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实例赏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10:13:44

点击下载

作者:吴虹,张璐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实例赏析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实例赏析试读:

前言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社会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美的观念、美学情感的态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设计成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决定了设计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美术学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也面临着在校所学的知识是否能够与社会需求接轨,这就决定了从事设计工作的大学生,必须拥有全、新、奇的知识结构。本专著汇集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民间的装饰绘画、服饰、传统手工、银饰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艺术角度广泛,涉及内容丰富,对于人们了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保存现状及变迁轨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早期的工艺美术品多是以个人作坊制或皇家专控制形式存在,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更是五花八门地散落民间,没有具体的设计教学理论来传承,从而导致许多手工艺品失传。例如宋代的汝窑工艺就因没有具体的文字记录,又由于战乱,导致其制作工艺失传至今。18、19世纪,外国列强入侵我国,对我国文物进行肆意破坏和大肆掠夺,加上后来的军阀混战、“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运动,使我国的工艺美术走入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低谷。我国的现代设计教学起步较晚,早期发展缓慢,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极为迅猛。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社会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美的观念、美学情感的态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设计成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决定了设计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美术学设计专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也面临着在校所学的知识是否能够和社会需求接轨的问题,这决定了从事设计工作的大学生,必须拥有全、新、奇的知识结构。

目前,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有盲从西方化的趋势,设计心态急功近利的现象尤为普遍,许多设计者不注重文化素养和生活阅历的积累,设计的东西缺乏个性,甚至盗取他人的设计作品。在师资力量上,部分老师热衷于搞鱼目混珠、赚取外快的工作,不能静下心来搞教学研究、学术讨论。在就业恐慌症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更是急功近利,造成了教学无序、精湛技艺无人问津和研究的混乱局面。所以,我们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基础设计课程的基础上,更应该有目的地、深入地对某一领域进行宽、精、专的研究;否则,我们想在国际艺术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将变成遥远的梦想!所以,我们还得在本民族文化上下功夫,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富有特色的道路。迄今,国内有关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专著较少,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缺乏了解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因此,美术学设计专业急需一本对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的专著,以期引导大学生集思广益,促进其设计能力的不断提高。

书中以西南十三个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为例,从它的美学特征、地域性特征、人文性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种类进行了鉴赏性的分析和总结,对人们了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保存现状及变迁轨迹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专著从实用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出发进行编写,承古博今,对设计工作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对开拓美术学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具有重要作用。本专著结合美术学设计专业的教学需求,结合当代工艺美术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有效地对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具有代表性的分析介绍和种类编写,可以作为各级院校美术学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参考书或相关学科的教材。

本书作者在从事工艺设计教学期间,对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把不少研究成果应用于装饰画、壁画、图案设计、毕业论文辅导等教学中,使学生受益匪浅。期间,本书作者之一吴虹依托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内容、美学思想发表论文数篇,并出版了一本专著。本书由吴虹副教授制定编写大纲,以分工执笔的方式完成。初稿完成后,由主编两人共同讨论,多次修改后完成定稿。本书由吴虹老师撰写前言、第一章至第七章第六节,收集图片第1张至第24张;张璐老师撰写第七章第七节至第十三节,收集图片第25张至第54张。

由于西南少数民族众多,其手工艺门类也颇多,我们只能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来研究。在此,我们诚恳地希望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本书再版时订正。第一章工艺美术的本质

工艺美术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几乎是与人类的起源同步的。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的生产水平,同时又体现了特定时代的审美观和人文精神价值。工艺美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体现出制作技术较早的时代特征,如新石器时代已有的装饰性语言的崖画、石器、彩陶等,商代已有的玉器、青铜器等,呈现了抽象或结合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表现手法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工艺美术常因历史时期、地域分化、经济发展、文化技艺水平、民族习俗和审美特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第一节工艺美术的起源

工艺美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迁。人类对火的发现、使用和掌握,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首次实践活动。特别是人工取火发明以后,使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开始向文明社会迈进,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增强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分别开来。

随着智人类过渡到原始人类,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男性负责原始的狩猎和渔猎生产,女性负责后代哺育和采集生产,男女分工的明确性和协作性,促进了原始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人们开始通过血缘关系组成家族,一个家庭以一位年长女性来当家,再由家庭组成部落,整个部落规范地进行生产和生活。人类的社会结构组织已见雏形,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不断的提高,每个原始部落都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长女人担任首领,主持日常事务。妇女在那个时代拥有核心的领导地位,她与其他氏族长老一起召集氏族会议,处理决定部落大事,氏族成员对女首领享有罢免权,因此同属一个母系血缘的集团逐渐从散乱的状况中分离出来,组成母系氏族公社,这就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早期组织形式。母系氏族公社距今大约10万至4500年前。约距今8000到6000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产生了原始宗教(约5万至1.5万年前)。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常对许多自然现象、宇宙、生老病死等无法正确认识,对孕育、疾病等也无法人为地控制,于是产生了对宇宙和自然的一套认识观,由此形成了最初对灵魂和生育的崇拜,从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原始宗教是原始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巫术活动的用具所需,原始工艺美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人类的劳动是从造物开始的,即制造劳动工具。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从石器的制造开始的。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都极其落后。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为了生存,发明了以石器为主的生产劳动工具。其中,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约50万年前的“北京人”和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是中国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历史发展的两个代表性的阶段。原始智人和原始人类在创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以及制作简陋的装饰品的过程当中,逐步锻炼和发展了人类审美的思维能力,从而诞生了最早的工艺美术。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从猿到人转变的重要时代,人类经历了从简单的打制石器发展到加工精致的刮削石器、打磨石器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生产力的逐渐提高,原始狩猎捕获的禽兽在满足了日常需求后,剩余的被人们饲养起来,从而开始了家畜家禽的驯养工作。在人们对大自然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种子发芽、生长的规律,从而发明孕育了最早的农业和畜牧业。中国远古人类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旧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全国。考古发现证明,从距今约200万年开始至距今约1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研究者根据生产工具的特征把这个时期分为了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

