献,有学者从成本角度出发,寻求最佳分配原则,例如,李红玲等学者以技术联盟为对[71]象,分析联盟的成本组成,并就分解成本给出利益分配方案;[72]吴宪华等学者通过构建博弈谈判模型,建立利益分配原则;Ossadnik等学者借助综合评价技术手段评价伙伴企业在联盟中的投入[73]和承担的风险,以此为依据确立联盟利益分配比例。关于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的研究比较丰富,例如,戴建华等学者利用Sharply值[74]构建利益分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优化算法;Margaret等[75]学者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构建分配模型;吴辉球采用信息熵的[76]方法构建了分配模型;叶飞、郭东风等学者通过文献分析总结[77]了四类利益分配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常用方法。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基于不同类型或不同特征下的联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利益分配方[78]案,例如,李红玲研究了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5)联盟稳定性。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系统都存在不稳定性,企业联盟也不例外。联盟成员在开放环境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因素的变化必然影响联盟的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分析联盟的结构,研究联盟成员利益的变化,探讨联盟稳定的条件。如卡瑟尔斯研究了公司三角稳定和不稳定状态,并用企业结盟予以佐

[79]证。考虑到成员间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博弈的动态性和多阶段性,可以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成员间的威胁承诺声明等。周二华等学者根据联盟成员合作与不合作时收益的相对关系,分析讨论了四种不同收益的结构下多企业联盟博弈的特点及其稳定解[80]集,对不同情况下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二 联盟核心企业的研究现状

在联盟网络中,核心企业处于中心位置,有很强的网络根植性,与联盟内部和外部都保有着广泛、密切的交流,对企业联盟整体合作效率、联盟绩效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核心企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盟核心企业的关键特征

对于核心企业的识别,学者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本书提炼出五项识别联盟核心企业的关键特征。[81~85]

①网络影响力大。联盟作为一种松散的组织结构,其运作基础不是企业内部强硬的行政命令,企业相互协作更依赖彼此间的信任和尊重,在联盟网络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才能很好地调动更多成员伙伴的合作热情以及联盟投入度。因此,核心企业多是联盟中影响力最大的企业。②溢出效应强。作为联盟缔结和发展的主角,核心企业必须有很好的辐射能力,能够将自身在技术、市场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辐射到联盟其他企业中去,从而带动整个联盟的发展,否则优势再大的企业也无法对联盟中的其他企业产生吸引力。③创新能力突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联盟的存续和发展离不开持续创新能力的支撑。企业创新能力越突出,生命力就越强。许多中小企业基于增强自身生存能力的考虑,围绕发展性好的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形成以其为中心的联盟网络。因此,创新能力也是联盟核心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④网络关联性强。核心企业处于联盟中心,与其他伙伴企业联系的频度和强度都相对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合作成员多是基于核心企业的某方面优势而选择加入联盟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核心企业承担更多沟通协调的职能。⑤角色可替代性弱。核心企业在联盟中的地位通常是不可取代的,主要是作为联盟构建基础的核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通常是关键且稀缺的,不是其他企业轻易可以获取和培育的。(二)核心企业对于联盟网络及成员企业发展的影响

核心企业依赖自身的技术、产品结构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溢出效应,使联盟成员企业受惠,从而引领整个联盟的发展。Bianconi & Barabási研究证实核心企业的声誉以及谈判能力会使其受[86]到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联盟,推动联盟发展;Ottati通过分析众多小企业的成长案例,发现核心企业的带动,在小[87]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徐向艺等学者研究认为核心企业的产品结构、产品社会认知度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88]优势有利于联盟规模的扩张和成本的降低。(三)核心企业对联盟创新的影响

Burt认为核心企业对联盟网络内知识的转移和创造有推动作用;[89]Owen-Smith&Powell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核心企业能够通过促进联[90]盟内信息流动,提高联盟创新水平;Agrawal & Cockburn研究证[91]实了核心企业在集群知识、技术扩散方面的作用;Lorenzoni & Baden-Fuller认为核心企业在联盟网络中充当着知识管理者的角色,[92]建立知识管理机制,并将自有知识向联盟成员扩散;Reagans认为核心企业在联盟网络的知识管理过程中,承担着传播中介的作用;[93]唐勇敏通过技术联盟的研究发现,核心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知识会扩散到合作企业中,并对合作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推动作用;[94]Lazerson & Lorenzoni研究产业集群得出结论,集群是核心企业[95]知识和技术传播的产物。(四)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的关系