从距今约200万年至距今约12.8万年,是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旧石器时代早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遗址有位于河北和山西北部的泥河湾遗址群、湖北郧县曲远河口、北京周口店北京人第一地点遗址等。这个时期的人们就地取材,以砍砸石器为主。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为洞穴遗址,时代从距今50万年到20万年,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北京猿人以脉石英为原料,应用砸击法来制作工具。北京人遗址的石制品以小型工具为主,主要器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这一时期石制品加工手法简单粗糙,主要运用锤击法和砸击法等技术,工具种类主要以手斧为主,有砍、砸、切、劈、挖等功用。整体来看,这时的人类已经进入劳动和制造工具的阶段。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12.8万年至距今3.5万年左右。这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有周口店十五地点、山西襄汾丁村、阳高许家窑、河南荥阳织机洞下层、湖北江陵鸡公山下层等。以周口店第十五地点为例,石器的原料均以脉石英为主,从砸击技术的使用过渡到了以锤击法为主的制造工艺。在湖北江陵鸡公山下层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以砾石为原料的石器考古证明,那时的原始人类已经可以娴熟地使用锤击法来制作劳动工具。湖北江陵鸡公山下层还发现了石圈结构的早期围墙雏形,证明了早期人类对居住环境已经拥有了浅简的改造能力。总之,这一时期在传承早期文化的特点上,有意识地对石器制作工艺进行了改造,使其用起来更加实用和方便。可以看出,原始人类的智力随着生产劳动的需求和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5万年至1万年左右。这一阶段发现的遗址明显增多,例如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辽宁省海城小孤山遗址、贵州省普定县新寨村穿洞遗址、河南省安阳市小南海遗址、四川汉源富林遗址、贵州桐梓马鞍山遗址、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湖北房县樟脑洞遗址、湖北江陵鸡公山上层遗址、宁夏灵武水洞沟等。人们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石叶技术和细石器技术的石器,证明了这一时期石制品在技术上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石叶技术以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为代表,这里的石制品有打制的石核、削刮方法制作的石叶、形状规整外表趋于平整的三角形石片等刮削器和尖状器。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制作工艺主要采用锤打法和刮削法制作而成,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外形,直接使用功能明显。在这个时期,人们用藤条将木棒和石器捆绑在一起,开始制作复合工具。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高峰,也标志着人类狩猎采集的能力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除了用于石器技术外,原始人还将动物骨头、牙齿、兽角等材料制作成装饰品。山顶洞人遗址、小孤山以及穿洞遗址发现了数量众多、制作规整的骨制生活劳动工具和装饰品,例如有木骨结合的鱼叉、矛头、骨锥项圈,用于缝制的骨针等。物质生活的丰富使人类有了精神世界的需求,对美萌发了不可抑止的兴趣。在山顶洞人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用兽牙、天然石头、人造石珠、彩色贝壳、动物椎骨等为原材料制作成的装饰品,当时的人类还发明了对骨、石等材料的穿孔技术和绳编技术。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埋葬自己的亲人,并且有意识地为逝者作标示,人类开始有了对情感和社会群体的意识。这一时期虽然只经历了两万多年,但其精神世界、社会层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远古人类的劳动技术、工艺技术都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为下一个崭新和伟大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节工艺美术的内涵“工艺美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20年蔡元培先生对美术的起源定义:“其所译的‘工艺美术’中的‘艺’是指手工艺品和手工艺制作技法,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古老文化和词汇,而‘美术’则是泛指。因此‘工艺美术’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合成概念,是现代艺术家面对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形成的一个文化范畴。”有人认为,工艺美术是美术的边缘学科,也有人认为工艺美术就是服务于人民生活的物品,这为“工艺美术”留下了一个历史性的模糊概念。从文献资料来看,工艺美术是否属于美术学范畴从20世纪初到现在都存在争论,在是属于纯美术还是可以定义为工艺美术上存在着争论。故“工艺美术”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不应该狭隘的定义。在当前文化和物质文明大昌盛的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业的发展前景与路线,给了我们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工艺美术

由于业内专家观念与社会大众艺术观念的差异,工艺美术品的理论和实践的差异造成了“工艺美术”概念内涵的复杂性。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的观念里,认为工艺美术就是实用美术,包含范围广,其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就是现代艺术设计。著名美术家陈之佛先生认为:“工艺美术不包括古董,而是现实社会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美术……工业品、工艺品、古董三者有着不同的属性……”他认为工艺美术包括了前两者,提出必须具备“审美、实用、经济”这三个要素的才能称之为工艺美术。但从工艺美术发展史来看,陈之佛先生此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代美术界认为工艺美术又称实用美术、应用美术、实用装饰艺术,实用与审美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结合,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例如著名美术家田自秉先生认为:“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是美学和生活的结合,是艺术和科学的产儿,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服务于人民。可分为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两大类……工艺美术形象之所以区别于传统定义上的绘画和雕塑,在于工艺美术品具有大规模生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一说法道出了工艺美术的社会属性问题。大众印象中的工艺美术一直是指日常生活工艺用品或传统手工艺品,这就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形成了不好的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生产力没有形成现代设计所需要的条件,再加之“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运动,更是使工艺美术的概念和发展蒙上了阴影。正如李砚祖所说:“近几十年来的工艺美术实践走上了以特种工艺也就是传统手工艺为中心的道路,由于工艺美术这一概念产生的时代局限性,主要是生产能力的局限,使工艺美术停留在装饰美化上。”综上所述,传统定义下的“工艺美术”在理论上是一种狭义概念,仅仅包含工艺品的实用性、工艺设计、工业设计等,而且在实践中要受到时代背景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设计的理念和创意在定义当中无法呈现。二、当代对工艺美术的定义《辞海》对工艺美术的解释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包括日用工艺和欣赏工艺两大类。”文化部官方网站对工艺美术的定义是:“具有悠久技艺传统,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日用工艺,二是陈设工艺。”可见,“工艺美术”这个词在当下,是与装饰艺术和手工制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手工艺”,它包括各个民族传统的、宫廷的、民间的手工艺,也包括运用现代材料和工业化生产手段来制作的手工艺,它在肯定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提出了现代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制作理念。20世纪90年代“工艺美术”在各大学教学中用“艺术设计”一词代替,原来的工艺专业也被分科较细的各类设计专业代替,如服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当前狭义上所说的“工艺美术设计”是指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社会中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艺术设计,官方和民众长期意识概念上的工艺美术设计则专指工艺美术设计,泛指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手工艺结合下制作生产出来的实用品或装饰品,甚至列出了它的具体种类。因此,受传统定义下的工艺美术概念的影响,当代某些文化部门、某些书籍或网站定义下的“工艺美术”是一种功利化的行为概念。三、“工艺美术”与“设计”的关系

从工艺美术发展史来看,现代设计的发展不在于名字的定义,而是要对设计的性质、目的及其意义有深刻理解并不断地探索。工艺美术的实质应该是“设计”与“理念”相结合的艺术,如果仅仅对形式进行设计并不能包含工艺美术的全部内涵。工艺美术不仅仅包括了大工业生产下现代生活用品、装饰品的“现代设计”,还应该传承、挖掘和发扬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思想及优良传统和制作技艺。因此,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孕育着工业化的现代设计思想,其中还包容着所缺失的另一些东西,例如中国古代道家、儒家、佛家的思想精华。依据古代思想的精华,在现代设计发展中加入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这才能使工艺美术体现出重要的美学价值,让我国的工艺美术设计在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占有重要的位置。

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工艺美术学历史的发展证明,工艺美术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研究体系以及独立的美术学研究专业。如同音乐、戏剧、舞蹈三者之间的关系,美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三者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下,交叉学科及综合学科成为学术领域的新范式、新趋势,美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三者并列研究及发展已经成不争的事实。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不应该是矛盾的关系,历史证明了工艺美术具有多元性研究价值。历代杰出的工艺美术品进一步阐释了工艺美术的内涵是精神层面的,所以我们不妨把工艺美术内涵之争看作是一种对艺术学术的研讨和纠错过程。当下,我们给工艺美术的定义是狭隘的,它只会制约文化的发展,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想办法去适应它,使它融合时代的需要。