Rosenkopf & Almeida认为联盟中技术标准化的进程会促进非核[96]心小企业自身的成长;Cohen & Levinthal认为核心企业在同联盟外部组织联系上有明显优势,容易进行更广泛的资源整合,而非核心企业的这种机会则大大降低,因此,非核心企业必须更多地依赖核心[97]企业;官志华则通过中国企业验证了非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之[98]间的依赖与被依赖关系。(五)核心企业对网络演化的影响

Lissoni通过研究意大利制造业网络,发现网络成长与网络核心企[99]业的成长密切相关;Dyer & Nobeoka以丰田汽车公司创新网络为例,研究认为核心企业由于与联盟其他企业的联系最广泛、最深入,[100]故对合作伙伴的运作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而影响联盟网络;Powell、White、Koput 研究意大利机械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的生成机制时发现,核心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联盟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因此[101~102]能够更大程度地推动联盟创新和联盟演化。(六)核心企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罗美娟认为核心企业不仅可以带动联盟内企业的成长,更可以通[103]过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ichards以北欧地区为例进行研究发现,核心企业能够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实证验证[104]了爱立信和诺基亚对北欧无线硬件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Boari认为核心企业在小企业孵化、新产品开发、企业管理技术输出、关联[105]企业的发展等诸多方面有楷模作用;Lissoni对意大利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少数创新力好、协调性强的核心企业的[99]发展。三 企业网络能力的研究现状

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企业网络的各种组织形式,企业网络能力作为企业外部关系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要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网络能力结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三个方面。(一)关于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研究

由于网络结构、网络形式与网络演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目前关于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维度还未达成一致的结论,但也形成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Ritter、Moller & Halinen、Hagedoorn、徐金发等学者的研究,本书将对这些比较典型的研究进行梳理。1.Ritter等学者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

Ritter等学者对企业网络能力的研究较早并且比较深入,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为后来关于网络能力结构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研究认为企业网络能力是企业开发、利用、控制外部关系的能力,包括两个维度:任务执行和资质条件。其中,任务执行是实现目标采取的活动,例如、向某一合作伙伴发出交流、协调的任务,对联盟内部关系的计划组合,对联盟人员的调配等;资质条件是网络中企业个体可以顺利利用和发展网[37,106]络关系的特征属性,如社交技能和专业技术等。网络能力的构成如图1-2所示。图1-2 Ritter等学者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2.Moller & Halinen的网络能力模型

在Ritter等学者网络能力模型的基础上,Moller & Halinen提出了更加丰富的网络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基于业务关系,将网络能力分为网络层、企业层、组合层和特定关系四个层次,并提出了网络规划能力、网络管理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四个维度。[107]规划能力体现网络战略设计能力,管理能力体现资源和能力的协调控制力,组合管理能力体现伙伴选择等方面的能力,关系管理能力体现内部关系处理的能力。研究认为四个维度密切相关,共同实现网络合作的顺利开展,提升联盟整体和企业的绩效。3.徐金发等学者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

国内学者如徐金发、许强和王勇基于企业网络组织的基本特性:共同的集体目标、专业化联合的资产和共享的过程控制,从战略、关[39]系和过程三个层面分析网络能力。战略层面将网络能力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过程层面明确网络中的角色和任务;关系层面开发网络资源为我所用。基于此,徐金发等学者提出了网络能力的维度:网络构想能力、网络角色管理能力和网络关系组合能力。其中,构想能力是企业从战略层面识别、发展网络的能力;角色管理能力是网络运行中履行相应责任和任务的能力;关系组合能力是对联盟内部关系协调优化、学习互动的能力。徐金发等学者的模型如图1-3所示。图1-3 徐金发等学者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4.Hagedoorn等学者的战略网络能力模型

Hagedoorn等学者认为网络能力是企业在网络构建、设置和管理方面表现出的一种特别技能,并将网络能力划分为两个维度:基于中央性的网络能力和基于效率的网络能力。这两个维度的网络能力共同帮助企业建立外部合作关系,利用外部资源,提升自身能力。Hagedoorn等学者认为网络中的企业尽量成为或接近网络中心位置,这有利于企业在网络中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和资源,以按照自己的意愿[43]组建联盟,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该研究创新性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对企业网络能力进行分析,对网络能力理论体系的完善有积极意义,但它仅从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网络中节点连接的效率来判断企业网络对企业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看还是有失公允的。5.邢小强、仝允桓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

基于网络管理的层次性,邢小强等学者将网络能力维度划分为网络愿景能力、网络管理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并给出[44]了详细的定义和任务(见表1-3)。表1-3 邢小强等学者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6.方刚的企业网络能力结构模型

方刚整合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构建了网络能力结构模型(见表1-4),将网络能力划分为战略性能力和操作性[45]能力两类,并对这两类网络能力进行了比较,和进一步分解细化。表1-4 方刚的网络能力结构模型

图1-4反映了方刚的网络能力结构模型的内容,网络规划能力反映的是企业针对网络规划目标制定计划等方面的能力;网络配置能力反映企业搜索、筛选合作伙伴等方面的能力;网络运作能力反映企业协调管理合作关系等方面的能力;网络占位能力反映企业争取网络有利位置的能力。图1-4 方刚的网络能力结构模型(二)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网络是一种动态的组织形式,由于网络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影响机制比较复杂。因此,本文从宏观层、网络层、企业层以及个体层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中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①宏观层的研究围绕企业网络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法律体系、社会风俗以及行业特性等因素展开,例如,刘永俊研究指出诸如经济文化背景、行业技术特点、政策法规条例等宏观层面的因素都会对企[108]业网络能力产生影响;徐金发等学者的研究发现社会文化影响[39]企业间学习,进而对企业网络产生影响。②网络层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沟通结构、网络地位、网络范围、网络文化、网络资源等因素展开,例如,Ritter 实证发现网络沟通结构对企业网络能力有显著[109]影响;邹爱其在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发现网络位置、网络范围等[110]网络特征对网络能力有正向影响;邢小强、仝允桓也证实了网[41]络地位的影响作用;韩丹丹研究证实知识存量、网络地位、资源投入是网络能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联盟网络内知识积累的多寡与联盟主体对联盟的认识直接相关,并且影响网络能力的发挥,联盟内部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体现了该企业在联盟中的掌控力,影响其利用联盟优势的程度,此外联盟企业对联盟的资源投入也决定了网[111]络能力的强弱;刘永俊认为网络层面的文化、资源等因素对企[108]业网络能力同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曹兴、周密等学者分析了网络特征以及外部情景,尤其是技术情景因素对技术联盟网络能力的[112]影响。③企业层的研究主要围绕文化、内部资源、组织学习以及声誉等因素展开,例如,Ritter等学者基于企业层面提出网络能力的四大影响因素:企业内部资源配备、沟通结构的整合度、企业文化[106]的开放性和网络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Dyer、Noorderhaven等学者则实证了组织文化对网络能力的影响,认为开放、柔性、包容性[113~114]的文化有利于网络能力发展;Johnsen & Ford以英国纺织业企业集群为例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技术开发系统和文化系统对网络能力的影响。国内学者徐金发基于组织特征,提出企业内部的资源支持、团队管理技能和文化的开放性是影响企业网络能力的关[115]键因素,认为资源的充足投入和合理分配是开展网络合作的基础,而相关团队之间的合作,包括团队内部沟通交流、冲突管理、绩效考核等团队管理技能是影响网络能力的重要方面,此外,灵活、开放、外向的文化特征有利于网络能力建设;马刚从战略管理策略导向[40]的视角出发验证了网络层面因素对网络能力的影响;方刚通过企业案例分析得到企业信息系统的成熟度、企业文化的开放度以及网[42]络活动经验等因素对网络能力的影响。韦春北、刁兆峰认为企业网络能力受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外部环境、资源投入、组织结构、内部文化四个方面,并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116]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宝贡敏、徐碧祥分析了企业声誉在企业构建联盟网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网络创建阶段对网络能力的影

[117]响。④个体层的研究主要围绕企业家个体特征等因素展开,例如,胡厚宝、彭灿以知识联盟为例,分析了个人、企业、联盟、网络四个层面的因素对网络能力的影响,其中个人层面的因素主要指企业家的领导特质等,实证研究证明变革型企业家更容易引导企业组建或[118]加入联盟。(三)企业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