如今这个时代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方式决定了工艺美术的存在和发展空间,而这种发展变化也影响着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素质和社会审美价值。传统工艺产业应用在当代设计中,西方设计理念的引入,决定了人们的需要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工艺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是工艺美术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这种需要也导致了人们审美与设计的多元化。当代工艺美术不仅仅要在形式上下功夫,还需在审美内涵、材料上进行创造和研究。当代的手工艺生产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是成了人们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人的双手所能达到的自由创造程度,展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在人们固有的经验世界里,体现了一种人与物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关系,这是工业大生产无法达到的境界。“文化大革命”后传统题材的工艺品逐渐恢复生产,工艺美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日益鼎盛,为国家出口贸易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振兴工艺美术事业,并对许多工艺美术做了“非物质遗产性保护”。然而工艺美术业的发展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大量传统工艺品被粗制滥造,社会上手工艺大师越来越少,经济实用与文化思想共存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导致了现代工艺品缺乏新意和思想性,自身价值不断贬值的现状。因此,艺术创新和艺术的审美价值始终是“产业化”和“经济化”不可缺少的前提,缺少艺术创新是当代精美工艺美术品缺乏的重要根源。无论何种手工艺品,只有突出其独有的艺术性,工艺品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工艺美术品的价值不能单纯用经济利益来作为衡量基础,文化内涵、美育功能等社会意义更是工艺美术应该重视的创作因素。我们必须把工艺美术传统及现代的审美意识与当代科技相融合,不断地进行突破与创新,才会有出路可言。只有这样,新时代的工艺美术才能真正做到多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才能摆脱市场经济的影响,寻找到一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道路。工艺美术的发展不可违背当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因素,一切不健康的、违背时代发展的、庸俗的、粗制滥造的工艺品都是违背这个发展因素的,必须清除。作为时下科技革新的工艺产品,我们应该在艺术的形式上进行探索。思考如何才能体现一个时代的风貌,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价值,体现当代人生活的需求和精神的需要,这是对现代工艺美术师们提出的设计要求。在思考和感受一个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力求用这种改变来创新工艺美术,体现当代艺术。

工艺美术的发展要强调地域特色。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方式和审美情趣,造成了不同地域的工艺美术品不同的艺术特色,建构了工艺美术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例如驰名中外的景德镇陶瓷、景泰蓝、彝族漆器、壮锦、蜀绣等都是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工艺产品,以上这些产品都包含着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民族、自然、经济等因素,它们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同的工艺产品代表着不同的地域性,而同一种产品的不同风格也呈现了另一种地域性,加之社会对工艺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工艺品设计风格的剽窃和制作工艺粗糙的现象。当代工艺产品的泛滥,这不利于真正保护具有悠久历史并具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品,更无法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工艺美术发扬光大。因此,工艺美术业必须遵从艺术和谐、健康发展的规律,并且要适应当代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大生产,把发扬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形式以及地域性文化资源的多元性作为发展前提。当代工艺美术应该把传承和弘扬地域性工艺美术,弘扬我国工艺美术产业,保证高水平工艺美术品市场的存在作为发展的道路。第三节工艺美术的价值

工艺美术在具有艺术价值的同时又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并在人类生活和现实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工艺实用的特征是其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具体表现,经济又是工艺设计和生产的基本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了工艺品的工业化大生产。工艺美术作为社会的一种经济现象和人文思想特征具有其特殊性,它具有独特的艺术属性,其价值往往难以用一般工业产品、普通生活商品的计算方法来衡量,因此,工艺美术具有的价值是多层次的。工艺美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在具有经济价值的同时又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政治风貌、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信仰。同时,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荣誉价值和宗教价值等。这里把工艺美术的价值归纳为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收藏价值四个方面。一、经济价值

工艺美术的经济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大生产下的人类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品上。一切具有实用性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玻璃制品、交通工具、家电、家具、服饰等,都属于实用工艺美术的范围。实用价值是工艺品的经济价值的直观体现,它除了美观外,还必须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实用效益,它的存在必须依托于工业化的大生产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从经济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可以把工艺品分为奢侈品、高档品、中低档品几个层面。实用性的工艺美术品,遵循“工以致用为本”的原则,没有经济价值的工艺品是不存在的。工艺美术品的实用价值是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实用价值体现了工艺美术价值的经济性。《辞海》对经济价值做出的解释是:“经济价值是指任何事物对于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经济学上所说的商品价值及其规律则是实现经济价值的现实必然形式。”可以看出,工艺美术品的经济价值就是经济行为在产品和服务中获得利益多少的体现。工艺美术的价值属性,是一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方面的需要,以产品的制造来进行的一种现实形态。在需要的层次上,工艺美术品的实用需要是一种最基本条件,它需要工业化生产、工艺设计、消费者来共同完成,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这种需求和实用价值是社会结构、人类生命价值的必然体现。工艺美术的实用价值是共性的,是经济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共同的载体。

业内人士在原始彩陶文化的符号代表的启迪下,吸收不拘一格、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当代艺术产生了跨时代的影响。我国的民间工艺制品,为社会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收益。例如,贵州民间蜡染纹样,蜡染技术在服装、床上用品等上的应用,它不仅使这门古老的手工与现代工艺美术所强调的经济实用性不谋而合,而且让这门古老的民间蜡染工艺焕发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设计人员采集各民族不同的民间纹样、色彩语言,创作应用在当代服装、壁挂、背包等上,在国内外深受人们赞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我国民间的玩具、剪纸、雕刻、编织等,登上了世界博览会的舞台,受到国外人士的由衷赞扬。科技繁荣带动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启迪科技的进步,这二者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像欧洲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各类现代美术流派的形成,推动了工业革命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同样也意味着社会和艺术的进步。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所呈现的大好景象,实现中国梦让我们更应该积极发扬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推陈出新,形成体现自己民族传统和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这正是新时期赋予工艺美术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奋斗目标。二、审美价值