企业网络能力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借助联盟企业的核心优势,快速弥补企业自身短板,更好地达成企业绩效目标,提升竞争优势。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网络能力对组织绩效的积极正向影响。Mort认为网络能力使企业可以更好地辨识市场机会,突破[119]资源约束,拓展战略选择的空间,有助于市场绩效的提升;Sarkar等学者认为网络能力强的企业在伙伴选择、网络资源利用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能够以最少的投入优化企业能力结构,提升企业[120]的市场绩效表现;Walte等学者的研究发现,企业网络能力不但与企业的市场绩效有显著的关联,而且与企业长期生存方面的指标,[121]如竞争优势显著相关;Lorenzoni等学者在对意大利制造业集群核心企业供应商管理的研究中发现,网络能力好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选择供应商,并根据不同供应商的特长在他们之间进行适当的分[92]配,形成紧密高效的联系网,有助于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Ritter等学者的实证研究证实网络能力好的企业在产品和流程等方面[106]的创新表现也比较突出;Hagedoorn等学者研究技术联盟时发现,网络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取及时丰富的技术信息,选择恰当的技术[43]合作伙伴,提升技术协作水平,最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Ting & Chiu对台湾液晶面板产业集群的研究显示,网络能力与创新绩[122]效正相关,网络能力高的企业创新绩效更好。四 已有研究评述(一)企业联盟国内外研究总结

企业联盟是近十年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这些研究成果对联盟理论发展和企业联盟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梳理企业联盟相关研究,本书认为仍存在以下不足。

1.缺乏对联盟运行效果的评价类研究。联盟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联盟这一组织形式本身的分析,通过本书的综述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多围绕联盟形成的动因、联盟的组建以及如何管理等相关问题展开。联盟合作的初衷是基于效果导向的,而对于联盟效果的评价类研究却相对不足,即使存在少量的研究也是使用单一方法评价,缺少系统的评价体系。

2.缺乏对联盟动态性的关注。现有研究大多是对联盟的静态研究,而忽视了联盟动态发展的过程。联盟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生命特征,即便在同一阶段联盟主体间也是动态互动的关系。因此对于联盟的认识和管理也不能一概而论,而现有研究线性化、静态化的思维大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制约了联盟理论的发展。

3.本土化研究成果有待加强。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联盟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学者研究结论的验证,研究层次较浅,真正结合中国情景的本土联盟研究仍需加强。(二)联盟核心企业国内外研究总结

从核心企业的研究回顾中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企业在网络中作用的发挥、对联盟其他企业的影响机制、与整个企业联盟的互动关系以及对区域经济和创新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梳理核心企业相关文献,本文认为尚存在以下不足。

1.联盟核心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层面的研究,从联盟企业个体角度分析的文献不多,关于联盟中居龙头地位的核心企业的研究尤其匮乏。有限的研究仅关注到个体企业与网络整体的互动,却忽视了核心企业成长对联盟整体发展以及联盟管理行为的影响。

2.从网络角度看,大多研究开展的前提是核心企业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企业网络中,却忽略了现实中核心企业所处的网络是动态演进的。在网络演进过程中,核心企业的角色和任务是不断变化的,它对整体网络以及网络中其他成员企业发挥作用的内容和方式也都不同,这一点被大多数研究忽略。

3.核心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对联盟网络的影响也是举重轻重的,但是,基于核心企业的能力、特性对网络组织运行效率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却相当有限。

4.核心企业的相关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和企业集群等形式的网络组织,没有扩展到其他形式的企业网络中,如在企业实践中应用很广泛的企业联盟。(三)企业网络能力国内外研究总结

企业网络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网络能力的结构模型构建、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网络能力与企业绩效等结果性产出的关系探析等方面。但是随着企业网络应用和实践的推广,许多新问题应运而生,现有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无法解释这些新生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以下三个方面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开展研究,丰富完善网络能力理论。

1.建立网络能力评价体系。学者们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对企业网络能力进行解析,建立能力结构模型,很好地实现了对企业网络能力的描述,但是要在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为可操作的网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能力评价的计量模型,使得企业能够借助科学有效的手段评估自身的网络能力水平,认识自身的能力不足,从而更好地采取措施改进和提高。

2.网络能力动态性分析。企业网络作为网络能力发挥作用的背景环境,网络层面状态特征的不同会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有不同要求。而企业网络本身是动态发展的,呈现生命周期性,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网络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关键问题,其网络能力的内涵也需要相应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能力效能。然而,现有研究往往是在企业网络的静态背景下展开,对网络的动态性关注不足,大大降低了相关研究的现实解释力。

3.网络内企业层面的细化研究。目前关于企业网络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基于网络视角考察企业个体对联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二是基于个体企业视角考察网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等关键结果性指标的影响。这些研究大多没有对联盟中的企业地位加以区分,默认企业在联盟中的作用及功能是无差异的,但是实际上,联盟中的企业是异质的,有对其他企业及联盟影响比较显著的核心企业,也有相对被动的非核心企业,对它们的区分和细化研究对企业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强。第四节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一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以上三个领域相关研究的不足,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切入点,站在核心企业的视角,重新审视联盟合作的有效性问题,围绕对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认识、评价和提升三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联盟、企业网络能力、联盟核心企业等的研究思路,展现出了学者们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联盟的演化过程,提炼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心企业在各阶段演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为后文以联盟生命周期视角分析企业网络能力奠定基础。