工艺美术的萌芽,是从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加工中产生的。在对生产工具的创造中,人类萌发了对艺术的兴趣,开始对物质产品进行美的设计与创造。因此,工艺美术所反映出来的形式美的审美价值,是与时代有着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劳动者以其自身的艺术创造,充实着自己的生活,慰藉着自己的心灵,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而促进了人类思想意识形成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当人类从氏族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以后,工艺美术创作者被统治阶级所控制利用,人类文明的大跨度发展,用以创造统治阶级需求的工艺艺术品如潮水般涌现,例如我国商代璀璨的青铜器艺术、唐代五花八门的各类工艺品等,无不闪烁着民间艺人的创作智慧和中华古老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精髓。

在原始社会,工艺美术制品作为原始巫术法器统领着原始人的精神世界。以佛教为例,民间及统治阶级对佛教的信仰,促使各种佛教的画像、雕塑、法器工艺品大量涌现。宗教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寄托形式,被民间艺人创造出千千万万的作品,从享誉世界的敦煌壁画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无处不表现出民间艺人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体现出他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的创造力。至今,由民间艺人创造的这些作品仍然享誉世界,让人们在信仰和审美的世界中深深陶醉。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对精美工艺品的需求欲望不断扩大的前提条件下,工艺美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那个时代的宫廷或民间艺人普遍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许多流传至今的工艺品或装饰绘画大都没有作者的姓名,艺术成为士大夫画家阶层附庸风雅的一种手段。士大夫文人绘画常常因循守旧,从而导致了风格的单一,基本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意愿,美术呈现出贵族们孤芳自赏的审美状况。民间工艺美术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在更广阔的天地下,形成了种类繁多、百花争鸣的发展趋势,其审美价值的丰富性不言而喻。

在当代,工艺美术创作者开始大量借鉴民间工艺艺术,甚至纳入了原始文化的元素。借鉴与再创造相结合,是当代设计不可忽视的形式,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成为新时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陕北农民画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各大报纸杂志争相报道,使其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的称赞。舞蹈、雕塑、绘画、广告、包装等从民间工艺美术中也吸取了不少的艺术精髓,例如从剪纸和汉画像砖的图案中借鉴稚拙豪放的艺术语言,借鉴战国漆器浓重绚丽的色彩,借鉴古代陶器、瓷器造型和图案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它独特的艺术审美形式和地域风格对当代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工艺美术艺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头,是现代美术形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根基,是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汲取艺术活力的表现。民间工艺美术表达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思想,它的艺术语言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这是工艺美术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一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在近代和当代受到社会机械性大生产的影响,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开始出现差距。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反思和自省,业内人士开始注重工艺美术经济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结合的关系。艺术源于自然发展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死相依,从客观上影响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世界艺术思潮,为人类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和谐架起了桥梁,人们重新拾取了对工艺美术的兴趣。三、精神价值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工艺美术开拓了广泛的领域,人们对生活本身的需求与艺术的适应性,促使工艺美术不再只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手段,也不再是上层社会对财富和权力的炫耀,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重需要。人们从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雅拙、粗犷的艺术形式上体会到了纯真的精神艺术价值。一个民族数千年来所体现和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正以它的博大精深影响着一代代人。当代工艺美术,从这个意义上说,摆脱了旧时代对民间艺术的轻视,使民间艺术重新回归人民大众,这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即观赏价值,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反映。工艺美术中审美价值的存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工艺品类上的观赏或审美价值,它一般作为摆件的形式出现。例如:具有观赏价值的景德镇陶瓷、寿山石巧雕、和田玉雕、装饰壁画等。审美价值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人类对精神世界自我诠释的产物。当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产生满足感后,对精神价值的需要就会体现出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超越实用价值的特征被显现出来,例如,当代设计学科目“工业造型设计”以及“环境设计”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精神倾向便说明了这一点。精神的需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体现,从精神价值超越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带动经济价值这两点来看,工艺美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忠于实用性而又超越实用性的意识愿望,是工艺美术的精神价值所在。

20世纪设计家的个性得到了全面释放,中西方艺术空前融合,各种文艺思潮层出不穷,工艺美术的创造性确实是进步非凡。这样的融合前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形态的差异。艺术形态总是以其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以其“种”的形式存在而获取其“类”的意义。文化不是抽象的,它总是能够鲜明地体现出一个地域或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和精神。中方美术的轮回观和西方美术的超越观正体现出了中西方美术这种差异性特征。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例,中国这种传统艺术思维观,产生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伦理对人的设定,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并不是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方式的代表。需要明确的是:中西方艺术观、艺术精神的这种差异性比较,仅仅只是一种类文化标准的比较,作用是更有利于人们对中西方工艺美术文化的研究。

工艺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和社会形态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应,是基于客观现实之上的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的物化形态。这决定了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最终体现的是心物、内外、心灵境界和生命存在的关系。中国受到“道”“儒”“释”三种思想的影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创造了中国的视觉思维的意象思维习惯。原始朴素辩证思维定势和两极互应、天人合一,阴阳相合生万物,弥盖天地、古今传承的思维方式,必然使中国式的意象视觉思维具有一种全息性、中和性和包容性。意象思维注重的是感悟性,其思维边缘较为模糊,意象关系所呈现的变通性、流动性、圆通性使工艺美术设计呈现出活跃性、生动性,其表现手法上也不再受事物的客观形态所制约。