第三章,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维度,从网络规划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网络管理能力以及网络变革能力四方面进行描述,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结构模型开展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能力结构的有效性。

第四章,设计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借助综合评价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组合评价思想,构建了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计量模型。首先,基于熵权-支持向量机构建联盟不同生命周期的判定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因子载荷法对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概念模型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最后,利用具有唯一特征雷达图算子对组合权重与规范化后的指标值进行集成。

第五章,构建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提升路径模型。以能力提升为目的,探索了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中挑选出关键的影响要素,探索其对网络能力的影响机制。借助第四章得到的能力维度与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提出核心企业在联盟不同生命周期中的网络能力提升路径和策略。二 论文技术路线

针对以上各部分研究内容,本书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5所示。图1-5 本书技术路线三 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围绕相关研究主题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学习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书研究选题和研究思路,同时也为本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定性分析法。本书通过对企业联盟、核心企业、企业网络能力以及生命周期理论等已有文献的回顾,借助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概念模型。(3)数量建模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书联盟生命周期视角下构建的企业网络能力的测度模型展开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其有效性。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技术对联盟网络发展周期进行判定。此外,运用目前综合评价的最新成果,借助组合评价理论思想,设计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评价及提升模型。具体涉及层次分析(AHP)、熵权、因子载荷、雷达图等方法。(4)实证研究法。本书在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构建和评价过程中,选择大量核心企业为对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本书所构建的网络能力及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第二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盟网络演化机制

企业联盟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呈现动态性、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关键问题都会随之变化。伴随着联盟发展阶段的更替,核心企业在联盟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如果不能正视联盟发展的动态性,抱着刻舟求剑的思想去研究核心企业网络能力问题,得到的结论必然无法正确指导企业实践。因此,本书在对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三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之前,首先需要研究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发挥作用的情景,即对联盟的演化过程及核心企业在联盟演化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本章将在对生命周期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企业联盟的演化过程,提出联盟演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联盟生命周期,探索联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关键特征以及核心企业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为后文以联盟生命周期视角展开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一节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生命体“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生命周期这一概念应用非常广泛,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管理学领域,最初应用于产品方面,以后逐渐被借用并拓展到技术、企业、产业以及社会等方面。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苗·格雷纳(Greiner)第一次从生物学的视角,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并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被视为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开

[123]端。而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的《组织动力学》《企业生命周期》等论著开启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热潮,他认为不同企业的成长存在相同的规律,就像人的成长一样,呈现生命周期规律,并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同一般自然生物系统相似的是,企业生命周期之间的转换,同样是由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推动完成的,即新陈代谢性、自我复制性和突变性。企业在成长转变过程中需要完成若干个生命阶段的跃迁,在实现生命阶段的过渡后,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将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与上一个阶段非常不同的生命状态。

与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类似,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企业网络在它们的生命周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Gort和Klepper最早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网络的发展。他们在研究产品生命周期[124]的基础上对内生型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化进行了最初的研究。波特(Michael E.Porter)对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证实,集群的发展可以分为孕育、进化、衰退三个阶段。孕育期,在一定的环境压力下,企业自发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随着合作的稳定和加强,企业集群逐渐形成;进化期,集群外部企业意识到集群的优势,不断加入集群,使集群内企业数量激增,周边服务机构也更加完善,集群逐渐呈现成熟稳定的状态;衰退期,在企业内部经营或外部环境突变等因素[125]影响下,企业集群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任荣等学者针对战略联盟提出联盟发展四阶段模型,包括协商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蜕变期。其中,协商期是企业在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寻求合作伙伴,明确合作目标,逐步形成联盟关系的过程;成长期是联盟步入正轨后,合作逐步深化、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的阶段;成熟期是联盟平稳运行,成员间高度信任依赖,并呈现显著的联盟效益的阶段;蜕变期是联盟遭遇内部特征或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后,表现出发展路径分化的过程,有的联盟重新调整获得新生,有的联盟走向衰败解体。[126]

可见,相对于个体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网络的生命周期更加复杂。企业从产生、发展到灭亡这一生命周期过程轨迹非常清晰,容易界定判断,而企业网络的生命周期是一个企业群落的产生、发展、成熟和灭亡的过程,它不是群内个体企业生命周期的线性叠加,而是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