在艺术形态上,中国艺术具有的轮回是指艺术的当下,即是返归自然,驻置于人生。西方的超越机制诉之于精神的反思和现实社会的反差,让痛苦作为动力,大起大落的失败和进取,人对自然的信念和怀疑,始终处于自身的精神超越状态。中国的太极八卦图最直观地表现了轮回精神,而西方的十字架最为形象地体现出了超越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艺术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制约。儒家思想完全立足于人生和道德结合的高度完美,艺术总是以道德和人格为旨归。例如敦煌壁画中众多题材的深层价值观是对人生的感叹、人伦情愫的渲染、人类信仰的精神体现,离开了这层价值,其形式亦失去意义。在儒家看来,艺术的价值莫过于寄予和集合忠君爱国的忧患意识和道德情操的自好。艺术的最高境界取决于艺术家的道德、伦理、礼教的自觉内化和主动要求。“载道”的艺术思想由此而生。海归画家代表人物徐悲鸿在接受了西方美术教育回国后,毅然将西派绘画单纯的价值形式改为忧国忧民的中国式思想的画风。“道”的理念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和谐,人与自然宇宙交融的终极同归,认为人的生命是与自然宇宙同体的。中国艺术受之影响,立足于赞美天地之造化、天地之玄妙、天地与人精神的来往。中国工艺美术一直传承和保留了这种原始朴素的生命态度,可见这些思想对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的哲学思想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的艺术精神,而中国工艺美术的意象思维方式根本上就是将这门哲学感性化地升华。虽然中国人以轮回为机制的传统艺术精神不能够有超越自然的太大创造,但它更能够让人找到精神的理想寄托。西方美术超越的机制让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得以高度发达,但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的匮乏和人欲横流。进入现代文明后,西方设计师们力求寻找到一种精神超越的回归,而中国人则在寻求一种社会的改革思潮,其艺术的精神价值也将会更加多元化。四、收藏价值

收藏价值是工艺美术的一种综合价值的反映,其中的精神价值因素包含着它的经济价值因素。工艺品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是其收藏价值的基础,而它本身的升值空间、选料价值(如黄金、象牙、玉)决定了它的收藏价值。不仅陈设工艺品具有收藏价值,实用工艺品类中也有不少的作品同样具有这样的价值,尤其是具有精湛技艺的工艺产品,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被精心收藏。

美国经济学者凡勃伦曾指出:“从使用和欣赏一件高价的而且认为是优美的产品中得来的高度满足,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是处于美感名义的假托之下的那种高价感的满足。我们对优美的物品比较重视,但所重视的往往是它们具有的较大的荣誉性,而不是所具有的美感。”这里实质上反映了一种物与人关系的异化倾向,收藏优质工艺品,不仅仅是它带来的高价满足,更是它在精神上带来的荣誉感。工艺美术的收藏价值除了它的外表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因技艺与审美价值、精神价值而产生的满足感。一件优质的工艺美术品必然具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属性。工艺美术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它的收藏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和文化思想上,它的审美价值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某种收藏情趣和精神需求。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设计艺术理念的深入人心,艺术的普及与艺术实践使得“工艺美术”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广,设计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工业造型、灯光设计等。瞻古望今,在林林总总的收藏品类中,工艺美术品有着相当大的比值。纵观工艺美术品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许多当时优质的工艺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收藏者青睐的收藏品。在我国众多的一级、二级、三级文物中,很大部分属于工艺美术品类。因此,评价工艺美术品的收藏价值有以下几方面的参考因素:工艺美术品的审美基本要素(包括造型优美、装饰精美)、色彩对比调和美、材料自然美等。

造型优美是指工艺品的外观造型具有较好的设计理念,面对客观事物时,设计者经过提炼、概括,或写实,或夸张,或写意,或寓意,使美的法则得以体现。优质的工艺品在设计上必须考虑结构、比例、力学与制造的可行性原则,其外形及轮廓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时代精神,以传神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品已经具有了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如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陶盆”,纹饰神秘莫测,令人回味无穷。彩陶是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在半坡遗址出土的诸多彩陶中,最独特的就是这件人面鱼纹盆。大口圆底的红陶盆内壁用黑色纹饰描绘了一些奇特的符号,画面由线描的人头和鱼形符号组成。人和鱼共存的现象在自然界是不成立的,它的出现代表了更深层的思想意义,它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原始人类能够把如此丰富的思想内容凝聚于装饰性的绘画艺术之中,是令当今人类惊讶和佩服的。它不再是人类简单的劳动工具,它的形式里面包含了人类最宝贵的一种特性和实践中的思想创造性。作为国宝级的文物,它的收藏价值已经不再是简单化的了,它体现出人类正大跃步地迈入文明世界,因此拥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守张掖长张君墓的青铜奔马,也就是被定名为“马踏飞燕”的国宝级文物,以它独特的造型和力学原理享誉中外,现今它还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一匹躯体矫健的疾驰之马踏在一只正在疾飞的燕背上,飞燕造型生动,吃惊地回过头来张望,展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骏马形象矫健俊美,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马燕”巧妙地找到了重心落点,一足鼎立却具有如此高的稳定性,充分反映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制作技艺。这种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整个塑像造型写实、比例和谐,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色彩的自然美是指材料自身的色彩和人为设色所带来的审美感,如:各种金属、各种木材等制品自身色彩的美,编织品染色、陶瓷窑变形成的色彩美等。色彩对比和调和美是指色彩搭配上的应用手法。例如中国唐代纬丝显花丝织技艺代表作之一,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331号墓曾出土一件“纬丝显花的祥瑞花饰纹锦”,据专家鉴定最晚生产于初唐,其花纹也是初唐流行的式样。这件纬丝显花纺织技艺的祥瑞花饰纹锦,花纹由成排的圆形点子与十字形四瓣花间隔横向排列,颜色由深蓝色“地”,大红、浅蓝、乳白色花“图”组成,色彩绚丽,美观大方。此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装饰精美是指工艺美术品装饰图案的精美,如雕花阴阳刻线、彩绘图案、漆画线描等。具体物件如“剔红牡丹纹印盒”,此盒“剔红”制作方法是在漆胎上剔刻出所需要的纹样,是元明两代流行的一种雕漆工艺,由于漆胎多为鲜明的红漆,故又称“剔红”。从此件印盒可以看出古代雕漆工艺品纹饰精美,制作工艺复杂,色彩朴实大方。

独创性是工艺美术品的生命力之一,具有原创性的优秀工艺品,是指工艺美术品经独立创作,产生具有区别于普通商品的审美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一件工艺美术品如果只是单纯地对同类物品进行模仿,它就失去了独创性的价值。独创性是作者独立构思的产物,在表现形式上与普通产品是不同的,是高、精、尖的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无论造型、色泽、主题意义或材质都是经过设计者深思熟虑的,或高雅,或民俗,或新奇,或怪诞,或夸张,或借鉴,或中西合璧,或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出工艺美术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这样的工艺美术品将会成为传世之作;反之,它的收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如清代的粉彩瓷器,它的特点是用玻璃白粉打底,然后用各色釉彩在上面绘制图画,它是中国传统绘画结合西方绘画理论的产物,技法中应用了没骨渲染法,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所用色彩多以淡雅柔丽名重一时。乾隆时期的珍品色彩亮丽华贵,造型精巧,画面立体效果明显,釉彩光洁,体现了古代制瓷业高超的工艺水平。工艺美术品既然具有精神产品的属性,其所表现主题的思想意义和文化内涵,是评价其收藏价值的要素之一。而近现代仿制品无论在绘图上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有缺陷,如果作为收藏品,它收藏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不会很高。比如一件题材为人物的雕刻工艺品,如果表现对象没有主题意义,它将是一件平庸的工艺品。例如,某些陶瓷的绘制内容,表现的是历史哲人、贤人或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人物,它就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再例如有的工艺美术品,其主题就是历史故事或是一个神话,其中蕴含着真、善、美、吉祥的人文意义。“成教化,助人伦”“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这两句话彰显了工艺品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价值,这样的工艺美术品往往更受大众的青睐。当代的某些工艺美术品在制作工艺上,存在制作粗糙、用材劣质、外形剽窃的弊病。做工是否精美、技法是否巧妙是评价工艺品水平高低的首要标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说明了我国传统工艺品在很早以前就强调这方面。国宝级文物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巧奇,肩部、腹部与四只足部被整体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庄静却带有动感,个性十足。“四羊方尊”花纹精丽,用线刚劲、流畅,通体饰以细密云雷纹,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其他纹饰还有饕餮纹,浮雕式盘龙纹。羊前身饰以冠鸟纹为底,圈足饰夔龙纹。此方尊边角均围绕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的气势;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只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显得十分生动。动物造型与器物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巧妙处理,使“四羊方尊”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了极致。这说明工艺美术品的收藏价值与制作工艺精良有着密切的关系。工艺美术品的收藏价值在制作工艺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手工制作的价值显然要高于机器生产的价值。二是特种工艺和普通工艺的区别。采用专利性工艺、高精工艺或特殊材料制作的工艺美术品,例如陶瓷的窑变技术、青铜编钟就充满着高科技含量,其收藏价值是不能等同于一般工艺美术品的。三是许多手工制品不可复制,而普通工艺制品可以机器化生产复制。由于工艺和材质的特殊性,有些工艺美术品是不可复制的,如寿山石中的“巧雕”、砚台的因形而定等技艺。著名的工艺美术家亲手制作的工艺美术品与成批生产复制他们作品的工艺美术品,两者在审美和经济价值上就是大相径庭的。在同种题材、同一设计风格的工艺美术品中,因材质的不同,其收藏价值也是悬殊的。比如木雕工艺品中,乌木的价值要高于紫檀木,紫檀木又高于普通木质等。除贵重材质和稀有材质外,特殊的、因时代性产生的不可再生的工艺美术品,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其一,设计制作者的独一无二性、收藏者的社会影响力。例如,某名家紫砂茶壶,某件工艺美术品曾经是某位伟人、大诗人使用过或收藏过,这些人文背景无形地提高了藏品的收藏价值。其二,时代特色。代表性或特殊的历史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工艺美术品如果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或政治影响力,它的收藏价值也会不菲。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所留下的精美的毛主席像章,宋代的汝窑等,都成为收藏者追捧的收藏品。其三,具有纪念意义的收藏品。如为某个大的事件、社会活动、节日而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纪念品,其承载的纪念性价值也可以使它作为收藏品来珍藏。其四,通过媒体、商家人为的炒作,也可使某种工艺美术品的收藏价值没有依据的飙升。当前中国工艺美术品收藏市场火爆,由“收藏价值”“倒卖升值”引发了投资性竞拍和投机性争购热潮,以假充真使很多人因此而上当受骗,以修身养性为出发点的大众的收藏高尚情趣演变为具有投机性和能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经济活动,无形地对收藏者理性的审美价值判断能力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更要理性地对待工艺美术品收藏价值的人文素养,正本清源,促使人们回归到高尚收藏的正途。从一些精美的历史文物中我们了解到,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美术品必须独特,富有文化内涵,并且必须同时具有造型、色彩、装饰等美学内涵。第二章工艺美术的形态

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品,门类众多,品种样式绚丽纷繁,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织绣、玉器、漆器等。欣赏这些精美的工艺品,不能用绘画的标准或再现具体物象的标准去衡量,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工艺美术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后,人们对其分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各大艺术院校教学中涉及分类内容方面的课程多而不精,且缺乏对相关产品在属性上的分类。比如在陶瓷、民间剪纸、民俗服装学等的分类方法上,主要还是介绍一些较为熟悉的民间美术分类观点和分类模式,分类学在概念研究上模糊笼统,大多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意识的实用性来分类,没有经过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调查研究过程,所以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的原则。一、工艺美术很难准确分类

工艺美术的分类学研究从来就十分缺乏,没有深入社会进行研究的基础。关于分类学的理论没有形成体系,许多相关的理论还有待发展。而高校学科划定具有片面性,各学科相互间缺乏交叉和联合的合作研究,导致每一个学科在设计上很难体现出有创新性的理论。从苏联莫·卡冈的《艺术形态学》和李心峰主编的《艺术类型学》这些代表性专著中我们可以看出,理论界的现状是,关于艺术形态学的研究刚刚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什么是美术?什么又是工艺美术?要准确地进行分类鉴定是困难的。雕塑既可以是工艺美术,又可以是美术。油画中可以有设计的语言,装饰画又可以用油画的技法。汉代的画像砖是工业制品还是雕塑呢?达利的铜板油画是装饰画,还是版画,还是属于油画呢?所以,对工艺美术做出明显的界限鉴定是困难的。克罗齐说:“所谓‘各种艺术’并没有审美的界限,如果有,它们也就应该各有各的审美的存在。”此外又有人把艺术分为只能从一面看的,例如图画和雕塑它们都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还有许多类似的荒诞的区分。当今很多业内人士,他们认定工艺美术是边缘美术,较美术而言是“非正统”的,他们对工艺美术史缺乏真正的了解,故对工艺美术的认识是狭隘和不正确的。我们目前的各大艺术院校艺术教育理念还不能从多面的角度来根据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去建立,还没形成真正的多元文化教育观,要正确认知工艺美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

工艺美术有其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必须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发现新知识、革新旧知识体系,在创造性地发展中体现时代的意义。如果工艺美术教育不能确定全面的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就会阻碍很多文化资源在教育中的传播和创造性实践,也会阻碍学术的交流、文化视野的拓展、独立人格的表现和艺术风格的彰显。二、几种工艺美术常规分类方法

以社会形态来分类,工艺美术可以分为宫廷工艺美术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

以北京宫廷工艺美术为例,它既是国内高端的手工技艺水平的代表之一,也是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最好载体,是全人类最珍贵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之一。“宫廷工艺美术”内部分工结构严谨、使用范围明确,按照这个变化来分析,适当以政治事件为参照,宫廷工艺美术实际上也是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的最高体现。宫廷工艺美术的民间化发生在从生产组织到产品营销各个环节上,具体而言,体现出了艺术样式、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变革。19世纪“宫廷工艺”民间化正悄悄地发生着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人才培养、材料使用、技艺传承与创新、产品功能等方面时快时慢的变革。时而量变,时而质变。有些是因社会动荡或社会制度的改变而产生的外力推动,老艺人面对市场需求主动做出的调整。民国初年国家的对外开放、连年的战乱,对工艺美术的集体化改造和工艺品工业化的大生产开始得到发展,许多宫廷工艺美术技艺流向民间。

以手工生产为主而创作制成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是历代劳动人民因地取材,在生产劳动中吸取灵感而创造出来的,它适应了广大民众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其艺术风格生动、质朴、绚丽,饱含鲜明的民族情感和特质。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例如有木雕、竹编、扎染、蜡染、泥塑、剪纸、织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